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前沿

2024-07-24

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前沿(精选9篇)

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前沿 篇1

延伸阅读:信息化 对策 施工企业 问题

信息化建设没有休止符

我国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总的来说,大多数企业开始重视信息化建设了,建立了信息化组织,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信息化投入逐年加大,涌现出了一些成功的企业信息化案例。

主要问题

20多年来,尽管我国施工企业信息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总体建设应用水平不高,信息化能见到效益的企业并不多,能形成标杆范例的企业少。

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有待提高。一些企业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企业信息化是一项企业变革的系统工程,对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严肃性认识不足,没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对企业长期形成的工作习惯、业务流程对信息化的影响认识不足,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实施程序不对、执行不力。一些企业简单模仿成功企业,贪大求全,以为软件功能越多,越代表系统水平。

信息化规划与实施方面存在较大问题。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和咨询,导致信息化建设没有方向,失败风险很大。这其中重要的制约因素是,由于我国施工企业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尚未掌握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信息化人才,尤其是既懂业务和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缺乏,使得企业做好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难

度很大。

企业信息化投入偏少且投入结构失调。施工企业利润不高,信息化投入偏低,软硬投入结构失调。目前,企业大多“重硬件,轻软件”“重软件轻资源(企业数据库)”“重技术轻管理”倾向严重。

企业信息化的外部环境亟待完善。施工行业缺乏统一的信息化技术标准,各企业重复标准的编制工作,造成行业的巨大浪费,最终还会成为企业间协同工作的巨大障碍。信息化建设服务规范缺失,各服务行为无标准、无监督,服务质量良莠不齐,信息系统工程完成后,也没有科学定量的评测标准,施工企业难以选择,无法评判。

主要对策

提高认识、加强咨询。企业信息化首先要有驱动力,驱动力首先源于认识。企业法人、企业最高管理者的管理需求,发展企业的愿望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紧迫感,是企业信息化最直接、最有效的驱动力。如果没有这个驱动力,企业信息化就难以见到成效!只有企业最高管理者把信息化上升到作为改造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而寻找有效的实施方法,企业信息化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认识不仅仅是信息化重要性方面的认识,另外还有对信息技术本身的认识问题。如有的企业领导一提起信息化,总是会问信息化能给我带来什么效益。而这些领导所说的效益,往往指的是经济效益。再如还有的领导问,我今年投资了信息化,明年还要投资信息化吗?凡此种种。因此,首先应提高企业领导者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而最快捷、有效的途径是多交流学习、多咨询。

管理标准化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企业管理的第三境界,第一境界是企业管理规范化,第二境界是企业管理标准化。

企业管理规范化指的是,企业具有可实现的战略目标,并形成具体规划;制定了基本管理制度,具有可操作性;核心业务流程相对成熟,业务骨干队伍基本稳定;企业

文化气氛初步形成,企业理念和风格被企业内外认同。企业管理标准化,首先,企业具有优秀的管理者,形成了成熟的企业文化;其次,业务流程不断得到优化,建立了标准的经营管理制度;第三,员工素质和执行力不断提高;第四,规章制度能落实到位;第五,具有评价反馈机制,奖惩有据。

管理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不能随便超越管理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层次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必须一个流程一个流程地从基础性工作做起。不要追求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信息技术和企业管理两部分组成。信息技术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东西,选择或建设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时,首先不是系统的技术水平的高低,而是信息系统的管理模式、管理思想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如果不符合企业管理模式的信息系统,最好的技术也没有用!

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明白,企业信息化是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的过程,是企业深化改革,转变企业经营思想,重新设计企业运营模式,业务流程再造,优化企业组织,合理设置工作岗位,规范企业管理行为,严格企业规章制度的过程。这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的工作,是成功开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必经之路,或先导性工作。简单的追求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不是企业信息化的目的!

认清管理模式,坚定信息化战略。当今,企业管理有三种管理模式,即财务管控型、战略管控型和经营管控型。如果说有第四种管控模型的话,那就是财务管控型、战略管控型和经营管控型的混合模型。

财务管控型企业,其下属企业业务相关性很小,企业总部一般是投资决策中心,通过考核下属单位重要财务指标,来管理企业;战略管控型企业,其下属企业业务相关性高,企业总部通常是战略决策中心和投资决策中心,通过考核企业经营的重要举措(战略措施)以及重要的财务指标,来管理企业;经营管控型企业,其下属企业业务相关性很高,企业总部不仅是经营决策中心,还是生产指标控制中心,通过审核分析企业所有财务指标和经营表现,来管理企业。

因此,企业做信息化时,首先应认清、梳理、完善企业的管控模式,制定企业信

息化战略,找准信息化的突破口,然后再实施。

信息化要“简化”。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年代里,衡量企业信息化是否成功,最基本的标准是“灵活”,即你的应用系统能否根据业务的变化而快速变化。“灵活”需要几个环环相扣的条件:简化、标准化、模块化和集成化,其中,简化是根本,有了简化才谈得上标准化;有了标准化才可以做到模块化;有了模块化,才可以任意进行搭积木式的组合与集成。简化就是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处理对象,使之在一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的标准化形式。它是实施标准化的首要工作。很多用户以为软件功能越多,越代表水平高,这是误区!企业管理信息化应该是在达到目标的前提下,功能越少越好。

尤其是发展中的企业,其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变化迅速,这是企业管理信息化需要面临的首要挑战。花费巨资建立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可能会随着企业各方面变化而失去作用。修修补补只能解决局部问题,重新建设,经济上又承受不起。因此,大多数施工企业信息化,第一要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简化功能;第二要梳理流程,但不要固化流程,要采用面向数据的开发技术开发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化的基本策略。企业信息化的基本策略是: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从上到下,由内及外,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尤其是总体规划和从上到下,信息化总体规划应该是在企业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制定出来的,企业信息化是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的;从上到下就是做信息化时,首先应满足企业高层领导的需要,只有满足企业高层领导需要的信息化,才能持续发展。

企业信息化的基本路线。企业信息化的基本路线是:分析企业管理现状,找准企业的管控模式与支撑体系,进行流程梳理和再造,确定流程的目的和目标以及各级组织的权限与责任,把握流程信息化的实质与技术现状,选择好企业管理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点,简化并面向数据开发。

只有当您明确了企业要向哪个方向发展,企业应该达到哪些可以量化的管理目标时,您就可以应用信息化提升企业管理了!

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前沿 篇2

一、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企业档案信息资源来源于企业信息, 是企业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整体规划、统一标准, 特别要加强企业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密切合作, 避免重复建设, 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唯一性, 建成各具特色的信息资源体系, 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必须充分考虑档案信息安全的问题, 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管理, 通过用户身份认证及权限的设定, 对档案信息进行控制, 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机密性, 避免档案信息失密、泄密现象发生。

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来源和采集范围就是传统档案的数字化、电子文件的接收进馆及网络档案信息资源的链接。一般来说, 传统档案数字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档案目录数据库的建立和档案全文信息的数字化。档案全文信息的数字化可以采用扫描录入方式, 将全文按照原貌逐页存储为图像文件, 或是经OCR识别后采用文本格式存储, 建立全文数据库。为确保档案信息数字化工作的质量, 档案信息数字化工作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所有档案信息必须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文本格式和工作标准进行数字化, 尽可能采用通用标准。在档案信息数字化过程中要确保档案原件的安全、确保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内容与档案原件相符、确保档案信息内容不泄密。电子文件的接收进馆一般基于网络环境, 通过网络的方式来实现, 它不仅仅是数据信息的转移, 还涉及到数据格式、文件格式, 传输过程中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等问题。电子档案可以提前接收, 利用网络实现信息共享, 更快更好地发挥电子文件的作用。网络档案信息资源是指通过计算机互联网传递和利用的档案信息与围绕档案所开展的相关活动的信息总和。它可以通过将有价值的网络档案信息资源下载到自身的信息资源库中, 通过筛选、分类、整合, 成为自己可利用的现实资源, 也可进行有效链接, 通过有效的组织, 使之有序化, 以便用户快速找到所需的档案信息。

二、企业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建设

(一) 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应具有档案数据聚集、集中控制功能。

档案数据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聚集, 企业文书部门可以随时将形成的有查考价值的文件资料及原文归档存储在服务器上;在办公自动化环境下, 将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的需求同时嵌入文件管理系统中, 实现前端控制, 通过局域网将电子文件传输到档案管理系统中, 也可将企业其他生产、经营系统通过与档案系统的连接, 将数据存储到服务器上。数据库管理系统可采用标准的B/S结构, 档案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浏览器, 经过系统身份验证后, 在本地或者远程对档案数据库中的档案数据进行维护。

(二) 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应具有网络检索功能。

要实现档案的网络检索, 就要建立档案信息数据库, 包括案卷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等, 同时集成一套成熟、稳定的全文检索工具来提高档案信息数据的查询效率, 当用户通过身份验证后, 就可以在企业局域网的任何终端检索、浏览到所需要的档案信息及其全文, 不必再到档案馆来查询。

(三) 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应实现档案业务管理的自动化。

它可对各种档案信息进行有序整合、编目加工、数据维护;对档案信息数据进行多种途径的查询, 目录数据库实现全字段检索查询, 电子文件库实现全文、图文声像一体化检索查询;对档案信息的保管期限和密级进行鉴定、销毁;对录入系统的各种档案数据进行统计;对档案信息进行编研, 建立起有效的、方便的文件索引目录和参考文献, 提供摘要式、汇编式和著作式的编研成果, 提升信息的价值和利用率等, 让档案人员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

三、企业档案信息化标准制度建设

为使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保证档案事业的顺利发展, 就必须建立健全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制度, 使之对企业档案工作具有规范、导向、约束作用。企业档案信息化标准制度的建设, 要符合国家信息化标准制度体系, 按照国家已经确定的信息化体系及其要素来制定, 兼顾企业的情况, 以求相互配套, 形成较严密的体系。

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前沿 篇3

当前,信息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成熟和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企业经营越来越多地对信息系统产生依赖,使得中小企业数据量显著增加,存储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压力。对于各种行业、各种规模的企业来说,存储都不可或缺,多数企业目前使用数字形式存储资料,但同时很多小型企业的专业人员并未对存储给予足够的重视。

企业对于存储空间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如何确保企业数据安全和可访问性已成为维护和促进其业务增长的关键。作为全球领先的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商,希捷拥有专为目前中小企业而设计的网络附加存储解决方案产品组合,该产品组合包括5款容量为2TB至30TB的NAS解决方案,性能完全可以满足多达100名员工的家庭办公室和小型企业的需要。希捷网络存储和网络存储Pro产品线配备了新的直观的操作系统NAS OS 4以及专为没有专属IT资源的小型企业而设计的硬件,非常容易使用。

会议主办方中国信息协会有关领导表示:“对关键信息进行快速处理、高效管理已成为推动中小企业业务不断增长的关键因素,而海量信息的核心是数据存储。希捷科技是一家优秀的值得尊敬的企业,并且致力于积极的产品研发创新,持续为企业和市场提供众多灵活高效的存储解决方案,在帮助他们提高业务和运营效率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管理成本。”

希捷科技全球副总裁暨中国区总裁孙丹女士表示:“飞速增长的数据既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也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重视数据管理。希捷网络存储NAS产品系列能够让中小企业快速和简单地集中存储,同时自动保护并恢复重要数据,并可以通过创建私有云轻松实现远程访问,简化了数据管理,满足了不同企业的不同需求。”

电子信息前沿讲座体会1 篇4

经过几周的电子信息前沿讲座的学习,印象最深的是观看高速列车发展的录像。

从录像中我们知道,记者从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举行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设计交流会上了解到,新一代高速列车样车将于明年年底竣工下线,列车在进行一系列线路试验后进入批量化生产阶段,2011年实现批量交付。运营时速必须满足350公里要求,设计时速将达到380公里。

据介绍,中国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将成为世界上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系统匹配最优的动车组。通过新一代高速列车的研制,我国将建立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时速350公里以上、国际竞争力强劲的中国高速列车技术体系,实现中国引领世界高速列车技术发展的战略目标。

新一代高速列车将采用GSM-R无线传输方式,可以实现实时、在线、大容量的车地双向信息交换。同时,列车的牵引和制动系统将体现轻量化、小体积,并将使用再生制动、风阻制动等节能环保技术;动力系统则采用动力分散方式,与动力集中方式相比,在速度提升、节能环保、综合经济性以及运输方案的适应性等方面,都有着明显优势。

据南车青岛四方股份的有关技术负责人介绍,目前,经过科研人员的联合攻关,已完成了20多种新头型的设计,这些头型方案前期已进行了气动阻力、气动升力、侧向力、隧道效应等大量的空气动力学的仿真计算,这些卓有成效的工作,不但为下一步新一代高速列车的研制打下坚实基础,更为建立中国的高速列车技术体系提供了有力保证。

记者了解到,按计划,新一代高速列车样车将于明年底竣工下线,2011年实现批量交付。自去年以来,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已在铁道部统一组织下,开始了新一代高速列车的研发设计。

新一代高速列车持续运行速度350公里,最高运营速度380公里,在全长1300多公里的沪高速铁路上,按照设计运行速度,列车可以在4个小时以内点到点到达,平均时速达到330公里以上。

会上专家指出,新一代高速列车主要适应我国三条铁路干线的需求,其中,沪高铁全长1320公里,穿越21个大中型城市,年发送旅客达到4亿人次以上。预计到明年底,新一代高速列车样车竣工下线,并在进行一系列线路试验后进入批量化生产阶段,2011年实现批量生产。

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前沿 篇5

这学期学院开设的前沿讲座的课程,很有幸听到了几位老师对于自己在信息管理前沿方面研究的讲座,让我对这些知识有了深入浅出的理解,受益匪浅。由于课时的限制,老师们都从大处着眼,为我们大概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同时还简单向我们介绍这些研究将来的实际意义,以及和我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联系。总体来说,也许理论上或逻辑上的专业的知识,我们没有学到多少,但每位老师利用每节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就基本上将一个新的领域在我们的脑海中勾勒了出来,使我们真正了解到与大家的生活有直接联系的知识以及信息管理的直接应用。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无论是企业、工厂,还是机关、学校,由于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广泛,所获得的信息量也会越来越多。虽然信息系统和信息处理在人类开始时就已存在,但直到电子计算机问世后,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和现代社会对信息需求的增长,它们才迅速发展起来。近年来,随着管理环境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管理信息系统无论是在开发方法上,还是在实现技术上,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如何看待这些变化,进而把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及其核心实现技术,是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人员在新的环境下认识和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此课程各位老师不仅在学术领域给我们打开了新的窗户,使我们眼前一亮,也为我们介绍他们在工作学习中切身的体会及经验,提前向我们预警就业道路及工作生涯可能遇到的问题。

刘烨老师,“刘老师为人随和,上课认真,讲课内容丰富,能够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会在课堂上讲一些信息管理的实际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书,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听她的几节课,我确实感到了这一点,在她的课件中讲授了信息专业的发展前景和所学课程以及生活中的应用的一些专业知识。让我了解到此专业是一门将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相结合的学科,我们有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而且学习的内容涵盖计算机学科和管理学科的核心课程。管理学科方面有会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运筹学;计算机方面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老师还让我们深入的了解了此专业的广泛应用和在生活中的实际情况。

王建正老师,使我知道了管理信息系统由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四大部分组成。软件层次上看,支持管理信息系统各种功能的软件系统或软件模块的系统结构,构成了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从硬件层次上看,管理信息系统硬件的物理位置安 排、硬件的组成及其连接方式。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慢慢的向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基于Internet的管理信息系统形成了网络化趋向: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现代企业高层的管理决策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决策时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决策的速度要求更快,在这种情况下,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作为传统DSS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体能更好地支持管理决策。

吴中元老师,此次主要给我们介绍的是管理科学发展的探索。在课程中他联系实际案例给我们讲解了管理科学发展的过程以及主要讲解了大数据的内容。在讲授过程中使我们了解了大数据的特点是数据体量巨大、数据类型繁多、价值密度低、处理速度快。我明白了大数据正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模式、生活习惯及管理理念,并引发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在上课过程中老师还穿插了很多例子,用愉快的方式是我们学到了很多。而且他利用案例使我们理解起来更容易。他还鼓励我们工科学生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他使我明白人是应当全面发展的。很喜欢他的课,不仅因为他在自己的技术领域有这么多成就,还因为他的那些人生的态度。

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前沿 篇6

如需观看、下载本课程,请联系QQ1219258993,保证全网最低价李强是谁?

北京巨思特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董事长

著名营销策划专家

2006中国十大超级培训名师

《中国工商》杂志副总编

湖南益阳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总顾问

中国国际华商联合会 秘书长

具有 “中国启智训练第一人”之称的李强见解独到,感悟深刻,演讲轻松幽默,既具春风化雨般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又有振聋发聩的震撼力和催人泪下的感染力,让受训人员在不经意间迅速脱胎换骨,身心焕然一新,企业上下同心同德。

李强讲什么?

● 成功20%靠自己,80%靠别人。

● 企业的品牌越好,员工身价越高。

● 想要人帮,得先看看你是否具备被人帮的条件。

● 用脖子以上创造财富和用脖子以下去创造财富的人,谁能成就大业?

● 专业能力有多强,尊严就有多高。

● 用30%的时间想你自己的事,70%的时间想上司想的事情。

● 一个没有被别人管过的人永远管不了别人。

● 只改变思维模式,不改变行为模式,永远不会改变事实和结果。

经典案例

● 非洲的蚂蚁兵团

请加QQ1219258993下载、观看

请加QQ1219258993下载、观看

● 吴士宏的成长

● 数名体育明星的运动精神

● 大邱庄的兴衰

● 松下幸之助的经历 „„

如需观看、下载本课程,请联系QQ1219258993,保证全网最低价

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前沿 篇7

自2006年以来, 国家将高职教育的作用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同年, 教育部开始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以创建高职院校中的百所示范学校。随着高职院校示范性建设的开展, 教育信息化也被提上重要日程。2012年, 教育部又安排部署了500所职业院校作为全国性的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占据全国各类型试点总数的三分之一。可见, 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高职院校信息化, 一般认为, 是指高职院校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构建数字化校园, 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强化教学质量、促进科研教研、提升服务水平、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为了了解近年来国内有关高职院校信息化的研究进展, 本文尝试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 从关键词共现的角度来探讨近五年来国内该研究领域的现状, 热点以及前沿。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 数据来源

为全面检索关于高职院校信息化领域的语义研究信息, 本文选择中国知网CNKI作为数据来源。CNKI始建于1999年, 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我国三大综合性全文期刊数据库之一, 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数据量的完整性与丰富性,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本研究的科学性与可信性。

笔者在CNKI数据库中以主题为“高职院校and信息化”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论文1 644篇 (去除非学术论文) 。将这1 644篇文章以Endnote格式输出其完整题录, 包含关键词、作者、机构、发表时间、摘要等信息。检索到的论文主要来自于综合类期刊, 如中国教育信息化、信息与电脑 (理论版)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中国管理信息化等。

(二) 研究方法

社会网络理论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NA) 发源于20世纪30年代, 其理论基础为“社群图”和“群体动力学”。所谓的社会网络分析, 是一系列分析社会结构的方法, 就是对人与人之间、群体之间、组织之间、计算机之间、或者是其他信息、知识处理实体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并对其价值进行估量的过程。

本文拟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 以高职院校信息化领域的高频关键词为基础构建本研究领域的关键词共现网络。随后再利用多元统计分析, 计算高频关键词之间的距离, 并根据关键词之间的距离和相似度分成若干个区域。距离较近的可认为其相似度较大, 代表着由这些距离较近的关键词形成的区域有着较相似的研究方向。从而揭示高职院校信息化领域的研究主题与焦点。笔者选择浙江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刘启元开发的文献题录信息分析工具 (SATI) 、常用的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以及统计软件SPSS作为研究工具。SATI可以实现对国内数据库 (如CNKI等) 题录数据的元数据抽取、频次统计、知识矩阵构建、数据可视化四大功能, 从而辅助对期刊文献统计与分析。Ucinet作为最流行的社会网络分析软件, 具有很强的矩阵分析功能, 并可利用其集成的Netdraw进行数据分析以及知识可视化。再辅以SPSS的多维尺度分析, 形成知识聚类。

二、统计与分析

(一) 核心作者群与科研合作现状

为了解研究领域的核心研究者, 本文拟根据普赖斯定律 (Price Law) 来确定核心作者群。普赖斯于1963年提出了著名的普赖斯定律, 即杰出科学家中最低产的那位科学家所发表的论文数Nmin等于最高产科学家发表论文数Nmax的平方根的0.749倍。公式为:

根据该公式, 如果要成为高职院校信息化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 则发文数应达到2篇以上。这个数值与一些成熟学科的核心作者发文数量相距甚远。同时, 根据该数值可统计, 本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共有141人。其中发文达到3篇以上的作者如表1所示, 有18位作者在该领域达到3篇以上。根据普赖斯定律, 形成高产作者群的特征是核心作者发文量要占到总发文量的50%, 本研究中, 这141位作者共发文308篇, 占发文总量的18.7%, 与普赖斯提出的50%的比率仍有较大的差距。在对发文量达3篇以上的作者的个人信息进行分析后发现, 所有的研究者均来自于职业学院, 但仅有一位作者是就职于职业学院的信息中心部门, 其余则多来自学院的教学或教辅部门。这说明由于发展的时间较短, 该研究领域中的科研队伍仍处于发展期, 还未形成一支专注于高职信息化研究领域的高产作者群。

在对核心作者的研究中, 作者之间的科研合作是学术评价中常用的一个指标。频繁的合作能有效地促进学术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在本研究领域中, 1 644篇论文共涉及到的作者共有1 937位作者, 独立作者1 315位, 占67.8%。合著329篇, 合著率仅为20.0%。由此可见, 该研究领域内, 研究均比较分散和独立, 比较缺乏科研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 高频关键词统计

高频关键词, 顾名思义, 是指那些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一般认为, 多次出现的关键词能更好地反映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 笔者将搜索到的论文中的关键词抽取后, 从中删除高职院校、信息化以及一些不能指明具体研究方向的关键词, 再根据关键词分布的时间段, 表2列出近5年来的文献中出现的前20个高频词及出其频率。

(三) 关键词共现分析

为找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拟采用关键词共现分析法对文献进行分析。该方法的原理是, 如果两个表达主题的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章出现, 则可以认为这两个词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如果这两个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章中共同出现的次数越多, 则表示这两个词越能共同地表示某一个研究领域, 可以认为这两个词之联系越紧密。基于以上原理, 我们可以统计某研究领域内文献的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献里两两出现的概率, 形成该研究领域的关键词共现网络。通过对网络中节点之间的远近的观察便可以反映研究领域的相关主题之间的关系信息。

在社会网络中, 知识单元体现为一个个结点, 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表现为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连线。为此, 我们利用SATI提取论文中的关键词, 将其生成关键词共现矩阵, 将矩阵输入Ucinet, 绘制成网络图谱, 并通过对网络节点的中心度分析和聚类分析, 以挖掘其中蕴含丰富的关系信息。

1. 共词网络整体分析

第一, 除去高职院校、信息化等关键词, 数字化校园、教育信息化、档案管理、信息技术、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等关键词处于共词网络的中心, 说明了这些词与其他关键词共同出现在同一篇文献中的次数最多, 且在高职教育信息化的研究领域中处于核心地位, 即研究的焦点。第二, ASP.NET、信息化管理、图书馆、校园网、信息化管理、教学资源、教务管理, 管理系统等关键词处于网络图谱的中间位置, 即网络的桥接层。它们是联系网络边缘与核心的桥梁。因而这些关键词是较常见且热门的研究主题。第三, 面向对象、UML、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科研管理、数字校园、会计电算化、云计算等关键词位于网络的边缘, 这说明这些关键词是目前高职院校信息化领域研究的热点与前沿。

2. 网络密度分析

网络密度 (density) 可用于衡量一个网络的凝聚力总体水平。总体说来, 整体网络密度越大, 即网络中个体的联系越紧密。而这种联系也对网络中的行动者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既可以是一种帮助, 也可以是对其行为与态度的限制。其值为网络中实际存在的关系总数与理论上最多可能存在的关系总数的比值。因此其取值范围为[0, 1]。取值越高, 则该图越倾向于完备 (Complete) , 即越紧密, 反之则越松散。

在本研究中, 通过使用Ucinet-Network-Cohesion-density, 计算出平均网络密度为:Density (matrix average) =0.119, 这反映出在高职院校信息化研究方面关键词共现的网络密度相对尚可。从整体上看, 说明网络中分布的关键词均与核心区域的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章中出现的概率较多, 意味着各关键词相对比较紧密地围绕核心区域关键词。关键词所反映的研究方向也能较好地为高职院校信息化服务, 但紧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3. 中心度分析

对作者的中心度的计算可以帮助了解该作者在其社会网络中的中心度如何。中心度计算是社会网络分析中最常见的内容之一, 能对个人在其社会网络中的重要性、声望或者所占据的地位进行衡量。

Lee, W.H研究发现, 在一个共词网络中, 可以使用度数中心度、中介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三个指标来对其中心度进行综合衡量。这三个指标可以用于发现当前研究热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度数中心度 (Point Centrality) 是与另一个节点实际相连的点数。在关键词网络中, 如果某个关键词节点的度数中心度较高, 则可认为与其有联系的同领域研究者较多。如该关键词的度数中心度越高, 则该关键词越处于中心地位。中介中心度 (Betweenness Centrality) 则用于判断节点的桥接作用。如果某关键词的中介中心度数越大, 则表示该关键词节点的纽带作用越突显。意即该关键词节点位于一个可通往越多的网络分支的途径上。接近中心度 (Closeness centrality) 指的则是节点与其它网络的节点的距离。如果某节点与网络中所有的其他点的距离都很短, 则认为该节点的接近中心度较高。接近中心度一般用于评估网络节点受网络中其它节点的影响的程度。

根据以上各类中心度测度的特点, 一般而言, 在某个学科领域, 某个中心度较高的的关键词节点, 通常指向着本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如果某一关键词的度数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均较低 (即居于边缘地位且受中心词影响较小) , 同时中介中心度指标较高的话 (即指该关键词与本领域众多关键词均有联系) , 则可以认为该关键词代表着本领域的新兴的发展趋势。利用Ucinet, 通过得到关键词的上述三个指标 (度数中心度、接近中心度、中介中心度) 的数值 (见图) 。

上图是使用Ucinet按照Ucinet-network-centrality-multiple measures的路径计算出的各关键词的三个中心度值 (局部) 。在整个关键词共现网络中, 除去高职院校、信息化等关键词, 程度中心度位于第一位的是信息化建设, 其度数中心度为39.394, 在图中有39条关系, 在关键词共现图谱中也占据着星形网络的中心, 表明他在该在整个网络中有较大的影响力, 是研究的热点。

如图所示, 中介中心度最高的关键词是高职教育, 为4.135。第二位的为信息化建设, 为3.556。通过对图表的分析, 挑选出中介中心度与度数中心度均较高的选项, 我们认为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数字化校园、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是本研究领域中较重要的节点, 是其他节点的桥梁与纽带, 也是本研究领域的研究重点。中介中心度较高而度数中心度与接近中心度较低的点相对较少, 如教学资源、数据库、教务管理等。可见以教学资源建设为核心, 围绕数据库技术以及教务管理系统开发的相关研究正在成为高职院校信息化研究的一个潮流与方向。

4. 高频词共词聚类分析

通过聚类分析可以获取高职院校信息化研究领域相关性, 即可以对当前高职院校信息化的研究领域加以归类分析, 并明确研究的发展方向。本文利用SATI将检索获得的高频关键词进行抽取后, 得出相异矩阵。再利用SPSS对相异矩阵进行多维尺度分析, 得出关键词共词聚类图谱。通过分析观察图谱中节点的位置, 可以将得出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图谱。图谱中位于中心位置的节点, 代表着该研究领域的研究核心。节点间的距离越近, 则表明它们之间的相关度越大。信息化平台研究、教学档案管理、B/S、云计算距离中心最近, 因此, 目前处于高职院校信息化研究领域核心地位以上述主题为主, 大致将目前高职院校信息化研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聚类以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为核心的研究。包括教学改革、信息系统、教务管理、B/S模式、档案管理、信息素养、教学管理、ASP.NET、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等研究领域。在本聚类中, 信息化、信息素养、档案更是作为本聚类的重要内容;信息化管理、教学改革、B/S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在本聚类中占据较大的比重。

第二聚类是以管理系统为核心的研究。包括会计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WEB、网络安全、B/S结构等内容共为其研究领域的核心。

第三聚类是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核心的研究。包括数字化校园、图书馆、校企合作、现代教育技术、数据库等内容。其中, 数字化校园、图书馆、UML技术、ASP、SQL为本聚类的重点内容。数据库、面向对象、校园网、学籍管理、资源建设、网络教学、人才培养也在本聚类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

第四聚类为以信息化平台为核心的研究。其中包括教学档案、信息系统、信息化建设、数字化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教育信息化等内容。其中, 信息化平台、档案信息化、信息系统等占据了本聚类的核心位置。人办资源管理、SERVER、计算机教学、数字化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工学结合、教育信息化等成为本聚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结语

本文以高职院校信息化研究领域为对象, 选取了近五年来刊载于中国知网上的相关研究论文, 利用文献题录分析工具SATI对所收集到的论文中的关键词进行抽取和词频统计, 获得其中的高频关键词, 建立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 再通过对共现矩阵的网络分析和聚类分析, 利用可视化分析和多维尺度聚类分析这两个工具对我国高职院校信息化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前沿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发现, 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数字化校园、教育信息化仍是目前研究的重点。而以教学资源建设为核心, 围绕数据库技术以及教务管理系统开发的相关研究将成为高职院校信息化的趋势。在对共词进行聚类分析后, 得出本领域的四大类研究, 分别为以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为核心的研究, 以管理系统为核心的研究, 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核心的研究和以信息化平台为核心的研究。

摘要:社会网络分析法是社会科学领域常用的一种方法, 可用于评估网络中结点与结点之间的关系以及网络的价值。关键词作为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有效地反映文献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论述核心。对关键词的共现网络进行社会网络分析, 则能帮助了解目前高职院校信息化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以CNKI为平台, 对近五年间所刊载的有关高职院校信息化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了共词研究, 并辅以文献题录分析工具SATI、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和统计软件SPSS, 发现以教学资源建设为核心, 围绕数据库技术以及教务管理系统开发的相关研究将成为高职院校信息化的趋势。

关键词:SNA,高职院校,信息化,共词网络

参考文献

[1]罗冬梅.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07 (27) .

[2]李爱勤, 胡群.基于SNA的企业内部非正式网络知识共享研究[J].情报科学, 2010 (8) .

[3]刘启元, 叶鹰.文献题录信息挖掘技术方法及其软件SATI的实现——以中外图书情报学为例[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12 (1) .

[4]罗式胜.文献计量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4.

[5]殷沈琴, 张计龙.任磊.基于关键词共现和社会网络分析法的数字图书馆研究热点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1 (4) .

信息化前沿 篇8

据俄罗斯《探索报》报道,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3国的5所工科大学将在高校教学实践中首次试运行联合网络考试系统。各个学校通过互联网把学校的教室和实验室连接起来。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以电视会议的形式,这些大学的所有学生可以同时听讲座或者进行讨论。

这5所大学分别是:莫斯科动力学院、波罗的海国立技术大学、塞瓦斯托波尔国立技术大学、鄂木斯克国立技术大学、卡拉冈达国立技术大学。各大学拟于下一学年制定统一的课程目录,使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并使学生选择理论课的可能性提高5倍。为此,各大学将建立校际电子图书馆以便保存教学资料。

此外,各校实验室的联合也引起了师生的广泛兴趣。通过远程管理技术,学生有机会利用伙伴学校的实验设备进行工作。专门建立的通讯体系使利用其他学校的先进设备进行全班教学成为可能。目前,大多数前苏联加盟共和国都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教学实验设备,学校之间的联合成为一种相互帮助和支持的方法。

莫斯科动力学院培训中心主任阿列克赛·叶利耶夫表示,各个学校使用的远程设备管理技术不仅对教学过程,而且对完成实验设计工作都十分有效。他说,建立现代自动化生产模拟实验室往往需要几千万卢布,在设计的过程中,某些配置的更换会大大增加实验室的建设成本。如果现在一些学校要建立新的实验中心,在已有的设备基础上,可以通过网络租用其他学校的机器,而不是花钱购买设备,为学校节约了成本。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教育处王大军供稿,2011年12月31日)

英国剑桥大学将全面实现牛顿手稿数字化

据英国广播公司新闻网2011年12月12日消息,剑桥大学将牛顿笔记本上的内容公布在网上,目前已扫描4 000多页内容,包括数学原理批注、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复印本。这些文献主要用拉丁文和希腊文撰写。

剑桥大学计划把图书馆内所有有关牛顿的藏品都公布在网上。这标志着“剑桥数字图书馆项目”的启动,该项目旨在将馆藏全面数字化。

在牛顿的几份原稿上,还可以看到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托马斯·佩利特潦草的字迹“不适合印刷”。牛顿去世后,佩利特曾要求审查牛顿的论文,决定哪些论文可以公开,哪些应保留。

剑桥大学图书馆负责数字化的职员格兰特·杨称:“牛顿的成果会被选中,是因为它们可能是科学史上最重要的论文和文献。任何一个人,不管他身处何地,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看到牛顿是怎样得出结论的,能够了解他理论和实验的发展过程。但在今天之前,任何人想看到这些都必须来剑桥。现在我们将剑桥大学图书馆推向了世界。”

在未来几个月里,网站上还会增加8 000多页牛顿的作品。达尔文的成果也在数字化工作之内。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曹雪编译,2012年1月6日)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扩大在线课程范围

据美国《纽约时报》2011年12月19日报道,麻省理工学院将启动新项目,允许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免费在线学习麻省理工学院的课程。新学习平台(M.I.T.x)将形成一个虚拟的全球学习者社区,同时通过丰富课堂和实验室体验的在线工具,来加强对麻省理工学院本校学生的教育。

麻省理工学院行政工作负责人拉斐尔·赖夫表示,有许多人将会很乐意通过共享麻省理工学术资源的方式来强化自己的教育背景,这些人也大都有资格获取麻省理工学院颁发的证书。

麻省理工学院早在10年前就把几乎所有课程资料都上传至网络,率先开启了在线学习的时代。该校公开课程系统(Open Course Ware)现已囊括几近2 100门课程,有超过1亿的使用者。

新的互动在线学习平台将提供给学习者使用在线实验室、自我评估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讨论等功能。虽然该软件的使用是免费的,但如果想获得学分,将可能会有一小笔“学生负担得起”的费用,该费用的数额尚未确定。赖夫认为,对于主动争取的人来说,应该要付出一些代价,重点是要让这个代价让人感觉非常“平易近人”。

完成课程的学习者将获得麻省理工学院新设立的的非营利组织颁发的证书。这一证书带来的收入将用以支持M.I.T.x平台以及协助麻省理工学院完成其他项目。

乔治亚理工学院二十一世纪大学中心主任理查德·德米洛说:“麻省理工学院提供的证书将是一个新突破。如果我仍然在业界工作并且有人带着M.I.T.x的证书来求职,我会接受这份证书。”

麻省理工学院希望其他大学也利用这个平台来提供其免费在线课程。赖夫介绍,麻省理工学院已向该计划投资数百万美元,该校预期未来将通过基金会及其他方式募集资金。

(《世界教育信息》编辑部编译,2011年12月19日)

俄罗斯政府2011年共建立2 000多项

教育电子资源

据俄罗斯新闻网2011年12月3日报道,俄罗斯联邦教育与科学部发布新闻称,2011年共完成2000多项电子教育资源建设,其中包括专为有身心障碍的儿童设计的学习材料。教育与科学部亚历山大·普罗宁援引该新闻表示,落实该项计划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提供有效的电子教学资源改变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普罗宁说,近3个月,联邦信息教育资源系统每月平均点阅率都超过85万次。他希望,2012年月平均点击率能超过百万。

联邦教育发展研究所第一副所长亚历山大·列伊博维奇提到,目前已有25个学校被核准使用多媒体交互式电子教科书,包括6、7年级57本教科书及课外阅读文献。

(《世界教育信息》编辑部摘编,2011年12月3日)

编辑:张力玮,张鹤

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前沿 篇9

一、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平台,两级处理,三个覆盖,四个系统”。

1.“一个平台”是指建立一个包含网络硬件和基础软件的统一的技术基础平台。主要任务是逐步建立覆盖总局、国地税各级机关与相关政府部门信息共享的网络体系,统一网络硬件和基础软件技术平台建设,建立安全管理和运行维护体系,以保证税收工作在统一、安全、稳定的网络化平台支撑下平衡运行。其中:

统一的标准是实现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兼容运行,并顺利实现系统升级换代的基础。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体系包括总体标准、基础设施标准、技术支撑标准、应用标准、数据标准、管理标准、安全标准等。

安全保障体系,就是按照现代信息安全理论,遵循国家标准,采用目前国内外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通过建设税务CA、加强密钥管理和权限管理以及采取防火墙过滤、入侵检测、系统加固、安全性分析等防护措施,建设涵盖税务系统网络、应用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统一、稳定、高效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运行维护体系,就是通过建立以总局为核心、省级为基础,集中管理的运行维护体系,加强监控管理,及时解决运行中发生的各类问题,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技术和业务支持。

2.“两级处理”是指依托统一的技术基础平台,逐步实现税务系统的数据信息在总局和省税务局集中处理。主要任务是在“一个平台”的支撑下,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逐步建立总局、省税务局两级数据处理中心和两级数据处理机制,实现涉税电子数据在总局、省税务局两级的集中存储、集中处理和集中管理,使业务流程更加简化,机构趋于扁平化,管理和监控更加严密,纳税服务更加简便,系统维护更加便捷,系统运行更加安全,并使得数据的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全局分析与局部透视相结合,全面提升数据利用的价值。

3.“三个覆盖”

是指应用内容逐步覆盖所有税种、税收工作重要环节、各级国税局地税局并与有关部门联网。主要任务是通过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在全国税务系统得到广泛应用,逐步实现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对国税局、地税局管理的所有税种以及税收工作运行的重要环节进行全面、有效的电子化监控,并实现与有关部门的联网,以保证税收工作便捷、规范、高效进行。

4.“四个系统”

是指通过业务的重组、优化和规范,逐步形成一个包括征收管理、纳税服务、管理决策和行政管理系统在内的四个信息管理应用系统。主要任务是建立以税收征管业务为主要处理对象的税收征管系统,以为纳税人服务为主要处理对象的纳税服务系统,面向各级税务机关税收经济分析、监控和预测的管理决策系统和以税务系统内部行政管理事务为处理对象的行政管理系统,以满足税务工作多层面、全方位的应用需求。

税收征管系统包括征收、管理、稽查、处罚、执行、救济等子系统,是税收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应用系统。采用全国数据大集中的模式,通过一体化的规划设计,统一征管数据的标准和口径,实现全国征管软件的统一集中,支持全国统一执法,实现征管数据实时监控。

纳税服务系统包括网上税务局、纳税人关系管理和纳税服务渠道整合软件,通过大厅系统、呼叫中心、短信、网上税务局以及自助终端等渠道,提供公众信息服务、纳税人交互服务和涉税办理服务。

管理决策系统包括查询统计、征管状况分析、报表管理、政策评估、纳税遵从风险管理、知识管理、绩效管理七个子系统,通过对大量业务数据的整合、加工和处理,利用数据管理及商务智能等技术,实现对管理决策的有效服务。

行政管理系统包括综合办公、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和纪检监察四个子系统,运用面向服务架构技术整合现有行政管理系统,实现行政管理工作流程电子化,实现部门之间、部门与上级机关之间信息互联互通。

完成上述建设任务后,税务部门将建成拥有1个全国性行业网络,2个国家级税务处理中心,7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级税务处理中心,超过60万个内部工作站,年事务处理量超过100亿笔,总数据量超过700TB,内部用户超过80万人、外部用户上亿人(户)的全国性税务信息系统。

二、配套实施的改革创新措施

税收信息化建设需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税收管理理念、经验,对现行税收管理政策、制度、业务流程等实施相应的变革。

1.推行税收业务重组。

以简捷高效为目标,明确受理即办事项,精简处理环节,实现税务事项的多业务处理模式;以流程管理为导向,实现“工作找人”;将执法结果监督转变为过程控制,规范统一执法;以“减轻纳税人不必要的办税负担、减轻基层税务机关额外的工作负担”为原则,简并涉税事项、流程和表单,变事前审批为备案。

2.实施纳税遵从风险管理。

引入风险管理理念,将提高纳税遵从度作为税收管理的战略目标;建立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和机制,对纳税人实行分类、分级管理;立足于风险防范,着眼预警提醒,聚焦高风险领域和对象;推进风险识别、排序、应对的结合。

3.建立网络发票管理系统。

实现从管理发票的物理形态向管理发票信息转变。纳税人通过网络开具发票,实时传送电子信息给税务部门,实现纳税人的开票和受票信息网上闭环管理,并通过对发票开具,取得信息与纳税申报数据的对比分析,强化税源监控。

4.丰富纳税服务方式。

以纳税人为视角,以服务方式创新为切入点,丰富纳税人办理各项涉税事宜的渠道、手段,突出个性化服务,统一、简化涉税事项,为纳税人提供便捷、优质、低成本的服务。

5.加强外部涉税信息交互。

以外部涉税信息交互为基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全国统一的外部信息管理系统和信息交换通道,形成以涉税信息的采集、整理、应用为主线的管理体系,为强化税源管理提供外部信息保障。

6.建立自然人数据库。

基于现行税制和对个人税收管理的实践探索,实现对自然人的建档管理和信息共享,增加财产登记与投资管理、纳税信用等级管理、一户式档案查询等自然人税收管理的内容,建设自然人数据库,为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管理提供手段支撑。

7.优化税收会计核算流程。

把会计核算业务从前台征管事务处理系统中分离出来,并以税务系统信息网络和数据应用大集中为依托,制定出一套适应现代信息化条件下的税收会计核算工作制度、流程,提高税收会计核算、统计分析的质量和效率。

8.强化管理决策服务。

上一篇:银行支付结算风险防范与控制下一篇:鸡年传统祝福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