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论文

2024-08-23

现代教育论文(精选8篇)

现代教育论文 篇1

教学设计作为教育科学中的一门学问,是受一定的教育观念,支配的。教育观念并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它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以及教育自身发展的集中体现。现代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社会需求日益发展,教育观念也随之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更新。

教学设计是在满足信息社会对教学效率、效果等急切的需求中应运而生。它是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思想的。

现代教育观念是在传统教育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需求所决定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变化,教育观念也随之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育”的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代大教育观是从学校内外以及终身教育的广义角度来考虑整个教育问题,即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而改变了“学校即教育”的狭益教育观;

第二,传统教育观念常常把学生分为三流九等,不承认、不尊重学生的个性,对学生的差异持消极态度,使教学效果维持在三个1/3上(即1/3学生达到优秀,1/3学生处于中等,1/3则位于下等);而现代教育观念相信学生“人人都能学习”,承认、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并认识到学生在自信心、创造力、决策能力、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对社会和自我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为满足社会对人才质和量的需要,则必须从学入手,不仅重视教师的教,更关心学生的学,力图让所有学生处于教育的优势之中,激发其学习的内驱力,建立起学习、生活的信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取得成功的学习。

第三,现代教育观念强调教与学的辩证统一,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既重视教师在学生认知发展中的作用,也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活动。

第四,传统的知识教学观改变为现代的发展教学观。教学不再停留在封闭式的传授知识和技能上,而是强调在知识技能基础上开发学生智力,强调开放式教学,把整个世界向学习者开放,让学生学习到不断更新的知识和知识掌握的认知过程,特别是注意创设学习情境、鼓励和启发学生自己去探求、得出结论、解决问题,并逐步建立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的策略,培养信息处理的能力,培养批评性思考、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应变能力与实验能力。

第五,现代教育观念打破了以往单一的、面对面的集体授课方式,而发展为个别化教学、小组交互教学与集体授课教学等各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合理选择或结合使用,其中特别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环境的创造。

第六,现代教育观念强调信息社会的资源共享,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效果,必须有效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人类资源和非人类资源,借助一切教学方法和媒体手段的协同作用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如从过去依靠书本、黑板等单媒体进行单向传递的教学已发展为利用多媒体的优化组合进行双向交互式的教学。

第七,现代教育观念特别重视目标和评价。教育、教学目标的阐述从传统的模棱两可到清晰、明确;教学评价也从传统的临时性的主观评价而提倡建立以目标为多考的评价学习结果的客观标准。

第八,现代教育观念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行为、教学内容与学生行为的相互作用,是一种复杂的知识性、社会性和心理性的交互过程,但不是不可预测的,经过系统的科学分析是可以找出其规律和模式的。因此,也一定能够科学地、有意识地去进行设计的。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也不再是完全靠经验积累和老教师的传、帮、带,而可以通过科学的培训来达到。

现代教育论文 篇2

余姚市实验小学创建于1908年, 历经女子小学堂、学宫小学、康节小学、实验小学, 一百多年来, 一脉相承。学校曾先后获得全国红旗大队、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体卫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注·提”教学实验先进单位、浙江省教科研先进集体、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国防教育先进集体、浙江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这些荣誉的取得都离不开学校现代化、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更离不开学校一代又一代教师的努力。

余姚市实验小学本着“科教兴国, 教育先行。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 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根本大计”, 努力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指示, 积极发展学校现代教育技术, 加快学校的教育现代化进程, 巩固和发展多种媒体优化组合教学;积极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 推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学校的实际, 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各项工作, 努力使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 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我们的方法

1. 以组织为保障, 规范现代教育技术管理

早在1988年学校根据现有条件 (学校有传统, 设备有保障, 师资有优势, 教师有基础) , 将计算机教育作为了学校特色来发展, 历任领导都十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重视校园现代化建设。学校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领导小组, 由校长担任组长, 组员都是信息技术方面有一定能力的专职教师, 同时建立了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小组。设想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制定了教师培训等规划, 以其努力促进学校的特色形成。学校现有2名电教专职教师 (兼任网管工作) , 3名计算机专职教师, 还有4名兼职信息管理教师。他们中有省特级教师、宁波市名师、省教坛新秀、市学科骨干教师等。学校还与市科协及电教中心建立了协作关系, 以其及时得到前沿的信息, 得到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 实现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提高。

2. 以现代化为目标, 按标准配置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设备

学校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投入作为学校重要工作来抓, 1998年基本实现教育设施的现代化标准。标准的计算机教室、电化教室、语音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 音乐、科学、体育、综合实践等学科的设备配置也均达到或超过省级示范实验小学标准。

随着时间的推移, 数字化进程的加快, 近几年学校又分别添置和更新了实物 (视频) 展示台、录音机、电视机、打印机、液晶投影仪等设施设备。做到了每位教师都有一台最新的电脑, 每个办公室都有一台至几台打印机, 每个班级都有多媒体展示平台, 学校建立了千兆校园计算机网络、安装了浙大校园网络管理平台、安博管理软件, 构建了闭路电视系统, 同时为每个专用教室都配备适合现代教育的设备, 校园音响作到了全覆盖, 等等。学校拥有两台摄录像机, 一套视音频编辑系统, 并拥有完整的一套调音台、影碟机系统, 卫星天线一套, 电子屏幕一块, 还有一个现代教育技术设备齐全的蓝翔梦剧场等。去年学校又投入60万元, 建设了两个省级标准的主播教室。

3. 以应用为目的,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效益

学校重视网站建设, 专门请杭州市电脑公司进行网络规划, 一名计算机专职教师赴上海和宁波进行了网页制作培训。学校网站开设了学校概况、教师之家、雏鹰天地、教育科研、百年校庆、家校联系、BOLG等栏目。本着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理念, 学校先后又开辟了“走进河姆渡”、“小学科普网”、“书香校园”、“青苗文明岗”、“春晖文明岗”、“教学资源库”等子网页, 每个字网页都分别由专人维护。2009年确定为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2009~2014年) , 同时学校校园网站获浙江省优秀校园网站评比一等奖。

为使设备发挥效益, 学校近几年每年都要购置大量的学科类教学软件资源, 供教学使用, 现已形成6大类的资料库。同时学校制定出台了电化教室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多媒体课件制作奖励制度、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登记制度、办公室电脑使用管理制度、教师笔记本电脑使用制度, 等等。现代化的设施环境, 为实现协作学习、个别化学习提供了硬件基础。近两年, 学校凭借信息技术优势开展了网络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特别是在省级课题《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生主题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引导下, 学校教学模式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4. 以培训为手段, 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提高学校现代化教育水平, 教师培训是关键。学校制定了《现代教育技术十五培训规划》, 先后组织了校长、专职电教人员、学科教师三个层面的培训, 并做到培训与学习相结合:学校充分利用师资优势, 建立了一套规范的自培制度, 学校利用级段和教研组组合形式进行长期信息技术的培训。培训与应用相结合:学校从1996年开始先后进行了三轮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第一轮以中级培训为主, 普及计算机知识;第二轮以课件学习为主, 提高辅助课堂教学的能力, 第三轮以网络培训为主, 创新学习、科研模式) 。有大部分教师通过了计算机国家三级考核。随着学校网站众多子网页的添设, 这些维护员的网络管理水平日益见长, 学校又通过他们来提高其他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和制作水平。现全校95%以上教师均能使用网络资源查找资料, 50%以上的教师能根据教材实际自己制作课件, 在平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上课。

5. 以科研为依托, 实践现代教育技术课题

学校重视现代教育手段与现代教育理论的结合。1994年确立《小学计算机教学研究》实践课题, 并在1995年在宁波市立项, 1997年课题在宁波市评比中获三等奖。1998年根据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特别在计算机教育方面的优势, 将《小学计算机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申报了宁波市人民政府首届基础教育优秀成果获二等奖, 课题主报告还荣获浙江省首届计算机教育论文二等奖。

1999年起, 学校分别向省电教馆、宁波市教科所申报了《计算机多媒体在学科教学应用模式的研究》《网络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等课题。2003年两课题《网络环境下的主题探究学习模式的研究》《网络道德教育的实践》分别在浙江省、余姚市立项。《网络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获省三等奖, 宁波市学科论文一等奖;《计算机多媒体在学科教学应用模式的研究》获宁波科研成果三等奖。近三年学校先后有《网络教学热中的冷思考》《让语言教学重新焕发生命》《电化教育中实施快乐教育》《利用电教媒体进行行为规范教育》《计算机操作教学中的“三结合”》等近十篇现代教育技术论文在CN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省级课题《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生主题探究性学习模式》是学校进一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入和深化。

●●我们的成效

1.提高了信息化进程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丰富学习资源, 改善学习环境, 培养创新型人才, 是现代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方式和目标的要求。去年学校再次被浙江省教育厅确立为“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2009~2014年) ”, 以此学校进一步以校园网为依托, 以教科研为先导, 从管理、教学、提高师生素养等入手, 全面实践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和建设。现学校的两个校区实现了网络视频对接, 管理者通过视频进行事物的商讨, 教师们通过视频进行教研对话, 学生通过视频相互展示自己。学校95%以上教师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 会运用网络进行资料的查找。电脑备课、网络沟通等这不仅拓展了教师的信息视野, 提高了教学效率, 也使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教育教学环境中, 增强了学习兴趣, 显现了学习效果。

2.凸显了师生素质

学校先后涌现出信息技术的省特级教师一名、宁波市名教师一名、省教坛新秀一名。多名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在省级、宁波市级获佳绩。三年级至六年级开齐开足信息技术课, 保证每周一课时, 让学生从小就学习信息技术技能, 培养信息素养。学生的操作水平、信息意识得到较大提高, 十余年来在各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赛中有280多人次获奖, 并取得宁波市第18次夺冠的殊荣。学校初步实现了办公无纸化, 这对师生低碳生活习惯的养成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同时学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成就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 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曾连续四次获余姚市教育十大新闻, 2000年又获宁波市教书育人十件新事之一, 并多次受到嘉奖。

●●我们的思考

从现代教育技术到现代教育艺术 篇3

一、科学选择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提升。当代高中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众多,而且对这些信息技术充满认知兴趣。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教师需要科学筛选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声音、图像、视频、动画、文字等信息处理技术,将学习内容立体呈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热情被点燃起来,课堂学习效果自然会大幅度提升。

例如,在学习《赤壁赋》时,为让学生尽快进入教学情境之中,我特别播放了初中时学习过的《核舟记》相关图片。当学生对文字进行梳理之后,我又开始播放由本班学生参与录制的配乐朗诵。由于音乐、画面和教材内容形成和谐统一,又是同学朗读的课文,自然要特别关注。在小组讨论时,我提出几个思考问题:思考作者为何而乐?第二节中作者悲从何来?第三节中客悲的原因是什么呢?最后一段作者和客人是怎么转悲为喜的呢?由于前面有很好铺垫,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教师成功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开文本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多媒体画面引发学生回忆,配乐朗读又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得课堂学习呈现良性化。使用多媒体课件已经成为课堂教学常态,但要科学设计运用课件还需要教师做出更多努力。

二、优化课堂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有些教师解决某些重难点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很丰富,教师往往是自己讲得口干舌燥,但学生依然是听得稀里糊涂。因此,改变教学意识,制定教学重难点突破策略,便显得异常重要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用声光电技术将一些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这样可以充分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优化处理,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突破教学重难点做好技术环境铺垫。

优化教育技术,要求教师能够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接受实际制定教学措施。例如,在学习《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时,为让学生能够顺利掌握阅读现代文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举行全校局域网语文课堂互动活动。学生们同时登录学校局域网,进入互动平台,对同一篇文章进行网上互问互答。一个班级学生负责提出问题,另一个班学生负责回答问题,然后进行轮换。由于是网上互动,学生参与热情非常高,争先恐后地提问解答,课堂学习研究气氛特别浓烈。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利用网络技术展开不同班级教学互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由于涉及竞赛性质,学生自然不甘落后,课堂教学进入最佳状态。教师给出一些点拨,学生自然会心领神会的。

三、合理运用教育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彻底放弃“一言堂”,要少讲多练,特别是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扩展课堂容量,为学生主动探索提供更广阔平台。现代教育技术运用,需要教师进行方法筛选、进程优化、信息整合,为学生呈现针对性更强教育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提供课文背景材料,引导学生理解文本;通过丰富信息传递,调动学生情感体验,促进学生领会文本的思想感情;利用课件还可以渲染课堂气氛,促进文本生本对话。这对培养学生健康审美观价值观都有重要帮助。

例如,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我准备了微视频,播放毛泽东影视片断,从影像中感知伟人的风采。学生不仅对毛泽东有了更多认知,也被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所吸引。再让学生来读这首词,很明显能够感受到学生认知的提升。原来学生朗读诗词的节奏普遍较快,很容易破坏作品的内质,难以表达作者的情感。可看过电影剪辑之后,学生朗读速度明显降低,语气中自信力量大大增加,这说明电影教育技术的运用是卓有成效的。

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有效整合,为课堂教学量身定做各种教学辅助手段,特别是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科学运用,能够集中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艺术化,让课堂教学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为学生高效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教育现代化与现代性 篇4

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是指建立一种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的,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型教育体系。教育体系的要素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育手段和方法、教育管理等。实现教育现代化要求必须更新旧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改革旧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育手段方法、教学模式、教育评价体系和教育管理体制,以适应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

教育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以现代教育科学及其相近学科理论为指导,以服务国家现代化为目标,是以促进教育主体———人的现代化和全面素质发展为核心的一系列教育历史变革过程。

教育现代性

认为教育现代性的本质规定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教育现代性是用以描述现代教育的一个概念。与教育现代性相对的概念是教育前现代性。在此,教育前现代性的语义不在于对历史过程的分界,而在于所表征的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前现代性(即在看待两者的关系上,它以社会或社会群体为本),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教育现象的前现代性特征。二,教育现代性既是一种文化价值的规定,也是一种以反思批判为主要特征的思维力一式的规定。三,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它不像教育前现代性那样,以群体为本位,而是以个体为体位;它以理性主义、个体主体性发展或个体自由为核心取向。

教育现代化与现代性的关系 1。现代性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现代性是现代化的基础,现代性的文化价值观念渗透于现代化的实现过程,与此同时,现代性的文化价值主张—个体主体性发展又是现代化实现的目标,“现代化就是努力实现现代性目标的社会改造,”。在现代性视域下的现代化是指现代性的客观社会运动或理性化的过程。“所谓现代化,具体体现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现代性生长和构成的过程。作为现代化的主要构成因素,现代性的生成、推演和铺陈即形成了所谓现代化的进程。如果说,现代性是一种点状的现象,一种抽象的理念,那么现代化就是这一理念扩张的历史进程,一种广泛蔓延的现实状态。换言之,现代性是现代化的理论抽象、基本框架;现代化是现代性的具体实现、现实展示;”因而,现代性是“唯一的,现代化却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虽然现代化是现代性‘化’的过程,但现代性不是任何一种现代化的结果。”正因为现代性是现代化的理论抽象、基本框架,所以“有了现代性概念,似乎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化。”循此而言,界定和启用“现代性”这一概念绝不是一种无谓之举。

2、教育现代化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1)教育现代性与教育现代化之间的联系

从教育现代性的文化价值侧面与教育现代化之间的联系来看,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性的社会运动,是教育现代性文化价值的客观社会运动或实现过程;教育现代性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不仅支配着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和方向,而且是教育现代化的社会运动过程的合理性根据。从教育现代性的反思侧面与教育现代化的联系来看,一方面,教育现代性通过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反思、批判、重建,从而调节、改造、修正、甚至重塑教育现代化过程;另一方面,教育现代性与教育现代化具有时间绵延的一致性;这也即教育现代性的反思是与教育现代性的文化价值方案的实施(或现代化进程)相伴相生的,教育现代性的反思内在于教育现代性所持文化价值的社会运动,人们在教育现代性的发展过程中展开对教育现代性的反思、批判。例如在西方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早有著名的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卢梭对教育现代性文化价值引发的问题的反思、批判,后又有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家、新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家等对教育现代性问题的反思批判等;在我国则早有梁启超对现代教育制度的反思批判,尔后又有科学与玄学论争中人们对教育现代性的反思、批判,新儒家在文化教育传统的现代性转换的探寻中所展开的对文化教育现代性的反思,更切近的则是我国1990年代以来有关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话语中人们对教育现代性的反思、批判,等等。

(2)教育现代性与教育现代化之间的区别

从教育现代性的文化侧面与教育现代化的区别来看:(1)教育现代性指涉的是现代教育的文化精神形态,对教育现代性的研究应是理论取向的研究,属教育文化哲学研究范畴,它所建构的是以理性主义、个体主体性为核心的教育文化价值的理论模式;而教育现代化是以形成人的现代性的文化精神品质为核心,以现代物质技术条件为基础,以制度化教育为主体,建立民主、法制、开放、多元的现代教育制度的过程;所以,教育现代化研究应是实践取向的研究,它围绕教育制度、教育管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技术、教育组织形式等要素,建构以实现人的现代性文化精神品质为目标的实践模式。(2)教育现代性与教育现代化处于不同的层面,教育现代化问题处于显性层面,对于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结果,人们总是过建立可度量的动态指标去测度;相对于教育现代化而言,教育现代性问题是现代教育问题中深层次的根本性问题,它蕴含于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处于隐性层面,它不象教育现代化那样是可测度的。(3)教育现代性具有普世性,而教育现代化则具有特殊性。现代性作为现代社会的主导性文化型态,在总体上源于西方;内发于西方的现代性在世界上扩展开来,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后发型或植入型现代化国家的现代性的参照标准,所以现代性呈现出普世性的特点,当今,“在全球日渐紧密的联系网络之中,普世化的格调将越来越具有普遍性,”具有普世性特点的现代性对各民族国家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现代性之普世性的特征更显突出。同样,教育现代性在原发型现代化国家和后发型现代化国家之间也呈现出一致性或普世性特点。但普世性的教育现代性的社会运动或现代化又是、也必然是与各个民族国家的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传统相遇、结合的,又是各民族国家自主选择的产物,因而各民族国家的教育现代化又呈现各具特色的“面相”。教育现代性的价值观念是普世性的,但教育现代性的实现方式则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从教育现代性的反思侧面与教育现代化的区别来看,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性的实现过程,而教育现代性的反思是对教育现代化过程及其结果的反思,它在对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同时,对教育现代性本身作出价值重估,进而对现代教育的价值进行重构。教育现代化过程具有客观实在性,是主体积极的实践过程,但相对而言,教育现代性的反思是主体性的更高体现,是主体意识的更加自觉,两者处于主体意识的不同层面。

由上可见,教育现代性与教育现代化两者既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也存在明显的区别,存在学理上的分疏。所以,我们可将它们作相对分离,把它们当作两个相对独立的论域来对待,并在此基础上,突显教育现代性的研究。这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篇5

一一固始县分水亭镇一中

杨阳

英国历史学家埃里克•阿希比认为教育史上曾发生过三次重大的教育历史革命,现在正经历第四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将教育青年人的责任从家族转移到专业教师手中。第二次革命是采用了书写,作为口语同要重要的教育工具。第三次是发明印刷术和普遍使用教科书。第四次是现在正在发生的数字音像技术、卫生广播、电视技术、计算机多媒体和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络通讯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在教育领域的逐步应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逐步应用于教育,并不仅仅意味着多了几种新的教育手段,而是将对整个教育系统发生全方位、多层次的深远影响。

一、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无疑会为教师提供许多便利。几

十、几百年来教育一直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各个国家、各个地区,教育都是最大的产业。现代教育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师的劳动生产率。教师可以选择自己最满意的技术手段来达到最佳的效果。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使教师的工作不再千篇一律,周而复始。可以使教学工作被动性、单调性减少,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加。可以使教学的趣味性增加,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保持旺盛的学习劲头。

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使教师不再忙于大量的无休止的事务性的工作,运用计算机来管理教学,其效率之高和误差之小,是传

统的管理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例如,期末考试的出题、打印、校对、印刷等历来是学校头疼的事,有了计算机的题库管理,便可迎刃而解。

教师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可以为自身学习和提高带来很多方便。教师不脱产就可以学完许多新的课程。计算机网络和信息资料库,使教师不再受学校或地方图书馆的限制。一些过去无法开设的课程,也因为教学软件的普及而变得易如反掌,例如,火山爆发、山洪、地震、生物进化、种子发芽、化学实验等。

当然,由于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不断运用,也必然是教师面临一些新的挑战。许多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传统的中心人物,学生将开始成为中心。这个作用的转变,要求教师发挥与传统作用不相同的新作用。教师必须学会选择和开发新课件,否则,在多种媒体的综合利用中,他们只能是被动的追随者。教师必须学会当一个群体的组织者,学生自学的咨询者和学生智力交流的协调者,否则,他们将无法面对学生新的需要而在学生面前茫然失措。

面对新的教育技术,教师的智能结构必须增加新的东西。他们必须学习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同时,再学习和教育技术有关的硬件和软件的知识,学会使用计算机,学会自编简单的程序。

二、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的影响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有权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像这样一些有关学生在教学过程中

有关地位的论述,早就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学生能否真正的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并不取决于教育者的良好愿望。事实上,在传统的教育技术条件下,学生很少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往往是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学生缺乏应有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丧失了应有的创造性。

但是,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一旦成为学生的“智能老师”,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来安排自己的学习,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变为学生自定步调的学习模式。面对电视、录像、电子计算机等新来的“老师”,他们不再局促不安,不再担心“老师”会累,会有事,会瞧不起自己。

学生可以任意调节“老师”的教学进度,随时可以要求“老师”重来一遍。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保护。他们可以从自己不断取得的进步中,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从而增强自信心,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在电子计算机等“老师”面前,学生可以从容不迫的学习,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自由的安排学习。

在新来的“智能老师”面前,学生必须改变消极的接受信息,等待“填食物”、“灌输”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而变成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学生必须在众多的利用计算机学习的系统中,学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努力成为与教师同等地位的计算机网络成员、数据库用户、课件的开发者与创造者。

当然,在计算机、电视机、录像机等以其生动、形象而吸引众多学生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出一些新的问题。许多长期与电子计算机打交道的儿童中,会出现视力下降、急躁,与教师和家长感情疏远、自私、孤僻、语言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下降等问题。因此,不管是何种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都必然的存在教师如何去科学引导学生的问题。任何先进的教学手段,都不可能完全的代替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的感化和陶冶作用,是任何先进的教学手段都无法替代的。

三、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内容

课程问题在任何一个教育体系中都居于中心地位、实力地位。因为教育目的必须依靠一定的内容安排来实现和体现,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都是由内容决定、为内容服务的;教学的质量、水平和评价标准,主要看教学内容以及实现的怎样。迄今为止,特别是在我国,传统的、占优势的还是学科课程。学科课程使相同或相近的科技领域的基础知识连贯起来,有利于完成那个人类文化的传递任务,所授知识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便于教师教学和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学科课程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课程内容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脱离,忽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学生的学习中的能动作用。

利用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现实世界与未来世界中的各种情况,用生动、逼真的形式再现出来。这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学习动机的激发,必将产生巨大的作用。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创造出适合学生个别差异的各种课件,各种新的知识也会迅速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教学内容滞后与时代发展的问题将得到解决,课程设计也不再仅关心将一些现成的结论教给学生,而会把更大的精力放在学生如何获得知识这个方向上来。

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还是过去一些无法开设的课程或无法普遍开设的课程有了开设的可能和普及的条件。各种模拟技术,可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四、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组织形式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影响到教师和学生,影响教学内容,而且也会深刻的影响教学组织形式。

迄今为止,在全世界范围内,班级授课制仍然是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长期以来,班级授课制由于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发挥,学生动手机会少,难以照顾到学生个别差异,强调统一齐步走,不能保证真正的智力卫生等弊端,而不断受到人们的抨击。但是,要真正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一直缺乏真正的物质保证。

现代教育技术的普遍运用,将使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一个彻底的改观。那种以教师为中心,以班级授课制为模式的格局将逐渐打破,以学生为中心,以个性化学习为目标的新的教学形式将逐渐增多。现在,不少国家出现了无年级学校等诸如此类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组织形式鼓励学生自我设计,如自订学习

内容、自定学习时间、自订评估手段、自选学习媒体,给学生极大的学习空间。

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技术的冲击下,传统的教学设施开始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过去那种方格盒子式的教室,正在被一种新的叫做“开放空间”的教学建筑取代。在这种四周没有墙壁,只有“可移动”教学设备的教室中,不是教师和学生去适应一层不变的空间格局,而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更为迅速的教学组合,既可以进行常规的教学活动,也可开展特殊的教学活动,即可容纳传统的教学单位,也可容纳更大或更小的教学单位,如小队教学、小组学习或其他个别化的教学形式。在这种教学场所中,教学双方将赢得更广阔的活动空间,获得创造性思维的更佳组合形式。

现代教育论文 篇6

句容人历来想办大事, 能办大事。“向着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奋进!”句容市委市政府向全市60万人民吹出了战斗的号角。句容人用这个目标招引, 用这种动力牵引, 以现代化的思想办教育, 努力实现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市, 成为句容10年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每一次动员, 都将现代化思想理念深深烙进心底;每一步攀登, 都将句容教育带进一个新的领地;每一次跨越, 都留下了辉煌的印迹。句容人, 挟“九五”加快发展之声势, 扬“十五”纵深发展之声威, 举“十一五”优质发展之声望, 刷新了一项又一项纪录, 跃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 谱写了一篇又一篇推进教育现代化创建工程的华彩乐章。

●创建篇:一串串厚实的足迹

奋勇向前, 有了机遇从来不丧失;全力而为, 看准目标从来不迟疑。成为句容教育现代化中最可贵的精神、最鲜明的特色。

1995年1月, 句容“两基”工作通过省级评估验收。

1995年4月, 获省“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称号。

1996年10月, 句容“两基”工作代表江苏省接受国检受好评。

1997年12月, 句容被评为“省基础教育先进县市”。

1998年12月, 市委市政府召开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推进会。

2003年4月, 句容被评为“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市”。

1999-2003年, 全市所有乡镇创成“省教育现代化工程先进镇”。

2002年, 句容被评为“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先进市”。

2003年, 句容被评为“省中小学布局调整合格市”。

2004年, 句容“三新一亮”工程通过省级评估验收。

2005年, 句容通过省“六有”工程和“校校通”工程验收。

2005年11月, 句容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工作通过江苏省验收。

2006年3月, 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建设教育强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

2007年12月, 全市创成23所镇江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

2007年12月, 全市中小学完成省“四配套工程”建设, 建成省“合格学校”。

2008年1月, 被评为省“幼儿教育先进市”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先进市”。

2008年7月, 市委市政府召开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会。

2008年8月, 市委市政府决定总投入近3个亿用于教育现代化市创建工作。

2008年10月, 句容市迎接省教育现代化市评估。

如果说争创是一种口号, 是一种决心, 那么创建就是一种具体的行动, 是将口号和决心付诸实施。出于对教育发展形势的分析把握, 出于对教育事业的职责, 句容人没有疑虑, 当机立断。市委、市政府迅速出台《关于建设教育强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 进一步强化了意识, 统一了思想。

没有政府行为就没有句容教育现代化的奋力推进。句容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一次全市教育工作会议, 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年初, 市政府与各镇 (开发区) 签订教育责任状, 年底组织镇 (开发区) 教育工作专题督导考核, 创建工作的实绩列入镇 (开发区) 领导考核的重要内容。市委常委建立了联系学校制度、定期走访学校制度和下学校调研制度, 还定期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市长办公会研究教育发展工作, 先后就中小学安全教育、思想道德建设、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基建债务化解、职教中心搬迁建设等形成了政府会议纪要。说了算, 定了干, 句容人打响了一场全面创建教育现代化的战斗。

●均衡篇:一张张美丽的画卷

“我们搞教育现代化不是搞面子上的应景工程, 我们创建的目标是全市范围内所有中小学校, 这是我们创建的大方向。以创促建, 以评促建, 用创建这一手段来促进教育思想的更新、教育条件的改善、教育水平的提高, 去整体提升句容教育的现代化水平。”这是教育局局长刘志鹏多次对创建工作提出的导向性意见,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 句容创建教育现代化工程成为填平洼地、构筑高地的均衡发展工程。句容的老百姓都说:“不管是农村, 还是城市, 如今的校园个个都成了美丽的花园。”

城乡共建, 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句容市通过科学规划农村中小学布局, 加大对农村学校特别是茅山老区和完小、村小的投入, 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 推进完小的“校校通”工程, 严格控制农村学校学生辍学流失, 加强农村学校教育品牌的建设, 实现内涵提升, 使城乡教育统筹协调发展。

资源共享, 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建立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城区教师到乡镇任教服务期制度。凡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和学科带头人及其以上称号者, 必须有农村任教的经历, 在评聘教师职称、评选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各级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时向农村教师倾斜。建立城乡教育对口支援制度, 统筹安排城区学校与乡镇学校结对交流, 组织优秀教师“送教下乡”, 培训、辅导乡村教师;组织城乡学校开展“手拉手”帮扶活动, 达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促进农村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协调发展, 同步发展职教、成教、幼教、特教事业。整体搬迁市职教中心, 所有农村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成教中心、各镇社区教育中心借助教育现代化的东风, 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造充实。

●保障篇:一组组骄人的数据

推进教育现代化, 十年探索, 句容按照快好结合、科学发展的思路, 积累了自身的经验, 做到了推进有力、保障有力。

教师队伍。在实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着眼于人的现代化的建设, 重点是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目前, 全市在职教职工总数为5056人, 其中离岗退养480人, 小学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达92.7%, 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学历的比例达75%, 职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65.4%, 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6.4%, 拥有省特级教师4名, 镇江市骨干教师158名, 镇江市学科带头人24名。

经费投入。句容市坚持把教育投入作为一项最重要的公益性投入, 教育经费纳入财政保障范围, 坚持全市教育均衡、协调、高位发展。据不完全统计, 十年来财政投入教育的经费总额为149391万元, 年均增长率为26.3%。2008年教育经费预算为34113万元, 比上年增长28.15%。近三年, 财政投入教育的经费总额为81750万元, 其中本级财政教育总投入76869万元, 年均增长40.4%, 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达到或超过省、镇江市标准。同时, 2007、2008两年化解债务6686万元。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优先发展、优质服务, 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 句容教育信息化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全市中小学学生人机比达10∶1, 教师人机比达2∶1, 校校建有校园网络和教学辅助系统、教育管理系统, 校校拥有独立网站, 授课教室和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比例达3∶1。全市拥有镇江市级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达23所。

●优质篇:一个个丰硕的成果

教育现代工程的引领不仅彻底改变了句容全市学校的办学条件, 而且全面提升了句容教育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在诸多方面显示了句容教育的长处。

整体高位。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小学巩固率、初中巩固率、盲聋哑及智障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分别达94.9%、100%、99.38%、100%,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7.2%, 19周岁人口高等入学率达52.4%, 外来务工农民的子女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 全市从业人员年培训率达52.21%。

品牌学校。全市所有学校、幼儿园都达到省级合格标准, 镇镇都有基本满足群众学习需求的社区教育中心。31所幼儿园中, 省示范园16所、省优质园4所, 省优质率达64.5%。34所小学中, 省实验小学15所;13所初中中, 省示范初中11所;3所普通高中中, 四星级1所, 三星级2所, 1所中等职业学校为国家级重点;在省优质学校就学率分别为幼儿园68.8%, 小学64.6%, 初中86.7%, 高中100%。

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坚持德育为先,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 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着眼教师和学生主体性的进一步弘扬, 高度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 加强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克服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 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进一步完善了中招改革制度和学校评价制度, 建立了多元化、多样性的教育质量监测和督导评估体系。

阳光体育。认真落实减轻中小学负担的十项规定, 中考中招改革、实行等级记分、综合素质评定等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各镇 (开发区) 普遍建立了“幼、小、中”三段一体的素质教育工作体系, 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各类学生实践基地等素质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全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不断完善, 高中课程改革有序展开, 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得到切实保证。全市中小学生的乒乓球队等多次在省级以上大赛中获奖。

十年时间, 从硬件到软件, 从现在到未来, 教育现代化工程渗透到了句容教育的每一个方面。为句容教育发展构建一个强大的教育基础和教育地位, 为句容学子的成才构建一个条件优良的教育天地。句容教育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时代也造就了句容教育的发展。今天, 句容教育现代化建设如火如荼, 现代化的教师队伍、管理体系、办学条件、教育理念、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已经走近了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前沿。

“国学”教育不能代替现代教育 篇7

应当相信,真理越辩越明,认识越论越深。研究国学的学者发表了很多见解,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该对“重振国学”,特别是对“儿童读经”有个看法。

◎妄自尊大不对,妄自菲薄也不可取

说我国出现了“国学热”“儿童读经热”,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我认为,目前尚未形成“蓬勃发展、热火超天”的燎原之势,还远远没有达到媒体所说的“热潮”的程度。只不过是由于一些民办“国学班”搞的师生身着古装、头戴古帽、脚蹬古鞋,一副很另类的“装束噱头”非常醒目、着实抓人眼球罢了。

任何社会文化现象出现都不是偶然的。学术界一些人士倡导的“重振国学”和“儿童读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后出现,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我们国家现在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期,从封闭走向开放,社会发生急剧而深刻的变革,传统文化受到冲击,新的文化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外国的文化刚刚传入中国,人们还没有很好地消化。在这个时候,很容易产生思想偏差,应当引起重视。

外国的文化中有很优秀的东西,值得学习借鉴。但无论多么美的东西,总会有产生“审美疲劳”的一天。到了一定的时候,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要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看看是不是真的“一无是处”,哪些文化传统在今天还仍旧具有生命力。现在的“重振国学”和“儿童读经”,可以说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传统文化的重新检视。

◎学习“国学”,增强儿童主体文化的认同感

我们是要发展市场经济,建设四个现代化。但“市场经济”和“四个现代化”都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在学习、借鉴外国文化、面向世界的同时,必须要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增强民族意识的自觉性,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新文化。这就不能不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

特别是当前社会上已经出现的崇洋媚外的思想苗头,数典忘祖,“言必称希腊”,引人注目。在这个时候,重新提倡“国学”,是有必要的。

在中国,历来重视利用儿童启蒙读物对儿童进行教育。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等儿童读物,承担着教儿童识字、生活常识、历史知识、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教育的任务,历来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

现代儿童重新阅读这些启蒙读物,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形态、文化心理、生活习俗、道德风貌、民众性情等,甚至从中还可以窥见当代中国社会某些社会心态、文化心理、社会风尚,以及国民性格的形成、演进的若干蛛丝马迹,对增强儿童主体文化的认同感是大有裨益的。

这些儿童启蒙读物一般都文字简练、押韵合辙、朗朗上口、易背易记,内容浅显易懂、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引人入胜,通篇是典型人物、历史故事、民间谚语、流行成语。从形式到内容,都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儿童阅读启蒙读物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文化素养,还能丰富、活跃孩子课外文化生活。对儿童进行基本的“国学”教育,引导儿童阅读古代启蒙读物,有利于保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学习做人的基本道理,增强年轻一代的民族自豪感,还是很有意义的。

◎“国学”也要有所选择取舍

古代这些儿童启蒙读物虽然承载了传统文化,但毕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是那个时代的行为规范,不可能没有历史的局限性。而现在,已经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了。有的东西是有生命力的,今天还有积极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则显得陈旧了,落后了,过时了。在过去的历史条件下是积极的,在现代社就不一定还都是积极的,这是历史发展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因此,在引導儿童阅读古代启蒙读物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所选择、取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不能全盘照搬。

有人对儿童学习传统文化要有选择取舍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这会“肢解”传统文化,有断章取义之嫌。

儿童毕竟是儿童,他们还不到系统学习传统文化的年龄阶段。儿童学习传统文化,只能是粗浅地了解,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是系统的学习。

有选择地引导儿童阅读一些古代启蒙读物,就是让儿童初步地接触,进行一些传统文化的熏陶,仅此而已。就是成年人学习“国学”,也没有必要人人都修炼成为“国学专家”,更何况是儿童。

◎以学习现代科学文化为主,以学习“国学”为辅

引导儿童阅读古代启蒙读物,要分清主次。应当是在以学习现代科学文化为主,在学好现代科学文化的基础之上学习“国学”,不能本末倒置。孩子们离开学校、家庭要进入的是现代社会,必须首先学好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行为规范,不然的话,会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很难融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

现在,社会上一些民办文化教育机构,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之下,任意夸大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学习传统文化为主,以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行为规范为辅,甚至出现以“国学”教育代替现代教育的倾向。这是本末倒置,是不可取的。

现代教育技术. 篇8

1.2.3.4.以教师为中心、依靠技术、应用现代手段

媒体开发、技术支持、资金支持

以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应用系统方法

利用视听媒体、掌握信息技术、综合教学理论

2、下列有关教学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1.2.3.4.教学设计的环节就是教案的编写过程。

教学设计是一个线性的过程。

教学设计是以系统观、系统理论为指导的。

教学设计就是教师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的过程。

3、对于小学5、6年级的学生,以下最不可能属于他们特征的是()

1.2.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需要老师、家长对其进行引导。

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度非常高。

3.4.学生能够对社会存在、公正、真理及道德等抽象的社会问题进行比较准确的分析。学生能够借助具体事物作出一定程度的推理,开始用抽象的规则来思考问题。

4、人类信息传播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看不到具体事物时,为了保证传播效果,最理想的传播媒介是()

1.2.3.4.口头语言

视觉图像 计算机语言

文字

5、扫描仪通常配有“OCR软件”,它主要用于()之间的转换。

1.2.3.4.D.视频到声音

声音到文字

图片到文字 文字到图片

6、某堂课教学完毕后,有很多同学提出自己有些地方不是很明白,因此想下载你制作的教学课件,你认为下列哪个方法最为便捷、可行()1.2.3.4.老师将自己的课件上传到学校的FTP上,让需要课件的同学自己去下载。老师让想要的同学给他打电话,告诉老师邮箱,之后老师给他发邮件。

老师将课件刻成光盘发给每位同学。

让同学自己拿U盘到老师家中拷贝。

7、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1.2.3.4.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8、WAV音频文件的缺点是()

1.采样频率过低

2.3.4.不能压缩存储

存储容量较大

声音还原效果差

9、教学设计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

1.2.3.4.学习理论

系统方法

教学理论

传播理论

10、游戏型教学软件的缺点是()

1.2.3.4.不能开展探究学习活动

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

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容易偏离学习目的

11、扫描仪通常配有“OCR软件”,它主要用于()之间的转换

1.2.3.4.文字到图片

图片到文字 视频到声音

声音到文字

12、教学媒体的特性包括()

1.2.3.4.呈现力和参与性

呈现力和重现力

传送能力和可控性

以上都有

13、学习资源包括支持教学过程的()

1.2.3.4.人和物

软件和硬件 设备和资料

信息和场所

14、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的人是()

1.马斯洛

2.3.4.罗杰斯

维果斯基

奥苏贝尔

15、属于教育技术学习理论基础的是()

1.2.3.4.多元智能理论

结构发现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

教学最优化理论

16、传统的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方法不包括()

1.2.3.测验

学习档案

调查

4.观察

17、对在线学习的描述错误的是()

1.2.3.4.教师不应干预学生进行在线学习 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在线学习离不开网络学习环境

在线学习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

18、分析学习者特征,必须()

1.2.3.确定学习者的基础知识和成长环境

确定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

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结构

4.确定学习者的基础知识、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

19、对多媒体课件设计阶段的结果进行描述的工具是()

1.2.3.4.评价量表

备注

课件文档

脚本

20、多媒体组合教学就是()

1.2.3.4.在一堂课中使用了不止一种媒体

传统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结合,构成优化的教学媒体群共同参与课堂教学过程,达到教学过程优化

多种媒体同时对同一情景展示的课堂教学

视听媒体结合

21、下列属于数字化音频格式的是()

1.2.3.4..swf

.avi

.wav.doc

22、下列不属于传统教学媒体的是()

1.2.挂图

模型

3.4.录音

语言、手势

23、教学传播过程中的谐振率是指()

1.2.3.4.传播方与接收方要有共同经验范围

传播方与接收方的频率要一致

选择媒体和方法的可能性

按照各因素的特性,有机和谐地匹配起来,充分发挥多媒体组合的优势。

24、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体观是()

1.2.3.4.媒体是人体的延伸

媒体一般是灵活和可替换的

媒体的信息传授功能相近

超级媒体是不存在的

25、“教育技术“这个名词正式确定于()

1.1950年

<=“" label=”“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2.3.4.1960年

1970年 1980年

26、信息化教学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

1.2.3.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

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

教师、学生 4.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

27、开放教育主要是指对()的开放

1.2.3.4.教育对象

教育思想观念

教育资源和教学过程

以上都是

28、传统的教学设计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区别在于()

1.2.3.信息技术是学生的认知工具 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领域的介入

信息技术是教学的媒体

4.信息技术能优化教学过程

29、多媒体软件开发不宜选择()

1.2.3.4.不易讲解清楚的重点和难点

能充分发挥图像和动画效果的内容

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

能用语言或板书表达的简单内容

30、以下属于现代教学媒体的是()

1.2.3.4.黑板

教材

语音实验室 标本

31、Potoshop是一款处理()的软件

1.2.3.4.视频

音频

动画

图片

32、教育传播的“5W”模式的提出者是()

1.2.3.拉斯韦尔

香农—韦弗

贝罗

4.夸美纽斯

33、下列对于学习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1.2.3.4.以上都正确 用来促进学习的资源

学习者能够与之发生有意义联系的资料、人和物

教与学的过程中设计或利用的资源

34、直观教学的倡导者是()

1.2.3.戴尔

拉斯维尔

美国的视听教育协会

4.夸美纽斯和裴斯泰洛齐

35、“教育技术”名词最早起源于()

1.2.3.4.视觉教育

视听教育

视听传播

电化教育

36、在使用word制作电子教案时,由于没有时刻保存的习惯,当电脑突然断电时导致很长时间做出来的成果全部丢失了,以下可以有效的帮助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

1.2.3.4.建议更换制作软件,比如WPS Office。

可以先将教案写在纸上,然后再迅速的输入到电脑中。

使用word中的帮助功能,office助手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调小word设置的自动保存的间隔时间。

37、在Powerpoint中的哪种视图方式下,能把制作的所有幻灯片以页的形式显示()1.2.3.4.web视图

大纲视图

幻灯片浏览视图

普通视图

38、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2.3.4.信息技术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

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技术,才能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教学中采用的信息技术越先进,则教学效果越好。

在教学中应更多地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提高教学中的技术含量。

39、常见的课件结构形式有线性结构、百科全书式结构以及指导性结构,下列关于课件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1.2.3.指导式课件不利于和学生进行交互。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课件大多采用线性结构。

可根据需要综合应用各种结构形式。

4.百科全书式课件按照线性顺序“播放”整个课件。

40、在下列物体中,不属于教育传播媒体的是()

1.2.3.4.录像带

教科书

教室环境

试卷

多项选择题

41、知识可视化是在科学计算可视化、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应用视觉表征手段,促进群体知识的传播和创新。常见的知识可视化工具有()

1.2.3.4.思维导图

认知地图

概念图

语义网络

5.几何画板

42、使用多媒体教室的好处是()

1.2.3.4.5.教师上课省心省力

教师可以演示一些无法用实物或板书呈现的教学内容 便于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有利于学生直观地感受学习内容

便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

43、对课程教学实施的评价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1.2.3.4.5.教学结果

教学过程

教学对象

教学手段

教学环境

44、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基本特征()

1.高层次创新思维的培养。

2.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3.学科知识有效应用。

4.学生具有深层次的认知体验。

5.学生具有广泛的认知范围。

6.学生在课堂上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45、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分类是指()

1.知识与技能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自主学习4.合作学习

5.6.过程与方法

探究学习

46、使用word制作电子教案时,不小心将刚才输入的内容删除了,以下可以恢复刚才删除内容的方法是()

1.2.3.4.按组合键Ctrl+Z 按组合键Ctrl+S

点击菜单栏“编辑”——“撤消清除”

点击菜单栏“工具”——“撤消”

47、在中小学教学中常用的课件开发工具和平台大致可以分为()

1.2.3.4.“辅助教学演示”工具或平台

“编程型”课件制作工具

“所见即所得”通用课件制作工具、平台

“辅助编辑型”课件开发工具

48、教学前期分析(Front-End Analysis)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哈里斯(J.Harless,1968)提出来的,意即在教学设计过程开始的时候,分析若干直接影响教学设计但又不属于具体设计事项的问题,主要指()

1.2.3.4.评价策略

学习需要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者特征分析

49、图像资源获取的主要来源有()

1.2.3.4.5.从网上下载

键盘输入

截图

用数码相机或手机拍摄数字图像

扫描印刷品

50、视频资源的获取途径主要有()1.2.3.4.5.录制视频屏幕

从录像片、VCD、DVD片中获取

从网络、资源库、电子书籍、课件中获取

使用工具自己制作

直接用数码摄像机或手机拍摄

51、使用word制作电子教案时,以下可以帮助调出“字体”对话框以修改文字字体方式的为()

1.2.3.4.5.用鼠标选中要处理的文字,使用快捷键Ctrl+D。

点击菜单栏的“格式”——“字体”。

点击菜单“工具”——“选项”,出现“字体”对话框。

用鼠标选中要处理的文字,单击右键然后点击对话框中“字体”。

点击菜单栏的“编辑”——“字体”。

52、根据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教学情境又可分为()

1.问题情境

2.3.4.探究学习情境

练习情境

合作学习情境

53、对现代教学系统的理解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

1.2.3.4.5.师生之间的关系不是平等的,教师是主动讲解者,学生是被动听讲者。

教师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加工,以使其更符合学生学习。

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学生的学习是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的。

学生之间的关系很重要,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一般来说,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和谐不会影响到教学结果。

54、制作网页时,科学规划网页的做法是()

1.2.3.色彩搭配适宜。

一个网页多个主题。

用好超级连接是使网站结构合理有序,网页美观、简洁的关键因素。

4.构图要力求简明,图形、标题、文字标注三者并重。

55、在制定教学实施计划前,教师应该先考虑以下哪些内容()

1.教学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演示技巧。

2.需要使用哪些软件、硬件或教学材料。

3.教学实施的环境。

4.在教学实施前,学生应做好哪些学习准备。

5.教学暖场活动设计。

56、下列对探究学习的阐述正确的是:

1.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结论

2.学生自主选择主题

3.强调主动探索和创新实践

4.以学习环境为中心

57、教师的信息素养应该包括?

1.信息意识

2.信息能力

3.信息知识

4.信息道德

58、研究性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国外一般把这种学习方式称为PBL(Project-Based 题研究)。它包括()五个教学环节。

1.实施方案

2.提出问题

3.动员和培训

4.解决问题

5.评价总结

6.分析问题

Learning,基于项目的学习)或WebQuest(基于网络的专

59、下面有关教学设计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1.2.3.4.教学设计有利于发现客观存在的尚不为人知的教学规律。

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便于教师进行反思,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

对于特别有经验的教师来说,教学设计的用处不是很大。

教学设计是一个桥梁,可以帮助教师根据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促进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5.教学设计主要是指教学前的教案,教案写好了,教学设计的工作就完成了。

60、可以从()方面来评价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1.2.3.4.教学媒体的丰富情况

与教学环境和教学媒体的切合度

学习者的认知和情感目标达成情况

学习者记忆的知识

判断题 61、多媒体计算机能以生动活泼、声画并茂的方式呈现阅读材料,利用多媒体的这些优势进行阅读教学,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能够创造出优美的阅读情境,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1.2.A.√ B.×

62、多学科主题整合的特点是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综合地活动或形成所需的知识、技能、思考能力等。

1.2.A.√

B.×

63、在信息社会中,社会文化的四大支柱是指读、写、算和文化素养。

1.2.A.√

B.×

64、教育民主化的实质是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但教学内容应当是固定的。

1.2.A.√

B.×

65、对视频采用“一边传输一边收看”的方式,先从服务器上下载一部分视频文件,形成视频流缓冲区后实时播放,同时继续下载。满足这种要求的视频格式,称为帧式视频。

1.2.A.√

B.×

66、非正式学习可以对正式学习起到反哺的作用,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1.2.A.√ B.×

67、学生成长档案袋的评价方法是诊断性评价。

1.2.A.√

B.×

68、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主要作用是能够增加教学信息的传递量。1.2.A.√

B.×

69、Web Quest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一种典型模式。它是一种面向自主学习的活动,活动中学生们所用到的所有或大部分信息都来自网络。

1.2.A.√

B.×

70、传播理论和系统观念的渗入带给教育技术领域一次质的飞跃。

1.2.A.√ B.×

71、基于“学”的教学设计也可称为行为主义的教学系统设计,重视“情景”、“协作”在教与学中的重要作用,弥补了传统教学设计的不足。

1.2.A.√

B.×

72、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视听设备(如摄像机、录像机等),专门训练学生掌握某种教学技能的大规模教学活动。

1.2.A.√

B.×

73、教育传播理论是研究教育技术推广传播的理论。

1.2.A.√

B.×

74、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在环境对学习的影响,故而在教育上主张奖励与惩罚。

1.2.A.√ B.×

75、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环境和条件,包括教学人员、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

1.2.A.√ B.×

76、利用多媒体综合教室,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媒体辅助其教学活动,通过多种媒体的组合使用和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使教学过程得以优化,突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1.2.A.√ B.×

77、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体观是“媒体是人体的延伸”

1.2.A.√ B.×

78、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忽视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

1.2.A.√

B.×

79、教育最优化应以时间最短、教学量最多、负担最轻、成本最低、成绩最高来达成。

1.2.A.√ B.×

80、“经验之塔”的理论说明教学应当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进入抽象经验。1.2.A.√ B.×

主观题

81、简述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要点。

参考答案:

(1)问题或主题的设计。是在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学习目标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

(2)学习情境的创设。要以促进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前提,尊重学习者“探究的需要、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承担责任的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尽可能创设各种情境,包括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发现欲);应用情境(让学习者能有多种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应用所学知识,将知识外化),从而构造出一个利于学习者开展自主学习的网络化的学习环境。

(3)学习资源的设计。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要确定学习主题所需要的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本主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应该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如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除了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网络技术(查询、搜索等工具)由学习者亲身去获取学习资源外,还应精心设计的与主题相关的学习资源库,通过校园网络系统或者是建立专题学习网 站等对广泛的学习资源进行初步的筛选和加工整理。

(4)自主学习的设计。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要根据所选择的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不同的设计。在“自主学习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即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即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实现自我反馈,即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82、简述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流程。

参考答案:

1、确定选题

课题选择是课件开发的第一步,教学课题要选择那些学生难以理解、教师不易讲解清楚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特别是那些能充分发挥图像和动画效果的、不宜用语言和板书表达的内容。

2、设计

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中,教学设计是关键环节,是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3、编写课件脚本

对多媒体课件设计阶段的结果进行描述的工具就是脚本,课件的脚本设计类似影视剧的“编剧”,包括课件内容如何安排、声音如何表现和搭配、是否需要加入动画或视频、加在什么地方、课件如何与学习者交互等。可以说,脚本设计是整个课件制作的核心。比较专业的课件制作,脚本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文字脚本,另一种是制作脚本。

4、搜集媒体素材,制作合成课件

搜集素材应根据脚本的需要来进行。理想的素材是制作优秀课件的基础,课件素材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课件的成效。

多媒体课件最核心的环节是制作合成。其主要任务是根据脚本的要求和意图设计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将搜集的各种多媒体素材编辑起来,制作成交互性强、操作灵活、视听效果好的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

5、修改完善

课件制作完成后,要经过多次调试、试用、修改、完善,才能趋于成熟。

83、建构主义理论对于教育技术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1.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

在认知主义理论下,教学设计基本上是以线性的方式进行的。而建构主义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非线性、网络化的设计思想,从而更附合人类的学习特征。2.情境化教学

教育技术能够有效地提供各种教学环境,这样便于学生 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事实上,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都得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强有力支持,使得这类教学形式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实现教学最优化。3.重视社会性互动

建构主义重视教学中教师 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交互式教学(reciprocal teaching)在建构主义的教学中广为采用,这是与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理解相一致的。

84、简述教育技术的AECT′05定义。参考答案:

2005年AECT对教育技术做出了新的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85、谈谈你对翻转课堂的理解。

参考答案: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战以及其他现实世界面临的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自主学习,他们可以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还能在网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能在任何时候去查阅需要 的材料。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人交流。在课后,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其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

86、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教学性原则如何体现?

参考答案:

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所以首先关心的是利用某个课件进行教学是否有必要。(1)选取那些常规方法无法演示或不易演示、演示观察不清的内容。

(2)选取课堂上用常规手段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问题。

(3)能通过提供与教学相关的媒体信息,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情景)、资源环境,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源。

87、人本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领域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到多媒体网络教学阶段,为融入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创造了条件,这就要求在开发、设计、实施、评价、组织管理的程序化时,汲取人本主义思想的合理成分,为学生的创造学习创设科学的、人本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有效地学习。

教育技术的运用并不排斥充满人本主义色彩的教与学的环境。恰恰相反,教学媒体能够有助于提供一个学习环境,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

88、简述教育技术的本质特性。

参考答案:

一、开发和使用各种学习资源

二、用系统方法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

三、追求教育的最优化

89、面向学习过程的现代评价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学习契约(Learning Contract):也称为学习合同,这种评价方法来源于真正意义上的契约或合同。

(2)量规:(Rubric)是一种结构化的定量评价标准,往往是从与评价目标相关的多个方面详细规定评级指标,具有操作性好、准确性高的特点。(3)范例展示(Example Presentation),就是在布置学习任务之前,向学生展示符合学习要求的学习成果范例,以便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预期。(4)学习档案(Portfolio)是按一定目的收集的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以及最终产品的一整套材料。(5)概念地图(Concept Map)是一种图表,可用以指示课、单元、或知识领域的组织。

(6)绩效评估(Performance Assessment)这种评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绩效评估涉及学生创造成果或完成所要求的既定任务的过程。(7)自我评价(Self Evaluation)的作用是让学习者有针对性地反思与提高。

90、谈谈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参考答案:

(1)教育民主化

(2)主体地位的转移和教学关系的重建(3)教学时空的开放(4)教学内容的拓展(5)教育评价标准的改变

91、分析教学媒体的功能与特性。

参考答案:

1、教科书、报刊、挂图等印刷品:呈现时间强、传播途径广 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展示学习内容。

2、大小黑板、粉笔: 呈现时间、位置比较灵活,可供执教人灵活掌握 以板书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

3、电视、DVD等 :呈现力强、学生参与性强,帮助教师开发教学资源,拓展信息量。

4、收录机、幻灯、投影、录像、录音、电子计算机 :可重现、易操作 它们容易控制,可以适用于个别化教学以多媒体形式呈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5、电脑、投影仪、大屏幕、展示台 :呈现力强、、学生参与性强 以多媒体形式呈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92、分析比较AECT′94定义和AECT′05定义。

参考答案:

(1)AECT′94定义: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2)AECT′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设、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3)比较:

94定义中的“教学技术”的名称被05定义中的“教育技术”名称所取代;

94定义中的“理论与实践”这两个研究领域在05定义中被更改为“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94定义中“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这两个研究对象在05定义中被变换为“用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并有合适技术(支持)的过程和资源”;

94定义中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研究范畴在05定义中被缩减为相关过程和资源的“创造、使用和管理”等三个范畴。

93、谈谈技术决定论在教育技术领域的影响。

参考答案:

技术决定论认为,技术特别是传播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最极端形式下,整个社会的形成被看作是由技术决定的。技术决定论在教育技术领域普遍存在,或多或少或明或暗。比如我们重视设备的更新换代,有多少多媒体教室,是否在教学中使用了新的技术,却较少关心教师的培训、实际使用的效果和投入产出的效益等问题。

94、信息化教学评价的原则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在教学进行前提出预期

(2)评价要基于学生在实际任务中的表现(3)评价是随时并频繁进行的(4)学生对评价进程和质量承担责任

95、简述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应用原则。

参考答案: 1.教学性原则 2.可操作性原则 3.科学性原则 4.简约性原则 5.艺术性原则 6.适度运用原则 7.适度信息量原则 8.有机结合原则 9.开放性原则

96、简述制作微型课程视频(微课)的常见方法。

参考答案:

一、外部视频工具拍摄教学过程(摄像机+黑板或电子白板)。

二、使用便携摄像工具(手机、相机+白纸)对纸笔结合演算、书写的教学过程进行录制。

三、对ppt演示进行屏幕录制,辅以录音和字幕。

四、通过微课制作工具对教学过程进行讲解演示,并同步录制。可以实现片段式的录制。

97、分析1994年AECT对教育技术的定义。

参考答案:

上一篇:爱护花草树木的句子下一篇:2019年中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