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调查报告

2024-05-30

西部大开发调查报告(通用7篇)

西部大开发调查报告 篇1

41092045 郭钧

西部开发背景: 中国三大经济行政区域

东部地区:北京市11(京)、天津市12(津)、河北省13(冀)、辽宁省21(辽)、上海市31(沪)、江苏省32(苏)、浙江省33(浙)、福建省35(闽)、山东省37(鲁)、广东省44(粤)、海南省46(琼)、香港特别行政区(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台

湾省(台)共14个省、市、区。

中部地区: 山西省14(晋)、吉林省22(吉)、黑龙江省23(黑)、安徽省34(皖)、江西省36(赣)、河南省41(豫)、湖北省42(鄂)、湖南省43(湘),共8个省、市、区。

西部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15(内蒙古)、广西壮族自治区45(桂)、重庆市50(渝)、四川省51(川或蜀)、贵州省52(贵或黔)、云南省53(云或滇)、西藏自治区54(藏)、陕西省61(陕或秦)、甘肃省62(甘或陇)、青海省63(青)、宁夏回族自治区64(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5(新),共12个省、市、区。

领导的智慧,社会主义的必然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发展,逐步缩小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各地区经济普遍繁荣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要求,亦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内在需要。

西部大开发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思想,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战略部署。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7~278页)对于什么时候、在什么基础上把支持与促进西部地区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提到日程上,邓小平同志也做了深入的思考,要求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同上,第373、374页)现在到了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我国东部地区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大大提高,实力大大增强,同时东西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依然存在,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所以,目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有了条件,而且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党中央和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审时度势,把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国家经济布局指向和区域经济政策作出调整,是非常及时和正确的,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西部大开发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正确分析当前形势,总揽全局,作出的面向21世纪的重大决策。

1.适应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是我们这两年来取得的一条极为宝贵的经验。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在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分析与判断的基础上,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所作出的适时调整与部署。在市场供求形势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要保证下个世纪的长远发展,必须实行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发展方针。全国人口中近1/4居住在西部地区,只有加快西部的发展,提高西部民众的收入水平,使庞大的潜在需求变成现实的市场需求,才能为经济增长开拓出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2.西部大开发是实现国家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强有力的保证。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全国各地区的共同发展。只有东部地区的发展,而西部地区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的境况,将影响全国经济的发展,拖整个经济发展的后腿。

3.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资源分布与要素秉赋各异,相互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北煤南运、西油南输、西电东送、西棉东调、南菜北运„„,表明区际经济之间存在很高的关联度,加快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对基础原材料和动力的需要,使整个经济继续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

4.西部大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西部地区居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江的上游,是国家生态屏障之所在。只有加快西部发展,使居于高山深谷者尽快从“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怪圈中走出,大江大河及其中、下游地区的安全,全国生态环境的改善才有保证。

5.西部大开发是实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的重要保证。我国55个少数民族,大部分聚居于西部和陆地边境地区,加快西部经济发展,使愈来愈多的民族聚居地区和边境地区走上繁荣之路,是巩固、加强民族大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保持边境安宁与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基础。

二、西部大开发要依靠两个手段、三股合力

两个手段是指市场机制和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尤其是区域政策。

要素价格的变化和地区要素价格差异,是推动产业空间结构转换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20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沿海大城市的土地、环保、劳动力等要素成本攀升,不少传统产业、产品的优势正在或已经丧失,西部地区应该利用要素价格相对低廉的有利条件,在这些产业和产品上形成优势,赢得市场,站稳脚跟。传统理论在讲到产业空间转移时,往往解释为发达地区及大城市的工厂和设备向欠发达地区搬迁。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多的是通过优胜劣汰,一地区某产业逐渐失去优势和衰落,而在另一地区发展起来,形成优势。因此,西部地区不能坐等“转移”,而应打主动仗。方式不同,中西部的付出与收益都大相径庭。

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推进西部发展的积极效应,但单靠市场机制还解决不了东西发展的差距问题。这是因为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区位(处于国内运输网的末梢、国内大市场的边缘等)、历史基础和历史包袱(如“三线”建设时,工厂靠山进沟,社会负担沉重)等因素,使西部的市场主体和东部并非处于同等的起跑线。实践表明,区域发展差异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在一定时期内不仅不会缩小,反而会扩大。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人才、资金、能源、原材料的流出造成欠发达地区缺少人力、物力、财力而降低发展速度的“极化效应”;二是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增强导致资金、技术、设备向外扩散而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扩散效应”。在经济起飞时,强大的“极化效应”和弱小的“扩散效应”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如果单凭市场力量的作用而不进行政府干预,结果势必造成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通过中央政府的政策投入和资金投入,使西部市场主体处于与东部大体相同的起跑线,非常重要。具体说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中央财政支持加快西部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是揭开西部大开发序幕的前提;二是支持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保护与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既是为了实现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亦是为了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的安宁。在上游地区为改善生态环境实行退耕还林(草)的过程中,国家和中下游地区应通过以粮代赈等方式予以补偿;三是保证西部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在义务教育、初级卫生保健等社会公共产品的享用上与东部地区大体持平;四是为某些国有企业还清历史旧账。60年代从备战出发在西部山沟里建了一些军工厂,现在产品要军转民,有的工厂要出沟进城,这几笔“旧账”让企业靠加强经营管理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消化不了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中有关“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和减轻企业社会负担”所提的各项政策,有必要更多地向西部倾斜。

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目标的实现,还有赖于三股合力的共同作用。一是进一步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加大中央政府对西部地区政策与资金投入的力度。二是广泛推进东部和西部之间多层次、多形式的经济技术协作,加大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帮扶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推动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和跨区域的资产重组。三是加快西部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探寻适应国内外大市场新态势、适合西部区情的发展战略与对策。前两者是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启动与推动力,后者则是关键与根本。只有通过后者,来自外部的种种支援和帮扶,才能转化为自身的“造血”功能,形成自组织、自发展的机制,成为推动西部发展永不衰竭的内在动力。

加快西部改革开放步伐包括加快西部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的形成与壮大;加快西部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的调整,使国有资本集中布局于优势产业,实行有进有退,以退求进;加快西部商品与要素市场体系的发育、市场规则的完善和市场秩序的建立;加快西部各级地方政府的职能转换,由过去按行业隶属原则管理所属企业,转向按属地原则,面向多种所有制、多种经济成分的所有市场主体,履行社会经济管理职能,通过制度安排与政策诱导,构建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活环境,使来自各个国家、国内各地区、各种所有制的投资者,在西部投资能取得合理回报,真正做到政府搭台,市场主体。

成就 西部大开发,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在这期间,多个重点工程已经开始运作或是已经竣工,比如: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

[3]南运、西油南输、西电东送、西棉东调、南菜北运等等。

第一,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国家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快。截至2009年,国家累计新开工西部开发重点工程70项,投资总规模约1万亿元,中央累计投入财政性建设资金5500亿元、财政转移支付75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资金3100亿元。国家投入带动了社会投入,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2000-2004年,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2%,与全国同口径经济增长速度的相对差距有所缩小。2004年西部地区地方财政收入较之1999年增长了将近一倍,自身经济实力有了明显提高。西部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大幅增加,西部地区的经济效益和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第二,以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为突破口,西部地区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开始得到解决。党中央、国务院选择西部地区最薄弱的方面、也是长期以来制约西部发展的瓶颈--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突破口,提出力争在西部开发头十年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2009年,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到显著加强。西气东输工程提前一年全线贯通并投入商业运营,西电东送工程新增向广东送电1000万千瓦的任务提前完成,青藏铁路提前一年全线铺通。截至2005年底,西部地区累计退耕地还林8467万亩,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11579万亩,退牧还草工程安排治理严重退化草原2.9亿亩。经过几年的努力,许多项目已经开始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西部大开发中,国家一手抓关系西部全局的重大工程,一手抓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中小项目,使各族人民不断得到实惠。油路到县、送电到乡、广播电视到村基本实现,县际公路、农村饮水、农村能源、生态移民等工程积极推进,“两基”攻坚计划稳步实施,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第四,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不断提高。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强大动力和重大任务,积极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西部各级地方政府积极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力完善市场体系,不断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拓宽东西合作和对外开放领域。

经济

一、支持西部地区教育加快发展

加强统筹,科学规划。2000年,以“扶持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十大措施”为基础,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教育方面的若干政策细则》;两期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事业“十五”及“十一五”规划等都把西部地区放在重要位置;2004年,教育部和国务院西部开发办联合发布了《2004—2010年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实现新跨越的战略目标与任务。

实施重大工程项目,推动西部教育跨越发展。国家西部“两基”攻坚计划实现了西部“普九”的突破: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新增校舍面积近1200万平方米,“两免一补”政策广泛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覆盖中西部36万所农村中小学校,使广大农村学生能够“进得来”、“留得住”并“学得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二期计划、“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中央累计投入的360亿元中多数投向西部地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加速发展。“西部一省一校工程”等,带动了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显著提高了西部地区特别是农牧区教师素质。

重大政策倾斜,扶持西部教育加快发展。新增教育财政经费始终保持重点向农村特别是向西部地区农村倾斜。免费义务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免费、贫困生资助等一系列惠民强教的政策均率先在西部地区实施。在高等学校设置、学位点审批、重点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向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倾斜,自2001年至今,西部地区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和生源计划安排增幅达到12.3%,高于全国高校分省计划平均增幅近8个百分点。

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共同支持西部教育开发。积极开展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和西部大中城市学校对口支援本省贫困地区学校,东部各省市均与西部受援省建立了“县对县”的对口支援关系。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中支援高校已达到64所,使37所受援高校办学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春晖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西部人才培养特别计划”等措施,推动了海外留学人员特别是其中的优秀人才参与西部开发。2000至2008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无偿捐赠2850万美元用于教育合作项目。

二、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受教育机会不断增加。到2008年,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接近100%,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五年巩固率和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6%和90.2%,分别比1998年提高14和5个百分点,义务教育完成率由1998年的74.5%提高到92.0%;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和在学研究生达到562.5万人和26.8万人,分别较1998年增长3倍和7以上;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达到226.6万人,比1998年增加77.8万,带动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达到1191.1万人,比1998年增加555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1998年的61.3%提高到2008年的80.0%。

教育投入大幅增加,办学条件显著改善。1998—2008年,西部地区的教育经费总投入从609亿元增长到3434亿元,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从362亿元增长到2506亿元,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小学和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到5.2和5.9平方米,分别比1998年增加1.3和5.4平方米;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5630元,比1998年增加了2097元;小学和初中每百名学生拥有生均计算机台数分别达到2.8台和5.0台,较2002年分别增加1.5和2.9台,初中和普通高中建网学校比例分别为26.8%和58.4%,比2002年提高20和32个百分点。

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师资素质明显提高。2008年,义务教育阶段、普通高中和地方所属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人数达到270万、38.3万和24.5万,分别比1998年增加28万、22.4万和18.6万人,各级学校教师短缺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由1998年的90.7%、79.5%提高到98.7%与97.6%,小学专科及以上、初中本科及以上高一级学历的教师比例分别达到69.6%和50.6%,比1998提高60和42个百分点;普通高中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从1998年的 58.8%提高到86.4%,普通高校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由1998年的16.7%提高到37.8%,中、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分别由2002年的11.3%、10.7%提高到18%和27%。民族地区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2008年,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除西藏个别县外均已实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中少数民族在校生达到188.3万和88.2万人,分别比2002年增加78.2万和37.8万人,在园少数民族幼儿的比例由2002年的14.1%提高到19.6%;内地共有18个省份举办西藏高中班,12个省份及28个城市举办新疆高中班,在校生分别达到1.9万人和1.7万人;全国共有1万多所学校使用21个民族的文字开展民、汉双语教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保证了教育系统的长期稳定。

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教育活力明显增强。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初步形成了统筹协调、分级负责、权责一致、规划有序的管理体制。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从本世纪初到2008年,西部地区的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由100.5万增加到242.8万,办普通高中在校学生由15.3万增加到37.8万,民办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由4.4万增加到75.4万,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在改革的过程中,西部各省纷纷行动起来,形成了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的生动局面,许多实践为解决全国教育问题做出了重要的示范作用:重庆市和四川省成都市已成为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正在积极创新城乡统筹教育发展的新道路,为全国探索有益经验;“普九”欠帐、代课教师等一系列困扰教育发展的难题在重庆都得到有效的解决;四川省实施《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实现了民族教育由普及小学教育到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标志新阶段的历史性突破,目前正在着力实施“藏区免费职业教育计划”,组织藏区学生到内地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陕西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民办高等教育被誉为陕西改革开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目前全省有各类民办学校4853所,在校学生136万人,教职工8.8万人,累计固定资产119亿元,民办本科院校和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民办高校数量等核心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广西在率先实现“两基”后,又率先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开发培训和新型农民培养培训,使职业教育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劳动就业、社会和谐、改善民生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育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1999—2008年间,西部地区累计培养高中阶段及以上教育的毕业生近3300万人,每十万人口拥有普通高校学生数由2001年的422 人增加近1200人。高校在高新技术产业进展、科技成果的开发与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对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1998年至2007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项目中,西南交通大学等7所院校累计有10大项目入选,占全国整体入选项目的10%,显示出很强的实力。

三、推动西部教育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的总体思路

过去的10年成就辉煌,下一个10年再接再厉。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程中,教育必将继续担负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现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核心;加快教育发展,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是实现西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大力推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使各族人民能够共同参与现代化建设、共享现代化成果是实现民族地区团结稳定的根本。因此必须继续坚持把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领域,继续坚持加大倾斜与支持力度,坚持改革创新,实现西部地区教育优先发展、跨越发展,力争到2020年教育发展总体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使西部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化

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西部大开发的整体目标,文化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党的十五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作为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最近,江泽民同志又从执政党建设的高度提出,中国共产党应当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所有这些明确规定了文化建设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中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两个文明一起抓,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总结出来的一条深刻的经验,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贯的方针。在西部大开发当中,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这一方针。要以“三个代表”的思想和十五大精神为指导,在发展西部经济、改良西部环境的同时,大力加强西部地区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使这里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达到西部的全面振兴。

西部大开发为文化建设提供广阔的历史舞台,文化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壮举,需要精神力量的引领。西部大开发,涉及到我国西北和西南的12个省、自治区、市,这片广袤的土地面积为54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57%;人口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这里生活着50多个少数民族,几乎囊括了我国所有的少数民族。在这样广阔的舞台上,西部大开发这台威武雄壮的大戏已经拉开了序幕。文化建设应当大有可为。

首先,要为西部大开发提供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毫无疑问,经济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主战场,文化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文艺作为“精神的火炬”和“奋进的号角”,要为西部的开发和振兴作好宣传和舆论引导,鼓舞和激发广大群众,以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到西部的基础建设、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实践中去。

其次,要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智力支持。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包括教育、科技和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作为面向全社会的文化工作,其作用广泛而直接,不可替代。

第三,加强西部地区的文化建设,对于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安定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国外敌对势力一直利用我国西部地区的民族和宗教问题,对我进行渗透和分裂活动。我们必须加强正面引导和宣传,丰富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保持国家长治久安。

第四,文化自身也要在西部大开发中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标志。特别要借助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譬如,西部文化资源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前景,充分利用西部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形成以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规模,完全可以培育出西部的支柱产业。

因此,对于西部大开发中的文化建设问题,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应根据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未雨绸缪,早作规划,否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历史的经验不可忘。西部大开发是在东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开始的,完全有理由避免东部在开发过程中走过的某些弯路,吸取其宝贵经验和历史教训,防止“一手硬”、“一手软”。我们一定要从西部大开发的全局出发,从中华民族在21世纪实现全面复兴的历史高度,以对未来负责的崇高使命感,及时制定适应西部大开发总体战略的西部文化发展战略和规划,真正做到西部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2010年重大项目

国家还将再新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将新增 500 万亩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广西百色、内蒙古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西部地区重要路段,兰州—重庆输油管道工程,农业和特色经济,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西部教育、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医疗卫生项目等。此外,还要加快塔里木河、黑河综合整治工程和小湾水电站等一批西部地区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

在机场建设方面,根据“十五”时期西部地区民航机场“实施枢纽工程,发展支线机场,优化航线结构,提高运行效率”的基本原则,今年将开工建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同时建设以成都双流机场、昆明巫家坝机场、西安咸阳机场、兰州中川机场和乌鲁木齐机场为中心的支线航空网络,逐步形成一个以主要枢纽机场为中心的轮幅式支线航空运输网络。

在铁路建设方面,以建设青藏铁路为契机,“十五”西部地区铁路建设将高潮迭起。主要有:修建沟通东西部通道的铁路线。加强陆桥通道、京兰通道建设,研究修建西北至华北地区便捷铁路通道,强化沪昆通道,建设沿江通道;修建西部省区间通道铁路。

西部地区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有资金保障。国家在投资的安排上,注重向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倾斜。在去年计划安排的国债投资中,用于西部地区的国债投资 430多亿元,同时还安排了相当数量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专项建设基金。从总体上看,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和加快。公路国道主干线和路网建设进度明显加快,新增通车里程 1 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1000 公里。安排的国家级贫困县道路工程进展已经过半。农网改造工程已完成近三分之二。退耕还林还草共完成 1120 多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完成 780 多万亩。(数据为2009年)

国家对西部投资的安排上,主要安排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力争用五至十年的时间,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包括续建项目在内,今年国家对西部地区安排的投资要比去年有较大增加。

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实施西部大开发,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有关人士认为,要在“九五”以来优先安排和近两年利用国债资金建设的项目的基础上,从战略眼光出发,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多的投入,先行建设,适当超前。同时要多渠道、多方面筹集资金,鼓励企业、社会和国外资金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从这个意义上说,西部大开发不仅仅是西部的事、国家的事,东部、中部地区的企业都可以从参与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中找到共同发展的结合点

总结:

西部大开发调查报告 篇2

1 黔东南概况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 东邻湖南, 南接广西, 与本省黔南、铜仁、遵义毗邻, 国土面积30337平方公里, 东西相距220公里, 南北跨度240公里。全州共辖16个县市和10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州总人口463.44万人, 有苗、侗、汉、布依、水、瑶、壮、土家族等33个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占79.8%, 其中苗族人口42.44%, 侗族人口29.8%。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绚丽多姿, 素有“百节之乡”和“歌舞海洋”的美称。境内原始生态保存完好, 有雷公山、云台山、佛顶山、弄相山等原始森林, 森林面积188.73万公顷, 覆盖率达62.78%, 野生植物2000多种, 野生动物上千种, 能源、矿产、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资源优势突出。2013年, 全州生产总值达到584.64亿元, 财政总收入117.94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4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45元, 西部大开发以来经济发展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2 黔东南州西部大开发以来年经济发展成就

2.1 生产总值

黔东南州的生产总值由2000的75.78亿元年增至2013年的585.64亿元, 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了7.73翻;从2000年到2013年的14年中, 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速度在10%以上, 人均生产总值与2000年相比翻了9.33倍。从产业结构来看, 第一产业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了3.42番;第二产业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了8.30翻;第三产业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了13.75翻。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年递减,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逐年递增。

2.2 工业

黔东南州围绕特色资源优势, 坚持市场导向, 不断壮大优势产业, 调整、提升现有工业, 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工业总产值从2000年的35.4亿元至2013年的497.76亿元, 在2000年的基础上了翻14.06倍, 全州工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2.3 农业

2000年以来, 黔东南州一直把建立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放到了突出位置, 着力优化农业结构, 调整农作物品种, 利用地方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农业, 增加农民科技意识, 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因此, 从2000年到201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基本保持了逐年增长 (具体增长见图1) , 市场上农产品供给充裕, 农民的收入状况有了极大改观, 农村经济得到稳步发展, 乡村经济繁荣, 巩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

2.4 旅游业

黔东南州是原生态文化的核心保留地, 原始的自然生态、原生的民族文化、原貌的历史遗存有机统一, 到黔东南可以同时领略“唐朝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魏晋遗风”, 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2000年至2013年, 旅游业在全州迅速发展, 主要表现形式:一是原始的自然生态观光旅游;二是游客广泛参与的自助游;三是民族文化体验及“农家乐”的乡村旅游, 在此期间全州共接待游客13177.94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1003.83亿元。因此, 旅游业已成为当前促进黔东南州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一项重要产业。

2.5 教育

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 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 抓住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 推进“两基”工作, 实施好教育工程项目, 改善办学条件,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截止2013年底, 小学适龄儿童的入学率100%, “普九”人口覆盖率达100%,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免杂费覆盖率已达100%, 免除教科书覆盖率91.49%。全州有高等教育学校3所, 其中普通高校1所, 高等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2.6 医疗卫生事业

在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和医疗队伍建设上, 黔东南州努力改变发展滞后、医务人员缺乏、卫生基础设施和设备条件差的现状, 逐步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前所未有。2000年全州拥有卫生机构347个, 实有医院病床5830张;卫生技术人员7853人。2013年全州拥有卫生机构4150个, 全州实有医院病床16199张;卫生从业人员16638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 农民“参合率”不断上升, 中医、民族医工作服务能力增强,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卓有成效。

2.7 财政收支

2000年以来, 黔东南州努力克服了宏观经济不利因素的影响, 不断调整财税结构, 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财政总收入逐年增长, 2000年的财政总收入是6.74亿元, 到2013年增加了17.51倍, 达到117.99亿元, 财政总收入大幅度提高。财政支出逐年增加, 由2000年的13.84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280.25亿元, 财政支出增长了20.24倍。

2.8 居民收入

西部大开发以来, 黔东南州城镇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安居乐业, 巩固了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 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体来看, 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991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285元, 到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640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345元。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得到了改善, 食品消费在整个消费中的比例下降, 用于文教娱乐、居住环境、家电和衣着方面的消费比例增加。

2.9 交通及通讯

在西部大开发期间, 黔东南州交通及通讯事业也发展较快, 公路里程逐年增加, 基本改变交通落后的面貌, 全州公路、水运货物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逐年增长, 为黔东南州经济的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3年末全州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4.61万辆, 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2.25万辆。2013年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27437公里。全社会公路、水运货物周转量53.90亿吨公里, 旅客周转量81.94亿人公里, 2000-2013年交通的发展情况 (见图2) 。

通讯事业的迅速发展,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提高了工作效率, 改善了信息闭塞的状况, 能够了解外面很多新的信息。2000年的邮电业务总量只有2.77亿元, 到了2013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7.3亿元。

2.1 0 社会消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提高,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 居民购买能力逐步加强, 黔东南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逐年增加, 由2000年的20.47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93.85亿元, 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2000年的9.47倍。从行业发展上, 批发零售贸易业、住宿和餐饮业增长突出;从地域发展状况上, 县城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速度要快于城市消费品零售额。

2.1 1 文化体育事业

2000年到2013年体育文化事业有了相应的提高。2013年全州共有文化馆17个, 公共图书馆17个, 博物馆 (纪念馆) 24个, 艺术表演团体2个。全年出版杂志5.3万册, 出版报纸1400.98万份;共有综合档案馆17个, 馆藏卷宗2201个, 馆藏档案卷数842658卷;全州电视转播发射台17个, 电视综合覆盖率95.42%, 广播综合覆盖率84.73%。全州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35万户。

2.1 2 金融保险业

2000年到2013年金融业平稳发展, 信贷逐年提高, 2013年末, 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32.00亿元。其中,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31.4亿元, 全部贷款余额519.59亿元, 具体增长见图3。

在金融业发展的同时, 保险事业也得到了发展。2000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17亿元, 2013年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0.95亿元, 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了9.36倍。

2.1 3 固定资产投资

从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全州抓住机遇, 加强了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 多方面多渠道的筹集资金,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逐年增长, 由2000年固定资产投资27.50亿元增至2013年的1027.23亿元, 是2000年的37.35倍, 使黔东南州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有了良好的改善。

3 黔东南州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经济总量小

黔东南州在西部大开发的14年中, 经济总量绝对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全州经济发展水平与全省、民族自治州的经济发展相比, 经济总量小, 仍有很大差距。2013年, 全州人均生产总值16838元, 与全省人均生产总值22922元和全国人均生产总值41908元有很大差距。2013年黔东南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40元, 低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和贵州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6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45元, 而全国和贵州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8896元5435元。

3.2 贫困人口较多

从2000年至2013年, 西部大开的14年中, 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大部分人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但城镇低收入群体比重大, 仍有很多少数民族的居民没有脱贫, 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 扶贫攻坚难度大。

3.3 政收入入不敷出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 黔东南州的财政收入每年以高于10%的速度增长, 解决了很多的经济问题, 但是经济总量小, 由于黔东南州的财政支出很大,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不发达, 财政收入显得很有限, 年年是入不敷出, 造成了财政收入增长的速度远远低于财政支出的需要。

3.4 基础设施薄弱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4年间, 黔东南州的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 但基础设施仍然很薄弱, 特别是交通比较落后, 是制约黔东南州的经济发展的瓶颈。2013年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公路, 但许多路多为晴通雨阻。农田水利条件差, 人均旱涝保收面积不足0.5亩, 仍有近40万人饮水困难。

3.5 产业结构矛盾突出

黔东南州地处山区, 农业仍然占很大比重, 难以实现机械化作业, 科技难以推广, 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仍占主导地位, 投入多产出少, 经济作物少, 农业效益极低, 严重影响了农民脱贫致富。工业依赖能源和矿产的比重仍比较大, 生产性服务业在三产业中的比重较小, 生态和文化的资源优势仍没有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

3.6 城镇化水平低

城镇设施落后, 工业不发达, 城镇化水平低, 规模小, 缺乏集聚、辐射与带动作用。2013年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3%,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4.3个百分点, 也比贵州省平均水平低于5.2%。

4 加快黔东南州苗侗聚居区经济更快发展的对策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 黔东南州在实施西部大开发14年间, 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 但也凸显了不少经济增长的问题。针对解决经济发展呈现的问题, 具体提出以下经济发展对策, 以便促进经济发展。

4.1 加快政府职能创新, 建立“企业家”政府

为了适应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 政府应大力精简机构和人员, 提高运作效率, 彻底转变职能, 将政府过去大包大揽的大量社会经济事务交给社会及其中介组织机构, 交给企业及居民个人去自主, 形成自主、自治、自我管理的“大社会”。在履行行政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 应该将“企业家”和“企业精神”移植到政府, 降低管理成本, 减少浪费, 实现效率的最大化。

4.2 增加人力资本投入, 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黔东南州未来的经济发展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人才强州为根本, 增加人力资本投入, 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开发应从两方面入手:一个是培养本地实用人才, 增加教育经费投入, 把大力发展教育作为黔东南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切实为黔东南地区培养实用性人才;另一个是引进高层次人才, 建立高层次人才专项资金, 制定引进和留住高层次人才的相关配套政策。在明确人才需求的前提下, 各职能部门和用人单位要互相配合, 引进切实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4.3 加强城镇建设, 发展城市经济

加强城镇建设, 发展城市经济是黔东南州经济崛起的必经之路。在开发的过程中, 要大力改造现有的老城市和发展新城市, 采取“以线串点, 以点带面”的重点开发战略。在城市建设, 制定规划方向的审批、城市户籍的管理等方面给予优先的审批和协助, 提高城镇化率, 以发展城市点而逐渐展开全方位的开发, 让城市成为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点和依托。

4.4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经济作物

坚定不移地把农业稳州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着力点, 推广农业技术,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在粮食自给的前提下, 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作物和生态畜牧业, 多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繁荣乡村经济。

4.5 利用地方资源优势, 培育特色企业

依托黔东南州资源优势, 以市场为导向,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 集中力量培育具有地方资源优势的企业, 利用清水江、舞阳河和都柳江的水资源, 大力发展电力业;利用重晶石、石灰岩、黄金、汞、煤、铁、锰、锑等矿产资源, 发展矿产加工业;利用太子参、松茯苓、五倍子, 天麻、杜仲等名贵中药材, 发展民族药业;还有像发展农副产品和食品加企业等, 发展地方企业壮大经济总量, 提高经济收入。

4.6 围绕民族风情, 发展生态旅游

外资参与西部资源开发调查 篇3

云南播卡金矿与贵州烂泥沟金矿,辽宁猫岭金矿都属于“世界级金矿”,但是,这三大金矿一度分别被澳大利亚的澳华黄金公司(以下简称澳华公司),加拿大的曼德罗矿业公司、加拿大的西南资源公司掌控,外方控股比例分别高达85%,79%和90%。

澳华公司早前曾表示,位于中国吉林省的白山金矿已经获得中国国土资源部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而此前他们与陕西合作的煎茶岭镍/金矿,已累计生产黄金超过13吨。另外,澳华公司在贵州,广西、云南、甘肃、新疆,内蒙古等西部省份的多个地质勘探合资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据本刊记者了解,自20多年前澳大利亚BHP勘查公司在中国西部开始从事资源勘查以来,西部资源开发就成为外商在华投资的热点。如今,在中国开展地质勘探的境外矿业公司已经达到70多家,其中绝大多数分布在西部地区。

BHP抢滩中国

1987年5月,著名跨国公司澳大利亚BHP勘查公司(即必和必拓,以下简称BHP)向中国冶金工业部西南冶金地质勘查局(以下简称西南勘查局)寻求合资勘查的可能性。西南勘查局在取得原冶金工业部的同意后,向四川省计委作了汇报,时任四川省省长张皓若随后率团访问了澳大利亚。在访澳谈判中,合资勘查是中方提出的16个合作项目的最后一个项目,而澳方建议将此项目列为中澳合作的第一号项目,双方为此签订了合资勘查备忘录。

据一位曾参与该项目的中方技术人员介绍,在当时条件下,开展贵金属的合资勘查难度很大,西南勘查局选取了川西会理会东地区的层控铅锌矿作为合资勘查的首选矿种,矿床类型和工作地区,最后在会东红光等地选出148平方公里的探矿权区作为合作区。

该技术人员还告诉记者,当时西南勘查局向BHP提供了1/200000的地质矿产图及说明书,1/50000的化探分散流异常图和数据,相邻铅锌矿的论文与踏勘报告,地轴层控铅锌矿成矿规律等地质资料。在提供这些地质资料之前,根据国际惯例,中方与BHP签订了具有法律效力的保密协议。协议规定,出让方提供的地质资料只用于进入方评估合资勘查项目,不得用作其它用途,也不得向合作双方以外的第三方泄露。若未达成合资勘查协议,全部地质资料将退回出让方。

BHP通过野外实地调查,重新采样,并进行了一系列分析研究后认为,在合作区内有望找到世界级矿床,符合8HP投资勘查的标准。

为了合资勘查项目的实施,降低勘查成本,外资公司一般都会尽量利用本地的服务,实行员工的本地化。BHP技术专家考察了西南勘查局的钻探、化验、物探,化探等能力,随后将该局的钻工送到澳大利亚进行了培训。BHP的安全主管还到勘查区考察了现场医疗救护条件,落实了与国际救援的衔接。

在BHP与西南勘查局的合资勘查初步协议中,规定了148平方公里的探矿权,4200平方公里的感兴趣区,双方权益比例为外资52%,中方48%,进入方投入现金420万澳元。依此反算,出让方西南勘查局的探矿权价值为388万澳元。西南勘查局以前对该区的化探和会东红光铅锌矿普查的投入约40万元人民币,按当时的汇率,西南勘查局的投入约升值40倍。

由于这是我国第一例中外合资勘查项目,各部委都非常重视,国务院多次召集国家计委,四川省政府,地质矿产部、冶金工业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进行协调,取得了一致的认识和有关政府部门的批准。

据参与该项目的一位中方人员透露,由于该类型的铅锌矿含银,中国政府规定贵金属必须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卖给中国人民银行。这个价格当时和国际上的市场价格有一定差距。四川省政府为了突破这个谈判上的僵局,曾做了一项承诺:即矿山投产后,中国人民银行收购的银价和国际价格的差价,由四川省财政补齐。该书面承诺由时任四川省副省长马麟签署。

不过,双方正式签订合资勘查协议,成立第一个中外合作勘查企业——康演公司。已是1993年的事了。此后,BHP在中国多个地方涉足基本金属开采业务,并先后成立了5家合资开采公司。几年前,BHP又进入中国西北部,勘探和开发煤层气资源。

据BHP的首席执行官顾之博(ChipGoodyear)介绍,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BHP就开始在中国进行大量的勘探方面的活动,已经勘探过的项目达到11个。但是,迄今为止,公司还没有找到一处“现在就可以作具体评估”的矿产资源。“矿产品公司通常需要做1000个‘风险勘探’后才能最终找到一个世界级的资源。在中国,我们还在寻找。我们发现了希望找到的矿种,但是储量还不够大。”顾之博说。

外资公司蜂拥而至

姚先生是一位有着25年野外探矿经验的资深地质高级工程师,是原国家地质矿产部某直属单位的业务骨干,担任过近10个省部级重点项目负责人。5年前,他应聘到澳大利亚一家勘探公司工作。

据姚先生介绍,前几年,我国矿业勘探和开发很是红火了一阵子。1999年11月,云南成为中国第一个可直接审批外商投资矿产资源风险勘查项目的省份,之后,外国资本纷至沓来。2002年9月,加拿大西南资源公司和核工业209队合作,宣布成立云南金山矿业公司,开发昆明东川播卡金矿,而加拿大方在完成预定的勘查投入后,将获得合作项目90%的权益。

2003年以后,由于国际黄金价格的上涨,数以百计的外国矿业公司和各种各样的独立找矿人蜂拥而至,步入中国金矿勘探开采行业。据统计,截至2005年9月,共有118家外国矿业公司进入中国寻求矿产勘查投资项目,其中不乏世界级的矿业公司如纽蒙特、安哥鲁、菲尔普斯·道奇等等。

早期最成功的合作项目是烂泥沟金矿。中国黄金总公司,贵州省地矿局、黔西南州政府和贞丰县政府4家单位共同组成贵州烂泥沟有限责任公司,与澳华公司联合建立了中外合作企业贵州锦丰矿业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烂泥沟金矿。至2007年6月份,锦丰矿业生产出了第一桶金,当月生产黄金27.7公斤,到2007年底,锦丰矿业一共生产黄金1438.7公斤,当年销售收入实现2.4亿元。

2008年5月,全球第三大黄金公司南非安格鲁阿山帝黄金有限公司与四川省地矿局在成都签署协议,计划未来5年投入约两亿元人民币,在四川平武地区进行风险勘探,寻找金矿。此举成为继四川省地矿局与世界500强企业南非英美资源集团子公司英铂公司签订中南铂镍矿资源风险勘探合同后,中国和南非在四川展开的又一重要矿业合作项目。

据姚先生介绍,这些国外的矿业公司多与我国地质,冶金,有色金属、核工业系统的地质队合作,采取我方探矿权八股,外商注入资金的方式进行合作。国外公司以合作项目为基础在国外上市融资,然后开始进行勘探,一旦成功,他们就会与大矿业公司合作或者自己再融资进行开发。“其实多数初级矿业公司的目标在于勘探,获得金属资源量,然后转让矿业权获利。只有那些资源量大,公司资金雄厚的矿业公司才继续工作,开发资源。”姚先生说。

根据姚先生所掌握的情况,外资机构在勘查阶段,一般采取与中方成立非法人式的合作勘查企业的方式。“因为矿产勘查成功率很低,大多数合资合作勘查都可能找不到可供开发的经济矿床。所以合资合作勘查是不稳定的,随时可以中止。合资合作勘查从其英文JV(JomtVenture)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有共担风险的含义。”

姚先生说,多数外国矿业公司在中国做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勘查工作,有些已经取得了成功,如澳华公司在贵州烂泥沟,加拿大艾芬豪公司在内蒙古长山壕的金矿都已经开始采金。“但也有个别外商在中国的勘探项目中涉嫌钻探资料造假,人为夸大资源量,不仅使自身的信誉受到严重损失,使其难以再融资,同时也给世界矿业界带来很坏的影响。”

产业安全与环保难题

据姚先生介绍,国外矿业公司在我国进行矿业投资,很少选择在资源空白区开展工作,而是常常选择我国地质队已经有了发现的地区。他们在短期内通过大量的资金投入,查明矿产资源量,待股价拉起后随即转让股权,从中获利,由于矿产开发投资较大,而且影响获利的变数比较多,多数国外矿业公司不愿选择采矿为最终目标。

姚先生告诉记者,我国矿产业对外开放的高姿态和矿业政策设计上的不完备,使得外国矿业公司在我国取得矿业权的成本很低。我国世界级的金矿床都有外资的影子,许多外商到中国瞄准的就是金矿。这种现象后来引起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重视,相关政策调整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2002年,中国发布的《指导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中,“低品位,难选)台金矿开采、选矿”还是鼓励类产业,而且到西部地区的外商还可以独资进入。2004年,国家发改委对指导目录进行了修改,取消了“在西部地区外商可独资”的内容,而且将“低品位,难选冶金矿开采、选矿”仅限于合资,合作。这一动向曾被专家分析为国家更加注意黄金工业的产业安全,是限制外资进入黄金工业的一个信号。

到2007年,在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金,银等贵金属的勘查和开采已被列入限制外商投资的产业目录中。云南省黄金管理局的官员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今后到云南来开采黄金,将受到更加严格的规范。”

“这可以解释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对矿业的需求产生了新的变化。保护国家资源安全越发显得重要。外商在敏感矿种上的投资受到限制,这也成为外商在我国西部矿业投资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姚先生说,“其实世界其他国家也是这样做的,近日中国铝业公司注资澳大利亚矿业公司力拓集团失败、力拓转而与本国企业BHP合作的例子就很能说明问题,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其看作是资源民族主义的抬头,只能说明各国越来越重视矿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决定了矿业的兴衰也是周期性的。去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一些国外矿业公司的融资越来越艰难。据姚先生提供的情况,2008年9月以后,外商在中国的不少矿业勘查项目已很难继续下去,有些已经关门回家了,有些基本停止工作,项目待价而沽,伺机转让。同时,资金雄厚,技术实力强的大公司也在等待时机收购兼并好的项目。

“外资的进入,无疑加快了中国西部资源勘探与开发的步伐。”姚先生从专业角度分说,“外商把国际化的矿业勘探,开发管理理念和运作模式带入我国,加快了我国商业性地质勘探,对我国的矿业开发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我国地质矿产行业管理、矿业权管理和运作模式提出了新的课题。”

不过,外商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和技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西部资源富集地区因外资进入而引起的资源保护及环境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烂泥沟金矿就曾经遇到资源的流失和贱卖问题。贵州省贞丰县主管工业的副县长毛仕诚告诉记者:“用矿权及前期勘探投入的费用来入股,我们占15%,澳华公司占85%。”由于当时并没有实行招标拍卖的方式,而是急于引进资金和技术,所以矿权几乎是拱手送给了澳华公司。毛仕诚说,“烂泥沟金矿探明储量130吨,按时下黄金市场价格,价值怎么也在260亿元以上,可是,澳华公司几乎没花什么钱就拿到了矿权。”

云南播卡金矿当时也是以很低的价钱落到了境外资本手中,外商采取的办法都是先搞风险勘探,然后逐步掌握金矿资源的控制权。

据记者调查,西部许多地方当初为了引进资金和技术,制定了种种优惠政策,比如贵州省人民政府在2003年发布的《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中承诺,外资企业在西部地区可以享受前三年免交企业所得税,第四、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这就是所谓的“免三减二”政策。按照这份文件,如果外商从事《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鼓励类非油气矿产资源开采,5年内免缴矿产资源补偿费。这就意味着取得烂泥沟金矿采矿权的锦丰矿业惟一交纳的所得税在前五年被减免。

贵州省贞丰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黄秀忠算了这样一笔账:“按照贵州省的规定,每克黄金收取的资源补偿费是6元,以锦丰矿业2008年生产5吨黄金的规模计算,2005年到2010年,锦丰公司的产量远不止20吨黄金,仅这一块国家就损失掉1.2个亿。”

众所周知,黄金开采是一个重污染的产业,不仅要占用土地,对植被造成破坏,最重要的是,冶炼黄金之后剩下的尾矿,会对当地的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黄金尾矿中的砷是一种剧毒物质,尽管有些企业采用围坝深埋的办法处理,但并不能彻底消除隐患,一旦遇到山洪,地震等自然灾害,就有可能造成灾难性的环保事故。前不久,昆明市对负有监管责任的原东川区环保局局长作出行政撤职处理,就与播卡金矿所在的东川区部分矿区环境污染严重不无关系。

油气煤开发成为新热点

据记者了解。随着中国对油气煤资源(尤其是天然气)开发和利用的日益重视,该领域对外开放程度也越来越高,从而吸引众多外资公司竞相进入,其中国际知名公司壳牌、道达尔、雪佛龙等已经有较大投资,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2000年,跨国石油集团意大利阿吉普公司在青海设立代办处,开始履行当年5月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的在柴达木盆地中部进行天然气风险勘探协议。

据该项目中方秘书长韩成介绍,阿吉普公司拟投资800万美元,在柴达木盆地油气资源显示良好的涩北区块进行风险勘探,获得发现后,将以参股等方式与中方合作开发这一地区油气资源。

柴达木盆地素有中国“聚宝盆”之称,中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此前已在盆地不到三分之一的区域内探明油气田23个,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28亿吨,探明天然气储量1 500亿立方米。韩成说,地质资料显示,这一区块第三系地层深层天然气资源潜力大,具有较好勘探前景,但地质情况复杂,勘探难度大。青海油田分公司由于技术和资金方面的问题,过去对这一层系的勘探程度很低。

2006年,壳牌公司联手中石油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开发的长北天然气项目成功投产。长北天然气项目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中外合作陆上勘探开发项目,由壳牌任作业者,并在20年内拥有该气田天然气产量的50%。

2006年3月,法国道达尔公司与中石油在2002年对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南区块的天然气储量进行联合研究的基础上,签署了《苏里格南区块天然气开发和生产合同》以及《天然气买卖合同谅解备忘录》,标志着道达尔在华投资从下游零售业务正式延伸到上游勘探领域。苏里格气田天然气资源丰富,探明储量总计达6026亿立方米,仅该合作区块就达1000多亿立方米。

2007年8月,雪佛龙公司成功竞得了中石油在四川省罗家寨、铁山坡,渡口河三个高含硫气田项目的开采权;当年12月,又与中石油签署了为期30年的川东北天然气开发生产区块合同。此外,日本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也于2006年1月进入中国四川天然气业务,以400万美元购得皇朝能源有限公司在四川梓潼区块油气勘探开发项目10%的股份,并将继续增持该项目股份至20%。美国伯灵顿资源公司于2004年3月与中石油签订合同,共同合作开发川中区块的八角场气田。

2008年初,加拿大能源巨头艾芬豪能源有限公司(简称艾芬豪)对外宣布,将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皇朝能源有限公司继续推进在四川梓潼地区的天然气勘探和开发项目。艾芬豪还透露,该项目另一经营权益人日本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也表明了继续投资的兴趣。

据记者了解,艾芬豪是最早进入四川天然气上游业务的外资能源企业之一。此前,国际能源巨头道达尔,壳牌等也在和相关方面接触,准备大规模投资开发四川的天然气。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调查研究 篇4

自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以来,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是党中央、各级领导和人民所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因为这不仅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

一.“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意义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建设与实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胜利实现的重大部署,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富裕的重要举措,是保障边疆巩固和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关系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改善全国的生态状况,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有利于培育全国统一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二.“西部大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

对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实施这么多年来,今天人们对国家给予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有75%认为一般,其余25%认为合适。其实国家给予西部有很多优惠的政策,但也许对于大多数的非西部地区的人们并没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多人以为只有像沿海地区一样水平了才叫做有成果。实际上近五年来,西部生产总值分别增长8.5%,8.8%,10.0%,11.3%和12%,高于前些年的增长速度,五年间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显著加强。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重点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学科建设步伐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得到加强。这些成绩都是应该肯定的,而有这些成绩的前提是在中央建设资金累计安排在西部地区约4600亿元,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累计安排5000多亿元的大力支持,和各种相应的积极措施下取得的。

另外,60%的人认为西部地区的开发应选择旅游为最佳。这确实是一个很具有潜力可挖的项目,但也反映了人们只是抱着一种体验和了解的态度走向西部,并没有想要走进西部在这里开发或者投资一些其他的行业。因为另一题结果显示,90%的人认为现在投资西部大开发经济效益一般。这种观念也就直接导致了人才流失,企业停滞,市场狭小,经济僵化等一系列后果。人们并不看好西部大开发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一项摆在领导者面前的难题。

三.“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地位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战略举措:建国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以来,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东部地区由于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有利的地理位置,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现代化建设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人们普遍过上了小康生活。西部地区由于受历史、自然和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总体发展水平与东部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近十几年来,这种差距还呈拉大趋势。在继续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逐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加速实现全国各地区的共同繁荣和人民的共

同富裕,保持全国社会稳定,将发挥重要作用。广大西部省区地处祖国边疆,是少数民族集中聚居的地方。多年来,国内外敌对势力对中国实行“分化”和“西化”,利用西部民族和宗教问题搞颠覆和分裂活动。维护和保持民族地区的稳定,挫败国内外敌对势力分裂中国的阴谋,很关键的一条,就是不断加快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根本上巩固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宁的大好局面。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技术和劳动力需要寻求新的生产领域、新的市场、新的发展空间。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但发展水平较低,还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潜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通过发展特色经济,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有效地扩大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客观需要: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与其他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任务更为艰巨。加上千百年来频繁的战乱、自然灾害和各种人为的原因,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不断恶化,荒漠化年复一年地加剧,并有逐步向东推移的趋势。这不仅对西部地区,而且也给东部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不遏制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就没有全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没有西部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也就谈不上全国的现代化。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适应世界范围结构调整,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我们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为了在新世纪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使我们发展得更快、更好,必须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充分发挥这些地区市场潜力大、自然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为加快全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广阔的空间,为东部地区发展提供市场和能源、原材料支持,为东部地区的结构调整创造条件。

四.“西部大开发”实施的必要条件

改善投资条件所带来的是更多外资企业,而在这些条件之上的是80%的人所认为的西部大开发迫切需要的是人才。而沿海城市之所以具有的发展优势也同样是人才技术。资金、信息、地理港口、经验管理等也同样拉开了东西部的距离,因此作为西部城市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教育,建立起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加快人才成长的人才发展机制,加大干部交流和人才培训力度。要采取特殊政策,吸引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国内外人才到西部工作和创业。

在这同时还要搞好环境保护和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改组和改造,振兴老工业基地,推动西部与周边国家开展边境贸易和经济合作。

五.“西部大开发”的工作重点

1.西部大开发是面向21世纪的一项大战略、大政策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发展,逐步缩小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各地区经济普遍繁荣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要求,亦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内在需要。

西部大开发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思想,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战略部署。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对于什么时候、在什么基础上把支持与促进西部地区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提到日程上,邓小平同志也做了深入的思考,要求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同上,第373、374页)现在到了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中国东部地区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大大提高,实力大大增强,同时东西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依然存在,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所以,目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有了条件,而且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党中央和国务院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审时度势,把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国家经济布局指向和区域经济政策作出调整,是非常及时和正确的,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2.西部大开发要依靠两个手段、三股合力。

两个手段是指市场机制和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尤其是区域政策。

要素价格的变化和地区要素价格差异,是推动产业空间结构转换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20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沿海大城市的土地、环保、劳动力等要素成本攀升,不少传统产业、产品的优势正在或已经丧失,西部地区应该利用要素价格相对低廉的有利条件,在这些产业和产品上形成优势,赢得市场,站稳脚跟。传统理论在讲到产业空间转移时,往往解释为发达地区及大城市的工厂和设备向欠发达地区搬迁。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多的是通过优胜劣汰,一地区某产业逐渐失去优势和衰落,而在另一地区发展起来,形成优势。因此,西部地区不能坐等“转移”,而应打主动仗。方式不同,中西部的付出与收益都大相径庭。

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目标的实现,还有赖于三股合力的共同作用。一是进一步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加大中央政府对西部地区政策与资金投入的力度。二是广泛推进东部和西部之间多层次、多形式的经济技术协作,加大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帮扶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推动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和跨区域的资产重组。三是加快西部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探寻适应国内外大市场新态势、适合西部区情的发展战略与对策。前两者是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启动与推动力,后者则是关键与根本。只有通过后者,来自外部的种种支援和帮扶,才能转化为自身的“造血”功能,形成自组织、自发展的机制,成为推动西部发展永不衰竭的内在动力。

西部大开发调查报告 篇5

通过听取情况介绍和实地考察,委员们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宁夏、青海取得的成就有了更为全面和直观的了解,对两个省区10年来迎难而上、奋力追赶的建设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立足各自专业领域,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宁夏、青海取得的重大成就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各级领导班子励精图治,带领各族群众紧紧抓住历史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立足区情、省情,发挥优势,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经济社会步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一)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10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总值从1999年的241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倍,年均增长11.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由1999年的18.8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11.6亿元,增长近5倍,年均增长19.5%。2009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1777元,在1999年的基础上翻了两番。

1999年至2009年,青海省生产总值由238.39亿元增加到1081.27亿元,年均增长12%。人均生产总值由4663元增加到19454元,翻了两番。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3.03亿元提高到166.46亿元,增加了近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75.15亿元提高到300.47亿元。进出口贸易由1.08亿美元提高到5.86亿美元。

(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宁夏、青海坚持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注重优势资源开发,促进特色产业加速发展。宁夏大力发展枸杞、清真牛羊肉、牛奶、马铃薯、瓜菜五大战略性主导产业,着力推进优质粮食、淡水鱼、葡萄、红枣、优质牧草、农作物制种六大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初步形成了布局区域化、特色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在考察中,宁夏中卫的硒砂瓜给委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当地干部群众在年均降雨量只有180多毫米的干旱带上,创造出独特的旱作农业模式:给沙土压上硒砂石,种上耐旱的枣树和西瓜,既减少了水的蒸发量,保持了墒情、减少了扬

沙,又给作物增加了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硒的含量,提高了作物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中卫市硒砂瓜种植面积已达到107.54万亩,预计今年硒砂瓜总产量在120万吨,总产值将达到9.36亿元。委员们指出,中卫市立足当地实际,变劣势为优势,利用压砂种植技术,大力发展硒砂瓜产业,在干旱、贫瘠的土地上探索出了一条富民之路,实现了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成为中部干旱带生态建设的重大举措,在全国来说也是一个创举。

同时,两省区立足各自实际,大力发展工业。宁夏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积极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体系,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青海百万吨钾肥及综合利用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实施,四大支柱、四大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循环经济、园区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亮点。

(三)基础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设施条件显著改善

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宁夏基本建成了以公路、铁路、民航为主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了一大批通信、教育、科研、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服务设施,大大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支撑条件,实现了乡乡通邮路、通宽带,村村通公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户户通电的发展目标。

青海“两横三纵三条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基本形成,高速公路从无到有,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和兰青铁路复线相继建成,青藏铁路西格复线、柴达木地方铁路等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西宁机场、格尔木机场改扩建工程顺利完成,玉树机场建成通航。全国第一个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基本建成,完成了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2002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电网同网同价。

(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在过去的10年,西部地区的各族人民对于“幸福”有了更切身的体会。宁夏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企业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各族群众就业、社保、居住、就学、就医等民生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和解决。

青海“两基”攻坚取得重大进展,“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4%。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体系日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通过实施“西新”工程和“村村通”等建设项目,全省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由1999年的59%和82%提高到2009年的889%和943%。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建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大力推进。农牧区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房建设加快实施。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开始建立,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全面启动。

(五)生态文明意识强化,环境保护建设成效显著

西部大开发10年来,宁夏、青海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建设美好家园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2003年,宁夏在全国率先实行全区范围的全面封山禁牧,草场植被覆盖率由30%提高到60%左右。9年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189万亩,造林超过113万公顷以上,森林覆盖率由8%提高到9.8%。累计治理沙化土地46.7万公顷,沙化面积由上世纪70年代的16

5万公顷减少到118.3万公顷,成为全国第一个“人进沙退”的省区,全区生态恶化的局面得到了扭转,宁夏生态环境改善程度名列全国第二,被评为“十大新天府”。

青海省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自然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工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顺利,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开工建设。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的3.1%提高到2009年的5.28%。污染防治力度进一步加大,淘汰“两高一低”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建设了一批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均控制在国家许可的范围以内,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委员们认为,由于自然、历史、区位和基础条件等众多因素的制约,两地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在东部率先、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的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宁夏、青海的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纵向看,两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横向看,与东部沿海地区和发达省区的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要与全国同步迈向小康仍然任重道远。

(一)发展基础依然薄弱

胡锦涛同志在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西部地区仍然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实际情况正是这样,2009年,宁夏人均GDP只相当于全国的85%,人均财政收入仅为3438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全国的82%,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的79%。全区尚有人均收入不足1350元的贫困人口112万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17.9%。

青海省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元、牧民人均纯收入1500元的标准,截至2009年底,全省尚有农村牧区贫困人口138.36万人,占全省农牧民总人口的35.2%,其中80%以上的贫困人口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全省的贫困发生率达到37.6%。

宁夏、青海水资源短缺问题依然突出。宁夏年降水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水资源总量不足与结构性短缺问题严重。全区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680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远低于国际公认的1000立方米最低需水线,且季节性、区域性分布不均,南部山区仍有100万人口饮水困难。青海同样存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严重滞后,工程性缺水严重。农田水利设施薄弱,全省耕地的有效灌溉面积仅占总耕地面积的37%,尚有124万人的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没有解决。

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制约了两地的现代化进程。宁夏区内铁路开通线路少,通车里程短,技术等级低,而且全部为单线,外运能力严重不足,货运缺口每年超过2000万吨,银川至西安、北京等重要城市仍需绕行,运行时间超过15小时以上,是全国没有开行动车组的少数省区之一;公路通道连接不畅,跨省连县公路断头路多,公路密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3%。青海省的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加之地域广阔和特殊的地理环境,水、电、路、通讯等瓶颈现象较多。目前,全省仍有3个乡、405个行政村不通公路,11个县未与大电网连接,883个村不通电。全省铁路只有一条干线,运输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很大。此外,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群众享有的社会公共服务低于其他省区。例如,全省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28年,比全国低1.2年,尤其是藏区9个尚未实现“普九”的县,人均受教育年限不足3年,使得这些地区的发展缺少智力支撑。

(二)生态环境依然脆弱

西部大开发实施10年来,西部地区恶劣的环境虽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由于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治理工程的艰巨性,生态环境脆弱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目前,宁夏仍有严重土地沙化面积118万公顷,占全区土地面积的17.8%;中南部山区水土流失问题仍然严重,干旱呈现范围扩大和旱情加重的趋势。青海省六个自治州中,有四个属于“三江源”生态保护区,随着“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生态环境虽有局部改善,但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冰川、雪山、湖泊、湿地面积仍在逐年缩小。草场退化,植被减少,水土流失,荒漠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其中,水土流失面积达到34万平方公里,沙漠化面积以每年13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80%的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中度以上退化草场占全省可利用草场面积的53%。

三、几点建议

委员们建议宁夏和青海在第二个10年,应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着力建设美好家园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具体建议如下:

(一)以做好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及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为抓手,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大柳树水利枢纽是1997年国家计委和水利部联合审查批准的《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纲要》中确定的干流控制性骨干梯级之一,也是重点流域的大型水电工程。它的开发建设,对发展西北特色产业和建设国家能源接替基地具有重要影响,建成后将惠及宁蒙陕甘四省区的黄河上中游水资源控制,建成后可实现全河丰枯调度水资源,从根本上解决西北地区缺水问题,对西北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出重大作用。我们建议国家对此项工程尽早决策,在“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由宁夏与相关省区责任共担、权益共享、团结协作、共同开发,使其早日发挥效益,造福人民。

(二)以建立健全“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

“三江源”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保护好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保障长江、黄河、澜沧江中下游流域的生态安全十分重要,而且对维系全球的气候稳定与生态平衡也有着重要影响。鉴于“三江源”地区在整个生态安全系统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为了保护这一地区的生态而在经济领域作出的全面收缩,建议中央在进一步加大投入,支持和帮助青海省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同时,加快推进建立健全“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统筹解决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建立既有利于长期巩固生态保护建设成果,又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大对青海藏区特别是对青南牧区支持力度,结合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建立公共财政补偿制度和动态的专项补助增长机制;落实补偿各利益相关方责任,推动相关生态补偿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促进重点领域、区域

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建立重点领域生态补偿标准体系,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坚持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基础,开发和保护相互促进,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以黄河上游经济带建设为契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长江航运通道与西部大开发 篇6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十二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土地面积5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6%。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胜利实现的重大部署,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富余的重要举措。西部要发展,交通须先行。但西部地区地形复杂,山地居多,陆路交通建设工程艰巨,且需占用较多的可耕土地。因此,发展陆路交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而利用天然航道进行改造,则具有工程量小、投资少等特点,并可不占用或少占用土地。因此充分利用天然河流,发展长江航运,对促进西部大开发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2 长江航运通道的现状[2]

长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干流自西向东流经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等11个省、市、自治区,全长6300公里,跨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长江的支流有3600多条延伸到流域纵深腹地,南北向的较大支流中上游有岷江、嘉陵江、乌江;中游有汉江,并与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湖泊相通;下游则是江南水网。得天独厚的水道形成了联系沿海与内地,沟通东、中、西部的水运大动脉。

长江航运资源十分丰富,全水系航道通航里程达5.5万公里,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53%。其中干流(从四川宜宾至江苏浏河口)航道2813公里。经过多年的改造,长江干流通航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通航能力有了较大提高。目前宜宾至重庆可通航800~1000吨级船舶,重庆至宜昌可通航1500吨级船舶,宜昌至武汉可通航3000吨级船舶,武汉至南京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

3 西部大开发中发展长江航运通道的优势

长江航运在国家大运输网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特别在西部大开发展中长江航运有着其独特的、其它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

3.1 西部产业结构适合发展长江航运通道

西部地区因有“两源兼富”(能源和矿产资源)的资源优势,新中国成立以来,被国家确立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有色金属和重化工业基地,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能源和矿产品。已经形成了黑色、有色冶金工业体系和石油及天然气工业体系。西部地区现有的工业体系框架,是以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由于大多自然资源附加值较低,对运价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因此西部适合发展运价较低的长江航运。我国测定水运单位耗能约为铁路运输的2/3。水路运输的平均运距分别是铁路运输的2.3倍,公路运输的59倍,管道运输的2.7倍,民航运输的0.68倍。由此使水运成本降低,每公里水运成本只相当于铁路运输的1/2,相当于公路运输的1/3。较低的运输成本有利于增加西北资源类产品的竞争力。

3.2 西部地理结构适合发展长江航运通道

我国西部地区居于长江、珠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上、中游地区,是国家生态屏障,开展陆上交通难度较大,天然河流是这些地区极其宝贵的交通资源。在长江流域上游的西南地区,全长6300公里的长江干流流经西南地区的达4500公里,占全长的72%。多年来西南对外交流的通道主要就是依赖长江航运出川东进。所以从我国国情和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西部大开发一定要充分利用好长江航运通道。

3.3 西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适合发展长江航运通道

长江航运通道是东西部沟通的“绿色大通道”。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发展战略,它要求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更要考虑后代人生存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的问题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如何珍惜和保护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我国西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而水运利用天然河道基本上可以不占耕地;同时水运还有对环境污染少、不破坏生态环境等优点,水运产生的废气、废渣、噪声均小于铁路、公路运输,航道建设对环境的改变和破坏也远小于铁路、公路。开发利用长江航运对西部节约用地、保护耕地、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4 西部财政紧张适合发展投资低的长江航运通道

西部财政相对紧张,因此选择投资少,见效快的运输方式进行重点投资显得尤为必要。河道疏浚费用和港口码头的投资比铁路、公路低,三者之比为1:3:7,每公里渠化航道投资只是铁路的1/5~1/3,整治航道费用仅为新建公路的1/5~1/2,水运单位投资的产出量以及单位投资形成的运输能力与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目前三峡大坝的修建让长江上游水位提高到了130~150米,使得上游航道整治变得更为容易。

4 长江航运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在西部大开发中长江航运有着独特的优势并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长期以来长江航运为西部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长江航运的发展却明显滞后,潜在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长江航运存在的问题。

4.1 加大投资,解决长江航运潜能开发不足问题

由于一直受“重陆轻水”思想的影响,国家对内河航运开发建设投资很少,致使长江潜能开发不足。从新中国建立到80年代末,国家用于内河航运的投资为25.08亿元,尚不及襄渝铁路建设投资的65%。“九五”期间国家用于铁路的投资2000亿,公路2100亿,内河航运仅有153亿,分别为铁路、公路的7.7%、7.3%,其中用于长江干线航道的投资只相当于新建100余公里铁路的费用。“十五”期间国家用于铁路的投资3500亿,公路19800亿,内河航运仅为326亿,分别为铁路、公路的9.3%、1.65%。加上西部地方政府财政紧张,对长江航运投入较少,致使长江航运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严重影响了长江航运潜力的发挥。

4.2 加大宏观调控,解决市场竞争不规范问题和运力结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鼓励有水大家行船,促进了船舶运力的快速增长。但近年来长江船舶运力出现了明显过剩,目前干散货运输能力从总量上至少富余40%。运力的富余使水运企业竞争日趋激烈。而由于市场竞争不规范,运输市场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如近年来出现的客运上的回扣战、货运上的价格战等等,这种无序竞争的恶性循环使航运企业自身深受其害,因此必须加强市场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同时,需要逐步解决长江运力结构性过剩问题。通过建立运力调节基金对新增运力实行征费,对拆船和更新改造船舶实行支持补偿。发展集装箱船、散装水泥船、滚装船、高速客船等。淘汰一批船龄老、技术差、耗能多、污染大、不安全的船舶,以提高航运企业在现代综合运输网中竞争能力。

4.3 建立统一的长江航运管理体制,解决体制混乱问题[4]

长期以来,长江航运行政管理政出多门,政令不一,影响了长江航运市场的发育。从深化长江航运管理体制改革的实际出发,并借鉴世界上大江大河统一管理的经验,应按照统一、精简、服务、交通的原则,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强化国家交通部门及其派出机构-长江航务管理局的管理职能,真正建立起长江航运的统一管理体制,发挥协调沿江省、市的积极性,提高长江航运整体交通,促进生产力健康发展,为建设黄金水道,开发西部提供良好的体制保证。

5 结语

长江航运通道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以运输能力大、耗能少、运距长、运价低、建设投资少和产出多等诸多优势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绝佳的交通运输通道。因此,必须重视长江航运通道的建设,使之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摘要:在明确长江航运通道现状的基础上,对西部大开发中发展长江航运的优势进行了阐述,并进一步提出了长江航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长江,航运,西部大开发

参考文献

[1]王丽铮.西部开发与长江航运[N].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

[2]曹江洪.论长江航运与长江流域经济发展[D].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3]叶修强.西部大开发不能忽略长江航运[J].中国水运,2006,5.

聚焦西部大开发 篇7

【热点综述】

2009年10月16日,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暨第二届中国西部国际合作论坛在成都开幕,温家宝总理在致辞中强调,中国把全面提高西部地区开发开放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把西部地区建设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域、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示范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域,加快构建具有全局和战略意义的新的经济增长极。

2009年11月25日,“中国西部大开发十周年高峰论坛”在西安举行,西部大开发的十年成就、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新困难新矛盾、未来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调整和展望等话题成为专家学者们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

2010年1月,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走过10周年。经过10年的开发建设,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各项事业都取得显著成就。10年来西部大开发的生动事实和巨大成就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采取的政策措施是十分有效的。

【理论分析】

一、 从《经济生活》角度看

1. 发挥财政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西部开发中,政府加大对西部的支持力度,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表明财政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

2. 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中国政府在西部大开发中,既充分发挥价值规律作用,又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力度,表明国家对经济加强宏观调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3.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建设、综合经济实力等均取得重大成就,表明大开发战略决策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有利于促进西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 从《政治生活》角度看

1. 政府积极履行职能。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国家加大西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科技教育等方面建设投入,促使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重大工程的建成与使用以及西部教育、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医疗卫生等项目长足发展,表明政府积极履行自身职能。

2. 坚持政府原则与宗旨。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政府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西部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表明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和为人民服务。

3.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能力的提高。中国共产党坚持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体现了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国家实施正确的政治领导。

4.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于促进该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具有重要意义,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三、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

1.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根据本地区的丰富资源优势、巨大市场潜力和产业发展现状,采取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发展战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 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证明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正确性,发挥了正确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

3. 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西部大开发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生态环保为根本,以经济结构调整、开发特色产业为关键,以依靠科技进步、培养人才为保障,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繁荣经济、使各族人民共同富裕为出发点,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4.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巩固和国家安全,以及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第三步战略目标重大举措,既立足整体,树立全局观念,又搞好局部,重视部分的作用。

5.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中国对西部大开发的成就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研讨,并一如既往地欢迎和支持国内外有识之士到中国西部投资兴业,播种美好希望,收获光明未来,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6.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可按50年,分奠定基础、加速发展、全面推进现代化三个阶段进行,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

7.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使西部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创新训练】

1. 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可按50年,经历从2001年到2010年的奠定基础阶段,从2010年到2030年的加速发展阶段和从2031年到2050年得全面推进现代化阶段三个阶段,普遍提高西部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全面缩小东西差距。材料主要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C.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D.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2. 西部大开发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时,必须()

①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③ 只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一定把事情办成功 ④ 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A. ①②③B. ①②④

C. ①③④D. ②③④

3. 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巩固和国家安全,以及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第三步战略目标重大举措。这启示我们()

① 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② 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③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④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决定整体的功能

A. ①②③B. ①②④

C. ①③④D. ②③④

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政府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西部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回答4~5题。

4. 西部大开发成就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符合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落实此基本原则,政府及工作人员要做到()

①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② 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③ 坚持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工作思路 ④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A. ①②③B. ①②④

C. ①③④D. ②③④

5. 西部大开发成就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所蕴含的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是()

A.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B.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C. 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D.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 在西部开发中,政府加大对西部的支持力度,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西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南运、西油南输、西电东送、西棉东调、南菜北运等多个重点工程已经开始运作或是已经竣工。从财政作用上看,财政具有()

① 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②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 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④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确保人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A. ①②③B. ①②④

C. ①③④D. ②③④

【参考答案】

上一篇:一级建造师合同管理下一篇:熬夜导致上班睡觉的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