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有感

2024-08-10

读《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有感(共10篇)

读《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有感 篇1

你读过让人笑到脸抽筋的历史吗?你看过让人哭得双眼红肿的历史吗?也许有,也许没有。但没有哪本历史书,能像《明朝那些事儿》一样,让你在无声的啜泣中微笑,在放肆的狂喜中悲伤。它是一部小说式的历史卷轴,铺开明朝近三百年的风云变换。

行走在那幽默又富有激情的文字之间,穿越历史的风霜雨雪,展现在我眼前的,是那样一幅幅绝美的画面:鄱阳决战的残阳与天空,被一湖血水染成绚烂的红色;郑和伫立在宝船之首,回望在沧海中奋力前行的大明船队;阑珊灯火下,徐阶低声吟诵、张居正奋笔疾书的身影;暮色四合时,李时珍翻山越岭,寻药著书时的刚毅面容。

在当年明月诙谐而细腻的笔触下,我似乎回到了几百年前的大明王朝,看到了那一场场血雨腥风,目睹了那一次次感天动地。在读这部书时,我总觉得我是在读一部囊括了三个世纪的小说。但在我查了很多资料后,我发现,它与小说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叙述的历史都是真实的,不过使那些枯燥无味的历史文献丰满了起来。当年明月的写作总能牵动读者的心弦,在读《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我就像个木偶,心甘情愿地受作者的摆布,在他文字的引领下,时而欢笑,时而悲伤。

我为朱元璋平定天下,却一将功成万骨枯而嗟叹;为解缙的满腹才华却不自量力而悲哀;为王守仁的历经坎坷然终成圣贤而心潮澎湃;为严嵩的原本正直却在压力与抉择中误入歧途而扼腕叹息;为杨继盛的拼死上书终被害牺牲而愤慨;为张居正的鞠躬尽瘁终操劳去世而心酸„„

作者在这部书中倾注了太多的情感。我想,只有饱含情感的书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当作者将情感蕴含在文字中时,读者才会为你欢笑,为你流泪。

但我欣赏并为大家推荐这本书,不仅仅因为它开辟了全新的方式来叙述历史,用幽默诙谐的语调和新潮的词汇生动描绘了整整一个王朝三百余年的兴衰。更多的,是因为那些文字中蕴含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与众不同的独到见解。

凡读过《明朝那些事儿》的人都知道,他的文字可以瞬间让你阴转晴。但他的幽默却与那些粗俗恶心的笑话截然不同。他可以用生动搞笑的情景在轻松中再现史实;他可以旁征博引在会心一笑中拨云见日;他可以用地球话造出火星文的“笑”果,使人欲读之而后快;他可以明说暗喻、古今反差、或浅或深,一切尽在不言中„„

我有时就会想,当年明月的语言为何就能如此风趣自然?看笑话的时候,几十个下来最多干笑一两声,而读《明朝那些事儿》,却能让人笑到前仰后合喜极而泣。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笑话纯粹是为了笑而取笑于人,当年明月却是有意无意地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书写他所热爱的历史,这是他的风格,也是他的信仰。

在我看来,只有真正的热爱才能感染他人。同样地,一个乐观的人,他说的每一句话似乎都是含笑的。在读这本书时,那白纸黑字间蕴含着的阳光的力量,总能使人释然。怀着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再大的困难,不也就那么回事吗?

当年明月的幽默没有低俗,另一个原因,就是博览。他的词语不是笑话大全式的拼凑,而是发自内心,根据多方史料,精心融汇而成的。并且他的语音非常贴近现代年轻人的心理,没有老学究的陈词滥调(他本就是草根学者嘛),大胆地将作为一个普通年轻人的想法说了出来,并付诸实践。它不像一本书,倒更像茶余饭后亲近的聊天。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这本书不全是幽默的,它也有催人泪下的一面,也有充满哲理与斗志的句子。

我以前极少做读书笔记,而从《明朝那些事儿》上,我却摘抄了不少。因为我觉得,那么好的句子,不抄下来,不记住,不奉行,简直就是可耻的浪费。比如“天道有常,或因人事而迟,然终不误。”比如“无论得意、失意,起或是落,始终坚持。”比如“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比如很多很多„„ 我从这本书中学到了许多。我认为,书是最能塑造人的性格的,每读完某本书,它其中的精神总能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我们,尤其是作者的见解。每当某个叱咤风云的人物或某个惊天动地的事件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当年明月总会作一段或长或短的评价。这些评价有的短小精悍、一语中的,有的长篇大论、回味无穷。

它们从各种各样的角度,诠释着历史,解读着人心。它们才是这整部书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明朝那些事儿》的精髓,是当年明月的得意之笔。

这部书最动人之处,也正在于此。当他写下“世间已无张居正”的时候,我的心被揪紧,又释然,当他写下“伟大的李时珍医生远垂不朽”的时候,我欣慰,又悲伤。当年明月以自己独到的角度与高度评论历史,并给予我们回味与启示。

在最后,我想以当年明月在尾声中写的一句话来结束: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老师读来也不禁心潮澎湃。为“明朝那些事”,更为你用心用情的阅读,还有满满的收获以及娴熟的文笔洋洋洒洒的表达!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篇2

邹 明 洋

明朝那些事儿是迄今为止唯一全本用白话文记述明朝历史的书籍,这本书的强大不只是然你能轻松读懂,还能被作者幽默的语言深深吸引,忍俊不禁。

本书 主要讲述从1344年到1644年关于明朝的历史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历史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本书共有7部,每一部都有不同的历史人物故事。我个人比较喜欢第三部,在第三部中,出现了一位亘古少有的文武奇才-------王守仁,王守仁不是怪人,那些嘲笑他的人并不明白,这个看似怪异的少年是一个意志坚定,说到做到的人,四书五经早已让他厌倦,科举从政他也不在乎,17岁他就为自己的人生确定了目标------做圣贤,有理想固然是好事,可是这位王兄弟挑的这个理想可操作性实在不高,毕竟之前除若干疯子精神病自称实现了该理想外,大家公认圣贤也就那么两三个,如孔某、孟某,不过,他最终清剿了盗寇,平定叛王,勇斗奸宦,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近乎神话的不朽传奇。

由此看来,想要成为圣贤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作者虽然幽默的调侃了王守仁,不过大部分都是给予肯定的,要想成功,必须为自己定下目标,然后意志坚定,努力实现,要说到做到。

看完整本书,我对明朝的历史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也对中国的历史有了新的认识,仅仅一个明朝,就足以让作者写上7部之多,可见中国历史之源远流长。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久的朝代,没有一个封建社会的大统王朝能超过三百年,这要归功于明朝做的好事了,在开国之初,灭北元,下西海修大典,四海归一,万国臣服,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帝国风光不再,鞑靼瓦刺又是俘虏皇帝,东瀛小国也敢骚扰侵犯,虽然一次次化解危机,最后也难逃历史的宿命。

以史为鉴,不禁让我想起诸葛亮的一句话“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颓也”,国家的强盛需要一批栋梁型的人才,但凡盛世,无不是君主圣明。励精图治,广开言路,臣下各司其职,建言献计、一心为国。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篇3

戚继光是个顺势而动的人。他和张居正都不是那种拘泥、高尚的读书人。他们都懂的借力以达到自己的理想,也懂得隐忍,是智慧的人物。想比较起来,海瑞是个没什麼用的好人。但有时候又需要这样的人物作为标竿。历史有时候很尴尬。

这是浩如烟海的明史中最打动我的人物经历无数腥风血雨、宦海沈浮,我依然保存著我的理想—因为我见过贫苦的百姓,家破人亡、哀鸿遍野;我记得那些课税压迫的贫民。因此我要将枪口对准曾给我带来巨大利益的阶层。即使与全天下为敌,我也绝不妥协不择手段是豪杰,不改初心真英雄#世间已无张居正#

张居正的魅力不仅仅在於他是凌驾皇权之上的千古第一人。读懂了他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的复杂,没那麼高尚的真实、推行一条鞭法&考成令的坚决以及对初心的坚持。只有当你知道他是一个有过犹豫、挣扎、贪婪和污点的正常人,你才能明白那个不顾一切顶住压力改革的张居正有多麼伟大。

领教了黑暗中的挣扎沈浮,天真幼稚回归到真实的丑恶世界,但光明之学却正诞生於这黑暗之中,倔强的闪耀自己的光芒。创立者一生饱经风雨坎坷却怀一颗光明之心死去天真的理想主义者总使执著顽强,却依然软弱。因为他们并不明白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可以不理解,却必须接受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世人皆知他为伟大的哲学家,却不知他也是那个浊混朝堂屈指可数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其性格坚毅,兵道诡谲,孤身平定宁王之乱和南匪,扶大厦於将倾;更不惜触犯龙颜,又一人力阻挡南巡大军,救黎民於水火。澹然功名,开悟知行合一,天人相融,乱局之后终成一代宗师。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篇4

这本书是一本历史书,它讲述了600多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元末农民起义,到明末276年的历史。它幽默风趣,十分令人陶醉。

读到“在朱棣的统一指挥下,明军左右两翼分别向瓦剌骑兵发动侧击,朱棣更是神勇无比,又一次亲率大军冲入敌阵,挥舞马刀砍杀瓦剌骑兵,与敌军展开激战。”时,我十分佩服朱棣,身为一国之主,他非但没有在后方休息,而是在前冲杀,挥舞马刀杀敌:他十分神机妙算,将部队统领得十分有序,没有自乱阵脚,慌慌张张,而是兵分三路,三而夹击,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朱棣真是一个勇猛如虎,神机妙算的皇帝。

又翻看了几页,又读到了这一段“一个瓦剌士兵发现盘膝而坐的朱祈镇,便上前用刀威逼他,要他脱下身上穿着的贵重衣物,出乎这位士兵意料的是,这个盘坐着的人根本不理他,看都不看他一眼”我深深地被朱祈镇这位皇帝给镇住了。他是一位皇帝,被俘后,他临危不惧,哪怕用刀来逼她,他都不理不睬,无视那个人,被俘虏后,他却仍然风度翩翩,风流潇洒,展示出大明皇帝的尊严。我十分佩服朱祈镇这位皇帝的临危不惧,勇敢万分。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篇5

这是《明朝那些事儿》的第壹部,这本书写了朱元璋从和尚到皇帝的各种历经。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他童年的悲惨,父亲、母亲,长兄以及侄子全部饿死,而他为了吃饱饭到皇觉寺做僧。25岁时,朱元璋投靠到郭子兴部队,称自己为吴王,最后才在四十一岁时称帝,立朱标为太子。在这期间,他不断的为大明立下规矩,可还是有许多案子发生,比如说著名的空印案、胡惟庸案和郭恒案等,终于,他忍不住了,废丞相制度,大杀许多功臣,封建专制达到顶峰。最后在71岁时病逝。

从这本书中,让我看到了元朝的腐朽统治,民不聊生,引起许多农民起义,最终推翻了元朝腐朽的政府,本书主角朱重八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之一。也许,你们会认为朱重八是一个只懂打仗或是只会杀人的魔鬼,但在我的心目中,他绝对是一个开创先河的好皇帝,也是个勤奋的人,他的子孙远远不及他。

我又在这本书中看到了许多战争,许多伟大的将领。如徐达、常遇春、蓝玉等。朱元璋与陈友谅、张士诚想尽一切办法,尔虞我诈,争夺权力。其中鄱阳湖大战使我印象深刻,朱元璋以少胜多,采用了赤壁之战里一样的战术――火攻,大败陈友谅,获得了胜利。

朱元璋晚年为什么会这么残暴专制呢?一是因为马皇后病逝了,二是因为朱元璋的童年是暗无天日的。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严重的创伤,一旦掌握最高权力,便要变本加厉地报复社会。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篇6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句话我记得应该是出自唐朝太宗对魏征逝去时说的一句名言。历史、万物都存在自然规律,谁也逃脱不了自然规律的法则和轮替。这也是我读完明朝这段历史的一个感悟。

★ 读后感:《明朝那些事儿》

★ 读《明朝那些事儿》后的感受

★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1500字

★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读后感

★ 中学生《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800字精选

★ 明朝那些事儿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400字四年级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800字优秀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600字优秀

读《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有感 篇7

一直觉得明朝迷的不行,乞丐皇帝、算命宰相、女装首辅、恋母清官。现在看来根本完全错乱的制度居然能维持276年之久,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制度真的是顽强得超乎想象。

深刻意识到了依法治国的必要性,这远比我在任何法制节目中的感触深的多。明代的历史简直就是一部厚黑学百科全书。什么以德服人,不存在的,道德体系可以作教化和预防之用,若想国家长治久安,完善并被严格执行的法律体系必不可少。人总会多多少少存在些弱点,有些弱点甚至不为本人所察觉,却总是在身临其境时体现的淋漓尽致。当然这并不是因为人性本恶,只是利益太过诱人。马克思说:“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剥皮实草的极刑尚不足以吓退贪官,足以见明朝贪腐之积重难返,依靠道德维系的社会之松散虚伪。

想起了之前看到的一个段子。乾隆皇帝和华盛顿总统于同年去世,但是提起前者似乎总觉得他是一个离我们甚远的古人,而后者却感觉并不遥远,他的许多思想观念直到今天依然影响着后世。的确如此,从明清开始,我们自以为傲并让我们立于世界之巅一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已经落后于这个世界太远。而当一种制度达到极盛之时,往往都是从内部开始瓦解。要么失去革新的能力,开始僵化;要么因过度活跃不可控制,走向分裂。但一个繁盛已久的庞大帝国,即便是苟延残喘,也是万难从外部攻破的。而它之前的辉煌,正是阻碍它变革的最大阻力。所以也不难理解新文化运动时知识分子的激进,悠远而闲适的古老中国,同时带着太耀眼的成就和太顽固的沉疴,但在旧制度已无路可走,不得不向新世界转型时,这一切却又成为了太沉重的负担。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篇8

很少能够真正静下心来,自始至终的去读一本书。前些天我读完了《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对于决心培养阅读情操的我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好的开端。虽然它本身只是一本小说,不像某些书那样具有所谓很高的艺术价值,但我本人对这本书也算是仰慕已久。高中时期就听闻了这样一本奇书,一本把历史写活、写得生动形象的书。

有人说,经常读书的人,读过书不一定能够直观的得到什么,但书中的收获能够慢慢地反映在一个人的言谈、气质之间。对于这种说法,我无力反驳,但我也觉得这样说太玄了,我想要追求一些更为直观的东西,所以我想要写点什么。若是有机会,有人问起我:最近有没有读过什么书。我就可以告诉他:我刚读完了一本很不错的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然后,当我回想起这本书的时候,不至于大脑一片空白,就算是大脑一片空白,再过来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也能想起点什么,至少能够欣慰的是这篇文章是最起码的收获。

谈起历史,谈及为什么要读历史、了解历史,有人经常会说:以史为鉴。若是问我,我也会这样说。这部小说难得的地方就是,它所叙述的内容,和正史几乎是一致的。也就在这部小说的最后结尾时,作者谈及了这个问题:

以史为鉴,是不可能的。历史没有变化,技术变了,衣服变了,饮食变了,这都是外壳,里面什么都没变化,还是几千年前那一套,转来转去,该犯的错误还是要犯,该杀的人还是要杀,岳飞会死,袁崇焕会死,再过一千年,还是会死。所有发生的,是因为它有发生的理由,能超越历史的人,才叫以史为鉴,然而我们终究不能超越,因为我们自己的欲望和弱点。所有的错误,我们都知道,然而终究改不掉。能改的,叫做缺点,不能改的,叫做弱点。顺便说下,能超越历史的人,还是有的,我们管这种人,叫做圣人。(作者原话)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很独到的见解,对于我这个没有主见的人,对于这种说法,自然也是佩服的很啊。每个人都有弱点,正是这些弱点,使我们明知故犯。明知道有些事那样做是不对的,偏偏还是那样做了。不过以史为鉴在某种程度上还应该是正确的,这是建立在我们的缺点之上的。正如作者所说:能改的,叫做缺点,不能改的,叫做缺点。以史为鉴,还是能帮我们改掉一些不好的东西的(缺点),那些改不掉,抹不去的污点,暂且给它们戴上“弱点”的帽子吧。这样说:以史为鉴,这句话是正确的。当年明月的话说的是有点绝对了。他的话说的有点极端,或者说他的思想过于理想化。以史为鉴是可能的,历史的经验,完全能够指引我们走上更为正确的道路,以更好的心态过上更好的生活(自然也不排除,看历史看的走火入魔,不当的理解,然后步入歧途的)。当然要是期望以史为鉴是使我们成为一个完美的人,那么历史也真的是无能为力了。(前辈大人,莫怪、莫怪,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和您玩文字游戏了)

历史没意思,没意思透了(引用作者观点)。一个人的坎坷人生,从飞黄腾达到没落,对他本人而言是几十年,对于读者而言,或许就是几页纸,前一页他很牛,后一页就怂了。一个人的人生被浓缩到如此地步,若是只从个人来看历史的话,真的是无聊之极了。王朝也是如此,历史就在于永恒。一切已经决定了,发生过的就是事实,就是真相,在时光里,被永恒定格。于是,一个漫漫人生,在读者眼里,就成了几天或者是几分钟。尤其是对于一个已经了解基本历史的人,他再去读历史,就少了很多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因为再勇猛的人,你也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他会如何死去。再怂包的人,你也知道,什么时候,他是会被

上天垂青的,无论如何也不会死掉。这样说来,读历史相对于其他的一些小说读物来说,就少了一些乐趣。当然也不能因为这就完全湮没它本身所具有的乐趣,就像是电视剧《西游记》,故事情节早已滚瓜烂熟,却仍然百看不厌。这就是魅力,由此说来,只要著作人历史写得好,那些内容还是可以做到很耐读的。正如鲁迅所评价的《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读历史,读的是王朝更替,读的是一个一个的人生。于思索对比之间,或许就会有所获: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每个人都只有一个人生,可是历史给了我们了解无数人生的舞台,虽然那些可能只是浅显的了解一些东西。但或许就对号入座了,或许也就从现实中发现了历史中人的影子,或许也就悟出了什么处世方式,或许„„我个人觉得读历史或许能够培养个人胸襟,历史是包罗万象的,所以历史是包容的。看惯了历史冷暖,也就看透了社会现实。然而也要懂得,历史是死的,现实是活的。

最后还是要谈谈这本书的,《明朝那些事儿》,写了明朝从建立到灭亡二百多年的历史。作者运用幽默的语言,加上自己对历史,对事情,对人物的思考,铸就了一部畅销书。说实话,这本书,也真的没有给我带来太多的心理享受,一切就是在叙述事实,而一些历史的结局我也已经知道。看到一个风云人物的出场,我立即就想着看到他的没落,甚至是凄惨的结局了。这些是注定的,今日他注定风光无限,明日也逃不了狼狈不堪。有时候我甚至在想,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我读完这本历史小说的,难道只是为了日后向别人想炫耀我读了多少的书?难道只是为了完成曾经没有达成的梦想?如果这样想的话,我大概不会只是一味地一直将这本书读下去的。这本书于我而言,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首先是语言,较之原著,我不必为了翻译一句话,而痛苦不堪。(以我现在的水平,如果读原著的话,想来是需要很大的耐心的)他的语言是流行且幽默的。再者,一个人的飞黄腾达到没落,不止是一页纸,对于主场的风云人物来说:他们的戏份还是很多的,对历史一知半解的我,渴望了解历史,渴望了解明史。而读这部小说,便成了我了解明史更为便捷的途径。

看完历史,觉得坏人变少了。除了那些不把老百姓的生命当生命的人,也就是那些大奸大恶之人。剩下也就没有多少坏人了,同时也少了很多真正意义上的好人(不要问我真正意义上的好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因为我也不知道,我只是这样说说罢了)。那些所谓的圣贤,能人志士也没有那么好,甚至是那些所谓的民族英雄,也没有太廉洁光荣。而那些小奸小恶,也没有那么坏,他们也是不错的,一切都是人之常情。不过是史官的个人感情倾向,或者视角不同罢了。对于官员,可以贪,可以官官相护,甚至可以栽赃陷害,为了权力、利益,机关算尽都不要紧。只要他心系百姓,只要不侵犯大多数人的利益,就可以是一个合格的官员。或许一个人某种意义上来说,算不得是一个好人,却可以称为是一名好官,最起码是一名合格的官员。当然,对于最高统治者——皇帝,这样说也是可以的(最起码我这样认为)。

历史上的尔虞我诈、手足相残并不孤独,一切都是现实的缩影。这样说也不对,我觉得历史上的记载,更多的是那些会让我们觉得历史黑暗的人事。因为官场的黑暗,人性的黑暗(在现实里我仍然相信这一点),二十四史里很少会去花大量的篇幅去介绍和官场无关的人(这部小说也是如此)。我没读过史料,只读过这部唯一的历史小说,不知道史料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构。但就这部小说来说,作者透过史事,揭开了人性的面纱,于是历史社会变得黑暗了,由此联想到现实也是黑暗的了。想想历史也算不得暗,一切终有定数。人性的黑暗是应该得到认可的,某种程度也算不得黑暗,不过是人之常情罢了,所以现实更算不得黑暗,现实是美好的。同样的现象认可,不同的词语表达,就会有不同的潜在倾向。我一如既往的相信:一点污浊,也绝不能、绝不会玷污了一池清莲。

读《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9

第二部,内容自永乐夺位的“靖难之役”后开始,先叙述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事迹——挥军北上五征蒙古,派郑和七下西洋,南下讨平安南,等等,后来永乐于北伐蒙古归来途中病逝。明朝在经历了比较清明的“仁宣之治”后,开始进入动荡时期。大宦官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为,导致二十万精兵丧于一旦,幸亏著名忠臣于谦在“土木堡之变”中力挽狂澜,挽救了大明帝国,但随即又在两位皇帝争夺皇位的“夺门之变”后被害身亡。

全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永乐大帝部分。朱棣不是一个好人,但他确确实实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好皇帝。正所谓事物拥有多面性,人也如此。是的,靖难之役中,朱棣欺权夺位,残忍地抹杀了一切对他不利的证据,甚至蛛丝马迹,他血腥,残暴,杀人如麻。但若从他登基之后的种.种事迹来看:征战蒙古、命郑和七下西洋、修书迁都等等,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财富。“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这就是朱棣统治的时代,是永乐大帝的天下!

自古相权和君权便是统治者们,最在意也最头疼的矛盾,而明朝的相权君权,就像拔河,皇帝和大臣各站在绳子的两边,不断地拔河。朱元璋及朱棣都是运动健将,他们掌握着主动权,但到了明宣宗时期,明显朱瞻基没有继承他祖上良好的运动基因,于是,他找了一个人帮他一起,这个人的名字就叫太监。

好像在大多数人眼中,太监就等同于坏蛋,往往他们的形象都是穷凶极恶的,然后就是朝廷中的忠臣们为了正义和理想与坏蛋们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成功了就是正义战胜邪恶,失败了就是人间悲剧。明朝的坏太监很多,好太监也不少,但十分神奇的是,无论太监如何猖獗,都无法危及皇帝的地位,顾此,太监,不过是皇帝手中的棋子,为他而战,仅此而已。但太监权势太大了,对国家也总是不好的,比如——大宦官王振,一日之间倾覆二十万精兵,也多亏有一个人,力挽狂澜,这个人就是著名忠臣——于谦。他不是武将,没有指挥过战争,没有打过仗,可是,因为责任,拯救国家的责任,他背负了这一切,经历了数十年的磨砺和考验,他已无所畏惧。

历史就是这样,曲折充满玄幻,无数无数的人在历史岁月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或者被风尘湮没。

读明朝那些事有感 篇10

明朝的皇帝,虽然在当年明月的笔下变得比较可爱了,但和历朝历代相比,还是比较差劲的。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心狠手辣,杀人如麻,和他一起打江山的功臣几乎被赶尽杀绝。汉高祖刘邦虽然也诛杀功臣,但和朱元璋比起来,应该算是小巫见大巫了。成祖永乐皇帝朱棣,残忍暴戾,也是草菅人命,杀人如麻,还动不动下令将人犯“拖出去着狗子吃了”,或者下令将女犯轮奸,简直就是心理变态。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宣宗宣德皇帝朱瞻基,这两个算是不错,因此有所谓“仁宣之制”。可惜仁宗在位只有一年,宣宗在位也只有十年,况且宣宗还喜欢斗蟋蟀,被称为“促织天子”。接下来,英宗朱祁镇,就开始出问题了。最大的问题还不是做了俘虏,搞了复辟,杀了忠臣于谦,而是开了宦官专政的先例,为大明朝留下无穷后患。英宗的儿子——宪宗成化皇帝朱见深宠信太监,迷恋佛道,热衷于房中术,朝政颇为秽乱。《正说明朝十六帝》一书总结为三句话:一个贵妃(万娘娘)、两个宦官(汪直、梁芳)、三桩弊政(西厂、皇庄、传奉官)。不过,宪宗的儿子——孝宗弘治皇帝朱佑樘,却是难得的明君,被认为可以和汉文帝、宋仁宗相提并论。可惜天不佑大明,这个最温良恭谦的皇帝确有一个最任性顽皮的儿子——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堪称“亘古第一顽主”。而且正是因为他的荒唐胡闹,害得孝宗这一系断子绝孙,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和奸臣严嵩才得以粉墨登场。

以后是一代不如一代。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垕,唯一的爱好是女人,最大的优点是无能。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酒色财气,醉生梦死,最

擅长的是耍赖和罢朝。光宗泰昌皇帝朱常洛,在位只有一个月,惹出的案子倒有三个: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此即所谓“明末三案”。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其实是个文盲,在位七年,玩了七年积木,朝政全部交给另一个文盲——太监魏忠贤。等到他的弟弟来收拾局面时,局面其实已不可收拾,只好亡国。崇祯皇帝朱由检虽然勤勉,但刚愎自用、嫉贤妒能、刻薄吝啬,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诛杀袁崇焕。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居然搜出皇帝库存3000万两,而崇祯却不肯拿出100万两给吴三桂做军费,亡国就成了必然。

上一篇:保护水资源的标语下一篇:毕业典礼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