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4年工作的初步构思

2024-09-12

关于2014年工作的初步构思(共15篇)

关于2014年工作的初步构思 篇1

总体思路是一边工作完成市委市政府任务,一边组建集团公司,一边运营,一边完善规章制度,具体讲:

一是按老构架先运营,以保工作连续性,以保队伍稳定; 二是依法依规依程序组建集团公司。

1、草拟公司章程,报市政府审批后,进行工商登记。(正在进行,建议市政府尽快审定通过)

2、领导分工,按要求合并归整部室。(2月底前完成)

3、完善制度,优化运行模式。(拟采用现代集团设计的运作管理摸式,拟采用卓远集团设计的财务管理模式)

4、人员到位,正常运转。(3月份完成,按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原则,全部按企业模式先清后聘,因岗定员)三是理顺关系,良性发展。

1、理顺与市财政关系。一是算好帐,算好过去以来政府给予公司的资产报酬与公司的建设融资、偿债情况;二是请财政尽快明确出台投融资金资产管理办法。

2、理顺与市财政、规划、国土、审计关系。主要是就城建工程项目建设方面的征拆安置、资产管理意见的办事流程进一步协调衔接,以提高办事效率。

3、理顺与冷水滩区的关系。

关于2014年工作的初步构思 篇2

《通知》指出,日常监管要落实一个制度。各地要按照“谁发证谁监管、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构筑完善“上下贯通、左右联动、齐抓共管”的监管落实体系,加强对印刷复制发行企业的日常检查,通过印刷复制行政执法报告评价制度的执行来落实监管职责。

《通知》要求,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两次行动,为确保今年全国两会和国庆期间印刷复制发行市场的稳定,各地要在2月下旬和9月下旬组织专项检查行动,集中力量深入一线开展大检查。

《通知》强调,监督检查突出三个重点:一是对印刷企业重点检查印制政经类等涉及重大选题出版物以及少儿出版物的情况,特别是印制涉及民族宗教的出版物;二是对光盘复制企业重点检查光盘模具蚀刻来源识别码(SID码)以及报送样盘的情况;三是对发行企业重点检查网上书店、出版物网络交易平台和少儿出版物、中小学教辅以及政经类等重大选题出版物销售情况。

《通知》还强调,落实职责做到四个结合: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转变工作作风,结合量化指标细化监管任务,结合网络平台创新管理手段,结合教育培训提升人员素质。《通知》要求各地加快推进印刷复制委托书网上备案系统的建设,北京、河北两地今年要完成网络平台互通工作,长三角地区力争在今年下半年取得进展等。

关于2014年工作的初步构思 篇3

各处室、级部、班主任:

目前我国已进入强降水、雷击等自然灾害的高发期,也是学生意外事故尤其是溺水、交通事故的高发期。为确保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学校要求各处室、级部、班级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责任分工,切实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把安全工作做细、做实。班主任要开好安全教育主题班会,采取有力措施,维护学生安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重点预防溺水事故:各班主任要教育学生不要到河湾、池塘、水渠游泳、玩耍。各值班小组、宿舍管理员要坚持每天到宿舍检查人数,各级部要落实好留宿值班、学生请假、销假制度,班主任每天要掌握好班内缺勤学生的详细情况,及时将无故缺勤、旷睡学生告知家长,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2、防校园伤害:保卫科要严把大门,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校园,学生凭请假条或通校证出入校,无请假条或通校证一律不得放行,对爬墙外出者一经发现,除给予纪律处分外,造成的一切损失由学生本人承担;学生在校期间一律穿校服,不穿校服禁止入校。值班保安要加强夜间巡逻,防止发生失盗现象;各值班小组晚自习课间、晚休前及放学期间要加大校园巡查力度,防止发生打架斗殴或其它意外;各级部、班级、宿舍管理员要及时检查教室及宿舍内是否有学生携带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全体班主任要耐心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及时发现和化解学生间的矛盾纠纷,积极营造团结和谐的师生关系,打造和谐班级、和谐级部。

3、防食物中毒:学校食堂、超市要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不得出售过期、腐烂变质的食品,不向学生出售凉拌菜,剩菜、剩饭及时倒掉。班主任要教育学生不到小吃摊点乱买乱吃。

4、防雷击:教育学生雷雨天不要到室外活动,在室外时要远离高压电线、高大建筑物、大树及金属外漏物体,更不能接打手机。在室内时要关好门窗,切断电源。

5、防交通事故:班主任要教育学生遵守交通法规,上学和回家途中不横穿马路,不闯红灯,不占用机动车道,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乘坐病车、超员车、报废车、无营运手续的车辆。教职工车辆入校后在指定位置停放,进入校园后要慢速行驶。在大门口及校内注意避让学生,防止校内发生交通事故。

6、防校园失盗:注意自身及财物安全,贵重物品妥善保管,少带钱并尽量随身携带;自行车(电动车)入校后需在指定位置停放并按规定上锁,防止发生失窃事件。

7、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总务处要对校园内水电线路、消防设施、应急疏散标志、避雷针、楼梯、宣传牌匾等设施进行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各处室、级部也要对所辖区域内安全工作进行一次彻底排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置,本部门无法处置的协调相关处室处理,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临淄中学

关于2014年工作的初步构思 篇4

工作计划的通知

集团公司各单位、部门:

为全面总结全年各项工作,提前谋划安排2015年工作目标和任务,现就上报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计划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结及计划要求 1.工作总结主要包括:

(1)全年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工作任务及工作目标完成情况;(2)对全年工作,尤其是重点、亮点工作进行客观全面的概述、评价、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3)反思生产、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肯定成绩,查找不足。2.工作计划主要包括:

(1)2015年总体工作思路及目标;(2)2015年重点工作及打算。

3.上报的材料要分清主次、详略适宜,条理清楚、语言精炼,能量化的量化。所涉及的各类数据可预计上报,待最终核准后再调整。

二、请各单位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总结和计划经主要领导审核同意后,形成书面材料并附电子版,于12月20日前上报至集团公司办公室。

集团公司办公室

关于2014年工作的初步构思 篇5

关于开展2014年印刷企业 核验工作的通知

新出厅字„2013‟47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局,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新闻出版局:

为加强对印刷业的监督管理,不断完善新闻出版行政管理的“四大准入”制度,推动印刷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一条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印发机关司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广发„2013‟79号)规定,决定开展2014年印刷企业核验工作。现就有关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核验工作的指导思想

2014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攻坚之年,也是我国建国65周年的大事之年。做好核验工作对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掌握产业发展动态、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具有重要意义。要通过核验工作,认真落实“宽进严管”总体要求,淘汰严重违规和不符合资质条件的企业,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秩序;掌握印刷企业和产业发展基本情况,特别是产业转移、结构调整的新数据新情况;加强对行业信息的汇总、分析和反馈,为企业提供良好便捷的服务。

二、核验工作的范围

参加核验的单位为领取《印刷经营许可证》的印刷企业、单位及个人(以下简称印刷企业,不包括复印打印企业),含2013年新批准设立的印刷企业。

三、核验的工作程序

(一)2014年印刷企业核验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负责监督、检查和指导。

(二)参加核验的印刷企业按照通知要求认真进行自查,写出自查报告,填写《2014年印刷企业核验表》(附件1)。

(三)各级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核验所负责企业的自查报告和核验表,做出企业能否通过核验的决定。

(四)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逐级上报本地区核验情况工作总结报告、《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年印刷总产值超过5000万元)联系表》(附件2)、《核验情况汇总表》(附件3)以及被暂缓核验和不予核验的印刷企业名单。

(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将本行政区域内的核验情况工作总结、《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年印刷总产值超过5000万元)联系表》和《核验情况汇总表》报送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司。

四、核验企业须报送的材料

(一)《2014年印刷企业核验表》。

(二)印刷企业自查报告。主要包括:执行国家有关印刷管理法规规章情况;开展印刷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印刷经营情况及经营业绩;获奖励和受处罚情况;国产设备使用情况、国外新旧设备的引进情况,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类)的印刷设备是否已淘汰;产品质量状况,通过ISO9000、ISO14000及其他认证情况;实施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的情况;实施绿色印刷的情况;对核验期内违规行为的整改情况;统计数据报送情况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组织及参加培训情况;上市的情况;兼并重组的情况;组建印刷集团的情况;企业发展受国

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对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在印刷管理方面的建议等。

(三)《印刷经营许可证(正本)、(副本)》(原件)、《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四)《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复印件,限外商投资印刷企业)。

(五)《印刷法规培训合格证书》(复印件)。

(六)其他有关材料。

上述有关文字材料和报表一式三份,待完成整个核验程序后,由负责印刷企业核验的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及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印刷企业分别留存一份。

五、核验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注册资本是否符合规定;

(二)生产经营场所是否符合规定;

(三)印刷设备是否符合规定,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类)的印刷生产设备是否已淘汰;

(四)法定代表人及主要生产、经营负责人是否取得《印刷法规培训合格证书》;

(五)是否按照《印刷业管理条例》、《印刷品承印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规章的要求建立、健全印刷企业“五项制度”,并在日常生产经营中贯彻执行;

(六)印刷产品是否达到国家所规定的各项质量标准;

(七)是否按规定按时逐项向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统计数据;

(八)出版物印刷企业应提交2种以上由省级以上国家法定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出具的质检报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定);

(九)有无违反印刷管理规定的行为。

六、核验的条件

(一)准予核验。

对符合《印刷业管理条例》第八条、《印刷业经营者资格条件暂行规定》、《设立外商投资印刷企业暂行规定》及其补充规定、《数字印刷管理办法》要求的资格条件,无违反印刷管理法规规章行为,按规定向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及统计部门报送数据,在规定时间内递交《2014年印刷企业核验表》和自查报告的印刷企业,准予核验。对通过核验的印刷企业,在其《印刷经营许可证(正本)、(副本)》上加盖核验戳记后,企业取得继续从事印刷经营活动的资格。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须暂缓核验: 1.经核验发现有违法行为应予处罚的; 2.正在限期停业整顿的;

3.法定代表人及主要生产、经营负责人未取得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印刷法规培训合格证书》的;

4.未按规定报送统计报表的;

5.在省级以上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印装质量检查中,发现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

暂缓核验的期限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确定。暂缓核验的企业应认真进行整改,待问题得到解决后,写出申请,报所在地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暂缓期满,按本通知规定重新办理核验。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核验:

1.违法行为被查处后拒不改正或者没有明显整改效果的; 2.已经不具备《印刷业管理条例》第八条、《印刷业经营者

资格条件暂行规定》、《设立外商投资印刷企业暂行规定》及其补充规定、《数字印刷管理办法》规定的资格条件的。

未通过核验的印刷企业,不得继续从事印刷经营活动,由原审批的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收回《印刷经营许可证》。

印刷企业未在规定的时间内申报核验材料,下发催告通知书30日内仍未申报的,由原审批的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注销《印刷经营许可证》。

七、今年核验的重点

(一)印刷法规规章的执行情况。

各地要把核验工作作为重要的监管手段和依据,加强对企业和产品的抽查力度,推动印刷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特别是“五项制度”的落实。对2013年内被查处的违法违规企业,要在问题解决后才能重新办理核验。印刷管理部门要与行政执法部门加强监管信息的互通,加快网上核验系统和印刷委托书网上备案系统的建设。各地还要按照有关要求,加强对基层管理人员的轮训,加强对法律法规和行政执法的培训。

(二)准确核报绿色印刷和数字印刷有关数据。

近两年的印刷企业核验中增加了数字印刷和绿色印刷的内容,部分地区向总局报送的《核验情况汇总表》缺少相关数据或者数据有误。各地要指导企业按照“填表说明”的内容认真核报,全面统计本地区数字印刷的整体经营情况,要统计汇总采取了绿色印刷有关措施的企业数量,并确保这些数据核报的准确翔实。

(三)统筹做好核验工作和统计年报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要将2014年印刷企业核验工作与新闻出版统计年报工作统一部署、同步

实施,上报数据要保持一致。统计年报工作有关具体要求请登录全国新闻出版统计网()查询,数据填报请点击该网站的“在线直报”。各地印刷管理部门要主动支持统计部门的工作,督促印刷企业认真做好2014年统计年报工作。

八、有关要求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本通知要求,对本辖区印刷企业核验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并可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订核验的实施细则。各印刷企业要认真准备有关材料,准确、真实填写有关数据。各级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审核企业报送的材料,严格把关,并对有关材料进行分析、汇总。

(二)各印刷企业于2014年1月31日前将自查报告、《2014年印刷企业核验表》及有关材料报送至当地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于2014年3月31日前将本行政区域内的核验情况工作总结、《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年印刷总产值超过5000万元)联系表》和《核验情况汇总表》报送总局印刷发行司。工作总结要包括:1.核验工作的过程;2.当地印刷业质量管理、生产产能、技术设备、人才培训的基本状况;3.当地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的基本情况;4.当地实施绿色印刷的情况;5.核验中发现的主要问题;6.暂缓核验和不予核验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7.对印刷业发展采取的措施和建议等。

个别省份按地方有关规定,恰逢2014年不开展印刷企业核验工作的,也须在2014年4月30日前将《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年印刷总产值超过5000万元)联系表》和《核验情况

汇总表》报送总局印刷发行司。

(四)各地印刷企业核验工作要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验工作改革做好相应的衔接。

总局将对各地开展核验工作的情况进行检查,对认真开展核验工作的地区予以表扬,对不认真开展工作的地区予以通报批评。在开展2014年印刷企业核验工作中遇有情况和问题,可随时与总局印刷发行司联系。

附件:1.2014年印刷企业核验表

2.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年印刷总产值

超过5000万元)联系表

3.核验情况汇总表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代章)

关于2014年工作的初步构思 篇6

一、招生计划

全市小学一年级招生人数预计96000人,其中市内三区22300人。

全市初巾招生78900人,其中市内三区15900人。

二、招生入学规定

(一)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

小学实行划片就近入学,初中入学在招生区片内通过电脑派位或以小学为单位整体调拨等方式进行。各区市教育(体)局要结合实际,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确定各学校就近入学的条件、范围和招生计划,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学校招生区片划定后要相对稳定,确需调整时要由区市教育行政部门邀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参与,进行审慎论证。全市各中小学均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学校均需通过电脑派位等随机方式录取新生。

(二)积极推进九年一贯对口招生。

各区市要在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将九年一贯对口招生作为小学升入初叶l的主要形式。可以以小学为单位,为单个初上学校合理划定对口招生小学,对口招生小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升入该初中学校就读;可以以社区、路段等为标识,为单个初中学校合理划定招生区域,招生区域内适龄学生小学毕业后持相关材料到该初中学校注册入学。鼓励新建和改扩建九年一贯制学校,积极探索学区化办学。

(三)积极推进小班化教育。

各区市教育(体)局要按照青岛市中小学小班化教育实施方案要求,积极推进小班化教育。实行小班化招生的学校,每班不超过40人。其他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初中每班不超过50人。

(四)严格落实特长生招生工作要求。

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印发青岛市教育局普通中学体育艺术特长生特长班招生办法(试行)的通知》(青教通字[2011]16号)和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3年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工作的紧急通知》(青教办字[2013]59号)要求,严格按照已经提前向社会公布的2014年艺体特长生招生计划招生,不得擅自调整专业和人数。严格审查特长生报名条件,全面监督特长生测试录取过程,确保持招生条件公开、程序规范、结果透明。不得以招收特长生为名对学生进行任何学科化考试、选拔。

(五)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招生。

民办学校要严格执行市、区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政策。招生办法须报所在区市教育(体)局,经审核并向社会公布后实施。民办学校招生广告、招生简章以及其他招生宣传材料均须经所在区市教育(体)局审核同意后方可发布。有两处及两处以上校区的学校须分别报所在地区市教育(体)局审核。各区市教育(体)局要对本行政区域内民办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配备以及规范办学行为等进行审核,并根据审核结果核定民办学校的招生计划。

(六)积极做好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就读保障工作。

各区市教育(体)局要认真贯彻落实青岛市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接受中小学教育管理办法,保障符合我市入学条件的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七)切实做好特殊教育学校招生工作。

各区市教育(体)局要对残疾儿童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及时接收符合入学条件的残疾儿童少年就读。青岛市盲校、青岛市中心聋校义务教育阶段均面向全市招生。各普通学校要创造条件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

三、有关要求

(一)完善保障机制。

各区市教育(体)局要按照招生工作职责,完善机构,健全制度,明确责任,确保招生工作平稳、顺利和有序进行。要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等要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制定中小学教育设施专项规划。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就近入学。

(二)全面实行阳光招生。

各区市教育(体)局、各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包括招生政策、工作安排、招生结果、咨询方式、监督举报平台等。要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要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对违规从事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责任追究办法》(省政府令255号),严肃处理违反规定将学校划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将考试或者竞赛成绩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依据、违规招生宣传和乱拉生源、擅自提前招生、拒绝接收本学区内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等行为,维护正常的招生秩序,保障教育公平。

(三)加强宣传引导。

各区市教育(体)局、各学校要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微博等多种方式,对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和具体招生办法进行解读,使之家喻户晓。要积极倡导科学教育理念,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关于2014年工作的初步构思 篇7

各院团委、各团支部:

过去一年,我校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紧密围绕学校党政中心工作,深入推进“三项育人工程”,在繁荣和活跃校园文化、引导和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为进一步加强团的自身建设,树立先进典型,营造团内创先争优的浓厚气氛,根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五四”表彰评选办法(试行)》(团发【2010】16号),现决定开展2014年“五四”评选和表彰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目的

表彰先进树典型 创先争优促发展

二、评选范围

全体在校团员学生(含保留团籍的党员学生、研究生)、团支部、学院团委。

三、评选奖项

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五四”青年奖章(“五四”社会实践奖章、“五四”科技创新创业奖章、“五四”文体活动奖章、“五四”社团活动奖章、“五四”志愿服务奖章),“五四”红旗团支部,“五四”红旗团委。

四、评选条件

(一)优秀共青团员评选条件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积极主动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以身作则,在集体中起模范表率作用;

2、学习成绩良好。上学期必修课平均学分成绩排名在本班中等以上,且当年无补考科目;

3、遵守校规校纪,凡是被校、院通报批评的取消参选资格;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能主动地关心集体,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

4、能自觉爱护校园环境,生活勤俭节约,文明礼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5、获得过校级及以上奖励者优先。

(二)优秀共青团干部评选条件

1、符合优秀共青团员评选条件;

2、担任各类学生干部一年以上(含一年),带领本组织开展工作成绩突出;

3、获得过校级及以上奖励者和各类先进集体的学生干部优先。

(三)“五四”青年奖章评比条件

上学期必修课平均学分成绩排名在本班中等以上、未有挂科情况,未受各种处分、并在某一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同学,可申报五四青年奖章。

1、“五四”社会实践奖章:

(1)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吃苦耐劳,积极思考;

(2)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知识文化优势和科技优势,努力为地方两个文明建设和学校的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3)个人或所在的小分队在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多次受过校级一等奖以上或校级以上表彰。

2、“五四”科技创新创业奖章:

(1)积极参加科技学术活动和科技竞赛,崇尚科学、勤奋学习、追求真知;

(2)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曾在校级或校级以上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竞赛中取得突出成绩或公开发表过论文、获得过专利;

(3)研究生需发表一篇以上核心期刊且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得突出成绩。

3、“五四”文体活动奖章:

(1)积极参加或者组织学校各项文体活动,效果良好;

(2)参加过各类大型的文体比赛或者演出活动,表现突出;

(3)多次获得过校级或校级以上表彰和奖励。

4、“五四”社团活动奖章:

(1)在学生社团工作一年以上(含一年),积极参与学生社团活动,热情服务同学;

(2)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工作开拓创新,效果良 好;

(3)获得过校级或校级以上表彰和奖励。

5、“五四”志愿服务奖章:

(1)积极投身到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中,具有强烈的公民意识、奉献精神和服务能力;

(2)在各类大型活动中从事过志愿服务工作,成绩突出;

(3)获得校级或校级以上表彰和奖励者优先。

(四)“五四”红旗团支部评选条件

1、团支部组织机构健全,团结协作,有很强的凝聚力、战斗力;

2、团支部团员推优、评优评奖、台帐记录等各项工作严谨规范;

3、经常开展有益于团员成长成才的活动,工作有特色,在校内外影响力大;

4、团支部获校级以上共青团系统的奖励人次多,无违规违纪事件。

(五)“五四”红旗团委

1、组织机构健全,对各团支部工作进行系统的规划管理;

2、各项工作制度完善,工作严谨规范;

3、经常开展有益于团员成长成才的活动,有品牌特色活动,在校内外影响力大;

4、院团委获校级以上共青团系统奖励的人次多,无违规违纪事件。

五、评选办法与比例

(一)优秀共青团员

优秀团员的评比采用自荐与推荐相结合的办法,由各院团委集中审核公示后按比例申报。各院申报总人数不超过本院学生总数的15%。优秀团员申报可与“五四”青年奖章重合,但不可与优秀团干重合。

(二)优秀共青团干部

优秀共青团干部的评比采用自荐与推荐相结合的办法,由各分团委集中审核公示后按比例申报。各院申报总人数不超过本院学生总数的5%。优秀团干申报可与“五四”青年奖章重合,但不可与优秀团员重合。

(三)“五四”青年奖章

“五四”青年奖章的评比采用自荐与推荐相结合的办法,全校表彰“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一百人左右,各院团委申报总人数不超过10人,各奖项分布情况各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定,校团委将按照“五四”青年奖章5个类别分别按照相关奖项标准及申报情况进行二次评审,“五四”青年奖章5个类别表彰人数基本平衡。

(四)“五四”红旗团支部

因前期校团委已开展“魅力团支书、活力团支部”评选活动,故本次“五四”红旗团支部评选不再另行申报,结果将参考“活力团支部”的评选结果。

(五)“五四”红旗团委

根据上述评选条件,结合各院2013学院共青团工作考核成绩综合评定。无需上报材料。

六、评选要求和时间安排

(一)各院在接到通知以后,应将该项工作广泛宣传到各团支部和全体团员青年,鼓励在相关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个人和集体主动申报,并组织评比产生候选人名单,经学院范围内公示无异议后申报。

(二)校学生会等各校级学生组织的学生干部全部参与所在学院的评比活动,不单独申报,符合优秀团员和优秀团干表彰条件的校级学生组织学生干部不占学院比例,所获奖励计入各学院成绩。

(三)长望实验班评选“五四”表彰各奖项指标单列,申报学生人数不超过班级总人数的50%。优秀团员申报不可与优秀团干重合。

(四)时间安排

4月2日—4月15日,宣传发动,推荐和组织报名及学院公示。

4月16日,各院团委向校团委提交各类评比材料,每类报送要求详见附件表格,电子版报送到校团委邮箱。

4月17日——4月23日,校团委组织评审及公示。

5月4日进行“五四”表彰。

(五)联系人:阙华燕;联系电话:xx;

关于2014年工作的初步构思 篇8

各单位:

2014年元旦、春节即将临来,为进一步加强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确保职工度过欢乐、祥和、平安的佳节,落实好哈建公司领导提出的要求,现就有关事项要求如下:

一、各单位在“双节”期间,结合本单位的实际,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做好节日期间安全生产工作。

二、加强安全检查。节前,各单位要组织开展各类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工作,各单位要班子成员带队,对所辖的工地、库房、驻地等进行安全检查,重点对防火、防盗、防中毒、防破坏、防爆炸、用电管理及车辆设备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公车不准私自外出、跑长途,确保假日安全。

三、加强安全教育。节前,各单位要召开专门会议,教育职工遵纪守法,强调有关安全注意事项,职工外出要自觉遵守交通、治安等法规。

四、各单位要加强“双节”期间值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要安排好巡守、检查工作,值班巡守人员要认真工作,恪尽职守,各单位负责人要24小时开机,保证信息渠道畅通,一旦发生事件或紧急情况,立即上报,并采取措施,妥善应对。

关于2014年工作的初步构思 篇9

一、坚持深人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实现“十二五”发展总目标的必然要求

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五个方面,其中强调,要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胡锦涛总书记在全会讲话中指出,实践证明,实现既定发展目标,必须提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力度大的政策措施,并花大力气抓好落实。我在学习中体会到,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最根本的保障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项重要具体措施是深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和十七大一贯强调的战略举措。这次“十二五”规划建议把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作为“十二五”时期经挤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我感到,这是对信息化重大意义的再认识,是对信息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再认识,是对坚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方向的再明确,充分反映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具体要求。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取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进展。必须依靠科技支撑,信息技术革命是当代最重大的科技革命,牢牢抓住当代倌息技术革命带来的重大机遇,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促进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我体会,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基本点是对信息社会发展形势的清醒认识,着眼点是形成可持续发展和更加依靠信息资源发展的坚实基础、内生动力和新机制,着力点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这样才能为转变发展方式做出重要贡献。

二、“十二五”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机遇期

十七大以来,特别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以来,落实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正在由试点探索走向全面推进和深入发展。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确实是不失时机,我个人对当前“两化”融合工作的形势有以下几个基本判断:

一是“两化”融合的工作空间正在进一步扩大。从经济领域看,当前,我国工业化进程保持较快发展,制造业銷售规模继续上升;效益好、竞爭力强的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张:一流企业进一步追求一流的技术、管理和营销水平;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原来弱小甚至空白的产业领域,先进制造业还在成长之中。这些都表明,工业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仍然是“两化”融合的主战场,推动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扩规模、上水平仍然是最重要的客观需求特征。从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领域看,对信息化的新需求层出不穷,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对城市发展和管理水平提升的要求迅速增强,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智能城市的发展方兴未艾,正在塑造新的信息技术需求市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落实,区域市场也在加快扩张,推动“两化”融合具有巨大的需求背景和发展空间,

二是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进一步深化,企业对信息技术应用的需求进一步加速上升,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随着影响市场环境变化因素增多、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形势发展,企业普遍从危机中体会到。企业发展需要寻求信息化的支撑,企业特别关注和认同信息化在降本增效、减少风险、经营创新方面的作用。企业对信息技术应用的需求普遍性增强。从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应用软件和服务公司客户数量和经营业绩持续较大幅度上升可以看出这一点。

三是宏观经济政策对两化融合的促进效果开始显现,宏观经济政策是推动“两化”融合的重要外部动力,当前,节能减排政策压力正在转化为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在全国”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经验交流会上。一批重点行业企业现身说法。通过他们应用信息技术改造重点环节、关键工艺,乃至设计研发生产和售后服务全过程的实践,证实了这一点,同时,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政策也催生了一批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平台和创新服务模式,为地区、行业、企业节电、节煤、节油、能耗监测、减排、控排提供服务的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这些企业开发新技术。并且在推销自己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进一步扩大宣传了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减排的潜力和效果,扩大了节能减排的覆盖面、增加了深度。

四是体现融合发展的领军型企业初步形成,示范和引领作用将进一步显现,我国企业界经过若干年的艰苦努力,形成了一批信息技术应用的领先企业,开始走上了融合发展道路。比如南京钢铁公司的信息化集成应用,大连起重重工的数字化产品创新、研发设计,无锡一棉的全程监测控制,海尔集团基于互联网的企业转型等。这些企业的实践,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实现了创新性的业务和管理流程,实现了信息化与业务充分融合,形成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必须依赖的重要动力。他们在实现这种转变和发展的路径、方式和机制上所作的探索,为我国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发展,积累了较为系统的重要经验。同时,这些企业在信息技术进一步应用上的愿望强、要求高、购买力强,形成了信息技术服务的高端需求市场,对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改变长期以来缺少自主核心高端产品的状况,向研发高技术产品、提供高附加值服务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五是信息化不断深入发展,创新应用还在不断加速涌现,电子商务服务模式、3G广泛应用和后3G技术研发应用、物联网应用、三网融合等技术和应用还在不断发展中,“两化”融合的创新性应用还在不断涌现。比如焦点科技的三维电子商务服务,常州企业基于互联网平台、搜索、智能匹配的专利技术个性化服务、工业智能生产线。这些说明信息化的深刻影响和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还在进一步发展形成之中。

在看到良好发展态势的同时,我们也感到。困难和挑战也很大。从企业内部看,大多数企业正处于信息技术应用的爬坡阶段,投资曲线陡升,周期长,需要企业领导的发展眼光和更有力的支

持,才能实现更多的整合和流程改造。进而才能充分体现出信息化的投资效益;对企业管理制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有更高的规划统筹、技术统筹、协调实施的能力和水平,要求对CIO制度设计得更准确定位,需要及时调整运维模式,减低成本,需要更多的部门乃至全员配合和企业全员素质的提高。从行业服务支撑能力看,特别需要加快发展生产性信息技术服务业,大幅度提高信息技术服务水平、加快发展企业信息化运维服务外包,从宏观政策环境看,推进“西化”融合的引导性、激励性和保障性政策措施需要加强。 综上所述,我们感到“十一五”期间“两化”融合工作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基础,“十二五”是推进深度融合的重要机遇期,也是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决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大落实力度,创新工作方法,坚持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迫需求为重点,坚持以信息产业发展为支撑,坚持应用创新和高水平发展,努力使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在“十二五”期间上一个大的台阶。

三、关于当前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一)指导思想

我初步认识,当前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点任务,特别是从我部工作看,是紧紧围绕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条主线,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技术与管理水平提升的两个带动作用,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实现产品和服务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实现低耗绿色发展能力的增强,为形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坚实基础、内生动力和新机制做出重要貢献。

(二)基本工作思路

我认为,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首先还是要坚持融合,加大工作力度,把原来已经提出并经实践检验正确有效的措施坚持下去,落实到位,同时,要适应形势新发展,满足发展新需求,推动融合发展向新的领域扩展,再者。要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应用的机遇,应用新技术。推动融合迈向更高水准,争取在一些领域实现国际领先。

(三)当前的两大任务和三个原则

从当前突出矛盾和紧迫需求看,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两大任务,一是引导,主要是政策引导、规划引导;标准引导和投资引导、二是服务。主要是信息技术服务支撑。三个原则,一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办要事;二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三是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积极性和力量。

(四)当前应当采取的重点措施

当前应重点推动三项任务的落实,并应将其列入“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和信息化发展规划之中。

一是加快修改完善并与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若干意见》。

二是创新“两化”融合发展引导体系。重点是:加快建立和推广实施“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框架(指导规范)”;在企业制度上加以引导,推广首席信息官(ClO)制度;在引导机制上,探索建立政产学研用战略合作机制,这些在本文后面还有详述。

三是建设“两化”融合产业服务工程。尽快研究明确“两化”融合产业服务的内容、服务形式和服务手段,建设若干国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产业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可以是实体的、园区的形式,也可以是虚拟的、平台的;可以是政府主导的。也可以是民营为主的;可以是先搞起来,从小到大,也可以先试点性搞,成套路、有底数了。再争取国家更大财政资金。

(五)关于创新“两化”融合发展引导体系

推进两化融合,要进一步完善”两化”融合发展引导体系,切实形成对企业特別是大中型企业的积极引导,建立和完善引导体系,除了传统的手段外。我们确实要在方式方法创新上多想办法。部领导在这方面做过许多重要指示。我考虑我们应在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下功夫:

首先是以标准规范的形式形成引导,部党组在关于落实五中全会精神的工作部署中指出。要建立”两化”融合的标准。这是根据我司“两化”融合水平评估工作进展。对完善引导体系提出的明确要求。我考虑,具体的措施是加快建立和推广实施“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框架(指导规范)”(暂拟名称)。“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框架(指导规范)”是关于企业为实现信息技术与生产经营管理全面融合、支撑战略目标实现。在基础设施、关键业务环节、主要业务流程、综合集成管理等方面,应全面推行、不断深化的信息技术应用思想方法、主要内容和相应水平标准的框架性、规范性描述,我们应在这两年开展“两化”融合水平评估工作基础上,尽快建立起这个引导框架,对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发展起到重要帮助。

二是在企业制度上加以引导,推广首席信息官(CIO)制度。CIO制度的最重要作用在于保障企业在信息化发展中实现规划统筹、技术统筹和强有力的协调实施。要认真总结这方面国内外经验,研究形成CIO制度指南。跟踪分析实施发展情况,编发年度报告,引导ClO制度健康持续发展。

关于2014年工作的初步构思 篇10

各系、部:

2014年秋季学期教材征订工作已经开始,为更好地完成教材征订工作,请各系部按要求完成好以下工作:

1、对现有各专业班的教学计划进行核对,整理出下学期所要开设的课程并填写“2014年秋季学期各专业开设课程统计表”。

2、认真核对各专业班开设课程,根据开设课程整理14年秋季学期须要征订教材的课程,并课程填写“14年秋季学期各专业班教材选订表”,每门课程必须填写清楚书名、出版社、作者、单价、书号。

3、各系将14年秋季学期需要征订教材的课程及时发给专业教师进行选订教材。

4、专业教师在选教材时应尽量选择近三年高教社、机工社、电子工业社、劳动社、经济社或十二五规划教材,教材版本填写一定要准确,必须写清楚出版社、作者、单价、书号。

5、各系部必须于5月22日之前完成教材选订,并于5月22日下午四点之前将做好的《2014年秋季学期各专业开设课程统计表》、《14年秋季学期教材选订表》(附表格填写说明)(在教务群共享中下载)经系主任签字后的纸质稿和电子稿一并交教务处。

6、为尽快完成教材征订工作,请各系部按时完成以上工作。

7、各系不清楚之请与教务处联系。

教务处

2014-5-4

填表说明:

1、《2014年秋季学期各专业开设课程统计表》

此表的填写是教务处统计下学期课时总量和师资调配的主要依据,各系应严格按照表格项目认真填写,填写要求:(1)专业班级的名称应注明年级、专业、学制、级别,如:13级数控技术三年制中级,13级数控技术三年制自考大专。(2)开设课程名称:应将下学期所有开设课程都列入此项(实践课程也要填写)。(3)人数为对应班级现有人数,应包括休学和请假不在校的人数。(4)周学时或开设时长,应按教学计划填写,如每周4节,则此栏填写格式为“4”,如是实践课则应填写周数,则此栏填写格式为“4周”。

2、《14年春季学期教材选订表》

关于2014年工作的初步构思 篇11

各教学承担单位:

根据学校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程安排,本学期期末考试周设置如下:2013级为第十八周(6月23日至27日);2011级、2012级为第二十周(7月7日至11日)。为做好命题、排考、制卷、保密、考试、评卷、成绩发布、归档等各项工作,现就本学期期末考试工作安排的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命题、制卷、保密、考试工作

考试命题工作要严格按要求执行。命题要符合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题量要控制在规定时间内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的程度;合理把握试题的难度,防止出现偏易、偏难现象,使考试成绩分布合理。开卷考试的课程,试卷上必须注明‚开卷考试‛字样,否则按闭卷考试处理。

课程代码相同、多个教师分班上课的课程,要求统一命题。经审核、批准的考试命题必须由命题教师按照佳木斯大学标准试卷板式制作样卷

(A、B套试卷各1份)。命题教师要认真检查样卷无误后,填写《佳木斯大学试卷印刷审批表》,并将信息录入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同时输出试卷速印单、试卷袋标签(粘贴在试卷袋后面中部)、考场学生名册(粘贴在试卷袋正面)、考场记录表(装入试卷袋内),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持样卷电子版和试题袋到学校印刷厂制卷。出题教师、试卷印制和保管要严格遵守保密制度,防止试题泄密。

二、考务安排

1、成立考务领导小组。各学院要在期末考试周前成立考务领导小组,并召开考前动员会,向监考教师及学生传达考试相关规定,安排布置期末考试的各项工作。

2、排考要求。所有课程均需按教学承担单位使用‚教务网络管理系统‛ 1

进行排考,各项考务酬金计算将以此为依据。

考试周的考试科目要严格按照文件附表中的课程进行安排,软件排考截止时间为考试周的前十天。

1)轮次设定:系统中预设‚期末考试‛轮次,时间为第5周至第17周。‚考试周‛轮次,时间为第18周至第20周。

考试课的考核:要求各专业安排2-3门课程性质为‘考试’的课程设在‚考试周‛进行考试。不允许提前结束考试、提前放假。其它课程的考试根据课程设置周次进行考试。

公共体育课的考核:考试设在考试周前一周进行。具体考试时间、地点由教学承担单位另行通知。

社科部承担课程的考核:考试设在考试周前一周进行,均为‚开卷考试‛。具体考试时间、地点由教学承担单位另行通知。

考查课的考核:原则上安排在该课程的最后一节课进行,可采用随堂考或自选时间两种方式安排。

2)考场人数限定:随堂考安排在学生的上课教室;考查课按教室容纳量的40%进行排考;考试课按教室容纳量的30%进行排考。

3)监考安排:考场主监考由课程承担单位承担,副监考由学生所在学院承担,必须将监考教师录入教务网络管理系统。考查课监考人数按学生总数/35减1人计算;考试课监考人数按每30人安排2人,每增15人加1人计算;每个考场最少安排2名监考,最多不超过6名监考。已经录入系统的监考教师,未经学院、教务处批准不允许调换。

主监考负责到教学承担单位教科办领取试题袋和考务袋,副监考直接到考场监考。要求考试结束后在考场装订试卷并密封。

4)教室分配:本学期除二区、三区学院外所有教学承担单位考试任务均使用118教学实验大楼、101楼、1C26实验楼的教室安排考场。

3、考试周时间分配。

1)各年级考试结束日期及科目安排:

13级学生:2014年6月27日(星期五)

考试课程:13级外语

12级学生:2014年7月11日(星期五)

考试课程: 12级外语

11级学生:2014年7月11日(星期五)

考试课程:各专业安排一门专业课

2)考试场次:

第一场 8:09-10:09

第二场 10:30-12:30

第三场13:29-15:29

第四场15:30-17:30

3)公共课考试日期:

13级外语2014年6月27日

12级外语2014年7月11日

三、试卷评阅、分析、装订及归档工作

1、试卷评阅过程要严格按照试卷评阅要求执行,教师评卷时,要做到严格、公平、公正,无误判,不给人情分。

2、各教学承担单位组织阅卷教师认真填写试卷分析,要求用软件输出。试卷分析一式二份,附在试卷上一份(放在各专业的一班),承担单位教科办保留一份。

3、所有试卷评阅、登分完毕后,以班级为单位依次将试卷按照学号顺序排列。采用答题卡或答题纸答题的试卷,装订时要附一份空白试卷。考务科将于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上午到各学院回收试卷归档,提前送试卷的学院请自行将试卷送到试卷库(档案馆一楼)。

考试结束后,各教学承担单位要将期末考试的组织情况、阅卷评分情况、各门课程的及格率,考试方法改革的做法、体会、学生的反响、效果,以及对今后改进考试工作的建议等进行认真总结,并写出总结材料于期末考试结束后一周内报教务处考务科。

四、成绩发布

成绩按‘使用同一套试题的课程’进行统计,不及格率原则上应低于30%,超过30%不及格的课程必须呈书面报告,经教学承担单位主管教学领导签字后报教务处审批,不允许直接将成绩录入软件。

成绩记载规则:考试课按百分制记载,考查课按五级制记载。公共选修课及职业技能课按两档制记载,要求只录入通过学生的成绩。

考试结束3天内,由任课教师将成绩录入‚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将按上课班级填写的原始成绩单(一份)上交考务科;按上课班级打印的成绩单(一份)交承担单位教科办。

五、注意事项

1、各学院要通知学生在试卷的每一页上必须填写学籍号、姓名。填写答题卡时一定要将姓名、学院、班级填写全,尤其是学籍号务必用2B铅笔填涂正确,由于未填涂、填涂错误或填涂不当造成阅卷机器不识别的,一律按零分处理,学校将不再给予查分。

2、学生必须持学生卡参加考试,因丢失学生卡不能及时办理者,应由学院出具贴有学生本人近期照片并加盖骑缝章及经办人签字的证明,否则因无法证明其身份将禁止参加考试,该门考试科目成绩按‘零分’记。

3、各教学承担单位务必通知各位监考教师要遵守考试纪律,提前15分钟到达考场,严格监考。若发现监考教师监考不严、放纵学生抄袭,考场秩序混乱的现象,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4、任课教师在排考前一定要认真核对上课班级学生名单,有问题及时与教科办或教务处联系解决。上课班级名册中没有的学生,需要排考前在软件中做‚分课程、上课班级确定上课学生‛的操作。否则,学生将无考试成绩。‘考场学生名册’中没有姓名的学生不发试卷、不允许参加考试。

5、考试用品领取:

(1)在考务科领取的用品

试卷印刷所需耗材审批表[教务网络管理系统下载];

试卷印刷审批表[教务网络管理系统下载];

装考务袋用品:卷绳、胶水、订书器、订书钉、锥子、蓝油笔; 其它用品:红油笔、复写纸。

(2)在印刷厂领取的考试用品

试卷袋、封条[试卷封条、试卷袋封条、卡袋封条];

牛皮纸角、试卷封面。

(3)印刷厂负责装入试卷袋的用品

试卷、空白答题纸(空白试卷)、草纸、卡袋、答题卡

望各教学部门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严格按通知要求执行,并将此通知精神传达到每位教师和学生。

附表:2014年春季学期考试周考试科目一览表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

关于教学评价改革的基本构思 篇12

一、课堂教学评价改革

课堂评价改革的出发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摈弃诸如满堂问、满堂读、满堂练等问题,促使课堂教学回归教学规律,不断提高课堂效益。

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必须坚持“三动”(动眼、动口、动手)原则,让每一个学生动眼专注观察、认真阅读;动口大胆质疑、积极讨论;动手圈点勾画、严格操作练习。

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作用是:根据学情确定教学内容;设计学生自主阅读的内容和教师强调补充的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并圈点勾画或做好笔记;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强调和补充重难点;设计并指导学生操作或练习;指导学生当堂检测和反馈矫正;布置课后作业和预习内容。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要从消除无效课堂开始,我们对有效课堂的理解是:①关注学情;②容量适宜;③难易恰当;④引导得法;⑤训练到位;⑥反馈及时;⑦秩序井然。

学校要根据上述理念,重新修订课堂教学指导意见、评价细则和评价表。

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有:领导听课、小组评议、学生评教、督评反馈和录像反思。领导听课即校务会全体成员每周两次的针对性听课;小组评议指年级部安排的以备课组为主的听课活动;录像反思课是我们多年一直坚持的一种校本研训形式,即由教务处安排,教师自定课题,用录像方式记录一节课,供教师自我评价反思。此外,学校成立教学督导组,督导组成员都是教学功底深厚、能力强、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专门负责学校各年级的教学督导工作。通过每周有重点的听课、评课,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及时与被听课教师沟通交流,指导他们不断端正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促进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

二、教学常规评价改革

1.教案备写评价

教案备写要由备教向教学转变,重点备写学案,备写教师引导和重难点补充强调的内容。学校制定统一模式,纳入常规考核。

2.作业批改评价

根据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不同要求以及学生学习的不同需求,设置硬作业和软作业。硬作业为必做作业,软作业则由教师推荐学生自行选定并自愿完成。

遵循作业布置的适量、有效和及时的原则,对硬作业从作业批改的次数(各学科的周作业次数)、批改要求(写明批改日期、评出等次、注明批改次数、指出作业错误)、纠错要求(对作业中的错误,学生作业下发后及时纠正,教师在下次作业批改前检查和批阅,并注明“已订正”字样)等方面做出规定并纳入常规考核。

3.听课评价

为了克服知识、板书“搬家”的不足现象,学校不再发放听课笔记本,而是采用单页纸张的“校本研训听课记录”,谁听课,谁领取,听完课后交年级部。“校本研训听课记录”主要包括教学理念、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得分三部分。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过程情况需要听课教师梳理填写,评价则按照课堂理念分七个方面(①指导学生阅读的情况;②指导学生质疑探究的情况;③指导学生小结和笔记情况;④指导学生操作和练习情况;⑤教师对重难点强调情况;⑥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情况;⑦学生学习秩序)赋分(赋予每项分值,分A、B、C选项,画√)评价。

听课评价的改革,既把听课教师、授课教师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关注学的方面,又减轻了听课教师的负担,提高了听课的效果,有利于教师相互吸收借鉴,更有利于促进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教学方式。

三、学生个性化发展评价改革

学生个性化发展评价的总体原则是“促进发展,尊重个性,激励进步,多元评价”。发展性是个性化发展评价的核心。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通过每个过程的评价,促进每个学生扬长补短,不断进步。个性化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从不同角度,寻找和发现学生的成长亮点;通过举行各种活动,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幸福和快乐。多元性是在评价主体上,参与的不只是教师,还有同学、家长、社区等;在评价方式上,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书面评价、展示评价为辅的多角度评价;在评价内容上,不仅仅是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还有道德修养、审美能力和个性特长等。

学生个性化发展评价坚持短期与长期评价相结合(短期是指学生个性发展评价每月进行一次;长期是指每学期末以《学生素质报告册》为主要载体,进行全面评价)、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自评是学生根据评价表,对照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认真反思,总结得失,填写表格中的相关栏目;他评分为同学互评和教师、家长、社团、社区评价两种方式)、书面与展示相结合(书面评价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展示评价)。

实施个性化发展评价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书面评价。首先由年级部制定并发放学生个性发展评价表。然后依次进行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和班级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填写评价表中的具体栏目内容;同学互评,由班主任组织,在学习小组内进行同学共同讨论,集中评议,同学相互填写评价表;家长评价,家长填写孩子在家的表现情况;教师评价,科任教师填写学生在这一科目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情况;班主任评价学生在班级的表现。最后由班主任、班级保存评价表,待学生下次使用。

关于2014年工作的初步构思 篇13

各乡镇中心校、直属单位:

根据市教育学会的通知精神,现将2014年个人会员登记注册工作有关安排通知如下:

一、会员凭市教育学会2012年统一颁发的会员证,及会费50元,由学校基层学会(各乡镇中心校、直属学校)组织收齐,到县教育学会(教研室办公室)统一办理注册手续。

二、新申请加入市教育学会个人会员的教师,须填写《天津市教育学会个人会员登记表》(附件1)、会员证模板(附件2),并缴纳个人会员会费。会员证模板请按照说明(附件3)填写,《登记表》和模板均交电子版。

三、学校基层学会将本单位个人会员注册材料及会费收齐,填写《天津市教育学会个人会员花名册》(附件4)和《天津市教育学会个人会员统计表》(附件

5),到县教育学会统一办理注册手续。

四、个人会员电子版资料报送要求(与2012年会员登记注册上报材料要求相同):

报送个人会员资料时,U盘中设二总文件夹,一个总文件夹为新增加会员资料,以“区县名称+学校+(新增会员人数)” 命名,每个学校文件夹内,存有以该校新增会员编号(新增会员编号在学校2012年会员编号后顺延)命名的文件夹,内存该会员的《登记表》和模板,《登记表》和模板分别以“区县+学校+姓名”命名;另一总文件夹为花名册,以“学校名称+《个人会员花名册》”命名,内存本单位的“《个人会员花名册》”和《个人会员统计表》。花名册和统计表,可在2012年老表基础上增删修订。

五、新增会员登记注册后,将颁发“天津市教育学会会员证”。2012年已注册会员,会员证如有遗失需要补证的,请学校按新增会员上报其材料。新增和补证的,需缴纳制证工本费5元。

六、注册工作时间安排

请各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到县教育学会(教研室办公室)统一办理。国办中小学、幼儿园为:12月2日一天。

乡镇中心校为:12月3日一天。

会员登记注册和发展新会员是一项非常严肃、规范的工作。申请登记注册的市教育学会个人会员要严格遵守市教育学会的有关规定。各学校的基层学会要严格把关,保证登记注册工作的顺利进行。

附件1.天津市教育学会个人会员登记表

附件2.天津市教育学会个人会员证模板

附件3.会员证模板填写说明

附件4.天津市教育学会个人会员花名册

附件5.天津市教育学会个人会员统计表

二0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关于2014年工作的初步构思 篇14

关于2014年招生期间相关工作的通知

为使全县中小学顺利进行毕业、升学、招生、录取等相关工作,据沧州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全国学籍系统操作要求,现将有关规定通知如下:

一、严格按学籍系统操作流程完成中小学的毕业、升级、招生、录取等相关工作。按照全国中小学学籍系统的操作流程,有毕业年级的中小学校务于7月30日前及时办理预毕业学生未完成的在办业务。学校拖延不办理的,由教育局进行在办业务清理。然后,学校在系统平台完成学生毕业操作程序。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毕业程序完成,学生即可毕业。义务教育学校要将学校标识码、学生的学籍号发给学生,用于升学时由上一级学校录入模板。普通高中学校学生毕业程序完成,需上传市教育局,由市教育局主管部门核办,学生方可毕业;结束学业离校时有一门课程(或两门非主要课程)考核成绩不合格者视为结业;学满一年以上退学者可视为肄业。8月10日24时,全国学籍系统在后台自动完成学生正常升级后,教育局按给每个学校在系统设置的招生计划数导入由学校处理完成的招生名单,然后,由学校按照学籍主管部门审核后分配给本校的新生名单进行录取,最后,经过学籍主管部门核准后,由学校调取新生档案完成招生、录取工

作。

二、妥善解决外来(外出)人员子女入学问题。

(一)外来(外出)经商、务工子女入学问题。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规定,外来(外出)经商、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在随迁子女学区所在地经商者,须持有当地工商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在随迁子女学区所在地务工者,须持有合法用工合同;2.家长持有当地居住证(一年以上)、房产证(或房屋租赁协议原件);3.经学生户口或学籍所在县(市、区)教育局审批,并由教育局开具同意随迁入学的证明。凡需外出就读的经商、务工人员子女须由家长带齐以上材料按规定时间向原学校(区)提出申请,原学校(区)务必严格把关、认真审核,初审合格者,由原学校(区)按规定时间统一到教育局核办。外来入学的经商、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除以上材料还须带户口或学籍所在地教育局开具的同意随迁入学证明,向相应学区提出申请,学区务必严格把关、认真审核,初审合格者,由学区按规定时间统一到教育局核办。

(二)学籍在本县确需到外地入学就读的适龄儿童、少年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由教育局开具同意随迁入学的证明:

1、需要到户籍所在地入学的适龄儿童、少年,由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持本人身份证及适龄儿童、少年的户口簿等有关材料按规定时间向原学校提出申请,原学校务必

严格把关、认真审核,初审合格者,由原学校按规定时间统一到教育局核办。

2、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的适龄儿童、少年,由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持本人身份证、工作证明、居住证明,以及适龄儿童、少年的户口本、儿童预防接种卡等材料,按规定时间向原学校提出申请,原学校务必严格把关、认真审核,初审合格者,由原学校按规定时间统一到教育局核办。

3、到外地民办学校入学的适龄儿童、少年。由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持本人身份证、适龄儿童、少年的户口本、民办学校的入学通知书,按规定时间向原学校提出申请,原学校务必严格把关、认真审核,初审合格者,由原学校按规定时间统一到教育局核办。

三、切实加强学籍管理。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严格实行“一人一籍、籍随人走”原则,提高学籍管理信息化水平,为学生登记及遏制学生无序流动等提供基础性保障。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学生学籍管理,特别要加强区域外招收和转入学生的学籍管理,严格控制学生非正常跨区域流动。办理纸质转学手续前,任何学校(区)不得接收学生入校就读,办理纸质转学手续后,学校(区)方可接收学生入校就读,然后办理电子转学手续。

四、对公办学校违规实施招生行为的,由教育局给予学校主要负责人行政处分;对民办学校违规实施招生行为的,由教育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视情节分别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等处罚。对群众反映强烈,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学校,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并予以通报和曝光。对因学校违规实施招生行为,发生安全事故和群体事件的,要依法依纪追究学校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五、要加强宣传引导。各学区、县直学校要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微信、微博等多种方式进行政策解读,使之家喻户晓,让社会支持,让家长理解,积聚工作正能量。倡导科学教育理念,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社会各界了解相关招生政策,努力营造招生工作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青县教育局

2014年6月23日

附件一:2014年随迁入学证明办理时间表

附件二:青县教育局随迁入学证明样表

附件一:2014年随迁入学证明办理时间表1、2014年6月30日——2014年7月4日,学生家长向所在学区、学校提交申请材料的原件复印件,各单位严格审查。

2、7月7日——7月11日各学区、县直单位向教育局普教股提交初审合格的申请资料(含原件复印件及一式三份的随迁入学证明)。

各单位要注重做好宣传,把握工作时间节点,不得拖延,过期不候。

关于2014年工作的初步构思 篇15

目前,对高等教育强国的研究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点。但是,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是什么,高等教育强国究竟包括哪些指标,尚无人关注,即使西方一些高等教育强国也没有正式的定义和指标体系,而这些恰恰是高等教育强国研究的最基本问题。

笔者认为,所谓高等教育强国,是指一个国家高等教育规模、质量都处于世界前列,具有良性结构,对国家的各项事业起着重大的作用,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专业,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的人才。

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具有世界公认性,其标准必须具有普世性。这是高等教育强国的一般的质的规定性。但是,由于各国历史与现实、经济与文化、民族与人口等种种差异,高等教育强国的指标又必须反映一国的综合国情,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强国指标体系中的某些因子必须考虑国家的差异性,作适当的修正,这是高等教育强国的特殊性,或者说是某些指标体系的量的权重的修正性。这不是“民族中心主义”,而是在对高等教育强国这一“世界性”认同基础上对“民族性”的理性关顾。事实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从来就不存在,因为它是“可欲”而“不可求”的。只有考虑高等教育强国的“世界性”,同时关顾“民族性”,才能形成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的多样性,防止某些“强国”的话语霸权,实施符合本国国情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以中国而论,现代高等教育不仅历史短、高等教育机构少、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而且最主要的是中国人口多。目前中国的经济总量很大,但经济总量只相当于美国的1/9,人均GDP相当于美国的1/30。可以说,中国是“大国办穷教育,穷国办大教育”。这就决定了中国在实施高等教育强国战略时,必须在遵循世界公认标准的同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强国的指标体系。

基于以上的理性认识,笔者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强国的指标体系,应该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一、高等教育规模指标:毛入学率达到普及化(50%)或处于大众化向普及化过渡阶段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的综合水平的反映。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指高校在校生总数与相应年龄段(18~22岁)人口的比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指标,根据这一指标,毛入学率5%以下为高等教育精英阶段,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目前国际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的有加拿大、美国、芬兰、韩国和新西兰等国家。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第一,按照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般规律,当人均GDP低于1000美元时,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一般在15%以下,当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时,毛入学率在15%到50%之间。中国是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多美元的条件下,踏上高等教育发展大众化历程的,符合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般规律。第二,从办学体系上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统计内容,不仅包括普通高校的本专科生、研究生和军事院校的学生,还包括成人高校的本专科生、民办学校学历文凭考生、一定比例的电大视听生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生。第三,中国目前正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向普及化过渡阶段。1998年扩招前,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9.8%,到2002年,就达到15%,步入大众化阶段。现在在学总人数超过2700万,毛入学率达到23%,总规模世界第一。其中,上海市、天津市、北京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了50%,在全国率先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第四,从中国人口变化曲线来看,2008年,中国高等教育阶段适龄人口达到峰顶,出现拐点,今后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随着适龄人口的下降而不断上升。在未来20~30年内,中国高等教育实现普及化是完全可能的。

二、高等教育质量指标:拥有一批具有世界一流的高水平的大学,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学科、专业,产生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和技术发明成果,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教师,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人才

质量反映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水平,在高等教育强国的指标体系中,与高等教育数量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如果说,在未来20~30年内,中国高等教育可以实现普及化的话,那么,要实现质量上的世界水平,则任重道远。

首先看“世界一流的高水平的大学”。据上海交大高等教育研究院最新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排名前20位的大学属“世界顶尖大学”,排名第21~100位的大学属“世界一流大学”。按照这个标准,我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之列。2008年,排名前10位的都是美国和欧洲大学,国内名校如北大、清华、上海交大、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在201~302名之间,在亚太地区也只是在23~41位。

其次,同中国大学的整体水平相比,大学的学科近几年提升得更快些,有可能出现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学科、专业。上海交大高等教育研究院的排名显示,在理学、工学、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等5大学科的“世界100强”中,中国的大学在工科排名中有较好表现,有9所大学能进入世界百强。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中国的大学整体实力难在短时间内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但可以争取更多的学科、专业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所以,大力提升学科专业的水平,应是中国大学今后必须选择的发展战略。另外,学科、专业也有不可比因素,如中医中药,还有中文等一些文科,在世界上具有不可比性,绝对是世界一流水平,而这些恰恰是中国大学的特色学科和专业,更是今后中国大学发展战略中的重点。

第三,从“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和技术发明成果”看。应该说,中国一些名牌大学理科和工科的科研产出规模较大,但高质量论文比例较低,并缺乏国际级学术大师和重大原创成果。有的国内名校,其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数量与排名在第21~100名的世界一流大学不相上下,但“原创指数”不高,最终影响大学的水平。其中,建国后,诺贝尔奖在中国大学的“缺位”,一直是国人之痛。所以,今后中国的大学应摈弃单纯追求研究成果数量的观念和做法,在成果数量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

第四,从“具有国际影响的教师”来看。中国大学教师数量庞大,但影响力小。大学教师的知名度大多仅限于国内,在国际上没有什么话语权。在世界顶级学科刊物上发表文章、在国际学术组织中任职、在国际刊物任编委、主持国际学术讨论会等,更是凤毛麟角。提高教师的国际影响力,包括提高教师科学研究的原创性、外语水平、国际学术规范等,应成为今后中国大学师资培养的重点举措。

第五,再看“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人才”。中国的学生知识系统、基础扎实,但缺乏创新素质,这几乎是人人皆知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1999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对世界上最主要的47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竞争力进行排名,在各项指标排位中,我国有两项指标位列倒数第一和第二(其中,我国“合格工程师可获得程度”年年位居倒数第一)。人事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主编的《2005年中国人才报告》显示,与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相比,中国人才综合指数为0.35,在进行比较的48个国家中列第37位。要“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人才”,必须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范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

三、高等教育结构指标:高校类型齐全,功能各异;高校区域布局合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学科、专业结构合理,人才培养满足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需求,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大学生占就业人数的比例达到或超过国际平均水平

关于“高校类型齐全,功能各异”。目前中国实现了高校办学格局多元化,包括大学、学院、高职高专、全日制普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独立学院、民办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各种非学历证书教育等。而且还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这是世界上独有的。

不同类型的高校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应该说,经过近10年的改革与发展,不同类型的高校基本上发挥着各自的功能,但并未各安其位、各尽其能。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中国缺乏对高校科学的分类,导致各高校定位不准、功能模糊。二是社会价值取向以及普遍的心态基本上还涵泳在传统之中,研究型大学、精英教育当阳称尊,加上行政本位带来的等级观念,使大学盛行升级升格之风,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游离。中国的大学要各安其位、各尽其能,前提是必须科学定位。

关于“高校区域布局合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近10年来,高校设置向西部和地级城市倾斜与延伸,打破了高校主要集中于东部和大中城市的格局,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地区之间的差距。但是,东西部之间、中心城市与非中心城市之间、发达地区与不发达欠发达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教育的差距没有根本改变。并且不同地区的高等教育无论是科类结构还是层次结构,都高度趋同化,缺乏一定的区域特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没有形成良性互动。高等教育如何实现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这是中国的大学特别是新建大学必须面对的战略选择。

关于“学科、专业结构合理,人才培养满足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需求,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大学生就业人数的比例达到或超过国际平均水平”。这是社会满意度的指标。高校扩招,不仅使更多的适龄青年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而且也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高等教育大众化功不可没。在扩招中,专科比例逐渐提高,本专科比例逐渐趋于合理,这符合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般规律。基础学科的规模及比例逐渐下降,一些实用性及与经济社会关系密切的应用性学科发展迅猛,这反映了高等教育对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适应。30年来,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超过7000万,国民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目前我国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员总数居世界第二。但以下问题仍然相当严重:一是现有学科、专业的结构以及人才培养目标、模式仍然具有浓厚的精英教育色彩,至多在课程上做一些调整。二是不同类型、不同地区高校学科、专业严重趋同,“千校一面”,培养的人“千人一面”。三是“热门专业”设置缺乏科学论证实际调研,蜂拥而上,导致人才相对过剩。而国家需求的地矿类、能源动力类、机械类等专业发展减缓。四是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仅占技术工人的4%,远低于发达国家35%的比例。因此,各高校必须加大学科专业调整力度,立足办特色、办品牌;特别是要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大力提高高技能人才的比例。

四、高等教育投入指标:形成多元化经费投入体系,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要符合“三个增长”,根据中国的国情,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的4%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仍然是以国家为主(公办),部分高校成立了董事会、校友会,并且在办学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多元化经费投入体系还没有形成。

与西方国家大学相比,中国的大学办学经费很少。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大国办穷教育,穷国办大教育”,在办学经费上还不能与西方大学简单攀比。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的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三个增长”(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平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但是,4%的指标从未达到过,并且随着高校扩招,生均教育经费逐年下滑。根据中国的国情,在经费投入指标上,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必须达到占GDP比例4%的目标。同时,逐渐形成多元化经费投入体系。

五、高等教育观念指标:具有在国际上公认的原创性教育理念、先进的管理理念,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学校长和教育家

这项指标看似虚的、弹性的,却是实的,也是极为重要的。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是从西方引进的,缺乏“元理念”。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师法欧美”到“全盘苏化”的摇摆,一直没有把现代大学理念的建设当做根本任务,因此,迄今也没有产生在国际上公认的原创性教育理念、先进的管理理念。教育理念是大学之魂,无此,大学即无根。中国的大学要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必须重视大学理念的建设。

由于没有在国际上公认的原创性教育理念、先进的管理理念,因此,建国后也没有产生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学校长和教育家。从某种程度上讲,办大学就是办校长。而当下中国的大学校长都是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他们大多数习惯于“工程思维”“技术管理”,缺乏战略构思、顶层设计。作为大学校长,不论他此前从事什么学科研究,但只要当了校长之后,就应该“忘记”过去的身份,而专注于大学本体的研究,尤其要进行战略思维和原创性教育理念建设,实现向教育家的转型。惟此,中国的大学才能与国际接轨,才能与世界强校对话。

以上只是中国高等教育强国的主要指标体系,实际上,这个指标体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还有很多方面,比如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现代大学制度及其管理指标,等等。

(本文原载于《煤炭高等教育》2009年第1期)

日本、韩国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启示

1.大学要有独立的大学精神以及对引领文化的责任感。日本、韩国的大学注重大学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坚持,对大学文化的宣传很到位。其大学的校园文化和多媒体资料充分体现了大学理念、特色和文化。

2.重视并规范大学的评估机制。日本、韩国的大学评估比较规范、客观,由国家授权给社会中介机构组织评估,普遍实行社会中介性评估机构对大学进行评价的方式,具有较高的公信度。

3.办学目标突出国际化和人才培养突出国际视野。日本、韩国各大学的人才培养都凸显了国际化和国际视野两个特点。他们不仅明确提出办学的国际化目标,而且都有很具体的措施和指标。

4.用规范的教师管理制度和良性的竞争机制来促进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建设。日本、韩国各大学效仿欧美一流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结合本国的文化传统和学校实际情况,普遍建立了符合现代大学要求的规范的教师管理制度。

5.构建“官、产、学”系统,加强产学研合作。多年以来,日本提倡组建由政府、企业(社会界)和高等学校组成的、紧密联系的系统,强调政府、企业(社会)、高校共同对社会经济发展、人才培育发挥作用。

6.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人才的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务实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应对国际竞争形势,日本、韩国各大学普遍强调更新人才培养理念、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立足高新起点培养人才,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创新与实务能力、自然与人文底蕴方面进行有效地规划并推出新举措。另一方面,紧随国际科技、人才竞争需求调整、更新学科专业设置。

上一篇:电梯行业试用期员工自我评价下一篇:药品追回管理制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