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法律宣传总结

2024-08-13

宪法法律宣传总结(精选8篇)

宪法法律宣传总结 篇1

今年四月是自治区第十个“宪法、法律宣传月”。根据萨依巴格街道第十个“宪法法律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社区实际开展了“宪法、法律宣传月”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佳鑫社区党支部对今年自治区第十个“宪法、法律宣传月”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进行全面部署,落实宣传经费。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对宣传月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安排,做到具体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形成良好的组织体系。

社区结合当前维稳工作实际,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严厉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基本精神。在走访入户中,以“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为中心,加大了牢固树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等宪法理念宣传力度。同时结合本社区实际,开展了以下几项法律宣传活动。

2013年4月8日我社区党支部组织社区干部及社区居民进行了以“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为主题的集中宣传教育活动。

2013年4月11日在小区门口开展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宣传活动。

2013年4月13日在附近的流动人口比较多的工地开展了一次流动人口普法宣传活动。

通过开展这几次活动,使社区广大群众增强了自身的法律意识,认识到要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就要依靠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集全社会的力量做好宪法、法律宣传,进一步调动了人民群众参与“宪法、法律宣传月”活动的积极性。使宣传活动达到了宣传的目的。

宪法法律宣传总结 篇2

一、法律意识的含义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和法律现象所具有的观点和心理, 也就是人们对法律的看法以及人们自觉守法、用法的程度。法律意识具体内容应该包括法律知识、法律观点和法制观念三个部分。人们的法律意识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人们的法律意识是人们对客观法律的反应, 因此, 法律意识的产生要以一定的法律知识作为基础, 人们只有具备了相应的知识, 对法律有一定的了解, 才会产生法律意识。因此, 要树立法律意识, 要求每个公民都要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 这是重要基础。

人们生活在一定的法律关系中, 不同的人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有不同, 因此, 每个人对法律的认识以及守法、用法程度不同, 每个人法制观念强弱也有所不同。

法律观点是人们对法律本质、法律作用等一系列问题的基本看法, 每个人对这些方面都会有不同的看法, 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法律观点。

法律知识、法律观点和法制观念构成了人们的法律意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公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 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因此, 要想提高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就要树立马克思主义法律观, 学习法律知识并参加相应的法律活动, 增强公民法制观念。

二、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措施

( 一)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法律是党领导的全国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的体现, 国家各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都需要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 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 法律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和动力, 会失去根基, 这也是社会主义法律的一个比较显著的特色。为了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更好的发挥法制宣传教育的作用, 我国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普法教育活动, 在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由于我国法律意识基础比较差, 起点低, 多数公民法制观念还是不强, 对法律知识掌握不够多, 已经树立起来的法律意识也不是很牢固。公民法律意识还不能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的需要, 与国际社会也存在很大差距。因此, 必须要加大普法教育力度, 加大法制宣传教育, 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 使公民增强宪法观念, 学会如何使用宪法, 积极维护宪法的尊严, 保障宪法的实施。促进领导树立法制观念, 依法决策和管理各项事物。帮助不同行业熟悉本行业的相关法规, 自觉依法办事。使公民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 能够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使学校能够进行更加完善的法制教育, 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 二) 营造良好的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深刻的, 因此, 建立良好的环境, 也有利于提升公民法制观念, 也是比较重要的。环境应该包括相关书籍、报刊以及其他出版物, 包括与法制有关的电影、电视和其他的艺术形式, 还有就是通过标语、板报等形式营造良好的氛围。要利用身边的各种事物来营造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环境, 对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有很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 三) 坚持依法治国

只有不断坚持依法治国, 坚持严格执法, 才能对公民进行法律意识的渗透, 才能培养和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要想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是需要一定的实践的, 只有在社会上不断开展依法治国的实践活动, 才能更好的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如果国家领导机关能够始终坚持依法治国, 开展依法治国的相关活动, 相关部门能够严格执行法律, 就能有效维护法律的尊严, 体现出法律的神圣不可侵犯性, 就会对人们产生一定的引导力量, 使人们在心理上对法律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 增强法律权威, 经过不断的引导, 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因此, 要想增强公民法律意识, 国家领导机关和相关部门就要做好引导工作, 坚持依法治国, 增强法律权威。

三、结语

公民法律意识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法制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也对国家的长治久安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应该不断采取措施, 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当前, 我国公民法律意识还难以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 法律意识还不够高, 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 也不利于公民自身权益的维护。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 总结经验, 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帮助公民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 提升公民法律意识, 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 1978.

[2]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4.

宪法序言的法律效力 篇3

【关键词】宪法序言; 法律效力; 宪法功能

中图分类号:DDF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5-0226-01

有关宪法序言的法律效力问题,历来是学界争论比较激烈的问题。

1 关于宪法序言法律效力的学说

1.1 全部无效说

一种观点认为,宪法序言不具有法律效力其理由是:

(1) 宪法序言因其过于抽象而不具有规范性效力。

(2) 宪法序言事实性的叙述不具效力。

(3) 宪法序言不具备法规范的结构要件而无效力。

1.2 全部有效说

随着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另一种观点认为,宪法序言具有法律效力。其理由主要是:

(1) 序言作为宪法的组成部分,应当具有法律效力。

(2) 宪法序言的通过、修改和解释程序,与宪法的正文是完全相同的。这在各国是个通例。

(3) 宪法序言承担着重要职能,具有构成宪法法规的规范性基础。

1.3 部分效力说

再一种观点,也就是“部分效力说”,从法序言的法律效力有三种不同情况:

(1) 它记载历史事实的部分完全没有法律效力。

(2) 确认基本原则的部分须和宪法正文的规范结合起来才有法律效力。

(3) 属于规范性的部分具有完全的法律效力。

1.4 模糊效力说

还有一种观点主要是针对“部分效力说”提出的,认为“部分效力说”对宪法序言内容所作的现象分析值得肯定,但不同意“部分效力”的提法,而主张以“模糊效力”来取代。

1.5 强于正文效力说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宪法序言是国家的宣言书、总纲领,是宪法正文的基础,其效力当然要强于宪法正文。

1.6 其他的观点

当然除了上述观点外,关于宪法序言的效力还有其他一些观点和看法。如有学者认为,各国宪法序言大致有几种情况:一是陈述性的序言(美国式),二是原则性的序言(法国式),三是纲领性的序言(中国式),四是综合性的序言(1974年前的南斯拉夫式)。

2 关于宪法序言法律效力的问题的看法

对于宪法序言法律效力的问题,笔者有自己的一些看法。我们不能孤立地理解宪法序言的法律效力,更不能与普通法律的效力混同起来。笔者认为宪法序言应该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笔者认为应该从下面两个角度来理解宪法序言的法律效力。

2.1 从宪法序言的功能上来考量宪法序言的效力

法的价值是指法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法的价值肯定包括法的目的因素,因此,从某个角度讲法的目的决定法的功能,因此宪法的目的决定宪法的功能,也就是宪法的目的决定宪法序言的功能。有的学者是这么说的宪法“把国家的理想目标写入条文从而提供一种象征功能,它们规定了政府的结构形式、并试图为政府统治的权利进行辩护。”因此,宪法的目的一般体现在三个方面:表述国家的目标、形成政府的结构、以及确立权的合法性和正当性。除了形成政府结构这一目的主要是由宪法正文来实现外,其余两个方面的目的在宪法序言中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宪法既然有着特殊的功能,那么这就决定了其应当有特殊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既然宪法序言有特殊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宪法序言的作用和效力问题。这里从宪法的目的到宪法功能到宪法的内容到宪法的效力,应该是这样的关系,宪法的目的决定了宪法的功能,而宪法的功能决定了宪法的内容,而宪法的内容决定了其具有的效力。

2.2 从整体的角度考量宪法序言的法律效力

从宪法从整体角度发挥其效力的角度考量其效力问题。宪法序言是作为整体来发挥其效力的,而不是要逐字逐句的去探讨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我国现行宪法序言的法律效力是一种整体的效力。

1) 所谓整体的效力,是指宪法序言作为一个整体被认为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不必深究每一段文字、每一句话具体的法律效力。它主要通过宪法正文条文,一般法律法规及政治机关、各种组织的行为与宪法序言不相抵触来实现;而不是必须由一定机关及其人员直接依据某一段文字进行的“实施行”或“执行”活动来实现其法律效力。

2) 宪法序言整体效力的内涵还包括的内容是,不能看宪法序言是否具有司法适用性,而是从更广义的层面看宪法序言是否能得到普遍而有效的贯彻和遵守。

3) 宪法所承载的特殊的功能决定了宪法具有特殊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从普通法律,特别是民法、刑法中归纳出来的法律規范结构来看待宪法,往往会得出“宪法非法“的错误结论。

3 总结

1) 各国的宪法序言一般都具有法律效力,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宪法序言是不存在的。有区别的是各国宪法序言的效力的强弱、效力的明确与模糊之分,坚持宪法序言具有法律效力的学者也指出,宪法序言中不同内容的效力作用方式和效果表现并不完全相同。

2) 判断宪法序言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准,不是看宪法序言是否具有司法适用性,但具有政治机关的适用性。

3) 宪法序言的效力由宪法序言的功能直接决定。而宪法序言的功能又是由宪法的目的所决定的,宪法的目的通常包括:表述国家目标、形成政府结构、还有一个是确认政治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4) 宪法序言是作为一个整体发挥其效力的。而不必逐字逐句的去探讨,而应该上升一定的高度去理解宪法序言的法律效力。

参考文献:

[1]李步云. 宪法比较研究[M].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88-189,190-192,194-195.

[2]参见何华辉:《比较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 43-44页。还有学者认为,宪法序言不是规范性的东西,它只是起到一种说明、解释或类似宣言的作用,本身没有强制性,也不像条文那样规范具体,所以不具有法律效力。参见浦增元文:《宪法序言的基本特点》,《政治与法律》(丛刊),1982年(1)。

[3]黎晓武,徐光兵主编:《宪法基本原理》,群众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

[4]殷啸虎,李莉:《宪法序言的功能与效力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12卷。

[5]殷啸虎,李莉:《宪法序言的功能与效力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12卷。

宪法宣传活动总结 篇4

组织落实到位

一是领导重视,以党委书记龚__为组长,镇长有__为副组长,全体班子成员为组员的宪法学习宣传领导小组,对宪法宣传周准备实施的全过程进行了监督指导。二是经费保障,镇司法所制定了宪法宣传周具体的实施方案以及所需的活动经费,宪法学习宣传领导小组相当重视,并给予了足额的经费保障,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三是沟通协调,宪法学习宣传领导小组在宪法宣传周活动开展前,联系了活动相关单位,要求与镇司法所积极配合协作。四是准备充分,镇司法所在宪法宣传周开始前将所需物品全部购置完毕,包括易拉宝、徒步行所需的彩旗等等。

宣传氛围浓厚

一是定制五个国家宪法日主题的易拉宝,将其置于辖区内的重点区域,比如公共法律服务站、__镇消防中队、文广站,并在电子屏上播放宪法宣传片。二是各村委会、居委会的宣传栏中张贴之前下发的关于国家宪法日的海报,让辖区内更多群众了解国家宪法日。三是海桥中学、海桥小学配合镇司法所,要求每个班出一期国家宪法日相关的黑板报。四是在12月5日下午,开展“司法行政开放日”活动,共邀请镇人大主席沈国兴、党委副书记陈健、村部分两委班子成员及群众代表20人参与,观看了宪法宣传视频,介绍了司法所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的主要职能、办事流程、海棠法溪法治宣传阵地建设的成果以及20__年度特色工作和20__年工作计划。

活动形式丰富

一是开展宪法我能读早市,12月5日上午,__镇司法所在__路路口开展以“法润__与宪同行”为主题的宪法宣传早市。早市活动中,__镇司法所向群众发放宣传折页和法宣产品,并且开展“宪法我来读”活动,邀请过往群众朗读宪法条文,进行宪法宣誓。

二是开展宪法进校园系列活动,12月6日,司法所在海桥中小学开展系列活动,活动共分为三项内容:首先是宪法我能读、宪法我能背,由司法所工作人员带领同学们开展宪法宣誓仪式,然后由海桥小学低年级的同学整齐朗读宪法读本,海桥中学同学们通过接力背诵宪法法条;其次是宪法黑板报和手抄报评比。通过前期充分的沟通,海桥小学和中学所有班级以“您好宪法”和“法润__与宪同行”为主题精心制作黑板报和手抄报,并评出一二三及优胜奖若干名;最后是宪法知识讲座。由司法所工作人员讲述宪法的修改历程、修改的意义等。本次宪法进校园系列活动加深了师生对宪法的认识和参与热情,使同学们真正感受到宪法在身边。

三是举办宪法趣味运动会,12月6日下午,__镇举办了以“法润__与宪同行”为主题的宪法趣味运动会活动,由机关事业工作人员、法治宣传对象、人民调解对象共计30余人组成,趣味运动项目共分五个,每一个项目都蕴含了宪法相关的知识,比如夹乒乓球,每个队伍选出五名选手,将印有“宪法”字样的乒乓球从印有“一九八二”字样的帽子中依次传递到“一九八八”、“一九九三”、“一九九九”、“二零零四”、“二零一八”帽子中,表明现行宪法自1982年出台后,共公布了五次宪法修正案。本次趣味运动会将游戏与说法结合,在保证宪法宣传力度的情况下,充分调动了所有活动者的热情,寓教于乐,弘扬了宪法精神,阐述了宪法知识。

四是开展宪法徒步行活动,12月7日上午,由机关事业工作人员、法治宣传对象、人民调解对象等组成的30余人宪法宣传志愿者在司法所带领下,从镇司法所出发,到达__镇海棠读书会,再折返回到__路街道,沿路对商铺、医院、旅馆、超市等人群比较密集的地方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共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200余份,宪法宣传品100余份。

宪法日宣传活动总结 篇5

按照司法部门的要求,我校结合实际,制定了开展“12.4”宪法宣传日活动实施方案,按方案要求,及时开展了系列宣传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系列宣传活动。

为开展好“12.4”宪法宣传系列活动,我校决定提前启动系列活动,11月初,制定实施方案,安排布置系列宣传活动。召集会议,明确参加系列宣传活动的人员、所要宣传的法律法规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行宣传。

二、围绕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宣传活动。

(一)利用大课间向中学生宣传宪法日内容。

(二)利用主题班会向中学生宣传宪法日内容。

(三)利用中学生向家长宣传宪法日内容。

(四)中学生利用双休日向社会宣传宪法日内容。

(五)司法部门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为契机,联合学校在912余学生中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主要内容,给师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课。向参加活动的每位学生发放了1份《未成年人保护法》单行条文。

(六)今年的系列活动,发放宣传材料1000份,法律法规单行本400册,法律知识读本200册,法律法规汇编30本,解答法律咨询230人次,出动宣传人员100多人次。所宣传的法律法规有:《宪法》、《刑法》、《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禁毒法》。

宪法宣传月总结 篇6

佳鑫社区党支部对今年自治区第十个“宪法、法律宣传月”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进行全面部署,落实宣传经费。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对宣传月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安排,做到具体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形成良好的组织体系。

社区结合当前维稳工作实际,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严厉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基本精神。在走访入户中,以“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为中心,加大了牢固树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等宪法理念宣传力度。同时结合本社区实际,开展了以下几项法律宣传活动。

4月8日我社区党支部组织社区干部及社区居民进行了以“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为主题的集中宣传教育活动。

204月11日在小区门口开展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宣传活动。

年4月13日在附近的流动人口比较多的工地开展了一次流动人口普法宣传活动。

宪法法律宣传总结 篇7

本次活动由工委宣传部、普治办、司法局牵头, 公安、交警、消防、工商、税务等32个政法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和迎宾街、胜利街、大学院校等在主会场设立宣传展台,

法律咨询台和有奖问答台, 发放宣传挂图、宣传单、宣传册、法律知识读本等宣传资料。

广场大屏幕滚动播放法治宣传口号, 大港工委、管委会领导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到世纪广场主活动地点参加现场宣传活动。

在广场大型宣传活动的同时, 中塘镇等八个镇街也分别设立分会场, 宣传广大村民、居民最关心的、最需要的法律法规知识, 提高人民群众守法、用法意识和法律素质。南开

大学滨海学院、天津外国语学院滨海外事学院法律专业学生、法律志愿者分别在校园内部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掀起高校学法热潮。

活动期间, 大港普治办围绕“六五”普法的开启, 制作10块精美展牌, 此外, 大港普治办还印制了《大港“六五”普法规划问答》宣传单制作普法环保袋、在世纪广场主会场及八街镇分会场进行发放。同时, 联合教育局、海滨教育中心, 利用“家校通”短信平台, 向辖区小学生家长发送“12·4”法制宣传日活动主题为内容的宣传短信, 共同教育孩子从小学法、知法、守法。联合有关部门在社区电子屏全天播放法制宣传口号, 广泛宣传与居民群众工作、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宪法》、《人民调解法》、《物权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劳动合同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天津市法制宣传教育条例》、《法律援助条例》等法律法规。

袁贵仁:将宪法法律纳入升学考试 篇8

以宪法为核心设立法治课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宪法所确立的党的领导地位、社会主义道路,所体现的民主法治精神,所明确的国体、政体和基本制度,所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给青少年学生讲清楚、讲透彻,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按照四中全会的部署,教育部正在抓紧研究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将从教材编写、课程安排、教学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抓紧完善宪法和法治教育的保障机制;抓紧研究将宪法及基本法律内容纳入升学考试的办法,进一步突出宪法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以国家宪法日活动为契机,建立制度化的学校宪法教育机制。设立国家宪法日是推进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的重大举措。全国40万所中小学将开展宪法晨读活动,由学校、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宪法序言及正文中的适当章节、条款,组织学生集体朗读;中小学校长将亲自主持宪法学习活动或者为学生讲授宪法课;中小学还将围绕国家宪法日主题,开展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上一节宪法教育课、举行一次特别升国旗仪式等,加深学生对宪法与国旗的认识。高等学校将组织法律专业的师生开展宣讲宪法的实践活动。

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育方式与途径,确保宪法教育取得实效。教育部门和学校将组织各方面力量,积极探索符合青少年认知能力与特点的宪法教育形式,采用形象生动、贴近生活的教学方法;积极推动立法、司法机关、科研机构、专业人员参与大、中、小学的宪法教育活动;鼓励编写和推广符合青少年特点的宪法教育读本,开发有创意的宪法教育资源,大力推动以宪法为核心的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大对全国青少年普法网的支持力度,举办网上宪法教育专栏,开展“法学名家普法进课堂”活动,征集法治教育优秀课件,充分利用网络手段,推动优质法治教育资源进入中小学;将采取措施,在全国设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丰富法治教育形式。着力加强高校法学学科建设,推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基础的宪法研究。

上一篇:律诗的平仄格式下一篇:腾龙洞导游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