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建设学习活动心得体会

2024-08-25

师德师风建设学习活动心得体会(通用12篇)

师德师风建设学习活动心得体会 篇1

教师:查盛高

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平凡的人生,壮丽的事业;有一首歌谣最为动听,那就是奉献,无私的奉献,播撒着未来的希望。三尺讲台,是我们默默耕耘的土地,扎根这片土地,是我们的光荣和自豪!

有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如何教学生做一个真正的人,这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过程,还是教育的归宿,离开了培养人这一点,教育也就不复存在。这句话包含着这样一个道理: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方能兴教育人”。也就是说,教育必须在“尊重、理解、关心和信任”的基础上进行,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即“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使孩子们成为“和谐的人”、“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那今天的我该如何做一个老师呢?

因此,教师首先要严于律己,公平,公正,言行一致,坚持原则,有错就改,心胸豁达,庄重热情,同时还要有一颗爱心。要“严”字把关,“爱”字当头,这样,他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如果说过去的教育是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主的应试教育,那么现代教育越来越以人的本身发展为教育目的。然而即使这样,热爱学生仍然是教育的一个永恒的命题,古往今来的优秀教师无不热爱自己的学生。教师是爱的职业,从事的是爱的教育。这是世界上最博大、最深广的爱,这样的爱能容下一切,能融化顽石、能点铁成金。都说母爱无私,其实师爱也同样无私。在现代教育中,热爱学生自然具有了时代的特征。可以说,教师的爱心能使学生更健康的成长。爱学生就要公平地对待学生,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创造精神。将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视学生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的伙伴,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做人。陶行知 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

当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改变的同时,教师所面临的一些老问题变成了新问题,而更多的新问题则层出不穷。面对信息技术给人们的学习方式、交往方式所带来的深刻变革,面对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社会,教师要能抵御诱惑,守得住寂寞,要有一颗冷静平常心,志存高远,趣避庸俗,“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洁身守志,独立于世。这正是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做不好人也教不好学。因此,做一个好老师崇高的师德是第一位的,要一身正气,为人师表。

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并做到两个转变:一是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二是由技能型向艺术型的转变。在“和谐、互动、探索、创新”的基本教学模式中不断钻研摸索,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有句形象的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而在今天仅有一桶水的观念是不够的,要有一缸水,一江水,常新的水。教师除了在自己所教专业方面要做到“知得深”外,还要对其它学科和领域的知识“知得广”。今天,我们再也不能只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而应教学相长,在 学会工作的同时,也要学会学习,加强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不断地给自己增添燃料,储备能量,使自己不断完善,充实自我,必须形成终身教育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自信地面对学生。教给学生科学的思考方法将比简单的传授知识更重要,方法可以使学生受用终身,也可以使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超过教师。教育不能再象以往那样,只会知乎者也,再也不是灌输,不是表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审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2016

师德师风建设学习活动心得体会 篇2

一、诚实———做人的根本所在

去年三月三,学校组织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抛绣球比赛,全体教职工参加,场面火爆热烈。按照比赛规则,每位教职工抛10个球,进圈多者为优胜。全校102个教职工,前101人,抛进最多的为6个,最后一个出场的是老教工雷老师,师生的呐喊声铺天盖地,大家齐声数: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雷老师第一名!雷老师第一名!受师生呐喊声的影响,裁判毫不犹豫地记下雷老师七个球第一名的好成绩。但是雷老师跑向裁判席,很肯定地对裁判说:“进的是六个,不是七个。”经过翻看手机录像,证实了雷老师进的绣球的确为六个,裁判当即纠正并大声宣布结果。此时,活动进入高潮,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伴随热烈的掌声有位老师高喊道:“向雷老师致敬!”全体师生随即集体高呼:“向雷老师学习,向雷老师致敬!”这样的文体活动不仅活跃了校园生活,而且雷老师的诚实精神对全体师生无疑是一次强烈的震撼和感染。

二、不能完美,但求尽善

“宁可受伤住院,也不留下遗憾。”这是我校第十届校运会后校园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第十届校运会,学校组织高一、高二、高三分年级的教职工10×200米接力比赛,前九棒的争夺不分上下,第十棒的争夺,高一年级的小杨老师接过接力棒冲在最前面,冠军马上到手,然而最关键的15米,小杨老师砰的一声摔倒了,高二、高三年级的选手赶超了高一年级,分别获得第一、第二名,小杨老师爬起来,奋力跑完最后15米,全场的加油声变成了热烈的鼓掌声,师生们为小杨老师顽强的精神喝彩,感动,由于伤势重,小杨老师当即被送往医院治疗。有些同学认为,小杨老师摔伤后不应带伤再跑,因为既得不到名次,又加重伤情,不值得!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团委会在师生中开展了一场“小杨老师要不要带伤完成比赛”的大讨论,很多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纷纷在学生面前表态,如果是我,也应该向小杨老师学习。学生记者站的记者前往医院探望并采访了小杨老师,记者问:“有些同学对你带伤跑完全程加重了伤情有点不理解,请你谈谈你的想法?”小杨老师是这样回答的:“做人做事,我不敢保证十全十美,但我追求尽善,我最讨厌半途而废的人,宁可受伤住院,也不留下遗憾!”师生们又一次受到教育和感动。

三、不畏强敌,苦干巧干

“五一”前夕,为了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到来,文体组受学校之托,组织了男女气排球混合比赛,全校10个科组,组成了10个代表队,分成两个组比赛,最后语文组和文体组进入了最后的决赛。

在四月三十日下午四点正,语文组和文体组的粉丝形成了两大阵营,在他们的加油声中,两队准时在体育馆开战,前四局,大比分战成2:2,把比赛带进了决胜局———残酷的15分大战。文体组把比分带到了14:10,语文组输定了!语文组输定了!文体组的加油声远远盖过语文组,连语文组的粉丝们的加油声也开始有气无力。这个时候,语文组要了个暂停,重新布置战术,结果又战成14:14,于是语文组的士气大振,在震耳欲聋的加油声中,一鼓作气,又连胜两球,16:14,带传奇色彩的比赛结束了,决胜局语文组在大大落后的形势下,完成了大逆转,勇夺冠军。最后,工会主席总结说:“语文组的夺冠诠释了什么是临危不惧,不畏强敌;什么是团结拼搏,永不放弃,希望全体师生,学习语文组队大干苦干加巧干的精神。”语文组的胜利告诉全体师生:没有不可能,只有不努力!我相信,我能飞!我相信,我能赢!

上面的事例说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对促进师德师风建设是直接的,有力的。可以总结为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不是天生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不断进步和提高,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则为师德师风的发展创造非常有力的条件。像雷老师的诚实,杨老师和语文组的勇于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对教师和学生不仅仅是一时的影响和鼓舞,更是长久的感染和潜移默化,这对师德师风建设无疑是有力的促进。

第二,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是优或劣,是高或低,很重要的方面体现在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功能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精神风貌的提高,课堂教育固然非常重要,但课外教师的言行举止,为人师表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更直接,更有效。前面事例中老师们的品质、精神自然对大多数学生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一次次文体活动中教师的表率、身教就是一节节生动、精彩的教育课。

第三,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文化氛围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通过校园文体活动,教师之间的交流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加,相互学习沟通、了解的渠道畅通,教师更有信心有兴趣地投入到教育活动中,学生更加理解、信任我们的教师,这对促进师德师风建设也是显而易见的。

总之,师德师风要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出来,学校应该努力探索,树立形象,以优秀的事例来影响和感化每位师生,让他们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从事教学和学习。一句话,多组织一些文体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师德师风的建设。

摘要:校园的文体活动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切入点。校园文体活动中的师德师风对师生的影响是直接的现实的。组织好校园文体活动既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又可以有力地推动师德师风建设。结合实践,阐述校园文体活动对师德师风建设的促进作用。

学习十八大精神 促师德师风建设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152-02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深入查摆和分析当前教师队伍中师德师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加强和改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近几年来,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批青年教师走向高职院校教学的讲坛,并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主体。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的核心和灵魂,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决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加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成为提高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把主要精力放在扩大办学规模上,对师德建设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也不够。从总体来看,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师德的主流是好的,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与道德观占据主导地位。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在西方资产阶级思潮的影响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的政治思想意识、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世界观和人生观不符合社会主义高职院校的要求,进而影响其职业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育人理念缺失。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重教书轻育人,不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关心,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心理状况更是一无所知。二是,功利思想严重。部分教师价值取向功利化趋势明显,有的教师对教学工作缺乏热情,得过且过,他们只重视业务学习,轻视思想道德修养。三是,爱岗敬业精神缺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少数高职院校教师敬业意识差,爱岗敬业精神缺失,放松对理想的追求和世界观的改造。四是,学术不严谨,学风不端正。利益最大化的价值目标使有些青年教师为了追求个人名利,过分看重科研和职称等问题,做学术时敷衍了事,态度不求严谨,将学术研究功利化,论文剽窃抄袭、弄虚作假、粗制滥造,甚至发生学术买卖。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缺失原因探析

(一)人生观和价值观失衡。

面对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关系、利益格局的变化,由于社会收入制度,分配制度的不完善,部分青年教师受到拜金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偏差,理想信念出了问题,心理上出现了严重扭曲和失衡。

(二)对教学和科研的侧重。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中心工作,具备深厚的知识底蕴和丰富的教研技能,是高校教师的重要素养,至于师德修养如何却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教师比较“敏感”的问题,如职称、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评审中,一般也只注重其科研、学历,很少把个人的政治素质、师德、师风方面的内容列入考核范畴。这在无形中助长了教师重業务、重科研、轻师德、轻修养的倾向。例如,2013年在网络传的沸沸扬扬的台州市电大某教师,在担任大学教师期间买卖论文;在婚姻存续期间包养二奶的行为,给社会环境带来了恶劣的影响。

(三)教育评价体制不健全。

由于教育教学缺乏量化标准,而科研容易量化,因此科研指标在各高校几乎成了唯一的标准。为达到科研指标所规定的数值,各高校对科学研究给予名目繁多、“令人心动”的倾斜政策,如科研编制、项目经费、科研成果奖励以及在评职称、核定岗位时科研成果数量的“一锤定音”等等。在这种抓教学默默无闻,搞科研名利双收的情势下,青年教师对自身的师德建设就更加忽视。某高校,34岁的林老师在最近的一次副教授职称评定中失利,原因是他在留校任教的3年里,教学虽然成绩突出,但由于科研成果与其他候选者相比不具优势,最终落选。林方非常受挫,同时又有很多无奈和心酸。林老师倍感焦虑和迷茫,“现在高校处处都用职称说话,在这种境况下,我没有办法平等地对每个孩子,了解他们特有的情感世界,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时时体验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时时感受到努力得到的肯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三、加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师德学习,推贤崇德,提高师德建设的自觉性。

高职院校应结合青年教师的思想实际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组织青年教师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观,培养他们对教师职业的责任感以及献身精神,克服重才轻德倾向,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同时充分利用校园里的各种宣传工具,加强师德师风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以德治校,以德育人。

学校的师德建设是一个塑造人格的系统工程。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教师的思想观念趋向多元化,价值取向趋向多样化,如何有计划、有重点地强化师德教育意识,从内容上、观念上、方法上有新的突破创新,使师德建设不流于形式,取得实效,高校的办学理念至关重要。重道就必须尊师,只有全体教职员工转变办学理念,以学生为本位,以教学为本职,真正在校园内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我们的老师才会认为教书是一门艺术,一种事业,而不是将其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

(三)健全激励机制,加大榜样宣传。

加强师德建设,还必须高度重视师德制度的建设,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激励与评价机制,对教师的教书育人行为进行规范,充分发挥法规制度的约束作用。要通过制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订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师德标准,使师德建设进一步落实到实处。

在教师的职务职称晋升中,应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规定;在教师年度考核中,通过评选年度院级“优秀教师”、“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教育工作先进工作者”等方法,树立先进榜样,宣传他们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在岗位津贴、业绩酬金、职称职务晋升等方面加大对师德评价好的教师奖励的力度。通过健全制度,完善机制,才能真正收到奖勤罚懒、奖优抑劣的效果,为师德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例如,为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提升热爱教育、奉献教育的职业使命感和职业荣誉感,2015年9月,河南省教育厅和河南省教科文卫体工会联合开展了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大大激发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四)关爱教师,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加强师德建设要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良好的育人氛围包括:优良持久的校风传统、共同追求的理想目标、敬业奋进的校园氛围、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导向正确的道德舆论、坚强有力的思想工作等。

一方面,学院要充分发挥工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的桥梁、纽带作用,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载体,寓教育于活动中,强化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理念;通过宣传师德先进典型、举办师德报告会、组织师德演讲、征文活动等,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使教师在各种活动中得到熏陶和教育,形成人人重师德,个个讲师德的良好氛围,让广大教师真正地感受到教书育人的乐趣。

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教学实践环节,在相互促进中推进师德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最终是体现在教育教学等实践环节中,学院应督促教师努力加强自身业务能力,潜心钻研业务知识,练好基本功,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精心组织课堂和实践环节,关注专业和学科的最新发展,及时将更新的知识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同时,要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和教育。通过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教学交流会、教案评比、讲课比赛、专家讲座等方式,为教师搭建交流提高的平台,切实做好教师培训、国内外进修和攻读学位等方面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教师成为追求真才实学的榜样。

参考文献:

[1]许娟,曹晓锋,孔祥云,王丹丹.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策略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1:110-111.

[2]杨焱.民族地区高等院校青年音乐教师价值观取向思考[J].当代音乐,2015,20:115-116.

[3]庄瑜.师范生课外活动视域下的师德养成探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05:57-60.

[4]赵金瑞,李大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2,05:79-82.

[5]林碧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設理路[J].思想教育研究,2015,05:63-66.

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学习资料 篇4

新时期师德的内涵

师德,一种朴素的解说:教师的职业道德。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师德,如“当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为人师表,教学相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师德古来有之,且不同的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

在今天,我们认为师德是社会公德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既符合社会规范,又具有教师职业特点的一种行业公德。它是教师群体的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行为的总和。今天的师德是对过去师德的继承和发展,师德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着的,是与时俱进的,它一方面是经过长期的积淀被提炼出来的,另一方面必然要反映出各个不同时代的特征。也就是说,不同时代的教师必然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精神风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对师德必然赋予新的内涵。

当今时代的鲜明特征是改革开放。当今时代的突出特征是民主与法治。今天的教师,不但应有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还要努力拥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及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的道德意识。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必须深刻理解师德的内涵,加强师德修养,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更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指明了方向。提高当代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势必要求一支素质好、品行端、水平高的教师队伍,这也是师德建设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既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思想品德的培养者,学生心理的保健者,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师,又是以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以身立教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培养“四有”新人过程的感召者,也就是师德建设为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的具体体现;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学校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基地,能否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优秀的人才,关系到能否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师德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的具体体现。

新时期师德的内涵。

品德高贵。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今天的教师必须具有为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的坚定信念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坚定高尚的情操,廉洁从教,精于教书,勤于育人;具有“不带半根草去”的行知精神;坚持不断探索,努力进取的人生态度,确立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贡献自已聪明才智的理想,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今天我国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较过去有了实质性的提高,但是,就全社会的不同人群的相对地位说来,还不尽人意,尤其是我国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和一些农村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还急需改善。对于长期坚持战斗在老少边穷地区的教师来说,他们的品德是高贵的,是值得人们尊敬的。

学术高超。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要求教师学识渊博,学业精深。“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而且是‘常流水’”。教师一是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二是要有广博的相关领域知识,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结合力,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三是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及时吸收、存储学科前沿知识与研究成果。作为一名教师,不管是高校的还是中小学的,在认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自觉进行教学研究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其旺盛的学术钻研精神,永葆学术青春。新时期呼唤教学型和科研型的“双师型”教师,这是新时期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师德建设的必然要求。教师要顺应时代的要求,把学术水平的提高作为个人师德修养的重要任务来完成,否则,师德建设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教师要有创新教学理念。教师有了创新教学理念,才能勇于在教学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按照传统的师德观念,教师只要将教科书上的理论讲解好,学生明白,就是负责任的好老师。但是在今天,学科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研究性”教学理念被提了出来,要求教师树立“授课而非授书”的思想。教师还要严谨治学。讲课是科学、是艺术,也是创造性劳动,更是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体现。要讲好课必须精心组织教学,备课是教学组织过程中最重要环节。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是教师严谨治学的重要方面,敢于管理课堂纪律,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爱护,是基本的师德。

创新能力也好,严谨治学也好,都体现了当前教师的基本素质,也充分体现在新时期教师学术水平上。很难想像一个学术水平不高的教师,能具有创新教学的理念,能够展现严谨治学的精神。

技能高手。作为新时期的教师,一是要有科学的施教知识,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方法等教学知识,把教学理念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的统一起来。二是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和应用。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三是有创新的精神,积极开展教育和教学科研,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耕耘中拓宽视野,在执教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

师表高尚。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我国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不仅要有这种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敬佩,还要有极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用个人的实际行动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教师应把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起来,以身作则,行为示范;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仪表端正、举止文雅,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他们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奉献高举。教师的工作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利他的工作,他不可能获得直接的财富,改变自己的物质生活;同时,工作质与量也很难定量化、数字化。因此,教师要有一种奉献精神。要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上的某些利益关系,要注意把对物质追求动力升华为一种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成就感。坚决地反对把师生关系视为金钱关系。满腔热忱地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敬岗爱业,从而升华为崇高的师德。要把个人主义,利已主义的意识转化成为个人对职业的奉献精神,把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充分认识只有社会整体利益发展,个人利益才能充分发展。当意识升华为奉献精神时,便会自觉地通过自己辛苦劳动,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教书育人、培养英才,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作出崇高而神圣的贡献。

师德师风建设学习活动心得体会 篇5

教育家胡昭广先生说:“教师是一种精神。”我们进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就是要培植高尚的教师精神,培育健康的教育风气。xx镇中心学校自2010年市教育局启动的师德主题教育以来,以主题教育为主线,将师德建设虚功实做,丰富师德教育的内涵与外延,让主题教育落地生根。

一、健全师德教育机制,形成精细化套路

镇中心学校根据全镇教育系统提出的“精细管理”目标,以精细化的师训套路保障师德教育的有序、完善、实效。

一是突出示范性。师德师风建设,首先是领导带头,党员示范,领导的以身作则就是最好的师德教育。宛市中学校长张昌文率先当好“特殊学生”教育的有心人。他用爱心温暖八(4)班孤儿特困生,让性格孤僻的陈某脸上有了灿烂的笑容,成绩直线上升。他用耐心感化九(5)班患有多动症的问题生李某,学生倍受感动。宛市小学教科室主任易翠娥,虽然年轻,却成为最受学生喜欢和获得家长一致好评的班主任,她在认真抓好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从不怠慢学生,带出了一个“学习示范班”,雅行教育与学科成绩成为学校一面旗帜。全镇中小学“有影响力与公信力”的优良班子创建活动,起到了良好的引路作用。

二是突出特色性。全市教育有主题,全镇教育有主线,学校教育有特色。我们要求各学校目标引领,细化措施,注重可行,凸现特色。xx中学围绕“廉”和“礼”写文化篇章;xx小学突出“善”与“雅”做实精神引领,复兴场小学围绕“关爱单亲留守学生”活动,开展“孩子终身受益探究”;采穴小学围绕“环境陶冶情操”教育活动,注重“身教胜于言教”。

三是突出实效性。我们落实和强化了师德考核和监督机制。把师德建设纳入学校和教师的考核体系。每学期结束,全镇各校严格进行师德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中。其中,师德优秀教师比例控制在教职工总数25%。评选结果公开公平,并配以学校“师德问题报告”制度和“师德不良劝诫”制度等。严格公平的师德考评重在拷问教师常规师德细节,教育和引导师德规范。

二、助推读书学习风尚,打造学习型团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xx镇将打造学习型校园作为师德建设的切入点与突破口,努力营建学习之风。如何让师德学习不成为教师的负担,让教师在师德学习中不觉得枯燥,让教师真正乐于学习并学有所获学以致用,我们在三个方面别出心裁:

一是科学规划,结合校情现状。全镇师德学习计划,做到五个结合,一是结合全市教育主题,二是结合“作风见效年”“作风促效年”活动,三是结合“家校共筑育人桥”活动,四是结合“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五是结合“高效课堂的课程改革”。在学习时间的安排部署上,做到不影响常规教学,不影响质量工作,不影响教师休息,不让教师感觉是负担。在学习形式上,自学,讲座,视频观摩,反思,交流,实践等丰富多彩。

二是精选内容,关注教师需要。要让教师不把师德学习视为负担,变被动学习为自觉参与,关键在于学习内容的去虚务实。因此,我们站在教师的角度精选学习内容,让学习专题适应教师的心理需要。围绕2010年主题教育“敬业·乐业·惜业”,我们组织全镇中小学教师集中观摩“教师礼仪规范”礼仪教育视频和“告诉孩子你真棒”赏识教育视频。细腻的教育阐述和生动丰富的案例教育人,影响人。围绕2011年主题教育“爱国·爱校·爱生”,我们从打造书香校园的角度切入,精心拟定五个专题,分别是“热爱生活,善待一切”、“修养师德,心理健康”、“德显于行,法在心中”、“育人育心,引领雅行”和“激活学生,赢在课堂”。专题学习以《中国教师报·教师生活周刊》、《中国教师报·现代课堂周刊》和《送给教师的心灵鸡汤》这两报一书为重点,学习内容的新鲜实用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普遍欢迎。

三是丰富过程,突出教育反思。在学习活动的形式组织上,我们做到了观、读、听、写、论相结合,并搭建起校报、校刊、校网、校专栏、校论坛“五大交流平台”。记笔记,写反思,谈观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xx中学,xx小学的校园网开设“师德教育”专栏,定期发布师德学习材料和老师们的学习体会。特别是xx小学,校园网上刊发教师的一年多来“心理健专题”“专业成长专题”的教育反思和教师随笔近100篇,且几乎全部是原创作品,非常难得。xx中学、xx小学分别利用校刊《南河》、校报《雅思》作为老师们交流学习的平台,调动了一批教师的学习与反思积极性,xx小学的校报《雅思·师语》成为对外展示教师素质形象,才情心灵的窗口,受到师生和家长的关注与欢迎。xx中学的“廉政文化”专题学习,做到教师人人有笔记,党员人人有论文。xx小学的教师论坛与青年笔会,“做一名有故事的教师”、“做一名有素质的教师”、“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做一名有追求的教师”一路走来,让一批青年教师成长起来。xx小学有21名青年教师建设教育博客,学校每年举行一次优秀教师博客、优秀博文评选奖励活动。

此外,我们在外出学习、参加各级培训、听专家讲学方面不吝啬经费,积极选派教师外出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水平。如今,读书学习正在成为这些学校教师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他们的“书香校园”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上级开展的论文评选、课件竞赛活动,教师主动参与撰写和制作,xx中学涌现一批积极原创教学课件的青年教师,xx小学在前不久举行的“我与我的书”征文活动中,青年教师人人参与读书写作,仅此一校就评选上送优质原创征文12篇。

三、营造争先创优氛围,彰显同伴影响力

同学生一样,每一名教师都是富有个性的教师,每一名教师的教育程度、成长环境、人生追求不同,必然在师德修养与学习提高的过程中存在差异。因此,我们不求人人能达标,但求人人能进步。让一批人先站起来,用教师影响教师是我们师训工作的又一着力点。

一是个性化的考评。领导导面,镇教育工会联合会牵头,联合政工部门坚持每学期一次干部考评,述职述廉,民主评议,并将考评结果与干部调整任用挂钩。教师层面,全镇教育系统分阶段与重点评选“有责任、有爱心、讲奉献、有素质”的教师。xx中学坚持期中、期末两度评选校内评选“日常出勤奖”、“教学质量奖”、“优质服务奖”、“值日安全奖”。xx小学则直接面向日常管理细节进行考评,如“优秀博客奖”、“信息技术运用奖”、“学风示范班”、“项目贡献奖”。

二是旗帜鲜明的宣扬。全镇《xx教育信息》,采取“编者的话、公示公告、人物风采、人生感言、交流平台”等五大栏目,系统报道了xx镇师德先进教师的先进事迹和先进学校的先进做法。全镇各校分别在校园醒目处辟专栏、登照片、展事迹。xx中学、xx小学利用网络、校报校刊进行宣传,让教师形象高高地屹立在同伴、家长和学生的心中。

三是厚重的奖励。在xx,先进教师外出旅游考察已形成制度并坚持了四年。学校每年用于奖励各级各类优秀教师的经费达到了近2000元/人。这一举措很好的促进了全镇教育系统争先创优氛围的形成,优秀教师感到有为有位,自豪自尊。

师德师风学习建设体会 篇6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还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应该是无私的。

面对窗外的灯红酒绿,教师更应该以陶行知先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激励自己,坚定选择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人生之路,只讲奉献,不求索取,敬业乐业,无愧于“教师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美誉。决不能让一些不良风气玷污教师这片净土,影响学生纯洁心灵的塑造!

浅谈师德师风建设 篇7

怎样才能当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呢?我个人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 要有健康的心理

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 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必须具备四个标准: (1) 广泛的活动兴趣。 (2) 融洽的人际关系。 (3) 健康的情绪体验。 (4) 稳定的工作热情。

2 热爱教育事业, 献身教育事业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春蚕”, 意在表达教师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 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 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 彻底清除“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 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 像陶行知所说的那样,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无论何时, 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 投身教育事业, 我终生无悔。只有基于这样高品位精神境界的信念, 教师才能支撑起乐业、敬业的精神。

3 热爱学生

教师应该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是一种理想与情感, 爱生才是实施教育的基本触发点和着力点。陶行知先生说:“待学生如亲子弟”。爱是教育的基本要素,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师只有热爱学生, 才能教育好学生, 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因此, 爱生是衡量一个教师师德水平的一把基本尺子。

4 为人师表, 教师必备的人格魅力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 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作为人民教师, 负担着全面提高国名素质、提高全体人民, 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 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 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 教师自己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学生文明礼貌, 教师自己言谈举止切切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 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守则。否则, 光要求学生, 而自己又不身体力行, 学生就认为这样的老师言行不一, 出尔反尔而不可信赖。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正说明这个道理。“教师无小节, 处处做楷模”。我们时刻要牢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形成一种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5 教好书

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就必须把书教好。陶行知先生说:“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抱什么态度, 对掌握业务专门知识抱什么态度, 这也是师德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渊博知识。面对当今时代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科技的飞跃, 以及学生成长对“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的挑战, 教师如果不强化“自育”意识, 自律自爱, 持之以恒, 力学苦练, 做到“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 要“为人师表”, 恐非易事。所以, 教师要有进行教育所需的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仅仅熟悉教学大纲和本学科内容是不够的, 教师的知识应比这宽广得多。通常说,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必须有一桶水”, 就是这个道理。故此, 当代师德对教师的要求也包容了“勇于和勤于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这一内容。

6 育好人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教书是手段, 育人是目的。因此, 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 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 而应是一个教育家, 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工程师是通过教学活动, 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觉悟。这就要求教师, 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以教育为首, 五育并举, 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7 教师还要乐于合作, 善于合作, 珍重全力

现代教育是一种集体协调性很强的职业劳动, 教师的工作需要竞争, 更需要合作。竞争促进了教育发展的繁荣, 为教育增添了活力。但教师又要乐于合作, 善于合作, 珍重合力。学生的成长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决不是一个教师的劳动成果, 而是教师群体和家长、社会积极力量通力协作下的群体劳动成果。教师只有善于处理好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社会积极力量的关系, 才能减少教育过程中的内耗, 从而形成取向一致的教育力量。只有在教育合力作用下, 教师的劳动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率和效果, 从这个意义上看, 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也是当代师德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之一。

8 教师还应有高尚得人格, 端庄的仪表, 优雅的风度

教师高尚的人格, 大度的仪表, 优雅的风度具有无穷的感召力, 亲和力。教师高尚的人格来自教师的道德修养;教师端庄优雅的仪表、风度、气质来自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师只有以协调的人格美、仪表美、风度美, 才能以德立教, 以身示教, 塑造出当代教师的美好形象, 造就新一代的师魂。

综上所述, “德为师之本”。作为一名教师, 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 精湛的技艺, 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师德。师德是教师的灵魂, 是教师的生命。教师是学生的榜样,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很深的影响。教师必须不断培养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 不断加强师德建设。

摘要:师德师风建设是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大事。在此通过学院组织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 理论联系实际, 提出了提高人民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教师,师德师风,对策

参考文献

[1]陈宁.师德建设:多视角分析与构建[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08.

浅谈师德师风建设 篇8

关键词:师德;师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a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0-0123-01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肯定了教师的重要性。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素质,重在师德。大力弘扬良好师德是教育永恒的主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每一位教师在继承和发扬敬业和奉献的职业传统美德的同时,都应该在自己的学识、能力、仪表,特别是教育观念上完成自我更新。在育人的同时,不断地“自育”,重塑21世纪教师新形象。

热爱、关心学生历来是教师师德的一个核心问题。热爱、关心学生是多方面的,在思想道德品质方面,教师要对学生循循善诱,耐心细致的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尤其是对表现较差的学生做好转化工作;在生活上,教师要无微不至的关心学生;在学习方面,教师要对学生指导有方。即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改进陈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轻松有趣,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

1为人师表

李岚清副总理最近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预备铃一响,教师就提前到教室门口等待等等。看似区区小事,实则细微之处见精神做表率。为人师表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爆发的内驱力不可估量。因此,为人师表是当好人民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2“身教”重于“言教”

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移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他的教师,而且也是他的知心挚友,感受到你对他的友谊和信任。一言以蔽之,好的教师应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感动学生,使他们愿意以你为榜样,去一步一步地、扎扎实实地走自己的希望之路、未来之路、人生之路。

3敬业精神

具有敬业精神的教师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呕心沥血对工作一丝不苟。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做出贡献。

教师工作的纯熟性源于他的积极进取和勤奋敬业精神,只有乐教勤业的老师,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才能为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乐趣而深深吸引。我越是勤奋工作,越是能体会到教师工作的无穷魅力。

4热爱学生

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学生也就会尊重教师。现代教育应当是“爱心”教育、情感教育,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热情洋溢的教育环境,以和蔼可亲的教态、关切关怀的语言,温柔亲和的目光组织教育活动,由只提要求到多给关怀,由一味指责到千方百计让学生品尝成功。笑着面对学生,就会使学生兴趣盎然,精神饱满,减少沮丧,获得成功。如果发现学生做错事或成绩差,就恨铁不成钢,不去积极帮助分析原因,而是一味训斥、向家长告状,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抗情绪。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广交朋友,多开展谈心活动,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在学生面前勇于承认自己教学上的不足和工作中的错误,用爱去赢得一切学生的信赖。

赞可夫指出:“当教师的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学生。”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有崇高师德的教师都有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道德观念。

总之,教师通过加强师德修养,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只有不断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真正做到寓德于教,为人师表。

Discussed Shallowly the Teacher’s Ethics Teacher Wind Constructs

Zhang Chunyan

Abstract: Promotion nationality’s hope in education, promotion education hope in teacher. Teacher quality, again in teacher’s ethics. Brings honor to the good teacher’s ethics is the education eternal subject vigorously. The teacher only then renews unceasingly, sets an example, takes the lead to hang Fan, achieves truly lodges germany to teach, to be a teacher by worthy example.

师德师风建设学习心得 篇9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我们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人们把教师比喻成“蜡烛”,是啊,教师就是照亮别人,充实自己。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辛勤的劳动,促进了同学们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文明,这是很大的成就,作为一个老师,我很骄傲,很自豪,我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中的一员。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学校一直倡导“耐心、爱心、理智、宽容”。我们也一直谨记这些。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在教育教学当中,我们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伟大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我们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4

理化组 许梦琪

孩子,我等你们慢慢长大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生是教师工作的目标,学生在学校里,就是校园大家庭的一份子,为了把每个学生都纳入到大家庭中,我们必须用爱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寿春这个大家庭,因为寄宿制的特点,不仅仅让我们有充裕的时间接触学生,更是将我们与学生的相处日常化,点滴化。食堂里,我们与学生同吃同坐,还不忘提醒他们心爱的大鸡腿与素菜更配哦。宿舍里,看看孩子们被子是不是薄了,衣服是不是穿少了,催促他们快点洗漱早点上床休息。班级里,时常转悠,就是因为总是不放心。是的,我们一天都围绕着学生,当然,我们的身边也不乏来自学生的爱,他们知道啊,他们的老师上完第四节课,当他们去食堂吃完饭回到教室,老师怎么会比他们还迅速已经在班辅导个别学困生,他们毫不犹豫的塞个饼子,塞个面包到我手里。我们彼此关心着,我想这一点,每一刻寿春的校园里都上演着,每一位寿春老师都践行着!每一位寿春学子都被呵护着!每一个寿春老师也同时被学生爱戴和尊重着!

师德师风建设学习心得体会 篇10

范小慧

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师德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师德失范的几种常有的现象:一是我们教师现阶段难以转变的现象——教育观念陈旧。这种理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框框里,只重视学生的智育发展,怱视了学生人格的培养。二是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质。如果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质,就容易出现不良的现象,轻者对学生恶语中伤,重者对学生进行体罚。三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缺乏爱心,不能像关爱自己的孩子那样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四是教育评估的机制还陈旧,仍然以应试教育为核心,学生的考试成绩好家长高兴,升学率高教师及学校皆光荣,因此教师承受着应试教育的沉重压力,延缓了师德建设的进程。因此,加强师德建设的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搞好教育的行风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

通过师德建设月一系列活动的学习,我有了深刻的体会,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劳动体现了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长期性、示范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个人认为,教师素质好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高水准人才的最基本品质。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感和品质。

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从我校的教学情况来看,不少教师已从旧的教学观念中争脱出来。他们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我们班有一个李宁的同学,学习成绩还算不错,但是他有些行为就让家长操透了心。

我觉得新时代的师风师德应该与传统的标准揉在地起的。比如当班主任的要做到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严历并不是苛刻,老师虽也有七情六欲,但不能把学生当作发泄的对象。师生关系已发生了变化,以前的学生对老师是绝对的服从,而现在要求师生平等。这是时代对教师提出 的新标准。

通过这次学习,我更进一步认识到,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认真学习,勤奋工作,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业务钻研能力,按事物发展规律,完成好时代赋给我们的任务。

师德建设整改措施

范小慧

这次通过学习有关师德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和先进教师的先进事迹,反思自己,觉得自己从教十数年来,自己的表现在示范方面做得还有不够之处,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我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

1、我做为一名人民教师,自始至终坚持教书育人的方针,要正人必正己,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2、在教学生涯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民族复兴的理想和信念,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认真学习有关宪法和法律法规,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引领和影响学生。

3、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道德,以培养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站在时代的前列,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把本职工作、个人理想与祖国的繁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4、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地改进和创新,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和新时期社会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不断地改进和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时代感,增强针对性、实效性,讲究实效,克服形式,并自觉地按照师德规范要求履行教师的职责。

5、要多读书、多看报。活到老、学到老,要积极努力地上好课的同时,主动参加学校科组的教研活动,积累下来的教学经验应用到教学中去。

6、尽心尽责作好我分管的工作,对不良现象和错误行为要大胆批评、指出,为教育事业自己的力量。

7、关注学生,爱护学生。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注重人文关怀,精神扶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具体表现在对学生的人格的尊重上。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8、注重小节,修炼人格。教育无小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关注的方面,往往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而这些作用又往往是通过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实现的,因为学生眼中的教师都是具体的,而教师又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式人物”。所以,我们必须注重从小节抓起,重视人格的修炼。以上是我对自己参加工作以来在教学方面针对自己的不足制定的一些整改方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将努力克服不足,从新认识自我,从新定位自己,从思想上、行动上彻底改变自己

师德建设整改措施

侯全俊

师德建设心得体会

中职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探索 篇11

【关键词】中职学校 师德师风 考核机制 监督机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B-0016-02

中职学校的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还应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培养教育。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教师就是他们的榜样,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造成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对学生最具有影响力和说服力,对学生起着吸引、示范和导向的作用。要履行好教师的职责,教师应具有高尚的师德师风。本文就中职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进行探讨。

一、中职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学校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一个载体,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应起到搭建平台、引导、监督的作用,然而部分中职学校并没有履行好这一职责,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师德师风的培养机制不健全。受多元文化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教师出现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生活腐化等有失道德风范的现象。然而,面对教师中的道德失范现象,学校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学校每年往往都会开展多次教师专业以及教学技能的培训,然而对于师德师风的培训相对比较少,没有成型的师德师风培训模式,有的学校甚至不曾开展过任何关于师德师风培训的活动。这导致教师师德师风无法提高,甚至出现失范的现象,从而造成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受到影响。

(二)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大多数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分开,即教学由专职教师负责,德育由班主任负责。这样的管理方式往往使专职教师只专心上课,而忽略了学生的道德教育,忽略了自身道德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即使发现有的教师有违反学校纪律的行为,校方往往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私下处理,因为要顾及学校的外在形象,稳定教师队伍。但是这样处理的后果并没有起到震慑和警示作用,只会使部分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继续滑落,而学生可能由于教师师德师风的欠缺,价值观、人生观也会受到消极影响。

(三)缺乏有效考核评价量化机制。多数学校评价老师的师德师风是学生给教师打分、教师之间相互打分,评价指标较为单一。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受学生欢迎的程度和获得学生的好评,课堂上主动迎合学生的喜好,却忽略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在同事之间的互相打分评价时,由于缺乏量化评分标准,很难做到公平、公正的评价,有的是提前做好相互约定,有的是碍于同事的面子,有的则是忌惮上级的权威而在评价时一律给了好评,但是在存在竞争关系或者有矛盾的教师之间,往往也可以看到一些不公正的评价,甚至是恶意的中伤。这种相对单一的考核评价体系,往往很难真正体现出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

二、中职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对策

针对当前中职学校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培训。师德师风建设是新常态下社会和学校对职业教师提出的迫切要求,更是推进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和中心内容之一,应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对教师师德师风的培训,大力提高教师师德师风水平。例如,教师上岗后,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师德培训,让教师在培训学习过程中增强责任心,提高职业道德素质。通过技能培训和师德师风的培训,进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改善师德师风现状。

(二)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监督机制。中职学校要对教师队伍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避免教师出现违纪行为,违反教学准则和道德约束。学校应加强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监管,开展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结果与教师职称的评定等方面挂钩,实行教师择优上岗制度,不断鼓励教师自我加压,严格自律。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小组,负责规划、组织和落实教育活动,成立师德师风督导小组,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师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在校园网内建立“师德师风监督网站”,鼓励学生对教师师德师风进行监督,教师之间相互监督,通过监督机制的完善,教师完善自身道德修养,严格遵守教学行为准则,践行师德师风要求。

(三)完善师德师风的考核机制。在师德师风建设的过程中,学校组织相关的人员成立师德师风领导考核小组,制定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小组按照师德师风考核方案的要求,结合教育教学管理和培养要求,制订出行之有效的量化评定方案,实事求是地进行考核。发现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要严格进行处理,并记录在案。此外,考核评价教师德师风要从多角度进行,多方面评价。评价方式有学生评、家长评、自评、教师互评、考核领导小组评,各占一定比例。评价指标包括思想政治、业务能力、职业道德三方面,以职业道德为考核重点。各项综合起来的分数作为最终的评定指标。对于表现良好者,给予师德师风模范称号,并给予物质上的奖励和精神上的表扬,鼓励教师向这些标兵学习。师德师风考核的结果将作为职称评定、薪资待遇的参考,以此刺激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师风水平,督促其做好本职工作。

此外,在已有基础上还可增加一些举措,如在师德师风培训方面采取青年教师“一对一”培养和安排校内的师德标兵为全校教师做讲座、树标杆;把科研和教师参加或指导的各种活动技能比赛纳入师德量化考评;以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切入点,制定包括政治思想、业务技能、关爱学生、刻苦研修、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廉洁自律等方面的评价指标,采取目标式引导,目标分固定和自选两部分,并实施量化式考核以及建立校内学分制考核评定等。学校成立的教育教学督导组,要改变传统的“只督不导,只管不培”的现象,改为“管培结合,以培导为主”,这样才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同时,还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如通过校园的广播、简报及橱窗宣传,让全校师生耳濡目染。最后,还可向国内外一些在师德师风方面做得较好的学校学习,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借鉴它们好的方面。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应结合中职学校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切切实实地开展,落到实处。良好的师德师风应该深入每位教师的心中,体现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之中。学校应切实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长期工作来抓,促进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郭秀梅.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

[2]吴鹏.关于中职校德育工作中的师德师风建设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14)

[3]刘彦.中职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及路径探求[J].职教通讯,2015(5)

[4]陈洪福.浅谈中职学校师德师风建设[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20)

[5]张然,王利,黄伟,等.高校师德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4)

[6]丁宁.中职学校师德师风考核评价机制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27)

[7]田爱丽.我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大爱精神与师德师风建设 篇12

什么是大爱?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教授认为:“大爱, 其实是说一种宽松、宽容的环境, 一种以人为本的爱心。”[1]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教授认为“大爱, 是指一种以人为本的爱心, 一种宽松、宽容的环境, 一种大学的气度, 鼓励追求真理和不断创新的精神。”[2]

大爱精神, 即无私的爱。爱是真正教育的依据,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 才能打到心的深处。”[3]它是具体的, 表现为责任心、耐心与信心。是一种宽松、宽容的环境, 是一种超越本爱和人爱的理性的爱, 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大爱意味着宽容, 也意味着责任和使命。大爱更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在高校弘扬大爱精神还表现在: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具有团队精神, 共创文明校风。

教师是人类精神生命的重要创造者, 是人类灵魂工程师, 这是高校开展师德师风建设自身发展的要求。在高校, 教师面对的是成长中充满生命活力的青年。他们在个性心理上, 自我意识趋于成熟, 并且具有极强的自尊心、独立感。因此,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要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 循循善诱,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以人格培育人格, 以灵魂塑造灵魂, 以人来促进人的发展。同时要热爱学生, 了解学生, 诲人不倦, 极力使他们主动接受社会的道德要求, 产生内在的道德认知, 成为勇于创新的新型人才。只有具备大爱精神的教师, 才能更加热爱教育事业, 同时也只有爱事业的教师才能爱学生。因此, 师爱就是师魂。弘扬大爱精神是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 高校是人才、技术、信息、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交汇中心, 是社会文明的源头, 是传播科学思想, 开创文明新风的地方。在高校, 弘扬大爱精神, 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是服务”的大学精神和新型的“教学观”“师生观”的体现。

1.“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人本理念”是当代重要的教育理念, 在高校, 一要破除师道尊严, 消除等级观、支配观, 尊重学生, 平等待人;二要与学生互动对话, 要善于兼听博采、广吸并纳;三要讲宽容, 不搞“单一模式”, 不提“唯一标准”, 有容人之量, 能宽待学生。

理念决定学校形象, 也决定学校行为, “大爱”是情感和态度, 是对教职工师德工作及教育教学工作提出的明确的要求。因为“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 是教育得以成功的基础, 没有情感, 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蕾沙修女说过这样一句话:“怀大爱之心, 从小事做起。”

教育是充满爱的阳光的事业。母爱给学生以成长的生命, 师爱给学生以发展的生命。在高校, 教育者要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 以诚待人, 以情感人, 以理服人。

2.“教育是服务”的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 是大学的价值追求, 是大学优秀传统的体现, 是大学文化的核心, 是大学灵魂所在。

要将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结合起来, 营造广大学生勤奋学习、积极上进、立志成才的校园环境。学校领导要从大局出发, 充分考虑大学的服务功能, 以教学为根本, 以科研为突破口, 以服务为终极目标, 实现教学、科研和服务的和谐发展。教师将由“传道授业”的“教授”转变为学习行为的引导人、课件开发的设计人、教学活动的主持人、情感交流的协调人、生存发展的咨询人, 这便需要教师扮好角色, 真正具有教育服务“服务员”的意识、觉悟。弘扬“大爱精神”就是要强化奉献教育, 树立教师形象, 要重视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正如梅贻琦先生所言:“凡一校精神之所在, 不仅仅在建筑设备之增加, 而是在教授之得人。”[4]教师是大学精神的主要依托或载体, 大学精神体现在具有一定大学教育理念的教师的价值准则、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上。这就要求教师要以社会主义大爱精神为核心, 调整心态、端正态度, 做到真心诚意、全心全意为教育消费者服务。教育者要了解每一个学生, 相信每一个学生, 尊重每一个学生, 学习每一个学生, 友爱每一个学生, 教好每一个学生, 依靠每一个学生。

3.新型的“教学观”“师生观”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用自己的美好情感感染学生, 激励学生, 努力营造互动式教学氛围。教师要弘扬大爱精神, 热爱学生, 了解学生, 诲人不倦, 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往往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中发展其性格, 从教师的品行中形成其品德, 从教师的威望中完善其人格的全部含义。教师爱学生, 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林崇德认为,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 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 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 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 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 就会‘亲其师’, 从而‘信其道’,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 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教师要站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度, 自觉加强“爱”的教育, 灵活驾驭师生情感发展的航向。要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 循循善诱,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合作, 实现情感的互动, 情感的和谐是课堂中主动思考与创新的不竭动力, 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最高目标。

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中弘扬大爱精神的主要举措

1.加强制度建设, 创建激励和长效机制

首先, 设立校级奖项, 学校在对教师关心的热点问题。如职称评定、竞聘上岗、绩效考核、科研经费审批等方面加大对“大爱精神”突出的教师的倾斜力度, 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其次, 将“大爱”列入师德考核指标量化, 并与个人自评、学生测评、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评定相结合, 增强考核过程的透明度和科学性, 力求做到公平、公正。三是公开公布考核结果。根据考核的结果, 应当给予必要的奖励或批评教育, 奖优罚劣, 以促进师德师风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灵活的运行机制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保障。需要学校党政工青等各级部门、各级领导支持, 管理到位, 齐抓共管并坚持常抓不懈。同时, 可以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师德标准, 充分发挥法规制度的约束作用, 使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落到实处。

2.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强化教师的教育责任感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应弘扬大爱精神的理念, 使教师确立正确的教育意识和观念。教师要严于律己、乐于奉献, 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 真正做到“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同时教师要热爱学生, 真心诚意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当学生的良师, 做学生的益友, 在教育中因材施教, 避免过去教育中存在的工具性、盲目性等缺点。教师的这种责任感, 更多地反映了高校领导倡导的“大爱”精神, 同时也是“严慈、严谨、严格”教风的深刻体现。

学生渴望教师的爱护、关心和尊重, 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 能赢得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和爱戴。这便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 以爱取“心”, 解除他们的烦恼, 以使他们成为一个人格完善、实现自我的人。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谈到教师的责任心时曾指出:“教师得先肯负责, 才能谈到循循善诱, 师生合作。教师不负责, 有的因为教师对教学本无兴趣, 当教师只是暂居, 这种人只有严加淘汰一法。”[5]责任心的培育是一个由外部要求内化为教师自身需要的过程, 是一个社会期望与教师现有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这便需要教师在学习中交流与提高, 践行大爱精神。

3.营造舆论环境, 形成良好和谐校园氛围

以坚持不懈地开展大爱系列理论学习为先导, 强化教师的职责、责任感教育, 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政治理论特别是社会主义大爱精神理论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 树立爱岗敬业、积极向上、教书育人等业绩突出的优秀教师的典型形象, 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 营造以典为范、人人向上的氛围, 从而使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充满生机。

大爱精神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 弘扬大爱精神, 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是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 大爱精神只有通过大学校园文化的各种形态才能体现出来。凡是真正弘扬大爱精神的大学, 其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 如“明德任责”的校训、“好学力行”的校风, 以及一些规章制度等都充满了“人文关怀”, 形成了更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同时也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杨福家.有“大爱”才有一流大学[N].新京报, 2004-06-05.

[2]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点评各名校[EB/OL].武汉大学校友论坛, 2005-11-17.

[3]陶行知全集 (第二卷) [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1:446.

[4]高万祥.大爱陶子, 大德陶子[J].教师博览, 2005 (3) .

上一篇:关于仓管工作辞职信下一篇:职高语文作文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