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赏识教育心得体会

2024-07-05

关于赏识教育心得体会(共12篇)

关于赏识教育心得体会 篇1

xx教授是一个普通聋童的父亲,他采用赏识教育法,把三岁半时还一个字不会说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并用这种方法在中国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早慧聋童。更令人鼓舞的是,把这种方法引入健全儿童的教育实践后,让许许多多所谓“差生”、“后进生”的命运产生了飞跃的变化。

我读了这本书,深刻体会到智力和一个人的健全人格、良好心态相比,前者是芝麻,后者是西瓜。而我们往往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如果我们的孩子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即使得到再多的荣誉,将来也不会有美满快乐的人生。

xx教授教女儿识字时,在生活中游戏中认字,并且始终保持这样一种心态:即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像春风吹过大地,永不回头。使孩子以无压力的、近乎玩耍的形式去学习,可使孩子在不自觉中学到很多东西。

我觉得xx教授说得对:“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欣赏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自豪。”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每一个孩子都像一颗种子,充满潜力和丰富的可塑性。他可能成为天才,也可能碌碌无为,而早期教育和引导几乎决定了孩子日后发展的方向。

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家长总是习惯地认为:优点不说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而赏识教育观点恰恰相反: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反观我对儿子的教育,也是批评的多,欣赏的少,很多时候扼杀了儿子创造力,总认为儿子只会破坏,也缺少与儿子的沟通,没有顾及儿子的感受。

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小题大作、无限夸张,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 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抱怨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作、无限夸张,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每一个生命觉醒的力量都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我体会到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

赏识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家长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是完全一样的。可做法却往往不同。农民日夜思考的是庄稼需要什么?怎样满足庄稼的需要?家长为教育孩子彻夜难眠,有没有想到孩子心灵深处的需求是什么?怎样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呢?

赏识不仅仅是教育的思想观念和方法,它更是一种教育者的思维方式、信念及心态观念。当我们有一个赏识的心态,我们就能更积极更正确的看待生活、看待人和事物。我们还可以帮助孩子与大自然的一切美好共存,享受生活的快乐。

关于赏识教育心得体会 篇2

赏识教育, 其关键就在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对每个学生的成长都抱有坚定、乐观的态度。它体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 对培养健康人格、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具有重要意义。在教育教学中, 教师如何贯彻赏识教育这种新的理念, 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呢?下面就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赏识教育不是简单的表扬

还记得这样一个故事:北欧一教授要求中国学者向她女儿道歉的事情, 教授认为中国学者的夸奖伤害了她的女儿:“你是因为她的漂亮而夸奖她, 而漂亮不是她的功劳, 这取决于我和她父亲的遗传基因, 与她个人基本上没有关系。你夸奖了她, 孩子很小, 不会分辨, 她就会认为这是她的本领。而且一旦认为天生的美丽是值得骄傲的资本, 她就会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而且, 你未经她的允许就抚摸她的头, 这使她以为一个陌生人可以随意抚摸她的身体而不经她的同意。”

中国学者对教授女儿的夸奖和喜爱, 反而惹得教授不高兴, 仔细想想, 我们不能不反思我们的夸奖, 反思我们的“赏识教育”。这真是赏识教育吗?我想这只是表扬教育。因为表扬往往是孩子做了让人满意的具体事情, 对其只是表面的认同。一些生活在表扬中的学生, 一旦受到批评, 就很难接受。我们不能因表扬而表扬, 而忽视了表扬背后的意义与作用。

但赏识则是从本质上信任和看得起孩子, 通过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 找到“我能行”的感觉。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 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 他们非常渴望教师的关注, 但很多情况下, 教师对他们总是教导式的教育, 看到的总是他们的缺点。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人, 中学时期是一个人生理、心理发育和形成的黄金时期, 他们身心各方面都蕴藏着极大的发展潜力, 因此, 教师应以积极乐观的眼光来看待学生, 坚信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

二、赏识教育并不排斥批评和惩罚

赏识教育应该是有原则、有标准、有限度的, 如果对学生的缺点、不良行为不做出正确的批评, 这样的赏识只会使教育误入歧途, 长此以往, 学生会无法建立正确的是非观, 将来也很难接受批评意见, 更无法面对挫折和失败。慈母多败儿与严师出高徒也从两方面验证了这一事实。只不过批评要适度适时, 惩罚也以不伤害孩子的尊严为前提。而且, 批评和惩戒应该是明确针对孩子所犯过失, 当孩子因为智力问题学习不好时, 就不应该用惩戒的方法。事实上, 惩戒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 老师和家长如能对孩子提出有理有据的批评, 孩子完全能够感受到这种爱, 并产生深刻的心理体验, 从而心悦诚服地改正错误。

实践证明, 表扬是强化、是激励、比批评效果好, 但没有批评、没有惩罚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

三、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 是爱的教育, 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 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 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 逐步形成燎原之势, 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抱怨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作、无限夸张, 使孩子自暴自弃, 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 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 而是抱怨使坏孩子越来越坏。

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关系学生性格和心理健康的形成。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鼓励和认可之中, 他就会自信和自强。有学者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 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此, 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 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 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 就会‘亲其师’, 从而‘信其道’,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 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 师爱就是师魂。师爱是有原则的、公正的、理智的, 不是无原则的、迁就的、偏袒的, 师爱是关爱与严格要求的有机统一。

然而, 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则更加困难。师爱必须以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为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包括认识性理解和感情性理解。前者是指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心理行为问题的实质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后者是指教师需站在学生的角度, 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们的忧伤, 痛苦和实际需要。师爱还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无条件的尊重。特别是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 自卑感较强, 缺乏自信, 他们更需要教师的体贴信任和鼓励。

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只要教师充分认识到师爱的作用, 切实把握好师爱的分寸, 潜心付出, 爱严结合, 就一定能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学生应有的回报。

总之, 赏识学生, 必须重视学生的每一步发展, 时刻关注学生、走进学生心灵。只有走进学生心灵, 教师的行动、语言对学生才有震撼力。所以老师应从心理因素的研究入手, 力图消除学生的对立情绪, 开启学生的心理围城。换个心态, 去赏识有缺点的学生, 你会发现这些学生同样可爱;赏识学生, 就要将学生看成一个有着自己思想的和自己平等的人。

“一棵树, 如果花不鲜艳, 也许叶子会绿得青翠欲滴;如果花和叶子都不漂亮, 也许枝干会长得错落有致;如果花、叶子、枝干都不美丽, 也许它生长的位置很好, 在蓝天映衬下, 远远看去婀娜多姿, 也流露几分美感。”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1]《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2]《课堂教学论》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2]《课堂教学论》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

关于赏识教育的几点思考 篇3

一、通过赏识教育,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卡耐基说:“真诚的赞扬可以收到好的效果,批评和耻笑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孩子越表扬优点越多,越批评缺点越多。周××是我教的高一年级的一名学生,性格孤僻胆小,不愿和同学交往,学习成绩差。上课总是低着头不看黑板,把头埋在底下画画,他的画不错。我几次找他谈话,他总是沉默。于是我把班上黑板报的工作交给他,没想到他把这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既丰富了同学们的生活,也让大家借看黑板报学到了很多知识。我抓住时机在班上表扬了他,他非常高兴。由于在办板报的过程中与同学们有了接触,增加了大家对他的了解,他的朋友渐渐多了起来,性格也开朗了,在人前讲话也很有自信。借此良机,我对他提出了学习上的要求,在他努力和科任老师及同学们的帮助下,他的学习一点一点地进步,他对学习也越来越积极、主动。看着他的进步,我感到欣慰。在教育中运用赏识教育,根据学生自身素质,从正确积极的方面加以诱导、教育,并制定一些学生可能完成的目标。这些目标让学生觉得不是遥不可及,而是顺应了学生的意愿。学生也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当学生有进步时给予热情中肯的评价,引导学生,用老师亲切的笑容、和蔼的目光、激励的语言,促使他们完成目标。

二、通过赏识教育,让后进生走出自卑,树立信心。

每个人只要能被热情期待和肯定,就能得到希望的效果。如果你始终给学生一种良性暗示,他会出现转机,或者变得更加出色;但是,如果你给他一种不良暗示,事情往往会真的变得很糟糕,因为不良暗示中包含对人的贬低、歧视,它会让人消极、自卑,乃至一事无成。许多老师只对优等生加以赏识和表扬,而对后进生则视作可有可无的人,让这些学生感到自卑。我有一位同事,她脾气不好,对学习不上进的学生会不由自主的批评,渐渐地,有几个学生总是跟她对着干,这让她烦恼不已。当她向我谈到此事时,我让她换一种方式,尝试一下赏识教育。刚开始她认为不会有效果,我找出关于赏识教育的资料给她看,她决定尝试一下。经过半个月的努力,她发现那几个学生不再与她作对,与她的关系好起来了,并且表示要好好学习。我督促她给学生一些学习上的目标,那几个学生的课本上做满了笔记,练习册上也有一些难题做出来了,这令她欣慰不已。看来,一点点的批评,可能像阴影那样暗淡稚嫩的心,而一点点的表扬与鼓励,则可以像阳光一样照亮上进的心。

三、通过赏识教育,让中等生向尖子生靠近。

在教学中,我对一些中等的学生加以期待,给予帮助和爱护。我班刘××同学顽皮淘气、成绩平平,但思维却灵活敏捷。在实验课上,我让他帮忙操作,进而让他独立完成演示实验,甚至让他设计实验,从提高动手能力开始。他开始对物理的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只要见到实验器材,他都想摸摸,并动手探索。借着这股学习劲头,我让他多做练习。在自习课上,我总是让他帮我解决一些活题、怪题。慢慢地,他的解题能力大有提高,学习越来越轻松,学习成绩也大有进步。看到他的点滴进步,我又联系其他科任老师鼓励他。从此,他各科逐一有了进步。他的变化使我震惊,原来不断给学生注入动力——表扬和鼓励,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给学生一点支持与鼓励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我们要有耐心,持久不断的给他们一些鼓励,让他们不断成长。因为来自心底的鼓励与赞扬,是学生成长最好的营养剂,它会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为了极大的达到赏识教育效果,针对物理学科特点,我在教学中采取以下五点措施:①练基本操作实验时,先让学生徒手操作,再实际操作;②做演示实验时,可请学生上台当助手或独立操作,请他们在自己同学面前当众表演操作,这不仅给操作者一种自豪感,留有深刻印象,也集中了其他学生的注意力,给他们留下难忘的印象;③尽量多创造条件开设边讲边实验,在实验中教师带着学生走;④分组实验,独立操作,以增加每个学生的动手机会;⑤独立完成实验习题,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即使没有成功也不责骂,而是耐心分析失败的原因,鼓励学生争取下一次的成功。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告诉我,不少学生成绩不尽如人意,并不是智力差,而是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历了一次次的挫折和失败后的自暴自弃。作为老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有征对性的加以表扬、鼓励,使他们释放学习上的压力,获得学习的自信,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把赏识教育应用到物理教学中,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品尝到学习的甘甜。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 篇4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周弘老师的讲话:“中国的家长太爱孩子,但是关键是会爱;我们家长教育孩子,只有爱是不够,只有懂孩子才有美好的未来。”我太赞同周弘老师的赏识教育法,周弘先生从对女儿周婷婷的家教开始,进而自觉地在学校、社会教育实践中体验、感悟和总结出来的教育孩子的真理,平凡而又重要,像阳光、空气,它在每个人身边,天天不可缺少,却看不见、摸不着,因而被忽略。周弘先生不仅看到了,摸着了,重视了,而且用赏识教育将它提炼出来,概括出来,用很有说服力的例子外显出来,用很有震撼力的语言表达出来,很容易让人们理解、让人信服、让人接受。

我从周弘教授的故事中感受到那份纯纯的父爱,正是因为有了这份爱才成就了他对女儿的成功培养,成就了孩子的一生幸福,也成就了赏识教育这份事业。天下所有的父母师长都有爱心,但这份爱心的轻薄厚重以及施行回馈效果却各有千秋,有的爱温情滋润着“花苞”,使其美丽绽放出或大或小或艳丽或淡雅的花朵,也有的爱沉重压制过度焦灼了“花苞”,令其黯然垂落,没有了生命力的蓬勃。

作为一名老师,对于周老师理论中爱的方式与代价我感同身受,正如周老师所言:“爱是需要学习的,没有智慧的爱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如今我们为父母者为师者都对孩子学生寄予了太高的过格的期望,在赋予孩子们那些超负荷的“爱”的背后,自然隐藏着对于其达不到期望值的抱怨与失望,甚至也有些过格的范例达到愤懑的境地。我们在痛斥孩子未达成目标,没有取得成功的同时一点点地把孩子的自信和斗志磨损掉,孩子奋斗过程中的心态开始变得阴暗与恐慌起来,成功又怎么会青睐于他们呢?每当大家苦于寻求的答案是为什么孩子学生不争气,而很少能冷静思索自己的行为和心理动机,周弘老师的至理名言一语点破“大拇指,竖起来”“说你行,你就行”。

激励赏识教育心得体会 篇5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倡导实行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性化,追求优质教育,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激励学生成人成才。我校自起在全校范围内实行激励·赏识 组织各班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让每个学生都担任班级中的一个职务。为学生提供一个表现自己责任心、集体主义精神和工作能力的机会,从而从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特别是高203班在赏识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在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转化后进生方面积极探索全新的教育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我校赏识教育基地班。

改革教学理念,实施激励性教学。

赏识教育心得 篇6

“盼子成龙”是每一位家长心中所想的。但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教育孩子也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科学性的特点。在平时我不提倡物质奖励田芮萌的学习。比如学习好就奖励东西或者给他钱等,这样一来学习就变成了孩子为父母学习了。我认为孩子学习不能靠钱和物做动力,而是主要来自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成就的荣誉感。

对于田芮萌犯错,我一般都不采用打骂的方式。记得有一次她在骑车时不小心把脚伸到轮子里面,当时她自己也吓坏了,哭的很厉害。看上去很疼,我们也很心痛,我抱着她很快赶到医院,医生要求照X光查看伤情,可是估计是受伤的部位很疼的原因,孩子一直不配合医生,这时候我非常认真的对她说:“萌萌真勇敢,受了那么大的伤只是哭了几声,萌萌真棒!现在我们要用机器来看看萌萌的身上是那个地方疼了,好吗?”,萌萌听了以后慢慢止住了哭声,慢慢听从了医生的安排,顺利的完成了X光检查。

赏识就如精神生命中的阳光、空气和水,是人性最本质的需求。赏识虽不是万能的,但不赏识是万万不能的。那么生活中该怎样赏识孩子呢?我就自身而言,提几点浅薄的见解。

一提到赏识,很多父母便习以为常地把它理解为表扬、奉承,其实这是大错特错。赏识教育既反对一味地指责、抱怨,也反对一味地表扬、夸奖和奉承。赏识的本质,用俗话说,就是看得起,适时地予以肯定。

天才,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与莎士比亚、爱迪生、贝多芬一样,每个正常孩子都有着一段潜能蕴藏,有望成为天才的时期,而开发与否,大抵决定于赏识与否。因为就算孩子们表现再出众,如果没有人赏识,他们就会疑虑这样做是否有意义、有价值,就不会持之以恒,形成燎原之势。

赏识的前提是爱孩子,但不是溺爱,对优点予以赞扬,对缺点也不能姑息迁就。家长们要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立人格,有自己的权利,家长还要懂得发掘孩子身上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家长要信任自己的孩子,正确的发展每个孩子的独特个性。家长要发现孩子的长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有短处,都有缺点,家长要正确提醒并用适当的方法来教育,没个孩子都免不了犯错,家长要遵循“士可杀不可辱”的原则来对待。

可怜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希望家长们按照孩子成长的生理、心理特点,不拔苗助长,也不守株待兔,让孩子们在赏识的沐浴中快乐成长。

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孩子就像一盏即将熄灭的小油灯,批评是风,风吹大了,必然灭掉,表扬是油,如果往灯里加一点油,你就会越烧越旺。因而我们不想过多指责孩子的缺点,更不想用棍棒来树立家长的权威。只想通过用心的教育,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能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是我们父母最大的愿望。

田芮萌家长

赏识教育浅析 篇7

赏识教育理念提出后, 逐渐推广到学校教师及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以及社会的人际关系中, 现在它并非专指对幼小孩子的教育理念, 已广泛应用于受教育者。最初赏识教育主要是针对学习成绩差或后进的学生, 尤其是针对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 被压抑了学习积极性、创造性, 处于极自卑的状态下的学生们。从这点上看, 该教育理念对“应试教育”、“抱怨教育”乃至“惩罚教育”而言, 有其积极的意义, 引起人们对教育现状的深思、反省。但仅看到它的这方面是不够的, 因为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石, 赏识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充满了爱, 赏识教育是在发现生命, 发现生命与生命之间联结的奥秘。它蕴涵了丰富的精神内涵与生命力, 尤其是对生命的探索和生命形成的升华, 这将是赏识教育不断发展的源泉与生命力所在, 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相互激发与激励的状态下实施的教育。

一、赏识教育的心理学依据

从马斯洛的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 人的需求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层次。低层次的需求是生理需要, 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指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 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赏识教育正是抓住了需求层次理论的本质, 认为人人从心灵深处都希望被肯定、被赏识、被鼓励, 因而只要教育者善于以引领、尊重、理解、信任、宽容的教育方法来激励被教育者, 被教育者在内心深处的渴望被理解、被尊重的需求就会得到满足, 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出被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而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渴望被别人信任, 渴望被别人重视、理解, 渴望被看得起是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最大的心理需求, 尤其是处在成长高峰期的青少年, 自我意识不断增强, 特别希望能得到别人的羡慕、好感和赞扬, 渴望得到老师和其他成人的尊重便成为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第一心理需求。“赏识教育”还正好能够弥补“抱怨教育”的种种弊端, 使学生能在喜悦的心理环境里接受教育, 可以大大地减少教育成本, 增加教育的收效。

马斯洛说:“人类本质中最高级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赏识, 能够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 并加以肯定与赞扬。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 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如果有更多的人都能够充分认识到赏识教育的魅力, 就不会出现那么多问题学生、叛逆少年, 为人师者、为人父母也不会有那么多育人难的困惑。所以, 施教者都应该接触赏识教育、欣赏赏识教育、肯定赏识教育、运用赏识教育。

二、赏识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赏识不是万能的, 赏识应恰如其分, 实事求是, 把握好分寸和尺度。赏识学生是既能够及时看到学生的优点、长处和进步并加以赞赏和激励, 也不能忽视其缺点和弱点, 该指出的问题就应及时指出, 该批评的问题就应及时批评, 该制止的问题就应及时制止。

其一, 平等是赏识教育的误区。我们常会发现, 在一群孩子中, 有的孩子做得对, 有的错了, 甚至还有违反道德和纪律, 但有些老师为照顾大多数学生的表现, 担心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伤害他们的自尊, 总会说“你们都不错, 表现都很好”, 看似平等的教育, 其实是忽略了某些孩子身上的缺点和错误, 做错的孩子会认为滥竽充数也可以得到赏识和表扬, 而做得对的孩子也会产生消极情绪。从教育的终极目标来看, 这种做法是教育上的短见, 是教育功能上的舍本求末。无论学生的思考和回答正确与否, 老师的评价都是“很好”、“不错”、“有见解”或不作评价, 几乎听不到一句对错误观点的评价, 弄得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知道自己的观点对不对, 这种无节制的表扬, 也会使学生滋生虚荣、自负、骄傲心理, 在赏识教育时切忌为赏识而赏识, 以致忽略了对错误观点的评判, 失其公允, 达不到激励、教育的目的。

其二, 只赏识优秀学生。一般来说, 老师总是容易“赏识”那些成绩和表现都比较好的学生, 可这样做既不利于全体学生的进步, 同时也容易使被赏识的学生处于孤立的地位, 不利于他们的成长;而最渴望被赏识的那些所谓的“差生”, 却往往被老师忽略, 他们身上最需要被发现和被放大的闪光点往往就因为被忽略而使他们对自己渐渐失去了信心。所以, 老师要多与学生接触, 看到学生、特别是“差生”的长处, 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如, 有的学生擅长打球, 有的擅长写作、绘画, 有的擅长唱歌、跳舞等, 对这些, 老师都不要吝啬赞赏, 让学生有充分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即使对那些有缺点的学生, 如果你对他们完全信任, 他们也会回报给你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惊喜。

三、如何进行恰当的赏识教育

教师的赏识是实现成功教育的核心所在, 要想实现成功的教育, 就必须寻求实施赏识教育的最佳途径, 因人施教, 扬其所长、避其所短, 尊重差异, 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一) 教师博大的爱心是赏识教育的原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 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 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 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正因为爱, 所以会有创造的喜悦, 正因为有创造的喜悦, 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充满爱的情感, 真正的教育正是这种爱与创造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教师有了爱, 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对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 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 如果教师发自内心地向学生倾注真情, 用真心、善意和语言去打动他们、感化他们、启发他们、引导他们, 让他们增强信心, 让他们认识到问题的根源, 奋起直追, 最终会使他们成为生活和学习的强者。

(二) 重视学生自信心的激发与培养是实施赏识教育的最佳途径

成功教育很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著名口号是“要让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他说:“只有教师关心学生做人的尊严感, 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 就在于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优秀的好学生, 是父母的好儿女, 是一个有着崇高的志趣、情操和不断取得进步的完善的人。”他坚信, 教育者要有效地进行教育工作, 首先必须尊重和欣赏受教育者, 使受教育者树立自豪感和自信心, 这是一条重要的教育规律, 这也是成功教育思想的一条重要原则。

(三) 信任学生是实施赏识教育的感情基础

美国教育家把成功教育学生的奥秘概括为“信任学生”, 陶行知先生也强调要“相信儿童, 解放儿童”。有的教师用一副对联对此进行概括:“说你行你就行, 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行也不行。”看似戏言, 却也道出了信任学生的重要性。21世纪需要充满自信又有能力的人, 一个自卑、性格懦弱的孩子, 难以适应未来社会, 而承认差异、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 无疑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减少自卑感。

(四) 赏识教育的技巧

1.赏识教育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实施赏识教育必须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 做到恰到好处。赏识要正确、客观地分析、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 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根据真实情况进行表扬、鼓励。而不能因为要达到某种目的而牵强地赏识, 这不仅对学生本人起不到真正的教育作用, 反而会影响周围的学生, 他们会感到赏识是一种虚伪, 继而失去对老师的信任。同时, 赏识不能过度, 否则会导致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 会产生自满自傲的心态, 稍遇不顺就会一蹶不振。赏识还要因人而异, 如对胆小的学生要多肯定、鼓励, 对调皮、好动的学生在适当赏识的同时, 还要多提新要求, 使其改掉不良习惯。

2.赏识教育与奖惩分明相结合。

赏识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表扬和鼓励, 赏识教育中也应包含批评。教育本身就是十八般武艺, 表扬、批评、鼓励、惩罚, 样样俱全。做了好事、取得了进步要得到表扬, 做错了事, 就应该让学生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 这样才能取得心理平衡, 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教师, 既要当“慈母”, 也要当“严父”, 对待学生既需要赏识教育, 也需要处罚教育。

3.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相结合。

赏识教育关键在于把做人的权利还给学生的同时, 把做人的责任也让他们承担起来。也就是学生的无形生命升华的同时, 让他们的有形生命也经得起风雨的吹打。有人认为给学生无形生命的赏识太多, 就会让他们自我感觉良好, 一旦在社会上得不到赏识和认可就很可能适应不了, 事实上并非如此, 如果把他们的无形生命比作一棵树, 在生长之初, 它接受的赏识多, 所得到的养分就充足, 成长就快, 等到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时, 就能经得起风雨的洗礼。倘若它不能接受任何的批评和挫折, 那它再大的身躯也无法抵挡和风细雨。

总之, 作为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的教师, 要运用好赏识教育这一杠杆, 熟练掌握表扬的艺术, 把握好赏识的“度”, 因人、因时、因势而异, 让赏识教育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方建华.关于赏识教育的实践策略[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 2004, (6) .

[2]王群.论赏识教育[J].素质教育与教育艺术, 2000, (9) .

在护理管理中应用赏识教育的体会 篇8

【关键词】 护理管理;赏识教育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37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91-01

1 人性化管理,懂得理解、善于激励、

1.1 管理者必须用乐观向上的情绪鼓舞士气,传递正能量,用积极进取的精神催人奋进,提倡人性化管理,同时注重个人修养,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起到率先垂范作用。培养护士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护理事业,认真贯彻、执行、落实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于护士取得的成绩及时的给予肯定。切忌居功自傲,高高在上的作风。要设身处地地为护士着想,理解护理工作的不易,使整个科室充滿凝聚力。

1.2 管理者在工作中要善于发现护士的闪光点,寻找实施赏识教育的入口,挖掘她们的潜力,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不吝惜自己的赞赏和表扬,以实现对护士的有效激励,注重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使护士以阳光的心态面对每天的工作,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共同完成工作目标。[1]管理者要关心她们的工作和生活,同时给予具体的帮助,从而激发其工作潜能,培养护士对医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他们感到自己是医院的主人,真正做到“以院为家”,从而激发其工作干劲和热情,使之为完成工作的任务和目标竭尽全力。

2 科学化管理,充分尊重、信任

2.1 赏识教育是以尊重他人的人格为前提,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发现他人的可贵之处,并给以充分肯定。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罗森塔尔的期望效应理论等[2]。尊重每位陪检员的意见,让人人参与科室管理,而不是以往的命令式管理。赏识教育有科学的理论基础,所以实施赏识教育有着重要意义:一是构建和谐医院的关键,二是能增强护士自信心,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2.2 制度化的负激励在传统意义上往往给护士带来很大的压力,但负激励又不可避免,因为不可能所有人的所有工作都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步成熟的。首先要信任每一个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并让她们知道她们被管理者所认可。完善的制度将对工作安全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赏识形式的负激励减少了因惩罚带来的压力,反而可使护士坦然接受、善于总结经验。从而提高职业满意度。

3 赏识为先,充分宽容、适时提醒

3.1 赏识是赏识护士优点和进步,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在管理中,管理者将赏识教育作为一种艺术来运用,是对护士的工作予以重视、赞赏,是一种鼓励和肯定。对于护士在工作中出现的纰漏,不要一味的去批评,抹杀了先前的工作成绩。应给予充分的宽容,先去肯定她之前的工作,再帮助分析此次出现问题的原因所在,并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用赏识的科学教育,能动的赏识别人,用赏识的手段去唤醒激励护士进行管理。给予赞扬和欣赏可以使护士对工作充满热情,使其在工作中产生一种喜悦和成就感,从而可以提高工作兴趣和工作干劲,减轻工作压力。

3.2 懂得赏识护士的优点,帮助其认识自己的不足,提高应对工作的能力,是管理者实施有效管理的科学方法。在隐患出现时能够及时提醒,并组织全员讨论,共同探讨杜绝隐患方法,全员警醒、引以为戒。管理者在工作中,要善于用赏识眼光发现品质好,有特质的护士,在赏识的同时加以培养、开发,培养条件适合的护士当护士长,充分挖掘其内在潜力,拓展她们对护理工作的发展思路和人生美好目标的追求,带动全科共同进步,打造医院护理品牌,扩大医院影响力。

4 讨 论

赏识教育是以人性为基础,在教育与被教育者的相互激发与激励的状态下实施的教育。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有分析能力和远见的意识,要创新思维,敢于打破常规,适时地对护士使用赏识教育极为重要。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宽容、提醒是管理者实施管理的操作原则,管理者要善于运用新的理论武装自己,对护士进行人性化的科学管理,激发护士潜能,最大程度发挥自身优势,增加护士归属感,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张爱军,李会利.赏识教育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卫生职业教育》,2012年第03期.

《赏识教育》读书心得 篇9

赏识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家长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赏识孩子,尊重生命,让孩子得到真正的快乐,这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

把孩子当成一个人来尊重,而不能把家庭和单位里积累的怨气发泄到孩子的身上,孩子毫无反抗能力,对孩子发泄最安全。其结果可想而知,教育难以公正。把孩子当作上帝,尊重孩子的人格。当你为孩子的生命感到自豪时,你的怨气就无从产生了。对于此我深有同感,我的孩子现在8岁了,当他正在蹒跚学步,咿呀学语,每一天你都会从她身上找到闪光点,会爬了、会站了、会扶着东西走了、会放手走了、会叫妈妈了、会叫爸爸了、会听音乐扭了等等,每次都会笑着惊喜地跑过去,抱起她亲一口。此时是多么自豪啊!创造了这么一个可爱的“小精灵”,那时候的他每天也充满着阳光和快乐,可现在却经常会说一句话“妈妈,真没劲”,究其原因,那是因为现在的我随着他的成长,对他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再加上自己也有许多事情要做,每天总会因为一些小事受到我的责骂,这儿不对,那儿错了等等,总把他弄得眼泪汪汪,不知所措。看了这本书,我突然醒悟,为什么不能用赏识的目光去看待他呢,8岁的孩子每天能自觉地学习已经很不错了。

同样的也应用赏识的目光看待所教的学生,因为他们同样也是自己的孩子。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多是要花费精力,找到他们的优点,不断给予肯定。正所谓“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有个学生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时还闹课堂。为了保证其他孩子能正常学习知识不受其影响,找他谈心。每次都避开其他孩子与他单独谈话,这首先给他留了面子,谈起来十分顺畅,用婉转的语言指出他的不足,希望他尽早改正。在发现他的优点时,在全班中进行表扬。后来逐渐改掉了坏毛病。这使我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他可爱的一面,只是你是用哪一只眼去看。

用赏识教育让孩子在舒展的状态下学习效率可以成倍提高,孩子可以快乐地成长。每个家长都是天生的教育家,每个孩子都有天才的潜能。或许你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为天才的父母和教师。

牢牢记住赏识教育的原则吧!

信任孩子――学会崇拜,学会自豪

尊重孩子――学会倾听,学会请教

理解孩子――学会感激,学会陪伴

激励孩子――学会发掘,学会分享

宽容孩子――学会反思,学会等待

运行工区学习赏识教育心得体会 篇10

在9月10日工区开展赏识教育动员大会,听了书记的讲座,同时查找了相关的赏识教育资料,进行自我学习赏识教育的理念,让我又深刻的领悟了许多、收获很大、感触很心;我觉得本工作岗位上最好的表达方式是相互帮助同事的学习、工作及生活。

如果要帮助同事的学习,就用赏识教育同事;如果要帮助同事的工作,就用赏识对待同事;如果要帮助同事的生活,就用感恩的心对待同事。

“赏识教育”不是只说好话,书记的“赏识教育”是“对职工用心对待,不要光说不好、不对等等语言,要提出好的方面,要帮助、带领让职工发挥自身优点、让大家学会感恩家人、同事和朋友,还有接纳别人的缺点,同时更要学习,以此促进家庭的和谐、提高班组的凝聚力、成为一个和谐的团队、会令人产生极大的安全感”。这种教育方式表达的是一种真实的感情,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心灵相通的,有些员工及领导对待周围员工的态度是:工作做得好,就喜欢他;工作做得不好,就不给他说话或者不喜欢他。事实上,同事对同事的帮助不应该带附条件的,应该是以本班组及本团队的共同利益为目标,以本班组的凝聚力及提高为目标,采用新的思维方式、就是用一种爱心的方式来教育。赏识教育就是有爱心的教育,是坚信同事你能行的教育,那么我们某个同事在工作、学习、业务及同事之间的关系方面有很多缺点,我们都要会心平气和地找到智慧的处理方式,帮助他他成为好员工、岗位能手、学习榜样。

赏识教育,是一粒种子,需要长在柔软、温润的土壤里,如果我们心中的坚冰不化,赏识教育的种子就不会生根发芽,融化这坚冰的,只有靠我们自己

班组长或领导者的奖罚标准关系着班组成员的人格发展,所以在赏罚时必须谨慎。一般来说应注意:多奖励,少惩罚;大胆奖励,谨慎惩罚;公开奖励,私下惩罚;班组长或领导者特别生气时、特别高兴时特别注意不要赏罚不当。赏识不需要刻意的努力,也没有高深的学问、繁杂的技巧。对于班组长或领导者来说,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肯定的话语,一次温馨的抚慰,都可能让被赏识者铭记终身,甚至会改变他人生的轨迹。如果我们的班组长或领导者都能学会赏识成员的话,我们的班组,我们的团体教育就会充满欢乐,团体成员的心田也会洒满阳光,工作和学习会经一步促进。

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 篇11

一、赏识教育的奥秘

赏识教育的奥秘是从诞生来源方面看,是生命的体验;从教育角度看,是思想的继承;从教育者的角度看,是心态的回归;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是心灵的解放;从思维方式看,是观念的更新;从表达方式看,是语言的突破。它承认差异、允许失败,他可以是让老师成为教育家、使学生舒展心灵、发展潜能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家长、孩子生命和谐、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孩子天天快乐、家长日日赞叹的教育。赏识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教育好理念,赏识教育的推广有益于保护孩子成长的天赋,激发孩子内心的潜力,把成长的快乐还给孩子,是让老师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思想和方法。赏识教育,是使人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教师对孩子的点滴进步能否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热情的鼓励,不仅仅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更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 生命如水,赏识人生,学会赏识,爱满天下。”而赏识教育的实施途径是“发现优点”、“欣赏优点”。通过这一途径,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无论哪个学生,只要我们耐心寻找,就必定能发现他的优点,即使他做错了事,我们也可以从中找到闪光点,关键是一个“爱”字。爱,是人类所特有的,最伟大的情感。如果说亲子之爱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本能的爱,那么老师的爱则更多的是博爱。因为教育是无选择性的,所有的孩子都有责任获得爱,爱才是老师最美的语言。自信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志。悦纳自我,对自己赏识是自信的基础,是帮助孩子形成自信心、培养孩子自赏能力的重要手段。而针对孩子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多方引导,则是培养孩子自赏能力、树立自尊自信的有效途径。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那么,孩子心灵的苗圃就会阳光明媚,春色满园,孩子个性的幼苗就会一派生机,茁壮成长。

二、赏识教育的典范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的孩子需要赏识,是赏识让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让他们变得越来越坏。要注意孩子的优点与长处,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千万不要只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作无限夸张,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正因为如此,在教育过程中,就绝不能对孩子整天以抱怨,而應该依据罗森塔尔效应,对孩子倍加赞赏、以表扬。在每位教师的心目中,一定要坚信:“每个孩子与莎士比亚、爱因斯坦、牛顿等人一样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就蕴藏在每一个幼小的生命个体中。对发展良好的孩子,我们要循循善诱、谆谆教诲,使他们向更高层次发展;而对待不幸的孩子,我们更要满怀热情地拥抱他、欣赏赞美他。哪怕孩子跌倒一千次,我们也要激励他一千零一次站立起来。我们要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充实的、难忘的学习生活空间,使他们的心灵空间得以释放。如果任由孩子的心灵继续压抑下去,他就只能痛苦而缓慢地爬行;反之,他们才能有美好未来的可能,我们的教育也才有成功的希望。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曾叙述过自身的一段经历:小学时他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曾留级三次。庆幸的是,上初中后遇到一位教语文的吴老师。吴老师对其毛病似乎总是视而不见,倒常常夸奖他的字写得好,并多次把他那字写得好而文章本身不好的习作张贴在教室,让全班的同学观摩。而钱梦龙老师在接受了吴老师赠予的“成功”桂冠之后,不得不去琢磨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得不至于有朝一日被同学们笑话。有了这种渴求获得新成功的内部需求,加上吴老师的鼓励、指导,钱梦龙老师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写作水平提高到老师要求的水平,甚至还超过了老师要求的水平。可以说,如果没有吴老师的赏识,就没有钱梦龙老师的今天。这样的例子当然还很多:苏步青小学数学考年级倒数第一,牛顿、爱因斯坦小时也倍受歧视,但他们都在赏识光环的照耀下,最终都取得了成功。赏识的魅力可见一斑。当然 ,教师在教育中,不能一昧无原则地赏识学生,迁就学生,而应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有效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实践证明,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催化剂。学校通过举办专家讲座、个别交流、家访、家园互动等形式,可以帮助家长掌握学生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让他们了解到一些现代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学会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理解孩子,掌握教育子女的方法和艺术。

三、赏识教育的评价

教师提出积极的期望要求,并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只是实施成功教育的一部分,要想使教育获得预期效果,还有赖于从学生实际出发,实施赏识性评价。“赞扬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实施赏识性评价,就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应尽可能以赞扬代替批评,以多赞扬代替多批评。赞扬对学生起着一种导向作用,它往往能促发学生有益的行为。在赞扬过程中,无形地传达了教师的价值、是非观和美丑观,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这些观点的内涵,便会逐渐遵循这些内涵去指导自己的具体行为。著名心理学家史金纲的实验证明,当批评减少而赞扬增多时,人所做的事会增多;相反,比较不好的事因受忽视而萎缩。美国哈佛大学教授B?F?斯金诺通过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他认为,鼓励不仅仅是奖赏,它还是和某些行为的发生相联系的东西,它有着促进某种行为重复出现的趋向。当动物的大脑接受到鼓励的刺激,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调动起各个系统的“积极性”,潜在的力量能动地变成了现实,行为就发生了改变。因此,老师不管是热烈的鼓掌、热情的喝彩,还是只言片语的赞美、微笑点头的认可,在学生那里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教育者应该确立这样的教育理念:受教育者人人都能成功,处处都有成功,时时都可成功。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勤反馈”的原则,尽可能多地创造让学生获取成功的机会,享受成功的乐趣,增强成功的信心,培养获得成功的能力。从而使教育者的愿望和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使学生的浅层次需要更为强烈、充实,并不断向深层次扩展,推动学生积极行动以达到预期目标,进而步步前进,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功教育是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上进行的教育改革,是从外压式的强制教育转变为内调式的自我教育。它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潜能,最终形成学生自己争取成功的内部动力机制,从而有效地提高教育和学习的效率。

也谈赏识教育 篇12

案例:一天课间, 小柳因为一件小事, 与同学发生争执, 并动手抓破了班里最老实的同学小桓的脸。我找到他, 了解事情的经过, 批评他不该为小事动手打伤同学。当时, 他头一歪, 眼一瞪, 嘴一撅, 很不服气地说:“反正不是我的事儿。”无论我怎么说服教育, 他就是不肯低头认错。最后, 好歹去给小桓道了歉, 但不服气明显写在了他的脸上。我也有了一种“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的无奈!

第二天, 我又找到他, 问昨天的事到底错在哪里, 他不好意思地笑了。我顺势与他做了更进一步的沟通。这回儿, 他态度诚恳, 表示接受老师的批评和建议。这件事也算是告一段落。

一天晚饭过后, 我来到鲜奶吧, 打算给女儿订一份鲜牛奶。一个胖乎乎、矮矮的小男孩正站在柜台前取奶。“嗨, 小柳!”我边打招呼边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老师好!”小柳蛮有礼貌地跟我打招呼。这时候的小柳, 腼腆而可爱, 跟发脾气时的他判若两人。取完奶后, 他稍有拘束地说了声“老师再见!”便一溜烟跑了。几天后的一个傍晚, 我又去取奶, 就在我离开时, 迎面进来一个有点眼熟的陌生男人, “是马老师吧?我是小柳的爸爸。”“噢, 前几天遇到小柳来取奶, 今天怎么换人了?”“那天我儿子回家说是碰到你了, 第二天、第三天来取奶时, 半天没回家, 我还以为发生什么事了, 他告诉我说‘我在等马老师来取奶’!”小柳爸爸的话让我很是感动, 更感动于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原来, 那次偶遇在孩子的心里产生了那么大的触动。我一下子意识到:也许这恰是教育小柳的一个契机。

第二天, 小柳迎面向我走来, 我亲切地拍拍他的肩膀:“昨天怎么没去取奶?”“嘿嘿。”“今晚去吗?”“去。”“那行, 好朋友说话算话, 今晚咱们不见不散!”我主动向他发出了邀请。“好吧!”他答应得也很爽快。晚上吃过晚饭, 我就急急忙忙去赴“约”。老远便看到一大一小两个人在打羽毛球, 我一眼就认出那个胖乎乎的小男孩是小柳。这时, 小柳也发现了我, 跑着迎了过来。我很抱歉地对他说:“谢谢你等到我这么晚, 你可真守信用!”“因为我们是好朋友!”他的话干脆又充满自豪, 我内心为之一震。我接过羽毛球拍, 与小柳对阵。小家伙打得还不错, 越打越兴奋。

从此, 每当他又有违反纪律的动机时, 我就拿我们是好朋友的秘密来提醒小柳, 这一招屡试不爽。

变化:小柳课堂听讲专心了, 每次上课, 总能看到他笔直地端坐在位子上, 小手平放在面前, 目不转睛地看着黑板, 而且每节课都积极举手发言。

上一篇:对党员先锋指数考核的看法下一篇:渠道清淤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