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问孤寡老人报道

2024-05-10

慰问孤寡老人报道(共10篇)

慰问孤寡老人报道 篇1

为了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让科学发展观深入校园,2009年5月4日,机械工程学院团委组织部分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开展了“纪念五四,走出校园,投身实践,服务社区”的主题活动,在青年节这一天我们走访红星村社区,慰问了孤寡老人。在此之前我们

积极与红星村社区负责人取得联系,在他们的联络和介绍下两户孤寡老人成为我们的帮扶对象,我们给老人献上了爱心。

5月4日下午,机械工程学院的红旗飘扬在艳阳之下,春风送来丝丝暖意,我们一行十四人在黑石礁广场集合。两时左右,社区负责人带领我们分别走访了两户低保老人家庭,两户老人热情的接待了我们,我们表达了团委对他们的问候并将专门购置的水果送给了老人。

在温馨的交谈中,老人对我们的到来表示了感谢,并称赞了我们。通过沟通,我们大致了解了老人家庭的基本情况,同时表示了我们的同情和关心。随后,我们承诺与两户老人结成帮扶对子,将在今后长期为老人提供无偿服务。

慰问孤寡老人报道 篇2

2011年8月, 天津“许云鹤案”尘埃落定, 当事人“好心反被诬”引发了舆论关注。此后, 媒体对各地“老人倒地”事件的关注度持续升温:2011年8月28日, 武汉市电动车主胡师傅扶起一名摔倒的八旬婆婆时, 反被婆婆称是被他的电动车撞倒;2011年8月30日, 《扬子晚报》报道, 江苏南通大巴司机搀扶摔倒的老太太, 却被诬为肇事者, 幸亏有大巴上的摄像头还原了事实真相;此后, 在9月2日的《楚天都市报》、9月7日的《齐鲁晚报》等媒体上又相继报道了武汉、济南各地的类似“老人倒地”事件……

一系列“老人倒地”事件的连续报道, 引发了社会公众普遍的“救助恐慌症”, 甚至产生了社会道德滑坡的论调。“老人倒地”事件的井喷式出现, 与媒体的选择性报道行为不无关系。媒体作为社会环境的“瞭望哨”, 坚持客观、全面、平衡的报道是媒体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得以实现的基础。但是, 在外部压力和事实的新闻价值的取舍中, 选择性报道已经成为媒体的一致趋向, 导致舆论导向的失衡。因此, 在新闻操作中掌握选择性报道的规律, 从而承担起媒体引导舆论的社会责任, 消除对舆论的负面影响, 是我们研究“老人倒地”事件的意义所在。

二、选择性报道行为的动因分析

(一) 媒体商业化:选择性报道行为的外部诱因

选择性报道来源于媒体记者、编辑对信息的选择性关注、取舍, 与新闻报道的客观、全面要求并不冲突。在新闻操作中, 记者、编辑也都认同客观、全面、公正地记录事实是媒体应尽之责。事实上, 媒体不可能对所有的信息做到全盘记录, 媒体的选择性报道是发挥把关人职能的结果。但是在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 媒体的商业化导向开始主导媒体把关的标准, 事件本身的价值让位于新闻报道的价值。

根据把关人理论, 新闻价值主要是“把交换价值作为衡量新闻的标准”[1]。由于媒体面临着内、外部的多种制约因素, 新闻价值的衡量标准是多维性的。日益商业化的新闻生产线上, 媒体在操作中主要应考虑两个标准:一是新闻制作中的业务标准 (事件适合于媒介进行新闻处理的各种条件) , 二是新闻传播中的市场标准 (事件能够满足受众新闻需求的诸条件以及吸引受众兴趣的诸条件) 。[2]这些价值标准外化为满足受众需求, 迎合受众的兴趣点, 就形成了一切以吸引眼球为标准的模式。但是, 过度注重新闻价值的业务标准、市场标准的结果是, 媒体忽视了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丧失了其力求客观、全面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从2008年“彭宇案”报道以来, 类似的“老人倒地”事件便引发了持续关注。基于这种现状, 媒体为吸引受众而陷入集体无意识状态, 在议程设置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侧重这类选题。在媒体报道信息容量一定的情况下, 对此类信息的过度关注将必然造成舆论导向的偏离。

(二) 事件特殊性:选择性报道的内在动因

信息进入媒介议题进而形成舆论强势, 事件本身的新闻价值也是基本条件。一系列的“老人倒地”事件之所以进入媒介议题并引起广泛的关注, 成为选择性报道的对象, 其特殊性表现在:

一是事实本身的争议性。类似的“老人倒地”事件被称作“罗生门”, 即当事双方各执一词, 即使第三方审判也难以下定论, 令事件的真相不为人所知。这从去年8月“许云鹤案”的二审判决中可见一斑, 并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各方提供的说辞是否真实。道德与法律孰是孰非, 给受众以裁判、讨论的话题空间。

二是事件在时间跨度上的连续性为报道提供了轰动效应。2009年10月“许云鹤案”事发, 二审判决进入公众视野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讨论。议题引发的轰动效应或许是媒体始料不及的, 此后各地的“老人倒地”事件使媒体趋之若鹜。2011年下半年, 与“老人倒地”相关的报道频现各大媒体, “好心反被诬”、“社会道德滑坡”、“这么大一个中国扶不起一位倒地老人”……类似选题或单独出现, 或以专题、专版的新闻策划形式出现, 接近半年的连续性报道形成了积聚效应, 并提高了传媒引导舆论、制造议题的能力。

三是颠覆常理的冲突性。助人为乐、扶弱济贫是传统的社会美德, 也是媒介和社会舆论长久以来宣扬的主流价值。当公众对主流的宣传出现“审美疲劳”的时候, 各地“老人倒地”事件的当事人被贴上了“好心没好报”的标签登场, 刺激了大众的神经, 挑战长期以来形成的道德规范, 拷问着社会良知。事件颠覆主流价值观的冲突性必然能吸引广大受众的参与和讨论。

四是体现受众的心理动向。社会转型期, 法律制度的漏洞、社会保障的不完善、道德滑坡等问题长期引起受众的关注, 与此相关的公共事件自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每一次舆论热点的引爆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公众的普遍心理动向。一系列“老人倒地”事件引发的热议, 则反映了社会道德滑坡和信任危机。

三、选择性报道引发的舆论效应分析

(一) “标签化”与“合理想象”, 舆论集体“一边倒”

笔者在对各地报道的文本分析中发现, 对“老人倒地”事件大都选择了显要版面、专题性、大篇幅、事件链接等方式进行处理。对这一选题的侧重处理明显表现出媒体近乎作秀的围观心态。媒体在揭露事实时普遍采用了两种方式:一是“贴标签”, 即在事实还不明晰的情况下, 媒体就已预设了其立场态度, 施救者都被贴上了“好心反被诬”的标签, 而被救者都是以“诬陷”和“无良”的形象出现。而事实是大多数被救者在事后都感激施救者, 给受众带来“救助恐惧症”的认识。二是“合理想象”。由于事件的突发性以及时空限制, 记者无法亲历这些事。因此在报道中, 记者只能引述当事双方的相互指责或“合理想象”, 以常理来推定的情况较多, 而忽视了不同事件的特殊性。这样的报道使新闻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标签化”与“合理想象”式的选择性报道造成了舆论的偏离, 进而影响了公众的价值判断。针对报道掀起的道德大讨论,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首创了“舆论指数”调查。[3]此次调查针对“该不该扶跌倒老人”的问题, 调查了资深媒体人、门户网站和网络社区负责人、专家学者、知名网友和草根网友5类人群。调查将舆论信心指数分为9级, 得出的结论是“舆论信心总指数0.5278, 舆论信心不足”。

(二) 信息量失衡, 拟态环境的构建偏离现实

美国传播学者沃伦·布里德提出“潜网”概念, 他认为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 而这类控制往往是一种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 用一个形象化的词来概括就叫“潜网”。处于“潜网”中的受众, 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对环境的监测, 都是基于媒介提供的“象征性现实”, 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其影响。正常状态下的大众媒体, 其构造的“象征性现实”应该是整个世界、整个社会的缩影。但是, 由于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制约, 媒体在信息的把关过程中自动地过滤掉了不符合其价值标准的议题, 转而报道关注度较高的议题。高关注度下的信息流一旦汇聚成意见流, 就会形成舆论强势, 左右受众主观现实的构建。但是经过过滤的主观现实是片面的、与客观现实相偏离的。例如, 近年来媒体对“富二代”、“官二代”的井喷式报道, 媒体的出发点或许在于聚焦社会问题、促进公平正义, 但也同时给公众塑造了当今社会贫富差距拉大、权力财富极度膨胀的主观现实, 刺激了草根阶层的仇富心理。这种情绪一经放大, 就会偏离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和谐和公民信心。

助人为乐、扶助弱势群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媒体在力求客观、公正报道“老人倒地”事件的同时, 其形成的舆论强势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恐慌。扶危济困的社会负面效应被夸大, 甚至产生了普遍的“救助恐慌症”。但事实是, 这个社会并没有那么多的“无良老人”, 向弱势群体、危难者伸出援手仍是社会价值观的主流。

(三) 形成公众的“刻板成见”, 丑化老人形象

传播学家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到过“刻板成见”的概念, 指“常以高度简单化和概括化的符号对特殊群体所做的社会分类, 或隐或现地体现着一系列关乎行为、个性及历史的价值、判断与假定”[4]。“刻板成见”也被称作“刻板印象”, 在信息爆炸、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 受众对信息的处理倾向简单化, 更容易依靠“刻板成见”来形成意见。这种意见必然会带来认识的偏见, 各种人群被贴上标签来加以认识。例如, 在媒体报道中80后、90后代表了不同年龄的人群特征, “富二代”也不再简单地是一类人群的代称, 更成为“炫富”、“垮掉”的代名词。

各地“老人倒地”事件曝光以来, 在事实真相并不明晰的情况下, 媒体的审判往往先于事实的追讨。在围观心理下, 社会道德的力量正在渐渐隐去, 一时间“老人”成了“欺诈”、“无良”的代名词, 在公众心目中形成了刻板成见。媒体的评论铺天盖地, 有些评论的标题甚至让人震惊:江苏殷红杉事件中, 当事人的马路善举并没有遭到诬陷, 事后老人还送上锦旗致谢。《三湘都市报》针对此事的评论标题《无良“老者”请别再摧残我们有限的善良》, 在缺乏对事实的充分查证下, 这样的言论明显误导了受众的价值判断, 有丑化老人的嫌疑。

四、“老人倒地”事件选择性报道的启示

有学者认为, 选择性报道是“舆论引导的滥觞与流变”, 并批判其造成了媒体伦理的失范, 主要是认为其有违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原则。[5]选择性报道是否有违新闻操作的规范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但是, 在信息大爆炸和媒体商业化的竞争中, 选择性报道已经成为媒体新闻运作的常态, 唯有趋利避害, 才能减少其对舆论引导产生的负效应。

我们看到, 一系列“老人倒地”事件报道引发的“社会道德滑坡”论调以及普遍的心理恐慌感对舆论引导起到了负面影响。媒体有意放大了类似事件的舆论影响和价值示范意义, 其本质是违背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时至今日, 大众传媒在社会舆论构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重建公众的社会舆论信心、弘扬优秀道德风尚, 仍然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商业化的媒体环境下, 更要求传媒业为客观、全面的新闻报道提供良好环境, 为新闻战线培养出具有责任感和新闻专业主义的从业者。

同时, “老人倒地”的新闻“罗生门”事件考验着媒体从业者对新闻真实性的追求。新闻价值的衡量标准应该是事实本身的价值而不应是其吸引眼球的筹码。一个负责任的报道应该避免“合理想象”和跟风报道, 以专业主义的精神追求新闻真实, 让更多的事件真相大白于天下。在舆论的激烈博弈和生成过程中, 对真、善、美的弘扬永远是舆论的主流, 也是媒体社会责任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成美, 童兵.新闻理论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53.[1]成美, 童兵.新闻理论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53.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164.[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164.

[3]http://www.baojinews.com/_info/content_197648.htm.[3]http://www.baojinews.com/_info/content_197648.htm.

[4]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李彬译著, 新华出版社, 2004:273-274.[4]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李彬译著, 新华出版社, 2004:273-274.

“重阳节”慰问慈善老人 篇3

在“重阳节”——天津市第十七个老人节到来前夕,天津市慈善协会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在研究“重阳节”慈善慰问活动时,首先想到了这样一个老年群体:他们有过不同的职业和经历,如果在他们所从事职业前冠之以“老”字,就有老领导、老教授、老专家、老企业家、老工人、老职员、老农民等多种称呼;他们都已经年过花甲,有的已经年过“古稀”、“耄耋”;他们都有一颗爱心:爱祖国、爱生活、爱他人;他们都有共同的品德:行善积德、乐善好施;他们都有一样的善举:为需要帮助的人无私捐助。

翻开市慈善协会的捐赠档案,数百名老人,数千次的捐赠记录跃然纸上:退休工人郭长林月收入只有几百元,却十年如一为慈善、公益事业捐款。年过九旬老人刘冬英、杨浩观夫妇,用自己的退休养老费,为多项慈善事业捐款达3万余元。86岁的退休老中医吴炳麟,每年都把子女给他的养老金捐给“迎新春慈善助困活动”。退休老人吴增楚、钟雪华定期向慈善协会邮寄或亲自捐赠数百元善款。82岁的民营企业家候立尊,一次就把本人获得的国家科技奖1000万元捐给慈善协会作为慈善基金。66岁的归国华侨张森仪,将自己企业每年利润的50%捐献出来,作为“助学基金”。在捐赠登记簿上还有“一老人”、“老夫妇”、“忠善为民”、“老教授”等隐匿真实姓名老人的多次捐款纪录和众多慈善老人在慈善助困、助医、助学、救灾等各项慈善募捐中的捐赠记载……

这些好心的老人不图回报,但是社会不能忘记他们。作为社會公益机构的慈善组织,在他们的节日到来之际,应该代表社会去看看他们,给他们以祝福。在老人节到来之际,市慈善协会的同志们为慈善老人们制作了精美的节日贺卡,并通过各种方式送到了老人的手中。10月11日老人节当天,同样是慈善老人的天津市慈善协会会长陆焕生带领协会的工作人员来到了天津市北辰区金秋园老年公寓,看望了曾为印度洋地震海啸灾区和我国南方洪涝灾区热情捐款的在院老人,给他们送去了由社会捐赠的轮椅车和生活日用品。陆焕生会长还来到前不久故去的96岁慈善老人刘冬英的家中,看望她的老伴杨浩观先生,向老人祝贺节日快乐,为他健康长寿祝福。在天津金桥焊接材料有限公司,陆焕生会长拉着82岁高龄的候立尊董事长的手,感谢这位为国家焊接材料专业做出重要贡献,一心回报社会,为天津慈善事业捐款最多的老人。慰问慈善老人的活动通过天津的媒体报道出去了,他向社会传达这样一个信息:为慈善事业做出贡献的老人们,社会不会忘记你们,你们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

慰问孤寡老人 篇4

临朐县东苑小学 五年级二班 肖锦函

问题提出:

住得最差的是老人,穿得最破的是老人,吃得最不好的还是老人。从小到大令我耳濡目染的是老人遭受儿媳唾骂,无人养老的事件屡见不鲜,让人心痛。老人为子女忙碌一生,到头来却落得无人养老,遭人嫌弃„„于是,我针对敬老院作了调查,调查报告如下。 调查过程及研究方法:访问敬老院 访问老人 调查情况:

我的爸爸是我们临朐县的一名义工,他们的团队经常慰问孤寡老人,这个寒假,我也参加了这个活动。我们到了敬老院,先帮老人打扫室内卫生,然后给老人洗脸,洗衣服,最后表演了我们精心准备的两个节目,希望给他们带去一些快乐。还给他们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老人们很高兴,为感谢我们,还给我们准备了水果和零食,招待我们。

吃过饭后,我们大家跟老人围坐在一起,跟老人聊天,老人很高兴,虽然他们说话的速度很慢,有些唠叨,有些重复,但我们耐心的听着。有的老人对于住在敬老院里很满意,他们的儿女经常来看他们,给他们买来好多好吃的,他们都很骄傲得分给其他老人,但是有些老人的子女不大经常来看他们,他们有些失落。他们住在敬老院里,吃穿不愁,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经常来看他们。调查结果分析: 住在敬老院里的老人大多生活有保障,医疗有保障,但是感情寂寞,感到孤独。有关建议:

呼吁社会各界人士,给予孤寡老人更多的爱!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爱,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变老!

临朐县东苑小学 五年级二班 肖锦函

指导老师 薛光霞

慰问孤寡老人心得 篇5

2月12日,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却又是一个值得回忆的日子。

看着年迈孤独的老人们,心里的第一个感觉是:难受!来到家里,冷清的房子里一片沉寂,没有一点声气。于是,我们小心翼翼的和老人们交谈,谈论些他们愿意谈论的事情。毕竟我们不是记者,不是以强者的身份来看望他们,不是以强者的身份来给予他们同情,我们只是一个后辈,只希望用我们的努力让老人们的生活能多一些鲜活的色彩,让老人们的生活少一些忧郁。随后,我们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收拾家务。老人们看着我们扫地,心里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看到我们的劳动成果,虽然是很小的帮助,但是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在和他们的聊天中,他们的言语让我们体会到一个孤寡老人的痛苦,一个孤寡老人的孤单,他们需要大家的关心,大家的呵护。孤寡老人最怕的就是寂寞,我们应该用那颗热挚的心来温暖老人心底的那块“寒冰”。

他们的孤单寂寞轻轻拂过我们小小的心灵:这世上不幸的人有很多,他们不能跟正常人一样享受正常的生活,每当见到别人的笑容,积在他们心底深层的忧郁又会涌上心头。我们四肢健全,天资聪明,这已经是上苍赐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礼物”,让这份“礼物”得以发挥,展示出它最耀眼的一面!

时间总是很快的,很快就要和老人道别了,看着老人们用着期盼的眼光看着我我们,心中一种说不出的感受。我们真心希望社会有更多的人群能去关怀这些老人,给他们一些帮助,在此,我诚恳的呼吁大家一起去关怀一下这些老人,别再让你我成为下一个他们。

关爱老年人的今天就是关爱我们的明天,要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一样,善待天下的老年人。尊老爱幼是每个人应该做的事情,何况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

如果您家里有一个孩子,请告诉他,孝敬老人乃做人之本;

如果您身边有一个老人,请走近他,让他感受到晚年的温馨;

如果您是一位成功人士,请率先垂范,与老人分享您成就的甘甜;

如果您是一位有识之士,请献计献策,为老年人营造金色的家„„

老人,他们也年轻过。年轻人,我们也将老去。善待老人就等于善待自己。

慰问孤寡老人作文 篇6

我们生活在有爱的大家庭里,但也有许多缺少温暖的人。学校号召我们大家向他们献出爱心。我准备了一小瓶油、一袋橙子和自己满满的一颗爱心。

下午,学校来了几名社区人员,带我们去慰问孤寡老人。

“到了,就是这里。”

我们闻声望去,映入眼帘的是矮小而狭窄的门,摇摇欲坠的`门梁,不堪入目。看到这一幕,几个刚才还在抱怨路长的几个同学,顿时鸦雀无声了。

社区人员缓缓推开简陋的门,破旧的门发出“吱吱”的响声,里面黑洞洞的,看不到一点光亮。老奶奶拄着拐杖举步艰难地从屋子里走了出来,但看见我们,她依旧十分开心,满脸的皱纹都笑开了。

有几个同学送上了自己的祝福和礼物。老奶奶笑开了花。

“奶奶,祝您天天开心!”我也送上了我的祝福和礼物。

老奶奶拍着我的手说:“好好好,你们学习要努力啊!”

细细的看,老奶奶的身上已经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仔细的感受,老奶奶的手已经瘦得只剩骨头了,但手心依然温暖。看到这里,想到这里,我只觉眼睛涌上一股热流,鼻子也酸酸的。

社会上,还有许多这样的老人,他们需要我们的援助之手,需要我们的关心和问候。

慰问孤寡老人策划书 篇7

一、活动主题:为老人送去温暖

二、活动时间:2014年3月5日下午

三、活动成员:8名

四、活动地点:长新新村26-406 新城市花园120-103

五、老人情况:长新新村老人两位身体不好,其中一位双目失明,其中一位瘫痪,生活拮据,全天在家。

新城市花园家庭负担较重,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女儿(一个大学,一个高中。)活动内容:

1)老人的需要:为两户老人分别带去柴米油盐,蔬菜水果,蛋糕面包,生活用品等。2)帮老人打扫卫生。3)陪老人聊天。

六、活动目的:培养成员们的社会责任心,提高成员的社会实践能力,为老年人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我们的志愿精神传遍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弱势群体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作为新世纪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我们有必要和义务去帮助他们、关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七、行程安排: 3月5日

1、参加活动的各成员在南校门集中。

2、至超市采购

3、细致分工后进行志愿劳动(详见活动内容)

4、全体集中,返程。

七、注意事项

1.进入敬老院,见到老人一定要微笑打招呼,这是对老人的一种尊重与认可。

2.不要穿着过于时尚的服装,统一穿校服 3.与老人交谈时要尽量的去倾听他们。

4.清扫房间时一定要将物品放回原处,不要改变它们的原来布局。

6.各志愿者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安全及老人的安全。

春节慰问孤寡老人活动 篇8

呈:周晓州/董事总经理文件编号:HR0 XXX 致:黄立新/副总经理备 查 号:20111223 自:罗小武/人力资源部经理页数:连本页共2页 事:关于地派温泉度假酒店春节慰问的请示时:2011年12月23日

为了体现地派温泉企业的社会责任、回报社会、关爱弱势群体,尊崇敬老爱老的中华传统。春节之际,特举行春节慰问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由总办、各部门组成春节慰问领导小组;

二、人资部负责前期准备工作:确定慰问方案,线路,慰问点、慰问名单,采购跟进;

三、营销部负责传媒和摄影;

四、客房部负责卫生清洁和布置;

五、财务部负责慰问金和采购礼品;

六、经与地派镇社会事务办的接洽,确定在2012年1月中下旬慰问地派敬老院9位孤寡老人、1名管理人员和天堂山敬老院5位孤寡老人。另外,散居各村的贫困救济对象53名老人由镇社会事务办组织各村民政员集中,酒店安排负责人主持发放。

七、礼物清单和敬老院春节布置:

1、慰问金200元/人,计15份;15斤装大米15包;2.5公斤花生油15桶;棉被15床;地派温泉台历15个,预算300元/份,计4500元。另外53份发放慰问品和台历,预算100元/份,计5300元。合计总预算为9800元。

2、布置两敬老院:对联30对;“福”字门神30张;纸灯笼40只;彩条20条;

3、派保洁员工进行卫生清洁和布置;

4、带8万头炮饼4串;

妥否,请批示。

拟稿:审批:罗小武/人力资源部经理黄立新/副总经理

审批:

慰问孤寡老人致辞演讲 篇9

大家上午好!

今天天公虽让不作美,但是子陵职高130名高一的同学们和10名老师带着满腔的热情代表全校师生来看望你们,希望能在这短暂的时间里能给这里所有人都带来快乐。

在这技术飞跃的时代,我们依然不会忘记,曾经有那么一批老人和生活有困难的人,为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付出了卓越的功劳。如今,你们年纪大了,应该安享晚年了,所以,你们才在福利院安家,在子陵福利院院的细心关怀下,满足了你们的需要。当然,不仅只有福利院在悉心地帮助你们,在你们背后也有一群默默关心你们的人,他们就是党和政府,我想,他们看到你们过得开心,他们也会非常高兴的。

老人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人们常把老年比作夕阳,比作晚霞。我认为年老并不仅仅意味着年纪大,更不等于老朽无为。年老意味着经验和智慧,更意味着人情练达、世事洞明。为我们指明人生道路的人,总是老者;为我们传授经验者,也总是老者。我们相信:只要老骥志千里,总是夕阳无限红!

今天子陵职高德育处和团委组织了同学们到子陵福利院参加慰问和演出活动,就是要让大家向雷锋同志学习,做到言行一致、不图名利、无私奉献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团结、友善、协作,扶危济困,关注弱势群体,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做到:“哪里有我们,哪里就有雷锋精神在闪光”。

最后,我代表全体同学由衷地祝愿全体爷爷奶奶们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慰问孤寡老人的活动总结 篇10

下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准备去慰问孤寡老人。

我们打算先去超市买一些生活物品带去。我和几个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在超市买好了带去的物品。

不久就到了吴奶奶的家,一进屋子我们才发现吴奶奶的家不大,但特别干净。原本我们打算去帮吴奶奶做做清洁的但现在看来是不必啦!老师就叫我们陪吴奶奶聊天;在和吴奶奶的谈话中我们知道了,原来每个星期都有一个义工叔叔来帮吴奶奶打扫,做做家务……所以家里都很干净。

我们将带去的生活物品交给老奶奶的时候,老奶奶面带笑容的说:“谢谢你们了!你们有心了,何必带那么多物品,其实你们只要陪我聊聊天就可以啦!你们要好好学习啊!

上一篇:我爱家乡的莲藕小学作文下一篇:唯美新年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