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小学数学教研计划

2024-08-29

2023.2小学数学教研计划(精选8篇)

2023.2小学数学教研计划 篇1

一、扎实做好教师常规工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基础

1、教师备课:

根据市教科研中心的指导思想,本学期的备课实行以考代查的形式进行,每学期对教师关于教参的理解情况进行两次考试,平时备课教师进行有重点的书头备课。要求:不讲求备课形式的美观,只讲求实用性。上课内容必须和备课内容基本相同。备课成绩按4:1的比例分配

集体备课采用的形式是:各年级组精选一个单元,在全校进行展示,学期初抽签决定展示的先后顺序。抽签后教研组长定出集体备课的计划,精选出的单元由教研组长负责分工,每位组员各负责一块,集备内容包括:对教材的分析;对重点课时的教学设计;对教材和重难点的确定。展示的时候确定每一块的主讲人,其他组员作补充。展示结束后,组长要把相关材料的电子稿和文本稿交到教务处。除选出的单元在全校集体展示,其余各单元要在本教研组内采取该种形式进行。

2、教学反思:

没有思考就没有进步,要想培养老师们良好的教学素养,提升自身的素质,时刻进行反思自己的教学,从小现象中逐渐发现大道理,这样的教学才更有意义,这样的教师生命才更有价值,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也会在反思中不留痕迹地提高。本学期每位教师建出自己的博客,把学期初的反思和教学计划都上传到自己的博客上。反思每人不低于15篇。

3、教学案例

每月对自己教学工作中点滴进行梳理总结、提炼,形成案例,上传到博客,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传1篇。

4、理论学习

继续切实贯彻以考代查的方式,督促老师们加强自身的业务理论学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每学期往平台博客上传一篇读书心得。

5、听评课

组织好老师们参与各级各类听评课、观摩课等活动,让老师们在听评活动中不断磨砺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听课、看课、设计课的能力。

二、加强学生作业管理,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奠定基础

对学生作业情况加强管理,引导教师用科学的方法布置学生完成作业。

1、课堂作业: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留出时间让学生做作业,规范学生的书写,(本学期的教学质量抽测增加卷面分)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及时批阅,及时鼓励,树立学生的作业信心,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作业的批改要当天完成,必需用正楷字书写,每个学生的作业每周至少有一次鼓励性的评语。每学期必需完成40次以上的课堂作业。

2、家庭作业:一、二年级学生不留书面回家作业。三至六年级应按规定布置回家作业。强调分层要求,提高正确率。即:有些题目有些学生可以不做;凡要求做的题目必须书写认真、解题正确,还要保护好作业本。这是习惯培养,是提高学生认真做好作业的责任性的有效举措,很重要。家庭作业的批改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完成。(家庭作业的量一定要和其他老师协商布置)

3、数学周记:每学期16次,低年级教师要分类别布置并指导到位,高年级可以适当开放些。教师的祥批不能少于三分之一。

4、基础训练:除了作为书面作业详细批阅以外,其余部分必需全批全改。(批改的形式:高年级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帮助批改,低年级可以借助家长的帮助)

5、实践作业:一方面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布置统一的比如测量、购买、调查等应用知识与技能的内容,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实践作业的内容。切忌用单纯的计算练习代替实践作业。

6、数学手抄报:继续探索数学手抄报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学生办手抄报的兴趣,建议每位学生每学期至少出2张以上的手抄报。

三、继续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目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过程最优化

把“高效”当做一把尺子,作为备课、上课、平时说评课、优质课评比的主要依据。本学期的校内公开课继续采用为每人执教一节公开课的形式,全体数学老师分2个学期完成,一个学年为一个计算单位,每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分加起来也是教研组评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每个人的成绩既代表他们个人,同时合起来依然是与教研组的荣辱共进退,可以更好地解决目前部分老师执教公开课、参与组内教研活动的麻木状态。做法同上学期。按计划组织研讨课时再充分利用好网络教研平台,组织每位老师都积极参与研讨活动,真正让研究落到实处,使老师研有所获。

只要有机会就组织老师们参与各级各种教研活动,不仅在学校内研究课堂教学,还要走出去,放眼看外面的世界,吸收借鉴优秀教师的课堂经验,练就一身硬功夫,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为了学生的`发展。

加强老师内功的训练,认真做好与乡镇的联研工作,在联研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四、发挥网络优势,开展网络教研,尽量实现省时、高效的教研效果

充分发挥网络优势,组织老师们按时参与各种网络教研活动,在学习中提高,在学习中升华,让每一个人都能不断成长。本学期尝试开展数学老师博客或空间,在网络环境

下组织老师们进行学习反思等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博客和qq群组织老师们进行评课活动,通过自由交流,对集体备课和所听的课进行讨论,通过辨析交流,对课堂认识进一步提升,无形间使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五、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增强数学教研队伍中的骨干力量

2023.2小学数学教研计划 篇2

与一线教师的访谈

利用教学调研的机会, 我与一所学校的教师聊起了数学教研组的校本教研情况。以下记录了三位教师对学科组开展校本教研的一些看法:

教师1:这个学期我参加的校本教研有5次, 分别是期初工作安排、期初“七认真”检查反馈、校级青年教师评优课评课活动、自己练习解题、自查备课作业等。作为一线的老师, 我更渴望切合教学实际的研究、讨论、交流等校本教研。

教师2:青年教师评优活动中的评课, 对缺点只字不提或轻描淡写。没有评课任务的老师大多充当着旁观者的角色。“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结局看似和谐, 却缺少了参与者之间的坦诚互动。听、评课的目的应是解决教学疑难问题。

教师3:我是一位青年教师, 在实际教学中常常有很多疑问, 由于没有经验, 想商讨请教又苦于没有一个合适的平台。

一次问卷调查

为更深入了解情况, 我利用全市教研组长会议的机会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

问题1:你校数学教研组的研究主题是什么?

从45份回收卷来看, 教研组的研究主题多为学校的研究课题。其中有20个教研组的研究主题只是将学校的大课题笼统地照搬过来, 而没有结合数学学科教学制定相应的适切的子课题。比如:生活化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幸福课堂, 幸福学习;构建“高效、低负”的阳光课堂;自主学习;小学绿色文化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等。这样的研究主题大而空, 自上而下的产生方式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相脱离, 教师身处一线的优势发挥不出来, 难以激发研究的需求和兴趣, 难以形成点 (发现问题) 、线 (解决问题的思路) 、面 (全员、全面) 联动的教研局面。

问题2:你认为目前校本教研开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可以多选)

从45份回收卷来看, 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因素:

教师渴望针对教学实际问题的专业引领, 但他们对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又不高, 这样的矛盾凸显了校本教研在“教”与“研”方面的脱节。教师是教研活动中最直接、最经常、最有权利的研究者, 应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教师已有的实践经验发挥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问题3:你认为最有效的校本教研方式是什么?

问卷调查反映出教师更渴望来自他们个体性的实践感悟以及让同伴教学经验成为自我专业发展的资源。

从访谈和问卷调查看, 学校例行的校本教研偏重于事务性工作安排与总结, 校本教研对教师缺少应有的吸引力。研究问题宽泛、团队意识淡薄、主体意识缺失是我市小学数学学科开展校本教研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让校本教研成为一个学习磁场把教师吸引进去, 让校本教研成为教师发展的自觉诉求, 让一线教师的实际专业需求及其已有实践经验介入校本教研之中?为此, 我们开展了两年多的卷入式校本教研实践与探索, 主要做法如下。

一、聚焦问题, 让教师卷入校本教研

教师研究所面对的是他们在教学工作中直接感受到的疑虑、迷惑和心理困境, 是教师无法回避、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

基于以上认识, 我们将校本研究的主题聚焦于教师在实践中的困惑和真实的问题。例如“综合与实践”领域, 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会略教该内容, 甚至忽略不教。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策划研究主题时, 先请组内的全体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自己的教学困惑, 然后分年级段进行讨论, 选出具有共性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提出来。比如:

(1)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课堂教学?如何凸现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价值?

(2) 如何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中进行认知性实践、模拟性实践以及社会性实践?

(3) 如何协调好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学习与其他领域的数学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

(4) 如何选取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实践活动研究课题?

(5) 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怎样安排?

由于这样的研究问题直接来自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种种困惑, 和课堂、学生、教师紧密相关, 从而使校本教研具有了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 教师感兴趣, 有热情。聚焦教师自己的问题, 教师就容易卷入他们自己的校本教研之中。

二、依托课例, 开展卷入式研讨

课例研究以“课例”为载体, 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 能很好地整合教研的多样类型, 体现校本教研的核心理念——教学与研究的一体化。在由下而上的方式确定研究主题后, 我们一般以全员参与的方式, 依托课例合理规划, 形成研究序列。两年来我们先后对“概念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课与练习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等主题进行了专项研讨, 引导组内教师以真实的教学实践为研究载体, 开展“一人同课多轮磨课”“同课异构”“互助式观课”等多种研修形式, 引导教师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针对主题, 我们注重依托课例让教师经历一个“疑问—规划—反思—行动—观察—反思和重新规划”的循环过程, 通过对某一主题阶段性的连续研究, 将教研活动的影响扩展到平时的工作实践中, 从而引导教师不断改善自己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 提升专业能力。

为引导教师以开放的心态, 加强协作, 共享经验, 彼此支持, 共同成长, 努力构建新的校本教研文化, 我们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尝试:

第一, 全员卷入, 重视同伴互助, 超越“一带一结对子”的教师培养模式。每次课例研究前, 我们先将研究主题告知每位参与者, 让每位教师在活动前预先学习相关的理论, 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惑。然后带着问题观摩教学, 在听课中思考自己有没有获得解决问题的启示。最后选择大家普遍关心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展开对话。人人参与, 使得大家都成为参与者, 出主意、想办法, 积极地贡献自己的想法、经验、智慧。两年多来, 组内每一位老师都承担过研究课, 每次校本教研所有成员都参与其中。试想, 当教师们观的“课”是集体合作、精心准备的, “课”的背后承载着不同教师的不同贡献时, 教师们所关注的就不再是执教教师本身, 而是活动的设计是否有效;不再是执教教师的个人“表演”, 而是不同学生的不同反应和实际获得;不再是活动的结果, 而是活动的准备过程。

第二, 全程卷人, 每月我们利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开展卷入式校本教研, 通常先是观摩两节专题研究课, 然后是深度会谈。课例研究中, 我们将“磨课”的过程展现在以前只当观众的教师面前, 让参与活动的教师亲历“磨课”的全过程, 让他们看到一堂成功的课诞生背后的一系列的智慧劳动。磨课中的各种“煎熬”“磕磕碰碰”和“争议分歧”、选课的背景、设计的意图、遭遇的困惑、方案的改进等, 教师们不仅知其然, 而且还知其所以然。亲身的经历, 使得上课教师能坦诚地面对听课教师的评头论足和质疑问难。而对于其他听课教师来说, 发生在别人身上的现实问题自己身上也有, 从而畅所欲言。全程跟进, 让教师们有机会欣赏到自己和同伴的成长变化, 获得极为强烈的审美体验。

深度会谈是一个自由的、开放的发散过程, 它会诱使教师把深藏于心的甚至连自己都意识不到的看法、思想、智慧展示出来、表达出来, 这个过程同时也是最具有生成性和建设性的, 它会冒出和形成很有价值的新见解。在这个过程中, 每个人为自己的意见辩护, 同时也不断思考和质疑他人的意见。在有效的讨论中每个教师都能获得单独学习所得不到的东西, 在认识分享他人经验中提升自己专业能力, 重新定位自己在校本教研中的价值与能动性, 不断增强学校归属感和专业成就感, 有力地促进教师可持续的专业成长。

当然, 专业人员的参与是校本研究向纵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每次课例研究, 我们通常会安排几位专家或骨干教师加以点评和分析。这个环节虽然时间不长, 但非常重要。对于教师们理解教学意图、领会课程理念、感悟教学策略和思想方法等都有很大帮助。

卷入式校本教研的关键在于促进教师群体分享教学经验和智慧, 把那些散落在教师个体零星的心得体会或经验汇聚成为群体共同享有的专业知识资源。为此, 在开展团队研修实践的过程中, 我们每次都对课例录像, 专人记录业务活动所形成的文字, 并通过网络方式进行资源传播, 形成有学校特点的校本教研资料库, 而后再以这些真实材料作为反思和研究实践过程的资源, 从中提炼行之有效的经验, 使学校真正成为创造知识的场所。

三、自我反思, 持续跟进———让卷入式教研不断深入

卷入式校本教研, 不仅在于构建多方参与的“学习共同体”, 还在于坚持“学习连续体”机制 (即注重后续行动跟进与反思) 。教师研修活动的收获与成效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一是认识上的进步, 二是行为上的改进。只有将研究共识转化为进一步的教学建议, 转化为具体教学行为的改进才是教师研修的目的。也就是说, 研究不是随着活动的结束而结束, 而应该是新的开始, 是新一轮的循环。团队中的教师通过反思和持续跟进, 将研究成果在自己的课堂中去实践, 进行深度的实践研究, 践行研究的方式与方法, 捕捉教学中的问题, 寻求解决策略, 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 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 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从某种意义上讲, 卷入式校本教研培植的是一种新型的教研文化。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校本教研工作创新初探 篇3

关键词:教研模式;创新内容;日常教学;交流学习

小学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有效的小学教育是其他教育的保证。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在教学中占据很大的比例,而且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因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就需要对小学数学进行校本教研,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以及创新,从根本上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以及整体教学水平。下面本文就针对小学数学的校本教研问题进行概括与分析。

一、改革小学数学的教研模式

传统的教研方式都是分散式的,有时只是形式上的教研,并没有集中教师进行合理的教研工作。在进行教研工作时要改变这样的教研方式,要设立数学教研组,注重对教研组教师的合理调控和指导,并要对数学备课进行合理的管理和规范。在对“分数的加减法”进行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就要让所有进行数学授课的老师参与到教研当中,教研组的组长根据具体的情况通过教研对教师进行合理的指导,让他们更加有效地对这一内容进行教学。如,有的老师在对分数加减法时直接授课,在讲授的过程中教给学生通分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并不合理,在这种情况下,教研组长如果发现教师有这样的问题,就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指导,让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先教会学生如何进行通分,再进一步讲授加减法的知识内容,这样不仅有利于教研模式的改革,对提高教学效率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创新小学数学的教研内容

在以前的教研活动中大多数都是以“走过场”的方式进行,其中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内容,要进行有效的教研,达到教研目的就要对教研的内容进行丰富以及创新。在进行教研之前首先要确定研究的课题,要组织所有的数学教师一起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要对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把所有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进行探讨。如,对“负数”教学这一课题进行教研的过程中,有的老师可能无法让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点,这样就可以由教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学生无法很快有效理解的知识点进行研究,通过对这些教学难点的分析,加深教师对这一授课内容的认识,让教师可以更加有效地对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授。

三、以日常教学为切入点

进行校本教研的基础资料就是老师日常授课和教学的内容,所以,在进行教研的过程中要以日常的教学作为切入点,从日常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出发,对问题进行详细的剖析,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困惑,进而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完备教学的内容和过程。如,在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一问题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对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观点不太统一,有的老师认为授课主要通过让学生进行计算和比较来进行;有的老师则认为应该是在计算、概括和应用的学习过程掌握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以这一日常教学中的问题为教研的切入点展开教研活动,让参加教研的教师进行探讨,找出最适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一问题的授课过程和方法,进行有效的教研活动。

四、以交流学习为途径

在进行校本教研的过程中进行交流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教学方法与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取其精华来与自己的教学方法相融合,把自己教学过程中不恰当的部分进行合理的替换和改正,从交流中得到教学经验,进而进行有效的教学,由此可见,交流在校本教研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如,在对“应用题”进行教研的过程中,老师就可以通过交流学习的方式进行教研。有一部分老师认为在解决应用题时,应该运用常规的解题方法进行,不运用“单位1”或者是设置未知数的方法;而有的老师认为,在对这一内容进行授课时设置未知数的方法可以更加有效地达到教学的目的。这时就可以让这些老师进行交流,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通过授课过程中对问题的总结来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相互学习和借鉴来设计出最好的授课方案。所以说,交流学习是校本教研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举措,对教研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在实施小学教育的过程中进行校本研究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授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通过改革数学教研模式、创新数学教研内容等措施有效地达到教研的目的和教学的效果,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文博.小学数学的校本教研问题[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3).

[2]姚晖.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实效性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0).

小学数学教研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贯彻国家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以“课堂教学”为工作主线,并结合本校特点,实施审美教学、选择教学、建模教学、生活化教学等,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地提高教育质量。

二、工作要点:

课堂教学生活化,用生活理念构建教学大课堂,实施生活化教学,超文本教学;坚持认真备课、上课、批改、辅导和检测;运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开展教学系列活动;教学要尽可能考虑到儿童的接受能力和儿童乐意接受的方式,使教学各具特色;切实抓好学困生和冒尖生的辅导工作;提倡并研究合作、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㈠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遵循学校规划发展目标,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我们高段数学教研组在《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坚持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数学建模的教学模式,使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选择学生能接受和乐意接受的教学方式,实施选择教育;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实实在在地开展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探讨。

㈡总目标:

⒈在期初依据学校的整体工作计划,制定教研组活动计划,使整个教研活动制度化、系统化。尽量使每次教研活动都有记录有总结。

⒉尽量在教研活动中为每位老师创造机会,提高老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⒊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实践的学习精神,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㈢教研活动

⒈坚持教学常规管理,使之规范有序。

⑴老师集体备课,使总体资源为个人所用,及时根据现代育教学的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备课尽量做到:脑中有大纲、胸中有教材、心中有教法、目中有学生。使每学期都有代表自己教学水平、体现学生发展为本的研究性教案。

⑵用好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施,上好每一节课,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受到学生的喜爱。⑶认真批改作业,及时收到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

⑷加强辅导力度,尽量在保证下线的基础上,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关注数学特长生的发展和培养。

⒉利用学校名师导教的优势,提高每一个老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在学期初,安排老师业务提高的计划。每周四教研组开研讨课,要求教研组的全体老师安排时间听课学习,让老师们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⒊组织老师学习好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我们教学的方向,所以我们要用先进的思想、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在教研组的活动中,安排老师学习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学习各课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解读、新的教学参考以及教学杂志上的有关文章,从而了解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结构和内容,明确新课程的实施和评价,了解新教材的内容体系和教学要求。

小学数学教研计划 篇5

下学期教学工作开始了,本期工作在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中心的核心引领下,进一步搞好新课程培训和实践活动,为课程改革的服务,展现数学科教学成绩,再创教学新业绩。为使各项工作能顺利有效地开展,并取得较大的突破,特拟定此工作计划。

一、学科教学现状分析:

数学教研组有7个教学班,由7位数学教师组成。近几年来,马湾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法都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致使我校的教学成绩达到比较低的水平。

1、学生计算能力不强.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总觉得现在的学生计算能力不强,很简单的计算也要出错。也许,我们还在以以往的标准来衡量现在的学生,《课程标准》早已不在要求学生迅速而准确地计算,而是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运算能力,这样显然对学生运算能力的要求降低了。由于要求降低了,数学教材上计算题目也明显少了,很多数学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就对计算教学不怎么重视了。

2.学生数学练习量减少。2017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2017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一直在强调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上面的练习题比起老教材也相对减少了,供学生练习用的也只有《课堂作业》一本练习本。因此不管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影响着现在学生数学的练习量。我们都知道,数学知识没有经过一定量的练习学生是很难巩固的。

3.、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不强。使用新课程教材,对我们老师的要求更高了,主要有一下几个原因:1、每个知识在教材上的呈现比较简单。2、知识点的分布也比较分散。

3、有些知识点还是在练习题中出现的。4、有些知识点原本在中学才有的,而如今在小学就出现了。

4、《课程标准》还要求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这些都要求我们老师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处理。而我们农村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并不怎么好,甚至有些老师还没有形成要对教材进行处理的意识。部分老师还是按照教材的呈现步骤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以致有时课上了一半内容就上完了,接下来就没事可做可教了。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制定了本学期工作目标和和各年级教学任务。

二、各年级教学任务:

1、结合本学科认真实施新课程标准,用新课改精神和理念指导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

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2、加大教研教改力度,鼓励每个教师进行教学、测评、作业等各方面的创新和改革,积极撰写各级各类论文。

3、督促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理论和新教法的研讨,学习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大力提高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培养自身综合素质,争做科研型教师。

4、积极搞好数学辅导训练,设计补充一些层次性作业,安排一些数学实践性作业。力争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收获,其思维和实践能力有长足的发展。

5、狠抓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1、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1)继续深入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用新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组织本组成员深钻教材,认真备课,探寻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求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教学时间,尽力上好每节课,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2)按时按量写好教学反思,并适时组织教学经验的交流。

(3)重视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鼓励教师采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学习教学的兴趣。

(4)合理布置课外作业,共同探讨学生作业的布置及批改的新方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也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在教学中重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以及审美情趣的培养,同时做好培优、稳中、补差的工作,逐步提高班级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

(5)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认真完成各自的听课任务,每学期听课的次数教师不少于16节。

(6)督促和帮助组内人员上好组内观摩课。

(7)组织老师们认真评析所上的每一节观摩课,使上课老师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2、继续加强教研教改,做到课题研究落实到位。

(1)保证集中学习的时间。规定两周一次业务学习,学习时间为周三下午第三节,根据活动内容,采取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将结合的形式。教研组长负责记录考勤及活动情况。

(2)要求教研组成员多学习理论知识,多进行探讨实践,多做实验总结。

(3)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合理整合。

小学数学教研计划1 篇6

数学教研计划

又是新的一学期开始了,为了使我教研组的教研工作做得更好,为了每位教师能够尽快成长起来,积极的做好本学期的教研工作,在数学学科里开展更加适合本学科的相关活动,特制订此计划。一 主要工作目标

1.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

2.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的检查和教学进度,质量的监控。

3.大力推进数学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 本学期开展关于学科教学资源的整合,校本课程的开发这两个方面的研究讨论。

4.指导和帮助教师提高,特别是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积极开展好教学的相关评比活动。

二 主要工作和措施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提高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

2.以“课改”为契机,深入开展教研工作,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学常规检查,要求教师做到按时上课、下课,做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加强教师对新课标的学习,推荐本教研组教师学习一本有助于提高业务水平的专著。抓好备课,写好每一节课的反思和教学得失,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认真总结个人的教育教学心得体会和一些点滴经验,积极的撰写论文.案例。以教研为手段,开展关于学科教学资源的整合,校本课程的开发的教学研究, 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关注学生生活。从学生所处的校园、家庭、社会等现生活中,有目的地收集和挖掘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把这些问题移进课堂,通过对现行教材资源合理利用,使数学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及时在日常生活得到应用和验证。

4、联系生活实际重组教材。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力求将新知的呈现方式寓于生活现象,贴近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三 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各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撰写教学教研计划

2.新教材研讨

3.教学进度检查

十月份

1.理论学习

2.评课活动

3.课题研讨会

4.检查教师备课、学生作业

5.期中测试、试卷评讲、质量分析 十一月份

1.集体备课研讨

2.数学活动示范课

4.数学竞赛

5.教师备课、学生作业检查 十二月份

1.各教师拟写教学总结、论文、案例

2.集体备课质量考核

3.对各教师教研情况量化考核

4.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23.2小学数学教研计划 篇7

一、同题同构

(一) 什么是“同题同构”, “同题同构”的基本教研形式

“同题同构”是指同一个教学内容, 备课组几位教师采用同一个课堂结构, 同一种教学思路, 轮流在自己班上进行教学的校本教研形式。

“同题同构”是集体备课和集体教研的最佳呈现形式。一般流程为:课题组集体定课题———集体备课———个人设计教案———上课———课题组教师听课———评课反思改进———形成新的执行方案——再由课题组另一位教师到自己班上, 直到课题组教师全部上完为止。

“同题同构”这种教学模式、关键在于教师的互动和问题的跟进。第一个教师上完课, 第二个教师针对第一个教师课堂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 然后上第二次课, 第三个教师针对第二个教师课堂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 然后上第三次课……每次上课的方案都同伴集体共同参与讨论, 相同的课多个教师上, 每次都有新的问题, 每次都有新的进步, 经过集体的共同努力, 一节精品课出来了, 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集体智慧的结晶。当然, 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这一节精品课, 而在于这一活动让教师切实感受到课例研究、同伴互助的魅力和意义。

(二) “同题同构”这种教研形式的意义

“同题同构”是备课组集体智慧的结晶, 有利于好的课堂设计的推广, 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在这个过程中, 每一位教师都积极参与其中, 通过备课———上课———评课———说课———反思……换来了个人和群体专业水平的提升。

这个教研模式尤其适合年轻教师的迅速成长。 (1) “同题同构”活动, 让年轻教师在有经验教师的引领下, 完整经历“备课———上课——反思”的过程, 能尽快掌握基本课堂教学常规, 能独立分析教材、备课, 并能顺利地实施课堂教学, 学会根据学生学情适时调整教学过程, 让他们在自我摸索的基础上, 从“模仿”起步, 可以说这对于新教师的成长这是一条“捷径”, 有效地缩短了新教师的入门时间。如这次二年级数学同体同构, 王晓平是一位有丰厚经验的教师, 而陈莎莎是一位刚毕业两年多的年轻教师, 通过这种校本教研, 就是为了让年轻教师较快地成长起来。 (2) 同样的设计, 不同的课堂, 有经验的教师能根据学情适时调整, 及时把握生成资源, 捕捉不曾预约的精彩, 而新教师因为缺乏经验, 不易把握学情, 往往容易按部就班。通过“同题同构”教研活动, 年轻教师能从“同”中见到“异”, 从“异”中看到“相同”设计背后体现的不同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工夫”, 并从中领悟教学的真谛。

二、同题异构

(一) 什么是“同题异构”, “同题异构”的基本教研形式

“同题异构”就是相同的教学内容, 不同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不同理解, 不同的策略选择, 不同的资源选用, 进行独具个性的教学设计, 所备所上课的结构、风格及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切入点和教学主线也完全不一样。相同的课, 在不同教师手中有着不同的诠释, 展示不同的教学风格, 语言素养和调控课堂的能力。

简单地说, “同题同构”就是教学的设计即教师执行的上课教案的各个环节几乎相同, 或者说大同小异;而“同题异构”就是整堂课教学的切入点, 组织教学的主线是完全不一样的。一般流程为:首先也是备课组商定出相同的教学内容———备课 (由不同的教师根据对教材的不同理解, 设计出体现个人教学风格的课) ———上课———集体听课———评课———反思———改进———提炼经典案例。

(二) “同题异构”这种教研形式的意义

“同题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 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 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 彰显了教师教学个性, 便于互相学习。从教研的角度来看, “异构”具有“同构”无法取代的研究深度和广度。长期“同构”会抹杀个性。一个成熟的教师, 应体现出自己的教学个性,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所以新教师在入了门, 掌握了教学常规之后, 应追求自己的教学个性。我们高唱“集体备课”, 我们欢呼“资源共享”, 但我们不能失去个性。独立钻研文本、预设教案、实施课堂、反思教学, 这是一个成熟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所以我校在“同题同构”的基础上又开展了“同题异构”活动, 现在我们每个备课组一学期是“同构”, 另一学期就是“异构”。

2023.2小学数学教研计划 篇8

随着现在课改不断推进深入,现代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许多农村小学教师面对现在的教学工作感到力不从心、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怎样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效,更高效呢?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个人认为,扎实有效地开展数学教研活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理念引领塑能力,提升素质正能量。

1、多读理论书籍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华南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曾说:“你再忙,也要留给自己一定空间多读一本书”。教师要博览群书,以读书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内涵,只有自己拥有一碗水,才能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潜心阅读教育理论专著,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武装自己,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创新教学方法。

2、“走出去,请进来”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新课标的实施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机遇,新一轮课程改革又给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挑战。教师要在机遇和挑战中成长起来就要把“让年轻教师走出去,再把名师专家请进来”作为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几年,我校积极派遣教师观摩省数学优质课、市级教坛新秀老课新上课堂展示,参加各类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等。还与深圳春蕾小学结为“姊妹学校”,分期分批组织老师到深圳春蕾小学走进课堂跟班学习,零距离接触名校名师,学习他们好的教学方法,感悟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时了解和把握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春蕾小学每年派出4位骨干教师在我校扎根一线支教,零距离的走进课堂,及时且有针对性对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指导。“走出去,请进来”使我校教师对课程改革有了新的认识,更新了教育观念,明确了课程改革的目标方向,同时使我校骨干教师快速成长起来,通过她们的带动,我校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快速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1)教师精神层面的用情、课堂上的用心、教研上的用新。首先,全体数学教师能够自制数学课件熟练地利用多媒体平台驾驭课堂教学,做到事倍功半提高上课的效率;其次,我校实行推门听课,教师可随意走进教室听课。刚开始大部分老师都手忙脚乱带有排斥感,经过几次数学课专题教研交流大家的想法,打开教师心结。现在上课不管何时何地老师们自信淡定,更希望同事们来参与、多交流、共分享。再次,数学教师的公开课、常态课教学质量提升很快,课堂开放了、课堂精彩了、山里的孩子活跃了。教师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真正体现了。

(2)教育教学成果多点开花,取得跨越式的进步。近年来,数学教学成绩快速提升。2010年之前,我校数学科教学成绩处于全区下游水平;2010后,我校整体教学水平不断攀升,在全区质量检查中屡创新高,现在已经稳居全区各校前列。同时,老师们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开展课题研究。2014年4月申报的数学课题《农村小学教研制度建设与管理机制研究》现已立项,正有条不紊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二、加大校本培训力度,打造优质数学团队。

校本培训是继续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教师专业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1、积极推进校本教研。把年级组和教研组,建设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的组织。在学习内容、学习形式、研究方式、学习研究时间等方面予以落实。

2、继续开展个人课堂教学的反思。提倡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必须就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措施进行反思,写出书面报告。

3、加大听课、评课力度,建立评课诊断性意见的制度。听课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最便利的有效方法,通过听课学习别人的优点同时也能找出自己的不足;通过评课更能及时找出解決问题的办法。

三、加强数学课堂实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们上课的情况无非有两种不同的场面:其一,教师满怀激情,生动传神,学生投入,兴趣盎然,教与学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教与学都达到预期效果;其二,则是另一种场面,教师枯燥乏味地讲解,学生机械重复地做题,呆板的教法,沉闷的课堂气氛,学生木然置之,毫无反应,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一堂课下来老师学生都辛苦,教与学都达不到预期目标。这是为什么呢?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0分钟,为什么课堂教学效果却不同呢?上好一堂数学课.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作向导。最重要的就是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而数学知识是第二位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切实认真组织教师开展了校内教研工作,每周安排一名教师上教研课,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必须依据教学设计有效地监控教学进程,维持、反馈、调整教学行为。教师对教学的监控能力越灵活,教育机智掌握越好,就越能提供给学生最佳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成功的机会,教学效率就越高。所以,我们组织教师看优秀的教学录像,听取点评;教研组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监控能力,提高教学有效性。

四、注重对年轻教师的栽培。

年轻教师有活力,年轻教师有空间,年轻教师更需要我们关爱。学校的教研活动应当积极培养青年教师,以老带新,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大胆创新。帮助青年教师扎实练好教学基本功,例如:不提供教案及教学用书进行第一次备课,然后由数学组教师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进行第二次备课。为年轻教师搭建平台,组织他们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和有关数学比赛活动,例如撰写优秀论文、优秀案例、优秀教学反思、优秀说课稿等等,促进年轻教师专业成长。

五、运用校园网络,搭建教师交流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教研已成为新时期教研的一个新的阵地。学校教研工作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校园网资源共享打破时空界限,提高教师利用网络获取前沿教科研信息和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化交流平台,探索网络教研新模式,加强教师的互助协作与交流互动。进一步加大网络教研力度,让信息时代的便捷在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上一篇:初中班级干部设置下一篇:学法指导要结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