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欧洲史教学大纲

2024-05-06

中世纪欧洲史教学大纲(共5篇)

中世纪欧洲史教学大纲 篇1

公共邮箱: middleages@163.com 讨论区:/club

《中世纪欧洲史》

教学大纲

目的

本课程以叙述中世纪(5-15世纪)欧洲政治史为主线,介绍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拜占庭、俄罗斯、北欧诸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之所以强调政治史,一是希望竖立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对清晰的坐标,一是希望理清制度史上的一些问题。中世纪的政治总是与宗教纠缠不清,二者在权力与信仰上的博弈造成了欧洲历史的独特景观。一个等级社会的形成,是信仰、制度、文化等多种力量作用的结果。信仰在中世纪并非总在正统的宰制之下,异教和异端叙说着信仰的多样性。正统与异端,主流与边缘,在斗争中共生。文化无形亦有形,是习惯?是文字?是建筑?

中世纪往往被人们看作黑暗的,这是进步观念使然。人们也对中世纪生出许多向往,则是末世心态的体现。我们难道真的可以想象一个黑色的或者玫瑰色的中世纪欧洲吗?在历史事件、人物、制度、文化与精神的叙事中,我们或许能够给出自己关于历史的解释。在历史文献的阅读理解、观念理论的讨论分析中,让我们思考并参与历史。

要求:按时上课;准备和参加不定期的分组讨论。翻译作业;读书报告;学期论文;期末考试。

成绩比例:出勤和讨论:10%;翻译作业,10%;读书报告:20%;学期论文:20%;期末考试:40%。

阅读:原始文献;相关研究著作

办公地点、时间:历史系世界古代史教研室(2院110);每周一,12: 30-14: 30

导言:中世纪欧洲史(2月26日)

一、时间和空间:欧洲的历史与欧洲的观念

二、研究动态

三、历史与解释 阅读:韦伯,《学术与政治》。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彭小瑜,“近代西方古文献学的发源”,《世界历史》,2001年第1期。米辰峰,“马比荣与西方古文献学的发展”,《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刘新成,“日常生活史与西欧中世纪日常生活”,《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1期。

中世纪欧洲的形成 ——————————

第一讲 古典世界的结束与中古欧洲的开端(3月5日)

一、罗马帝国的衰落:晚期古典世界

二、早期基督教

三、日耳曼世界

四、民族迁徙与中古欧洲的开端 阅读: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新约:福音书》;林中泽,“圣经中的魔鬼及其社会伦理意义”,《世界历史》,2004年第4期;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云南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齐思和,“匈奴西迁及其在欧洲的活动”,《历史研究》,1977年第3期;塔西佗,《日耳曼尼亚志》。

第二讲 蛮族诸王国(3月12日)

一、蛮族诸王国的兴衰

二、法兰克王国

三、蛮族社会状况:法律

四、基督教在西欧的发展:基督教化 阅读:格雷戈里,《法兰克人史》。比德,《英吉利教会史》。李隆国,“释‘异乡的旅人’:兼论克洛维晚年对王国的处置”,《北大史学》,第11辑,2005年。

第三讲 拜占廷帝国的早期发展(3月19日)

一、查士丁尼时代

二、希腊化时代的国家与社会

三、东方基督教 阅读:徐家玲,《早期拜占庭和查士丁尼时代研究》。陈志强,《拜占庭帝国史》

第四讲 加洛林帝国的欧洲(3月26日)

一、加洛林王朝与查理大帝

二、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英格兰

三、阿拉伯人统治下的西班牙

四、拜占庭与斯拉夫世界 阅读:《查理大帝传》。《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刘祖熙,“中世纪斯拉夫文化刍议”,《世界历史》,2001年第5期。

讨论一:历史与社会中的信仰

中世纪盛期的欧洲 ——————————

第五讲 封建主义与领主权(4月2日)

一、封建主义的发生:公元1000年欧洲的动荡

二、封建主义:封君封臣与封土

三、领主权

四、在封建主义范式内外 阅读:马克垚等,“马克• 布洛赫《封建社会》中译本出版笔谈”,《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4期。黄春高 “封建主义的解构与未来”,《思想与社会》,2001年第一辑

第六讲 权力与政治:神圣罗马帝国(4月9日)

一、神圣罗马帝国的形成

二、帝国与教皇

三、罗马帝国的梦想:意大利的诱惑 阅读:马克垚等,“欧洲封建政治史研究”笔谈,《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钱金飞,“中古晚期德意志市民与王权结盟新论”,《河南大学学报》,2004年2 期。侯树栋,“从古法到神法——中古后期南德农民法律意识的变化”,《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侯树栋,《德意志中古史》。彭小瑜,“中世纪西欧教会法对教会与国家关系的理解和规范”,《历史研究》,2000年第2期。彭小瑜,“完美之爱与正义权威:中古西欧教会法论刑罚与武力的使用”,《中国学术》第2辑(2000年)。布赖斯,《神圣罗马帝国》。

第七讲 权力与政治:法国(4月16日)

一、卡佩王朝的建立

二、马赛克王国:王室领地与诸侯领地

三、扩张王权的国王们:从路易六世到路易九世 阅读:陈文海,“中世纪法兰西王室徽章研究——百合花象征主义的神学渊源及内涵”,《历史研究》,2000年第5期。陈文海,“君主制时代法兰西国王及其国家的‘宗教身份’问题”,《世界历史》,2006年第4期。黄春高,“国王们都有长长的手臂”——法国路易六世时期的王权,《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勒高夫,《圣路易》。

第八讲 权力与政治:英国(4月23日)

一、诺曼征服与诺曼王朝

二、安茹王朝

三、大宪章与议会

阅读:孟广林,“前期英国封建王权对地方郡政的整饬”,《世界历史》,2000年第1期。孟广林,“中世纪前期的英国封建王权与基督教会”,《历史研究》,2000年第2期。施诚,“论中古英国‘国王靠自己过活’的原则”,《世界历史》,2003年第1期。程汉大,“

12、13世纪英国法律制度的革命性变化”,《世界历史》,2000年第5期。蔺志强,“13世纪英国的国王观念”,《世界历史》,2002年第2期。蔺志强,“一二五八年至一二六七年英国贵族改革运动”,《历史研究》,2004年第6期。

讨论二:封建主义与中世纪国家政治

第九讲 乡村与城市(5月7日)

一、庄园与城堡

二、领主权下的乡村世界

三、城市的复兴

四、城市自由运动 阅读:马克垚,“论超经济强制”,《史学月刊》,2005年第2期。马克垚,“西欧封建城市初论”,《历史研究》,1985年第1期。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波斯坦,《剑桥欧洲经济史》(第一卷)。李云飞,“中世纪英格兰庄园法庭探微”,《世界历史》2005年第2期。皮雷纳,《中世纪城市》。刘景华,《西欧中世纪城市新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第十讲 等级社会(5月14日)

一、三等级理论与实际

二、主流与边缘:犹太人、麻风病人

三、第四等级:中世纪妇女

四、等级社会的形成:战争与和平阅读:赵文洪,“中世纪西欧的平等观念”,《世界历史》,2004年第1期。王亚平,“浅析中世纪西欧社会中的三个等级”,《世界历史》,2006年第4期;薄洁萍,“乱伦禁忌:中世纪基督教会对世俗婚姻的限制”,《历史研究》,2003年第6期。

第十一讲 信仰时代(5月21日)

一、天主教会

二、修道院制度

三、大众信仰

四、异端

阅读:陈文海,“中世纪教廷‘封圣’问题研究---对‘封圣’过程的非宗教层面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刘新成,“超越的悖论——试析西欧中世纪修道院改革运动”,《世界历史》,2001年第3期。刘城,“中世纪天主教信仰的仪式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张学明,“论中古基督教之异端”,《世界历史》,2003年第5期。彭小瑜,“历史语境中的宽容(一、二、三、四)——12世纪西欧教会法论异端和绝罚”,《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6期。

第十二讲 文化与知识(5月28日)

一、早期文化的复兴

二、12世纪的文艺复兴及其他

三、大学

四、欧洲文化:神学、哲学、文学与艺术 阅读:哈斯金斯,《12世纪文艺复兴》。哈斯金斯,“中世纪大学生书信反映的学生生活”,李隆国译,载彭小瑜、高岱编《外国史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讨论三:中古社会的张力:主流与边缘,正统与异端,性别与社会

第十三讲 欧洲的边疆与外部世界(6月4日)

一、拜占庭的新发展

二、罗斯国家:基辅罗斯

三、北欧国家

四、阿拉伯世界 五、十字军时期 阅读:《往年纪事》。《罗斯法典》。朱寰:“莫斯科国家封建土地制度的变革”,《历史研究》,1984年第2期。

中世纪晚期的欧洲

—————————————— 第十四讲 欧洲的危机(6月11日)

一、黑死病

二、百年战争

三、晚期中世纪的国家与社会 阅读:拉迪里,“一种概念:疾病带来的全球一体化(14-17世纪)”,《历史学家的思想和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许二斌,“14-17世纪欧洲的军事革命与社会变革”,《世界历史》,2003 4 年第1期。陈文海,“中世纪后期法兰西王室守护神问题探析”,《世界历史》,2001年第6期。

第十五讲 西欧新时代的来临与东欧发展的不同道路(6月18日)

一、文艺复兴

二、地理大发现

三、宗教改革

四、东欧的新发展:拜占庭的灭亡、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与俄罗斯的新道路 阅读:斯金纳,《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赵立行,“宗教与世俗的平衡及其相互制约——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宗教观”,《历史研究》,2002年第2期;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15-17世纪》,商务印书馆,2002年;《印卡王室述评》。林赛,《宗教改革史》。刘城,“20世纪英国宗教改革史学”,《世界历史》,2003年第1期。罗衡林,“马丁·路德与犹太人问题”,《世界历史》,2003年第3期。陈钦庄,“初论德国人文学者梅兰希顿”,《世界历史》,2003年第5期;刘林海,“论加尔文反抗世俗政权的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伊兹科维兹,《帝国的剖析:奥托曼的制度和精神》

教材及阅读书目

沃伦·霍莱斯特 《欧洲中世纪简史》,商务印书馆,1988 《中世纪欧洲史料选》(英文),北京大学历史系编印,2004

《圣经》

《往年纪事译注》,王 钺译注,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 塔西佗 《日耳曼尼亚志》,商务印书馆,1997 格雷戈里 《法兰克人史》,商务印书馆,1991 比德 《英吉利教会史》,商务印书馆,1991 艾因哈德 《查理大帝传》,商务印书馆,1996 《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寿纪瑜译 商务印书馆,2004 《贝奥武甫:英国史诗》,佚名著,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尼伯龙根之歌 德国民间史诗》,曹乃云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罗兰之歌 特利斯当与伊瑟 列那狐的故事》,杨宪益、罗新璋译,人民出版社,2000 兰格伦 《农夫皮尔斯》,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但丁 《神曲》,译林出版社 2005 阿贝拉尔等 《亲吻神学——中世纪修道院情书选》,三联书店,1998 克里斯蒂娜·皮桑 《妇女城》,学林出版社,2002 马基雅维里 《君主论》,商务印书馆,1994 乔尔乔·瓦萨里 《意大利艺苑名人传:巨人的时代》,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 奈特编 《帕斯顿信札:一个望族的兴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罗伯特·福西耶 《剑桥插图中世纪史:350-950年》,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6 马克·布洛赫 《封建社会》,商务印书馆,2004 基佐 《法国文明史》,商务印书馆,1999 格隆德曼等 《德意志史》,商务印书馆,1999 布赖斯 《神圣罗马帝国》,商务印书馆,1998 勒戈夫 《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商务印书馆,1996 雅克·勒高夫 《圣路易》,商务印书馆,2002 沃尔夫 《欧洲的觉醒》,商务印书馆,1990 5 汤普逊 《中世纪经济社会史》,商务印书馆,1997 波斯坦(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第1卷,第3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约翰·赫伊津哈 《中世纪的衰落》,中国美术出版社,1997 沃尔克 《基督教会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勒华拉杜里 《蒙塔尤》,商务印书馆,1997 格茨 《欧洲中世纪生活》,东方出版社,2002 亚历山大-比东 《中世纪有关死亡的生活》,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亨利·贝内特 《英国庄园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埃德蒙·波尼翁 《公元1000年的欧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艾林·鲍尔 《妇女与上帝》,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 萨哈 朱迪丝·布朗 古列维奇 布姆克 哈斯金斯 格莱夫斯 埃文斯 莫里松 爱德华·伯曼 道森 布克哈特 昆廷·斯金纳 哈伊 林赛 茨威格 韦伯 范·卡内冈 诺思、托马斯 伊兹科维兹 斯坦福·肖 克柳切夫斯基 希提

马克垚 马克垚 彭小瑜 孟广林 刘城 薄洁萍 徐家玲 陈志强 倪世光 朱伟奇 刘文明 侯树栋 黄春高

《第四等级——中世纪欧洲妇女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不轨之举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修女》,商务印书馆 1995 《中世纪文化范畴》,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中世纪欧洲史教学大纲 篇2

英国王孙威廉与大学青梅竹马同窗、平民凯特终于洞房花烛了。全球20亿民众观赏的皇家盛典上,苍老状的查尔斯王子与其历经磨难、地下情35年的爱侣卡美拉盛装出席,英人再次感慨万分。

时代真是天翻地覆了。4月29号的皇家盛典期间,幸福新郎威廉王子与相识10年的灰姑娘频频四目传情,观众直接真实地感受着王子与心爱人之间的爱意荡漾。对比当初1981年时。其父查尔斯王子与戴安娜公主所谓的“童话故事”、“世纪婚礼”盛典,媒体及民众至今都记忆犹新,那就是新郎与新娘很少眼神碰撞。前几年查尔斯王子的密友爆料说,查尔斯与戴妃世纪婚礼的前一天,查尔斯王子曾对密友感伤道:“这也许是我一生中最大的一个错误。戴安娜无论如何不能堪比卡美拉在我心目中的地位。”王子密友的宽慰是:待生米煮成熟饭后。一切都会好起来。可惜,这锅米最终烧黑、烧糊了,以至于其下场惨不忍睹。

查尔斯与戴妃的悲剧婚姻及戴妃英年香消玉殒,摧枯拉朽的时代革命洪流,令欧洲王室痛定思痛封建包办婚姻已到了寿终正寝的时代,不管是否是出于被迫。查尔斯王子,显然是最后一位牺牲于皇家利益圣坛前的悲剧王子,21新世纪的欧洲王子们与平民灰姑娘连理的风尚,正与时俱进、蔚然成风。热恋期间的威廉王子,就曾驾驶皇家直升机直接降落在平民凯特家的后花园里表达爱意。

英国《泰晤士报》形容威廉与凯特的大婚是:“揭示王室新形象的时刻。”并表示:“历史上没有任何王室夫妇像威廉和凯特这样如此明显地享受自己的婚礼,并给婚礼牢牢地贴上如此个人的色彩。”

亨利八世曾载到画像上

在此不免回顾一下历史上欧洲皇家婚礼圣坛前的灾难。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名言:“婚姻可以没有爱情,爱情也可以没有婚姻。”

纵观历史上的欧洲皇家婚礼尽管皆隆重铺张、极尽奢华,可惜高贵圣坛前跪拜着的所谓门当户对的王子和公主们,不过是牺牲了个人幸福的两名殉道者而已。历史上为了保持所谓高贵的皇家“蓝血”(因为上流贵族好逸恶劳,可以清晰看到洁白皮肤下的血脉,故得此称谓。)的纯正,欧洲王室间的近亲联姻,大都属于“大义灭亲”的一场场婚姻悲剧。因为皇家婚姻的唯一目标是传宗接代,延续“纯正”和“高贵”的皇家香火,若是外国公主还能陪嫁来利益盟约和壮观的嫁妆,那绝对是一桩巴不得的好姻缘。拿破仑就曾粗俗地坦言自己的高贵婚姻是:“我娶的是她的子宫”。确实,多数皇室新娘都被视为头戴皇冠的“高贵子宫”,是天子的生育机器。

历史上的欧洲公主们娘胎里就被灌输贞洁比天大的观念,公主们的天职就是孕育出血统纯正的王室继承人,可以想象,这些“高贵的子宫们”大都是些面目冷漠且性欲冷漠的“冰蕾”。且由于长期近亲繁殖,历史上的欧洲公主们大都比不上村姑们美丽和妩媚,遗传病导致下病怏怏的丑公主更是不乏。迫于现实严峻,为了向未来的皇室新郎(这些皇室新郎们的形象也不比公主们强多少)推销皇宫“圣女”,历史上的欧洲各国使节堪称八仙过海、各显奇招,首当其冲的就是在公主的画像上做手脚。

1540年,英王亨利八世寻觅第四任王后时就载到了妙笔生花的画像上。亨利八世出于“利国利民”的利益打算与法国联姻,诚恳请求法兰斯华一世当红娘,法兰斯华一世殷勤回函并附上了五位名媛的倩影。亨利八世没看上画布上的任何名媛,认为她们个个都显得呆若木鸡。亨利八世表达心态说:“上天为证,我只信得过自己的眼睛。此英法联姻意义重大,希望能在洞房花烛前一睹芳容,并先交往一阵子。”英王甚至打算在法国北海岸的英属加莱举行类似皇家选美的选秀大会,届时国王本人到场主持钦点出优胜选手。这套“超前”的选美秀及先友后婚的先进概念,惹来法国人的不满。法国大使献上的法式锦囊宝计是:英王若打算“先友”,就应该先与画布上的五位佳丽轮流上床,“后婚”就是娶其中表现最佳者。而法王听了英王的“馊主意”后更是大发雷霆道:“法国的名门闺秀不是待价而沽的街头妓女,还先得拖到市场上‘遛遛’让买主评头论足,高尚的法兰西拒绝这个庸俗。”碰了个灰头土脸的亨利八世只好回头再看画像,锉子里拔将军,决定与画布上的头号美女安妮缔结基督教联姻。只是待安妮名门驾到时,英王赫然发现这位麻脸、五大三粗的“华尔裘丽雅”(北欧神话中侍奉奥迪神的侍女。每当人间发生战争时,她们便穿着盔甲,骑着有翼的天马,在空中引导阵亡英雄的灵魂至英灵殿堂。)跟画像上细皮嫩肉的淑女差距十万八千里。

史书上记载着:“国王接见皇后新娘时霎时被吓得惊慌失措,他这辈子都没见过跟画像这么不相干的活人。”英王大声咆哮着:“她没有一丁点媒人描述的模样,我真佩服那些聪明者的花言巧语。显然任何推销者都不可信,他们令我感到不齿,这幅尊荣,我不可能爱她。”被逼婚的亨利八世称其皇后为母马,请神容易送神难的可怜英王,日后想尽办法也无法由这一政治盟约的联姻中脱身,英王若胆敢“退货”,战争便一触即发。难怪皇家大婚前的两天,英王歇斯底里道:“若不是她已经空降本朝;若不是本国子民们已经举国欢腾;若不是担心触发战争;否则,朕绝不会娶她。可悲的是没有回头箭,朕深感悲伤。”前往教堂完婚时的新郎官的表现,可以说那些被英王处死的可怜者,临行前都要比他们的国王来得从容大义。亨利八世迈进婚礼殿堂前一刻,曾舍身忘我地豪言壮语道:“各位,若不是为了国家社稷的安危,朕绝不会为任何其他的世俗原由而赴汤蹈火,就像今天这样。”

可以想象,英王的洞房花烛夜更是惨不忍睹。次晨,负责筹办婚礼的克伦威尔爵士紧张地询问大王是否与新娘共享鱼水之欢时,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国王暴跳如雷道:“没错,先生!我原来不爱她,现在就更加厌恶了。她没有一个地方好看,体味更是恶心。她肯定不是处女,因为她的胸脯松弛,当然还有其他的迹象。朕摸过她之后马上后悔,朕没有胃口也没有意愿更没有勇气去证实,她的体味令朕倒尽胃口,她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今早绝对是全身而退,毫发无损。”新婚之夜后的清早,受了惊吓的英王变身为“祥林嫂”,逢人便神经质地唠叨:“朕发现她的身体不正常,无法勾起朕的欲望,因此,她得以全身而退。”

其实新婚之夜岂止新郎被吓傻了,新娘也被英国新郎的块头震晕了。这位尊贵的皇家新郎官腰围57寸,腿上荡漾着化脓的溃疡。婚后没过多久,高贵的安妮就想当然地被休掉了,她很庆幸得以带着脑袋真正地“全身而退”。因为,克伦威尔爵士的头被泄愤地砍了下来,亨利八世总得找个替罪羊吧。

舍得一身剐,为国捐躯

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注意。1680年,法王路易十四下令巴伐利亚公主玛利亚安娜克莉丝汀娜嫁给自己的王储儿子。当时,那幅被送进皇宫未来新娘的俏丽画像,绝没有联姻盟约所带来的利益更能引起皇宫达官显贵们的喜悦。待新娘将要抵达前夕,国王极好奇佳人的相貌,于是派遣不善阿谀奉承的老实总管前往一探虚实。总管回来后的报告十分委婉:“陛下

只要是能克服第一印象就会长治久安。”这位“令人不适的第一印象”婚后诞下三名皇室继承人后,终于受尽冷落中黯然去世。

奥地利国王约瑟夫二世登基前也是娶巴伐利亚公主,但他的运气更差。1765年,约瑟夫认为新娘实在令人做呕到无法圆房的地步,他愤恨地形容新娘:“她五短身材,浑身没有一丝魅力,脸上布满雀斑,牙齿惨不忍睹。”对于要与这样的“高贵子宫”制造皇室继承人,约瑟夫实在悲凉,他凄凄然道:“与她怀孕产子,这简直是无法胜任的苦差事,若我的手指能在她身上点到一块无疹肌肤,我倒是会考虑排除万难的。”当这位新娘不久因天花夭折时,国王松了口气。

并非每一位王储都愿意舍得一身剐为国捐躯。英王詹姆斯二世登基前,在没有子嗣又丧偶的情况下,曾在欧洲四处寻觅年轻美貌的妻子。法王路易十四希望法国女子有幸登上英皇后的宝座,无奈的是,凡尔赛宫寻觅不到俏佳人。最后还是路易十四一锤定音,“高贵子宫”战胜相貌缺憾,法王推荐贵族出身但模样令人做呕的法国寡妇吉斯夫人。法国大使鲁瓦致英王储的满腔热忱推介信里如是说:“若约克公爵(詹姆斯二世登基前的称号)想寻觅孕育子嗣的妻子,吉斯夫人乃不二人选。她曾在三年内怀孕两次。我个人认为,她的身世、财富及生育能力完全弥补了外貌的不足。”詹姆斯二世回绝了法国人不看面子看里子的建议。失望的法国大使在致法王的信中调侃道:“约克公爵坚持选美标准绝不妥协,吉斯夫人的生育能力就此被搁置。”坚持美貌第一择偶标准的詹姆斯二世娶了当时年仅15岁的玛丽,这个褐发高挑的迷人美女,是当时欧洲罕见的最可爱公主,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詹姆斯深深爱上了少女玛丽。

被“逼婚”的王储

英王乔治四世登基前为了躲避不和谐的婚姻,一直单身。最后因其债务危机,走投无路之下被在位的父王及议会买通,迎娶卡罗琳公主。乔治是位典型的细节完美主义者,光是打个领结就能折腾几个小时,而新娘卡罗琳则完全不在乎穿着和个人卫生。当新郎官首次碰面新娘时,即被卡罗琳公主的尊荣吓出一身冷汗,脱口道:“我不舒服。”急忙唤人送上白兰地压惊以防昏倒。当乔治踩着蹒跚的脚步逃离后,新娘对高贵的新郎背影同样酷评道:“王子平日就是这幅模样吗?与画像上的帅气判若两人。还这么胖。”

洞房花烛头两夜,乔治排除万难地完成了三次王子天职。他致友人信中谈起妻子时形容:“她身体的前胸后背污垢多得令我呕吐,我当下就发誓不再碰她。”算乔治走运,他偷工减料的三次应付居然令卡罗琳受孕,生下王位继承人后,完成天职的乔治再也没碰过自己的妻子。1821年,英国子民们欣赏到一场奇观,新国王登基日那天,乔治四世雇佣职业拳击手把守西敏斯教堂门口,任凭皇后卡罗琳在外面哭喊要求人内站在分居的王夫身旁加冕。荣登了国王宝座的乔治四世,日后听到自己“头号敌人”仙逝的消息时,居然喜气盈盈地欢呼:“是她,天哪!”

法王路易十四的兄弟奥尔良公爵菲利普,嗜好男扮女装,爱男人胜过爱女人,因此,法国皇宫里对于奥尔良公爵的婚姻嗤之以鼻。且这位响当当的皇亲国戚,居然穷得连鞋子上都有补丁。此外,公爵的第一任妻子,美丽的英国海丽艾达公主,大家都认为很可能是被新郎的“断背情”爱人洛林爵士给毒死的。所以危机预测之下,路易十四认为续弦的丑娘,活命的机会比较大。1670年,新娘伊丽莎白夏绿蒂满怀希望来到法国与其新郎相会,一碰面新郎那娘娘腔模样令新娘惊愕。奥尔良公爵脸上涂脂抹粉,耳朵上戴着钻石耳环,身上披挂着层层蕾丝和皱褶,腿上是装饰着华丽缎带的马裤,高跟鞋及几十个叮当作响的手镯制造出一阵杂乱无章的声响,且乱蓬蓬的黑色卷曲假发遮住大半个脸,腐臭体味伴随着阵阵古龙香水熏得新娘差点背过气去。新郎糟糕的形象吓得新娘将腹中早已打好的见面客套,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篇3

(一)在对《极简欧洲史》这本书籍的三天阅读之后,心中感悟颇多。

众所周知,在当代社会,欧洲的经济发展程度与社会文明建设都比较领先,因而,对现代文明的影响力也很大,这与其复杂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本书作者从塑形欧洲文明内核的三大元素――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教义和日耳曼战士文化开篇,详细描述了此三种原因,彼此间相互联结,相互吸引,又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过程。催生了欧洲文明的基本内核,诞生了强大的帝国与繁荣的城邦,这些形形色色的事物令人赞叹不已!

发源于海洋的古希腊文明是欧洲乃至世界的明珠,其形成的城邦制民主政治实现了全“民”治邦,每位公民都能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当然也有局限性,对妇女、奴隶的歧视,并未实现真正的全民皆平等;古希腊智者的学术文化成就也十分令人惊叹,“人是万物的尺度”突出了“人”的作用,强调了人的地位,这是人类自我发现,自我意识的重要一步;苏格拉底提出的“知识即美德”与我们同时代的圣人孔子的儒家思想有不谋而合之处,苏的弟子柏拉图《理想国》是西方文明理想主义的发端,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提出并论证了逻辑的辩证方法,提出了科学的思维方法。这对于14、5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具有启迪作用,包括17世纪的启蒙运动,在对古希腊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了突破与创新,再一次推动了思想解放潮流,也促进了新兴民族国家的建立。

现代生物学的观点与中世纪的神学观大相庭径,这也是达尔文的《进化论》继物理学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大定律之后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又一大重击,也是被分裂,被撕扯,被困惑的欧洲宿命,他在道德和智识生活上一直受到煎熬、困扰和瓦解,因为一种是科学,一种是情怀,我们既不能摒弃科学,也不能遗忘那种浪漫情怀,正如我们的“女娲造人”等神话故事,这是民族情怀。欧洲的面积其实大致与我国国土面积相当,但是我们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他们走的却是欧盟这种形式,在历史上,日耳曼民族对罗马帝国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兴民族国家的兴起,法兰西,意大利,德意志王国等,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欧洲同根同源的血脉关系。

其实,欧洲的许多思想都对现代社会影响深远,如“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权利分散,遗产多元”及现在的代议制民主政治都发端于欧洲。我们作为当代青少年,应当学贯中西,知己知彼,在今后的发展中,让我们的祖国留给后世以更多、更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二)黄健韬

《极简欧洲史》将欧洲定义为一个“怪物”,一个包含并且能坚持强多元的文化混合体,全文反复阐释、证明着这一点。而这个多元的混合体,大致发轫于爱琴海沿岸的希腊雅典,文中第一章就如此说到。欧洲拥有10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然而该书却仅以爱琴海沿岸地图为封面,这也能从侧面说明作者认为希腊思想指引了欧洲千年历史的奔流。

在约翰看来,有三个元素必须记牢,它们分别是:1.古希腊和罗马文化。2.基督教。3.入侵罗马的日耳曼蛮族。正是因为这三个元素的深化、交集、影响,才一步步造就了今天的欧洲。

今天的欧洲是许多个国家组成的,但在很久很久以前,大部分的土地上只有一个帝国——罗马帝国。古罗马帝国的版图西起西班牙、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自非洲北部,北达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辽阔无边。

古罗马人虽然打仗一流,但哲学、数学、艺术、文化等还是要向古希腊学习,这是第一个元素的形成。另一个元素紧接着也奇妙的开出了花,本来基督教是犹太民族中的一支,是个小众宗教,罗马人不信的,但是君士坦丁大帝公开表态支持基督教会,于是乎罗马人携着古希腊的文化和基督教结合了,这是第一个。

然后,更好战的日耳曼人从北方打来了,当时罗马已经分为东罗马和西罗马,西罗马帝国于476年灭亡。这一年,作为分界线,前面是古典时期,后面就跟着中世纪了。中世纪漫漫一千年,东罗马帝国苟延残喘,欧洲真正的主人成了无知好战的日耳曼人。无知要学,好战要改,国家要建,但是他们毕竟是新手,手腕不强,各据一方,没有一个统一的帝国出现,格局就这么定下来了。

这里出现了第二个,这些国王为了维护统治,首领把占领的土地分封给他的战士们。这些战士成为贵族,条件是一旦国王需要军队这些贵族就得供应。但逐渐的这些贵族开始视土地为己有,情况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但也正因为如此,国王的权力一贯薄弱,而“并非所有东西都归国王所有”正是现代欧洲政府思维的基石。所以欧洲搞出了民主,而中国一向专制。

到这里,还剩最后一个,日耳曼蛮族竟然也支持基督教。结果是罗马帝国虽然覆灭了,但教会幸存了,带着它那套统治天下的规则,与国王们形成了联盟,当然同时也产生纠葛。直到1400年,这个怪异的联盟才告终结,近代上场了。

首先是15世纪的文艺复兴,“随着文艺复兴来到,欧洲社会开启了它漫长的世俗化过程。”

接着是16世界的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还只是回望古希腊,宗教改革却是要革现有教会系统的命。宗教改革其实很简单,就是以马丁路德为首的基督徒,开始从教廷手中抢夺《圣经》的解释权,加上印刷术的发明,教廷的权威一落千丈。

在这之后,17世纪,科学革命,18世纪,启蒙运动,人们开始将理性“运用在政府、道德观念、神学和社会的改造上”.随着思想启蒙,著名的英国光荣革命,法国大革命接踵而至。

同样比照旧时代的中国。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就此成为中华唯一的正统,人民的思想创造都不能跳出儒家思想的范畴,否则就不可能得到统治阶级上层社会的认可,不可能实现彼时时代所定义的人生价值。儒家思想无疑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结晶,它对中国乃至亚洲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甚至到如今一些诸如管理学、经济学等新兴学科都能从中汲取到不一样的养分。然而,统治阶级手中的儒家思想客观来说也成为了局限人民思想爆发力的枷锁,遮蔽了无数先贤探索的眼睛。明代“片板不得下海”的海禁则加剧了浮云遮望眼的病症,直到鸦片战争的硝烟刺痛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我们才发现我们的思想究竟落后了西方人几百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人民当家作主,让思想兼容并包,只有做到这两件事,才能真正让中华民族由“后进生”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三)我读《极简欧洲史》

(本文仅是我记录自己读书的收获与感想,没有高深的思想,仅有粗浅的学习过程,其中应不乏表达不当或想法幼稚之处,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修正,请牛人勿取笑,感谢!欢迎愿意交流的朋友,提出宝贵指导意见和建议!)

文/陈静

高中时我读的理科,大学和硕士读的商科,加上自己以前对历史和哲学不感兴趣,所以在人文史方面非常欠缺,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越发觉得文史哲知识对提高自身修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今年下决心好好读读这方面的书。

今年我读的第一本历史书是《极简欧洲史》。它是由现任澳大利亚墨尔本拉筹伯大学历史系教授约翰·赫斯特所写,赫斯特是澳大利亚与英联邦权威的社会暨政治历史学家、欧洲史专家。这本书非常薄,读起来很有趣。原本它只是给学生授课用的讲义,但没想到极受欢迎,后出版成书,在欧美畅销。

我读这本书发现,作者通过前两章即提纲挈领地把欧洲的历史讲完了,随后的六章则从不同的主题——战争、民主与极权、皇帝和教皇、语言、平民百姓的生活等方面对欧洲的发展做了详尽介绍。真是一本很好的快速了解欧洲历史的启蒙书。

以前我对欧洲史不了解,只知道一点没有系统、没有逻辑的含糊不清的历史名词和人名,比如古希腊文明、黑暗的中世纪、文艺复兴、法国大革命、基督教、凯撒大帝等。读了《极简欧洲史》,从宏观的角度,我了解到:

欧洲历史可分成三个时代——古典时期、中世纪和近代欧洲,区分它们的标志是,罗马帝国灭亡前属于古典时期,从罗马帝国灭亡至1400年左右为中世纪,之后则为近代。三个时期的特点分别是:

古典时期,最早开始于古希腊罗马文化,它追求简单、逻辑,认为这是个简单、符合逻辑、能以数学表达的世界;之后产生基督教,它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改信基督教,50年后他的继承者将基督教尊为唯一国教,教会有了完整的层级和机构,教皇与君王平起平坐。基督教教义认为这是个邪恶的世界,唯有耶稣能拯救它;3世纪开始日耳曼蛮族入侵,公元476年罗马帝国灭亡。中世纪开始。

中世纪时,日耳曼蛮族支持罗马基督教会,罗马基督教会保存古希腊罗马学术,古希腊罗马学术反过来支持基督教教义,日耳曼蛮族变成了基督教的骑士。骑士是基督徒,学术是基督教,这个世界就变成了基督宗教世界。

近代,则是欧洲从神性到理性,从科学到浪漫的时期,也是欧洲飞速发展将中国远远甩在身后的时期。15世纪的文艺复兴、16世纪的宗教改革、17世纪的科学革命、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及18世纪末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赋予了欧洲进行“全球化”的力量。

欧洲文明发展的核心要素——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教义、日耳曼战士文化——在一千多前的发展中不断促进、不断融合、彼此强化又相互对立,最终形塑了欧洲的混合文明。读罢,我不禁在想,那么影响中国文明发展的核心元素又是什么呢?(期待后续的学习)

从微观的不同的角度,我了解到:

民主国家是古希腊的发明,古希腊人发明的是直接式的民主,()它源自军队,之后的民主发展为代议制民主。英国的民主与法国的民主又有不同。

教皇与皇帝到底谁大?从8世纪开始,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教皇和皇帝从开始的互相合作到11世纪相互反目,长期的明争暗斗使得双方的力量双双被削弱,给中欧(德国和意大利)带来了分裂和不稳定,但这也促使了欧洲的两大脱胎换骨的运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此发生。

欧洲的语言——拉丁语(以及罗曼语系的徒子徒孙)、希腊语、斯拉夫语和日耳曼语系——全部承袭自同一根源,即印欧语系。西欧,日耳曼语系通行于北方,罗曼语系通行于南方,中欧和东欧说的是斯拉夫语系。典型的是,法语属于罗曼语系,德文属于日耳曼语系。英国历史上遭受了三度入侵,因此英文融合了法文和德文的大量词汇,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数量上,英文词汇要比法文和德文词汇多出数倍,也就是在英语中同一个意思会有2-3个单词的原因,以“国王”和“国王的”举例,英文本是king、kingly,后来加入了royal、regal、sovereign.平民。从罗马帝国到1800年左右,欧洲的乡村人口一直无多大变化,乡间人口一直占到总人口的九成左右。但英国是个例外,1800年前后,它的乡间人口随着城市人口激增开始锐减,到了1850年,英国人已有半数居住在城市里。中世纪末期,西欧的农奴制画下休止符,各国对恢复自由身的农奴各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法国的农民成了田地的拥有者,可以自由买卖土地迁移他处。英国的农民变成了佃农,也就是单纯付租金给地主,租约到期可续约或不续约。英国的地主和佃农之间是现代的商业关系,这促成了它的农业革命,这场革命——包含两大元素(农作方式的进步和土地所有权的重新规划)——促成了英国农业生产力的大跃进,之后工业革命与之链接,相辅相成,使英国成为世上第一个现代大国。法国的农业改良人士见贤思齐,也想做类似改进,但因它的土地为农民所有,连专制君主也动不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法国的农民那么跩,而英国的农民很富。那么,中国的农民为什么那么穷呢?

读到古典时期的先哲和欧洲的争战史,我在想:

古希腊的三大先哲,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它们是师徒关系,他们三人在西方的哲学思想史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读到此,我在想,除了他们,这个时期还有哪些流派、哪些人?它们分别是谁?那么,与古希腊的三大先哲同一时期,中国是否也有这样的先哲,他们是谁?就我所知,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最主要的有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孔子的知名子弟就有子路、子贡、颜回),墨子为代表的墨家,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不同的时期又有不同的驭国之术,千年之后则独尊儒术。

欧洲的发展也经历了分裂、统一的过程。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国王由入侵的日耳曼战士首领担任,他将土地分发给自己的子弟兵,回报条件是这些下属必须提供国王打仗所需要的战力。由于高度依赖拥有土地的重要臣民,封建制度下的君主势必处于弱势地位。这与中国的周朝大似相同,周天子得天下后,将土地分封给王、诸侯等,以拱卫王室;但诸侯逐渐做大开始称霸,周王室王权衰弱,最终西周灭亡。与欧洲如此相似(当然又不同,欧洲最终发展出民主,而中国出现中央集权)。我就想,宇宙大能量是不是在同一时期都会出现这种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呢?就像俄国出现彼得大帝的时期,中国出现了康熙大帝,这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阅读历史书籍、深入了解历史刚刚开始,我希望通过这一年的时间,能多多了解历史,以期到年底的时候,能解开以上或其中的一些谜团。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篇4

欧洲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几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古希腊、古罗马、基督教、日尔曼蛮族。

古希腊:现代人很难想像,一个小小的古希腊,为什么能创造出那么璀璨的文化。神话就不说了,各民族都有。古希腊在科学上,尤其是几何学上的研究,简直可以认为是外星人派给地球人的洋教练。古希腊人认为这个世界很简单,是可以用数学来精确的描述的,他们孜孜不倦的研究如何来描述这个世界。

古罗马:绵延一千多年的古罗马是欧洲文明的基石,征战和扩张在当时是对各民族的蹂躏,在文明传播方面却是作用非常。罗马开创的共和、民主传统,是现代民主的滥觞,当威望如日中天的恺撒要独裁时,立即受到了暗杀,可见共和、民主在当时人们心中的位置有多么重要。既使屋大维加冕皇帝之后,依旧还是保持共和政体,皇帝不是子嗣继承,保证了皇帝的品种优良。回头看看中国历史上的帝王,什么傻子、婴儿、木匠、变态狂没有出现过?

基督教:自从耶稣把犹太教的道德教训变成宇宙大爱之后,就没有人能够挡住基督教的脚步了,直到今天,依然是世界第一宗教。基督教认为世界是邪恶的,只有耶稣才能拯救世界。罗马从军事上征服了犹太人,基督教从思想上征服了罗马,罗马与其说是罗马人的罗马,不如说是基督教的罗马。虽然历经马丁·路德的背后一刀,牛顿的当头一棒,以及达尔文的贴地一铲,连罗马都湮灭了,基督教依旧强盛。欧洲的文明有很多的分裂、撕扯、困惑,但整体上,却是一个完整的基督教文明。

日尔曼蛮族:日耳曼蛮族对罗马的入侵,铸就了今天欧洲国家版图的基本框架,也给欧洲人的血液里注入了好战、扩张的成分。作为落后民族,日尔曼入侵罗马的初衷只是想抢点东西,并不是要灭亡对方,并不是要建立统治。所以他们入侵后反而愿意接受罗马的统治(这算什么?),甚至接受了基督教,自己变成了基督教骑士,成了罗马东征驱赶穆斯林的战士。

还有几点体会:

1.古希腊孕育的璀璨文明,和发源于意大利北部的文艺复兴,都是在城邦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是在国家极度分裂和不稳定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反观中国历史,春秋战国和民国时期,也是思想最奔放的时期,这个决不是巧合。

2.法国的农民自己拥有土地(其实是小地主),所以法国农民在政治上有力量,但在经济上却没法跟租地的英国农民相比。反观国内,目前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正是从法国向英国转变,未来爆发出来的力量,非常值得期待。

3.欧洲历史上国家的碎片化,使得国王的权力很小,需要用心经营才能获得更多的税收。而中国历史上是以统一、独裁为基础,国王的权力是无限的。欧洲的原则是“不是所有的都属于国王”,我们的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个是各种文化的一部分,不是一两百年的时间能改变的。对企业来说,一方面是适应文化,一方面还要寻找最能释放生产效率的方法。

4.文化的重要性。欧洲国家和君主变换不断,基督教能够两千年而不灭,还把教义传统了全世界,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我们做公司,要想长久,必须有一套有顽强生命力的企业文化,用文化去同化不同的人才,用文化却适应变幻莫测的市场,这样才能长久。

5.事业部体制。如果把欧洲看成一家大公司,这家公司实行的则是事业部制。虽然没有中国这家公司更能集中资源,但能避免整体犯方向性错误。从欧洲整体上讲,一直是在向前进的,不像中国历史上的反反复复,原地打转。

中世纪欧洲人如何起名字 篇5

名字,伴随每个人的一生,是每个人类社会辨认个人的主要标志。从古至今,一方面很多中国人都相信姓名会对个人命运产生微妙的影响,而在取名上慎之又慎。另一方面,名字也受到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一个人的姓名往往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中世纪的欧洲人也不例外,中世纪欧洲人名既随着时代的浪潮而变化,也反映了当时欧洲人对自我的期许。

从罗马化到基督教化

中世纪的欧洲是罗马帝国晚期蛮族入侵的产物,文化相对落后的日耳曼民族虽然在罗马故土上凭借军事优势取得了政治统治权,但是罗马的文化遗产在此时还有深刻的印记。比如罗马人的三名法在当时的知识精英即天主教士阶层中仍然很流行。比如《法兰克人史》的作者,生活在6世纪的图尔主教格里戈里的全名就是Georgius Florentius Gregrius,名字的三个部分依次为个人名、氏族名和家族名,这种名字通行于罗马共和国晚期和帝国时代。

个人名是由父母选择的,通常是以男性家长本人的名字命名。氏族名源自于古罗马不断扩张过程中吞并的重要部族,往往和地理特征有关。家族名出现得最晚,用以区分同一氏族内不同家庭,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古罗马名字凯撒、塔西陀、西塞罗等其实都是家族名。

《法兰克人史》的作者图尔主教格里高利,他出生于6世纪,尽管此时墨洛温王朝早已建立,但世俗精英名字中的罗马印记仍然十分明显。

然而,罗马三分名在中世纪的欧洲只是昙花一现,随着各蛮族王国统治的日益巩固,日耳曼的起名方式开始占据上风,罗马三分名开始逐步被抛弃,这可能和当时欧洲社会对统治者的模仿有关。日耳曼人一般只有一个姓,出生或洗礼的时候取名。日耳曼名字和罗马名的内涵完全不同,从意义上来说主要分为三类,第一是铭记祖先,第二是追求美德,第三就是寻求上帝的保护。比如常见的日耳曼名弗雷德雷克就是“和平而强大”的意思。

但是日耳曼式姓名流行时间也未能持续多久,11世纪开始,这些传统日耳曼名字被圣徒或圣经人物的名字所取代,这些名字往往来自希伯来语、希腊语和拉丁语。姓名的基督教化和中世纪西欧社会全面基督教化是同步的。今天欧洲人中最常见的彼得、约翰、雅克、玛丽等名字都来源于基督教。而且基督教名字在不同民族和地方还产生了不同的变体,比如尼古拉(Nicolas)就有十几个地方化的名字和简写,比如Nicole, Nicolet,Klause, Colin, Colinot, Collet, Collette, Collesson, Collard, Colot等都是尼古拉的变体。即便如此,尼古拉也不是当时最受欢迎的名字,据统计12至14世纪欧洲最受欢迎的名字是约翰,根据法国历史人类学者让·卢克·夏赛尔的分析,这一方面和圣经中有两个以约翰为名的重要人物——施洗者约翰和《约翰福音》作者使徒约翰有关,另一方面,当时天主教会的首脑罗马教宗也特别爱用约翰,从5世纪到11世纪,以约翰为名的罗马教宗有十九个之多,这引发了西欧贵族和民众的仿效,1215年被迫签署《大宪章》的“无地王”约翰的名字即由此而来。

16世纪画家笔下的英王“失地王约翰”,约翰尽管在民间非常流行,但在王室起名时并不多见。中世纪别名的兴起

虽然来自基督教的名字在10世纪后大行其道,但从此时开始,欧洲人越来越愿意给自己起一个别名。别名一开始是社会地位的象征,为贵族和教士阶层所垄断,前者大多以封地和采邑为别名,后者则以宗教机构为别名。欧洲中世纪史家米歇尔·巴斯特鲁认为,别名被当时欧洲精英阶层所采用,跟封建制度的巩固有关,贵族在封地扎下根来,开始以封地来界定自己的身份。比如法国瓦卢瓦王朝的创始者查理本为加佩王朝腓力三世之子,只因于13世纪末被分封在法国北部的瓦卢瓦地区而改称查理·德·瓦卢瓦。

随后,别名逐渐扩展到女性及平民阶层,甚至可以世代传承,这是11世纪欧洲经济发展带来的城乡人口激增、城市人口流动的结果,平民大多有名而没有姓,在基督教姓名占优势的大前提下,很容易出现重名的现象,给自己取别名有利于彰显个性,区别于他人,这反映了欧洲中世纪个人意识的兴起。不过平民起别名和贵族不尽相同,往往按照职业、家族关系和身体特征来命名,比如菲茨威廉(Fitzwilliam)、菲茨詹姆斯(fitzjames)意为威廉之子和詹姆斯之子,史密斯(Smith)意为铁匠,肖特(short)指身材矮小,后来这些别名转化成平民的姓,传承至今。

起名背后的家庭战略

欧洲在流行带有基督教烙印的名字的同时,起名也和天主教会的洗礼仪式联系起来。然而和中国人起名常常带有父系家族的印记不同,中世纪欧洲人起名字的父权制色彩要暗淡许多。婴儿的名字有时从父亲家族挑选,有时从母亲家族挑选,有时一个家庭的不同孩子分别从父母双方家族得名。有研究表明,如果婴儿父母中母亲家庭成员的地位较高或者带给新家庭更多遗产,那么就采用母亲家庭的名字。另一些名字则是来自于教父或教母的名字,这往往暗示教父和教母社会地位高于婴儿父母,婴儿使用教父和教母的名字象征着社会底层对更高阶层的模仿,也意味着不同家庭之间建立起社会联系。

如果母亲家族的姓名带有高贵的元素,即使国王都会为了王子舍弃父系家族的命名权。法国加佩王朝的第三位国王,11世纪中叶在位的亨利一世就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他的长子、未来的法王腓力一世的名字就来自母亲基辅罗斯公主安娜的家族。腓力在当时的西欧其实并很罕见,因为这个词词源是希腊语,意为“驯马者”,是古马其顿王室常用的名字,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名字就是腓力。法国王室为什么会从基辅罗斯“进口”希腊名字呢?这是因为安娜公主的外祖母据说是拜占庭帝国罗曼努斯二世的女儿。按照后人考证,安娜的外祖母其实另有其人,而且即使这个谱系成立,无论是安娜王后还是腓力王子和拜占庭皇室的血脉联系也是微乎其微。尽管如此,但从当时欧洲的等级观念来看,以巴黎伯爵的身份获得法国王位的加佩王朝是无法和拜占庭皇室相比拟的,给王子取个希腊化的名字不但可以彰显加佩王室和拜占庭皇室之间的联系,还可以让臣民联想到古马其顿王国的辉煌历史,对巩固统治很有利。这个有特殊含义的名字很快风靡西欧贵族圈,仅法国和西班牙就各有六位以腓力为名的国王。

乌克兰邮票上的法国王后安娜。她和法王亨利一世的婚姻让腓力这个名字从东欧希腊文化圈进入西欧王室。“路易”和“查理”为何受宠

中世纪的西欧国王同样重视取名,尽管前文中我们看到欧洲国王从基督教文化和古典文明中获得名字的个例,但整体来看,中世纪的西欧国王最偏爱反映日耳曼传统的,具有特殊含义的姓名。比如从中世纪到法国大革命,法国历史上有十六位以路易为名的国王、九位以查理为名的国王。为何法国王室如此偏爱“路易”和“查理”?这是因为在中世纪,法国王室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合法性,而王室家族的历史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和现实政治很难分离。给王子取特定名字,可以和某位先王建立起联系,这有利于实现王室的现实利益。比如路易(Louis)是克洛维(Clovis)的转写,克洛维是西欧首位皈依天主教的蛮族君主,以路易为名的国王集中在12至13世纪的加佩王朝(路易六世至路易九世)和17、18世纪的波旁王朝(路易十三至路易十六)。中世纪的加佩王朝爱用“路易”,一方面是为了自我标榜虔诚,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建构出从墨洛温王朝到加佩王朝的历史连续性。这些都有利于巩固王权的合法性。

19世纪画家笔下的克洛维, Louis和Clovis本意都是战场上的荣耀,但克洛维改宗天主教为这一名字增加了虔诚的色彩。波旁王朝爱用“路易”,则和16世纪法国宗教战争有关。王朝创始人亨利四世既是合法的王位继承人,也是法国新教的政治军事首领,这在天主教占据优势的法国是个敏感问题,亨利的新教信仰一度导致法国北部天主教势力否决其继承资格,并武装抗拒他的统治。亨利四世为了获得天主教信徒的信任而改信天主教,但他的新教信仰让天主教徒疑虑重重。他给王太子取名“路易”就是为了利用其历史内涵向法国天主教徒证明波旁王室将成为天主教的坚定捍卫者。同时也在重申自己继位的合法性,因为波旁王朝的始祖就是加佩王朝的路易九世之子。

法国国王爱用“查理”,同样是为了向先王致敬,加洛林王朝的奠基者查理·马特、加冕为罗马皇帝的查理大帝及西法兰克王国首任君主秃头查理分享了这个光荣。查理·马特曾经击退阿拉伯军队的进攻,秃头查理一度统一后查理曼时代的法兰克诸国,查理大帝更是开创了后无来者的查理曼帝国。三人的赫赫武功让查理这个意为“男人”的古日耳曼名增加了强大和军事征服的内涵,因此当法国遭遇重大危机时,带有军事强人意味的查理就成了命名首选,比如百年战争时期名为查理的法国国王特别多。

简而言之,当法国王室需要彰显虔诚的美德时,他们就用“路易”给未来的国王起名,当王室需要强力君主获取军事胜利时,“查理”往往成了第一选择。

德国中世纪晚期画家丢勒笔下的查理大帝肖像。查理大帝被德法两个民族追认为共同先祖,因此多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以查理为名,其中最著名的是16世纪的查理五世。

哪些名字最受欢迎

法国以外的中世纪欧洲王室也青睐具有特殊含义的姓名。有人说英国王位基本上由“爱德华”和“乔治”轮流继承,事实上,乔治来源于古罗马时代的殉道者,尽管从13世纪开始,圣乔治就逐步成为英格兰的守护圣徒,但英国国王叫乔治的传统开始于18世纪初的汉诺威王朝。爱德华和亨利才是中世纪和近代早期英格兰国王的最爱,共有十四位英王选择这两个名字。这两个名字最早都来自于古日耳曼语言,爱德华意为“财富或繁荣的守护者”,亨利意为“强有力的男人”,都符合民众对国王的期许。特别是亨利,不仅在中世纪的英格兰,在整个欧洲都受到国王的特别青睐。据统计,除了八位英国国王外,有七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四位法国国王、四位卡斯蒂利亚国王以亨利为名,还有不计其数的西欧大封建主和一大批中东十字军国家贵族以此为名。为何中世纪欧洲贵族特别偏爱亨利呢?这部分因为各国王室都受到日耳曼文化或多或少的影响,而另一方面恐怕也和当时西欧封建割据、战争频繁的社会环境和世俗精英阶层崇尚武力、推崇强力君主的心态有关。

中世纪“亨利”受欢迎和东法兰克国王亨利一世有关,他在位期间击退匈牙利人的进犯,侵略斯拉夫人,奠定了神圣罗马帝国第一个王朝——萨克森王朝的基础。

上一篇: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下一篇:第二届体育艺术节开幕式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