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上学了教案

2024-09-03

我今天上学了教案(共9篇)

我今天上学了教案 篇1

今天早晨天气阴沉沉的,但我高高兴兴的去上学,我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要开始小学生活了。

在学校门口有和蔼可亲的老师和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迎接我们,一个高年级的大姐姐领我进入学校送我到班级门口,在操场上有同学在自由活动,玩耍,到教室我看到了干净宽敞的教室,窗明几净。但班里的同学我都不认识,吃完早饭,我们开始正式上课,席老师给我们讲解稍息立正的要求,荆老师是我们的体育老师,期间还有校长伯伯来看望我们,给我带来了鼓励的.贴片和棒棒糖,我心里无比激动。

中午吃完午饭,我们在教室课桌上休息,听着老师给我们讲故事,一会儿我就睡着了,得到了老师的夸奖。

时间过得很快,到了放学的时间。姥姥来接我,我跟老师和同学们挥手再见,希望明天快点儿到来。

我今天上学了教案 篇2

心灯之一:放下老师的架子

读着王老师讲述的不少案例, 思考着王老师的案例点评, 我觉得自己有不少时候没有放下老师的架子, 特别是与学生发生冲突时, 就像王老师点评的“在更多的情况下, 教师根本不问原因, 甚至不想知道原因, 只要你达不到我的要求, 上来就管、就批。”我自觉得, 爱是春风, 轻轻拂过脸颊, 情是细雨, 悄悄潜入心田, 平时很注重对学生注入爱, 对于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 在课堂自习时不认真学习, 心里那股对学生的爱, 往往会转化为一股恨铁不成钢的怨气吧, 却忽视了王老师所说的“比爱更重要的是尊重”, 我反复咀嚼着案例, 反思着“面对不顺心的学生, 重要的不是我们自己的感觉, 而是他们的感觉。决定他们下一步如何行动的, 不是我们的心态, 而是他们的心态。”明白着, 在师生相处中, 学生的心态是重要的。

王老师的一个个案例点评, 让我读到的不只是一个个纯粹的案例, 更由此反省着, 现实中我遇到类似的事情也是那样处理的吗?有没有像王老师的分析那样?有没有最先关注学生的心态, 最先尊重学生, 再来清点自己的内心。扪心自问, 在平时教学中, 有时自己与学生偶有冲突, 很多时候, 压不下火气, 不给学生好脸色, 把对他们的不满, 一五一十地发泄出来, 并没有像王老师认为的“学生做不到的事情, 他为什么要做出承诺呢?这至少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被迫的, 一种是学生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 他承诺了自己实际上做不到的事情。”具体来分析学生出现不尽人意的原因, 而是只注重了学生表面的劣根性。

想起, 那次与学生小曼发生的冲突:自习课, 我走进课堂, 误以为小曼与同桌看别的作业, 没给他们好脸色, 好口气, 但经过调查, 他们两个没有看别的作业, 是在聊天。由这件小事, 我反思着师生之间有时发生冲突, 很多时候关键在于老师放不下架子, 对学生不够尊重, 只是由着自己的喜好, 自己的直观判断, 当火气上来时, 面对受着委屈的学生, 如果学生脸色缓和些还好, 如果学生也倔强起来, 双方就会来个硬碰硬, 反而把易解决的师生冲突搞得更僵硬。反思我与学生小曼的这次冲突, 我很为自己脸热。一向我的性格是温和的, 怎么会面对着顶嘴的学生, 怒气变大了呢?是因为自己觉得在学生面前放不下老师的高姿态, 觉得我说什么, 学生就该听什么, 觉得我说是这样, 学生就不能冲撞我。真是以自己为中心了, 没有换位思考, 也没有换位为学生想一想。他们是成长中的人, 就是思想上偶尔想不开, 不想承认错误, 我也不能大声呵斥啊, 再加上是误解了他们, 更让他们觉得委屈, 成长中的学生, 也是有性格的, 也会为自己的行为辩解, 虽然他们有些时候不注意态度。细想想, 当我心里时时放着学生, 对他们尊重时, 会减少师生之间的冲突, 就是面对一些突发的事件, 也会理智地处理好。就像这次冲突, 如果我调查清楚再发火时, 也有说服力, 如果我与学生私下里用悄悄话的形式解决, 效果会更好。看来师生发生冲突时, 老师要沉得住气, 多想想自己的话语怎样易于让学生接受, 多找些易于让学生接受的理由和证据, 做到底气足, 理由正, 让学生心服口服。如果觉得是自己的过失让学生受了委屈, 该向学生表示歉意就表示, 用真诚的眼光, 用爱心的眼光看待学生, 不要用高高在上的目光注视他们。再次品味《今天怎样做教师》, 这种“你认错了, 我就消气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认错型教育, 我了解了它的危害, 会努力做一名以学生为中心的老师, 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 以尊重、理解学生为前提, 来处理好师生间的冲突。

心灯之二:走进学生的心里

我是一名教师, 也是一名家长, 我的孩子上初三了,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我一直试着走进孩子的心里,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 给予他宽松民主的氛围, 培养他发表意见的能力, 当孩子表现为言辞激烈或顶撞时, 我也放一放家长的架子, 换位想一想, 自己不只是孩子的长辈, 也是他的朋友、老师, 有时也询问一下孩子的意见。这样他感受到家长不只是物质上关心他, 同样精神上也关心他时, 他的心里话也就自然表达出来。同样也指导孩子自我剖析能力的养成。平时, 我会根据孩子的性格爱好, 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特长, 及时表扬他的一点点进步, 也指导孩子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着自己解决问题, 引导孩子发现事情的利弊, 学会分析辨别能力, 有利于双方的沟通, 也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而阅读着《今天怎样做教师》中“家长对孩子又依赖 (期望式依赖) , 又专横;孩子对家长又依赖 (寄生式依赖) , 又冷漠”教育模式是何等的失利啊!让其中的家长教育, 我也联系到作为一名教师, 用心走进孩子的心里很重要, 同样走进学生的心里同样很重要。

像王老师所说的, “教师的爱是一种关心, 一种关切, 一种理解, 一种宽容, 一种帮助, 教师可以一视同仁地把这样的爱献给学生的”。“人之初, 性本善。”每个人的心中都潜藏着爱的因子, 每个人都喜欢生活中多些爱心, 少些仇恨, 多些互助, 少些冷漠。老师的一句叮咛, 一声真诚的鼓励, 一个赞许的微笑, 都会让学生内心多些喜悦。当我把师爱化为慈祥温和的关怀与理解宽容的信任, 公正而平等地对待学生, 对每一个学生寄予同样深切的期望, 关注着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当学生有点滴进步时, 多鼓励他, 当学生取得成绩时, 多赞扬他, 当学生出现差错时, 多宽容他, 当学生迷惑不解时, 多点拨他。而这样就像《今天怎样做教师》中, 我会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影响学生, 进而潜移默化中, 走进学生的心里, 融洽着师生关系。但我明白如王老师指出的“理解也好, 走进心灵也好, 都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 都不可迷信。”在教育教学中, 试着用关爱来接近学生, 也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让师生共享教育生活的乐趣!

心灯之三:绿化心灵, 提升自己

读着《今天怎样做教师》, 品读着其中的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帮助孩子“学会生存”, 了解着人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活得起劲呢?有乐趣、有成绩、有人需要我。欣赏着“教师阳光, 才能使学生阳光”, “教师就应该不断绿化自己的心灵, 绿化的办法就是反思”, 这一句句的精彩点评, 不只是一个个案例后的深思, 更让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 任重而道远。想起新的《中小学教师道德规范》也新加了终身学习, 再次觉得绿化自己的心灵, 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反思, 不断学习, 不断提升自己, 才能以不断常新的自己, 底气十足地面对求知的学生。近几年, 在教学之余, 我坚持边学习, 边写反思, 篇章可长可短, 有教育叙事, 有教学感悟, 有教学杂谈, 也有校园剪影, 有阅读书籍的心得, 电脑中贮存着几百篇短文, 每每闲暇时, 打开它们, 教学中的一幕幕浮现着, 静静看着它们, 我可以反思着自己教学之路上的得与失。每每收到一篇散发着油墨香的样刊, 仿佛看到了自己一个前进的脚印。每隔段时间整理收到的样刊, 一一把它们分类装订成册, 一本本自己装订的小册子, 也成了自己收藏的“书”吧, 从2003年, 自己的第一篇文章发表, 以后坚持着边教学, 边写反思, 到现在, 断断续续也发表了三百多篇了, 虽然它们可长可短, 却也是自己不断反思, 不断学习, 坚持写作的收获了。品味着王老师的《今天怎样做教师》, 想想自己几年走过的教学之路, 点点滴滴透视着绿化心灵, 提升自己才能与时俱进, 充实着自己, 作为学生的引路人。

当教学之路, 我感到有了困惑, 有了倦怠, 或者觉得自己愈来愈不会教了, 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如何时, 我就会去翻翻自己的阅读笔记, 会去学校图书室走一走, 寻找让自己心灵可以充电的书籍, 而今天再次翻阅的《今天怎样做教师》, 又让我有了学习的机会, 学习着其中的教育教学理论, 欣赏着其中的精彩案例, 转化着自己的教育情感、教育观念, 于是, 每天我坚持抽一点读书的时间, 增加阅读量, 并注意学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坚持老师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必须有一桶水, 还要做到这桶水细水长流, 这样, 阅读, 反思, 是提升自己的良好途径。

“我不想上学了” 篇3

小佳(化名),女,13岁,初一学生。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史。父亲是一名司机,初中毕业;母亲做会计工作,高中毕业。母亲曾经患抑郁症,目前还在服药。家庭基本和睦,无老人同住。

二、主要问题概述:

开学后不久,小佳一连请了几天假,在家中休息。班主任从家长那里了解到,小佳进入中学后就变得情绪低落,在班级中生活得很不开心,情况已经严重到不能去上学了。小佳的妈妈曾经患有抑郁症,家长、老师都担心她也会得抑郁症。于是,班主任把小佳带到心理辅导室。

小佳自述,现在的班级中小学同学很少,只有几个原来同班或同校的男生。这几个人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不好,又特别闹,不喜欢他们。一开学看到与那几个男生同班就不高兴,也怕他们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想过转学,但又感到学校老师很好,才没有转学。上课时,那几个男生果然总是影响课堂纪律,自己特别厌烦他们。有时他们闹得厉害,自己就感到心跳加快,很难受,想离开教室。早上起床后,一想到上学会见到他们就感觉不舒服,不想上学,晚上放学回家却也觉得没什么,但早晨仍然不愿上学。平时也常常想起这件事,为此分神,担心因此影响学习,也害怕是得了什么病。妈妈得过抑郁症,现在还在吃药。

班主任介绍,小佳毕业于一所重点小学,学习成绩中等,由电脑派位进入我校。由于与小学的后进生分在同一个班,她的自信心受到打击,承受不住才出现了目前的状况。

与小佳接触后不久,她又出现不想上学的念头,可是怕落下功课,只能硬着头皮来。结果学习状态很不好,听课都听不进去。于是,在小佳的坚持下,她转入了女子中学。可是,到了新学校,小佳很快发现仍然不能静下心学习,只好又回到我校,并向心理老师求助。

在此期间,小佳的家长曾带着她到儿童医院、北医三院看病,医生给她开了一些缓解抑郁情绪的药。服药后,小佳觉得药物起了些作用。在辅导过程中,小佳吃完了医生开的药,但感觉状态已有所好转,就没再继续服药。

三、分析与诊断:

收集资料显示,学生自信心不足,个性比较敏感,心事重,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适应能力较弱。初入中学,一看到较差的同班同学便留下了消极的第一印象。这一事实使学生不自觉地产生抗拒心理,阻碍其顺利适应中学生活。学生自身特点加上母亲的患病经历及老师的担心,共同形成一种暗示,并很快被学生接受,继而出现了不良躯体反应和情绪反应。由于缺乏自信,学生在遇到困难时通常不去面对,长期以来,形成挫折——回避的反应模式。正是这个原因让她把希望寄托在转学上,但是,在新学校,学生再次出现了适应不良。这样的结果使学生不得不重新认真面对自己的问题。同时,学生的思维中存在大量不合理的观念及一些错误的认知,这些都阻碍她正确地分析问题,有效解决问题。

根据各方面资料分析,学生智力水平正常,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抑郁情绪,这与遗传因素有关。其症状有明显的原因,为近期发生,其反应强度是可以理解的,有很好的自知力,也有求治愿望,当属一般心理问题。

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1、新生适应不良,出现较为强烈的抑郁情绪。

2、缺乏自信,形成挫折——回避的反应模式。

四、辅导策略与实施:

1、辅导策略:

鉴于学生的情况,应该采取认知辅导对策,把问题清晰全面地展示给学生,与她一起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且,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纠正其认知偏差,改变不合理观念,帮助其逐步建立合理的思维模式以及行为模式。同时,以宣泄法辅助,用心聆听学生的倾诉,从而缓解其不良情绪反应。

2、具体辅导过程:

第一次辅导(9月15日)

在小佳自述的基础上,辅导老师加以询问,了解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排除抑郁症的可能性,并告诉小佳一些有关抑郁症的知识,解除其恐惧和焦虑心理。对于小佳不良情绪晨重暮轻的症状,引导她着重体验良好情绪,忽略不良情绪。

第二次辅导(9月19日)

小佳诉说还是不想上学,而且不想看见男生,提出转到女子中学的想法。可是,家长劝她不要去,自己也觉得女子中学学生已经招满,转不过去,心里很矛盾。

辅导老师逐渐发现小佳在内心拒绝通过其他方法改变现状,便建议可以考虑转学,同时请她认真思考相关问题,做好心理准备。

第三次辅导(10月20日)

小佳转学几天后又回到学校。自述这种感觉好像固定下来,没法从头脑中抹去,所以转学也没什么改变。

辅导老师引导小佳认识到自己没有尽力去改变现状,其深层的原因是不自信,认为自己的努力没有用。同时,在她头脑中出现了错误的认知,即自己讨厌那些男生并没错,因此,内心并不是太想改变。

建议小佳用转移、顺其自然等方法对付头脑中随时出现的念头,缓解焦虑及抑郁情绪。

第四次辅导(11月2日)

小佳自述接受辅导后感觉好一些了,但还是讨厌那些同学,想转学。辅导老师与小佳一起讨论中学与小学生活的不同,引导她发现自己没有很好地适应新环境,而这主要与自己的个性特点及自信心不足有关。并留下两项作业:1.思考不能适应中学生活的其他原因。2.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是否好转。

第五次辅导(11月17日)

小佳作业反馈:情绪明显好转,认为小学毕业没考上重点学校也是不适应的原因之一。辅导老师肯定了她的思考,并指出那些男生的出现只是一个诱因,而由此产生的种种不适应都是因为她的头脑中存在许多错误的认知。随后,辅导老师介绍了“ABC”理论,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小佳认识自己的错误观念,学习合理地评价自己和同学。

小佳承认自己有许多问题,不过还是希望能够转学。再三询问下,辅导老师发现小佳依然在回避问题,并得知小佳目前只想诉说自己的烦恼。

于是,辅导老师请小佳回去认真思考自己的现状,是否希望有效解决问题。

第六次辅导(11月25日)

小佳明确表示,在仔细考虑后,希望能够彻底解决自己的问题,愿意配合老师的帮助。

辅导老师和小佳一起回顾接受心理辅导以来的变化,引导她认识到自己已经逐渐适应了中学生活,并进一步探寻出其心理失衡的原因:遇到挫折(不适应新环境),根据已形成的应对方式采取回避行为(转学),失败后不知如何是好,很茫然。想改变自己的状态,缺乏信心;不改变,又无法忍受现状。于是,陷入了极度的矛盾之中。

小佳同意老师的分析,表示要改变自己的想法,勇敢面对现状,更加主动地去适应学习环境。

第七次辅导(12月1日)

小佳说话时的语气语调已正常,表情也比较平静。她报告说,自己能够在班里专心学习,不再感觉男生特别吵闹,成绩也提高了。辅导老师祝贺小佳取得的成绩,鼓励她坚定信心,继续努力。

本次辅导基本结束。

五、辅导效果:

辅导结束后,偶尔碰见小佳询问其情况,她笑着说已经没事了。班主任反映小佳未再出现不想上学的情况,情绪比较稳定,而且上课能够专心听讲,学习成绩稳步提高。在期末考试中,小佳一下子取得全班第一的好成绩,此后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此外,辅导老师也观察到小佳经常和同学一起玩耍,不再排斥男同学,人际交往方面比较正常。

六、思考: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新生适应不良”案例。每年新生入学后,都有一部分学生产生程度不同的不适应。学校和教师应予以足够的重视,通过集体活动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尽快消除陌生感,融入新集体中。对于个别表现出明显不适的学生,教师要细心观察,发现后及早进行心理辅导。辅导过程中,学生的不适症状可能会出现反复,辅导老师需要足够的耐心帮助学生逐步适应新环境。

心理辅导开始之前,班主任老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要重视家庭因素对孩子的影响。一方面可以防止无意中给学生某些暗示,如本案中抑郁症的暗示;另一方面,能够为心理辅导人员提供更多资料,有助于其更加准确地分析和诊断。

《我上学了》教案 篇4

1.识字写字“太”、“大”,熟练读背《上学歌》。

2.借助图片,感知生活的美好,尝试看图说话,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所见。

3.对话,了解学校学习生活的内容,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劳动。

【教学过程】

一、口语表达,能力训练。

1.今天,老师带我们去了(哪些地方?),我们见到了(哪些人物?),我们参加了(哪些活动?)。我们认识了(哪些汉字?)。

2.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哪个地方?那个人?那个活动?哪个汉字?)

(注: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进行学生问答,如果有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尝试挑战句群训练。)

二、导入新课,初读儿歌。

1.孩子们,今天早上上学你是快乐的吗?一路上你见到了什么?

2.家长每天接送,真的很辛苦,孩子们,你们每天都向家长问好的吗?来我们学校的路上有许多的十字路口,孩子们,要记得提醒家长遵守交通规则,保障自身安全,知道吗?谁来告诉老师。应该怎么看红绿灯?

3.《上学歌》孩子们都会读吗?来,会读的同学一齐读一遍。记得要读整齐,读大声。

三、指导看图,思维训练。

1.老师带读前四行,孩子们跟读。

2.让孩子们说说前四行中分别提到了哪几种物体,并让孩子们在图中找到。

3.认识太阳——孩子们,观察一下太阳,你发现太阳有什么特点?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它的特点吗?(太阳圆圆的。太阳红红的。太阳在微微笑。)教师可以适当知道个别学生尝试句群训练,将三句话连贯说出。

4.认识花儿——孩子们,花儿是什么颜色的?你还知道什么花?它又是什么颜色的?儿歌说花儿在笑,你看出来了吗?假如你是一朵花,你会怎么笑?表演一个。

5.认识小鸟——图上有几只小鸟?小鸟是什么颜色的?你还知道哪些小鸟?来猜猜老师说的是那种鸟——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再加上一个剪刀似的尾巴。猜出来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知道这是小燕子的?

四、指导观察,学会发现。

1.认识小朋友——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一样吗?谁能像老师刚才一样,抓住特点说一说其中的一个小朋友,让同学们猜一猜他是第几个小朋友。

2.观察后,尝试训练。

3.我们来说说班上同学的特点行吗?老师先来说一个,你们再来说。

五、指导朗读,重视写字。

1.教师带读后四行,指导“迟”与“早”的读音,渗透时间意识。

2.指导汉字书写“太”,出示田字格,一笔一划指导书写,强调笔画与占位。

3.随堂评价,挑选小老师。

六、布置作业,课堂小结。

1.课后作业:依据“太”的笔划占位,练习书写“大”。

我上学了-教学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一)聆听《上学啦》,演唱《上学歌》、《放学歌》,能够体验和表达上学的高兴心情。

(二)知道音乐课的学习常规,唱歌时能够注意姿势的正确,认识教科书中的音乐标记。

二、教学设想本课是起始课,是孩子们在小学阶段上的第一节音乐课,这对他们学习音乐具有重要意义。(1)教学目标巧设计:要参考教师用书,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和调整每课时的教学目标。要弄清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这两个环节的含义。教学目的是给教师制定的,是从教师,从学科出发的;教学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参与、感受等达到的目标,而不是教师教的目标。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多元的,要注重三维目标的培养。(2)教材分析要到位:教师要准确地把握三首歌曲速度、力度、情绪,以此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形成良好的心境。教师在分析歌曲时要关注歌曲的音域,这是避免学生喊唱的前提。因此教师在上课前要把歌曲在相邻的两三个调上练熟。(要用自己弹奏的音高去适应学生)课时安排要合理,可根据实际情况临时调整。教学建议中建议本课安排两课时,我认为在这一课的内容还是挺多的,可以安排三——四课时,甚至更长的时间,也给学生一个适应的过程。第一课时中的建立课堂常规这一项,是否在教学各环节中逐渐渗透,不要生硬的说教。教师在学生唱歌前,应该强调坐姿,启发学生用心歌唱,体会歌曲情绪。在学生演唱后,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和唱歌时不良的习惯。教学重点:演唱歌曲《上学歌》、《放学歌》和聆听《上学啦》,学生能够体验和表达上学的高兴心情,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学难点:《放学歌》中的“一字多音”是学习的难点。教学重、难点确定依据: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离开幼儿园,因此,通过学唱歌曲以及欣赏乐曲,培养学生听音乐与唱歌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尤为重要的。学生对学校生活的了解不是很多,因此,为了今后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在开学的第一课时就要给学生明确课堂常规,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的思路:以教师为主导,注意掌握课堂上轻松、愉悦的气氛,寓教于乐,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为学习音乐打好良好的基础。突破难点的方法:教师要让学生多听范唱,带着学生边拍手边读词,启发学生把速度放慢些。采取多种形式演唱歌曲,使学生能够熟练演唱。教材分析:

一、演唱歌曲《上学歌》是北京市小学唱歌教研组50年代初集体创作的一首低年级儿童歌曲。是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的分节歌,2/4拍,五声c宫调式。歌曲的节奏平稳,旋律流畅,词曲结合紧密。歌词通俗易懂,形象生动,通过拟人化的问答和对太阳、花儿、小鸟等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小学生背着书包上学去的喜悦心情,表现了少年儿童爱学习、爱劳动的优良品质和“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的心愿。《放学歌》是一首欢快流畅的儿童歌曲。大调式,3/4拍,两段体结构。旋律舒展、优美,两个乐段通过节奏变化形成对比,最后四小节运用移位变化反复和放慢速度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之情。这首歌曲虽然短小,但音乐形象完整,曲调很有特点,歌词写得也很好,它以孩子的口吻,显得纯真而亲切,先是叙述了放学时的情景,接着次能够校园长高了的小树联想到自己的成长,继而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二、欣赏《上学啦》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歌曲,3/4拍,降b大调。歌词描述了小学生初上学校的情景和高兴的心情。音乐写得很有意境,三拍子节奏舒展中透着动感,形象地表现了小朋友们的喜悦情绪;旋律轻快、优美、动听,贴切地表达了歌词的内容。作曲家刘炽是人们所熟悉的歌曲大师,毕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著名歌曲《我的祖国》、《祖国颂》、《英雄赞歌》、《新疆好》、《让我们荡起双桨》等。第 一 课课 题第1册第1课 我上学了(4课时)教学内容聆听《上学啦》歌曲《上学歌》、《放学歌》教学目标1.聆听《上学啦》,演唱《上学歌》、《放学歌》,能够体验和表达上学的高兴心情。2.知道音乐课的学习常规,唱歌时能够注意姿势的正确,认识教科书中的音乐标记。教材分析《上学啦》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歌曲,3/4拍,b大调。《上学歌》旋律优美,轻快中速。《放学歌》是一首欢快流畅的儿童歌曲。教学重点1.建立音乐课常规2.表现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教学难点用正确的歌唱姿势演唱歌曲教学准备钢琴

录音机

录音带

挂图

课件

《今天我进步了吗》教案1 篇6

教学目标

1、知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知识是靠平时的积累而逐渐丰富的,使学生认识自我,热爱自己,对自己有信心从而提升自己。

2、在活动中能养成自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学习方式,养成处处留心,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科学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一种适合自己学习的好方法,快乐健康的学习。

教学课时

二课时。

今天又有新发现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我们玩个游戏:一分钟时间,你能迅速说出藏在你脑中的十个问题吗?

2、师计时,生思考。

3、我们的大脑之所以会越来越聪明,全靠这位朋友帮忙,它就是“?”。

二、活动“我的新发现”。

1、你会划“鸡蛋”吗?生尝试画。

2、你们觉得他画得怎么样?

3、小明就觉得奇怪了,为什么鸡蛋都是一头大一头小呢?你知道吗?我们看看小明是怎么自己发现并解决这个问题的。看P13内容。

4、你最近有什么新的发现,试着把你的发现记下来,好吗?

5、完成P13练习区。

三、活动“学习的快乐”。

1、当我们把这些问题都一一解决了时,你的心情怎样?(高兴快乐)

2、你认为学习的快乐在哪里呢?大家都来说说吧。

3、生交流,体会分离学习的快乐。

四、活动延伸。

1、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看看能给你什么启发?P14。

2、你觉得习惯可以改变吗?

那好,希望以前不喜欢自己发现问题的同学,从今天起改变这种习惯。做一个自己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聪明人。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一、启发谈话。

1、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知识,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每天进步一点点,说不定哪天,我们取得的成绩,连自己都感到吃惊呢?你们相不相信?

2、引导学生看书P15故事内容。

二、探讨交流。

1、学仰卧起坐是这样,学习其他东西呢?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能举例说说吗?

2、生举例谈。

3、每天有所进步是让人很开心的事。让我们记住这句话:每天效率比昨天高一点点,每天笑容比昨天多一点点。

4、芳芳同学在这方面就做得很不错。因为芳芳的爸爸教给她一个很棒的方法。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吗?让芳芳来告诉你们吧。

5、师出示课件。

6、同学们,方法你们都掌握了吗?大家的认识说明,一个人只有不断给自己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同时战胜前进路上的困难,才能在积极进取中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的成绩。

7、学生完成P16作业区。

三、活动延伸。

1、要想在学习中取得成功,我们必须学会明确目标,并及时总结自我。这样才会取得一个个的进步。

2、师指导学生完成“我的学习档案”。

我今天上学了教案 篇7

于是,在市里重点初中的重点班里复读,开始了“初四”的学习生涯。可是,好景不长。由于他个头高,老师安排坐在后面,可后面几个是重点班的“特殊学生”。

这几个“特殊学生”虽然成绩不好,可身后有显赫的家长,他们可以在这里玩手机游戏,可以睡觉,可以说三道四,后面俨然成为班级的特区。

有时他们在后面讨论一些热点的、刺激的话题,狼一也会不自主地加入到说话行列,为此被老师批评过,但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天正说话,被53岁的女班主任发现了,班主任停下来,先盯着看他一会,然后脱口而出:“没有想到你也是垃圾”。

就因为这样一句话,狼一第二天就不上学了。家长问“为什么不上学”,他就是不吐一字。

孩子不上学的第三天中午,孩子父亲给我打了一个电话。一个小时后,孩子和爸爸一起来到了咨询室。

“那个老巫婆说话真气人”

接完电话我有了如下基本判定:孩子本来学习不错,应该是想学习的,不上学一定有他的原因;突然不上学,可能受到什么事情的影响,现在也可能处于矛盾之中,处于骑虎难下状态。

下面是我们的对话——

○咨询师:你学习成绩那么好,本应该是上重点高中的学生。现在突然不上学,一定有你的充足的理由。我想这两天,你也不好过,也一定处于去上学还是不去上学的矛盾纠结之中。对不?

(只见他点点了头,面部肌肉动了几下,我知道我的话,有效果了。)

○咨询师:(于是我直接跟上了一句)你暂时不上学,不光有你的原因,还可能受了一些委屈,是什么原因能告诉我吗,说不定我可以帮助你。

来访者:(他脸色开始渐渐发白,突然提高声调说)那个老巫婆,说话真气人,竟然说我是垃圾,太过分了。

○咨询师:怎么出来一个老巫婆?

来访者:是我们老师,一个50多岁要退休的老太太,平时说话特别狠,像一个巫婆。

○咨询师:这话说得是不对,不像一个老师说的话。我想可能是发生了什么事,她是在一定情境下讲的吧,你能描述一下那天发生了什么吗?

(来访者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咨询师:刚才听你讲事情的时候,我脑子里突然跳出一个场景,我暂时把它叫做“三人行的故事”,我把它说出来,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好不好?

来访者:好的。

○咨询师:在一条热闹的街道里,有三个人在一起边谈论边走着。仔细一看,这三人正是你、我和你爸爸。走着,走着……忽然听到后面有人议论:你们快看啊,这三个女人要去哪里?你听到这句话会是什么感受?

来访者:我会生气!

○咨询师:为什么?

来访者:他们这样不顾事实、胡说八道,我们不是女的,我们是货真价实的男人!

○咨询师:他们说我们是女人,我们就会变成女人吗?

来访者:那倒不会。

○咨询师:为什么?

来访者:我们本来就是男人啊!

○咨询师:既然他们的话,改变不了我们是男人这个铁定的事实,是不是我们可以不在乎他们说什么,因为如果我们在乎这一句无关紧要的话,和他们生气,和他们吵架,可能会干扰我们的目标。你认为我们是应该生气,还是应该不在乎,继续走我们的路?

来访者:(想了一会)还是不在乎,继续走我们的路更好些。我们有自己的事要做。

“我也在生自己的气”

○咨询师:再回到这个场景上来。你一开始听到后面有人说:你们快看啊,这三个女人要去哪里?你是生别人胡说八道的气,还是害怕自己真是那样?

来访者:(想了一会说)可能两个都有吧。

○咨询师:害怕自己真的那样,我不好理解,这方面你能说说不?

来访者:(想了一会说)现在想,可能也是害怕自己像他们一样被别人看不起,所以会生气。

○咨询师:会生气,生谁的气?

来访者:生老师的气,也生自己的气。

○咨询师:生自己什么气?

来访者:我要是考好了,不就不能在这里受这个老太婆的气,都怪自己不行。

○咨询师:你知道吗,都怪自己不行,这帐你算到谁的头上了?

来访者:现在看,这帐我算到那个老太婆的头上了。

○咨询师:你把气老师,气自己的,二股气都放在老师身上,结果就是——

来访者:结果就是我不想面对这个可恶的老师,不想上学了。

跳出自我思考问题

○咨询师:如果你能站在智慧的旁观者角度,还会感觉到一些东西的。

来访者:(想了一会问)能感觉到什么?

○咨询师:一是老师说话不对,你感觉受到攻击了;二是因为害怕那个曾经“中考失败”的自己;三是想用几天的时间,和那几个影响自己的同学做一个心理上的告别。

来访者:(想了一会说)这个以前没有想过,听你这么说,才有这样的感觉。

○咨询师:老师说这么狠的话,显然是不对的。不知道老师说这话的目的是什么?会不会就是想气气你,让你不上学?

来访者:那倒不至于。

○咨询师:那老师的目的会是什么?

来访者:想让我不要和他们一样,要好好听课吧。

○咨询师:好,现在我们回到刚才我讲的那个场景上,如果我们三个人继续往前走,又听到后面有另外的人说:你们快看啊,这三个女人要去哪里?这一次,你会怎么反应?

来访者:不生气了。

○咨询师:为什么不生气了?

来访者:虽然话说得不中听,但还是为我好。

○咨询师:既然是为我们好,是不是要想想,我们本是男的,他们为什么会那么说?特别是后来又听到有人说时,是不是应该思考,我们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比如:可能我们穿着特别像女的,或者我们走路姿式像女的,总之,我们有让人误解的地方。

来访者:是的,是应该这么想。遇到事情,也要反思一下自己。

○咨询师:你现在能站在第三方反思一下不?

来访者:我也有问题,我说话是不对的,不应该在课堂上乱说话,干扰老师讲课。

○咨询师:老师为什么不说他们,光说你?

来访者:(想了一会说)老师对他们可能彻底失望了,说我是怕我也像他们一样吧。

○咨询师:(这时我伸过手说)你能这么想,我替老师和你握一握手,你能跳出自我思考事情,的确是一名好学生,接下来你一定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来访者:好的,谢谢老师!

……

【心理透视】

这个咨询一共进行了近40分钟。狼一回去后,第二天就返回学校。

我今天上学了教案 篇8

主备人:梁玉洁 教研组老师建议:

张利平:《我是中国人》从通俗易懂的歌曲入手,结合图画进行教学,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赵萍萍:扩充《我们的祖国是花园》,通过朗诵儿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陈珊珊:让他们知道读书、写字是 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执笔方法

赵宛莹:认识同学和老师;参观校园,熟悉教室;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

窦花:刚入学的孩子 注意力集中的时间 比较短,中间穿插 和学习内容有关的课间操,不仅能缓 解学生的疲劳,还能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

韩帅:课堂常规有关的儿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确的读书、手离笔尖一寸,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胸离桌子一拳,在此后长期的教学活动中,都要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眼离桌面一尺。

郎需娟:认识老师同学,了解学校生活。认识老师和同班同学。教师可以先简单介绍班级的总人数及男、女生人数,呈现课程表,介绍各学科任课老师。接着以同桌、四人小组等形式,组织学生相互认识,然后可以 请学生上台,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 ×× 学校一年级的小学生。”“我叫 ××,我特 别喜欢什么或者有什么特长。”

教材分析:

儿童离开家庭,离开幼儿园,进入学校学习,角色发生了转换,对自我需要有一个新 的认识,同时也面临对新环境的心理适应。编排入学教育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尽 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入学教育以儿童的口吻“我上学了”引领儿童走进学校生活,凸显了儿童的主体地 位。内容分“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3 部分。3 部分有着较强的逻辑关 系:从“我是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到“我是小学生”角色的转换,再到“我爱学语文” 学科的定位,将情感熏陶、习惯养成与语言学习进行了有机整合。

第一部分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材以蝴蝶页开 篇,整幅画面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为背景,展现了各民族小朋友,穿着 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欢快地团聚在一起的情景。

第二部分以“我是小学生”为主题,开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旅程。通过听读儿歌 《上学歌》,体验“我”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喜悦与自豪,同时又让儿童有一个鲜明的角色转 换意识,知道从今天起,将要从家庭生活或幼儿园生活走向更有规律、有计划的小学学习生活了,明白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第三部分以“我爱学语文”为主题,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了一些基本的语文学习活动: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激发儿童学语文的兴趣。让他们知道读书、写字是 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执笔方法;以听、讲儿童喜爱的 经典故事为切入口,通过观察插图,感受讲故事的乐趣,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教学目标:

1.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2.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3.听读儿歌,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体会与家庭生活、幼儿园生活的不同。学

4.认识老师、同学,感受同学间的友爱,参观校园,初步树立小学生的角色意识。

5.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初步体会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6.通过听故事、讲故事,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我是中国人

教材解析

本课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展现了身着各民族服装的小学生背着书包,手拉着 手,肩并着肩,快乐地团聚在一起的画面。各民族小学生一张张动人的笑脸传达出快乐、幸福的情绪。画面右上方配有文字“我是中国人”,犹如各民族小学生们的真诚呐喊,传 达出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课文通过图画告诉学生:庄严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象征;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通过画面观察与听读“我是中国人”,感受作为中国人 的自豪,激发爱国之情。这是对入学第一天小学生的人生洗礼。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句子,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教学重点】 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大中国》,提问: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引导 从通俗易懂的 学生说:中国是我们的家。歌曲入手,结合图

2.出示插图,提问:图上这些小朋友都是中国人吗?为 画进行教学,易调 什么他们穿的衣服不一样? 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共有 56 个民 族,其中汉族人数最多。虽然民族不一样,但我们都是中国 人,是一家人。

3.讲解不同民族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壮族、回族、满 族、藏族等。

二、看图说话,听读句子 1.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远景,说一说看到了什么。(1)引导学生看图简单介绍天安门。(红的墙、黄的瓦)

(2)引导学生认识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是

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出示天安门前升国旗的图片或录像,加深对国旗的认识。

2.提问:天安门是中国的象征,是我们国家的代表性建 筑,你还知道我们国家的哪些代表性建筑?(教师事先可准备 相关图片进行展示,如故宫、长城。)

3.教师带读句子:我是中国人。

三、唱一唱,跳一跳 师生一起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四、朗读儿歌,激发情感 1.朗读儿歌。

我爱鲜花,我爱白鸽,我爱万里长城,我爱长江黄河,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2.跟读句子。

教师: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齐读:我是中国人。

通过看图说话,让学生初步了解天安 门等中国的标志,增 强“我是中国人”的 自豪感。

刚入学的孩子 注意力集中的时间 比较短,中间穿插 和学习内容有关的 课间操,不仅能缓 解学生的疲劳,还 能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

通过朗诵儿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 的情感。

我是小学生 教材解析

本课呈现了一首流行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儿童歌曲《上学歌》,它曾伴随一代又 一代的小学生走过童年时代。歌词通俗易懂,曲调简洁欢快,凸显“我是小学生”这个主 题。图画中红红的太阳挂在天空中,小鸟在欢快地飞翔,同学们背着新书包三两成群,有 说有笑地走在上学的路上,表达了小学生快乐上学的情绪与乐观向上的态度。画面正上方 配有文字“我是小学生”,鲜明的角色定位,让学生知道快乐的小学生活开始了。

“我是小学生”既点明小学阶段快乐的学习旅程的开始,又借助儿歌提示做一名小学 生“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等一些基本要求。通过图片观察、儿歌听读,学生可以初 步感受同学间的纯真友情,激发成为一名小学生的自豪感。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听读儿歌,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

2.认识同桌、周围同学及老师,熟悉教室,参观校园,感受同学的友爱、教师的亲 切、校园的美丽。

3.初步了解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建立小学生的角色认同感。

【教学重点】 认识同学和老师;参观校园,熟悉教室;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教学方法

本课以“我是小学生”为主题,《上学歌》简洁欢快,贴近生活。建议教学时,采用 多种形式听读、跟读,让学生感受儿歌的韵律,体会上学后的变化。教学思路

1.激发学习兴趣,感受上学的喜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说说同学们是怎样的,感受同学间的友情与共同学习的快乐。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说说第一天上学自己是怎么做的,心情怎样,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可以顺势带读“我是小学生”。多种形式朗读儿歌。教师可以通过范读、带读,让学生听读、跟读,从而学会听读此 首儿歌。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播放《上学歌》,让学生在边听边唱中感受儿歌的韵律,感 受上学的乐趣。

2.认识老师同学,了解学校生活。认识老师和同班同学。教师可以先简单介绍班级的总人数及男、女生人数,呈现课程表,介绍各学科任课老师。接着以同桌、四人小组等形式,组织学生相互认识,然后可以 请学生上台,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 ×× 学校一年级的小学生。”“我叫 ××,我特 别喜欢什么或者有什么特长。”

参观校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参观阅览室、图书室、科学实验室、美术 室、音乐室、电脑室、心理辅导室等专用教室;认识与他们在校生活密切相关的地方,如 厕所、传达室、食堂、卫生室。一边参观一边认认标识牌,熟悉校园。

教师还可启发学生说说读小学和读幼儿园有什么不同、对新学校有什么印象、认识了 哪些新同学等。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印象最深或者最喜欢的地方,引导学生关注变化,接受 环境改变,激发学生热爱学校、向往学习生活的感情,从而顺利实现角色转变。

3.了解小学生的基本要求。儿歌中“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是小学生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可借助儿歌,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哪些时候不能迟到,什么样的行为是爱学习、爱劳动的行为。开学第一周,各学科都有入学教育的内容,教师要重视学科特点,在观察图画、读儿歌的基础上,凸显语文学科听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自我介绍时能说清楚一两句话,做 到声音响亮,吐字清晰,态度自然。教学资源

1.问好歌。

小学生,有礼貌,见到老师敬个礼,见到同学问声好,快快乐乐上学校。2.发言歌。

要发言,先举手。人站正,声音响。吐字清,大家明。3.上课歌。

丁零零,上课了,快进教室来坐好,书本文具放整齐,等待老师来上课。老师说话认真听,提出问题声音响,大家夸我做得好。

我爱学语文

教材解析

本课围绕“我爱学语文”的主题,由 3 幅图和 4 个词语组成,分成两个板块。第一、二幅图以良好的读写习惯为主题。第一幅图上,一位女同学正在读书,她坐姿端正,身体自然放松,双手拿书,书本直立略向外倾斜,眼睛和书本保持一尺左右的距 离。

第二幅图上,一位男同学正在写字,作业本平放,他头正、肩平、背直,胸离课桌一 拳,眼离本子一尺,两臂平放桌上,左手按本,右手执笔。他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笔杆 下端,距离笔尖约一寸,同时用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 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笔杆握得松紧适度,笔杆上端稍稍向右偏,紧贴虎口上,与纸面约 成 45°角。两幅图的左上角分别配有文字“读书”“写字”。这两幅图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 读书、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为今后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打好基础。

第三幅图以同学一起讲故事、听故事为主题。图中 4 名小学生正在津津有味地讲故 事、听故事,从他们的头饰中可以看出,一名男生正在绘声绘色地讲述《西游记》中的故 事,另三名小学生听得津津有味。4 名小学生都戴着头饰,这可以让学生既了解故事的内 容,又感受学语文的乐趣。这 3 幅图让学生初步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和意义。初步体 会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正确的执笔方法,为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打好基础。教学目标

1.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依据画面提示,初步体会读书、写字的正确姿 势和正确的执笔方法。

2.通过讲故事、演故事,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和意义。

【教学难点】 感受语文学习的意义。

教学思路

一、读书、写字

这一板块的学习,重在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了解语 读书歌 文学习的基本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整体观察第一、身坐直,脚放平,二幅图,并借助词语“读书、写字”,说说图上的同学在 双手拿书向外倾。干什么,再说说自己是否读过书、写过字。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可以引导学生聊聊会读书、会写字可以做什么,让学 生觉得学习语文很有意义,激起读书、写字、学语文的期待。

虽然学生在入学前已或多或少地接触了读书、写字,但这是学生第一次正规地学习读 书、写字的姿势,因此起步的练习十分重要。教师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知道什么 是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在观察的同时教师要边说边示范演示,然后让学生 模仿图画中的人物练一练。

可以让每个学生说说自己的姓名,尝试写写自己的名 字。学生写得怎样,老师不要提要求,重在以这种方式让 学生感受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在这部分的学习写字歌——背要挺,字看清

头摆正,肩放平。

课堂常规有关的儿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确的读书、手离笔尖一寸,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胸离桌子一拳,在此后长期的教学活动中,都要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眼离桌面一尺。对学生严格要求,随时提醒,及时纠正,常抓不懈。

二、讲故事、听故事

可以先引导学生整体观察画面,并借助短语“讲故事、听故事”,说说他们在干什么,猜一猜他们在讲什么故事。

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师生交流读过的故事。教师可以先示范,可以是《西游记》片 段,也可以是其他故事。学生听后可以简单说说听懂了什么,感受讲故事、听故事的快 乐。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故事,还想听哪些故事,让学生在小组里讲讲 自己知道的小故事,感受互相交流的乐趣。

过去的经历让我拥有了今天 篇9

我是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但始终相信自然法则。记得在美国富兰克林时间规划公司的创始人史密斯先生一本书内读到所谓自然法则的定义是:“掌管人类行为因果关系的准则。”当下觉得此定义非常贴近现实,所以记得特别牢。让我打个比方:物极必反,不进则退,邪不胜正等等……这些我们可以朗朗上口的哲理,都是经过时间考验,也不受地域的限制,放诸四海皆可通行。更重要的是这些哲理适用所有人,无论是谁都受自然法则的约束,真是有道理的神奇。也因此,只要周遭的人是善意的出发点,我都宁可信其有,并尽可能从人性的真、善、美看待奇异的世界,也可能是用这样的思维看待各式各样的境遇,这样活着,大多数时候都是开心快乐的。

正是这样的思维让我非常幸运地走了过去的50多个岁月,我将48岁之前的历程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8岁前的学习阶段。除了要学到知识、技能之外。更重要是要学会做人的道理。树立支撑一生的价值观。正直真诚是我们追求人生真、善、美的根本。也令你最大程度地做到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和无私有爱、能舍能得。

那个时候的我,还得向父母伸手要钱,无法为自己所作所为负完全的责任。很多时候是依赖家人及朋友或同学师长的教导,才懂一些做人的道理与是非。那个年岁做的决策没有周围人的支持或协助,是很容易不了了之的,就算有天大的事塌下来也有父母扛着。但这阶段所形成的价值观与我后来的人生道路是非常有关联的。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这是父亲给我的座右铭。这种价值观体现在无论何种状况下都能保持我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价值是正直与真诚。而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在最小的伤害下,无论是对自己或他人都能保持这两个重要的价值观而获得最大的收益,同时也要能有效的管理让伤害降到最低。能做到这样的水平,你会因无求而使自己潇洒自在,最大程度做到无愧于心。

“无私有爱,能舍能得”——这是母亲和老师们给我的人生哲理。我小的时候身体状况不好,时常是躺在家里生病不能上学。有两样事情让我理解了无私有爱与能舍能得的益处。小时侯家境清寒,全家不断地跟着父亲工作变化而到处迁徙,光是小学,我就换了三个学校,没有人脉的建立。在家里与姐妹年龄差距也较大,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很孤单,但总能得到老师们很特别的爱护。直到现在还记得小学二年级的老师将我一个破损不堪的布娃娃拿回家,自己设计了一套衣服穿给布娃娃,它伴随了我好多年的成长历程。而我的另一位老师坐了两个小时的汽车到家里来说服父亲让我有机会免费学芭蕾舞,最终仍因为没钱买舞鞋而放弃。正是老师们所给予我的无私关爱和深刻影响,才使我后来有机会创业时选择了顾问咨询行业。

从小我眼中的母亲就是宽宏大度,非常幽默有创意,总是将别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考量。尽管她是一个妇道人家,由于父亲工作的不顺利,背负了扶持一家八口的沉重负担,但她始终勇敢地承受及面对。由母亲身上我学到的是如何能将责任转化成个人成长的动力,培养自己勇担责任、从不推诿的个性,凡事最大可能地运用创造性思维,提出能达成多赢的方案,让所有共事的人都能因合作而受益。这样的思维让我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比许多人幸运且机会多,也让我深刻体会有舍有得的人生哲理。

第二阶段,19—28岁的自主阶段。一个人的尊严是建立在个人的能力上。只有能力才能让你立足长久。

这个时段先是开始自己赚钱养活自己,再者能为家人做一些付出,最后与爱人共同承担了小家庭的责任。是一个由依赖走向独立自主的过程,这个时段我学会在家受了委屈不带回娘家去诉苦而通过自己消化解决、做错事愿意面对打落牙和着血吞的现实等做人哲理,敢于为所有自己的选择负责。18岁开始为了承担养家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让父母能居有定所,我做出白天打工晚上读商学院的选择。由于生存的现实与家计的重担,有非常长的一段日子,我少睡早起,拼命地工作,连假日都加班赚钱,以更好地回报父母和亲人。当时正是青春期,很多年青人都在这期间度过了人生非常精彩的一段欢乐时光。我的日子也是欢乐的,只是我是从工作学习中得到心灵上的满足。由于努力,且巧遇台湾以经济为核心发展的关键年代,我有幸搭了便车,藉由三个不同领域国际公司的工作机会,发展了完善的财务管理与制度设计的能力。

这段日子我最经常听到的评价是:“只要微微答应的,你绝对可以放心。”当时,我为自己能得到这样的信任感到骄傲。也是这个原因让我理解了能力等于尊严的道理。到现在,我仍视能得到客户的信任是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我们在上海创业开始就以投入希望工程为我们的使命之一,我们之所以从事孩子能力建设的投资,主要是来自我这段经历的领会。我们希望我们支持的孩子能与其他孩子一样,在起步时就具有基础的能力,并可以有尊严地拓展自己的人生。

第三阶段,29—38岁的多赢阶段。无论是工作还是家庭。我们的幸福都因睿智的支持而开启。养儿育女。教育一定要趁早。建立独立思考才能使孩子受益终身。婚姻的大智慧就是把不愉快放在肚里,把快乐带给大家。

这一段是人生精华时段之一,连老天都可能帮了无形的忙。记得当时为了葛兰素公司的破土仪式,确定时辰后斗胆要求英国的总裁予以配合而更改出差的时程,告诉他的理由是依中国人的风水观,如果不改期可能会遇见大水,无法进行破土仪式。谁也没预料到总裁剪完彩,刚刚搭机飞离了台湾,台湾就因台风而淹大水,由于此神奇的事迹,藉由总裁的宣扬,“台湾先知者”的名号竟然在这国际知名的集团中瞬间飞扬。

这段时间开始尝到为人母的滋味,体会了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的苦头,了解养儿育女实在是个不容易的事情,知道人世的百态,经历了独立成长的辛酸,学到理念与理想的坚持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但也奠定了下一个十年创业的根基。在我完全没有养儿经验的过程下,老天给了我一份非常严苛的挑战来磨练我的毅力及耐力。中国人常说:由3岁看80岁,意思是如果趁早给孩子较好的发展与教导,这种效益可以影响其一辈子。这句古语让我在孩子上小学前懂得将工作成就的追求放在其次,专心来培养孩子的自主管理、安排学习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老公家有个亲戚姓胡,我有好长一段日子,每个周末都会与胡家互动。我从胡家的长者(我称为舅婆)那里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舅婆是个非常传统的家庭主妇,她老人家常说自

己读书不多,只懂的将自己该做的事做好。她泡的红茶是我喝过最棒的,她烧的菜色香味俱全,她说好手艺可以让家人多聚少分离;每天睡前,总是端个水盆,将舅公由头擦到脚,再快乐地安排舅公上床睡觉。她从不串保持生活单纯好料理;每天忙进忙出,从未听到她抱怨。她总提醒我要将不愉快放自己肚里,将快乐带给大家。家里生活不宽裕但总是高朋满座。我从与老人的接触中渐渐地理解了没有人喜欢听到无尽的诉苦、大家都喜欢靠近或分享快乐的道理。快乐的老人家也最受欢迎,家人也最乐意看望老人家。如果从早到晚的抱怨,看望的人也会越来越少,作为亲人,谁也不想承受不孝或不义的现实,无论是出于有心或是无奈,这就是人性。

第四阶段,39—48岁的开创阶段。创业做什么?什么是我们真正的职业兴趣?只有到了生死攸关时都不能割舍的,才算找到了自己的最爱。才是我们一生该奋斗的方向。

我非常幸运在此阶段有机会白手起家,开始做我自己最爱的工作!换句话说,我开创了一个能让我再困难都有意愿克服的事业。过程的酸甜苦辣,只有过来人才能体会,但至今我都还乐在其中。创业十年最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从未因现实而妥协了自己的理想。

公司开始经营的时候,欠缺经营顾问公司的经验。将过去期权换来的近5百万创业基金大约四年多一点就耗光了。这笔代价让我理解隔行如隔山的道理。在失意时也曾远躲美国大姐家近两个星期面壁思过,幸运的是在书店看见史蒂芬·柯维博士的《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这本书,仔细阅读才发现自己经营不当之处,痛定思痛后跟客户借了相当于75万人民币的资金,我又站起重新面对我最爱的人才培育事业。

当我依据这本书努力重建公司时,另一个幸运来到眼前。美国柯维领导中心新加坡总代理到台湾来寻找代理商。我得到英商得利制漆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黄世友先生的推荐,加上我们已经实践柯维博士的理念达11月之久,因此一见面双方有久逢知己的感受,很快就签约合作了。谁知道,代理的前六个月换了三个版本,我借来的75万人民币就像点燃的火把,六个月就烧光了。之所以愿意不断跟着美国换版本完全是希望将最好最新的版本与来上课的学员分享,完全没估算自己更换版本有关的成本投入。幸亏课程一推出后有两家餐饮连锁公司的大力支持让我走出了经营的困境。一家是麦当劳,另一家是百胜餐饮。也就是现在的Yum!集团。由于这两家公司在组织中大力推动“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课程,我因此而得以生存下来,并有机会以后成功开展更多的培训业务。

第五阶段,49岁后的志业阶段。49岁是人生第五春的开始。在别人开始守业或者歇业的时候,我却又一次开始了创业。这次创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为能折射创业理想和体现经营理念的企业起个名号。

由于前十年的经历,让我知道到大陆来创业,“格局或幅员辽阔”将是我最需要学会面对的课题。过去在台湾的经历,我知道到了大陆首先必须由谦卑做起;在十几亿人口的竞争下,必须面对太多优秀的人士,一不小心就会有“狗吃屎”的感慨,除非你愿意放空自己,融入这个社会,了解每一个不同城市的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观、想法甚至思维方式,仔细聆听,才会发现同样的说法但意义大不同。每个月静下来省思,才能发现做对了哪些,还有哪些有待改善。现在的思维已经不再是如何生存而是如何长久,所以我说这10年是发展志业的阶段。根据业内的调查结果,了解到此行业平均寿命只有2.7年,我们的定位又是最困难的,我认为10年才能奠定根基,站稳脚步,必须要思考永续经营的可能性。

通过过去在葛兰素公司公共关系部门严谨的训练,我了解公司名如其人的道理,知道公司名号如同理念可以聚集人才。为此,首先需要取一个公司名字,它能体现经营的核心思维与理念。我们一直专注于透过系统与战略化的人才培养课程及相关的咨询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我们公司是在有十年创业基础的情况下到大陆开办新公司的,从始至终都期望自己能够成为企业长期的战略伙伴,无论是透过顾问咨询或培训形式都能够做到。我们自己就战略伙伴的定义是最终能协助企业提升经济效益,带来成长的财务结果;而且希望经过我们培养的领导人不是单单的生意人,只顾经营自己的荷包,而是能为360°利益关系人谋福利的领导人,换言之,培养的是企业家,能肩负社会责任。我们取了一个相当大气的名字,一方面体现我们的理念,另一方面代表做到杰出的决心——“鼎鼐”。

上一篇:安全考核试卷下一篇:strong的副词形式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