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关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2024-08-29

夫妻关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精选9篇)

夫妻关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篇1

他认为,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父母给孩子最深刻的影响之一就是夫妻关系。夫妻之间应当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尊重,也可以表现出拥抱、接吻等亲密行为,但不宜在孩子面前争吵,打架或者相互贬低。一般来说,感情不好的夫妻对孩子也还是有爱心的,彼此要形成共识,不在孩子面前吵架,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安全的成长环境。

而对于夫妻经常分离的家庭,孙云晓则认为,这时夫妻也需要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的亲与疏对孩子也会有显著的影响,即使在外地,家长只要有责任感和爱心,也能够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家庭中的任何一个成员都不应该是可有可无的,尤其是父亲母亲,缺一不可。

夫妻关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篇2

一、青少年心理问题出现的家庭根源

1. 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础。

家庭教育的重要功能是发展人的心理, 这是因为:首先, 家庭是个人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一个人的智力、体力的成长, 道德品质的发展, 个性特征的形成产生全方位的影响。第二, 孩子的生活大部分是在家里度过的, 他们最初的道德观念、价值观正是在家庭中形成的。个人的各种心理态度、心理品质、心理特点、性格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第三, 家庭中教育的观点、方式和方法, 家庭成员的作风、习惯、品德修养, 家长的心理品质、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性格特征都深深地影响孩子的心灵。人的心理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 先天遗传和生理发展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而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

2. 家庭关系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中国目前的家庭关系主要表现为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 这是当今中国最为普遍的家庭关系。这两种家庭关系的好坏, 对于青少年心理的正常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夫妻间的人际关系, 他们之间的合作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就预定了家庭的基础特征, 特别对孩子的个性形成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二、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谐

一个社会需要和谐, 一个家庭仍然需要和谐。一个健康、和谐和融洽的家庭关系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和谐、融洽的家庭中, 才会感到快乐, 才会积极向上, 才会感到身心愉悦。否则, 家庭的缺失和成员间的关系恶化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到子女的健康成长。所以, 家庭成员间应当搞好关系, 父母要为孩子做出榜样, 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在关爱中成长、在愉快中学习、在欢笑中生活的好环境。

1. 亲子和谐。

和谐的家庭关系对孩子的成长至为重要。在亲子关系上, 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 不能正确了解孩子的需求, 教育方式不当, 容易引起他们对父母的反感。和谐的家庭关系应该是家庭成员相互尊重, 彼此体贴、关心、爱护, 这种和睦、民主、愉快的家庭生活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地发展。家长要努力营造这样融洽的家庭关系, 教育孩子热爱自己的父母, 孝敬自己的父母长辈, 关心父母长辈的健康和冷暖, 体恤父母的辛劳和苦心, 尊重父母的权威, 配合父母的教育和引导, 力所能及地为父母分忧解难, 通过这种亲子情感教育激发孩子积极的情感体验。当然作为家长对孩子要多一些平和, 少一些苛刻;多一些引导, 少一些高压;多一些民主, 少一些一言堂, 要理解尊重孩子的相对独立性, 可以适当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利, 给孩子以充分表现自我、表达意愿的自由和机会, 多与孩子进行平等地对话和心灵沟通, 努力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所需要的, 而不是孩子想要的。

2. 人际和谐。

学龄期孩子的社会人际关系主要是亲友关系 (家庭的亲子关系、与亲戚朋友的关系) 、学校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些孩子因为学校老师教育方式不当, 不能公正处理问题, 造成孩子的消极抵触情绪, 使孩子对学习丧失信心, 造成孩子自卑、孤僻等不良心理反应。有些孩子由于自身心理较封闭, 比较害羞, 不能和同学友好相处, 他们感到孤独, 容易产生偏激行为。要教育孩子与老师、同学们建立和谐的学习关系。家长要告诉孩子老师是天底下最崇高的职业,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他们就像春蚕一样奉献自己的青春, 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学生的前程。一日为师, 终身为师。无论你身处江湖之远, 还是身居庙堂之高, 都永远不能忘记老师的恩德。要尊重老师的智慧和劳动, 配合老师的教学, 积极地按质按量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而同学是自己人生之中最难得的朋友, 如同自己的手足弟兄, 应该要相互学习, 相互帮助, 相互支持,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还要相互团结, 互谅互让, 相互关心, 相互照顾。

3. 德智和谐。

智力固然重要, 而品德尤为重要。智力超常、学识渊博、能力非凡的人, 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道德品质, 可能会自私自利、惟利是图、目光短浅、倒行逆施、凶残暴戾, 因而不仅不能成就一番伟业, 甚至危害国家、社会和人民。只有具备良好道德修养和品格的人, 才可能心系社会、胸怀祖国, 才能对别人对国家对社会充满深厚的情感, 才能甘愿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贡献自己的一切聪敏才智。家庭教育虽然可以在文化知识、思想品德、生理心理、生活技能等诸方面都能所作为, 但家长应该而且必须重在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 不宜也不应把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内容和任务完全转移到家庭里来。

4. 身心和谐。

家庭关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篇3

在家庭中,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孩子和妈妈、孩子和爸爸的关系。在一个家庭中保持这样的序位,孩子才能感受到安全,感受到被重视。

正常的家庭关系应该是这样的:夫妻俩手拉手,孩子站在父母的前而中间位置,这是最正常的家庭关系。因为小朋友要受到爸爸妈妈的呵护才有安全感。妈妈是情感的代表,爸爸是理性的代表,孩子靠情感来滋养他内在的生命,靠理性来发展他外在的世界,两者必须是同步的。但大部分的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是有问题的,这类问题是家庭关系的无序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如果爸爸很喜欢女儿的话,家庭关系就变成爸爸拉着女儿的手,妈妈站在父女的后面。在这种关系中,女儿就代替妈妈成了爸爸的心灵伴侣。无形之中,这样的关系对孩子会有一个沉重的生命压力。因为这个女儿从小就会觉得,我必须代替妈妈承受爸爸生命中的一部分。等她长大以后,她也永远没有办法来正常面对她的爸爸。因为她觉得她有责任使爸爸幸福,她代替了她妈妈的位置。由于她代替了妈妈的位置,她就把妈妈的责任背在了自己的肩上。另一种情况是:妈妈跟孩子手拉手。爸爸站在后面。这种情况下,儿子就代替爸爸成了妈妈的心灵伴侣。那么,妈妈从心理上就会一切依赖于他,这样。孩子就成为妈妈的“丈夫”,妈妈的幸福与一切就由孩子负责了。

这就是家庭关系的秩序混乱。这种混乱导致夫妻其中一方被排除到家庭的归属之外。这就会带来家庭的不稳定、关系的纠葛以及同外在关系的问题。同时,也会造成孩子未来的婚姻问题。

夫妻关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篇4

我看到那个孩子像头愤怒的小公牛。如果父母无法调整夫妻关系,可以预测,这个孩子以后还会有更多的“行为问题”出现。

想想挺伤感的。

家庭治疗学派坚持认为:家庭成员之间,有着很深刻的联结。而孩子是这些联结中,最弱的一环。他们往往会通过自己的问题,去表现这个家庭的“病症”。

比如一个家庭中,父母经常争吵。孩子就可能会不安,焦虑,并试图劝解。然而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的影响力有限。到孩子大了,他们的学习压力变大,他们(的选择)对家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比如是否在外头惹事,成绩是否优秀,能不能考上一个好的中学、大学等等。孩子手上的筹码一下子增加很多,他的状态和成绩好不好对家庭忽然有很大影响。也因此,孩子也会逐渐学会通过自己的“选择”(变好或者变化,乖一些还是更叛逆,努力学习还是自暴自弃),去对抗父母争吵这件事,更有甚至,有些孩子会离家出走,会逃学,等等。

所以,当孩子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父母需要反省,是否我们的夫妻关系到了必须要调整、改善的地步了?下面的文章,我们就会列举一些常见的孩子行为,虽不至于到“问题”的程度,但却是微妙的小信号,预警夫妻关系可能出了些问题,亟待解决。

孩子总是讨好并亲近父母的其中一方

孩子今年六岁,平时总是爱观察妈妈的情绪,讨好妈妈,这些都不该是他这么大的孩子该操的心。妈妈我爱你…是他嘴边最常讲的话,“妈妈你讨厌爸爸吗?我也讨厌他。”这样下去,我不知道我孩子回变成什么样的人……

这个案例中的妈妈,从孩子1岁那年,就跟丈夫之间出现了问题,总是克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想过离婚,但又担心孩子没了不完整的家对心理发育不好,于是耗着。即使父母忍住争吵,各自压抑下情绪,但孩子却仍然能够敏锐嗅到家庭内部暗涌的争斗。

所以,若孩子总是粘着父母的其中一方,并且有讨好这一方,边缘化另一方的倾向,说明这个三口之家的家庭结构已经发生倾斜,有不稳定的趋势。孩子们是天生的心理侦探,他们可以清晰觉察到父母之间的不稳定,尤其是有冲突的时候。因为父母的关系是敌对状态,所以,孩子没有办法分裂自己,让自己既跟爸爸好,又跟妈妈好――孩子在和爸爸好的时候,会觉得愧对于妈妈;在跟妈妈好的时候,又会觉得愧对于妈妈,所以只能选择其中一方,以稳定自己和这一方的二维关系,一旦三维关系解体,自己也不至于无法存活下去。当然,这些全部是孩子潜意识里的想法。对于孩子来说,失去父母就相当于面对死亡,自己至少要选择其中一方保持关系的依恋,才能更好的存活下去。

从这个角度看,相对于成长在一个父亲与母亲冷暴力或热暴力的家庭而言,平静和谐的单亲家庭,更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当然,绝非鼓励离婚。重要的是,父母必须意识到,一个完整的、夫妻关系和谐的家庭,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石。而为了给孩子提供这一基石,夫妻各自需要保持成长、注重沟通,把理清楚夫妻关系,作为家庭中第一要紧的事。

孩子早熟,过分懂事

很多家庭中都会发现这样的一种怪象:平时孩子很淘气、叛逆,父母发生争吵后的一段时间内,突然变得乖巧、懂事、听话。

这是因为,父母间的争吵,孩子会归因为自己不够好,尤其是父母间争吵的原因是因管教孩子而起,比如不同的教养方式谁也不肯让步,孩子的教养问题就成了导火索。那么孩子会认为,如果我更乖一些、更听话一些、做事谨慎一些……是不是爸爸妈妈就不会吵架了呢?如果孩子长期处于父母关系不和,自己生活得谨小慎微的环境下,很容易变得胆小、自卑、自弃。长此以往,孩子的心底会烙下我是不可爱的、不被爱的、不值得爱的烙印。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心理阴影下长大,会是怎样的状态。

所以,即便父母没有忍住,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了,事后请一定跟孩子说明,爸爸妈妈吵架只是爸爸妈妈自己的问题,跟孩子无关,并且不要把吵架后的负面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

孩子总爱生病

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抛去客观环境的变化不说,孩子在一段时间内经常生病,也可能预示夫妻关系出现问题了。

我们说,夫妻关系和谐稳定,是对于孩子成长最有利的因素。当夫妻关系恶劣的状态下,孩子随时处在担心爸爸妈妈吵架的焦虑情绪中,直接影响到了孩子的免疫功能。之前也写过一些心身疾病的文章,负面情绪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力低下、植物神经紊乱等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的表象就是孩子经常感冒、发烧、呼吸系统或皮肤方面的问题等等。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因为孩子生病了,父母的注意力转移了,转移到带孩子看病,更好的照顾孩子方面,彼此过分关注、发生冲突的机会就少了,吵架减少了。那么,在孩子的潜意识中,生病与减少爸爸妈妈吵架这件事就关联在一起了,孩子因此获益,更会经常生病了,因为“我”一生病,爸爸妈妈就不吵架了,也更关心我了,基于情绪情感需求,孩子的机体也会给出继续生病的信号。结果就恶性循环了。

孩子跟爸爸或妈妈的关系非常不好

孩子他爸是个自由撰稿人,一天到晚都是跟电脑打交道,连睡觉前都要抱着手机看书看睡着,他跟女儿天天在一起,爱女儿爱得不行,可是缺少亲密交流,女儿总是推开她,甚至睡觉醒来都要爸爸走开。

我总觉得是他缺少与女儿真心的交流,不够重视孩子,不愿意参与,我认为他不是个好爸爸!因为他老说,有妈妈就行了。我会提醒他,跟他强调爸爸的重要性,可是怕老说会影响夫妻关系,不说他我又不甘心,哎!

看得出来,这个案例中的妈妈,对孩子爸爸一肚子牢骚。她对丈夫很愤怒,自认为忍住了一部分没有表达。结果孩子替她表达了。

一般而言,在一个家庭中,孩子对父母其中一方极度排斥,一定是说明了夫妻关系出现问题了。这个案例中的妈妈,由于自己被丈夫忽视太多,于是以孩子为由,去反复跟丈夫说事。尽管明里暗里争斗不断,夫妻双方却一直未能坦诚地、平心静气地聊一聊。

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篇5

孩子住在公墓附近和集市旁边,只能学着玩;只有到了学堂附近,才学习礼仪和要求上学。孟母因此三迁。环境对于子女教育的重要,古人也早有认识。

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环境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正如鸡蛋与温度。没有适宜的温度,鸡蛋永远也变不成小鸡。下面我就目前一些家庭教育环境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 家庭教育的作用与特点

(一)、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是一个具有面对面交往特点的初级群体,家庭成员在地理空间上充分接近,互动频率高。家庭教育以爱为基础的个别指导和终身塑造,对个体的社会化作用至关重要。家庭教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特点:1)先入为主的先主性;2)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维性;3)家庭群体中交往接触的密切性;4)对受教育者了解和影响的深刻性;5)教育与生活的统一性。著名教育家鲁洁认为:“家庭不仅影响受教育者的`在校学习,而且参入塑造他们的全部个性和人格行为,家庭教育复制着现实的社会关系,孕育着未来社会的风貌。”

受教育者在人生“第一环境”中接受教育影响往往表现出难以磨灭的铭刻性,这种铭刻性的品质给他们终身的发展打下不易改变的印记。在孩子独立行走于世之前,孩子有大半多的时间是同家长一起生活的,父母是子女天然的、不可选择、不可任意更换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传身教、一言一行,对孩子有耳濡目染的熏陶作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家庭德育的基本方式,它比学校德育、社会德育要强烈、深刻得多。孩子的发展,父母是责无旁贷的。父母是孩子最坚强的依靠,他们对亲情的付出与对孩子的爱,将可能深刻影响孩子日后的人格。因此家长应努力形成良好的家风,形成诸如追求理想、积极向上、团结和睦、民主平等、勤奋好学、勤劳节俭、爱好健美、讲究卫生等良好作风。良好的家风能使家庭德育发挥更大效能。儿童入学前已经形成了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模式以及反映图式。在此过程中,父母及家庭是最重要的参照系,是被模仿的主体。鲁迅认为,儿童教育首先要从家庭开始,父母就是最早的教育者,父母对儿童不仅有养育的责任,而且有教育的责任。

(二)、家庭教育的特点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有鲜明的特点。掌握这些特点,对班主任依据其优势特点组织与协调家庭教育力量,促使家庭教育科学化,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早期性与奠基性。早期性和奠基性是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婴儿呱呱坠地,首先接触的是家庭。此后的一个相当长的阶段里,孩子的绝大部分时间仍是生活在家庭环境之中。这期间,他们除在父母那里获取自身生理、生活的需要外,还从家长的言语、表情中认识外部世界,从家长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中形成对人类社会的最初印象。以后,他们就是凭借着这种影响,对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进行选择,包括接受与其意愿一致的,排斥与其意愿相悖的。

2、自然性与随意性。家庭是儿童天然的学校,家长是儿童天然的老师。同时,这也决定了家庭教育是伴随自然生活的教育。这也就是说,家庭教育中最经常的、大量的是家长及其他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显现出来的品行、志趣、性格、生活方式等对儿童自觉或不自觉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体现出了家庭教育的自然性。

家庭教育的自然性导致了它的随意性。这是由于家庭教育往往是在不经意的情况下进行的,同时,家庭教育中一般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计划和固定的教材,更没有具备专门知识和技术的专职教师,也没有对教育方法、方式的严格、明确地规定和对教育结果的检查与评定,更没有升留级制度。

3、长期性与连续性。教育子女是家庭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任何家庭中的家庭教育都不是对其子女的某一个阶段负责,而是对子女的终生负责。所以,家庭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不是一时或短时期的,而是长期的、终生的。家庭是永久的教育场所,父母是终生不变的教师,这也就使家庭教育具有了连续性,可以使受教育者在稳定的、连续的家庭影响中,以累积的方式接受教育。

二、家庭教育的现状与误区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这一声声情真意切的呐喊唱出了无数人对这变幻莫测繁华纷扰世界的迷惘与困惑,同时也道出无数教师和学生对现在某些家庭教育无可奈何无所适从的心声:

──某生上学路上拾得手表一块,到校后立即交给老师,受到老师的称赞和同学的夸奖。放学回家却遭到父母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你一没偷二没抢,为什么把手表上交?傻瓜!”

──某幼儿园教师问学生:“当别人欺负你时怎么办?”大部分孩子回答说:“我也打他!”教师大吃一惊,刨根问底,回答大同小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这样教的。”

──某班打扫卫生,因老师一时疏忽,忘了强调,厕所没扫。老师问谁愿意去打扫,几个学生放学后自告奋勇去清扫。不料一家长来接儿子,见儿子正在厕所里满头大汗搞卫生,马上气呼呼地找到老师:“你凭什么让我孩子干这种臭活儿?他在家里还没扫过地呢!”……

目前,许多教师摇头嗟叹:学生难教。究其原因,原来是家庭教育从中作梗。一方面,老师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积极和谐地发展;另一方面,家长却又对学生言传身教如何拈轻怕重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学生也时常耳濡目染贪图享受不劳而获……处于夹缝中的学生对此往往表现得无所适从:老师虽然是心中的偶像,但家长却是自己的“保护伞”,供自己生活、读书识字。于是感情的杠杆便偏向父母,家长“略施手脚”,教师的苦口婆心顷刻间前功尽弃灰飞烟灭。

学生良好的教育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校、社会固然责无旁贷,但家长也理应配合协助促使孩子健康地成长。否则误己子女殃及自身。

(二)、家庭教育目前仍存在诸多误区:

1、家庭教育不仅仅是辅导孩子学习

通过对本校个别班的学生的家长调查显示,10%的家长对“只要孩子的学习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持完全同意的态度,大部分家长对此观点总体上倾向于认同,只有27%的家长完全不同意此说。对“孩子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情绪比学习还重要”这项调查,完全同意的家长仅占5%,有32%的家长完全持反对态度。在家庭教育中,有26%的家长主要是辅导孩子学习,对学习以外的内容很少过问。许多家长表示,现在即使培养孩子某项技能和特长也是为了能让孩子在将来的升学中比别的孩子有优势。

这种只关注孩子学习,而忽视了孩子思想品德、生活能力、劳动技能等方面培养的家教方式,不利于孩子正确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不利于孩子全面发展。

2、儿童教育中父亲参与程度低

调查表明,持有“教育孩子是女人的事”传统观念的父亲大有人在。接受调查的家庭中,60%的母亲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独当一面,有15%的家庭家教任务由祖父母承担,父亲真正起主导作用的不过25%。很多父亲对孩子或不闻不问,或是态度简单粗暴,缺少耐心。

父亲在儿童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起着重要作用。父母双方都参与家庭教育,父母行为方式互补,孩子能从父母双方身上吸取优点,有利于孩子完善的人格的形成。父亲游离于家庭教育之外,对儿童性格的培养也不利。儿童在通过模仿进行性格学习阶段,由于缺少了父亲的影响,会导致男孩子言谈举止像女孩子,胆小柔弱,缺少男子气。

3、父母缺少科学系统的家教知识

调查问卷中有“家长列举自己读过的有关儿童教育方面的书”这项内容,只有5%的家长读过儿童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书;25%的家长读过《卡尔威特》和《哈佛女孩刘亦婷》;23%的家长在这一项中列出的是《唐诗三百首》、《育儿家典》一类书籍;17%的家长的教育知识是从报刊杂志、电视节目中获得的;25%的家长在这项调查中留下空白。

专家认为,由此可见目前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虽有较高的积极性,但还缺乏科学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方法,处于盲从状态。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不同,智力水平也不同,兴趣爱好也有差异,家长应以科学的态度,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及年龄阶段采取不同的家教方法,这样的家教才能成功。

4、儿童消费过高

调查发现,出于对孩子的爱护,家长都是尽力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孩子消费额占家庭总收入的35%以上,有的家庭甚至超过了50%。父母们在孩子们身上花钱不吝惜。有些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满足孩子的奢求。

太高的儿童消费不仅加重了家庭的负担,更使儿童从小不懂得勤俭节约,不知道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吃不得一点苦,容易使他们养成唯我独尊和自私自利的性格。

三、 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家庭教育是一种有别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因此,要想取得家庭教育的成功,家长必须首先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把握住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一)、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1、榜样的原则。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这是家庭教育的最主要的原则之一。俗话说:欲教子者先正其身。这是告诫做父母的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不要忘记旁边有个正在成长的以你为榜样的孩子。

2、教育一致性的原则。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学校、家庭和社会诸方面教育共同影响的整体成果。如果各行其事,彼此矛盾或互相抵消,教育是不会成功的。家庭教育也是如此,不但要密切配合学校和老师的教育,使其取得一致,家庭成员之间也要前后统一、步调一致。

3、回避原则和信息净化原则。家长在议论领导或同事长短及夫妻婆媳之间的矛盾时,应避开孩子。对不正确的言论、现象应给予客观的分析、批判;对社会上、邻里间一些不正之风和丑恶现象要帮助孩子分清,要求孩子对不文明的言行一定不学不做。

4、平等、民主、正面教育原则。目前,家长说了算,家长和子女不平等,甚至对孩子随意打骂现象还依然存在。这样是不可取的,会使孩子形成许多坏习惯。家长有事要同孩子商量,自己有缺点要勇于向孩子承认。孩子有了缺点错误,家长不打骂,对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鼓励孩子改正。

(二)、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1、要创设温馨愉快的氛围。家庭中温馨愉快的氛围能最大限度地解除外界给予孩子的压力和紧张感,使孩子体会到生活的美好、精神的愉快。因此,家长要坚持平等、民主、正面教育的原则。家人要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多关心孩子,让孩子从家庭中得到极大的温暖、和睦的家庭环境能够更好地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2、创设整齐、美观、舒适的生活环境。住房不论大小,都应布置得整齐美观,使人感到舒适。房间里光线要充足,色彩宜柔和协调。写字台应放在窗前光线充足明亮的地方,有利于学习。床应放在光线较弱的地方,有利于休息。如果父母与孩子同居一室,在布置房间时,应给孩子留下一个小天地。衣物、书籍等放在适合孩子取用的地方,并且让孩子自己布置,培养孩子爱美的心理,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夫妻关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篇6

记得刚刚买电脑时,还没有上网。我的孩子才三岁半。对这件新事物甚是新奇,摸摸这,碰碰那儿。我就教她怎样使用鼠标在“画图”程序里面画一些简单的图像,一开始画不成形,后来终于画成了一个金光闪闪的太阳,她的脸上立刻展现出灿烂的笑容。就这样,电脑就走进了她小小的世界里。

后来安上了宽带,网络逐步地浸透了我们的生活。孩子一天比一天大了,在这种形势下,我觉得应该认真地考虑一下如何让孩子正确应对它。网络上的一些东西的设计极力地迎合人的一种欲望和心理,对人的诱惑非常大。现在很多成人都对电脑和网络有依赖,幼小的孩子哪里有意识和能力来抵挡这些诱惑呢,孩子的年龄小,思想、头脑、心智都不成熟,缺乏判断力和自控力,各种网络游戏在设计上也极尽诱惑之能事,孩子很容易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但也不能因噎废食。不要因为听说电脑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就绝对地控制着不让孩子接触电脑。其实这样做效果会截然相反:一是容易使电脑在孩子心理造成一种神秘感而越发产生想动电脑的欲望。还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你不让我玩,我偏要玩!发展到慢慢到网吧去玩。二是使孩子缺乏基本的电脑使用技能,落后于同龄人。所以说,家长应该端正认识,并指导监控好孩子。

那怎么样让孩子能够正确面对电脑和网络呢?这就对我们做家长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家长要以身做责

当年我因为买不起书,每天都跑到临潢路新华书店看,被管理人员往外赶。时代是进步的,发展的,现在网络上有这么多书可看,有那么多免费的教材供我们使用,我们为什么不能去利用它来学习呢?上网不仅仅是为了聊天、游戏、看电影等各种消遣,也可以用来学习、工作、写作。所以应该把网络给我们的一切当成一笔财富、一名智者、一位良师……总之要用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怀去容纳它,让它成为我们的得力助手,生活中良性添加剂,剔除其糟粕,取其精华部分充实到我们的心灵每个角落。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俗话说,“进朱者赤,进墨者黑”,在你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也会受到这种积极向上的气氛影响的。

所以,我从来不玩游戏,申请个QQ号,上面的好友只是朋友、同学、亲戚,后来为了练习英文加了个美国网友迈克(mike)。工作之余写点文章,往站投投稿。一经编辑审核发表的文章,我都打印出来,读给孩子听。孩子既为我高兴,也在心里敬佩我。她自己也申请个QQ号,在里面的空间里面上传些文章。所以她的写作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我偶尔与美国网友用英文聊天时,她也在一旁边兴奋而新奇地观看,无形中提高了她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正确的引导

1、明确告诉孩子电脑的利与弊

你告诉她,利的一面是:现在这个时代,人们工作、生活已经离不开电脑,所以你从小就应该能够自如地应用电脑。学会了电脑的使用,也就掌握了一种基本的生存的.基本技能,将来到了工作岗位上就不至于被动。另外利用电脑可以办成许多事情,甚至可以成就大事业。你告诉他,现在软件开发者大都是比你大十几岁的大哥哥和大姐姐们,百度的创始人是年轻的李彦宏,他创造了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电脑的好处多多,可以发电子邮件、查找资料、学习外语等。

再严肃地告诉她弊的一面:如果你每天迷恋电脑游戏、聊天、沉迷于网吧,会影响你的大好前程甚至毁掉一生。再举例说明社会上因为接触沉迷电脑网络而造成耽误学习、离家出走、跳楼自杀等令人触目惊心、扼腕痛惜的事例。

有了这样对电脑一分为二的认识,家长就该这样对待孩子“玩”电脑的事情:既要让孩子学会正确使用电脑,让孩子掌握使用电脑和网络这个基本的技能,而且是越早越好,又要防止孩子沉迷其中,防止孩子受到电脑网络中一些不健康的东西的侵害,防止电脑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影响。

2、明确让孩子知道在电脑上应获得什么

该学会的:基本的打字(最好把最先进的汉字输入方法教给她),还有办公软件,文字处理wps及word软件的使用,浏览图片,下载歌曲、上网搜索查找资料,上网读书,电子邮件的使用,系统制作与维护、软件的使用与安装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适当上升一些档次:如动画制作(flash)、图像处理(photosop)、网页制作(frontpage)、数据库(visualfoxpro)、基本的编程等等。有些家长可能还没有掌握这些技术,你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请一些专业教师来教。

值得注意的一点:要在兴趣上培养孩子学习电脑知识,不要让她有厌学的情绪,要有张有驰,适当的让孩子玩点益智类游戏、网上听歌等。要让她轻松快乐地去学,在学习电脑中体会到乐趣。这样,她才会有积极性和主动性。

3、明确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应该禁止的

电脑中有许多少儿不宜的内容(暴力、凶杀、色情、、网游、网聊、诈骗等),如果孩子接触了会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甚至会诱发孩子犯罪。长时间在电脑前,电脑的辐射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健康,孩子的眼睛、颈椎、脊椎等也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三、多与孩子交流、给孩子创造好的环境

家长应尽量多地和孩子交流,通过交流,即可以形成他健康的思想,又可以拉近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让孩子心理上依赖父母而不去依赖网络。对孩子要时时关注,留心控制,控制她玩电脑的时间、内容,控制他在现实和网络中的交友,不能放任自流。控制要注意适度,千万不能把孩子逼到网吧去,进去了就很难走出来。引导孩子学习健康的电脑知识,同时培养孩子其他的兴趣爱好,多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户外运动,让孩子走出家门,削弱替代他对网络的过分依赖。给孩子规定出玩电脑的时间及条件、任务。在完成该学习的积极内容的前提下,才能使用电脑。还要保持家庭和睦,让孩子有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找假期时间带孩子出去旅游,教教孩子下棋,要让孩子知道,现实生活要比网络虚拟生活更丰富。

总之,这些年来,我家里的电脑对孩子始终是开放的,现在她已经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了,还有半年就要进入初中。在我的帮助和引导下,没有因沉迷于网络而导致学习下降,在班级里一直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只是偶尔打打几分钟的益智类小游戏,在QQ群里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一些学习生活情况、到自己的QQ空间里面写点日记,学会使用WPS及word软件处理文字,用photoshop制做一些精美图片,还学会在百度申请空间做自己的博客等。

夫妻关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篇7

《推销员之死》的主角威利·罗曼是一位逐渐在现实生活中失去事业能力的推销员。威利的做事态度强调热心诚恳以及交朋友的能力, 他也一度闻名于整个新英格兰, 经常长时间开车四处兜售, 他的两个儿子毕甫 (Biff) 与哈比 (Happy) 让他在邻里间引以为傲, 他的妻子琳达 (Linda) 则每天愉快的微笑。很不幸的, 随着时间过去, 现在他的生活逐渐失去了控制。

是什么让两个原本邻居们羡慕的儿子长大后一事无成, 是他们家庭的教育问题。父亲威利的利欲熏心, 金钱至上, 婚姻背叛, 使比夫丧失信心一蹶不振, 哈夫爱慕虚荣不切实际。再加上母亲琳达的溺爱无疑是一发不可收拾。由此可见在孩子成长中家庭教育尤为重要, 具有重要影响。

二、《推销员之死》中父亲威利的人物性格及其对儿子比夫和哈夫教育观

威利·洛曼是个巡回推销员, 他一直相信讨人喜欢和坚持是事业和生活成功的关键。他的偶像是推销员大卫·辛格曼。他活到84岁, 只要在旅馆里拨个电话, 就能做成交易, 死后在新英格兰有许多买主和同行为他送葬, 极尽哀荣。威利渴望成功的念头或许只是比别人多了一点点, 正是这一点点致使他无法面对失败, 沉重的精神压力令他失去工作能力, 也无法与身边的人进行良好沟通。幻境中的Ben是这种渴望的代表, “只要走出去, 我就能发财”。他抱着这种渴望, 并将其全盘传给了他的孩子们, 也延续了下一代的悲哀。

大儿子比夫在中学时曾是足球明星, 全国许多学校争相为他提供奖学金, 但比夫并不了解自己应该干什么。他是威利哲学的牺牲品, 由于威利一向厚长薄幼, 对比夫爱护有加, 比夫便把父亲作为偶像。混了几年, 却没混出个人样来, 至今没有正式职业, 想在纽约老家重新开始。

二儿子哈夫从小不被父亲重视, 但是一直受父亲灌输的价值观影响, 始终自己一定能成功, 却只是空有其表, 正式寻花问柳一事无成。哈比是个被父亲忽略的儿子。在家里, 比夫的形象总是把他压在下面。哈比长大后是个浪子, 也很自私, 竟把神经错乱的老父扔在饭店里, 与妓女扬长而去。但哈比也是威利哲学的牺牲品, 更可悲的是, 直到剧终时他还相信自己会成功。

威利相信、强调要成为受人喜欢的人, 最后必能够为他带来完美的成功, 而不是什么困难的梦想, 他一直保持着这样的想法, 而且决不放弃。他的两个儿子不但受人喜欢, 而且还相当英俊, 而且就威利的角度来看, 这样的人格特质应该是人人都需要的。他以这样的态度教导他的儿子, 结果让他的两个儿子以为机运会自动降临到他们身上。威利的不切实际, 金钱至上深深影响了他的两个儿子, 对他们最后生活和事业上的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推销员之死》中母亲琳达的人物性格及其对儿子比夫和哈夫教育观

母亲琳达温柔贤惠, 对丈夫威利, 只有林达了解他、体贴他, 尽一切努力来维护他的尊严, 希望能给他一些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琳达这样一个温柔、体贴而又充满同情心的女性形象。她是一个好主妇, 一个好母亲。她理解丈夫在他心灰意懒的时候给他以安慰和鼓励;她爱自己的孩子, 虽然她深知他们性格上的弱点和种种积习, 也坦率地责备和规劝他们, 但在心底里却满怀希望和疼爱。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 正是她这种对丈夫和儿子的爱, 也使得儿子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为了让父子和睦相处, 他附和儿子去像昔日的老板借钱, 为了得到暂时的和睦却换来威利心中更大的失望。也使得儿子对生活更加失去信心, 以及悲剧的发生。

四、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

家庭教育的目的, 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 这个目的的期望值不高。“社会人”不是一种飘渺的理想, 而是一个平实、易操作而又宽泛的要求。父母应该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 把子女个性中积极的成分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 让子女实现自我价值, 就算达到目的, 也并不追求一些功利性的目标如高学历、好职业, 但事实上, 这样的教育却产生许多“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应, 天才产生在不经意中。另外, 在这个目的的指引下, 确实能培养子女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生存的能力。现在看看各个阶段的美国孩子:他们从小就独立睡;当会行走时, 就自己玩耍, 很少父母抱着玩;再大些时, 就有自己的空间, 房间内的摆设、布置和清理全由小孩负责;他们从小就做些力所能及的有偿服务, 如做清洁、帮人看小孩、送报纸等, 到了高中或大学后就勒工俭学, 换取生活费。

一般而言, 美国家庭以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为主, 父母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人权, 把孩子当作是一个独立的和平等的家庭成员相待, 与孩子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美国人是理性主义, 美国的家庭教育推崇以理性的基本原则对待家庭成员和家庭事务。美国父母多是把抚养教育孩子的义务, 与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一样看待, 这是超越个人的立场, 而不是完全从家庭本身或父母自身的利益来看待家庭教育。既然他们认为抚育子女是义务, 也就不图养儿防老, 不图回报, 自己老了进养老院是一个人应有的归宿。当然, 这些中国人视为不道德的做法源于美国的社会保障机制和文化习惯。

美国家庭民主的教育方式表现在: (1) 孩子在家里有发言权、参与权, 美国父母鼓励孩子“保留意见”、“固执”、“不听话”, 允许孩子“不听话”主要是指思维上的“不听话”, 据美国心理学家托伦斯研究发现, 创造力高的孩子特点之一就是淘气、处世固执。 (2) 美国孩子有选择权, 美国父母在孩子的认知能力有了初步发展时, 就很重视让孩子自己去进行选择, 作出决定, 他们可以选择游戏、图书, 长大了自己选择朋友, 自己选择职业、自己选择婚姻对象、结婚时间。美国父母不会代替孩子选择, 他们主要是引导孩子怎样进行选择, 或者站在孩子的身后, 给孩子信心, 鼓励孩子“用你的眼睛去观察”。 (3) 美国父母如朋友, 他们可以平等的交流, 关系比较密切。 (4) 美国父母尊重孩子的隐私。

但是并非所有的美国家庭都能如上所说来教育孩子, 不然也不会出现《推销员之死》中的悲剧。“身教重于言教”, 家庭教育是一种隐形的、以熏陶感染示范为主的情感教育, 家长的一言一行, 必将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以身作则, 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

五、总结

孩子的成长和家庭背景以及父母长辈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推销员之死》中父亲威利对钱和成功的过分追求对比夫和哈夫长大成人后的一系列恶习都有很大关系。古今中外望子成龙无可厚非, 但是应该注意引导的方向和手段, 不要让父辈的希望让下辈完成, 也不要让上辈的悲剧在下一代重演!

参考文献

[1]杜小红.意识流在《推销员之死》中的运用探析[D].郑州大学, 2005.[1]杜小红.意识流在《推销员之死》中的运用探析[D].郑州大学, 2005.

[2]张素凤.论《推销员之死》的悲剧美[D].天津师范大学, 2007.[2]张素凤.论《推销员之死》的悲剧美[D].天津师范大学, 2007.

[3]Miller Arthur.Christopher Bigsby The Portable Arthur Miller, 1987.[3]Miller Arthur.Christopher Bigsby The Portable Arthur Miller, 1987.

[4]阿瑟米勒.郭继德阿瑟·米勒论[J].戏剧, 1988.[4]阿瑟米勒.郭继德阿瑟·米勒论[J].戏剧, 1988.

夫妻恩爱构筑孩子成长港湾 篇8

为此,《母子健康》特别采访了中国心灵导师杨莹博士,教育心理咨询师顾红梅老师,来为大家解读如何成为恩爱的夫妻,为孩子构筑健康快乐成长的港湾。

夫妻恩爱

对孩子是

最好的事

《母子健康》采访记

说起4月比较特殊,一则是最近“天才少年”林嘉文的自杀事件;再者是每年4月2日的“世界自闭症关注日”,两者无一不关注着“社会交往能力”这个主题。为此我们《母子健康》专访了中国心灵导师杨莹博士,锁定“夫妻恩爱,构筑孩子成长港湾”这个主题,来与您一起探讨。

《母子健康》:“天才少年”林嘉文自杀事件,令人唏嘘。在这个事件中,我们看到林嘉文同学,因为他的“天才”与自己的同龄人难以话语投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交往能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似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杨莹博士 孩子最常接触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父母为人处事的方式会潜移默化地存于他们的内心。说到底,我们的孩子不是说教出来的,他们是善于模仿的动物,父母好的品行他们都会模仿到。正所谓,最好的教育是不教育。最好的教育是家长正确地去做,由孩子自己模仿和学习。

孩子出生后,若家庭物质条件好固然是好,但我们也会发现,很多物质条件相对差一些的家庭,同样也养育出了内心强大的孩子。追溯他们的家庭我们会发现,生长在这样家庭的孩子其父母懂得尊重,为人朴实、善良,他们将这些良好的品质都传给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感受最多的就是爱与尊重。这些从小没被浮躁的事物、环境所影响的孩子,进入社会后往往能爆发出更强大的力量,同时,也会是最自信的孩子。

现在许多父母为了开拓孩子的眼界给孩子报一些课外班,可结果却是许多孩子从原本喜欢这些课程到变得越来越厌倦,甚至最后放弃了这些课程的学习。当这些“新技能”一项项学下来都没做好时,孩子难免产生自卑感。这就是所谓的好心做错事。当父母发现孩子喜欢做某件事,喜欢学某种特长时,不用逼迫他,他也会去做。所以,奉劝家长们千万不要靠自己的设想去教孩子怎样做,最好的教育永远是父母恩爱,给孩子向上的生活态度,之后理解、尊重他的选择,身为父母者只需要适当地引导就好,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母子健康》:4月2日的世界自闭症关注日,我们再一次将关注的焦点放到了自闭症儿童的身上。家有自闭症宝宝,为人父母者该如何应对这艰难的挑战?在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棘手之事,也是夫妻矛盾层出不穷之时,又该如何做呢?

杨莹博士 目前医学界并没有对自闭症的成因给出明确的解释,但我这些年来从事心理工作发现,自闭症孩子与其家庭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而母亲对孩子的影响特别重要。当孩子的内心感受到家人不爱自己,母亲的心不在自己这里,父母关系不和谐时,一些敏感的孩子内心就会受到伤害,从而关闭心门。这时父母应该怎样做呢?首先就是避免互相埋怨,要学会自我检讨,因为夫妻和睦才能处理好问题,若是一味地推卸责任,只会让夫妻关系变得更差。当心情无法控制时,一定要尽快觉察到,如此才能避免伤害到对方。我遇到这样的家庭时,会帮他们调理夫妻之间的关系,这样才有助于孩子打开心门。

在我们的生活中,夫妻之间也常会因生活压力而变得关系紧张。如今社会发展快,难免有时会显得有些浮躁,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习惯向外去寻求,会关注谁家赚了多少钱,谁家买了房和车,容易去比较,从而变得焦虑。有些人内心力量不足,又希望被别人高看,这些现象即使在小孩子身上也有所体现。比如有些上了初中的孩子会用零用钱请同学吃饭,去讨好别人,想去赢得别人的爱和接受,他们的潜台词是“我挺好的”。可内心强大的孩子绝不会用钱来买大家的认同。他们有思想,从而更加淡定,智慧,他们的内在力量会吸引他人。成年人亦是如此,有些人努力希望被别人看得起,却忽视了向外获得再多也比不上内心的提升。我经常讲到一个比例,就是:内心力量占80%,而外在力量只占20%。当你的内在力量提升了,不仅你自己变得强大了,就夫妻之间而言,你也能及时发现对方的焦虑,从而给予安慰和理解,让夫妻关系变得更和睦,这无疑对孩子的成长是最好的事。

《母子健康》:在教育理念中,我们经常会提到“榜样教育”,将教育真正地融入到生活中去,做到“润物细无声”。那么,如何做一对恩爱的夫妻,为孩子做出榜样,在生活中真正提升这种人际交往能力呢?

杨莹博士 人的学习在于模仿,若想让孩子成为自信快乐有影响力的人,家长就要先成为这样的人。为此,夫妻间需要快速地成长,可以看一些励志的书,也可以去上一些必要的课程,以便很快找到自己的心,找回自己。父母做孩子的榜样是潜移默化的,孩子看到好的东西会选择,看到不好的就会排斥,同时他们也会看到父母是不是虚伪,是不是假装成大度友善的人。

父母要想起到榜样作用,要随时觉察自己的言语,感到焦虑时要搞清源头。因为焦虑会导致恐惧,恐惧会让人变得心神不宁,很难压制自己的行为,最容易伤到身边最亲的人。遇到感觉焦虑的事时,不妨想想,这件事对你是否重要?有多重要?应该如何面对它?同时学会看到自己的长处,从而尽快缓解情绪,避免向身边最爱的人发火,让夫妻关系更恩爱更和谐。

nlc202309082006

有了父母好的榜样,孩子才能更好地做自己,成为自己,发挥出自己的极致,调动出潜能,当孩子拥有这样的状态,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会是幸福快乐的。

杨莹博士 这不是用尺度来衡量的,要根据夫妻不同的性格、特点来看,有些夫妻不善于表达,但一个眼神也能看到爱,有些夫妻则可能不停地吵,但吵了就好也算是和谐。看夫妻间是否和谐,重要看在独处时是不是轻松自在的。我们打个最常见的比方,比如丈夫为让婆媳关系更融洽,会以妻子的名义为母亲买东西,可却没提前告诉妻子。当妻子偶然知道这事后,难免会认为丈夫是否还有其他事隐瞒自己。

所以说,和谐关系应以尊重为前提,有何不满或不解都说出来,摆在桌面上,给对方解释的机会,如此才能让夫妻关系更和睦。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尊重的大前提是从尊重自己的内心开始的,不委曲求全,凡事不要让自己处于压抑的状态,如此才懂得凡事与对方沟通。只有懂得尊重自己,才能学会尊重他人,尊重对方前请先从尊重自己的内心开始。

夫妻恩爱

“润物细无声”的力量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说到底人是社会动物,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关系里,没人能抛开关系独自生活。人们需要在和别人相处的关系里去界定自己的角色、价值、意义,虽然这不是一个人生活的全部,但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种建立关系的能力非常重要,不可或缺。

个人公众号:ghmpsy

《母子健康》采访记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不愿意遇到的事情,比如“天才少年”林嘉文自杀事件;同时也会遇到一些不愿意“去过”的节日,比如每年4·2的“世界自闭症关注日”。当我们将这两个事件联系起来,会发现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性。我们《母子健康》特此专访了家庭心理咨询师顾红梅老师,来与大家一起探讨:怎样的夫妻关系,会为孩子构筑健康成长的港湾。

《母子健康》:“天才少年”林嘉文自杀事件,令人唏嘘。林嘉文同学,因为他的“天才”与同龄人的话题却不多。看着这样的才华少年陨没,我们不禁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交往能力,是否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顾老师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说到底人是社会动物,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关系里,没人能抛开关系独自生活。就我的感觉而言,这位“天才少年”其实很孤独,似乎只能从历史研究方面获得一些满足。可就我们人类而言,我们的情感是需要和别人联接在一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一个人的幸福感,甚至是存在的意义都十分重要。人们需要在和别人相处的关系里去界定自己的角色、价值、意义,虽然这不是一个人生活的全部,但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种建立关系的能力非常重要,不可或缺。

《母子健康》:一年一度的4·2世界自闭症关注日,再一次将关注的焦点放到了自闭症儿童的身上。家有自闭症宝宝,为人父母者该如何应对这艰难的挑战?在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棘手之事,也是夫妻矛盾层出不穷之时,又该如何轻松应对?

顾老师 当夫妻共同生育了自闭症宝宝后,无疑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困难。如此巨大的压力,会使他们产生不好的情绪、情感,从而变得越来越喜欢互相指责,或是经常对对方发火。其实我想说,这种指责和愤怒是正常人在非正常情境下的正常反应。我们需要对此有所了解和觉察,否则对处理夫妻关系十分不利。

拥有自闭症宝宝的家庭,父母是很无力的,因为有些事情好像无论怎样做都无法改变现状,而随着对这种疾病了解越多,他们会越清楚在漫长的日子里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来应对挑战,以至整个生活的节奏、重心都会发生一些变化。而此时的互相指责或是愤怒,其实是防御这种无力感的表现。简单地说,当人们愤怒时,会感觉到自己是有力量的,还可以做一些事情,并非束手无策,这是我们人类获得安全感的一种手段。可是,若没有专业人士的帮助,这些夫妻中的很大一部分会在彼此指责中继续下去,彼此伤害。所以,在如此巨大的挑战下,夫妻间应首先清楚无论是指责还是愤怒都是一种自然反应,只有这样才能尽量避免伤害对方,或是缩短这个过程,夫妻间坦诚地交流,有助于这种无助感慢慢过去。

我们的经验是,当一个人充分表达出无助、无力的情感后,就会变得有力量,会真正面对生活的困难。可如果不好的情绪一直起作用,不但不利于维系夫妻关系,也不利于更好地照顾孩子。

我们知道,人的情绪是自动化的反应,可能你还没观察到无力感已在瞬间转化成愤怒或指责了。调整情绪,我们不妨借由“情绪提醒板”来进行,比如在一进家门的地方,放一个“标尺”一样的物件,提醒自己时刻观察情绪并给自己打分。它的好处是,我们可以快速地觉察自己的情绪,一旦觉察到这种情绪就不会无意识地去发泄它,便可以进行有效沟通了。

《母子健康》:和谐的夫妻关系,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这个话题早已是老生常谈了。那我们今天想谈论一个话题:怎样的夫妻关系,才是夫妻有爱,才算是和谐的夫妻关系?

顾老师 其实,不止是夫妻关系,在家庭关系、朋友关系、人际关系中都有一个规则,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真实的关系”。很多时候,我们待人接物会带着自己过去的经验,用内在的体会去解读对方的动作、话语,而这其实是会产生偏差的。真正的和谐的关系,是你看到对方这个人真真切切的想法、意愿,只有这样你的扭曲感才会很少。我们认为,存在扭曲认知的关系不是真实的关系,很难达到和谐,总有误解存在。

nlc202309082006

可想获得这种“真实的关系”要如何去做呢?简单地说,我们需要提升自己的价值感。当我们的自尊水平更高时,才有能力在关系中去做验证,而不是活在猜测里。当不自觉产生脱离现实的看法时,我们就可借由自己的能力去验证,会提出为什么的疑问,从而去沟通,如此也能在关系里给对方一个澄清的机会。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是当事人把问题在想象中完成后便结束了,没有去验证,还在想象中不断加工,产生一个接一个的坏印象,以致让彼此关系更为紧张。所以,我想说的是,夫妻关系需要发生真实的联系,不是自我想象。只有在真实的联系中,彼此才有机会修正扭曲,了解彼此的差异,接纳彼此的不同或包容这些不同。

《母子健康》:在教育理念中,我们经常会提到“榜样教育”,将教育真正地融入到生活中去,做到“润物细无声”。那么,如何做一对有爱的夫妻,为孩子做出榜样,在生活中真正提升这种人际交往能力呢?

顾老师 夫妻关系对于孩子的影响可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孩子很小的时候,如果夫妻关系紧张,孩子会因周围环境不友好而没有安全感。另一部分是,当孩子慢慢长大后,随着模仿能力提升,会从父母身上学到待人处事的方式。我们打个比方,如果父母一方对另一方的要求是理所当然的,不感恩的,孩子就会像父母一样对身边人提要求;相反,若是父母彼此尊重,懂得感恩,孩子也会学着做,从而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究其根本,夫妻间相处应带着情感、带着欣赏、带着尊重交流,如是真能如此,有些时候,即便是父母开些小玩笑,孩子也会感觉到愉悦,因为他清楚父母的情感层面、关系层面是好的,整个家是幸福的。

顾老师

爱心提示

为了创建有爱的夫妻关系,夫妻间不妨制定一些明确的规则,比如约定家务怎样做,在照顾孩子方面谁负责哪些事情等等。还可以固定一个时间去沟通,大家坐下来,谈谈事业、聊聊宝宝,说说心里话。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并开诚布公地去沟通,有助于彼此出现问题时更好地达成谅解,毕竟夫妻关系是需要经营的。

《母子健康》爱心提示

夫妻矛盾靠良性争执解决

宝宝出生后,父母的生活形态会逐渐单一化,无论是沟通的话题还是独处的时间都会减少,较易发生争执,使得原本和谐的家庭氛围变得紧张。可能有些父母会觉得,夫妻闹矛盾是夫妻间的事,殊不知宝宝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搅进了父母间的角力战。

没有哪对夫妻从不会出现争执,当双方意见不统一时,若是能放下身段,冷静思考引发争执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生活中,柔性沟通比硬性争执总是更具效果,作为聪明的夫妻,适时退一步,放下身段与另一半做沟通,不但有助于平衡夫妻关系,还能避免因激烈争执让宝宝内心留下阴影,影响未来人格发展。

生活中,还有这样的夫妻,他们会为了避免吵架而用冷战方式表达不满。其实,冷战是一种无声的吵架,这种方式只会为不满情绪加温,对调节情绪没任何帮助。宝宝生活在这样一种父母冷战的气氛中,无助、孤单、恐惧等不良情绪都会增加,无益于宝宝获得健康、乐观、向上的人格。

在家庭中,最重要的事是爱与沟通,良性争执可以让彼此更了解对方的立场和态度,也有助于提升宝宝的社交能力,这是因为,面对父母无暴力与怒吼的争执,宝宝的胆子会大得多,童言童语的安抚,不仅可软化父母的态度,甚至有助于改变父母的暴脾气,宝宝在劝和过程中,也会获得自信和自我认可。

《母子健康》爱心提示

将爱与沟通作为生活重心

家庭紧张气氛过后,对于稍大的宝宝而言,父母不妨拉宝宝一起讨论如何更好地维护亲情关系,以便借此提升社交能力。比如父母可以当着宝宝的面分享吵架时的深层情绪,告诉对方自己当时的心情,是受伤、失望、害怕或羞愧。当一方说出心底话时,听的一方最易感受到对方脆弱、无助的情绪,也更容易理解对方的心情,曾经不愉快的事很容易就会释怀。而这样彼此交心的过程,不仅有助于提升夫妻关系,更能让宝宝了解到每个人都有其特有的情绪特征,面对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法,不仅有助于社会化意识提升,更有助于社交能力拓展。

想建立良好的婚姻生活,拥有幸福的家庭氛围,最简单的方法是绝不能忘记彼此开始在一起的初衷。多回味甜蜜的过往,很容易唤醒曾有的热情。而另一方面,随着宝宝慢慢长大,父母要懂得适时放手,比如请家中亲友短时间照顾宝宝,以便恢复早前的交友圈,免得婚姻变得单调、乏味,这不仅关乎夫妻身心健康,更有利于创建一段健康亲密的婚姻关系,而且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让孩子从小开始学习如何爱别人,如何爱自己,以及获得更好更健康的包容能力,长大后会更加懂得爱自己、爱家人,爱生活。

夫妻关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篇9

Of Husband and Wife Session on Marriage

LANAIMIN

Abstract: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divorce rate increased year is found, the divorce rate increased eight main factor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with couples conversation about.Visible, couples session in married lif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Therefore,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marriage husband and wife session, session with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politeness principle and face preservation principles such as the couples dialog to performance, investigate the couples how to follow the conversation on the principle of positive language exchange, thus promoting couples, improve marital happiness index.Keywords: husband and wife session;Marriage;Pragmatic analysis

夫妻会话对婚姻的影响及其语用分析

北方民族大学2010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蓝爱民

提要:分析离婚率逐年增高的原因发现,在离婚率增高的八大主要因素当中,就有外遇机会增多、个性不合、沟通不良、婆媳及姻亲困扰等项因素直接或间接与夫妻会话有关。可见,夫妻会话在婚姻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分析夫妻会话对婚姻的影响,会话的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面子保全等原则在夫妻会话中的表现,探讨夫妻如何遵循会话原则,进行积极语言交流,从而增进夫妻感情,提高婚姻幸福指数。

关键词:夫妻会话;婚姻 语用分析

一、引言

(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2003年颁布了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并于当年的10月1日起实施。正是在这一年,我国离婚的夫妻数量开始递增。当年有133.1万对夫妻离婚,比前一年增加15.4万对,离婚率为2.1%。比上年上升了0.3个千分点。根据2007年至2010年的4季度全国民政事业统计报告,发现我国离婚登记人数呈现持续上升态势。民政部在2009年的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中曾经提到,从近5年的情况看,离婚人数正呈逐年

上升趋势,增幅高达7.65%。而2010年的离婚人数,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2010年,我国有196.1万对夫妻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其中,四川省登记离婚的人数最多,全年有169294对夫妻登记离婚。

专家研究表明,离婚率逐年增高主要有以下原因:外遇机会增多、家庭财务问题、配偶的不良嗜好、个性不合、沟通不良、婆媳及姻亲困扰、女性独立能力提升、道德及宗教力量减弱等。

二、直接或间接导致离婚的语言因素

在上述导致离婚因素中,就有外遇机会增多、个性不合、沟通不良、婆媳及姻亲困扰等项因素直接或间接与语言交流有关。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徐安琪研究员对500位离婚当事人的调查结果显示,主要的离婚原因为一方或双方有婚外恋(占40%以上)、性格不合(占38%)、一方不尽家庭义务(占16%)以及为经济、亲属关系和赌博(分别占一成左右)。性生活失调、一方出国分别约为3%左右。

首先讨论语言因素间接导致离婚的以下原因(约占所有离婚原因的78%)。

外遇机会增多,同时背后隐藏着夫妻感情逐渐淡漠。情感专家覃里雯指出,社会变动太大,迫使夫妻朝不同方向发展。既要发展自己,又要适应对方,这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丈夫(或妻子)在外应酬,可能需要倾诉,当他发现妻子(或丈夫)无法理解时,就会郁闷,夫妻之间的语言交流逐渐减少,最后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相反,这个时候,与同事、客户的语言交流渐渐增多。随着语言交流的广度扩大和深度加深,与婚外人士的知心程度提高,其婚外感情就一步一步建立起来了。夫妻间缺乏有效的语言交流,这就是婚外情的其中一部分诱因。

离婚诱因之个性不合,其也间接反应夫妻语言交流的功效。什么是性格?按照心理学的观点,所谓性格就是一个人对人、对事、对物所表现的经常性的比较稳定的理解和情绪倾向。怎样才算性格相合呢?实验表明,夫妻两的对人、对事、对物的理解和情绪倾向相同程度太高,导致彼此的优点因为对方也拥有而变得苍白而无吸引力;彼此的缺点因为观点一致而看不到问题所在,更找不到弥补的良方。总之,因为同而逐渐失去吸引力,最终导致分道扬镳。再说,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性格完全一样的两人。因此,夫妻性格不合是普遍现象。不同性格的夫妻和谐相处关除了自己也要调整性格中确实有害的部分以外,关键在于通过耐心的有效的语言交流,让对方充分了解、欣赏并包容自己的性格。在性格不同的夫妻之间,特别要提倡“异质整合”。从某种意义上讲,“异质”比同质用途更广,关键是要进行整合加工,而整合加工的基础是夫妻之间足够量的有效语言沟通。夫妻双方只要注意整合互补,就能达到刚柔相济,动静相宜,和谐相处。

其次,讨论直接导致离婚的语言因素。

试看下面一段对话。(摘自西祠胡同社区)

“啊,亲爱的,你回来了,今天工作忙吗?”(表示关心,并询问对方的情况)

“没什么。”(不予明确回答)

“好啊,那么你帮我洗菜好吗?”(提出要求)

“我今天累了!”(不明确予以答复,给出一个模糊的理由)

“亲爱的,今天有什么事,工作不顺利?给我讲讲好吗?”(又提出询问)

“没什么,告诉你也帮不了什么忙。”对方小声咕哝一句(又不给予明确答复)

“待回儿有几个客人要来,我累了半天了,你帮我„„”(又提出要求)。“好吧,好吧。”对方不耐烦的打断爱人的话(不想听爱人的陈述)。双方闷闷不乐的干起了活,客人来了,夫妻俩又殷勤招待,客人走后杯盘狼藉又要收拾,两人都累得够呛。

“亲爱的,帮我„„”

这时对方终于忍不住了,火山喷发了:

“帮你,帮你,他妈的,你当我是机器人呀!我天天上班累得要死,今天我还得加班干„„你把我当什么了?”

这时另一方也火了。

“我早就问你有什么事,你不说,现在你发什么脾气!这家务活就该我一个人干?这个家就是我一个人的吗?你真没良心„„”

于是双方怒气冲天吵了起来,粗话接连不断,接下来大打出手、、、、、、几天后就结束了这段婚姻。

通过上述的夫妻对话不难看出,正当妻子需要帮助的时候丈夫回家了,妻子没有开口就叫其丈夫做这做那,而是亲切地招呼问候他。这显然是绝大数辛苦了一天的丈夫回到家顿感温馨的场景,大半的疲惫都会被妻子甜蜜的问候声驱走——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这时丈夫没有对妻子的问候心存感激,反而没有积极回应妻子,更缺少用语言来把当时真实的感受传递给妻子。一句“没什么”就误导了妻子认为他确实没什么,心里庆幸丈夫回来得真是时候,所以用商量的口气请求丈夫帮忙也就理所当然的了。

接下来,丈夫轻描淡写的说“我今天累了!”妻子再次关切地问“亲爱的,今天有什么事?工作不顺利?给我讲讲好吗?”面对妻子的关心,丈夫再次懒于用确切的语言正面回答妻子的问话,用语言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用语言来传递确切的信息,或者说语言来争取妻子的体贴和同情——如果累了实在想休息一下——而略带大男子主义的认为妻子知不知道实情无济于事。他却没考虑到当妻子知道实情后就不会让他“累上加累”,至少不会在客人走后给他加上最后一根稻草了。

妻子做得好,清楚地说明了要他帮忙的原因,所以丈夫难以拒绝,成功达到了交流的目的。但是,当她听到丈夫不耐其烦地回答“好吧,好吧”后,也许由于当时忙的原因,就没有追问丈夫不耐烦的原因:是平常懒得做家务的一贯表现,还是当时他心里有事。如果是后者,她就更应该停下手中的事,稍微交流一下,得之实际情况后,也不会忍心在客人走后再次叫丈夫做事,同样也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当然,在这时她没有再追问的原因还可能是她前面的几次提问都没得到答复,误认为问了还是白问,甚至还担心再问惹烦了丈夫。所以,这也是由丈夫懒得交流的导致的结果。

至于后来埋怨的话,责备的话,甚至脏话的作用就更明显了——动武,继而离婚收场。

三、夫妻会话的准则

夫妻语言交流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会话。在会话中总是要表达一定的意义和达到一定的交流目的,这就需要遵循会话的一些基本规则。夫妻会话准则主要有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面子保全原则。

(一)“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是由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格赖斯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提出的。格赖斯认为,在人们交际过程中,对话双方似乎在有意无意地遵循着某一原则,以求有效地配合从而完成交际任务。“合作原则”也就是指交际双方为使会话、合作顺利进行,以达到共同的沟通目的而必须相互配合,共同遵循的某些准则。夫妻会话的合作原则体现在以下四个要点:

A、“真实”:要说真话,不说假话和无根据的话。夫妻要彼此坦诚相待,尽最大努力向对方呈现事情的本来面目。

有这样一条手机短信:“男士真有味,撒谎不惭愧,明明在踩背,还说在单位,偷偷在幽会,却说酒喝醉,回家开口工作累,倒床呼呼睡,老婆若是有性趣,假装喊疼手捂胃。”它形象而又逼真地刻画出某些好撒谎严重违反真实准则的男士形象。这些身为人夫在夫妻生活中,不尊重妻子,不珍惜夫妻双方共同营造的小家庭。为了自己的私欲把妻子当阿斗,而把自己当成诸葛亮,自以为是,自作聪明。当妻子出于关心、体贴,通过电话、手机等通讯工具询问不在身边的丈夫身在何处,有何贵干时;或者丈夫回到家,妻子想叫他干点家务事时;或者妻子有性趣,想与丈夫行欢时;某些为人夫者往往采取糊弄、欺骗的方式对待妻子。他们以为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和装模作样就可以把妻子糊弄住,任由自己在外面寻花问柳,尽情“潇洒”,回到家可以不做家务,不尽丈夫之责。俗话说:“纸里包不住火”,谎言终归是谎言,迟早会被揭穿的。谎言一旦被揭穿,某些为人夫者就会失去面子,丈夫的尊严将大打折扣。如果某些为人夫者说谎只是偶尔那么几次,“潇洒”的情节也较轻微,并且没有造成太大影响,只要认帐、改悔,是会得到妻子原谅的。但是,如果某些为人夫者说谎成癖,乐此不疲,在谎言背后有许多“猫腻”,譬如:存在“泡小姐”、“包二奶”等丑恶行为,又不听劝告,不思改悔,令妻子特别伤心,甚至达到难以容忍的程度,不仅会给和睦的家庭罩上阴影,还有可能成为家庭破裂的祸根。

夫妻是建立在互敬互爱基础上的一对特殊结合体,夫妻双方应以心交心,以诚相待,而不能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向对方行欺骗、撒谎之事。

B、“适量”:提供的信息要适量,不多也不少。

违反“量的准则”所产生的会话含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二是提供的信息超出需要。

在上文的夫妻对话例子中妻子对丈夫说:“亲爱的,今天有什么事,工作不顺利?给我讲讲好吗?”丈夫回答:“没什么,告诉你也帮不了什么忙。”其中就违反了适量原则,丈夫的回答没有提供妻子所想知道的信息,打击了妻子关心;同时反映了丈夫心中有情绪,透露对妻子的不耐心。

C、“相关”:要说跟话题有关的话,不说无关的话。

一位妻子在参加家长会回到家中,迫不及待地给正在打电脑游戏的丈夫说儿子在学校的表现。她忧心忡忡从儿子的课堂学习谈到进网吧上网的之

事,其间,丈夫的眼睛始终没离开显示屏。

“老公呀,我们该改进那些家庭教育方法呀?”老婆突然问道。

丈夫回答:“我刚才的游戏装备卖到500元哟!”

这位妻子听到丈夫的回答,眼泪一下子涌出眼眶,大声吼道:“我给你说了这么大半天,你一句话都没听?儿子是我一个人的呀?„„”与此同时,她冲到丈夫面前,把显示屏狠狠地甩在地上„„

丈夫的回答违反了相关原则,他的回答与妻子的提问风马牛不相及,反应没有全身心投入夫妻会话。妻子自然认为丈夫没把她说的当成一回事,从而造成夫妻关系紧张。在婚姻生活中这种违反相关原则的现象很普遍,通常是在夫妻会话时,其中一个心不在焉,或没有对对方说话内容进行从分考虑,而按主观猜测随口说出离题万里的答语。而另一方会以此认为对方不在乎自己,不尊重自己,不再像初婚时那样爱自己,进而给夫妻感情蒙上一层阴影。

D、“方式”:说话要清楚明了,简洁有条理,没有歧义。在婚姻生活中,妻子们语言通常以唠唠叨叨著称,而且逻辑性也比较差。茶余饭后,丈夫不堪忍受妻子的唠叨而千方百计到家庭以外娱乐场所打发时间的例子已是司空见惯。对此,绝大多数的妻子精简语言是改善提高婚姻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礼貌原则”

英国语言学家利奇提出来的,礼貌原则不等于说有礼貌的话,而是对合作原则的一种补充。在会话中,女性喜欢使用问句,请求,间接表达,较少说脏话和禁忌语,所以她们大多都能遵守礼貌原则。男性则较多地用祈使句,命令句,并且较多说脏话和禁忌语,因而违背礼貌原则。(于春娜 日常会话中性别差异的语用分析 2006)当然,婚姻生活中的男女也具有这些特点。

礼貌原则具体内容包括正反相辅的三条准则:

一是“得体和慷慨”。夫妻会话中尽量减少表达有损于对方和有利于自己的观点。

(荆楚网消息)家住武汉市蔡甸区索河镇的张莉,2008年与相恋多年的老公结婚,2009年六月迎来了他们的爱情结晶,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她当起了全职妈妈,专心在家相夫教子。29日晚上,丈夫拖着疲惫的身体从农田回来,发现张莉连晚饭都没有做,便埋怨了一句:“成天待在屋里,连晚饭都没做,懒得抽筋!”自尊心特强的她随即便与丈夫争吵起来,并越想越气,赌气拿起墙角的一瓶农药“百枯草”便喝下去,当日命丧黄泉。

除开死者的性格因素来看,如果其丈夫能将责备改成希望或建议,就完全可以避免这场悲剧的发生。

二是“赞誉和谦逊”。夫妻在会话中尽量少赞誉自己多赞誉对方。笔者有很多次这样的经历:当我打算出门时,发现妻子早就把我所需的物品一件不落地装好了,我免不了对她的贤惠由衷的赞美几句。当她以“这没什么,是妻子分内之事!”回应我时,我就更加感激她真切而浓烈的爱意,更努力在生活中以具体行动回报她的爱的奉献。这样使爱情形成良性循环,使婚姻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三是“一致和同情”。夫妻在会话中尽量缩小与对方的分歧和对立,增加相互的一致性和共同点。在心理学当中的 “90/10”原则表明,夫妻一方的情绪不好,与对方吵架,都把90%的责任推到对方头上。实际上是他自己,不是对方引起了他的情绪,是他自己对这个事的看法和态度决定和影响了他的情绪。这种心理的存在,就容易扩大夫妻间的分歧,进而转化成对立,甚至导致冲突。对于冲突的基本认识是什么?冲突不是因为你不好,只是因为你扣动了它的扳机,冲突表明沟通的必要。你需要理解它的过去,知道它何以致此。这样夫妻双方都朝着事实本身方向思考,就更容易达成共识,逐步消除分歧。

这几条礼貌原则的核心是场合、关系和方式。一定的场合决定“说什么”,一定的关系决定“对谁说”,一定的方式决定“怎么说”。夫妻在家庭内部是平等的独立体,在社会中却是一个整体,是社会的组成细胞。因此,在家庭内婚姻生活中需要夫妻亲密中要注意有礼貌,讲礼貌时要考虑到亲密关系。不能因为是夫妻关系而言语肆无忌惮伤害对方,也不能把对待一般朋友的礼貌用在爱人身上。夫妻在公共场合的要注意团结一致,使和谐家庭标志着幸福的婚姻。

(三)“面子保全原则”

面子”包括两个组成部分:“面子”和“脸”。(Mao,1994)胡先缙用语义分析法对二者的定义进行了研究。他将“面子”定义为“个人的声望和地位得到公众的一致认可”;“脸”是指“群体对于符合社会和内在道德行为标准的个体尊敬”。(Mao,1994:457)“面子”有以下三个内涵: 第一,在汉文化中,面子是个体身份与理想形象要求的表现,是个体社会地位、社会价值和处世要求等的总和。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这种身份和形象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有一些公认的道德规范与理想人格标准,它们规范着个体的言行,例如仁义要求、德才要求、忠信要求等。个体的言行符合社会普遍的标准就挣得了面子,违背这种普遍的标准就丢了面子。第二,面子是人情关系与人际影响的象征。我国特别重视人情关系和人际关系的融洽,情面被看成是个体人际影响度和关系融洽度的标尺。在人际交往中,给对方以情面,达成关系的和谐,就给了对方莫大的面子,反之就会驳了对方的面子。

在面子理论方面,夫妻在会话中所运用的面子策略也存在差异。妻子常常在家庭中特别需要丈夫给足面子,绝大数事情要丈夫遵从她们,即使是错的决定,也期盼得到丈夫的迁就,从而获得心理的愉悦。聪明美丽,知书达理、温柔贤惠是绝大多数女性所期盼的的公众形象。相反,丈夫在家庭以外希望妻子给他们留够面子。不喜欢妻子当众批评他们,阻止他们,希望妻子能维护他们男人的尊严。雄健强悍、慷慨大方、高大伟岸是绝大多数男人的期盼的大丈夫形象。

参考文献

沈阳2005《语言学常识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珣2006《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于春娜2006日常会话中性别差异的语用分析,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坦尼《你就不明白:男人和女人在交谈》

上一篇:凝聚青春正能量,共筑农行梦下一篇:灯饰业务员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