两基迎国检工作顺利推进

2024-05-29

两基迎国检工作顺利推进(精选9篇)

两基迎国检工作顺利推进 篇1

我县根据“两基”迎国检要求,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加快项目建设,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保障机制,多举措“控辍保学”,教育普及程度和国民素质得到了大幅提高,“两基”迎国检工作扎实推进。

义务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进一步落实了政府、社会、学校、教师、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2011年我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8%,初中阶段入学率达115.22%。小学在校学生辍学率0.02 %,初中在校生辍学率0.16%。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9.56%,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4.12%。青壮年非文盲率99.81%。“两基”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普及程度指标全面达标。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2011年,校安工程项目完成了10项重点项目并投入使用。近五年来我县总投资11921万元,拆除D级危房2.58万平方米,新建校舍1.01万平方米,维修加固校舍3.44万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中小学基础设施状况,达到了“两基”迎检工作的硬件条件。

教育教学设备不断完善。我县加快了以校园信息化、实验教学、图书馆、艺体装备和校园文化载体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内部配套设施建设。投入150余万元新补充图书12余万册,投入教育技术装备资金1645万元,完成中心校以上学校“七室一系统”建设和村小“两室一角”建设。2011

“两基”迎国检工作汇报 篇2

天桥乡人民政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我乡“两基”工作于2002年通过省政府评估验收,2006年通过省政府复查验收和“普实”验收。同年,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我乡又全面启动了“两基”迎国检工作,通过近两年来的努力,“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经过自查,各项指标基本达到国家督导检查要求,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天桥乡位于凤冈县南端,距县城70公里,是全县最偏僻最边远的乡,乌江河沿我乡东南边界向东流去,已建成投用的凤石公路穿乡而

过,打通了我乡南下通道。全乡辖6村一社区,总人口22773人,总面积152平方公里。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70元,乡财政收入146.56万元,烤烟生产和农民外出务工是当前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我乡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1所,教学点1个,幼儿园1所,学校附设学前班10个。初中在校学生1633人,小学在校学生2564人,在园(班)学生513人,初中专任教师66人,小学专任教师99人。

二、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一)普及程度

1、入学率

(1)、小学入学率:验收当年:7-12周岁适龄人口3262 人,其中残疾10人,正常适龄儿童在校生3211人,入学率98.74%。

复查当年:7-12周岁适龄人口3261人,其中残疾2人,正常适龄儿童在校生3231人,入学率99.05 %。

2007—2008学7-12周岁适龄人口2575人,其中残疾0人,正常适龄儿童在校生2575人,入学率 100%。

(2)、初中入学率

验收当年:13—15周岁适龄人口1155人,其中残疾1人,初中阶段在校学生 1111人,初中阶段入学率为 96.27%。

复查当年:13—15周岁适龄人口1499人,其中残疾3人,初中阶段在校学生1789人,初中阶段入学率为119.59%。

2007—2008学:13—15周岁适龄人口1825人,其中残疾 3 人,初中阶段在校学生 1781人,初中阶段入学率为97.75%。

(3)、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

验收当年、复查当年、2007—2008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总数分别为 11人、5人、3人,其中丧失学习能力分别为 6 人、2人、1人,实际入学分别为3 人、2 人、2 人,入学率分别为 60%、100%、100%。

2、辍学率

(1)、小学辍学率

验收当年:上学年初在校生3671 人,学年内辍学 18 人,辍学率为0.49%。

复查当年:上学年初在校生3069 人,学年内辍学6人,辍学率为0.2 %。

2007—2008学:上学年初在校生2856 人,学年内辍学0 人,辍学率为0。

(2)初中辍学率

验收当年:上学年初在校生934人,学年内辍学23人,辍学率为2.46%。复查当年:上学年初在校生1440人,学年内辍学 34 人,辍学率为2.36 %。

2007—2008学:上学年初在校生1574人,学年内辍学31人,辍学率为1.97 %。

3、完成率

2007—2008学,15周岁人口总数604人,其中残疾1人,初等教育完成603人,完成率为100%,比验收当年提高3.14 %,比复查当年提高2.61 %;17周岁人口总数490人,其中残疾 2人,已完成初级中等义务教育 438人,完成率为 89.75 %,比验收当年提高 5.47 %,比复查当年提高14.75%。4、15周岁人口中文盲率为0。

(二)师资水平

1、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

2007—2008学,全乡小学专任教师 99人,学历合格 93人,合格率为 93.93%,比验收当年提高 1.49 %,比复查当年提高 1.28 %。全乡初中专任教师 66人,学历合格 66人,合格率为 100%,比验收当年提高 6.38%,比复查当年提高0%。

2、新补充教师学历合格率

2001年以来新补充小学教师35人,学历合格35人,合格率为100%;新补充初中教师 30人,学历合格30人,学历合格率为100%。

3、师生比

2007—2008学:全乡小学在校生 2564人,在职教职工110 人,师生比为1比25.9 ;全乡初中在校生1633 人,在职教职工69 人,师生比为1比23.7。

4、全乡小学专任教师中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46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6.5%;初中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1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15.2%。

5、校长培训合格率

全乡小学校长13人(含副校长),培训合格13人,合格率100%;全乡初中校长3人(含副校长),培训合格3人,合格率为100%。

(三)、办学条件

全乡中小学布局合理,基本能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中小学基本消除了危房,校舍中无D级危房。

1、生均校舍面积

小学校舍建筑面积9290平方米,生均3.62平方米,比验收当年增加了0.93平方米,比复查当年增加了0.31平方米;初中校舍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生均 3.06平方米。

2、配套设施与校舍建设

全乡学校绝大多数有校门、围墙、运动场、旗台、厕所等设施。校园做到绿化、美化、净化和道路硬化,各学校基本配有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团队活动室、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等必备功能室。

3、教学仪器配备情况

教育仪器设备按不同类型学校标准要求进行配备,中小学配备率达100%,片区以上学校能做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片区以下学校能做演示实验。

4、电教设备配置情况

全乡有计算机教室2间,计算机64台,天桥中学、天桥完小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全乡有9所学校建有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收视设备,两所学校配有播放设备,管理使用规范,使用情况良好。

5、生均图书册数

小学图书总数 17670册,生均6.48 册,比验收当年增强 3.3 册,比复查当年增加1.87 册。初中图书总数24327册,生均14.9册,比验收当年增加4.9册,略少于复查当年的生均图书数(学生人数增加)

6、音、体、美、劳技器材设备情况

全乡中小学音、体、美、器材和劳技设备品种数及配备率基本达到相关标准。

(四)、教育经费

虽然教育经费的投入主要靠县级以上财政,但我乡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近三年来,都专项安排了教育经费预算,05年、06年、07年分别为1.42万元、2.05万元、0.9万元。

1、每年对先进学校和先进教师的表彰5千元。

2、每年六· 一儿童节购买慰问品对全乡各学校学生进行节日慰问,资金3000元。

3、每年下拨“两基”工作专项经费7000元(其中中心校5000元,中学2000元。)

4、近三年全乡“两免一补”资金283381.65元,全部按规定落实到贫困学生身上。

5、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

①积极向上级有关单位争取经费,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向市财政局申请专项资金13万元,完善了新合完小、青丰完小的围墙、校门、场地硬化等配套设施建设。

②向县民政局申请资金5000元,解决了漆坪完小的饮水问题。

③号召全乡干部职工帮扶贫困学生,三年来累计帮扶资金96400多元。

④要求站所帮校,近三年来累计帮扶资金12500元。

(五)学校管理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中小学校管理工作的意见》以及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的文件精神,结合本乡实际,制定了《天桥乡教师德能勤绩考核方案》、《教师教学业绩奖惩办法》等管理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小学常规管理、教师管理、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强化了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较好,校园文化建设全面加强,全乡学校校园无安全隐患,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六)教育质量

全乡中小学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每年由乡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成立考核组对全乡学校进行一次教育工作综合考核评估,促进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1、毕业率

(1)小学

2004—2005、2005—2006、2006—2007三个学,学年初毕业班学生数分别为 638人、560人、618人,实际毕业分别为 616人、558 人、616人,毕业率分别为96.55%、99.64%、99.68 %。

(2)初中

2004—2005、2005—2006、2006—2007三个学,学年初毕业班学生数分别为 373人、392 人、471人,实际毕业分别为 373 人、392人、471人,毕业率分别为 100 %、100%、100 %。

2、全科合格率

2004—2005、2005—2006、2006—2007三个学,小学毕业班学生全科合格率分别为 70.22%、89.29%、89.32%,初中毕业班学生全科合格率分别为99.2%、99.23%、99.4%,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七)扫盲和农技培训工作

通过 “两基”攻坚,我乡剩余文盲已经不多。因此,在对剩余文盲进行全覆盖扫盲的同时,及时调整扫盲工作重点,突出抓好扫盲后巩固提高和实用技术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乡、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建设,结合我乡农村、农业、农民实际,因地制宜开展了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劳动力转移等培训,增强了农村劳动力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和本领,有效促进了全乡经济社会的发展。

1、农村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验收当年为 98.64 %,复查当年为 99.58 %,现在为99.76 %。全面扫除了15—24周岁人口青壮年文盲。

2、近三年脱盲总数为 27人,脱盲巩固人数为 27人,脱盲巩固率为100%。

3、全乡六村一社区均建有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农技培训做到有校牌,有校舍,有桌凳,有兼职教师,有教材,组织机构健全,农技培训有序开展。

三、主要措施及效果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

1、虽然我乡在“两基”验收和复查验收中都得到了上级的好评,但由于我乡教育基础薄弱,起步晚,软硬件建设都还潜伏着危机,因此,“两基”攻坚不能就此止步,为了全面做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顺利通过“国检”,我乡成立了以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两基”巩固提高工作领导小组和“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继续实施“两基”攻坚工作机制。确保普及程度各项指标达到或高于省复查验收标准,有效防止了“两基”各项指标的反弹和下滑。

2、实行乡党政领导和部门挂包学校责任制。乡党委、政府要求所有包村的党政领导干部和部门,将所挂包区域内的教育工作纳入对干部的综合考核,乡党委书记、乡长带头挂包了天桥中学和天桥完小,每期至少深入学校2到3次,帮助学校解决实际困难,中心校的重要会议,分管领导都要参加,学校重大活动,如中考、小学毕业联考,“教师节”、“六一”等节日,党政领导都要亲临学校指导。乡直各部门都要挂包一所学校,帮助学校解决在办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对先进学校、先进教师实行表彰制。几年来,乡党委、政府每学年开学初都要组织召开全乡教育工作大会,参加大会的人有党政领导、村(社区)负责人、各单位负责人,全乡教师和部分学生家长代表,有机会还要邀请县政府领导和教育局领导到会指导。会上对上学年全乡教育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下学年工作进行总体安排,并对学年内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先进教师进行表彰奖励,中心校按照相关奖惩办法,严格兑现奖惩。几年来,我乡每年的教育工作会都开得有声势,有气氛,营造了浓厚的政府重教、群众支教的氛围。

4、建立经费投入长效机制。虽然目前教育管理体制是“以县为主”,但我们深感“为官一任,兴教一方”的现实意义和长期效果,乡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打紧其它支出,每年都要安排专项的教育经费预算,用于“两基”工作和资料建设以及对先进学校奖励,为学校解决特殊困难,近三年来,乡财政总计投入教育经费43700多元,同时,积极向上多渠道筹集资金,完善了新合完小、青丰完小的围墙、校门和硬化场地,购置课桌凳300多套,购置篮球架3付,分解到全乡各校,修好了天桥完小通往后山草坪的阶梯,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办学条件。继续实施站所帮校制度:乡政府明确了乡直各站(所)挂帮学校制度,要求各站(所)根据自身实际,帮助解决所挂帮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且要落到实处,如乡国土资源所挂帮柳塘完小,为学校购置篮架一副,价值2500元,并长期对该校的贫困学生进行帮扶,每年帮扶资金在400元左右。乡水站帮扶坪头教学点,为该校拉通了自来水。天桥村坪桥组村民集资2000多元,为前丰完小拉通了自来水等等。所有站所每年都要为自己挂帮的学校办好一两件实事,帮助学校解决了不少的困难。

(二)、采取有效措施,搞好控辍保学。

控辍保学是“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一项纲性指标,也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是我乡“两基”巩固提高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同时也是薄弱环节,因为学生辍学的原因错综复杂,要把由于各种原因辍学的学生动员入学绝非易事。几年来,我们几乎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做了大量工作,使中、小学生辍学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1、层层落实“控辍保学双线目标责任制”。每学年初,乡政府都要与各村(社区)与中心校、中学签定“控辍保学责任书”,要求乡党政挂包村(社区)的领导干部,各村(社区)包组干部,把本辖区的学生入学作为重要工作内容,纳入干部工作考核,并明确,若因家庭困难等原因辍学的,由包村(组)干部负责。若因学生学习困难而导致学生不愿入学的,则由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负责,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同时,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落实依法控辍,行政控辍,安全控辍,扶贫控辍,质量控辍,情感控辍等措施,多管齐下,认真抓落实。

2、加大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家长送子女入学的责任意识。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如何让广大家长和学生自觉意识到学好文化知识对于一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性是解决辍学问题的根本。为此,我乡通过普法宣传,发放教育法律法规的资料1400多份,要求各学校在每期结束前,都要将有关法律法规的内容以“告家长书”“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连同学生的成绩通知单一起发送到每个学生家庭,向家长宣传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和向家长广泛宣传送子女入学,完成义务教育规定的学业等重要性。

3、实行动员学生入学“四步曲”。第一步:每期开学前,由学校组织老师对已掌握的有辍学迹象的学生家庭进行走访,动员,向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法,做到早发现,早动员,早防范。第二步,每期开学一周内,学生还未到校的,由学校安排老师入户走访,说服动员。第三步:通过学校动员仍未入学的,则有由学校提供未入学学生基本情况,未入学原因交中心校汇总后报乡政府,乡政府将这些学生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到各包村、包组干部头上进行再发动,再动员,该请则请,该劝则劝,该帮则帮。第四步:对个别工作难度实再太大的,则由乡政府组织义务教育执法队,重点出击,视其情况,该实施经济救助的则进行经济救助、该采取行政措施的依法采取行政措施,最终把学生拉回校园。

4、广泛开展贫困生救助活动,严格使用好“两免一补”资金。乡政府向全乡干部职工发出倡议,要求每位干部职工每期帮扶一名贫困学生并长期结成对子,近三年来,全乡有321名贫困学生长期得到全乡干部职工、教师的结对帮扶,累计帮扶资金达96400多元。同时,积极联系省民建委对前丰学校进行了定点帮扶,每年兑现帮扶资金7000元。近三年来,随着国家及各级政府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加,我乡认真使用好“两免一补”资金,283386.65元资金全部落实到贫困学生身上。凡享受“两免一补”的学生由学校、班主任调查提供,然后送各村(社区)核实,把国家的钱真正用到贫困学生身上,严格审核,公示、签字等程序。实实在在让贫困家庭学生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从而激发家长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和激励贫困学生树立刻苦学习立志成才,长大后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5、学校管理实行“辍学一票否决”制。中心校制定了严格的控辍保学措施,将控辍保学纳入学校工作考核和教师综合考评,凡因体罚学生,歧视学困生等人为因素导致学生辍学,必将受到严肃的处理,凡有辍学的学校,班级,当年不能评优、评先进,所在单位的的老师不能评选先进,杜绝了人为的辍学因素。

(三)加强学校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办学水平是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两基”攻坚目标所在。近几年来,在乡政府的统一要求下,中心校不断加大学校内部管理力度,向管理要质量,将竞争机制,激励机制,优胜劣汰机制有效引入教育管理,实行严格考核、重奖重惩、超编学校教师末位分流支教等管理办法,使老师人人都有责任感和紧迫感,中心校根据上级有关人事制度改革精神,结合我乡实际,认真拟订了《天桥乡教师德、能、勤、绩考核办法》《教师教学业绩奖惩办法》《教师乡内逆向流动竟聘方案》等管理措施报乡政府研究后,由政府形成文件下发实施,每学年的教师活津贴的二次分配,差幅在2000元左右,充分利用经济扛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多得,每年都有由超编学校按照考核结果被分流到缺编学校任教的教师,实现了教师的合理流动。

提高教育质量,教师是关键,由于我乡地处偏僻边远的山区农村,自然条件恶劣,工作生活环境差,所以教师的稳定性也差,加上相当一部分教师是七、八十年代民转公的教师,故整体素质不高。因此,针对我乡教师队伍现状,我们以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开展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学习、培训提高活动。

1、在教师中广泛开展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有计划地组织教师集中学习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上级的有关文件和有关为人师表,行为世范的理论文章及先进典型材料,教师定期写出心得交流体会,从思想上增强广大教师的责任意识和教书育人的使命感,激励教师敬业奉献,扎根山区农村,安贫乐教,淡泊名利,在艰苦的环境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活动中,中心校还组织了“教育有悔“征文评选。

2、乡政府多次组织学校校长,骨干教师外出观摩学习,如到贵阳市南明小学,解放桥小学实地观摩学习新课程实验情况,到凯里、安顺等地听取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专题讲座,多次选派骨干教师赴遵义、贵阳等地听取全国著名名师及教育专家的示范课和专题讲座,同时,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长短期培训或观摩交流活动。近三年来,全乡共有68人次参加过各种形式的县级以上培训、学习,内容涵盖了各个学科,凡外出学习,培训,听课的老师,回来后都要组织二级培训,或交流体会,或上示范课,探讨课,形式不拘一格,其目的就是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人人要有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力求人人都有新变化,通过骨干引领带动,达到教师群体优化。

3、探索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实效性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新途径,新方法,要真正大面积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的能力,仅靠送出去培训毕竟十分有限,只有实实在在开展好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通过骨干教师带头引领,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中心校在全乡教师中开展了教师学习提高“四个一”活动。(即:每位教师每年至少订阅一份教育刊物,每期至少阅读一本教育专著,每周至少收看(或播看)一节远教资源节目,每期至少写1篇教学反思或个案分析文章),骨干教师每期都要开展送课下村活动,鼓励各学校和老师们积极参与各类课题研究,如天桥完小的“新教育”实验开展得有声有色,效果显著,“师生共写随笔”,“营造书香校园”等活动的开展,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在教学管理中,全面落实教学工作“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方法要“活”,手段要“新”,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升”,并把“十字”方针作为教学管理及评价的重要标准进行细化。每学年结束前,乡政府都要由分管领导牵头成立考核小组,对全乡学校一年来的工作进行综合考评。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势。但是,作为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并不十分完善的办学条件,面对一群思想,观念、方法、手段都正待提高的教师,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临着许许多多困难。近几年来,全乡学校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及其资源,结合素质教育目标要求,制定了切合实际的育人目标,“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个个成人”,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努力营造: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终身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氛围,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全面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学校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课外科技活动,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奋发向上,每年的“国庆”、“六一儿童节”、春节等重大节日,乡政府都要组织全乡性的集体活动,让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得到充分的展示。全乡学校积极参与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把安全工作切实拿到手上。几年来,全乡学校没有出现一起安全责任事故,使学生在学校学得安心,家长放心。

几年来,通过“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有序推进,新的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教师职业道德感普遍增强,一批年轻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健康成长进步,为我乡基础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使我乡整体办学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县政府一年一度的教育工作综合考评中,天桥乡政府连续四年获综合考评一等奖,中心校连续四年获综合考评一等奖,天桥中学、天桥完小、龙凤完小等学校多次获县级以上表彰奖励。近三年以来,全乡有16名教师参加县级优质课竞赛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其中有两名教师被推荐参加市级优质课竞赛并取得较好的成绩。有76篇教师论文和教育随笔在县级以上教育刊物公开发表或者交流获奖。有28名教师被评为县级以上先进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先进班主任或先进少先队辅导员,一人被评为全省“两基”攻坚先进个人。天桥完小、龙凤完小积极开展德育科研课题实验、效果显著,连续两年被评为“德育实验先进学校”受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中心的表彰,通过几年的艰苦努力,使处于边远贫困地区的我乡教育艰难地进入全县的先进行列。

(四)、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进步 通过“两基”攻坚,我乡青壮年文盲所剩不多,但由于居住分散,难以集中规模办班,我乡采取了丈夫教妻子,子女教父母,扫盲教师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定点辅导等方式完成识字教学任务,重点是对脱盲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进行实用技术培训。

解决三农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农民的根本出路何在?靠帮靠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实施科教兴农,让农民转变观念,掌握一定的实用技术,就是拥有了一定的生存本领,才能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农村产业机构调整,地域经济规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农技培训。一是根据当地资源特点和传统优势,进行了大量的烤烟生产技术、水果栽培技术、粮食作物种植技术培训;二是开展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特种养殖等后续产业技术培训和最新农业科技信息培训,同时还大面积开展了改变农民生活生存环境的“沼气池建设”、“改圈改厕改灶”、“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等培训宣传。通过培训,加大了科技含量,使我乡传统支柱产业—烤烟生产近年来增效很快,2006年全乡烤烟生产总值达800多万元,进入全县的前列。通过开展“农民工基本权益保护”、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安全生产常识,城市道德规范等劳务输出引导性培训,让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具备基本的劳务技能外出挣钱,摆脱对土地的依赖。有的已经成了大老板,小老板,他们走出山门,开阔了眼界,改变了观念,了解了市场,积累了资本和技术,产生了“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输出生产者,引回经营者”效应,据不完全统计,二零零六年,全乡外出务工人员通过邮政、信用社等渠道寄存回来的资金就达1400多万元,通过培训宣传,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抢生、超生、偷生现象已基本消除,社会治安根本好转,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存在问题

尽管我们竭尽全力,努力谋求全乡教育又快又好的发展,但是离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仍然严重制约着我乡教育的发展,相当一部分老师年龄偏大,面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学工作显得力不从心,无所适从,不能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需求。而一些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由于工作生活环境恶劣而怨天尤人,抱怨命运不公,不求上进。由于教师结构不合理,英语、美术、音乐等课程在山村学校难以正常开设。

2、大量的农民外出打工,导致留守儿童增多,或交由年迈的父母看管,或托付给亲友照看,或自己独立生活,使这些未成年人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甚至生活都不能保障,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3、农村学校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方面差距越来越大,教育公平难以真正实现。

4、部分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还没有彻底完善,学校无围墙,校门,场地未硬化,增大了学校管理的难度。

5、教师编制太紧。教师存担的工作量太大,几乎没有自我学习和提高的时间。

6、初中生辍学现象仍然很严重,控辍保学任务还十分艰巨。

(二)今后努力方向

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想法设法尽快解决我乡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迅速完善办学条件。同时,继续加大管理力度,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使我乡教育真正让群众满意,让领导放心。

各位领导,天桥被称为“凤冈的西藏”,这里除了山还是山,大山带给人们原始的无奈。同时也孕育着无限希望,这希望就寄托在提高普及义务教育质量,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上。随着人均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沉寂的大山正在焕发出无限生机,封闭的山门正缓缓开启。文明的火种正在被点燃,落后的观念正在被打破,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的观念正在形成。天桥乡党委、政府将一如既往把我乡基础教育工作切实拿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把我们还没做好的工作尽最大努力做好,让教育的发展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通过“两基”国家检查验收。

两基迎国检工作方案 篇3

为了确保我校“两基”工作能高质量、高水平地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配合并全力确保顺利通过“两基”工作的评估验收;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巩固提高”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我校的基础教育工作再上台阶,努力创办人民满意教育。

二、工作程序与具体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0年11月——2011年1月)

1、成立“两基”迎国检领导小组

组长:郭建国

副组长:刘英李茂胜曾卡何太平

组员:张继民 叶腾文 王晓耘冯子会 薛强华李华君

2、成立 “两基”迎国办公室

组长: 李茂胜

组员: 张继民王晓耘冯子会 薛强华李华君

李明何小兵各年级组长各班班主任

3、成立 “两基”迎国检宣传报道组

组长:叶腾文

成员:冯子会冷文洲

4、职责分工:

组长 :郭建国(校长、支部书记)全面负责迎检工作副组长 :

刘英(副校长):负责A1领导职责、A3经费投入与管理

李茂胜(副校长)负责A4办学条件、A5队伍管理培训

曾卡(副校长)负责A6教育管理

何太平(工会主席)负责督导检查

成员:王晓耘李明何小兵(负责做好学校分年级分班每年招生数、毕业生数、在校生数、辍学生数、女童数统计表;负责学校教职工花名册及教师学历档案、进修档案;负责学生学籍管理档案及教学管理资料;负责学校服务范围内0—18岁周岁人口义务教育对象登记册。)

张继民(负责收集整理资料和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薛强华(负责资料审核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冯子会(负责写学校简介和学校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李华君(负责学校财产登记簿)

各班班主任负责扫盲工作及表册填写

各年级组长负责做好班级文化建设

叶腾文(负责师资水平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以及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上级相关指导性文件,明确这次迎检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二)自我检查阶段(2011年3月—6月)

(1)学校各部门组织教师整理和收集好各项迎检资料。

(2)各部门再次对照迎检工作细则进行自纠自查。

(三)督查整改阶段。(2011年3月—8月)

根据自查和上级督查的情况进行整改。

(四)迎接检查阶段(2011年9月—10月)

迎接省、市、县 “两基”“国检”领导小组对我校“两基”工作进行检查,对提出的问题做好扎实的整改工作。

(五)整改完善阶段(2011年10月)

做好迎接检查的一切准备,随时待命迎接检查。

(六)接受检查阶段(2011年10月底)。

三、具体措施。

1、学校开动员会提高教师的认识,并能高度重视此次检查。

2、成立迎检领导小组并明确各自的责任。

3、认真搞好各种资料的归档工作。

4、层层把关,狠抓落实。

5、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两基迎国检工作方案 篇4

根据《重庆市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工作方案》和《重庆市南川区“两基”迎国检工作实施方案》的有关精神和工作部署,制定本方案,两基迎国检工作方案。

一、建立“两基”迎国检工作机构

(一)区教委“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廖顶立(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

副组长:邓茂才(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副主任)

李洪(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副主任)

黎富志(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副主任)

夏李(区委教育纪工委书记)

成员:张祥生、王崭新、赖丽华、龚玉荣、任昌禄、胡永红、陈云、周建、王灿、符全喜

区教委“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两基”迎检办),邓茂才兼任办公室主任,李洪、黎富志、夏李、张祥生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二)区教委“两基”迎检办分组及职责分工

“两基”迎检办下设综合协调组、文秘资料组、安全稳定组、督查督办组、宣传报道组、后勤保障组6个工作组。

1.综合协调组

组长:邓茂才

副组长:张祥生、王崭新、赖丽华

主要职责:组织、协调“两基”迎检办日常工作;与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和区政府办公室、区级有关部门衔接、联络迎检相关工作;协调安排“两基”迎检重大活动;协调有关领导检查指导“两基”迎检工作。

2.文秘资料组

组长:邓茂才

副组长:王崭新吴文伦龚玉荣

成员:袁仲生胡芯华梁正新李光灿张松

主要职责:起草、收发“两基”工作有关文件;牵头承办相关会议;填报区级“两基”申报验收册,指导区县填报“两基”申报验收册;完成区级“两基”档案建设,指导乡镇和学校“两基”档案建设;组织编制“两基”迎检文件汇编。

3.安全稳定组:

组长:李洪

副组长:王灿陈云周建

成员:韦延国谢维华张体芳

主要职责:负责全区教育安全稳定工作,督促乡镇及学校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校舍安全预警体系和经常性检查机制,完善学生生活管理和饮食安全、卫生安全、交通安全的管理制度,制定各种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确保全年中小学校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负责督促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治理学校周边环境,提升学校育人氛围;负责国检时的安全保卫工作,工作计划范文《两基迎国检工作方案》。

4.督查督办组

组长:夏李

副组长:张祥生任昌禄胡永红

成员:袁仲生胡芯华梁正新李光灿张松

主要职责:督促乡镇和学校落实“两基”迎检工作责任;组织“两基”工作的检查、指导。

5.宣传报道组

组长:黎富志

副组长:符全喜

成员:谢建琼陈红梅刘全中张华

主要职责:负责制作“两基”迎国检专题片、宣传画册、展板、宣传标语等工作;负责国检前后的宣传报道工作;负责督促乡镇和学校书写“两基”宣传标语,营造迎检氛围。

6.后勤保障组

组长:黎富志

副组长:王崭新

成员:韦永罗兴华杨文杰杨于红

主要职责:负责“两基”迎国检工作相关会议的会务安排,重大活动的食宿和车辆安排;负责国检时的接待、会务及后勤保障工作。

二、分解档案建设工作任务

(一)“领导管理”部分由督导室负责,办公室、政策法规科、规划财务基建科配合。

(二)“普及程度”部分由基教科负责,职成科配合。

(三)“师资水平”部分由人事科负责。

(四)“教育经费”部分由财务科负责。

(五)“办学条件”部分由规划财务基建科负责,电教教仪站配合。

(六)“成教扫盲”部分由职成科负责。

具体工作任务和职责见附件1:《重庆市南川区教委责任科室的任务和职责》。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5月)

1.完善工作机构。区教委成立“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明确区教委有关责任科室、委直属单位、“两基”迎检办各组迎检工作职责,建立区教委领导联系片区“两基”工作制度。

2.制发工作方案。制定下发《重庆市南川区教育委员会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实施方案》,督促、指导乡镇和学校建立机构、明确职责、制定方案,有序开展相关工作。

3.召开专题会议。召开区教育系统“两基”迎国检工作动员会、档案建设培训会。

4.收集档案资料。全面收集区级“两基”档案资料;启动“两基”专题片制作,“两基”展板、画册设计及其他材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

第二阶段:自查自纠阶段(2007年3月-8月)

1.全面开展自查。督促和指导乡镇和学校开展“两基”自查自纠,形成并上报自查报告。区教委各科室和有关单位全面查找“两基”指标及相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督促整改

两基迎国检工作计划 篇5

各教管中心、中小学: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两基”迎国检为契机,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巩固“两基”成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两基迎国检工作计划。

二、总体目标

全县学校管理、普及程度和教育质量、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扫盲工作等指标全面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确保“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

三、主要工作

1、成立“两基”迎国检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落实任务、明确职责,一级抓一级,确保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2、召开“两基” 迎国检工作动员会和档案建设培训会。

3、做好全县控辍保学工作。各级政府和各学校要针对我县留守儿童多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力求让每个学生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确保普及程度项目指标达标,工作计划范文《两基迎国检工作计划》。

4、各校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做好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文化建设工作,改善育人环境。

5、做好督查工作。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开展以“两基”迎国检的重点督查。督促各镇、各学校搞好“两基”整改工作。

四、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2月—3月上旬):

⑴成立领导班子。县教委成立“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教委有关科室 “两基”工作职责。

⑵制定实施方案。制定《荣昌县教委关于做好“两基”迎国检准备工作的方案》。

⑶召开专题会议。召开 “两基”迎国检工作动员大会及资料员培训会议,⑷收集档案资料。全面收集县级“两基”档案资料,2、第二阶段(3月中旬—4月上旬):

⑴开展自查。督促镇、学校开展“两基”自查摸底。

⑵重点督查。组织相关人员对镇、学校的“两基”工作进行重点督查。

3、第三阶段(4月中旬—5月上旬):

各镇和学校在自查的基础上,对照标准,针对存在的问题,逐校逐项进行整改,4、第四阶段(5月中旬—6月上旬):

县政府将组织人员按照迎国检的要求和方法模拟检查。

5、第五阶段(6月中旬后):

⑴制定接待方案。

⑵做好迎检准备。

二○○七年二月三日

主题词:“两基” 迎检 工作 计划

抄送: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

红河中学“两基”迎国检工作简介 篇6

红河中学创建于1975年,现属“四三制”农村寄宿学校。学校占地39亩,校舍建筑面积7115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0.5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636名,16个教学班。教职工55人,其中本科学历42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园丁奖”获得者1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3人,县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学新秀、课改带头人8人。

2009年灾后重建中,投资1100多万元新建教学楼1幢,学生公寓楼和食堂各1幢,修建锅炉房,硬化操场及道路,绿化校园,铺设排污供电供暖管道,新修厕所、门房等附属配套工程,学校建起了标准的理、化、生、科学实验室、仪器室,音体美器材及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各1个,计算机教室1个,多媒体教室1个,现有图书12200册,拥有专业篮球场2个,乒乓球台20个,排球架、羽毛球架各1付,添置办公桌椅、教师用床60套,接通光纤建成校园局域网,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2010秋季,按照泾川县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规划,红河中学和红河中心小学合并,将分布在全乡9所小学的五、六年级和学校附近的龙王桥、吴家、朱段三个村小学的三、四年级学生并入,改办为目前的“四三制”农村寄宿学校。

近年来,学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建山区强校”为目标,以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和“六园”创建为主线,以强化队伍管理为重点,创新管理机制,实行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考核中,多次位居前列。同时,学校更加注重音、体、美学科教学实践工作,全力推行素质教育,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近几年,学校以 “严谨博学、为人师

两基迎国检工作情况报告 篇7

红河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组:

2009年,我省全面实现了“两基”目标;2010年,国家将对我省进行“两基”检查验收。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10年2月12日制定下发了云政办发„2010‟21号文件•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两基”迎接国家教育督导团检查验收工作的通知‣,就“两基”迎国检工作进行了认真、严格、详细的部署,全省从上到下、从政府到学校都展开了“两基”迎国检工作。

在建水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官厅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镇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1998年实现“两基”,真正体现了“党政重教,人民支教,教师乐教”的新时代教育精神。2004年又一次通过了云南省人民政府的复核验收。

实现“两基”目标至今已有12年,在“两基”成果巩固提高中,我校作为官厅镇实施初级中等义务教育的主阵地,始终严格认真地贯彻执行党的“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及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规范办学行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并按•云南省“两基” 评估验收项目及指标要求‣严格检查、改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为官厅人民乃至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长足发展,创建和谐社会打牢人才基础。

今年的“两基”迎国检工作,我校在原来的基础上按•云南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国检工作手册‣开展准备工作,自检自查,查漏补缺,整改完善,精益求精,现已全部准备完毕,以待检查。现将准备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位于建水县南部的官厅集镇,距离县城45公里,官厅镇是汉族、彝族、傣族杂居的内地高寒山区乡镇,全镇总人口36159人。我校现有教职工72人(其中,在职在编69人,特岗教师3人),教学班24个(七年级8个,八年级8个,九年级8个),在校学生1339人(七年级420人,八年级427人,九年级492人)。

校园占地面积为70937平方米,生均52.9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871平方米,生均10.36平方米。学校有教学楼一幢,可容纳30个教学班;综合楼一幢,内设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和行政办公室;学生宿舍楼分男女生各一幢,共可容纳1700多名学生住宿;教职工宿舍楼两幢;学生食堂一个;学校后山为“三生教育”基地。

二、学校管理

(一)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在培养工作精神、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狠下功夫,努力打造团结、务实、向上的学校领导班子队伍。

(二)大胆实施改革,建立健全学校各项工作管理制度,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激励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全校教职员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三)多渠道与教职员工沟通、座谈,了解、关心教职员工,对教职员工做到制度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

(四)认真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保证学生每天不低于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让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五)认真贯彻执行“减负提质”精神,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六)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努力开展好校本教研工作,做到以研促教,以教促研,认真开展好45分钟的课堂教学工作,力求向管理要质量,向教研要效益。

(七)结合地方实际,充分利用学校和地方资源,创造条件,多形式地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都有成长。

(八)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收费政策,除作业本费外,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不擅自组织或变相组织学生征订规定以外的教辅资料。

三、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一)普及程度 1.开展工作

(1)通过标语、学生与学生家长会、家访等渠道向人 民群众广泛宣传•义务教育法‣,宣传当前国际国内的教育发展形势,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认识,更新对教育的理念。

(2)每学年开学前的8月份,学校组织教师走村窜户,积极开展招生宣传动员工作,以保证全镇的小学毕业生按时入学,接受初级中等义务教育。

(3)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村社干部的全力支持,认真做好在校学生的控辍保学工作,做到辍学一个,动员一个,并且加强有辍学意向学生的思想与心理教育工作,保证了在校学生的巩固率不受影响。

(4)认真贯彻执行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有关教育文件精神,做好农民工子女的就近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工作。

(5)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爱护工作,设法弥补因父母外出打工而欠缺的父爱与母爱,使其快乐健康成长。

(6)关心爱护残疾少年,认真做好残疾少年的随班就读工作。

2.指标完成情况

(1)适龄少年毛入学率:2008、2009、2010年,分别99.93%、99.86%、100%。

(2)农民工子女在校生数:2007-2008学年3人,2008-2009学年10人,2009-2010学年7人,2010-2011学年12人。

(3)留守儿童在校生数:2007-2008学年2人,2008-2009 学年12人,2009-2010学年25人,2010-2011学年28人。

(4)在校学生年辍学率:2008年、2009年、2010年,分别为1.27%、1.3%、0。

(5)残疾少年入学率:2008年、2009年、2010年,入学率均为100%。

(5)近四年17周岁人口初中毕业率:2008年、2009年、2010年,均为100%。

(二)教师队伍 1.开展工作

(1)认真把好教师的进口关,从文化层次、思想素质、业务能力等方面严格把好新教师的招聘工作和其他教师的调入工作,以保证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不受影响。

(2)在组织好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外出政治、业务学习培训的前提下,全面开展好针对性的本校教师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效益夯实人才基础。

(3)加强培养科学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工作,建立骨干教师人才库,努力提升教师的品格。

(4)积极开展对教师的大练兵活动,大面积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2.指标完成情况:

(1)教师师学历合格率:2008年、2009年、2010年,均为100%。

新补充教师:2009年为100%。(2)校长任职条件合格率:100%。

(3)2007-2010学年共培养有校级学科带头人8人、骨干教师12人,县级学科带头人1人。

(4)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习合格率:2008年、2009年、2010年,均为100%。

(三)教育质量 1.工作开展

(1)严格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和减负提质精神,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教育和培养学生,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的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结合地方实际开设选修课,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3)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

(4)大力实施新课程改革工作,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5)加强团队建设工作,保证学校的德育阵地永保红色。

(6)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每年定期开展学校运动会,训练学生坚强的体质,培养体育优秀人才。

2.指标完成情况

(1)课程设置:已按标准设置,并开设了信息技术课。(2)在校学生品德操行综合评定合格率:2008年、2009 年、2010年,均为100%。

(3)毕业班学生:毕业率100%,体育合格率100%,全科合格率82.25%。

(4)学校体育运动会举办率:2007-2009三年均举办了运动会,举办率为100%。

(四)办学条件 1.工作开展

(1)1998年,官厅镇党委政府重视教育,全镇人民关心支持教育,异地新建了建水县第九中学新校舍,并先后添置配备了教育教学设备,为官厅镇实施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夯实了硬件基础。

(2)学校紧缩源根,勤俭持家,合理利用好义务教育经费,在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运转的前提下,逐年增添教育教学设备,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3)建立健全学校财务管理使用制度,严格按制度管理和使用学校财物与设备。

(4)加强学校财物修缮与报废制度,充分发挥学校财务设备的功能作用,最大效益地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2.指标完成情况

(1)生均占地面积达标率:生均52.98平方米,达标率100%。

(2)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标率:生均10.36平方米,达标率100%。

(3)教学用房达标率:普通教室24间,图书阅览室1 间,理化生实验室及其仪器贮存室各1套间,简易卫生室1间,团队活动室1间。达标率100%。

(4)六配套合格率:学校有院墙、校门、运动场地、厕所、水源、旗杆。合格率100%。

(5)危房率:学校校舍总面积13871平方米,危房面积0平方米,危房率0%。

(6)课桌椅配备率:100%。

(7)生均图书达标率:生均图书23.48册。达标率100%。(8)教学仪器达标率: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地理等五个学科教学仪器已按•云南省初级中学理科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目录‣二类标准配置。达标率100%。

(9)文体器材达标率:体育、音乐、美术等三个学科已配置了相应的开展教学工作所需器材,能够正常开展教学工作。达标率100%。

(10)劳动(劳技)课设施配备率:学校后山的“三生教育”基地即为劳动基地,占地40亩;各班级均配置有相应的劳动工具。配备率100%。

(11)实验教学普及率:已按红教发„2009‟99号文件•红河州教育局关于转发省教育厅†云南省初级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应开出实验项目‡的通知‣认真开展了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含学生分组探究实验),2007-2009三个学年的实验开出率均为100%。普及率100%。

(12)信息技术课设备配备率:生机比例为20:1。配备率100%。

(五)教育经费 1.工作开展

(1)严格执行义务教育经费的使用制度,做到专款专用,合理、节省开支,充分发挥义务教育经费的有效性。在维持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日常开支的情况下,努力搞好学校基础建设,逐步添置教育教学设备,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2)严格执行贫困住校学生生活补助规定,按个人提出书面申请、村委会审核把关、学校审批等程序确定补助学生名单并公示无异议后执行。

(3)认真制定教职工工作考核方案和教职工绩效工作评价方案,并严格按方案执行。

(4)主动地多向当地政府汇报学校工作情况,让当地政府时时了解掌握学校的基本情况,以及学校存在的困难,一如既往地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关心支持,解决学校的困难,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保教护航。

(5)以“三生教育”基地为龙头,建立学校教育教学后勤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勤工俭学工作,加大“造血”功能,弥补学校办学经费的不足,改善教职员工的福利待遇。

2.指标完成情况

(1)享受两免学生数:2007-2008学年,在校学生1184人,全部享受两免政策;2008-2009学年,在校学生1232人,全部享受两免政策;2009-2010学年,在校学生1260人,全部享受两免政策;2010-2011学年,在校学生1339人,全部享受两免政策。(2)贫困住校学生生活补助人数:2007-2008学年,在校学生1184人,享受生活补助学生570人;2008-2009学年,在校学生1232人,享受生活补助学生570人;2009-2010学年,在校学生1260人,享受生活补助学生570人。

(3)勤工俭学创收:2007-2008学年28000元,在校学生数1184人,生均达23.65元;2008-2009学年32000元,在校学生数1232人,生均达25.97元;2009-2010学年35600元,在校学生数1260人,生均达28.25元。

(4)2009年,按方案考核并下发了教师绩效工作。

(六)学校安全 1.工作开展

(1)加强学校安全防范意识,成立学校安全领导机构,做到开展学校工作以安全为首。

(2)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各种学校安全应急议案,逐级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做到学校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3)利用晨会、班会、主题活动等形式大力开展安全教育,提升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4)强化地震、火灾等各种学校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学生安全防范能力。

2.指标完成情况

多年来,无学校责任安全事故发生。

成绩属于过去,社会在不断发展,人类需不断进步。新开始,新起点,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还需不断更新,不断努 力,为建设和谐、文明、富强的官厅作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是我校多年来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情况和2010年的“两基”迎国检准备情况,请红河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组各位专家检查,指导!

建水县第九中学

两基迎国检工作顺利推进 篇8

各位领导:

现将我学区 “两基”迎国检工作开展情况作以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领导高度重视,上下同心

传达县、乡动员会议精神,制定了“两基”迎国检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签订责任书,积极与乡村、中学配合做好衔接工作。把“两基”迎国检工作当成学校当前一项政治任务、硬任务来抓。

我学区“两基”迎国检工作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帮助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程,职工档案盒,使我学区教育事业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促进了全乡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我学区辐射4个行政村,50个合作社,总人口11273人。现有中心小学1所,村校3所,教学班25个。小学适龄儿童1001名,其中女生495名,少数民族儿童665名,少数民族女生325名;全学区已入学991名,入学率为99%,其中女生488名,入学率为98.6%,少数民族儿童入学656名,入学率达到98.6%,少数民族女生318名,入学率达到97.8%。巩固率达到98.6%,毕业率达到100%。学区共有专职教师55人,大专及以上31人,学历达标率为100%。校舍总建筑面积4413平方米,教育仪器达到二类标准,配齐率100%。

二、所办的实事

自开展“两基”迎国检工作以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五个方面:

1、加强宣传。通过在公路沿线,乡村主要路口书写标语,各校召开家长会沟通交流,聘请司法人员开展安全、禁毒法制教育讲座,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入学通知书等多种形式,狠抓了宣传教育工作,累计悬挂横幅20多条,书写永久性标语60条,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临夏县实施义务教育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宣传面达到90%以上。

2、加强“四项工程”建设

抓好校园“四项工程”建设,及时发现、排除安全隐患确保一方净土,努力改善师生学习、工作的办公环境,创造和谐优美的育人环境而努力奋斗。

学区争取项目修建了投资109万元的中心小学教学楼。争取资金8.1万元,修建了中寨小学操场和围墙。投资11.2万元,维修了北小塬小学校舍、硬化了校园道路。去年中寨小学和北小塬小学争取100多万元的校舍危房改建项目。今年史娄小学争取到 58万元的校舍危房改建项目。学区各校装备了远程教育配套设施,购置维修课桌凳等教学硬件配套。学区各校大力平整、硬化路面,购置风景树和各类花卉,制作宣传栏,国旗台等共计投资78950元,极大的美化了校园,粉刷油漆教师办公室,布置会议室、信息室、图书室、展示室,完成档次较高的教室布置,排练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编排学校校歌,改善了办学条件。

3、“两基”建档工作

(1)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我学区为了“两基”迎国检工作的顺利完成,抽调了x、x、x、x、x五位教师,并对这五位教师进行了“两基”业务培训。

(2)“两基”展示室筹建工作。我学区“两基”展示室建设工作具体由“两基”专干何启珊老师负责,展示室的布置由江明兰教师负责。在做好“两基”档案建设的同时,我们积极筹备示展室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3)表册装盒入柜工作。学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购置档案柜11个,购买了档案盒,教师加班加点不回家,粘贴了档案盒的封面和侧面,完成的各种表册数据准确,逻辑合理,并且将表册整理入柜存档。按照《“两基”国检准备材料》和“两基”建档要求,建立健全“两基”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做到“两基”档案规范、齐备、准确。

(4)展示室建设工作。完成“两基”展示室规范化建设,展示室内容丰富多彩、吸引人,内容包括用图表形式展示新旧学校的巨大变化、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师生变化。

4、扫盲工作

各校抓住学校寒假和农村农闲的有利时机,集中利用20的时间开办扫盲培训班,并对部分学员进行分散包教。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对农民进行种植、法律、信息、养殖等实用技术的培训,坚持把扫盲及巩固提高与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相结合,与农民增产增收相结合,增强扫盲及巩固提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了扫盲工作的“八落实一保证”(即领导、时间、任务、学员、场地、教材、教师、经费落实,教学质量保证)。扫盲教师冒着严寒不落一节课,认真教学,认真辅导,认真批阅作业书写教案。扫盲结束后,对所有参加学习的人员进行考试,填写脱盲人员花名册。按照脱盲人员花名册,及时发放“成人小学毕业证书”,配合乡镇及当地派出所及时更改脱盲人员文化程度。

5、教师队伍建设

为迎接“两基”迎国检工作,加强教师考勤管理,通过每周的政治学习,让教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两基”迎国检工作的重要性。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合理安排课程,确保“两基”迎国检工作顺利进行。

6、学校安全管理

加大学校周围环境治理力度,学校安装了监控探头,学校门前的公路上划了斑马线。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练工作,强化安全管理措施,认真落实责任,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责任制和应急机制,定期开展校园安全排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安全。

三、学区今后要做的主要工作

两基迎国检工作顺利推进 篇9

**县**镇“两基”攻坚汇报材料

(2011年7月2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近年来,在省、州、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镇“两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就我镇的“两基”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进行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全镇“两基”工作基本情况

**镇地处县城关位臵,全镇总面积970平方公里。下辖4个行政村16个村民小组,5个镇属机关单位和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全镇总人口9166人,人均收入3440元。

我镇有寄宿制小学2所,教职工58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21人,一级教师11人。共有大专以上学历者42人,学历合格率100%。现有1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73人,其中女学生218人。

全镇学校占地面积17404 m,生均面积37 m;学校建筑面积5611 m,生均面积11.89 m;图书9135册,生均19册,借用率100%;仪器280台,仪器使用率95%;桌椅板凳配齐率为100 %;活动场所 7000 m;硬化面积达5608 m;绿化面积达1772.4 m。

222

截至目前,全镇在校生为1101人,其中女544人。少数民族学生995人,其中女487人。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全镇共有适龄儿童935人,其中女童461人。已入学927人,入学率99.14%,其中女童457人,入学率99.13%;少数民族适龄儿童829人,已入学821人,入学率99.03%,其中少数民族适龄女童404人,已入学401人,入学率为99.26%。

——初中阶段入学率:全镇共有适龄少年467人,其中女童255人,初中阶段已入学453人,入学率97.00%;其中女246人,入学率96.47%;少数民族适龄少年438人,已入学401人,入学率91.55%,其中女213人,已入学204人,入学率95.77%。

——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本镇学年初残疾儿童、少年22人,已入学13人;其中:7-12周岁13人;13-15周岁9人;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63.64%,——15周岁人口完成初等教育率:全镇15周岁人口总数146人,完成初等教育139人,完成率95.21%,其中女79人,完成75人,完成率94.94%。

——17周岁人口完成初级中等教育率:全镇17周岁人口总数为142人,初级中等教育完成128人,完成率90.14%,其中女58人,完成52人,完成率89.66%。

——16-50周岁青壮年人口文盲率:全镇16-50周岁人

口总数为5495人,非文盲人口总数为5284人,非文盲率为96.16%,全镇文盲人口总数为211人。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府行为

为加强对“两基”工作的组织领导,镇上专门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分管副书记和副镇长为副组长,各包村干部和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两基”攻坚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包村干部全力抓的齐抓共管的“两基”攻坚组织领导机制。

镇党委、政府在实施“两基”攻坚工作中,明确工作思路,强化基础性工作,确定阶段性工作任务,推动了“两基”攻坚的不断深入。镇党委、政府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党委会、党政联系会、班子及全体干部会议累计达28次,召开了全镇大规模的大型宣传动员大会4次,乡、村、组三级干部会议6次,专题分析我镇“两基”攻坚面临的形势,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安排布臵阶段性任务。

为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具体落实,镇党委、政府在教育工作会议上同各村委会签订了“两基”工作目标责任书,高度统一了思想,进一步强化了措施,落实了责任,对责任书中各项指标进行了量化和细化,从而做到了责任到人。通过这种“双线三级”承包责任制和“两基”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真正做到了政府抓辍学、学校抓保学、教师抓教

学,其他机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倾力配合的合力攻坚机制。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攻坚氛围

为了营造全民“两基”攻坚的良好氛围,我镇利用各种渠道和场合开展“两基”宣传工作。加大对群众展开面对面宣传教育的力度,累计共发放藏汉双语“两基”宣传单5000多张,“两基”教育宣传手册200多份;组织专题文艺演出4次;在镇街道的两侧和各村醒目处书写“两基”攻坚永久性宣传标语12条;在国道213线及三岔路口修建、制作永久性宣传碑5座,大型宣传牌1面,悬挂横幅8条;利用“插箭”节等节庆活动群众聚集时间,组织专门人员向他们宣传《义务教育法》、《甘南州实施义务教育法条例》、《扫除文盲工作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组织教师、包村干部进村入户等形式广泛宣传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政策,进而扎实细致的做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调动家长送子入学的积极性。通过各项工作的开展,广大农牧民群众开始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全镇上下形成了人人谈“两基”,各个议“两基”,处处见“两基”的氛围。

(三)精心组织力量,建立“两基”档案

为促进“两基”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我镇精心组织力量,建立了“两基”工作档案。各包村工作组首先对本辖区内人口的文化程度、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等进行了摸底调

查。以此为基础,在积极组织参加县上组织的一系列“两基”工作培训班,提高业务水平的基础上,组织得力人员,整理完善了近三年的“两基”档案资料。

在建档过程中,镇党委、政府坚持档案表册种类齐全、逻辑关系清晰、各种数据准确的原则,同时完善了学校系列业务档案的建设和规范,为今后全镇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系统的参考资料。镇党委、政府组织全体干部全力以赴抓“两基”,要求各学校的广大教师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参与“两基”宣传、档案图表制作等各项工作。全体干部和广大教职工放弃节假日,超负荷工作,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

(四)积极动员入学,狠抓控辍保学

积极动员适龄儿童入学,有效防止少年辍学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的关键。我镇在每一学年第一学期开学之前,都要组织村组干部及时发放适龄儿童入学通知单,实行控辍保学包干责任制,将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承包到每个干部身上,保上学、保巩固。开学后认真检查和统计各学校学生入学情况。如发现适龄儿童、少年中有未入学的,立即按照“一个都不能少”的工作目标进行动员,并严格落实《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限期让家长送子女入学,从而有效的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使入学率和巩固率都达到“两基”攻坚工作的指标要求。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家长依然对子女上学、受教育存有疑虑,从而对九年义务教育不积极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讲述科技知识在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逐步转变传统观念;另一方面加强行政执法的力度,组织力量协同执法部门对一些不愿意送适龄儿童入学和有辍学学生的部分家庭,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进行依法处理。通过近几年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全镇广大农牧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对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力度明显加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入学率,稳定了巩固率,促进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进程。

(五)加大扫盲力度,提高广大牧民素质

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两基”攻坚的另一项重要目标。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全镇干部和学校教职工,组建了扫盲工作领导小组,对全镇16-50周岁人口进行文化摸底,登记造册。利用各季农闲时节和学校暑、寒假时机对全镇文盲人员进行扫盲教育,分别在**、**、加格、**村设立了四个扫盲点。近三年来,累计筹集资金6万多元,开设了21期扫盲巩固班,对632人进行了为期1320天的扫盲教育。做到每期不少于300个学时,坚持“一堵二扫三提高”的原则,做到了场地、教师、学员、教材、教学计划及大纲、教学措施、教学组织形式、办班经费及条件的“八落实”和

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保证”。截至目前,全镇16-50周岁青壮年总数5495人,文盲数降为211人,文盲率为3.84%,扫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六)依托项目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国家实施“两基”攻坚工作,对边远少数民族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镇按照抓机遇、抓项目、抓教育的工作思路,实施寄宿制学校建设等工程。总投资900多万元修建了学生宿舍楼、教师办公楼;旧房屋维修4处;校园硬化、绿化面积基本达标。2所学校的校容校貌焕然一新,特别是我镇中心学校的“四新一亮”,“八配套”等方面有了新的可喜变化。

在实施工程项目中,镇党委、政府针对工程进度缓慢等问题,专门指定人员,监工督促,抢工期,赶进度,严把质量关,确保了各项工程的按期投入使用。在抓紧国家“两基”项目建设的同时,镇党委、政府从教育大发展的原则出发,想方设法解决学校用地。针对原中心小学占地面积小,适应不了教育事业发展需求的实际,去年和今年共协调解决了用地780 m ,为拆搬迁户解决补偿资金9.2万元;为残疾人员无偿提供镇政府门口商铺一间,供其使用;另积极申报城镇低保户,解决其后顾之忧。因**学校校园紧缺,镇上将**村委会整体搬迁,为学校解决地皮,投资共26万元,重建**村委会,从根本上解决了学校活动场所小的问题,同时筹工

2筹劳对镇中心小学操场和活动场所进行平整。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极大的改善了镇中心小学和各村校的基础建设和办学条件,真真做到了“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环境在校园”。

(七)落实“两免一补”,动员社会助学

近年来,我镇积极落实了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困难群众送子女上学难的问题,调动了广大牧民群众送子女上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积极性。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和全镇广大群众对教育工作给予支持和资助。截至目前,县上帮扶单位已资助我镇2所学校近30万元;镇领导干部累计资助贫困学生65人,资助金额7000余元;各村委会及群众自愿资助金额也已近万元。鉴于“两基”攻坚经费紧张的实际,镇政府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筹措2.5万元资金为镇中心小学购臵校服和学生被褥等学习生活用具,为增强学校吸引力,促进“两基”攻坚工作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八)狠抓学校管理,优化育人环境

良好的管理是“两基”攻坚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镇党委、政府十分注重育人环境的优化和学校的管理工作。在具体工作中,一是根据教育部门的要求,结合镇中心小学和**小学的实际,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先后制定了《校领导分工负责制》、《教师岗位职责》、《班主任工作职责》、《考评办

法》、《出勤管理办法》、《寄宿生管理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明确了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任课教师、值周教师的职责和义务。坚持以制度管理人,以纪律约束人的办法,细化量化了各项工作任务。

二是各学校把教学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生命线。以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强化师德为先的教师队伍建设。按照抓教研、促管理、保质量的新思路,靠实责任,努力为创办全县一流的小学而奋斗。

三是各学校根据各自的实际,狠抓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围墙墙面和教室墙面,绘制了现代素质教育、养成教育的彩图,做到了“墙会教书”、“墙会育人”。学校中青年教师仲格加还出版发行了《藏语文升学复习指导》,深受藏区小学生的欢迎。为鼓励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今年还编印了《**小学优秀作文选》供大家参考。为实现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学校创办了音乐、美术、舞蹈、绘画、手工制作等兴趣小组,并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领域进行统筹安排。

此外,镇党委、政府着力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确保了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几点体会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是取得“两基”攻坚胜利的前

提。几年来的“两基”攻坚工作中,我们将“两基”攻坚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各级各类领导机构,从组织上对“两基”攻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强化措施,靠实责任,是取得“两基”攻坚胜利的关键。针对“两基”攻坚工作,我们结合本镇实际制定出台了“双线三级”工作责任制和“两基”工作责任追究制等工作制度,为我镇“两基”工作顺利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3.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攻坚声势,是取得“两基”攻坚胜利的根本。

4.凝聚民心,争取全社会的支持,是取得“两基”攻坚胜利的重要保证。在每年的“六一”儿童节、教师节期间和群众性大会,我们向社会各界大力宣传实施“两基”的重要意义,号召广大干部群众为“两基”献策出力,为我镇“两基”攻坚的全面顺利验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5.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定志在必夺的攻坚信心,是取得“两基”攻坚胜利的保障。

上一篇:荣盛中央广场活动主持稿2014030下一篇:成人礼的学生代表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