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十五自然探索——火山教案 冀教版

2024-09-12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十五自然探索——火山教案 冀教版(精选10篇)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十五自然探索——火山教案 冀教版 篇1

教学目标:

1.能够从多方面了解火山的相关知识,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页形式来表现主题。2.学会利用“交换图像”功能编辑图片,实现一些特殊的信息呈现效果。3.培养同学们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同学们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的信心。教学重点:

能够从多方面了解火山的相关知识,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页形式来表现主题。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火山是一种自然现象,火山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同时一些火山资源还可以被我们人类利用。对于火山的爆发原因及原理等,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教师演示有关火山喷发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对了解火山产生兴趣。

二、设计页面。

本课网页形式比较复杂,内容很丰富。呈现的效果不要杂乱,合理安排文字、图片等形式的信息。页面形式可以多样化,文字和图片可以混排,采用图文形式介绍有关火山的信息,更形象地向人们展示火山有利和不利的两面。使用图片信息,可以使人更有兴趣了解信息。

三、搜索信息。

1.火山的形成过程(图文介绍)2.火山的分类(图文介绍)活火山 休眠火山 死火山 3.火山奇观 4.火山的危害 5.海底火山爆发 6.火山资源利用 7.世界主要火山带的分布 8.我国典弄的三大火山

四、制作网页。

1.根据设计,布局专题网页结构并填充相应的内容。2.设置“交换图像”。

对图片设置“交换图像”,可以在较少的图片空间显示更多的图片。减少页面空间,表现更多信息。使用“交换图像”,可以减少图片的呈现空间,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示很多的图片,也可以显示图片信息的丰富。利用图片表达信息,可以达到生动形象说明问题的目的 3.教师演示设置交换图像的两种方法

五、交流:说说设置交换图像的方法和用途。

设置“交换图像”可以设置在鼠标滑过时、单击鼠标时等多种动作,学生可以分别尝试,看看效果有什么不同。学生还可以交流有关火山方面的信息,谈谈通过制作网页,还了解了哪些火山的信息。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十五自然探索——火山教案 冀教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幻灯片切换,根据表现的内容和演示形式设置切换效果;

2.学会把演示文稿存为直接可执行文件;

3.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采,更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国家各民族的团结。

教学难点:

学会把演示文稿存为直接可执行文件。

教学过程:

一、播放MTV歌曲,激发情趣

播放《中国年》

师:壮美的山河,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神州大地,五十六个民族繁衍生息。

五千年历史,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五十六个民族,创造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让我们一起制作一组幻灯片,展示各民族的风采。

二、设计演示文稿的结构。

参考P69、70页,设计自已的文稿。

三、上网查找资料,整理信息。

注: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参考网址和“设计”中活动的内容和顺序等,将搜集整理到的各民族信息以图文的形式组成幻灯片。虽然作品中涉及到很多的民族信息,但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制作,就不会使信息显得杂乱,而且可以将各民族的内容加以比较。

四、制作幻灯片

A学生根据自已的示意图,制作电子作品。

B.幻灯片切换

幻灯片切换就是在换片时的展现形式。形式还要根据表现的内容和演示的场合等而定。一般的演示文稿讲求简洁,不宜使用过于花哨的切换方式。内容在切换时,要符合看众的心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分别尝试不同的切换效果,在不同的幻灯片选择合适的切换效果。

五、欣赏作品

六、交流

冀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篇3

1、通过欣赏教材中的现代雕塑作品,认识立体造型艺术的构思、主题的表现以及材料的美感等等。

2、通过欣赏现代雕塑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认识立体造型艺术的特点、规律以及表现技巧。教具学具:课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一)欣赏中国现代雕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表现的主题应贴近时代

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任何艺术不可能超越所处的时代。因此一件好的艺术品首先是在主体的发掘上与时代的脉搏相一致,反映的是我们身边活生生的动人典型事例。

2、成功的应用雕塑技巧和形式美的法则

雕塑属立体造型艺术,在表现主体方面有其特有的艺术语言。首先是雕塑本身的体量感,它是以其实在的体积占有空间,有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在形体的处理上充分利用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对称、均衡、重心的移位对比、韵律等已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

3、雕塑材质的现代感

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前进、新的雕塑材料不断涌现,玻璃钢、铸铜、不锈钢、钛铝合金等,这些材料以其自身的美感为造型服务。

(二)作品赏析

1、千里马:这件作品是著名画家、雕塑家韩美林的作品,它的最大特点是将作品富于极强的装饰性,抓住所表现形象的本质特征,以极简约的手法表现形象。作者利用马的侧面影像轮廓,用极概括的手法把马的体态、动态表现得恰到好处。

2、家:是雕塑家傅维安的作品,以三头牛为题表现了一组互为穿插交错的一种组合造型,作者没有顾及牛的每一条肌肉和骨骼,但准确地抓住了牛的体态的本质特征。因此,看上去仍能明白无误的认出牛的形象,这种简单、概括手法是作者的独到之处。

3、琴童:这件作品以现实主义手法,用具象的表现形式刻画了一个认真弹琴的女孩。这是我国著名女雕塑家张德蒂的作品。作者以写实手法刻画了一个琴童在操琴时眼、手、脑高度协调、配合的场景。女孩儿极认真的表情和一双手抚琴的稚拙、憨态都表现得相当具体,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4、开荒牛:这也是一件以写实手法出现的雕塑佳作。是著名雕塑家潘鹤的作品,现陈列于深圳市政府广场。作者以开荒牛的精神隐喻深圳开发、进取的奋斗精神,在塑造形体的方法上加强了牛的体量,设计了向前行进的动态,给人有一种奋发、拼搏的联想。

5、哥俩好:这件作品时以竹根为材料。作者巧妙的利用竹根的自然性,稍加雕琢既赋予了作品的艺术生命。竹根的自然形态可以说是千姿百态,但如何利用这些形状和自己要表现的主题联系起来却非常不易。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作者收下,竹的根须变成了哥俩的帽子,竹的根部用来塑造连部,竹的根节部分又用来表现围脖。两个竹根的外形迥然不同,哥俩的形象也因之有异,帽子、围脖也各有其形,但通过这些共有的事物却表达了同一气候环境的真实感受,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巧妙的构思。

6、挑战:这幅作品所表现的是一位伤残运动员。作者用铸铜这种材料,以及其概括的手法表现了投掷时一个最有力的瞬间,这种由于动势所造成的重心偏离给人以强烈的动感。然而这种动势的安排只能借助铸铜把车轮与底座紧紧的焊接才得以完成。作者运用对比手法,把简得不能再简得轮椅与强健的运动员的躯干放在一起,使人产生一种力量感。

7、家乡的河:这件作品也是铸铜材料的。作者的创作意图非常明确,表现的是一个夏日,一个女孩站在水边,手持一片石头,准备打水漂。这是一个轻松自然的主题,反映了儿童闲暇时一种童趣的追求。作者以朴素、自然的造型和单纯的表现意图,明确的袒露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作者以写实手法表现主题,易于使儿童接受,更贴近生活、贴近真实。

8、叔叔阿姨们:这件雕塑作品以全新的艺术手法,以及洗炼的造型,表现了一个令人激动的主题。作者对形体的概括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面部及五官全被省略,而小朋友身上的雨衣和雨鞋却非常突出的占有大面积的空间,这正是作者的本意,意在突出表现小朋友在雨中执勤的生动场面,高高扬起的话筒好像在传递出那稚嫩的声音,提醒人们注意交通安全,一道弯曲的栏杆,既是作品的依托,又明确了人物所处的道路环境可谓一举两得。

三、小结:学生说说现代雕塑的材料有哪些,主要特点是什么?课本上的作品你最喜欢哪件?为什么?

课题:学构图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构图的一般知识。

2、培养学生组织画面、安排画面的能力。

3、进一步加强学生锻炼、概括的造型能力。教学重难点:构图的组织与安排。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构图又叫布局或经营位置。一幅画如何安排好所表现物象的位置以及多种物象的组合关系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2、教师演示说明

中间太小 中间太大 偏上 偏下 偏左 偏右

适中

偏左上角 偏右上角 偏左下角 偏右下角 太分散 太紧凑

师:任何一幅画面的构图都存在着这13种基本变化,只有大小适当,位置适中,聚散合理的才是比较完美的构图。

3、静物构图与风景构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它们都有一个表现主题,而且都要把主题物象安排在画面的重要位置上,使之突出、明确、大小、位置、比例适度。

不同点:(1)静物是人为的在一定环境下摆放的物象组合,空间是有限的。风景属大自然的造化,无边无界,空间是无限的。

(2)静物构图所考虑的是如何将有限空间中的物象合理的安排在画面之中,而风景则要在自然中选取所要表现对象,即取景。

(3)静物的大小、位置、聚散关系比较容易判断,因为它相对集中、独立,而风景是连绵不断的无限空间形态,且形态变化万千,层层叠叠,透视变化也比较大。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静物写生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课题:校园一角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校园风景写生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景物的近大远小规律。

2、通过写生进一步训练绘画构图能力,加强对构图的意识、方法和规律的认识。

3、培养深入观察、精心描绘的习惯,并在写生过程中学会提炼和取舍。教学重难点:

1、景物中的透视变化。

2、寻找有代表性的和有明显透视关系的角度组织构图。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今天是写生课,写生的对象是我们生活、学习了六年的母校。我们对学校的每个角度、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对母校我们都有深厚的情感,今天我们要用手中的画笔去表现出它的美。

2、新授:选取角度,观察写生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课题:蛋壳贴画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通过制作蛋壳装饰画,培养学生想象力,引导学生利用“废弃物”创造新形象,创造生活的乐趣,达到心灵手巧、精神充实。教学重难点:

1、纹样的构思与设计。

2、蛋壳颜色间的搭配和蛋壳与底色的关系。教具学具:各种颜色的蛋壳、彩纸、胶、镊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蛋壳的颜色有几种?

2、新授:

师:如果把蛋壳压碎了,放在不同颜色的纸上会出现不规则的纹理。如果把这些不同颜色的蛋壳粘贴成一个物象,会构成一幅很美丽的平面装饰画。

3、作品赏析:

黑猫是空出来的底色,船、羊、小兔、房子等好像嵌上一样有立体感觉。外形简练概括,特征很突出,每幅作品都能构成美而有趣、装饰味很强的画面。

4、蛋壳加工方法:把各种颜色的鸡蛋、鸭蛋、鹌鹑蛋洗净,倒出内容。再将蛋壳内膜轻轻撕掉,晾干存好待用。

5、蛋壳贴画的步骤:

(1)现在衬纸上用铅笔轻轻画出图案。

(2)把蛋壳用手指压碎,在纸上涂上胶水,用镊子夹蛋壳粘贴在卡纸上。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注意胶水涂一点粘一点蛋壳,不要涂得过多,以免胶水变干。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课题:装饰人型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创造美的欲望,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审美能力。

2、锻炼动手能力,学习装饰人型的基本技巧,充分利用“废弃物”,学习组合粘贴、色彩配置等手法。教学重难点:

1、人物的制作、装饰等一系列工艺技巧。

2、对“废弃物”的巧妙利用及独特的设计。教具学具:各种废弃物,彩纸、布头、剪刀、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

2、赏析作品:

师:瞧,这些生动有趣的装饰人型,神态各异,第8页左上图那个穿着背带裤的小伙子,仰头大笑,一副得意潇洒的神气,旁边那位少女却低头害羞,似乎在说:“别笑了,多难为情。”右上图两个像在演小品的滑稽人,一个挺着胖胖的肚子,撅着厚嘴唇,眨着小眼睛,穿着大花袍子,十分可爱;另一个正在演讲,激动的头发都竖了起来。

3、分析作品材料

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些有趣的人型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小结:是用各种不同形状的瓶子做身体,蛋壳、药丸壳或乒乓球做头,配有各种布头、彩纸、毛线、糖纸进行装饰制作而成。

4、制作方法与步骤:(1)构思(2)组合(3)装饰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课题:粘贴壁挂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通过对壁挂作品的欣赏分析,使学生提高审美能力,激发他们自己动手制作壁挂,装点生活环境的兴趣,并使学生初步掌握壁挂制作中设计构思、制作方法等知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壁挂制作知识。教具学具:相应制作壁挂的用具、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壁挂是一种工艺品,用来装点墙壁,美化居室环境。

2、新授: 作品赏析:

(1)形式的多样化:

壁挂上的纹样可以是传统的,如虎头帽、胖娃娃、大金鱼;也可以是现代的,向同学们喜爱的卡通形象、建筑造型、自然风光、英文字母,还有点、线、面、色块构成的抽象图案。我们课本第10页右上图有一个壁挂是用各种抽象图案树、房屋、动物和对比鲜明的色块交错组成的画面,再配以各色毛线结成的穗子,新颖大方,效果很好。壁挂的设计构思也很灵活自由,可以严格按照适合形造型的要求在一定的空间内合理布局。使纹样和地子比例恰当,像课本上的虎头帽、小熊猫壁挂;还可以让图案布满,在满中寻求虚实变化,课本中就有一件这样的壁挂,虽然图案是满的,但色彩处理巧妙。浓重色调中的白色快,就使画面有了轻重急缓节奏变化。壁挂的装饰还可以超过地子,如脸谱壁挂的大红胡子,还有一些串珠、圆珠、穗子、流苏等等,形式的多样化使壁挂具有多种风格。(2)材料的多样化:

有草编、有毛线编织结扎,有硬纸穿编剪贴,有布料粘缝连缀,有木雕刻,有金属、塑料制作等,不同的材料使壁挂具有不同的质感和情调。

3、制作方法:(1)考虑壁挂外形

(2)根据地子形状设计图案。

(3)在壁挂的周围或上下边设计装饰。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课题:活动玩具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2、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教学重难点:形象的设计要生动。

教具学具:硬纸片、彩纸、细线、皮筋、、剪子、胶、一小截铁丝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在我省民间流行着很多非常有趣的活动玩具,如会翻筋斗的小猴,会摔跤的双人(又叫二鬼摔跤)等。这些玩具巧妙的利用皮筋、竹弓的弹性,使形象活动起来,加上滑稽可爱的动作,不仅深得孩子们的欢迎,就是成年人也爱不释手。

2、新授: 讲解及示范:

(1)先用硬纸片卷两个圆筒,长约7公分,直径为2公分。(2)将圆筒用彩纸封起来,上下用纸团塞住,并用彩纸糊实。(3)将圆筒粘贴或彩画成两个人物形象。(4)用较硬的卡纸剪出两个上臂和四个下肢。

(5)上臂是两个人物共同的,要用细铁丝穿在两个人物身上,细铁丝的两端弯个圈,使上臂能自如活动,又不会脱落。

(6)将四个下肢分别装在两个人物身上,连接方法和上臂一样。

(7)用一根细线,最好是尼龙线,从上臂中间穿过,线的一端栓个小铁丝钩,另一端栓一根皮筋。

(8)玩的时候,把玩具一端的铁丝钩挂在一个固定的物品上,另一端的皮筋拿在手中,靠皮筋的弹性一拉一放,就会使两个玩具人摔起跤来。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课题:绘画日记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习用绘画的形式记录生活感受。

2、通过绘画日记的实践,提高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通过绘画日记的练习,提高学生绘画水平。教学重难点:

1、学习绘画日记的表现特点,要学会抓主要情节和主要感受。

2、绘画日记的绘制。教具学具:绘画用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日记,一般指用文字形式,记录我们每天的生活内容或思想感受。

2、新授:

(1)日记的特点与表现形式 师问:你见过用什么形式记日记?

小结:一般人们都是用文字记日记。但绘画的形式也可以记日记。师问:文字日记与绘画日记的各自特点是什么?

小结:两种形式的目的是相同的,但文字形式的特点是易于表达心理感受,而绘画日记的特点是具有直观性、形象性,更有趣味。(2)绘画日记的组成部分。

小结:由绘画部分和文字部分组成。文字部分有日期、天气的记录和简洁的文字叙述。绘画部分要抓主要情节。(3)绘画日记的完成过程。

构思:从一天中使你感受最深的、有意义的事情中选择素材、构思。

绘画与文字表现:无论先构思文字还是先构思画面,具体安排时最好先从绘画开始,画面完成后,再根据构图需要写上文字。也就是要让文字的位置安排服从于画面构图。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课题:套色剪纸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了解剪纸的一般知识和中国民间剪纸的特点,并学习套色剪纸的制作方法,锻炼动手能力。教学重难点:

1、套色剪纸的制作过程。

2、剪纸的设计方法。

教具学具:草稿纸、彩纸、剪刀、刻刀、胶、白纸、垫板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剪纸来自民间,它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作者多为劳动人民,内容题材也常常是周围的现实生活。

2、新授:

(1)剪纸分类:单色剪纸、套色剪纸、分色剪纸、染色剪纸。

(2)剪纸的形象处理:

多用象征性手法来表现富足、吉祥、长寿等内容。如:用鲤鱼、荷花、胖娃娃表现“年年有余”。用仙鹤、青松表现长寿等。民间剪纸常被用来装饰窗户(即窗花),还有灯花、喜花、鞋花,民居装饰及其他民俗喜事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书籍装帧,贺卡设计等,也常采用剪纸的形式。(3)介绍套色剪纸制作方法:

A、设计主体剪纸纹样,选择自己喜欢的形象,选择容易表现物象特征的角度。B、把单线稿变成双线稿。留线:以阳刻为主。C、把设计好的剪纸双线稿放在深色纸上,用大头针别好。

D、剪刻,从内到外,先细后粗。最后外轮廓,注意剪刻要准,不要走重刀,不要连角。

E、分别把所选的彩色纸放在剪刻好的主体剪纸下。用铅笔轻轻勾出形状。为了套色时严整,要稍稍大出勾线。

F、把剪好的各色彩纸按主体剪纸的形状和各部位置拼贴在白衬纸上,J、把深颜色的主体剪纸套在上面,摆放合适后粘贴,完成。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课题:春天里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感受、观察,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2、综合复习运用以前学过的美术知识,在画面上表现出春天的美好情景。教学重难点:对人物活动、环境的观察、记忆与画面处理。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回忆春天

小结:春风暖暖地吹来,小河解冻,杨柳发芽,小草吐绿。桃花、杏花、梨花、油菜花竞相开放,蜂儿、蝶儿、鸟儿呼朋引伴,上上下下飞着,人们穿着漂亮的春装、植树、做游戏、放风筝,春天显示着一派勃勃生机。

2、新授:

作品赏析:第二页有一幅放风筝的儿童画,先看到的是半空中大大的蜈蚣风筝、蝴蝶风筝、燕子风筝。顺着风筝的引线,才看到地面上的孩子们,他们的姿态各异,有的背对着观众,把头高高仰起,两眼紧盯着空中的风筝。有的侧身奔跑,为的是将风筝放飞,有的孩子在旁边观看。这幅画的背景是春天的田野,有清清的池塘,绿绿的草地。几座红色的房子,很好的表现了远处的村庄,在色彩的运用上,使用对比色,使画面显得清新明快,整幅画透着一股动人的春天的气息。

第二十一页中的《植树》一画,画面上的植树、树及小动物,都安排的很适当,作为主体的儿童画的大些,占画面中间位置,另一组儿童画的小一些,占左上角位置,这样有主有次、有远有近、有轻有重的布局,有疏密、远近的呼应关系,显得稳定、均衡。

3、创作方法:(1)构图要饱满。(2)人物刻画要准确。(3)设色要鲜艳。

(4)注意表现出透视现象。

三、学生绘画,教师辅导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课题:巧编织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习和了解编织的基本方法,提高动手能力,2、开阔学生美化生活环境的眼界,提高制作兴趣。教学重难点:

1、学会利用各种彩带或色彩纸条编织小型艺术品。

2、制作要精巧别致。

教具学具:彩带、剪子、笔、胶带、尺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编织是用条状物通过穿、插、折、接等技巧来制作各种实用品和艺术品的简易方法。

2、新授: 板书课题

编织技法(手袋):

(1)选不同的彩色纸,等分后切割成长条,并折两折。(2)根据步骤图进行编织示范。(3)注意粘接部位。

3、注意要点:

(1)纸条穿编顺序要对。

(2)编织时注意不同颜色纸条的搭配,考虑完成后的色彩效果。(3)编织时注意纸条穿插要一个个紧靠,插入后稍加固定。(4)注意紧密整齐。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课题:有趣的纸工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纸造型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剪、刻、卷、折、粘的技能技巧。

2、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开发智力。教学重难点:

1、完成设计、剪刻、卷折、粘贴等制作技巧。

2、剪、折、卷、粘贴的准确与规范,造型要富于美感。教具学具:各种纸、笔、剪刀、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纸工,是一种新颖、活泼、简便的手工制作形式,运用概括、夸张的手法,在设计过程中讲求合理性和视觉上的节奏变化,充满情趣。

2、新授:(1)板书课题(2)欣赏课本作品(3)鱼吊挂的制作过程 A、用长方形绿色纸对折两次。B、用铅笔轻轻画出半个鱼的纹样。C、剪刻后展开即成一条鱼形,可做多个。D、做挂链,进行穿挂。(4)小兔制作过程

A、用长方形纸卷成圆筒形后粘合用来做兔头。

B、剪两片呈长圆形的纸,稍卷后粘在筒形上方两侧,用来做耳朵。C、剪两块纸或挖两个圆孔用来做兔眼。D、卷一小圆卷做鼻子。

E、剪一长条纸,用来剪制成胡须。F、剪一长方形纸与圆筒下部粘接做兔的身体。G、剪一小纸块做兔的尾巴。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1、挂的时候,画鱼时鱼腹部不要画在折叠纸的纸边方向。

2、粘贴部位要干净、整洁。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课题:寓言、童话配画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为寓言、童话配画,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2、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对构图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学重难点:

1、深刻理解寓言童话的含义,并能在画面上充分体现这些内容及主题。

2、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学会为寓言、童话配画的方法步骤。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得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我们进行思想教育。我们今天就来为寓言和童话配画。

2、新授: 作品赏析:

《狼和小羊》画面上无辜的小羊是那样的可怜无助,从它那下垂的眼睛,呆立的样子,可以看出它是那么善良,多么怯弱。而那只凶恶的大灰狼,瞪着眼睛,恨不得把小羊一口吞下去。小作者运用了装饰的手法,画面安排得很丰富、生动。《守株待兔》是一个大家很熟悉的寓言,小作者把待兔者懒洋洋的样子画了出来,用色大胆、鲜艳,整幅画很醒目,主题非常突出。

《亡羊补牢》这幅画人物造型很稚拙,两只狼也画得很生动,用笔大胆,颜色配置的适当。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一篇有名的童话,描写了一个小女孩在圣诞之夜冻死在街头的悲惨遭遇。为这篇童话配画的小朋友,同画面上的小女孩一样是那样盼望在圣诞节的夜晚小女孩能拥有一颗美丽的圣诞树,她把圣诞树画得大大的,上面挂满了礼物,在火柴光里,是小女孩的梦幻和希望。这幅画突出了主题也表达了孩子的心愿。

《渔夫和金鱼》这篇优美的童话描写了善良的金鱼和憨厚老实的渔夫的故事,鞭挞了贪婪狠心的老太婆。画面上有对话的渔夫和金鱼。天上的云彩和海水几乎连成一片,远远的能看到城市的一角。为了画面效果更响亮,小作者用蜡笔画水纹,再用水彩涂色,线条流畅,色彩生动,表现得很有情趣。

3、配画步骤:

(1)用铅笔轻轻的构图,安排要表现形象的位置,突出情节。

(2)把形象画具体,注意动态、表情、相互间的呼应关系。检查主题是否突出。(3)用深色彩笔定稿,并细致刻画。(4)涂色。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课题:留给母校的画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创作实践,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好事物的能力。

2、运用学过的美术知识和技法,表现身边的生活。教学重难点:创作内容、构图安排、画面绘制。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本节课是一节创作课,我们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各种美术知识和方法来表现我们身边的生活。内容也不会限制,可以是学校生活也可以是家庭生活,也可以是社会生活。我们要从生活中选取具有典型性,较鲜明的主题。

2、新授: 作品赏析

《农家小院》是一幅版画。画面上是一处幽静的农家院落,简朴的房舍掩映在绿树红花之中,门前有一盘石磨和一池碧水,几只戏水的白鹅为这静谧的环境增添了几分动感。整幅画呈现出一种朴素、自然的情调,很耐人寻味。

《秋叶》是一幅版画,画面上三个小朋友在树林里捡落叶,秋天的树叶,有的金黄,有的紫红,随着秋风飘飘洒洒的落下来。这些叶子无论从外形和颜色上都是非常吸引孩子们,于是他们忙不迭的捡起来,收藏起这美丽的落叶,就是珍藏起一个金色的秋天。这幅画构图饱满,色彩浓重艳丽,是一幅非常生动的儿童画。

《赛车手》表现的是学生们正在进行自行车比赛,只见他们一个个俯下身子,紧握车把,用力蹬车,使人感到这些车子正在飞快的前进,小作者着重刻画了运动员的动态和神情,表现出一种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这幅画着色爆满,对比强烈,很好的突出了画中的人物。

《喂鸡》是一幅民间剪纸,画面上一个女孩子正在喂鸡,两只大花鸡带着一群小鸡围在女孩身边嬉戏啄米,这幅作品巧妙地运用了剪纸的一些技法,比如细致的刻出女孩身上的花围裙,以及大花鸡漂亮的羽毛花纹,作品非常丰满漂亮。这幅画表现了愉快的乡间生活,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紫色地子托黄色剪纸,呈现出一种明朗、质朴的艺术风格。

《摘果子》是一幅国画,表现得是学生们愉快的课外活动,沉甸甸的果子挂满枝头,把树枝都压弯了,小姑娘高兴的摘着,满脸喜色。这幅国画笔墨淋漓,色彩浓重,有一种稚拙天真的趣味。

《天发区》是一幅蜡笔画,作者用蜡笔一丝不苟,不厌其烦的画出一大片高低错落,色彩各异的新楼房,楼房掩映着绿色的草地,草地中间是宽敞的大道,远处有起伏的山脉,小作者满怀激情的讴歌了改革开放后祖国日新月异的新貌,抒发了自己对祖国热烈的感情,这幅画色彩沉着厚重,有一种油画的味道。

《节日的蓝屋》是一幅线描作品,小作者采用了非常细腻的线条,疏密有致的刻画了一个庞大的场景,天空中有飞翔的鸽子,屋顶有飘扬的彩旗,中间部分为新颖别致的房子,构成了这幅画的主题,地面上那茂盛的树木以及活动的人物为画面增加了丰富的情节。这幅画充分显示了作者的绘画功底。

《静物》这是一幅水粉画,它不是靠边缘轮廓线来塑造形象,而是用深浅不同的颜色和色彩的对比关系来呈现物体的形象和立体感,这幅画显示了作者的用色能力。《小伙伴》是一幅装饰画,小作者运用了民间美术的构图方法,画面充实、饱满、对称,作者以鲜艳的色彩细致的刻画了孩子和动物的亲密关系。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课题:外国雕塑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教材中外国著名雕塑作品,使学生对世界各国不同历史时期雕塑艺术有所了解和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鉴赏力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认识雕塑艺术的特点以及雕塑艺术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教具学具:课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外国雕塑作品浩如烟海,题材内容十分广泛,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其雕塑作品风格也各不相同。我们这节课选择了几件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欣赏。

2、新授:

欣赏雕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雕塑的主题:艺术创作源于生活,生活也是雕塑创作的源泉。一件优秀的雕塑作品应反映生活中的真、善、美。除此之外,雕塑创作和其他艺术一样还应高于生活,在主题上扣紧时代脉搏,弘扬时代主旋律,这样的作品才能得到人民的喜爱和认可,才能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2)雕塑的语言和形式美:雕塑艺术有其特有的艺术语言。首先,它具有三维空间的体量感,不同于平面的绘画,它是以实在的体积占有空间,通过立体的形象来表现艺术主题。其次,雕塑的艺术形象具有凝练性。雕塑的特点是把丰富的内涵凝缩为一个具体的形象。

(3)雕塑的材质美:雕塑作品由于题材的不同,所选用的材料也不同,材料以其自身的材质美感为主题服务,如历史题材的作品宜选用石材或铸铜等材料,现代造型作品可选用不锈钢材料等。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雕塑材料不断涌现,如玻璃钢、钛铝合金等,为雕塑艺术增添了新的风采。

3、作品赏析:

《思想者》(青铜,高186厘米)这是十九世纪法国雕塑家罗丹的作品,在这一作品中,罗丹使整个雕像缩成一团,让人感到他仿佛不仅是用脑袋在思考,而且全身的每块肌肉,每条神经都处在紧张的思索之中,罗丹有意识的把支着下颏的右胳膊肘放在左膝上,形成一种富于表现力的扭转,脚趾深深的抠在台座上,使思考的运动从肩背一直贯穿到脚尖,从而体现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人们从这一艺术形象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受到启迪和鼓舞。

《工人与集体农庄女社员》(不锈钢,高24米)这一雕像是前苏联最优秀的女雕塑家穆西娜的作品,这一雕塑之所以著名,不仅是由于它所体现的重大而深刻的思想意义,还在于它在艺术构思,特别是雕塑的构图上和新材料不锈钢的使用上所作的种种努力。青年工人和集体农庄女社员两个巨大的人像勇猛前进的动势通过向上高举的手势,使构图取得了平衡,共同向着一个目标前进的意义和统一步伐,是苏维埃国家的伟大象征。至于雕像所用的材料不锈钢,这在当时还是首创,不锈钢本身所呈现的银亮色,可以反射太阳光和灯光,当晨曦和晚霞照射到雕像上时,就闪耀出更加明亮的光辉,使雕像更有表现力。

《柏林城市雕塑》在欧洲,林立的高层建筑和遍布城市的雕塑仿佛是一首巧妙的乐章和谐而生动,这些造型各异的雕塑能折射出当代异域文化的一个断面。当我们置身于一种与发达的现代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现代艺术的氛围中时,就会强烈的感受到人们对于自己生活空间的悉心关怀和爱。时代的节奏要求艺术家创造出与之协调的雕塑作品,课本中的西柏林街头的抽象雕塑,与具象雕塑不同,虽没有明确告诉我们表现得是什么内容,但那坚硬光亮的不锈钢质材、庞大高耸的四个圆柱,弯曲缠绕而挺立向上的造型,都给我们一种不屈不挠,强悍有力地感受,一种精神力量,一个美好的想象空间,因而有着强烈的时代感。

《家庭》看了这座雕塑,相信你一定会很快地认出这是有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的家庭。虽然,艺术家并没有对人物的五官和服装进行细致的刻画,但是生动简明的造型,仍然是我们感受到一家人的亲情。这是一件具有现代风格的作品,它不追求逼真的人物形象,而是受取“写意”的手法,抓住三口人体形上的特征,用光滑圆润的外形,组成了一个整体。亨利·摩尔是英国著名的雕塑家,是现代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善于对雕塑做全面地思考,不受具体形象的限制,而且充分考虑雕塑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雕塑语言。

《挑刺的少年》(青铜,高76米)这是一件公元前四世纪左右的古希腊雕塑,它的显著特点是高度的写实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并且还带有一点幽默感。从造型上看,少年的形象基本处于静止状态,但静中有动。一个少年坐着挑脚刺这样一个似乎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雕塑家也怀着极大的兴趣去表现它,体现了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热爱。

《彼得大帝纪念碑》(青铜,黄冈石)这是十八世纪法国著名雕塑加法尔柯涅的作品,彼得大帝是俄国伟大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领导俄国逐渐强大起来。法尔柯涅把彼得大帝塑造成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它骑着骏马在奔驰中突然勒住马头,作品充满了豪迈的气概。雕像的底座由巨大的整块花岗岩雕成,犹如波涛汹涌的浪潮,它象征着彼得大帝的改革是在冲破重重惊涛骇浪中进行的。俄罗斯许多进步思想家、作家都赞美过这座纪念碑。例如:普希金为此写了长诗《青铜骑士》。

《美国国家纪念碑》这座纪念碑位于美国中西部的南达科他州的拉计莫尔山,利用海拔1800米的山峰,依据天然岩石,雕刻了自美国独立以来享有盛誉的四位总统的胸像(自左至右:华盛顿、姐弗逊、林肯、罗斯福)。利用拉计莫尔山峰雕刻伟人像,这是南达科他州的历史学家多恩、鲁宾逊于1923年倡议的。1924年,当年已经58岁的雕刻家加特森·鲍格勒姆(1807-1941)勇敢地接受了这项创作任务。从1927年正式动工,到他74岁时逝世还未全部完成。他逝世后八个月由他的儿子完成了父亲未完成的事业。四座巨像面部平均高度约20米,鼻长7米,嘴宽2.6米,眼宽1.5米,依山势的变化,姿态生动自然,成为美国现代著名的纪念碑雕刻之一。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英语教案 篇4

1.知识目标

(1)能掌握和职业相关的一些词汇,并能在相应的功能句型中熟练运用;

(2)能在恰当的情景下熟练运用关于询问他人的职业及回答的交际用语;

(3)能在相应的情景下熟练地运用关于询问对方将来想要从事的工作及回答的交际用语。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和操练,使学生能掌握本课所学关于职业的词汇,能熟练询问他人的职业及对将来工作的理想,并做出相应的回答;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

3.策略目标

(1)帮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帮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标的英语,学会借助词典来学习。

4.其他目标

(1)在学习职业名称的过程中了解“感动中国的人物”,潜移默化地为学生树立榜样;

(2)在小组学习和帮助他人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热爱集体的良好品质;

(3)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重点词汇:astronaut, coach, actor (actress), writer.

2.重点句型:What do you want to be? I want to be a/an …。

教学难点:

1.正确朗读和运用关于职业的词汇。

2.正确理解、询问对方对将来工作的理想,并能做出正确的回答。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单词卡片,奖励卡片;

2.学生准备:课本,笔。

教学过程:

课前介绍评价方式

Step 1: Warm up and lead in

1. Oral English

2. Sing a song: The Wheels on the Bus.

3. (课件): Look, she is the driver of the bus. Her job is driving the bus. Do you know “job”? 板书Jobs,并介绍课题。

Step 2: Review some words

1. Free talk: What jobs do you know? (Can you act as a …?)

2. Games:

(1) Show some word cards, read and act.

(2) Act, ask and guess---What does he/she do?

Step 3: Presentation:

1. Talk about the great people in .

(1) Watch the screen and think: Who are they? What are their jobs? (通过课件呈现“感动中国”的人物。)

(2) T: They are called the Great People in 2003. 他们是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度人物中的几个。Do you know their names?

(介绍6个人物的姓名。学生活动:介绍人物姓名,摆放相应人物的复读机、图片和文字介绍材料。教师示范第一个。)

(3) Watch and listen.

T: What are their jobs? Let’s listen. (课件录音完整介绍6个人物的工作和业绩。)

2. Learn the new word by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1)示范pair work: Listen, look, match and read. (示范过程中学习生词:coach---c-oa-ch---coach)

(2)学生自学单词,合作完成练习。

T: OK. Boys and girls take out your paper and practice with your partner, please. If there are some new words for you, you can use your dictionary(出示字典), go to listen to the tape or teach each other.

(学生活动:自学不会的单词,合作完成练习。)

(3)学生组内练习介绍一个人物。(学生活动:选择一至两个人物在组内练习介绍。)

3. Introduce them in the front.

T: Who wants to come here and introduce one of them to us? Please listen carefully and check your answers.(学生活动:自愿前来介绍一个人物。)

要求:介绍以后要板书图片;离人物介绍大图较近的学生可以引导用大图片。

4. 相应单词的练习

astronaut:

(1) Pronunciation: astronaut---an astronaut.

(2) Practice (Pass the picture and ask) What does he do? He is an astronaut.

writer:

(1) T: Can you act as a writer? 引导学生练习: writer---writer

(2) T: What other writers do you know?

actor:

(1) T: Who’s your favorite actor? (根据学生的回答介绍:actress)

(2) T: Do you want to be an actor or actress? Why?

5. Learn the sentence patterns.

(1) T: They are all the great people in China. We will always remember them. Do you want to be one of them? 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 You can say: I want to be …。 (出示句卡,带读,板书)

(2) T: What about my daughter? Can you ask her?

(出示句卡,学习问句,板书) want---want to be---What do you want to be---grow up---when you grow up---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

(3) 课件:播放录音---妞妞的回答

(4) Practice: Pair work; Show in the front.

Step 4: Reinforcement --- Talk about the most popular job.

T: Excellent! You have so many wonderful dreams for your future job. What is the most popular job in our class? Let’s finish a questionnaire.

(1) Model;

(2) 小组调查;

(3) 各小组填写结果;

(4) 汇总全班调查结果

T: The most popular job in our class is ________. Why do you want to be a/an …?

Step 5: Summary

T: How can you make your dream to be true? What can you do for your dream?

Please remember: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课件呈现)

Step 6: Homework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十五自然探索——火山教案 冀教版 篇5

中位数

教学目标

1.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中的意义,会求中位数。

2.了解中位数与平均数的异同,会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统计方法,体会各自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重点

中位数意义的理解及求法。

教学难点

对一组数据的具体情况及所要分析的问题作出何种统计方法的合理选择。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前面我们研究了有关可能性的统计知识,这节课我们将研究新的统计知识。

二、探究新知

1.认识中位数

出示五(1)班第3组同学掷沙包成绩统计表: 问:你觉得他们掷沙包的一般水平应该是多少米? 姓名 李明 陈东 刘云 马刚 王明 张炎 赵丽 成绩/米 36.8 34.7 25.8 24.7 24.6 24.1 23.2(生可能会估计在23-25米之间或说用平均数来表示等。)引导如何计算平均数并计算出平均数27.7。

问:平均数与估计数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引导观察统计表中的每个数据与平均数之间的差别。(发现有两个同学的成绩太高,而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都低于平均值。说明用平均数来表示第3组同学掷沙包的一般水平不太合适。)

问:那用怎样的数据表示比较合适呢?为什么?(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并汇报。)

小结: 24.7这个数据,比它前面3个数小,比它后面3个数大,像这个位置处于一组数据正中间的数,我们就把它叫这组数的中位数。(板书)

2.理解中位数

中位数可以对事物的大体趋势进行判断和掌控,它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适合反映事物的一般水平。像第3组同学掷沙包成绩所用的中位数24.7,说明这一小组中超过一半的同学掷沙包成绩都能达到和超过这个水平。

问:

①某班同学数学单元测试成绩的中位数是88,请说说这个数据说明什么问题? ②绍兴县某月的空气污染指数的中位数是65(50--100为良),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2017.3.1 2016-2017学年最新版

问:

①如果把25.8改为31.4,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否发生变化?是多少?中位数呢?为什么?

②如果把24.1改为22,平均数和中位数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 ③如果把25.8改为24.4,平均数和中位数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 ④如果把24.1改为24.8,平均数和中位数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

小结: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的大小变化,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化,平均数与每个数据的大小有关,与数据的排列位置变化无关;中位数有时与数据的大小变化无关(其所在数据的排列位置不变时),有时与数据的大小变化有关(其所在数据的排列位置变化时),中位数的变化与其所在一组数据的位置排列顺序变化有关。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据就是中位数,它不受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

3.求中位数

出示五(2)班7名男生的跳远成绩统计表:

问:用什么数来表示这组男生跳远的一般水平合适?为什么?

姓名

李志强

陈文 王文贤 赵军

张鹏

刘卫华

于国庆 成绩/米 3.06 2.90 2.74 3.52 2.83 2.89 2.78(1)分别求出平均数和中位数。并问中位数怎样求?(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得出:是把数据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求中位数。)独立完成求平均数与中位数。

(2)把求得的平均数、中位数与各数据比较,用哪个数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3)如果2.89m及以上为及格,有多少名同学及格了?超过半数了吗?

(4)如果再增加一个杨冬同学的成绩2.94m,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又是多少?

根据学生出现争议问:你求出中位数了吗?怎么办呢?

(通过前后题目的数据数对比)组织学生讨论小结:当一组数据有双数个时,中位数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学生独立计算该中位数。

4.新知小结:

观察比较上面几道题的中位数与平均数,说说中位数与平均数的异同。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与学习,你又有了什么收获?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十五自然探索——火山教案 冀教版 篇6

第五单元 像科学家一样工作 第十八课 科学学习回顾

一、教学目标:

1.归纳出科学探究的活动的基本类型,梳理出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2.用多种方法获得信息和整理信息,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科学探究。3.体会到科学探究方法和技能的作用,说出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4.知道科学探究技能的种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归纳出科学探究的活动的基本类型,梳理出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2.体会科学探究方法和技能的作用,说出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3.用多种方法获得信息和整理信息,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科学探究。4.知道科学探究技能的种类。

三、课时1节 教学过程:

活动1.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 A.活动目标

1.能回忆出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类型。2.能归纳出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环节。

3.能对某个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进行具体的分析。B.活动过程

1.指导学生归纳总结科学探究活动的类型u(1)教师|述:科学探究是科学课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过程,从三年级开始,我们经历过许多的科学探究活动,想一想你经历过哪些科学探究活动。

(2)教材第85页图片,让学生观察后分别回答这些探究活动的类型。

(3)鼓励学生分别举每个类型的3—5个具体探究活动,如设计与制作类的活动;有设计制作风车、小吊车、小火箭„„列表分类记录.

(4)提问:除了上述探究活动类型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探究活动的类型·最感兴趣的探究活动是什 1

么?说说自己的理由。(5)学生分组交流。

2.指导认识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

(1)教师提问:一个探究活动需要经历几个探究的环节?

(2)学生分组讨论,根据自己熟悉的课例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包括几个环节。学生可以选其他活动进行分析.描述并记录每个探究环节的分析结果。

(3)鼓励学生选择分析不同的探究活动过程,井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交流。

(4)第86页一个科学探究活动过程的分析,尽管科学探究活动的类型多种多样,但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过程是一致的。一般都要经过“提出问题——猜想假设预测——制定计划一一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几个基本的探究环节,但对不同的活动类型,具体的探 究环节也有所不同。活动2.我学会的一些技能 A.活动目标

1.能运用某种技能进行一定的科学探究活动。2.知道科学探究过程的基本方法。3.能运用多种方法来整理信息。4.体会到技能对科学探究的重要作用。A.活动过程

1.指导学生了解科学探究有哪些方法和技能。

(1)教师讲述:在科学课上我们要进行科学探究就离不开具体的方法和技能,科学探究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能: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实验、观察、制作、种植饲养、调查、整理信息、归纳结论、表达与交流等都有具体的片法技能。想一想,在科学课学习中你都掌握了哪些具体的方法和技能?

(2)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可以就某个探究的环节回忆自己所运用的方法和技能。如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方法、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的方法、整理信息的方法等。根据实际和学生兴趣,鼓励不同小组总结归纳不同的方法和技能。2.学生体验方法和技能的作用。

(1)教师-一边讲述一边投影: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整理信

息的方法有----曲线法、柱状图、扇形图、概念图等。.(2)组织学生选择自己在科学课学习中的一组数据运用上面的力法

来整理信息。

①选择的数据应体现两个量之问的变化,如时间与温度、年龄与体重、时间与小车运行的距离.时间与小鸡的食量等之间的变化;

②尽可能试着运用多种方法来整理信息,但不一定每种方法都可行;③绘制图表时要按照具体的方法整理数据、描点、绘图。对于感到难度的学生可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从所学的教材中找到更多的图表并加以说明。

(3)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整理信息的方法和结果,说说掌握方法和技能对探究活动有什么作用。3.指导学生体会探究活动是多种技能的综合运用。(1)提问:从图中你有哪些发现?

(2)学生回答自己的发现,说说采用的是什么方法。(3)指导学生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会有什么发现。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十五自然探索——火山教案 冀教版 篇7

第五单元 像科学家一样工作

第十七课 走近科学家

一、教学目标:

1.设法收集有关科学家和某项科技发展的资料,从科学家的事迹中归纳其主要成就及科学精神。2.能采用某种方法将收集的资料展示出来。

3.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4.具体|说出某项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知道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5.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初步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2.具体|说出某项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知道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3.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初步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4.用某种方法将收集的资料展示出来。

三、课时2节

第1节

教学过程: 1.导入:

⑴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名字? ⑵知道哪些我国科技项目? 2.学习新课;活动

1、我所了解的科学家 A.活动目标

1.设法收集有关科学家的资料,根据资料说出科学家最使自己感动的地方。2.分析科学家取得某项成就的原冈。3.具体说出科学家的哪些精神值得自己学习,B.活动过程:

1.此活动采用课内外结合的形式,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科学家故

事的书籍及音像资料,课上先个人阅读整理资料,然后分小组形式进行交流。

2.学生明确活动的任务——科学家之所以能够取得杰出的成就与他们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有关。

3.学生任意选择一位科学家,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相关信息,分析科学家所取得的成就及成就的取得与哪些因素有关;确定一个主题,如献身科学、善于观察与思考、勇于创新等。4.学会获取信息。提示学生在查阅资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探究的主题确定阅读的目的、制定阅读的提纲和方法。(2)依据阅读的提纲,选择合适的同书及网址查阅相关内容。

(3)围绕提纲有重点地浏览资料的题目,先选择与提纲的内容,然后再认真地阅读。

5.小组交流自己的阅读结果.说说科学家的主要成就和值得自己学习的精神,或通过列举多个科学家的事迹来说明某种精神。

6.小组代表,选择并确定呈现、表达方式,演讲排练,准备参加全班演讲赛。

7.学生进行科学家的故事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课所学的技术,学生按照活动评价表5的内容对参赛进行评价。

8.教师小结:科学家所取得发明创造的成就与他们从小热爱科学,善

于观察与思考,能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答案及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精神有关。

第2节

活动2.科技与历史 A.活动目标

1.收集有关科学技术发展的资辩。

2.能分析出科学技术的发展渗透着多位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某项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B.活动过程:

1.指导学生掌握研究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过程和方法。

(1)选择小学阶段所涉及的任意一项科技的发展史为例,引导学生回忆以前所做的研究,(2)强调研究某项技术发展史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①收集有关资料。

②按照发明的过程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排序整理。重点要体现技术发

明年代、技术改进发展、技术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的几个技术发展阶段。

2.学生收集和整理某种科学技术发展的信息,町以通过阅读有关书籍或上网来获取信息,也可以通

过小组交流来获取信息,按照上面的方法整理信息。

3.组织学生先在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并分析在某种技术的发 展过程中,某个科学家的技术发明的重要作用及核心技术的特点。4.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5.将学生的发现汇总在一起,利用展牌、墙报等方式展示出来,与其他年级的同学共同分享研究成果并吸引更多的同学关注科技发展史,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小结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十五自然探索——火山教案 冀教版 篇8

第三单元 第一课 春天的故事

学习目标

态度:通过学习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祖国建设突飞猛进的步伐,体验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从而在内心中拥护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坚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信念。

能力:学会从图片、表格、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将图片与文字内容有机结合、综合利用,加深对教材的理解;通过观察身边生活,采集相关资料,比较今昔变化,形成搜集、整理、分析资料,比较今昔变化,形成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正确处理社会信息的能力。

知识: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开始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迎来了“春天”。了解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大致进程。探究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巨大变化,认识改革开放推动社会进步的真理,理解改革开放决策的正确性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性。学习准备

1.搜集有关改革开放主要进程的图片、资料。

2.反映改革开放前后家乡面貌发生变化的具体事例、实物照片、调查访问记录。3.有关深化改革推动开放的新闻报道、政策文件。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起疑问

教师出示改革开放前反映人民生活情况的图片、实物、引导学生对比今天的生活,发现前后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然后提出问题:“我们生活在短短的20年中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变?”促使学生带着好奇心探究原因、学习本主题的内容。2.探究发现,了解改革开放的大致进程

在学习改革开放时,要适当做一些补充介绍,说明改革开放的主要进程。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主要标志,从此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承包责任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个阶段。同时,改革也是伴随着对外开放进行的。我国的对外开放从1980年创设经济特区开始,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生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当然,这些具体的知识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只是要有所了解,形成初步的印象。

另外,对改革开放的认识还应建立在探究发现的基础上,如利用课文中的《中国地图》,从中查找对外开放的特区、港口城市,得出对外逐步扩大、递次推进的结论。再如,学生们也可以从父母口中的“大锅饭”、“铁饭碗”、“责任田”、“合同制”等词汇中,获得改革影响到千家万户的认识,产生直观的感受。

3.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

在“看图片,谈感受”的探究活动中。一方面,学生可以从给出的图片中发现今昔的变化;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从自己身边的真实案例、图片中总结出家乡乃至自己家庭生活中发生的变化。鼓励学生说出内心的感受,发现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及时予以引导和鼓励。

最后的社会的调查活动,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价。教材表格中给出的物品只是代表了一个生活层面,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生活用品也不尽相同,要引导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进行纵向比较,发现生活中的变化。

当然,在一些相对贫困的地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能并不显著,并且改革开放也使一些社会矛盾凸现,甚至激化,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得到解决,说明改革开放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说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还很长,还很艰难。对此,教师要实事求是,不回避矛盾和总是,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识、分析和对待这些题。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十五自然探索——火山教案 冀教版 篇9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讲述:在一天中我们的心跳快慢会发生一些变化,有些时候会感到心跳加快,全身发热,甚至流出汗来。那么,心跳的快慢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二)新课教学

◆活动2:探究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

1.提出问题:心跳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猜想假设。

教师:怎样证明自己的假设呢?

学生:

(1)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2)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3)分组开展探究活动。

(4)汇报交流探究结果。

教师小结: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心跳加快时,输送到全身的血液增多,以满足人体的需要。

◆活动3:调查新技术在医疗中的作用。

教师:新技术在医疗中的发展和应用能够帮助人们摆脱病痛,甚至重新获得生命;你知道哪些医疗方面的新技术?这些新技术又是怎样帮助人们的呢?

学生:交流自己组搜集到的有关医疗方面的新技术。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十五自然探索——火山教案 冀教版 篇10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讲述:我们已经学习了生态系统,大家想不想制作一个生态瓶来模拟生态系统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动手试试吧!

(二)新课教学

1.提出研究的任务:你能制作一个生态瓶来模拟生态系统吗?你能通过生态瓶探究如何使生态系统保持平衡吗?

2.学习制作生态瓶,并设计研究方案。

3.提示:制作前先查阅有关陆地,森林等生态系统的资料,再设计自己的生态系统模型,由哪些成员组成,需要怎样的环境条件,怎样使自制的生态系统模型尽量保持长时间的平衡。征求同学和老师的意见后,开始行动。

4.自行设计。

5.交流:自己设计的生态系统模型是如何维持平衡的?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需要做哪些改进?

6.你能参考池塘生态系统,做一个模拟陆地生态系统的模型吗?

根据观察内容设计表格,记下每次观察结果,并画出模型中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关系图。

上一篇:门诊部护士长工作计划下一篇:优秀项目经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