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治理问题研究

2024-08-14

城市社区治理问题研究(精选8篇)

城市社区治理问题研究 篇1

——以南京市秦淮区社区为例

社区是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而出现,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日益兴旺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形式。随着中国的传统行政体制改革,带来了社区治理的新问题。本文正是在治理理论的指导下,对社区治理问题进行了探究。本文在阐述了研究缘起和了解社区治理相关概念后,以南京市秦淮区中秦虹社区等为例,对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提出了三个问题,资金问题、管理问题等,并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社区治理事关广大社区居民的福祉,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当代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状况表现为治理主体的单一化(政府),治理模式为行政型主导社区,治理体系为垂直科层结构,治理关系为依附与庇护关系。社区治理基本上是在国家制度安排内运作。其治理体制特点为:权力配置集中;自上即下单项进行;“政社合一”;社会被国家结构化。然而,到80年代非国有经济的出现,大量国有企业的破产以及利益集团和民间组织的出现,使城市社区治理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一方面,政府作为社区治理主体为社区提供了政策与法规;另一方面,非政府社区组织日益参与、渗入社区并介入社区活动。传统的“单位制”趋于解体,使得原有的、以政府作为惟一主体的传统单一行政化社区管理体制的弊端逐渐暴露,阻碍了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样便带来了城市社区重构的思考。治理转型是当下一个趋势,表现为政府推动与社区自治的结合。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了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那么,从总体上看,城市社区治理是怎样产生的?传统城市社区治理存在哪些问题?怎样解决?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将治理理论与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现状结合起来,本文以治理理论为视角,讨论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产生与发展,在阐明了社区含义后,以南京市秦淮区其中几秦虹南路等几个社区为例,分析了中国城市社区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并为社区治理提供对策。

[1]

[2]秦淮区社区治理现状

(1)社区的组织结构

街道办事处:秦淮区共有夫子庙街道办事处、双塘街道办事处、中华门街道办事处、秦虹街道办事处、红花街道办事处。我调查的社区分属于秦虹街道办和红花街道办。都是由这两个街道办给旗下分属的八个社区作指导作用。

居委会:《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但在实际的社区管理中存在着居委会行政化的倾向。秦虹区等这几个居委会承担了大量的法律规定外的属于政府行政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居委会配备专职干部,在职期间享受事业编制待遇;等等。

物业公司:物业管理公司是按照法定程序成立并具有相应资质条件,进行物业管理业务的企业型经济实体,是独立的企业法人,它属于服务性企业,受业主委托,对特定区域内的物业实行专业化管理并获得相应报酬。这里,秦虹小区属于莺虹物业;怡馨花园属于城南物业;康居里属于瑞祥物业;等等。他们进行治安管理,负责业主的安全工作等等。

[1]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业主委员会:是指由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业主根据业主大会议事规则选举产生,代表业主利益的组织机构。在调查中,大多数社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但真正起到作用的却很少。

(2)社区的功能设计

社区一般都具有社区规划、社区建设管理、物业管理、环境卫生管理、文化管理、人口管理、安全管理、服务管理等。考虑到居民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3)社区的服务体系

南京格社区的服务体系还是比较健全的,构建了区域性养老、助残、家政、救助、法律、文化、卫生、教育和志愿者帮扶等服务网络和服务实体,在有条件的社区内设立了相应的服务站点,如秦淮社区就在秦虹路段设立了秦虹社区服务中心,更加便民实用。

上面两项数据表示,居民目前对社区还是基本满意的,其中秦虹社区和大明路社区居民反映出不满意。我对社区实地进行调查,发现秦虹社区在服务体系上还是比较完善的,它有独立的社区医院、服务中心等,但是在社区环境方面不太理想。同样,机场路社区环境更加恶劣。龙苑新寓靠街上的一排公寓房几乎都出租用于厂房,因为大明路是汽车特色街区,所以很多汽车修理厂在那里坐落,严重影响了社区环境卫生。但由于多头管理,造成互相推诿,环境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这张图表数据主要反映了居民对居委会的满意程度,居委会是一个社区的载体,居委会管理工作的好坏,居民对居委会工作的支持与否,对城市社区治理来说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图上显示居民们对居委基本是满意的,其中居民对秦虹、大明路、机场路的社区居委会有不满意。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以上一组调查数据反映出居民参与意识问题。在社区治理中,居民自治是现在的趋势。在同个社区里,居民参与意识高低直接影响治理效果。从图上不难看出,我国居民社区参与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

4、总体原因反思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综上所述,在调查的这些社区中,存在许多治理问题,根本原因是体制上的缺陷和社区发展内在动力不足。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作为一个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社会组织系统,距离真正替代政府和企业承担起社会所赋予的管理责任还有较大差距,目前我们不能将社区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也没有走上真正意义上的治理。在治理中,居民应是主体,但在中国,传统思想和现行体制影响下,都没有社区治理参与的意识,最终导致社区发展动力不足,引发了各种治理问题。

(二)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以上实地调查与分析,可以总结出在当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出现的以下问题:

1、渠道单一,筹集资金不足

资金是社区管理的“血液”,如果供血不足,会使得社区建设很难完成下去。《居委会组织法》规定,“居委会工作的经费和来源,居委会成员的生活补贴范围、标准和来源,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规定并拨付。”按照这一要求,居委会的工作经费和人头经费应当由财政解决。按照省委、省政府湘发[1992] 12号文件规定,省市区三级财政每年给每个居委会拨款3000元。但是由于社区的“硬件”“软件”要求,这三千元对于居委会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由于无法运转,各市州、县市区已自行将标准提高到了3万元左右。尽管如此,仍难满足工作需要。

2、多头管理,缺乏统一服务

居民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作为社区治理中的主体,三者分别从社区治理、自治治理和专业治理的角度,共同对社区进行管理。由于社区多元主体都有着不同的利益,在现阶段各主体之间的利益还存在着某些不一致性。(1)在居委会与物业之间。在现实中,一些居民委员会,对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工作不配合,导致物业管理公司工作的开展非常困难。许多社区的物业管理公司对居民委员会也不理睬擅作主张,从而对整个社区的管理带来障碍。同时,居民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对于社区内的一些收费项目、创收措施争相管理;对于难点工作相互推诿,导致社区内许多问题管理不清。(2)居民委员会与业主委员会之间。随着房屋商品化,业主与居民的身份双重化,使得社区内出现一支新兴力量———业主委员会。它是代表社区内一个小区物业全体业主,对接受委托的物业管理公司的物业管理实行监督管理的自治组织。与居民委员会一样,业主委员会也属于自治组织,但两者的性质不同,每个组织所代表的成员数量和目标也有很大差异。居民委员会中可以包括业主在内,可以代表业主的利益,但是,业主委员会却不能代表居民委员会中一定数量的其他住房承租户居民。只有当居民委员会中的居民全部是业主,居民委员会与业主委员会所代表的人是同一类对象时,两者才是没有区别的。当前,居委会对业主委员会干预过多,以致包办代替,业主委员会由于是在房地产主管部门操纵下产生的组成人员带有倾向性,但无代表性,因此就很难代表业主利益开展工作,这些是造成业主委员会与居民委员会关系不顺的主要原因。

3、社会和居民自主参与程度低

社区是与居民生活联系最直接、最密切、最全面的地域,居民才是社区真正的主人,因此居民有权对直接或间接影响自己生活的公共决策表达意见。中国城市基层社区居委会工作一直都是依附在基层政府行政体系下工作的,近来随着城市社会管理体制的改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革,社区有进一步行政化的趋势。当前我国社区居委会工作的方法仍然是主要靠行政化方法为主,结合一定的群众教育、居民组织和机构间的协调。我国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参与的居民结构上,大多是以老年人主,而有技术有专业有能力的年轻人对社区的事情很少关心,即使关心并发现一些社区问题也只是发发牢并没有实际的参与行动。第二,居民参与的深度不够。目前城市社区居民参与还大多只是停留在社区号的卫生建设等事务或已经安排好的活动上,很少能在社区规划和社区建设等关系社区全局的问题上表达见。第三,在城市社区居民中,普遍缺少参与的愿望和动力。

[1]

四、完善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对策研究

(一)国外城市社区治理的经验借鉴

1、国外城市社区治理的主要做法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目标是使社区建设的发展速度与我国的改革进程相适应,使社区成为社会稳定的微观基础。能否实现这一目标取决于上述问题的解决与否。一些国家和地区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很有特色,值得借鉴。

(1)美国的城市社区建设 在美国社会舞台上,主要有三大角色,即政府、营利部门(企业公司)和非营利部门。其中非营利部门又称为非政府组织或者社会中介组织。营利部门主要致力于经济的发展非政府组织主要致力于社会服务和管理,政府则在这两者之间,站在更高层次上通过政策调节、制定法律和财政扶持来实施宏观调控和宏观管理。非政府组织在美国社区建设和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组织是一种群众性的自治组织,与政府没有隶属关系,其领导人的产生也是民主选举的结果它的基本宗旨就是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

(2)新加坡的城市社区建设 新加坡的社区建设强调“以人为本”,突出“家庭”和“邻里”,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在每个居住密集区设点建立“邻里中心”这种基层社区组织,每个邻里中心都集各种文化、娱乐、商业网点和便民服务于一体,为社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中想得到的所有服务。“邻里中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把社区服务和商业功能集于一身,吸引众多企业按市场原则进行投资和运用,拓宽了城市社区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带来了城市现代化的变革。

(3)澳门地区的城市社区建设 澳门也有类似我国内地城镇的“居委会”———“街坊会”,他是一个致力于民间服务的社会团体,和内地居委会受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不同,“街坊会”没有什么上级领导单位,纯粹是一个自发民间组织。“街坊会”十分重视促进居民与政府的沟通和联系,经常与政府有关部门就社会政策、社会服务设施以及许多关系居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交换看法,提出积极建议,并长期与政府合作开展社会福利服务和救灾赈灾工作,积极推动居民参与社会事务和公益事业,其资金来源大多靠社会捐赠及政府财政支持。

2、国外城市社区治理的启示

上述城市社区建设都是较为成功的。其原因在于他们能从各自的国情、区情出发,正确处理社区、政府、市场之间的关系。他们都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组织应履行的功能亦较为明确。同时由于各自情况不同,社区建设资金来源渠道上也各不相同。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首先,美国是政府主导型的典型,换言之,社区建设所需资金主要靠政府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其次,新加坡社区建设的最大特点在于引入市场主体即企业按着市场原则进行投资运作来进行社区建设。相比较而言,澳门地区的社区建设更多地依赖于社会成员的道德,即社区成员互相关爱、无偿捐助和救济。我国没有相美国那样强大的经济实力,现阶段不能单靠政府投入。我们可以学习新加坡和澳门,在引入市场投资前提下,积极教育社区成员,培养其主动参与的意识,同时由政府引导,共同治理社区事物。

(二)完善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措施

1、确定居民角色,强调人本观念

如果说,企业改革和政府管理职能转变是促进社区发展的外在动因,那么,社区居民主体意识的增强就是推动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长期以来,市民一直是作为管理客体被动地接受着来自政府的行政管理,市民没有条件,也缺乏热情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这样行政成本就很高,总是遇到资金短缺的问题。一直以来,资金问题就困扰各社区,光靠外力支持,不是长远之计。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培养居民的社区理念,推进社区治理。有一种关于民主的公民地位的观点把个人看作是在自治过程中扮演更积极作用的分享者。公民的人物超越了自立而迈向更大的公共利益;这是一个角度更广泛、更长期的观点。很明显这种对公民地位的解释对个人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它要求公民具有“一种公共事务的知识,一种归属感,一种对整体的关切,一种与自身的命运休戚与共的社群道德契约。”政府权利下放、增强服务功能、加强人本思想的宣传教育、培养居民自治能力,给予居民治理的空间,并且在社区治理中,让人们负有责任感,产生“社区是我家,人人都爱她”的局面,这样会减少社区治理成本,如此长远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2、明晰社区性质,突现服务功能

从社会生活层面看,社区可以被视为某个居住群体所共享的共同生活区域。这个区域不是硬性限定的,而是围绕社区的生活服务中心自然形成的生活圈,并且,不同的生活服务中心具有不同的辐射范围,因而构成了不同的社区生活圈。社区生活圈是广大居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基本场所。随着单位体制的解体,社会生活从单位生活中独立出来,其中很大一部分的社会生活将在人们居住的社区中实现。因此,现代大城市的社区不仅要在物质生活上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且应该为人们的文化娱乐和社会交往提供服务。与之想对应的就是要明确界定政府与社区居民委员会在社区管理中的职责。管理社会是现代政府的四大(阶级统治、社会管理、社会服务和社会平衡)职能之一,社区作为社会的缩影,政府理当尽责,因此,我们强调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自治管理并不是要否认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而是要求按照社会管理的运行规则,各负其责,协调共进。

所以要致力于把社区建设与满足群众生活需求相结合,努力创新和建构社区的社会生活服务系统。从社会生活多样化、群众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趋势出发,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注重发挥各类社会中介机构和各类社区服务组织的作用,探索以街坊地域为依托,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居民各方共同参与协作的多样化的丰富的社会生活服务系统,切实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一是引人市场机制,发挥企业组织的经营管理效能,通过探索物业管理市场化、环卫保洁市场化等新机制,由企业化组织来承担各种社区生活服务功能,提高社区服务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社会效益。二是培育各类服务组织,切实发挥便民利民的服务功能,通过建立和合理布局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医疗卫生中心、社区生活服务中心等各种组织和机构,推进社区服务的社会化和产业化。三是倡导和发展各类居民互助性、互益性和公益性组织,形成多样化的服务形式,切实满足居民群众多样化的生活需求。

在调查中,秦虹社区的医疗设施很健全。这个社区有自己的社区医疗中心,坚持药品“零差率”销售,“收支两条线”等医疗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机制,让社区医疗告别了“以药养医”的情况,深受秦虹社区居民赞誉。

3、关注结构重组,完善社区组织

以往社区权力发生作用的轨迹是垂直的,是科层式的。随着单位和社区之间的良性互动,国家与社会力量的重新整合,现在基层社区的社会是网络状的,其边界是不确定的,形态是多变的,权力秩序是不固定的。创造新的权利载体,构建现代社会网络组织结构既能以较小的成本增加社区公共品的供给,有利于居民逐步实现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角色转换,促进和加强社区管理。同时,完善社区各项配套改革措施。社区治理本身是各系统,它既是社区发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社区发展的实践过程。而系统本身的本质属性就是要求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要素之间要保持协调运行。社区治理从内容上涵盖社区党建、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社区卫生、社区经济、社区文化、社区环境保护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以系统的眼光来考虑彼此的关系,真正的完善社区治理模式。要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鼓励社区参与,就必须重新构建社区组织。在社区建设中,之所以要将原有的居民委员会改造为社区居民委员会,将居民自治改造为社区居民自治,不仅仅是加上一个“社区”的前缀,更主要的是原有居民委员会和居民自治的范围有限,难以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调动社区各种力量参与社区建设。如存在于社区中的单位对社区的事务不了届,社区组织不能提供有效的服务,缺乏参与社区管理的有效机制,不愿和难以参与社区建设。许多单位因此只是以“施舍”的方式对待社区组织的上焖求助。这就需要通过建立社区自组织,重新界定社区成员主体,为社区不同的主体,如自然人、民间组织、法人团体开辟不同的参与渠道。如建立社区成员大会和代表大会、社区协商理事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等。由于中共党员属于社会的先进分子,是十分宝贵的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在社区组织建设中应该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使党员和党组织在社区参与中发挥带头作用。

(三)居民参与是完善社区治理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社区内在的发展动力是社区居民主体意识的增强,要想真正走上治理道路,光靠以上的结构重组与体制改革是不够的,这就要考虑到实现和完善居民自治问题。居民参与便是完善社区治理的关键,如果进一步思考与探究,对居民自治的完善有以下思路。

1、志愿者服务:扩大居民参与的基础

社区志愿者队伍是社区志愿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造就一直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要力量,也是有效推进我国社区社会工作深入开展的现实需要。志愿者服务能有效的扩大居民参与基础,增加居民与社区的互动。例如,现在的老年人经常没有儿女陪伴与照顾,志愿者就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又如在这次四川赈灾过程中,四川的社区志愿者们发挥着他们的力量。

在社区参与的基地建设中,南京市的“社区志愿服务基地”就有四种类型:以一批有影响的国家、省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依托建立服务基地,如雨花台烈士陵园、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等;以示范点为服务基地,选择一些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展较好的单位为示范建立起服务基地,如市教委老年教师公寓等;在一些公共场所建立教育基地,如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市民广场等,这些地方与群众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为人们所关注;以具有较强性的援助机构为基地,如律师事务所,他的服务朝专业性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领域括展。有了这几种渠道,基地服务就能渗透到比较深的层次,而同时还有社区服务广场的建设,其特点在于服务内容丰富,贴近生活急需,规模较大,面向全体社区居民。这种社区志愿服务的建设对社区治理影响深远,值得借鉴。

2、居民论坛:居民参与的重要路径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社区治理中出现了“虚拟社区”这一概念。虚拟社区从网络技术的角度看,又称BBS或论坛。在这里,居民可以实用自己的ID进行网上交流及信息的查阅。当前,只用一般的管理手段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居民需求,居民论坛正是给广大居民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是居民参与的重要路径。管理者也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及时得到反馈,这种管理成本小但效率高的治理方法逐渐被社区采用。我实地调查的社区基本上全建设了社区信息网,推行电子政务。论坛的建设在今后应该注重信息完备,安全度高,及时更新等特点,以便更好的为社区居民服务。

3、互动合作:社区治理模式重构

首先,要促进社区治理主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积极培育公民社会和社区中介组织,充分发挥社区多元主体的作用,加强政府与社区组织、社区成员的合作。其次,改革政府传统自上而下的权力运作方式,建立政府、社区组织、非营利组织社区成员单位及社区居民之间的多元互动的网络型运作模式,使社区治理组织体系由垂直科层结构转变为横向网络结构,建立以社区共识和认同为基础的,充分发挥社区能动性和自主性的治理模式。总之,社区治理是通过政府与社区组织、社区居民、非营利组织的共同努力改善社区环境,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最终走向“善治”的过程,通过竞争———合作主义,实现社区治理模式的创新将促进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1] 结论

城市社区治理问题研究 篇2

1城市社区治理存在问题

1 . 1社区治理多元主体之间利益不均衡

社区治理多元主体的出现,突破了传统的一元模式所带来的弊端,丰富了城市社区管理的手段和方式,但因为多个主体间需求不同,所谋求的利益不同,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与摩擦也是社区冲突产生的最基本根源。在社区治理中,各利益主体既有各自利益需求,又有共同的社区利益需求。广场舞对于一部分居民来说,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内容,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愉悦了身心,但是跳广场舞又占用公共实施,广场音乐增加了噪音,对于不参与的居民的正常生活影响很多。现阶段,因为跳广场舞引发的冲突不断升级,从最初的争夺公共场地、扰乱社会秩序、相互干扰锻炼的正常进行发展到打架事件,因此解决这一矛盾迫在眉睫。

1 . 2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管理的方式逐步从政府治理向社区治理转变,在此过程中,政府作为管理主体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社区作为城市基层社会的自治组织,主要职责是依法管理居民内部事务,政府需做到下放权力,不直接参与社区的建设,减少对社区治理的干预。但是由于职能转变上不彻底,政府在参与社区的管理中没有正式放手,一般情况下都是政府直接或间接地向社区组织交代任务,社区成了政府的执行单位,弱化了社区本身的自治功能。在职责上,有关规章明确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原则,并规定社区拥有街区综合协调权,但却没有明确相应的保障措施,这些职能部门的业绩还是由区主管部门负责,打击了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1 . 3城市社区治理相关制度与法律规范不够健全

目前社区治理中法制建设存在不健全的问题。现阶段并不存在城市社区管理的法律框架,同时关于社区治理的法律法规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梳理后发现,提及社区治理的法律制度大致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等。但是这些法律制度都不适用于当前社区治理中凸显出来的实际情况,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市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立法呈现空白状态。如在社区服务方面,还没有适合全国范围的社区服务法律;社区管理工作难以做到有法可依、有理可据,很多只能靠政策规定和行政手段强制推行。

1 . 4各社区治理主体之间缺乏一定的合作与沟通机制

政府试图通过明确治理主体来平衡社区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社区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让多元主体参与社区的日常治理工作、社区发展共同问题、社区公共事务,在共事过程中相互协调,相互帮助,共享资源并通过合作达到和谐治理的目标。摒弃之前的政府为主体,社区自治组织、民间组织是被管理的客体,只要参与执行没有话语权的局面。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会出现,各主体为了自身利益相互推诿,不愿承担责任,有了成绩又互争功劳的矛盾。多元主体自治就是要承认参与治理的各要素互为平等主体,强调不是一个权力中心、责任主体,而是表现为多中心的秩序。

2解决广场舞冲突的方案

2 . 1限定时段,划定场所

社区应该对广场功能、作用给予明确的规定,让居民在合理利用的同时自觉遵守社会秩序。对自发性组织的广场活动项目应该由社区部门进行前瞻性的评估,以便提前发现可能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及时进行引导和防范。建议社区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根据现实需求与实际环境,在离小区、校园等人流密集地较远处设置专门的广场舞场所,规定跳广场舞的时间,发布告示加以引导,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2 . 2转变治理理念强化居民自治管理

明确权责,实行“谁组织,谁管理,谁负责”的自治模式,发挥广场舞者们的余热。鼓励社区尝试居民自治的方法,调动居民的组织能力,设计解决办法,相互尊重,充分沟通。让各个广场舞的组织者制定好跳舞的时间,控制好音量,协调好场地。同时保持公共实施的整洁,维护好共同资源。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应当逐步培养民间自治能力。在一些诸如广场舞这样政府不便直接出面的民间组织间利益纠纷中,充分发挥非盈利组织责任人的作用,以组织对组织的形式进行维权,提高沟通效率,化解双方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2 . 3加强法制管理完善规章制度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在1997年施行,文件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高音广播喇叭。”该法适用于城市社区治理的广场舞冲突,同时该法还规定了违反规定的具体行为和处罚标准。因此,对于扰民广场舞,不仅有法律后果,更有执法主体,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法不责众,各地公安等职能部门无法履行法定职责。执法部门收到群众举报,只能以说服教育为主。处理广场舞冲突,首先要强调依法保障权利,依法惩处侵犯他人权利和自由的行为,引导市民在公共场所进行活动时,适当地降低音量,避开其他居民的休息时间,如果可行的话尽量在远离居民住宅区的场所组织活动。对既有的或者新形成的规则和秩序,应当尊重和遵守,坚持在规则下享受自由的正确观念。建议政府职能部门平时加强管理,无论有无举报,都要积极加强巡查,以便对广场舞者形成有效的监督,逐渐提高其自律能力。对于广场舞的活动团队和负责人事先登记备案,加强准入控制,合理控制容量,根据各个活动区域的面积合理确定跳舞人员数量。

2 . 4完善养老服务,通过加大公共投入社区提供便利设施

广场舞引发的冲突折射了中国养老服务的缺位。建议政府要从养老服务做起,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广场舞团队应该主动引入和推广无线耳机,避免噪音扰民。同时建议社区在能力范围内在广场安装噪音自动报警器进行全程监控,并在广场周围有针对性地种植一些消除噪声能力较强的植物,增加公共实施,如换衣室等,为跳广场舞的团队提供便利,让他们感受到社区对他们的关爱,在执法和规劝过程中,能相互理解相互体谅,不至于激化管理时的矛盾。

3结语

本文从基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角度出发,通过广场舞这一典型的案例研究对城市社区治理的特点、局限、关键变量与现实阻碍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在此基础上通过现象看到城市社区发展的趋势,为解决广场舞的冲突提供一定的原则、制度,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即通过国家政府职能转变的契机,协调政府与城市社区治理主体之间的管理职责与权限,分清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做到一定的权力下放,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和社区运行机制,鼓励社区及街道居委会、非营利性组织、社区内的单位等社会组织和居民共同参与社区的治理工作,群策群力,为社区的和谐局面贡献力量,形成国家和政府共同指导、社区依法自治、社会积极参与的社区治理体制新格局,逐步扩大城市社区民主化进行,最终实现城市社区多元主体参与的自治局面。

摘要:该文是在合作治理理论的视角下,结合具体的案例实践对社区治理多元主体模式的实现进行分析,是理论结合实际的综合性研究。需要对有关合作治理的主要观点和社区管理的发展进行梳理、理解、研究和思考,通过社区治理的现状,抓住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建立城市社区治理多元主体模式。

城市社区治理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城市社区治理 改革成效 问题分析

社区治理是指政府、企业、第三部门、社区自治组织和居民通过共同参与和通力合作,解决社区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过程。社区治理是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的一种新理念,能有效引导基层社区实现良好的自治局面,弥补政府和市场在社会管理中的失灵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城市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这为解决城市社区治理问题、实现良好城市社区治理局面指明了方向。

一、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现状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开始倡导实行社区治理理念而进行基层城市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要求各级政府转变职能,进一步推进社区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创新,将权力下放给社区,促进社会管理职能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行政指令向具体指导、下派任务向积极扶持的转变,在探索发展社区治理格局方面成绩显著。具体而言,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现状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建立了包括居委会、居民小组等完善的基层城市社区自治组织机构。据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到2013年底,我国建立了94620个居委会和135.7万个居民小组,居委会成员达到48.4万人。基层城市自治组织机构为城市社区治理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为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求承担起了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有效供给职能。

二是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局面初现。各类为社区服务的社会性组织发展迅速,据民政部数据显示,2013年底我国共有各类社区服务机构25.2万个,社区服务机构覆盖率36.9%,城镇便民和利民服务网点35.9万个,社区志愿服务组织12.8万个。这些参与社区治理的社会性组织能够有效弥补政府、企业和居委会在社区治理供给服务方面的不足。

三是在城市社区治理制度建设方面,除了《宪法》等国家大法外,还颁布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以及民政部出台的一系列有关推进社区发展、建设和治理方面的行政法规,为城市社区治理提供了制度规范保障。

四是各地方积极进行城市社区治理实践,并形成了一些典型性的社区治理模式,积累了丰富的城市社区治理经验。比如沈阳模式、盐田模式、武汉模式、青岛模式、深圳模式等。

二、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居民对社区治理的参与度不高

良好的社区治理局面应是一个政府有效引导、社区组织广泛动员和居民热情参与的综合体。但我国现实情况是,社区治理无法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尚未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真正互动局面。居民对社区治理的参与度不高,主要体现为:一是参与治理的居民不具广泛性和代表性,当前社区居委会动员离退休老人、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参与社区管理的行为并不具有广泛代表性,多数是一种政治动员性质的参与;二是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当前社区主体仍将社区管理事务当成街道、居委会等机构的行政事务,对社区经济建设、文娱活动、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参与广度和深度不够。社区居民有效参与不足的结果是,一方面,影响了社区基层民主政治和治理理念的培育和发展;另一方面,会导致邻里关系的冷漠淡化。

(二)政府社区治理的行为失范

政府应在社区治理的过程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减少对城市社区治理微观层面的行政管控。但就当前的治理现状而言,政府社区治理的行为失范严重,表现为“越位”、“缺位”和“错位”行为明显。政府社区治理的“越位”是指政府有悖于社区自治和发挥服务型政府功能的角色定位,对社区建设和管理进行管控,将居委会等居民自治组织变为其下属机构,直接行政管理居委会的日常工作;政府社区治理的“缺位”是指政府并未履行好其应履行的治理引导职责,比如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正常经费得不到保障,建立业主委员会并未进行指导,基层自治所需要的资源缺乏而政府并未提供有效的供给等;政府社区治理的“缺位”是指政府引导社区治理过程中仍然习惯于行政管控和“大包大揽”,忽略其在宏观指导方面的作用。

(三)第三部门发展不成熟

纵观国外城市社区治理的历程和经验,第三部门在社区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能够有效弥补政府部门、企业、居民自治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方面的不足。当前参与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第三部门组织较少,且不成熟,难以对城市社区内的治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由于当前政府在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承担了过多的具体事务,该交给社会组织承担的职能仍然大包大揽,严重阻碍了第三部门的发展和志愿组织的培育。而且,政府对培育和发展志愿性、公益性、自治型等参与社区治理的第三部门组织的重视程度不够。

(四)社区治理手段滞后和治理水平不高

科学的社区治理手段和良好的社区治理水平是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局面的基础。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手段滞后及治理水平不高问题突出,具体表现为:一是社区管理工作者团队专业化水平不够,社区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大、本地化、学历低、效率差等特点,对社区治理往往采取传统的行政方法,对于社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居民提出的多样化需求不能进行创新性思维;二是社区治理缺乏科学性的指导,由于没有专业的技术培训和理论学习,社区治理容易出现盲目性和非理性的问题,对于治理理念的理解不够;三是社区治理所依托的法律法规等制度不健全,不能为创新社区治理手段和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提供必要的保障,宏观层面国家大法和微观层面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只是一个框架性和抽象性的法律规定,对于具体问题没有明确规定和指导,导致解决某些社区治理问题出现无法可依的局面,影响社区治理手段的创新和治理水平的提高。

三、相关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本文就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可看到,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存在居民参与度不高、政府社区治理行为失范、第三部门发展不成熟、社区治理手段和水平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以期为更好促进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改革的发展提供有益政策参考。

第一,要培养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

第二,要规范政府社区治理行为,对其“越位”、“缺位”、“错位”问题逐步解决。合理对政府职能进行定位,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在社区治理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在宏观层面进行政策指导、制度保障和社会秩序保证,退出其在微观事务方面“大包大揽”的行政管控角色,将本由社会承担的职能交还给社会,真正实现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局面。

第三,培育和发展第三部门。要认识到志愿性、公益性和自治型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性,逐步放开对成立第三部门社会组织的注册管理。依托政府部门、企业和社区,成立一系列服务于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的自治型组织,扩大社区自治组织的影响力,使其在动员居民参与方面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第四,要创新社区治理手段和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比如倡导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社区共治、协同治理等理念,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和理论水平的培训,健全各项保障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等,通过多方法多渠道来创新城市社区治理手段和提升其治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向德平,申可君.社区自治与基层社区治理模式的重构[J].甘肃社会科学,2013(2)

[2]杨敏.公民参与、群众参与与社区参与[J].社会,2005(5)

[3]史云贵.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现状、问题与若干思考[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3)

[4]Bray D..Building Community:New Strategies of Governance in Urban China[J].Economy and Society,2006(4):530—549

[5]Wu F..Rediscovering the G-

ate Under Market Transition:From Work-unit Compounds to Commodity Housing Enclaves[J].Housing Studies,2005(2):235—254

[6]Eva Sprensen,Jacob Torfing.

Making Governance Networks Effective and Democratic through Metagovernance[J].Public Administration,2009(2):234—258

〔本文系辽宁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辽宁省基层公立医院改革研究”(项目编号:L12AGL003)阶段性成果;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校级科研基地项目“‘新农保制度信任机制构建研究”(项目编号:DUFE2014J27)阶段性成果〕

城市社区治理方案 篇4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部署,健全完善市域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优化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布局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补齐社会治理短板,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夯实平安稳定根基,为圆满完成三年试点任务、顺利通过试点验收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按照《浏阳市迎接全国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评估验收责任分解表》《市域社会治理工作任务清单》,全面对标对表,健全体制机制,夯实基层基础,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决杜绝发生负面清单情形,推动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实质性进展,为试点工作开好头、起好步、打好基础。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防范化解房地产办证信访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强化责任担当,提升化解办证矛盾的智慧和能力,按照湖南省集中化解房地产办证信访突出问题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房地产办证信访突出问题化解的指导意见》《长沙市房地产办证信访突出问题集中化解工作实施细则》(长化解〔20xx〕2号)的规定和相关考核要求,坚持民生优先、实事求是、分类施策,在土地来源合法、房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按“三先三后”的原则(即先证后税、先证后诉、先证后责)实施,优先办理不动产权首次登记(栋证),再依法依规为购房人办理转移登记(分户证)。

(二)防范化解其他突出社会矛盾风险。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涉自然资源矛盾纠纷排查,及时发现化解房屋土地征收、山林场权属的`矛盾风险。

(三)加强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开展地质灾害动态巡查,提高实时预警能力。妥善应对地质灾害等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继续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抓好线索摸排工作,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健全日常监督长效机制。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要充分认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

(二)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加强领导,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增强工作实效,确保工作措施落实到位。成立自然资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领导任组长,主管领导亲自抓,不动产登记中心、生态修复科、征拆管理科、征地拆迁事务所、山林权纠纷调处中心、信访科及各自然资源所为成员单位,负责抓好落实。

城市基层社区治理方案 篇5

一、工作目标

认真总结近几年来街道环境卫生整治提升的实践经验,按照“全域提升”的工作模式,“保亮点抓难点、保特点抓重点”的工作思路,遵循严管重罚、有责必究的基本原则,力争在一个月时间内整治一批久治不愈的重难点问题,巩固一批行之有效、立竿见影的机制成果,力求村容村貌、社区环境面貌明显改善,确保街道环境卫生整治提升工作长效化、常态化、精细化。

二、工作内容

村(居)环境卫生,主要抓好六个方面重点整治内容:

1.整治提升道路沿线环境。进一步加强出入村庄主次干道的保洁工作,做到视野内无积存垃圾、无摊棚围栏,沿线边沟无废弃物、无白色垃圾。做好道路沿线绿化修剪工作,努力把村庄出入口打造成景观通道。

2.整治提升房前屋后环境。重点治理乱倒乱扔、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等现象,组织力量清运陈年垃圾,全面清理房前屋后草堆、柴堆、石堆,全面清除窨沟、水沟边渠沉积物、倾倒物、腐臭物,全面清扫背街里弄和绿化带卫生死角。对清理出来的房前屋后空地,及时进行绿化、硬化、亮化。各村(居)要建立建筑剩余物堆放收购调剂中心,全面收购房前屋后堆放的砖头、砂石、预制板等剩余建筑物资。

3.整治提升田园周边环境。按照美丽整洁田园创建要求,全面清理田间地头破布围栏、白色垃圾,整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问题,彻底清理露天粪缸、旱厕。有条件的村(居)可结合村情村貌,搭建耐用、美观的篱笆。

4.整治提升公共厕所环境。按照农村公厕“三有四无”的总体要求,严格落实专人专管,全面清理公厕内外环境,及时修复损坏或缺失的设施设备,清运满溢的化粪池,清洁污垢、尿渍,做到蹲台无积粪、墙壁无污物、周边无杂物。同时,适当延长巡回保洁时间,确保公厕环境干净整洁。

5.整治提升辖区河道环境。按照“水清、岸绿、景美”的要求,全面彻底清理河道沉船、地笼、漂浮物、水葫芦等突出问题,杜绝家禽散养、倾倒垃圾等不良现象。

6.整治提升三线杂乱问题。按照“三线序化”的有关要求,排查整治倾斜、断裂、杂乱、废弃的线杆,对乱接乱牵、乱拉乱挂“空中蜘蛛网”现象进行重点清理,及时更换陈旧、锈蚀、坏损的电力、通信设施(电箱、表箱等)。

社区环境卫生,主要抓好五个方面重点整治内容:

1.整治提升小区楼道环境。重点整治楼道杂物乱堆、电瓶车乱停乱放,广告乱贴乱写乱画现象,全面彻底清理电线私拉乱接、电瓶车违规充电等不安全行为,有效杜绝消防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2.整治提升车库管理问题。重点整治小区一楼车库住人、生产经营、仓库堆放等不安全行为。对小区一楼车库进行地毯式排查、整改,对拒不整改的由城管、社区、物业等部门联合进行执法,强制搬离。

3.整治提升沿街商铺经营环境。重点整治小区外围沿街店面、商铺的环境卫生问题。本着“门前三包”的原则,由社区工作人员上门督促经营户做好自家门前环境卫生保洁工作,确保沿街店面干净整洁,无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等现象发生。

4.整治提升小区内绿化管理。重点整治小区绿化带内白色垃圾、死株枯株等现象,做好绿化修剪工作,加强绿化养护管理,杜绝绿化带种菜、垃圾长时间未清理,绿化带内堆积杂物,停车侵占绿化带等现象,提升绿化整体形象,努力把小区打造成景观小区。

5.整治杜绝小区内饲养家禽、散放宠物。重点整治小区内饲养家禽、散放宠物、无绳遛放宠物等不文明行为。对小区内活禽、宠物乱跑的行为实行“发现一只,抓捕一只”的处理方式,确保小区干净整洁、居民居住放心。

垃圾分类,主要抓好四个方面重点整治内容:

1.整治提升制度运行。建立生活垃圾分类自检自查机制,制定年度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或工作计划,明确责任人,对各类垃圾的清运移交时间、数量、去向等建立相应的台账资料。

2.整治提升宣传力度。重点整治生活垃圾分类宣传不到位村(居、社区),按照区生活垃圾分类达标考核要求,做好入户宣传引导工作,并在宣传栏张贴介绍垃圾分类基础知识、活动信息,实时发布垃圾分类红黑榜等内容。同时,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培训,提高居民参与率、知晓率、满意率。

3.整治提升垃圾分类设备,规范标志标识。重点整治垃圾分类岗亭破损,宣传标牌、栏污损,垃圾桶分类标识错误,新老垃圾桶错误使用、垃圾桶不及时清洗等现象。

4.整治提升分类收运。重点整治已分类垃圾的分类收集,严禁混装混收,收集作业时做到垃圾不落地、不遗洒、不污染环境,并做到分类到位,准确率达标,确保日产日清,无垃圾桶满溢,岗亭、分类桶周围无暴露垃圾现象。

三、工作步骤

环境卫生整治攻坚月活动计划于3月上旬进入,至20xx年4月上旬结束,历时约35天。

1.动员部署阶段(20xx年3月7日前)。街道专题召开环境卫生整治提升攻坚月会议,集中对攻坚月活动进行动员部署。各村(居、社区)在街道召开现场会后,采取召开两委会、党员大会、村(居)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广泛动员发动,扎实布置活动内容。

2.自查整治阶段(20xx年3月15日前)。各村(居、社区)按照攻坚月活动明确的具体重点整治内容,对照全区城乡环境整治月度抽查考核评分标准,分区域和网格,开展地毯式排查,切实把环境卫生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出来,拉条挂账、列出整改清单,集中力量组织整改、整治,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确保在规定时间节点落实到位。

3.督查整改阶段(20xx年4月5日前)。街道环卫线对各村(居、社区)的重点整治内容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与年度岗位责任制考核挂钩。对考核不合格,或整改落实不彻底的村(居、社区)视情予以通报批评,并扣减年度岗位责任制考核分。街道纪工委将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村(居、社区)负责人进行约谈。

4.总结固化阶段(20xx年4月5日前)。在考核验收整改提升的基础上,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重点健全道路(村社)保洁机制、垃圾清运机制、绿化养护机制、河道保洁机制、庭院整洁户评比机制、检查考核机制等六项制度,切实形成环境卫生整治网格清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奖罚分明的良性循环。

四、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各村(居、社区)要高度重视此次环境卫生整治提升攻坚月活动,紧抓攻坚提升的有利契机,着力破解制约环境卫生质量提高的重点难点问题,成立以村(居、社区)主职干部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任务、细化分工,确保攻坚活动强势推进。

2.压实各方责任。各村(居、社区)要结合各自实际,认真制订攻坚活动计划,两委班子成员要按照划分的.区块,列出时间表、整合工作力量,集中精力、通力配合,做到攻坚活动任务日日有落实、周周有成效,确保环境卫生有质的提升。

城市社区治理问题研究 篇6

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的一些社会组织、治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社区问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城市社区到社区这个概念,也越来越涉及到了城市社区民主治理的问题,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社区的状况及社区的治理模式,寒假期间,我到我所在的沈阳市苏家屯

区进行了调查。

具有这样一个特点,单位是政府的随属物,凡学校、商店、企业等等一切社会组织,均自下而上隶属于某个上级,构成一个体系,最终归于中心政府,国形成了以街道办事处为基本依托的行政型社区组织治理模式,它体现了当时的国家意志和社会需求。“街道”作为城市行政区划的最基层行政区,即是政府处,通过办事处来治理事务,即是行政治理主体,又是社会治理主体,成为一个全能型组织,即具有政府职能,又具有社会职能,它依托于计划经济体制,他们原有22个居委会,在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街道内共有3个企业型居委会,七四一六厂家属委、电缆厂、农机齿轮厂,各自形成了一个,生活在家属住宅区。街道的工作也相对简单,工作内容、工作方式较单一,治理对象是相对稳定的群众。大部分居民问题都是依附于其所属单位去解决育上进行协调指导。在工作机制上,只能机械的服从政府的命令和号召。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原有的生活了,人们的流动性增大,对单位的依附性越来越小,政府对单位的控制无法起到像以前一样的作用,改革使政府和企业原来承担的相当一部分社会功能分,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现在,湖西街道有14个社区、57000人口、27000多户中有下岗家庭1000多户,有的社区甚至达到了85%以上的比例,像原家属城市建设的发展,新的住宅小区形成了新型的居民关系,要求具有新型的服务,人们对街道、社会的依靠性越来越大,对社区的要求越来越高,孩子升学社区。根据这些状况,湖西街道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完善了一些组织机构。如成立再就业服务中心、法律援助中心、们感到了单纯的行政化治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已不能满足社会成员内在的利益需求,所以加强城市社区的民主治理势在必行。

社区组织,实现社区组织机构与组织功能的合理分流与协调发展,最终形成多元化“纵-横”结合的新型社区组织治理体制。对这种治理机制,在工作中,化。

员的意识,反映他们的需要,照顾他们的利益,并最终依靠他们的力量。非凡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城市治理的社会化治理已成为一种必立社区时,社区的办公条件、小区的卫生状况、居民的生活环境存在一些问题,如当时14个小区的办公用房只有40平方米,有的只有十几平方米,8个是解决不了的。因为一没有资金,二没设施。他们就充分发挥了“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社区工作社会化”的工作理念,充分依靠驻街单位、房屋产以上,有的社区已达到了200平方米。每个社区安装了体育健身路径,建立了老年活动室,所有的社区都实行了软硬覆盖,湖西街道办事处获得了“沈阳市面。许多的业务操作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非凡是在现代人们需要的服务日益复杂,从而使社区治理面临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专业化治

技术人员,碰到一些服务项目解决不了,社区干部的计算机操作达不到专业化,给办公自动化设置了障碍。针对这些情况,他们相应采取了一些政策,组员等等。这些措施和方法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关系,要搞好社区治理,必须依法律为准绳,明确各方面的责、权、利,严格依法治理,才能体现社区治理的权威性,保持社区工作的协调性,这是社区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就目前而言,社区干部的职责,社区与物业,物业与业主,社区与居民的一些制度规范不决的。

城市社区治理问题研究 篇7

关键词:社区卫生,卫生服务,治理模式,利益相关者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社区为范围, 通过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 为居民提供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具有公益性和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旨在为民众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是“分级医疗, 社区首诊, 双向转诊”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起着健康“守门人”作用。在新医改背景下, 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视角为抓手, 探索适合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治理模式, 对促进社区卫生机构提升其服务效率和能力, 解决社区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 是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 由于社区卫生服务属于公共品供给范畴, 引入多种主体参与建设和运行是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基本思路, 但目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治理模式方面还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理模式缺乏顶层制度设计

2006年《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出台后, 各级地方政府都制定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加大了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建设和全科医生培训的投入,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潜在服务能力得以迅速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具有公益性, 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由于政府和学界对社区卫生服务供给采用“政府主办模式、政府主导模式和合作伙伴型模式 (完全由市场供给的民营化模式) ”存在很大争议, 社区卫生服务涉及到政府 (行政管理部门及医疗保险经办部门)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社区居民等利益相关者, 但在治理模式构建中政府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虽然是民众的代理人, 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服务项目的划分、筹资等方面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政府注重规划与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把监管与考核等手段作为对其投入及居民利益保障的主要手段, 但并没有规划合理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激励约束机制、财务管理及信息披露等机制, 治理机制顶层制度设计的缺失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也阻碍了我国卫生服务管理体系改革的步伐。

(二)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没有构造出合理的权力结构

就卫生服务机构内部治理机制而言, 在其内部还没有构造出一个合理的权力结构, 在投资主体、理事会与经营管理人之间形成一种有效的激励、约束与制衡机制, 以保证卫生服务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并实现卫生服务机构及投资主体利益的最大化。在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的半结构化访谈中, 80%以上的管理者将治理模式问题等同于经营管理问题, 认为社区卫生机构资产规模比较小, 卫生技术人员比较少, 只要能够完成“六位一体”的职能, 达到主管部门的考核标准, 就达成了政府、机构和居民多赢的局面, 就是良好的治理模式, 由此可以看出社区卫生机构经营管理人员普遍缺乏对治理模式问题的系统认识。

(三) 社区居民的被动选择削弱了外部治理机制应有的作用

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是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 在辖区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垄断性。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格认定、服务项目及绩效更多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管理。在居民选择定点门诊统筹以后, 支付方式的变化对居民的就医行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门诊统筹支付方式将居民就医的选择权在签约期限内限定在指定的卫生服务机构, 居民对其提供健康服务反应性评价情况等对卫生服务机构难以产生激励约束作用, 既不能“用手投票”去影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经营管理, 也不能“用脚投票”去选择自己满意的卫生服务机构。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理中, 隐性剥夺了了民众行使自己相关权利促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理结构完善进而提高社会医疗福利的可能性。

二、影响有效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理模式构建的障碍性因素

(一) 政府治理理念的错位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理模式缺失的根本原因

对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而言, 单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资产份额较小、相对比较分散, 政府还没有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一个整体去考量其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如果把其作为整体看待建立类似企业的治理模式, 涉及到众多部门与机构之间权责利任的协调与平衡问题。与资产规模比较大、民众反应比较强烈的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相比较, 民众及政府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关注对比较少。在公立医院治理结构摸索阶段,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治理处于次要地位, 在上级政府对政府运行绩效的考评中, 政府将工作重点放在公立医院治理结构的完善上的政绩收益要明显大于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治理。在上级政府没有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理模式问题提到日程上时, 地方政府更多会采取观望的态度而不是主动探索, 这是治理模式缺失的根本原因。

(二)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体资格的复杂性是治理模式缺失的主要原因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政府举办模式、政府主导调整组建和社会力量举办政府进行资格认定三种模式组成。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财政拨款, 实行收支两条线进行管理, 政府在人权、事权和财权方面具有主导权, 但委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者进行运行, 代替政府行使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责任, 在激励约束等机制构建方面与政府的卫生事业发展政策保持高度一致, 政府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人员存在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 但属于被动治理。在政府主导下, 通过对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及一、二级医院等医疗机构进行资源重组形成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实行人事、业务、财务单独管理, 其所有权和经营权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复杂, 激励约束机制由各组成主体协商决定, 但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政府指导。对于社会力量通过公开招标举办并经政府进行资格认定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投资者直接经营管理卫生机构, 人事、业务、财务由社区卫生机构自主管理, 政府一般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使其为辖区的居民提供卫生服务, 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相对比较简单, 只存在其经营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问题。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筹资举办途径看, 没有一种固定的治理模式能够解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激励约束问题。

(三) 社区居民的“搭便车”行为是治理模式缺失的重要因素

虽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理模式的完善事关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 但居民的常见病、慢性病等在社区治疗后都会产生明显的效果, 居民更关心的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卫生服务项目及服务价格, 对如何去改变这些问题却显得无所适从, 即使有的居民知道通过合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能够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效能, 但社区居民虽然人数众多并且健康需求有一定的同质性, 但是由于缺乏共同利益目标, 难以组成一个结构严密、行动一致的组织。因此, 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理模式问题的构建与完善居民更倾向于选择“搭便车”行为, 削弱了外部治理的有效性。

三、创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理模式的建议

在构建和完善“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卫生服务体系的改革进程中, 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互动的“三位一体”治理模式, 加强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配合, 是解决城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问题的理性选择。

(一) 发挥政府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理的主导作用

社区卫生服务属于公共服务, 具有公益性, 政府应当担任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设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政府应该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理模式中起到主导作用。其职能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第一, 政府对不同类别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区县为单位设立由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社区居民代表、卫生机构管理人员、医疗保险经办人员和社会监督员组成理事会构建其内部权力结构, 引导其建立及完善内部治理机制, 主要对其经营发展战略进行干预, 在确保其服务公益性的同时提高其经济效益。第二, 通过政策制定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的完善、医疗设备的购进、医技人员的培训等提供财政支持, 对其发展方向、服务的内容、服务模式、社区居民的就医行为进行规范, 改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外部治理的制度环境;第三, 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及时调整在社区卫生服务提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明确各利益相关者主体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关系, 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构建良好的法律环境;最后, 通过完善沟通协调渠道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合作的长效机制, 优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理的外部环境。

(二) 积极发挥市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理模式中的重要作用

政府要不断改进对卫生服务市场的监督与管理的方式与手段, 为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 对于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社会力量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能够公平进行竞争, 是市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格认定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 从而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营管理人员压力与动力, 去拓展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项目、提高卫生服务的绩效。医疗经办单位应该不断扩大医保支付覆盖范围, 消除非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医保支付的障碍, 为二者公平竞争提供有力条件。政府还应该不断完善对药品及医疗器械等企业的供应监管, 使不同类型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能够及时足量的以同等优惠的价格获得相关的药品及器材供应。对于社区居民的门诊统筹和家庭医生式服务契约的签约过程中, 应该让不同性质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参与公平竞争。在卫生服务市场通过价格、竞争与供求机制的完善逐步建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外部治理机制。

(三) 提高各利益相关者主体参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理的主动性

政府通过拓宽各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渠道和成本提高各利益相关者主体参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理模式构建的积极性。第一, 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在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促进双方构建合作的长效机制, 在条件具备是推动区域医疗集团的构建, 提高医院参与社区卫生机构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 引导社区居民建立相关社会组织, 并给予适当经费补贴, 提高其参与社区卫生机构治理的积极性, 使其在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经营管理监督方面与政府职能部门发挥协同作用, 实现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常态化、动态化治理;第三, 管理与医技人员认识到治理问题对社区卫生机构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使其在内部治理机制构建中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粱万年.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功能与意义[J].实用全科学医学, 2003 (01) .

[2]朱金楠.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的研究综述[J].中国卫生事业管, 2009 (09) .

城市社区治理问题研究 篇8

摘要:本文通过对长沙社区建设初期社区公共精神的缺乏现状来分析和论证,来论证长沙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加强社区公共精神建设的重要性,立足长沙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阐述了社区公共精神建设的必要性和培养路径。为长沙城市社区建设提供了参考作用。

关键词:城市现代化;社区建设;公共精神

一、现代城市社区建设和公共精神培养的价值关联。

社区是我国城市管理实施“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行政框架内最基层单位,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和户籍制度的改革,地域界限打破,人口可以自由流动,基层单位实体渐渐分化和消解,原来传统的“单位人共同体”“地域人共同体”已渐渐变身为“社区人共同体”。 现代社区共同体是由来自于不同地域环境和行业的具有不同价值观念的差质人口所组成的, 特别是长沙作为省会和中部发展快的城市,吸引了来自于各地、州、市和全国各地的人才定居或参与长沙现代城市的建设,这些不同异质的人共同生活在同一社区,因为个体差异降低了邻里关系情感认同,增加心理上误会和矛盾,其认同危机影响社区共同体建设。加之社区行政化倾向导致居委会工作模式成就、工作方法简单,社区居民大多是在不了解前提上被动性参与社区事务,随意性大,导致居民对社区事务参与意识淡薄,社区公共精神上弱化和忽视,影响社区公共精神提升。

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各级部门越来越受重视社区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长沙城市化快速发展拆解原有的地域关系纽带,单位集体记忆和情感归属日渐远去,个人与社会关系网络发变化。为适应长沙新形势社区建设需求,培育社区公共精神以促进社区建设与和谐发展,进而提高长沙市基层社区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此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概况

(一)西方:学术界针对社区研究有的两种不同倾向:

①一种是针对城市社区中邻里关系变化进行研究所形成两种对立的社区消失与继存的理论。以滕尼斯、韦伯等社会学家为代表的社区消亡论和以美国社会学家甘斯、刘易斯为代表的“继存论”;。前者认为社会分化结果是人们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差异增大、社会认同感降低使得传统社区存在基础丧失。后者认为认为传统社区不能完全否定和消亡,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中村居民生活方式和精神情感与外面的世界并无多大影响。②另一种是社区解放论。费舍尔、费尔曼和雷顿在20纪70年代运用社会人类学网络研究的理论研究城市社区的变化。强调现代城市社区人际关系应从地域局限中解放出来,有应该更广网络,开启了新的网络研究视角。

(一)国内在中国社区概念的研究上:费孝通、吴文藻等人创立了“社区”概念和研究社区的范式。对社区研究近年来有几种不同观点:

①,社区共同体包括地域性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精神的共同体,社区精神文化是从生活共同体提升到精神共同体的关键。社区自身就可以实现自我管理、教育、服务、约束来实现社区公共生活有序化。

②公共精神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是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对人们共同生活行为准则、规范的认可,并体现于行动上的遵守和执行。从道德上而言,公共精神是以利他方式关心公共利益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有的学者认为它是超越个人狭隘界限和个人直接功利目的关怀公共事务的精神境界和行为态度,它孕育并镶嵌在特定的社会架构和文化土壤当中,并不断地影响、修复、变迁着特定的社会结构。有的学者认为公共精神是孕育于人类公共生活之中的,位于人类内心深处的基本道德和政治秩序观念,态度和行为取向,以公共性作为价值基石,表现为社会成员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关怀和参与,对公共生活的热情融入和,对政治社群的虔诚认同和归属。

综合来看,国内外这些学者的相關研究,对课题组展开社区共同体建设与公共精神培育研究颇具借鉴价值和启发意义。国内著名学者如秦宣、韩庆祥、张雷声、刘书林等近年来也高度关注城市化社会发展、共同体建设和核心价值观提炼与培育等问题,深刻回答了城市化社会发展的诸多重大问题,其观点不仅为此课题开启了研究思路,而且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国内外研究尚存在些许不足和遗憾:①侧重社区共同体或公共精神某一方面的研究,欠缺综合性的研究;②;对应到长沙社区公共精神的培育路径研究还较缺乏;③长沙社区公共精神培育策略的评价指标体系缺乏研究。

三、长沙社区建设中公共精神的现状分析

长沙作为省会和中部发展快的城市,吸引了来自于各地、州、市和全国各地的人才定居或参与长沙现代城市的建设,这些不同异质的人共同生活在同一社区,因为个体差异降低了邻里关系情感认同,增加心理上误会和矛盾,其认同危机影响社区共同体建设。加之社区行政化倾向导致居委会工作模式单一、工作方法简单,社区居民大多是被动性参与社区事务,随意性大,导致居民对社区事务参与意识淡薄,社区公共精神上弱化和忽视,影响社区公共精神提升。

(一)社区公共精神培育包含培养独立人格、民主法治精神、公平正义、社会责任、社会公德、自控自律意识六个方面。但是长沙社区存在公共精神缺乏现状:

首先是社区意识比较单薄,从而存在对社区的认同危机,从1996年至今长沙实行单位住房货币化,原单位的福利房通过房改后成为人们有使用权的私有房,住房都是单位人,后来随着房地产的飞速发展,人么需要换更大更好的房子,所以出现将原有从单位购买的房子进行转手买卖,这样使得原来的单位人集中居住的状况变为各种外来人员杂居的现象,这样彼此因为不同的需求而再生的居民社区成分相对复杂起来。经过对社区居民的100份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其中因为邻里彼此不熟悉,即使门对门也不往来不熟悉的占40%。甚至因为工作的时间不一,有20%的问卷说几个月都没看见邻居。这样一来,因为居民间彼此陌生,对房前屋后和楼道的的公共卫生、共有园林的保护等公共环境也漠不关心,缺乏对居住环境的爱护和维持的公共情怀,乱放乱丢垃圾的现象常见。邻里之间缺乏相互帮扶和相互关照的共同意识,还因为出租房客的成员复杂性,以及其不同的生活习惯,更增加了相互交流和沟通难度。这种复杂情况得邻里相互很难融入在一起,引发了社区共公共精神的认同危机。

其次社区居民公共参与公共活动的自觉度不多,更难得经常性开展。为了增加社区粘合度和凝聚力、增进交流和邻里情感,即使有社区热情发动居民一起参与的社区公共活动,也常出现参与度很少,多数居民抱着看热闹的心理或不理不睬的尴尬局面,收效不大。

再次是社区建设的困境:社区主体、社区自治、社区服务、社区参与、社区文化等困境。

社区主题因为社区主体的结构先对变化,原来有单位管理的变成了社区自治,社区管理机构一般带有政府行政性,社区划分不够合理,管理的区域比较大,人员与管理区域不匹配,加上社区工作人员素质偏低,工作方法简单、宣传较少,基础设施不足,提供的服务还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供给缺口大;加之社区机构与政府和住区物业管理理顺不足,一有问题,就是“临时抱佛脚”,解决问题也是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没有形成规范的社区管理机制。城市社区的行政化严重常常限制了社区自制能力的发挥。

最后社区法制建设滞后,与社区配套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社区建设的运行缺乏良好的法制环境。导致社区生活、社区服务、社区公益保障、社区的公共精神的加强缺乏制度保障,公共活动难以开展,居民的公共文化难以普及。

(二)是长沙城市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加强社区公共精神的构建。

随着长沙城市的发展现代化,长沙市政府确立了“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的宏伟规划,迫切需要加快长沙城市的的现代化建设体系;而作为长沙城市建设的的重要内核构成细胞就是的社区建设,可见社区现代化建设尤为重要。而社区公共精神的缺乏现状与现代化社区建设是极其不协调的,所以加强对社区建设,重点是社区公共精神建设,才能带动公共意识、公共服务、公共设施的完善和公共文化的和谐,构建和谐的现代社区。社区公共精神的建设对策和路径有如下几点:

1、营造浓厚的社区意识,搞好社区服务,增强社区居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建立社区通信录和社区现代QQ群和微信群,加强社区公共活动的广泛性,提高消息发散性和居民知情权,扩大活动的居民参与度;建设齐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2、理顺社区建设管理体制,加强居民自制组织建设,争取处理好社区自治组织与政府和物业之间关系。加强社区法制建设和立法工作,重视社区制度化建设。争取处理社区和政府行为之间的联系,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选拨优秀的专业社区管理和服务人员,提升社区管理质量,引导居民参与社区的公共事务。

3、社区要加强所辖居民区的物业和业主委员会之间的联系和沟通,通过协同合作加强社区建设,发展社区服务,增强社区服务的多样性、社会化和产业化。

4、推社区管理创新,加强社区民主自治。学习广州和香港等地的社区公共精神建设的经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社区与非政府组织的物业和业主委员会为主体的社区管理体制,突出政府的服务职能,形成以民生为重点、以服务为导向的公共服务体制,丰富社区建设的服务内容的宽度和广度,构建以儿童入园、一站式医疗服务和康复、学习和生活娱乐健身等多形式的服务体系。按权力下放中心下移原则,制定法律法规,协调社區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5、建立社情民情表达机制,充分发挥老龄群体对公共精神余热的作用。重视大学生公共精神。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彰显社区管理善治理念、构建地域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意义共同体、加强行政性复合与自主性合作、结构异质性与社区凝聚力包容共享致力形成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组织体系和氛围。

6、加强社区的资金和人才投入,设立社区服务基金,大力培养非政府的社会服务组织,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支持”为辅的多元体制。

7、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推进社区人员向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从而推进社区公共精神建设。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引导作用。政府介入方式转变维护和体现了社区共同体及其成员的自主性。培养社区意识,重建公共精神,这也是社区核心和关键。充分发挥居民公共精神与社区意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建设一个充满尊重、关心和爱护的和谐社区,是解决认同危机的关键。让公共精神成为是社区建设中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

虽然城市现代化初期公共精神缺乏的现状不尽人意。但是通过培育公共精神培养以促进社区建设,进而提升基层(包括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区共同体条件下的公共精神培育。要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对社区共同体条件下的公共精神培育的作用,要彰显社区管理善治理念。特别是在长沙城市化进程中,尝试性进行社区公共精神培育路径、建设中公共精神培育机制,引导教育机制、激励约束机制、诉求表达机制、心理干预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等。构建评估机制。有利于落实十八大以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有利于提高供给侧改革的城市化建设质量,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市民素质,更多地参与和融入到公共生活中,凸显研究社区公共精神建设的必要性,为政府引导社区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上一篇:团干部比赛演讲稿下一篇:安徽广播电视大学30周年校庆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