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职称评定申请书

2024-06-19

中小学职称评定申请书(精选11篇)

中小学职称评定申请书 篇1

问题一:中小学只有设立“教授”才能体现尊师重教吗?

都说过去中小学教师不受重视,职称到了副高级(中学高级教师)就到顶了,不仅不利于吸引优秀人才终身从教,而且不利于焕发那些评上副高级职称的中小学教师继续奋斗的干劲,容易形成“船到码头车到站”的职业倦怠。可是,我们不禁要问:有朝一日,副高级之上设置了正高级,那些不想继续努力的教师就会成功地规避职业倦怠吗?不会,惟一的区别只能是在更高的职称等级上倦怠。

其实,以往,在副高级职称之上,中小学还有非常崇高、令人肃然起敬的特级教师。虽然是一种荣誉称号,但作为师德的楷模、教学的专家、育人的标兵,特级教师是层层遴选,严格评定的,理应在中小学职称改革中占有相当的权重,甚至应予以合理的认定,而不应该出现倒挂。假如特级教师都没评上中小学“教授”,评上的都是特级教师评选的落选者,那分明是对多年以来行之有效、广受尊重的特级教师的否定。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靠职称等级的不断提升,让教师远离职业倦怠只能是一厢情愿。总不能在正高级职称之上,过些年,再设立中小学“博士生导师”抑或中小学“院士”吧?靠职称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让教师永葆进取的激情,固然是可供选择的路径,但不应当是惟一的路径,除此之外,似乎还应该有更多的提升教师幸福指数和专业激情的有效措施。在大规模启动中小学职称改革、让中小学拥有越来越多的“教授”之后,这一点,便更显重要。否则,中小学即使拥有了大量“教授”的身影,中国基础教育的质量也未必会有大幅、有效的提升。解决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问题,设置“教授”肯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究竟大到什么程度?需要拭目以待。关键取决于,职称改革之后的配套完善举措和除此之外其他路径的相互配合。

问题二:中小学“教授”与岗位聘用挂钩合理吗?

从已经公布的试点方案来看,这次中小学职称改革与目前正在进行的岗位聘用相结合,深究起来,这其实是有危险性和不确定性的,搞不好,不仅不会调动积极性,反而会挫伤积极性。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从岗位聘用这几年的实践经验来看,由于过度放权,疏于监控,在某些地方某些单位出现了一些混乱,严重影响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职称”,是中小学教师师德及业务水平的一种外显的、物化的标志,是对其教书育人能力的一种客观衡量。职称改革的本意,是创生人尽其才的人才环境。可是,实际情况是,现在相当数量的教师对职称评定持怀疑和恐惧心理。当职称评定由客观公正的评审机制完成之时,教师会产生信任感;当职称由漏洞百出、徇私舞弊甚至逆向淘汰的机制完成之时,教师一定会产生怀疑感。

问题三:中小学“教授”由谁来评?如何评?

未来的中小学“教授”,强调同行评价的重要性,对于引导教师做好本职工作大有裨益。容易忽略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像当代名师李镇西所言,很多教师能欣赏离自己很远的名师魏书生、于漪、窦桂梅等,但就是不能欣赏自己身边的名师,不仅不欣赏,甚至会排斥和贬损,对与自己同处一个单位甚至一个办公室的名师,更是如此。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名师在成长的过程中遭遇坎坷,“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也好,“墙内开花墙外红”也罢,都与现行的、过多的激发小圈子之中教师竞争意识的不良机制有关。正是由于这种“名额有限,你上我下”的淘汰式评审太多,恶化乃至毒化了同事之间的关系。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任由小圈子之中高利害关系者自行评价了断,很可能出现“逆淘汰”,真正学有所长但书生气太足的优秀者会被那些水平有限、人脉无限、会走关系的平庸者一举击败,不费吹灰之力淘汰出局。引入第三方、客观性、中介性的评审机制,势在必行,惟其如此,才可保证公开、公平、公正的职称评审,才可让那些真正优秀的名师扬眉吐气,在教书育人的本职岗位上尽显才华。

问题四:中小学“教授”如何能与大学教授等值?

有一种说法,现在十分时髦。那就是中小教师只需要教好课就行了,根本不需要从事力所能及的教育科研,甚至不需要写文章。不少地方,中小学教师评职称,基本上不看甚至少看论文了。笔者实在不敢苟同。教书育人固然是中小学教师的天职,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要做一个有品位、有档次的优秀教师,一个字都未曾发表,那无论如何是难以令人信服的。长期以来有个不好的弊端,矫枉过正。当教师功利性地为了博取职称都去写垃圾性文字的时候,大家口诛笔伐,最后走向极端,不少真正基于教学经验、基于教育感悟、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提升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教育写作也受到连累,成了不受人待见甚至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有些人竟然说,“写作不就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吗,有什么用?”在目前的中小学,这种观点很有市场。中小学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追求教学技术的进步,而根本不去思考教学的深层内涵与价值,缺乏必要的教学反省,最终只能离教育科学和教育艺术越来越远。这种危险的苗头,已经殃及正在试点的中小学“教授”评定。没有任何学术含量、仅仅满足熟练和技巧的“教授”,会与原来的“副教授”有区别吗?会与大学教授等值吗?不会!充其量,就是提提工资、改改待遇,仅此而已。一项原本应具有丰厚内涵、富有意义的重大改革举措,最终很可能沦落为单一的经济行为。

问题五:中小学“教授”能解决教育家千呼万唤不出来的难题吗?

时代呼唤新型教育家,但,教育家的诞生必然依托复杂的背景与土壤,绝非技术手段“短平快”即可制造出来的。为了“制造”教育家,我们已经屡见不鲜地看到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所谓“名师工程”,很多地方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凭空臆想出一些数字,立下大志,奢言以多少年的期限,打造多少教育家或名师。每每听到这样的新闻,笔者心头总会掠过一丝悲哀,这不是“大跃进”又是什么?教育家岂是发发狠、花点钱、下命令就可以轻易制造出来的?难道像工厂车间流水线制造产品一样?

在当下浮躁而功利的环境之中,窃以为,应该慎提教育家,慎提名师,除非是响当当、经得起时间和科学检验的真正大师级人物,像于漪、李吉林、魏书生、李镇西、窦桂梅等,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有自己骄人的教学成绩和科研成果,这样的佼佼者,才配得上教育家、名师的金字招牌,才能在广大教师心中树立高山仰止的丰碑和标杆。舍此,很多徒有虚名甚至名实不符的所谓名师和教育家,很多都是炒作出来的“皇帝的新衣”,一般浪得虚名、一戳就破的赝品。在赝品众多的时代,中小学“教授”能否洁身自好、宁缺毋滥、名至实归,让人不禁捏了一把汗。千万别把这桩好事,变成有权有势、巧弄关系者比拼背景、关系、权力乃至金钱的舞台。

对孙悟空职称申请报告的批复 篇2

您交来的申报中级职称申请已收阅,因为您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人,您的申请我们评委会进行了专题研究,现答复如下:

孙悟空先生,本来您战功赫赫,除妖怪、斗恶魔,历尽八十一难,保护唐僧到西天取回了真经,进一个中职是不成问题的,但是,我们的职称表里只有出版类、新闻类、教育类、医学类、兽医类、专业类、政工类、经济类、文秘类。根据您七十二般变化的特长,本想把您归在专业类,可一翻您的档案,发现您没有外语合格证、计算机培训合格证、现代高新技术合格证,其实这些您不用担心,只需到有关部门交几百元的报名费就可以领到证书,去不去培训并不要紧。

根据您在花果山当过美猴王的工作经历,也可以把您归在政工类,因为您曾是个优秀的政工干部。可您至今没有一个文凭,申报中职是要有本科文凭的。其实,这一条件也并不难,可以到地摊上去买一个,或者和已有本科文凭的朋友借一个用用,反正那只是个复印件,名字一改,就连玉皇大帝也难发现。

关于发表论文的那一条,对您来说可能是个问题,因为您整日只会埋头苦干,几乎没有时间动笔,尽管您猴脑好用,一下子也不可能发表文章,不过您只需把过八十一关的总结写来一份就行,实在不行,那您就去抄一份别人发表过的文章来吧,反正又不拿去报刊杂志发表,也不会引起著作权的官司。但千万记住,无论写总结还是抄文章,那些斩妖除魔的事一定要生拉活扯地归在自己的档案上,那偷蟠桃、闹天空、被压五指山的事最好别提,因为那只是平民百姓爱听的话题,领导最不欣赏有劣迹的人。

为使这次评审工作公开、公正、公平,我们评审组给群众下发了对您德、能、勤、绩考核的征求意见表,不过,您不必担心,这只是个形式而已,关键的是您要事先做好唐僧的工作,我们评审组的意见最终由他定,您如果宽裕,千万别忘了给他送几个金元宝去;如果手头紧,就和八戒借点送去,唐僧虽然不抽烟、不喝酒、不吃大鱼大肉,但他进庙上香也是需要钱的。这不是行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必不可少的,密切联系领导只是三大理论之一,还有吹捧与自我吹捧、领导得利与自我得利等法宝都要不失时机地见缝插针,反正这些都是正常的交往。

某评审委员会

小学高级职称申请书 篇3

叙永县黄坭镇小学职称评审领导组:

申请人:阮文刚,现年50岁,1988年7月毕业于叙永师范校,同年8月参加教学工作,后于2003年7月毕业于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大专学历,2000年11月经全县职称统一考试后,被聘任为小学一级教师至今已十七年,符合条件申请小学高级职称。

工作以来,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支持、帮助下,自己在思想上,工作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多年的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中成绩突出,得到了广大家长、各届领导的肯定和支持。经过多年的实践锻炼,自己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我任劳任怨,顾全大局、舍已为人、服从学校安排,长期担任毕业班工作,我将一如既往地发扬爱岗敬业、吃苦奉献、开拓创新、求是务实、团结协作、乐观进取的精神。不断认真学习,努力拼搏,默默无闻、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圆满完成领导交给我的各项任务。

综上所述,参与本年黄坭镇的小学高级职称的评定,请职称领导组评审。

特此申请

申请人:树坪完全小学教师阮文刚

晋升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申请书 篇4

本人姜l玲,1988年3月5日生,本科学历,于2010年7月毕业于黄冈师范学校,现在温泉小学小学任教数学。现符合小学初级教师职称的申报要求,特提出申请。主要申请理由如下:

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能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服从学校领导的安排,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无怨无悔的献身于屯升的教育事业。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本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在教育技术改革中,善于寻求新思路,寻找新办法,始终走在学校教改的先进行列。本人所上的小学数学课教学成绩始终名前茅。在工作岗位上,我不仅学习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也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和方法。本人的教育教学成绩得到了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

根据本人实际情况,各项条件符合申报小学初级教师的要求,特提出晋升小学初级教师的申请,请各级领导审阅批准。

申请人姜玲

小学教师职称申请书格式 篇5

任现职以来,我首先在师德上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精神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有良好的师德风范和教师素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一直坚持出全勤,工作积极,勇挑重担,顾全大局,常常超负荷地工作,始终坚持战斗在教学第一线。

二、教育工作

学校的德育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应该在“润物细无声”地在学生亲历中感悟。在担任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教书育人,尊重、关爱学生,重视学生的培养和塑造学生人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好的熏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积极学习并吸取先进的班级管理经验,精心管理班级;能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定期家访,积极听取家长意见,争取得到家长的信任和密切配合。重视培优转差工作,全面兼顾,关注个体,因材施教,做到不歧视学生,真诚相待,以心交心,以情换情,循循善诱地教导学生,转化他们,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以此来激发他们重拾往日“童真”,以饱满热情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争取成为一个积极、乐观、进取、健康的小学生。如差生黄广琛、龙超腾同学,平时学习、生活作风较散漫,学习目的不明确,因而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针对这些原因和他们的心理个性特点,我巧用自己的经历,发挥正面效应的转化方式来教育感化他们。

三、教学工作

教学方面,我能胜任小学各年级的英语科教学工作,能坚持使用英语教学;能认真学习教纲,钻研教材,精心备好课,上好课,能积极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吸取别人的先进的教学经验,用理论指导实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为辅助,注意讲课艺术,课堂的“激活”,以此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指导,已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应和成绩。此外,我还致力于英语教学课题研究,任职期间积极参加科组的“开心学英语”和“PEP英语”课题研究。承担三至六年级英语的公开课和示范课,受到科组、中心学校、和兄弟学校的一致好评。在教研活动中,我我还积极承担新教师培训的工作。任现职期间,我热心指导谭梅,蔡杏芳等新教师上好公开课,竞赛课,就如何上好课经常和他们进行坦诚的交流,使新教师和自己都得到成长。

四、工作业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领导的热切关怀培养下,加上自身的不懈努力,多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任现职以来我连年均被本校和镇党委评为“先进教师”或“优秀班主任”,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优秀等次。近几年中,我积极做好培优转差工作取得显著的效果。有陈思颖,卢韵琦等10人获镇学科竞赛奖转化了黄广琛、龙超腾等后进生,转化率达100%。我担任班主任的班级班风,学风良好,期期都能被评为先进班,文明班,多次被评为先进中队,达标完成学校指定的教育教学质量承包指标。受到学校的表扬和物质奖励。20__年我所撰写的论文《浅谈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在高州市英语科年会上宣读并获二等奖;20__年被高州市教育局评为教坛新秀;20__年被镇人民政府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20__年我所撰写的论文《小学英语课堂中游戏的应用》在镇学科年会上宣读荣获二等奖;20__年参加镇第五届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荣获小学英语一等奖;我撰写的论文《让小学英语课堂活起来》在高州市小学英语科年会上宣读并获一等奖。

这些成绩也许微不足道,但给了我信心,鼓励我刻苦进取、积极探索。相信,在各级领导的热切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明天我的教育教学会更上一层楼。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uexila

浅谈“小学生的操行评定” 篇6

一、评语要实事求是, 客观公正

班主任要想对学生进行公正的评价, 在平时的工作中, 要勤于观察每个学生, 详细地掌握第一手资料, 要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 不要对偏爱的学生只谈优点, 过于拔高, 也不要歧视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 更不能用语言贬低他们的自庄心。不能把评语当作讨好家长的手段, 只报喜不报忧, 更不能把操行评定当作报复学生的手段, 报忧不报喜, 所以班主任在给学生写评语时, 要做到恰如其分, 评如其人。

二、评语要积极诱导, 鼓励为主

鼓励学生的评语, 能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 , 能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对于那些天赋较好、能力较强的优秀生, 应该提出更高的希望和要求。在鼓励上进的同时, 要密切关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缺点, 帮助他们克服缺点, 更上一层楼。对于那些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 不能只看到他们的缺点, 要用放大镜在他们的身上寻找闪光点的瞬间, 班主任的评语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寄予满腔的希望, 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还在乎我, 我没有被老师遗忘。假如全是讽刺挖苦、指责的评语, 会使学生失去信心, 家长看了也容易挫伤家长教育子女的信心, 这样也不利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

三、评价语言准确, 内容具体

班主任老师在操行评语的写作中, 要用正确的眼光, 全面地看待学生。评价学生要防止走极端, 不能因为学生是学习上的优秀生而忽视他在体育上、集体活动中的不足;更不能因为他是学习上极差的学生, 而掩盖了他热爱集体、助人为乐的闪光点。

班主任在写操行评语的过程中, 要注意内容要具体, 要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给我们班的一个男班长写道:“虽然你是个男孩子, 个子不算高, 但你帮助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在校园里做了好事不留名, 干脏活、重活少不了你的身影, 老师真的很喜欢你。”这样几句话, 把他热爱集体, 当好老师的小助手, 为集体做好事的结论具体化了。该同学看了以后异常欣喜, 自己坐在那里, 边读边笑着说:“我没有老师说的那么能干, 老师太夸奖了吧。”可见, 老师善于细致地描写学生, 可以收到以小见大的功效。

四、评价要有的放矢, 突出个性

一则好的评语, 就像一幅图画特写, 只需要几笔就能勾画出一个学生的主要特点。要抓住特点, 有的放矢, 就应该避免面面俱到, 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有这样的一位男生, 长得机灵、活泼、可爱, 但他有一个坏毛病, 就是鼻涕出来了, 自己不会用手纸擦干净, 每人看了都恶心, 老师怎么说他都不理, 把鼻子一吸又把两条又长又脏的鼻涕吸进去了。他的班主任在评语中写到:“你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 在你漂亮的眼睛下面住着两位“美女”。她俩经常出来晒太阳, 霸占了你的地盘, 我想你漂亮的眼睛也不想再看到她们了, 望你把她俩赶走, 这样地盘宽了, 空气也清新了。”该同学看后, 对老师说:“从今以后, 你们不会再看到我的两个“美女”了。”从此, 该同学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在这里没有一一列举该生的缺点, 没有责备的语气, 用对比的写法, 抓住学生的特点, 有的放矢, 突出个性, 针对性强, 这样容易引起学生内心的震动。

中小学职称评定申请书 篇7

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批准,我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将于今年全面实施,下面,我代表省教育厅讲3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贯彻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2015年8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根据中央部署和我省实际情况,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队伍,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两厅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及时启动了我省改革的准备工作,现在改革实施方案顺利获得批准,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全面推动改革工作。

第一,深刻认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建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的综合素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针对现行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与教师队伍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中央决定率先在中小学领域开展职称改革,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亲切关怀。通过改革,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体系,并将最高职务等级设置到正高级,进一步拓宽了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发展通道,使他们首次拥有了和教授、研究员一样的职业发展空间。这是对现行中小学教师管理制度的突破和创新,是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的重大举措,既符合中小学办学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也符合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发展动力。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对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吸引高素质人才到中小学幼儿园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培养造就中小学领域的教育教学专家,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第二,准确理解逐步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涉及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切身利益。为了切实把这件好事办好,2009年,国务院按照先行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开的原则,首先选择在潍坊、松原、宝鸡三市开展试点,经过两年的实践,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得到了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拥护。2011年,在总结经验、调查研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又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扩大试点,各省市在两部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扩大试点工作,为全面改革探索了路子,验证了全面推开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015年,决定在全国全面推开改革。这一重大决策部署,既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又体现了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的高度负责和深切关怀。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做好我省改革工作。

第三,切实增强做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的责任感。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2012年我省通过认真遴选,确定了大理、玉溪、临沧为开展改革试点的地区,经过3年实践,3地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工作基本入轨。2015年,两厅拟定了全省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和过渡办法、岗位设置办法、评审条件、评审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按期报国家审批。2016年,实施方案获得批准,全省除试点地区外,各地接下来将面临人员过渡、岗位设置、申报推荐、评审聘任等诸多环节,涉及100个县区、46万余名教师,时间紧、任务重、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再加上各县区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教师队伍状况有差异,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也会各有不同。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以高度的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扎实做好改革相关各项工作,同时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改革,做改革的支持者、参与者和建设者,确保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取得明显成效。

二、立足实际,抓住关键,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重点是在健全制度体系、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相衔接4个方面做出政策调整和制度完善。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要准确理解“五项基本原则”和“四项主要内容”,牢牢把握住依靠教师、充分发挥教师主体作用这一关键环节,充分遵循教师成长规律,促进教师职业发展,才能真正“为中小学聘用教师提供依据,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

第一,立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立健全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就是要更加充分地发挥教师职称评聘在推进教师职业发展、提高教师能力水平方面的政策杠杆作用。各州市、县市区要准确把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指导意见》和省《实施方案》的精神,建立健全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对现有在岗中小学教师,要认真梳理,按照对应关系,办理好过渡手续。要以评聘正高级教师和小学幼儿园新增副高级教师为契机,建立健全教师培养支持体系。尤其要按照培养造就教育家的要求,严格把握正高级教师的标准条件,提高评聘工作的质量水平,切实把教育教学业绩卓著、教学艺术精湛、群众公认、在教育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选拔出来。除普通中小学外,要特别关心幼儿园、特殊教育等学校教师的成长;除基础骨干课程外,要特别注重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的培养,使他们真正成为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坚力量。

第二,宽严适度,突出实绩导向,不断完善教师职称评价标准与评价机制。发挥好教师职称评聘在中小学教师管理工作中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推动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是改革工作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根据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条件,我省从符合本地教育发展实际的角度,拟定了细化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条件,并在试点地区使用了3年,其间不断修订完善,现已基本成熟。各州市、县市区在执行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注重师德表现、注重教育教学工作实绩、注重教育教学方法改进、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的“四个注重”要求,将教书育人工作业绩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的主要依据,切实改变过去在职称评聘中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引导广大教师立足本职工作,潜心教书、静心育人。在评聘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和不断完善说课讲课、面试答辩等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的评价方式,让教育实践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得到充分展示和客观公正的评价。在组织评审过程中,要选好评审专家,规范评审程序,增加评审工作透明度,全面推行评审结果公示制度,主动接受广大教师以及社会的监督。

第三,切实落实向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的政策。改革工作的重要目标,是推动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优化教师资源配置,鼓励教师长期扎根办学条件艰苦的教育教学岗位,鼓励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2015年6月,国务院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将教师职称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作为一项重要举措,特别提出乡村教师评聘职称时不作外语成绩、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我省中小学教师系列评聘原来就不要求外语成绩,今后也不要求。另外,2014年省委1号文出台后,我省就及时进行了相关政策调整:一是乡镇教师评聘高级职称不受岗位数额的限制,二是取消了原来评聘高级职称必须提交论文的要求。我省新的评审条件中,还明确了乡村学校任教满3年的教师可优先申报推荐。这些改革措施,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广大乡村教师的关心和重视。各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认真遵循,严格落实,除了继落实城镇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原则上要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规定,还要综合考虑村小和教学点的实际,制订符合本地实际的具体评审标准,切实落实向乡村教师倾斜的政策要求。

第四,统筹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实现职称制度与岗位设置等各项改革的配套衔接。要将职称制度改革放在统筹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中去谋划、去实施,做好与编制管理、岗位设置、绩效工资等各项改革的配套衔接,尤其要做好职称制度改革与岗位聘用制度改革的有效衔接。按照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坚持聘任制和岗位管理的改革方向,我省自2012年就明确规定中小学教师职称不再搞评聘分开,各地也不得再进行与岗位聘用相脱离的资格评审。有的县区实行过“评聘分开”政策,可能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对那些取得任职资格,但未作相应聘任的人员,要耐心细致做好政策解释工作,进行妥善处理解决。改革过程中,还要做好教师职称晋升评价与绩效考核评价的有效衔接,进一步研究完善教师考核的有效办法,使职称晋升考核与绩效考核相协调、相统一。我们要把好事做好,就要充分认识到改革的复杂性,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妥善做好新老人员过渡和新旧政策衔接工作,避免出现新的矛盾与问题,保持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三、加强领导,周密安排,确保改革工作平稳顺利实施

各州市、县市区要坚决贯彻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精心谋划、稳妥实施,确保改革工作平稳顺利推进。

第一,要学习到位,深刻领会改革工作的精神实质和政策要求。这次改革,是对实施了30年之久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重要变革和制度创新,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吃透政策精神,掌握具体操作办法。各州市、县市区要精心设计,周密部署,把思想和行动自觉地统一到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深化改革的文件规定和工作要求上来。

第二,要组织到位,建立健全改革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机制。各州市、县市区要抓紧完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建立健全、不断完善有利于推进工作、提高效率的改革工作运行机制和协调机制。各级人社、教育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各级教育部门作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履行管理职责,充分发挥联系教育教学业务,熟悉教育教学专家和一线教师的优势,充分掌握本地中小学情况和教师队伍状况,更加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改革工作顺利实施。

第三,要落实到位,保证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各州市、县市区要根据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和本次会议部署,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摸清教师队伍状况,认真培训好相关工作人员,层层抓好落实工作,根据改革后新的职称制度体系,做好人员过渡、岗位设置、组织评审、岗位聘用等一系列环节,确保改革任务的顺利完成。

小学高级职称评审申请1 篇8

官渡区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

我于1994年7月参加教学工作,大专学历,1998年11月评为小学一级教师。在15年的履职教学工作中,服从学校工作安排,长期从事班级教学工作,多年来,所教班级教学效果较好。2011年被评为先进教师,按照小学高级教师申报的条件,本人符合晋升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所有要求,特此向区评审委员会申报小学高级教师职称。望各位领导给予批准为感。

此致

敬礼

申 请 人:张洪

中小学职称评定申请书 篇9

申请晋升高一级职称的继续教育学分验证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广州市“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和《2003-2005年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实施细则》(穗教发〔2003〕18号)、《2006-2007年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实施细则》(穗教发〔2006〕23号)、《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办法》(穗教发〔2008〕30号)、《广州市中等职业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办法》(穗教发〔2008〕31号)的规定,现将2009年我市中小学(中职)教师申请晋升高一级职称的继续教育学分验证工作通知如下:

一、验证的对象范围

验证对象是今年申请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二、验证学分要求

根据市教育局、市人事局《关于做好我市中小学教师拟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继续教育证书复验工作的通知》(穗教组人〔2002〕19号文)的精神,广州市从2002年起,实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的周期验证制度;从2005年起,教师每年申

报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时必须验证前5年的继续教育任务完成情况。

今年需要验证者必须提交2004—2008年的继续教育学分证明,具体包括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0802、0801期,第10、09、08、07、06、05、04、03期的继续教育培训课程学分和免修学分。

具体学分要求如下:总学分须达31.2分(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各6学分,共24学分,2008年7.2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专业技术人员权益保护》或《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2学分;信息技术全员培训2学分或《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初级)》5学分,教研培训5学分。

(四)验证免修学分。参加提高学历层次培训、境内外培训以及其它培训,要提交相应的免修学分证明,不能直接根据原件认定学分。

(五)教研培训验证,由学校根据教研活动的登记情况进行验证。高中查看市教育局教研室的登记,初中和小学查看区(县级市)教研室的登记。

三、验证的方法及程序

根据市人事局《关于启用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开展我市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继续教育任务考核与验证工作的通知》(穗人办发〔2009〕14号)文要求,今年我市专业技术人员晋升高一级技术职称,完成继续教育任务考核与验证工作统一使用“广州市专业技-2-

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进行申报和管理。办理登记与验证的方法、程序为:

(一)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市、区(县级市)所属学校教师申请继续教育验证,请登录中国广州人事网(网址:

http:/)左下方“业务直通车”的“专业技术人员”点击进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系统”进行注册,在登录“系统”后,将本验证周期内参加的所有继续教育培训情况(包括公修课、专业课和其他培训课程)在系统内进行登记,并进行继续教育周期验证申报。教师登记继续教育培训情况时,必须以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记录的学分为准。

(二)所在单位核实。所在单位负责对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情况进行验证核实,并提交上级人事主管部门审核。所在单位对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继续教育情况的验证工作须通过登录“系统”进行。

(三)人事主管部门验证。人事主管部门是指市直属局级单位人事部门和区、县级市人事局。人事主管部门负责在“系统”内对本系统、本地区、(或人事关系挂靠在本系统、本地区)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周期验证。对于申报初级晋升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由人事主管部门根据“系统”内个人申报并经所在单位初验的继续教育完成情况进行审核复验;对于申报中级晋升副高级或副高级晋升正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人事主管部

门根据系统内个人申报并经所在单位核实的完成继续教育任务情况进行复验初审,并将初审结果通过“系统”上报市人事局培训教育处复验。

四、完成时间

(一)6月20日前各教师完成个人信息、继续教育资料的登录,学校完成验证工作。

(二)6月30日前市、区人事部门完成对晋升中级职称的教师继续教育进行审核复验;对晋升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的教师继续教育完成复验初审,并将初审结果通过“系统”上报广州市人事局培训教育处进行复验。

(三)没有完成继续教育规定学分者,一律不再组织补修,各培训单位必须遵照此规定执行。

(四)继续教育学分验证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关系到我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及职称申报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因此,各单位必须予以重视,按照市的统一要求,严格把关,按时完成。继续教育验证工作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一旦发现弄虚作假和乱收费者,一律严肃查处。

二〇〇九年六月十三日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之痛 篇10

近日,本刊记者就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问题在区内多地进行采访(部分为电话采访),绝大多数一线教师向记者倾诉,“真是太难评了”“评不上,心理受打击,教学受影响”“评审体系不合理”“名额这么少,我们争不到”……

职称评聘,这一与教师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似乎已经成为中小学老师心里“永远的痛”。

“评个职称就像一场斗争”

“我从三四年前就开始准备了。”梧州市某中学的王明老师说,“因为早就听说评职称很难,又是论文,又是加分,又是各类证书,还得参与课题研究,这些东西都十分累人。”对照我区中小学教师系列中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王明逐项准备,去年顺利评上了“中高”。

相比王明,同为该市初中教师的钟红就没有这么幸运了。钟红在该市一所农村初中任教十多年,今年打算参评“中高”,但仔细对照评审条件后,她一下就紧张起来,因为评审条件中有一项是要求参与校级以上科研课题研究。“我们这里是农村学校,哪里有什么课题研究啊?”钟红说。后来她也申报上去了,但没有评上。

许多老师反映,论文、外语、计算机、课题研究,这几项是农村教师评职称的“拦路虎”。上文提到的李进老师说:“这简直是忽视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李进今年好不容易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了两篇论文,但仍有“参与课题研究或论文至少获得县级以上二等奖”这一项未达要求,于是今年只好又放弃了。

事实上,评审条件不够合理,还只是中小学教师职称难评的其中一个原因。岗位名额少、行政操控太多、评审过程不够公开透明,以及由此带来的系列问题,才是中小学教师心里“永远的痛”。

“岗位名额这么少,哪怕评上了也没用。”区内某市一所初中的校长有些愤愤不平地告诉记者。他三四年前就已评上“中高”,但是按照“评聘分开”的原则,他所在的学校几年都没有分到高级岗位,工资待遇只能按原职称来算,“真是打击工作积极性”。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职称都是按照岗位来设置,以名额指标聘用,容易造成“僧多粥少”的情况。区内一所普通高中校长向记者举例:他管理的学校有近百名教师,按照当地的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结构比例控制标准,高级岗位两年才能分到一两个,中级岗位每年只能分到两三个,但是全校符合条件的就有几十人,“这叫我怎么办?大家你争我抢,真是不容易稳定人心啊”。

这位校长还告诉记者,除了职称岗位的名额分配外,还涉及评优评先、参与课题等方面,这些都与职称评定挂钩,需要学校行政部门来处理,其间存在的问题就更多了。

“同事之间也明争暗斗,耗费大量精力在这些事情上面,哪里还有心思搞好教学?”说到为争夺各类课题、荣誉等问题,区内某中学教师韦德平略显气愤地说,“评个职称就像一场斗争。”

“未评上的”和“已经评上的”

“我身边有些老师,干了一辈子都是初级,叫他如何有动力做好工作?”桂林市某中学教师刘光质疑说,“况且他们都是很优秀的老师,怎么就评不上?”

刘光已经临近退休,十多年前就已评上“中高”。他告诉记者,过去评职称,要求没有现在这样多,教龄够了,教学成绩还可以,一般都可以评上。现在不同了,人多,条件多,不容易评上,“尤其是那些有能力又评不上的,受到的打击很大”。

桂北某中学教师李河源就是一个例子。李河源做了10多年中学教师,教学成绩在学校里有目共睹。2003年,他评上了“中二”,5年后,他希望参评“中一”,但怎么评也评不上。“中一”评不上,“中高”就更无望了。

“你都不懂我有多灰心。”李河源对记者说,“我的家庭生活压力大,但工资却这么低。搞得我一度想过辞职去打工算了。”据了解,在当地,以每级职称的最低档来算,“中高”的工资大约要比“中二”的工资多1500元,也难怪李河源感到灰心。

“我觉得不单单是工资问题,更关系到身份和荣誉的问题,长期评不上,心里有抵触情绪,工作肯定受影响。”李河源说。

评不上的愤愤不平,评上的又如何呢?

据记者调查,目前很多学校都存在这样一个事实:已经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无论是工作干劲还是精神状态,都比不上未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究其根源,是因为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感觉职称已经到头了,再怎样努力,拿的工资都差不多,因此懈怠了下来。

面对这一问题,刘光坦言,自己目前的教学干劲明显不足,就拿使用多媒体教学来说,他就一直不愿去学,觉的自己反正已经快退休了,职称到头了,不想动。

更有一些老师,评上高级后,干脆就脱离教学一线,到一些比较清闲的岗位待着。据记者了解,区内的某所普通高中,实验室、图书馆、后勤办等部门的岗位,共有10名“中高”职称的老师,而该校的“中高”老师总共也就20多名。按理说,取得更高一级职称的老师,教学水平都较高,应该坚守在教学一线才对,否则就是一种人才浪费。可是,事实恰恰相反。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教育专家朱永新认为,应该让职称与待遇脱钩,改为由用人单位根据工作人员的业绩和表现来确定。

刘光则表达了不一样的看法。他认为,让职称与待遇脱钩要慎重,否则可能引发更多的怠工现象。他建议学校给一线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增加补贴,以吸引更多的高级职称教师坚守一线。

期待一场深入的改革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的全国“两会”上,许多代表、委员都就此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朱佳木呼吁:“职称评价制度运行几十年了,暴露了许多问题,最明显的就是不从实际出发,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了!”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指出,职称评价体系,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对年轻人发展不利。受职称评定制度影响,评职称需要满足发表论文、考职称外语和计算机等附加条件,导致太多人为此耗费了太多精力,而没有把精力放在主业上面。

可以说,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已是迫在眉睫。2009年1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同意,山东省潍坊市、吉林省松原市和陕西省宝鸡市开展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2011年9月,为进一步积累经验,探索解决改革试点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选择2—3个地级市,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

2012年9月,我区选择钦州、防城港作为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市。试点改革主要包括四项内容:一是健全制度体系,将原来独立的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并新设中小学教师正高级职称(职务);二是完善评价标准,对原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的基本标准条件进行修订,改变原职称评价过分强调论文和学历的倾向,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实绩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三是创新评价机制,注重社会和业内认可,完善评审委员会组织管理办法;四是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相衔接,职称评审要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不再进行与岗位聘用相脱离的资格评审,经批准同意可以进行跨校评聘。

如今,钦州、防城港两市的此项改革已经进行了两年多,成效究竟如何呢?自治区教育厅职改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试点改革的时间较短,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所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还需进一步观察。今年年底,自治区教育厅或将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到这两市进行调研,为在我区全面实施该项改革提供依据。

今年8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认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对于优化配置资源、加强基础教育师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几年的大面积试点,全面实施改革的时机已成熟。随后,人社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

对此,众多受访教师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充满期待。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出现的教师均为化名)

美国中小学生表现性评定探析 篇11

一、表现性评价的类型与特征

1995年, 美国州教育委员会在认可高等教育为实践作出更好贡献的同时, 也认可了中小学对培养人所作出的贡献, 同时提出, 对学生采取好的评定方式可以更好地转化成为好的教育质量, “当教育者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 学生的表现满意度就会大大提高”, 质量指标表明了评定方面的重要性, 评定不仅可以提供教与学的实证, 甚至可以对引导性政策进行结构性的改进与提高。[5]研究表现性评定, 我们首先要清楚表现性评定的总体类型和特征。

1.类型

总体来讲, 表现性评价可以分为任务指向型和结构指向型。任务指向型表现性评定主要集中指向于学生的特殊技能与能力。它是由不同的任务组成, 学生可以自己掌握和控制这些任务, 最终达到预期的目的, 从而可以接受并顺利通过评定;而结构指向型表现性评定则主要集中评定学生在某一领域的普遍能力与技能。学生可以掌握和控制其中一些任务, 而其他任务则不受学生个体控制与掌握, 并用一系列普适性的准则与方法进行评定。

两种不同的评定方式有不同的教学用途, 例如, 任务指向型表现性评定运行简单且容易获得结果 (因为所有的得分标准都是针对不同个体) , 但是任务指向型评定没有覆盖所有学生, 一般比较费时费力;结构指向型表现性评定的结果相比较而言, 不容易得出, 因为它是在某个给出的范围内的技能和能力, 根据普适的准则对给出范围内的技能和能力进行评定, 是对所有学生的评定, 由此就可以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反应归结出教、学和评定的重点。[6]在美国中小学校, 坦桑尼亚州和马里兰州运用的是任务指向型评定, 而弗蒙特州和俄勒冈州运用的是结构型评定, 肯塔基州则是综合运用了两种评定方式。

2.特征[7]

(1) 真实性 (Authenticity) 。“真实”是要我们把表现性任务融入学生的生活实际中, 使得他们可以动手操作、动脑思考, 整个身心都投入到完成此项任务的情境中。这些真实情境中的任务, 既是表现性评定要求完成的任务, 又是本身的学习任务。它的重点在于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 从中获得能力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 这种任务随处可见, 例如, 制作一个飞机模型、画一幅宣传册、创作一首诗歌、完成一个计算机程序, 等等。都要求学生从不同方面关注表现性任务, 对其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从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2) 整合性 (Integrated) 。表现性评定的教学过程和评定过程是整合在一起的, 例如, 让学生进行自编诗歌时, 教师事先给予编写诗歌的内容、形式、字数、韵律等评定标准的传授, 然后, 通过评定标准对他们完成的诗歌进行评定。因为学生同时掌握评定标准, 当他们编写完成时, 可以先进行自我评定或同伴评定, 教师基于评定标准给予的评定与期望, 提供了更多的反馈。这样, 学生就可以螺旋式地提高自己编写诗歌的能力, 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与评定过程是紧密整合在一起的。

(3) 建构性 (Constructive) 。学生对问题的反应方式主要有选择反应与建构反应, 选择反应是基于问题的几种可能性, 从中筛选出较为合适的答案, 这种问题通常以完全结构化的形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而建构反应则是有学生根据自己的方式自由反应, 使学生的主动性及创造性得以发挥。大部分的表现性任务要求学生参与一系列较为复杂的过程, 学生必须在过程中分析、归纳、总结并解决问题。因此, 他们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主动性与创造力才可以完成任务, 这也正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学生表现性评定体系

要达到比较平衡的表现性评定系统的最好办法就是使用多种评定工具和一套规范的评定步骤来达到预期的表现性评定目的, 这种观念有力地解决了一种评定工具的局限性。平衡的表现性评价体系应该包括传统评定、表现性评定以及档案袋评定。传统的评定是一种典型的应用于划分等级和得分的评定方式, 表现性评定提供了被评定者学习过程与结果的机会;档案袋评定则提供了评定所需要的关于被评定者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各种“证据”, 即可以通过它判断学生的进步幅度及未来方向等。多效的评定体系包含的多种评定方式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完成各种任务的能力, 尽管学生在习惯上对表现性任务展现出比较弱的趋势, 然而可以通过这样的表现性评定体系来给予他们足够的机会来增长这方面的技能。[5]

表现性评定系统是由一系列表现性任务和评分方式组成的, 也可以是由若干个表现性系统为服务于一个或几个特殊的任务而组成。图1形象地展示了表现性评定的三个步骤。[8]

表现性评价任务及表现性评价似乎是很容易理解和容易实施的, 具体只需要三个步骤:

1.设计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完这项任务后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列出一张清单。任务事先设计好, 就会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去辨别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性质和完成的程度是否符合预期的结果, 这些预期都是有高价值的, 为了评定的结构更具真实性, 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必须有教育者或家长的监护。赫尔曼、阿斯伯格、温特斯 (1992) 提出教育者需要提出五个问题作为辨别通过怎样的学习可以完成一个表现性的任务的方法, 具体的五个问题如下:

(1) 对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技能, 什么是最重要的? (例如:在写作中如何有效的交流?如何使用基本的资源分析问题?如何使用代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 什么对于学生的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如何独立工作?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具有自信心?如何有责任感?)

(3) 如何发展学生的元认知技能? (例如:对有效地学习策略如何进行评价?怎样对他们的进步给予肯定?)

(4) 培养他们解决哪种问题的能力? (例如:承担研究, 理解实际情况有助于解决问题?没有任何提示的问题如何解决?)

(5) 学生应能复述何种概念和准则? (例如:复述因果关系, 复述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学概念等) 。

2.实施与发展

对学生的表现性任务进行设计, 表现性任务要使学生有动机, 有挑战性, 但学生是可以通过努力所达到。也就是, 所涉及的任务是学生最终可以成功完成的, 并且任务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以便可以培养所有 (不同水平) 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赫尔曼、阿斯伯格、温特斯同时列出了一张清单, 有助于表现性任务的发展与完成。具体内容如下:

(1) 获得或进一步发展技能与能力需要花费学生的多少时间?一些评定学者认为要是学生获得一项技能或能力, 并且顺利通过评定至少需要一周的时间。但更多的评价学者认为一周的时间是绝对不足的, 应需要更久的时间来完成。

(2) 没有关于任务复杂度和深广度的特殊规定, 然而, 对于发展过度复杂和创造性的任务却又存在很多问题。起初, 比较适度的表现性任务是很容易发展的, 如果他们很容易进行并且有合适的时间要求, 这样的任务就很容易使学生持续保持兴趣。最后, 假如任务没有达到最终的目的, 任务在未来的持续阶段是有兴趣的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3) 怎样把表现性评价所要求的任务, 与其他相关的更复杂的认知、社会性等联系在一起?预先设计者 (教育者) 应在设计表现性评定任务的同时, 设计一些符合多种情形的表现性策略, 以防止单一的策略所带来不可避免的倾向。

(4) 如何使表现性评价任务符合学校和整个课程的长期发展目标?长期目标在表现性评价过程中应得到更多的关注。

(5) 如何使学生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预先设计者 (教育者) 应该给予有价值的计划在表现性评价当中。

(6) 学生技能与能力的本质是什么?在削弱其他因素时直接凸显出来的因素就是表现性评定中最本质的评价因素。

(7) 对于学生来说可教得和可获得的技能与能力是什么?教育者应该给出可教的和可获得的现实性任务作为表现性任务。

3.评分及反馈

开发能够测量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程度的明确的表现性评定标准。最好的选择是每一个表现性任务都有一个具体的评分体系, 整个表现性评定系统就是由每一个具体的评分体系得分点而组成, 便于测量不同层次与水平的学生表现。结构良好的评分体系可以明确指出学生的得分点与失分点在哪里, 指出学生理论上应该掌握的程度是什么, 并给教师提供表现性任务评分指南引导教师客观的给学生评分, 评价标准是基于任务的属性。

赫尔曼、阿斯伯格、温特斯基于上述三个步骤给出如下建议:

(1) 时刻提醒学生表现性评定不是一种新尝试的评定方式, 教师会持续不断地在课堂上分配任务以及评定结果。

(2) 如果条件允许, 教育者应该成立小组来设计表现性任务, 通过交换意见与想法, 形成相互交错的表现性任务。

(3) 形成公正无偏见的任务评定, 决不允许给某些学生特殊的权力。

(4) 任务应该是有趣的、有挑战性的并且是可以达到的, 这就要求任务本身既不过于复杂和苛求, 也不过于简单和平常。

任务最好是可以让学生自己最大限度地自我调控和维持, 目标明确, 深入浅出, 并且可以在每一步骤中记录学生的表现及责任。这样的话, 教师就没必要每一步、每一环节、在整个过程中记载大量的信息, 也没有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和余地。

三、学生表现性评定应用:案例与建议

1.一个表现性评定案例[9]

有一个表现性任务的实例, 是要求学生采访一些特定的成年人, 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本次任务趋近于中等水平, 整个模式比较适合于学生, 因此, 就可以把此任务做适当修改来适合让学生了解人际沟通的历史发展和调查研究重要的社会问题。

与任务同时连带的是两个评定标准, 可以用来评定学生的写作任务, 如果其他的任务在完成过程中有所要求的话, 那么学生采访能力、演讲能力以及与其他人合作能力都会得到发展。

例如, 表现性任务“经济大萧条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是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内容, 属于中等难度的表现性任务。另外, 让学生了解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背景, 这个任务的设计是为了学生完成编写调查问卷、采访、做笔录并整理笔录、与同伴合作、分析数据 (问卷反馈处理) 、总结、概括、假设、口头陈述、做记录, 这个任务也让学生同社区的人们有所接触。

任务包括六步:

(1) 成立一个小组, 班级成员必须发展形成一系列的程序步骤, 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 这些问题将被小组成员所使用, 用来采访经历过大萧条时期的人, 使用的问题应基于每位成员所希望了解的各种情况的收集 (可以包括如下问题:大萧条对您的家庭有什么影响?或者是对您听说或看见的其他家庭的影响?当时的工作情况什么样?假如让你回到过去, 作为一个成年人, 大萧条的经历会影响你的价值观念吗?)

(2) 每位成员确定并去采访经历过发萧条时期的人, 在采访过程中, 成员应做到尽可能地做详细的笔录 (注意:被采访者允许的话, 学生可以用录音或者录像的方式进行) 。当采访完成后, 学生应总结采访过程并用书面形式作反馈。

(3) 当所有成员的采访结束后, 成员再分成小组 (4~5人一组) 来讨论 (对比) 学生的采访经历并得出某些结论, 这些结论是关于他们在整个采访中所学到的。

(4) 每位学生必须以书面形式总结至少两位研究过大萧条时期的影响程度与范围的历史学家, 并与其结论进行相匹配与总结, 对得出的异同点进行分析与解释。

(5) 每一小组整理出一份口头报告 (时长约30min) , 每位成员在报告中都应扮演一个角色, 在班级中陈述这个报告, 鼓励学生使用音频或视频材料等, 允许其他同学当场提出问题。

(6) 每位学生写一个简短的报告来总结自己的整个经历。

按照表现性评定三阶段划分, 上述六个步骤中, 第1步属于评定的设计阶段, 第2, 3, 4步属于评定的实施与发展阶段, 第5, 6步属于评定的反馈阶段。六个步骤融入表现性评定体系当中, 使得学生可以很好地完成此项表现性评定任务, 从而实现其价值。评价标准分为两个部分, 其一是任务结构得分, 其二是任务内容得分。

这个表现性任务让学生学到了多种技能与知识, 编制调查问卷, 采访成年人, 做笔录、分析及总结问题, 提出自己的观点等。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课堂时间来设计并发展表现性课题, 并及时评估学生的表现。表现性任务有若干积极的特征:首先, 学生为主导, 而不是教师控制和主导整个学习过程;其次, 表现性评定具有很大的真实性, 让学生难以复制其他学生的结论和成果;最后,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表现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 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发展相应的知识与技能。

2.建议

(1) 评定任务应达到多项评定标准。表现性评定融合了教与学过程及结果的一种评定方式, 而不仅仅是一种考查结果的简单策略。[1]在表现性评定中, 评定标准的制定是有严格规定的, 从而决定了评定任务的选择, 评定任务应尽可能地符合多项评定标准。例如, 呈现一个表现性任务时, 学生必须综合动作技能、操作技能与他人合作的动机与需求, 等等。使用少量具有深度的评定任务意味着教师可以少而精地进行表现性评定, 给教师节省用于评定时间的同时也深化了学生与教师对于评定任务的理解与完成。只有选择了这样的评定任务, 才能使任务真正贯穿于整个评定过程的始终, 从而达到真正地评定目的。

(2) 评定过程应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表现性评定, 顾名思义, 主体是学生, 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由于评定任务和评定标准指定的规范性, 教师的参与就显得不可缺少, 而正是这种参与常常使得教师在评定过程中过于关注自己的角色, 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消极的状态。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可以使学生享受到学习过程中发现、认识、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乐趣, 使得学生的积极性与能力得到极大发展, 我国中小学生则正需要养成这种内在的参与性与主动性, 充分发挥他们内在的潜力。

(3) 评定程序应关注结果与过程。对表现性评定的利用, 不应停留于对过程的简单描述和对结果的量性评定。这样的评定只归类于机械的终结性评定, 要想使表现性评定真正发挥其作用, 首先必须在观念上更正认识误区, 认识到表现性评定是既要关注过程又要关注结果的区别于其他评定方式的一种评定方法;其次, 在实践中, 表现性评定既要对过程的各种因素做详细的分析、解释与归纳, 又要对结果给予概括、总结的质性研究;最后, 得出的表现性评定结论最终目的是真正将其能用到实践教学中, 并继续开发有利于学生各项能力发展的新的表现性任务。

摘要:表现性评定兴起于美国20世纪晚期, 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可以提升评定标准促使课堂与教学获得良性发展。表现性评定可分为任务指向型和结构指向型, 并具有真实性、整合性以及建构性等特征。不同于以往的评定方式, 表现性评定有一套严密的评定体系, 通过具体的构思、设计与测评三个步骤将评定任务逐步完成, 最终达成了多元评定标准, 评定兼顾过程与结果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美国,中小学生,表现性评定

参考文献

[1]Glencoe/McGraw-Hill.Performance Assessment-It's What You Do with What You Know[EB/OL].http://www.glencoe.com/sec/teachingtoday/educationupclose.phtml/1, 2000-10/2013-03-16.

[2]李坤崇.多元化教学评量[M].台北:心理出版社, 1999.

[3]Stiggins, Richard J.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Performance Assessments[J].Educational Measurement:Issues and Practice, 1987-6/2013-01-21.

[4]Stiggins, R.Student centered classroom assessment.2ed[M].Upper Saddle River, NJ:Prentice Hall, 1997/2012-12-24.

[5]Jule Dee Scarborough.Student Performance Assessment[EB/OL].[2013-03-20].http://www.questia.com/library/education/curriculum-and-instruction/student-performance-assessment.

[6]Performance Assessments[EB/OL].http://www2.ed.gov/pubs/SER/ASP/stude4-3.html, 1997/2013-01-13.

[7]周文叶.超越纸笔测试:表现性评价的应用[J].当代教育科学, 2011 (20) :12-16.

[8]Student Performance Assessment[EB/OL].[2013-04-02].http://scale.stanford.edu/student.

上一篇:2018年国家公务员面试历年真题题本(三十八)下一篇:银行现场检查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