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历为话题的小学作文

2024-07-03

以经历为话题的小学作文(精选13篇)

以经历为话题的小学作文 篇1

以经历为话题的作文1

在我被铸造厂的叔叔制造出来之后,我才知道生命的意义。

一天,我和很多兄弟姐妹被运上了一列火车。这时我不知道被谁打了一下,重重地摔在地上了。一转眼车开走了。过了几分钟,一位阿姨把我捡了起来,放在一个黑乎乎的袋子里,过了一会儿,我又被这位阿姨的儿子拿去买雪糕了,收钱的老板把我扔进了一个木质的钱箱里。

经过这番折腾,我太累了,本以为可以休息一下了。可是,老板又把我装进口袋,去市场买菜。我又落到了卖菜阿姨手里。闻着蔬菜的清香,正要睡着的时候,我又被一位买菜的妇女装进了口袋。终于可以休息了,我想。

可第二天,这位妇女又把我给了她女儿去买早餐,但这个女孩并没有去买早餐,而是把我放进了一个可爱的储蓄罐里。我在这里发现了许多兄弟姐妹!我们碰撞在一起,挤在一起,都在诉说着最近的经历。一听说我的故事,他们都非常同情我。我说我还一直没有休息过呢!一位年长的硬币听了,说:“那你快睡吧,我们一定不会吵醒你的。”就这样,我一直睡啊睡,直到第二天。

这天早上,我们被小女孩带到了学校,我们看见了好多好多的小朋友,他们都正在往一个用玻璃做的箱子里面塞钱呢!就这样,我们离开了小女孩的储蓄罐,又被火车拉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这个地方一片废墟!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不由得流下泪来。这时我们还看到了许多穿制服的人,他们正用自己的双手救出被压在废墟下面的人。

我终于明白了。我们被换成食物、衣物……

以经历为话题的作文2

“凡事都要经历一遍,才能懂得其中的含义”这句话是长辈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可这其中何尝没有它的道理呢?毛毛虫只有经历过蜕转成蝴蝶的过程,才能明白其中的艰辛;只有真正经历了残疾,才能懂得健全时的幸福;只有经历过黑暗,才明白光明的可贵。这还不足以证明吗?

我们耳熟能详的居里夫人,她是一位坚强的科学家。在她的丈夫去世后,她的生命处在冰河状态中。可她却仍然能为科学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最终,还为科学献身。但她经历过风雨后,赢得了阳光—最高荣誉奖:诺贝尔奖!

那么渺小的种子,冲破坚硬的外壳,发芽、成长。最终转成一株带给世界的绚烂花朵。那么秀丽的花,都是经历过困难,才能成就那样漂亮的花的。

再来说说就发生在我身上的例子吧!我为什么能做到用心发言呢?难道是我与生俱来的吗?不是的,是因为我经历过努力;我经历过付出;经历过不敢站起来时的胆怯;经历过对别人发言的羡慕。如果我没有经历过这么多的第一次,我怎样可能成为思想家俱乐部里的白金会员呢?只有经历过风雨,经历过第一次,我才能品尝到成功时的喜悦,不然,我怎样可能成就一个这样的我呢。

经历,就好比一只小船,载着你走向成功的彼岸。

经历,就是精彩的地基,如果没有经历,就没有高楼顶端的辉煌。

经历,就仿佛一条小路,通往那边的精彩。

生命因经历而精彩!

以经历为话题的作文3

天阴沉沉,细雨绵绵,可是同学们的心情比阳光还要灿烂,因为一年一度的科技节就要开始了。我来到船模比赛场地。比赛还没开始,操场上早已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裁判老师早都各就各位,清点人数,在做准备;参加比赛的同学抓紧比赛前的这一空隙时间,“临阵磨枪”忙着为小船加足动力;观看比赛的同学也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激动万分。我暗暗的为我班同学加油,我们可以,我们能行。

终于轮到我们班了,我心里像悬挂着一块石头始终没有落地,在比赛中,朱香玉小心翼翼地把船放入水中,她双手合十,默默地祈祷着,一定要到达终点,一定不能走歪了。那一叶轻舟面上悠悠驶开,划一道美丽的涟漪。雨依旧下着没有舒伯特小夜曲的恬静,没有贝多芬交响乐的的`欢跃,只是细细地、洋洋洒洒地从空中垂落。凉意中渗着温柔,润湿中含着热情,小雨在水面上绽开一朵一朵水花,那样可爱、纯洁、清澈。小船在雨中朦朦胧胧,是那样令人心旷神怡。我们的小船逐渐慢了下来,失去了动力,由于惯性,它向着终点艰难地爬去,好像是要拼尽最后一点力量。终于,它彻彻底底地停了下来,可惜未能达到终点。虽然在比赛中未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重在参与,我相信明年的船模比赛,我们会进步。

以经历为话题的作文4

我去过很多地方旅游,坐过汽车、火车、飞机,坐船完成行程的却没有。这次,我跟着爷爷、婆婆,终于要弥补这个遗憾了——我们要坐船游三峡!

我们在重庆的码头登上了去往三峡的轮船。好大的一艘船啊!这是一艘三层楼的客轮,江水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着光芒,在银白色的船体上晃动,像一条条蛇在船舷上爬行。在轮船上,我东走西走,左瞧瞧、右看看,巴不得一下子把这轮船走遍。船的每一层都有一个大厅,像学校的会议室那么大。大厅旁的走廊两边就是一间间的客房。我沿着楼梯跑上了最高层的平台(婆婆说那叫甲板),趴在栏杆上,看向江面。两条白浪跟在船舷两旁,像两队士兵,护卫着我们这次的航行。

回头望去,我们已经离码头很远了,我却没怎么感觉到。几条鱼儿在轮船旁游动,我笑笑,向它们挥挥手,鱼儿竟然摇了摇尾巴,它是在和我打招呼吗?两岸的山慢慢地向后退去,我想起那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大概就是这样吧,只可惜,没有猿声。

船突然大幅度摇晃起来,我吓得一把抓住栏杆,这是怎么了?一艘大货轮从我们的客轮旁驶过,原来是它掀起的浪惹的祸。我松了口气,原来虚惊一场呀!

波涛滚滚的江水,推着轮船,载着我们驶向目的地,坐船原来是这么有趣,真希望下次能坐大海轮,那一定是更美的事情吧!

以经历为话题的作文5

人生的色彩是由“经历”的主色调渲染而成,各种不同的经历交织而成,编织出一副颜色艳丽的水墨画。

分离

天色渐沉,仿佛微风将雾霾吹散开来,遮住了阳光,让这个时间段原本应晴空万里的天色提前阴沉。风雨夹杂着雷鸣,打出了一道微光,照映出我完全失去笑容的脸颊。

它还是一如既往的伸出舌头,在闷热的空气中哈气,只是嘴角再也无力如往日般上扬,它和我一样,失去了笑容。我只能低着头,余光模糊的感应着它远去的身影。

那个夏日,撕心裂肺。

相遇

春风夹杂着几缕柳絮,太阳模糊的映入河中,在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里,我独自沿着河边行走。

旋即,一道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一副熟悉的笑容映入脑海,我停止了踏步,恍惚间,如同岁月流转,再次想起了童年的经历,岁月没有使友情变得太淡,只是在笑容中刻上了几抹生疏。

那个笑容,温暖了我整个春天。

等候

秋叶在风中起舞,秋日阳光的照射下,透出了几抹金黄,使原本简陋的水泥板有着些许富丽堂皇。

驻足于秋风中,脚下秋叶发出轻微的脆响,望着那在秋风中若隐若现的人影,即便是早在意料之中,可依然是在心中翻起了几道情感波澜。

秋风中的等候,落叶上的人影,心生荡漾。

无论是相遇或离别,等候,都是深深刻在人生中的火红烙印,拼尽全力,也无法抹除。不同的经历,是成长的催化剂,在悲痛中成长,在温柔中长大,在无声中成熟,交汇成一片片风向标,指引我们向成功的道路前进。

以经历为话题的作文6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不错,书就是一个知识的海洋,我们生活就像自己快乐的鱼儿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享受遨游。读书使人愉快、使人陶醉,然而学生买书的人却是可以更加使人快乐。下面,我就讲讲我一次选择买书的经历吧!

一个周五的下午18:00爸爸带我去买书,我走进新华书店,哇,新华书店的书真多!看得我眼花缭乱。我要买的那本《绝境狼王》在哪里呢?我在新华书店4找来找去怎么都没找到《绝境狼王》。于是,我就鼓起勇气询问书店的服务员,然后我到阿姨告诉的位置仔细地寻找,我好不容易找到了我要买的那本《绝境狼王》。我爱不释手捧起《绝境狼王》我就让爸爸给我买那本书,买了我一上车就迫不及待的看起来了,当时我一看见里面有一只小狼虽然特别可爱但是命运非常惨,首先是妈妈没了,又是被别的狼欺负。

通过我们这次自己买书的经历,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我感到书对我非常具有重要。

啊,买书的感觉生活真好!

以经历为话题的作文7

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海南旅行,最使我激动和难忘的还是蜈支洲岛的那次潜水经历。

那是一个晴朗的下午,碧波荡漾的大海在阳光下闪烁着点点金光。我穿着潜水服,满怀期待而又不安地等待下水。终于轮到我了,工作人员帮我穿上了带氧气瓶的潜水背心,扣上系着四块铅的腰带,我觉得连步子都迈不动了。教练向我们重复了一遍注意事项:嘴唇抱紧氧气管,不要用鼻子呼吸,发生危险不要紧张。说完,他让我抓住一根肩带,向潜水区出发。

开始还挺顺利的,我一直注意均匀地呼吸。谁料这时,不知是什么生物扑到了我的潜水镜上,吓得我乱了手脚,也忘了吸氧气,一下子闷得透不过气来。我慌乱地向教练比划着“上升”的手势。只听到“呼”的一声,我的潜水背心立刻充满了气,把我带上了水面。一出水面,我大口大口地吸着空气。教练又说了一遍注意事项后,我再次下水。潜了好久,我才看见身下有一片礁石。哇,海底的景色太美了!有五颜六色、形态奇特的珊瑚,有四处飘动的海葵,还有成群结队的小鱼在身边来回穿梭……我真想变成一条小鱼,永远与珊瑚为友,与鱼儿为伴,自由自在地遨游于海底世界。

这次难忘的经历,让我收获满满。不仅让我懂得了潜水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还让我明白了,其实浮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希望下次还会有一个潜水之旅。经历,的确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啊!

以经历为话题的作文8

我们在试着长大,试着逃脱一切束缚我们的理由。甚至学会了欺骗,用我们最稚嫩的童声说了一个又一个夹杂着骗意的理由,仅仅为的是我们要长大。

尽管我们在逐渐长大,可日渐膨胀的心却再也不满足小小的身体长大的速度,我们发誓要做一件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却成了终日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因为我们还未长大。只是小小的身体窜上了一截,小小的体重增加了一半,脸上开始冒痘痘,我们的心就想要开始驾驭在云端的日子。可是,我们忘了我们还不会飞翔。于是爬得越高,摔得越重,却还是不死心,我们庆幸的是至少我们还拥有执着,会为了心中的一个梦想粉身碎骨,我们有执着给我们一个继续下去的理由。

我们是群天真得过了头的孩子,所谓的天真早已变质为呆傻,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细细描刻着我们将要前进的路线,我们执着的忘了有一天时间终将会把这一条条路线碾成尘土,迷得我们眼睛都睁不开,只能滞留在原地或凭着执着在黑暗中继续摸索。

我们没有去考虑很多很多,我们也遗忘了很多很多,所以注定了我们的失败,可我们不愿意承认,尽管作为孩子也许不需要太多的责任,我们只是想要别人看见自己的容貌,看见自己的自信,看见自己从内心散发出来的一种青春的气息,叫别人难以忘怀,却忘了偶尔也去低头看自己脚下的路是否因此变得曲折,让我们的成长充满了艰辛。

我们庆幸我们还没有长大,我们庆幸我们要长大,我们庆幸我们要坎坷地长大。

以经历为话题的作文9

清明节的时候,我和爷爷奶奶还有弟弟一起回了一趟老家——平遥。路上就听奶奶说起五老舅家养了几头大奶牛,这次就是特意带我们回去看看奶牛,尝尝刚刚挤出来的牛奶是什么味道。听奶奶这么一说,我兴奋的叫了起来。

到了老舅家,我便迫不及待的冲进了进去,直奔奶牛场。哇!好大好肥的奶牛,黑白相间的环形花纹真是太漂亮了,头上长着健壮结实的牛角。肚子大大的,鼓鼓的,还有好多个奶头垂在下面。快看,一只牛宝宝正依偎在牛妈妈身边,用它的头蹭着牛妈妈的身体,好像在跟牛妈妈撒娇,真可爱!真想上去摸一摸它的皮毛,可是为了安全老舅不让我靠近。我看奶牛看的入神的时候,突然发现奶牛吃得不是草而是饲料。老舅说怕奶牛吃了不干净的草生病,影响牛奶的质量,所以吃饲料比较安全。

老舅进屋拿了一个大桶和一副白色的手套出来,说道:“想不想尝尝刚刚挤出来的牛奶是什么味道”我兴奋地点了点头。不一会儿,老舅就挤了一大桶。我用大勺子舀了一勺刚想喝就被老舅制止了,原来生牛奶喝了是要拉肚子的,必须加热到足够的温度才能喝。真香啊,不一会儿,满屋子都是牛奶的香味。喝上一口,香香的甜甜的,好喝极了!回来的时候,我给妈妈也带了一大桶。让她们也尝尝刚刚挤出来的牛奶是什么味道。

晚上我带着牛奶的香甜进入了梦乡。

以经历为话题的作文10

上完第一节课,我就来到了书画展室,因为今天我们十二位书画小明星要与松江的十二位书法家和画家进行一对一的互动。

一进展室,我就被精彩纷呈的书画作品吸引住了,我迫不及待地参观了起来。这些作品有同学的,有老师的,更珍贵的是还有书法家和画家的作品。我来到书法家的作品前,哇!真是写得太好了,要是哪天我也能写得那样行云流水该多好啊!

互动活动正式开始了。大家都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写的写,画的画。我也拿出纸和笔写了起来。和我一组的彭老师则在旁边看着。一开始我还比较镇定,满怀信心地写起了“翰墨得佳趣”五个大字。不时还听到旁边有人在说:“这个小姑娘写得真不错!”

正当我暗暗得意时,一位书法家老爷爷过来看我写后,对我说,要把手臂抬高点,这样才能写得有气势。我按照老爷爷说的做了,可心里却有些紧张,结果把“書”字多写了一横。不愧是书法家,彭老师一眼就发现了我的错误,笑着对我说:“你怎么把‘書’字多写了一横,再加一竖可就成‘畫’了。”我听后更紧张了,一开始的自信也一扫而光。彭老师也发现了我的紧张,鼓励道:“没事的,再写一张吧!其实你写得不错的。”于是,我又提笔写了起来,这一回我写得很认真。彭老师还手把手教我怎么把长横写得更好看。最后,彭老师还写了一幅作品送给我。

这次的活动让我明白骄必败,谦虚才能使人进步,同时也让我增长了见识,这次的经历真是让我难忘啊!

以经历为话题的作文11

刚不久前,妈妈给我买了一辆漂亮的小自行车。让我学,我看妈妈平日骑起来那样简单,我自信地说:“把车买回来我就会骑,我们下午去买吧!”妈妈说:“那就看你的吧!”

那天下午,妈妈是用她的自行车带我去买的,我挑选了一辆我十分满意的自行车,买了车,我拿起车就开始骑,摔了一跤。我发现我不但不会骑,。我们只好推着自行车回家,才开始我连推都不会推,推得东倒西歪,推到家时,我已经筋疲力尽了。

第二天早上,我跑到楼下去学自行车,还好妈妈在。“先把一只脚放在脚踏板上,使劲一蹬,另外一只脚马上放上来,看着前方,千万不要紧张,还要掌握好方向盘,就可以了,”妈妈说。我试着像妈妈说的那样做,我不知道怎么的,我使劲一蹬,另外一只脚还没有拿上来,车就像要倒了一样。“为什么会这样,我好奇的问妈妈,你不是说按你那样就可以了吗?”“我告诉了你技巧,你要练习才能行”。妈妈说。我相信我自己,经过不断的练习,我一定能学会。

这次经历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有些事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以经历为话题的作文12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知识的海洋,为了让我学到更多的知识,妈妈经常给我买书,这次我决定自己买书。

我来到兴国读书俱乐部,就像大海传来的书,在书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我看到一本书整齐的货架上。

书店社会里人没有很多,有的人边走边找书,有的人可以静静翻阅着手中的书籍,还有的人在我们坐着一个看书。尽管书店里有很多人,但是也非常需要安静。我要买的那本《克雷洛夫通过寓言》在哪里呢?我边走边找,走了一圈之后还是孩子没找到,我心里已经开始出现着急,真后悔选择自己来买书。但是他们想到干什么事企业不能产生半途而废,我继续找,可是中国还是没找到,我急得开始抓耳挠腮。忽然,我灵机一动,记得老师妈妈因为每次学生找不到东西都问服务员,我怎么不去问一下呢?于是我就去问服务员,服务员这个阿姨告诉我公司就在其中左边的儿童教育读物区第二个架子进行第二排上。我走过去,一下子就找到了。我要买的这本书是儿童阅读读物,我刚才要是在儿童文学读物去多找一会不就能够找到解决了吗?看来干什么事都不要为了盲目要多想一想。

以经历为话题的小学作文 篇2

一一、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数学知识, 大体上指数学概念、数学命题、数学方法和数学史知识四类。数学知识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其间包含着人们丰富的创造性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就是掌握前人的经验, 进而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 经历着复杂的认识过程。小学生思维的具体性与直观形象性, 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过于抽象地学习知识。我们必须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感性经验, 使他们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从而更好地形成抽象的数学概念, 获得新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一样多》一课中, 怎样才能比较两群物体的数量多少呢?我采用了游戏的方法, 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首先设计了“抢凳子”的游戏。并要求小朋友边玩边思考:你知道了些什么?游戏结束后, 教师精心设计了三个问题: (1) 每个小朋友是不是都抢到了一张凳子? (2) 有没有小朋友没有抢到? (3) 有没有凳子是空着的?这三个问题看似简单, 甚至还有些重复, 但是却能让学生初步体验到:一个小朋友对应一张凳子。这时再让学生来回答前面要他们思考的问题, 学生很自然地就发现:小朋友的人数和凳子的张数一样多。这时, 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出现了两种回答:有的说:“我是数出来的”。这时马上就有小朋友反驳:“我不要数, 因为我发现每张凳子上都有一个小朋友, 所以他们是一样多的。”瞧, 回答得多好啊!这正反映了他对“一一对应”的策略的体验。学生为自己能不数就解决这个“难题”感到骄傲, 从而对下面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二、经历数学思维发展的过程

所谓数学思维, 就是以数和形为思维对象, 以数学的语言和符号为思维的载体, 并以认识和发现数学规律为目的的一种思维。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 积极思考, 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这节课中, 做完游戏后, 出示了几个和现实生活联系的例子,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一一对应”的策略。这几个例子就分为三个思维发展的过程。第一层次:包括比较牙刷的把数和杯子只数与比较小白兔的只数和萝卜的个数两个例子。在这一层次的思维过程中, 小朋友通过观察多媒体上的图, 可以很明显地看出, 牙刷的把数和杯子的只数不一样多 (因为有两个杯子中没有牙刷, 所以杯子比牙刷多) ;小白兔的只数和萝卜的个数不一样多 (因为有三个萝卜跟前没有小白兔, 所以小白兔比萝卜少) 。第二层次:是电影院里的问题。画面上只有一个电影院里的场景, 其它什么也没有。这时, 教师问:“小朋友, 猜猜看, 这个电影院会有几张座位呢?你能确定吗?”小朋友们讨论起来, 有的随便猜一个数, 有的紧锁眉头。教师见状:“我给大家一个小小的提示, 我把电影院所有的电影票都买下了, 共300张。现在你知道这个电影院有几张座位了吗?”小朋友们稍稍停了一下, 马上举起了一只只小手;“300张!300张!”“你是怎么知道的?”这时, 有的学生说:“因为有300张票!”还有的说得更准确:“因为一张票只能有一张座位, 有300张票就代表有300张座位”。小朋友都自主地为这位同学的发言报以热烈的掌声。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 要有个思维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像是机器启动一样, 是慢慢展开的。像上面这位同学的语言描述, 正好是很好的思维过程的展示。最后学生一致得出, 要知道两群物体的数量是不是一样多, 只要把它们一个对一个对起来, 看是否正好对完就行了。第三层次:比较树的棵数和花的盆数是不是一样多。这幅图完全是从生活中来, 小路是弯曲的, 并不像前面的例子那样一对一很清晰, 树的棵数和花的盆数也很多, 不可能用数或者一下子能看出来。怎么比较呢?刚看到这幅图时, 学生有几种不同的答案:有的认为是一样多的;有的说树多;有的说花多;那么到底怎么样呢?教师这时请学生再仔细观察, 看看能发现什么?不一会, 有几个小朋友举起了手, 他们认为, 是树多。我们来听听他们的解释吧:“我看到两头都是树, 因为种的时候是一棵树一盆花这样按规律种的, 如果两头都是树的话就说明树比花多。”这位同学的发言, 进一步地展示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

这三个层次, 也正体现了学生在寻求比较的方法时的思维过程, 经历了这三个层次之后, 大多数小朋友都对“一一对应”这一策略有了更深的体验和认识。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形成发展的过程, 并学会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从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三三、经历数学能力应用的过程

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是数学学习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数学学习本身来说, 数学能力直接参与其中并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技能的必要前提, 同时, 它又是在数学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因此, 要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发展数学能力, 就不能只停留在表面, 而要通过对它们的运用, 使学生亲身经历运用数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 才能有利于进一步的数学学习。

以经历为话题的小学作文 篇3

关键词:主旨 理解 缝合 创新

一、经典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繁星(三四)冰心

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低下细小的泥沙。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二、技法导航

(一)读懂材料,把握主旨

写作中依托立意的材料都是短小的现代诗歌,所以当审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代诗歌的特点和一些理解鉴赏的方法。这些材料一般都是形式短小、思想深刻的几行现代小诗,虽没有太浓烈的情感抒发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往往托物言志,借助一两个事物体现作者的思想。因此,理解诗歌首先要抓住关键的词语,主要的事物(作者依托的对象)的特征,然后思考分析诗中事物间的关系,借助想象联想得出诗歌的内涵主旨。诗中如果只有一个事物,就分析该事物的特点,然后结合平时积累,利用联想渗透主旨;如果诗中的事物是两个或多个,就要分析其中的关系,是并列、对比还是包含或其他。并列的类型就从事物共同点得出主旨;对比类型主要从相异之处得到主旨;包含关系的看范围大的事物的特点,代表着一般、典型,从中理解主旨。

如阅读冰心的《繁星(三四)》,这是一首典型的微型哲理诗。找关键词“新陆地”“波浪”“泥沙”,是诗中借以表情达意的事物。看事物特点和关系,“滚滚”和“细小”,事物间是对比的关系,表明诗中情感倾向的词语“不是\却是”很容易得出诗歌的主旨:“创造新陆地的”,或者说,创造伟大事业的,究竟是什么呢?诗人在“波浪”和“泥沙”的鲜明对比间,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二)全面理解,最佳切入

材料作文忌貌合神离,偏离材料主旨。不能把枝叶当成主干同时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审题失误,导致行文脱离题意。因此,全面理解诗歌材料,不仅要抓住关键还要看到细微。还要看清“要求语”,有的要求中明确了话题,指明了写作的方向,而有的则要依据诗歌的内蕴含义,自己确定话题,确定恰当的写作方向。

这首微型诗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对比,其一,波浪滚滚惊天动地,泥沙细小不屑一顾;其二,波浪滚滚而来风光无限,泥沙深埋地下默默无闻;其三,波浪常在动态中喧嚣,泥沙似在静态中沉积;其四,波浪借风乘势奔涌,泥沙靠内力凝聚;其五,波浪滚涌激情阵阵,泥沙淤积历经沧桑。总之,波浪是外在的现象,泥沙是内蕴的力量。“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种看似有着滚滚气势的波浪,而是这种微细但却坚韧的、在悄无声息中奋斗的泥沙。

全面理解了材料之后,就要选择合适自己写作的角度,进入到构思环节。要善于化大为小,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小处入手会使文章更充实而深刻。从本诗的主旨出发写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这固然是最为稳妥正面切入,也可以从浮躁、喧嚣造成失败的反面例子入手,然后正面写那些默默积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可以写景切入,如写浮云、写雾气、写沙滩上的足迹……切入最好简短、有新意,但不要离材料太远。

(三)善于缝合,消化使用

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引子,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此材料生发出来的,写议论文不能“过河拆桥”,抛弃试题材料,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离所给材料。写议论文时开头应概述材料,结尾还应回扣材料。可把材料变成作文内容的一部分,也可在原材料基础上加以挖掘和提炼,使文章高人一筹。这样还可以避免作文信马由缰、脱离话题的弊病。本则材料可以用在开头或结尾,以此诗的句子为主干,写几个排比的句子,这样既彰显了你的文采又扣住话题,同时还增加了作文的思想内涵。此外,材料中的“陆地”“波浪”“泥沙”,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出现,深入准确地赋予其比喻含义就可以。

(四)准确为文,开拓创新

现代作文鼓励个性张扬,激励创新思维,要缝制新的形式外衣,力求结构形式超乎常规,别具一格。文章有好的内容,还需要好的形式来“包装”。可以摆脱一般的结构形式的束缚,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寓言、童话、网络论坛等等,使文章生动活泼,摇曳多姿。如果把这个试题写成寓言应该是很容易出彩的,通过正反方面的叙述达到吻合中心话题的目的。同样写成议论文可以找到很多成功在于默默积淀、点滴积累的事例论据,如课本内外、古今中外、社会各个行业的例子。写记叙文可以用小小说的体裁,欲扬先抑,注意安排情节,使之波澜起伏。写书信的体裁可以从反面写,如一个失败的人物思考回忆自己的往昔故事。写成演讲稿,则要角度换位,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追述自己奋斗的历程,叙述中注意详略和线索。

总之,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理解要全面,缝合与消化,创新务为念。

三、模拟练习

阅读欣赏下面这首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故乡》杨孟芳

李白的霜,染白,一条小路。沿着小路,我,走回去,走到母亲床前才知道,我是她的故乡。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思路点拨

这首诗的“诗意”和“哲理”在最后的三句,“故乡”的含义在这里又有了新的诠释。平时,我们常常会这样问自己:我的故乡在哪里?出生地?父亲的出生地?祖父的出生地?是,又似乎不是。然而当我吟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时候,我们似乎都在心灵的深处呼唤着“我的故乡”。对母亲来说,“故乡”就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游子来说,“故乡”就是梦牵萦绕的故土。这时,我们才知道“故乡”只是每一个人的心灵寄托。

以经历为话题的作文 篇4

以经历为话题的作文(一)

一颗流星划破夜空,那是我在风雨中茁壮成长的痕迹。

――题记

当鲜花绽开自己美丽的笑脸把微笑放飞时,当小草以其坚忍不拔的意志破土而出时,当美妙的音符奏响时代的交响曲时,当我们悲伤至极时,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悲伤,心胸狭隘的人会从此一蹶不振,跌入万丈深渊,而心胸宽广的人,会把它当作一块奠基石,从此东山再起而获得幸福。

悲伤是一股凛冽的寒风,而幸福却是松树傲立于冬风中的雄姿;悲伤是一场暴风雨,而幸福却是风雨过后的一道彩虹;悲伤是蓝天的深邃,而幸福却是白云的实现,“一览众山小”的绝唱。不经历悲伤怎能见幸福?

人生匆匆,青春不是易逝的一段,我们正值青春时节,怎么能让悲伤将我们的青春悄悄逝去。假如命运折断了希望的风帆,请不要绝望,岸还在;假如命运凋零了美丽的花瓣,请不要沉沦,春还在。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百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人生苦短,为何不在这短暂的生命里,让自己的生活充满幸福。悲伤不过是懦弱者的通行证,幸福才是勇敢者的墓志铭。朋友,我们为什么要悲伤呢?难道我们忘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命又一村”?

有位作家说过,“我外出,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看来的终点。往返于快乐和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成功人士往往都具有这种乐观的心态,因为他们都经历了无数的悲伤。

阳光总在风雨后,其实风雨也美丽。人生亦是如此,经过波折才会膨发出无限精彩。珍珠是贝壳忍受疼痛所产生的;蝴蝶是毛毛虫忍受羽化所形成的;钻石是金刚石忍受琢磨所刻成的。所有的种种都是风雨的美丽。只有经历过风雨,人生才是完整的。

以经历为话题的作文(二)

辽阔苍穹中飞翔的老鹰,必是经历了母鹰无数次摔下山崖的痛苦,才锤炼出一双凌空的翅膀。

一颗璀璨无比的珍珠,必然经受过蚌的肉体无数次蠕动以及无数风浪的打磨,才能熠熠生辉。

同样,一个真正有成就的人,也肯定是在无数次的跌倒后重新站起来的,因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史铁生摔了一跤,没有了双腿,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但他没有因此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用自己的大脑和双手去表达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贝多芬双目失明且耳聋,但他依然写出了《英雄》《命运》等大量音乐作品,在人生的不幸中,他顽强地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这些都是曾经摔过跤的人,但他们却都坚强地站了起来,与命运、与不幸抗争,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所以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摔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从此对生活失去信心和勇气。

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所以我们每个人面对不幸时都不能一蹶不振,因为我们都有可能在改变心态后,()握住生命的任何一根链条。

因为生活是我们自己的,命运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的,我们的心态、我们的选择,决定了人生的方向。

挫折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是促使你成功的一剂良药,不经历风雨的花儿,怎么会绚烂?不经历磨难的人生,怎么会发出炫目的光彩?

就像感动中国的人物――洪战辉所说:困难,我们有责任去面对它,解决它。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应该明白摔跤并不可怕,就像我们总是有勇气唱起这首歌: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我要说,不经历一次次摔跤和一次次跌倒后又站起,人怎么能长大?摔跤也是一种幸福,风雨正是雨后彩虹的前兆!

以经历为话题的作文(三)

庄嫁需要雨露滋润,友谊需要用真诚浇灌。或许,朋友的付出,也是别样的关怀。

――题记

我怀着一颗好奇的心,迈向了初中生活。记得刚来时,一个人都不认识,刚进入教室,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映入眼前,让我顿时忘记了该做些什么,使我不知所措。

军训生活,让我认识了班里的第一个同学,同时,她现在也是我最好的姐妹。

军训生活开始了,记得我们首先要选宿舍,我犹豫不决,最终走进了一号宿舍,我和一个陌生的同学,住在两张并在一起的铺上。

“你好,我帮你吧!”我转身一看,原来是一的比我个头小一些的同学,我还没来得及说话,他就开始帮忙了。我们俩一起,刷刷刷,就收拾好了,被子、东西都放得整整齐齐。我们同时向对方说了一声“谢谢”。顿时,我们一起笑了。

一的美好的开始,怀着朗朗的心情,开始了军训生活,然而,在军训生活中,我们也是互相帮助。

一转眼,就过了一天,晚上,我们聊了起来。“对了,你叫什么名字?”我突然问起来。她爽快地回答:“我叫小薇,你呢?”看到她的直爽,我心想:也许这就是缘分吧!别样的相识,会不会使我们的关系更好呢?于是,展开了一段想象。“喂,你怎么了?”她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想象。我连忙说,“哦,没事,没事。”“你还们告诉我你叫什么呢?”她突然说。我语无伦次地说:“哦……哦,我叫小雯。”咱们快睡吧,明天还要早起呢!我们异口同声的说。从此,我们便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以经历为话题作文 篇5

第一天,主人用水浸泡过我以后,我惊奇地发现,我变得胖乎乎的了,颜色也不像以前那样金灿灿了,变得淡黄淡黄,还亮晶晶的,像一块透明的琥珀。原来的我香香的,现在香味中还夹杂着一缕淡淡的腥味,光滑的外表也已变得皱巴巴的。

第二天,我发现自己又变了。我多了一条“小尾巴”,静止的时候,我似乎就是一个精巧别致的小逗号;移动时,我似乎又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蝌蚪,在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搅动浸泡我的水,让我在水里翻滚,这时的我似乎又成了一个跳动的音符,随着节奏在跳跃……

第三天,我再次看到了自己的变化。我头部泛绿,“尾巴”也越来越长,真像一条刚出壳的小蛇。我原先身上穿的黄衣服也脱落下来,现在是黄中带绿,嫩嫩的,煞是好看!这时主人就把我从水里捞出来,种到泥土里去了。

一转眼,几天过去了,我破土而出,长出两片小叶子,就跟一棵豆芽菜似的。又过了几天,我渐渐长大了。我的叶子慢慢变大,开始舒展开来,摸上去毛茸茸的,很是舒服。须根缠绕在主根上,像藤……再过一段时间,我就会开花结果,收获许许多多的黄豆。

以经历为话题作文 篇6

那是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广场上欢声笑语流淌着,我来到广场和朋友玩脚踏滑板,脚踏滑板在光滑的花岗岩地面上轻盈地流动,载着它的主人在人群中来回追逐,灯光、歌声、笑语一切都是那么地快乐。

突然,在我的前方出现了一块不大不小的石头,快乐中的我自恃技艺高超,前脚轻收、后脚重压,昂首冲了上去,与它相迎。在我的自信还没有充分展开时,后轮发出了清脆的响声,那声音,至今还如晨起的铃声,时时回响在我的脑门上。在响声的同时,我的自信、骄傲、快乐与身体一同仰躺在坚硬的花岗岩上。

啊!广场上是我的一声惨叫。

一阵难忍的疼痛从我的右臂传来,回头一看,小手臂已经上下错位了,随即就肿了起来,我害怕、担心,一种断线风筝般的感觉爬满身体的每一个毛孔,这广场上可是没认识的大人,这下可怎么办啊?

人群里,一位熟悉的阿姨出现在我的面前,她看了看我的手,关切的问:不要紧吧!你忍着点,我现在就给你妈打电话。说着,便快速拨起手机。我常常疑心电讯公司与霉运是亲兄弟,经常地,人有急事时,电话就是不通,你越急,它越温柔地只有嘟嘟之声,那天也是如此,阿姨连打了好几次都没人接,阿姨便问我妈妈在哪里,我一一说明以后,阿姨就把我送到医院,经过多次拍片,最后打上了石膏,然后又骑车到我说的地方,把我妈妈找来。这时已经十点了,广场上的人群早已散去,满头大汗的阿姨对妈妈说:这下可以放心了,我先走了。然后对我甜甜地一笑,走了。

这一灿烂的笑容如同她的美丽就这样定格在了我的生命画卷里,每一次打开都有一阵温暖袭来,为阿姨的热心、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为我们身边时时有这样美好的一刻发生。

以经历为话题的小学作文 篇7

史宁中教授认为:数学基本思想主要指:抽象、推理和模型。人类通过数学抽象, 从客观世界中得到数学的概念和法则, 建立了数学学科;通过数学推理, 进一步得到更多的结论, 数学学科得以发展;通过数学建模, 把数学应用到客观世界中, 架起了数学与外部世界的桥梁。由数学基本思想演变、派生、发展出来的数学思想还有很多。教学前定位好数学思想, 有利于深刻地理解数学的内容和知识体系, 有利于以较高的观点分析处理教材。但教学实践中, 数学思想常常通过数学方法去体现;数学方法有常常反映了某种数学思想, 所以教学中, 往往以数学方法去反映和体现数学思想, 让学生了解、感悟数学思想。

在本课前, 笔者首先对教材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着眼数学思想的定位:从推理角度看, 推理指的是由一个或几个命题得出一个新命题的过程。推理包括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本课就是要借助常见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演绎推理过程, 获得演绎推理的经验, 初步掌握这种思维形式, 为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演绎推理有多种形式, 教材中的例1的演绎推理用的是直接推理法与不相容选言推理, 其中的选言推理不要求学生用严格的方式表达, 但又希望能让学生能知道这种推理方法, 因此我把这里的不相容选言推理看作排除法, 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直接推理法与排除法是我们推理常用的基本方法, 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更是一种数学思想。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看, 小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有很多, 主要有模拟操作、画图、列表尝试、分析与综合、转化等, 这些方法本身蕴含了数学思想。本课我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定位为综合法 (边阅读边推理法、逐步逼近的思想) , 画图 (连线法、数形结合思想) , 列表尝试 (列表法、简化的思想) , 这些方法侧重点各有不同, 边阅读边推理法是学生口头表达常用的方法, 也符合低年级孩子分析问题总是从条件入手得出结论的习惯, 而连线法书写简单, 符合孩子少书写的愿望, 列表尝试对简化解决较难的推理问题非常实用, 孩子都喜欢挑战自己, 自然也想学习这种方法。

2基于数学思想的探究

数学思想的特点是抽象的、隐蔽的。定位好数学思想后, 如何让学生从直观的解决问题过程中去感悟其中抽象的数学思想呢?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在学生经历问题解决过程中, 重视让其参与、体验、感悟。参与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 包括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 因为没有主动参与就不可能对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产生体验。因此, 在课堂上必须充分暴露思维过程, 让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活动,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领悟、体验数学思想的形成。下面重点以新授环节的教学片断作基于数学思想的探究。

【教学片断一】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 (略)

【教学片断二】亲历过程, 掌握方法

(1) 承接情境、呈现问题。

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 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小刚拿的是什么书?小丽呢? (配图:小红拿的是语文书, 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

(2) 提取信息、理解题意。

(3) 尝试解决、探索方法。

先独立思考, 然后把解决问题的想法与结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教师收集学生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4) 汇报交流、体会方法。

生1:小红拿的是语文书, 那小丽和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和品德与生活书。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 可以肯定她拿的是品德与生活书, 剩下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

(多数学生举手示意相同)

师:你们的方法首先从哪个已知条件开始推理的?

生齐:小红拿的是语文书。

师: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生齐:小丽和小刚拿的是数学书和品德与生活书。

师引导得出直接推理法, (板书:直接推理法) 指出是一种基本的推理方法。

师:接着从“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又可以肯定什么?

生齐:可以肯定她拿的是品德与生活书, 剩下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

师引导得出排除法。 (板书:排除法)

师生共同小结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指出这种边阅读边推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边阅读边推理法。 (板书:边阅读边推理法) 这是一种用推理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 都用到了直接推理法和排除法两种基本推理方法。引导说出方法的优缺点。

生齐:有序。 (板书:有序)

生齐:写起来比较麻烦。

师:那有没有一种有序而写起来不麻烦的方法?

生2:我用连线法。把人名和书名写成两行, 再根据给出的每一个条件连线:小红拿的是语文书, 直接把小红和语文书连上线;剩下的小丽和小刚只能拿数学书和品德与生活书, 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 可以肯定小刚拿的是数学书, 小刚和数学书连线;最后把小丽和品德与生活书连线。

师小结这种边阅读边推理边连线的方法我们称为连线法。 (板书:连线法) 指导连的时候先把人名写一行, 空一行用于连线, 再写出书名, 接着开始边阅读推理边连线, 边阅读边推理时都用到了直接推理法和排除法两种基本推理方法。引导比较连线法与边阅读边推理法。

生齐:一样有序、比边阅读边推理书写简洁。 (板书:有序、简洁)

师:还有其他不一样的方法吗? (学生茫然)

师介绍对解决较难的推理问题非常有用的列表法。 (板书:列表法)

师出示表格, 讲解方法, 与学生共同完成阅读推理及符号记录。引导比较列表法与连线法。

生齐:与连线法一样有序、简洁, 比连线法更全面看出三个人否定拿哪些书。 (板书:有序、简洁、全面)

师:正因为全面, 所以列表法对解决一些较难的推理问题非常有用。

(5) 总结提升, 内化方法。

师:我们刚才解决问题用的几种推理方法都是从什么条件开始的?

生齐:小红拿的是语文书。

师:说明这个条件为关键条件。我们推理时一般先找到关键条件, 由这个条件往往能直接得到一个结论, 这个结论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下一步的推理, 最终推导出结论。实际推理时, 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如平常口头表达时可以边阅读边推理, 需要书写时可以用连线法和列表法推理, 能让我们的推理过程更有序、全面、简洁, 特别是解决较难的问题时, 可以用列表法。只有做到有序、全面, 才能保证推理结果的准确性。

在上述环节中, 围绕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自主尝试, 给学生一个大的思维空间, 学生采用独立思考、尝试、画图等方法, 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接着合作交流, 同伴互助, 发挥头脑风暴作用, 初步建构问题解决的方法, 并培养表达能力。又接着开展全班交流, 汇报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和结果, 汇报完成后, 适时组织有效评价, 通过评价, 配以比较, 引导学生去除表象、掌握本质、建立模型。在开始的汇报与评价中学生掌握了推理中的直接推理法和巩固了排除法, 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边阅读边推理法 (综合法) , 学生体验、感悟了推理思想与步步逼近的思想;随着汇报与评价的深入, 学生掌握了连线法 (画图) , 体验、感悟了数形结合思想;最后在学生想不出列表法 (列表尝试) 时, 借助老师的引导讲解, 学生也掌握到对简化解决较难的推理问题非常实用的列表法, 体验、感悟了简化的思想。学生在比较不同的方法特点后, 体会到哪种方法更适合自己, 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打下基础。最后是总结提升, 再次体悟到方法之简单、价值, 从而内化方法, 建立系统的方法模型, 使学生能在遇到相关实际问题时能灵活地、创造性使用方法模型来解决, 也就是应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

【教学片断三】应用方法, 巩固拓展 (略)

巩固拓展环节安排的练习要凸显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因为这一环节是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一般化的过程, 即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应问题的具体过程, 是推理和应用模型的过程, 也是学生知识深化和巩固的环节。我安排了基本练习、操作练习、拓展练习, 基本练习重在巩固本课的重点方法——连线法, 同时也不限制学生,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操作练习融趣味性、实效性于一体, 用意在于通过四人小组分角色进行推理, 体会到模拟操作也是解决问题一种很直观、适用的方法, 丰富学生的方法。拓展练习在于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 促使学生真正动脑思考, 并能运用刚刚新课中学到的多种思想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作文教学 篇8

关键词:学生;中心;小学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老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作文教学是语文的教学重点,然而学生普遍表现出“谈文色变”,畏难情绪严重,每次作文总是拼拼凑凑地写上那么几段,作文思路狭窄,内容空洞,言之无物。面对这样的情况,想要提高学生的

作文水平,我认为首先要解决学生作文的两大难:恐惧作文和言之无物。针对这两个难题,可以从两方面人手:

一、“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涵义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 年写进

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的。《宣言》指出: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世界,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教育部于2005 年9 月1 日正式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管理规定》进一步在高等教育领域明确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精神。这一规定为新时期高校工作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要以学生为本,要求管理者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一切要从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一切要从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出发,真正代表学生的利益,为学生做好服务。

二、小学课堂的主动性问题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幼年,好动的时期。他们初步接触这个世界,内心渴望尽快了解这个世界,这恰恰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本能性行为。小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对世界,对社会的初步性认识。小学的课堂教学应该反映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学生的这种活泼,好奇的天性。换而言之,

小学生天性中好奇,率真,活泼好动的天性应该在小学课堂中得到有效的满足和释放。课堂的主动性对于教学的效果是有利的,具体表现为:首先,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能够有利的教学氛围,直接帮助教学目的的达到。不难理解,小学生由于身体与心智的不成熟,其自律能力,自控能力远远无法与中学生,大学生相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强行要求小学生和军人一样整齐划一地行为,往往会压抑甚至扭曲了小学生的天性,对其身心健康是极其不利。在无法改变小学生的天性的情况下,应该对其天性进行科学的疏导。在这种情况下,合理培育小学生主动的课堂教学氛围比用严格的纪律约束他们要更加能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其次,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化教学环境能够较好培育学生的团队参与,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培养出综合素质更高的学生。

三、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时,有时候烦恼的无话可说,有时候越写越有劲,一股无穷的动力推动着你战胜作文中的一切困难,这股动力就是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可以设计一系列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他们喜欢的活动中积极、主动的接受作文训练。如在写记寒假中的一件趣事时,我在班上搞了一次有趣的逗笑比赛,看谁最有办法把别的同学逗笑。在轻松的气氛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将他们在暑假中遇到的趣事讲了出来,还学会了表达不同程度的笑。如“哈哈大笑”“捧腹大笑”“扑哧一笑”等等。眼看他们“进入角色”,我便顺水推舟,出示习作要求,最后完成习作。结果这次作文训练的效果十分理想,达到了预期吕的。

四、让学生言之有物。感悟生活让学生习作有见地

每一个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是千差万别的。习作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思维角度、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从而得到对生活的不同见解。因为学生是在用自己独具个性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独具个性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独具个性的心灵去体悟。如学生在写自己的成长故事中,我先是带给同学们一些有独特感受的文章引路,让学生真正明白一件事情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那不一样的感受就是自己对生活独到的理解,是自己生活的精彩。刚开始作文的学生最大的困难就是会碰到“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的困难,如果单靠老师传授抽象的写作知识,是难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的。因此为了让学生的作文“言

之有物”,我觉得应做好以下两点:

(一)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加强观察的指导,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抓住事物特点的习惯,从而克服“无材料可写”的缺点。其实,学生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在学校里,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学习、文娱、课余兴趣等活动;在家里,有生活、外出旅游等各种形式活动。然而学生面对这么多的材料仍无从下笔,那是因为他们不留意身边的事情,缺乏体验。

(二)注重词汇的积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鲁迅先生讲过,要把作文写好,最可靠的是看课外书。但读课外书只求数量,不求质量。阅读的作用就会大大减弱。因此,阅读要注意精读,积累词汇,把文章精彩的部分记录下来,如能把平常的积累运用到写作当

中,作文一定增添光彩。

结语:

我们学生要写出好文章,当然同样要“深入生活”。因此我们的作文课,应该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了解生活、感悟生活,才能最终解决学生摄取生活素材的问题。但是当前,我们教作文大多将阅读范文加点评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范文和点评不是不要,但是一定要认识到它们是生活的“流”而不是生活的“源”,要根本解决问题,还要从生活的“源头”人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 1版 ,2003年2月第11次印刷.

以经历为话题作文 篇9

那一次,我七岁生日的时候,爸爸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因数我不会骑自行车,所以它一直放楼上。

有一天,我偶然发现了那辆自行车。发现它已经布满尘埃。我想:这辆自行车总不能就这么放着。于是我便央求爸爸教我学自行车,爸爸答应了。

我和爸爸来到一片空地,于是我便坐上了自行车,可是这辆自行车却不听使唤,差点把我摔到茅草堆里去了。但我又王八翻筋斗——四脚朝天了。当我想放弃的时候,爸爸说了一句:“怎么,又想放弃了?男子汉,可不轻言放弃的哦!”我听了他的话,又重新站了起来,经过上一次的摔倒,我知道了一些技巧:握紧方向盘,眼睛看着前方,保持平衡。哈,我终于骑了起来,但好景不长,我又摔了下来,但我仍不放弃。经过无数次失败,我终于成功了,我不禁大喊起来:“我会骑车了,我终于可以骑自行车了,我终于可以骑自行车了!”

以经历为话题作文精彩 篇10

记得那年我才八九岁,一个星期天的下午,父母带我去动物园玩儿。

虽然太阳已偏西,但动物园里还是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我们兴冲冲地观看了可爱的猴、笨头笨脑的熊,我就觉着父母走得太慢了,便大声对父母说:‘我先去前面看看了

到了前面,我突然发现一大群人围着在那儿看什么?我便挤了进去,原来是虎山。有几只东北虎都是那么凶猛,头上的王字更是威风凛凛显示它不可一世的气势。看累了,又凑到了猩猩馆、大象馆···突然,我发觉了一件事情有些不妙——我把爸妈给忘了。我一下子慌乱起来,直想哭。

急中生智,有一句话在我脑子里浮现出来,是爸爸曾经对我说过的:”在与家长走失后不要惊慌,要站在高处或比较显眼的地方,不要与陌生人搭话,不要来回走动。“

我找了个山坡四处张望,眼泪都快要掉出来了。太阳快要下山了,天色有些发暗,我想爸妈也在找我,我不怕!

过了一会儿,我才发现父母在远处,于是我高声呼唤父母。我兴奋的都哭了,眼泪像落线的珍珠从眼眶里夺眶而出。

这件事虽然是一件小事,却让我难忘。正是因为这件事,让我明白了:遇事要冷静,不要慌张。

以经历为话题的小学作文 篇11

关键词:新闻互动话题,传播特性,议程设置

电视新闻互动话题的出现, 可以说是起步于民生新闻的风生水起。2002年, 开创中国民生新闻理念之先河的《南京零距离》首次在民生新闻节目中开设了“现场电话”, 让观众直接与主持人在热线中就某个新闻话题进行交流, 直抒胸臆。[1]随着民生新闻节目在全国遍地开花, 新闻互动话题这种形式也受到了全面的借鉴和采用, 与此同时,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 互动的参与形式也从热线电话, 拓展到了手机短信、网络论坛以及微博等多种交互沟通渠道。通过这样一张密密织就的媒体与受众互动的网络, 新闻的传播空间变得开放起来, 观众被赋予说话的权利, 电视媒介的传播途径由单一的灌输转变成双向的交流。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节目作为省内民生新闻栏目的先行者, 在2004年开始于节目中运用新闻互动这一环节, 来提高节目的受关注度, 使得观众的忠诚度越来越高。

一、新闻互动话题是强化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

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和推广, 当前媒体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个人传播”、“小众传播”在社会生活中日益兴起, 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媒所拥有的传播权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现代传媒关系中, 受众是一个自我授权的公众或个人, 强调传播过程中个人的特质和需求的差异, [2]但不容忽视的是, 任何个体在社会行为过程中仍然需要寻求团体认同感, 在网络传播过程中, 论坛、QQ、微博等网络人际社区, 相同、相似的议题或某种认同感, 正是聚集众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纽带。显然,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 在与网络媒介竞争过程中, 是可以通过对公众热点议题的设置, 通过多次、大量地报道某一事件, 来突出这一事件的重要性, 从而使社会中的公众突出地议论这一话题, 把独白变为众语, 既吸引了受众, 增加了关注度, 又引导了舆论, 增强了自身的公信力。因而, 从现代传播的特性角度出发,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设置互动调查话题, 可以起到增加节目感染力、提高收视率的良好效果。

笔者以福建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频道 (以下简称福建新闻频道) 为例, 选取了福建新闻频道《现场》节目2012年2月7日-3月9日一个月的新闻调查话题为样本 (如下表所示) , 以大致分析探讨电视新闻节目互动话题议程设置的特点和功用。

(一) 互动话题设置的关注点多元化

通过对一个月的《现场》互动话题类型分析来看, 其中政策法规类的调查话题比重最大, 达26.7%, 其次分别是文化教育类23.3%、节日情感类20%、经济消费类16.7%、其它13.3%。由此可见, 《现场》的互动话题关注点是多元化的, 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且话题的选取具有较强的新闻性、时效性, 是当天或近期社会大众的讨论焦点, 容易引起受众参与互动的欲望。

(二) 互动话题设置的传播效果最大化

《现场》的节目编辑在设置新闻互动话题时, 会有意识地对当天的焦点话题做出重点详细的报道, 并将话题以屏幕下方的拉滚字幕形式提前预告, 以吸引观众注意力, 刺激互动欲望, 同时还将话题公布在主持人的微博上。通过对焦点话题的重点关注和开辟各种参与的渠道, 由此形成对议题热烈讨论的氛围, 并以此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有效地提高焦点新闻的受瞩目度和被讨论度。在全媒体时代, 电视新闻媒体是可以在节目中集现场直播、网络互动 (主要以微博为主) 、手机短信平台、热线电话为一体, 实现传播者与观众的跨空间交流, 通过反馈的同时性, 汇集、展示公众对新闻事件的态度, 激发大众的参与意识和冲动, 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三) 互动话题设置的舆论引导功效

在《现场》直播过程中, 由主持人正式公布当日的调查话题, 并平衡选取观众通过手机短信的留言和网民在微博上的讨论观点, 与观众进行实时的互动。若当天话题重大, 观众参与踊跃, 则将这一互动延续至晚上21:00的《新闻2100》, 并邀请新闻观察员对话题进行评论, 从而形成“全媒体”式的互动格式。可以说, 通过与观众的互动形式, 新闻节目集合了大量的原创评论, 当编辑、主持人在传播过程中有意识地做到组织引导受众展开讨论, 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影响受众, 形成积极的舆论氛围, 从而凸显媒体的新闻“把关人”作用。

二、新闻互动话题设置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设置新闻互动话题, 目的就是要吸引观众参与互动, 引导舆论, 因此如何设置好话题成为关键所在。

(一) 迎合还是引导观众

新闻互动话题实际是媒体为了追求新闻价值最大化, 而对新闻进行的二次售卖, [3]而观众作为售卖的对象, 该迎合还是引导呢?这是许多电视制作人的迷思。

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M·E·唐纳德·肖两人在1972年提出了“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 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判断”。[4]而“设置议程”的主体主要有媒体、公众和政府三大类, 在以往的传播过程中, 大众传媒通常是议程的主体, 而在网络技术普及之后, 公众和媒体成为了议程设置的共同主体。换言之, 当公众对一个信息或者话题表露出极大的关注度之后, 经过媒体的报道和重点推介, 再回到公众视野, 可以引发更为激烈的讨论。这就要求, 在设置新闻互动话题时, 电视制作人应该要善于把握“迎合”与“引导”之间的平衡点, “迎合”观众想要关注讨论的新闻热点, “引导”观众从合理的角度进行充分且激烈的讨论, 才能与观众形成良性的互动。例如, 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节目曾就福州市出台禁摩限电的法规作为话题进行调查, 当天的观众及网民参与度空前高涨, 在一个小时的直播时间内仅短信互动平台上就收到各类意见上千条, 是平常的数倍, 由此可见涉及公众利益特别是公民自身利益的政策法规最受公众关注, 互动参与热情最高, 受众也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成了信息的主动寻求者和自主解读者, 从而实现了媒体和公众两个议题的重合。

(二) 该“俗”还是该“雅”

在文化传播领域, “雅”、“俗”之争, 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 在新闻互动话题拟订时, 制作者也常常会考虑是否该多使用口语化的表达, 成语之类的书面表达方式是否会让观众产生距离感而不愿意加入讨论?

显而易见的是, 自工业革命以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之近几年网络技术的普及, “雅”与“俗”之间的界限已经开始模糊, “雅文化”与“俗文化”正出现一种合流的趋势, 有人将之称为“大众文化”。中外学者将“大众文化”的特性归纳为以下三点:其一, 大众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包括电视、广播等在内的大众传媒;其二, 大众文化的生产动机是获取商业利润;其三, 大众文化的消费群体是受众, 消费目的则是满足精神娱乐的需求。[5]电视作品属于文学范畴, 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媒体, 在制作节目的过程, 就应该兼容并蓄, 融合“雅”与“俗”的特性, 做到“雅”的“俗”化, “俗”的“雅”化。在实践中, 福建新闻频道《现场》节目的互动话题通常会从大众接受的心理角度出发来设置议题, 比如, “春节烟花爆竹该‘禁’还是‘放’?”、“您是否支持公交车内禁食?”、“探头拍违法车只罚款不扣分, 您有何看法?”等话题就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尊重了大众的审美趣味, 自然容易得到观众的热烈反映。在题目的设置过程, 也要考虑文字和口语表达时的美感和通俗感, 比如, “如何看待捐献骨髓者‘临阵脱逃’?”、“撞上豪车‘伤不起’, 您有什么想说的?”, 适当地使用成语和流行语言, 能够增加新闻互动话题的底蕴, 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从而积极参与节目的互动。从收视分析资料来看, 好的新闻互动话题不仅会实现电视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而且对收视率的提高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当然, 在新闻互动话题的实际运用过程中, 对于“雅”与“俗”的把握也要注意度的问题。虽说大俗就是大雅, 但故作高雅易成“媚俗”, 过分追求通俗易成“恶俗”。例如某中央媒体曾就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中人质死亡人数作为竞猜互动话题, 就是一个值得吸取的教训。我们要防止新闻互动话题恶俗化、泛滥化, 帮助受众树立健康、宽容、理性的国民心态。

(三) 连续递进式互动话题的力度

连续报道, 是新闻媒体常常用到的一种报道方式, 是采编者在某一段时间内, 围绕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人物所采写的分段持续报道。连续报道以其报道面广、时效性强、持续时间长, 从而能够带来较为深刻的社会反响。而新闻互动话题可以是由当天的热点新闻引出, 也可以由最近一段时期的热点事件来设置, 因此, 新闻互动话题也可以连续多天对一个社会的热点新闻事件进行连续的、递进式的讨论, 从而积蓄社会公众对这一新闻事件的关注度, 吸引受众对同一新闻事件的多层面关注, 以此增加媒体议题设置功能, 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仍以针对福州市出台禁摩限电法规的话题调查为例, 当时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2100新晚报》节目相继推出了“您是否支持福州禁摩限电?”、“禁摩限电措施如何执行到位?”等话题, 连续多日的递进式调查, 引起了观众的高关注度和高讨论度。另外, 国内的媒体同行曾有过一次更为成功的设置连续递进式互动话题的典型案例。2006年陕西都市频道对疯狂渣土车进行八次连续报道, 调查互动话题也就这一问题层层递进设置, 成为当地民众一段时期的议论主题, 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最后促成西安出台治理整顿渣土车的办法。

三、结论

综上所述, 以新闻互动话题实现互动是当代电视在全媒体语境下发展的一个重要走向, 必须充分认识到电视主流媒体在议题设置上的重要性, 科学把握受众在新闻进行、传播、接受、反馈等一系列过程中的心理反应。研究大众媒介对社会议题、社会潮流乃至社会制度与形态的结构、解构等宏观传播效果, 只有能够提出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中心议题的媒介, 并在孜孜不倦的追问中体现其特有的见识和价值, 才能获得最佳报道效果, 真正承担起主流媒体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孙涛.互动, 让电视新闻更好看[J].青年记者, 2006 (20) .

[2]刘景东, 孙岳.浅议自媒体[J].中国信息界, 2011 (3) .

[3]崔均鹏.短信互动与受众心理[EB/OL]. (2011-08-29) [2002-06-02].http://www.crftv.com/showNews.aspNewsID=7116&borderID=5.

[4]张慧子.碎片化时代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功能的回归[J].新闻爱好者, 2012 (5) .

[5]李春青.大众文化的雅与俗[N].人民日报, 2011-05-13.

以经历为话题的小学作文 篇12

这一天回家,“馋虫”开始抓狂了,我忍不住了, 开始向妈妈撒了谎,说要两块钱去买铅笔,妈妈一听,脸上露出一丝惊讶的神情,我知道,她从来都没有见过我亲自向她伸手要钱,片刻后,她从钱包里麻利地抽出两元钱,二话没说,爽快地将钱递给了我,我接过钱,以百米冲刺地速度向小超市跑去。买了两包“乐事”薯片,拆了精美包装,一阵阵香气扑鼻而来,我抓起一片,放进嘴里,吱嘎一声响,薯片立即碎成两半,一阵阵辣味刺激着我身上的每一个细胞,辣味中蕴含的一丝香甜,香脆之中包含着的筋道,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过了半个小时,两袋薯片都被吃完了。

馋虫并没有撤退的意思,饶得更欢了。我又鼓起勇气,向妈妈撒谎:“钱不够,还差一元钱。”妈妈听了,两条眉毛都拧在了一起,可还是拿出了一块钱给我,我又像一只饿狼一样小超市飞奔去。

吃饱喝足后,我拍着肚子回到家,却见妈妈神情严肃地坐在沙发上,目光犹如两把飞刀,直刺向我,把我吓出了一身冷汗,半晌,妈妈终于开口了:“铅笔呢?”

“我……我……”我语无伦次了。

我无言以对,只好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然后,闭上眼睛,等着“暴风雨”的到来,哪知,妈妈没有批评我,而是心平气和地对我说:“孩子,你想吃零食可以实话实说,但不能撒谎,因为诚实是最可贵的。”

以经历为话题的小学作文 篇13

我一直是个颇为散漫的人。现在想来,那么重要的一场考试,爸妈早就有准备了。它就像下雨前的乌云一样,悄悄的飘进了我的生活,等待着,酝酿着。我却丝毫没有这个觉悟。每天该玩就玩,该看小说就看小说,悠闲的生活看得同学们暗暗羡慕。羡慕过后,她们都加了一把劲,付出十二分的努力去复习补习。我却傻乎乎的毫无自知之明,看见别人生活中的阴云,只知道可怜,也从没看过自己的生活是否还像想象中那样万里无云阳光明媚。

有一次,我到一个朋友家玩。她比我大半年,已经经历过小升初。对她而言,小升初留给她的就是可怕的回忆,完全没有节假日的三个月。终日埋头于题海中。直到她成功考上一家有名的民办中学,才算是从地狱折返人间。那天妈妈送我去时,带了一个大环保袋。我还记得,那次去玩,我很不愉快。因为我的朋友似乎根本没有敞开心胸去玩的意思。她和她妈妈讲了一堆关于小升初的可怕故事(至少我觉得很可怕,因为我讨厌做题)。回家时,他*的大环保袋里装满了备战小升初的各种资料。不得不说,如果想给我造成心理恐惧,那么,她们成功了。

由于上述心理阴影,本人在那一大袋子资料搬回来之后的一段时间都不愿意去碰它。可能那时候爸妈觉得还不需要那么急,所以也没有逼迫我去看。然后我继续悠闲自在的闲晃,什么危机感,什么心理阴影,都丢到爪哇国去了。之后的大概一个学期到一年的时间里,我对小升初的认知还停留在老师的讲述和大人的问候中,依然过着该干嘛干嘛的日子。但从六年级下学期开始,我的悠闲小日子就过不下去了。资料们不再缩在环保袋里呼呼大睡,张牙舞爪的蹦到我桌面上。白纸上的黑字一个个龇牙咧嘴,仿佛嘲笑着我的无知。

我看过一部小说,里面有一段我记忆犹新。因为虽然讲述的事物不同,却很能引起我的共鸣。那段话大意是:凤凰是不死鸟,可是它们获得新生时,却会痛苦不堪。因为每一代凤凰都有它的快乐和悲伤,一代代流传下去,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足够让新生的凤凰崩溃。而爸妈几乎每天都会弄几张纸出来,上面打印着他们辛辛苦苦从网上搜集的小升初资料。内容从民校考试题目到眼保健操、心理辅导,应有尽有。同样的,虽然几张纸看起来不多,可是两三个月来几乎天天弄,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也足够让我崩溃。而且长辈的一片好心,无论如何都不能拒绝。也就是说,不仅崩溃这么简单,还要带着千恩万谢、快快乐乐、无比感动让你崩溃的那个人的心情去崩溃......相信是个人都受不了。若无上述表示,大人们必定觉得“哎呀,不高兴耶,要是心情影响考试状态怎么办?”然后必定把我抓去促膝长谈一番,直到我忍住第N个哈欠勉强装出一副活泼而又快乐的样子才罢休。

5月份,由于上学期数学考砸了,我的年级成绩排名不够高,没能被提前录取,所以爸爸建议我到广外试试。

那次我们的分歧很严重。广外在南沙,很远。我对那里的兴趣不大。可是爸爸却要求我去,原因是他说想让我去“练兵”。我不想早起床,不想去那么远。最后他拿出一大堆准考证,对我说,如果不去广外考试,那么我心仪的中大附中也别想考了。最后我去了,被迫参加了,想不到笔试居然成功地过关了——因为我有好些题目故意放弃了。我忘了放弃了多少题,尤其是英语题目,我放弃的是好几道大题。

广外的考试过后,我便继续接受题海战术。当然,我的心态不同了,态度也不同了。后来所有人都说我精神颓废,其实我只是有点累了。伪装积极学习累了。也许是带点无聊。对小升初,我本来就没有什么好印象,加上广外给我的算不上多好的回忆,自然会厌倦那些似乎没完没了的题目。而且当时我还有一种想法,那就是“反正还有派位呢,急什么?”所以对待小升初的`复习态度也就越发的差。

然后,毕业考试一天天逼近了。回想起来,一直觉得当时的心理状态很矛盾:一方面,我听了老师、家长、同学的话,觉得这次肯定能考得上第一批,甚至可能是年级前五、前三;另一方面,我又有些担心,如果考差了怎么办?如果检查漏了什么严重的错怎么办?矛盾的心情一直困扰着我。尤其是在数学模拟考时,几次考试都是想着检查好了,可以拿满分了,并且所有人都认为我可以拿满分时,最后拿到卷子,得到的却是鲜红的93!爸爸妈妈虽然没有责怪,患得患失的心情却让我始终忐忑不安。毕业考试后第二天,老师告诉我:我期末考的成绩相当不错,并且终于再一次取得“双百”了。

一直以来,中大附中就是我民校考试的目标。可是民校的考试只有一次,为了有个保证,我听从爸爸他*的意见去考了十六中。结果令人满意——我通过了考试。得到鼓励,第二天在中大附中的考试中再接再厉,我成功闯入了前三十名之内。第一批电脑派位,我也幸运地派到了十六中。

上一篇:酒店实习生师傅评语下一篇:引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