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听听画画教案

2024-05-28

美术听听画画教案(共10篇)

美术听听画画教案 篇1

课型:绘画课 教学目标:

1、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能曲的体会。

2、感受歌曲旋律的起伏变化与绘画中的情感表达相匹配。

3、在学习中感悟音乐、文学与美术的联系。教学重点:能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听歌的感受。

教学难点:感受歌曲的旋律起伏变化与绘画中的情感表达相匹配。

教学步骤:

(一)教师活动

1、组织教学

2、讲授新课:

(1)播放几种声音,让学生猜一猜听到了什么声音并画下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为他们提供尝试的机会。①小鸟的声音;②海水的声音;③鼓声;④雨声 ……问: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想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1):听、画、口答}(2)播放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曲,让学生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看一看,感受音乐旋律的律动起伏,想象歌词描绘的场景。欣赏与歌曲相匹配的画面,激活感受联想,让学生明白对音乐的感受可以用色彩与线条来表现,{学生活动(2):欣赏、表演、观察作品、展开联想}(3)在音乐声中,学生进行绘画表现,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听听画画,也可适当提供一些绘画表现方式以供学生选择:具象或抽象表达。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活动:绘画 }

4、以对比的方式为学生解决绘画表现障碍:如优美的歌曲运用平缓的线条、调和的色彩来表现,活泼的歌曲运用起伏的线条、对比色彩来表现等。

4、表扬构思不错的作品。

课后记:

一年级美术教案《画画叶子》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探究叶子奇妙的叶脉之美,培养发现美的能力。

2.观察发现树叶的形、色、纹之美,并用线条写生的方法画叶子,并运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叶子的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细致观察、耐心作画的写生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线描的方式表现叶子的形状、叶脉、纹理。难点:灵活运用适合的线条表现出叶子的纹理变化。【课前准备】

学生:树叶1片、记号笔一枝、水彩笔等、剪刀。

教师:树叶若干片、范画、PPT课件、作业展板、固体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欣赏导入。

出示一张拥有茂密的绿色树叶的卡通树,(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树朋友,她还会说 话呢请听!)随着PPT的一步步播放,树叶由绿色逐渐变黄变红,随后树叶一片一片的掉落,最后只剩下枝干,树伤心的“哭”了。(以小树第一人称的形式添加配音)师:这课树为什么会哭了呢?生:树叶变黄了,掉光了。

今天老师把这棵树带到了现场(把这棵树展示在黑板上,同时供学生展示作业。)

那我们该用什么办法使这棵树立刻重新长满叶子呢?出示课题《画画叶子》。

二、初步探究,感受叶子的结构及形、色之美。

1.回忆记忆中树叶的样子:说一说你认识的叶子长什么样的?

2.观察自己手中的叶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生共同欣赏探究叶子是由:叶身、叶脉、叶柄、叶缘、叶端组成。

小结:虽然他们都有这几个部分组成,但是每一个部分都有细小的变化,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它们的区别。3.欣赏图片感受叶子形状、色彩之美。师:叶子的世界丰富多彩,现在让老师带领大家去叶子的大家族里看看吧。(出示叶子图片教师讲解:丰富的外形让人浮想联翩;火红的枫叶,正向我们述说着美丽的秋天!)

师:刚才的叶子中你最喜欢哪一张?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叶子的形状之美、纹理之美、色彩之美。)

生:形状有胖有廋,叶端只有一个与多个,丰富多彩的色彩。

小结:同学们,我们发现叶子大家族真是多姿多彩,有的叶子漂亮大方,有的叶子小巧

玲珑,有的身穿色彩鲜艳的花衣服漂亮极了。

三、深入探究,感受纹理之美。1.欣赏一组具有美丽叶脉的叶子。

师:说说你最喜欢哪张叶子的叶脉?它是怎么怎么生长的?

(同时叶子照片与简笔画叶脉同步出示,让学生更清晰认识到叶脉的组织规律。)

2.欣赏局部放大叶子图,深入感受叶子纹理,体会纹理的丰富性和韵律感。

与学生一起探究线型的叶脉是有粗有细的变化。

小结:这些细小的叶脉组成了叶子的纹理,正因为有了奇妙、丰富的叶脉,我们的叶子才更加生动、迷人。

四、教师示范

师:这样迷人的叶子老师很想把它画下来,下面就请同学们看看老师是怎样画的吧!(教师对照叶子粗略画出叶子外形)老师这样子画行吗?

这片叶子边缘是波浪形,要把叶子画得更加生动,就要仔细的观察叶子的边缘,画出它 细小的变化。

(1)仔细画出叶子的外轮廓

(2)画明显的主叶脉可以用记号笔粗的一头去画。

(3)画细小的叶脉就用记号笔细的一头去画,不同的叶子,它的叶脉纹理不同,需要同学们细心的观察,对照自己的叶子把它画下来。

(4)最后,用你明亮的眼睛,灵巧的双手,完善你的叶子。(出示完整的范画。)(5)画好后,拿剪刀沿着叶子的边缘剪下,贴在树枝上。(提示注意安全)

五、作业要求。

(现在请每一位同学仔细观察你手中的叶子,说说它的外形和叶脉是怎样的?)仔细观察你手中的叶子,准确地把它画下来。

要求:叶脉要有它的粗细变化。快速提示写生步骤:(1)仔细观察(2)画外形特征(3)画出主叶脉(4)深入画细叶脉。

六、作业展示评价。你最喜欢哪片叶子?为什么?

(红色——果实、黄色——丰收、绿色——春天的生机。学生自评、互评)

七、结束语。

在小朋友们的一起努力下,这课小树又恢复了生机,它高兴极了,想跟你们说:“谢谢你们帮助了我”。

八、课后拓展

同学们:一片一片的叶子装扮着整棵大树,一棵一棵大树组成了一片森林,一片一片的森林保护着我们美丽的家园。愿小朋友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保护树木,热爱家园。

九、板书设计:

十、作业呈现:

执教者:郑晓冰

幼儿园画画美术教案设计 篇3

1、让小朋友学会感知他人的情绪变化,初步地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

2、培养小朋友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着重让幼儿画笑、生气、哭、愁的表情,难点是画愁的表情幼儿难描绘来。

活动准备

四张不同表情的脸谱(笑、生气、哭、愁),贴绒五官的纸片四套。

活动过程

1、翻到教材第12页,引导小朋友观察画面。提问:

(1)看到图一上的两个小朋友的表现时,教师的表情又会怎样?

(2)看到图二上的两个小朋友的表现时,教师的表情又会怎样呢?

(3)看到图三上的三个小朋友的表现时,教师的表情会怎样?

(4)看到图四上的两个小朋友的表现时,教师的表情会是怎样?

然后请小朋友根据提问并结合教材,给图上的老师画上适当的表情。

教师巡回指导,对画的不正确的小朋友予以纠正,并引导幼儿了解这种表情与某种心情的关系,认识某种表情特症时,一定要抓住主要的典型特征。

小结:人笑的时候,眉毛弯弯的,眼睛眯眯的,嘴角向上翘。

哭;表示人很难过、伤心、痛苦,哭时,眉、眼角、嘴角向下弯。

生气:表示人很不高兴、愤怒。生气时,皱眉、瞪眼、撅嘴或咬牙等。

焦急:表示人遇到急事。焦急时,皱眉、皱鼻,有时还跺脚。

2、教师做出几种表情,如高兴、生气、悲伤等。让小朋友判断教师做的是什么表情?

3、教师让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在家里的行为是否引起父母的不同表情。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

4、游戏:拼脸谱,培养小朋友敏锐的观察力。

(1)将小朋友分为四组,每组小朋友分拿一套五官的纸片。

(2)游戏开始,小朋友先观察本组表情脸谱是什么,记住各器官的特征。

(3)发令后,每队排头小朋友迅速奔跑,把自己手中的五官纸片摆在活动脸谱上,然后迅速返回本队,拍第二个孩子的手,直到本组最后一个孩子摆好脸谱,先正确摆好的一组即获胜。

美术听听画画教案 篇4

目标:

1、体验用小汽车轮子进行滚画。

2、体验大面子作画的乐趣。

准备:

多种颜料画纸围裙抹布轻音乐多个小汽车报纸等

内容:

一、欣赏车轮滚画

师:走,我们快去看看!哇,好大的脚印啊!这是谁的啊!

幼:车轮印、毛毛虫的脚印(嗯,有可能)

师:到底是谁留下的呢?是这个轮子的,试一试。同时手拿出轮胎(事先把轮子放到桌底)走过高山,转个弯……咦?这个地方有点窄,有点小,会是谁的脚印呢?(从桌子底下拿出小轮胎)是不是它呢?看着这个要比这个小!(拿出两个轮胎比比)老师跟你一起试一试,穿过隧道,走过森林......

二、情景导入

师:轮子呀在这画纸上留下了这么多的脚印,小汽车呀也想把他的脚印留在这个画纸上。一人选一辆,把它的脚印留在画纸上。(把小汽车从桌子底下拿出来)小司机们,准备出发。看我的穿过一条直直的隧道,叭叭叭,汽车开来了,看见红灯不能走,看见绿灯快快走,叭叭叭,汽车开来了。再来像毛毛虫一样,跑到森林里。快看,他的会怕山坡呢,我们也来爬一爬,上去,下来......

师:咦?我们走了这么多地方,我们的`小汽车为什么没留下脚印呢?幼:没有颜料(如果没有孩子说,加上:怎样才能让他留下脚印呢?)

师:哦,原来是没有颜料啊,你看,玲玲老师把颜料宝宝小朋友准备好了,这是哪个颜色宝宝(先拿出一个,再拿出另一个)这个呢?

师:嗯,当你去用你的小汽车的小脚亲亲颜色宝宝的时候,要滚一滚,亲一亲,滚一滚,抱一抱,让整个颜色宝宝都抱住车轮,然后放到我们的大画纸上,小汽车,慢慢走,看看我们的车轮真漂亮。

三、幼儿作画

1、轻音乐

2、教师巡回指导

3、爬上高山、钻过山洞、越过丛林(如果有幼儿一直在颜料,提醒幼儿要跟不上他们的脚步了)。

四、“停车”观察

师:好了小司机们,我们的小汽车啊带我们去了那么多的地方,肯定累了,那现在我们把小汽车开到我们的停车场,休息一下。

师:刚才呀,你们去开车旅游的时候,我也开着小汽车去兜风啦!我开着我的小汽车去了大森林(百货大楼、草地、公园、商场……),(示范用手指点一点)你开着你的车去了哪?你也来点一点告诉大家。

师:哇,小朋友开着小汽车去了这么多的地方啊,真了不起。

五、展示

美术听听画画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作画让幼儿了解砂糖桔的另一个特点。

2、知道经过烘烤砂糖桔汁可变颜色。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砂糖桔棉花棒数根白纸若干蜡烛若干小碟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剥砂糖桔

让幼儿动手剥砂糖桔,将砂糖桔汁挤在小碟子里。

二、作画

1、让幼儿用棉花棒蘸砂糖桔汁,在纸上画简单画。

2、画干后再把画纸放在蜡烛上烘烤,这时纸上的图案就显出来了。

三、展示作品

教学反思

砂糖桔的汁可以作画,从而激发幼儿对作画的兴趣;在烘烤的过程中幼儿也了解了烘烤的技巧虽然幼儿不能做这一工作,但他知道经过烘烤桔子汁可变颜色。在教师烘烤画的过程中让幼儿分享画面的变化。

美术听听画画教案 篇6

教材学情简析: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尝试工具媒体,用剪刀、纸、笔等通过撕撕、剪剪、画画的方法,大胆、自由地把学习过程中所欣赏的大师的画、学生的画以及所听到的、感受的事物表现出来,从而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本课教材是以纸材、彩色笔运用体验为基础的绘画工艺课。因此在教材上安排了一些以撕贴添画、剪纸及学生活动的图片,目的是为了使欣赏、绘画工艺制作之间形成一内容相关,体现教学过程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整体教学构思。其中,马蒂斯等作品的安排旨在引导学生赏析现代艺术,开阔眼界及思路,提高审美感知能力。学生合作创作的作品体现了学生合作、共同学习提高的这一思路。作业要求及欣赏作品的多元组合,为学生提供了可供思考、探究的空间,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探究以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表达自己想法的方法。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以纸材为主的造型表现活动,初步认识及掌握撕纸添画、剪纸的欣赏方法、创作制作方法。

2.通过欣赏体验,感受剪纸、撕纸艺术的美,领略多种艺术文化,激发对美术造型表现及欣赏活动的兴趣,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及与人合作的意识。3.培养观察感知、审美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欣赏感受剪纸、撕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造型表现的方法,运用想象力进行作品创作并能大胆发表看法。教学难点:作品创作及发表。

教学具准备:剪子、彩笔、胶棒、撕纸作品、一张纸。

教学过程:

教学随记栏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儿,想看看吗?——想。

2.这幅画面与我们平时的画面哪不一样?——平时的画面是画的,这幅画是用纸贴的。

二、教师讲解: 1.示范讲解

师: 我还想考考大家,你能看出这幅画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吗?为什么? 生:用手撕的。用剪刀剪的比较直,用手撕的弯弯曲曲。

师: 撕纸艺术家真了不起。你看,我手里有一张纸,你猜猜我要干什么? 生:撕纸。

师:手离得远一些撕行不行?为什么? 生:不行,容易撕坏。

师:问生你看我撕的这块像什么?

生:随意答,你撕的那块像什么?——生说。2.用彩笔画、贴彩纸示范

我有几个问题,谁回答对了,我就送给他一张特别好看的撕纸作品。想不想试试?

(1)一张撕纸作品分几步?哪几步?——撕纸分3步,第一步随便撕一块纸,看它像什么。第二步把它贴在一张能使它更好看的彩纸上。第三步用彩笔添加上细节使它更真实,更能让大家看懂。

(2)撕的画面太小好不好为什么?——撕的彩纸不能过小,画面不好看。

(3)撕碎的纸怎么办?随便扔吗?你有什么好主意?——撕碎的彩纸放到桌面的盒子中,环保还可以再利用。

3.师出示粘贴范画。

师结: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今天我们用撕的方法来制作一幅非常好看的画面。

作业要求: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和别人合作,撕一幅最有创意的画儿,然后把它贴在我们的精品屋中。

三、学生作业,师放音乐。

四、作业展评:同学们,你们做得真好,我们开个小画展好吗? 板书设计:

剪剪撕撕画画贴贴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以纸材为主的造型表现活动,初步认识及掌握撕纸添画、剪纸的欣赏方法、创作制作方法。

2.通过欣赏体验,感受剪纸、撕纸艺术的美,领略多种艺术文化,激发对美术造型表现及欣赏活动的兴趣,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及与人合作的意识。3.培养观察感知、审美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欣赏感受剪纸、撕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造型表现的方法,运用想象力进行作品创作并能大胆发表看法。教学难点:作品创作及发表。

教学具准备:剪子、彩笔、胶棒、撕纸作品、一张纸。

教学过程:

教学随记栏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二、复习导入

教师拿出上节课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创作的积极性。让学生说说优点与不足。

三、讲授新课

1.教师拿出一张纸,通过折叠后,用一把剪刀剪出漂亮的剪纸作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欣赏一些折叠的剪纸作品:有对折的、三折的、四折的等等。让学生仔细观察后说说这些剪纸的区别以及在粘贴的时候,他们在色彩上有什么变化。3.折一折

让学生学一学几种简单的折纸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折一折与老师不同的折叠方法。(学生体验折叠)

4.剪一剪

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折的纸,自己运用剪刀,大胆的剪一剪,剪的时候注意留空等问题,并把自己剪好的作品粘贴到作业本上并用画笔添一添、画一画。

四、学生制作

五、教师巡回辅导

注意辅导学生剪纸的大小比例控制、和造型的美观。

六、小结、展示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发表对自己、他人作品的评议以及本次活动的感受。板书设计:

小班美术活动《涂涂画画》 篇7

“大地复苏,春暖花开。”一到春天,大家都爱说这些话,的确,春天给人带来一副美丽的画卷,各种各样的花争芳夺艳的相继开放,让人赏心悦目,看着色彩鲜艳的花朵,想起小时候摘花朵用来涂色,效果很不错,因此,我就设计这节活动,为了使效果很好的展现,本活动选择宣纸,出来的效果犹如水墨画般的感觉。使孩子们跟我一起感受花朵染画带来的不一样色彩,以及用颜色来判断认识不同花朵。

活动目标:

1、幼儿在认识各种花朵的同时,学习用花瓣涂染画。

2、感受色彩的美,体验活动的乐趣。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收集不同颜色的花朵,篮子(油菜花、玫瑰花或月季花、一串红、迎春花、蝴蝶花、喇叭花……)

幼儿每人一张熟宣纸(画有简单的轮廓画)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春天来了,你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幼儿回答)

小朋友们说的真多,想知道老师发现了什么吗?

2、出示花朵,幼儿观察认识。

师依次出示一种花朵,提问:这是什么花,你们知道吗?它叫XX花,一起看看它长的什么样?是什么颜色的?

3、引导幼儿用花瓣涂染画。

①师:老师想考考你们,请你们想想这些花瓣可以用来做什么呢?(幼儿讨论)

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②出示一张范例画,师:看,这幅画是老师用花瓣涂上的,你们想试试吗?教师示范讲解操作,提出操作要求以及注意事项。

③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美术听听画画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习windows画图板的工具应用,特别是“喷笔”工具的使用方法.

2、体会电脑绘画灵活、多变的特点.

3、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发挥创造性思维,进行构图技巧的训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电脑美术作品范例、电脑绘画步骤演示图、电脑机房等. 学生准备:提前熟练掌握电脑的相关技术、知识. 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画图板”里面的各种工具,特别是“喷笔”工具的使用. 难点:用“喷笔”工具渲染出漂亮的画面效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学过的windows画图软件的各种工具的操作方法以及色彩运用、构图等造型知识.教师提问:同学们还记得“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以及“调色板”等画图工具怎么使用呢?那么,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笔刷”工具、铅笔工具、“多边形”工具、“喷笔”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利用“喷笔”喷点大小的操作,美化画面.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一些主要运用“喷笔”工具绘制的优秀的电脑绘画作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出示课题:电脑美术——“喷笔”画画

二、讲授新知:

1、教师演示

为使学生直观地学习windows画图软件中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师可当场演示电脑绘画的全过程.

先运用“铅笔”工具绘制一朵牵牛花作为基本图形,然后从“调色板”中选取颜色为其填色,再运用“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方法,将这朵牵牛花的形状、大小、方向进行改变,并组合成一簇画面饱满、富有变化的牵牛花的形象,最后,选取“喷笔”工具围绕牵牛花的外轮廓进行喷画,使画面变得更加富有层次.

2、师生共同赏析《红花》《森林》两幅作品的制作过程,分析这两幅作品中色彩的搭配及构图知识的运用.

三、学生绘制 教师辅导 教师提出学习要求,引导学生动手绘制,在这一教学环节的学习中,学习可以进一步掌

握基本图形的绘制,并熟练使用“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工具.学习要求:用windows画图板画花或树. 教师应鼓励学生首先选用自己喜爱的画笔和颜色,通过想象与构思,利用工具箱中的各种工具,设计并画出一个有趣的造型.其次,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的操作,制作出具有独特情趣的装饰画,最后,选用“喷笔”工具,选取合适的颜色,对形象的外轮廓或轮廓线内部进行喷画,从而进一步丰富,增强层次效果.

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地发挥创意,大胆绘制.

四、作业展评:

听听声音教案 篇9

邢台县实验学校

安小静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物体能发出声音,不同的物体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没有物体就没有声音。

3、声音有方向、远近、大小、高低的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能观察并简单地区分各种不同的声音。

2、能对各种声音按自然声和人为声进行分类。

3、能区分和鉴别声音的大小、高低、远近、方向。

4、能建立声音和物体之间的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能积极提出问题、想法和建议,乐于与同伴合作、交流。

2、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各样的声音及声音的变化”等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培养学生探索声音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物体能发出声音,不同的物体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没有物体就没有声音。

3、声音有方向、远近、大小、高低的不同,并能予以区分、鉴别。

(二)教学难点

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没有物体就没有声音;能建立声音和物体之间的联系。

2、能区分和鉴别声音的大小、高低、远近、方向。教学准备:

(一)学 具

每组一份:小铃铛、橡皮筋、塑料杯、钢尺、装满水的水槽、吸管、小棒、笔套、塑料哨子、记录表。

(二)教 具

发声罐、各种声音的课件、口琴、装有不同量红水的玻璃杯。教学设计:

一、游戏导入

1、做“猜猜我是谁”的游戏。

2、导入课题,板书。

二、倾听周围的声音

1、听听各种物体发出的声音。

2、平时还听到过哪些物体发出的声音?

3、仔细听周围物体发出的声音。

4、给声音分类。

三、听听固体、液体、气体发出的声音

(一)学生明确研究内容。

(二)研究问题一:固体能不能发出声音?

1、认识实验器材。

2、学生实验,教师适时指导。

3、汇报,交流。

4、得出结论:我们能说有些固体能发出声音,而且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三)研究问题二:液体能不能发出声音?

1、小组实验,汇报。

2、得出结论:液体能发出声音,而且同一水槽的水,运用不同的方法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四)研究问题三:气体能不能发出声音?

(五)小结: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出声音。全班齐读。

四、分辨声音的变化

1、做游戏辨别声音的方向、远近、大小。

2、辨别声音的高低。

问:声音除了方向、远近、大小不同外,还有什么不同吗?

教师演示:用7个装有不同量红墨水的玻璃杯,敲出美妙的乐音。

3、课外延伸,激发兴趣。

五、课堂总结

1、通过本堂课的研究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出示题目,学生解决。

《听听那冷雨》教案 篇10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的情感。【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余光中《乡愁》歌曲,从而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介绍余光中。

余光中,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1985年至今,任高雄市“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的创作,以及文艺评论、作品翻译等,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是当代诗坛健将、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

余光中的诗文创作及翻译作品,祖国大陆有15家出版社先后出版。余先生同时又是资深的编辑家,曾主编《蓝星》《文星》《现代文学》等重要诗文刊物。并主编台湾《中华现代文学大系》(1970~1989)共15册(小说卷、散文卷、诗卷、戏剧卷、评论卷)。

余光中在台湾与海外及祖国大陆文学界享有盛誉。他曾获得包括“吴三连文学奖”“中国时报奖”“金鼎奖”“国家文艺奖”等台湾所有重要奖项。多次赴欧美参加国际笔会及其他文学会议并发表演讲,也多次来祖国大陆讲学。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目前仍在“与永恒拔河”。2.相关背景。

3.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初知文意。4.学生讨论课文主旨。

5.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作者身逢家国之变,作品常流露浓厚的家国之思。本文以微寒潮湿的春雨象征心情,并以雨声、雨景为引子,回忆自己半生漂泊的经历。文中屡引古人诗词,以衬托出对故国河山与传统文化的追思向往之情。行文时空交错,句式多变。作者借雨声雨景,回忆生平往事,以寄托对故国河山与传统文化的向慕之情。第一部分(1),由雨季的开始,满怀深情地联系到祖国; 第二部分(2~14),由“雨”展开具体的想象,描写独特的体验,抒发浓浓的相思; 第三部分(15),思绪回到现实,将对故乡的思慕、回忆埋入心底,沉淀。

三、合作探究

1.作者写“台湾的雨”与“大陆的雨”有何不同? 明确:台湾的雨景是真真切切,而大陆的雨景却是朦朦胧胧,用的词汇是凄凉、凄清、凄楚、凄迷,一切都是在回忆之中。

2. 作者笔下的雨为什么能引起读者共鸣?(“空蒙而迷幻”是视觉;“薄荷的香味”“淡淡的土腥气”是嗅觉;“冷”是触觉;“疏雨滴梧桐”和“骤雨打荷叶”是听觉;“尝凉凉甜甜的雨水”是味觉)

3.作者为什么要选择“雨”作为它表达情感的依托?为什么要强调一个“冷”字? 明确:选择“雨”作意象是为了表现缠绵悠长的故国之思。

“冷”有两层含义,一是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的实在的感受,二是表现作者远离大陆内心产生的凄凉。4.艺术特色。(1)语言方面。

(2)运用古典诗文的运用。拓展了散文的思维空间。

如“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这里,余光中将原汁原味的唐宋诗歌组接在一起,丝毫不给人以斧凿之感,相反,它能引起读者自然地进入古典的情境,而又从别一扇现代情感的门庭里走了出来。5.学生再读课文重点段落,品味语言,体味情感。

四、作业

上一篇:小升初面试 如何消除紧张情绪下一篇:新农合定点门诊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