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练中升华人生

2024-07-16

在历练中升华人生(精选11篇)

在历练中升华人生 篇1

------素质拓展心得体会

2011年11月十二日,我校组织了“第十八期业余党校培训”为主题的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全校三百多人参加,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虽然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天半,但是留下了的回忆还有学习到的知识可谓难以忘怀。

下午我们举行了开营仪式,晚上教官教我们:一是听到“准备好了吗?”,要迅速回答“好,很好,非常好”,二是听到“最高品质”,要迅速回答“静悄悄”。刚进去大家还是稀稀拉拉,当听到第一句时立刻安静,然后教官的分配下迅速成立了九个小组,各队分别有自己的队名、对训及队歌。我们十一个人迅速成立了烈火队,二十分钟内做好以上几件事情必须大家齐心协力,在队长带领下,大家各自发挥特长,按照要求时间定队名,画队旗、定队歌,当“青春似火,超越自我”大声集体念出时,标志着我们烈火队正式成立了。我们小组成立就是锻炼短时间应急能力、协作能力、服从或者指挥以及个人特长发挥能力。大声喊出对训时使我们的集体荣誉感发挥到极致,那一刻我非常自豪。

拓展正式开始第一项是矩阵牧羊,我们一组人分成两队,我在A队,每个人都要戴上眼罩,由教练随机指定一人为牧羊犬,牧羊犬不能说话,戴上眼罩的人为牧羊,牧羊犬不能与牧羊犬发生肢体接触,牧羊可以说话,在开始之前大家选定声音代码为牧羊与牧羊犬的沟通语言,但牧羊犬不能说话,我们在看不到的情况下,要再牧羊犬的指

导下,走进教官所定的“羊圈”。规定时间为四十分钟。另一队是B队,情况和我们一样。开始,我们都很有信心,相信我们能完成任务,可是,刚开始我们就错了,“牧羊犬”拿到任务后,我们就不能很好的与他沟通,我们队好长时间都没能做出决定,最后,终于有人说出改变原定计划,通过对“牧羊犬”的提问,如果对就让“牧羊犬”拍一声手,不对就拍两声,就这样我们一点点的走进教官指定的“羊圈”。可是,这只是任务当中的一小部分,当我们进入“羊圈”后,不久,B队也进来了,我们又进行自己的任务,还偶尔干扰对方,彼此让对方不能明确“牧羊犬”的指示。最后,通过对“牧羊犬”的提问,我们都得到,我们A队和B队要合作才能完成任务,可是,时间已经没有了,最后我们都以失败而告终。最终得出结论:当我们失去视觉及语言功能时,怎样才能完成一项任务呢?在正常人的世界里,这是极其痛苦的事情,必然手足无措。我们要珍惜我们当下拥有的,即便在我们失去语言和视觉时,不要自暴自弃,不要忘记肢体语言一样可以表达我们的内心想法,一样可以和别人沟通去完成“难办”的事。一个团队要有领导人,沟通要到位,和关键时刻要冷静,不能乱。

第二项是“模拟电网”,在全体队员面前悬挂一张“电网”,网上的洞口大小不一,要求队员在四十分钟内,从网的一边依次通过到达另一边。在此过程中队员的任何部位都不许碰网,否则洞口将被封闭,每个洞只能用一次。而在这个时候我们烈火队又加入十个队员。

开始由于大家都不太认真,让我们失去了一个机会,应该说是浪费了。队员的个大小和体型都不一,我们按照大小来分配,我们小心

翼翼的将队员送到对面。可是大家的意见没有统一,在这期间也是因为这样,又浪费了两个洞口,而从始至终我们也没有一个领导人,来领导我们,大家都彼此各执己见,从而浪费了很多时间,而大家也没有去关注时间,最后,我们输了,在时间到了,我们仍有三名队友没有穿过“电网”,从这次我们得出结论:

首先,我们相信自己的团队,在被队友抬起来穿过电网时,相信自己的队友。还有要确立方案,明确分工,有效的组织协调是团队的关键。有效的利用搭配资源,是团队成功的质量。相互协调和精心操作,才能保障计划的顺利实施。感受面对困难时,应有的态度和做事方式。摆正个人在团队中德位置,是团队成功的基础。领导者要有计划、草案、策划;确立规则;精心操作;正确对待不同意见和挫折。

第三项是“造桥”,造出的桥要能承受一个人的重量,这个人由老师随机指定,时间为四十分钟。每个组分成两队,两队分别负责桥的一半,两队分开来做,共有三次沟通机会,每次不能超过三分钟。最后,两个队的桥要交接在一起,如果能通过教官指定的人站在上面而不会塌的考验,才算通过。我们队桥的材料有三个纸杯、三张p4纸、一团胶带、五双一次性筷子和五根牙签。当我们把材料拿到手的时候我们有点不相信,开始有点不相信,可是,很快我们就认真的讨论起来,大家先把各自的想法说出来,找个可行的方法。我们想了很多方法,比如:我们利用三角形的稳固性,用三个纸杯做砥柱,可是我们发现在最后和另一个组连接的时候,可能造成不坚固,而导致大桥不能承受一个人的重量,结果我们否定了这个想法。另一个想法是

我们把三个纸杯落在一起做砥柱,可是还是同样的问题,我们还是否定了,最后,我们想到用两个纸杯落在一起把两张纸也塞进杯子里,由于没有规定桥墩的高度,然后把纸杯踩扁了,用四根筷子做桥面,再用胶带把筷子绑在杯子上,把另一个纸杯和两张纸,一双筷子留着与另一队的桥对接时用。我们队全部同意这个想法,就立马派了一个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好的队员要求去和另一个队进行沟通。我们把彼此所拥有的材料说了下,让对方知道,他们队比我们队多一双筷子。然后,交流了彼此两个队之间的想法,最后,我们按我们队的方案实施。我们彼此按照方案来实施,第二次沟通是在彼此要完成的时候,一是对彼此的实施遇到的问题进行沟通,二是对大桥怎样对接进行沟通。第三次沟通就是确认大桥的对接,我们决定把桥面直接连在对方的桥墩上,那样就更牢固了。最后我们两队把桥对接在一起,众望所归,大桥通过教官的考验了,我们成功了。从而我们得出: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只要努力,只要用心,结果往往会出人意料。通过吸取前两次的经验教训,这次我们队有领导者了,不在是一盘散沙,各抒己见了,我们懂得团队精神,我们知道团结了,知道团队协作才能把任务完成的更出色了。还有团队之间要有沟通能力。

第四项活动是“急速60秒”,要求队员在规定的60秒内,在指定的区域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拿到30张卡片,并将其按照要求交给培训师。没个队有四次进场机会,每队进场后,圈内只能有一名队员,只有圈内德队员能够触碰圈内的卡片。我们组是第二个进场的,我们选了一名体格好和速度快的队员进入圈内,在进场之前,我们做好了

分工,有负责为圈内的队员指引,有负责找我们没有识别的卡片,由于我们第一次上场,只找到6时间就到了,我们下场后,我们讨论,总结,我们反复的从1开始往下数,这次我们找到了从1到27,记不起往后的数字了。第二次进场,我们还是分工,这次我们找到了26,下场后,我们总结前两次的教训,识别了全部的卡片,又同时想到了更节约时间的办法,第三次进场,我们队通过全体的努力,在59秒内把30张卡片全部送到培训师手中,那一刻我们全队都欢呼了,我们胜利了,我们集体喊出了我们的对训。第四次培训师没有给我们所有组规定时间,虽然我们这次不是最短的时间完成,但我们组在第三次是最短的,而整个活动没有一个组在59秒内完成,所以我们组是第一名,当培训师宣布我们是第一名时,我们全队队员都非常高兴,那种为了团队的荣誉而发自内心的高兴,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这个项目我们学会了突破思维定势,培养了我们发散性思维能力;在外界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迫使我们不断改进方法、完善流程;还有通过团队决策想到各种可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同时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第五项活动是“挑战number one”,这个项目是由几个小活动一起组成的,有传递乒乓球、颠球、跳绳、还有不倒森林,这个项目是所有项目中最难完成的,乒乓球、颠球、不倒森林都是要十个人才能完成,跳绳要八个人,乒乓球要十个人用纸板,不能抓不能往回倒,传到五十米远的纸杯里,中途失败从头开始。颠球是要十个人用一个道具共同连续颠二十个球,掉了从零开始。跳绳是六个人同时跳够六个。不倒森林是十个人每人拿一个杆立在地上围城一个正多边形,左

手不能碰,只能用右手去扶杆,十个人要同时放开手,并且接住前一个人的杆,不能有任何一个杆倒下,走一圈,也就是每人移动十次,否则将从头开始,完成一个才能进行下一个。没有限定时间,哪个组用的时间最短哪个组获胜。然后有三十分钟练习时间。我们组开始分配人员,分别进行练习。比赛开始,我们组通过努力,大家的齐心,我们以五分三十五秒的成绩,赢得了number one,我们团队是最棒的,我们懂得团队合作,把集体荣誉放在第一位,所有人都在为团队去奉献,去付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团队的成功。

晚上的活动是拓展训练的最后一项,是一项感恩的活动,我们所有人,不分组,从头一二报数,报一的站一边,报二的站一边,我站在报二的一边,接着培训师给我们发了眼罩,我们戴上眼罩,并不能说话,否则将被淘汰,我们盲人都被报的一的扶着,彼此也不能说话,在培训师的带领下去走一段路,路上设置了重重的障碍,我们将近走了二十分钟,我们感受到盲人的痛楚,并且感谢扶着我们的人,如果没有他们我们不可能走过那样艰辛的路。我们还听了培训师的讲座,感谢父母、老师、同学、朋友,感谢身边所有的人,珍惜现在所拥有的,身怀一颗感恩的心。

结尾

一天半的素质拓展活动结束了,可是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经历了很多,队员在挑战困难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挑战自己,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彼此之间更多了份信任、理解、包容、默契、鼓励。每次活动后,大家分享胜利的喜悦同时,也分析失误的原因。

在历练中升华人生 篇2

爱是关心

在我所教的第二届学生中, 竟有10%来自残缺家庭, 这些学生感情脆弱, 不善交流。张小鹏同学一贯按时回家, 学习专注, 但最近一周来我却发现他常在校逗留, 无心学习, 中午也不回家。为搞明缘由, 几天来为他买饭, 你一勺, 我一筷, 很快取得了感情交融, 终于有一天在我的追问下他放声大哭:“老师, 你要了我吧, 我一定好好学习, 我叫你妈妈!”我惊呆了。其父母离异没人照顾孩子, 使他不知所往。接下来的一段时间, 我把他带回家同吃同住, 担起妈妈和老师的双重责任, 使他获得了爱, 后来他的成绩不仅名列年级前茅, 而且还当上了班长。

爱是尊重

在课堂上, 我以三尺讲台为阵地, 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 进行提问, 使他们都能满意回答得到尊重。我担任班主任第九年, 班里来了一名以逃学、离家出走而闻名全校的降班生。带着散漫, 带着自卑, 带着全然的无所谓来到了这个班。我告诉他“班里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你的过去, 但我忘了, 我只想知道你的未来。”我把他带到班上介绍道“我班又来了一位新同学, 学习不错, 还是一位体育健将, 很聪明。”课堂上我经常提问他, 他总能给大家一个圆满的回答, 赢得学生和老师的赞赏。课下我对他说我班的门有被风吹而打碎玻璃的危险,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一个多功能门绳安装上了, 既能固定门, 又能固定投影幕布。我向他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学生们也投去了佩服羡慕的眼神。教师关注的目光, 尊重的面孔, 学生和谐的语言, 羡慕的表情, 使他又找回了失落已久的尊严和自信, 感受到了爱与被爱的和谐, 最终由降班生考取了重点初中、高中, 后来考取了郑州大学。在他的来信中写道“王老师, 因为有了您, 因为有了您赏识的目光, 才改变了我的人生。您让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忍受苦楚后成功的喜悦。我爱你的眼睛, 那金色的太阳, 那银色的月亮。”

爱是奉献

当人们合家欢乐, 享用着丰盛的午餐和欢聚的晚宴时, 我却在为差生补课, 为病生陪床;当人们还在梦乡之中时, 我却已披着晨星来到学校;当人们翩翩起舞于霓虹灯下时, 我却在风雨霜雪中家访;当人们披上节日的盛装, 逍遥和观赏琳琅满目的商品时, 我却把自己关在房中备课, 改作业……为了学生, 我没有其他恋人的花前月下;为了学生, 我多次撕掉了病假条;为了学生, 我一次次推迟婚期;为了学生, 为了两个班的数学课, 我把孩子送回老家;为了学生, 为了我挚爱的学生我一次次病倒在讲台, 落下豆大的汗珠。

爱是责任

在历练与领悟中升华 篇3

一、心态决定成就,优秀语文教师心理发展历程

优秀教师的心理成长过程几乎都包括了认识和融入工作角色、关注学生和关注发展三个阶段。因为能力、努力程度和境遇不同,每个人所经历各个阶段的时间跨度及体验、领悟程度也不同。

刚进入教师岗位的新教师,需要转换角色重新认识学校、课堂环境。这些教师将自己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以了解教学的真实情景并获得教学经验。在这个阶段中,由于语文教师曾经阅读过不少文学作品,对学校与社会的看法较为理想化。在现实中他们会渐渐意识到实际教学与自己的理想大相径庭,学生并不都像他们想象的一样对学习充满热情;资历深的同事也并不是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交流经验;教学也并不像期望的那么得心应手。因此他们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因而不免产生失落感。他们关注的问题是“学生会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对我的工作满意吗?”“我能成为一名好教师吗?”处于这一阶段的教师把自己能否适应这个社会放在第一位,而鲜有时间考虑发展问题。因此他们需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虚心向同事请教以适应教学,并积累经验,尽快进入状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

随着心态的调整与成熟,教师会进入到关注学生阶段,开始意识到教学并不是教师唱独角戏,而必须要有学生的充分参与。这一阶段教师的教材意识、自我中心意识已经慢慢减弱,开始认识到学生对于教学的重要影响,在备课和教学实践中,开始关注学生,注意把学生作为教学的重要因素纳入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教师应认识到教师与教材都要为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发展服务,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都应围绕学生展开。因此,他们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了解学生的需求,并不断满足学生的需求。另外,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要有博大的胸怀,爱自己的学生,不管是成绩好还是成绩差的学生,我们都要给予他们平等、无私的爱,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爱戴,工作开展起来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走过了关注学生阶段,随之进入个人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师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参加了各种类型的培训和学习,在学科教学、教研、教改方面都有非常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特别是有着鲜活的教育教学经验,他们乐于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与人分享,从而实现由知识的消费者向知识的生产者和创造者转变。

二、博学勤思,优秀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历程

专业素养包括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查阅参考文献资料的能力、实验和动手能力、管理和组织能力。

1.优秀语文教师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底蕴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池流动的活水”,这是人们对教师这一行业提出的基本要求。怎样才能有一池流动的活水呢?这就需要我们多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生的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读书,读书,再读书……”。他把读书看作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提倡教师“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教师自己有了读书的兴趣,才会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和爱好。一个教师如果只满足于现状,满足于业已掌握的知识,那他必会被时代遗弃。

2. 语文教师要善于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就是有效果的教学,它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包括教学时间、教学精力、教学努力等)内带来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结果。语文教师应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如何做到有效教学?我认为教师要具备以下几点:高涨的教学热情、扎实的专业功底、有幽默感和爱心、灵活性强。

3.语文教师要勤于反思和领悟

让反思成为习惯,时时反思、处处领悟,凡有反思,必有收获,同时敢于否定自己,敢于面对失败。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她揭示了教学反思在教师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作用。正如那条著名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反思是一种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好方法,是一个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养的过程。教师应通过反思正确地认识自己,通过反思客观地评价自己,进而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自觉性。年轻教师要想使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让课堂中的成功或失败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也就是通过磨炼不断使经验得以提升、失误得以避免,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做教学反思,从中获得积极的领悟。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教育机智、教学感悟的流失,也可以为我们今后的经验总结、行动研究提供鲜活的素材,还可以促使教师有效地进行自评、自查、自省、自改,达到自主提高的目的。为此,年轻教师应多写教后反思或随笔等,及时记录教学过程成功、失败之处。

三、全方位提升自己,优秀语文教师综合能力发展历程

1.要掌握语文学科的发展脉络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基础学科,它与其他学科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明了学科从何而来、要走向哪里,注意学科的发展动态,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成果。正确把握这个脉络,教师才能因势利导地搞好语文教学,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要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具体指教师应当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知识,具有收集利用文献资料、开发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开拓精神、严谨的治学作风及执着的奉献精神等。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探索教学规律,对教材、教法和学生的特点、差异等进行深入钻研,开发出新的教学方法。

3.要有高超的管理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的学生少则三四十人,多则近百人,如何组织管理,才能既让课堂秩序井然,又不让学生感到拘束,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没有高超的管理能力,显然是无力应对的,知识的传授更无从谈起。所以,教师首先是一个管理者,然后才是一位传授者,只有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才能完成学科知识的传授。

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首先要掌握一定人际交往的技巧。这就需要教师自觉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营造团结、互助、友爱、和谐的人际环境,形成共育良才的合力。从工作性质的交往范围来看,教师主要应该处理好与学校领导的关系、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关系,努力生成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正能量。

在历练中升华人生 篇4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能力素质

对我而言,党校学习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一次精神的洗礼,一次思想的历练。每一次时事导读,都是我向同学们认真学习的过程。在导读中,我深深体会到同学们对科学文化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对社会法制建设持续深入的探讨,对社会不公正现象深刻严肃的反思,对老一辈革命家胆识气魄的敬仰。每一次集体讨论,都是同学们思想深度碰撞的过程,对和谐社会的认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对“十二五”规划建议的研讨,对“两个必然”“两个绝不会”规律的把握,对一些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等等,都让我感受到同学们胸怀家国、心系天下的责任感和才思并发、智慧喷涌的真知灼见。每一次观看讲座录像,同学们都显示出对知识的尊重和渴求,大家凝神倾听,认真笔记,体会经典巨著的恢弘力量,把握当代世界的发展方向,领略特色课程的动人魅力。所有这些都感染和激励着我奋发向上、努力学习。通过学习,自己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思维高度,系统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并将学习成果与自己所从事的安全保卫工作紧密结合,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严格党性锻炼,强化宗旨意识

党性锻炼是共产党员的终生课题。三个月中,我怀着极为崇敬的心情和同学们一起先后到李大钊纪念馆、百色起义旧址等地进行学习考察。站在烈士故居前和纪念馆内,面对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思想穿越历史的时空,我仿佛回到如火如荼的战争年代,在经受血与火的洗礼中,深切感受革命先辈“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凌云壮志和“快乐事业,莫如革命”的坚定信念。当我回望历史,缅怀先烈之际,我重新认识到“共产党员”这个称谓的神圣和伟大。这让我不禁想起毛泽东同志早年的一句诗,“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这句话告诉我们,共产党员从来都不惧压力和困难,这个称号总是在奉献和牺牲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在责任和担当中积淀着深厚的力量,在荆棘和艰险中创新着前进的方向。在重温入党誓词中,在与老一辈革命家的心灵对话中,我再一次坚信,对党绝对忠诚,始终是自己毕生坚持的崇高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自己毕生实践的理想信念。

三、丰富组织生活,拓展眼光境界

在这个团结而充满激情的班集体,我每天都收获着知识、欢乐和友谊。在这个锤炼思想的大熔炉,我每天都在涤荡着灵魂,升华着境界,坚定着理想。在倾听老领导关于弘扬局风的报告中,我思考着忠诚的含义;在观看局庆60周年的文艺演出中,我感受着奉献的力量;在学员论坛的精彩演讲中,我学习着工作的感悟;在工作会议上局领导的铿锵讲话中,我明确着发展的方向。三个月以来,党校班的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参与班级建设,在课堂学习之外,自发组织十余次外出学习考察活动,使我们通过更多的社会实践来印证理论,丰富视野,拓展眼界,感受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强大魅力。三个月以来,每一位同学都自觉将“科学管理,优质服务,艰苦奋斗,敬业奉献,务实创新”的优良传统融入到自身学习和工作实践,为持续推动机关事务工作科学发展筑牢坚实的基础。三个月的生活,是信仰的坚定,情感的交融,我为自己是第31期党校班的一员而骄傲自豪!

知识武装头脑,友谊充实人生。当我们即将带着沉甸甸的收获结束党校生活,重返各自工作岗位之际,面对鲜红党旗我庄严誓言:秉承先辈遗志,力行科学发展,牢记党员使命,不负组织重托,时刻准备为党的事业奉献一切,为党旗增辉添彩!

历练人生 篇5

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坎坷的人生之路需要磨炼。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李太白身为大唐的一代诗仙,也有过“力士脱靴”的荣华,可从那以后,他的命运就不再平静。在黑暗的官场,像他这样一身正气的人,显然是格格不入、倍受排挤的,于是,他选择了仗剑天涯,云游四方。官场的排挤,社会的黑暗,自然的灾难,使他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磨炼,最终吟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气势磅礴的千古名句。

命运多舛的苏轼,在饱尝磨炼之后,给后人留下了光辉的背影。境遇不安顺的他,在磨炼中开创了豪放派。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是他的抖擞;“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是他的磅礴;“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是他的惬意;“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他的乐观。“料得年年肠断处,尘满面,鬓如霜”,他妻亡;“问汝平生事业,黄州惠州儋州”,他被贬。他在这些灾难中磨炼自己,炼就了不一般的文韬武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忍辱负重的司马迁,经历了宫刑的屈辱,酿出了《史记》这一历史巨作。泱泱华夏五千年,只出了一个名垂千古的太史公。是什么使他流芳千古?答案在《史记》问世的那一刻便已经昭然——是宫刑的磨炼。

苏武牧羊,张骞通西域,两位先驱者给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财富。苏武被扣留十九年,张骞被扣留十三年,当他们回到家乡的时候,都已成为白头老翁。正是这岁月的磨炼,书写了泱泱大汉的兴衰史。

杨门女将,不也是如此吗?她们也经历了折子丧夫的痛定思痛,也经历了南征北战的金戈铁马。他们风雨中磨炼自己,撑起了杨门的兴旺。

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列别捷夫说得好:“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人生历练的经典名言 篇6

勤勉是德行的根本。 ——卡莱尔

造物主把像你这样的人派遣到人世间来,是要你担负一定的责任的,所以你决不应该轻视自己的身体。 ——泰戈尔

我敢做……我是自己的主人。 ——吉勒鲁普

士当求进于己,而不求进于人也。 ——张养浩

正人如松柏,特立而不倚;邪人如藤萝,非依附他物不能自起。 ——李德裕

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垂青。 ——雨果

我们一定要自己帮助自己。 ——霍普特曼

连地球都可以在茫无边际的天空里发现自己的轨道,何况我们? ——比昂松

世界上有许多既美好又出类拔萃的事物 ,可是他们却各不相依。 ——歌德

我希望你照自己的意思去理解自己,不要小看自己,被别人的意见引入歧途。

——泰戈尔

你要做一个勇敢的.少年人,不可为一些芝麻小事在那儿大惊小怪。你知道,弱者在这世界上是不好过日子的。 ——彭托皮丹

不要拿“他人”的标准衡量自己,因为你不是他人,也永远达不到他人的标准。“他们”同样达不到你的标准——也不想达到。一旦你明白,接受和相信这个简单明了的真理,你的自悲感就会消失了。 ——马尔兹

人生结交在始终,莫以升沉中路分。 ——贺兰进明

与人交,不为人所信,义未至也。 ——《意林》

欲知其人,视其朋友。——《意林》

选择朋友要谨慎!地道的自私自利,会戴上友谊的假面具,却又设好陷阱来坑你。

——克雷洛夫

免难识朋友。 ——列宁

自制的友谊比买来的友谊要持久。 ——奥美利

和朋友谈心,不必留心,但和敌人对面,却必须刻刻防备。 ——鲁迅

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 ——扬雄

没有独立精神的人,一定依赖别人;依赖别人的人一定怕人;怕人的人一定阿谀谄媚人。 ——富泽渝吉

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锋利的刀刃,苦日久不磨,也会生锈。

——老舍

划分天才和勤勉之别的界线迄今尚未能确定——以后也没法确定。 ——贝多芬

只有穷人才能独立自主。就是最有权有百万富翁也是没有独立自主的。一个享有一个卢布的人就是这个卢布的奴隶。 ——莱蒙特

乃知事贵奋,形势非所拘。 ——归庄

人勤之宝不但使人不同于草木,也异于禽兽,而且可以使人成为万物之灵,万灵之物。 ——佚名

受人之托,终人之事。 ——高则诚

在历练中升华人生 篇7

关键词:摄影教育,本质,历练技能,体验生活,感悟人生

中职学生学习摄影虽然有一定的难度, 但他们大多对此兴致很高, 这为他们学习摄影提供了一个契机。但他们的知识面匮乏, 对摄影的认识很片面, 而且学习仅有兴趣也是不行的。怎样让他们在兴趣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和钻研?真正学到一技之长呢?这确实是摄影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既不能对他们实行“填鸭式”的知识灌输, 也不能放任自流, 只有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 发现和发挥他们的优点, 培养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对于学习摄影更要一边传授知识, 一边鼓励多实践, 更重要的还有多展示他们自己的习作, 从而帮助他们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大家都很熟悉摄影, 每个学生也都接触过摄影, 但真正走进摄影的人却很少。所以, 摄影又是一门易学难精的学科。科技的发展使得相机的革新瞬间改头换面, 自动化程度令人目瞪口呆。既使一个从不懂摄影的人也会按快门、拍出影像。如此简单的拍摄自动化, 为中职学生学习摄影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如此超快速的摄影方式也相应地带来了很多问题, 这让更多的人更容易接触摄影、学习摄影。快捷的图片产出, 一瞬间让人眼花缭乱, 于是很多学生感觉到, 数码相机不用学习那么多技术知识。这是个错误的观点, 视觉的疲劳告诉摄影者, 走进摄影并非花花绿绿, 而是新意和情感。摄影的易学是因为自动化的运用, 让我们能较快地用好相机, 难精在于主题的提炼和精神的升华。

曾经一位爱好摄影的中职学生, 在实践课上从不问什么问题, 原因是他使用的是数码相机, 技术的问题不用那么麻烦。岂不知当问起何为光圈、快门、感光度等时, 却全然不知。不是掌握了技术就能拍出好作品, 更不是不懂技术也能拍出好作品的, 数字技术只是为人们提供了方便摄影的途径, 但没有给人们现成的思想。无论现在自动化程度有多高, 摄影还必须从技术上走下去。

一解决技术的问题

以技术为基础不可忽视, 不能不懂相机, 更不能没有相机。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有了相机, 还要掌握相机操作技术知识和镜头的成像原理, 才可能在正常曝光的前提下拍出你想要的照片。就像学习绘画, 有了画笔、画纸、颜料等工具, 你就成了画师了吗?非也。只有在临摹的基础上掌握画笔的用法、画纸的特性、颜料调和方法, 才可能慢慢走近绘画, 而要跨过门槛踏进艺术的大门还需更多的努力。摄影也一样, 不懂光圈, 不懂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下控制光线, 又如何拍摄不同景深的效果呢?不懂快门速度, 又怎么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拍摄影具有动感的照片, 什么情况下拍摄高速运动静止时的状态呢?发现了题材, 你设计的效果得不到完美的表达, 拍摄的对象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那是一件多么纠结的事情啊!空中楼阁不存在, 数字化的技术知识把摄影的基本技术简单化了, 但并不是让我们不去掌握摄影技术。

二学会运用技法来拍摄

摄影的技法是要掌握的重点, 也是修炼艺术素养的过程。绘画通过起形、构图、着色、渲染等不同的技法来表现物体的形态、质感、空间效果, 从而使画面更加真实生动, 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摄影技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用光是摄影艺术创作的必要条件。光线是画家手中的笔, 无光变谈不上摄影, 因为也就没有了曝光, 如何刻画被拍摄的主体呢?摄影在西方成为“光画” (Light painting) 不无道理。有人说: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 没有“光”的作用如何转化呢?“光”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会运用“光”, 平凡便会化为不朽。其次就是构图, 摄影构图是完美画面的必要因素。构图一词是英语Composition的译音, 为造型艺术的术语。它的含义是:把各部分组成、结合、配置并加以整理出一个艺术性较高的画面。对于一个摄影者, 这个整理的过程就是构图的过程, 又是一个艺术加工的过程。它不但使画面更加整洁完美, 突出拍摄的主体, 理出与配体的关系, 更重要的是通过形式的勾勒, 体现出了摄影者的思想和拍摄意图。用“添一份多, 去一份少”的准确比例刻画和体现主体, 从而使主题得以实现。不同的画幅能表现不同的气势, 横幅的广阔、竖幅的高大、自由幅的风土习俗, 更让人赏心悦目。改变视角便会发现美在其中, 平视时真实可信、仰视时形象的高大奇变、俯视时你会体会到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意境。再次便是对比关系的运用也是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段。色彩对比、大小对比、虚实的对比、明与暗的对比等, 它可以通过光线、景深、曝光等不同技法来实现。如此等等, 都是摄影者在长期的摄影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掌握了它, 你的照片才会独具风格。

三学会提炼主题

提炼新颖的主体, 磨炼你有发现能力的眼光, 提高你独具创新的思维能力。从文化与传播的角度上来说, 如何才算是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回答是这样的:能够得到受众的认可, 也就有了一半的成功。当然, 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在于它们的社会价值, 但完美的摄影作品是要具备艺术性和社会性相结合。所以被摄对象的选择便是你表现主题的关键, 加上艺术的渲染, 作品自然就完美起来了。技术与技法的运用都是为表现主体服务的, 而主体的表现又是为表达一个明确的主题。所谓主题便是摄影的意图, 就像散文一样, 有一条贯穿全文的主线, 既中心思想。要突出中心思想, 就要选择典型的素材来烘托。但素材不能脱离主线, 正所谓“形散而神不散”。摄影的瞬间性和永久性 (瞬间性是拍摄的过程, 永久性是长期保存的过程) 提醒我们, 那些陈旧的、早已被人拍腻的题材无疑不受读者欢迎。你需要有独特的、创造性的技法来表现, 这就需要你开动脑筋, 用思维来实现。一个新颖的、能反映社会现实意义的题材, 即使选择大家都熟悉的表现手法, 也会是一幅好的作品, 因为它具有代表性、先进性和典型性。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主体来表现。所以一幅成功之作, 是摄影者长期经验的积累, 是深入社会活动中发现的, 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刻的内涵吸引着人们的视线, 激励着人们的思想, 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四多参加摄影创作

摄影创作是获得一幅好作品的有效途径。当然拍好一幅作品, 并非易事。它要求摄影者有广博的知识、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较高的艺术修养。地理、历史、人文、景观无所不晓, 才能选取新颖的拍摄题材, 体现深刻的思想内涵。创作的过程又是一个技术技法的运用和提炼主题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开发着你的眼力, 整理着你的思想, 很多人生感悟都能在这里被发掘。人们生活中的角角落落, 只要你善于观察和发现——美就在身边, 等着你操控手里的相机, 用灿烂的光辉装扮美丽多姿的世界。

当一幅属于自己的满意作品展现时, 你会感到有一种像烈火燃烧一样的激情刺激着你的创作欲望, 让你与摄影结下不解之缘, 尽情享受艺术的人生。摄影不但要有纯熟的技术与技法, 还要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思想。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人、以深刻的思想内涵鼓舞人、以崭新的拍摄主题启发人。

“痛苦的历练是人生的破茧 篇8

当人们为富士康企业员工连续的跳楼事件而惊愕,为大学生自杀而惋惜,为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所中学的学生因迫于老师和家长的双重压力跳楼致残而感到愤慨时,我们,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又该如何看待这些不幸的事件呢?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曾经有人看到蝴蝶破茧而出的过程,同情蝴蝶的痛苦,不想让它们经历艰难和苦苦挣扎,便拿起剪刀帮蝴蝶出茧。结果这只被人工破茧而出的蝴蝶却不会飞翔。

殊不知,蝴蝶正是在挣扎破茧的时候,使翅膀充血、强大、有力而获得了自由飞翔的本领。

其实,人也一样。痛苦的历练是人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生在世,要经过许多历练,然后得以成长,这个过程就如破茧化蝶一般。

洪战辉,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他看起来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

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周月华,出生后8个月被诊断为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左腿残疾,这一切并没有摧垮她生活的意志。凭着自己的执着,周月华完成了中学学业并成功从卫校毕业。她硬是靠着拐杖和丈夫的后背,“爬”遍了方圆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为辖区近5000村民带去了医疗服务。

11岁的李月,来自北川,一个酷爱芭蕾的女孩,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左腿。这个小女孩,一刻也没有放弃自己对芭蕾的追求,一刻也没放弃对梦想的追求。在无数敬重生命与梦想的人们的帮助下,她终于在全世界面前,重新起舞„„ 她坐在轮椅上,右脚穿着红舞鞋,双臂缓缓张开,在夜空中曼妙而舞。

我们不能总是期待老师与父母为我们拨开雾霾,不能总是躲在父母为我们营造的爱巢里乐享人生。人生有许多困难,需要我们自己去面对。

因为,痛苦的历练是人生的破茧。

在实践中求知,在历练中成长 篇9

在历练中成长

乘着夏日的激情,我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了“践行荣辱观,服务新农村”的实践之旅。火热的夏日激昂着我们火红的青春,为期四天的实践活动给我们实践队员带来了真切的体验和感受。如今重温实践履迹,一股温暖的情愫从心头潺潺流过。

感受新农村 青春映沃土

在这次短暂而又充实的实践中,我们融入到真切的农村生活中,切身体会到了当地民众的生活现状。我们迎着烈火般的骄阳行走在大街小巷宣传科普知识,耐心地向村民们解说细项。天气流火,但全体队员始终在热浪中奔走,因为一种与社会与群众共呼吸同命运的真知实感让我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而通过与该地贫困中学生座谈,更让我们看到农村真实的另一面,倾听到了同一片蓝天下的另一种声音。

通过这样近距离地接触农村生活接触农民,我们开始深入地思索农村问题。从一个当代大学生的视角,我们不仅切实地感受到在建设新农村这一社会浪潮的推动下新农村建设呈现的生机和活力,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的新气息、新风尚,同时也真切地体会到当今农村对科技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迫切渴求,从而更加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

走进新农村,我们看到了书本以外更广阔的社会,那是一种责任的升华,那是一种由感动升腾出的鼓舞。这一段激情与汗水相伴的经历虽然已经结束,但我们将在信念与希望中继续坚定前行,因为我们明白虽然时间有限但服务永无止尽。

且行且思 感悟实践真谛

这个夏天,我们在云霄的热土上抒写着青春的激情与热忱,在追求真知,锤炼品格的征程中找寻着升腾的灵感。我们真真切切地走进了那方土地,经历着,也感悟着。

烈日下的实践活动,大家都在努力着,用自己的汗水给这个火样的夏天浇出一片绿,给这个炙热的山镇带来一丝清凉。而每天的行程结束后,大家交换心情,在呢喃中入睡。这样的旅程,每天都会有不同的体会,更多的思考。一路上我们细数阳光,尽情感动,用心感悟实践的真谛。我们思索着人生,感受着团队的力量,感悟着纯朴的农民。我们也在此,净化自己的心灵,沉淀下值得沉淀的东西。

感动来源于真情,成长来源于体验。如今静静的感怀,我怀念那农人质朴的微笑,孩童无邪的眼神,更怀念那一路明亮的绿!那是烈日下的沁凉,悄然抒写着悠扬的绿色篇章,给凝重的思索增添了一抹亮色。守望阳光下的那片绿色,守望深埋在心底的那份宁静,舒缓心

灵的节律,在自然的灵光之下体悟和冥想,大学生活中的最后一次社会实践为我拂去了一丝浮躁。

理想在磨炼中升华 篇10

七十年前“到延安去!”曾经是一代青年的心灵呼唤和强烈愿望, 他们宣誓“只要还有一口气, 爬也爬到延安去。”这些青年中有业已成名的作家丁玲、萧军、诗人艾青, 也有王实味等已有相当作品发表的作家。

这些作家为什么选择到那样一个贫瘠而荒芜的地方呢?

这就要看看近现代以来旧中国的恶劣环境了。西方国家不断的殖民扩张, 使中国陷入民族国家危机之中, 被瓜分的噩梦使中国的知识分子深感救亡图存的重要性。因此在1919年, “五四革命”爆发了。

“五四”运动既然是以提倡“科学、民主、自由”来达到重振民族精神目的的, 那么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就是首要的任务。就像是郁达夫所说的那样:“五四”运动最大的成功就在于个人的发现。”[2]

“五四”一代知识分子天然具有理性的精神, 又具有个人浪漫主义激情。他们注定要将个人的一生和中华民族的荣辱兴亡联系在一起。1931年日本占领了东三省, 中华大地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峻局面。这些青年作家满怀的抗日救国激情和当时南京政权的温和的抗日政策难以相容。因此1935年在长征的路上便发表《抗日救国宣言》的共产党理所当然成了知识分子心中的希望, 长征胜利后, 延安也就成了当然的圣地。丁玲 (1904-1986) 是第一个到延安的文人, 也是最典型的延安文人。1936年5月她得以抽身暂时离开南京到北平, 遇到曹靖华时表示:我一定要找到党……[3]而从东北流亡的萧军是两次去延安, 最后留在了延安。到延安, 对他们, 就意味着救亡图存。

更重要的是, 在延安, 毛泽东十分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 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4]。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的定性是:“中国已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知识分子群和青年学生群。……他们有很大的革命性。”[5]完全符合知识分子当时的身份。为了进一步让全党认识到知识分子的重要性, 毛泽东在1939年又起草了《大量吸收知识分子》。毛泽东特别强调:“全党同志必须认识, 对于知识分子的正确政策, 是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5]这些政策无疑让年轻的作家有“士为知己者死”之感。

初到陕北, 这些年轻的知识分子, 由于思想上的天真, 政治上的幼稚, 对革命抱有若干不切实际的幻想, 他们看待问题缺乏全局性, 更惶论高瞻远瞩了。

知识分子的精英情怀也是其所作所为的源泉。自五四以来, 知识分子的精英心态更强, 自以为高人一等。而党的目标是解放全世界被压迫者, 党的依靠力量是农民。这些年轻作家尚未找准自己的位子, 立场怎么能明确?

党的文艺政策对他们是有利的。毛泽东早在1939年《大量吸收知识分子》里就说过对于一切比较有用的和忠实的知识分子, 应当分配适当的工作, 教育他们, 带领他们, 帮助他们逐渐克服其弱点, 使他们革命化和群众化。”[6]

鉴于这种情况,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后, 知识分子作家认识到必须进行彻底改造, 这当然和他们接触的民主、自由不矛盾。在当时的中国, 那样一个农业社会, 靠几个知识分子告别被瓜分的噩梦, 无异于螳臂挡车、痴人说梦。丁玲公开著文积极响应说:“改造, 首先是缴纳一切武装的问题。既然是一个投降者, 从那一个阶级投降到这一个阶级来, 就必须信任、看重新的阶级, ”[7]在这里, 丁玲不仅表达了自己接受改造的决心和态度, 而且劝告所有的作家都不要自尊自傲。

作为改造的显著成果, 就是大量的符合乡村生活特色的作品被创作了出来, 他们的作品在也有了和以前迥异的风格。而这些亲历改造的知识分子, 深切体会到了农民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农民问题, 是中国种种问题的根源。长期以来不乏赞美乡村的作品, 但一涉及到日常生活中最贴身的经验, 人们就很难接受和理解乡村, 乡村生活被认为是粗糙的、不美的。在文艺座谈会后, 知识分子们身体力行的进行改造, 这些知识分子对农村和农民有了新的态度, 乡村生活的描写掀开了新的一页。解放区文学所呈现出的乡村的美好, 是以整体的日常生活为背景、从生活细节中焕发出来的, 因此它是健壮的。1944年, 丁玲写成《田保霖》一文, 与欧阳山所写的《活在新社会》同时发表在6月23日的延安《解放日报》上。毛泽东当夜就读了丁玲和欧阳山的文章, 立刻给他们写了封信, 信中说到:“我替中国人民庆祝, 替你们两位的新写作作风庆祝!”

这封信背后是丁玲在改造中经历着灵魂的炼狱。这些年轻的作家们向工农看齐、脱胎换骨重新做人时, 他们身上显示了宝贵的知识分子本性。萨义德曾说:“真正的知识分子形成了一个知识阶层, 他们支持维护的正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真理与正义的永恒标准。”[11]他们为了中国的富强, 为了告别瓜分的噩梦, 放弃了小我, 到农民中去改造着自己。具有新写作作风的解放区文学并没有把乡村的生活提炼为超越性的美学价值, 相反是把它作为一种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 因此它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获得自己的生命力。这样优秀的站在平等立场上描写农村的小说今天难以寻觅。这种写作态度的转变与确立印证了“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人的正确思想, 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10]毛泽东要求这些知识分子到实践中去, 丢掉高人一等的幻觉, 看到自己的无知, 认识到农民的长处。在思想和实践中做好了准备, 有着传统知识分子使命感的年轻作家, 终于成功塑造了农村生活。

艾青此时的诗风发生了巨大转变。1942年写就的《黎明的通知》是这一阶段的代表作。这首诗里“黎明”光辉所及, 是从阶级解放到世界大同。这是艾青对延安社会诚挚的颂歌创作。这首诗正是他成功转型的标志。然而艾青的优势在于他沉郁的抒情, 因此他此阶段的一部分作品是处于大众性、直露性和他理想主义色彩文人气质不相融洽之中。就像骆寒超评价的那样“一个诗人虽有了革命的世界观, 但对生活没有真切的感受, 对积累的素材没有主体情感的投入, 而让‘实实在在的内容’纳入理念的构思框架, 为主题先行去寻找形象印证, 只能使作品得出两种结论:一种是抒情形象的概念化, 另一种是抒情形象成了现象的罗列……”[11]

1980年艾青又出版了《归来的歌》。他也依然坚持他的诗歌观点, 姚学礼在自己博客里回忆1983年3月7日艾青在给他的信中说:“关于诗的发展, 我以为要以真诚还于读者, 不宜脱离生活和人民, 人民和时代永远是诗歌的方向。”

悲剧对于这些真正的知识分子是耶稣受难的十字架。在50年代后, 他们所遭遇的不公, 他们没有抱怨, 是因为他们将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1984年, 萧军在文学创作五十周年大会上坦言, 祖国的独立, 民族的解放, 人民的翻身、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制度的出现——他的四个人生目标几乎都已实现。[13]

在1976年, 丁玲在领到文化大革命扣发的稿费和工资时, 即捐赠了一万元给樟头大队买拖拉机。[14]在1979年7月《人民日报》上发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重印前言》, 她写道:我写书时像一个战士喊着毛主席冲向战场。[15]

在历练中成长作文 篇11

入营的第一天的第一个项目就是“百里夜行军”。光听名字就很骇人。此项训练主要目的是: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磨练意志。

开始时,大家还说说笑笑的,觉得很刺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色越来越晚,路程也就显得越来越长,我们的步子也越走越慢,两条腿像灌了铅似的沉重。此刻,大家再也听不见之前的吵闹声了,空气中弥漫着沉闷的喘息声,唯有沉重的脚步声打破了四周的寂静。过了一会儿,队伍里陆陆续续传出了女生们轻轻的抽泣声,紧接着,抱怨声、唉叹声四处响起。面对我们炸锅似的喊声,教练们耐心地开导和鼓励着我们。

时间慢慢地走着,整个世界笼罩在夜幕中。望着前方黑漆漆的,像是一个永远也走不到尽头的无底洞似的路,绝望感爬满了心头。渐渐地,队伍已失去了原有的队形,掉队的.人也越来越多,整个队伍变得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零散不堪。这时,教练又发出了新的号召:不要让一个人掉队!看哪个队做得最好!于是,健壮的人拉起了体弱人的手,大家相互帮扶着、鼓励着,咬紧牙关,艰难地向前挪动着……终于,当东方渐渐地泛起鱼肚白时,队友们眼前一亮,希望在向我们招手,大家鼓足干劲,迈开大步向目的地走去……

近十二个小时的夜行军终于结束了,当我们刚刚踏进宿舍门时,个个就像见了亲爹亲娘似的扑向了床铺,只听“扑通”一声便爬在床上昏昏睡去了。

经历了夜行军,大家在一夜之间就变得成熟了许多、坚强了许多!因此,随后的几项训练对我们来说就没有什么可难的了。

如果说夜行军磨练了我的意志,让我树立了坚持就是胜利的信念,那么,毕业墙则锻造了我勇于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

因为我长得比较“壮”,所以被选做人梯底座。就是用双手顶住墙,下肢左腿曲膝向前,右腿绷直向后,另一个人抱住我的腰际固定住,其他人踩着我的肩爬到墙上翻过去。就这样,共有50多名队员踩着我的肩膀翻过了毕业墙。尽管当时我的肩膀很疼,但我依然咬紧牙关挺了下来。因为我知道,我肩膀上支撑的不仅仅是一个个队员,更多的是一种责任!虽然很苦、很累、很疼,但当队友们踩着我的肩膀成功地翻过毕业墙时,所有的艰辛都化作了无比的自豪。因为我深深的懂得了团结协作、勇于奉献对一个团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懂得了团队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懂得了只有付出才能获得的真正含义。

上一篇:北冥有鱼教案下一篇:笔记本内存条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