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詹峰)

2024-05-29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詹峰)(精选8篇)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詹峰) 篇1

大悟县三里中学 詹峰

[本文摘要]:结合新课标的实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机的整合起来,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科学探究精神,突破教学难点,突出重点,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越来越显示出其在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作用。

[关 键 词]:现代教育技术、物理教学应用、多媒体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科学的欲望得到提升。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多媒体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结合新课程改革、新课标的实施,我在教学中以多媒体视频技术应用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结合初中物理教学的特点做了一些尝试,课堂教学效果很理想,并得出几点认识,阐述如下:

一、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轻松、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物理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会有很大的提高,对所学知识的反映就清晰、思维活动就会积极有效,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兴趣是获得成功,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初中物理教学最重要的一环。

初中物理新编课程,正是利用了多媒体具有声、形、色于一体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视频观察、动手做实验等活动,力求做到寓教于乐、寓深奥于平凡之中,引导学生从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方式去做科学,学科学、引导学生“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在不平凡中发现平凡。例如:新编苏教版8年级物理引言中设计的探究活动“哪一支蜡烛先熄灭?”通过课堂演示实验的视频,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罩在玻璃容器中的一长一短两只燃烧的蜡烛,长蜡烛先熄灭,这时再提醒同学们这并不是唯一的实验结果。玻璃罩的大小和蜡烛的高低程度会影响最后的答案。学生怀着好奇的心理,课后再做实验进行探究,结果总结出如果罩住蜡烛的玻璃瓶的容积比较大,燃烧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冷却后密度变大,就会沉入瓶底,这时短的蜡烛会先熄灭。这些实验直观、有趣,而且结果往往出人意料,给学生留下了较大的想象空间,因此能够激发学生勤于思考,从而使他们怀着对知识的渴求走进物理世界。

二、运用多媒体,体验科学探究全过程

现代教学论研究证明,教学过程中仅靠单一方式刺激学生大脑,就容易使大脑处于抑制状态,学生易疲劳,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过程难以达标。素质教育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但主动地探新求异是建立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上的。多媒体技术集声、画、文为一体呈现目标,灵活引入,化静为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自然界存在着无穷的奥秘,科学家是通过科学探究去认识它们的。新编8年级物理教材每章都增设科学探究,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例如:引言中的内容“探究活动——装满水的杯子还能放多少只回形针?”这是一个简单、有趣的实验探究活动,设置这个活动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兴趣,同时通过这个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对于哪些因素会影响放入回形针数量的问题,可引导学生通过设计研究方案,用不同的器皿进行实验,展开讨论,学生既感到有趣,又会感到吃惊——猜想和实验结果竟会有很大的差别,同时学生会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做实验进行探究的一个重要原因。此时播放新编教材配套光盘,通过视频展示用一系列带有疑问的实验使学生感受到探究物理的乐趣。

三、利用多媒体,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丰富多彩、有趣生动的物理实验,让学生分析、归纳物理概念及规律,但由于受到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如可视性差的实验,抽象物理现象,实验效果不如人意。在物理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有些知识看起来简单,由于概念抽象,要讲清楚却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利用多媒体视频资料演示,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在教师的指点下,很容易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例如:在观察水中筷子的折射现象中,折射现象概念很抽象,但通过视频会很直观地看到在往容器中加水过程中,随着水面上升,筷子弯折处跟着上升,说明折射现象发生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处。再如:凸透镜成像的原理,通过视频让学生能直观地观察到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及成像特点,还可以看到应用Flash制作的人的眼睛成像原理等,所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授课能把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同时利用图像的翻滚、移动、闪烁、重复、色彩的变化以及声音效果等都能给学生以新异的感官刺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弥补传统的教学手段的不足,最大程度地减小了教学梯度,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教学比以往更直观、更省力了。

四、运用多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结合,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优化物理实验教学。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一些重要的现实环境下难以完成的物理实验,可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利用多媒体可将静态的图示化为动态图示,把微观问题宏观化,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例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通过视频播放录像“浇不灭的蜡烛”激发学生想象,增强学生求知欲,并把启发、探究、发现情境等教学方法加以综合运用,变复杂为简要,使重点得以突破,难点得以化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再如:讲“电流的方向”时,采用多媒体动画箭头的方式,展现电流的方向,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把微观问题形象地通过宏观图象展现,扩大了学生宏观视野,强化了教学直观效果,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物理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更加富有魅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可见,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了学生的思考、探索、思维能力,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一些难点问题的理解。

当然,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也不能一味地追求整堂课全部采用多媒体演示,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应注意与传统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能在课堂上做的演示实验,最好应现场去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象选用不同的教学手段,看准时机使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教学难点,突出重点。对教师而言,多媒体教学的使用仅仅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不可能替代教师的全部工作,因此教师应通过精心认真地准备教学设计方案,选择最佳的教学媒体,注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让它们都能发挥自身的特长,使得课堂教学效果更加理想,更加生动活泼,更加富有魅力。

总之,现代多媒体教学应用于物理课堂,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参与物理教学意识更强,对物理概念现象的理解更深刻,对有效促进实验教学的改革,推动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完善和优化物理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资料:

1、《初中物理课堂》

2、《初中物理新课标》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詹峰) 篇2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让学生快乐阅读

正如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积极而活跃的非智力因素, 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阅读活动是一个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和作用的学习过程。学生只有对认知对象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才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一件欣喜的礼物, 主动接受, 积极参与。这样的学习才是主动而愉悦的, 快乐而高效的, 且这样的阅读教学才能取得成功。而在以往, 我们的阅读教学枯燥无味, 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整个教学呆板沉闷, 教学效益低下。而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 将其运用于阅读教学中, 可将原本枯燥的文字刺激转换成图文声像等多种感官上的刺激, 这尤其对于正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更是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而且,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教学, 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并让学生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 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参与阅读的浓厚兴趣与强烈动机。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为学生营造愉悦、和谐而融洽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的身心处于放松状态, 精神处于亢奋状态,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阅读教学参与度, 让学生展开快乐阅读。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这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特有的图文声像效果来为学生制作一个精美的短片, 将紫藤萝瀑布优美而动态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 学生更能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阅读活动, 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 思维更活跃, 可以展开快乐而主动的阅读活动。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丰富教学情境, 让学生个性阅读

新课改理念倡导个性化阅读, 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要实现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就必须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读式教学模式, 确立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但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单纯地表现在阅读的时间上, 即让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 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展开独立思考与积极思维, 不是浮于文字表面, 而是能够将文字与意境、情感等丰富的内涵结合起来, 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走进作者, 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这样才能达到对文本的深刻理解, 才能突破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 突破教材, 才能产生更多的独特见解, 从而实现个性化阅读。那么, 如何来搭建通往文学殿堂的桥梁, 带领学生走进教材呢?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可具备的重要优势, 就在于可以突破教学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 将单一的文字材料转换成多元的信息, 通过直观的画面、生动的图片、动听的音乐等来传递教学信息, 为学生创设一个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如临其境, 并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 让学生将文本与现实结合起来。这样, 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就不会是仅仅局限于文字层面, 而是能够从情感、意境等多方面来理解, 这样才能真正地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才能产生更多的不同见解与感受。这样, 既能实现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阅读水平、创新能力等全面提高, 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探究性阅读与创造性阅读。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有效阅读。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阅读空间, 让学生有效阅读

教学的外延等于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 构建开放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体系”是新课改的重要教学理念。而且,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 为学生营造主动、自主、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的环境”。现代信息技术以强大的互联网为依托, 拥有巨大的信息资源库, 可以为我们的阅读教学提供内容丰富、种类多样的阅读素材, 如文本、图像、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 并可以利用其自身的特殊功能, 如超链接等, 来增强阅读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与直观性。这样的阅读教学既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与思维特点, 同时更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见闻, 将阅读空间延伸到宽广的现实生活。这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让学生感受阅读教学所带来的乐趣。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詹峰) 篇3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英语教学;运用

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的课堂教学,以其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多样性,教学信息传递的高容量、高效率和教学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交互性和个别化,使得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活泼,其智力、能力、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显示出传统教学不能比拟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力争使其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挖掘新的潜能。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进行的活动,只有调动双方的积极性,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减少注意活动中意志成份参与,能够有效吸引和保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注意力。通过幻灯片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将各种不同的信息,如数据、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地集成在一起,进而展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使抽象的图形、数字,呆板的文字、图片,变成赏心悦目的画面,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为学生创设出真实的、符合自然规律的语言学习情景。例如我在讲初中英语新目标七年级下册(Go for it)unit 5 section A 时,利用几幅动物的图片教学词汇tiger, elephant, koala, panda,lion,giraffe 等,学生通过对图片的视觉效果到思维的联想,很容易地学会这些生词,而且还非常感兴趣。如果教师只是简单的告诉学生这些词汇的中文意思和读法,那学生即便学会了,也会觉得很乏味,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2.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情感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包含不同媒体信息的各种教学内容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还可以根据教材有的放矢地增加一些课外知识,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对课本起到补充作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使用,可以提高教学媒体的展示力和交互性,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比如: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学的特点是以单元教学为主。大多数单元的编排形式都是一样的,但并不是说就应该按照一成不变的顺序,以同样的方式策划每一单元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反映客观事物,以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能极大地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在初级阶段的语音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可以更直观有效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每个元音、辅音的发音部位的剖面图,动态地演示口型和舌位的变化过程。学生可以立刻准确地了解发音的部位,避免了传统课堂上教师反复示范、口耳相传,而学生感性地模仿一遍又一遍仍然找不准发音部位的难题。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和谐的课堂。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师就可以在课前将语言、例句以及课外背景知识信息转化成动感的图片、动画图象信息,课上可根据教学程序播放,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学科知识内容,也减轻了教师在课堂写板书的劳动强度,相对减少了讲课所需的时间。教师也可以随机加大语言操练的力度,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对课本也起到补充作用。在学生进行练习时,老师把练习题展示在屏幕上,让学生解答,有针对性地讲解,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缺陷进行及时的补救,缩短了师生间教与学的反馈周期。甚至在进行小组对话训练时,如果把对话情景通过小摄像头拍入银幕,那学生的兴趣就更浓了,大大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在短短的四十分钟时间里,老师传授的知识相对丰富、增多,学生真正习得的东西也相应增多,大大地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英语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过分依赖课件教学,忽视人的主导作用,削弱师生情感交流

有些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时,没有处理好教学的主导作用和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的關系,也没有处理好课堂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关系。实际上,课件只是教学辅助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唯一手段,它仅能替代教师的部分角色,使教育教学趋向比较理想的过程。在计算机教学中,以人为本,以机器为人服务是一项基本原则。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指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既不能限制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不能影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使人为机器所役,影响到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和信息沟通。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不应因计算机的出现而消失和削弱,永远应是计算机辅助教师,而不是教师辅助计算机,更不是计算机取代教师。

2.课件制作必须符合自身的教学需要

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能只将教材内容按原顺序、原结构简单直接地植入课件、搬进课堂,没有考虑教学内容的展示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应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扩展学生的思维。

3.课件运用要适时、适当、适度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抓住认知的时机,运用得适时、适度,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误以为多媒体运用得越多,学生参与率就越高,所授语言材料就越容易让学生掌握,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都以多媒体课件为主要手段,忙得不亦乐乎。不但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违背了多媒体的辅助原则,更弱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教师应有选择性地在部分教学环节使用多媒体。而其他教学环节则可采用其他的教学方法,比如英语课堂上开始时的“Duty report”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好方式,它是多媒体所不可替代的。有时在课堂教学中一个实物或简笔画同样能起到神奇的效果。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合理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让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立体感强,信息量大,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使教学真实化、趣味化和多样化,有力唤起了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优化了教学过程,有效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现代教育技术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更不可能代替语言文字本身,不可能代替所有的教学手段。在运用过程中,两者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在教学中多尝试、多探索、多实践,才能使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达到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2]张丹 《有效教学 和谐课堂—初中英语》,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

[3]林立 《新版课程标准解读与教学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4]吴兰岸 《现代教育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詹峰) 篇4

究》心得体会

水塘中学唐性国

我于2012年2月参与《现代远程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课题研究。虽然在此之前对网络并不太熟悉,但在当今世纪,由于网络技术发展迅猛,它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不得不紧跟上时代的步伐。经过两年半年的研究运用学习,以及学习过程中的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及得到的收获,使我感触颇深。

经过这两年时间的研究、学习和运用,我知道了自己掌握的知识还是太少,应该学的还有很多很多。正如我们古人说的:活到老,学到老!而通过远程教育课题研究,我进一步掌握了信息技术等有关基础知识及其应用,虽然不是做得特别好,但我依然觉得很有进步。因为我在这歌过程中学到了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课题研究,它是完全靠自主自觉的一种研究学习方式。我认为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必须有端正的学习目的。我是一名中学教师,为了让自己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也为了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一直摸索着不断创新,不断学习来充实自己。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我所以选择参与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可以自主的分配时间,可以随时穿插在教学之中。以前在工作和生活的各种压力面前,我们都疏于学习,而课题研究恰恰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动力,可以让我们根据自己的教学合理的安排研究运用,更好地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从人才培养上讲,课题研究因为在教学、管理、学习方式等教学环节上与一般教学不同,从过去以课堂教学内容、教材、教师经验等为主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一种包括各种网上课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能够达到应有的质量和效益。研究过程中的疑问可以得到本组老师的帮助,因此我尽力掌握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我们还充分利用各种辅助课件,把自己在平时中遇到的困难通过上网查询相关内容、发送电子邮件在网上与老师、同学们对学习内容进行相互交流,掌握最新的学习动态,对于象我们这样的上班一族来说,学习的时间分配更容易把握。

两年半年多的课题研究学习,我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首先是自学能力:课题研究学习当中主要是依靠自主,由于我们主要是利用课余时间,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学习,并将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在系统学习时集中交流,本组老师集中探讨,这半年来充分地锻炼了自己的自学能力。

其次是业务水平:从事教育不紧紧跟随时代的发展,那就一定会被时代所淘汰,通过课题研究学习运用各种专业知

识,我掌握了最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詹峰) 篇5

中山市西区后山小学

李丽梅

[内容提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门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的重要学科。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使他们在课堂的有限音乐天地里,充分展开他们想象的翅膀,从而获得散发性思维和创新的能力。音乐是种想象,创造和创新的艺术。教师要非常重视课堂教学艺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多媒体的应用,有效地帮助和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使课堂教学富于新意。因此多媒体的应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网络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广泛运用,网络环境中的教学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显示出独特的内在魅力。网络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巨大动力推动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因素进行革命。它能够促进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和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面对网络,音乐教学如何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这是每一个音乐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如何在音乐课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我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动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儿童的学习兴趣对鼓舞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积极性起决定的作用,一旦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音乐课是一门有趣的活泼的艺术课程,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内容多、动感强的教学内容,辅助音乐教学,可以使抽象音乐形象化,使虚幻音乐形象变得具体、直观,带学生进入一种好奇、急不可待的境界,在头脑中产生“究竟为什么”的欲望,使学生爱听爱看,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唱歌曲《小象》时,由于在现实中小朋友很少有见过大象的,同学们对大象的形态、动作等方面形象模糊,为了让他们更好的理解想象歌曲中描绘的音乐形象,我将歌曲和有关大象、小象的画面剪辑成小影片,课前在大屏幕上循环播放,让学生合着音乐,看着画面,用律动形式进入课堂。“象妈妈”和“小象”一起游戏的画面一下就吸引了学生,使学生不由自主的萌发了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会唱歌后,我又利用“附件”中的“录音机”将学生的演唱配上伴奏录下来,然后播放,全班欣赏,使学生享受到参与音乐活动的快感,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

音乐课应努力创设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环境,在导入新课时,用动感的画面来体现教学意图,创设出绚丽多彩、声情并茂的环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及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我在教学《咏鹅》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用课件展示):美丽的小河边,微风轻轻地吹着柳枝,小鸟在快乐地歌唱,水中的鹅儿也在快活地叫着,就连小河里的流水也在哗啦啦地唱着歌……同时,播放出鸟鸣、鹅叫、风吹柳枝、小河流水的音乐,使声音与画面融为一体,营造出了这首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孩子们动脑、动手,不断想象、创造中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诗、画与音乐融合的同时,也把美融入了孩子们的心中。不知不觉地有感情地背诵出这首古诗,激发了学生学习演唱这首歌曲的浓厚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如果只通过简单、枯燥的讲述,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不易掌握。采用教学媒体,经过精心设计与制作,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传递教学信息,使学习者能学得更快,学得更好。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

例如:在教唱歌曲《云》时,我采用了POWERPOINT幻灯片教学。随着音乐旋律、节奏、力度的不断变化,在视屏上分别出现了蓝天白云、大海、帆船、雨点、麦田等单幅图,然后根据歌词的内容慢慢出示有关的组合图;让小朋友直观地感受到蓝天中的白云就好像大海里的帆船,里面装的不是鱼也不是虾,而全是小雨点。让孩子们直观的通过视觉效果感染、感受作品情感。又如在教唱歌曲《小白船》时,首先,我边放映“小白船”的课件边动情地朗诵歌词,利用多媒体出示幽静的画面,然后在屏幕上出示小朋友们自己的照片,好像他们自己在月亮上嬉戏、玩耍。能有效地将视听和听觉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孩子们受到作品美的感染,使之达到身临其境的地步,激发了小朋友的兴趣,加深孩子们对作品的理解和对主旋律的记忆。随着音乐边听边动,能帮助孩子们感知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和情绪起伏,营造良好效果和课堂美感,使孩子们更能投入到音乐所展现的情景中。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观察是感知活动的重要手段。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再加上有次序地指导学生动手动脑,观察思考,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可以利用它进行“发现”和“探索”的学习活动,针对问题去寻找资源,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造能力。使学生对乐曲的感受更深,对歌词的理解更进一步。

例如,在教唱《我的家在日喀则》一课中,我设计了一个课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其最大的区别在于学生并非是个被教学者,而是一个主体,主要是自己学习,去“发现和探索”。每个学生按照步骤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基础,自己调节学习的速度,从网络上查阅了大量的有关西藏的民族风情特色、音乐特色、舞蹈特色等,然后进行模仿表演创编。每个环节学生自己动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学生有极为真切和自由的感受。多媒体互动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轻松有趣,参与性又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发性,网络的使用,潜移默化地启发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思路,音乐游戏也让学生能够认真地反复品味音乐内容。从教学实践的结果看,学生爱学要学,效果相当好。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教师创设特定的情景,使学生在学会歌曲后充分宣泄情感,“歌咏不足,则手舞之,足蹈之”。例如,在学习《小动物唱歌》的最后环节,运用多媒体课件放映出大森林的一些画面,营造出一个与音乐相符的环境气氛,然后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爱好每人扮演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有好多同学喜欢扮演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乌,起伏有致,好似鸟儿在树林中尽情地对答歌唱;有的同学扮演可爱的小猫;有的同学两手指竖起放在头顶,扮演可爱的小兔子;有的扮演小树在微风中随风摇摆等等,他们边演唱边自由地舞动,全身心地融入音乐情绪中。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起到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作用。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招一式地教给学生,学生的积极性也不一定高,当利用电教手段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给学生放一段与教学内容相关或相同的舞蹈录像资料,让学生观看并自由模仿,然后再利用学到的动作,自己根据歌曲进行动作的创编。将教学融于多维互动的学习活动之中,并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闪光的思想火花进行精彩的质疑提问,点拨引导,既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音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几千年的文明史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音乐文化宝库,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各式各样,需要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使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怎样在音乐教学课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还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慢慢学习、探索。让我们以新课标为指导方向,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詹峰) 篇6

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太安镇中心小学 王怀峰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产生了兴趣,学生才能形成学习的动机。多媒体采用音像结合的教学方法,具有新颖性、多样性和趣味性,可以寓教于乐,更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如教学“十几减九”一课时,上课一开始教师就问:“小朋友们喜欢电视中的大风车节目吗?”学生齐声回答:“喜欢。”“好!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大风车节目摄制组看一看。”(显示动画)大意是:大风车组的阿姨制作了十二个风车,把这些风车装进了纸袋里,说是要给参加节目演出的小朋友们分一分。这位阿姨刚走,米老鼠来了,手忙脚乱地到处乱翻,看见袋子里装的是风车,很高兴,偷了九个风车就跑了,阿姨回来了,发现袋子里的风车少了。教师说:“同学们,阿姨一共制作了十二个风车,米老鼠偷走了九个,你们能猜出袋子里还剩几个风车吗?”学生齐答:“能。”教师说:“光能说出得数不行,必须说出想的方法,你们拿出学具摆一摆,想一想,怎样摆能算出袋子里装几个风车呢?”这时同学非常高兴地、积极地摆着手中的学具。通过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设了富有情趣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良好的心态下开始了新课的学习。

二、利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有效地营造学生研究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问题。例如在教学“角的概念”一课时,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现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亮点作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角是怎样形成的。在分别闪烁出亮点和两条射线,使学生认识的角各部分的名称。又将一边固定,另一条边移动,形成大小不同各种角,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

三、利用信息技术变抽象为具体,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的认识特点是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过度,要使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就必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使之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从而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而多媒体计算机通过模拟演示,突出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达到培养智能,启迪思维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1)首先屏幕上显示大小不同的圆形物体(钟面、车轮、交通标志、呼啦圈等),问学生这些事物是什么形状,然后点击鼠标,每个图形变成大小不同的圆,从而建立圆的表象。(2)然后屏幕展示图形成过程的动画:一只小狗脖子上系着一根绳子拴在木桩上,小狗叫着,绕木桩跑一周回到起点,小狗跑动的轨迹,展示出一条封闭曲线,也就是圆,这样直观展示出圆的形成过程,过目难忘,初步建立了圆的概念。(3)电脑演示圆规画圆的过程,一脚固定,一脚旋转,然后学生尝试画图,通过手眼脑各种感官的参与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4)电脑动态展示圆各部分,圆心、直径、半径,使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通过观察比较深入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及相互关系。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静态抽象的概念,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的融入变得生动活泼,又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虽然学生对钟表已不陌生,在生活中常常用到,但对一分钟有多长,我用课件出示钟表,让学生利用一分钟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时电脑一边响起优美的音乐,一边让钟表的秒针慢慢移动。通过借助计算机,教师无需更多地评议,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的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的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

四、利用信息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难点是否能突破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准确地把握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能力、而多媒体技术以其鲜明的图形,生动的画面,灵活多变的动画及音乐效果来优化教学过程,运动多媒体课件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易如反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教学环节,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变现出来给学生看,这样就能帮助学生看清了每个细节,更快、更全的建立起表象,加深理解,对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果非常明显。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这一课时,为了突出计算过程,在汇报可以用小棒计算23加6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汇报,用课件随机演示小棒的计算过程,如课件先出示2捆和3根小棒,在出示6根小棒,当学生说出先把3根和6根合并起来,课件动态演示3根和6根合起来,然后在根据学生的汇报再动演示9根和2捆合起来的过程。这一环节,通过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额色彩、闪烁、动画演示,不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表象,促进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启发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巧妙的突破了本课的知识重点。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使练习多样化,提高教学效果

多层次、开放性、实践性的练习室学生形成良好数学技能不可缺的环节。运用现代多媒体,可以使我们的课堂变得省时、高效,可以大幅度的增加课堂密度、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练习时编各种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用学生喜爱的过关游戏的形式,由软件来判断学生的正确与否,学生回答正确,计算机马上会表扬你,来一声“棒极了!”“真聪明!”或是给你献上一束鲜花,学生看了听了自然高兴,兴趣盎然:如果有学生回答错了,屏幕上显示“在想想”并配以音乐,启发学生认真动脑。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适当地指引和帮助,而学生在这种人机挑战、激烈竞争的氛围中渐渐养成不服输、敢于向困难挑战的好习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有利于竞争意识和学习毅力的培养,学生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这样既激发学生兴趣,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确保课堂教学的质量。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詹峰) 篇7

一、突出教学的语文味

现代信息技术以图文声像来传递教学信息, 教学内容更为丰富, 教学氛围更加活跃, 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思维特点, 教学更加富有趣味性, 这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现学生快乐学习的重要手段。许多教师正是看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这一优势, 而将其广泛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但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 只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富有趣味性的一面, 而忽视了与语文学科的内在联系。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的确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支点, 引发学生的关注,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但学生只是专注于生动的画面与动听的音乐之上, 并不能将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转移到语文学科的学习上来。教学异常热闹, 但并不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这样的教学同样是失败的。教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时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运用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与主体探究。因此在运用时不可盲目追求华丽的外在, 在选取素材时只考虑到学生的喜爱程度, 更为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 关注具体的教学内容, 从学生的视角来审视文本, 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素材, 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与设计下围绕着学生这个中心展开, 使教学更具趣味性,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明确, 指向预定的教学目标。这样的运用才能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 能够将学生活跃的思维与积极的心态转移到语文学科的学习上来。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快乐, 更加主动, 更加有效。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在于以学生为中心, 构建生本课堂, 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 这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机械灌输式教学的根本挑战。具体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 以真正构建生本课堂。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同样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不能让学生成为欣赏者, 而再次陷入满堂电灌;而是要适当放慢教学的步伐, 为学生预留更为充足的时间, 引导学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平台来展开主动的阅读与思考。

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读是语文教学的主线, 我们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 也不能以现代信息技术的综合呈现来代替学生的阅读, 而是要让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情感往往是语言所不能直接传递的, 也不是从文字中就可以直接获取的, 而是需要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中自我感悟得来的。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为学生创设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教学情境, 以带给学生多种感官刺激, 让学生身临其境, 这样更能激起学生特定的情感。因此许多教师就不重视学生的阅读, 忽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这样并不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刻解读。现代信息技术所创设的直观情境并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 而是要借助直观的情境, 让学生入情入境, 激起学生特定的情感,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阅读, 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走进文本, 走进作者, 与文本进行直接对话, 产生情感共鸣。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对文本的深刻解读, 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 促进学生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

三、突出教师的主导性

师生关系的定位是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那么教师又处于何种地位呢?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这同样需要体现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之中。教师不能成为机械的操作者, 机械照搬电子版教案, 而是要高度驾驭, 灵活运用,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使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 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来对教学进行二次创作, 以使整个教学围绕着学生的学习展开。这样才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 使得整个教学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张弛有度地展开, 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师生互动的平台, 这样的课堂才能处于不断的动态生成中, 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构建生本课堂。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身上, 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灵活地调整教学预案, 使课堂处于不断动态生成中。这样才能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推动教学进程的工具, 带领学生在师生与文本之间展开积极的互动。

总之, 对于现代信息技术我们要以新课改所提出的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观念为指导, 确立学生在整个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使整个教学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以学生为中心有效展开, 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为语文学科服务, 这样才能实现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 成为教学中亮丽的风景线, 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科技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的必然趋势,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如果运用不当, 会成为教学的干扰, 并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如何有效运用, 使之成为教学活动的推动力量, 成为需要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 笔者对语文教学如何实现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谭天丽.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 2014 (12) .

[2]潘艳明.关于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实践探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4 (2) .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詹峰) 篇8

关键词:初中物理;情境;实验

初中物理学科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方式,对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初中物理教学中现代技术的运用浅谈几点看法。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氛围

多媒体以其形象生动的画面、丰富多彩的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到学习中。如学习“平面镜成像”的时候,我让学生在自己生活的周围去寻找“平面镜”,可以是视频,也可以是一些图片,然后我把这些资料整理一番后,就得到了这样的一幅画面:“山中有水,水中有山,湖光山色,学生们的笑脸显现在清澈的湖水中”,配合学生的介绍播放一些轻松愉悦的背景音乐,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美,更能发现物理现象,而且学生的心情是愉悦的,学习兴趣自然也浓厚。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发地动起来,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且激活了物理课堂教学。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点和关键,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物理教学的质量。把现代教育技术与演示实验相结合,对演示实验进行改进、模拟、完善,可以大大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1.运用多媒体对实验进行分解

在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前,教师都会把实验的一些操作要领和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先给学生进行讲解和演示,但是这样的讲解存在着可见度差的问题,有些学生并不能有效地掌握。鉴于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把演示过程制成视频或是课件,通过大屏幕播放给学生,对其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定格、放大、回放,通过这样的展示学生可以更加准确地掌握实验操作要领。

2.对不方便直接操作的试验进行动画模拟

物理教学中由于条件的限制,或是由于不方便操作,或是由于安全问题等原因,使得一些实验无法在课堂上完成。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对实验进行动画模拟,以此突破教学限制,增强教学效果,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三、网络资源共享

网络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可以方便地从网络上获取学科前沿知识和与教学有关的参考知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够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来提高教学质量,还要适当地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寻有关的学习资料,而这也是自主学习的过程,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黎涛.新课标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物理的整合[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2(18).

上一篇:加油,我一定行作文450字下一篇:形容风景美丽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