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任领导者如何提高执行能力

2024-08-09

浅谈新任领导者如何提高执行能力(精选7篇)

浅谈新任领导者如何提高执行能力 篇1

所谓执行力,是一种把想法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从而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能力。执行力:对个人而言就是办事能力;对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战斗力。执行能力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所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的水平,没有执行能力肯定是没有执行力的。执行力与执行能力相结合,前者指的是完成任务的程度,而后者指的是完成任务的能力。领导者执行能力的强弱因人而异,特别是新任领导者身处于一个崭新的位置,因其肩负的责任和不可预知的风险性,使得迅速提高自身执行能力是他们需要面对的一个紧迫而严峻的课题。

一、突出责任,淡化权力,是领导者必备的基本素质。

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利与责任,要把它融汇到日常各项工作当中去。领导就是服务,权力就是义务,责任就是命脉。领导者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影响的范围也就越广。如果权力看得很重,责任看得很轻,只想当官不想做事,离脚踏实地越来越远,会导致自己离群众关系越来越远,离组织和群众的信任越来越远。聪明的领导者善于把权力与责任相统一,掌权为公,秉公用权,为职尽责。当官不是为了享受,而是打造一个团队蒸蒸日上的带头人和责任人。手中握有多大的权力,肩上就扛负多重的责任。正确处理好权力和责任的关系,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更大更多的业绩,提升自己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二、授权充分,扬长避短,是领导者合理开发利用人才的关键。

领导者要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为亲。一个团队用人用的好,才能最大的发挥出整体工作上的主观能动性,单位的工作才能取得最大成效。“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每一个人都有其特定的长处所在,领导者合理的利用团队中每一个人的优势,可以达到非常完美的效果。这个世界少有通才,但专才却屡见不鲜,人有所能,有所不能,因此,领导者颇具慧眼识得每一名下属的优缺长短所在并给其安排适合发挥的岗位位置,才能充分有助于人才才能的施展,才能达到整个团队进步胜利的目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运用人才,关键是看主流,领导者用人切记求全责备,疑神疑鬼。领导者运用人才,要给予对方一定自由发挥的空间,也就是说,要充分授权。充分授权是允许下属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的先决条件,在领导者制定的大纲或轮廓的引导下,随机应变,因地制宜。充分授权,是基于上下级之间相互了解、信任的表现。反之,领导者教派下属一个什么任务,对下属指手划脚,下属畏首畏尾,只能是导致双方都殚精竭虑疲惫不堪,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完成,更别提创造性火花的迸发。

三、真诚沟通,学会说服,是领导者获取人心所向的最大保证。获取一个领导者的位置很容易,但那不是终结,只是一个开始,是关系到你能否成功的演绎一个全新的角色的开始。想要学会领导别人,就必须首先学会说服别人,征服别人,获取人心,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要真诚。领导者与下属沟通是一门艺术,更需要技巧。沟通要从心开始,面对问题首先要换位思考,要学会尊重、以诚相待。优

秀的领导者言谈中呈现真诚,举止间能透露出良好的个人修养,自然而然的就能获得别人的认可。古代荀子说“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唯亲矣,不诚则疏;君子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所守,而政事之本也。”此话足见真诚对于一名领导者的重要性。领导者付出真心、热心和诚心,才能换取下属的一片忠心。

“公开、公平、公正”是领导者执政的基本原则,也是诚实守信的体现。人不同于机器,因为人会思考,会有情绪,正因为这样,领导者要学会平等待人,公平处事。在机会面前,不应该因为个人感情上的喜好而给予大家以一种偏心偏爱的评定。公平公正是一个团队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于领导者来说,下属就像是他的孩子们,必须做到爱每一个员工,尊重每一个人,这样才能温暖每一个人的内心。俗话说“物不平则鸣”,有失偏颇的言论和决策,往往能够成为一个团队顺利通往成功的绊脚石。

四、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树立领导者铁腕执行力的工作作风。顾全大局,令行禁止,是做好一个团队工作的必要,也是最终实现局部利益的需要。每一名领导干部都应该自觉树立这样的工作作风和政治觉悟。顾全大局令行禁止,要求领导者警醒自身以及下属要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的关系。不论从什么时候来看,局部都应当是服从于全局的,如果本末倒置全局利益受到损害,局部的利益也保不住。下属机关、下属员工如果都一盘散沙、各行其是,最终会导致团队的涣散。

命严方可以肃兵威,令重始足于整纲纪。从普通群众上升到新任领导者,能不能逐步树立自己的权威威信,能不能将小团队的人心紧紧的团结靠拢,是对每一个新任领导者的严格考验。坚决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确保政令畅通,最关键的就是要求领导者做到以身作则,用无声的语言说服员工。为什么有的单位的员工自觉的加班加点?有的总能为了单位领导毫无保留的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事实证明,成功的领导,1%的权力行使,99%的比重在于他所展现出的个人魅力及权威。古语说:“己欲里而立于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只有自己愿意做的事,才能要求别人去做;只有自己能够做到的,才能要求别人做到。现代领导者必须做到以身作则,才能用无声的语言感染每一个人,才彰显亲和力最终形成高度的凝聚力。同样的带兵冲锋陷阵,国民党军官说“给我冲”,而中国共产党说“跟我冲”,一字之差,体现出截然不同的主义立场,当然收到的效应也迥然不同。得人心者的天下,领导者言行上以身作则才能换来事倍功半的效果。

五、目标切实,目的明确,是领导者指挥部署的制胜法宝。目的不明确,整个团队像一群没头的苍蝇乱撞。目标不实际,整个团队眼高手低不切实际空做无用之工。好的智慧可以激发部署的意愿,科学得当的指挥可以收控自如,战无不胜。作为领导者,你可以要求你的下属任意发挥他的创造力、爆发力,但是你不能强迫你的下属和你的团队去做明知不可而为之的任务。每一个部门的领导者在进行本部门远景目标规划时都备有一个跨越的“高度”,这是英明的领导者留给自己团队的进步空间,但是高度如果太高到不切实际,就是

愚昧者所为了。有的领导者总是羡慕别的部门又做出了什么什么样的业绩,好高骛远,却不知道静下心来检查一下本部门的工作目标指定的是否因地制宜,恰到好处。不切实际的目标,反而导致部门下属与员工不知所措、丧失信心、缺乏战斗力。

浅谈新任领导者如何提高执行能力 篇2

一、充分认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重大意义

反腐倡廉建设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抓好反腐倡廉建设对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十七大报告把反腐倡廉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 同时, 坚持“一个坚决、三个更加”, 这就是, 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 更加注重治本, 更加注重预防, 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五次会议上强调,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紧迫任务。

二、贯彻落实《廉政准则》, 提高制度执行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们在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就, 我们的制度建设既有对先进制度的继承又有符合国情的创新。但是, 腐败问题并没有彻底遏制, 原因与我们的制度执行不力有关。反腐倡廉能否取得成效, 就目前而言, 关键在制度的执行。法治社会不仅要求有良好的制度设计, 更要求全社会守法, 而守法的实质就是要求制度的执行必须到位, 必须做到制度执行上的“不折不扣”。提高制度执行力, 笔者以为:

1、要切实加强领导。

我们要把贯彻实施《廉政准则》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摆上重要日程。党政主要领导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各单位、各部门负责人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扎实推进《廉政准则》的贯彻实施。

2、要注重宣传教育。

强化宣传教育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前提。只有广大党员干部领会了制度的精神、熟知制度的内容、明白执行的利弊, 才有可能去认真地执行制度。因此, 要把《廉政准则》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作为当前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采取多种形式, 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系统学习。要通过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讲话和法规学习, 通过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 通过重温入党誓词, 观看历史教育影片, 参观革命纪念馆等活动, 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意识, 自觉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通过警示教育, 经常性地用正反面典型, 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地净化社交圈、纯洁生活圈、规范工作圈, 敲响廉政警钟。同时将制度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经常性地对党员干部进行制度教育, 增强制度意识, 使制度入心入脑, 筑牢遵纪守法思想基础, 促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和维护制度, 养成自觉执行制度的习惯, 把制度转化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自觉行动。

3、要注重监督检查。

强化监督检查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关键。当前, 一些部门单位的不少制度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的一纸空文, 是用来应付上级检查的幌子, 根本没有得到执行。要通过抽查、督查和暗访等形式, 对制度的执行情况开展检查, 督促制度的执行, 确保制度的落实, 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和生命力。要注重纪检、新闻媒体和群众的监督作用, 为他们创造条件, 积极支持他们行使监督权, 督促各项反腐倡廉制度的落实。就我站来说, 要坚持和完善六公开的政务公开制度, 给大家一个明白, 还自己一个清白, 增强工作的透明度。要把这项制度作为日常检查的一个重点督促落实。畅通信访渠道, 定值班日为信访接待日, 并不定期走访寻求意见和建议, 让职工监督、听职工说话, 形成各级部门自觉接受监督的有效机制, 从源头上杜绝腐败的发生, 形成全员积极参与共建的良好氛围。

4、要注重强化责任追究。

强化责任追究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保障。目前, 一些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违反制度的行为没有得到及时处理, 甚至违反制度的人还得到了“好处”, 遵守制度的人反而“吃亏”。因此, 要建立健全制度执行问责机制, 明确责任的主体和问责的办法, 对执行制度不力的坚决追究责任, 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坚决查处, 让“破窗效应”在制度执行中不再发生, 提高制度执行的刚性。

同时, 形势在发展, 实践在深入, 广大职工对反腐倡廉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 这些都要求我们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 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创新。要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项制度为重点, 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增强制度实效。制度只有被执行了, 才有“生命力”, 才能体现其“价值”、发挥其“作用”, 才能更好地推动反腐倡廉建设, 为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 制度建设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 反腐倡廉建设则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 所以,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必然是当前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认真学习、坚决贯彻执行反腐倡廉制度定会产生强大的动力, 积极推动我国政治、经济的稳定发展。让我们携起手来, 振奋精神, 扎实工作, 开拓创新、狠抓落实, 为实现百年老矿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摘要:制度是现代社会运行的基础, 有了制度就必须执行。本文就充分认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如何结合实际贯彻实施《廉政准则》、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以期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浅谈新任领导者如何提高执行能力 篇3

林正大

LMI创办人,整合型战略家,林正大管理研究中心总裁,北大、清华、人大、复旦客座教授,亚太地区企业家协会高级顾问。曾为三百多家企业提供咨询与系统培训服务,其中世界五百強约百家。david@lmi456.com

上一篇文章我们探讨了“对事的管理”,本篇我们探讨如何领导下属,也就是“对人的领导”。在7KEY管理模式中,“对事的管理”、“对人的领导”同属于高效执行模块。

个人认为,评判领导力高低有两个标准:

其一,领导力=有效行动/耗费心力。简单地讲,就是一个领导者让下属有效行动需要耗费多少心力,耗费心力越小,这一比值就越大,领导力就越高;

其二,影响力的大小。影响力是领导者影响下属改变自我、遵循领导者的意图、朝同一目标前进的能力。改造难度越大,需要的领导力越强。

情境领导:意愿与能力

一对一时,领导成功与否,取决于对下属意愿和能力的准确判断和评估。不同的下属,意愿和能力是不同的;同一个下属,在不同的事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下,意愿和能力也不同。

意愿和能力有四种组合(见表1),组合不同,领导技巧也不同。

对于有意愿、有能力的下属,只需有效授权;对于有意愿没有能力的,需要教导、指导、培训;对于有能力、没意愿的,授权、控制都不合适,需要沟通以了解其心结所在,激励以改变其能动性;对于既没意愿、也没能力的,原则上应该淘汰。如果因为种种客观原因无法淘汰,则只能是指挥与控制,给予一些程序性的事务,并采取强制性的手段来监管。

意愿低,没有动力,就难以产生有效行动;有意愿,没能力,同样难以产生有效行动。领导这种状态下的人,所费心力甚大。

领导方式:DISC人格特质

只考虑意愿与能力是不够的。下属的个性、性格,对完成工作有着深刻的影响,此所谓“性格决定命运”。虽然领导方式是由领导者的个性决定的,相对固定,但对不同特质的下属,领导方式应有一定的差异性。

心理学和行为学以性格是外向还是内向,行为注重人际关系还是工作(任务)本身这四个要素,划分出四类人格特质:控制型(D)、社交型(I)、稳定型(S)、分析型(C)。

这种划分当然不是绝对的,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能判断出倾向性(见图1)。大家所熟悉的电视剧《亮剑》中的主人公李云龙,就是典型的外向、以任务为导向的控制型人,控制欲强、不注重人际关系;而政委赵刚,性格相对内向、比较注重人际关系,偏向于稳定型人。

控制型的人一般具有很强的成就感,领导者需要给他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不必交代细节,只要授权,给他发挥的空间,甚至还可以使用激将法。另外,他们不太注重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容易得罪人,干扰其他下属的情绪,领导者要帮他协调人际关系,处理一些善后的事情;

社交型的下属,人际关系处理得比较好,做事比较乐观,过度承诺和不太注重细节是他们的缺点。给这类员工布置任务时,要给予明确的目标和期限,而且要经常催促,注重控制过程;

稳定型的人属于辅助型、幕僚型人才,适合当助手,一般而言,主动性差、重情感、不适合严厉的斥责。因此,布置任务要交代清楚细节,并多给予鼓励;

分析型的人,注重细节、流程,但比较保守,不敢挑战目标,怕犯错,创新精神不足,任何事情都是先想问题而不是办法。领导者要给予更多的沟通和激励。

另外,给予不同意愿、能力、个性的下属不同的位置和任务,是领导力高低一个重要的表现。任务、位置得当,下属的执行力自然就高,耗费领导者心力当然就小。

领导风格:规避有害的四种风格

销售人员是最为典型的一类知识型员工。而在人力资源领域有一个基本规律:直接主管是知识型员工流失的最主要原因。美国一家著名的管理公司调查表明,66%以上的知识型员工流失是源于直接主管;美国另一家管理咨询公司HEY调查表明,57.7%的主管不是激励下属,而是打压下属。

对知识型员工伤害最大的管理方式与风格有四类:

1.粗暴简单的管理方法,这非常伤害员工的自尊心;

2.管理者自己个人成就感太强,表现为自私、只注重个人动机,下属总有被出卖的感觉;

3.管理者不培养下属,害怕下属超过自己,下属感觉难有出头之日;

4.管理有余、领导不足,这类管理者更多地利用管理工具或职位赋予的权力来胁迫员工。

这四类管理方式有管理者能力、品德以及个性方面的原因,其中第二、第三类管理者根本就不是合格的管理者。

团队的管理者有两个最基本的使命:明确团队的目标与培育下属。第一、第四类管理者通过自我修炼与学习,能够提升管理能力;技巧,并规避个性上的缺陷。

知识型员工的管理者要更多地使用领导力。管理与领导是不同的,领导力更多地表现为影响力,对员工动机、成就欲、行为的影响。

授权管理:信任型与指令型

卓越的领导离不开有效的授权,在实践中,指令型授权与信任型授权,是最为典型的两种授权方式。

1.指令型授权。

管理者坚持一人独挑大梁,对下属的工作不信任,不放心,为了取得良好的结果,特别注重过程管理。

这种授权方式给下属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也培养了下属的依赖性。放不开手的属下只有唯命是从,不做任何决策,不负任何责任。虽然管理者操心费神,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整个团队毫无生气、毫无创造力,目标的达成与否全系于管理者一身。

这样的授权,其实就是没有真正地授权,管理者必须亦步亦趋地监督下属,而下属离开管理者的指导就会不知所措。这样的团队怎么可能有执行力呢?

无论多么完美的计划,多么伟大的目标,成功与否只能依赖管理者一个人,这种状况是相当危险的。

从另一个角度讲,有多少管理者能够如此事无巨细地管理下属呢?还剩下多少时间供管理者思考一些全局性的事情呢?

2.信任型授权。

这种授权方式不仅仅注重过程管理,更关心结果,也可称之为“目标管理”型授权。它给予下属充分的信任,提高其积极性和责任感,最终提高团队的执行力。

信任可以激发下属最强烈的动机,使下属全力以赴完成目标。这是现代企业管理所提倡的授权方式。

那么怎样实施信任型授权呢?

首先,明确目标或预期的成果。

制定目标时,管理者必须与下属充分地沟通和协商,多花时间相互讨论,确定彼此对目标的认知一致无误。讨论的重点在于目标或预期的成果,不在于具体执行和操作的手段。唯有如此,制定的目标才更具有可执行性。

沟通有一个重要的原则:管理者与下属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就目标达成一致,管理者必须明确目标,下属对此目标要无条件地执行,对完成的时限也要有明确的约定。

其次,明确下属应遵守的规范。

授权有一定的限度,必须加以规范。规范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避免规范太多、太细致,因为约束太多就失去了授权的意义,某种程度上又回到了指令型授权。二是不可过度放任,失去控制。

另外,对于可能出现的难题与障碍,管理者要事先告知下属,避免其无谓的摸索。

规范中还应该包括例外报告原则和流程——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所以要用例外管理来预测和适应变化。

再次,明确可用的资源。

目标的完成需要确定的资源来支持和保证,如果资源不能到位,目标则成为空中楼阁。对下属的考评也就是纸上谈兵。

资源包括目标团队的组成,物质资源的界定和使用方法,还应包括双方确定可用的技术或其他与目标达成密切相关的资源。

最后,明确考评和奖惩的标准。

信任型授权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绩效考评。通常意义上讲,绩效考评是相对独立的一套管理系统,之所以将考评纳入授权体系,是因为授权的目的是完成工作目标,提高管理效率,没有考评的跟踪,无法检验授权的效力,以及过程中是否存在失误。

提倡信任型授权,并不是完全排斥指令型授权。授权方式的选择因人而异,因业务形态而异。

比如在工厂一线从事单一劳动的生产工人,环境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大多数情况下选用指令型授权即可。

即使是信任型授权,大原则不变,对不同人也要不同授权,权限大小量体裁衣,切不可生搬硬套。

对不够成熟、能力和经验都欠缺的下属,比如新进员工,目标不必定得太高,指示要详尽,并且充分提供资源,监督考核要相对频繁,奖惩也可以更直接。换句话说,对于这类下属,信任是有限度的,对过程的关注度要高于对结果的关注度,在其完成目标的過程中要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管理者要有耐心,以适当的培训培养下属的能力。培训不可能一次实现目标,需要岗前、岗后、岗中多层次的培训。

成熟的下属已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可实行完全信任型的授权,分配挑战性高的任务,制定更高的目标,精简指示,减少监督考核的次数,考评标准也要简单抽象。

无论是成熟还是不成熟的下属,对于信任型授权都会有一个适应过程,初期可能不适应,管理者需要给他习惯的时间,放手让他去做。

有人认为实施信任型授权比较费时,但我们认为这种投资绝对超值。从提高执行力的角度,即使一时浪费时间,将来却能省掉不少麻烦。管理者必须真心诚意以提高执行力为出发点,而不是单纯追求结果。

如何提高领导者的执行力 篇4

执行力通俗地讲就是“抓落实的能力”,是领导干部贯彻落实上级战略决策、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它是一位行政管理人员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在公共管理实践中,它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接下来,我想结合我的一点体会就如何提高领导执行力与大家作以交流:

一、加强制度规范,确保方向正确

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是组织行为的基础。在管理实践中,制度也是我们作为领导者赖以开展工作的基础,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在强化和提高领导执行力的过程中,我觉得首当其冲,首先必须制订好严密的游戏规则。否则,整个游戏过程或者是制度执行的过程就可能出现偏差。

对于我们管理者来说,我们首先必须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制度规范,从而能够更有效地规范自己或者政策执行对象的行为规范,从而才能确保我们的公共政策或者决策在执行中不会出现打折扣或者是偏差。更不会让我们的领导者或者是具体实施者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偏离方向。就像邓小平曾经说过:“制度不好,好人也会变成坏人,制度好了,坏人也会变成好人。”因此,制订完善的制度规范,并进一步强化制度约束的严肃性,才能有效地提升决策的执行力和执行效果,这是我们提升领导执行力的前提。

二、充分授权,确保机制顺畅

对于领导者的执行力来说,第二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学会充分授权,确保部门内部机制顺畅,不要事无巨细都要亲历亲为,甚至是不分主次,区长干局长的活,局长干处长的活,处长干科长的活。充分授权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目前行政管理体制下的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和手段。对于目前的政府管理体制来说,可以使用的激励手段和措施相对有限,比如:物质奖励以及晋升奖励等这些均不在我等之辈掌握,所以很难操纵。但是,充分授权本身既是对下属能力的信任和尊重,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在提升领导执行力的时候,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相信你的部下,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学会授权,学会为下属创造机会,学会为别人鼓掌,学会做幕后的英雄,也才能让你的执行力得到更充分地发挥。(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冲在前面,并不一定能提高我们工作的执行力。这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

三、强化过程监督,确保工作到位

如何提高领导干部执行力 篇5

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讲就是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能力。不讲执行就是不讲政治,执行力不强就是最大的无能。提高领导干部执行力,必须增强自觉性、创造性和实效性。

一、增强自觉性是提高执行力的基础。自觉性表现

为领导干部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决策部署的思想认识到位。只有思想认识到位,才能准确地理解把握中央和上级的决策意图,才能增强执行的自觉性,而增强自觉性的主要途径在于建立执行力的养成机制。我们结合先进性教育、荣辱观教育和“八个方面良好风气”教育活动的开展,把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提高执行力的基准,采取专题辅导、理论对谈、经验交流等措施,从领导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出发进行分层次、大规模的培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进一步增强了领导干部的执行意识。规范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及时传达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并聘请知名专家就党的先进性建设、国际国内形势、党的统战和民族政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专题讲座,进一步增强了领导干部执行的主动性。结合作风建设专题民主生活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针对问题定措施,注重实效抓整改,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深入社区、乡村直接听取基层群众的呼声和愿望,真正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放在研究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上,放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上,进一步增强了领导干部执行的积极性。结合党员干部承诺服务群众等“先锋旗帜”主题实践活动,对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对照党员自己制定的带有岗位和行业特征的具体要求,运用深入的自我剖析、坦诚的思想交流、严肃的组织生活、广泛的群众评议,把内化了的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转化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具体实践,进一步增强了领导干部执行的坚定性。

二、增强创造性是提高执行力的关键。执行力不仅是实现执政目标、达成执政使命的基本保障,而且是领导干部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的重要体现。提高执行力的关键,在于找准中央和上级决策精神与本地实际的结合点,把实施决策的原则性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统一起来,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思路和具体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和要求,在发展特色经济、解决民生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我们从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出发,辩证地认识和处理发展支柱优势产业与培育接续产业的关系,一方面,积极支持企业实施多元化资源配置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壮大现有支柱优势产业,并尽量延长自有矿山的服务年限,实现资源的接续利用;另一方面,及早谋划接续产业,以新材料和化工深加工为切入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目前,占地10平方公里的新材料工业园区开始规划建设,瓮福和新川化工公司正式组建运营,新材料和化工深加工等接续产业发展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再比如,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一特两化”,积极探索用工业化思维谋划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优质高效节水型特色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使农民从“田间到餐桌”这条产业链上获得了更多收入;坚定不移地培训提高农民素质,着力实施“10万农民劳动技能提升计划”,注重从乡村干部、存量农民、增量农民三个层面开展培训,并实行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预备制度,使农民在家务农懂得农业科技知识,外出务工既有一技之长、又能依靠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还比如,为了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们在实现了新型合作医疗、大病补助、医疗救助“三位一体”的合作医疗新机制覆盖全市农村的目标之后,又将这一机制移植到城市低保人群进而扩大到城镇非职工人群,并配套进行了卫生体制、济困病床、药品采购等改革和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障救助体系,率先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部农村人口,城市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城市非职工人群,建立廉价病床制覆盖市、县级公益性医院,基层卫生院人员工资由财政全额供给覆盖乡镇的“四个全覆盖”目标。与此同时,我们按照质量建党、开放建党、科学建党的理念,把群众公认原则引入党员监督管理体系,特别是在机关单位党员的监督管理上,赋予社区党组织“三项监督”权力,即对评先评优和干部选任有鉴定权,对驻区单位和党员目标管理有考评权,对在职党员的社区活动情况有评议权,并建立了选拔任用干部征求社区或乡村意见制度,使关爱家庭、遵守社会公德、履行社会义务成为选拔干部的必要条件。

三、增强实效性是提高执行力的根本。当前,我们正处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历史问题的消化期、经济建设的加速期,决策和执行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领

导干部作为执行的主体,必须通过健全的制度、科学的机制、完善的体制规范其执行的行为,确保执行中央和上级的决策部署能到位、有实效。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以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重新认识和界定行政系统的职能,及时从市场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作用的领域收缩和调整权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到了主要为市场主体

提供优质服务和创造优良发展环境上来,提高了行政效率。围绕管大事、用好人,进一步规范干部考核、选拔、任用和监督的标准、方法和程序牞健全完善党员学习、教育、管理和联系群众、民主参与等方面的制度,用制度化的方法保证使那些符合党的干部标准、执行力强的干部能够及时得到重用。加强执行情况的督查,坚持定期与不定期、常规与专项督查相结合,完善有利于发展的绩效考核和竞争激励机制,建立起有效的反馈机制、自我约束机制和更新机制牞多角度、多层面地督查责任落实情况和执行效果,严格兑现奖惩,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负责的人,较好地解决了“上有政策牞下有对策”和政令不畅、执行不力的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执行力 篇6

企业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是企业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只有政令畅通、执行到位,才能把企业各项决策、工作部署付诸实施、落实到处,实现企业预定的发展目标。当然,目前绝大多数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是强的。但也要清楚地看到,有一些领导干部的执行力低下,不然,我们建筑企业每年承揽任务、完成产值逐年大幅度上升,可为什么效益却没有明显增加,风险为什么却在逐年加大。这些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存在执行力不强的主要表现为:一是理解、把握上级政策精神的能力不强,简单地理解为不做“绊脚石”就是执行,存在应付心里,致使工作无创新、无突破,虽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但工作成效也不明显;二是不讲究领导方式、方法,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能力不高,出现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化解,尤其在发生突发性事件面前缩手无策,管理失控;三是开拓创新能力不高,执行上级政策精神墨守成规,不能有效地联系工作实际,教条式地执行,工作缺乏主动性、创造性。要解决这些不良现象,切实把企业的美好憧憬变为现实,提高执行力是关键所在。

一、要提高执行力,领导干部应提升四种能力

一是要切实提高领导干部驾驭全局的能力。能否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提高驾驭全局的本领,是对领导干部执行力的严峻考验。领导干部既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又要加强企业管

1理、法律法规、新技术等知识的理论学习,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居安思危、抢抓机遇、领先发展。在工作中,要切实从战略上、全局上、长远上考虑问题、作出决策,始终把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放在前面,始终把和谐发展放在心上,科学判断,大胆运作;要切实增强科学性、预见性,超前研究、前瞻谋划、前沿思考,从容应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全局意识,忠于职守、清正廉洁,做好表率。

二是要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经营管理的能力。懂管理善经营,是企业领导干部执行力的核心要求。企业领导干部,首先要坚定企业的发展思路。企业制定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都是领导干部集体智慧的结晶,就应该不折不扣地去执行、去做好。其次是提升经营管理的本领。要立足企业发展的实践,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的企业管理能力、拓展市场能力,努力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美誉度,实现企业持续健康良性发展。

三是要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务实创新的能力。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再宏伟的目标、再远大的理论、再好的政策举措,都需要人去落实,尤其是靠领导干部作出表率和示范,带头去组织、去发动、去落实。在实施过程中,还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而领导干部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超前的思维、超常规的思路和举措,促进各项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并不断闯出新路子、拼出新局面、实现新

跨越。

四是要切实提高领导干部识人用人的能力。执行力好不好,用人是关键。因此,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上,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效、群众公认的原则,任人唯贤,把合适的人用在合适的岗位上,把想做事、能做事、会做事、干成事的人放到重要的岗位上,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灵活用人机制,用人所长、避人所短,发挥每一位职工的长处和才干,形成一个整体协调的团队,切实提高企业执行力,使企业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企业内部形成一股向心力。

二、要提高执行力,应做到五个到位

一要领导干部认识到位。执行首先是一种意识,是一种内在心里的自觉反映。领导干部必须具有“执行”的强烈意识,必须时时刻刻把这种意识反映在行动上、落实到工作中。要把所担任的职务当做是一种责任,上对组织负责、下对职工负责,吃透上级意图、领会上级精神,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上级的方针政策,提高执行的自觉性和有效性。要体现创造性,在管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干好自己的工作的同时,要紧密联系当前形势,有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体现执行的务实性。

二要领导干部表率作用到位。执行力好不好,其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的表率和模范作用,孔子曰:“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因此,凡是涉及领导干部个人的,一定要做出表率,要在职工中力树“四种形象”争做“四

种人”,一是树学习形象,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二是树廉政形象,争做经济上的“清白人”;三是树务实形象,争做工作上的“带头人”;四是树爱民形象,争做职工的“贴心人”。

三要责任落实到位。提高执行力的关键在于落实责任。只有执行中明确任务、分清责任,领导干部才能各尽其责、各司其职;只有明确任务、分清责任,才能提高执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责任分解过程中除要做到科学、公平、公正、公开外,还要做到精细。因为细节决定成败,要重视每一项工作,尤其是工作中的细节,要从善于、乐于、安于、勤于抓细节着手,责任分解不留死角。只有责任分解到位,才能使各级各类领导干部通力合作、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实现双赢。

四要制度建设到位。提高执行力,既要靠人格的魅力,更要靠制度的约束,规章制度在企业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保障作用、规范和制约作用。因此,提高执行力需要以制度建设贯穿其方方面面,制定制度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制度是否便于执行,制度一旦建立,就必须保证完整全面,并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随意地、按照某个人的意愿去更新制度,真正实现用“制度管人”的良好局面。一方面,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要旗帜鲜明地关心、支持和重用那些讲真话、干实事、敢抓敢管、干事创业的好干部,充分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执行不力者,要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从而警示后者。

五要督促指导到位。执行力强的领导干部都会很重视过程控

浅谈新任领导者如何提高执行能力 篇7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执行力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影响到社会和和谐稳定。面对当前食品药品错综复杂的监管形势, 面对社会群众保障饮食用药安全的需求, 提高食品药品监管执行力, 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是新时期赋于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重要使命。

一、强化宗旨意识, 提高政治执行力

正确的政治观念和坚定的为人民服务意识是提高监管部门执行力的先决条件。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提高监管干部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 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 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体现在食品药品监管的具体工作中, 确保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 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 确保政令畅通;要端正思想作风, 进一步教育监管干部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 弘扬无私奉献精神, 抛弃私心杂念, 脚踏实地、奋发进取, 把自觉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到切实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上;要加强监督检查, 体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心, 落实地方政府重大决策, 坚决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正之风, 扎实推进食品药品事业健康发展, 关注民生,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注重学习实践, 提高工作执行力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干部的工作执行力是履职能力的主要体现, 具体讲就是其所具备的决策能力、统筹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驾驭能力、和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当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 把食品安全提到了国家安全的高度, 要高标准完成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就必须具有较强的工作执行力。较强的工作执行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在实际工作中边学边干、边干边学是提高工作执行力的重要平台。要学会用马列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来指导当前工作, 用唯物主义的眼光来分析解决问题。要加强学习, 勤于思考, 准确把握好食品药品监管形势特点及其发展规律, 正确处理好当前工作与长远目标、依法监管与规范引导的关系, 进一步解放思想, 勇于实践, 大胆创新, 理清发展思路, 加强调查研究。增强监管工作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积极探求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 坚决摒弃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或错误倾向;要博学善学, 求新知, 采众长, 边学边思, 学用相长, 改善知识结构, 更新知识储备, 弥补知识短板, 培养精湛的食品安全知识业务技能;要找准重点, 攻克难点, 科学决策, 从容驾驭复杂局面, 大力破解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生产经营者道德底线缺失、监管制度落实不到位、执法不严等监管难题, 寻求抓纲带目、突破瓶颈的最佳途径, 从而切实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工作执行力。

在对监管人员进行培训教育过程中, 要加强的养成教育。执行意识是执行力的先导。监管队伍中的每位个体只有首先具有强烈的执行意识, 才能在工作实践中认真贯彻和落实上级部门的路线、方针、政策, 自觉提升自身的执行力。提升监管人员的执行意识, 要通过构建完善的执行制度并组织相应的培训考试, 使监管人员从内心里认识到执行制度的重要性;可以通过系列教育活动增强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要帮助监管人员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领导、干部要带头用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 不游离于制度之外。不断培养组织团队意识, 强化执行的协作性。要善于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使不同素质能力的人在各种不同的岗位上发挥出最佳的潜能。更加注重协作配合, 努力形成相互支持、团结共事、协调有力的运转机制, 增强工作合力。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大局观念, 主动加强沟通, 搞好团结, 密切配合, 相互协作, 相互补充, 努力形成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的浓厚氛围。

三、严格执行制度, 提高廉政执行力

《中国共产党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反腐倡廉制度性保证措施, 是保证领导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前提, 要作为提升监管干部廉政执行力的关键环节来抓。监管部门要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 建立和完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因为监督是执行的有力保障。由于种种原因, 监管干部执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执行偏差、走样和中断甚至抵制执行的现象。这就需要对执行加以有力的监督。加强执行监督, 对监管干部的执行力、执行结果以及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监测、考核、分析和评价, 可以不断地改善执行手段, 提高执行效率, 从而提高执行力。要充分发挥党内外组织监督、群众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 使监管人员始终处于有效监督之下。要强化目标管理, 在复杂的局面和纷繁的信息中, 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做出决策, 确立可行的执行目标, 并根据情况变化适时地调整和完善执行目标。要善于把确立的执行目标进行细化分解, 明确到单位、到岗位、到时限、到标准, 做到远近结合、阶梯推进、环环相扣, 进行项目管理、分项推进、部门协作、按时督办、定期考核, 保证执行目标的落实效果。结合机关作风建设, 按照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 明确岗位职责, 推行“阳光执法”, 落实问责追究, 严肃查处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 切实解决作风飘浮、服务缺位、工作不实、纪律松散、效率不高等问题, 在机关形成制度管人、机制律人、考核促人、规范有序的管理环境。

摘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完成好新时期食品药品监管工作, 必须提高三个方面的执行力:政治执行力——强化宗旨观念, 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和坚定的为人民服务意识;工作执行力——在学习实践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廉政执行力——通过制度约束, 促进机关作风转变和效能提升。

上一篇:高三地理教学改进实例下一篇:县交警大队行风评议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