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

2024-07-17

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精选6篇)

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 篇1

(一)1、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D(2分)

A.环滁/皆山也 B.而乐/亦无穷也

C.负者/歌于途 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名:命名

(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晦:暗

(3)行者休于树 于:在(4)临溪而渔 渔:捕鱼

3、用现代汉浯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啊。(2分,准确译出“意”的含义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2分,准确译出“乐其乐”的含义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

4、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分)

表达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各1 分。)

(二)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1分)

A.临溪而渔 身临其境

B.山间之朝暮 暮色苍茫

C.杂然而前陈 推陈出新

D.觥筹交错 一筹莫展

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分)

(1)云归而岩穴暝 暝:昏暗

(2)佳木秀而繁阴 秀:滋长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早晨到这里游玩,傍晚回去,欣赏四季不同的景色,乐趣是无穷尽的啊。

8、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第②段的段意。(2分)

答: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三)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名之者谁 取名(命名、题名、起名)

(2)野芳发而幽香 香花(花)

(3)朝而往,暮而归 傍晚(黄昏、晚上)

(4)弈者胜 下棋

10、下列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C)

A、作亭者谁(的人)B、山间之四时也(的)

C、行者休于树(从)D、颓然乎其间者(他们,他们的)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1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3分)

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宴酣之乐、乐人之乐。

或: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与民同乐。

(四)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离开

(2)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就

(3)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取名或命名

(4)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钓鱼(捕鱼)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水光山色之中。

2)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四季的景色不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15、在第③段中,作者描绘了出游中的四个场景,分别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每空l分共3分)。

16、欧阳修游玩山水,除享受山水之乐外,还具有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具有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意对即可4分)

(五)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试题。(共10分)

(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二)欧阳修谪滁州,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①以来金石②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③乎?”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④吾之乐尔。”

(节选自《诗人玉屑》)

【注释】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代。②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③逃名:逃避名声,不求名声。④志:记述。

1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名之者谁 名:命名

(2)欧阳修谪滁州 谪:降职(远调、贬官)

18、选出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D)(3分)

A.第1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

B.第2 段描写了山间朝暮、四时之景和太守的山水之乐。

C.第3 段写“滁人游”“太守姿”“众宾欢” “太守醉”,是为了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D.“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作者被贬后政治上不得意,思想极度消沉的表现。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的(有一个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的亭子),是醉翁亭。(判断句,1分;全句大意,1分。共2分)

20、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分别写出欧阳修自号“醉翁”和“六一居士”的原因。(2分)

饮少辄醉,年又最高(1分)家有六个“一”(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遗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1分)(共2分)

21、在不同时期,欧阳修分别以什么为乐?请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加以概括。(4分)

在滁州时:与民同乐(若答“山水之乐”给1分)

在颍州时:在琴棋书画中自得其乐(2分)

(六)22、本文作者是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他是北宋或宋(朝代)著名文学家。(1分)

2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张开翅膀一样”或“像鸟展翅的样子”)

(2)佳木秀而繁阴(开花,这里指滋长的意思)

(3)山肴野蔌(“菜蔬”或“蔬菜)

(4)觥筹交错(酒杯)

24、文章第二自然段不仅写出了朝暮之景,还描绘了四时的景物变化。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山水之美?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答:春天野花盛开,夏天树木茂盛,秋天风高霜浩,冬天水落石出。或者答“野花、树木、风霜、水石。”(共2分)

25、作者为我们展示了风光绮丽的自然美景之后,又在第三自然段描绘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幅图画。请体会作者为什么首先描绘“滁人游”这幅画面。(2分)

答:滁州人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关,写这些是为了引出下文的“太守醉”、或者答“引出后面的三幅图画”或答“为下文写‘太守醉’作铺垫。”(共2分,从任何一个角度答即呵)

26“言在笔先,意在笔后”,作者放情林木,纵意山水,让我们通过这美丽的风景体会到了太守独特的游乐情怀。你认为作者在此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答:围绕“热爱山水,寄情山水,随遇而安,与民间乐,排遗抑郁”其中任何一点回答即可”(共3分)示例①:表现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及随遇而安,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示例②:勾勒出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示例③: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27、欧阳修儿时,在李家见到“脱落颠倒,无次序”的书籍,竟然“因乞李氏以归”。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2分)

本期练习及测试题参考答案 篇2

1. 薄铁片铁2. 磁化S(南)3. 地北4. 指南针不指南北 鸽子找不到回家的路5. C 6. C7. B8. C9. B10. B11. C12. 如图1所示.13. 如图2所示.

14. 将一枚小磁针放在火星表面,观察其是否有固定指向(或是否受磁力的作用)15. 可将铁屑撒在种子中,搅拌均匀,使铁屑吸附在杂草种子上,然后用磁铁吸附,将带有铁屑的杂草种子从混合种子中吸出来.这里利用了磁铁吸铁的性质.

《电生磁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1. 电流的强弱线圈匝数的多少有无铁芯 铁芯通断电电流的强弱电流的方向强

2. N负变大3. B4. B5. B6. B7. C

8. 如图3所示.9. 如图4所示(提示:两通电螺线管相互靠近的两极均为N极或均为S极,磁感线方向不同).10. (1)小磁针(2)让小磁针跟导线AB平行,且在AB的下方(3)若小磁针转动,导线AB中有电流,若导线AB不动,导线AB中没有电流11. (1)图略.提示:滑动变阻器金属杆右端(或左端)与开关左端相连(2)B(3)N或北(4)①右(左)变小(变大)②变大(5)越强多(少)强(弱)

《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电动机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1. 通电导体(或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切断电源2. 低压控制高压工作 3. B4. B5. A6. C7. D8. D9. A10. C

11. (1)线圈匝数(2)观察吸引大头针个数的多少 (3)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磁性随线圈匝数的增加而增强(4)A、C12. (1)改变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吸引大头针数量的多少

(2)如下表. (3)①铁芯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②将大小不同的铁芯分别插入同一线圈中,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观察这个线圈两次吸引大头针的数目

《磁生电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1. 电磁感应机械2. 切割磁感线导体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 电磁感应加快摇晃、增加线圈匝数或更换磁性更强的永磁体等

4.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5. B6. D7. 猜想:与磁体插入的速度有关(或与磁场的强弱、线圈的匝数、线圈的粗细、线圈的横截面积有关).实验设计:将电流表和线圈连接成闭合电路,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用不同的速度先后两次将条形磁铁插入线圈,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并进行比较.

8. (1)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磁感应(2)①转速②导线长度③磁性更强的磁铁

《电与磁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

1. S负 N2. 电机械换向器(或换向片)3. 低压控制高压工作4. 鸽子是否靠地磁场来导航避免偶然性,使结论更可靠

5. 调换电源正、负极(改变电流方向) 发电机6. 动圈式话筒、发电机电风扇、动圈式扬声器7. L2右

8. C9. C10. C11. D12. C13. B14. C 15. B16. D17. 如图5所示.18.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2)电流(3)线圈停在平衡位置19. (1)磁性强弱(2)a、b(3)b、c (4)电流相等

《醉翁亭记》导学案练习题及答案 篇3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背诵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2、根据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景方式

3、初步认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

【学习重点】

1、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景方式

2、认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学习作者旷达的情怀

【学习难点】

1、认识作者“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2、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景方式

【自主预习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环滁( ) 晦明( ) 觥筹 ( )

饮少辄醉( ) 琅琊( )( ) 林霏( )

2、.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泉香而酒洌( )

③负者歌于途( )④树林阴翳( )

3、本文选自 ,作者 ,字永叔,号 ,晚年又自号为 ,谥号“文忠”,世称“ ”他是 (朝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的另外几家是:唐朝的 和 ;宋朝的另外几位散文家是 、 、 、 、 、

4、填空

①《醉翁亭记》以“”“”二字提挈全篇文中的脉络关系极为密切的句子是结尾部分用一句就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点明全文的主旨

②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思是 ,与它意思相同的成语还有 、 、

④文中“水落而石出者 ”一句 现在已提炼成一个成语: 文中的意思是 原指一种自然景象,后多用来比喻

它的近义词是

5.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链接材料: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

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曰:吾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於其间,是为六一欧公一代儒宗,风流自命

答案:1、chú,huì,gōng,zhé,láng,yá,fēi;2、①情趣 ②清 ③背负东西 ④遮盖3、《欧阳文忠公文集》欧阳修 醉翁 又号六一居士 欧阳文忠公 北宋4、①醉 乐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能同其乐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③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指桑骂槐 别有用心 另有企图④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 事情终于真相大白 真相大白5.①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②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

【课内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导入语1:“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国历代文人雅士大都喜欢游山玩水,借此抒怀言志,许多山水也因文人而闻名醉翁亭就是因为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千古美文《醉翁亭记》而闻名于世的今天,我们就随着欧阳修一起去欣赏一下这里的美亭美景美情吧!

导入语2:庆历六年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醉翁亭饮酒抒怀,虽然他醉翁之意不在酒,但醉翁亭却因为他写的一篇《醉翁亭记》而闻名于世,这其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醉翁亭一探究竟吧!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见上文)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读亭

1、听一听

听老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或者听课文录音磁带朗读)

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 要求:在听读的时候把不知道的字注上音

2、记一记

每学习一篇课文,我们首先都要积累一些新词在听读中,你圈点勾画了哪些生字词?你能读准他们的语音吗?

(教师在黑板上把以下字写出来,然后请同学上来注音,查看学生听读的效果)

滁 壑 琅 琊 潺 酿 辄 霏 暝 晦 伛 偻 洌 肴 蔌 酣 弈 觥 筹

答案: chú hè láng yá chán niàng zhé fēi míng huì yǔ lǚ liè yáo sù hān yì gōng chóu

3、读一读

读准了生字的读音后,我们就可以大声的读课文,让我们自由的放声快速读一遍课文吧!

你能站起来为大家大声的读一段课文,来展示你的学习成果吗?

① 指名分段读课文

②检查朗读效果,点拨指导“也”、“而”的朗读语气

4、译一译

读完课文,我们还要弄明白课文讲了什么内容试着翻译一下课文吧!有什么疑难记下来,咱们一起解决

①小组自学

要求:读懂大意,参考课文下面注释及语境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记录疑难

②课堂交流,解决自学中的疑难

5、想一想

醉翁亭在哪呢?谁建的亭子?谁起的名字?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二)品亭

1、评一评

有人认为, 醉翁亭只是因为欧阳修才出名,它本身和周围的景色并不美你怎么看,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亭本身美: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亭周围景色美:望之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的酿泉;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的山间朝暮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的山间之四时之景等

由此可见,本文在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上是相当出色的

2、想一想

太守欧阳修到醉翁亭游玩,喝醉时是什么样子的?你是如何理解他的“醉”的?

答案:颓(tuí)然乎其间 喝酒喝醉了:“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 “苍颜白发,颓(tuí)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陶醉了:陶醉于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陶醉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 由“滁人游”和“太守宴”说明滁州在他的治理之下,百姓过着和平宁静而富足和谐的生活

3、议一议

到醉翁亭附近游玩的人和鸟,他们的感受可用文中的一个字来形容,这个字是 禽鸟乐、滁人之乐和太守之乐有什么不同?

答案:乐 禽鸟知山林之乐;滁人知从太守游而乐,太守因滁人感到快乐而快乐,乐民之所乐,即与民同乐

(三)悟亭

1、读一读

本文题目是《醉翁亭记》,说明本文的体裁是一篇记,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作者在文中抒发了什么感情?

齐读第四段,回答

答案:全文围绕“乐”字下笔,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和与民同乐的感情

2、辩一辩

本文既写了“醉”又写了“乐”,醉和乐的关系怎样?

答案: “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

3、谈一谈

学了课文,你有哪些收获?请谈一谈(字、词、句、文章中心、表达方式、写作特色均可)

例:作者以精炼、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己与游客在醉翁亭中开怀畅饮的欢乐情景,以及亭外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在官场失意之后,寄情于山水的心情和与民共乐的政治理想

全篇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炉

4、悟一悟

欧阳修在遭受贬谪,人生遭到挫折时尚能表现欢乐昂扬的情绪和与民同乐的态度,对我们有何教益?从他身上,你悟到了什么?

答案:人在遭受挫折时,小则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去战胜困难,大则要以国家民族为己任,去尽其所能作一些利国利民的事情

三、结合目标,有效训练 黑体 (小四)

1.“也”是文言文常用虚词之一,一般有表判断、表陈述、表感叹三种用法选择下列句子的用法

A表判断B表陈述C表感叹

①环滁皆山也( )

②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

③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2.选择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将字母填入括号

A连接两个并列的词、短语或句子

B表示两个动作或两句之间的承接关系

C表示两个动作或两句之间的转折关系

D连接状语与中心词

①蔚然而深秀者( )

②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

③日出而林霏开( )

④溪深而鱼肥( )

3.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 环滁皆山也

B、太守自谓也

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答案:1.①B②A③C 2.① D②C ③B ④A 3. B

【拓展检测案】

一、课内语段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6题

①环滁皆山也②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③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④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⑤作亭者谁?⑥山之僧智仙也⑦名之者谁?⑧太守自谓也⑨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⑩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这段文字属于景物描写的句子有句写景的顺序是

2.这段文字写景的角度有、

3.这段景物描写,总写和,是为了引出下文对自然风光的描写,为下文写人的活动

4.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

5.用“//”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提示可分为二层)

6.写出文段中的两个成语

答案1.①~④从大到小,从俯到仰,由点到面,自远而近2.视觉,听觉3.琅琊山 酿泉 醉翁亭 布置好环境 4.开篇点题,引出“乐”字这一全文的主线5.①第一层(①~④)亭的环境②第二层(⑤~(11))亭名由来6.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酒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题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加点词语

已而 翳

上下 谓

2.翻译下面语句

①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点明了全文中心的语句是

4、 4.本段用了层层衬托的写法先用 之乐衬托 之乐,再用 之乐衬托 之乐最后点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是

答案:1.不久 阴暗 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 是2.喝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享受快乐,酒醒了能够用文章记述的人,是太守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在享受自己的乐趣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4.禽鸟 人 人 太守 与民同乐

二、课外语段阅读

阅读下边一段文言文,回答后边问题

欧阳公四岁而①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②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③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按顺序指出三个“而”字各作什么连词使用

四岁而①孤

及其稍长而②家无书读

就闾里士人家借而③读之

2.解释带点的词

①孤: ②以: ③及: ④长: ⑤或:

3.翻译加横线的词语

①教以书字

②惟读书是务

③下笔已如成人

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 篇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3题。(10分)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折檐①之前有隙地②,方四五丈,直对非非堂③。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④。因洿⑤以为池,不方不圆,任其地形;不甃⑥不筑,全其自然。纵锸⑦以浚之,汲井⑧以盈之。湛⑨乎汪 洋,晶乎清明。微风而波,无波而平。若星若月,精彩下入⑩。予偃息其上,潜形于毫芒 ;循漪 沿岸,渺然有江湖千里之想。斯足以舒忧隘 而娱穷独 也。

(节选自欧阳修《养鱼记》)

【注释】①折檐:屋檐下的回廊。②隙地:空地。③非非堂:欧阳修在洛阳时所建,命名为“非非堂”。④植物:这里用作动词,是种植植 物的意思。⑤洿(wū):地势低的地方。这里名词用作动词,是挖掘的意思。⑥甃(zhòu):修砌。⑦纵锸:使用铁锹。纵:发,放。这里是使用的意思。锸(chā):挖土的工具,铁锹。⑧汲井:从井里引水。⑨湛:深远。⑩下入:水池里。11潜形于毫芒:水中的影子清晰得连须眉都看得清楚。毫芒:微小的东西。12漪:水波纹。这里指水池。13舒忧隘:释放忧愁和郁闷之情。舒:舒展。忧隘:忧愁和郁闷。14穷独:困乏、无助的样子。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云归而岩穴暝 ( )

(2)修竹环绕荫映 ( )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答:

(2)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湖千里之想。

答:

12.乙文中主要描绘了养鱼池的两个特点。请用其中最能表现养鱼池特点的词语加以概括。(2分)

答:

13.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但其中又有着各自的不同特点,请加以赏析。(2分)

答:

参考答案:

10.(2分)

(1)昏暗 (2)长(高)

(每小题1分)

11.(4分,每小题2分)

(1)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形成浓密的绿阴。

(2) 我绕着水池散步,仿佛有一种置身在浩荡千里江湖之上的深远之感。

12.(2分,每点1分)

一是“全其自然”;二是“汪洋”而“清明”。

13.(2分,每点1分)

甲文写景柔和淡远,抒情委婉含蓄;乙文写景明快自然,抒情直接明了。

《养鱼记》翻译

《沧浪亭记》的习题及答案 篇5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迨淮南纳土①,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鏐因乱攘窃②,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注]①纳土:指吴越灭亡,淮南的土地归于宋国。②攘窃:指窃取帝位。

16.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 环:环绕

B.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 易:改变

C.迨淮南纳土 迨:到,等到

D.极一时之盛 极:完全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即苏子美沧浪之地也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B.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C.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钱鏐因乱攘窃 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8.用“/”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2分)

国 富 兵 强 垂 及 四 世 诸 子 姻 戚 乘 时 奢 僭 宫 馆 苑 囿 极 一 时 之盛

19.翻译下列句子。

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2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6.D(极:尽)

17.D(A之:结构助词“的”/到、往;B乃:却,表转折关系/于是,就;C于:在,介词/被)

18.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错一处扣0.5分)

19.吴越王的外戚孙承佑也在它的旁边建造园林。(“治”1分,大意通顺1分)

参考译文:

文瑛和尚,居住在大云庵,四周环水,这里就是苏子美所造的沧浪亭的故地。文瑛多次请我写一篇《沧浪亭记》,说:“过去苏子美的《沧浪亭记》,写的只是亭子的胜景,请你记下我修建这个亭子的缘由吧。”

我说:“从前吴越立国的时候,广陵王镇守吴中,在内城的西南面修建南园,他的外戚孙承佑,也在那旁边修了一座园子。到了淮海之地成了宋朝土地时,这个园子也未被荒废。这时苏子美开始修建沧浪亭,后来一些和尚住在这里。沧浪亭就变成大云庵了。自从有庵以来已达二百年了,文瑛寻访当年遗事,在荒芜残破的废墟上修复了苏子美时的建筑,这样大云庵就又变成了沧浪亭。历史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朝廷和社会也都发生了沧桑巨变。我曾登上姑苏台,眺望浩淼的五湖,苍翠的群山,所见之处,太伯、虞仲曾经在那里建国,阖闾、夫差曾经在那里争战,子胥、文种和范蠡曾经在那里经营他们的事业,然而这一切都已消失了,庵和亭子又算得了什么呢!虽然这样,钱镠只是趁着天下大乱的时候窃夺了权位,占有了吴越,国富兵强,延续了四代,子孙姻戚乘机而起,奢侈无度,修造的宫殿园囿盛极一时,而子美的亭子,却被一个和尚如此看重可见士人要传流美名到千年之后,不同形体一同消灭,那是另有东西存在呀。”

《醉翁亭记》“而”的用法及作用 篇6

【关键词】醉翁亭;而;用法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2-0136-02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任滁州知州时,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他遭贬而不颓废,寄情山水,达观的胸怀让人称羡;他不求声誉,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人生理想,“兼济天下”的人生追求,令人敬佩。文中“而”的用法别具一格,更是令人津津乐道。

“而”在文言文中用法变化多样,最基本的有三类,一是附在“俄”“已”“既”等副词后面表时态,如:俄而,已而,既而;一是表顺接,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一是表转接,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顺接中又有许多变化: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修饰,表因果等。转接中又分大转和小转。综合其用法,一般有下列特征:

(一)表时态,附在俄、已、既等副词后,可译为:一会儿,一会,不久;

(二)表顺接,其用法又有不同:

(1)表并列,用在具有并列关系的两个词中间,一般不译;

(2)表递进,用在具有递进关系的两个词中间,一般译为:而且,并且;

(3)表承接,后一层意思顺承前一层意思而来,一般译为:就;

(4)表修饰,前一词是对后一词的修饰或限制,一般译为:的;

(5)表因果,前后两层意思有因果关系,一般译为:所以,因此;

(三)表转折,后一层意思,不是顺着前一层意思发展,而是转向它的反面或对面;它又有大转折和小转折之分,大转折就是层次的转折;小转折就是句中的转折。

《醉翁亭记》中25个“而”字,几乎囊括了“而”在文言文中的全部用法,其运用之自如,表情达意之准确实在难得。

(1)“蔚然而深秀”:“蔚然”指树木茂盛,“深秀”指幽深秀丽,蔚然与深秀属并列关系,“而”表并列,可不译。

(2)“溪深而鱼肥”,“泉香而酒冽”:溪很深,鱼很肥;泉水香,酒色清;两个“而”都表并列;

(3)“起坐而喧哗”,这里的喧哗,并非起而喧哗,亦非坐而喧哗,它是欢乐之中一种形式。句意是:有的站起,有的坐下,时站时坐,喧哗声一片。喧哗和起坐是并列的,所以“而”在这里表并列。

(4)“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不但饮酒不多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最大,“而”在这里表递进。

(5)“得之心而寓之酒”,这里的意思也进了一层,不但领悟在心里,而且寄托在酒上,“而”也表递进。

(6)“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早晨,太阳出来了,树林里的雾气就消散了,傍晚,云烟集聚,山谷就昏暗起来。雾气随日出而消,山谷随云聚而暗,所以这里的“而”表承接。不要误认为“雾气因日出而消,山谷因云聚而暗”,作因果的判断,从语气上没有因果之意。

(7)“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水落而石出”:三个“而”字都表承接。香气随花开而发出,树木茂盛才成阴翳,水面下降了,石头就出现了。

(8)“太守归而宾客从,游人去而禽鸟乐”:两个“而”,都表承接。太守回家,宾客们就跟着太守一起回家,游人离去,禽鸟就快活了起来。“而”译成“就”。

(9)“临溪而鱼”:到溪边去捉鱼,“捉”的动作是承接“到”的,所以这里表承接;(10)“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潺潺而泻出”,“潺潺”,既写声,又写形,有慢慢的流出,缓缓的流出之意,是对“泻出”的修饰,“而”在这表修饰。

(11)“往来而不绝”:来来往往的络绎不绝,表修饰;

(12)“杂然而前陈”:错落的摆放在面前的席上,杂然修饰前陈,“而”表修饰。

(13)“从太守而乐”,意思是跟随太守游山的乐趣。这个“而”表修饰,译为“的”。

(14)“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因为四季的景色不同,所以乐趣也就无穷无尽了。“而”在这里表因果。

(15)“朝而往,暮而归”:这两个“而”字又是一种用法。“朝往”,“暮归”,“而”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视为结构助词,与“人之立志”的“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16)“已而,夕阳在山”:“而”,放在副词“已”之后表时态,译为:不久。

(17)“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然而”的“而”,表转折,是承上层“太守归而宾客从,游人去而禽鸟乐”意思的转折,是大转折,可看作层转。可译为“可是”;

“而不知人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的“而”也表转折,是小转折。可称句转,译为“但是”或“却”。

上一篇:司马承祯《坐忘论》的养生观下一篇:昆山市2016年重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