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科激励机制

2024-05-16

治未病科激励机制(共9篇)

治未病科激励机制 篇1

在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员工作为最活跃、最积极的生产力要素,已成为提高工作效率的决定因素。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挖掘员工的潜能,保证人员的积极性与稳定性,更好地开展治未病服务。

一、激励的原则

(一)公平处事原则 公平处事是整个激励能否达到目的的关键因素。在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必须要一视同仁,如果人为地出现不公,则对不公者会产生很强的消极影响,导致激励目的难以完全实现。

(二)自身价值原则 “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这句至理名言告诉我们,人们工作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物质利益,还有一种实现自身价值、创造社会财富的深层含义,这方面在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人群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他们往往怀有崇高的理想及远大的抱负,一旦能够学有所用、发挥专长,就会产生一种“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与力量,在感到快乐的同时,会激发出更大工作动力和创造力。任何一种激励,如果脱离自身价值来设计,只能是短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三)奖罚结合原则 奖是从正方向予以鼓励,罚是从反方向予以刺激,它们是激励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在实际工作,只有做到奖功罚过、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才能使先进受到奖励、后进受到鞭策,真正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形成人人争先的竞争局面。

二、激励员工的手段

(一)物质激励 以调整物质分配的量和质作为激励手段,属于物质激励。鉴于世界的本质是由物质构成的,任何精神的东西,都不可能绝对代替物质的东西。因此,当各类人才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较大贡献,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时,我们就可以在激励工作中,将创造的财富中取出适当的部分用来奖励那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员工,确保员工“支出”的超负荷工作量和“奉献”超出常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得到一定的补偿。

物质激励,医院已充分考虑治未病科的实践情况为保证人员的积极性与稳定,治未病科与其他临床科室一样享有医院的激励机制,另外,在绩效分配中享有平均绩效。治未病科科室二次分配中,在平均分配的基础上,对治未病服务工作中服务对象对服务满意和疗效满意的给予奖励,对治未病服务工作中服务对象对服务满意和疗效满意的给予处罚。

(二)精神激励 以调整精神传递量和质作为激励手段,属于精神激励。精神激励是一种“不花钱”的有效激励手段。在工作过程中,并非完全都在进行“物质传递”,很多时候是在进行“精神传递”。在特定的情况下,精神激励不仅可以弥补物质激励的不足,而且可以成为长期起作用的决定性力量。因此,应主张在激励员工的工作中,合时运用精神和物质激励,形成和谐的动力。

精神激励的形式多种多样,诸如:加强政治思想工作、不断提高员工的政治觉悟、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给予作出突出贡献者的必要精神嘉奖:授予荣誉称号、报道先进事迹、号召员工学习;营造理解、关心、爱护员工的和谐环境,体谅员工的辛苦、难处、疑惑;甚至在关键时刻“传递”一句动人的话,一个深刻含义的手势,一次表示赞许的微笑,都能收到激励的奇效。

(三)价值激励 以实现自身兴趣专长和理想抱负作为激励手段,属于价值激励,它是一种内在需要和需求。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优秀员工在经历了生理、安全、友爱层次需要后,他们有着更高层次优势需要,即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价值激励能更好满足他们的需要,使他们得到更充分的激励,发挥出巨大的热情,工作表现也更加出色。

三、激励手段的运用

任何一种激励手段,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用途,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实际运用中,应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情况,加以灵活运用,具体来讲,应把握如下方面。

(一)激励手段 在激励手段的运用上,应掌握灵活巧妙、多样合理。应根据的不同的对象情况,不同的价值取向,有针对性的选择一种或二种以上激励手段,分别予以单独运用或综合运用,以追求最理想的激励效果。

(二)激励时机 在激励时机的选择上,应本着使激励对象始终保持足够的前进动力这一思想,根据不同的需要,分别选择适当的激励时机,既不要超前,也不要滞后。应该根据多种客观条件,进行灵活的时机选择,既可在完成任务之后给予期终激励,也可在用人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给予期中或期前激励。

(三)激励形式 在激励形式的选择上,本着奖勤罚懒的原则,交替使用正刺激和负刺激。对于那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的优秀员工,应该及时给予必要的奖励。与此同时,对于少数表现恶劣的害群之马,也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不惩处害群之马,正气难以上升,优秀人才环境难以改善。

(四)激励程度 在激励程度的选择上,应本着公平合理、相互促进的原则,恰如其分地把握好激励量的大小,即奖励或惩罚标准的高低。它是激励手段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激励效果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能否恰当地掌握激励程度,直接影响激励作用的发挥,超量激励和不足量激励不但起不到激励的真正作用,有时甚至还会起反作用,造成对工作热情的严重挫伤。

(五)激励方向 在激励方向的选择上,深入调查研究个人的兴趣专长、理想抱负,针对各自的自身价值需要的内容来实施激励。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但这一过程并不是一种间断的、阶梯式的跳跃,而是一种连续的、波浪式的演进。不同层次的需要是可以同时并存的,但在不同时期,各种需要的动机作用是不一样的,总存在一种起最大支配力量的优势需要。

治未病科激励机制 篇2

1 中医治未病政策机制创新的重大意义

1.1 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行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于保障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乃至生命质量的需求日益增长。人们对医源性疾病、化学药物毒副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入,“绿色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中医药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内在的文化认同使中医“治未病”思想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各种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养生保健方法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2]。中医治未病是以预防为主、关口前移,让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3],“我的健康我做主”,这不但是老百姓真正的期盼,也是贯彻“预防为主”战略方针的具体行动。

1.2 是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随着医疗费用的持续增长,对有限的社会资源提出了严峻挑战,“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4]。同时,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疾病谱中比重加大等因素的影响,给现有的医疗保障模式和体系带来压力和挑战。从世界范围看,即使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基于现代医学和以巨额财政补贴为代价的医疗健康保障模式,也被认为是“供不起和不可持续的医学”[5]。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是“穷国办大卫生”[2]。因此,必须将有限的卫生资源投放到那些最具有成本效益的服务中去[6]。通过中医“治未病”,防患于未然,使人们不生病、少生病或延缓发病,就是最具成本效果的服务之一[6]。

1.3 是实施“健康中国”伟大战略的重要抓手

现阶段我国卫生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仍然较差,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严峻挑战。为此,政府提出了“健康中国”战略。“健康中国”战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健康公平性,实现社会经济与人民健康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公共政策为落脚点,以重大专项、重大工程为切入点的国家战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有助于全面改善国民健康,确保医改成果为人民共享,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充分体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坚持预防为主是“健康中国”战略的四个基本原则之一[7]。中医治未病以其独具特色的先进理念、丰富多彩的特色技术、历史悠久的深远影响,必将成为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抓手。故积极探索中医治未病政策机制创新对于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4是弘扬中医治未病理论和技术的重大举措

中医治未病出自《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预防思想[8]。中医治未病是指通过治理调养体质,增强个体抗病能力,防止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变的方法,其内容包含“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9]。它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健康文化,长期以来在保障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人们身心健康中发挥着独特作用[10]。中医“治未病”思想被国际上称为“最先进”、“最超前”的思维,它将人的认识带入“无病世界”、“无医世界”的高境界。国际上于20世纪末,围绕医学目的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大讨论,所得的共识是“好的医生应是使人不生病的医生,而不仅是把病治好的医生”,“医学不仅是关于疾病的科学,更应是关于健康的科学”[11]。这与中医“治未病”之目的不谋而合[12]。随着人民群众健康观念的变化、医学模式转变和医学目的调整,中医治未病理念和预防保健实践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治未病工作,自200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进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试点工作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体制、机制、政策等方面的原因,中医治未病理念尚未全面普及,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量较小、面较窄,服务模式和体系不完善,服务手段和形式单一,专业技术队伍缺乏等问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13]。积极探索中医治未病政策机制创新,深入推进中医“治未病”工作,必将使中医“治未病”理论和技术得到全面继承,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2 中医治未病政策机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开展中医治未病政策机制创新,必须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以全面促进人民健康,提高健康的公平性,实现社会经济与人民健康协调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预防为主”,实现医学模式的根本转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挖掘改革潜力,破解发展难题;按照“以人为本、统筹推进,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原则。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积极探索中医治未病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促进中医治未病现代化,让中医治未病深入参与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领域,突破中医治未病事业发展瓶颈。积极探索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指导的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新型健康保障服务模式,构建中医治未病服务供给体系,完善服务技术(产品)体系,建立服务支持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3 中医治未病政策机制创新的目标任务

3.1 探索中医治未病新都模式(简称“1233工程”)

构建中医治未病服务提供体系,完善服务技术(产品)体系,实施中医治未病“1233工程”建设。即建设1个中心:中医治未病中心;打造2个平台:中医治未病供给端联盟、中医健康云平台;创新3个模式:混合所有制模式、连锁经营模式、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探索3个结合:中医治未病与基因技术、免疫技术、智能化技术相结合。

3.1.1 建立一个中心

通过创新混合所有制模式,由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引入社会资本、技术、管理模式、营运机制建设中医治未病中心,制订中医治未病服务技术方案和服务流程。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中医治未病中心的运营监管。

3.1.2 打造两个平台

即中医治未病供给端联盟和中医健康云平台。通过打造两个平台,建立新都区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具体为健康检测与评估、健康指导与监测、健康干预与维护六大服务模块。

3.1.2. 1 打造中医治未病供给端联盟。

由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联合社会资本建立新都区中医治未病中心,建成新都区中医治未病健康教育、科研培训、业务指导中心,并与各基层中医治未病工作站签订“中医治未病服务合作协议”,成立中医治未病供给端联盟,与当地居民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向居民提供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

3.1.2. 2 打造中医健康云平台。

由新都区中医治未病中心主导,开发中医治未病信息平台和后端医师平台;联合智能健康检测设备厂家,开发前端健康感知平台;实现签约“家庭医生”的居民移动设备上线,实现移动健康管理。

3.1.3 创新3个模式

3.1.3. 1 创新混合所有制模式。

以混合所有制和产业化为推手,把中医治未病体系从公立医院体系剥离,借助生产企业、中医药高校、科研机构、中医院的学术技术成果,形成独立的运行机构。

3.1.3. 2 创新连锁经营模式。

以中医治未病中心为基础,探索创新中医治未病连锁经营模式,实现“标识标牌、技术服务、经营管理、服务理念”四统一,坚持“简单化、专业化、标准化”三化管理。

3.1.3. 3 创新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

在中医治未病中心实现生产、学术、科研、运用一体化模式,激发中医治未病中心内部人才的能动性、创造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中医治未病服务质量。

3.1.4 探索3个结合

3.1.4. 1 中医治未病与基因技术相结合。

应用于健康检测与评估。在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健康状态评估等项目的基础上,应用基因检测技术,开展基因筛查服务,对于高危人群利用中医健康云平台进行实时服务跟踪,指导开展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

3.1.4. 2 中医治未病与免疫技术相结合。

在广泛开展针刺、灸法、拔罐、推拿、刮痧等中医特色干预技术的基础上,应用免疫技术,调节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平衡,提高对“未病”人群健康干预与健康维护的质量。

3.1.4. 3 中医治未病与智能化技术相结合。

实现移动健康管理。通过运用移动互联网、可穿戴设备、云计算和大数据等高新技术,把治未病服务延伸至家庭,实现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服务的一体化。

3.2 建立中医治未病服务支持体系

探索建立中医治未病工作运行新机制,加强治未病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传播,建立政策保障制度,推动健康保险创新,为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开展提供支撑。

3.3 探索与社会养生保健机构联动机制

创新中医治未病服务模式,将中医治未病中心、中医治未病供给端联盟与社会养生保健机构联动起来,探索与社会养生保健机构联动开展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方法、途径、机制和模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互补不足,构建开放性的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联动体系。

3.4 建立中医治未病服务评价体系

根据健康服务效果评价的常用原则和方法,探索建立中医治未病服务评价体系,即干预健康状态成效评价、中医治未病内部绩效评价和外部绩效评价;开展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效果评估研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4 中医治未病政策机制创新的保障措施

4.1 政府引导

新都区政府成立了由区长为组长的“成都市新都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卫计局,办公室主任由区卫计局党委书记、局长兼任,负责协调日常工作。

4.2 部门协作

明确区政府办公室、区委编办、区目督办、区卫计局、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政府法制办、区人社局(区医保局)、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的责任,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协同配合。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组织、指导、协调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4.3 市场驱动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一方面引入社会资本,采用混合所有制模式,不断增加健康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引导和激发需求。

4.4 多方参与

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养生保健机构、商业保险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另一方面,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密切合作,最终确保中医治未病工作顺利推进。

治未病科购买仪器请示 篇3

院领导:

治未病科为按上等级需求请示购买以下仪器:

1.医用红外热成像仪

在健康体检中对人体各个系统的健康状况做出全面快速的评估并对疾病信息进行早期筛查提示。2.中医体质辨识

将人体体质分为中医9种基本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判定标准将平和体质确定为正常体质,并根据各种体质制定相关调养指导方案。

3.四诊仪

集中医问诊、面诊、舌诊及脉诊于一体,实现了一次性客观采集、存储中医四诊信息,并将所采集的信息按照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经过脏腑、八纲辨证和体质分析给出个性化中医健康处方。

4.本科室与中药房合作开展中药防蚊包业务.妥否,请批示。

治未病科

A-9 治未病科服务规范 篇4

基本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需要进行中医健康体检和调养的门诊患者和团体预约人群。

二、服务内容

(一)医务人员根据体质辨识中心和健康养生咨询门诊提供的资料及指导意见,对患者进行针灸、推拿、刮痧、药膳、火罐、足疗、整脊等传统疗法保健服务。从而增强体质、改善健康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二)对于有较为明显有疾病倾向者,比如检测指标处于临界值或稍异常但没有明显自觉症状者,以及“已病人群”与病后康复人群,强调专科介入,充分利用专科医生的专业认识和手段,预防、减缓甚至阻断疾病发生、发展、恶化的自然进程,减少重大疾病的发生率、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三、服务要求

(一)在从事中医保健服务、诊疗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

(二)规范医疗操作规程,严格按照中医诊疗操作规范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

(三)按照国家有关专项服务规范要求记录相关内容,记录内容应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基础内容无缺失。各类检查报告单据和转、会诊的相关记录应粘贴留存归档。

《内经》治未病观 篇5

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刺热》曰:“肝热肾热,颐先赤。

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以“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为喻,形象地说明治未病的医学思想,这里所说的“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原则,并不是说中医不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而是强调不应只注意已发生的病,更重要的是把“注意力”放在有可能即将发生的疾病上,体现了治未病的观点。

《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观点主要体现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中防逆转、瘥后防复发四个方面。下面我从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复发四个方面分述之。

一、未病先防-防止疾病的发生

未病先防是指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在中医学中,医者的最高境界就是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如何才能做到未病先防?《素问•刺法论》中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说明“治未病”的主要内容是内存正气。

1.增强正气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增强自身体质,提高人体正气,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进而能达到形与神俱、终其天年。“人体正气”是决定疾病是否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灵枢·百病始生》更具体指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生气通天论》“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均突出“正气”对疾病与健康的主导性思想。

2.顾护肾脏

肾为先天之本,《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精化肾气,肾气分阴阳,肾阴与肾阳能资助、促进全身脏腑阴阳,肾又称五脏阴阳之本。肾精、肾气关系到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等功能及机体阴阳平衡的调节。护肾保精而使人体精气充足、形健神旺,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黄帝内经》明确提出“竭其精”、“散其真”是促人衰老的主要因素。精藏于肾,《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入房过度则伤肾”,“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因此,欲得长生需保精,保精则必节欲,同时注重生活起居规律,才能延年益寿。

3.调神养性

《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精神情志活动,与人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情志活动异常影响脏腑气机,导致脏腑气机升降失常,从而继发多种疾病。《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思想安闲清静,没有杂念,精神守持于内而不使外耗,则疾病无以生。《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精神活动是由五脏所产生的,又能反作用于五脏,影响五脏的生理功能。调神养性是人类调节自己的情志,以适应环境变化,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法。故精神调养是防病的重要环节,同时精神情志的不畅也能使人生病,所以无论是防病还是治病都要注意到精神对机体的重要作用。

4.顺应自然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人要了解和掌握自然变化规律,主动地采取养生措施以适应其变化,这样才能使各种生理活动与自然界的节律相协调,保持健康,增强正气,避免邪气的侵害,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这里指的.就是要遵循四时变化规律,顺应自然的衣食调配,起居有常,动静合宜。《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养生要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若违逆四时而作,将损伤五脏精气。生活起居,精神情志的调摄要顺应四时阴阳变化,防止六淫外邪侵袭。

5.调摄饮食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饮食有节,谨和五味调和,有利于身体健康。《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阐明“养生之道,莫先于食”的道理,饮食是人身营养的直接来源,维持着人体的正常活动。克服饮食偏嗜,五味要搭配适合,不可偏嗜某味,以防某脏之精气偏盛。食物与药物一样,也有寒温之分,故食性最好是寒温适宜,或据体质而调配,体质偏热之人,宜食寒凉而忌温热之品,体质偏寒之人则反之;又各种食物含不同的养分,故要调配适宜,不可偏食。正如《素问•藏气法时论》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因此饮食偏嗜则导致脏气偏盛、偏衰。饮食起居对人体的正气强弱有很大关系,养生就是要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全面充足,以增强人体自身免疫能力和防病抗邪的能力,因此饮食关乎人之康寿与疾病的发生发展。

二、既病防变-防止疾病的发展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的告诫。指出疾病日久传变的必然趋势和造成“良医弗治”的严重后果。既病防变是指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早期诊治就要求病者勿讳疾忌医,医者要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传变途径,才能防微杜渐有效地治疗,而临床的要点就是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素问•离合真邪论》曰:“邪之新客来也,未有定处,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逢而泻之,其病立已。”强调早期治疗,病初积极采取措施,有利于促使疾病早期治愈,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若疾病进一步发展,得不到有效控制,则预后堪忧,外邪侵入人体后,如果不早期治疗,就有可能由表入里,由轻变重,步步深入,以致侵犯内脏,造成难治及不治的后果。所以在诊治疾病时,仅对已发生病变的部位进行治疗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疾病发展转变的规律,准确预测病邪转变趋向。对可能被影响的部位,采取预防措施,以阻止疾病转至该处,终止其发展、转变。

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在疾病的过程中,由于邪正斗争的消长,疾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单纯到复杂的发展变化。早期诊治,其原因就在于疾病的初期,病位浅,病情多较轻且简单,正气未衰,邪气不盛,治疗较益,传变较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曰:“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者。治五脏者半生半死也。”说明疾病越早诊治,疾病越轻,疗效越好,如治疗不及时,病邪就会有表及里,病情愈趋深重、复杂,治疗难度也就增加了。《灵枢·逆顺》强调“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在疾病尚未生、未发或病之初期就针灸治疗,早遏其路。

三、病中防逆转-防止疾病的传变

病中防逆转主要表现在防止传变,是指在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传变途径的基础上,早期诊断与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素问·玉机真脏论》曰:“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脏而当死。”把握病机,掌握疾病的传变规律,采取针对有效的措施阻止逆转正是“治未病”的重要内容,正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曰:“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在治疗过程中,把握时机,防止疾病向严重复杂的方面发展,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见微得过,用之不殆”之意,其目的在于防止疾病传变及加重。病中防逆转,首先医者要善于根据疾病的不同运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如针灸、药物、导引、按摩等,这样才能效如桴鼓,即《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治所以异而病皆愈”之意。其次,要掌握疾病的传变规律,对可能被波及的脏器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向严重复杂的方向发展转化。疾病一般都有其一定的传变规律和途径,如《素问·热论》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三阳受之…。”汉代张仲景正是在《素问·热论》的启发下创立了六经辨证,并懂得在未传之时及早干预,防止传变。

四、瘥后防复发-防止复发

瘥后防复是指在疾病初愈的康复阶段,要采取各种调摄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由于疾病初愈之时,往往正气未复,邪气未尽,如果调摄不当,很容易导致其复发或产生后遗症。如《素问·热论》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即强调在热病将愈之时应忌食肥甘厚味以免助长热邪,导致热病迁延不愈。《素问·腹中论》:“帝曰:其时有复发者何也?岐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疾病初愈,虽然症状消失,但此时邪气未尽,正气未复,气血未定,阴阳未平,必待调理方能渐趋康复。所以在病后初愈,仍需适当用药,巩固疗效;同时配合饮食调养,注意劳逸得当,生活起居有规律,从而避免疾病的复发。否则,若适逢新感病邪,饮食不慎,过于劳累,均可助邪伤正,使正气更虚,余邪复盛,引起疾病复发。如伤寒新愈,若起居作劳,或饮食不节,就会发生劳复、食复之变,从而提示人疾病初愈,应慎起居、节饮食、勿作劳,做好疾病后期的善后治疗与调理,方能巩固疗效,防止疾病复作,以收全功。

论“治未病”重在调养心神 篇6

调养心神就是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致、调济生活等方法,保护和增强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增强抗病能力。中国养生治病历来都视养神为首务。如“太上养神,其次养形”(《艺文类聚·养生》);《素问·宝命全形论》也提出:“一日治神,二日知养身,三日知毒药为真,四日制砭石小大,五日知脏腑血气之诊”,均把治神放于首位。

1 未病先防养神为重

一般多认为,药疗、食养、体育锻炼、导引、针灸、气功、生活环境等能使人养生防病,殊不知讲究心理健康,使心神宁静,更是保证身心康泰、延年益寿的重要措施和最佳途径。《灵枢·邪客》中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心神能统率五脏六腑、五官七窍、四肢百骸,为一身之主宰。“神”是生命的主宰和生命存亡的根本,也主宰着人体脏腑气血运行,卫外抗邪,护卫生命,神气旺盛,又可使人体气血调和、荣卫(体内与体表的气脉)通畅、脏腑功能正常,促使形体健壮。因此,调养心神,不但能使心强脑健,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养心调神还有助于调养整个形体,达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目的。

养生保健必须有正确的思想指导和意志力控制,选择正确的养生之道和获得持之以恒的动力,最终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就是说懂得养生的人,能够按照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起居生活,遵照正确的养生方法来调养锻炼,这是一切养生延年之思想基础和保证,是调养心神的重要方法。

人的情感与健康是密切相关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阐明情感是以脏腑之气血的气化功能为物质基础的,反过来又影响气化功能。情志活动不加以调节和控制,均可使脏腑气血异常,导致疾病,影响寿命。现代科学已验证,良好的心理状态会促进健康,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导致疾病,甚至死亡。人的精神风貌始终朝气蓬勃,可以促进机体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神经体液调理良好,思维敏捷,工作能力提高,免疫力增强。而情绪紧张、性情抑郁、喜怒无常的人,神经体液调理失去平衡,血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会引起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胃溃疡等疾病。尤其在充满竞争与挑战的当今社会,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身体锻炼,而忽略自身的心理养生。调养心神强调的是人们不仅要关注社会和环境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冲击,同时要把“养心”与个体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结合起来,努力寻求和达到“身”与“心”的和谐统一。

2 既病防变调神为先

《内经》较早记载了各种治疗疾病的调神方法。《灵枢·师传篇》指出:“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就是说向患者指出疾病的性质、原因、危害,病情的轻重深浅,引起患者对疾病的注意,使患者对疾病具有认真对待的态度,既不轻视忽略,也不畏惧恐慌;患者只要与医务人员配合,治疗及时,措施得当,是可以恢复健康的,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告诉患者如何调养和治疗的具体措施;指出要帮助患者解除紧张、恐惧、消极的心理状态。此即所谓“说理开导”法,运用“语言”这一工具,对患者采取启发诱导的方法,宣传疾病的知识,分析疾病的原因与机制,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之主动地配合治疗,从而促进健康的恢复。此为医生治病时首先应用的基本调神方法。

《素问·汤液醪醴论篇》曰:“今良工皆得其法,守其数,……而病不愈者,亦何暇不早乎?岐伯曰: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此之谓也”。就是说在疾病诊治过程中,医生所采用的各种治疗措施,需要通过患者内环境的调节,才能产生相应的治疗效应,否则难以制邪取效。故患者自身的状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为本;医生及其所采用的治疗措施为次要方面,为标。医生的治疗必须通过患者的配合才能起作用。若患者讳疾忌医,或不信医,或不从医,或病已入膏肓,则纵使医者医术再高超,也将无能为力。这也说明患者在疾病康复中心理调整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调神法的独特。《内经》还记载了以严动神、以因释疑、转移注意力等多种调神的方法。《内经》中调神的手段和方法对后世影响极大,《圣济总录》在治则中专列“治神”一节,位于章首。篇中全面细致地论述了心神在生理、病理和治疗中独一无二的重要作用,认为心主血主神志,是生命活动的根本,是病理变化的枢机,也是诊察疾病之先导,同时还是治疗调治的根本目标和关键所在。其曰:“凡似形体之乖和,神先受之,则治病之术,不先致其所欲,正其所念,去其所恶,损其所恐,未有能愈者也”。

李东垣是调补脾胃大家,认为七情扰动阴火,阴火转损元气者,药物治疗或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精神治疗。故他尤重调神以调和脾胃,重视以起居、饮食、人事的和谐来调摄患者的情志:“或生欢欣,或逢喜事,或天气暄和,居温和之处,或食滋味,或眼前见欲爱事,则慧然如无病矣。盖胃中元气得舒伸故也”(《脾胃论·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论》)。东垣此说,确是调理脾胃良法,在许多脾胃病中,调养心神的疗效远胜于药物。

《医方考》是明代医家吴昆汇论历代名方的方剂专书。所计七十二个病证门,而“情志门”却未载一方。其“叙论”指出:“情志过极,非药可愈,须以情胜。《内经》一言,百代宗之,是无形之药也。明者触类而旁通之,则术在我矣”。说明药能攻邪补虚,而难移情易性,强调医生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审时度势,触类旁通,善于应用调神方法。

总之中医“治未病”理论在养生保健及调治疾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营泣卫除,故神去而病不愈也”(《素问·汤液醪醴论篇》)。以上观点皆说明:心神是一切生理活动的关键、统领;不良的情志和精神因素会破坏机体平衡,引起脏腑气机逆乱,从而出现各种疾病。而调养心神在思想上重视疾病,采取健康心理去战胜疾病,是既病防变的根本所在和首要环节,任何治疗都应从“治神入手”,“治神为本”。中医“治未病”调养心神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与当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观点不谋而合。

摘要:现代医学模式逐渐从纯粹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目前养生保健实践中更注重药疗、食养和身体锻炼,治疗疾病时注重药物治疗。中医“治未病”重在调养心神的方法,与当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观点不谋而合,是中医“治未病”的核心内容。

治未病工作计划 篇7

“治未病”是祖国医学对预防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这种强调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同样适用于学生管理,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提前干预、教育与有效引导,有利于杜绝不良行为发生,净化学风校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和谐校园。

一、“治未病”的涵义

“治未病”是古代医家就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提出的预防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唐代孙思邈则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阶段,并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等见解。可见,“治未病”包含三层意思:(1)“未病先防”,在疾病未形成之前,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其发生;(2)“见微知著”,对某些疾病出现的细微前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3)“已病防变”,把握疾病的发展规律,及时切断传变途径。如果将“治未病”的思想融入到学生管理之中,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未病先防——重视学生心理及行为的教育引导

小学生正处于迅速成长阶段,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诸多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会出现依赖和独立的矛盾。作为班主任应善于发现苗头,及时、科学地进行干预,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防治心理疾病发生,避免他们出现性格孤僻、烦躁、抑郁、恐惧、休学、出走等行为。中医学“未病先防”思想关键就是在“防”字上下功夫,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应对转变,由事后采取措施向事前干预、调节转变,由心理障碍疏导、心理疾病医治向心理问题预防、心理健康管理转变。学校要依托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健康辅导站,加强对“问题”学生心理矫正,增强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使他们以一种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境、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学习和生活。

三、见微知著——加强学生心理及行为的疏导工作

作为班主任应善于收集、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在一些违纪、违规案例还处于“酝酿”阶段就将其处理在萌芽状态。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深入学生当中多留心,勤观察,勤做笔记,善于思考与学习。班主任要为每一个学生备课,更要细心、全面的为“问题学生”多备课,备好课。班主任要融入到学生中间,注意观察,随时劝导、教育。同时,班主任还要在班中安排一到两位信任的、保守秘密的同学做好班主任的“耳目”,通过他们来掌握班级和重点学生的动向,以利于及时、主动地采取措施进行干涉。

此外,在学生管理中一定要从细节入手,注意防微杜渐。学生违纪、违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教师要从细微处入手,防止学生违规行为由轻变重,由小变大,由局部向全校蔓延。只有及早发现,提前干预,才能防止小事变大乃至恶变。

四、已病防变——加强学生心理与行为的矫正工作 “一对夫妻一个孩”,计划生育已见成效。现在,大多数家庭中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出现对孩子的溺爱和纵容,使得许多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差,散漫成性,厌学情绪严重、自控能力差,导致部分学生逃学、打架斗殴,甚至敲诈勒索、抢劫等,最终走上违法违纪的道路。当然,导致“问题学生”问题出现的原因,还有社会、教育制度等诸多方面,班主任要学会驾驭、统筹全局的本领,练就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慧眼”,怀着仁爱之心,本着以人为本思想,耐心的开展学生教育工作。

1、对症治疗,防止进一步扩散、恶化

我们要认识到“问题学生”任何时期都会有,作为班主任要虚心学习、善于总结规律,正视学生的错误,以治病救人的思想,及时、果断的采取补救措施,不可偏激定性,以免导致事态恶化。

2、加强心理疏导或心理治疗

据不完全统计,在校学生中,学生的错误倾向50%左右是由于心理健康原因。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人群,班主任应向他们广泛的传播心理卫生知识,帮助他们建立维护个人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比如:开展专题讲座、观看心理卫生和励志为主题的影片、开设与心理卫生和健康教育相关的课程等,将宣教与心理咨询结合起来。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非常有意义而又非常艰巨的工作。要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讲究教育艺术,注重心理疏导,矫治学生的心理误区,坚持虚功实做,使他们学会记忆、学会思维、学会办事、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学会做人,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完美的人性。

3、对症下药,加强教育和管理 班主任在对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思考、总结;再思考、再总结。要注意做到:

(1)明辨是非,端正态度。要分析问题,找准病根,“治人如治病,得其方,药到病除,不得其方,适得其反”。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比如上网、谈恋爱的问题,班主任不应一味惩罚、批评,这样的“严”不但起不到教化作用,反而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班主任要把握尺度,做到严之有方,严之有度、严之有情、严之有则、严而垂范,严中有爱,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过程中,感化问题学生。

(2)努力提高个人素质,主动学习教法和管法,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技巧。遵从教育教学规律和青春期学生心理特征及个体特点进行教育,随着“问题”内容及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班主任应转变思维定势,怀着大爱之心与耐心进行学生教育。走进学生,掌握思想变动,依据个体特征选择最佳技巧实施教育。

(3)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不要苛求一次性药到病除做好“反复”的思想准备。正如前面所说“问题学生”历来有之,老师要做好学生反复的心理准备。在“问题”反复时,老师不能急躁、需要付出耐心和爱心。要告诉学生他的进步,同时要求学生尽可能拉长反复的时间,以至彻底解决“问题”。

4、利用现代化手段,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引导 随着现代通讯的飞快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手机、电话等手段与学生交流,这样可以随时随地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大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并且极具速效性和隐蔽性,对那些处于心里不健康的学生特别适宜。我们还可以利用假期和双休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批量学生大面积授课这种途径,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

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

为了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对教师所做的工作进行记录,便于对今后工作的开展和比对。

中医“治未病”工作总结 篇8

2012年度我院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以“未病先防、小病先治”为重点,深入推进中医药“治未病”,构建具有中医养生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满足了辖区居民对中医“治未病”的要求,提高了中医药诊疗服务能力。现将2012年中医治未病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服务平台

在针灸理疗科现有设备基础上,进一步采购并更新中医治未病设备。现有按摩床、针灸针、梅花针、电针仪、灸盒、刮痧板、火罐、中频治疗仪、微波治疗仪、颈椎牵引器等。

二、扩大诊疗范围

在原有已开展项目,包括针刺、艾灸、推拿、刮痧、拔罐、神灯热疗、电针、中频治疗、针刺放血、中药敷贴等基础上新增了盒灸、微波治疗与颈椎牵引等项目。

三、增加服务人次

截止10月底,全院中医药服务人次2500余人次,中医康复理疗人次1000余人次。以中药敷贴“冬病夏治”为例,服务人次为450人次,较去年有一定提高,四、扩大宣传影响

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栏、讲座、社区摆点等机会宣传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及体质辨识的意义,发放宣传资料,使辖区居民对中医治未病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五、不足和下一步的计划

加强中医治未病思想的灌输 篇9

中医药学是一门传统医学, 有诸多缺陷, 如理论过于深奥, 运用艰难及理论完整性、统一性欠缺, 名词概念、内涵不规范等。但它至今能够立于世且有继续发扬广大之势的主要原因是它有现代医学不能取代的诸多优势, 如辨证论治、治病求本、整体观念及许多疑难疾病的疗效等, 这都为世人所公认。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国民平均寿命达到72.6岁及中华民族有13亿多的人口等, 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有中医保障。这在中医界更是众所周知, 甚至时常以某老中医的寿命推测其医术水平。主要原因是中医学理论与生命科学原理基本吻合, 且中医将其运用到日常养生保健中, 能及早发现每一个证候在萌芽状态的细微变化, 积极贯彻“治未病”思想, 真正做到“未病先防, 有病早治”, 故能尽享天年, 高寿无病而终。进而影响其家人、朋友等, 使其重视养生, 注意防病, 有病早治。同时, 他们也能及时察觉家人、朋友的各种不良变化, 并劝勉其早预防、早治疗, 从而提高众人生存质量, 延长国人寿命。因此, 中医治未病思想确实是中医的一大优势, 应发扬光大。但当前中医院校不重视灌输“治未病”思想, 特别是临床各科教材只重视教学生如何“治已病”, 很少涉及“治未病”内容。

所谓治未病, 中医现行教材只在《中医基础理论》[1~3]“防治原则”章提到, 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其中, 未病先防已众所周知, 具体说来, 只是不同的人重视程度有别, 或具体方法贯彻执行的恰当与否, 不必多述。

既病防变有2方面含义:一是根据疾病传变规律, 先安未受邪之地, 如“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 这属于形而下的技能;二是早期诊治, 《内经》[4]虽亦论之,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故善治者治皮毛, 其次治肌肤, 其次治筋脉, 其次治六腑, 其次治五脏。”由于该观点与西医的观点不吻合, 授课时可照本宣科, 但临床现实并不为人承认而践行之。

如西医认为大多数感冒能自愈, 并且普通感冒轻微者只影响鼻腔, 不会损伤其他脏腑组织器官, 甚至还可能增强免疫力;绝大多数老年病或疑难病症与感冒毫不相关, 致使人们患感冒后很少主动求医。而中医认为感冒自愈者数量很少, 且病变位置不只伤鼻腔腠理, 若治疗不及时, 还可由表 (皮毛肌肤) 内传入里 (筋脉脏腑) 而加重;在体内又是先入气分 (功能性损伤) 后伤阴血分 (器质性损伤) ;反复积累性损伤、器质性损伤由轻微逐渐转为严重, 最后严重影响重要脏腑功能, 引发心脑血管病和其他脏器功能衰竭;甚至因为反复损伤, 导致人体自我修复能力和免疫力严重下降, 病变可能由良性转为恶性, 成为难治、不治之症, 到此再治, 悔已晚矣!

另外, 很多疾病是逐渐发展而成, 而西医对人体健康指标的界定过于宽泛, 且其临床过于依赖客观检查指标, 待其发现病变时多已成为器质性病变。从中医角度来看, 此时病情较重, 已达“入络”、伤脏腑及下焦肾肝 (少阴证厥阴证) 或“深入阴血分”的病变程度。

只有笃信明悟中医的上工之医, 才能不受西医缺陷所困扰,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从人体的上下内外认真搜集每一处细微症状变化, 包括一些未引起病人注意的见怪不怪症状。病人为何如此?主要原因有2点:一是病人对现代医学过于迷信;二是现代中医学教材不重视治未病思想的灌输和宣传, 甚至草率地将此时病人的情况称为“无证可辨”。

我们无力轻易改变整个社会对现代医学的迷信, 但是至少应该对从事或学习中医的同道、学生加强治未病思想的灌输。这样既有助于督促中医师注意观察细微, 提高临床辨证水平。又可提醒学生在学习中更多发现和认识中医学优势, 提高其对中医学的信任程度, 增强学习积极性;还可学以致用, 用于个人养生保健, 提高生存质量, 延长中医从业人员寿命, 逐渐用事实向世人证明中医学形而上思想的优势, 从而让世人重视、尊重中医, 积极求治于中医。

笔者认为, 在编写各种中医学教材时应反复强调, 点明何为未病当治状态, 如何治未病及治未病的优势等。具体方法如下。

(1)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有2处内容适合加强治未病思想的灌输。一是在“防治原则”章中加大篇幅, 进一步强调治未病的意义;二是在“体质”章中, 否定西医关于不同体质所表现出来的症象完全属于正常生理现象的论断, 点明中西医学的不同, 明确强调中医学注意观察细微, 防微杜渐。对于生理体质和病理体质的界定标准, 中医明显较西医苛刻, 西医认为未病时, 中医已认为有病当治, 不要等转成大病、重病才治。

(2) 在《中医诊断学》中, 重点在诊法部分加强治未病思想的灌输。如现教材[5]在“舌诊”中将舌质长期有裂纹, 而全身无明显病变症状 (如口渴、盗汗等) 或伴舌苔厚腻者, 称为生理现象, 但此认识并不恰当, 实际此人多有阴虚, 待其发生疾病请中医诊治用药时, 如加用养阴药疗效更佳, 即可反证。再如“脉诊”的“平脉”中发现斜飞脉、反关脉等所谓生理异常脉象不属病脉, 这也是受西医学误导而产生的错误认识, 实际此类异常脉象是由桡动脉畸形所致。试想如此重要的动脉血管都出现畸形, 那么全身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等小血管出现畸形的机会是多少, 如血管畸形恰巧出现在脑、心等关键脏器将会如何?还有一点就是正常血管与畸形血管对比, 血液循行情况和血管壁的坚固度, 谁好谁差?相信所有人会认为该畸形脉不应归属为“平脉”。笔者也接触一个左手腕斜飞脉的28岁男青年, 无明显诱因出现3次脑出血而死亡, 如果他早发现斜飞脉并给予早治疗, 结果会如何?诊断教材中还有诸多类似情况, 如对望色中客色的认识及排便、不寐等, 同样存在相似错误。另外, 西医对典型的舌象脉象变化也有认识, 如地图舌、裂纹舌、草莓舌等舌象变化及脉率、脉律、脉紧张度、脉强弱等脉搏变化, 不如中医观察细微, 实际这也是中医治未病的一个表现。

(3) 在临床各科教材中, 也要注意加强治未病思想的灌输。现行教材在临床各科疾病命名时, 虽说为了体现中医特色用中医名称, 但在诊断部分却按照对应的西医病症诊断, 这样易造成学习者将上述2个中西医病症 (证) 合二为一, 从而忽视中医的治未病。如内科[6]中的胸痹病, 张仲景所言胸痹也包括自觉胸闷不适、阳气不振、受寒或生气容易加重的单纯气分病证, 病人此时多无西医冠心病的诊断指征, 而中医仍可辨为胸痹证, 给予瓜蒌薤白白酒汤治疗, 几剂即气顺阳复痹消, 显效快预后佳。本证完全可以看作西医冠心病的未病状态, 但现行教材不明确强调中医胸痹的形成应早于西医冠心病的诊断成立。如内科中的哮喘病, 西医认为支气管哮喘病人在哮喘缓解时病人无症状且肺功能基本正常, 实际从中医先未病后已病的观点分析, 病人缓解时绝对不可能完全无症状, 只不过是西医学不注意观察细微, 大多依靠器械检查所得结果, 且西医对健康标准要求过于宽泛。如成年男性肺活量正常约3 470 ml, 女性约2 440 ml, 而只要不超过上述额定值的80%, 西医即认为基本正常。当前中医教材忽视中医对西医超敏性系列疾病的特色认识, 即中医认为超敏疾病的致敏原也是一种外邪, 为何如此轻微外邪能导致人体产生明显过亢的症状反映?原因就是机体内本身即有郁积之邪, 郁积易化热生火, 机体内有化火趋势时, 轻受外邪袭扰, 即可形成明显超过常人或虚人产生反应的炽热之盛火。因此, 中医对于超敏性疾病的治疗优势, 不在过敏症状的减轻、消除, 而是改变过敏体质的内在因素, 达到脱敏。但西医则认为过敏体质无法改变, 这也可看作是中医治未病的一大优势。再如妇科[7]有关月经周期的变化, 就强调提前或延后要求超过一周才诊断为月经先 (后) 期。这不但不鼓励学生有病早治, 甚至还误导学生放弃治未病的思想等。临床各科中类似实例还有很多, 有待各教材编者在今后的编撰过程中深入挖掘, 注意强化治未病思想的灌输。

总之, 现行中医教材虽在《中医基础理论》“防治原则”中提及治未病, 但未重点强调其重要性, 并且未能将治未病思想贯穿于中医教材中。若要将其贯穿其中, 首先要净化编者思想, 认识中医所长, 排除西医干扰, 这并非要求中医院校教学取缔西医知识的学习, 而是要中西医皆学, 但要注意提醒学生斟酌二者短长, 做到互避其短, 各扬其长;其次, 组织中医教材编写人员认真商讨、研究, 在各教材中体现治未病思想, 帮助学生提高形而上的治未病能力。在教材中加强治未病思想的灌输, 是继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之后又一个为中医学增光添彩的亮点。

参考文献

[1]王农银.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

[2]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3]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

[4]王洪图.内经讲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5]郭靠山.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

[6]余甘霖.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

上一篇:配电室增容建议书下一篇:年级组质量分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