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南民俗文化》课程作业

2024-06-04

《湘西南民俗文化》课程作业(精选4篇)

《湘西南民俗文化》课程作业 篇1

第一章绪论

1、按内容划分,民俗有哪几种类型?

2、民俗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民俗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决定民俗产生发展和存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二章生产民俗

1、农业生产民俗主要由哪些内容构成?

2、我国农谚有什么特征?农谚可分哪几类?

3、与农事活动相关的艺术活动有哪些?

4、什么叫商帮?我国十大商帮分别是哪些?

第三章饮食文化与民间习俗

1、我国汉代饮食文化的特征?

2、我国唐代饮食文化的特征?

3、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4、中国饮食文化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5、中国酒文化的内涵?

6、中国十大名茶分别是哪些?

第四章服饰文化与民间习俗

1、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的主要变化?

2、简述唐朝服饰的三个特点?

3、简述明朝服饰的主要特征?

4、简述清代男女服装各有那些式样?

5、简述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特征?

第五章建筑文明与民间习俗

1、试述中国古代建筑的建筑思想?

2、简述中国古代建筑有何特点?

3、中国古代建筑是怎样分类的?

4、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

5、我国传统民居有何特征?

第六章节庆文化与民间习俗

1、什么叫节庆?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2、中国传统节日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形成发展过程怎样?

3、中国传统节日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什么叫假日经济?试谈谈你对假日经济的理解?

5、春节有哪些民间习俗?

6、清明节民间风俗有哪些?

7、试列举你所知道的少数民族节日?

第七章婚恋文化与民间习俗

1、关于婚姻的意义,现代的观念与古代的认识有何不同?

2、中国古代婚姻的变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在中国传统社会,历代政府对婚姻作出过哪些最基本的条文规定?

4、封建聘娶婚成立的必备条件和基本程序是什么?

5、何谓“七出”与“三不去”?

6、花瑶婚俗有何特征?

第八章生育文明与民间习俗

1、试析中国传统生育观?

2、中国传统生育观念形成的原因?

3、在现代文明社会,科学生育观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4、什么是产翁制度?

5、中国人的人生礼仪主要有哪些?

第九章丧葬文化与民间习俗

1、中国古人的生死观念有什么内容?

2、试析民间丧葬风俗?

3、《仪礼·丧服》规定的五服之制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十章信仰民俗

1、什么叫信仰民俗?我国民间信仰主要有哪些?

2、什么叫图腾崇拜?图腾有何特征?

3、我国传统信仰习俗的基本特征?

4、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禁忌。结合本章的学习,思考哪些是原始民间禁忌的传承,哪些是在民间禁忌基础上的发展,从中理出民间禁忌的发展脉络。

《湘西南民俗文化》课程考试规定

一、考核办法

采取随堂考试方法,期末成绩由下面内容构成:

(一)出勤占20%

(二)作业20%,每章任选三题

(三)课程小论文60%

1、请围绕你的家乡某一个方面的民俗文化展开调查,并撰写25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

2、要求按论文格式撰写。

3、严禁抄袭,杜绝雷同,凡抄袭一律不及格。

4、授课结束后的第二周,班级学习委员统一收交电子档和纸质文档。

二、课程小论文格式要求

按学位论文的形式撰写,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材料充实,论证充分。

标题(三号居中)

姓名(五号,专业、学号)

空一行

[内容提要]

[关键词](3—5外)

空一行

正文(五号宋体)

参考文献

[1]

[2]

湖南春节习俗的特点及其变化

李跃忠

(湖南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摘 要:在漫长的历史时间里,湖南春节习俗和国内其它地区的春节习俗相互影响,相互吸收,有着许多共同的地方,但它作为东南内陆的一个省份,也呈现出一些地域性特征,具体而言有:鲜明的江南水稻文化特色,强烈的祈丰年目的,丰富多彩的游艺活动,同一民俗事象的外部形态具有多样性与变异性以及多民族的春节习俗相互辉映,相互影响等特点 关键词:湖南;春节;门俗特点

春节是我国农历的重要年节之一,是标志着年岁新旧交替的节日 作为新年的春节,在辛亥革命以前称为元旦 新正 元日 正旦 三元日等 我国自汉武帝颁行 太初历 开始,就将新年定在正月初一,此后历代相沿 1911 年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建立,各省都督府召开会议讨论历法,达成了 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 的共识,决定将公历的 1 月 1 日定为 新年,而把农历的正月初一称作春节。

参考文献:

《湘西南民俗文化》课程作业 篇2

1湘西南中元节日体育文化特征

1 . 1禁忌性

禁忌(taboo)是来自太平洋波利尼西亚汤加岛人的土语,意思为避免遭到惩罚,禁止用“神圣”的东西,禁止触犯和接触“不洁”的人和事。禁忌一方面表现了人的内心恐惧;另一方面则是消极地为自己的行为制定某种规范,且对它奉若神明,恪守不移。最早的禁忌是原始人对大自然充满崇拜、畏惧而产生的。为了避免灾难、保护自己,便通过自我的约束控制,使鬼神的神秘力量转化为对自己有利的武器,从而避免可能遭至的厄运和惩罚。而中元节是受灵魂观念的影晌、祖先崇拜的遗存、李弟准期的奉行、寻根心态的反映等演化过来的。祭祀活动主要是通过仪式表现出来的,其内容为舞蹈或其它的肢体语言,它是中元节日体育文化的象征。中元节日体育文化的禁忌性主要表现在言语和肢体两个方面。言语是指人在参与的仪式活动中“迎先祖”至“送先祖”不能有冒犯先祖的言语, 正因如此,在祭祀过程中一些长辈们会对晚辈进行教育,否则言语不逊赶走祖先得不到祖先的庇佑,带来厄运。而体育话语是人参与体育活动中的一种情绪宣泄,但在中元节当中语言需要得体,这也是禁忌性的表现所在。肢体语言是祭祀活动中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通过祭祀舞蹈来传达对先祖尊重,以求得到祖先庇佑。湘西南地区楚巫文化兴盛,祭拜祖先及土地山神成为习俗延续至今。正因禁忌,人们在节日时期通过肢体语言(舞蹈)与祭祀贡品来祭祀神灵。

1 . 2依附性

人类创造文化的时候也被文化所塑造。中元节日体育文化的依附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人与文化的依附性;(2)节日与体育文化的依附性。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文化只有在涉及到人的时候才具备文化的价值, 动物是没有文化的,它是通过人加工而成的。与此同时,人如果脱离文化的教化或塑造就将成为野蛮人,偏离了文明社会发展的轨道。中元节日体育文化的依附性表现出中元节与体育文化之间的关系。民俗文化与人类风雨同舟、悲欢与共,真诚地追随着人类前进的步伐。民俗文化主要依附于各民族的生产劳动、岁时节令、婚丧礼仪、信仰崇拜等活动中。依附在生产劳动中的民俗活动各个民族都有,大多表现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中元节日民俗活动主要表现在七月十五的“放河灯”,人们通过“放河灯”的释义来送走先祖的魂灵,表达对先祖的虔诚,如果把这个文化活动放到其他节日来阐述就缺乏文化价值了,其特殊文化内涵只有在中元节日所能体现出来。

1 . 3娱神性

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祭祀自己的先祖都是拿出自己采集、狩猎的食物来供奉先祖,都是表达对先祖的崇拜,让先祖在阴间有更舒适的“生活环境”,能够有好的转世。祭祀的食物由以前的单一性的食物到现在复杂性的食物,任何一种祭祀活动都是活人对先祖的食物的供奉和肢体语言。中国有着华夏五千年文化历史,表达着一种天人合一、与自然万物相生相长的思想。因此,对鬼神的思想也是赋予很强的和谐文化,通过食物的供奉和肢体语言来表达对鬼神的尊敬,这样就出现很多有关祭祀的舞蹈和巫术。舞蹈和巫术都是娱神的一种活动。在中元节期间,根据主人对先祖的感情表达,其规模各不相同。有的家庭就会邀请巫师来做法,主要是以轻快的舞蹈来娱乐先祖;同时巫师还为他们做一些比较时尚的纸物。如小轿车、别墅等时尚的生活物品。虽然这些纸物具体到下面能否用得上那还是无人知晓的迷。但体现出活人对先祖虔诚和尊敬的一种娱神方式。

1 . 4周期性

时间的周期性是不言而喻,每年的七月都被定为中元节,一年一度按期祭祀先祖是固定不变周而复始的,它不随生人农事或工作的繁忙而取消。祭祀方式的周期性主要是指生人祭祀的先祖的方式是具有周期性。这里面蕴涵多种方式:首先生人祭祀的循序具有周期性。如一个三兄弟的祭祀先祖,老大排前面,老二次之,最后才是老三,每年都是如此进行下去,但是在排序之前要遵循“不间断、不重复、按期送走”的原则。“不间断”就是“引进先祖进来”到“欢送先祖离去”之间不允许间断,如果出现间断这样反映生人的不虔诚会失去先祖的庇佑。正因如此,在外地务工人员都会返回家中祭祀先祖。“不重复”就是指在连串的过程当中不能举行两次以上,先祖因为是在戏耍与他同样也会得不到先祖的庇佑的。“按期送走”这个是统一的时期(七月十五的下午或晚间)把“招待好的先祖”送回到人间的另一个世界—阴间,让他们带着行李(冥纸钱)上路,如果提前送走先祖,行李就会遭到路途恶鬼的抢夺。

2结语

《湘西南民俗文化》课程作业 篇3

湘西南瑶族服饰纹样的巫傩渊源

1.地域界定

湘西南地处湖南省江永县,该区域以依山伴水而居的过山瑶和平地瑶族为主,主要分布在江永县的千家峒、粗石江镇清溪源村、源口、松柏小石岭等。该湘西南瑶族主要以“大杂居,小聚居”的形式居住在偏远山区。房屋主要是以杉木为原材料的木板结构,楼上堆物,楼下住人。之所以会以木头搭建房屋是因为过山瑶族人们居住在瑶山深处,刀耕火种,经常迁徙。一路调研进入该族群的路上,人烟稀少,高山林立。因此,闭塞的地理环境和低下的受教育水平,使之成为巫傩文化发展盛行的肥壤之地。笔者在该区域进行实际调研时发现巫傩文化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服饰纹样上,使得服饰纹样这一实物化符号成为了巫傩文化的精神

食粮。

2.巫傩渊源

湘西南瑶族服饰纹样蕴藏了大量的巫傩文化,它所传递的原始文化生态信息至今还存在于瑶族服饰文化中,更深潜入瑶族人们的思想感情中,进而衍生出神秘而又美好的民间工艺文化。分析巫傩文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我们更进一步的挖掘原生性的瑶族服饰纹样中所散发出来的巫傩文化。

原始时期的人类对现存的世界充满未知,就试图结合自然、人物、动物、植物的形象以篆刻的方式留存在物体上,采取心灵虚幻的形式臆想,祈求神灵的庇佑。此心理特征沉淀在人的心灵意识底层,日久天长就生成族群信仰的历史传说和神话,进而发展成为图腾崇拜的观念,保护图腾就是壮大族群力量、壮大族群的强健,只有这样才能更加从容的面对生活状况,进而客观的存在。瑶族历来以“盘瓠”作为本族图腾。传说中的盘瓠是一只毛色“五彩斑斓”“狗头人身”的神犬,在古时候以过人的本事,保护了瑶族。使得瑶人将信仰盘瓠作为祈求生活平安、避灾辟邪的首要选择。因此,从该神话故事中可知,瑶族对图腾的崇拜从侧面反映出巫傩文化是认同万物有灵的原始意识,以驱逐鬼疫、祈福、保佑平安为目的,实质上是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相互结合而独立存在的原始宗教文化。

湘西南瑶族服饰纹样的巫傩文化

湘西南瑶族服饰纹样种类主要以植物纹样、花卉纹样、人物纹样、动物纹样为主,以连续纹样和二方连续纹样的形式出现,从自然界的花鸟虫兽到神话传说都是纹样的主要素材来源。他们深信世间有神灵,人类的存在得意于神灵的保护,认为将此类生活场景和生物现象以纹样的形式描绘在服饰上,具有无以言喻的巫术之情。

八角纹是湘西南瑶族服饰纹样中最古老、最典型的纹样(如图1)此纹样以花瓣呈八个角分布为名,多出现在女性头帕、围兜正中间、男女衣服裤子的袖边和裤脚边,以主体纹样的形式出现,周边辅以枝叶、树干,从而使构图达到饱满、对称、均衡等烘托主题美的要求,以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图形。

(图一)

八角图形追溯到远古时代与易经中的八卦纹存在一定的牵连关系。《易经.系辞上》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道家认为,太极八卦意为神通广大,震慑邪恶。在民间,八卦图符的出现往往都是与巫术民族想连,寓意旨在辟邪送灾难。它又名“太阳花”象征着阳光、美好的状态。由此可得古瑶民有对太阳崇拜的遗迹。

服饰纹样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宗教和图腾崇拜的写照。瑶族服饰上头饰的造型、服装色彩、服装的款式以及服饰纹样等等。这些服饰造型艺术并不是人类发展中偶然出现的创造事件,而是与古老的巫术活动和巫傩思维方式休戚相关。基于服饰成因的探讨中有提到巫术说,认为原始时期,服饰的成因源起于一定的巫术活动,希望对自身装饰的特殊,来辟鬼驱邪、祈福求详。因此,部族的生死存亡,荣辱灾难,就与图腾的护佑分不开,也和族人的自强与奋斗分不开。就是在这样一种执着的图腾崇拜和同自然和谐相处中,民族的凝聚力日益强化,进而积淀为民族共同的文化标志。图腾亦是以一些动物、植物、自然现象及人为想象并创造出来的形象。现江永县千家峒盘王广场中毅然耸立着一尊气势磅礴的盘王石雕,每年的农历10月16日,瑶胞们都会到盘王广场进行祭祀祈福,以求盘王庇护。在氏族社会中,图腾崇拜的对象是部族的重要徽志,对它是否认同,是界定本部族与其他部族的重要纽带。从主观上增强了区域内民心的凝聚力,客观上起到了维系瑶族社会组织的作用。例如:笔者在湘西南江永县千家峒实地调研可知,“盘王节”开始的前一个晚上,民众们在盘王广场即盘王像下面搭建祭祀台,被赋予与神灵沟通能力的“师公”着大襟右衽及膝长袍,手拿摇铃,舉行祭祀仪式。有的“师公”长袍后面是一整条威严的龙;有的“师公” 长袍后面是麒麟,和普通的瑶族服饰区别甚大。这种法术亦是以幻想的行为做指导的纯宗教现象。在江永粗石江镇赵村长家的新郎服中亦可看到,新郎服装的胸襟部位有一条小绳,绳上悬挂两个古钱币,村民解释这是古瑶族人结婚时为了辟邪而刻意佩戴上去的。因此,对于此种现象的出现及装扮,就是古瑶族人们超自然的想象和号召,他们依靠这种超自然的想象来达到自身对欲求对象的实现。

结语

巫术是人们运用个人思维人为臆造出来的文化,此文化有其独立的文化观念。巫傩之术作为早期人类主观臆造的精神渴求,不是行之有效的科学途径,但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起着重要的启程作用。因此,一个民族的荣辱与共和图腾的庇佑密不可分。于是纹样就不再仅仅是生物现象、自然现象,更是一种文化,是一个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佐证。研究巫傩文化与湘西南瑶族服饰纹样的关系,能够使我们更好的捕捉湘西南瑶族服饰纹样中原始、简朴、儒雅的风貌特征。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湘西南民俗文化》课程作业 篇4

摘要:生态旅游作为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双赢理念的新兴旅游类型,被许多欠发达地区所关注并将其定为本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文章通过用云swot方法对湘西南欠发达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旅欧可持续发展策略。关键词:生态旅游;swot分析;湘西南欠发达地区 本文所指的湘西南欠发达地区是指湖南省西南部的新宁、武冈、城步、遂宁四个县市级行政区,区域面积9925km2。这里地理位置偏僻,交通较为闭塞,一直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薄弱地区,建国五十多年来,本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地区同期全国和全省平均发展水平,属典型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区域内经济生态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大多“养在深闺人未识”。旅游业相对投资小,见效快,收效大,湘西南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可选择生态旅游业作为地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本人借鉴SWOT分析方法,对湘西南欠发达地区生态旅游的发展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该区生态旅游发展策略,以期有效推动湘西南欠发达地区旅游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一、湘西南欠发达地区生态旅游发展 的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s)分析

①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类型齐全、数量众多。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标准中提出的旅游资源分类规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查,湘西南四县(市)生态旅游资源隶属地文景观(A)、水域风光(B)、生物景观(C)、天象与气候景观(D)、遗址遗迹(E)、建筑与设施(F)、旅游商品(G)、人文活动(H)等8个主类,19个亚类,57个基本类型,165个单体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特色突出,品位较高。目前,该区域共有重点风景名胜区4处(国家级1处;省级3处:城步南山、武冈云山、绥宁黄桑),国家级森林公园2处(武冈云山、新宁舜皇山)。其中,有“丹霞之魂、国之瑰宝”美誉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08Km2,景区内地质结构奇特,山、水、林、洞要素齐全,且山水要素组合奇特,是全国面积最大、发育最全、最典型的丹霞地貌区,现已辟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地质公园。有“六九福地”和“楚南胜地”之称的武冈云山,海拔1375.5m,这里云幻、林丰、水秀、石奇、风光秀丽,具有森林、园林、自然、人文多种风采,1992年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有着“南方呼伦贝尔”美称的城步南山,平

均海拔t760m,这里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1℃,夏秋最高气温仅28℃,1.53 X104hm2草山草坡连成一片,丘峦起伏,构成我国独特的南方山地草原。被联合国称为“神奇的绿洲”的绥宁黄桑坪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珍稀奇特,是生态环境保存完好、具有原始生态风貌的自然景观。

②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湘西南四县(市)位于湘桂黔3省(区)交界处,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交通不便,近代工业进程对该区域冲击相对较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较小,生态环境质量良好,森林覆盖率高达70%以上,主要景区周边lOOKm范围内土壤、水质无任何污染和公害,具备绿色最佳生态环境。经环境监测,主要景区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自然景观的原始性保存较为完好,许多地方如武冈云山、城步沙角洞和绥宁黄桑等原始次森林仍然保留着具有原始风貌的自然景观,景区景点原汁原味浓,对生活在大都市追求“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弓1力。③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该区地处湘中丘陵向湘西山地的过渡地带,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温15℃左右,年降水量约1400mm。优越的气候条件孕育了该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区域内具有观赏价值的生物资源甚多,集中分布在自然保护区。如堪称生物王国的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88.7%,有200hm2以上的原始次森林,共有植物资源826种,属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的有28种,是著名的植物资源宝库;野生动物品种繁多,为生物学家发现的有209种,其中云豹、红腹锦鸡等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绥宁黄桑自然保护区,珍稀濒临保护植物、国际重点保护植物20余种;珍稀动物较多,其中金鸡分布密度居全国之冠。④潜力巨大的客源市场。湘西南四县(市)拥有较为稳定的客源市场,可供挖掘的潜力较大。第一,在邵潭、邵怀高速公路及湘西南四县(市)子项目建成后,在其周围时距1~4小时范围内分布着长沙、株洲、湘潭、邵阳、冷水江、湘乡、娄底、涟源、怀化、桂林等大中城市,这些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出行能力强,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旅游意愿驱使他们在节假日离城出游,市场开发潜力巨大。第二,湘西南四县(市)及周边的洞口、隆回、通道、龙胜、资源等县的城镇居民、学生,他们或出于假目休闲、强身健体,或出于观光、郊游,市场份额较大,客源比较稳定。第三,随着洛湛铁路、上瑞高速公路邵潭段的开通,经济比较发达、出游能力强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游客,可凭借本

区的资源、服务和价格优势开展科考、观光、康寿、商务旅游,市场发展前景非常看好。2.劣势(Weaknesses)分析

①旅游资源区位非优。旅游资源区位是指某一区域的旅游资源在空间位置上与邻近区域的旅游资源的组合关系。旅游地旅游业能否发达以及发达的程度,不仅取决于资源本身,还取决于该地在空间位置中与邻近区域资源的组合结构。旅游资源区位上的非优主要表现为:旅游地周围有许多同质旅游地存在,导致旅游地受资源间空间竞争和替代的制约,难以获得较快较好的发展。湘西南四县(市)在直距该区域中心500km范围内分布着桂林、资源、龙胜、长沙、张家界等同样具有优质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的旅游地,而且在资源等级上湘西南地区远不及距其只有200km左右的山水甲天下的世界旅游名城桂林。这类热点旅游城市的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湘西南四县(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使之处在这些热点旅游城市的“影区”内。②资金不足,基础设施落后。湘西南四县(市)是典型的农村型经济区,工业基础薄弱,且传统的小农经济发展缓慢,财政赤字严重,财力投入十分有限,资金不足已成为制约该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因素。同时,由于资金的短缺,导致旅游区基础设施滞后,主要表现为旅游接待能力低下,住宿、餐饮等设施严重不足;购物环境不良,使一些旅游产品不能有效地进入市场,而且娱乐、交通设施、景点建设不足,使旅游资源也不能有效地吸引游客,影响了旅游经济的潜能发挥。

③交通不便,可进入性差。交通是影响旅游区可进入性的重要因素,湘西南四县(市)因位置偏远,经济落后而缺路少线,区内、区际交通不便。该区重要景区、景点到区域行政中心邵阳、省会长沙以及周边景区广西桂林、湖南张家界、怀化之间既无水路相通,又无飞机通航,且未形成便利的陆路通道,外部交通不畅;各景区、景点的自然通达性也不佳,从各县(市)城通往各景区、景点之间缺少直达高速的便捷客车,且旅游公路等级低,尤其是县乡公路弯多坡陡且路幅很窄,极不方便。这些严重制约了该区生态旅游的开 展。

④旅游品牌对外宣传力度不够。由于资金短缺以及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奇缺,旅游市场营销不力,不能很好地规划、策划旅游品牌,对外宣传不够,产品知名度低,旅游吸弓i力不强,除新宁县的山有一定的知名度外,大多“养在深闰人未识”,缺乏国际国内竞争力。3.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①国内外生态旅游蓬勃发展所带来的机遇。目前国际上生态旅游方兴未艾,生态旅游正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发展,并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旅游开发和经营活动的重要发展趋势。据世界旅游组织WTO估算,生态旅游的收入已占世界旅游总收入的15%~25%,并以每年20%~30%的增长率迅速发展,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给全球带来了至少200亿美元的年产值。近年来国内生态旅游蓬勃发展,不少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的山区如湖南张家界、贵州荔波等因发展生态旅游而脱贫致富。生态旅游发展热潮为湘西南四县(市)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②西部大开发所带来的机遇。国家开发西部,首先规定西部发展的方向是把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放在首位,这为生态旅游的开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湘西南四县(市)目前已被纳入大湘西范围之内,必将从西部开发的政策支持中受益。湖南省、邵阳市已对该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生态农业和旅游经济发展等进行了相应的重点项目规划;同时,邵怀高速公路及湘西南四县(市)子项目公路的开通、国家对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的加大、旅游“两区”(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扶贫试验区)的兴起,这些为该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③各级政府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所

带来的机遇。国家已做出了“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予以加快发展”的重要决策,国家旅游局已经提出“到2020年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强国”的战略目标。湖南不失时机地提出努力提高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其国际、国内知名度。湖南省对湘西南旅游业的发展更加重视。“十五”期间湖南省旅游发展将湘西、湘西南作为两个重点发展和推介的区域。新宁县、城步县被列为湖南省旅游发展的重点县区,南山、云山等被列为全省重点旅游区,并将长沙——湘西南——广西桂林旅游线作为湖南省两条新的黄金旅游线路之一向外推介。这些使湘西南四县(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4.挑战(Threats)分析

湘西南四县(市)旅游业发展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首先,近年来中国旅游的大开发大建设,形成了旅游市场更加激烈的竞争。据统计,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24个将旅游业作为重点支持的产业来发展,西部省份更是将其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这必将在全国范围内引发各地吸引社会资金、人力、信息、技术等资源要素的竞争。这种竞争在客观上直接给湘西南地区旅游业发展增加了一定困难。其次,从近邻与省内旅游竞争环境而言,毗邻的通道以及广西资源、龙胜等县市都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来发展,同时它们不仅拥有国家、省级的旅游资源品牌,且旅游开发起步早,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拓市场、产品营销等方面远远走在湘西南 四县(市)的前面。再加上周边外围的桂林、张家界等大牌旅游景区也必将对湘西南四县(市)旅游业带来巨大冲击。在这样一个区位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中,对于刚刚起步的湘西南四县(市)生态旅游业无疑是严峻的挑战。

二、湘西南欠发达地区生态旅游可持 续发展战略对策

1.走出阴影区,实施区域联动开发战略虽然湘西南四县(市)旅游资源区位非优,处在桂林、张家界等热点旅游城市的阴影区内,但旅游资源非优区在系统中与旅游热点区的关系是合作而非附庸的关系。因此湘西南四县(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可根据其未来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和目前周围热点旅游的发展特点,以优势资源为基础,发挥创新功能,建成不可替代的、与周围旅游区互补的特色旅游,在独立的前提下进行多边合作,弥补区位劣势,走出阴影区。首先,湘西南四县(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可充分利用桂林、张家界的名牌优势,与桂林、张家界的旅游公司和旅行社联合开发旅游线路和产品,在产品开发和创新上采取差异化的产品战略,与桂林和张家界旅游产品形成互补作用,如开发城步南山山地草原风光和民俗风情与桂林的喀斯特山水风景和张家界的山、水、林、洞风景形成互补效应,给游客更新奇的旅游效果,借助桂林、张家界品牌推出城步旅游产品。其次,湘西南四县(市)生态旅游的开发可通过区域内外合作,形成合力吸引游客。一是区域内加强湘西南3山(南山、云山等)旅游开发合作。3山是湘西南地区旅游开发的重点和品牌,3山发展势头良好,但因3山中有的自然景观占绝对优势,有的人文生态景观特色明显。尤其是云山、南山的文化特色不容忽视。因此3山旅游开发区域合作宜形成“一心两翼”的合作格局,各取所长,共同合作发展,一起吸纳更多游客。二是区域外省内加强与长株潭、南岳、张家界等旅游区的联系;省外着重与桂林联接成网,积极融入“大桂林”旅游经济圈,借助桂林的名气和区位便利,扩大影响,加强旅游协作与联合,共同发展。

2.广辟财源,改善生态旅游基础设

施条件开发湘西南四县(市)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资金的筹措是头等大事,而薄弱的经济基础决定了该区域不可能只靠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进行旅游开发,必须广辟财源,多途径、多方式筹措资金。一是通过政府贷款、拨款,当地居民集体、个人入股、捐募;二是争取国家旅游扶贫专项基金;三是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制定优惠的投资政策招商引资。由于资金的短缺,导致旅游区基础设施滞后,因此应将多方筹措的资金加快旅游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改善旅游接待服

务设施、交通设施、通讯设施、安全保障设施、环保卫生设施、供水供电设施以及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等设施的条件,为发展生态旅游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3.重视市场研究,加强宣传促销由于旅游宣传促销不力,湘西南的许多自然美景不为人们所知。同时,由于同各大旅行社联系不够,致使许多游客因无相应的旅游线路指导,而无法充分领略湘西南四县(市)生态旅游资源的魅力。因此,本区:一方面,要根据市场需要推出新产品,加强与主要客源地旅游组织的交往,开发旅游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促销,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对湘西南旅游资源开发进行公益宣传,搞好网上信息发布和促销,加强品牌意识,形成对外宣传的合力,使湘西南四县(市)旅游业尽快融入全国乃至世界旅游大市场。口 注l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 目(05C689)的部分研究成果。参考文献:

[1]郑伯红.论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农业的 约束因子与支撑系统[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 学校学报,2000,(02).

[2】要轶丽,郑国.旅游区位非优区的旅 游业发展研究——以山西运城为例[J].旅游 学刊,2002,(05).

上一篇:大学生应该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下一篇:数字证书用户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