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制度

2024-07-16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制度(通用12篇)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制度 篇1

共青团定安县委员会

关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计划

为了深入贯彻“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进步一加强我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实行综合治理,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有效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制订本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和总体任务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指导思想和总体任务是: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方针,认真贯彻实施《末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按照“扩大宣传、夯实基础、健全网络、维护权益、预防犯罪”的工作方针,组织和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建立健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机制,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措施,集中力量解决一些突出问题,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

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二、团县委成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晓迪(团县委书记)

副组长:符中华于继皓(团县委副书记)

成员:温亚旭(团县委办公室主任)

黄民菁(定城镇团委书记)

符玉婷(新竹镇团委书记)

王录锋(龙湖镇团委书记)

殷承楷(雷鸣镇团委书记)

孙国富(龙门镇团委书记)

李信杰(黄竹镇团委书记)

王辉(富文镇团委书记)

陈垂旭(龙河镇团委书记)

杨静(岭口镇团委书记)

蔡夫雄(翰林镇团委书记)

胡诗泽(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队队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于继皓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正常开展。

三、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各乡镇团委,学校团组织成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组织、结合本镇实际情况联合当地派出所开展一场全校性预防违法犯罪的讲座。监督与落实并

要求上报归档具体开展工作的宣传过程及活动总结资料(照片及文字)

四、具体措施和办法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建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长效机制。各乡镇团委、学校团组织成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是—项艰巨而又长期的社会化系统工程,只有坚持在党政统—领导,下属部门部门齐抓共管,家庭、社会广泛参与,一手抓提高青少年的自身素质、党团意识,树立具有爱国主义的社会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一手抓改善外部环境,消除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土壤和条件,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学校团组织和广大教师要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针,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要结合贯彻《海南省2011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及县、乡预青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并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必要的重视和支持。各乡镇团委、学校团组织要充分发挥作用,与学校各部门共司其职,共负其责,形成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有效推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措施的落实。

2、突出重点,着力抓好学校、社会、家庭三个环节,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

(1)学校团组织自身加强宣传力度与在校学生家长期联系,充分发挥家长或监护人对青少年的管理、教育和服务功能,把加强青少年的管理教育列入创建文明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法制教育阅报刊、宣传栏等教育服务设施,健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网络,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2)切实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的作用,进一步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明确责任,把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个班。要把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针对中学生的不同特点,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法制、德育教育,把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相关内容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结合起来,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切实做到计划、课时、教材、教师“四落实”。要加强对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的管理,对不负责任或履行职责不到位的要及时予以调整聘用。通过“警校共建”等形式,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要充分发挥图书阅览室这学校现有教育设施的作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实占领“减负”后学生的思想阵地。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矫治工作,将其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矫治机构。

(3)认真贯彻实施普法宣传工作。学校团委、少先队

组织要采取设立法制宣传栏、举办法制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开展征文和热线咨询等形式,认真开展以“两法”为主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要广泛深入地宣传本校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反映家长、社会的呼声,揭露、批评丑恶现象,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在全社会营造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舆论环境。

3、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改善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

各团组织要配合综治办、司法所、公安等部门继续加强对学校周边治安环境的综合治理,把学校的保卫与派出所、治安联防队统一起来,共同组成反应迅速、打击及时、保障有力的安全保卫体系,对引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侵害学校师生、危害校园治安的行为要及时报告公安部门、给予严惩,要依法从重从快打击,增强校园内部及周边的治安综合防范能力。

4、认真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学校要牢固树立起“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思想,在对青少年进行预防犯罪教育的同时,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减少发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动机、机会和诱因。要切实履行责任,在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五、经验总结

各乡镇团委、学校团组织将本所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具有哪些创新工作特点形成工作总结汇总团县委收档保存及上报。

联系人:于继皓温亚旭

联系电话及传真:63823627

邮箱:tuanweihuanjie@163.com

共青团定安团县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日

主题词: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共青团定安县委员会2011年11月3日 印发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制度 篇2

一、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特点

1. 青少年拉帮结伙共同犯罪, 具黑社会组织性质

青少年犯罪的一大特点就是团伙作案[2], 因为年龄小依赖性较强多半都是由年龄稍大的孩子做头领。对于个人犯罪他们还是心存胆怯的, 毕竟自己思想和体力都相对有限不足以威慑他人, 但是对于团体在一起是便充分体现出人多力量大的优势, 一人领导众人响应。据不完全统计未成年人重复犯罪率为16.93%[3]。

2. 青少年犯罪作案不计后果, 手段残忍凶暴

青少年是长身体的重要时期, 心浮气躁情绪起伏较大, 由于思想方面相对不成熟, 容易被不良风气影响产生极端心理。青少年犯罪案件一般都带有一定疯狂的行为、思想, 手段极其残忍, 对于受害人毫无怜悯之心, 完全不在乎犯罪给自己、社会造成的恶劣后果。

3. 冲动犯罪, 犯案目的简单

青少年一般指14到25岁的人, 而在此期间的青少年正是自尊心和欲望强烈体现的年纪, 由于社会经验少思想单纯, 面对非难或者诱惑自控力度小, 易造成冲动犯罪。

二、当前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

1. 法制教育推广对青少年覆盖面不全

法制教育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在学校里青少年会对法律有所了解, 形成自己的认知约束自身行为, 但是法制教育对于校外的青少年的教育却是力不从心。虽然中国推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但仍旧有许多青少年早早从学校辍学在社会上游荡, 年幼的他们正值学习、完善自己的阶段, 在没有良好的学习、法制监督的情况下, 他们就像一块干海绵, 在社会的海洋里吸收一切好的坏的。由于对法律认知的缺失, 缺少分辨善恶的能力, 做起事情来自然考虑不足, 往往不计后果只顾一时痛快, 结果断送自己大好的未来。

2. 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教育方法、教授内容略显枯燥与实际脱节

法制道德教育滞后, 中国的应试教育体系往往忽视对于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学校、家长和学生重视主要课程的教育学习, 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 对于法制教育的发展和推广重视不足, 在校生对法律认知不全面。当前的法制教育形式基本都是通过教师讲授的形式教给学生, 教师主要以课本的讲授为主向学生科普法律知识。不仅达不到普及法律知识的作用, 还让学生产生了消极心理。除了课堂上的教授, 在校学生们鲜有接触法律知识的机会, 这也导致学生对法律知识了解片面。[4]

3. 家庭忽视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港湾, 家长则是青少年成长中重要的老师, 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非常巨大。家长对法律法规的淡漠, 体现在父母自身行为不良, 对孩子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一些家长对孩子宠爱有加, 竭尽所能地保护自己的孩子, 久而久之孩子养成傲娇、蛮横无理的性格, 无视社会道德和法律。一些成长在贫困家庭或者单亲家庭的孩子, 性格发展方面也会有所缺失。大多数青少年罪犯都具有类似的特点, 学习成绩不好, 家长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或者单亲家庭的孩子, 除了教师没有人监管学生的学习和平时的生活, 由于学习差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对老师和同学产生距离感, 不愿意向他们敞开心扉, 这也造成这些孩子面对诱惑或者挫折不知所措无处求助, 发展成一步错步步错的局面。

三、如何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1. 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宣传和普及

宣传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对法律的认识, 抵抗不良诱惑。作为祖国未来发展中流砥柱的当代青少年, 他们的成长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为了保证青少年健康快乐的成长, 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不仅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还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现在的青少年思维活跃, 容易接受新的事物, 法制教育的宣传可以多种途径让青少年了解法律知识, 认识到违法犯罪的严重, 立志做严于律己、思想成熟的好青年。[5]

校园、街道张贴悬挂宣传海报, 图片、文字相结合吸引青少年;很多的青少年喜欢一些文学读物例如《读者》, 刊物里也可以介绍一些法律知识以及普法小故事, 凭借刊物的读者群体和有趣生动的故事, 青少年们可以在快乐的阅读中学习到相关的法律知识。而且在宣传法律知识的同时, 也要让青少年认识到触犯了法律将会受到严酷的处罚, 让他们对法律产生敬畏之心, 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避免违法犯罪。网络的快速发展也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 青少年们上网主要就是打游戏、看小说、看影视等娱乐活动,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便捷地向青少年宣传法律知识, 让他们意识到网络世界的虚无缥缈, 面对信息纷杂的网络时刻保持清醒不受人蛊惑。

2. 完善教育内容, 加强培养青少年的法制观念

课堂内的法制教育应更多样化, 教育方法可以稍加调整, 教师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在介绍法律知识的同时, 联系到相关的实际案例帮助同学们理解, 还可以进行小组讨论, 同学将身边或者听说的事例讲出来大家一起分析, 不仅丰富了课堂气氛, 而且帮助大家将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相结合, 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学校也可以多举办一些普法活动, 例如听普法讲座、看普法电影宣传片、参加普法知识竞猜、辩论等, 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 而且更有效地宣传了法制教育的重要, 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其中, 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自己的理解形成正确的认知。

完善教授内容, 法律教育的课本应定期更新内容, 主体教育内容和法律知识为中心进行拓展, 内容可以添加更多的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 案例多为近些年发生的比较典型的犯罪事件, 要对学生们起到威慑的作用, 从多方面论述违法犯罪将给社会、给自己、给受害人带来的众多负面影响;亦要宣传一些遵纪守法的好人好事, 与犯罪事件形成对比, 加大学生的感受落差, 让青少年对违法犯罪说不。

3. 突出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的作用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非常重要, 家长要抓住孩子健康成长的黄金期, 让孩子拥有健全的心智、理智的思想。爱自己的孩子没有错, 但是不能盲目的溺爱, 自身遵纪守法的同时督促孩子形成正确的法律认知。身为家长要做孩子良好的榜样, 身体力行才是最好的老师, 在孩子有违法的苗头时及时发现制止。重视对“预警学生”的引导, “预警学生”指的就是在学校犯过错误表现不好的孩子, 在学校不仅要加强对他们的开导教育, 作为家长更要有忧患意识, 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 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从阴影中走出来, 乐观地面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家长也要时刻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 多和老师沟通, 双方一起努力避免孩子误入歧途。

四、结语

青少年的学习虽然重要, 但是学校和家长不能因此而忽视对孩子的法制教育, 当前触目惊心的青少年犯罪事件说明我国对于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发展仍旧任重道远。通过介绍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列举了一些我国对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最后论述了如何加强法制教育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只有让青少年真正了解法律、认知法律, 才能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摘要: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新闻近些年经常占据新闻版面,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也越发受到社会的关注。青少年对法律的认知还不健全, 对自己的行为没有良好的自制力, 这也是导致青少年走向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本文将简单分析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 当前对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并论述如何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提出几点重要举措。

关键词:青少年,违法犯罪,法制教育,举措

参考文献

[1]徐伟.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统计分析及其预防对策——基于1997—2013年的统计数据[J].青年探索, 2015 (06) :46-48.

[2]谢建社, 刘念, 谢宇.青少年犯罪的时空分析-来自广东省未成年人管教所的调查[J].中国人口科学, 2014 (03) :115-125.

[3]熊谋林, 胡瑶, 张琪, 马丽源, 代亮亮.青少年越轨、犯罪与“社会一体化”预防理念[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5 (01) :38-57.

[4]刘小甫.我国未满十八岁青少年刑事犯罪现状的定量分析[J].商, 2015 (15) :247.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对策探析 篇3

关键词:青少年;预防;违法犯罪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

(1)从犯罪类型看,主要以侵财型犯罪和人身伤害型犯罪为主,特别是以抢劫、盗窃、故意伤害这三种犯罪为主。

(2)从犯罪形式看,两人以上共同犯罪人数逐步增多,团伙型犯罪现象突出。

(3)从犯罪手段看,作案手段残忍,暴力成分明显,犯罪手段也逐渐复杂化、智能化和高科技化,犯罪后果十分严重。

(4)从犯罪年龄看,日益趋向低龄化,在受到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当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数逐渐增多。

(5)从犯罪身份看,文化程度均不高,辍学少年人数居多,大部分犯罪的青少年均只有初中、小学文化程度,有些甚至是文盲。

(6)从地域范围来看,青少年犯罪以本地人犯罪为主,外来人口较少。

由上可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正朝着高发化、团伙化、恶性化、高科技化、低龄化的方向发展。因此,积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已经刻不容缓。

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存在的问题

1.针对弱势青年群体的法律服务尚有不足

由于传统法制思想和现行立法的局限,关于青年违法犯罪人员和刑释青年这两个特殊社会群体的權益保护还较少,存在较多突出问题:第一,《监狱法》虽然规定对罪犯的劳动实行报酬制,但没规定报酬的标准及管理使用,行刑过程中大多是给予“假定工资”。这样,服刑人员的劳动所得基本用于包括生活费在内的监狱业务费用,出狱时一般仅获得回家路费。第二,由于传统监狱管理习惯使然,罪犯在监狱里只许规规矩矩,不许乱说乱动,使罪犯的自主性受到了剥夺,进而产生自卑心理和绝望情绪。第三,刑释青年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刑释青年的生存状况,大多较恶劣,多数犯罪人员谋生能力不强,再就业困难重重,没有收入来源。刑释青年的社会地位一般偏低,被贴上“坏人”标签,这使得他们备受歧视,成为社会的弃儿。如此种种,都是导致刑释青年再犯罪的重要原因。

2.对青少年再犯预防的工作不够深入

共青团组织开展的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工作主要针对的是以下5类青少年群体:闲散青少年、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流浪乞讨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由此可看出,曾经的未成年犯并不在此范围内,而如何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是事后预防中的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三、对进一步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完善建议

1.努力提高青少年的自身修养和素质,从根源上预防犯罪

青少年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认知能力、辨别是非及区分良莠的能力和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不冲动,不感情用事,不争强好胜,全面客观地对待事物。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要冷静地思考,正确地分析,要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自私自利,不唯权唯钱是图,不盲目攀比。同时,青少年也要自觉学习基本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的法制观念,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做一个知法、守法、懂法、护法的公民。

2.制定专门的刑释人员保护地方性法规或规章

我国至今没有制定一部专门、系统的规范刑释人员保护的法律。虽然,目前司法机关和共青团组织都在积极地参与刑释人员保护工作,但没有制度化, 有关的保护、援助措施难以落实。监狱管理局进行的类似调查显示,在某省重新犯罪的刑释人员中,下岗或无业的占28.4%左右,另外,有一些农村籍刑释人员在出狱后没有分到承包田,因生活困难而再度犯罪。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借鉴浙江省的做法,制定本地专门的刑释人员保护地方性法规或规章。浙江省制定的《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02年10月1日开始实施,是我国首部保障刑释人员合法权益的省级政府规章。该《办法》规定,归正人员依法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不受歧视。符合就学、复学、升学条件的归正人员,享有就学权利,对申请报考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各类职业学校或者业余学校的归正人员,符合报考条件的,教育部门应当准许报考。原籍在农村的归正人员享有与其他村民同等的分配承包田的权利。

3.完善刑释人员保护的组织体系,充实刑释人员保护的具体内容

目前,虽有共青团、妇联等组织以及一些企业事业单位和村委会等基层政权参与刑释人员保护工作,但没有建立专门性的刑释人员保护组织。在美国有些城市就建立了刑释人员保护会,在英国有“罪犯关心与重新定居全国协会”,加拿大有“犯罪人援助和释放后关心协会”等有国际影响的非政府性刑释人员保护组织。这些组织向刑释人员提供生活救济、房屋居住、职业训练、服务、心理辅导等服务,在刑释人员保护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建议在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内设置专门机构,指导、协调各地的刑释人员保护工作。共青团组织应组织更多的志愿者对刑释人员进行生活指导、心理疏导,使其以良好心态面对遇到的问题;对刑释人员进行必要的社会化服务工作,如进行法律援助或职业训练等经费募捐与收集。

4.完善法制教育制度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汇报 篇4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综治部门的关心指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区各级预防工作成员单位和工作者群策群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0年***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人数为27人,占整个刑事犯罪的比例***%,2011年***月份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人数为*人,占整个刑事犯罪的比例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率明显降低。全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得到各级的充分肯定,今年区预防办被授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注重项目载体建设,不断丰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多样化途径。

一是集中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通过争取区人大、区政协的支持,我们定期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引导青少年合理有序表达普遍利益诉求。同时建立与人大、政协机构的沟通协调制度,经常性开展青少年事务专题调研、视察、考察和执法检查活动。今年初,团区委、区预防办邀请来自区政法委、人社、教育等部门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大学生村官、企业员工等青少年代表围绕“新市民如何融入幸福***建设”主题进行面对面座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会后整理形成两项提案,目前已有一项提案得到落实。

二是深入推进未成年人零违法犯罪社区(村)创建工作。2009年11月全省“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创建工作会议在***召开后,区预防办更加注重长效管理,进一步加强工作队伍和机

制建设。依托“基层青年服务中心+专职社工+青年志愿者”的联动工作模式,由区预防办聘请专职社工147名,新聘以大学生村干部为主体的35名青少年事务社工,实现了青少年事务社工对全区所有社区的全覆盖,以社区志愿者服务站为平台招募热心青少年工作的社区民警、法律工作者、医生、教师、高校学生及学生家长等组成青年志愿者队伍,协助社工开展预防工作。同时,在全区所有社区统一实行“五步工作法”,即“建好一本台帐、组建一支队伍、打造一个平台、开展一系列活动、营造一种氛围”,有序推进“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创建工作。

三是拓展延伸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新领域。以推进“两新”组织团建为切入点,进一步扩大团组织对广大外来务工青年的覆盖面,将预防工作深入到各企业和广大外来务工青年。凡是具备建团条件的“两新”组织都将严格制定建团时间表,分批分类建团,其中区青联、青商会委(会)员企业成为“两新”组织团建工作表率,委(会)员企业年内建团率超60%,全年共新建“两新”组织团组织154家,有效覆盖团员青年7727人。

二、实施分类管理帮扶,切实提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实效。

一是对重点青少年群体排查建档。连续多年对全区6周岁以上(含)25周岁以下(含)不在学、无职业的闲散青少年、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受救助的流浪乞讨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人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进行跟踪排查摸底,建立并动态更新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基础台帐资料,摸清底数,掌握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截至目

前,我区共有闲散青少年304名,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123名,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人子女25名,农村留守儿童13名。

二是设立颜色区分服务管理制度。以基层青年服务中心为平台,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由社工带领青年志愿者对社区进行摸底、情况记录和定期跟踪,针对社区不同类型青少年,设立“红、橙、蓝、白”的颜色制度,实行分类帮扶——“高危”的红色人群(刑释解教青少年、两劳青年、吸毒青少年)、橙色人群(三失青年、有不良行为的青年)采取个案专业方法“点对点”,即由社工和社区综治干部、社民警、团干部、民政干部共同进行定期家访和跟踪关爱,对于“红色”人群,每月回访不少于2次,对于“橙色”人群,每月回访不少于1次,并对回访情况及时录入重点青少年档案信息,确保了帮教工作开展的连续性;普通的蓝色人群(双差生、两后生、辍学生、服刑或刑释解教人员子女)、白色人群(残疾青少年、孤儿、单亲家庭子女、特困青少年)采取团体专业方法“一对多”、“多对多”,即由社工、青年志愿者、青联委员多方进行帮扶。

三是实施闲散青少年“三大关爱行动”。开展青春邀约走访活动,由各级基层团组织和教育经验丰富的老师组成走访队采取入户走访的方式,对闲散青少年进行不定期的家访谈心活动,了解掌握其思想表现动态、困难和要求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感化和心理矫正。开展青商捐岗助学行动,通过运作青商会,每年向失业青年捐助一定数量工作岗位,同时设立关爱基金为区内困弱青少年争取社会资助,目前已筹集资金12万元。开展就业帮

扶行动,通过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每年为闲散青少年提供50个见习岗位,提升闲散青少年就业技能。

三、优化成长成才环境,着力引导青少年筑牢预防违法犯罪思想防线

一是联合司法、教育等职能部门深入学校、社区、企业开展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主要内容的青少年权益保护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自去年以来,已累计举办13 场次,发放宣传材料 5800 份,提供法律咨询 4387 人,举办法律知识竞赛 2 场;二是积极将触摸屏电脑、博客等现代新媒体引入村、社区和学校,加强对本地青少年的思想引导,如钱桥街道晓丰村团支部利用手机和网络,将本村青年凝聚到团支部周围,开展网上谈心、发布手机报等活动。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计 篇5

乡党委、政府历来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高度重视,把预防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加强领导,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充分发挥综合治理优势,坚持从源头抓起,狠抓具体措施落实。进一步加强我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现提出以下工作计划: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是关系民族素质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必须站在全面的高度,认清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严重性,增强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紧迫感和政治责任感。

二、加强法制教育,增治中小学生法制观念

把预防在校学生违法犯罪作为综合评定学校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标,积极指导和督促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小学校法制教育要发挥课堂渠道作用,做到“四有”,即:教学有大纲,学习有教材,任课有老师,课时有保障。组织学生参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展览,观看法制教育录象、电影,举办法制知识竞赛,开展征文、模拟法庭等活动。乡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法庭每月到小学、初中讲解法律知识,培训好学校法制辅导员,严格考核,以提高其素质。

三、强化家庭教育,做好闲散青少年的引导工作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方案 篇6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教育,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全面提高青少年道德、法制素质,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实行综合治理,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有效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汤阴县综治委及教体局《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及工作制度》文件精神要求,我校以“健康成长,共建和谐”目的,坚持“从小、从现在、从校园抓起”的原则,以在校生为主体,以品德不良学生为主要对象,整合全社会的力量,采取政治的、法律的、处罚的各种手段,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二、工作目标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的工作目标是:提高认识,加强宣传,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良好氛围;学校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有效推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措施的落实。

三、组织领导

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组织领导,学校成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组织、监督与落实。

1、领导小组:

组 员:全体班主任、全体保安

四、具体活动和措施

(一)利用学校教育宣传阵地,深入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1、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开展法制教育进课堂活动,将法制教育纳入班级管理考核的内容,做到大纲、教材、师资、课时“四落实”,要求每班每月至少开设一节法制教育课;

2组织开展以学习《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活动,通过班会、征文、演讲、晨训等形式,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3、利用校园广播、法制宣传栏、国旗下的讲话等形式,宣传法律知识,增强学生法制意识。

4、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矫治工作,利用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展开心理矫治工作,将其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二)、突出重点,着力抓好学校、社会、家庭三个环节,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

1、加强与家长联系,充分发挥家长或监护人对青少年的管理、教育和服务功能,把加强青少年的管理教育列入创建文明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

2、联系县法院和派出所,开展普法教育。学校聘请法制副校长和韩庄派出所民警,给学生上法制报告会和进行入学教育讲座,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普法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长期抓,并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采用各种方式方法灵活生动地进行德育工作,不断提高学生人格修养。

3、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改善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学校要积极配合综治办、派出所、交警、工商、文化等部门继续加强对学校周边治安环境的综合治理,把学校的保卫与派出所统一起来,共同组成反应迅速、打击及时、保障有力的安全保卫体系,对引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侵害学校师生、危害校园治安的行为要及时报告公安部门、给予严惩,要依法从重从快打击,增强校园内部及周边的治安综合防范能力。

(三)组织开展“禁毒”、“反邪教”教育宣传活动。

学校以“禁毒”和揭批邪教为重点内容,通过讲座、班会、观看科教片等形式教育学生远离毒品,认识邪教本质,提高识别能力,增强防范意识。

(四)抓好帮教工作。认真抓好对有劣迹的在校生和离校生开展帮教活动。

1、通过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树立改过的决心和勇气。

2、通过有情帮助,多方面做工作,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家庭,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主动沟通,使他们融入到学校的大环境当中来,用爱心去教育和挽救学生。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成立预防领导小组,建章立制,明确责任,从制度体系上保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的开展.责任人一定要切实担负起工作责任,认真制定活动方案,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扎实的效果。

2、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关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大事,学校各部门一定要按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如聘任法制副校长作报告、召开讲座、班会、观看科教片、发挥心理咨询室作用等活动形式全面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意识。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制度 篇7

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来看,青少年犯罪往往带有盲从性、模仿性、突发性等特点,而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青少年违法犯罪又呈现出团伙化、成人化、智能化等特点,其犯罪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不良风气的负面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在社会上蔓延,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道德标准等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常常对涉世不深、判断能力较差的未成年人起导向作用。含有色情、暴力、赌博、迷信的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乘隙而入,严重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一些意志薄弱的青少年腐化堕落,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 学校教育失衡的消极影响。

相当一部分学校只注重书本知识的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学生的思想和法制教育不够重视,导致许多学生缺乏正确的法制观念,不知何为违法,何为犯罪。有的学校分等级、年级分重点,只注重“尖子学生”的培养,而忽视“后进生”、“双差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甚至放任不管,伤害了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致使这些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自暴自弃,甚至利用某种违法行为引起周围人的关注,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 家庭教育失当的不良影响。

有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要求,生怕孩子受委屈,缺少科学正确的家庭教育观,使孩子养成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的坏习惯。有的是因家长教育简单粗暴,或是父母的不良行为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孩子养成不良品行和习惯。有的是因为家庭结构残缺,长期缺少家庭温暖,父母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了对子女的教育义务,致使一些青少年形成扭曲的人格心理。

4. 人格不确定性的内在影响。

未成年人生理发展迅速,个人意识增强,自我约束力较弱,心理构成易变,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其心理尚未定型,处于犯罪的“危险年龄”段。少数青少年因自身素质不高,交友不慎,分辨是非能力较差,未成年人涉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就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二、控制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

1. 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

青少年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学校要重视并正常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引导他们控制情绪,增强社会应变力,学会处理现实与愿望的矛盾,学会自我调试,做事前理智思考;引导他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放弃自卑心理,充满信心地对待生活,能够接纳他人,使自己的心理处于轻松愉快之中;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恋爱与性的问题,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2. 坚持依法治校,大力加强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

坚持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方略在学校的体现,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要进行全面教育,针对青少年中许多人不知法、不懂法,有的甚至是法盲的现象,我们要强化法制教育,使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指导其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合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帮助他们形成依法办事,同违反宪法、法律以及破坏我国法制的行为斗争的思想意识。

3. 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坚持不懈地开展法制宣传。

加大法制宣传力度,通过黑板报、展板、橱窗、阅报栏、校报、校园广播、法制讲座、校园网等形式和载体加强法制宣传,形成浓厚的校园法制教育氛围。

4. 加强领导,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法制教育队伍。

一支相对稳定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者队伍和一个相对稳定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将是青少年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聘请法制副校长,把在公安、法院、司法局工作的有一定法制教育经验、思想品德优秀的业务骨干聘请为法制副校长或法制班主任并发给统一的聘书,定期邀请他们到校送法制课、法制讲座、法制展牌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法制教育实践活动,法制教育实践能够锻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

5. 加强校园内部常规管理,争取社会各部门的共同教育、共同管理。

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是预防犯罪的重要条件之一。要保证校园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场所,切实抵制社会不良文化的进入。学校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各项困难。青少年的培养与教育,不仅仅是学校一个部门的事,社会各个部门也都负有重大责任。家长要加深对自己孩子的了解,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司法机关也应该有重点地与学校定期联系,帮助学校建立良好的校园环境。

6.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净化社会环境,清除青少年犯罪的土壤。

发挥妇联、共青团等组织的作用,建设省、市、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和城乡社区校外辅导站,通过“家长课堂”等形式,向家长普及网络知识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在中小学开设网络使用课程和网络道德教育课程,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我们要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净化网络环境,加大查禁力度;对网吧、录像厅等社会文化娱乐场所,要从严审批,依法管理,对经营管理人员也要进行法制培训,有效地遏制“黄、赌、毒”在这些场所滋生蔓延;要充分发挥各类先进的示范带头作用,大力倡导新风正气。新闻媒体要多报道先进模范英雄人物事迹,宣传遵纪守法的典型事例。

摘要: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加强对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的认识,建立健全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有效机制,从战略和策略等方面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这一世界性的难题,是关系现实大局和未来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制度 篇8

关键词:中职犯罪 预防 违法犯罪 预防机制

一、学生犯罪特点分析

众所周知,职高学生长期生活在“老师不重视,同学不尊重,家长不关爱”的氛围中,导致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对学习和各种活动失去兴趣,往往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长处。久而久之他们失去了正常的表现欲望,缺少了与家长和老师的交流欲望。最后导致个性上的自我封闭和能力上的停滞不前。另外,职校学生大多年龄在16-18岁左右,他们生理发展逐步走向成熟,而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心理方面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生理的发展。对于这些学生而言,尚未定型的个性品质和受到压抑的心理环境使他们相当自我,常常以一副神圣不可侵犯或一触即发的姿态来处理学习生活,特别容易在大众场合或受到伤害时产生好强或者逆反心理,发生过激行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也容易出现一些矛盾纠纷,有时就可能会因为一句话打一场架。

因此,受自我评价障碍,意志薄弱,人格障碍,挫折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职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往往表现得令人担忧。青少年的的思想原本就不是太成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意气用事,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学生犯罪的原因

1.家庭教育的失败

家庭教育思想是否正确,方法是否得当,家庭环境的好与坏,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良好的家庭环境,子女极少出现违法犯罪。反之,教育思想不正确,教育方法不得当,或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都容易使孩子误入歧途甚至违法犯罪。

2.学校教育的误区

(1)重文化教育轻思想品德的法制教育

职业学校生源均来自普中,而普通中学却始终把学生文化成绩的优劣和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衡量学校和教师水平的硬指标。因此,他们往往只重视文化教育,轻视思想疏通,学校只管教书不抓育人,大搞鸭式教学,使学生背上沉重的课业负担。压的学生喘不过气来,由于有益的课外活动几乎被取消,学生课余生活枯燥无味,兴趣爱好无从施展,于是想方设法予以填补。有的有空就钻入游戏厅迷恋于暴力淫乱光盘。而这些学生最终的选择往往是职业学校,这也是导致职中学生犯罪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2)法制教育方法简单、效果较差

我国《教育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有关于教育部门开展对学生法制教育的明确规定,但在普通中学法制教育课形同虚设,有的没有从事法制教育的专、兼职教师,有的没有聘任校外法律辅导员,有的法制教育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死板,学生不感兴趣,实际效果很差。不少学校的政治思想教育课教学也往往是敷衍了事。其结果是许多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不知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缺乏对违法犯罪的防范意志和自觉抵制犯罪的能力。

三、预防学生犯罪的主要对策

(一)重视对“预警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提高学生心理品质

“预警学生”即每个班级中行为偏差的学生或有重大违纪受处分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大多数是离异的单亲家庭、过分溺爱家庭、留守儿童家庭,有的在初中甚至小学就受到老师的歧视,心理扭曲。在心理辅导中,我从实践出发,采用集体辅导和个别咨询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班级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人际互动的集体情景中改变自己的行为,接受集体的鼓励,克服孤独和自卑心理。通过学校心理咨询室,对这类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从让学生宣泄内心的苦闷和委屈,和学生共同讨论富有建设性的解决办法,帮助他们排除烦恼、忧虑、困惑,帮助他们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协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从而有效的预防甚至制止学生犯罪发生。

(二)实施两级帮教,努力转化“预警学生”

为了提高帮教效果,我实行全方位帮教措施,即思想上的诱导、情绪上的疏导、学习上的辅导、行为上的督导,建立严格有效的帮教制度,实行两级帮教,实施跟踪教育,实行目标管理,重视帮教过程管理。我把“预警学生”按其行为表现分为二级。经常违反《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行为规范》为一级,为班干部帮教对象,由班长负责实施帮教;严重违反或被学校处分为二级,为班主任帮教对象;帮教者要熟悉帮教对象的校内外、家庭及周边环境等情况,掌握对象思想动态和行为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适时适度的帮教活动,帮助其克服困难,树立信心,努力寻找帮教突破口。

(三)建立家校联动机制,齐抓共管,合作教育模式

每学期的第一个月开一次家长会,主要任务是提高家庭教育有效性,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加强学校、家庭协作教育,保证学生节假日过得的充实健康。通过开家长会或办家长学校的形式,提高学生家长的自身素质,优化家庭环境。使父母在家,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爱好,给孩子做好表率。让家长学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注意家教方法,因人而教。家长不要过分溺爱和纵容,不仅教不好,反而把孩子推向邪路。作为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吃穿,更要注意教他们如何做人。

(四)每学期定期开展各种各样的法制教育活动

1.开展法制教育讲座是提高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也可以放映法制宣传片或者有法制教育意义的影片,可能对学生的触动更大。总之在法律知识讲座的形式上,不但在人员上作文章,同时在方式、方法上下功夫,让讲座达到了应有的效果,确实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总结 篇9

今年以来,我市充分发挥全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始终把此项工作摆上全市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培养造就“四有”新人为目标,本着着眼预防、重在教育的原则,开展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制度

建立健全了值班、信访、保密、档案管理、矛盾排查调处等多项工作制度。坚持节假日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工作不间断有效运转。今年4月,在市第五次团代会召开期间,团市委召开了“**市共青团系统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市直各单位团委负责人、乡镇团委书记、学校团委书记及辅导员参加了会议,重点研讨了我市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现状、工作方向和发展目标。会议要求各级团组织要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纳入全年工作计划之中,要利用上团课、开队会等多种形式,组织青少年学习有关法律知识;要建立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档案,把此项工作真正做到实处。

二、强化各项教育,取得良好成效

我们以组织各种活动为载体,对青少年重点实施了六项教育,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强化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1、抓好青少年理论学习和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弘扬道德新风。

2、利用重大节假日,以生动活泼的主题教育凝聚青年、引导青年。与市邮政局联合举办了第五届“汉字书写节”暨书信感恩活动,组织学生给自己的父(母)亲撰写感恩信;与市关工委联合举办了“中华魂”主题读书活动,通过活动增强了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革命经典诵读比赛,激发了青少年民族自豪感引领青少年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六一期间,组织城区几所中小学开展了“传唱优秀童谣、做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在青少年中形成正确的文化导向;8月份,结合全市“年轻干部成长工程”,举办了**市首届青年干部技能比武大赛;10月份,与市委宣传部一起举办了全民阅读“爱我**”演讲比赛;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编写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的材料,并邀请经验丰富的同志与老师为学生和企业青年结合他们的学习和工作进行培训讲课,大力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全面推进志愿服务工作,积极引导青年围绕文明创建、扶贫帮困、敬老助残、法律援助、社区建设等方面开展经常性的志愿服务活动。3月,团市委主办了志愿服务月主题活动,组织市人民医院、市消防中队等单位,为广大青少年进行了义诊、消防知识、健康知识宣传;组织中洲中学学生到福利院义务劳动、看望老人;组织杨林沟中学学生到杨林福利院,为孤寡老人送食油、大米、水果等慰问品,并进行义务劳动。4月底5月初,结合五四纪念活动,组织市人民医院、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等单位志愿者到仙女山泵站河社区开展了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并举办了纪念建团90周年专场晚会,为广大农村青少年送去了文化大餐。通过这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初步达到了引导广大青年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推动青年志愿者事业深入发展的目的,为维护我市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贡献了力量。

二是强化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制作预防青少年犯罪宣传板和挂图,组织单位同志和志愿者走上广场、街头、社区,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宣传活动。此外,各级团队组织结合校园橱窗、板报、校报,校园电台、网站、红领巾小广播等宣传渠道,进行学习和宣传,增强对学生对《两法》内容的了解。加强对全市中小学团委书记和辅导员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培训学习,使广大青少年工作者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的能力不断提高,帮助青少年解决法律问题和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我们还聘请了法律专家为校外辅导员,定期对学生进行专题法制讲座,从而增强了他们的法律意识,教育青少年自觉学法、知法、用法、守法。今年六月,配合市禁毒办开展了禁毒宣传活动,通过树展牌、拉横幅等方式,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了禁毒宣传。推荐实验中学团委书记袁宝华参加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第一次集中师资培训,这对提高全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强化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通过社会实践教育,培养了青少年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今年,结合纪念建团90周年,我们开展了“喜迎十八大,纪念建团90周年”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全市广大青少年开展了各项实践活动。4月份,**市第五团代会召开,全市青少年中的优秀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青少年的盛会,对强化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大会开幕式上,**市实验小学数百名少先队员代表全市少先队员向大会致祝词,充分展示了**市青少年的良好精神风貌。10月份,开展了“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组织专人到全市各中小学开展问卷调查及座谈,了解到了青少年上网现状,掌握了我市青少年的思想动态;11月份,结合全市“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开展了“解放思想,青年先行”征文活动,并推荐优秀作品15篇到**参赛。

四是强化对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教育。心理缺陷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求各学校团组织在上团课中都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同时,组织城市中、小学生广泛参与“三下乡”活动,使广大青少年在深入农村、社区开展社会实践过程中受到了教育,增长了才干,磨炼了意志,体验了生活。此外,我们为倡导青少年远离网吧,提供健康有益的绿色网上空间,追求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生活,协同有关部门对学校周边环境和打击黑色网吧进行了检查和治理,积极为未成年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舆论、文化、社会环境。此外,学校团组织还设立了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及时解答青少年心理和生理问题,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五是强化对青少年的典型教育。在共青团五四表彰会议上,认真组织评选了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青年岗位能手等一批先进模范个人,并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对他们的典型事迹进行表彰和宣传,通过先进典型来带动其他青少年发现和感悟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增强他们积极奋进的意识。其中,里潭乡周卉妮子、庙头镇马子杰、城关中学杨烈被评为**市“优秀共青团员”,城隍镇谭忠萍、**一中陶群方、**二中唐艳华被评为**市“优秀共青团干部”,熊宇等10名同志被评为**市“优秀共青团员”,颜建峰等8名同志被评为**市“优秀共青团干部”,高谦义等10名同志被评为**市“青年岗位能手”。

六是强化对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环境的优劣和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问题,直接影响着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利完成社会化过程。因此,无论家长本身还是社会其他成员,为了青少年一代的成长都有责任和义务从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和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两个方面努力。一方面,充分发挥社会法律机制和社会舆论的保护作用,有效地解决和调解家庭问题和家庭矛盾,防止家庭关系的破裂;另一方面,调动学校和社会组织等其他群体的积极性、创造性,举办形式各异、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活动,密切家长与子女之间的亲子关系。并指导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创造出和谐民主的家庭气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三、实施整体联动,健全工作机制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任务重、涉及面广,需要有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在工作中,我们逐步形成了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团内联动,充分利用团内的行政手段,把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作为考核基层团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好局面。二是团队联动,共青团与少先队联动,将六项教育延伸到了少先队员中,做到加强教育从娃娃抓起,从小学生抓起,帮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是部门联动,采取社会化运作方式,积极联合教育局、公检法司等有关单位来开展各项活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制度 篇10

2012年全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县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围绕创建“和谐平安宽甸”的总体目标,以深入开展“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为统揽,以教育和服务特殊青少年群体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和工作机制建设进一步把我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一、以教育特殊青少年群体为重点,作好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工作

一是扎实开展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民政部、中央预防办等教委联会下发的做好流浪儿童救助工作意见的有关精神,结合我镇实际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加快推进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严厉打击控制、操纵流浪儿童的黑恶势力。

二是继续深入开展“为了明天——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关爱行动”。落实好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有关政策建立完善对其养育、监护、教育、管理的工作体系,保障他们的基本生话,促进其健康成长。组织开展与服刑人员子女“手拉手”结对互助活动,有效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大量,多渠道开展帮 1

扶救助工作。

三是着力做好社区闲散青少年教育和管理工作。深化“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加强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建设和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开展社区闲散青少年管理和教育工作,建立和完善社区青少年的信息机制和帮教矫治机制,通过跟踪帮教、专人联系、就业扶助等方法,使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是不断加强对边缘学生群体的教育引导。制定有效措施,强化义务教育法在基层的贯彻落实,防止和减少中小学生辍学、失学,完善和改进工读教育的有关政策,加强工读学校建设规划,提高教育质量,把工读学校办成教育、矫治、挽救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阵地。

五是广泛开展服刑未成年人结队扶助行动。依托村(社区)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志愿者队伍与我镇服刑未成年人开展结队帮扶活动,使服刑的未成年人都有人联系和关爱,促进服刑青少年更好的回归社会。

六是继续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帮扶工作。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积极为进城务工子女就学创造条件,把他们纳入“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活动当中,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的孩子一样快乐成长。

二、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要内容,广泛深入

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

一是在青少年中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把在青少年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继续深入开展具有宽甸特色的“三有三为”、“小雷锋行动”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二是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依托(村)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等教育基地,运用多种方式,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法制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切实抓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教育活动。镇预防青少年犯罪办公室将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深入到基层进行集中宣讲。

三是继续广泛开展自我保护教育。围绕治安防范、心理健康等主题,通过举办自护培训班、自护学校、采取专家授课、录像观摩、模拟情景训练等形式,向青少年宣传自护知识,传播“认识社会、拒绝诱惑、远离危险、防范侵害”的自护理念,提高青少年自我防范的意识和能力。

三、以品牌意识为主导思想,扎实推进重点工作项目 一是继续深入开展“青少年模拟法庭”活动。依托法院、检察院、司法系统,组织基层法院、检察院、司法部门深入学校,帮助和指导学校建立“青少年模拟法庭”,与法制副校

长的普法教育活动形成有机结合,生动形象地开展法制实践教育活动。力争镇内五所学校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青少年模拟法庭”,让青少年通过实际参与不断增强法制观念。

二是开展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工作。要以创建活动为工作抓手,有效推动基层达标争先,形成区域联动、群防群治的工作局面。注重总结推广各地的经验,加强分类指导、估评跟进,进一步调动基层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积极性,推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各项任务、措施和责任层层落实到基层。

三是积极开展青少年社会公益教育活动。大力推进社区假日学校、阳光教室、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社区学校、社区辅导站等形式的社会公益教育活动。同时,要继续开展青少年宫为特殊青少年免费教育活动,组织全县教育、共青团、妇联及各级青少年宫针对困难青少年免费开办培训班,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校外教育环境,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四是发挥职能作用,整治社会环境。各织预防组织和成员单位要按照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做好宣传工作,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氛围。县预防办要继续开展“青少年维权岗在行动”,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和禁毒斗争,加强文化市场、电子信息产品和计算机网络的监管,坚决查处传播淫秽、色情、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电子信息以及玩具、饰品,查处含有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行为和恐怖、残忍等有害内容的游戏软件。

五是加强和完善青少年维权和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深入开展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和“青少年维权岗在行动”活动,推行青少年社会事务联络员制度,及时了解青少年需求,为他们提供综合服务,有效化解矛盾和问题。

四、以加强基础工作和机制建设为保障,促进全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建立联动机制,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村(社区)预防领导小组要适时召开会议。对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进行研究部署;针对涉及区域性的突出问题,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协调力度,牵头单位要认真负责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

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结合新制定的预防工作考核办法的实施,确立预防工作评估标准,做到预防工作与综合治理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同奖惩。

三是建立预警机制,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各村(社区)预防办要与本辖区学校密切合作,定期研究发布本辖区青少年违法犯罪研究报告。积极探索制定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预警指标,对青少年违法犯罪尤其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趋势适时做出预警。

四是加强调查研究,努力把握工作规律。加强对青少年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制度 篇11

一、违法犯罪青少年社区矫正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法律法规的支撑

当前,关于社区矫正方面的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的限定范围,相关部门只是根据国家下发的通知开展工作,社区矫正没有被归为法律制度管理的范围,造成社区矫正的法律效力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虽然在试点工作中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真正解决社区矫正法律效力问题的少之又少,特别是关于社区服刑人员的强制性措施没有明确的法律根据。

(二)学校缺少教育监管

近些年来,校园暴力事件与未成年犯罪事件不断增加,引起了人们对学校管理制度的关注。调查发现,包头市某社区青少年共有23人,经常三五成群集合起来欺负在校女生,但却没有受害者报案。而且发案学校有1088名学生,夏季在校住宿有230多人,冬季在校住宿的达到550人,但是学校只是安排2名生活指导教师进行检查。校园管理秩序混乱,来往人员过多,没有进行详细登记。同时,学校周围有许多游戏厅和录像厅等娱乐场所,学校对住校生的安全管理缺乏。

二、优化违法犯罪青少年社区矫正体系的途径

(一)加大网络宣传力度

目前,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网络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网络的瞬息万变,导致一些不良思想层出不穷,网络犯罪不断增加,涉及范围较大,具有很大的危害性。青少年缺少这方面的认知,极易被网络影响,走上犯罪道路。因此,为了有效阻止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应加强社区网络管理的力度。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网络知识宣传力度,提升青少年对网络犯罪认识;二是健全完善与网络有关的法律法规,以法院为中心,建立一个法制宣传和教育的平台,让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参与到宣传当中,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让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例如,政府应专门建立为青少年开放的网吧,只对青少年开放,不以赢利为目的,而是以提升和教育青少年为主,以此分流一部分网络痴迷者。要求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进来,家长适时与其进行沟通分析网吧的利与弊,以帮助他们健康上网。

(二)建立完善的立法体系

在现代法制社会中,预防与控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手段是依靠法律。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已经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关键。例如,包头市政府结合青少年犯罪的具体情况,在已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上进行完善,同时配合各个地方司法部门协调青少年法庭工作,在提倡“教育、感化、挽救”原则的同时,适当加大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处罚力度。另外,地方执法部门应加快完善《保护法》《预防法》有关规章制度,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并将其落实到位。修订《监狱法》,增加与青少年犯罪使用社区矫正的条例;补充《刑法》《刑事诉讼法》中保护青少年的条款,明确处罚原则,对使用的刑法种类进行详细规定,对缓刑、减刑与假释条件酌情放宽。同时,制定《社区矫正法》和《未成年人刑法》;最后,各方面条件成熟后,根据情况制定《青少年社区矫正法》与《青少年刑法》,以此对犯罪青少年的社区矫正制度进行界定。

(三)完善社区矫正工作主体

针对目前社区矫正工作缺少专业矫正人才的情况,须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处理。因此,要想促进犯罪青少年社区矫正趋于职业化和专业化,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矫正工作人员职业制度的建设。建立一系列与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职业有关的制度,以此促进矫正工作队伍向职业化方向发展。二是职业统一评价标准的建设。设计与职业工作有关的评价标准,以此统一衡量矫正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资历,不仅可以确保人员流动的有序性,还可以为工作者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保证,进而保持队伍的稳定性。三是制定适宜的薪酬激励制度。在设计行业薪酬方面,应根据学历、岗位、业绩、资历和资格等进行制定。对于业绩突出和能力卓著的工作者,可以适当地表扬、奖励,甚至给予晋升的资格,以此留住高素质人才。四是加强专业化培训的力度。定期对工作者进行培训,提升其工作水平。

三、结语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制度 篇12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 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主力军, 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他们能否健康成长, 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发展。就整体而言, 当今青少年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同时毋庸讳言, 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及其青少年学生自身的原因, 在他们中间还存在着一些甚至是非常严重的违法犯罪现象, 给社会造成了许多消极的影响, 对此问题笔者试图就其成因及防治对策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 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客观原因

1.1 家庭方面的原因

由于当今青少年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 许多家庭特别是父母都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希望自己的儿女都能够长大成材,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为许多家庭的共同甚至是唯一的目标, 为此对他们倾注了全部心血。但是由于这些家庭往往是只注重对孩子的智力投资, 却忽视了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的培养, 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 忽视了心理方面的疏导, 以至于造成了许多孩子的畸形发展。对此笔者曾对一些青少年学生做过问卷调查, 发现大部分家庭关心指数最高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 而对其他诸如个人品行、是否关心他人、是否尊重师长等问题却很少过问, 以至于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不错, 但由于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家庭的正确引导, 一旦被不健康的因素所感染, 就会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的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由于自身行为的不检点, 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是非观, 给这些孩子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 从而更容易诱使青少年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比如笔者曾经参与辩护的六名未成年人涉嫌抢劫罪的一案中, 年龄最大的只有17岁, 年龄最小的刚刚过了14岁, 他们犯罪的动机就是抢钱为了玩游戏机, 他们的文化程度最高的是一位刚刚读了一年职专的女生, 另一位则是还在初二读书的学生, 通过庭审发现这些学生之所以犯罪的共同原因竟然是他们的父母都不能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 有的是父母离异而都不愿意抚养未成年的孩子, 有的则是因为父母忙于所谓的挣钱养家糊口而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 有的则是自己忙于所谓的“垒长城”而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的教育, 有的则认为树大自会直所以对孩子的错误不管不问甚至是纵容等等, 正是由于这样的家庭造成了孩子身心健康的畸形发展, 极易受人引诱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1.2 学校教育的误区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 但由于我国的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受升学率等因素的制约, 致使大多数的中小学及其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特别是考试分数的高低, 以至于考试成绩的优劣成为学校衡量学生是否优秀、是否有能力的唯一标准, 忽视了思想品德教育、学生人格以及心理等方面的陶冶和培养, 更有甚者一些学校和老师把考试分数高的学生等同于“德、智、体、美”等方面非常突出的优秀学生, 谁的分数高, 谁就可以被评为优秀学生, 而这种评判标准更加加剧了唯分数论的教学模式。主要表现为: (1) 在中小学的法制教育宣传力度不够, 缺乏规范化、制度化, 从而造成相当部分学生缺乏法律意识, 法制观念淡薄, 不能辨别自己的行为是否合法。比如笔者曾参与辩护的李某涉嫌盗窃案, 由于李某的父母离异, 法院判决其由父亲抚养, 而他的父亲由于再婚并有了孩子之后把李某交给了李某的祖父母抚养, 因为李某的祖父母年龄偏大, 他们的收入不能够保证李某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而李某的父母又都不愿意支付李某的学习和生活费用, 为了交纳读职专的学费费, 李某第一次窃取了同宿舍同学的500元钱, 那时李某刚刚过了17岁的生日, 在第一次得手后, 他又在短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 连续偷窃十几次, 偷得的钱财物折合人民币20000多元。在案发后, 公安干警询问其作案动机时, 李某的回答就是为了交学费以便能够在学校学习, 问知道是否属于违法犯罪时, 李某的回答竟然是不知道, 甚至说这就叫独立谋生。 (2) 按成绩排队, 不论是在小学还是在中学, 好学生的标准就是分数是否在全班或者是全年级排第一?甚至人为的搞了所谓的重点学校、重点班级, 比如当前屡屡叫停形形色色的“奥数班”、各种各样的英语等级考试, 虽然是官方一再屡屡叫停, 但家长及学生却乐此不疲, 原因就在于凭照这些成绩就可以就读于重点中学或者是重点班级。而这种“唯分数论”使得所谓的差生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教育, 从而使他们存在明显的自卑感, 自暴自弃, 极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而这一点也值得我们教育部门和中小学的老师反思。 (3) 一些学校的教育方法存在问题, 比如对所谓的违规违纪的学生只是简单粗暴的批评、惩罚, 而不具体分析违规违纪的原因, 不注意听取学生的辩解, 不注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分析和疏导, 致使一些所谓有问题的差生形成了强烈的逆反心理, 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也极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4) 学校和家庭缺乏必要的联系和沟通, 当学生出现所谓的问题后, 不能及时配合纠正, 防患于未然, 甚至是相互指责, 推脱责任, 从而对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 也成为他们可能违法犯罪的诱因。

1.3 社会成因

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是青少年犯罪的直接原因。改革开放以来,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 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人们原有的单一思维模式被打破, 思想和价值观念倾向多元, 对于思想活跃、接受能力较强、控制能力差、兴奋性高、易于冲动的未成年人来说, 新事物对他们有更大的吸引力, 他们接受知识和认识事物的途径不再单一。一方面, 可以通过网络、影视、报刊、音像制品等多种渠道获得。在这些浩如烟海的文化产品中虽不乏优秀成分, 却也包含了相当一部分不良文化, 容易产生感官或心灵上的负面刺激, 一些未成年人出于猎奇心理而深陷其中, 他们特有的模仿能力又驱使其效仿其中的情节。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腐蚀,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 加上一些媒体宣传导向存在误区, 一些单位、个人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 将一些宣扬暴力、色情等影视书刊推向市场, 侵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 适合青少年的健康娱乐、体育场所少之又少, 有的收费不低, 致使一些孩子去了他们不该去的地方, 这些不良文化制品成了滋生违法犯罪的土壤。不健康的网络、影视录像、书刊杂志等却时刻冲击着青少年学生脆弱的思想道德心理防线, 从而过早的诱使许多青少年学生中出现的“恋爱热”、“时髦潮”、“江湖风”的局面, 而这一切都可能成为促使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重要根源, 比如有的青少年过早的涉嫌性侵犯的原因竟然是要模仿网络或者影视媒体上的明星。

2 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主观原因

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处在心里和生理逐渐成熟的时期, 许多青少年学生自认为已经长大成人, 不愿意接受所谓的家庭和学校的束缚, 但毕竟由于年龄和智力的差异, 自身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 道德意志薄弱。青少年时期, 是心理发展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时期, 青少年正处在高度的社会化进程中, 身心发展都尚未定型, 可塑性很强, 拒腐蚀的能力较差。如果受到外部条件的不良诱惑和熏染, 就容易发展向反面, 甚至坠入违法犯罪的深渊; (2) 是非观念模糊。由于青少年的社会阅历浅, 往往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念, 这一时期, 他们在心理上最容易表现出以下两个特征:一是重感情, 往往以哥们儿义气代替健康的友谊, 人云亦云, 不知不觉造成违法犯罪;二是易冲动, 往往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 感情用事代替行为准则, 以致造成明知故犯的严重后果; (3) 价值观念扭曲。由于受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 一部分青少年形成了畸形的价值观, 互助友爱、无私奉献被视为傻瓜, 自私自利、唯权唯钱成为了他们的价值取向。不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必然导致不良的行为, 成为违法犯罪的心理动因。

3 防治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对策

3.1 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三方既要各负其责, 又要相互配合

学校应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 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 增强法制教育内容, 充实法制教育的师资队伍, 依法治校, 使每个青少年学生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 及时发现并矫正青少年犯错误前的心理状态, 比如不平衡心理、逆反心理、孤独和空虚等, 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应该及早地了解可能引起青少年犯罪的这些不平衡的心理, 委婉地和他们沟通或者通过心理咨询机构及时矫正青少年的不健康心理, 尽量避免不幸的事情发生;家庭应改变传统的育子模式, 积极引导子女树立起良好的品行, 每个家庭成员应提高自身修养, 给子女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同时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 易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社会, 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严肃整顿文化市场, 杜绝各种不健康的新闻媒体、网络、及书刊的的报道发行, 依法消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 抑恶扬善, 根治各种社会不正之风, 从而使全社会能够树立起人人向上的氛围。

3.2 针对青少年学生自身的特点, 积极引导, 鼓励他们克服自身的弱点, 努力向上

(1) 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帮助青少年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 指导他们以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民族利益为重; (2) 要用现代科技知识武装青少年学生的头脑, 帮助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科学的理性精神, 要通过生活小事、日常琐事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使他们从小学会处理个人与集体、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帮助他们正确对待金钱、权力、荣誉、地位和利益; (3)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青少年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 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支持性条件。除了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及开展心理咨询外, 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 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种教学过程中都包括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要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 把人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根据青少年成长的需要, 通过不同形式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 帮助他们正确看待挫折, 同时要创设情境, 让他们感受挫折, 领略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复杂。通过转移、升华、补偿等方面, 帮助青少年理智地走出挫折的阴影, 从而锻炼培养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 (4)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青少年学生施行适应性教育。青少年的心理调适能力是在社会实践中培养起来的, 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 让青少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见识, 调适心理, 把自己融入到社会中, 培养协作意识, 从而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对一些违纪违法的青少年学生更要积极关心, 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违法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帮助他们树立起遵纪守法的信心, 使每一个青少年学生都能够成为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刘旸.浅析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与对策[J].大庆社会科学, 2006, (5) .

[2]胡俊文.青少年犯罪心理原因剖析及教育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6, (10) .

上一篇:学习党的章程心得体会下一篇:一班班级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