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县推进新型城镇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24-07-03

长宁县推进新型城镇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精选7篇)

长宁县推进新型城镇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篇1

长宁县政府副县长刘拯

推进新型城镇体系建设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就长宁县新型城镇体系建设来讲,如何做到以中心城镇扩容提质为重点,以中心集镇建设为依托,充分利用县域资源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推动县域新型城镇体系建设快速发展,值得认真研究和思考。

一、城镇体系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长宁县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抓手,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川南经济区打造三大机遇,全力推进“四化互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旅游国际化)进程,全力打造西部生态经济强县,建设美丽、富饶、幸福、和谐的美好新长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截至2011年10月,全县城镇建成区总面积达11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34.6%,城镇人口达11万人。

(一)城镇布局进一步优化。一是高起点谋划,城镇规划逐步完善。2008年以来,长宁县投入资金166.6万元全面启动了县城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和《县城防灾避险专项规划》、《县城绿系统修编工作》、《长宁县防灾避险规划》等专项规划。同时,乡镇总体规划实现全覆盖,已先后完成了《竹海镇总体规划》、《古河镇总体规划》等17个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完成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全县乡镇总体规划覆盖率达100%。二是全方位整合,城镇空间逐步拓展。2006年全县20个乡镇整合为10个建制镇8个乡,城镇空间规模进一步扩大,空间结构趋向合理。县城空间由原4平方公里扩大到6.12平方公里。三是科学定位,城镇发展方向逐步明确。按照县城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确定的县城“中调、北进、南联、西拓、东优”城市空间发展策略,明确了建设“中国竹生态养生名城”目标,确定了依托“蜀南竹海”国家级风景区,抓住四川旅游发展机遇,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旅游各要素上档升级。全力建设中国生态经济强县,打造中国乃至世界竹生态养生旅游目的地。培育和壮大以旅游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发挥“旅游主导”作用,从而带动县域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城市发展定位。目前,我县正加快形成以“一心、两轴、三片”的村镇布局发展新格局。“一心”即长宁县城;“两轴”即南北主轴线(沿S308,江安—古河—长宁—竹海—双河)和东西次轴线(沿S309,硐底—龙头—双河—梅硐);“三片”即北部综合经济区、东部生态旅游经济区、南部资源开发加工经济区。

(二)城镇基础进一步夯实。一是以路为线,建成了宜长路快速通道,江长路高等级旅游公路,全县所有乡镇都通水泥路。自2000年以来,长宁县投入城镇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亿多元,县城道路总长度达17.3公里,全县城镇人均道路面积达3.22平方米。二是以绿为美,全面提升城市品位。成功创建为省级园林县城和全面启动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建成了五大广场四大公园,公园绿地面积达78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44平方米;城市街头绿地面积1.2公顷;全县建成区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为80公顷,城镇建成区绿地率达6.4%。三是抓好“两污处理项目”,城市环保功能不断加强。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全面落实。2005年投资3600万元的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场一期工程顺利完成。2009年总投资3600万元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续建项目正抓紧进行,完成了垃圾清扫、清运、碾压设备采购工作,新建了11座全封闭地窖式垃圾中转站;投资100万元完成了全县14个乡镇环卫体系建设,提高了乡镇垃圾处理能力;总投资3600万元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已建成投产,目前全面进入试运行阶段,实现了污水无害化处理。四是房地产开发和保障性住房并举,城镇宜居功能不断改善。大力实施城镇保障

性住房建设,坚持开展城市住宅区、经济适用房、城镇廉租房建设,使城镇居民住有所居。先后完成了竹都公园30套和竹海大道外侧139套共计1014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建设;完成1025套47832平方米的城镇廉租房建设。自2009年以来全县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近7亿元,商品房竣工1170套166711平方米,完成商铺面积10689平方米。全县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25.1平方米。

(三)城镇产业进一步升级。始终把城市产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实行大动作、大手笔,逐步形成了 “一城、两区、三带”的良好产业格局,即逐步把县城打造成为中国竹生态养生名城,在县境南部建设成国家级生态文化度假旅游区,在县境北部建设成省级“百亿元工业集中区”;在县境北部、中部、南部分别建设成优质粮油产业带、优质畜禽产业带和竹类生态产业带。

二、城镇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辐射带动力不强。全县除县城外,其余城镇建设普遍规模较小,对周边乡村的辐射带动力明显不足。如龙头镇,2006年被列为全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镇区面积为2.1平方公里,人口仅有6100人。

(二)城镇产业建设滞后。县内各建制镇普遍产业建设规模偏小,技术落后,产品单一,抵御风险能力差,运行困难,产业承载力严重缺失,竞争力不强。

(三)市政公用设施滞后。城市建设缺乏融资渠道,资金缺口大,制约了市政设施建设。县城主街区人行道狭窄,没有公用停车场,公共卫生设施不健全等影响了城市发展。

三、加快新型城镇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规划修编,促进科学发展。城镇规划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依据和推进城镇化的基础。突出重点抓好县城、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城镇建设与保护耕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编制好交通、供电、通讯、环保、绿化以及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健全城镇服务功能。根据长宁县资源、区位、生态等优势,确定布局为“一个中心四重点、主次轴线贯镇间、强心活边增基础”。一个中心:以县城为中心,长宁县城不仅应成为行政、文化、交通中心,更应培育建设为经济、旅游服务中心,通过县城带动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四个重点:即梅硐、竹海、双河、下长四个重点镇,其中梅硐、下长分别是县域的南大门和北大门,双河是县域南部城镇经济分区的中心镇,竹海镇是蜀南竹海风景区所在地,下长是县域工业集中区。通过四个重点镇的发展带动本镇的发展和周边乡镇的发展。主次轴线贯镇间:即长宁南北主轴线(沿S308,江安—古河—长宁—竹海—双河)与东西次轴线(沿S309,硐底—龙头—双河—梅硐)。其中主轴线上集中了一个中心与四个重点镇,是县域城镇建设的重点。次轴线为县域南部城镇发展建设的重点。通过这两轴基本上将全县的大部分乡镇联贯起来,形成南北两轴线城镇集群。强心活边增基础:强心就是尽快把县城、中心镇(重点镇)发展壮大起来。活边就是把下长、三元、硐底、梅硐、花滩等沿边乡镇壮大搞活,提高城镇的吸引力、辐射力,推动沿边经济的发展。增大基础就是把处于基础地位的小城镇、中心村发展壮大起来,使其能够发挥联系城乡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发展特色县域经济,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产业支撑。以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重点依托竹类产品深加工、盐卤资源开发和乡村旅游发展,大力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增强城镇产业支撑,快速提升城镇实力,增大城镇辐射、带动作用。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挥优势、创造特色”原则,大力促进新型材料、精细化工、酿酒食品、竹类加工、机械制造等五大产业集群发展,基本建成全球产业体系最完善、亚洲最大的醋酸纤维素产业基地、西南盐化工基地、西部竹产业基地。立足“纵情竹海、养生长宁”的形象定位,按照“一城一廊四区两

重点”的旅游发展布局,打造面向国际的生态养生旅游品牌。要高水平开发、高标准建设梅硐竹石林AAAA级旅游景区、佛来山AAAA级旅游景区和百里淯江风光、七洞沟、三江湖、碧浪湖等精品景区景点,加快建设旅游环线公路,实现中国竹生态养生名城与竹海核心景区、精品旅游景区的多通道连接、多形式对接、多功能承接,形成城旅一体的“大竹海”格局,促进旅游业大力发展。以房地产开发促进县城扩容提质,重点依托君子酒业、富源发电、竹海纸业退城入园;依托老糖司、“毗庐寺、“培风巷”等棚户区改造项目;依托体育中心升级改造促进旧城改造,实现县城提质。结合城镇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建设为进城农民工、农村教师等进城购房、安居提供良好条件和环境。实施好花园头地块左岸春天、御景豪庭、龙湾半岛等房地产开发项目和江长路B、C区、高铁新区、温州商城等地块土地整理,促进县城扩容提质和城市品位提高。

(三)理顺建设体制,探索城镇管理与经营新途径。按照县城发展策略,抓好城市资产经营,做大做强城建投资公司,提高融资和经营城市的能力。积极搞好江长路B、C区土地开发,加强城市土地储备,促进城市建设良性发展。完善小城镇建设开发市场,以乡镇政府为主体,走投资、建设、经营一体化道路。规范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镇建设、经营和管理,拓宽城镇建设筹资渠道。同时抓好城市规划管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规划审批流程和监管制度,积极推进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推行社区居民参与城市管理新机制。

(四)落实优惠政策,打造城镇建设良好发展环境。积极帮助进城农民解决子女就学问题,按照个人缴费为主、单位(或雇主)补助为辅、财政适当扶持三者相结合的原则逐步解决好进城农民的医保、社保等社会保障、权益保护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城镇建设用地依法实行有偿使用,推行地块拍卖和招标出让、出租。土地收入除按规定上缴国家和省州以外,其余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

长宁县推进新型城镇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篇2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很快。1978至2013年间, 我国城镇化率由17.9%提升到53.7%, 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58个, 建制镇已达20113个。目前,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 诸多负面影响正在逐步加大。

首先, 生态环境压力着日趋加重。全国有近90%的大中城市在大气、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治理方面有待提高。有近70%以上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 流经城市的河流有近90%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而带来的各种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 生态建设与城镇化快速发展间的矛盾日渐突出。

其次, 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目前, 许多地区出于地方利益保护等因素, 产业结构调整及节能减排的进展不快。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人均主要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并且能源的利用效率较低, 2012年, 我国单位GDP能耗水平是美国的3.3倍, 是日本的7倍, 比世界的平均水平高2.5倍, 产业结构及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变。

另外, “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理念还没有得到全面的贯彻。西方发达国家为应对城镇化快速发展中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纷纷依托生态学相关理论开展“生态城市”建设, 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及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符合“生态城市”建设要求。在我国城镇化建设中, 土地集约利用不足、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资源循环利用水平低及相关体制机制缺失等问题较突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念和实践都有待进一步拓展。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城镇化建设要破解人口与资源、生态保护、产业结构调整及城镇就业等方面的发展难题, 需更新发展方式和理念。我国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中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城市生活和谐宜人、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等。要实现上述目标应充分注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 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注重软实力的培育

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方面。硬实力主要指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基础设施等方面, 软实力主要包括科技、文化、教育及体制机制等方面。20世纪80年代, 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 目前, 世界各国日渐注重“软实力”的作用。提升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 软实力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所起的作用日渐突出。在城镇化建设中应尊重城市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的延续, 注重培育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新人文精神及价值文化体系。应逐步完善城镇的文化号召力、教育发展力、政府执政力、城市凝聚力、社会和谐力、形象传播力、区域影响力和环境舒适力等软实力建设。

(二) 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创新城市管理机制

城镇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及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及广大民众等各方的具体利益, 如何平衡各个群体的利益诉求, 取决于各级政府在城镇化发展中对各个群体利益诉求的整合程度。在城镇化建设工作中, 政府部门几乎主导着所有方面的工作, 应通过深化社会管理机制改革, 逐步改变过多依赖于政府的工作状态。西方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创新社会管理理念, 强调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 提出加强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合作, 从而建立有序高效的社会管理模式。截至2013年底, 我国共有社会组织54.7万个, 比上年增长9.6%, 涉及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环保及法律服务等诸多领域,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日渐扩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各级政府部门应通过出台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为社会组织构建参与城镇化建设建立平台, 逐步实现政府正由管理性向服务性转变。

(三) 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目前, 我国农户户均土地经营规模约0.6公顷, 由于农村的经济组织的规模普遍较小, 很难和大市场要素去对接。城镇化发展有利于农业生产要素的集约化经营, 以适应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模式的发展要求。据农业部统计, 截至到2013年11月底, 我国农民承包土地中, 仅有26%实现了经营权流转。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城镇化建设必须注重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及综合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 以上措施的完善对加快农业的其它生产要素的流入, 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另外, 还应进一步创新农村及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教育体制, 建立适应市场要求的城市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

(四)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把注重“生态效率”贯穿始终

生态效率主要是指生态资源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要的效率 (产品或服务的价值/环境影响) 。目前, 我国城镇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比仅为8.7%, 我国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筑的比重仅为2%。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效益统筹兼顾, 逐步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就必须讲求生态效率。首先, 政府部门应在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时应该正确处理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关系、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 按照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及经济发展要素合理的安排城镇化的发展布局。其次, 通过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单位GDP能耗、城区人均建设用地、城市的绿化覆盖率等生态效率相关指标的约束, 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再次, 由于政府部门在城镇化进程中起的作用是巨大的, 应把生态指标纳入政府部门的工作绩效评价、目标责任制、综合考核等指标体系中。另外, 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注重水、土地等资源的集约利用, 鼓励利用新型节能建材型建设节能降耗型城市。

(五) 新型城镇化应注重发展的“内涵”和“质量”

具有关部门统计, 2013年我国的城镇常住人口是7.3亿人, 虽然统计城镇化率为53.7%。但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有36%左右, 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巨大。大量驻留城市的农民工及家属, 没有进入城市的住房、社会保障等综合保障服务体系。2012年, 我国城镇常住人口 (不含16岁以下人员及在校学生) 的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仅为66.9%。众多常住人口在医疗、社保及教育等诸多方面没有融入城市发展体系中。新型城镇化应以人为发展核心, 要注重人口的素质的提升及社会综合保障水平的提升, 这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涵”。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篇3

一、云和县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加快农民转移就业,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实施“万名农民下山转移”工程,先后建成农民下山转移小区50个,全县实现了三分之一的农民下山转移。实施“万名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不断提升农民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全县实现69.7%的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云和师傅”成为浙江省第一个劳务商标。

(二)强化特色产业支撑,不断增强城市发展动力。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建则建”的原则,大力推进低山缓坡的开发利用,积极拓展工业发展空间,目前工业园区面积已扩展到4平方公里,实现95%的企业集聚在县城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劳动密集型的木制玩具产业发展,为3万多进城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确保进城农民留得住、富得起。

(三)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化农民为市民。进一步加大对各项社会公共服务的投入,努力使广大进城农民在云和县城享受市民同等待遇。先后规划建设了南山农民新村和普光农民公寓,确保进城农民有房可住;不断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扩大农民工的工伤、医疗、养老等保险的覆盖面,确保进城农民有社会保障可保;落实了进城农民子女就读“同城同待遇”政策,确保进城农民子女有学可上;积极推进户籍等制度改革,凡在县城范围内有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均可凭有效证明申报城镇居民户口,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四)加大以城带乡力度,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大力发展食用菌、云和雪梨、生态名茶等特色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业、来料加工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1.53万名农村低收入群众实现脱贫。

(五)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实施“万名农民下山转移”工程,先后有1.8万名农民下山转移,下山农民仍然享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为加快土地流转,制定出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扶持政策,同时县乡两级分别成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开展土地流转服务,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到2013年12月,全县农村土地流转率为35.8%。

二、云和县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建成区面积拓展到6.2平方公里,2010年全县城市化水平达到63%,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近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二)统筹城乡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全县实现三分之一的农民下山转移、三分之二的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三)普惠而灵活的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初步建立。教育均衡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县88.2%的中小学生和90.6%的幼儿在城区入学;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2012年全县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7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4%。

(四)生态环境质量更加优良。先后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示范文明县城”。森林覆盖率达80.8%,生态环境质量排全国第10位。

三、云和县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户籍管理问题没有解决。下山转移农民户口迁移按照自愿的政策,但在目前的体制下进城农民基本上是不愿意迁移户口的,他们担心把户口迁入城里不但得不到好处,反而在原村里的经济利益会被取消。因此,搬迁进城后造成“人户分离”,给户籍和社会经济管理等造成诸多不便,从而影响了进城农民的发展,阻碍了向市民转变的步伐。

(二)山林、土地等生产资料的权属和经营问题流转率不高。按照政策规定,进城农民享有承包山、承包田的经营权不变。农民进城后生活和就业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绝大部分已经不再从事原居住地的农业生产,但他们又担心经营权被取消,不愿意进行流转,从而影响了当地的农业产业化升级。

四、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建议

(一)完善中心村、镇培育建设体制。因地制宜地采取整体迁建、旧村改造、撤村并建、多村联建等模式,集中有限资源,重点对中心村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和提升。通过一系列项目建设,提高中心村的人口集聚力、服务辐射力、经济带动力,实现布局合理化、产业规模化、人口集聚化、设施配套化、服务优质化、环境生态化,逐步把中心村建设成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农村新社区。

(二)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按照“促进城乡人口合理流动、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原则,建立能准确反映人口居住状况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实行城乡统一、按居住地登记户口,建立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实行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条件的户口迁移准入制。实施农村居民(村民)组织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分离,实施农村居民(村民)社会身份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分离,农村居民(村民)享有行政村(社区)自治民主管理权,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村集体资产管理和收益权,还原户口本来的社会管理功能,使农民在农村所享有的各项权益不因户口转换而改变。社会身份随户籍转入迁入地社区,接受当地的管理和服务,行使相应的政治权利,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三)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承包关系,有效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在稳定现有承包关系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农户自主协商流转、集体组织委托流转、土地使用权折价入股、转让、租赁等方式,推进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多种形式的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对影响土地成片流转、规模经营的农户承包地,妥善做好异地置换工作。同时,制定政策确保土地流转后不改变所有权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

二是建立和完善宅基地流转置换机制。对符合城乡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要求和依法有效的农村住房、宅基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行确权登记,发给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和农村房屋所有权证。按照严格的审批制度和程序,在“一户一宅”的基础上,允许农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进入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允许农村住房和宅基地在一定范围内、指定人群中流转。对利用不充分、不合理和废弃闲置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复垦。

三是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切实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利益。重视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机制的建立,确保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权利。完善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体系,使失地农民分享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丰富长效利益,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四是加快村级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加快村经济合作社的股份合作制改造,形成与户籍相分离、责权利明确的农村产权制度。深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村经济合作社土地资产和非土地资产的分离,量化非土地资产到人,明确村经济合作社社员(股民)权益,实行有效经营管理。同时,建立和完善农村股权流转机制,促进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组织股权规范有序流动。

五是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搭建集信息发布、流转交易、权益保护于一体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四荒地”使用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知识产权等产权流转交易,促进农村产权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作者单位:浙江省云和县农业局)

责任编辑:欣闻

长宁县推进新型城镇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篇4

一、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内涵

社会救助体系,指的是由国家为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特殊困难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以及为保证这些制度的实施而形成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网络、物质技术条件等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整体。在我国现阶段,新型城乡救助体系则是指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灾民救助和农村五保供养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法律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

二、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主要特征

(一)城乡一体化

新体系以城乡协同发展、共同促进为主线,把广覆盖作为社会救助的重要目标任务,致力构建统一的社会救助框架,使各类救助对象都能得到相应救助。如:体系中除了要求原有的低保制度实行城乡一体外,又特别针对农民建立了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制度以及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制度等。

(二)组织网络化

新体系对原来多头管理的体制进行了改革,实行党政领导、民政综合管理服务,劳动、计划、财政、卫生、教育、建设、国土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参与,乡镇(街道)具体实施的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强化了统筹力度,密切了部门关系,通过大协调,真正形成了大救助格局。

(三)保障制度化

一是把救助体系的长效功能建设作为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既使之保持与其它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关联对接,又着眼于体系的动态正常运转,保持它的长期性、稳定性和持续性;二是讲究制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证了制度的实施效果。

(四)救助多元化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救助种类的多样化。要求以低保为基础,针对困难群众的实际需要,加快建立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多种类别的专项救助。二是强调救助形式的多渠道。要求坚持救助与互助相结合,资金救助与实物帮困相结合,定期救济与临时救济相结合,进一步拓宽社会救助渠道。三是强调救助主体的多元化。政府是实施救助的主体,同时积极动员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参与支持体系建设。

三、建立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与健全,是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标记,同时又是衡量社会与经济、城市与农村是否协调发展,能否相互促进的重要尺度

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能有效地缩小城乡在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减少城乡在分享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方面的不公平,进而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这与我国的城乡一体化行动目标一致,应作为其中的一项必要内容。

(二)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是政府职能的一次重要回归

社会救助是政府职责,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工作是政府行为。这一转变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承担为公众减少社会风险,提供基本生存保障的职能的强化,把“该管的事管好”,使真正的政务成为政府的要务,这是政府职能由异化到回归的重要标志。

(三)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是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实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另一部分贫困群体。面对现实,如何缓解两极分化、贫富差距拉大的趋势,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不能对低保户、灾民、“五保”、“三无”人员,贫困学生视而不见,也不能对偶发事件造成的贫困人群置之不理。以仁爱之心关怀他们,以援助之手救助他们,是党的宗旨的体现,是政府当然之责,也是社会公德所提倡的。

(四)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是对现存社会救助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

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从体制、机制上革除旧体制的弊端,统一政策,统一标准,形成了统筹安排,协调有序的社会救助体制和运行机制。

(五)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我国经济应发展到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有加大社会救助投入的经济实力;同时,社会资金雄厚,民营企业大量存在,它们有回报社会,救助贫困的要求。

四、构筑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仍然存在着诸多亟待破解的难题

(一)社会救助资金缺口大,这是我国构筑社会救助体系面临的最大难题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养老金的征缴每年增加大约150亿元,但支出的缺口却在400亿元左右,现存结余的几百亿养老保障,如果没有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用不了一两年就会支出殆尽。由于体制转轨,失业下岗人员数量增多,今后社会保障资金支出的需要量还会持续增长。

(二)各种救助制度不完善、不系统

目前,我国城乡社会救助制度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各种救助制度、救助政策及救助体系相互衔接还不是很好。政府各部门只注重本职救助工作,相互之间不能很好协调,没有形成合力,造成救助资源浪费,救助效果不理想。转贴于 热点论文网 http://

(三)城市和农村社会救助不平衡

比如,城市低保户冬季取暖政府给予补贴,而农村低保户不是集中供暖,一般靠燃煤取暖,就得不到政府的补贴,造成事实上的不公平。

(四)保障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健康运行的监督机制、奖惩机制不健全

规范的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是城市救助制度得以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当前,行政监督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形成制度,造成社会救助监督不力,救助资金浪费。

五、推进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确立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救助新理念

政府各级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完善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对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意义。提高认识,开展工作,才能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才能尽职尽责地做好城乡社会救助工作。

(二)进一步赋予救助对象平等的公民身份,强调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并尽快覆盖到全体农村居民

第一,需要继续强化对救助者平等公民身份的尊重。目前,民政系统在最低生活保障资格认定上采取了家庭收入调查和对初检符合条件者在社区张榜公示的程序。这种做法有侵犯公民个人隐私之嫌。第二,在保证救助对象权利的同时,强调其应履行的义务,并增强责任承担制度的可操作性。第三,社会救助的制度体系应该尽快覆盖到农村居民。无论是最低生活保障救助、流浪救助,还是其它临时性和突发性救助,都不应该局限于保护城市居民。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没有涵盖农村居民在内的社会救助体系,越是完备,就越是不公正。

(三)确保救助资金足额及时到位,并通过救助对象的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来不断降低管理成本

国务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所需资金,由地方人民政府列入预算,纳入社会救济专项资金支出项目,”这就从法规上明确了落实低保资金的主要责任在地方。近年来,中央财政逐渐加大对低保的投入。省、地、市、县的财政也要增加投入,在中央补助资金下拨后,各地应根据资金需求的实际情况,及时足额地予以安排。对于仍然存在的缺口,要立足自己解决、从快解决,不等待观望。救助资金要列足,也要用好;既不能不列不支,也不能列而乱支。要管好用好救助资金,关键是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各级部门要协商财政部门加快建立低保资金管理专户,将上级补助金和本级预算资金全部划入专户,实行封闭管理,保证专款专用;要制定完善的内部和外部监督措施,强化对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防止挪用、挤占现象,严格查处徇私舞弊和贪污侵占行为;要探索实行救助资金的社会化发放办法,完善社会化、信息化的服务网络,实现资金的公平、准确发放。

(四)依托社区,完成多方面的资源整合,构筑多元化的社会保障网络

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实施规模宏大的社会救助体系单靠政府行为、失业保险部门和城市低保的力量来承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动全社会筑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城市失业社会救助体系。近年来,随着社区建设的发展,以城市社区建设作为新型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运作平台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子。它在保障城市特殊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满足城市居民的各种服务需求,大批量地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失业者求职等诸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发展开拓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是创造就业机会、吸纳下岗职工再就业、发挥社区服务与社区建设、巩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基层党组织等社会与经济多元效益的综合平台,已经成为推动社区服务与社区建设规范化、产业化、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社会保障要依托城市社区平台,用微机化、网络化来实现,它不仅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从保障对象的核定、保障金的及时发放到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变得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杜绝具体工作中出现的疏漏和可能发生的不正之风。

(五)增加城乡救助体系的科技信息含量

在全国基本实施应保尽保以后,管理手段普遍滞后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要动态管理上千万的低保对象,如果不依靠计算机实行信息网络管理,就根本无法提高管理水平以适应实践的需要。一些地方之所以能够进行比较规范的管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由于他们注意加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从而未雨绸缪,掌握主动,使低保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

(六)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规章、制度,使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必须把建章立制放在重要位置,使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比较完整的社会救助法规体系。一是根据自身实际和条件,尽快制订出与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有关的规范性文件,及时修改或归并与现阶段社会救助工作不相适应的规定、办法。二是加大医疗、教育、就业、就学、法律等专项救助工作力度,充分发挥专项社会救助的作用。

(七)变被动救助为主动救助,积极为贫困户创造就业岗位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篇5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鉴于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中央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城镇化的实践中,不能盲目按照固有的传统模式布局城镇化的空间体系,而是要从深层次上把握城镇化的内在发展规律,更加注重人口、空间、产业、公共服务和管理、文化等要素的协调互动,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一,城镇化首先是人的城镇化。城镇是因经济、文化或政治的原因,促使大量人口聚集而形成的。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城镇化的重要途径。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农业剩余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既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也创造了更大的消费市场需求,进一步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正因如此,在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研究中,衡量城镇化率的高低就是以常住人口在区域总人口中的比例作为衡量指标。推进新型城镇化,一方面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推动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变;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人口素质,教育引导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由传统向现代转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第二,城镇化必然带来空间的扩展。人口和产业的不断聚集,促使城镇区域不断扩大以容纳更多的人口,更多的人口又为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城镇空间的扩展,既表现为城镇人口、地域规模扩大和城镇数量增加,也包括基础设施的改善。如今,现代化交通极大地扩展了城市的辐射范围, 城市圈的半径不断向外延伸, 使许多区域置于更强的城市影响之下,从而加速城镇化的进程。例如,我国苏南地区城市群的成功发展得益于现代化的交通设施,拉近了与上海的距离,更有效地接受上海辐射。

第三,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农业为城镇居民提供粮食、蔬菜、肉、蛋等,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是城镇化发展的根基;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服务业发展为城镇居民提供就业岗位和各种服务,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提供支撑。城市的繁荣就是产业的繁荣,没有产业的支撑,城市就会衰退和没落。实践证明,只有结合城镇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主导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为城镇的持续发展提供生生不息的动力。

第四,公共服务和管理为城镇化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从城镇发展历史看,最早的城镇几乎没有公共服务和管理。但是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人口大量增加,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客观上要求城镇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和管理服务。而且,随着城镇人口的扩张和空间的扩展,公共产品供给和管理对城镇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凸显,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管理水平不高,“大城市病”就会应运而生。

第五,独特的地域文化是城镇发展的魂魄。城镇从诞生之日起,就打上了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烙印,形成了独有的特色文化内涵。特色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独特的历史、文化、自然条件都会使城镇逐渐形成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文化特质,从而增添这个城镇与众不同的魅力,进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城镇失去了特色文化就失去了精神内涵,失去了魂魄,失去了竞争力。

关于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篇6

坚持规划先行,在科学规划中明确城

镇定位。××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的战略构想,这是××县立足当前、着眼发展提出的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南,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中心。今后每实施一项城市建设项目,规划方案和景观设计都要同步进行,作为出让土地的前置条件,规划的调整和修改完善要先听取专家的意见,并经过集体研究批准后才能实施,所有建设必须严格执行规划。建设的效果要努力实现建筑物与景观生态和谐相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有建设都要尽可文秘杂烩网能做成精品,条件不具备的可暂时不建,不要人为留下遗憾。

与项目建设相结合,在加快建设中增强功能。一是加快城乡交通项目建设,全力打造以县城为中心的一小时交通经济圈。二是加快市政项目建设,优化城镇服务功能。三是强化社会基础项目建设,拓宽城镇服务领域。突出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卫生院、敬老院、文化站为重点的公共设施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

注重科学管理,在加强管理中提升品位。推进新型城镇化,管和建要并重,才能使城市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要尽快使我县的城市管理上档次、上水平,真正使管理与城市品牌相一致。要尽快配套出台和完善市政、园林、供水、公交、环卫等方面的管理办法,构建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要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督查机制,及时发现www.和解决城市管理中的疏漏问题。城市管理要延伸到县城总体规划区和控制区,要加强环境保护,特别是污水排放、油烟排放、噪音防范等。

重视发展二三产业,在创新体制中构筑平台。一是完善就业和创业培训机制,拓宽城镇就业空间,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大量集中,形成新的消费群体,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二是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建立适应城镇发展要求的住房、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险等制度,发展公益事业,健全城镇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等功能,解除进镇人员的后顾之忧。三是完善户籍制度改革,推行户口登记管理一体化,确保农村进城务工、经商人员与城镇居民在就业、教育、卫生、社保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从政策上支持和鼓励“农转非”,加速农村人口城镇化。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探索与思考 篇7

一、兴国县城镇化基本情况

兴国县位于江西省中南部、赣州市北部,全县辖25个乡镇、1个工业园区、304个行政村,全县国土总面积3215平方公里,总人口77万;是全国著名的红军县、烈士县、将军县和苏区模范县。近年来,兴国县紧紧围绕赣州一小时都市经济圈的总体规划,坚持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工作思路,形成了以县城为核心,以龙口镇、高兴镇、良村镇、古龙岗镇、梅窖镇和江背镇为支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2007年,兴国县被评为赣州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先进县。

城区建设方面,改革开放初,兴国县城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仅为3万余人。进入新世纪,兴国县按照“加快建设新城区、有序改造老城区”的总体思路,先后建成了红军桥、潋江大桥、将军大桥三座跨江大桥;五福广场、将军广场、潋江之春广场和火车站广场等四大广场;贸易广场、客家市场、建材市场、摩托车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以及兴国大道、将军大道、滨江东、西大道、平川大道、迎宾大道等四通八达的城区交通主干道。2009年,兴国县又投资5个多亿启动了污水处理厂、城市供水工程、模范大道和模范大桥、文化艺术中心、一江两岸等14个城市重点工程项目;2010年,兴国县计划再投资15亿元进行319城区段改造以及苏区干部好作风纪念园、毛泽东农村调查纪念园、名人公园、烈士陵园、将军园等“五园”建设。目前,兴国县城基本形成了老城区、新城区、工业园区“一城三区”的基本结构,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7.9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17.54万人,城市化率34%,兴国县城被评为江西十佳魅力新城。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兴国时,曾风趣地说道,兴国县城比东南亚一些小国的首都还要漂亮。

村镇建设方面,近年来,兴国县在15个乡镇开展了以“六建设”和“六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圩镇整治建设工作,推动了小城镇的建设,全县25个乡镇基本完成了乡镇总体规划,建制镇和圩镇整治重点乡开展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街景设计工作,形成了龙口镇、高兴镇、良村镇、古龙岗镇、梅窖镇和江背镇等一批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公共配套服务比较全面,带动辐射力较强的小城镇。高兴镇被评为江西省文明村镇、全国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兴国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先后16次走进中央党校及浦东、延安、井冈山三所干部学院的课堂,被称为“兴国经验”。

二、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兴国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经济基础差、财政收入少,能用于城镇建设的资金非常有限,而城镇建设点多面广,显得僧多粥少,城镇建设投入压力越来越重。

二是城镇配套功能仍不完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人口急剧增加,城镇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产生活环境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消费需求的矛盾日益明显。

三是城镇品味有待进一步提高。因受“一条路、两张皮”传统建设模式的影响,兴国县城镇建设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仍然不高,对城镇的文化底蕴发掘不够,城镇建设的品味有待提升。

四是县城老城区改造难度较大。由于老城区建设时间早,存在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完善、环境条件差、安全隐患多等问题,但因人口密度大、居民文化程度和生活水平相对较低,造成改造难度较大。

五是城乡规划执法有待加强。由于群众的规划意识淡薄等原因,城乡违规违章建设和随意改变土地功能性质、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等现象时有发生,违法违章建设行为点多面广,城乡规划执法工作有待加强。

三、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几点思考

一要创新投融资体制,加大城镇化建设投入。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大融资力度,全方位筹集城镇化建设资金。一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经营性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政策、优化软环境,创造条件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港口、停车场、客运站、货运场等经营性城镇基础设施,提高外资和民资在城镇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比重。二是建立政府主导下的以企业为主体的混合型的准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政府可以通过推行特许经营制度,由社会私人资本投资或由政府出资与社会私人资本合作投资经营城市供水、供电、供气、公共交通、污水处理、环卫、收费道路和桥梁等准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三是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非经营性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通过财政投入、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和向银行贷款,加大政府公共财政对非收费道路和桥梁、排水、路灯、公共绿地、环境监测与治理、防洪设施等公益性的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兴国县在2009年通过土地一级开发BT模式,筹集城市建设资金1.2亿元。

二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提升承载能力。在城镇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基础设施优先的原则,大力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提升城镇的集聚力、吸引力和承载力。要高度重视城市普通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改善城市人居条件。如近十年来,兴国县县城新建、改造、拓宽兴国大道和将军大道等城市道路20余条,新增城市道路面积130万平方米;组团开发了平川北大道、将军南大道和“一江两岸”三大精品住宅片区,新增城市住宅面积260万平方米;新建城市公园2座,新增城市公共绿地面积430公顷。

三要打造城镇特色亮点,提升城镇建设品味。1,要坚持科学规划。要牢固树立科学规划就是财富、就是先进生产力的理念,以科学的态度编制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城镇规划要体现前瞻性和系统性,要着眼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合理规划城镇空间结构和基础设施布局。2,要科学定位城镇功能。要充分考虑城镇独特的资源禀赋、地理环境、文化底蕴和在区域城镇体系中的地位和分工合作关系,尊重普遍性、提倡多样性,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科学确定城市功能定位。经过深入调研,科学分析,兴国县城总规将兴国县城定位为以资源型加工业、商贸旅游业为主的赣州市北部山水生态城市。3,要坚持个性特色。要充分依托城镇的自然条件、山形水态、环境空间、历史文脉和特有的建筑风格,挖掘城镇内蕴,放大比较优势,突出文化特色、地方特色和生态特色,彰显城镇个性,提升城镇品味。

四要坚持统筹协调,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中心城区要做强做大做优做美,关键要在规划开发新城区的同时,加快老城区的规划改造。要按照“完善功能、改善环境、消除隐患、美化街景、体现特色”的原则,科学编制老城区改造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着重考虑土地使用功能的组合,合理确定老城区用地性质、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规划指标;要按照重点解决好老城区“路不平、水不通、灯不明”等问题的目标,科学编制老城区改造项目。在老城区的改造过程中,要加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做到留住古人的历史遗迹,留下现代人的岁月流痕,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要注意将当地的地方特色文化、民俗风情与城市改造设计相结合,增强城市的文化内涵与地方特色。

五要依法行政,坚决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1,领导干部要带头。领导干部要自觉服从规划、带头执行规划、严格落实规划,当好城乡规划的执行员、宣传员、监督员,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维护城乡规划的良好氛围,切实保持规划实施的连续性和严肃性。2,规划管理要加强。要坚持城乡规划的集中统一管理,切实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管理一个法”,严格按照总体规划、详细规划进行建设审批,从严把好规划选址、用地和工程审批关,保证规划得到有效实施。要建立严格的规划责任追究机制,对越权审批、违法审批、未批乱建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相关部门之间要加强配合,对严重违反城乡规划,又不自行拆除的,要进行强制拆除,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3,规划决策要科学。要切实发挥城乡规划委员会的作用,对重大规划调整、重大项目选址、重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严格审议,同时要充分尊重群众对城乡规划制定实施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和监督权,实现城乡规划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上一篇:欧盟蜂蜜市场概况及进口第三国蜂蜜的规定与要求下一篇:近视眼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