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一

2024-06-15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一(精选8篇)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一 篇1

一、学习目标:

1.简述彼得一世改革的历史背景。2.概述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3.认识彼得一世改革与俄罗斯帝国建立的关系。

二、课标解读:

1.从总体上把握彼得一世改革前国内外形势,充分认识改革的必要性及紧迫性。2.分析改革的内容,认识其移植西方文明、开展欧化改革的特点。

3.通过分析改革者的阶级性,认识改革虽然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但性质却是封建性质改革。

三、授课过程 导入:他是谁?

他被俄国参政院封为“全俄罗斯大帝”和“祖国之父”。恩格斯评价他为“真正的伟人”。

俄国著名的思想家赫尔岑评论说:在他野兽般的巨掌中有俄罗斯的未来。

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唯一的画像是他,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的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他。”

他就是俄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沙皇——彼得大帝

有人说,俄国的缔造是由于一个人的意志——彼得大帝的意志。那么彼得大帝是怎样“以一人之力重塑一个民族、缔造一个国家的”?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对一场改革的学习,一般从哪几个方面?

板书:背景(为什么改)内容(怎么改)影响(改的怎么样)

(一)时代的要求——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必要性和可能性)1.17世纪,西欧各国发展迅速,俄国闭塞落后。

第 1 页第 1 页 西欧的发展:荷兰在17世纪称霸海洋,英国在17世纪完成政治变革,牛顿对宇宙的认识带动科学的发展,法国在路易十四的带领下17世纪中叶称为西欧首强,法国文化艺术繁荣,巴黎称为时尚中心。

俄国的落后:

(1)军事上没有海军只有陆军;(2)经济上只有21个手工工场;

(3)政治上部门职责不清,贪赃枉法,地方势力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

(4)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只占23.6%。(百人之中识字的不超过三人)2.俄国急于控制波罗的海、黑海,打开通向欧洲的海路。

油画 《初见波罗的海的彼得》

俄国需要的是水域。这句话„„成了他(即彼得)一生的座右铭。——马克思

出海口:一个国家的入海通道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力量。俄国除北冰洋外,入海通道十分有限。

17世纪的俄国仍然是一个准内陆国,通往波罗的海的道路有瑞典阻挡,通往黑海的道路上有土耳其阻挡。唯一起着海上大门作用的是阿尔汉格尔斯克——白海上的一个海口,但它一年有9个月的封冻期。此外,从白海到西欧国家的海路,比从波罗的海出发的路程要长一倍。俄国迫切需要打开通往先进欧洲的海上通道。

3.1689年,彼得一世正式掌权。

彼得一世(1672.6.9~1725.2.8),四岁丧父,十岁继位为沙皇(1682年),十岁继位为沙皇,与同父异母的哥哥共享皇权,姐姐索菲亚摄政,掌握实权。十七岁 率领“少年军”平息索菲亚策动的叛乱,正式掌权。复杂艰险的权利斗争也塑造了彼得坚毅的性格。

4.彼得一世出访西欧,进一步了解了国际形势。

1697年,俄国派出一个由250多人组成的高级使团出访西欧,彼得一世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装扮成一名留学生,随团出访,他们先后在荷兰的萨尔丹、阿姆斯特丹和英国的伦敦等地学习造船和航海技术,并聘请大批科技人员到俄国工作。此次访问历时18个月,后因国内发生叛乱,彼得赶回俄国。

在了解俄国了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之后,我们会发现它的改革是“不可避免的”。

第 2 页第 2 页 我们来看改革内容

二、移植西方文明——彼得的改革措施

1、军事改革:a实行义务征兵制 b发展海军。

军事改革是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内容。实行义务征兵制,保证士兵的来源,创建新型军队。开办炮兵学校、海军学院、工程技术学校。他亲自主持制定了一些重要的军事条令和章程。如《海军部章程》,确定了海军的编制、战舰的等级。调整军队统帅的机构,引进国外的新式武器和战略战术。

彼得一世军事改革使俄国称为欧洲的军事强国之一。到彼得一世当政末年,俄国已经拥有一支庞大的陆军和海军,军事力量大大增强。

2、经济改革:a鼓励私人办企业 b实行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是16-18世纪欧洲盛行的一种经济学说和经济政策。它主张政府应该控制国家的经济,以便削弱竞争对手的实力,增强本国的实力。它的内容包括:第一,金银充足是国家富裕的标志。第二,一个国家的财富必不可少的是贵金属如金银等。它如果没有或无法获得贵金属矿物,就得通过贸易来取得。第三,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即出口必须超过进口。重商主义为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良好的气候,提供了获力的前景。

为鼓励私人办企业,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俄国在1721年颁布法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

通过上述措施,彼得一世时期,俄国的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手工工场数量猛增至240多个,俄国的商业贸易出现空前的繁荣。对外贸易大幅增长。加之彼得一世制定的数目繁多的税收的收入,俄国的经济实力大增。

3、政治改革:加强中央集权 a中央设置参政院b地方设总督c废除旧贵族特权。

在中央设立参政院,参政院由9名参政员组成,是直属沙皇的国家最高管理机构。参政员不一定是贵族出身,但必须是沙皇的亲信,支持沙皇的政见。

在地方,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彼得一世设立省级行政单位。1708年,把全国分为8个大省,每省设总督一人,拥有行政和军事大权。各省总督必须忠于沙皇,直接听命于中央,后曾设为11个省。

在官吏选用方面,他把文武官员分成14等级,非贵族出身的人只要才干出众也可得到提升,只要升至8等官衔便可获得贵族称号。这就打破了传统的论出身取士的做法。这个政策提高了文武官员的素质,加强了沙皇政府的统治。

第 3 页第 3 页

4、文化教育与生活习俗改革:a派遣留学生到欧洲学习,聘请外国人到俄国传授先进的科技b发展各种公共事业c推行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

彼得一世回京后,得知沙皇回京消息的领主们纷纷前来祝贺沙皇胜利归来。但彼得一世却拿了一把剪子,将平定叛乱有功的领子的胡子剪落。在当时的俄国,留胡子是一种时尚,大胡子是仪表威严、品德端庄的象征。教会认为,胡须是“上帝赐予的装饰品”,是俄罗斯人引以为傲的珍品。大主教把剪胡子视作大逆不道的罪孽。然而随着彼得一世挥剪剪须,一场迈向现代化的改革也揭开了序幕。

推行西方文明生活方式,以适应新的经济生活和军事生活。如着短装、剪胡子等。他下令贵族子弟到一定年龄必须上学,不毕业就不准结婚。他还强行推广西欧上流社会的社交习俗;出版《青春宝鉴》,作为年轻人的行为准则。《青年手册》编写得很详细,甚至有些琐碎,诸如“在大街上走路不要东张西望,不要斜眼看人;要挺胸昂首、径直向前”以及“吃饭不要把手放在盘子上,不要摇晃着腿,不要吧嗒吧嗒的出声,不要用手擦嘴”等等。为了提高人口素质,彼得规定,尚未学会算术和几何的贵族子弟不得娶亲;不能胜任工作的不得结婚,禁止父母包办的契约婚姻等等。

通过对改革内容的了解,我们能看出彼得改革的特点是——军事改革为主,其他方面配合;手段强硬;全盘西化。改革不可避免的会触犯一些人的利益——旧贵族,彼得用残酷的手段迎击旧贵族的反对,镇压禁卫军的反叛,将反叛者全部绞死,亲自审判反对改革的太子并将其处死。

治国之道莫过于坚决维护各项国家法令,制定法令而不维护它,或者像洗牌时,把各种花色的牌混合在一起那样玩弄它,法令就会形同一纸空文。——彼得大帝

三、俄罗斯帝国崛起——改革的影响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彼得一世改革评价。

材料一:彼得大帝,被称为“俄国之父”,他亲手将俄国推入了现代世界。他深知“拖延就是死亡”,所以挑战数百年的无知与孤立,推动巨大的变革,将数百万人脱离黑暗时代,使俄国逐步成为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

材料二:马克思认为彼得一世改革“为结束俄国百年来的落后状况,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俄国伟大诗人更为形象地给彼得一世改革以高度评价,说它“让俄国腾空而起。”

材料三:正如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所说:“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以前的进程为其作了准备,同时,它又是带强制性的上层革命„„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人民是如此巨大的痛苦,但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俄罗斯就不能完成自己在世界历史中的使命,也不能在世界历史上获得自己的发言权。”

改革的积极意义:

第 4 页第 4 页 ①取得巨大成效,俄国跻身于欧洲强国的行列,改变了欧洲原有的政治格局;(普希金说“俄国在斧头的敲击声和大炮的隆隆声中作为一艘新下水的军舰进入了欧洲强国的行列。”)

②宣告了强大的俄罗斯帝国的正式诞生; ③客观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存在的局限性:

①改革仅限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文明和生活方式,并没有学习西方制度;

②手段的过于野蛮和粗暴;(马克思说:“彼得一世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③农民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利益;(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征兵和征调劳工)④从长远看,改革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改革后的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如何理解改革既促进又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促进:鼓励开办手工工场、推行重商主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工商业。阻碍:通过强化农奴制来为手工工场提高劳动力。

首先,农奴制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阻碍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其次,已被资本主义企业雇佣的工人,按其社会地位说,大部分是代役租农民,他们须向地主交纳货币地租,因而在他们的工资中,除最低生活费外,还必须包括地租的数额。这就使工厂主不得不把一部分剩余价值分给封建主,从而降低了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再次,在农奴制下,广大农奴购买力极低,国内市场狭小,也限制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改革的性质: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实质:强化了农奴制

(列宁说“这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彼得一世的改革巩固的是贵族地主和商人的统治,只是对外扩张创造了条件,并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而是沙皇专制王朝推行的封建性改革。但改革受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也带有资本主义色彩,客观上促进了俄国工商业的发展。

俄国1712年迁都圣彼得堡。1721年取得了与瑞典的北方战争的胜利,夺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及其沿岸地区,1721年10月22日,俄国参议院为表彰彼得一世在北方战争创立的功绩,封他为“全俄罗斯大帝”和“祖国之父”,俄国国号正式改为俄罗斯帝国.

“我不能亲手建成和看到一个强大的俄国,但我的继承者一定会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直到目标的实现。”——彼得一世

问题延伸

第 5 页第 5 页 革命导师马克思最为褒奖的 “18世纪的两个伟大帝主,一个是中国的康熙大帝,另一个俄国的彼得大帝。”和彼得一世同一时期的清朝康熙大帝有哪些杰出政绩?两位大帝的政绩有哪些异同之处?你认为哪一位大帝的政绩更突出,为什么?

俄罗斯的彼得大帝与清朝的康熙皇帝,两人一生中有好多惊人相似。比如两人同处在封建的专制时代,康熙生于1654年,比彼得大18岁;两人都是幼年登基,康熙8岁,彼得10岁;康熙的摄政王是祖母孝庄皇太后,彼得的摄政王是外戚索菲娅公主,彼得17岁借势以少年游戏兵团粉碎了外戚索菲娅公主的政变,夺取了政权,康熙14岁则以儿童团捕杀了专权的辅政大臣鳌拜;两个人都很热爱学习,彼得会英文、法文等国文字,康熙也爱几何、天文等学科;两人学习的目的都是想自己的国家强大。

但是,彼得、康熙热爱学习也有不同。彼得将学习西方的先进政治文化、科技推及到俄罗斯全国;酷爱学习的康熙也在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但仅仅限于个人爱好,仅仅局限于皇室和近臣的小圈子,在皇亲近臣中显摆出“天子”无以伦比的聪明;彼得热衷于航海,俄罗斯却没有出海口。中国有出海口,但康熙却不热衷于航海;彼得富国理想是把俄罗斯从野蛮、落后、愚昧的状态,改变成一个具有现代文明的强国;康熙则是建立强大的康熙王朝,概念有些模糊。170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到世界总值的23.1%,而俄国仅占3.2%;而俄国170年—182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幅度远远超过欧洲和世界平均速度,更远远超过中国,大踏步跨入西方列强行列。

彼得毕竟是一个封建帝王,他从贵族的立场出发,制定的一些政策加强了对农奴及广大人民的剥削,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 这是他的客观局限性。彼得进行改革是建立在对人民征收苛捐杂税的基础上的。1719 年普查人口, 1723 年规定奴仆也须交人丁税, 人丁税的交纳, 使国家收入大幅度上升, 加强了对农奴的剥削, 也加强了贵族对农奴的控制, 使许多自由民及奴仆都变成了农奴。

彼得提高地主阶级, 帮助新兴商人阶级和巩固这两个阶级的民族国家都是靠残酷地剥削农奴来进行的。彼得的改革是为了加强贵族地主的统治, 而不是削弱。总之, 他的改革归根到底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 而不是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还有就是彼得在改革时, 有时手段野蛮、残酷。这与他本人的性格有关, 这可说是他的主观局限性。彼得性情粗暴, 精力充沛, 他在对付政敌的时候手段残忍, 在改革时有时也用野蛮手段, 使人民苦不堪言。他的专制、集权都是前所未有的, 这些因素, 从一定角度说是阻止了社会向前发展。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就说:“ 彼得让俄罗斯腾空而起,又用铁笼头把它拽住。” 但列宁对彼得的野蛮有另一种评价, 他赞赏彼得“在反对野蛮势力时, 决不拒绝使用野蛮的斗争手段。”这种手段, 在对付政敌时有时的确有用, 所以对彼得的野蛮残酷应客观地评价。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一 篇2

一、精编学案

学案的编写是导学教学的前奏, 学案的编写和使用要与教材紧密相连, 要做到“学教合一”, 不能为了编写学案而编写学案, 而要确实服务于“教学”, 有益于学生理解教材知识, 深化情感价值观教育。

因此, 在编制历史学案导学的过程中, 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明确课标要求和本课重难点。本节课学什么, 重点突破在哪里, 一目了然, 学生在学习时才能有的放矢。 (2) 以基础知识为主。学案要有“基础梳理”部分供学生课前预习, 在预习的过程中, 学生能通过自学解决的, 就勿须在课上再浪费时间, 这样, 既能增加学生学习的针对性, 又能提高课堂的利用效率, 符合认知规律, 易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形式和内容要丰富。不同层次的班级要有不同的、某些部分可自主选择的学案设计, 学情不同, 学案也要有所不同。这符合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的教学理念。比如有的课内容艰涩一些, 可增加一些“课外阅读”“合作探究”板块, 有的课内容过于庞杂, 可增加“基础梳理”板块, 有的课讲历史人物时, 可增加“情感抒发”或“所学所想板块”。总而言之, 学案的编写是为“教”和“学”服务, 而不是传统教案的翻版。

以岳麓版必修一《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为例说明精编学案。

第一板块是【课标点击】, 提醒同学明确本课课标要求和重难点, 学习过程做到心中有数。本课课标要求:“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通过对课标的解读, 可以得知关于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产生的影响是重点, 又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面有限, 故设置了第二板块【名词·常识】, 集中给学生介绍【地理环境决定论】。也就是说, 由地理环境决定人们的性格、生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然后由不同性格、不同生理状态和不同心理特征的人来决定国家的体制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如在孟德斯鸠代表作《论法的精神》一书中论述了人因气候的不同而导致性格方面的差异。第三板块为【基础知识】, 将本课的知识体系以“填空”和“知识网络”相结合等方式予以呈现, 供学生提前预习, 用自学的方式先掌握本课基础知识, 不明白的问题标出, 课上共同探讨。

与【基础知识】密切相关的是【问题探究】板块, 古希腊和古代中国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但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 两者的文明发展趋向表现出迥异之处, 引导学生从政治条件、经济条件、思想条件分析其原因,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能力, 用文明史观来正确看待和评价不同的文明发展历程。

第五板块是【课时训练】, 精选精练, 师生合作、共同完成。如:

让学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黑格尔《历史哲学》: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限的时候, 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 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

材料二: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海也者, 能发人进取之雄心者也。陆居者以怀土之故, 而种种之系累生焉。试一观海, 忽觉超然万累之表, 而行为思想, 皆得无限自由……

引导学生思考: (1) 黑格尔与梁启超在分析沿海与内陆居民精神气质时, 有何相同认识? (2) 结合古希腊与古代中国, 分析二人的说法是否合理?如何认识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此板块的【课时训练】仍紧扣本课课标要求和重难点分析, 专项专练, 提升学生对此问题的理性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以文明史观比较宽容地、理性地、客观地看待世界各种文化, 尊重各国的发展模式和悠久历史, 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

最后一个板块是【知识拓展】。本课因其课标要求是“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教材内容涉及到了“希腊的殖民活动”, 但对于其具体如何进行的以及与近代殖民活动的不同之处没有过多的介绍, 但这是古希腊一个很特别的地方, 也是一个亮点, 所以, 本学案在最后以知识拓展的形式给出, 希望能拓展学生的学习和思维空间。

二、创设情境

有效的合作交流释义活动是知识内容的再现, 对学案的使用不可流于形式。要创设活动情境, 为学生提供真正学习、探究的机会, 揭示历史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使学生在已有感知材料下进行分析、思考、探究、升华。

因此, 教师创设的活动情境, 一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 具有可操作性;二要给学生充分的活动和交流的时间, 让他们尽情地展示自己;三要活用学生互动中生成的学习材料。例如, 探究古希腊和古代中国文明在政体发展及其原因的分析, 学生对此理解不深, 如果只是机械的比较, 不能对各种文明发生、发展的过程有个较好的理解, 这时就应该创设一种情境, 引导学生分析现在世界上不同文明类型的区别及产生的原因, 学生通过感受当时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进而对古代文明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而且引导学生用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来分析此问题, 地理环境虽对文明发展历程产生一定作用, 但不是唯一的、决定性的因素, 还有经济、政治、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

在学生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中, 既对课标要求的重点有了深层次的了解, 又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形成了宽容看待世界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全球史观”, 达到了本课所要求的基本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巧妙引导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罗杰斯认为,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作用是形成一种使学生能够独立探索的情境, 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因此, 在历史学案导学过程中, 教师应尊重学生思维方式和探索性成果, 不能恶意讽刺、打断学生, 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做到适当点拨。

“点拨”, 意思就是“指点、启发”, 学案导学要体现“导”字, 自主学习不等于完全自学, 不等于放任自流,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适当讲解一些重难点知识, 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 在学生思考的瓶颈时期要注意适当点拨, 使学生的认识得以提升。

例如,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这一课中, 如何认识城邦政体对雅典文明的影响是一个难点。在学生合作探究、总结认识的过程中, 得出的观点大都是散乱的, 不系统的, 可能仅限于一个角度, 或者不太理解城邦政体。所以,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这样引导:大家知道什么叫政体吗? (国家政体就是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什么是城邦政体?希腊城邦发展有什么特点?对希腊文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小国寡民, 有利于实行直接民主;独立自治, 有利于希腊文明的延续性。)

(2) 注重个性层次。

课堂教学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 课堂分层次教学既要完成教学目标, 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所以, 在学案导学使用的过程中, 不仅仅教案的编写要注重个性化的设计, 对于课堂的引导和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也有不同。

例如, 在分析“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产生的影响”这个问题时, 可以找程度相对较弱的同学分析“希腊的地理环境主要特点是什么?” (少地多山, 海湾众多) , 找思维能力较强的同学分析“这种地理环境决定了希腊文明的什么特点?” (地少山多, 农业不发达, 工商业发展迅速, 易于形成“个体性”思维, 对希腊民主形成有一定影响。) 古希腊和古代中国政体的比较以及各自地理环境对其文明的影响则可以找文综水平比较高的同学综合分析, 给同学一个思路清晰、思维广阔的视角。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一 篇3

【关键词】人教版 岳麓版 历史插图 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10-02

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历史必修课,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将抗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历史的过去性、学科知识的不可再现性决定了我们在认识和了解历史人物、事件的时候要通过一定的媒介,而这种媒介就是史料,其中就包括了图片史料。

图片史料相对于文字而言具有较大的渲染性,可读性较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创设一定的情景,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在历史教学中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的插图各具特色,了解、掌握各个版本教科书中插图的特点,才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国内对历史教材中的插图以及不同教材中的图片比较研究就比较少。除了刘军主编的《图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之外,很难找出关于研究历史教材中的插图的专著,大多都是以专题的形式出现在专著中。在文章方面,主要涉及的都是历史插图在教材中的运用或者是不同教材中史料的运用。极少有关于单独研究不同教材中插图的研究。人教版和岳麓版是现行教科书中运用范围比较广泛的版本,笔者将以专题二为例,对教材中的人物插图、示意图、漫画以及历史情境插图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其各自特点,以期能够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人物插图的比较

人教版中关于专题二的人物插图有4幅,而岳麓版有3幅。两个版本的人物插图数量相当,但内容存在异同。洪秀全和曾国藩是两个版本都有的,而人教版则多出了林则徐和邓世昌,岳麓版则有李鸿章。林则徐是虎门销烟的发起者,虎门销烟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唤醒了一些有志之士。虽然这也直接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但从一定程度上讲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林则徐在这一巨大的转折点处于风口浪尖上,却一直保持着爱国的情感,不得不令人佩服。在虎门销烟这个子目中插入他的图片,有其必要性。在这点,岳麓版就有些欠缺。同样地,在上《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这一课之前,很多学生应该不清楚邓世昌其人。在讲到邓世昌带着部下向前冲的时候配上他的图像,学生会更加立体、感官地想象当时那个场面,对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一定的帮助。岳麓版教材中,李鸿章和曾国藩一起出现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曾国藩带领的湘军和李鸿章带领的淮军是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力量,但人教版只提到湘军,没提到淮军,所以笔者认为人教版没有附上李鸿章的插图是无可厚非的,由于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两个版本的插图,所以至于是否应提到淮军这里不作评述。

另外一方面就是注解的规范性。岳麓版的三幅人物插图都只是在图片底下附上该图片的人物名字而已。而人教版除了附上名字以及生卒年外,对于一些学生比较不熟悉的人物,还在图片的下面用文字解说其主要事件或功绩。例如,邓世昌的插图,人教版的解说是:“邓世昌,福州船政学堂首届毕业生,后入北洋舰队,任致远舰管带。在黄海大战中,他见日军四艘舰艇逼近北洋舰队旗舰,便冲锋向前掩护旗舰,弹药将尽时,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猛冲敌舰,致远舰不幸被击沉。全体将士壮烈殉国。”这样的解说,不仅补充了正文对甲午中日战争的轻描淡写,增加了细节,更让学生能过体会到当时战场的惊心动魄以及战士们的爱国情操。这样,学生看到的不是一副独立的图片,而是一段历史。

二、示意图的比较

专题二在人教版中所涉及到的示意图有2幅,而岳麓版的有6幅。专题二主要是讲列强的侵略以及中国人民的抗争,以战争为线将这个专题串联起来。示意图能让学生更加准确、清晰地了解到战争的整个过程。学生在感知历史事件的过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深化记忆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

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和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在两个版本的教材中都出现,但是也存在些许不同。太平天国示意图中,岳麓版除了标出主要路线等之外,还将天平天国运动的主要战场以及江南江北大营标出来。如果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能利用好这张示意图,指出江南江北大营的重要性,学生将更容易领会到太平军所面临的困境以及他们的英勇。

三、漫画的比较

专题二在两个版本的教材中设计的漫画数量及内容如下:人教版中关于专题二的漫画有2副,岳麓版则没有。漫画通常寓史于画中,是文字材料的补充。它通常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尤其是政治漫画,都带有强烈的思想性,而不仅仅停留于让学生形成一个历史表象,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历史漫画,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如讲到八国联军侵华时,出示《法国明信片上列强在瓜分中国》,这幅图清楚地反映了19世纪末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局,以及各帝国主义狰狞的面目,还反映了清政府的麻木不仁的态度,揭示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清政府的腐朽。这不仅能形象地揭露历史本来的面目,促进学生的理解,而且还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在这方面,岳麓版相比人教版比较逊色。

四、历史情境图片的比较

专题二在人教版涉及到历史情境图片有15幅,岳麓版的有8幅。关于历史情境图片,第一,从数量上来看,人教版明显多于岳麓版。第二,从文字解析来看,人教版虽然搭配的文字也不多,但是能够点出主题,适当地解释图片的内容。例如,在抗日战争这一子目中,插入了东京《日日新闻》登载的两个日本军官进行杀人比赛的报道的图片,这张图片都是日文,教材中没有把日文翻译过来,这样子学生只是知道有这样一篇报道,但是报道具体的内容就无可得知了。如果能将图片上出现的内容翻译成中文,相信会让学生更加震撼,对这段历史更加铭记于心。随着新课改的推动,教科书变得图文并茂。历史插图在教学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教版和岳麓版两个个版本的插图都有各自突出的优点和特点,但总体而言岳麓版在处理历史插图方面略差于人教版。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前如能仔细比较分析,糅合各版本之精华,选择适合的有效的照片,充分发挥历史插图的作用,将更容易让学生在趣味中了解历史,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杜经国、庞卓恒、陈高华:《历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2]黄牧航主编:《中学历史教材研究》,长春出版社,2013年第1版。

[3]黄牧航主编:《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版。

[4]肖军:《浅评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历史),2009年。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一 篇4

麓版选修3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一位政治人物曾经说过:“如果意大利向多瑙河、巴尔干扩张,会造成欧洲战争,如果他们在非洲沙漠通行无阻,或者就能安静下来。”这种说法主要是针对()A.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B.巴黎和会上意大利提出领土扩张要求 C.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D.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根据题干政治人物的描述,可知其对于意大利在“非洲沙漠”的侵略采取了默许、纵容的态度,这在客观上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根据这些可判断应为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答案】 C 2.丘吉尔说过一句话:“德国独裁者没有从饭桌上抓取食物,而愿意让人一道菜一道菜地伺候他——这就是首相为捷克斯洛伐克所获得的一切。”此话是针对什么事件而言的()A.慕尼黑阴谋 B.英法静坐战争 C.《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D.德国吞并奥地利 【解析】 抓住本题的关键信息“德国独裁者”“这就是首相为捷克斯洛伐克„„”据此不难分析出事件指的是“慕尼黑阴谋”。故选A。

【答案】 A 3.下列两张历史照片反映的共同的主题,最恰当的是()《慕尼黑协定》的签署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署 A.伸张正义 B.助纣为虐 C.强权政治 D.铸剑为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及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面对法西斯德国时,纷纷明哲保身,纵容法西斯侵略的事实。所以“助纣为虐”最能体现这两幅图片的共同主题。

【答案】 B 4.“小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说,最符合下列哪一情况()A.抗战中的中国

B.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C.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

【解析】 从西班牙内战的性质转变后在西班牙的主要参战力量角度思考。【答案】 D 5.二战开始后,德国之所以未进攻苏联而先进攻英法的主要原因是()A.受《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约束 B.苏德矛盾尚未完全激化 C.苏联对德国推行和好政策 D.苏联强大而英法比较软弱

【解析】 注意“主要原因”的限定,A是结果而不是原因,C项不符合史实,B、D两项相比,鉴于苏联的强大,德国首先选择了进攻英法。

【答案】 D 6.下列关于20世纪30年代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没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战后的掠夺性和约给战败国埋下了“复仇”的隐患 B.战胜国的绥靖政策助长了轴心国的侵略气焰

C.中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力量弱小,未能制止法西斯侵略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未能协调一致制裁和制止法西斯侵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30年代错综复杂的国联关系的总体特征及走向的把握。30年代的国际关系舞台,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政治势力,即法西斯的崛起及发动三场局部战争、英法美纵容法西斯侵略、苏联由力促反法西斯结盟到推行中立自保政策及反法西斯国家力量弱小、存在分歧等。30年代被称为“走向大战的十年”,就是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力量对比失衡的结果,由于西方国家及苏联的自保政策和短视行为,导致力量居于弱势的法西斯势力逐渐变大,由局部侵略发展为全面发动大战,西方大国最终自食其果。

【答案】 D 7.德国企图通过发动猛烈的空袭和潜艇战迫使英国屈服的阴谋破产后,希特勒把目光移向巴尔干和地中海地区,其主要目的是()A.切断英国的远东航线 B.加强与意大利的联系

C.防止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 D.准备进攻苏联

【解析】 希特勒以征服整个世界为既定目标。德国法西斯攻占巴尔干和地中海沿岸,就形成了对苏联的战略包围。

【答案】 D 8.下列关于德国突袭波兰这一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揭开了德、意、日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的序幕 ②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③德军进入波兰领土后,英法宣布“中立” ④英法事实上继续推行绥靖政策,是波兰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早在1931年,日本法西斯就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侵略;德国对波兰发动突袭后,英法虽然没有对波兰提供有效的援助,但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并没有宣布“中立”,而是表面上对德宣战。所以①③不正确。

【答案】 B 9.1940年5月,主张对德强硬的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英国对德国法西斯采取了坚决抵抗的政策。主要是因为()A.英国面临着被德国法西斯灭亡的危险 B.法国的灭亡警醒了英国

C.苏联积极要求联合英法共同抗击德国法西斯 D.英国的利益开始受到德国的威胁

【解析】 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时,德国法西斯正在大举进攻北欧和西欧诸国,英国受到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德军对法国发动总攻,是在1940年6月,因此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德国向北欧和西欧诸国大举进攻时,苏联正在推行“中立自保”政策,故C项也不正确。德国开始对外侵略扩张之时,就已经对凡尔赛体系的既得利益者英国造成威胁,所以,D项“英国的利益开始受到德国的威胁”显然也不符合史实。

【答案】 A 10.二战前夕,最能反映帝国主义在国际事务中推行强权政治的典型事件是()A.对西班牙实施“不干涉”政策 B.《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C.对意大利实施经济制裁 D.抛出“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解析】 在捷克斯洛伐克代表没有在场的情况下,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签订《慕尼黑协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这是大国强权政治的典型反映。【答案】 B 11.美国国务卿赫尔曾说:“斯大林对德国显然也是存在戒备之心,希特勒在1939年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的诺言,斯大林并不比德国更为信任。”由此推断,苏联当时签约的主要目的是()A.与德国建立牢固的联盟,防范英法等国的进攻 B.支援中国等反法西斯国家的斗争 C.推迟苏德战争的爆发,争取备战时间 D.推动德国去进攻英法等国

【解析】 材料提供的信息反映出:斯大林并不相信《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能够保证希特勒永远不会进攻苏联。根据相关史实分析,A、D两项不属于苏联与德国签约的主要目的。B项与题干中提供的材料没有必然联系。所以,正确答案只能是C项。

【答案】 C 12.德日法西斯通过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的方式实现联合,主要是因为()A.当时德日两国形成了共产主义运动的高潮 B.它们与英法等国没有利益冲突

C.以“反共”为旗号,可以转移英法等国的视线 D.德日法西斯只是与共产国际有矛盾

【解析】 德日法西斯结盟,必然会对当时国际秩序的既得利益者英法构成严重威胁。寻找借口,转移英法等国的视线,是防止英法等国干涉的有效手段。因此,C项属于德日法西斯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的方式实现结盟的原因。而A、B、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C项。

【答案】 C 13.西班牙内战演变成为一场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侵略的民族战争,主要是因为()A.以佛朗哥为首的法西斯分子发动了叛乱战争 B.英法推行绥靖政策

C.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D.西班牙共和国代表着进步力量

【解析】 民族战争指的是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战争。【答案】 C 14.西班牙内战时期,英法推行的“不干涉”政策产生的影响是()A.限制了苏联对西班牙的援助 B.直接支持了佛朗哥叛军 C.公开支持德意两国的政策

D.客观上限制了西班牙共和国取得武器援助 【解析】 在德意法西斯大力援助叛军的情况下,“不干涉”政策禁止向西班牙“交战双方”运送武器和军用物资,事实上是在限制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武器来源。

【答案】 D 15.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失败的原因包括()①意大利法西斯力量强大 ②埃塞俄比亚经济落后 ③英法推行绥靖政策 ④埃塞俄比亚人民缺乏斗争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面对意大利法西斯的入侵,埃塞俄比亚人民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可见④的表述是错误的。

【答案】 A 16.在近现代历史上,法德两国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在战争过程中,法国遭受最严重失败的是()A.反法同盟战争 B.普法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 要注意比较选项中的战争给法国带来的影响,注意关键词“最严重失败”。二战期间,希特勒占领法国,法国亡国,这是法德历次战争中法国最严重的失败。普法战争中法国割地赔款,但未沦落到亡国的地步。

【答案】 D 17.20世纪30年代,民族解放运动的最大特点是()A.反对殖民主义 B.反对帝国主义 C.反对法西斯侵略 D.争取民族独立

【解析】 20世纪30年代世界主要矛盾是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侵略的矛盾,这使此期间的民族解放运动带有反法西斯侵略的性质。

【答案】 C 18.二战前夕,法西斯国家以“反共”作为招牌结盟的主要目的是()A.以“反共”迷惑西方大国,掩盖侵略意图 B.以反苏为诱饵鼓励西方大国执行绥靖政策 C.打破共产国际提倡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D.拉拢西方大国加入轴心国军事同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虽然随着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它们同西方大国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但由于时机尚不成熟,法西斯国家不愿过早刺激西方大国,于是打出了“反共”的招牌。

【答案】 A 19.20世纪30年代美国推行的“中立政策”之所以对法西斯侵略起了绥靖作用,主要是因为()A.法西斯国家不会发生内战 B.对战争性质不加区别对待 C.不向发生内战国家出售武器 D.不给苏联以中立国地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一战后美国孤立主义盛行,奉行不卷入欧洲是非的中立政策,该政策奉行中立原则,但实际上有利于法西斯侵略国,而不利于被侵略国。这事实上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起了绥靖作用。

【答案】 B 20.在西班牙内战时英国统治者说:“如果让现在正在西班牙和法国流行的共产主义传染病传播到其他国家,那么已经在自己的国土上消失了传染病的两个政府——德国和意大利政府会是我们最有益的朋友。”这段话表明()A.英国资产阶级政府与法西斯主义没有利害冲突 B.英国统治者企图利用法西斯削弱社会主义力量 C.英国实际上与法西斯国家形成了反法西斯联盟 D.英国实际上是西班牙内战的幕后操纵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0年代对西方国家来说,主要面临两大敌人,即各国的社会主义思潮和法西斯势力的威胁,而且与后者相比,前者属于两种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矛盾,是根本的利害冲突。再结合材料内容,可知B为正确选项。

【答案】 B 21.30年代末期,德意日签署了《反共产国际协定》,它表明()①法西斯的主要敌人是共产国际 ②法西斯不愿过早刺激西方大国 ③“反共”是法西斯掩人耳目的招牌 ④法西斯集团结成军事同盟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④ D.②③

【解析】 本题考查迁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法西斯正是利用了英、法、美仇视苏联和共产国际,并想祸水东引的心理,将计就计,借以蒙蔽西方大国。30年代组成的三国轴心只是一个政治同盟。

【答案】 D 22.在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时,英法为首的国联虽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行为,但不把石油等战略物资列入禁运范围。这些决定说明()A.国联虽无力制止战争,但却是伸张正义的讲坛 B.国联已成为法西斯操纵的工具 C.国联成了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工具 D.国联是一个软弱无力的国际机构

【解析】 首先要明确国联成立时,其盟约宣称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其次理解材料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使侵略战争扩大;最后明确绥靖政策的确切含义。

【答案】 C 23.二战爆发后,丘吉尔说:“我们愿意看到德国人躺在坟墓里,更愿意看到俄国人躺在手术台上。”这说明丘吉尔()①既痛恨资本主义,也痛恨社会主义 ②既反对法西斯主义,也反对苏联政权 ③对德国人和俄国人同等仇恨 ④站在英国垄断资产阶级的立场和反共、反苏的立场上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丘吉尔作为资本主义的代言人不会痛恨资本主义,故①不正确,③不能用量来界定,排除①③。

【答案】 C 2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主要大国之间在军事上既合作又斗争。下列实物中,最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一枚铸有苏、美、英国旗和“1944年6月”的纪念币 B.一份“1940~1944年租借法受援国及物资”的清单 C.一本20世纪40年代的中文版《开罗宣言》 D.一张布雷顿森林会议场景的照片

【解析】 B、C两项属于合作的表现,没有体现出斗争来。D项属于经济领域的合作表现。A项“一枚铸有苏、美、英国旗”体现出军事上的合作,“‘1944年6月’的纪念币”则体现出英美苏在开辟第二战场过程中的斗争,故选A。

【答案】 A 25.二战期间,美国政府曾宣布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严禁向日本出口石油、钢铁等战略物资,其直接原因是()A.日本宣布退出国联 B.日本发动侵略战争

C.日本向东南亚扩张势力 D.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希特勒肆虐欧洲之时,日本法西斯进一步向东南亚扩张,企图建立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日本的政策严重损害了美英在这一地区的利益,因此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答案】 C 26.美军在中途岛海战中取得胜利的关键是()A.日本长途跋涉,美军以逸待劳 B.美军掌握了日军的作战计划 C.美军采取伏击战术 D.日军指挥失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中途岛海战,美军能够取得胜利,最主要是因为美军破译了日军密码,掌握敌情,准备充分。

【答案】 B 27.下面的漫画是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的代表作之一《榜样》,作于1945年5月,对作者创作这幅漫画时的背景描述不对的是()

《榜样》作者华君武作于1945年5月 A.美英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两面夹击德国 B.东南欧各国人民纷纷起义,打击德国侵略者 C.召开雅尔塔会议 D.召开波茨坦会议

【解析】 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波茨坦会议是在1945年7月召开的,所以不可能是这幅漫画的背景。

【答案】 D 28.斯大林曾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只有一个胜利者,那就是‘魔鬼’。”这句话的含义是()A.非正义的一方将会赢得战争的胜利 B.战争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是一场浩劫 C.正义的一方必将赢得战争的胜利 D.只有美国成为战争真正的胜利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能力。材料体现了战争会给交战双方带来灾难,在战争中没有胜利者,故答案为B。

【答案】 B 29.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地——波兰维斯特普拉特半岛上有一条巨幅标语:“永远不要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人类提供的经验与教训有()①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必须警惕其死灰复燃 ②国际统一战线是打击共同敌人的有力武器 ③不能出卖、牺牲其他国家的独立、领土和主权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④世界和平是不可分割的,爱好和平的各国政府和人民应同心协力、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人类提供的经验与教训有: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警惕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绥靖政策对世界大战的爆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国家墨守成规的代价;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故本题选D。

【答案】 D 30.有学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在于重新分配欧洲的权力,而1939~1945年的大战却是意识形态之战”。这里的“意识形态之战”是指()A.独裁与民主 B.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 C.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 D.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

【解析】 结合题干时间信息“1939~1945年”分析,这一时期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是世界民主势力反对法西斯独裁、暴政、侵略时期。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31.(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或多或少是欧洲领导人心血来潮的结果;与此相反。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穷兵黩武的国家刻意的侵略行为——西方民主国家和苏联的领导人都没有能够对这些挑战作出果断回应,导致轴心国的军事扩张愈演愈烈。西方国家同苏联之间存在竞争,尤其是民主政体对斯大林的极权政体充满怀疑,妨碍了英国、法国同苏联之间展开有效的合作,从而制约了它们对付轴心国的行动。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民主国家内部存在严重分歧,英国和法国领导人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中针对德国侵略行为的条款有争议——随着20世纪30年代的延续,一个越来越清楚的事实是,把国际安全的保证完全寄托在国际联盟的身上是毫无意义的。

——迈克·亚达斯等《喧嚣 时代·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二 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日本没有进入美国的经济区域,而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当时就是这种情况,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向白人世界的移民受到排斥,日本为了解决每年增加的100万人口问题,自然要利 用满蒙这一新天地。

——中村粲《大东亚战争的起因》

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国际局势的发展,有三种趋向。一种是以苏联为首的世界人民同西方民主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制止法西斯侵略,推迟和避免世界大战的发生。第二种是法西斯势力同西方民主国家暂时达成妥协,法西斯国家不断蚕食中小国家,并在向英法开战之前首先进攻苏联。第三种是苏联孤立自保,希特勒实现声东击西,在进攻苏联之前首先进攻西欧国家。

——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2分)(2)概括材料二中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原因的观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4分)(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与材料三中的哪一种趋向相吻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另外两种趋向最终未能出现的原因。(6分)【答案】(1)法西斯国家疯狂地对外侵略扩张;西方大国实行绥靖政策,国际社会未能及时制止法西斯的侵略;英法等西方国家与苏联之间的竞争和矛盾,特别是西方国家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仇视;英法等西方国家内部的矛盾;把维护国际安全的希望寄托在国际联盟身上。

(2)观点:日本没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各国利用自己的势力范围排斥他国经济扩张,日本需要解决每年不断增长的人口所带来的问题。

认识:贸易或人口问题等均以不损害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前提,材料中作者的观点模糊了战争的侵略性,是在为侵略战争辩护。

(3)与第三种趋向相吻合。第一种趋向没有出现的原因:英法等国与苏联由于各种矛盾未能结成反法西斯联盟;英法等西方大国对法西斯推行绥靖政策;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由于自身力量有限,又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援,导致法西斯的扩张非但未能得到及早遏制。还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第二种趋向没有出现的原因: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使自己放松了警惕,使希特勒德国有机可乘;法西斯国家鉴于苏联的强大,不敢贸然进攻;《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32.(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入侵缅甸,驻缅英军节节败退。1942年2月,由精锐力量组成的中国远征军入缅,与日军作战。在仁安羌作战中,中国远征军与敌浴血奋战,解救出被围英军,轰动英伦三岛。英军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放弃缅甸,向印度撤退,中国远征军掩护英军,并分别撤至印度和国内。中国大后方重要的对外陆路通道滇缅公路被切断,滇西一度被日军占领。

1943年10月,中国远征军与盟军配合,反攻缅北和滇西。在密支那战役中,中国军人组成敢死队,绕到敌军背后,与正面部队同时发动进攻,使敌人腹背受敌,溃败逃跑,日军指挥官绝望自杀。中国远征军兵力总计达40余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以巨大的牺牲换取了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中国抗日战争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远征军入缅前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的战略态势。(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9分)【解析】 第(1)问联系整个二战的进程和中国抗日战争的进程进行归纳,注意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时间“1942年2月”,直接归纳出该时间之前的战略态势即可。第(2)问军事意义要从对中国和盟军两个方面作答,政治意义主要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等角度分析作答。

【答案】(1)日军大举进攻东南亚,美、英处于守势;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已形成;中国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2)军事意义:消灭了日军有生力量;保存了盟军反攻的实力;打通了中外国际交通线。政治意义:表现出中国军队的英勇善战;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33.(1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6年,当希特勒主张重占莱茵河非军事化地区时,德军将领们对于他的决定和可能挑起的法国反应感到十分忧惧。由于他们的抗议,结果,(希特勒)最初只派遣了少数象征性的部队来作为一种试探„„但是在1938年3月,当希特勒决心向奥地利进军时,他却不理会那些将领们的反对。

——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材料二 正当独裁者们兴风作浪之际,西方民主国家正在严重的和平主义支配下摇来摆去,没有定见。所谓和平主义,大体可以说是不顾后果而硬要坚持和平。英美两国许多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约140万法国人死亡;在法国人看来,再重复这样的人类灾难实在是不可思议。„„在大不列颠和美国,情形也差不多。人们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流血与损失念念不忘,既悲伤又恼怒。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张伯伦与达拉第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然后对捷克政府施加极大压力,要它屈服,即签署它自己的死亡证书。在英国纵容下,法国宣告放弃所承担的保护捷克斯洛伐克的条约义务„„张伯伦和达拉第各自回到国内,受到人们的欢呼。张伯伦向国人报告说,他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希特勒采取了哪些行动?反映了希特勒怎样的心理变化?指出这些行动对国际格局的影响。(5分)(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英法等国一种什么思潮?为何出现这一思潮?(4分)(3)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英法推行什么政策有关?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其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指出这一政策导致的最终后果。(6分)(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能得出哪些历史启示?(4分)【解析】(1)根据材料中“重占莱茵河非军事化地区”“向奥地利进军”得出希特勒所采取的行动。从希特勒占领莱茵河非军事化地区只是“试探”,到决心进军奥地利时变得“不理会那些将领们的反对”,可看出希特勒的侵略野心不断膨胀。希特勒出兵莱茵河非军事化地区和进军奥地利,都是对一战后欧洲现状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对一战后凡尔赛体系的挑战。

(2)由材料中“西方民主国家正在严重的和平主义支配下摇来摆去”得出当时英法等国和平主义思潮盛行。分析原因,由材料信息可以得出,英法两国许多人民均认识到一战所造成的大量人员伤亡,认为一战是个错误。

(3)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为慕尼黑阴谋,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慕尼黑阴谋是英法等西方国家推行绥靖政策的产物。分析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主要从材料二、三中体现出的和平主义思潮在英法的盛行及英法等国认识到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方面入手,同时结合所学,认识到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的目的之一是把法西斯祸水引向苏联。绥靖政策导致的最终后果,应着重指出其导致二战的爆发。

(4)回答“历史启示”,主要从材料所体现的史实出发得出结论,不可空谈。认识到由于西方国家对法西斯侵略的纵容,从而导致二战爆发,同时也要认识到世界的和平需要各国共同维护。

【答案】(1)出兵莱茵非军事区、进军奥地利。从试探变为无所顾忌。打破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约束。

(2)和平主义思潮。许多人认为一战是个错误,带来重大伤亡,因而恐惧战争。

(3)绥靖政策。英法等国流行和平主义思潮;认为一战后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以自保,并将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4)对侵略和扩张行为不能姑息纵容,也不能牺牲他国利益来保护自己;和平需要世界各国共同维护,要警惕历史重演。

34.(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天,枪炮沉没了,一场大悲剧结束了。一个伟大的胜利赢得了全世界一片安宁和平,神圣的使命已经完成。„„我们体验了失败的痛苦和胜利的喜悦,从中领悟到决不能走回头路。我们必须前进,在和平中维护在战争中赢得的东西。

——麦克阿瑟

材料二 令人悲哀的是,人类科技在20世纪的巨大进步,首先加快了“死亡技术”的进步,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导致了大规模的毁灭。人类扮演了自己“掘墓人”。„„机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出现,使得人员伤亡的数目大大增加。„„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几个人投下的一枚原子弹就造成十几万人的伤亡。

——霍布斯鲍姆《人类文明忧思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麦克阿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思。(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学技术与战争、和平的关系。(5分)【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大悲剧,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和痛苦;要反对侵略战争,维护和平;不断巩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成果。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一 篇5

一、选择题

1.潘恩在《常识》一书中呼吁:“所有正确的或合理的事情都为分离作辩护,被杀死的人的鲜血和造化的啜泣声在喊着: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在这个时候,人们即使竭尽智慧,要不谈独立而保证这个大陆苟安一时,也是办不到的。和解在现今是个荒谬的梦想。”该材料体现的主张是()A.北美应摆脱英国而独立 B.为英国殖民统治辩护 C.主张北美继续留在英国 D.主张与英国殖民当局和解

2.18世纪末北美发生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A.波士顿倾茶事件 B.第一届大陆会议的召开 C.来克星顿的枪声 D.《独立宣言》的发表

3.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弗吉尼亚的怀斯说:“我们以什么身份进行交涉?„„如果我们向法国宫廷提供贸易,当我们承认是(英国)居民时,他们会款待我们比款待„„利物浦更好吗?”怀斯的观点实际上是()A.只有宣布独立才能赢得法国援助 B.应该直接与法国进行贸易 C.应该联合法国反对英国 D.应该与英国展开贸易竞争

4.把萨拉托加大捷作为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在这场战役之后()①大陆军扭转了在战场上的劣势 ②美国赢得了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的援助 ③英国完全陷于孤立④美国的独立战争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广泛同情和支持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5.马克思认为“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给欧洲资产阶级敲响了警钟”,其含义是美国独立战争()A.冲击了欧洲封建秩序 B.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使殖民者感到恐惧 D.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者

6.美国首都是华盛顿,美国一家著名报纸是《华盛顿邮报》,连《华盛顿传》的作者亦自称华盛顿。华盛顿在美国享有盛誉的原因是 ①领导美国独立战争 ②领导制定1787年宪法 ③不当终身总统 ④三次归隐山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右图是美国邮政总署1942年发行的一枚邮票,其中采用了孙中山的照片,这透 露出它追求的国家理想是()A.自由民主独立 B.人民民主专政 C.君主立宪政体 D.三权分立体制

8.华盛顿在1787年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谈到:“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华盛顿这段话表明美国建国之初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A.加强中央集权与维护共和的矛盾 B.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 C.解决州权问题 D.南北生产方式的差异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今天的美国国会大厦里,悬挂着一张巨幅油画,画面上历史伟人济济一堂,那是美国人民的开国大典哪(注:时间是1783年)。油画下面有个小小的说明,上面记载了华盛顿和议长的简短讲话。华盛顿说:“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在它(大陆会议)的命令之下,我奋战已久。我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我的公职。”议长答道:“„„你将带着同胞们的祝福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但是,你的道德力量„„将激励子孙后代。”

——林达夫妇《总统是靠不住的》

材料二 在我们这样辽阔的国度里,要想有效地管理大家的共同利益,一个活力充沛的、并且能充分保障自由的政府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样一个权力得到适当分配和调节的政府里,自由本身将会从中找到它最可靠的保护者。„„我怀着欢欣的期待心情,指望在我切盼实现的退休之后,能与同胞们愉快地分享自由政府治下完善法律的温暖„„

——华盛顿《告别词》(1796年9月)

材料三 “乃孙黄放弃责任,一让总统,一让留守,博功成身退之虚名,致令政变频乖,扰攘至今,而不能底定,不得谓非一大恨事也。”(但孙中山)“欲挽官僚窃权怙势之积习,准身作则,专为公家谋幸福,不为一己便私图。„„手段虽劣,其胸襟气概,固自高出寻常万万也。”

——谭人凤《石叟牌词》(写于“二次革命”失败后)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公职”是指什么?促使华盛顿辞去这一“公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做到“权力得到适当分配和调节的”?

(3)据材料二三说明华盛顿和孙中山辞职对本国历史产生的影响或结果。

1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盛顿年表

1732年2月22日出生于弗吉尼亚州。

1774年作为弗吉尼亚议会代表出席第一届大陆会议。1775年就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北美独立战争。

1783年《巴黎和约》的通过,迫使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2月23日递交辞呈,解甲归田。其后四年,专注于维农山庄的工作。

1787年主持召开费城制宪会议,制定联邦宪法。1789年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793年再度当选总统。

1796年发表“告别辞”,要求人们凡事以国家利益为重,同时表示不再出任总统。从而开创了美国历史上摒弃终身总统,和平转移权力的范例。

1799年12月14日逝世。被美国人民尊为“国父”。

——摘编自《华盛顿传》

材料二 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不到三个月,袁世凯逼清帝退位、宣誓效

忠共和,孙中山实现诺言,平静地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

辛亥革命元老谭人凤在《石叟牌词》中评点当时历史人物,批评孙、黄(兴)此举是“放弃责任,一让总统,一辞留守,博功成身退之虚名,致令政变频乖,扰攘至今,而不能底定,不得谓非一大恨事也。”但他也肯定孙、黄“欲挽官僚窃权怙势之积习,准身作则,专为公家谋幸福,不为一己便私图”,“光明俊伟,敝屣尊荣,百折不挠,尽忠主义,求之世界人物,又岂多得者哉?”

——摘编自傅国涌《华盛顿与洪秀全》

(1)根据材料一概述华盛顿在美国建国过程中所作的重要贡献。

(2)材料二中孙中山的辞职对当时政局有何影响?孙中山和华盛顿的这一举动在精神品质上有何相同之处?

第8课 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

一、选择题

1.A: 2.C: 3.A: 4.B: 5.B: 6.A: 7.A: 8.A:

二、非选择题

9答案:(1)公职:大陆军总司令。因素:个人的道德力量。(2)国家权力实行三权分立。实行联邦制(3)华盛顿:保障了美国民主制度的健康发展。

孙中山:改变了打天下就要坐天下的传统恶习,导致军阀割据。

10.答案:(1)领导大陆军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主持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并确立共和政体;担。任两届总统,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开创总统连任不超过两届的宪法惯例。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一 篇6

[分解课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一国两制”理论形成的过程和含义;

2、掌握“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的实践过程及意义;

3、熟悉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关系新发展的表现;

4、探讨台湾顺利统一的方法及重大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联系港、澳、台问题的历史由来与香港问题的解决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性与实践的可行性;

2、联系台湾问题的现状掌握中共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一个中国”的观念,提高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反对分裂祖国的意识。[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含义;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 [难点]统一台湾存在的阻力;台湾顺利统一的方法 [自主天地]

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史料链接]“一国两制”最初是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和平统一祖国。那你了解台湾的历史吗?

(1)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澎湖等岛屿,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权;(2)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3)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立了台湾府,隶属福建省;(4)1885年:中法战争后在台湾设立行省;(5)1895年:通过《马关条约》日本强占台湾;(6)1943年:《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把台湾归还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归祖国;(7)1949年:蒋介石逃往台湾,海峡两岸再度分离。

(一)形成过程:

1、雏形: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周恩来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除外交外,台湾一切事物都有蒋介石全权处理,后者还可以派人参加中央政府;

2、基础;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具体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 ——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 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等等。这些原则后来称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3、形成:80年代以后,邓小平全面阐述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深刻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

4、宪法保证: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5、成为方针:1984年,“一国两制”方针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注解]特别行政区: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它享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的高度的自治权,但不是完全自治。特别行政区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司法权和终审权,台湾还可以保留军队。

问题探究1:为什么 “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选择? 原因:(1)“一国两制”是我们党和政府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的,符合中国的实际,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2)用“一国两制”的办法和平解决,可以避免战乱带来的社会动荡,符合人民的愿望;(3)“一国两制”既可以确保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又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总之,“一国两制”是顺应时代潮流,有益于人民,有功于民族的正确方针,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选择。

(二)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历史回顾]香港问题的由来是怎样的?

①香港岛:1842年《南京条约》中被割占;②九龙司:1860年《北京条约》中被割占;③新界:1898年《中英展拓界址专条》中被租借。

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条件:

①物质: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理论:“一国两制”构想和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完善,为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指明方向;

2、香港回归:

(1)过程:①提出方案: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国正式提出以“一国两制”方案收回香港;

②签署声明: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届时将把香港交还中国;

③恢复主权: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正式生效。

(2)意义:①香港的回归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翻开了香港历史新的一页,中华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②香港的回归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3、澳门回归的过程:

①1987年4月,中葡双方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②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到祖国怀抱。

4、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1)对中国:①洗雪百年国耻,提高国际地位;②开创港澳和内地共同发展繁荣的新纪元;③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④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为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了成功典范。

(2)对世界: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和进步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创造了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历史问题的成功范例;

问题探究2:同是“一国两制”,政府在港澳和台湾的具体应用上有什么不同?

——除了享有香港、澳门拥有的一切权力之外,台湾还可以保留军队,但不应对大陆形成威胁。

问题探究3:为什么我们党和政府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重要性:①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

②解决台湾问题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定、发展和繁荣;

③解决台湾问题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和发展。

紧迫性:①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敌视、颠覆活动仍然存在,不断插手台湾事务;

②台湾岛内的台 独势力日益发展,企图分裂国家。

△国际敌对势力和台湾岛内的台 独势力是台湾统一的两大障碍。

二、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文革结束后,祖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上了议事日程; 2、1979年元旦,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3、8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宽,台湾民间回内地探亲、观光、投资经商、文化交流等活动不断加强;

4、两岸还以民间团体对话的形式进行政治经济方面的接触与会谈,并于1992年在“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一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 5、1995年,江泽民主席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就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八项主张;

△八项主张核心内容:①强调“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②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意义:体现了党和政府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的决心和诚意,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6、2002年,中共十六大关于台湾问题的内容:

①强调“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②呼吁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两岸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议,仅在恢复对话;

③郑重声明:维护祖国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将义无反顾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注:其中斜体加黑部分为记忆方法,要求学生了解、能大致复述即可。

[各抒己见]依据以上内容,你认为台湾如何才能顺利回归?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答案要点:

1、方式:由学生各抒己见,注意强调“一个中国“立场;

2、意义:①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振兴的根本基础,没有祖国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振兴。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突出标志,是民族复兴和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志。

[时政要闻]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两人的这次握手,是时隔60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

[思维拓展]你认为国共两党60年后能够再度握手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你从这次历史性的握手中能得出什么认识?

条件:①和平和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的主题;

②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人民渴望和平统一;

③祖国大陆经济政治发展迅速,国际地位提高;

④改革开放以来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加强,联系日益密切;

⑤“一国两制”政策的提出,并在香港、澳门成功实践。认识:①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②中国统一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我们必须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团结一致、共同排除外国干涉势力的阻挠,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③台 独势力猖獗,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统一;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一 篇7

一、从政治现代化的角度分析“明治维新”

政治现代化的特点是民主化和法制化。 在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选修I第104页有这样的表述:“1868年, 新政府以天皇的名义公布了《五条誓文》, 要求广兴会议, 向西方学习, 改革各种封建旧制度, 上下一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在左边的资料卡片上也指出, “五条誓文:1.广兴会议, 万机决于公论……”“会议”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指有组织有领导地商讨事情的集会, 或一种经常商讨并处理重要事务的常设机构或组织。 “议会”则指“西方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 一般由上下两院组成, 议员经选举产生, 也称议院、国会”。 在宋成有的文章“《五条誓文》若干用语析义”中对此誓文的解释是:“在此誓文中, 虽写作‘会议’, 但其所指却是近代议会或议会政治”, “而‘公论’一词, 若把它与 ‘广兴会议 ’联系起来考察, 其义为议会政治的议政原则”, “故简言之, ‘广兴会议, 万机决于公论’条集中阐述了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政体问题, 展现了日本走向议会政治的前进方向。 ”这其实就是政治民主的体现。

在人民版历史教材的113页至114页有这样的表述:“1889年2月, 明治政府采取由天皇“御赐”的形式, 举行了宪法的颁布典礼。 ”“在法律上, 宪法承认了人民享有选举权、担任政府官员权以及居住、通信和宗教信仰权。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是一个处在幕府的独裁统治之下的落后的封建国家, 广大人民深受压迫与剥削, 基本无任何权利可言。 虽然《大日本帝国宪法》同西方的资产阶级宪法相比, 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但它却在法律上承认人民享有选举权、担任政府官员权、居住权、通信权和宗教信仰权。 与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相比, 明治政府以法律的形式给予人民一定的政治权利和其他自由权利, 这是幕府政府所不能及的。 这体现明治政府在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 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完全可以用现代化史观解读和分析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中“明治维新”这个专题。

二、从经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明治维新”

经济现代化表现为工业化、市场化和规模化。 在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选修I第106页明确指出:“明治政府在废除封建旧政治体制的同时, 大力实行殖产兴业政策, 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保护和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明治政府最初采取大力创办官营企业来带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方针”, “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 日本民间经营的近代工业有了初步发展”, “政府经营的企业完成了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以及培养技术工人等历史使命。 在这种情况下, 日本政府开始将官营企业带动和示范的方针改为‘处理’官营企业和大力扶持、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方针”。 由此可知, 日本明治政府采取殖产兴业的政策, 极大地促进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对日本的现代工业化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教材的第111页我们可看见这样的表述:“明治维新为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9世纪80年代, 日本的工业革命出现了高潮, 特别是以纺织业为中心的轻工业部门发展迅速……短短几年间, 新建了大约二十个大工厂, 有很多纺织厂都拥有上万个纱锭。 同时, 原有的棉纺厂也在不断地改进生产技术, 扩大经营规模。 到1892年, 日本的近代化棉纺厂已达到39家, 纱锭的总数由1887年的76000个激增到350000多个。同期, 其生产总量也增加到204000件。 这些近代化绵纱厂的棉纱, 不仅很快抢占了工场手工业和个体手工业者的产品市场, 并且逐渐地从国内市场驱逐了进口的洋纱, 进而又开始向国外市场销售。 ”从这段表述中, 我们可以看出明治维新后, 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规模和市场越来越大, 迈向现代化的步子更快。 故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用现代化史观中的经济现代化视角分析本部分的内容。

三、从文化现代化的角度分析“明治维新”

文化现代化的特点是理性化和科学化。 在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选修I第109页有这样的表述:“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 明治政府开始推行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 文化科学、生活方式等, 借以改造日本传统文化习俗, 建立资本主义精神文明, 从而实现近代日本的文明开化。 教育改革在文明开化运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明治政府成立后, 首先整顿旧的教育机构, 设立文部省, 统辖全国的教育事业, 培养建设资本主义新国家所需要的政治人才、科技人才、产业工人和军人。 1872年, 文部省颁布了教育改革法令———《学制》, 明确宣布普及初等国民教育的方针”, “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成效显著, 普及小学教育使国民素质得到提高;实业教育的发展为日本培养出了大批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 “在政府的文明开化政策影响下, 一些传播西方启蒙思想的先驱者于1873年成立了研究和传播西方民主思想的学术团体‘明六社’, 积极宣传改革思想”。 我们从这些信息可以看出, 日本明治政府的一系列文化改革措施, 使日本社会文化的发展越来越理性化、科学化, 加快日本的现代化进程。 因此, 我们在进行日本明治维新的教学过程中, 完全可以考虑用文化现代化史观引导或者解读。

总之, 本文以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的“明治维新”为例, 从政治现代化、 经济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等方面阐述了现代化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该史观从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全方位地、综合地审视近现代历史, 为我们认识近现代史提供全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2]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

[3]朱汉国, 马世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S].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一 篇8

关键词:化学与生活;教学思路;弱势生

一、我对《化学与生活》教材的理解

我校高二文科的学生学习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教材,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运用实验探究、调查访问、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多种学习方式,进一步体会化学与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在此过程,进一步学习和巩固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掌握化学的研究方法。《化学与生活》的教学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认识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结合化学知识来解释和判断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体会化学知识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从而认识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二、教学思路

1、阅读教材,利用表格归纳知识,便于记忆。选取该教材中的与生活和生产紧密结合的内容作为素材,来考查必修教材的知识,是新课程注重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的重要体现。由于教材中很多内容以大量的文字叙述或图片来呈现化学物质的用途。因此学习方式应以学生阅读为主,以学案的形式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归纳总结,抓住重点,通过列表、对比,易于记忆,不易产生混淆。

2、巩固旧知,紧扣必修教材的知识,落实基础。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考查必修教材为主,而《化学与生活》教材的考查作为选考题也纳入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因此,在该教材的教学中如何结合必修教材的知识要求进行教学,是我们要进行研究的重点,从而为接下来进行必修教材的复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例、第三章第2节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原电池(1)形成条件:①负极:还原型物质(金属)正极:氧化型物质()②溶液③连接(闭合电路)(2)原电池是可以实现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反应是使化学能转换电能的关键。负极会电子,发生反应。正极会电子,发生反应。

(3)在铜锌原电池中,以硫酸铜为电解质溶液(如图)。

锌为极,电极上发生的是反应(“氧化”或“还原”),电极反应式为,观察到的现象为;铜为极,电极上发生的是反应(“氧化”或“还原”),电极反应式为,铜片观察

3、重视实验,重点掌握实验的原理和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培养能力。教材中有4个验证性实验和6个科学探究实验,要求学生通過实验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提高化学学科素质的过程。如设计实验的能力、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及书写探究实验报告的能力等。

4、研读课标,明确考核要求,关注弱势生。认真研读《课标》和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考核要求,对弱势生要进行辅导,力求能根据考核内容逐项过关,加大训练力度。我校高二文科学生大多物理化学基础知识较差才选择了文科,学习成绩不良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有主观的。客观因素除学生自身的生理和智力有缺陷外,还有在心理上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没及时解决等方面。但是,要使弱势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归根到底要落实到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上来。许多弱势生的问题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未得到各自所需的及时的关心和帮助。因此,教师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教学活动中,对弱势生都要格外关心爱护,多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学习困难。我认为,我们每一个教师一定要从弱势生的心理上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着手,从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上来落实对学困生进行循循善诱的启发和引导,进而促进其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最终达到促进学习困难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上一篇:浅谈如何做好体育教师下一篇: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