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的教学反思

2024-05-05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的教学反思(共13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的教学反思 篇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P10-11 教学目标: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重点难点:能掌握精确数和近似数的特征。

能根据实际情况,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和使用近似数,你注意过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近似数的知识。板书课题:近似数

二、探究新知

1,区分精确数和近似数

多媒体出示教材中阅兵活动的材料。

读一读,说一说,你能分别精确数和近似数吗? 通过比较,说一说近似数一般有什么特点? 体会一下,什么情况下使用精确数或近似数?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见到的一些近似数。2,学习“四舍五入”求近似数。

出示题目:世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实际面积是18000平方米,但报道中称“近2万平方米”,这里的“2万”是如何得到的?

师:你知道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吗? 用“四舍五入”法可以得到一个数的近似数。“四舍五入”是什么含义?如何使用这种方法?

强调:取近似值到某一位时,只要看它后一位数字用四舍五入即可,前面的都不必看。介绍“≈”的含义,约等于,接近但不等于。出示题目:参加国庆阅兵的精确人数是233482人,“约20万人”这个数是怎么来的?如果精确到万位呢?如果这个数分别四舍五入到千位、百位、十位,近似数分别是多少?

试一试下题:某乡镇共有223473人。四舍五入到十位:约223470 四舍五入到百位:约223500 四舍五入到千位:约223000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220000

三、巩固新知

1、“练一练”的1、2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如何区分精确数和近似数,以及取近似数的方法。

2、“练一练”的3、4题,小组交流,讨论“四舍五入”法如何应用。

3、“练一练”的5题,课外完成。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用近似数? 你能从生活中找到5个精确数和5个近似数吗?

五、板书设计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的教学反思 篇2

显然, 数感已经成为数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是联系数学与生活的重要纽带。那么, 教师该如何把握数感教学的核心?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数学思维方式思考、用活动经验去解决、灵活地选择方法、根据生活体验去表达这“四点”策略, 就能有效把握数感教学的核心, 帮助学生培养数感。

一、用数学思维方式去思考——数感教学核心的强化点

数感教学的核心之一在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问题。尽管学生对于许多生活问题或数学问题有着自己初步的感知, 但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经验阶段。对于数学课堂教学而言, 应把这种感性认识通过数学思维方式思考提升到理性认识的知识阶段, 即教会学生透过现象寻找数学规律, 为解决生活或数学问题提出有效的数的运算方法, 进而发展学生的数感。

例如:《烙饼问题》给学生呈现了一个生活经验, “每次最多烙2张饼, 两面都要烙, 每面3分钟”。然后要求“怎样才能尽快地吃上饼?”显然, 这里蕴含着数学问题。教学中, 学生经过操作得出烙1张饼需要6分钟, 接着学生经过操作得出2张饼需要6分钟。这里出现了为什么烙1张饼和烙张饼都是6分钟的问题, 自然就有了数感教学的第一层级, 即用数学思维思考的层面: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领悟原因在于1个锅中可以放2张饼, 可以运用运筹思想。接着教师教学烙3张饼, 问学生有几种方法, 学生演示并汇报出现三种情况:第一种用时9分钟, 第二种用时12分钟, 第三种用时18分钟, 这里有了数感教学的第二层级, 即用数学思维分析的层面:教师引领学生通过对三种方法的反思, 最终得出第一种方法用时最短, 学生对用时这个数的理解在不断刻画中逐渐清晰。再接着, 教师提问:烙4张饼至少需要几分钟?学生得出12分钟。然后教师引领学生依次得出5张饼、6张饼、张饼、8张饼、9张饼、10张饼、11张饼的烙饼方法及用时后, 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了规律”, 这里有了数感教学的第三层级, 即用数学思维归纳的层面, 最终得出在锅里烙饼的张数在不少于2张的前提下, 最少烙饼时间等于饼的张数乘3。

二、用活动经验去解决——数感教学核心的优化点

数感教学的核心之二在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用活动经验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尽管学生会用数学运算、分析得出问题的结果, 但更多的时候是学生根据数学活动尝试以一种生活化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并实现数感的优化。

例如:为了加强学生对“亿”的数感, 教材在教完《亿以内数的认识》后, 安排了《一亿有多大》的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利用可想象的素材, 让学生感受1亿的大小, 发展数感。我们可以从高度上体会1亿有多大, 先量出100张复印纸的厚度, 通过推理得出1亿张复印纸的高度来感知1亿;我们可以从长度上体会1亿有多大, 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 通过计算可以绕40000000米长的赤道多少圈来感知1亿;我们可以从时间上体会1亿有多大, 通过数100本练习本的时间推算出数1亿本需要多少时间来感知1亿;我们可以从质量上体会1亿有多大, 先用天平称出一定数量的大米, 通过推理得出一亿粒大米大约有多重来感知1亿。通过这样基于学生生活基础的数学实践活动, 使学生有效地建立起对1亿的数感。

三、灵活地选择方法——数感教学核心的深化点

数感教学的核心之三在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根据实际去确定解决方法。数感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一种灵活选择解决方法的能力, 使学生在了解具体问题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从而为数学问题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进而形成数感。数学课程中所强调的算法多样化与优化, 关注的就是学生灵活选择方法的能力, 在独立探索知识与交流比较的过程, 体验数感。

例如:《条形统计图》教学中, 先出示20分钟路口经过的机动车:轿车, 50辆;面包车, 30辆;客车, 25辆;货车, 10辆。这时, 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刚才的统计结果, 该怎么办?”学生肯定会说:“以1格代表2辆”“以1格代表1辆”的方法, 如此要画很多格。教师此时顺势抛出一个问题:“那1格代表几比较合适?”学生经过讨论, 得出1格代表5或1格代表10比较合适。这样, 学生就学会了根据观察数据, 然后选择每格代表几, 在运用过程中学生的数感得到了提升。

四、根据生活体验去表达——数感教学核心的细化点

数感教学的核心之四在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去表达数学认知。数感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形成一种数与量的即时判断能力, 根据数量的描绘感知数学问题, 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数感。在以往的量的教学中, 教师较关注的是计量单位及进率等本体性知识的教学, 而对学生数学单位表象的建立关注不够, 导致无法真正落实学生数感发展的教学目标。因此, 教师在数与量的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体验活动,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中学会经验性地表达数量单位的大小。

例如:在《认识公顷》教学中, 为了感知1公顷的大小, 我们在教学中可采取以下几个片段来细化1公顷的认识。首先是带学生来到周长为400米的操场上, 告诉学生跑道围起来的部分面积大约是1公顷, 让学生感受一下1公顷具体的大小。接着让学生看一下教室, 一般1个教室大约50平方米, 那么200个教室的大小大约是1公顷。再次是联系实际, 结合学生熟悉的场地, 向学生介绍我们学校占地面积大约有3公顷。最后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找一找、说一说哪里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经过以上对1公顷量的教学, 学生就不会再出现学校操场面积1平方千米之类的笑话来。

结语

小学数学四年级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篇3

小学生年龄较小,有其独特的年龄段的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都是教给学生“先算什么法则”“再算什么法则”等,然后让学生进行机械的练习,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保证了学生的做题量和对数学题的熟练度,但是长期的机械练习,会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

一、充分利用课本教材

有很多教师在课前备课的时候,往往为了让课堂看起来充分,内容丰富,会找很多的课外内容,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课本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充分利用课本教材生动的教材内容,既能够立足于课本,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练习,又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然后教师进行教学,这样经过独立思考练习,能够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还能够在教师进行授课的时候加深知识点的印象。教师进行四则运算教学的时候,不能脱离课本,也需要以课本教材内容为基础。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

现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进行改革调整,强调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要注重将课堂学习的主权放到学生的手里。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但是也需要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处在小学年龄阶段,正是教师可以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时候。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四则运算是需要学生掌握了运算法则后能够熟练的应用,即使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再多的题练习,也比不上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自主练习掌握得更加透彻。所以,在四则运算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进行完小学数学四则运算教学后能够及时进行反思,反思出自己在课堂教学上的不足,然后在下一节数学课及时改正,这样教师才能够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能力和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徐颖.如何处理好“脚踏两只船”:浅谈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的教学[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5).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的教学反思 篇4

师:通过昨天晚上的预习,同学们都知道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下面是某市末全市人口情况统计:

总计(人) 男性(人) 女性(人)

970889 484204 486685

男性和女性的人数各接近四十几万?你能写出它们的近似数吗?

生:能!

师:请在你的自备本上写写看!

(生试写)

师:男性的人数接近四十几万?(指答)

生冬:男性的人数接近四十八万。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没有。

师:请你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冬:我是这样想的:要求男性人数接近四十几万,就要看万后面一位千位,千位上是四,不满五,就把尾数舍去,所以男性的人数接近四十八万。

生烨:老师,我不是这样想的。

师:喔,请大家听听烨是怎样想的!

生烨:我是从个位看起的,个位上是四,不满五,舍去;十位上是零,不满五,舍去;百位上是二,不满五,舍去;千位上是四,不满五,舍去。所以男性的人数接近四十八万。

生窃窃私语:好像都对的

生勇:我觉得烨的想法是不对的,如果把484204换成484904的话,就不对了!

师:怎么不对了?

生勇:484904应该接近48万,如果按烨的想法的话,就变成接近49万了。

(师板书生勇的想法)

师:484904更接近48万还是更接近49万?

生:更接近48万!

师:为什么?

生:因为484904比48万多四千多,而比49万少五千多。

师:所以应该怎样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独立思考前提下的交流,在交流中有新的生成,这才是真正意义的.交流。按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活动的共同参与者。它强调教学中的社会性和相互作用对于知识建构的重要作用,主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丰富的、多向的交流、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提倡合作学习与交互教学。课标中说: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上完这节课后,我的感受更深了。

反思这节课,使我认识到在学生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发挥教师期待效应,会使学生插上自信的翅膀,飞到成功的彼岸。而学生的成功又有赖于良好习惯的培养。这一培养过程是师生长期努力而形成的。要注意从细微入手,持之以恒。首先是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这里所说的听不但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讲,更要用心听同学发言。只有这样,才具与同学交流的条件,有的学生往往只听老师讲,同学发言时漫不经心。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认真听伙伴发言,因为同学发言能反映同龄者共同的心声。并请其他同学做出评价,生生之间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其次,培养学生主动说的习惯。开学伊始,我就要求学生们要敢说,人人说,大声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们很愿意这样去做,我看到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于是,我就萌发了培养学生自主交流的想法。有一次,一个学生说明自己的观点后,另一位同学在下面小声说不同意他的想法。我抓住了这个机会,请这位同学大声与前者进行交流,随后,又有同学加入到他们的交流之中。我对这几位同学的做法大加鼓励。在以后的数学课中,这种互相交流的形式受到同学们的欢迎。我想和XX同学交流一下,我认为XX同学说的不对,我想给XX同学补充一条,这样的话语时常出现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学生之间出自内心的评价往往比教师的评价更易于被接受。一句赞赏的语言,一个暂停的手势或者同学发言后主动报以的热烈掌声都是发自学生内心的评价。这些评价虽然没有齐刷刷的掌声或异口同声的你真棒那样壮观,但是它的实效性显而易见,在其间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起到了评价的作用。学生在这样的交流中会更加爱学数学,乐学数学。在情感上做好了学习准备的基础上,顺势将探求知识的过程推给学生。在情感内动力的推动下,再借助他们已掌握的现有的知识经验及各自不同层次的生活实践经验,选择各自不同层次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通过他们主动探索获得的知识更容易记住。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的教学反思 篇5

《亿以内数的读写》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以读数和写数为基础,通过加深学生对数的组成的理解,提高学生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的能力。由于学生有了《万以内数的读写》的经验,教学中,我先突出读法,在学生掌握读法的基础上,然后再讨论写法。在读、写大数时学生依靠彼此的帮助和题型都可以完成学习任务。

但在读写中间有零的大数的时候,碰到的困难比较多,我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让大家进行讨论和交流。在教学中,我从生活情境引入,使学生感到学会写亿以内数的必要性,接着学生在万以内数写法的基础上探究出写亿以内数的方法,学生大致总结出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在数位顺序表下面对应写数,空位写“0”;另一种方法是根据“万”字来分级写数。我引领学生对两种写数的方法加以比较优化,学生发现根据“万”字来分级写数比较方便快捷。整个知识的探究过程是那么顺理成章,我感到学生真的.是会学了,也学会了。

在接下来的练习过程中,学生们的表现把我先前的兴奋一下子打消了。探究过程中学生们说得明明白白,可在练习时竟然错误连连,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手中拿着学生的练习本,冷静地进行了课中反思。分析学生的出错原因,大多是由于“0”的占位问题把数位写多了或写少了。从学生的思考过程来看,他们用的是根据“万”字来分级写数的方法,方便又快捷,可这种方法也有一个弊端,就是容易马虎出错,尤其是中间或末尾有零的数。我想,如果写出数后,让学生把写出的数分级再读一读,这样就会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附:

“亿以内数的读写”儿歌。

“亿以内数的读法”儿歌

“亿以内数的写法”儿歌

读数要从高位起,

哪位是几就读几;

每级末尾如有零,

不必读出记心里;

其他数位连续零,

只读一个记仔细;

万级末尾加读“万”,

读数规则永牢记。

写数要从高位起,

哪位是几就写几。

哪一位上无单位,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的教学反思 篇6

五年級數學上冊《積の近似數》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新課標人教版五年級上冊P10 例6,P13 練習二の第1—3題 教學目標:

1、創設學生感興趣の情境,使學生在自主探索中了解求計算結果 の近似數是實際の需要。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掌握求積の近似數の方法。

3、通過例6の主題圖對學生進行動物是人類好朋友の情感教育。教學重點:學生能用“四舍五入法”取積の近似數。教學難點:學生能根據實際需要正確求積の近似數。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生成問題

1、出示:買2.47千克蘋果電子稱上顯示6.175元,媽媽實際付了多少元?(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兩位小數6.18元)

2、展示臺出示幾個語句,你知道哪些句子表述の是准確數,哪些是近似數,你是根據句子中の哪些字、詞來判斷の呢?(1)我們班有52人

(2)仙嶽小學現有學生數約600人

(3)小明の身高是172厘米,體重大約60千克

教師談話:我們生活中有時候需要很精准の數字,但有些時候又往往不需要知道很精准の數字,只需要知道它們の近似值就可以了。怎樣晴儿

晴儿

求積の近似數呢?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探討の問題(板書課題)。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什麼動物の嗅覺最靈敏嗎?(生回答)所以人們常用狗來幫助偵探、看家。那狗の嗅覺到底有多靈呢?

2、出示情景圖,教學例6。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要解決什麼數學問題?怎樣列式計算?(生答師板書)

師:同學們怎樣保留一位小數,求積の近似值呢?請你們互相討論一下,互相說一說吧!

3、小組討論,嘗試計算。

4、全班展示:0.049×45≈2.2(億個)0.0 4 9 × 4 5 ————

1 9 6 ———— 2.2 0 5

5、激發知識沖突

師:大家有什麼不明白の地方嗎?(學生質疑或師提問:)①為什麼用乘法計算?(根據小數乘整數の意義:求0.049の45倍用乘法計算。)

②結果2.205保留一位小數約是2.2是怎麼來の?(根據四舍五入法:晴儿

晴儿

看小數部分の第二位小於五,就從第二位開始省略掉。)

師:什麼叫四舍五入法?:結合這個題目,誰能說得更具體些呢?教師邊總結邊在豎式の得數上板書2.205(畫出箭頭)0 < 5 舍 師生小結:要保留一位小數,就要看小數部分の第二位,第二位上是0,所以舍去0和5,得到の積約是2.2。

當我們求出の積の小數位數比較多,我們可以根據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の小數位數。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判斷,並改錯.10.286×0.32=3.29(保留兩位小數)3.27×1.5=4.95 1.78×0.45≈0.80(保留兩位小數)

2、完成第10頁“做一做”。

生完成在練習本上,抽生板演,並說出四舍五入の方法。

3、課堂作業:第13頁練習二1、2、3題。

4、兩個因數の積保留兩位小數の近似值是3.58。准確值可能是下面の哪個數?

3.059 3.578 3.574 3.583 3.585

5、拓展練習:王敏家の小汽車平均每千米耗油0.07升,她家距單位約15千米,王敏每月(按21天算)上、下班(每天按往返一次算)要消耗多少升汽油?如果汽油價格每升3.92元算,王敏家每月這一項要支出多少錢?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晴儿

晴儿

今天我們學習到什麼?你用了哪些方法?有什麼收獲呢?

五、板書設計:

積の近似數

0.049×45≈2.2(億個)

0.0 4 9

× 4 5 ——— 2 4 5 9 6

————

2.2 0 5 答:狗約有2.2億個嗅覺細胞

六、教後反思:

對於近似數の知識,學生掌握得很快。但在作業中發現,學生對“約等號”の寫法真是五花八門。正確の書寫對於學生而言相當別扭。計算教學重視算法和算理の理解,也要重視正確の書寫習慣。正確の書寫習慣可以有助於提高學生學習の興趣及計算の質量。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的教学反思 篇7

第一次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认识新朋友乐乐,开始出现一张图猜猜谁是乐乐。

2.跟乐乐进入数学王国碰到一扇密码门,密码是由1、2和3组成的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通过密码门就能进入数学王国。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学生板演,教师引导,得出三组不同的排列方法:

第一组:12、21、13、31、23、32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你先选了哪两个数字调换位置?再选了哪两个数调换位置?揭示调换位置法。

第二组:12、13、21、23、31、32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先选1固定在十位上,和剩下的2、3分别组成12、13;再选2固定在十位上,和剩下的1、3分组成21、23;然后选3固定在十位上,和剩下的1、2组成31、32。揭示固定十位法。

第三组:引导既然可以固定十位来摆数,那是不是也可以固定个位摆数呢?

得出21、31、12、32、13、23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这种方法先选1固定在个位,再选2固定在个位,然后选3固定在个位,分别和另外的两个数组成不同的数。可以把这种方法叫什么呢?揭示固定个位法。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要有顺序的思考,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揭示课题并板书:排列与组合。

二、探究新知

1.握手问题。进入数学王国,碰见两个新朋友,想跟他们握手表示友好,每两个人握一次,可以握几次。

2.吃点心问题。数学王国的小精灵看小朋友这么能干,来给大家送点心了,面包、包子、饼干,送给三个小朋友各一种,一共有多少种送法?

三、巩固学习

三个人拍照留念,可以怎么排位子?

四、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

第一次反思:教学设计要从教材内容编排出发。

旧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中数学广角中第一课时把排列与组合放在一起,而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广角的第一课时只有排列,并没有组合的内容摄入。我在备课中,没有仔细研究新教材,理解新教材,把握手问题和吃点心问题放进了第一课时,这两个都是组合的典型例题,因此我做出了修改。而在一开始的导入中,我出示两个小朋友让学生猜谁是乐乐,这个知识点也不符合本课要求,因此删去。

第二次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删去谁是乐乐这个环节,直接导入,进入密码门,其他一样。)

揭示课题并板书:排列。

二、探究新知

1.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分别涂头和身子,有多少种涂法?

(我的出发点是想创新,不用书中的涂北城南城的例子,又为了方便做课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涂头和身子的例子。)■

2.考考你?用0、2、3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这个例题也是在第一次试教中教研员指出的一个对于新知识的练习。)

三、提升拓展

1.三个人拍照留念,可以怎么排位子?

2.吃点心问题。(变成排列问题,三种点心按顺序先后吃,可以怎么选择?)

四、小结

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

第二次反思:教学设计的案例要符合实际生活。

虽然这次试教发现了很多问题,但是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设计的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分别涂头和身子,有多少种涂法的问题。我的出发点是想与众不同,没想到我的例题却出了问题,试问世上哪有红色的头蓝色的身子呢?这个问题确实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也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以生活为背景,真实的设计教学案例,使学生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第三次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揭示课题并板书:排列。

二、探究新知

1.考考你?用0、2、3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2.练习一:(课本中)用 红、黄、蓝 3种颜色给地图上的两个城区涂上不同的颜色,一共有多少种涂色方法?

3.练习二:从读、好、书三个字中任选2个字,一共有多少种选法?

4.练习三:从读、好、书三个字中任选3个字,一共有多少种选法?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虽然本次上课并不成功,在教学中也有很多欠缺,但是这次经历却给我留下了无线的思考。我的每一次试教,对教学设计的每一次改动,对课堂的每一点冲动,每一点思考,每一滴努力的汗水都是一次次收获,无论将来怎么样,我都会用这样一种信念来坚持我的工作,成长我的专业素养。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的教学反思 篇8

一,使用新老的知识联系,创造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况。

教学课程的计算通常更加枯燥,几乎所有的老方式都领导新的。但有一点变化,进入学生自己编写本课,探讨课程,让学生探索探索和提高他们的热情的欲望。

二,通过知识转移,让学生探索自己的新知识。

通过两位数的二位算术算法,引出三位二位数的计算方法,注意知识类比的迁移,这样不仅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而且培养学生数学推理能力。

三,注意嘴数,估计和笔的链接,培养一种计算感。

在数学教室培养学生的计算意识是计算教学的重要任务。这个类是一个三位数的双位数字,因为更大的数字的数量更加困难,所以学生会想到估计它的价值,然后我们画笔,得到确切的结果,而且 使用估计值验证结果。这种计算,计算和计算的三种有机组合,相互验证,不仅提高了计算能力,而且培养了计算意识。

第四,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生活数学联系起来。

知识的获取不能纯粹得到和得到,而是应该通过知识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会应用。所以在本课中提供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和数学联系。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的教学反思 篇9

加强估算是新课程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改革提出的一项要求,也是新教材的一大亮点。但不可否认的是,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第二轮,我们对估算的认识可能还没有真正到位。估算教学的核心在哪里?估算教学中估算意识与估算方法孰轻孰重?《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整个教学环节本着“简约不简单”的原则,力求完成目标,解决难点。尽管课堂上感觉线条比较流畅,估算方法及估大估小的问题解决得比较到位,但我心里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学生估算思想的渗透没有落实到位。换言之,估算方法的强化,弱化了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有种“为了估算而估算”的味道。

通过情境创设培养学生估算意识. 本课一开始就出示种树的活动图片,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四年级大约植树多少棵?然后提问:解决这个问题,你选择什么计算方法。学生回答:估算。如果我能马上引导:为什么?那么可能孩子就会留意:题目只是要求一个大约的数值,没有必要进行精确计算。这样可能会对学生的估算意识起到引导的作用。

让学生自学,再通过个人与个人的交流、小组内的交流、小组和小组的交流到最后全班师生的集体交流使学生感受到估算方法的多样性,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并且在交流中达成对于最符合实际的估算方法的认可。

在练习设计上渗透估算思想。我感觉孩子对“估大、估小”有比较清晰地认识。而在解决问题环节,我认为处理的不太好,尤其是最后一道题目:阶梯教室的座位够坐吗?当时,在课堂上,我就发现,95%的孩子用笔算的方法进行判断,这在几次试讲过程中没有发现类似情况。其实,现在想想,这是多好的课堂生成的资源啊。但由于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的欠缺,没有好好抓住这个没有预约的精彩点。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就是为了估算而估算,而这种认识的根源在于估算思想的渗透不到位。其实真正的估算教学是一种思想教学,而不仅仅是教学方法。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种思想的渗透则尤为重要。所以,我的教学过程,还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出发,如购买门票、购物付钱、活动经费等等,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估算的意义,使他们体会到估算就在我身边,感受到估算的实用性,激发估算的兴趣,积累估算的策略,培养估算的意识。然后,在估算过程中重视引导,鼓励算法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让学生充分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他人的算法,使学生体会到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促进学生进行比较和优化,并掌握一定的估算方法。而这些情境的利用,既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这不恰恰就是估算意义的所在吗?对于估算,很多同行们是“想说爱你不容易”,但如果我们能对估算的意义、估算的价值、估算的策略进行深入的学习领会,那么估算,一定会成为师生思维火花碰撞的一个亮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的教学反思 篇10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进步不少吧,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2分)

(2019五上·武昌期末)

在估算5.09×7.9时,误差较小的是估成()

A

.6×8

B

.5×8

C

.6×7

D

.5×7

2.(2分)

(2019三下·竹山期末)

下面算式的积最接近3600的是()。

A

.39×91

B

.39×99

C

.46×89

3.(2分)

(2018五上·温州期末)

下面四个算式的积中,估计比300大的是()

A

.34.7×7.9

B

.29.5×0.9

C

.3.57×91

D

.3.99×10.6

二、判断题

(共2题;共4分)

4.(2分)

(2019·通榆)

在求实际问题如面料等问题时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即可。()

5.(2分)

180×22≈4000。()

三、填空题

(共4题;共7分)

6.(2分)

计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0.63×2.24=________

91.4÷9.7=________

7.(2分)

计算

0.43×0.24+0.875=________

8.(2分)

计算

15×0.82=________

4.8×31=________

9.(1分)

先粗略估算,再笔算.

0.745×187=________

四、计算题

(共1题;共5分)

10.(5分)

(2019五上·衡水期末)

列竖式计算

(1)

1.06×35

(2)

3.8×0.53(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

5.98÷0.23

(4)

1.55÷3.8(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五、解决问题

(共5题;共25分)

11.(5分)

一辆汽车的油箱里有20升汽油,每升汽油可供这辆汽车行驶12.5千米.这辆汽车往返果园一次,中途需要加汽油吗?

12.(5分)

小兰家每天平均用电2.3千瓦时,八月份她家共用电多少千瓦时?如果每千瓦时0.79元,她家八月份一共应缴纳电费多少元?(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3.(5分)

十月一日国庆节,学校组织去外省旅游,全校有15个班级,每个班级35人,每个人要交500元的旅游费用,问:学校共收了多少元钱?如果每个学生能节省15.8元,问:可以节省多少元钱?

14.(5分)

(2019五上·龙华期中)

每千克糖果6.5元,买2.57千克应付多少元?(保留一位小数)

15.(5分)

用四舍五入取近似值,并填入下表。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①2.99×1.8

②38.5÷4.9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1、2-1、3-1、二、判断题

(共2题;共4分)

4-1、5-1、三、填空题

(共4题;共7分)

6-1、7-1、8-1、9-1、四、计算题

(共1题;共5分)

10-1、10-2、10-3、10-4、五、解决问题

(共5题;共25分)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的教学反思 篇11

教学反思:

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这节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创造性地使用情境。

在感受“十万”时,我把教材中的订书钉的素材变成了动画课件,帮助学生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学生在通过体验理解了十万的`意义。

二是列举了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在学习十万时,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经验来描述一下十万到底有多少,进一步巩固感知十万有多少。

三是借助计数器强化数感。

在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认识后,引导学生借助计数器拨珠、数数进一步理解了“十个一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百万”,把零乱的知识系统化,抽象化。另外,在学习一亿时,教师又变换了形式,给学生提供了文字材料:“钟表上的秒针跳动一亿下需要用三年多的时间;一亿个小学生手拉手可以绕地球三圈半;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1000个人的头发大约有一亿根”。让学生通过阅读,利用想象理解了一亿的意义。

选择性的说明,给予指导建议。 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感知万以内的大小。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的教学反思 篇12

记得要“四舍”“五入”哟!

一、填空: 1、6.9628保留整数是();保留到十分位是();保留两位小数是();保留三位小数是()

2、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如果保留三位小数,要看小数第()位。3、4.3×0.83的积是(),保留两位小数后约是()。

4、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后得到3.0,这个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近似值4.0和4的大小相等,精确度一样。()2、7.995精确到百分位是8。()

3、一个自然数乘小数,积一定比这个自然数小。()

4、两个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2.16,这个准确数可能是2.156()

三、计算

1、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3.58×

20.5×0.9

0.37×2.4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5.6×0.506

6.728×3.34.3×0.2

3四、应用题

1、蒙古牛一般体重约320千克,草原红牛体重约是蒙古牛体重的1.32倍,草原红牛的体重约是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数)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的教学反思 篇13

1.要避免情境由教师备课时一个人精心设计好,避免问题由教师提出来,避免学生始终被教师牵着鼻子走。

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的自主性便大打折扣。要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自然生成问题情境。本课教学从讨论买菜时应该考虑了解哪些信息呢入手,了解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的真实想法。在充分尊重了学生看法的基础上提供相关信息,使每位学生都成为情境的创设者。本课还创设了填写发票的问题情境,通过联系刚才大家解决的问题,提出你能帮卖方填写一张发票吗?,使学生产生填写发票的需要。然后指导学生亲自尝试填写发票的过程,在填写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填写发票的方法,从而获得了必要的数学。在这个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思考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根据学生随时出现的问题加以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始终是问题情境的主动参与者。创设情境并非是教师的专利,教师应该积极引导每位学生参与到情境设计的过程中,使情境真正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2.要避免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而造成的信息量比较少,讨论的焦点要避免停留在积应该保留几位小数上,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积的近似值的应用价值。

本课教学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计算结果帮卖方开发票写金额)产生疑惑,并尝试自己解决,进而在交流中加深理解、达成共识(钱应根据实际情况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而能正确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3.要充分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加大信息量,力求针对性强,且具较强的开放性。

上一篇:学年政教计划下一篇:现金流量表怎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