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校友

2024-07-16

湖南大学校友(共8篇)

湖南大学校友 篇1

令计划: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

袁纯清:中共中央委员,陕西省省长,省委副书记。

傅自应:商务部副部长。

蒋超良:现国家开发银行行长,原湖北省副省长。

张昌平:福建省委常委,福建省 常务副省长。

高 峰:云南省副省长,无党派人士。

洪毅: 原中共甘肃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现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

蔡 锷:近代军事家。组织护国军,任第一军总司令.四川督军兼省长.。

黄 兴:大元帅,中华民国陆军部部长,行政院院长。

熊希龄:北京Government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

程潜:国民Government陆军上将,老同盟会员。参加过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等。担任过北伐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军长、军委会参谋总长、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湖南省主席等高级职务。1949年8月,在长沙率部起义,后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常委、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谢觉哉: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法学家。法学界的先导、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Government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曹典球:曾任湖南省Government主席,湖南大学校长,湘雅医院董事长。1931年后任湖南省教育厅长兼湖南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湖南省政协常委、省文史馆副馆长等职。

甘泗淇: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周良柱: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

慈云桂: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中国计算机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银河”巨型计算机总设计师。

熊清泉:原湖南省委书记,全国人大委员。

周小舟:原湖南省委第一书记。

刘 正:原湖南省委书记。

教育界:

据统计中国高校现任校长书记有30余位为湖大校友。

周绪红:兰州大学校长,原长安大学校长,西安理工大学校长。

李元元:华南理工大学校长。

陈春阳:西南交通大学校长。

钟志华:湖南大学校长。

孙逢春: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

吕振羽:原吉林大学校长

袁润章:原武汉理工大学校长

王守法: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李亭植:原中国医科大学校长。

樊行健: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

张国骥: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王善平: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

裘松良:浙江理工大学校长

李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周先雁: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长。

郑健龙:长沙理工大学校长。

李树丞:湘潭大学校长。

庾建设:广州大学校长。

张湘伟:广州工业大学校长。

罗胜联:南昌航空大学副校长。

裘松良:浙江理工大学校长。

王汉青:湖南工业大学校长。

张昌凡:湖南工业大学副校长。

谷正气:湖南工业大学副校长。

孙培雷: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校长。

李达: 原湖南大学校长,武汉大学校长。

胡庶华:原湖南大学校长,同济大学校长。

商界:

范旭东:中华民族化学工业之父

肖刚: 中国银行董事长

蒋超良:交通银行行长

熊晓鸽:IDG亚洲区总裁,全球副总裁,创始合作伙伴。IDG资本副董事长。“赢在中国”栏目策划人、北京网尚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

倪正东:清科集团的创始人、CEO兼总裁。

向文波:三一重工总裁。

荣秀丽:天宇朗通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总裁。

黄智勇: 阿科普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田劲 :美国晨星公司(Morningstar,Inc.)亚太区总裁,晨星资讯亚太区总裁

薛向东:东华集团总裁.傅军:新华联集团总裁

马正武 :中国诚通控股公司董事长

李凡聪 :裕鲁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胡野碧:博大国际有限公司(投资银行)董事会主席

王恒 :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CIO(首席信息官)

邓树兴 :深圳市艾贝特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曾献兵:常德卷烟厂厂长兼党委书记

高凤有:现代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前金杯汽车贸易公司总经理)

欧阳洁: 东风公司副总经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有限”事业部总经理

王伟 : 宇通集团·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振江 :富春东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石乐明 :深圳微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息学部主任

张文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

赵小刚 :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

韩德宏 :深圳市水务集团总经理

陈学荣 :华欧国际董事长,湘财证券董事长、总裁

肖伟: 北京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副总裁

周跃宏: 长沙九芝堂(集团)有限公司公司董事

袁定江:隆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副总经理

龚云华: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执行总经理、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

吴敏文:原世纪证券总裁、党委书记,中国最年轻的券商CEO。现北京盛世景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

黄国宣:广东交通实业投资公司董事长

郭伟华: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总经理

李光辉:大连口岸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大连思博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大连海大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大连海事大学客座教授

汤世生:原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筹备组负责人、副总裁,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中国信达信托投资公司副总裁兼宏源信托(现宏源证券)董事长。

黄勇: 重庆机电控股集团总裁

陈和生:原中国磨料磨具进出口总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中国磨料磨具行业协会理事长,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机床工具分会常务理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王新友:上海东江集团总裁,曾任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建材分会理事、上海市湖南商会常务副会长等

王习锋:北京兴天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保民:湖南武陵源茶籽油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学术界:

周福霖: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教授。

马克俭: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教授。

周长霖:中国工程院院士。

柳士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现代建筑教育先驱,原湖南大学校长

刘敦桢: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家。

陈耀祖: 中国科学院院士

绍福: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希孺: 中国科学院院士

慈云桂: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荣悌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星旦: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薰: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姚守拙: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俞汝勤: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工学院教授。

田奇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南地质局副局长兼特级总工程师地质部地质矿产司副司长兼总工程师。

刘 筠: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著名的鱼类发育生物学家。

钟志华: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同祥:神舟系列飞船主任设计师。

杨小凯:著名经济学家,华人距离诺贝尔经济学奖最近的人。

王柯敏:湖南大学前校长,博士生导师,现任湖南省科技厅厅长

聂建国:清华大学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工程结构工程与振动实验室主任。

杨树达: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是我国最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

郑泉水: 现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吕振羽: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代史学家。

伍海华:青岛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湖南大学博士导师,青岛啤酒现任独立董事。

高敏:郑州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博导,国家级专家、教育系统全国劳动模范、享受Government特殊津贴。

杨荣国:哲学家。中山大学历史系、哲学系主任。

成会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副所长副所长

张逢铿:登上南极的第一个中国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将南纬77°44′、西经126°38′处定名为“张氏峰”,获得美国国务院颁发的金质奖章和奖状。

吴建宏:数学理论家。加拿大约克大学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黄学东:微软总部产品研发部总经理,微软研究院语音技术组项目主持人

李子青:微软亚洲研究院形象计算组项目负责人

何人可: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主席

张一沂:原湖南大学法语系副主任。荣获法国国家一级荣誉勋章。

其他:

王润生:八拳宗师。

李敬:体操世界冠军获得者,荣获体操“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发明单杠上“屈体前空翻一周半越杠飞行再抓杠”,至今世界上无人能做;双杠项目上“向后大回环转体360°成倒立直接接两个连续的希里夸尔(即倒立前翻转体360°)再直接接前空翻两周挂臂”,这一串动作现在无人敢问津。

熊倪:著名跳水运动员,奥运冠军。

龚智超:著名羽毛球运动员,奥运冠军。

龙清泉:著名举重运动员,奥运冠军。

湖南大学校友 篇2

一、校友工作在高校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

高校的建设与发展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校友工作是涉及学校生存、发展的重要工作, 是学校的基础性工作。在南京财经大学的建设发展过程中, 校友资源是有力的支撑, 校友工作通过整合校友资源, 能够给予学校发展以有力的促进。

(一) 促进高校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是学校的灵魂和旗帜, 是学校办学的行为指南。校友是从高校中走出的优秀学子, 在其受教期间对本校的治学思想、教学理念、教育模式、管理体制及评价体系均有所了解;同时, 校友群体又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是社会的中坚力量, 校友群体与社会各层面零距离接触, 充分了解社会及行业的发展需求, 其中更不乏一些杰出的科研人才与管理人才, 他们熟悉国内外高层次高校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 具有全球意识、国际眼光。

以南京财经大学为例, 通过校友工作, 在校友与高校之间形成了良好的沟通与互动, 以学校发展为契机, 定时召开校友理事大会, 从校友中获取相关信息和反馈意见, 凝练加工后进一步反馈至高校决策层, 最终形成全面的、符合时代发展同时又切合本校实际的办学理念和治学思想, 从而为学校未来的发展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二) 促进高校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鲜明的办学特色不仅是一所高校的标志, 也是高校的重要竞争力之一, 更是关系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具备高等教育所有类型、层次和功能, 高校只有结合自身优势与社会需求, 形成新的定位和办学特色, 才能在严峻的形势下实现自身的立足与发展。高校的办学特色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传统积淀、办学理念、文化氛围、育人环境等都是构建学校特色的根基。

校友曾在学校学习、生活过, 他们见证了学校的历史变迁, 接受学校的办学理念, 融入学校的文化氛围, 他们是校史的见证者, 同时又是校园文化的缔造者与传承者。南京财经大学的校友工作者通过整理学校发展历史, 挖掘校友资源, 搜集整理杰出校友的事迹与成就, 宣扬校友风采, 总结学校的发展轨迹以及校友成长历程, 进而凝练出本校的办学特色, 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向社会展现学校的悠久历史与文化底蕴, 宣传校园文化与办学理念, 弘扬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在银行、金融、粮食等系统中的优秀校友, 向社会传达了南京财经大学的特色标签和优秀办学历史, 吸引了更多的学子前来学习深造。

(三) 为高校的建设发展筹措资金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进行, 高校在校生规模逐年增长。学校要满足扩招需求就必须建设新校区, 配套相应的教学科研仪器, 同时需要引进更多优秀人才以满足教学科研需求。与之不相适应的却是我国高校的办学经费从以财政拨款为主的格局已经转变为以学杂费等资金为主, 多渠道自主筹措办学资金的格局, 部分高校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压力。

在南京财经大学的校友群体中, 不乏具有相当雄厚经济实力的知名企业家和实业家, 同时也有与杰出企业家、金融家有良好合作关系的校友。学校校友工作者通过搭建校友平台, 借助基金会, 完善校友捐助渠道, 并对校友捐助规范管理, 帮助更多的校友实现报答母校、助力母校发展的愿望。

二、校友工作在高校履行职能方面的作用

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的基本职能。校友作为纽带联结着高校与社会, 校友工作在高校履行职能方面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 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功能, 一所学校高等教育的质量往往取决于培养出的人才质量,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教学工作是中心环节, 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与基础, 校友工作在高校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1.校友工作有利于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在高校教学工作中, 教师是主导, 师资队伍的水平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高校要提升办学层次, 培养高层次人才, 就要在教学力量建设方面提高质量, 培养、引进、吸收优秀的师资力量,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学队伍。

南京财经大学的核心校友群体是一个高素质人才的集合, 也不乏行业内的领军人才。其中有一流大学的教学科研人才, 有企业或政府机关中的高级管理人才, 还有创业人才。学校通过校友工作串联这部分人才与学校的联系, 加强双方合作, 聘请这些校友成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客座教授, 完善了教学队伍结构、充实了教学师资力量, 实现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目的。“南财论坛”等学术报告的宣讲人中有大量优秀校友, 他们已与学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2.校友工作有利于促进高校课程建设和优化专业设置。校友群体在学校学习、生活过, 对学校的教学师资、科研实力、课程教学的内容、方法都很熟悉, 又有着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 熟悉本专业的知识结构以及发展状况, 了解行业的发展对人才有怎样的需求;同时, 校友自身拥有学校中形成的知识结构, 走出校门后又工作多年, 其自身经历本身就是学校的教学成果在社会中的一次检验, 他们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 对于如何进行课程改革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更有发言权, 也更结合实际。南京财经大学通过积极联络校友, 搜集反馈意见, 校友们在帮助高校理清教学工作思路、推进教学改革和优化专业设置等方面有独到见解。

3.校友工作有利于教学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的改善。教学的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是高质量教学的必要保障手段, 部分校友也具备了帮助母校的能力和实力, 校友工作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得校友们从资金、政策、环境等多方面给予母校以支持, 为学校的办学条件改善贡献力量, 热忱地回馈母校。

(二) 在科研方面的作用

开展科学研究是高校的重要职能, 也是高校的立足之本。部分校友毕业之后, 依旧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校友参与母校的科研工作, 不仅可以充实母校科研力量, 为高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更可以为母校的科研工作提供开阔的视野和优质的资源, 促使高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南京财经大学校友会通过与这部分校友建立联系, 加强合作, 通过聘请或交流学习等方式, 充分利用智力资源, 指导本校的科研工作者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 树立前沿的科学思想, 开拓广阔的科技视野。

(三) 在服务社会方面的作用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 高校不能关起门来办教育, 高校的发展不仅需要社会的支持, 更应为社会的发展服务。在这一过程中, 校友可以起到独特的桥梁作用, 他们是学校接受社会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 其中部分校友有着广泛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影响力, 在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方面可以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

南京财经大学曾与校友所在企业江苏省粮食集团进行战略合作, 并共同为双方共建的“苏粮集团培训学院”、“南京财经大学研究生工作站”揭牌。江苏省粮食集团认为, 苏粮集团在快速发展过程中, 面临着人才招聘引进、队伍培训培养等问题, 而南京财经大学丰富的学术资源, 是苏粮集团加快发展非常重要的人才智力支撑, 校企双方领导高度重视, 供需天然对接, 为校企合作、优势互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 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传承文化是高校的基本功能之一, 创新文化是高校的崇高使命。很多校友都是先进文化的播种机和传播器, 有些校友自身即是标杆和典范。因此, 高校的文化传承功能, 不仅可以通过课本教学等方式实现, 还可以通过校友会传播校友文化来实现。校友资源的开发, 校友文化的培养和形成, 对高校战略规划发展以及文化传承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校友会培育健康积极的校友文化也是传承学校精神, 扩大学校影响, 增强学校凝聚力, 促进学校发展和校友进步的重要手段。

校友从学校走向社会, 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必然也积累着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南京财经大学校友工作者经常邀请校友回母校向学生传授其亲身奋斗历程, 对培养在校学生的正确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校友和校友文化是高校传承先进文化的重要媒介, 高校校友会通过卓有成效的校友工作, 建设健康积极的校友文化, 让每个校友在传播先进文化中充分起到引领、传承和示范效应, 是高校履行文化传承职能、承担文化传承创新使命的重要渠道。

三、校友工作对学生工作的作用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 其中, 学生是主体。在人才培养这一活动过程中, 学生工作有着重要地位, 校友工作对于学生工作中的招生、就业、学生管理等方面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

(一) 招生方面的作用

生源质量是学校办学的基础, 优质的生源对学校提升办学层次, 扩大学校品牌影响力有着重要影响。目前, 越来越多的高校也意识到了校友工作在招生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校友是学校的优质“产品”, 母校则是校友的“商标”, 校友可以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增强招生吸引力; (2) 校友可以增强招生时的人际宣传作用, 吸引优质生源; (3) 学校还可以利用校友的人脉、资金等资源设置一定的招生优惠政策, 如新生奖学金等, 进一步吸引优秀学生报考本校。

(二) 学生管理方面的作用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有良好的管理工作维持运转, 学生管理工作是保障学生成才的基础。通过南京财经大学校友工作者的实践探索, 校友工作在加强学生管理方面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1.通过校友工作, 可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校友群体与在校生之间有着母校这条感情纽带, 校友在对学生开展教育时显得更平和、亲切, 让学生更易于接受。校友的社会经历、人生历程以及各种体验经验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 由校友亲自分享这些内容, 能够让学生们的认同感更强, 教育效果也更好。

2.通过校友工作, 可以加强学风校风建设。杰出校友的成就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够取得的, 校友的成长历程、先进事迹对于学生都有着示范效应和榜样作用, 促进母校良好的学风校风的形成。

3.校友工作还可以促进学生奖助工作。南京财经大学的个别优秀校友在学院或全校范围内设置了奖助学金, 不仅奖励成绩优秀的学生, 更可以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 解决困难生的实际困难。

(三) 毕业生就业方面的作用

在全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各高校发展面临的新困境。如何拓展就业渠道, 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层次, 切实改善学生就业工作质量, 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已经是摆在各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校友是高校与社会联结的纽带, 校友工作是解决毕业生就业工作难题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1.校友可以为毕业生提供正确的择业观指导。由于毕业生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社会经历, 他们普遍没有真正地进入社会, 对外部的就业形势和社会环境都缺乏了解。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就业期望值过高, 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 对职业的要求脱离社会实际等问题。校友是毕业生的学长, 南京财经大学每学期都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友企业家来校为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课, 用他们的择业经验指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帮助学生认清形势, 了解社会, 放弃不切实际的求职意愿。

2.校友可以为毕业生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即将踏入职场的毕业生, 普遍面临着思想准备不足, 缺乏求职技巧和求职策略。通过校友的现身说法, 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发掘自身优势, 实现人职匹配, 可以指导学生制作实用的求职简历, 掌握丰富的求职技巧, 还可以从外形礼仪、言谈举止等细节方面给予有效的指导。

3.学校可以通过与校友合作, 建立实习实践基地, 吸纳毕业生就业, 切实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外部市场环境是学校就业率的直接影响因素, 积极主动的拓展就业市场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手段。南京财经大学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 有针对性地选择校友企业进行合作, 建立就业基地, 让学生进行实习实践, 提前进入职场, 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同时, 校友企业也可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吸纳母校毕业生, 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亲近感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张美凤.中国高校校友工作理论与实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友工作分会成立10周年论文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

[2]胡萍.校友工作在高校办学中的作用[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 (10) .

[3]胡盛华.开发校友资源, 促进学校科学发展[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08, (5) .

[4]张燕.试论高校在校生校友意识的培养[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2009, (5) .

[5]谢晓青.高校校友资源开发与运用研究[J].高教探索, 2010, (2) .

[6]安身健.校友资源与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J].学术交流, 2009, (2) .

[7]丁青.大学校友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价值工程, 2011, (30) .

[8]梁勇, 安秀梅, 宁小花.基于文化传承功能的高校校友会工作探析[J].社团管理研究, 2012, (6) .

湖南大学校友 篇3

2015年12月21日,复旦大学校董、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校友、中国泛海控股集团董事长卢志强,通过泛海公益基金会,向复旦大学整体捐赠7亿元人民币,创下了复旦大学校友单笔及累计捐赠金额的纪录。这7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学校的学生创新创业、学生海外交流奖学金、助学金、师资队伍高端人才引进和教学科研用房基本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推动复旦大学教育事业发展。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院士表示,会用好校友捐赠的每一分钱。卢志强也被大家称为“中国豪校友”。

人物魅力 学霸校友卢志强

卢志强1992年进入复旦大学,在经济学院获得硕士学位。据其在复旦时的老师洪远朋教授回忆,卢志强在学习期间非常认真,尽管当时的他已经创办了公司,却从不因任何原因缺课。从复旦毕业后,卢志强仍然跟随洪远朋教授继续进行学术研究,出版、发表了多部著作和多篇论文。中国泛海控股集团的集团创始人、法定代表人、党委书记、董事长即为卢志强,这是一家有近万名员工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创立于1985年。

除了2015年度这7亿元整体性捐助外,多年来,中国泛海控股集团和卢志强通过泛海公益基金会多次慷慨解囊,向复旦大学捐资支持其教育事业发展。

【考场仿真试题】你对复旦大学校友卢志强为母校捐赠7亿这件事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微评论,不超过150字。

【范文示例】古語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卢志强做到了。他在学校是优秀的学生,学习认真,从不缺课,甚至追随教授进行学术研究,发表多篇论文,但同时他也是个有远见的懂得感恩的商人,他上学的时候就创立自己的公司,毕业更是不忘回报母校,支持母校的学术发展和学生福利。希望有越来越多这样的好校友,支持我国的教育事业。

其他适用话题 感恩;回馈;发展教育

大学校友采访稿 篇4

Papa Johns里放着悠扬的音乐,温暖的灯光穿梭于微隙的气息,舒畅、漫长。大约晚上七点,一个瘦黑且模糊的身影映入我们的眼帘,直到她走到跟前,我们细细地打量着她。穿着一身黑色连衣裙,微勾起动人的唇角,看上去就是正值花季的少女,而这时的她已经是IDP集团的资深顾问。何珊师姐微笑着跟我们打招呼,并且热情地为我们点餐,俨然像个大姐姐,让人倍感亲切。所以在整个访谈中,就像是姐姐和妹妹聊天一样。

大学时候的她无所顾忌

大学四年,对于何珊师姐来说是最精彩和充实的四年。“大一时候,因为刚进大学城没什么诱惑,宿舍也没电脑,下课后主要是去图书馆和做运动,所以顺利地拿到年级一等奖学金。到了大二,参加校内活动比较多,主要有两部分,一是社团活动,当时是社联人力资源部的部长,二是与英语有关的比赛,例如演讲比赛、口语比赛和担任学校大型活动的主持。到了大三,开始参加社会工作,例如参加展会和一些商务活动,但因为大三专业课要求较高,所以会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方面。到了大四,基本上是实习了,例如到领馆、商会、外事办工作等等。除此之外,还参加了很多志愿者工作,例如在外事办、亚组委、市长大会上担任志愿者。”师姐特别提到她在大四寒假参加梅特林口译课程的经历,通过这个课程,不仅认识了很多学英语翻译的尖子,而且因为特别的表现,被口译班的老师推荐参加例如瑞士商会等各种活动。这个经历让师姐积累了人脉之余,又为她的简历添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师姐建议,我们不一定要局限于校内的课程,如果校外有与专业相关的的培训,有机会和有能力的同学都是可以去参加的。师姐说:“大学四年很多事做。”听完师姐四年的经历,实在忍不住说句“真的好充实啊”。但是有三件事令师姐感到遗憾没有在大学时期做,一是没有考驾驶证,不是为了拿证而考牌,而是开车是一个技能,它随时能用上;二是没有考教师资格证,因为很多证考了当时可能没有用,但在以后可能会对你有帮助;三是没有在大学的寒暑假多去旅游,看看外面的世界,因为你会发觉工作以后几乎没有这样集中的时间去旅游了。说到这里,师姐温馨提示,大学阶段,有什么想做的就尽力去做,不要顾忌大多,要让自己的大学不留遗憾。

专业与职业的联系

当谈到专业与职业的联系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会问:读了这个专业后是不是以后出来就一定要从事这方面的职业呢?在这个问题上,师姐解答我们的疑惑。师姐说:“其实英语专业学生,以后出来就业有很多选择,例如我有同学就到了银行工作。但是如果你在涉外的公司工作就必须跟你的专业有关系,例如翻译,因为跟外国人相处,沟通能力等等这些都对口语和听力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学好本专业是很有必要的。除此之外的其它能力就要在校内校外的实践中锻炼了,但是为人处事的方式是很重要的。

如何过好更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作为过来人,师姐对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1.“大学四年最重要是学习。”师姐说道:“大学生活是一个万花筒。当我们进入大学,身

边有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在课外的时间去做兼职,参加各种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大学四年绝不会让我们感到乏味。”的确,这四年是我们可以尽情享受与同窗在一起的欢乐时光。然而师姐也认为,这四年也是我们可以全身心投入学习的时候。师姐想起了自己如今步入社会后工作的繁忙,百感交集地告诉我们:“大学毕业以后,我们将不会有那么多时间去投入学习,因此我们要珍惜这四年的学习时光,在大学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的确,我们在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时,心里仍要记住我们是学生,学习仍然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时光不会倒流,只有用努力认真的态度去珍惜时光,才能不负这宝贵的四年。

2.“多参与课外活动”。师姐回忆起自己大学时的课外活动,例如社联,还有寒暑假去报读的一些课程等。师姐自豪地说:“我记得投简历的时候我的实践经历写满了一张A4纸,当时上大学只要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我都会积极参加。”她认为,在学校我们学会了一种专业能力,但还有其他能力是课堂上无法培养锻炼的,例如社交能力、领导能力等,而这些在各种各样有意义的活动中可以得到锻炼。同时,在课外活动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更多的人,我们的人脉关系会变得更宽广,未来的道路也许会有更多的朋友相助。因此大学四年应多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和承担一些社会工作,我们将受益匪浅。

期望母校能在高水平院校建设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当问及师姐对我校成为一本院校,建设高水平大学有何建议和期望时,她结合西方国家多个大学院校的办学特点提出一些建议。首先,如今高校的课堂应该更多去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其中她举到了一个西方院校向学生发布户外调查学习课题的例子,希望我校也能多推广这样的活动来增加学生学习参与度。其次,大学的课程考核应该更多的与平时作业和课堂出勤挂钩,这样能有效地端正学生日常的学习态度,而不是靠考前突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当师姐得知我校现在课堂模式和考核方式后,她对母校充满信心:“我相信现在广州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精神将会不断提高。”

忠于本心,才能不留遗憾

最后,师姐向我们分享她的人生感悟以及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为人处世之道。

1.跟随本心,想做就做。师姐说大学时候她积极地参与志愿者、献血等无偿活动,而参与这些活动纯粹是为了帮助别人,并不带任何功利性的目的,最后会收获很多东西,但是这些都是意料之外的,也不是自己当初刻意去追求的。我们要相信每一件事都有它自身的价值,不要因为怕苦怕累而错过每一次能够锻炼自己的机会。同学们,趁着年轻,不需要带太多顾虑,不要怕吃苦,不要怕吃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让青春留下遗憾。

2.一步一个脚印,是金子,总会发光。最后,师姐深有感触地说了一番话,让我们深受启迪:“你们即将毕业,工作,然而社会并不是像大学一样的象牙塔,当你们步入社会,免不了会吃亏,受挫折,免不了看到社会残酷的一面。但无论如何,你们永远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永远不要心急,做每一件事要注重过程,踏踏实实,不要怕吃亏,自己有能力总会被人发现的。”听到有经验的师姐说这一番话,我对即将步入的社会有了更多的了解,社会虽然残酷,但社会是公平的,它只会让有能力而且努力的人成功,只要一步一个脚印,总会走向人生的顶端。是金子,总会发光。

东北电力大学校友(部分) 篇5

副会长:李少华东北电力大学副校长1982 年毕业

王禹民国家电监会副主席1978 年毕业于新阳国家电监会首席工程师1970 年毕业王会生国家投资开发公司总裁1982 年毕业朱永芃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任书辉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栾 军国家电力调度通讯中心主任

李庆林天津电力公司总经理

张启平华东电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陈 峰西北电网有限公司总经理

韩 水东北电监局局长

王 钢东北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赵自力辽宁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

李书东吉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1984

路书军黑龙江省电力公司总经理

寇士清江苏省电力公司总经理

张羡崇四川省电力公司党委书记 副总经理

王久玲南方电网公司副总经理

曹保钧东北电力设计院院长

迟宝德中南电力设计院院长

陈有安甘肃省人民政府省长助理

倪明江浙江大学副校长

洪源渤长沙理工大学副校长

卢 放华中电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房 喜西北电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岳占明深圳佳和房地产公司副总经理

丁广鑫黑龙江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

汪忆新吉林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

米树华国电集团东北分公司总经理

王彦亮安徽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

秘书长:

姜世刚东北电力大学1982 年毕业1982 年毕业1982 年毕业1982 年毕业1982 年毕业1982 年毕业1982 年毕业1982 年毕业1976 年毕业年毕业1982 年毕业1984 年毕业1982 年毕业1982 年毕业1982 年毕业1982 年毕业1982 年毕业1975 年毕业1982 年毕业1982 年毕业1982 年毕业1969 年毕业1986 年毕业1982 年毕业1984 年毕业1991 年毕业1982 年毕业

名誉秘书长:

武宗生东北电力大学1970 年毕业

副秘书长:

关晓春国电龙源工程公司总经理1982 年毕业白鸿斌天津军粮城电厂副总工程师1988 年毕业管相忠上海电力学院仿真中心主任1980 年毕业彭永华 重庆电力公司调度通信中心主任1982 年毕业

张 力辽宁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工作部主任1982 年毕业孟冶酊黑龙江省电力公司人事董事部副主任

孙英臣吉林省电力公司副总经济师

理事 :

牛黎军哈尔滨电业局局长

许传辉齐齐哈尔电业局局长

李兴斌大庆电业局副局长

张泽星牡丹江第二发电厂厂长

赵 黎佳木斯电业局副局长

董国兴鸡西电业局局长

田绍林双鸭山发电公司总经理

王殿福中国华电集团黑龙江公司总经理

苏盛波 哈尔滨第三发电公司总经理

曹立逊长春市供电公司总经理

毛兴其大唐吉林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爱华丰满发电厂党委书记

王慕文吉林热电厂厂长

杨卫东吉林市供电公司副总经理

魏福会白城供电公司党委副书记

赵洪斌延边供电公司总经理

田 利白山供电公司总经理

张 勇辽源供电公司副总经理

蔡志斌通化供电公司副总经理

王恩志东北电监局副局长

隋玉秋东北电网公司总经理工作部主任

陈建明沈阳供电公司党委书记

葛莉菲大连供电公司副总经理

张振林鞍山供电公司副总经理

杨 勇抚顺供电公司总经理1982 年毕业1975 年毕业1977 年毕业1987 年毕业1977 年毕业1984 年毕业1984 年毕业1984 年毕业1985 年毕业1980 年毕业1982 年毕业1984 年毕业1982 年毕业1982 年毕业1982 年毕业1983 年毕业1975 年毕业1982 年毕业1982 年毕业1976 年毕业1990 年毕业1977 年毕业1986 年毕业1982 年毕业1975 年毕业1977 年毕业1984 年毕业

鲍 利本溪供电公司副总经理1982 年毕业王承恩丹东供电公司党委书记1975 年毕业

金 锋两锦供电公司党委副书记1983 年毕业李锡成营口供电公司副总经理1989 年毕业闵德静辽阳供电公司总经理1978 年毕业张树利阜新供电公司副总经理1989 年毕业吴立峰东电第一工程公司总经理1984 年毕业黄建田朝阳发电厂厂长1978 年毕业周 忠盘锦供电公司副总经理

付金声沈阳化建公司第一分公司经理

吕建民赤峰电业局局长

张立敏元宝山发电厂党委书记

杨福德通辽电业局副局长

谷俊和通辽发电厂党委书记

郭耀德中国水利电力物资公司党委书记

崔宝林天津杨柳青电厂党委书记

李庚生天津津能投资公司党组书记

严冬生天津陈塘热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于长亮辽宁核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慧生中国华电集团宁夏办事处主任

燕海增大唐甘肃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

郭德江深圳国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

靳洪生珠海市科电技术开发公司总经理

侯殿祥三亚供电公司总经理

葛新民乌鲁木齐市电业局党委书记

魏兆龙郑州电力专科学校校长

谢长军国电龙源电力集团公司总经理

孙佩京国家电网公司工程建设部主任

樊海斌国家开发银行石家庄分行行长

王伟化国家开发银行内蒙古分行副行长

大学校友返校通讯稿 篇6

为迎接学校建校50周年,近期,徐工职院机电学院学生党支部的学生党员们开展了“寻访优秀校友,体验职场生活”的暑期社会实践和最佳党日活动。他们以生涯人物访谈、开展职场生活体验等方式,对自身进行了一场特殊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就业创业观念教育。

此次社会实践,学生们先后寻访了近10位优秀校友,既有在岗位上取得杰出成绩的典型,也有自行创业成功的典范。具有代表性的有创业、现企业年产值已数千万元的1992届橡胶机械专业毕业生徐峰,现任职某保险集团江苏分公司理赔部经理的届模具专业毕业生刘长杰。他们结合自己工作和人生经历,向学弟学妹分享了自己的职业发展心得和人生感悟,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职业规划课和人生励志课。正如创业成功的校友徐峰勉励自己的学弟学妹:对专业,要爱己所选,学会自主学习,扎实专业技能;对能力,要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提升综合素质;对事业,要能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开拓进取,善抓机遇,要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对挫折,要勇敢坚毅、不屈不挠、全力克服。

此次社会实践受到学生们的喜爱,他们精心准备了访谈校友的各项材料,并积极投入到企业生产和工作环境的体验中来,体现了徐工职院学子热爱母校、关注社会、渴望成长的良好风貌。不少学生这样说:优秀校友的成长经历和奋斗故事,为青年学子输送了人生成长的正能量,使学子对什么是成功,怎样成长有了更准确深刻的认识。

湖南大学校友 篇7

一、美国大学校友工作的组织形态及职能

1.专门的校友工作机构:

美国大学校友工作事务部门通常隶属于大学的发展规划部门,由一位副校长分管,并由一位或多位协理副校长具体负责。该部门有专职工作人员及人数众多的志愿者。以加州富乐敦州立大学为例,该校发展部门有5-7名校友事务专职人员,下属8个学院又各有一名专职人员,另有60多名校内外志愿者。而与校友事务相关的还有学生事务部、后勤服务部、筹款部等机构。

2.校友会:

美国大学校友会不同于校友事务工作机构,校友会不属于大学内设机构,但又与大学校友事务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校友会是由校友群体自愿组成的,是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群众性、民间性、自治性联谊与学术团体。加入校友会需由本人注册申请,并按规定缴纳会费才能正式成为校友会会员并享受校友会提供的相应服务。成为校友会会员后即可享受校友会提供的就业信息、个人简历辅导、面试准备辅导等服务,享受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保险、银行贷款、餐馆、商场消费等折扣优惠,享有校园休闲中心、图书馆等优先权,还会定期收到学校的电子简报,参加学校组织的返校活动。

3.校友基金会:

这是美国大学校友捐赠资金运作的主要形式。基金会设理事会、监事会,责、权、利清晰,财会审计制度完整透明,委托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运作,投资收益较高。一般只将每年的投资收益用于大学发展,本金基本不动。

4.美国大学校友事务部和校友会的主要职能:

组织协调大学内部校友工作的相关部门和机构;联络沟通学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之间的交流;为学校和校友提供发展、就业等方面的服务;宣传推广学校和杰出校友形象;为在校生开拓就业市场;开发校友资源 (物质的和社会的) 等,美国大学校友会最重要的功能是发动校友为母校捐款,最具特色的功能是为校友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

二、美国大学校友工作的特征

1.成熟的组织特征:

美国大学校友会具有成熟规范的社团特征。作为一种独立的非赢利的群众组织,会员需电子注册,并缴纳会费才能正式成为会员,这种仪式感强化了会员的责任意识、权利意识、团体意识;按照一般的社团组织法,校友会主要由董事会和执委会两级机构组成,董事会是校友会的决策机构,由校友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一般3-4年召开一次校友代表大会) ;执委会是校友会的日常工作机构,一般由几个专业工作委员会分别负责校友会的战略规划、日常管理、财务监督、服务提供、奖励评选等工作。校友会又下设若干个分会,这些分会既可按地方又可按学科,还可按社团成立,每个会员可至少参加一个以上的分会。组织完善、严密,内部分工明确、职责分明、机制运作灵活、充满活力———这是美国大学校友会主要的组织特征。

2.鲜明的文化特征:

本尼迪克在《文化模式》中将美国文化的内核概括为基督传统、共和主义和个人主义。基督教认为财富是上帝托管于个人的,最后要如数归还给上帝,这就是所谓的“取之于社会,还之于社会”,由此捐赠和行善成为美国人灵魂拯救的主要方式和精神支柱。在这种全民慈善的文化氛围中,大学捐赠成为了美国民众的处理私人资产的方式之一,所以美国大学校友的捐款比例才会那么高。共和文化的核心是平等、自由、参与、民主。这种文化使美国人重视高等教育,强调教育公平,并通过参加相应的社会团体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所以美国的大学校友会会发展得如此成熟。个人主义则强调个人的独立创造、自由竞争和自力更生,这同样影响了校友的捐赠行为。

三、美国大学校友工作的理念

1.开放的校友观:

按照一般的定义,所谓的校友仅指毕业于同一所大学的学生之间的关系。美国大学的校友观则要开放得多,其校友包括在本校学习过的各类学生;在本校工作过的教职员工;学校的兼职或名誉教授;为学校作出贡献或捐赠的社会各界人士等。

2.平等的校友观:

不唯钱,不唯权,注重的不是校友捐了多少钱,而是有多少校友为母校捐了钱。这是美国大学校友工作中十分突出的一种理念。

3.终身学生的理念:

毕业不等于离校,在校生是未来的校友,校友是学校永远的学生。美国大学校友会致力于校友终身与母校保持联系,学生毕业后只要加入校友会,就可以凭校友卡享受只有学生才能享受的各种服务。

4.为校友服务的理念:

为校友发展服务是进入20世纪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美国高校校友会的中心工作。一般校友会都有专门的校友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内容,既有免费会刊、消费、住宿、租车、活动门票打折等入会优惠服务,还有家庭优惠房屋抵押、按揭贷款、保险、旅行等优惠服务;校友社区网络空间可供校友交友、职业交流、寻找校友指导者;就业中心则为校友提供职业培训和职业管理 (职业咨询、职业指导、职业测评) 等方面的服务。

四、美国大学校友工作策略

1.研究规划策略:

美国大学校友工作非常注重实证研究和整体规划,例如对校友个人特征和类别的研究 (如加州富乐敦州立大学的研究表明工科毕业的校友与学校联系较少,而人文、政治学毕业生和体育特长学生毕业后与学校联系较多) ,对毕业生在校经历和学校管理对校友捐赠行为的研究,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学校区意识研究,找出了影响学生归属感的七个变量,根据这些研究,各大学相应制定了各自校友工作的整体规划和策略。最具代表性的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参与计划行动纲领”———将学生在校四年学习和参加工作前十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自觉地将做好学生在校期间的工作与他们今后对母校的回馈联系在一起。

2.文化培养策略:

美国大学非常注重对学生的慈善捐赠文化的培养,把回馈母校作为一种文化来培养,把主动向校友要钱 (不只是向富人要钱) 看做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是校友对母校情感的表达方式。“我只要你们参与,而不要你们比较谁给的钱多”,这是美国大学校友工作人员对校友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作为一种文化传统,美国各个大学每年的校庆日一般都会动员校友和在校生为母校捐款。

3.强化学生归属感策略:

美国高校绝大部分学生上完课就离开学校,再加上学生年龄跨度大,实行完全学分制 (没有班级概念) ,居住地不固定,美国高校毕业生的归属感普遍较弱。这引起了美国各大高校的关注并进行了相应的对策研究。例如:加州富乐敦州立大学研究发现,在学校住宿的学生,学业成绩一般都比较好,而且毕业后归属感较强。所以,这几年在州政府拨款减少的情况下,通过政府担保发行债券的方式,建造高标准的学生宿舍,力争让新生全部住在学校。其它学校 (如哥伦比亚大学) 的研究表明:建设一个以教学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注重大学历史文化传统,丰富学生社团活动,多样深入的师生交流等都是影响学生归属感的重要方面。

4.让学生 (校友) 参与管理的策略:

这是培养强化学生与学校联系的有力手段。1865年哈佛大学选举校友进董事会工作,开校友参与学校事务管理之先河。发展至今,在校生和校友代表进入学校董事会参与学校事务管理已成为常态。

5.校友资源开发策略:

与中国大学过多关注校友的财富和权力不同,美国大学同时关注校友的信息、文化资源、社会影响力和校友作为人才资源的价值,将校友视为学校的形象资源、关系资源、信息资源、智力思想教育资源、产业和资本资源,除了面向校友筹资,还充分利用知名校友进行学校推广,定期邀请成功校友回校讲学等。

6.激励奖励策略:

各种各样的奖励也是美国校友工作的重要策略,如校友成就奖、校友奖章奖、杰出校友奖、荣誉校友奖、校友志愿者奖、杰出年轻校友奖、杰出大四毕业生奖等。

7.信息化传媒传播沟通策略:

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及时、迅速、有效地与校友联系沟通,为校友提供各种服务是美国大学校友工作策略的另一特点。如各校都有校友社区网络空间、电子新闻等。

五、美国大学校友管理工作的启示

目前不少高校中都成立了“校友会”,但往往流于形式,基本上是“一个部门,一份刊物,一个网站,一张联系表”,缺少专人和专用经费,功能单一,仅局限于校友联谊和短期筹资,一般仅在校庆期间组织一些校友活动,缺少校友意识的培养。这充分表明我国的大学校友工作与美国大学校友工作相比,无论在理念上还是组织架构、运作程序上都有很大的差距。尽管美国的大学校友管理工作有其深刻特殊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制度背景,但其校友工作的理念、策略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1.要从大学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校友工作。

近几年美国高校在内部管理结构改革中的新趋势是将学校的校友事务部门与发展部门合并,统称为“校友事务 (关系) 与发展部”,下设校友组织关系部、个人捐赠部、大额捐赠部、宣传部、执行部、战略服务部、分析与组织管理部等,由1名副校长分管并由5-6名协理副校长协管。从这些机构的设置就可见校友关系在美国大学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而中国大学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下形成的“等、靠、要”思维,缺少发展的危机意识。事实上,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世界性财政危机,引发了各国教育经费的多元化发展,大学在依赖政府拨款之外开始寻求非政府来源的经费投入,利用校友关系进行自主融资,已成为大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并趋向于同质化,有限的社会资源分散,资源之争、人才之争将愈演愈烈,再加上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人才与技术的引进所带来的国际支付成本、竞争成本的增加,校友作为一种“社会资本”的价值日益凸现,对大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2.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

校友对母校的深厚感情是建立在需求满足的基础上的。一所好的大学永远是校友心灵的归宿和精神家园,永远照亮着校友前行的路。美国大学校友管理工作的经验告诉我们:你为学生和校友提供的服务有多好,校友对母校的回报就有多高。兼顾学校与校友的利益,既为学校发展服务又要为校友成长服务,应该成为大学校友工作的双重使命。在为校友的服务中,既要关注校友的物质需求,更要关注校友的精神性需求;既要满足校友的缺乏性需求 (如信息、图书资料使用、贷款、保险等) ,更要满足校友的成长性需求 (如常被邀请回母校的尊重需求,进一步学习深造的自我实现需求等) 。

3.要重构校园生活,强化校友的归属感。

大学生活给学生留下的记忆是否美好,大学生对校园生活是否满意,都决定了大学生毕业后对母校的归属感。如何给学生营造一个完整的、满意的校园生活,是美国高校校友关系策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同样也是中国大学面临的迫切问题。大众化阶段的中国高校,一哄而上的新校区建设,办学规模的片面扩大,缴费上学、后勤社会化、以及新校区建设所带来的师生生活的分离,市场经济影响所带来的师生关系的异化,加上逐渐推行的学分制,越来越强的办学的职业功利性,高等教育对学生个体,对学生精神、情感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忽视,大学越来越像人生旅途中路过的超级宾馆和商店,基本没有了精神家园的意味。我们能要求从这样的大学走出去的学生保持对母校的忠诚并回报母校吗?美国大学对大学生活的重构值得我们借鉴:尽量让学生住在学校宿舍,让他们在宿舍生活中学会共处;经常举行体育竞赛,让学生在运动场上学会共享;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活动,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学会共事。他们鼓励学生与教授和同学交往,形成学术经验;与室友交往,形成生活经验;参加社团活动,形成组织领导经验;与职场中的校友交往,形成职业方面的经验。对大学生活有美好回忆的校友才是最忠实的校友。

4.要注重捐赠文化培养,强化主动募捐意识。

中国目前缺乏成熟的社会捐赠文化和制度 (捐赠抵税、遗产税等) 。在此背景下,大学本身要努力树立公益事业形象,增加对社会的透明度、公开度,要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慈善捐赠意识,从一分钱一块钱捐起。要主动募捐,切忌募捐行为中的势利 (眼中只有有权校友和有钱校友) 和功利 (和校友只谈钱) 。美国大学一般每年的校庆日都会号召校友和在校生向母校捐赠,并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竞赛,就在这不间断组织的捐赠活动中,形成了校园捐赠文化,强化了学生的捐赠意识。中国高校一般不屑于或羞于向校友开口要钱,即使募捐也只注重向成名的校友开口,而忽视大众校友,从根本上说还是单纯地把募捐看成是一种获利,没有把它视作是一种文化,一种校友认同母校、回报母校的方式。

校友是大学最重要的成果,也是大学最恒久的财富。耶鲁大学哈德利校长曾将校友会比作是“扩大的耶鲁”。对校友会和校友工作的重视实际上是“以人为本”办学理念的重要体现。如果说早期大学之大在于大楼大树,精英教育时代大学在于大师,那么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大学则更强调学生,我们应该更关注学生,关注曾经的学生校友,校友身上承载着学校的历史、文化和未来。

摘要:美国大学的校友管理工作历史悠久, 发展至今已具有成熟的形态、独特的理念、鲜明的特征, 在大学治理结构和发展战略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其有关校友工作的理念、策略和举措值得中国大学学习。

关键词:美国,大学,校友关系,策略

参考文献

[1]宓佳.美国大学校友管理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10.

[2]李莉.美国大学校友会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9.

[3]光晓燕.美国大学校友捐赠的文化动因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08.

湖南大学校友 篇8

时事引读 >>

2016年4月24日,南开大学上线了一款基于微信平台的毕业生评教系统——“南开时课”,邀请校友结合工作经历对学校教育做出评价,成为国内首个将校友在线评课纳入本科教学评价体系的高校。评课系统一经推出,就“刷爆”了南开师生校友的朋友圈。登录评教系统后,大部分校友都很认真地填完了每一道题,并结合毕业后的工作实践给出了诚恳的意见。有校友说,大学课程也要与时俱进,“一些课程已经有点过时了”。有校友认为对课程的评价不能仅停留在读研、工作等“功利”层面……校友们还积极为学弟学妹的学习和本科教学改革出谋划策。

素材聚焦 聆听校友声音,助力评教改革

该评教系统主要面向本科2007級至2011级的南开校友,之所以首批评教侧重于收集毕业5年内校友的课程反馈,是因为他们已逐步适应目前的工作,对本科课程感悟也更为深刻,是联结大学教学与社会工作需求的最好“纽带”。“他们的意见对于课程评价改革更具指导意义。南开大学十三五教学改革会从更好地发挥学生作用方面着手,在教学评价中强化学生评价。”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说。

【考场仿真试题】请就南开大学“教育评价”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

【范文片段示例】教育需要不需要评价?需要!只有评价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改进教学。教育由谁来评价?学生!学生是教育的终端,是教育效果的体现。南开大学让学生评教就充分肯定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且最值得称道的是——用发展的眼光、广阔的视角,让已毕业的学生来评教。这些毕业生在社会的大课堂,将学校小课堂学来的知识加以应用实践。哪些课程能直接指导工作,哪些课程有利于提高个人素养,他们会有更切合实际的体验。这些评教反馈而来的声音,诚恳真实,利于学校和老师们的教育改革,同时也能让毕业生们深刻感受到“学何以致用”,所以为南开的校友评价点赞!

上一篇:小学运动会主持词下一篇:安全产品与安全管理平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