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战略意义

2024-05-19

企业发展战略意义(通用8篇)

企业发展战略意义 篇1

第一,谋划企业整体发展很重要。企业是一个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局部构成的整体。局部与整体各有各的问题,整体性问题不是各局部性问题之和,与局部性问题具有本质的区别。企业发展面临着很多整体性的问题,比如对内外部环境重大变化的反应问题,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整合问题,对生产要素和经营活动的平衡问题,对各种基本关系与矛盾的理顺问题等等。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局部性的问题,比如管理问题、技术问题、人才问题、体制问题、营销问题以及竞争问题等等。整体性问题与局部性问题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问题,两者是相互区别不能等同的问题。谋划好整体性问题是企业求得发展的根本性条件,在任何时刻都要牢牢把握好企业的整体发展。《矛盾论》中曾经提到过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主要矛盾,而主要矛盾既是局部性问题,也是整体性问题。

第二,谋划企业长期发展很重要。企业存在寿命,寿命有长有短。投资、经营者应该树立“长寿企业”意识。为了能使企业“长寿”,不仅要重视短期发展问题,更要重视长期发展问题。企业长期发展问题不是短期发展问题之和,不是说解决了一系列的短期发展问题就能够解决长期发展问题,因为长期发展问题与短期发展问题存在本质性的区别。企业想要“长寿”从客观上来说需要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发展目标问题、发展步骤问题、产品与技术创新问题、品牌与信誉问题、人才开发问题、文化建设问题等。这些问题不解决企业很难“长寿”。对未来问题不但要能提前想到,而且要懂得提前动手解决,因为解决任何问题都需要一个过程。为了吃梨,三年前就要种梨树;为了防老,年轻时就要生孩子。要正确把握好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若重视长期发展就要预测未来,虽然是困难的,但不是不可能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个别企业总是发愁这个或那个问题,孰不知很多愁事是不可能解决的,是因为当初该提前谋划的事情没有谋划。

第三,在对企业发展进行整体性、长期性谋划时把握好基本性问题很重要。一个企业就好比一棵大树,树叶长在树枝上,树枝长在树杈上,树杈长在树干上,树干长在树根上。在一个企业,树叶性的问题有成千上万,树杈性的问题有成百上千,而树根性的问题可就为数不多了。树干问题是树的根本性问题,树种问题是树的最基本性问题。领导人要集中精力谋划好企业发展的基本性问题,领导人要增强基本问题意识,不仅要把决定了的事情做好,也要注意决定本身是否有误,不要只忙于摆脱困境,也要忙于铲除产生困难的根源。

企业发展战略意义 篇2

企业金融与企业发展关系, 长久以来就是众多专家学者争论的话题。显而易见的是, 企业金融与企业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而且, 企业金融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是非常复杂的, 并不是很单纯的关系, 企业金融对企业发展, 并不完全是积极作用, 有时候, 企业金融对企业的发展也会起到不利的作用, 但是企业金融对企业发展不利的情况在总体上来说, 并不是很多的, 所以, 企业金融对企业发展在大多数情况下, 还是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所以要对企业金融与企业发展关系的意义进行一定的探究, 这样才能扬长避短, 更加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使我国的经济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 也有利于提高我国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 使我国能够有更大的希望屹立于世界经济之林。

二、企业金融与企业发展关系的现状分析

(一) 企业金融的资源配置,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对于资源的配置是金融的一个重要的特点, 所以企业金融也必然会涉及到资源的配置问题, 而企业金融对于资源的配置, 也就必然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如何利用企业金融对资源的配置, 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 这就要求企业金融在对企业资源进行配置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到企业的发展, 争取能够做出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配置。这样才能使企业能够得到更好发展, 而不是一味地进行金融的配置, 而不顾企业的发展, 这两者要结合起来, 切不可只顾其中的一个方面, 一定要充分地考虑周到, 最后再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

(二) 企业金融涉及公司的治理

企业金融中涉及到公司的治理, 公司制企业的出现, 以及发展, 随之而来的就是企业的治理问题, 一个企业的治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 如何治理好公司, 以及怎样的治理才能够使企业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如何才能够是企业治理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积极的, 有利的影响, 这是企业治理, 以及企业金融必须要特别仔细的考虑的问题之一, 企业金融在企业治理问题上, 要尤其的注意, 尽量的是企业金融对于企业的治理, 在最大的程度上, 最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 千万不能忽视企业治理企业发展的作用, 所以在企业金融对企业的治理过程中一定要格外地小心谨慎。

(三) 金融危机是不容忽视的

随着近年来金融危机的时有发生, 企业金融对于企业发展作用的弊端也就凸显出来了, 金融危机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而金融危机有的时候又是不可避免的, 金融危机的发生必然会对企业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 严重的时候, 金融危机对一个企业造成的影响, 还很有可能是致命的。有不少的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破产。金融危机的影响, 也引起了大家对于企业金融对企业发展关系的重视, 如何预防和应对, 企业金融对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三、企业金融与企业发展关系的对策建议

(一) 进行科学合理地资源配置

为企业争取最大的利益, 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发展, 为企业在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企业金融要充分利用好企业丰富的客户资源, 企业的客户资源, 无疑在企业金融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客户资源在企业金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 所以企业的客户资源在企业金融中也就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企业金融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一优势, 重视资源的分配, 对企业的客户资源, 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 争取使企业的客户资源优势发挥到最大, 从而使企业金融在企业发展中, 起到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使企业金融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二) 企业金融必然会影响到公司的治理

由于我国的企业并不能够直接地提供金融服务, 所以就需要对公司进行治理, 通过一定的企业金融组织来提供金融服务, 所以就必然会涉及到公司的治理, 只有有效地治理, 使企业金融组织能够更有效率, 更好地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才能使企业金融能够不至于在企业的发展中拖后腿。这样才为企业金融对企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提供机会。要想使企业金融能够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就必须要对企业进行治理, 对企业的参股对象, 以及集团的控股, 都要进行严格地治理, 以保证企业金融组织更好地发展, 同时还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重视, 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用科学合理的手段, 使企业能够有一个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 企业金融有一定的风险性

金融危机的发生, 也是人们意识到了企业金融对企业发展造成的巨大的负面影响, 所以要努力地, 尽可能地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 企业金融中要尤其的注意, 尽量避免危机的发生, 这就要求降低风险, 利用企业金融的分散功能, 尽量地是使风险分散开来, 要想降低风险, 通常情况下, 就要降低回报, 所以在企业金融中, 一定要将究平衡, 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回报, 这样的话, 就会使风险性增强, 而风险性的增强, 就加大了导致危机的可能性, 所以企业金融一定要衡量好。而企业金融要想尽可能地避免危机的发生, 就要尽量的降低风险, 而降低风险的有效的措施, 就是分散风险, 分散风险的同时, 也会对企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从而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是企业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 而风险的降低, 也为企业营造了一个相对来说, 更加安全, 更加有利于发展的环境, 所以在这一点上来说, 企业金融和企业发展也是相互促进的。

四、总结

总而言之, 企业金融对企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企业金融并不仅仅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 在特殊的时期, 企业金融也会有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时候, 但是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企业金融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然后充分利用好, 企业金融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然后尽最大努力避免, 企业金融对企业发展起到的不利的作用, 这样才能在更大程度上, 利用好企业金融的作用, 才能够使企业金融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更大的, 也是更好的作用。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中国企业也逐渐走上了国际的大舞台, 企业金融的问题也就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毫无意外地出现了。企业的发展关系本身就受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 所以企业的发展关系就必然会受到企业金融的影响, 而企业金融对企业发展关系的影响又是多方面的。企业金融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 企业金融对企业的发展, 并不总是促进的, 有时候, 还会起到一些相应的抑制作用, 这种情况也是不可避免的。

关键词:企业金融,企业发展,关系

参考文献

[1]甘启桂.企业金融与企业发展关系探究[J].商情, 2011 (39) .

[2]谢娟娟, 刘小瑜, 廖鹏.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支持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9) .

论发展循环经济对企业的战略意义 篇3

关键词:发展 循环经济 战略意义 自我调适 持续经营能力 持续盈利能力 绿色贸易壁垒

Research of strategic significance to enterpriseson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Huo Xiaorong

Abstract:Enterprises not only take part in socioeconomic activities,but also damage the quality of the environment,so companies have to bear the necessary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should be transferred external internalizing,but should adopt the circular economic production.In this paper,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are strategic initiatives of selfadjustment for enterprises,to adapt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are sustained viability of the strategic selection,sustained profitability and enhance their own competitive strategic initiatives,it isa strategic choice across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and so on for enterprise development reference.

Keywords:Development Circular economy Strategic significance Selfadjustment Sustained viability Sustained profitability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4-0014-02

企业既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同时也是环境质量的损害者,因此企业除承担起经济角色外还必须负担必要的环境责任。企业的环境责任不应仅仅是将其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更应该构筑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

循环经济的兴起,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日益加深的结果。然而,企业并未普遍、充分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循环经济至今还没有成为企业行为的自觉选择。企业循环经济行为要由被迫走向自觉,有赖于企业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的正确认识。循环经济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战略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自我调适,适应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

企业是环境的产物。现代企业是人类社会技术变革和制度变迁的结果,而这些变化也与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所谓适者生存,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具有经济、社会和环境三重责任。按照传统的生产过程末端治理范式,企业几乎只有经济责任,而且主要是为产权所有者谋取利益。但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企业不仅要承担经济责任,而且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只有同时承担起这三方面责任的企业,才算得上是优秀企业。

不同产业虽然资源消耗量和废物排放量差别很大,但毫无例外都要承担环境责任。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都从末端治理逐渐向天人循环范式转变。现在的环保工作,已经从一般性管理工作,变为企业核心业务和战略决策的一部分。

我国采取“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措施,实行了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损失赔偿制度。企业在强大的环保约束面前,大都采取末端治理方式处理三废问题,虽然取得一定的环保效果,但也产生以下问题:一是环境监管部门监督成本过高;二是环保设施初始投资大,治理成本高;三是治理技术难度大,“偷排”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的产生,是企业自我调适,适应环境变化的治本措施。

2.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获得持续经营能力的战略选择

企业是产品和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又是污染物的直接排放者。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驱动下,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造成和加深了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这一矛盾不仅威胁着企业自身的生存,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只有树立循环经济观念,进行制度和技术创新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缓解上述矛盾,获得持续经营能力。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有三个基本层次;一是企业内部循环。企业通过推行清洁生产,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延长产业链条,减少物料使用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二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循环。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价值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藕合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三是企业与社会之间循环。通过建立废物回收再利用体系,实现消费过程中和过程后物质与能量的循环。这三个层次的典型代表分别是美国杜邦化学公司、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和德国的双轨制回收系统。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通过三个层次的物质循环,可以达到既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凸显成本领先优势,使企业在取得巨大社会环境综合效益的同时,获得持续经营能力。

3.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获得持续盈利能力、提升自身竞争能力的战略举措

企业在新古典经济学中被视为生产函数,企业必须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原材料和能源是企业投入的主要构成部分。在生产规模一定的情况下,企业的生产成本不仅取决于投入要素的数量,而且取决于投入要素的价格。随着资源尤其是非再生资源日益短缺,资源价格不断攀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日益受制于资源投入产出率。

我国经济虽然保持了多年持续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方式落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低回报,我国自然资源支持体系也已经无法持续地发挥有效作用。

近几年,南方多个省市拉闸限电,石油、铜等原材料供应十分紧张,进口大幅度增长,资源约束矛盾日益尖锐。同时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很低,浪费严重。迅速膨胀的资源需求,拉动了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我国自03年起经历了粮食、煤炭等的涨价,使企业产品成本不断增加,企业盈利空间日益缩小。为了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不得不增加其出口产品的定价权。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若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经济模式,就会逐渐失去持续盈利能力并逐渐丧失自身的竞争优势。

事实上,在强大的资源约束面前,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并非仅有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而无经济效益,并非仅有成本支出而无利润贡献。据统计,我国工业产品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左右,若降低1%,就能取得10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使企业获得持续盈利能力和提升企业自身竞争优势,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企业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战略选择

随着世界环保运动的深入开展,人们对产品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在“禽流感”疫情发生之后,人们选择产品的标准正由传统的“物美价廉”向“环保、无污染、无公害”方面转化。与此同时,发达国家还在资源、环境等方面对发展中国家设置了目前难以达到的技术标准,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以节能为主要目的能效标准、标识已成为新的非关税壁垒。这对我国出口产品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数百个品种、5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因保护臭氧层的有关国际公约而被禁止生产和销售;4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因主要贸易对象国实施环境标志而面临市场准入问题。我国每年有70多亿美元的出口因“绿色壁垒”被禁止。这些情形表明,自觉实践循环经济,塑造绿色企业形象,已成为我国企业跨越“绿色壁垒”并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张新芝、刘凯.我国农业生态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3(2)

[2] 崔铁宁、刘双喜.生态农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趋势[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3)

[3] 汪怀建、周跃龙、黄锦.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循环经济探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1)

[4] 孙彦泉.生态经济与生态经济农业[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2,4(1)

[5] 陈良.生态经济: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J],2007,9

企业发展战略意义 篇4

ⅹⅹ农场

【内容摘要】本文浅谈了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当前垦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分析,阐述了垦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文化建设;作用;问题;对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我们农场的实际出发,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必须从企业文化建设入手,以北大荒核心价值观为准则,以农场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接受的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和企业形像标准为导向,以争创管局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先进场为动力,以实现经济社会决定性变化为目标,有力推动农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尤其是在实施强工攻坚进程中,垦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北大荒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更加重要,作用更加突出,意义更加重大。

一、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宝贵的物质及精神财富,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关键因素,是实现经济社会决定性变化的重要保证。谁掌握了先进的企业文化,谁就能掌握企业发展的主动权。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树立垦区企业良好形像,促进招商引资的需要

企业形像是企业通过外部特征和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被消费者和公众所认同的企业总体印像。它能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北大荒精神,是北大荒文化的基本内核,以“诚信、务实、创新、卓越”为特征的北大荒核心价值观,是北大荒文化的主要精髓。六十年来在几代北大荒人的不懈努力下,使“北大荒”这块金字招牌已扬名海内外,是我们招商引资,“强工兴垦”的无价之宝。我们ⅹⅹ农场在工业发展上本身不具备区位优势,正是由于农场党委近年来通过开展 “三优文明城市创建”、“礼仪ⅹⅹ”、“学习型机关”、“文明单位创建”、“共同富裕”等一系列活动,培育出了环境优美、服务优质、秩序优良、文明礼貌、积极向上、气象一新的社会文化氛围,吸引了众多客商,纷纷前来投资建厂。所以说,在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前,只有不断丰富良好的文化环境才能培育出广阔的工业发展空间。

(二)企业文化是强化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灵活有效的运行机制,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经营战略。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认为,海尔能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站稳脚跟,保持高速稳定的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围绕市场创新培育企业文化,通过市场创新激发每个员工的新活力,从而为企业高速稳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团队凝聚力。我们知道,企业文化是形成和建立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的“思想”,并且通过制度和机制得到集中体现。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灵活的运行机制,直接作用于员工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起着价值导向的作用,有力的促进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形成。企业文化就是要将企业的经营理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渗透到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科学的管理制度来实现的。制度建设又是企业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基础工作,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杜绝随意性,增强企业的自身约束机制,实现企业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锻造高素质员工队伍的需要 现代化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倡导以人为本,强化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隋凤富书记在总局党委扩大会议中指出:“实施强工战略,为垦区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创业,建功立业提供了一个崭新平台,可以锤炼一支更具战斗力和创造力的队伍”。当前垦区有大批大中专毕业生,农业富裕人员面临就业创业,这些人员进入企业后通过业务学习,思想教育,管理培训后会不断增强组织观念,纪律观念,逐步培养成一支精进业务、严于管理、善于经营的管理团队和业务精、作风正、积极向上、思想过硬的员工队伍,为垦区跨越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发展的需要

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文化含量日益加大,商品竞争是文化含量的竞争,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做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只能依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谋求生存和发展,这种竞争力,固定要靠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靠自身的硬投入,但同时还必须靠自身的高文化素质,靠文化的软投入,并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合力。当前,在企业的规模、资金、设备、技术力量等硬要素逐渐减少差距的形势下,哪个企业的软要素投入越大越有效,哪个企业就越有竞争力,在竞争中赢得优势的可能性也越大。如我们管局的宝泉酱业公司,多年来秉承“树质量第一的思想,酿顾客满意产品,建一流明星企业,创宝泉酱业名牌”的企业文化理念,逐步发展壮大,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黑龙江省的名牌食品,享誉海内外。再如我们宝泉岭管局近几年努力打造文化强局,成为全国曲艺之乡、版画之乡、省摄影之乡,我们宝泉岭的小品走上央视获得好评,我们的各种文化活动走出省外甚至走出国外。这些都充分展示了农垦形象,为招商引资、增强市场竞争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尤其是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培养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严峻形势下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当前垦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垦区多数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来看,还存在以下几点:

(一)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不够重视

民营企业普遍侧重于关注企业自身的赢利能力,精神领域建设受到忽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虽然很多民营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发展和文化建设关系的重要性,但是并不完全掌握其内涵和精髓。企业家忙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没有太多精力和时间去思考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企业文化体系不健全。

(二)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内涵

大部分民营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文化本来就是表面的、虚无飘渺的东西,目的仅仅停留于对外宣传企业的形象,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着重于偏向口号、标志、员工服饰等有形的东西,而忽略了企业文化内涵的打造,文化活动载体缺少新意。

(三)家族式管理制约了企业文化的发展,使企业文化等同于老板文化

垦区的民营企业大多数实行家族式管理。由于注资方式等方面的原因,这样的企业通常都打上了深厚的家族烙印。家族文化的局限性表现在经营者自身素质的不高,没有员工的广泛参与,缺乏民主决策和科学论证,这就造成企业文化的相对封闭性。

三、加强垦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培育企业精神

首先企业领导者要提高自身素质,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设计者、倡导者、建设者,具有总揽全局的作用,企业文化又体现着领导者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和领导风格,因此,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认真学习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知识,全面深刻地理解企业文化内涵,积极主动地践行企业文化建设活动,身先示范地带动企业全员参与进来,做企业文化建设强有力的推动者。

其次通过各种途径使广大企业领导和职工认识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不断发展、走向成熟的必备条件,是实现经济社会决定性变化的重要途径,是强场富民的重要举措,要从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提高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观念的落后往往葬送一个企业的前程。现在企业生产能力不能提升,真正的原因不在于缺乏资源、技术,而在于缺乏企业人追求卓越的新观念----使命感、责任感和方向感。而海尔集团正是拥有了这一点,才使自己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成为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

(二)科学设定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丰富企业文化内容,体现企业特色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必须明确,目标明确了之后,才能在一定时期内围绕目标开展活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二个系统。企业内部主要是调整好管理者和员工的关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产品质量,保持企业生产经营的有序进行。企业外部主要是调整好与客户的关系,不断满足客户新的需求,搜集反馈市场信息,扩大市场占有率。要鼓励和提倡企业在策划、设计自己的企业文化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研究场史、场情,把握本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避免“克隆”企业精神,出现雷同化的倾向。没有自己的特点,不但影响行为规范的实施,而且不利于企业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我们农垦各级部门要在尊重外来企业自身文化的基础上,把北大荒优秀文化与外来企业文化融为一体,合作包容,取长补短,逐步帮助民营企业建全完善人员培训、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用工薪酬、升迁奖惩等管理机制,达到激发员工爱岗敬业,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实现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相统一。

(三)坚持以人为本,让员工成为企业文化的设计师 决定企业成败的不是企业本身,而是企业管理团队,培养造就一批具备现代管理经验和能力的优秀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企业能否生存发展,人是第一因素,先进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保证。离开了广大员工的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只能变成空洞的口号。要采取多种措施为员工创造宽松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为员工提供发展的机会和平台,建立和完美有利于人才竞争和流动的机制,营造一个有利于员工充分发挥创造才能的文化环境,让其真正成为企业文化的设计师。广大员工既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又是企业文化的践行者,通过广大员工积极主动的参与,寻求大家共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让大家结合自身工作,讨论懂得企业为什么要确立这些理念,如何在以后的工作中实践这些理念,通过日积月累的修炼,这些理念就会成为企业的核心文化,得到企业员工的广泛认同,从而形成企业的凝聚力,战斗力。在实践中,我们要牢牢抓住北大荒核心价值观这条主线,搭建好群众文化活动这个平台,创新各种文化载体活动,同时抓好突出垦区和农场特点的文化产业,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

企业战略管理之矩阵的意义 篇5

最近一些朋友问我,企业为什么要实施矩阵管理?我想从项目管理、绩效管理与知识管理三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项目管理。企业可以被看作是一个饥渴的生物体,而它的食物就是它所接洽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项目从市场中来,到企业中去,通过企业的作业,成为最终的作品,为市场和企业都带来了新鲜的营养。在此期间,矩阵管理为每个“项目”提供了有效的“消化过程”,使得企业不会因“消化不良”而“缺乏营养”,也不会因“吃错喝高”而“上吐下泻”,这就是矩阵管理为企业的项目管理所带来的“理顺作用”。

二,绩效管理。没有懒惰的员工,只有低效的管理。绩效管理机制就像是企业的开胃药,让所有的“组织机能”都加快地运作起来。然而,这味开胃药却需要一个“药引”——团队。员工就像是企业中的“细胞”,而“细胞”只有形成“器脏”,即团队矩阵,组织才能有所作为,绩效管理机制才能施展作业。因此,实施绩效管理机制有两大前提:第一,目标管理。德鲁克曾说过,没有目标的机构,不能称之为组织。然而目标管理,不是想当然,不是凭感觉,而是靠组织的战略性思维文化。第二,团队管理。团队化的实际操作包括团队构成、团队责任、团队合作、团队考核与团队学习。这些战略性的组织安排都要产生于矩阵模式之上才会发生应有的功效。

三,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一个开始进入人力资源中层管理难度的、跨专业、跨行业的研究课题(由于涉及领域越发广泛,前两项与之相比只是人力资源的初级管理)。知识管理,是建立学习型企业的过程,是个人发展与组织成长的途径,是激发企业凝聚力、形成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是组织实现经久不衰神话的、变革管理的前提。然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人。是以人为本的、健康的组织形态。因此,作为一切中层次和高层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石,矩阵管理,从一开始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企业发展战略意义 篇6

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1、企业文化是企业运行的深层基础,关系企业的生与死。

企业文化吸纳了人类十分优秀的精神成果,为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隐性根基,为企业持续的健康的成长提供了最可靠的保障。反观好景不长的抑或长不大的企业,文化多是不成熟的、不合时宜的和不良的,良好文化的缺失导致了企业的畸形发展并最终导致生存权的丢失。所以,对今天的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来说,除了要做好传统的决策和用人这两项基本的工作外,塑造和革新企业的文化成为第三位的战略性、全局性工作,今天的经营者们,需要自觉地、精心地经营自己的文化,唯有如此,企业才能立足、才能做大作强、才能基业常青、成为百年老店。

2、文化对人的影响自然而且强力,适应文化是个人的主导动机。企业文化是与企业相伴而生的客观现象。早在企业这一经济组织形态诞生之时,就存在企业文化。目前,企业文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得到长足发展,企业文化学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企业文化之所以对企业经营管理起作用,是靠了其对职工的熏陶、感染和引导。企业 1

文化中所包容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作为一个群体心理定势及氛围存在于企业职工中。在这种企业文化面前,职工会自觉地按照企业的共同价值及行为准则去从事工作、学习、生活,发自内心地为企业创造财富,这种作用是无法去度量和计算的。

文化对人的影响自然而且强力,适应文化是个人的主导动机。自企业诞生之日起,企业文化便开始萌发,并随着企业的发展趋向明朗和成熟。塑造它的力量很多,主要为企业外部的社会大文化、行业特点、经济形势和企业内部的人性观、经营观念、管理方式、规章制度和员工的素质等。企业文化一经形成,立即会对员工的言谈举止产生反向作用力,成为员工行为的指针和坐标,从而拥有指导、约束、评价、激励、协调等多种功能,处于企业文化中的人们,很容易知道在这个组织中、在自己的小集体中如何做人做事、待人接物。有趣的是,人们对文化影响自身的过程常常浑然不知;另外,当人们的意志和言行与常规不符时,立马能感受到来自周围环境的强大文化压力,从而自动校正自己的行为以适应自身所处的环境,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追求自身与环境的和谐并对与环境的冲突恐惧不已。显然,文化是塑造个体面貌最自然、最经济、最强劲也是最富效果的势力。这便是文化的力量所在,这便是文化的神奇和厉害之处,这也是企业为什么要重视文化建设、强调文化战略的根本理由。

3、企业文化是企业运行的深层基础,关系企业的生与死。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企业文化研究的迄今最有价值的成果就是发现基业常青的抑或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企业,其必定拥有个性鲜明的适宜文化,这些文化往往吸纳了人类十分优秀的精神成果,为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隐性根基,为企业持续的健康的成长提供了最可靠的保障。反观好景不长的抑或长不大的企业,文化多是不成熟的、不合时宜的和不良的,良好文化的缺失导致了企业的畸形发展并最终导致生存权的丢失。所以,对今天的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来说,除了要做好传统的决策和用人这两项基本的工作外,塑造和革新企业的文化成为第三位的战略性、全局性工作,今天的经营者们,需要自觉地、精心地经营自己的文化,唯有如此,企业才能立足、才能做大作强、才能基业常青、成为百年老店。

4企业文化又是一种信念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心理的力量。这三种力量相互融通、促进,形成了企业文化优势,这是企业战胜困难,取得战略决策胜利的无形力量。特别是在当它的力量十分雄厚的时候,能够产生较强有力的经营结果,无论是在市场上的竞争,还是为客户提供服务,或是激励职工共同奋斗,企业文化均可以成为企业的指导思想。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当代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文化的内容与目标

1、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在于:物质文化建设(表层文化),包括生产资料文化、产品文化、环境文化,如:品牌、包装、厂容厂貌等。行为文化建设(中层文化),主要是对企业的人、财、物、事的各种动的和静的状态都有明确的标准和规定,如:行为、公关、服务等。理念文化建设(深层文化),包括变革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市场观念、服务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战略观念,还有民主意识、思维方式、经营管理思想,具体表现在劳动态度、行为取向和生活方式方面。、企业文化的目标

确定全体职工的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决定企业的命脉,关系企业的兴衰。现代企业不仅要实现物质价值,还要是文化价值,要充分认识企业竞争不仅是经济竞争,更是人的竞争、文化的竞争、伦理智慧的竞争。企业的最终目标是服务社会,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确立企业精神。培育有个性的企业精神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培育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内涵的企业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内在潜力,是企业文化的首要任务和主要内容。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广大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由企业的传统、经历、文化和企业领导人的管理哲学共同孕育的,并经过有意识的概括、总结、提炼而得到确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必须是集中体现一个企业独特的、具有鲜明的经营思想和个性风格,反映企业的信念和追求,并由企业倡导的一种精神。培养企业精神,要遵循时代性、先进性、激励性、效益性等原则,不仅要反映企业本质特征,而且要反映出行业的特点和本单位特色,体现出企业的经营理念。统一标识、服装、产品品牌、包装等,实施配套管理。在企业发展中还要以务实的态度不断完善企业视觉识别各要素,做到改进—否定—再改

进—再确定。包含企业标识、旗帜、广告语、服装、信笺、徽章、印刷品统一模式等等。以次规范员工行为礼仪和精神风貌,在社会上建立起企业的高度信任感和良好信誉。以人为本,树立精干高效的队伍形象,打造精神文化。企业文化实质是“人的文化”,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是企业的立足之本,企业职工是企业的主体,建设企业文化就必须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把着眼点放在人上,分别达到凝聚人心,树立共同理想,规范行动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形象扩大社会知名度的目的。为此要做好建立学习型组织;抓好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培育卓越的经营管理者,带动企业文化建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等相关工作。

三、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实施途径

企业文化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实体和手段,在生产经营实践中表现出来,也就是企业文化的载体。需要加快建立企业文化的体系框架工程。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把企业核心竞争力转化为市场竞争力”这一基本要求;体现“把握发展方向,具有先进性;体现时代特征,具有吸引力;塑造品牌标识,具有市场竞争力”,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建设是在企业文化相关的理念的形成、塑造、传播等过程中,重口号轻落实;重宣贯轻执行。突出在“建”字上,不仅要基于策划学、传播学的,更要关注于制度和措施。结合本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实际情况,企业文化建设途径主要有:

1、早会

早会就是在每周上班前用半个小时宣讲公司的价值观念。

2、思想小结

思想小结就是每半年,定期让员工按照企业文化的内容对照自己的行为,自我评判是否做到了企业要求,又如何改进。

3、张贴宣传企业文化的标语

把企业文化的核心观念写成标语,张贴于单位的显要位置。

4、树先进典型

给员工树立了一种形象化的行为标准和观念标志,通过先进员工的事迹,从而提升员工的行为。

5、外出参观学习

企业对员工所提出的要求是有道理的,因为先进的单位已经做到这一点,而我们没有做到这些是因为我们努力不够,我们应该改进工作向别人学习。

6、开展互评活动

互评活动是员工对照企业文化要求当众评价同事工作状态,也当众评价自己做的如何,并由同事评价自己做得如何,通过互评运动,摆明矛盾,消除分歧,改正缺点,发扬优点,明辨是非,以达到工作状态的优化。

7、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做到小型活动经常化,即:利用文体活动等形式丰富职工文化生活,赋予各种活动以生命强化视觉效应。

目前,对我国的企业来说,其所处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十分复杂,在前进的道路上,危机和机遇并存。要适应新的形势、化解危机和抓住

企业发展战略意义 篇7

一、企业文化含义

企业文化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提出, 是一种经济与文化融合的产物, 其将现代企业作为一种综合文化进行研究, 主要指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企业精神、价值观念、经营境界与方式及职工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在现阶段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 企业文化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与生存。

随着企业生产方式、所在区域等方面的不同, 企业文化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但基本性特征主要有10个方面, 分别为:社会性、民族性、融合性、人本性、过程性、渗透性、自觉性、实践性、传承性及创造性。此外, 随着企业员工不断的融入与更换, 刚进入企业的人员首先需学习企业的具体文化, 领会企业文化的精髓, 才能有效地融合到企业环境当中, 同时随着其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对企业文化的发展又有着促进的作用。

二、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与提升过程中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分别为:引领作用、制约作用、鼓舞作用及凝聚作用。现将其分述如下:

1.引领作用

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最终的价值取向, 决定了企业追求的最终目标。不同性格的员工组成了企业大集体。企业文化为每位员工价值的总体体现, 能够引领企业朝向某个特定的目标不断前进。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能够实现对员工心理的调节, 实现员工行为心理的塑造。企业文化的这种功能员工往往意识不到, 具体表现在对企业价值、企业行为及员工个人的引领作用。

2.制约作用

企业文化的制约作用主要为企业文化对员工行为及思想的制约, 使员工的行为与思想在不成文的制度下进行运作。企业文化的该种作用是以自觉性为基础的, 保证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 无形地制约了员工的行为。企业文化这种无形的制度和企业有形制度融合之后, 其总体的作用是非常强大的。企业文化的约束不是制度式的硬约束, 而是一种软约束, 这种软约束等于组织中弥漫的企业文化氛围、共同的习俗内容, 造成强大的个体行为从众化的群体心理压力和动力, 使组织成员产生心理共鸣, 继而产生行为的自我控制。

3.凝聚作用

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相对于其他作用表现得更为直接, 是一种企业表明的文化制度, 在该种表明的文化制度下, 企业的文化将企业员工形成一个共同的利益体, 最终在企业员工内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柱, 保证员工紧紧地团结到一起, 并随着企业的不断运行, 该种凝聚作用将会表现得更大。

4.鼓舞作用

企业文化的鼓舞作用是企业精神和员工内心的一种互动, 在企业文化的影响下, 员工产生了一种较强的使命感, 认识到自身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从而以更为高效的状态进入到企业分给自己的工作当中, 更好地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同时, 企业文化的鼓舞作用也是一种无形的作用。

三、优秀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发展案例分析

本文以长安公司和海尔企业为例, 来分析优秀企业文化建设对促进企业发展与提升的作用。

长安公司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其创始人为李鸿章。改革开发之后, 逐步进入到汽车的生产与销售行业, 至今在国内外均有着较好的知名度。同时在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等影响下, 长安公司非常注重自身企业文化的建设, 现阶段已经实现了以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形象、以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品牌、以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综合素质及以企业文化决胜新世纪市场竞争。

同时, 长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不仅仅表现在对新产品开发、 新产品的规划方面, 同时在企业发展制度创新、企业形象提升、员工素质增强、社会总体影响、提升企业整体凝聚力等方面均进行了较为积极的投入建设。最终确立了以军名品为企业文化的建设方向, 逐步形成了以文化建立促进企业科研发展的企业发展理念, 特别是在汽车的自主品牌发展方面, 更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文化建设。最终形成了长安公司较为独特的企业文化, 形成了立即行动、 敏捷反应的企业整体作风, 提升了长安公司追求效率、追求速度的文化理念。该种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长安企业更好的适应了现阶段激烈市场竞争的需求, 以文化促进企业发展, 以文化促进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 促使了长安企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把握汽车市场的动向, 同时高效率、快速度地做出反应, 其是一种高水平的执行力, 同时也是一种言必行、行必果的最终企业文化境界。

海尔是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 1984年创立于青岛, 现任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是海尔的主要创始人。目前, 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1个工业园, 5大研发中心, 19个海外贸易公司, 全球员工超过8万人。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 是在海尔三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 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 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 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此外, 海尔企业文化建设, 同时也是以我国的基本社会心理与民族文化传统为基础的, 并充分结合社会的不断转型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充分将自身企业的发展与员工价值的实现融合到一起, 全面树立独特的海尔文化, 构建了“高标准精细活零缺陷”的质量观念, 树立了“资本是船品牌是帆企业是人文化是魂”的企业文化品牌理念, 最终促使海尔集团不断发展, 不断壮大。

四、增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发展的策略分析

1.树立企业价值观, 确立企业文化核心

所谓的企业价值观为企业基本信念, 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基本价值理念,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企业价值观直接地影响到员工行为, 是企业员工均必须遵守的信条,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具体树立企业价值观的过程中,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 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价值观念, 其对企业的各项活动均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具体表现在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当中。第二, 应培育出企业不同的哲学思想、文化理念, 其为在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企业精神, 是一种企业员工均认可的企业发展真理。

2.推进企业文化创新, 保证企业文化与时俱进

随着企业面临市场竞争形势的不断变化, 企业文化作为新时期企业管理模式之一, 其首先必须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变化。 同时相关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也表明, 企业文化的建设并非是恒久不变的, 其需要根据企业经营规模、市场经济形势等方面的变化做出针对性调整, 因此, 在企业所处环境的基础之上, 全面推进企业文化的创新, 保证企业文化与时俱进对于保证企业文化的建设服务于企业发展是非常关键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企业应大胆进入企业文化理论的革新, 用现代化创新理念应对企业文化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碍, 逐步转化企业员工的行为习惯, 更好地使企业文化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使企业发展满足与市场竞争的需求, 使企业的竞争力与企业创新同时出现。在这里, 企业管理者深刻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认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符合核心竞争力动态化的特质, 才能形成对手不可代替的竞争优势。

除上述措施之外, 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还需更好地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机制, 明确出企业的管理职责, 充分利用企业内外的各种文化资源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此外还应当推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

五、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各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全面地在企业内部构建出出色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与提升是非常关键的。因此, 各大企业领导者与管理者应首先充分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采取针对性措施, 构建出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 使企业文化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企业管理已经从传统的制度管理、经验管理进入到文化管理的阶段, 企业最终的竞争在很多方面可归结为企业文化力的竞争, 企业的文化对企业的发展与提升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文中从企业文化含义分析入手, 分析了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与提升过程中的作用, 并以长安企业为例说明优秀企业文化建设对促进企业发展与提升的作用, 最后针对性提出了增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企业文化,文化建设,企业发展,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石铁英.企业发展文化铸魂——浅谈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 (11) :55.

[2]何淼, 汪毅.企业文化测量的实证研究——对一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调查与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 (12) :88-91.

[3]吴双平.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健康科学发展——加强和深化广西企业文化建设调研报告[J].广西经济, 2014, (9) :55-57.

战略纵深对地头蛇企业的意义 篇8

在蒸汽机、内燃机、发电机为人类科学技术代表的机械化时代,机械战争是最主要的战争形式。飞机、坦克、舰艇、火炮的数量决定了战斗力的强弱,战争方式一般是先实施空中打击,再进行陆地推进,赢得战争。这是线性战争时代。

但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最近三十年,战争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制胜因素也发生了颠覆性变化,我们称之“非线性战争时代”。在今天,信息优势一方往往能通过先期发现、先期决策、实时指挥、实时攻击,在战争中先人一招,甚至以信息化技术干扰、控制对方,从而获取战争胜利。此时,信息不对称给一支军队带来的伤害,远远超过传统的火力不对称和兵力不对称。

战略纵深在线性战争时代非常重要。大的战略纵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对方的兵力密度降低,这使得防御方不仅有足够的空间迟滞敌人的进攻,为组织防御争取空间,也可以使己方有足够的空间消磨对方的进攻力量。

而没有战略纵深空间的国家,则会很快在战略机动上处于下风。二战期间,德军以“闪电战”入侵波兰,由于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部署,结果拥有2800门火炮、400余架飞机、30个步兵师、11个骑兵旅、2个摩托化旅,总兵力达100万人的波兰,仅抵抗了不到一个月即宣布投降。

今天的战略纵深概念,除了地域之外,还涵盖了信息化技术、新型兵种、武器等内容。

战略纵深对地头蛇企业的意义

战略纵深对于地头蛇式生存的企业来说,又有何意义?

我们所讲的“线性市场竞争”时代,主要指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前30年。这30年中,尽管市场变化日新月异,但由于消费水平差异巨大、通路多样性、交通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导致发达市场与低线市场差异巨大,低线市场成为天然屏障,养活了一大批二三线品牌甚至杂牌企业。

尽管低线市场的屏障依然存在,但我们应当看到正在发生的变化。随着农村消费力逐渐增强(农村消费者品牌意识抬头),终端形态变化(超市进农村),交通设施改善(村村通公路工程),使得以往低线市场企业赖以生存的屏障正在逐渐打破。在某些区域,如湖北农村市场,前两年还甚嚣尘上的一些杂牌饮料,现在已经被两乐、娃哈哈、康师傅等品牌几乎“赶尽杀绝”了。

一线品牌进入低线市场的天然壁垒正在消除,一旦一线品牌找到感觉,地头蛇品牌的日子将会难过,而杂牌面临的就是灭亡。

借用线性战争时代的战略纵深理论,可以推理一个拥有较大战略纵深的企业,往往在竞争中生存能力更强。

首先,它较大的市场范围往往能摊薄对手的市场投入,使得再强大的对手也无法“毕其功于一役”;其次,它各个细分市场之间能相互呼应,利润也能互相支撑,让市场防御方短期内不至于被对手强大的投入耗得弹尽粮绝。

这种利用“地缘优势”在一定区域内获得生存发展的模式,在之前30年的市场竞争中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仍然都是有效的。

上一篇:美丽校园下一篇:快乐的一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