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纲要心得

2024-05-08

学纲要心得(共12篇)

学纲要心得 篇1

——谈谈我眼中的职业教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国家富强离不开教师,教师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与期望也在与日俱增。所以教师必须不断的自我学习和提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学校的组织下,我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知道我们国家对职业教育非常的重视。从事职业教育四年的我深感压力重大,觉得自己做的还非常的不够,与身边的优秀老师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通过学习以及结合目前我的实际情况,我对我所从事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我觉得作为一名人名教师很光荣也很荣欣,同时我也有几点感受。

一、师爱有方,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

教师爱学生是天职,不爱学生无以为师。我所教的学生很多是“问题”学生,很多学生在初中是被放弃的对象,在教育过程中往往是被忽视的。其实这样的学生更需要我们的爱。爱那些让我们操不完心的学生就非易事。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提醒自己、不断地学会爱:学会把每个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学会欣赏学生,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学会向学生表达自己的爱;学会把学生看作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以更好的心态投入工作,才不会抱怨自己付出得太多,因为你终将会发现:在付出爱的同时,我们也在收获着爱!学会宽容、学会欣赏,少一点指责,多一些对话,以一颗平常之心关注所有的生命,把爱撒向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

二、师技高强,为学生技能学习提供坚强的保障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精湛的业务素质,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一个爱岗敬业的老师,如果自身水平没有过人之处,学生只会爱你不会敬你。职业中学的学生更加注重技能,如果我们的老师没有一技之长,学生是很难对你信服的。作为职业中学的教师,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职业敏感度。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努力向“双师型”、“全能型”教师发展。技能是学生就业的敲门砖,要想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就必须提高学生自身的动手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师技高强。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只有功底深厚经验丰富的师傅才可能培养出技能高强的学生。教师应该不断探索新的科学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执教教学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

三、师德高尚,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中职毕业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师优化自身形象,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只有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才能真正负起“三钱粉笔,万钧重担”的为师之责。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者为先。教师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身正品端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的思想、意识、品德、行为等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十六七岁的中职学生对这些社会现象还缺乏一定的判断力。高尚的师德就能像一座灯塔那样为这些即将步入社会的孩子们指引着正确的方向。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一。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专心致志于本职工作,做到教书育人,热爱职业教育工作,在教书育人中享受快乐,在与学生共同成功中体味幸福。“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要以奉献精神投身教育工作,为我国职教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纲要心得 篇2

一、此《纲要》首次把学前教育发展放在一定的高度

在第四次全教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多次提到学前教育, 这是几十年来, 最能体现重视学前教育的一次。可以看出, 这次的《规划纲要》确实是在充分调研、充分了解我国教育实际的基础上制定的。因为,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前教育不是十分引起人们的重视, 其表现为:

1.。在儿童发展中有重要的地位,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开端, 是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基础与保障。但是, 社会上仍有许多人 (包括家长、教师等) 对于学前教育的性质、功能还存在着不少不适应时代要求的观念与想法。在社会上还较普遍地存在着重智轻德, 重认知教育轻社会性、人格培养的问题, 如忽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情感、态度、自主性、社交能力等的培养。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学前教育可有可无。

2.有关学前教育方面的制度、法规还很不健全。我国政府虽然在1989年、1996年相继制定实施了《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法规性文件,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 我国目前学前教育立法层次偏低。我国的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都有全国性的法律, 可见, 学前教育与它们还存在着相当的距离。

3.学前教师的待遇、培训等问题仍未很好解决。近几年来, 我国幼儿教师的地位与待遇等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并处于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在《教育法》中, 就明确规定幼儿园教师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样的政治和经济待遇。但在实际中, 由于经济条件与人为的诸多因素的影响, 我国幼儿教师的待遇仍普遍偏低, 幼儿教师培训、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未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4.幼儿园设施设备还很简陋。虽然我国的教育在快步发展, 义务教育及高中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在不断地更新, 但是, 大多数幼儿园的设备设施还处于非常简陋, 有的甚至处于非常低级的层次, 阻碍着学前教育的发展。

5.幼儿园办园还很不规范。目前, 我国的幼儿园发展远远滞后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及我国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 处于公办远远不能满足百姓的需要的状态。致使大批的私立园雨后春笋般的出现, 但是, 由于缺乏规范的管理, 大部分私立园以营利为目的, 缺乏先进的育人理念及适合幼儿发展的环境及设施。

这次的全教会及《规划纲要》把发展学前教育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从幼儿园的建设、师资的培训、设施的配备等多方面提出了要求, 把发展学前教育放在了立足实际, 利于民生的重要高度。

二、此《纲要》更了解民情, 更关注民生

现在中国的教育存在这几大难题:一是义务教育学校发展不均衡, 导致家长择校问题;二是进城务工人员增多, 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及留守儿童入学问题;三是多年来一直备受人们关注, 但又很难解决的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问题。以上这些问题, 不仅是教育问题, 更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 将影响国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影响到人口素质的提高, 影响到社会的发展。

这次全教会及《规划纲要》在了解民情的基础上, 把“发展学前教育”“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把“研究解决进城务工子女和留守儿童教育”“研究解决义务教育择校问题”“进一步从制度上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过重问题”作为以后教育工作的难点问题来解决。从长远的角度发展教育, 更体现出关注民生民情。

三、此《纲要》更注重教育标准、制度体系建设

近几年来, 我国的教育, 特别是基础教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如校园校舍、硬件设施、软件资源、教师队伍及教育教学质量。但是, 教育的发展用什么来衡量?教师的发展有什么标准?学校办学应具备怎样的资质?这些都是我国的教育发展中一直被忽视的问题, 到底教育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怎样评估教育的质量, 怎样评估教师的素质, 怎样评估学校的办学资质, 缺乏国家统一的标准, 这次的全教会及《纲要》明确提出了以后要把“研究基础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教师教育标准体系建设”“中小学教师制度建设”“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建设”“教育督导工作指标体系和督导评估制度建设”作为教育工作急需解决及研究的重要内容, 使学校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衡量有明确的标准及评估依据, 也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这样就更有利于学校及整体教育工作的提高。

学纲要心得 篇3

能力发展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自读教材,欣赏故事漫画、小组讨论、实践探究等活动,概括出自信的含义及表现。

2.通过探究学习活动,正确区分自负、自卑、自信三者之间的不同表现。

过程与方法: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的活动教学模式,在活动、讨论中及时启发,以保护学生的灵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自信的含义及表现。

教学难点:区分自信、自负、自卑三者之间的不同表现。

课时计划:1课时。

课前预习纲要:

导入新课:【2分钟】故事欣赏——初步感受“自信”的力量。

阅读教材第18页罗丹的故事,思考:罗丹为什么能够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贯彻“问题提出和问题解决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理念。

明确能力发展目标:生齐读目标,师强调重难点。(目标内容同前)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要通过哪些素材、什么方式来学习,学习后要达到什么能力。

课前预习:3分钟

1.阅读教材18~22页,完成《同步解析与测评》20~21页“自主预习”的填空内容,把所填的词在课本上画出来。

2.预习检查:交叉批改,当堂公布预习情况。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对学习内容进行整体感知。

课堂学习探究纲要:

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约20分钟

方法及要求:1.自主阅读教材18~22页,完成教材中的活动内容,不懂的问题,用笔做上记号,提交小组讨论,10分钟后展示。2.小组合作探究不懂的问题,小组也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老师帮助解决。3.老师对学生提交的难题做精讲点拨。

自主探究题:1.自信的含义及表现分别是什么?2.自负、自卑、自信的区别?3.自信的作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整体把握教材的知识点。

合作探究一:自信一族

活动1:写出我能行!完成教材19页填空。

明确:自信的含义。

活动2:自信人物故事会——讨论交流自信人的表现。

精讲预设: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含义)

自信的表现: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合作探究二: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活动3:故事赏析——分析课件中刘翔的心理?明确: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

活动4:我思我悟——根据课件漫画,分析自信、自负、自卑三者关系。

活动5:情景表演

数学考试后,自信的小芳、自负的小明、自卑的小刚都得了90分,这三个同学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

整理提高:1.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 , 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2.自负和自卑都是自信的 。

实践导行:现在的你相信自己吗?请在课后做一件小事,来体现自己的自信吧!

精讲预设:自卑的人轻视自己、低估自己、不敢尝试;自负的人高估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自信的人能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自信及表现以及与自卑、自负的区别。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精讲”等学习环节,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让学生掌握主干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倾听的能力。

课堂测评:预计12分钟

1.基础题:《同步解析与测评》22页基础巩固1~6题

2.中档题:《同步解析与测评》23页增效作业7题

3.拓展题:《同步解析与测评》23页增效作业8题

解题步骤:“审—忆—筛—答”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否用所获取的知识、能力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整理提高:3分钟

1.这节课我学习了…… 2.我学会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归纳整理能力,对整节课的活动形成知识链、思维链。学生带着知识、方法走出课堂,从中获得成功体验。

课后巩固纲要:

熟记知识点:(复述答案)自信的含义及表现?自负、自卑、自信的区别?自信的作用?

设计意图:巩固知识,夯实基础,提高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

课后测评:

1.基础题:《同步解析与测评》23-24页能力提升1~4题

2.中档题:《同步解析与测评》24页能力提升5题

3.拓展题:《同步解析与测评》24页能力提升6题(答案见教师用书)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的识记效果,能否用所获取的知识、能力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审题、答题能力。

参考文献:

学纲要心得 篇4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按照党委有关学习安排和具体要求,进行了认真学习,联系工作实践,结合个人思考理解,我深深感到:

《纲要》是系统理论的深厚积淀。《纲要》是深邃理论体系的撷英精要,其中涵盖了历史、社会、科技、政治、生态、外交等方方面面中外理论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实际进行了言简意赅的精要论述、表述,是众多理论和经典的厚积薄发、博观约取。

《纲要》是中国实践的精粹升华。《纲要》全面详细阐发了中国发展的道路,方向、原则、重点和愿景、理想,既是理论的积淀和指导,更是生动而丰富的中国发展实践、历史周期的精粹与升华。因为它源于中国砥砺奋进的探索实践,得到实践的检验和校验,而显得愈发宝贵。

《纲要》是民族情怀的凝练浓缩。《纲要》以历史为坐标、以世界为参照,处处体现了对中国发展、民族复兴的深入思考、系统谋划与强烈希冀,充分流露和体现了浓浓的民族复兴,世界大同的情怀。

《纲要》是大国信心的实力展现。《纲要》 直面当前和未来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全面系统地提出应对与加快复兴的战略、路径和目标,旗帜鲜明的表述了中国的态度与原则,可以毫无疑问的说,这是大国自信心的体现,是战略实力的体现。

《纲要》是一本书,是一本“宣言书”,是一本“路线图”。对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每一名一线同志而言,《纲要》更是指点迷津、破解难题的“指南针”“百宝箱”。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持在联系指导、工作实践中“学思践悟”,不断推动工作打开局面。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各个学科领域。《纲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了系统全面的阐述,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更好的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洗涤净化自我心灵,清清爽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不辜负入党的初心,不辜负共产党员的历史使命,在我服务、我进步、我快乐的号角中干出新成绩。

我们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更加自觉用这一思想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3)

近日,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感受良多,感受最深的是第三部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思想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奋斗。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不断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强调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

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感 篇5

学校:惠州学院

系别:计算机科学系

专业班级:09级网络工程

学号:091402117

一部伟大的屈辱与奋斗史

——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感

仰望星空,那不染纤尘的星空里,总给我无限的遐想,那里曾经放飞过多少人美丽的梦想,那里曾经记录过多少历史的痕迹。芸芸众生,纷纷扰扰人世间,悠悠东流历史长河,总让我的思绪飘飞浮沉: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华丽的乐章,更是一部伟大的屈辱与奋斗史,它将会流芳百世。

一直以来,我都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我都以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而自豪。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我深深地爱着它。思绪在飘飞浮沉,丝丝缕缕地穿过遥远的时光。在我看来,中华民族的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奋斗史。在近代,我们的祖国遭受了太多的屈辱与蹂躏,承受了太多的痛哭与折磨,受尽了当时列强的侮辱与侵略。但是,我们的民族如今却依旧屹立在世界之中,我们的民族只有被打败,却没有被打倒。那是因为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

行走在消逝中,蓦然回首,有一种涅槃的气息氤氲而来。这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史是以英国在1840年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为起点的,当时“闭关锁国”而又落后的中国因战败而于1842年8月29日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可是,屈辱并没有因为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而终止,反而,让列强掀起了侵略中国的狂潮。之后,中国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那些特权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还有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等等。这些都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的打击。后来,英法联军在1856年又向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再一次战败,被迫与英法俄美4国签订了《天津条约》。此后,又陆续签订了英法俄的《北京条约》、1885年中法的《中法新约》、1894年中日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的《辛丑条约》等等。从此,清王朝成了“洋人的朝廷”,清政府彻底变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而《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狂潮,一次又一次迫使中国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以至于中国一步一步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造成了近代中国贫穷和落后的局面,让近代中国人民受尽屈辱和折磨。这段看似不堪回首的屈辱史,却正好让我们铭记一个历史道理——落后就要挨打。

一缕思绪漂浮在时空,拉回游离般的梦境。我有时在想,如果近代的中国没有了这段屈辱史,中国的现状或许会好很多。在我看来,列强的侵略狂潮,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都扼住了近代中国的发展,使得中国徘徊不前。可是,让我骄傲的是,现代的中国发展迅速,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等方面都不断地在提高。

其实,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奋斗史。在受尽欺凌的近代中国,却有着一批又一批不肯屈服的子孙。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一直影响着如今的我们。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精神;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给予帝国主义沉重的打击。还有早期维新运动、维新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中国。而其中让我们铭记的华夏子孙很多很多,如:林则徐、魏源、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和孙中山等等。他们的不懈努力,让近代中国看到了曙光。蓓蕾消逝了,鲜花却争奇斗艳;种子消逝了,大树却果实累累;积雪消逝了,江河却奔腾不息。中国在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以学生为先锋,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民主运动,具有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它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它也使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当时中国的革命前途焕然一新。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列主义,让中国人看到了新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的人民利益,让长期受压迫的广大人民有了番身的机会。中共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为全中国的解放奠定了基础,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也是历史更是世界的需要。耳熟能详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因此而深入人心。可以说,1919年到1949年是中国翻天覆地变化的三十年。

在那30年里,炎黄子孙都为了改变中国当时的局面努力着,也可以说是为新中国的成立而奋斗。工农运动、大革命、土地革命、遵义会议、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等,都为我国的近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遵义会议的召开成为我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而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的胜利史诗;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些让我们骄傲的一切都是因为我国的人民团结努力奋斗。

站在悠悠东流的历史长河的堤岸上,回望逝去的历史,品着溶溶月,感着淡淡风。现代的中国沿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如今的中国,加入了WTO、举行过奥运会等等,这一切都说明当今的中国,在我们的努力下,我国的政治影响力、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等各方面都不断提高并得到世界的认可。

没有大海的汹涌澎湃,可以献上小溪的清澈潺缓;没有大山的巍峨险峻,可以献上原野的葱郁坦荡;没有太阳的炫耀世界,可以献上烛火的一隅光照。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有需要去读史,俗话说:读史能使人明智,知史可以明得失。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值得我们去阅读,无论是屈辱的还是奋斗的,它能让我们在现在社会学中得到学习、工作、生活、为人处世的道理。现在的中国,已经走出阴霾,我们正把伤痛掩埋;我们日益的强大,我们尽量丢弃过去,却没忘却历史。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它扬起的灰尘,碾过的痕迹,却时时告诫我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的民族有着很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我们的民族有着博大的胸怀,我们的民族将不断强大。

我们短暂的一生,是否也是像那露珠,关键的一步就能铸就我们的不凡或是平庸,遗憾或是满足?这一步,也许是一个抉择,也许是一次探索,也许,就是一种偶然。带着这个问题,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许多典故往事如同流沙,从我思绪的指缝中轻轻滑过。的确,我们的生命既短暂又漫长,我们不能让自己有过多的遗憾。而作为一名当今的大学生,我们需要学习我们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去面对一切困难,我们需要秉承我们民族努力奋斗的精神去面对一切挫折。我们要让我们民族的这些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让这些瑰宝,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努力地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

学纲要心得 篇6

近段时间,我系统地学习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腐倡廉理论学习纲要》这两本“纲要”,对反腐倡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组织人事干部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有一定的参谋建议权,也容易在廉政勤政方面出问题,很有必要经常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教育。我作为组织部领导班子的一员,更要自觉加强自身的廉政建设,努力做到“五个带头”。

带头讲学习。《实施纲要》首先是立足于教育,就是要自觉加强廉政意识,增强廉政观念,筑牢廉政防线。因而首先要讲学习,着重于自我教育。要静下心来学习,努力改造世界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要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领导干部,我深知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只有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才能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好党交给的工作任务,才能更好地筑牢自身的防线。我将坚持经常性的深入学习和钻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结合十六大精神,深入理解“三个代表”理论精髓,用“三个代表”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言行;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反面案例与正面教育相结合,注重学习效果,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带头守纪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的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制度和规范当中进行的,小到单位的规章制度,大到国家法律法规;小到单位廉政责任状,大到《纪律处分条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只有从平常小事做起,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培养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才能在大是大非上保持坚定立场,在大贪大欲面前心不乱、手不痒。同时领导干部往往既是制度的施行者,又是制度的制订者,更要带头模范遵守。“打铁还须自身硬。”如果自己制定的纪律自己不能遵守,监督别人的人自己不能接受监督,那又如何去监督和管理别人呢?

《纲要》学习心得 篇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结合中国教育当前的客观实践,规划和描绘了中国教育十年(2010-2020)的发展蓝图。《纲要》强调了教育的战略地位,明确了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纲要》的出台鼓舞人心,在教育工作者心中激起层层波浪。

《纲要》第四章义务教育第十条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指出: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

《纲要》要求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统筹规划,整体推进。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

《纲要》同时要求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纲要》还强调: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学习纲要心得 篇8

字号: 小 中 大 发布: 2010-08-29 11:36:03 查看(3637)/ 评分(0 / 0)/ 我要评论(0)

个人分类: 其他

今天我拜读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规划我有了新的认识,感受颇多,其中感受最深的是:教育的以人为本、优先发展、均衡公平的发展,必须以提升人的素质,更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同时还要提高教师道德水准和专业化素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诚如温家宝总理所说: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建设一流国家。在我国,不管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存在着很多问题,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不相适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提出,这对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长远的角度看,中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要走独立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就必须依靠人才资源建设。针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现状,我们的教育观必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应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等都应紧紧围绕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纲要》明确规定了“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并指出,要“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教师专业化已成为教育领域中对教师的普遍要求。

“充满爱心,忠诚事业;努力钻研、学为人师;以身作则,行为世范”是温家宝总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这几点要求是作为人民教师应该首先要具备的,教师在启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其自身的人格形象也在潜移默化的对学生施加着影响,强调教师队伍素质的建设也是教育事业整体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教育战线的一员,学习贯彻纲要精神,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自己的天职,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这次学习,我体会到教育一方面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努力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准及素质修养,另一方面还需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力求大力促进教育以人为本、公平、均衡的和谐发展!

以下是本人对纲要中的重点内容做了梳理:

 工作方针

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战略目标

 “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战略主题

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思路是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 一是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 二是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用10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三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 四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五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显著提升,鼓励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步伐。

 六是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

 七是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公共教育资源向民族地区倾斜。 八是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 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方面重大措施

《规划纲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对教育改革进行了总体设计。 一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 二要创新培养模式。 三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 四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五要鼓励先行先试。

纲要培训学习心得 篇9

心得体会:

一、《纲要》的重要性

《纲要》是为促进中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确保我军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确保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是确保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实现建设强大的现代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总目标而制定的。

二、认真学习《纲要》

认真学习《纲要》,抓基础是中队干部的主要职责。抓基础要牢牢的把握好中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全面落实《纲要》。《纲要》强调:“开展双争活动,要着眼建设,注重经常,科学组织,务求实效。”这就为开展“双争”活动明确了指导思想,也为我们处理好抓“平时”与抓“评时”的关系提供了基本依据。我们在评定先进个人和优秀士兵时,坚持比在平时、争在平时、评在平时,利用部队休整和冬夏训的有利时机,做到每天有讲评、一月一初评、半年搞总评。为解决争先进创优难,缺乏积极性和信心的问题,我们在平时讲评和半年总结时,既表扬综合排名靠前的先进个人,同时也表彰进步幅度大的个人,使先进个人总有压力,中游个人总有奔头,后进个人总有希望。只有把《纲要》这本“真经”吃透,才能更好的做好按纲建队。

三、中队按纲建队的落实

要从更高层次的理清按纲建队的思路,当好中队建设的第一“明白人”,就要把中队各项工作纳入《纲要》的轨道,抓好八项经常性主要工作和经常性执勤训练工作。要始终坚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抓好中队党支部建设上,加强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按纲建队要把完成中心任务作为工作的根本着力点,抓好军事训练,提高中队的军事能力,做好战备工作。作为六中队的指导员,要和副书记、中队军官及骨干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开展好各项思想政治建设、经常性管理,全心全意依靠中队广大官兵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做好中队建设的各项工作。下一步打算:

一要全心全意依靠中队广大官兵建设中队。在政治民主方面,尊重中队官兵政治上的平等权,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建议权,日常管理的参与权。在每年召开的军人大会上,听取官兵对中队建设的意见建议。二要推进中队建设科学发展要求加强中队党委建设。全面加强党委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委班子建设科学化水平。开展争创先进活动,激励官兵爱岗敬业、提高素质。

《课程纲要》学习心得 篇10

三位执教教师的课在课堂上以不同的形式向学生们介绍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学期目标,学习计划,并且对学生应该达到的程度做出明确的说明,无论是在细化解读课标的基础上编写来的“课程目标”,以学习线路图形式展示的“课程内容”,还是提出学习具体要求的“课程实施”,以及使学生知道评价的内容与方式的“课程评价”,均让学生们更加明确了本学科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效果良好。

这三位执教教师还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认知水平等特点设计出了符合本班实际及自身特点的教学设计,比如:一年级的课就根据学生的年龄、识字量不多、好动等特点,设计出了以图片、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学习的学习方式。四年级的执教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及认知能力,就采用了半扶半放的教学模式,而六年级的田园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能力及合作能力采用了以小组合作共同研讨、最后以小组长汇报的学习方式,而且还让学生利用了电子白板技术生动展示《课程纲要》的内容,使师生共同研读互动,气氛热烈,成效显著。

教育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篇11

——学习《教育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寨头学区 王国平

通过一个多月《教育规划纲要》培训的学习,我才较系统地了解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内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方向,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富裕和国家未来。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建设一流国家。我认识到:“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在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等方面,提出符合国家战略和群众需求、反映教育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指导方针。在教学与管理工作中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规划纲要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对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全面规划和部署。以下几点为我学习的心得。

一、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教育工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明确了教育的方向,可见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知识社会,信息时代,人们对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前所未有的重视,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是育人理念的关键因素.三、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要减轻课业负担,必需进行教学改革。对于教学改革,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反映强烈,希望课程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要求减轻学生负担。目前正在进行高中课改,改变教师的教,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转变现有的灌输式,积极提倡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习。其实,教学不光是课程的改革,应该是整个教学的改革,课程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解放学生,不是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纲要》提出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最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应。不要搞一刀切,全部不留作业或规定死写作业时间,而是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改变教育评价机制,才能有效抑制过重课业负担。

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缩小校际间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公平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对我们教师来说就是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歧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

五、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要求我们教师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强化课堂教学,提高资源建设质量,确保教学质量及育人质量。

学习纲要心得体会 篇12

乐疃小学

李新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后,根据上级要求,校认真组织了学习纲要活动。通过学习《规划纲要》,我感到这份纲要体现出党和国家重视和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下面结合本人学习情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学校教育应始终以人为本

《纲要》明确提出: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学校教育应始终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着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拔尖创新人才。

二、学校教育应坚持德育为先

《纲要》明确提出:学校教育,德育为先。学校教育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方方面面。构建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要将之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增强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精神,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事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将纲要落到实处。

三、学校教育应不断改革创新

《纲要》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要减轻课业负担,必需进行教学改革。不但要改变教师的教,更要促进学生的学。要转变现有的灌输式,积极提倡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习等新模式。教学不光是课程的改革,应该是整个教学的改革。在现行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也就是学生学习成绩。在认知方法上我们主要是灌输,这有很大缺陷。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解放学生,不是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我认为学校更应注重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学校给予的是启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维,教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这不是分数能代表的。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纲要提出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最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要搞一刀切,全部不留作业或规定死写作业时间,而是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改变教育评价机制,才能有效抑制过重课业负担。

四、学校教育应发展继续教育

《纲要》明确提出:继续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是教师知识和技能进行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造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的主要途径。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又是人才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手段,着重点是开发人才的潜在能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是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上一篇:临床医学专业面试自我介绍下一篇:写愉快的劳动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