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2024-09-13

民办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通用8篇)

民办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篇1

唐朝永物流管理学院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民办高校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正成为我国充满生机和朝气的教育力量。但民办高校具有不同与公办高校的制度环境和办学机制,对专任教师来说,在能力、素质等方面具有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首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授课能力。学校的基本功能在于教书育人,老师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而具有牢固的专业知识是民办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老师只有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以及驾驭课堂的能力,才能从容地站在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因为民办高校的学生相对于公办学校来说,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自学能力不强,自控能力不高,综合素质较低,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授课要生动有趣,力争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能够汲取更多的知识。

其次,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立志成才。人的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德、智、体全面发展是多年来我国各级学校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但在学校发展过程中,许多学校只是作为口号而没有真正去实践,尤其是一些民办高校。因此,民办高校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技能型、应用性的专业人才,也要把他们培养成有责任感、有使命感、有公德心的良好公民。

民办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篇2

一、教学基础----丰富的知识积累

钢琴教学虽然实践性很强, 但和其他学科一样, 不能脱离文化知识的指导。丰富的知识积累已经成为钢琴教师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基础作用。钢琴教师应当注意不断的积累知识以指导教学工作。钢琴教师的知识积累大体包括钢琴理论知识、音乐素养和文化素养三方面内容。

1、钢琴理论知识

科学的钢琴理论是钢琴家及教育家们在长期的演奏、教育实践中概括、总结出来的观点, 是钢琴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师应学习钢琴理论, 使自己的教学能够目标明确, 有章可循, 少走弯路, 否则很容易进入事倍功半的瓶颈。凡是教学成绩显著的钢琴教师, 大多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当然,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 钢琴教师还应关注学科前沿动态, 以便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

2、音乐素养

钢琴教师的音乐素养是指与钢琴相关的音乐知识, 包括钢琴发展史、视唱练耳、曲式和声学、音乐美学、中西方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等。例如:一首钢琴作品仅乐理就会涉及到旋律、调式、和声、转调、力度、速度、装饰以及节拍、节奏等知识。如果教师连基本的乐理知识都没有掌握好, 教学根本无法继续进行。可见, 钢琴教师的基本的音乐素养直接影响着任何一首练习曲和作品的教学。

3、文化修养

钢琴是一门涵盖社会、人文、文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艺术学科, 与其他姊妹艺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要求钢琴教师具备相对全面、系统的文化素养。, 从教学内容可以发现, 许多古、今、中、外钢琴作品同时也是思想性和文学性较高的文学作品。教师要想引导学生全面透彻地分析、处理、表现这些作品, 就要对于中外文化艺术知识有所了解。钢琴教师必须从“重技轻文”的误区中走出来。使自己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史学修养、语言修养, 并知晓一些姊妹艺术, 同时他还必须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列数我国著名的钢琴教育家周广仁、孔祥东等大师, 他们不仅培养了很多优秀的钢琴演奏人才, 还可谓是通晓文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得渊博学者。我建议, 高校钢琴教师一定不要忽视加强自身修身养性。

二、教学保证----扎实的演奏功底

钢琴教学是通过教师自身钢琴技术展示直接产生效应的形式。钢琴教师拥有扎实的演奏功底是无可厚非的。演奏功底包括标准的示范能力和艺术实践能力。

1、“示范”能力

钢琴教师较好的示范能力是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具备良好的示范演奏能力可以使“言传”与“身教”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教学令人信服。在教学中, 不论教师怎样去系统传授钢琴理论, 学生们对正确声音概念的形成总要借助模仿来领会和理解。而教师的示范演奏可使不易理解的钢琴理论和技能应“声”而解, 有效的促进钢琴教学质量的提高。比如:“跳音”是钢琴教学中技术训练的重要内容, 教师在教授时, 如果能给予标准漂亮的示范, 定会使学生恍然大悟, 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同时, 学生通过聆听教师的范奏, 不仅可以直接模仿教师的演奏方法, 还可以体会教师对于作品的理解和艺术表现, 以达到对作品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笔者认为, 如果不具备扎实的演奏功底的钢琴教师, 在他的教学环节中就会因为不能准确生动的示范, 令人感到遗憾。钢琴教师们尤其是刚刚参加工作青年教师, 要注意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来提高演奏能力。

2、“艺术实践”能力

高校的钢琴课要求理论与实践要相结合, 既是科学系统的课程教学, 又强调合理的艺术实践。增加艺术实践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与手段。教师应增加自身登上舞台表现的机会, 达到感性与理论的统一, 然后又从新的高度上进行再学习, 循环反复, 交叉融合使钢琴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为以后教学提供一笔宝贵的财富。

三、教学条件----较强的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教师具备的基本功, 也是成功有效地完成教学的必要条件。钢琴教学中, 教师具有精湛的演奏技艺是教师的立足之本, 而教学能力则是展现教师的教学魅力之所在。教学能力包括因材施教的能力, 灵敏的听辨能力, 运用先进教学手段的能力, 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1、因材施教的能力

培养花木, 尚且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后再根据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育, 培养钢琴人才更需要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因材施教的可行方案。

2、灵敏的听辨能力

钢琴是一门听觉艺术, 钢琴教师灵敏的听觉是钢琴教学能力的基础。在钢琴教学中, 教师判断学生声音好坏的依据是依靠听辨找出学生问题的关键, 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好的听觉, 就不可能对学生的演奏有正确的判断, 没有正确的判断, 也不会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听辨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钢琴学习的方向和进度。可见, 没有一个“好耳朵”是做不好钢琴教师的。

3、运用先进教学手段的能力

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指在钢琴教学中所运用的视、听、录等手段。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和谐生动的课堂气氛。例如, 教师讲解钢琴理论或解决学生共性问题时, 可以把教学内容做成影音相结合的视频,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在多媒体电脑上添加能录音的声卡、音频软件及摄像头设备, 学生们可以通过看、听自己的演奏去发现问题, 演奏技能不断提高。

4、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钢琴是一门抽象的学科, 需要教师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把钢琴演奏、技巧准确无误的传授给学生;钢琴作为一种艺术, 又需要富有感染性的语言把音乐作品所蕴涵的艺术形象鲜明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所以, 钢琴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修养。

四、教学支撑----较强的科研能力

现代高校钢琴教师应该是“科研型”“学者型”, 具备科研能力, 是高校钢琴教学的有力支撑。是否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已经成为目前衡量高校教师素质的重要标准。钢琴教师应在教学的同时增强科研的能力, 以促进教学水平。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总结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思、探索研究、总结成败得失, 并使用书面文字记叙下来, 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结语

高校钢琴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提高和完善知识结构, 演奏能力, 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才能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成为一名优秀的钢琴教师。

参考文献

[1]蔡韧困惑与思考——参加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师演奏与交流活动后的一些感想钢琴艺术[J].2009 (12)

[2]张慧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师队伍现状管窥——写在钢琴教师演奏与交流活动之后-钢琴艺术[J]

[3]童道锦孙明珠编选.钢琴教学与演奏艺术[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4]应诗真著钢琴教学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浅析高校声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篇3

[关键词]高校 声乐教师 素质

[作者简介]郑清元(1969- ),男,广西宾阳人,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声乐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为声乐教学与少数民族声乐。(广西 南宁 530022)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8-0133-02

声乐艺术是一种文化底蕴相当丰厚,且蕴涵丰富情感和深邃思想,能够充分表现人类文明成果的艺术门类。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是教学环节中的灵魂,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声乐课的教学效果与声乐教师的专业水平、理论水平、思想水平、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有很大关系。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声乐教师,从业者既要有渊博的学识和音乐修养,又必须具有丰富的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知识,懂得如何教书育人。

一、声乐教师要具备起码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我国教师的职业道德即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它既继承了我国自古以来的师道精华,又添加了当代社会对教师的思想和行为的新要求。从职业来看,声乐教师和其他专业教师一样,都是利用本身所掌握的知识技能,通过言传身教,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声乐教师的素质如何,关系到教师的形象与工作成效,因此,声乐教师必须遵守以下准则:

1.有为音乐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和决心。这是声乐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

2.必须以人为本。要从培养人才入手,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政治觉悟和文化素质,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本领。

3.尊重和热爱自己的职业。敬业是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基本要求,一个人只有尊重和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才能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感情,才会有为自己的职业争光彩的理想和信念,才能自觉、自愿地用职业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不仅要严格要求学生,还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声乐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所传授的知识上,他们平时的一言一行都应是学生学习的楷模。

5.教书育人,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声乐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从自己的教学中学到知识,而且还要从思想品德、为人处世、生活态度等方面给学生以指导,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那种不守信用、自由散漫、不求甚解、乏于进取之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位好的声乐教师的。

6.宽以待人,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声乐教师应胸怀宽阔,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及挫折,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谦虚好学,团结互助,有较强的集体主义精神。一个心胸狭窄、孤僻冷漠、拉帮结派、结怨记仇或傲慢暴躁、任性虚荣的人是难以成为好教师的。

7.淡泊名利,高风亮节,生活朴素。追求名利的教师往往不能够安心教学,作风不实,言行不规范,官商气味浓,这些风气是违背声乐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在名利之中,人的道德原则往往容易丧失。因此,教师做到生活朴实,有利于树立较好的行为风范,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8.关心学生,寓严教于爱心之中。声乐课基本上采取一对一的授课方式,声乐教师要与每一名学生进行直接接触,因此,他们更应该关心和爱护学生,但这一行为的目的并非仅是获取学生对教师个人的好感和爱戴,而是要增进师生关系,搭好情感教育的桥梁。对学生有爱心,并不意味着排斥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而是要在严格之中体现爱心。

总之,教师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学生,他们的思想品德、精神气质、志趣情操、心理素质等都会对学生的成长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声乐教师要具备“思想家”和“理论家”的头脑

这就要求声乐教师既擅长于逻辑思维,又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对复杂的事物有透析力,对头绪纷繁的问题有概括能力。声乐教师的思维要严谨周密、清晰明确,自己只有透彻地把握问题,才能把知识展示给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及唱法上的问题应该十分明确,能够有效地把握训练的方法;要善于分辨,对自己的教学做到心中有数,有独到的见解和创造性,这是发展学生的歌唱能力的主导力量。

歌唱乐器的使用、歌唱运动所发出的声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耐心启发,不断更新学生的声音概念,最终让学生获得正确的声音。反之,如果学生歌唱的方法不对,而教师对学生的嗓音问题缺乏正确的判断,又没有好的、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分辨歌声的标准,对声音细微的变化不能分辨好坏、对错,那么,显然难以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有思想上的创造、突破能力,只有在严谨踏实教学的基础上,提高创造性的思维,不被纷纭的现象所淹没,才能有所成就。

三、声乐教师要具备扎实的音乐功底,能掌握并熟练运用所需的音乐技能

1.声乐教师必须受过严格的专业技术训练,具有高超的演唱水平、娴熟的演唱技能和清晰的声音观念。声乐教师不能以不是歌唱家作为借口,来忽视自身的训练和提高,事实上,也只有自己唱好了、唱清楚了,才能教好学生。众所周知,我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沈湘、周小燕、郭淑珍、黎信昌等,都曾是活跃在舞台上的著名歌唱家,他们不但自己唱得好,教出来的学生也是世界一流的,他们的学生几乎都是许多国际声乐大奖的获得者。当然,这跟他们有着深厚的演唱功底、敏锐的思维方式和清晰的声音观念是分不开的。目前,声乐教师队伍普遍年轻化,教学经验不足。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仍有部分专业水平一般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从事声乐教学工作。因此,如果他们不严格要求自己,不加强学习和刻苦训练,不善于总结经验,那么,他们的教学质量、教学水平就难以提高。只有教师本身的演唱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了,他才有可能成为优秀的声乐教师。

2.音乐基础与音乐修养是成就高素质声乐人才的重要因素,也是目前年轻声乐教师最需要加强的部分。在这里,笔者想特别强调的是,声乐教师除了要具备高超的演唱技巧外,还应具备扎实的音乐基础,如音乐理论、和声、曲式、视唱练耳、钢琴伴奏、语言、表演等知识,因为音乐基础的扎实与否是衡量一个声乐教师音乐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这就要求声乐教师不仅必须是歌唱家,还必须具备丰富的音乐知识、音乐理论和广博的学识。著名声乐教育家周小燕先生说过:“不要把声乐人才的培养局限在声乐范围之内。他们应该是有深广文化、艺术修养的,有过硬基本功的人才。”这里的基本功并不是指声乐基本功,而是指丰富的综合知识。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场面:在声乐课堂里,有些老师对声音概念都还搞不清楚,就稀里糊涂和一知半解地去教学生,其教学结果可想而知;或是在教唱外文歌曲时,连基本的语音拼读都不会,让学生在演唱中出尽洋相。我们还经常看到,一些声乐老师没有钢琴弹奏基础,在给学生伴奏时,不是只会“一指禅”功夫,就是走音跑调或断断续续,不仅带动不了学生的歌唱激情,还影响了学生的歌唱情绪,使学生的演唱大打折扣或无法继续进行演唱。以上这些现象说明,如果教师的专业水平欠佳,音乐基本功不扎实,其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势必受到影响。因此,既然声乐教师是教授音乐艺术知识的,那么,就要求他们首先是音乐家,然后才成为真正的声乐教育家。

四、要正确对待、引导学生,做学生音乐上的导师

一个人要成为好的声乐教师,仅有声乐技能是不够的,他还必须能够遵循教学规律,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提炼,用于教学工作。在课堂上,教师必须耐心而严格地、循循善诱地采用鼓励、启发、信任的方式,向学生解释音乐,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同时,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人特点,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地告诉学生歌唱时呼吸是否用得对、发出来的声音是否正确、语言正不正、共鸣用得是否丰富,帮助学生修饰声音,发展学生的个性和长处,弥补短处和不足,让学生懂得什么样的声音效果是好的,什么样的声音色彩丰富动听,进而认真地帮助学生进行艺术创造,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和声乐素质,使学生演唱自如、流畅、美丽、动听。事实上,有很多声乐教师非常缺乏创新精神,在教学方法上墨守成规,结构俗套,用语老套,形式落套,弹着一成不变的练声曲,没有针对性的练习和创新意识,课堂往往无新鲜感,缺乏感召力。而那些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他一般会引导学生从音乐出发,唱出自然、丰富优美的声音。

我们声乐训练的标准是什么?笔者认为,标准就是正确的声音概念,是我们的心和耳朵。因为声乐是听觉的艺术,一切与声乐相关的创作、表演及教学等活动都要以内心听觉为依据。分辨声音和作品演唱得正确与否、培养乐感、训练多声思维、掌握语言与风格,都要靠心和耳朵。能否感受到声乐表现中的很多细微处理与变化,都与听觉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声乐教师应有一个最精微、最敏锐的心与耳,绝不应该陷于那些具体的声乐技能中。另外,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声乐教师,笔者认为,还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要建立正确的声音目标,获得正确的声音观念,懂得如何分辨唱得正确的声音。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多看多听、多比较、多分析,找到各种歌声的共同特点和不同之处,逐步丰富自己的听觉积累,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和审美能力,不断更新声音观念,勇于修正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正确的声音观念。二是要懂得把握好教学中的重点、特点、亮点。声乐教学要有规律,要能根据学生的声音特点,抓好重点,突出亮点,使学生形成鲜明的个性。三是要把握好教学时的情感投入。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感叹:这个人的嗓子真好,声音真棒。但这并不表示他的歌唱得好,只不过是他的嗓音条件不错而已。歌唱者不是发声机器,要把握好歌曲的灵魂,在感情上一定要投入,做到以声情并茂来增强声音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四是要把握好教学的意境。只要能够及时调动学生的歌唱热情,产生课堂互动,这节课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五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待学生要有自信心和耐心,不要因为学生一时唱不好就心烦气躁或大发雷霆,这样会造成课堂气氛紧张,破坏课堂的情绪,影响教学效果,甚至会使教学无法正常进行下去。

总之,同歌唱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指挥家相比,声乐教师要在音乐业务和音乐修养方面具备更高的要求,有更深入更独到的理解。他们对声乐艺术要有足够的敏感、激动和艺术激情。

五、声乐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学修养和扎实的文学功底

声乐教师所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对文学艺术的各种领域,都会涉足,尤其是对人文科学,必须有足够的修养和认识。一个人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底蕴,也就不可能有深邃的思想。此外,声乐教师还应具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如果没有流畅严谨、生动形象的语言,就难以向学生解释清楚音乐;同样,如果没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就不能写好教案、论文和进行科研活动等,也不能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心得很好地记录下来,作为他人的交流和借鉴,也不利于自身的提高。我们时常会看到,在课堂上,有的教师教学语言枯燥乏味或深奥难懂,以致使自己和学生都被弄得昏昏沉沉、哈欠连天,如此上课,何以谈得上生动形象?因此,声乐专业教师不能以自己的专业作为借口,掩盖其他知识上的贫乏。例如,从事西洋唱法的,假如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十分无知,就成了“假洋鬼子”。

声乐教师应当对各种学科,对人类文化的一切成果,都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孜孜不倦,终生以求。只有深入地了解世界和中国各民族的社会发展及其文化史,熟悉人类各个时期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的成就,领悟历史上的各个文艺现象之间的联系,才能更深地认识各个时期的音乐家及其音乐作品的历史价值和个性特点。善于知故纳新,都应成为声乐教师行列中所有人的自觉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声乐教师往往陷入到具体业务里,而忽略了这个根本性的要求,这是应该值得注意的。此外,前人留给我们的东西,传给我们的知识固然宝贵,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声乐教育也在不断发展,这就要求声乐教师要不断地探索新领域、新思维、新方法,创造更新更高的业绩。吸取外面的经验,充实自身的知识也是声乐教师们必修的重要课程。同时,还应多吸取民族民间音乐的养分,拓宽视野,了解和掌握世界各民族的音乐风格,在指导学生时做到有的放矢,驾驭自如。

总的来讲,声乐教师必须是一个渊博的文化学者,绝不要成为刻板教条的“教书匠”。常言道:学无止境,学然后知不足。声乐教师切不可因为浅涉知识及技能的一点点门径,培养出个别学生,就沾沾自喜,目空一切,这样到头来只能是自欺欺人,误人子弟。现代社会是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如果没有交流就没有提高,没有提高就不知道自己的浅薄和狭窄,不利于发展。因此,声乐教师要敞开心胸,去接受别人的帮助和竞争,破除单门独户、孤芳自赏的教学方式,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不断地完善自己,教出更为优秀的学生。

声乐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好学多思、联系实际、踏实严谨、锐意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文化修养,树立敬业精神,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声乐教师。

[参考文献]

[1]李春秋.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姜家祥.声乐理论与教学实践[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3.

[5]苏迁乔.如何获得美好的歌声[M].香港: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7.

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心得 篇4

一、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人

教育系统是社会组成部分的一个大家庭,学校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内部环境,教师与教师之间,在现今的经济大湘冲击的大背景下,很容易在提职、晋职、评先选优等工作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形成,教师之间有的用挑剔的眼光看待的自已的同事,自己的领导。加之自古以来形成的文人相轻的观念,构成了学校中师与师之间不谐调的紧张的人际关系。所以,我们提倡教师们应该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同时,更准确地应该把目光投向我们的广大教师,因为他们不是用欣赏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同志,就很难用欣赏的目光看待自己所教育的学生。所以发现同志的闪光点,发现领导的闪光点,发现学校的闪光点,是教师们心理健康能否达到标准的一项重要标志,同志之间的问候,一个微笑,一个小小问题的解答,都是教师之间相互沟通的最好信息,获得这些信息,珍惜这些信息,就能使师与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关系和谐,同志之间达到团结。

二、以学习的态度与人相处

如今的社会上学校中常常听到:“做人难,做一个……更难”等的叹息声、当这些人常常发出这样叹息同时,是否想到,自己在这个社会上做到些什么?为别人做了些什么?即使做了,是怎样做的?我们不可否认。作为名人有名人的效应,对这些我们不敢去评论,但在学校中,生活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普普通通的教师。校园变成美丽和谐,健康向上的育人乐园,用浓厚的学习之风笼罩我们的校园,是我们这些普通教师的共同愿望。正因为这样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不光是一种学术界应持的态度,更是一种在人群聚集地与人相处应持的态度,用谦虚,豁达的心怀,与人相处,学习他人之长,弥补自己之短,学习新理论,思考新问题,时时刻刻在自己的言行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大到我们教育界的共性问题,如学生学业负担重的问题?学生对读书的厌倦心理,对老师的逆反心理,对家长的抵触心理或敌视心理。违反教育规律的学生成绩排名问题等;小到他能上好这节课;他能制作较好的课件;他能讲一口较流利的普通话;他能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解决的实际问题,谈论这些问题,交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与教师之间就少了个人利益之间的隔阂,就能达到互惠互利,共同进步的目标。

三、以公正的心态办事

广大教师的工作,绝大多数时间是在课堂教学中,课外辅导及平时的管理中进行的,但也不乏诸如,对学生的评先选优,评奖学金,竞赛等关系学生个人荣誉及经济利益的实际工作,在这些工作中,突出“公正”二字不光是显示教师们办理此类事情的公平,公正合理性,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细小的心灵深处,少一些社会中不良习气污染,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中的评先选优等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学生的一个环节。应该看到,教师们生活社会这个大环境之中,上边来的压力,周围亲朋的压力,有权势学生家长的压力,无不影响着、学生中评优选先等工作的公正性,但我们的老师只要捧着一颗公心去办事,在个人的提职,评优,选先上无多大的要求“无欲则刚”就能顶住上上下下,周围各方面的压力,使我们办理学生的事情能经得起学生的检验,能经得起上边领导的检验,能经得起学生家长检验,更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四、以平和的心情对待名利

名利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人是需要志向和理想的,这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而能够突现自己的志向和理想的人,往往是那些“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人。宽容、积极、旷达的心态是一种平和。“谈泊名利”就是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面对当今与日俱增的多元社会,面对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一方面,是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社会贫富悬殊的抗拒和多元价值的凸现,加之教师职业的压力,极大地影响着教师队伍的心态,作为教师要静下心来教书,专下心来育人,就要排除外界的干扰,不被名利所诱惑。

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篇5

教师,早被赞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小学生的启蒙教师,驾驭着子孙后代灵魂的起点,更应该让学生们有一个好的开端,为他们的将来打好基础。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才能胜任这一工作呢?我想,新世纪的小学教师至少应具备如下的素质。

第一、要做一个新时代的慧眼识“千里马”的“伯乐”。这个“伯乐”应该是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根据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培养出不同的“千里马”。每个时代都需要不同的人才,而每个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也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教师的细心观察,耐心辅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并为学生营造出适应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环境,让我们的“千里马”能够“食饱力足、才美外现”。大家都知道,神童方仲永,三岁能吟诗,可后来虽有良好教学环境,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潜能得不到挖掘。说到底,也就是没有遇到慧眼识“千里马”的“伯乐”,这样“千里马也只能成为平庸之人”。这个故事已经明确的告诉我们,既使是天才,没有良好的教学环境,潜能得不到挖掘,也会成为平庸之人的。我们新时代的教师,除了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任务,更重要的就是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要让“千里马”常有,“伯乐”也常有。

第二、要善于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更是学习的动力,是发展某种能力的契机,它促使人们去探索、实践,从而发展智力;而学生学习兴趣又是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之上的。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到一所学校的一些班级中,随手写了一些学生的名字,然后告诉该班学生的科任老师,故意说这些学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应重点培养。于是,他这一善意的欺骗,激起了科任老师对学生的特别关心和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过了一段时间,当这位心理学家再次回该所学校时,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时,他才把真相告诉了老师。这就是有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这个效应已经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促进学生的学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新世纪的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生活环境优越,既聪明可爱,又难免会娇生惯养,这就更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做朋友,跟他们同忧共喜,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并表扬他们,从而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老师信任,依恋,变厌学习为乐学。

第三、要有奉献精神。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教师应该不愧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这样诗句的赞颂。教师的奉献精神应该表现在:为了教育事业,不惜一切,不顾一切;不求索取,只求进取;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一切为了学生,也为了学生的一切;忠诚于教育事业,真诚的做到“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前两年我在电视里看到了这样一个片段。一个久居城市的大学生,自愿放弃高官厚禄和城市的优越环境,跑到了一个边远的小山村去做教师,他的好多亲朋好友都不理解他,认为他犯傻了,可他自己却很清醒的认识到他所作所为的价值。他知道,那里的教育事业,那里的孩子们比城市更需要他的知识和才能。他还动员他的亲朋好友也去做老师,去拯救山村的教育事业,从而去改变山村的落后面貌,稍有良知的人看了这片段,无不被他的所作所为感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有搞好教育,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贫穷落后的面貌才会最终得到改变,我们新时代的教师要的就是那种有知识、有才华、忠诚于教育事业,又能放开钱和权,真诚去关心孩子们的成长,具有奉献精神的人。

第四、要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万花筒”。我们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凝聚的形式已经决定在很多山村学校只有几个,甚至是一个教师。一个教师兼上几个科目,甚至全部科目比比皆是。这就需要我们小学教师必须精通小学的全部科目,才能完成小学的教学任务。还有教师才艺多,对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早期开发学生的潜能也是非常重要的。“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生从小有一个良好教学环境,接受到很好的教育,打好扎实的基础;这对学生将来步入高一级的学校和走入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小学教师的才艺越多知识越渊博,对社会的贡献就会越大。

第五、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不断适应社会的需求。俗话说得好:“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人活到老本来就应该学到老,21世纪已经到来,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的知识不断涌现,知识的物化过程讯速缩短,出现了“知识爆炸”,新知识不断涌现又导至原有知识的陈旧及更新周期的加快。因此,教师只靠青少年时期学得的知识和技能是无法享用终身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经济的需要;教师,也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新的信息和技能,获得新的意识,新的观点和新的价值,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总之,作为一个新世纪的小学教师,站在教育行列的起点,户负着培养人才之重任。不仅要具备各种教学才能,精通各门教学艺术,还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既要修身养德,敬业爱岗,让耐心、爱心、恒心、上进心融为一体;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教职工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浅议提高小学教师素质

番禺区石碁镇永善小学冯树根

内容提要:所谓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深入,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要做好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提高整体素质的关键;教师要更新观念,树立新的学生观和知识观;科学的管理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保障。只有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才能促进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教师素质 提高 教学质量 教学效果

正文:“教师素质”是一个综合整体的概念,是教师各种素养的集合体,是指教师履行职责,完成教学任务的必须具备的内外品质的总和。教师的素质是由教师的社会角色地位及其活动特点决定的。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育好年轻的一代。这是一项极其复杂、艰巨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它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多方面的高要求,集中体现在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集体素质和风度仪表等七个方面。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素质关系极大,优质学校发展需要优质的教师,优质教师是优质学校发展的基本保证。所以一所优质的学校,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是一所学校能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结合当前的课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及我校教师的实际情况,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就必须提高、发展教师的素质。下面,仅以提高教师素质的七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一种特殊的素养,是人们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各种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特定品质。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成败。一所学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不仅对教师队伍自身建设有重大影响,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关系到学校发展的前途。但当前有个别教师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注重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工作散漫,不安教乐教,工作经常与经济挂钩,在学生中造成不良的影响。试想,这样的教师又怎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呢?

当前,在如何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方面,我认为要加强政治学习制度,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江泽民同志的《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学习《教师法》,使教师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提高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激发教师献身教育的奉献精神。改变教师评价体系对思想政治素质的权重,学校在制订的奖教条款中加重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权重,把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高低作为评价是否是一个合格教师的重要依据,调动教师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需要和渴望。

二、职业道德素质

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思想和行为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韩愈在《师道》中曾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作为一名现代社会的教师就要不断地谋“道”。这个“道”应该是教师所具备的品德、知识、能力等素质。从现代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它不仅包括教师自身思想品德的升华,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科知识的丰富和教学技能的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不断地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发展自身的创新能力。《学记》提出“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和“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的观点,对于每一位教师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谓“师者,人之模范也”,当教师应做人的表率。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于学生都具有教育性、示范性和影响力,时时处处都对他们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我们的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注重卫生习惯的养成,不随地掉垃圾,看到校园地上的果皮、纸屑能主动打扫干净,或拾起来放在垃圾桶内。这些细微的举动,学生都会看在眼里,受到感染,从而逐渐养成同样好的卫生习惯。

为人师表的教师,往往是身教重于言教。如老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能做到热爱学生,做到诲人不倦,就一定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反,有个别教师言行不一,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而教师自己却经常迟到、早退;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但教师批改作业不及时,或马虎地批改作业,甚至经常错误地批改学生的作业;要求学生不要随地掉垃圾,而教师却随地吐痰。结果,学生会将这类教师的话当作耳边风,这些教师就不可能教出好的学生来。这些事例说明了教师是学生做人的重要参照对象,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幼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格言,任何重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一所学校的教师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这所学校的学生思想素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儿童的各个领域中的学习发生远大影响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要注重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使教师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言行去熏陶学生,教育学生。

三、教师的文化素质

以提高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的新一轮教育改革正在全面实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新知识不断涌现,书本知识不断更新,学生的求知欲不断增强,知识面不断拓宽,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单凭原来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原来的教学理念再也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要求。因此,教师要适应当前的教改需要,就必须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所必备的文化知识,否则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适应不了现代教学的需要,被社会淘汰。我镇的领导深刻地认识到上述道理,在这两年里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教师学习班,提高教师的专业文化素质。如:要求未达到本科学历40岁以下的教师参加本科学历的学习;为了提高学校领导管理的专业水平,还与广东教育学院合作,在镇成人学校举办“学校管理”本科班,学习当前教育管理专业知识;组织学校教学骨干、学校领导到北师大学参加研修班,使他们不断接受新理念,获取教改新信息,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教师学习的知识不要局限在书本、课堂、学校等狭隘的天地里,不要只埋头于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消化,否则难以走出校门到社会的大课堂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令自己的专业知识缺乏新意,教学往往脱离生活,脱离时代,知识就显得狭隘、贫乏和陈旧。所以我们在学习上只有冲破狭小的圈子,才能适应当前的教改和知识爆炸时代的发展,开阔我们的知识视野。作为教师还应该有未来的知识意识,为未来教育超前学习。

四、教师的能力素质

能力是人们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教师所具有的多重角色身份表明其教育职能的多样性。因而也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是通过相对独立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的。这一系列教育活动,应当是首尾相接的教育链。每特定的教育活动都要求教师具有以一种或几种能力为主的多种教育能力。教师的能力是影响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较强的能力有助于教师提高传授知识的效率,从而加速学生能力的提高。我们从工作中不难看到,一些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是高效率的,而且是会受学生欢迎的。同样是上一节课,不仅能按部就班地完成预定的新课,而且可以充分利用上课时间让学生吸收更多的新知识,授课中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新的获取。但教学能力差的教师上的课,只会束缚学生发展,而且效率是低的,也不受学生喜欢的。所以,教师只有在较高的能力基础上,才能做到精心设计教学,不断寻找学生易于接受的传授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提高教师的能力,有助于教师适应学科更新、发展的新趋势。教育的发展和科技的发展都是日新月异的,不仅表现在教育的横向发展,还表现在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重视教师能力素质的提高,在教育现实中是十分迫切的任务。因此,我们除了加强教师的在职学历进修、参加继续教育外,还结合教育教学实践,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书刊,写教学反思等有关教学工作总结,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使教师身体力行地尝试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语文科组开展《自主 乐学》课堂教学研究,这一课题研究,结合了语文科的特点,研究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借助创设情景,以引导、唤醒、激励和鼓舞等教学手段,在融洽、和谐、平等、民主、活跃的气氛中,让学生的情感、思维、意识、动作等方面积极、主动、愉悦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有效地掌握知识,发展学生智力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生动、活泼地成长。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提高了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

五、教师的心理素质

当前我国教育政策重头戏是提倡素质教育,学生素质之一是心理素质。基于教师的职业特点,培养教师的良好心理素质更尤其重要。而教师心理素质尤其是个性品德,如情感、意志、性格、自我意识等是直接影响教育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在教师诸方面素质形成过程中,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基础,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加快其他素质的提高。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特点是教书育人,既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教师本身首先要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教育学生。学校中教师群体的社会心理气氛,对学校管理的效能,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也具有重要意义,它对教师的工作具有巨大的制约作用。学校的工作在具有和谐积极、愉快的社会心理气氛的教师专利群体中,人们的情绪高昂,工作欲望强烈,成就意识明显,具有较高的工作积极性。如我校是一所规模较小的学校,全校只有1到6年级6个班,有教职工12人。但在这两年里,学校调任了主要领导,加强了群体凝聚力,培养了一支团结、友爱、相互激励、相互学习,在校内时时都能体现到良性竞争的工作氛围的教师队伍。正是学校形成了工作上的良性竞争意识,使学校的工作焕然一新,使之更富有活力与生机。经过一年的努力,我校已从一所教学质量薄弱的学校,跃到教学质量全优的学校。反之,由于前两年学校个别教师心理素质不健康,在教学工作上形成不良的竞争:工作中你诽谤我,我抵毁你;12个教职工互不协作,相互嫉妒,更谈不上团结互助、资源共享,使学校变成毫无战斗力的集体。

教师健康的心理素质,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作用。因为当教师有良好的心境时,他会在工作中精神饱满,热情高涨,在教学工作中能以积极的情绪、情感去激发和感染学生,使学生也因此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进入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保证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如果教师的心理不健康,则会给教学效果带来负面的影响。例如:学校有位教师由于家庭的不和,把家庭夫妻间的不和情绪带回学校,上课时将心中的不满向学生发泄,学生有小小不是就被她痛骂一顿,甚至动手打学生,在社会影响较坏。试想,这样的老师能把学生教好吗?能提高教学质量吗?

总的来说,作为学校的领导,在加强教师素质建设中,只有重视研究教师心理素质培养,营造良好心理素质的工作氛围,注意用科学的方法、艺术的手段培养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快地形成一支专业素质强、综合素质好的教师队伍,从而获得学校管理的最佳效果。

要培养教师良好心理素质,主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情怀豁达、襟怀坦白;二是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心情愉快;三是富有幽默感,用幽默来对待痛苦、烦恼、厌恶的事情;四是克服嫉妒心理,心胸开阔。

六、教师的身体素质

教师要培养体魄健康的一代新人,使民族康强,自己在体育方面就要有很好的修养。中小学教师任务重,工作苦,更需要有强健的体质。当前不少中小学教师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大多数的身体健康处于亚健康状态,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注意平时的体育锻炼,身体健康情况再也不能承受着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被逼提前退休。我镇这两年内有十多人因身体问题提前退休,也有几个人病休。因此,教师的身体素质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件大事。

对于如何提高教师的身体素质,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教师本身提高心理品质素质,正确处理、对待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能正确对待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就能使自己心境开阔,就能把压力化解成工作的动力。二是加强体育锻炼,教师一天的工作时间是比较长的,但如何在紧张的工作中抽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呢?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树立体育锻炼是为了更好地工作的锻炼意识,可以利用早上上课前在学校运动场跑步十分钟左右,也可以在下午放学后跑步或进行其他的体育锻炼。学校为促进教师的体育锻炼,每学期组织教师开展一些体育活动比赛。三是乐于合群,善于交往。如果一个人不参加必要的交往活动,就会疏离人群,产生被社会抛弃的感觉。所以作为一个教师应积极参加社会、学校的集体活动,这有助于心情舒畅,养成积极乐观、开朗的性格,使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四是教师要有广泛而良好的兴趣,通过动静结合的娱乐方式,以达到调节性情,强身健脑的目的。五是学校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教师的身心健康。

七、教师的风度仪表

风度仪表就是以言语、举止、态度为表征。一个人留给他人的仪表印象对他人的心理会产生重大影响。一个教师留给学生的仪表印象的好与坏,是影响教师是否引起学生的好感,能否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老师在学生中有没有威信,又是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一定要保持自己的良好形象。教师怎样才有良好的形象呢?

一是要注意衣着打扮,衣着朴实、整洁而不呆板,注意当地民族习惯,入乡随俗。二是要讲究个人卫生,注意衣服、鞋袜的卫生。如果一个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注重卫生,则会在学生中造成不良的影响。三是举止要有风度,热情大方而不娇饰,善良和蔼而不怯懦。一个教师如果做到举止大方,谈吐文雅、富有表情、待人亲切和蔼,则他一定会在学生中有较高信誉。四是要谦逊文雅而不庸俗。教师讲课的时候只有放下架子,能耐心倾听学生的说话,上课富有情感,富有表情,生活活泼,学生会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更易于掌握知识。

以上七个方面教师素质是有机统一体,而各种素质都又有独特的内容和功能,各素质之间既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它们统一在教师身上,就会构成教师素质的整体。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注意教师的非学术性素质的提高,使教师素质从整体上有较大的提高,从而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跃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周峰著《素质教育·理论·操作经验》

2、马云鹏、邬克辉、谢翌、李朝辉编著《优质学校的理解与建设--21世纪中小学教育改革探索》

3、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9年6月

谈谈农村小学教师师德素质的提高

文章来源:钦南区那彭镇中心校 时间:2006-12-13

钦南区那彭镇中心校 陈彩东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水平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素质中,教师职业道德是基础和根本。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楷模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经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在这样的一个农业大国实现全面的小康生活,必须要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这就取决于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所以,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考虑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师德素质。这是一个普遍而突出的问题,我们应要重视。

一、农村小学教师师德的现实情况

到底什么是师德呢?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它包括思想作风和行为、气质、仪表等。比如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这都是师德。

在现实生活中,农村小学教师师德师风中暴露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责任心,敬业精神不够;二是缺乏进取心,安于现状;三是缺乏危机感,抱着捧铁饭碗,吃大锅饭的心理状态;四是缺乏无私奉献的精神,一切向钱看,只求索取,不讲奉献;五是缺乏刻苦学习、艰苦奋斗的精神;六是缺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教学观念落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七是有后顾之忧,思想负担重。

二、农村小学教师师德素质缺乏的主要原因

农村小学教师为什么会缺乏这些师德素质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及人际关系的变化,时刻在影响着教师;市场经济的大潮,更是给教师的生活工作、思想、感情等方方面面带来巨大的冲击。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教师的实际收入及生活水平还不太理想,尤其是农村小学教师,更甚的是代课老师的收入更低。所以当教师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冲突时,当他们遇到工作上的难于易,环境上的顺逆,生活上的苦与乐,待遇上的高与低等各种现实的、无法回避的矛盾时,常常出现心理上的失衡,产生心理上的错位。于是有的教师牢骚满腹,有的自卑消极,应付工作。甚至有的经不起商品经济的挑战,把商品经济的原则盲目的运用到教师与学生、家长、领导的关系中去,用“一切向钱看”错误思想,有些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发生了转变。有部分教师不甘过着清贫的生活,悄悄地做第二职业。甚至有些教师把发展生产作为第一职业,而教学却作为第二职业,教师职业的崇高性受到挑战。二是体制的不完善,没有竞争的意识,教师没有危机感,缺乏激进的因素。普遍认为,不出大的安全事故就行了,教学成绩差点没关系。三是农村小学教师忽视了自身的学习,平时也很少有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所以教学思想落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怀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普遍。

三、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师德素质的措施

1、加强学习,学以致用

教师必须加强师德修养,以身立教。师德不高,不仅制约教学质量和水平,而且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要更加重视德育,把师德教育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内容。要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要求和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师德的教育关键还是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不但要学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政治知识、实践知识,以不断丰富和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有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作为小学教师,更应该牢记江泽民同志这段语重心长的话,为学生做表率。二十一世纪既要求教师具有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质,爱岗敬业的道德,成为教书育人的专家,会指导具体实际操作的复合型人才,也要求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国内外的先进教学管理经验和接受培训充实与更新知识,始终跟踪本学科领域世界前沿知识和技术,提高专业水平能力。正因为这样,小学农村教师一定要看到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千万不可满足已有的文化知识水平。在人的一生中,中师时期只能获得所需知识的10%左右,而90%左右的知识要在日后的工作生涯中取得。一位英国科学家曾作过考证:人类的科学知识在18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二十世纪中期是每10年增加一倍,目前则每3年增加一倍。面对这飞速发展的社会,作为小学教师,更应该努力学习,学以致用,与时俱进,才能有较高的师德素质,才能教育好学生。

2、深化对师德的认识,是提高师德素质的关键环节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锐意进取,严谨治学。

(1)任何职业,总是把敬业爱业、忠于职守作为基本的职业道德。同样,“热爱教育,忠于教育”也是教育事业对教师的最根本要求。教师要培养对教育工作的深厚感情,忠于教育事业的崇高职责。

(2)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那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最重要特征。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更喜爱前者。青少年学生特别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让我们时常想想教育家们的谆谆告诫:“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很难想象一个对教育工作毫无兴趣,对学生毫无感情的人,会努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在师德建设过程中,应树立榜样、树立典型作评价,使教师形成统一、多元的师德氛围学榜样,在教师中提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做到“六多”、“六少”:多一点幽默、笑容;少一点师爷面孔;多一点理解尊重,少一点抱怨、批评;多一点信任支持,少一点包办猜疑;多一点表扬、鼓励,少一点挖苦讽刺;多一点温暖体贴,少一点冷酷无情;多一点民主平等,少一点独断专行。教师要学会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冲突,树立教师的威信。

(3)教师的劳动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光彩事业。师德之所以是教师的灵魂,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师德是构成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核心部分。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教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无法替代的。教育要转变以做事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做人与做事结合的教育观念。面对二十一世纪的素质教育,其教育目标是要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思维、如何适应市场。因此,教师应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把师德的具体内容渗透在教育中,不仅仅使学生掌握某项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做人。

(4)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仅靠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就可以上课教学,以及“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师资模式显然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现代教师的要求。时代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要求教师具有迅速灵活地适应科学技术和时代变化的综合能力,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用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不断进取,勇于创新。

3、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是提高师德素质的基本保证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换的变革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社会上出现了各种观念和价值观,影响到了我们的教师队伍,其突出表现是教育过程的功利行为、下海热、跳槽热及第二职业等,部分教师很少再去谈论教师的仪表和责任心,敬业奉献精神受到了“金钱”的侵袭。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强调指出:“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奋斗。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落后,这就决定我们还要有一个奋斗的过程。”自古以来,广大劳动人民及有识之士都清醒地认识到国家的安定昌盛,个人的事业成功乃至家庭的幸福,都要经过艰苦奋斗与曲折的努力才能实现,必须具有俭朴的作风才能保持。从宋代陆游“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的家训到唐代李商隐“历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都无不与艰苦创业,勤俭朴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小学教师在这个问题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认为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就不讲艰苦奋斗,不讲勤俭办一切事业,只有自觉带头做艰苦奋斗的模范,才能教育好学生发扬艰苦奋斗。

4、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提高教师师德素质的重要条件

教师应该具备细致深刻的观察力,反应灵敏=逻辑性强的思维能力,开拓创新的想象力,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同时,还应具备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丰富的情感及其控制力。要做到淡泊名利,敬业爱生,在为人处事上少一点名利之心,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创新施教,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实践证明:教师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其他手段不能代替的。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该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只有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行为、气质、素养、仪表等方面有好的风貌,才能使学生从教师身上受到良好的学风熏陶,于无形之中养成良好的品质。

5、领导的适时谈话,是提高教师师德素质的好方法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进行个别的、亲切友好的、推心置腹的谈话,这是校长对教师做工作的主要方法”平时领导与教师的密切来往,在交谈中商讨工作的得与失,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苦与乐,对于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协调关系,鼓励教师的工作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也能在愉悦的谈话氛围中,指出对方的师德的需要改进正的地方。

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篇6

后港小学

孙小蓉

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重要时期,给教师赋予了更多责任,寄予了更新的希望。因此,广大中小学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高尚的师德

“师德”自古是教师神圣的象征,是教师的灵魂所在。“智在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教师要当好“人之师”就必须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以德育人。

二、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

针对天真活泼的小学生,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莫大的求知欲,只要是他们看到,不管是天文还是地理;只要是他们想到的,无论是古代还是未来;只要是他们听到的,无论是现实还是幻想。他们都感兴趣,都想问个为什么?为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了能保持学生心目中“知识化身”的权威形象,小学教师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积累多元化的文化资源,服务教学工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边教学,一边时刻不忘给自己充电,通过博览群书,参加培训,学历提高等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学习了解、进一步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三、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教师要想在专业上有创新,首先要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只有完整、系统、扎实、精深掌握学科知识,才能在教学活动中,突现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有的放矢胸有成竹的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启航。

虽然西部小学因教师严重短缺,教师专业性受限,形成每个小学 1

教师啥课都要上的局面,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或者是自己从教时间较长的科目作为自己的的专业学科,逐步提高专业素质,实现自己“一专多能”的特色。

四、坚实的教育专业素养

1、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教学全过程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如:教育创新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心理疏导能力,个案分析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

民办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篇7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着中国的变化, 来华工作的人也越来越多。据国家外国专家局统计, 我国境外来华专家, 从改革之初的不足千人次到2007年当年达48万人次, 其中外国专家32.6万人次、港澳台地区专家15.4万人次。[1]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入, 高等学校作为反映一个国家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明与进步的窗口, 作为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先前领域, 与世界开展合作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聘请外籍教师任教工作已成为衡量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质量高低、是否同世界同步的一项重要标准。

高校聘请外籍教师的主要目的, 是为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水平, 加强学科建设, 促进对外交流与发展;同时提高外语学习氛围, 帮助学生和青年教师尽快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事实证明, 外籍教师的引入无论是在高等学校学科建设, 还是在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尤其是在高等学校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不言而喻。首先, 外籍教师的引入让学生们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外国语和外国人的形象、思维方法、生活习惯、工作风格, 并且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文化。外籍教师的参与不仅可以将活生生的语言和文化带给学生, 让他们直观地感受真正的外语。其次, 在与外籍教师的交往过程中, 学生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使他们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外来文化的细微之处。外籍教师的引入使得外语教学鲜活起来, 让学生们感受到了真正的外语情景环境, 拉近了学生、书本知识与真实生活语言的距离, 让学生切实理解外语词义和意味, 大力发展了国内学校外语教学工作。再次, 通过外籍教师的聘请, 国内各高等学校建立了与国外高校联系与合作的通道, 使我们了解到国外大学的教学状况、工作方式和国际间的通用做法。最后, 外籍教师聘请加速了国内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和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由此可以看出, 聘请外籍教师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外籍教师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

聘请外籍教师既然十分重要, 但是怎样聘请外籍教师;如何聘请到合格的外籍教师;如何对他们进行管理、开展合作, 这就对高等学校外籍教师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素质提出了严格要求。

1.过硬的政治素质

钱其琛同志曾经指出, 只讲业务, 不讲政治, 不是一个合格的外事工作者。[2]外籍教师管理人员的服务对象是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说不同语言的外国人。外籍教师管理人员的一言一行不仅是代表着个人的形象, 而且代表着一所大学乃至国家的形象, 体现着国家的尊严和荣誉。因此, 外籍教师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政治敏感性, 要随时随地学习和掌握我国政府对当前国际形势的看法和立场, 随时了解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 按照党中央精神和国家外交方针办事。在外籍教师面前应做到既文明礼貌、又不卑不亢、平等礼待、一视同仁。在平时的工作中, 要严格执行和严守外事政策和纪律, 不谋私利;要始终牢记“外事无小事”, 做到及时请示汇报。在形势复杂的情况下, 更要保持头脑冷静, 警惕资本主义糖衣炮弹的侵袭。要牢记“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 对祖国和人民赤胆忠心”的职业道德准则。[3]加强政治思想学习, 增加涉外知识的积累, 自觉维护国家和学校的利益和形象。

当前高校请聘的外籍教师, 大部分人的素质是好的, 受到过良好的业务培训、高等教育, 具有较高的生活修养。他们对我们都很友好, 能够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 不干预我国的内部事务;遵守学校的工作制度和有关外国专家的管理规定, 接受学校的工作安排、业务指导、检查和评估;能够遵守中国的宗教政策, 不从事与专家身份不符的活动;同时尊重我国人民的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虽然他们来华工作的目的不同、身份不同、专长不同, 但都是被中国五千年的古老文化深深吸引而来的。不过, 他们中有不少人对中国的了解仅仅局限在简单的阅读, 观看过时的文学作品和片面的影视作品, 也有人是通过对中国存有偏见的媒体道听途说的。有些外籍教师来华前心情复杂、忐忑不安, 不知道在前往的国家会遇到什么问题, 生活是否习惯, 生活设施是否健全、方便等等。针对各种情况, 我们应设计多套应急方案, 做好各种准备。管理人员在接待这些外籍教师的时候, 要将中国人民的热情友好传达给对方, 使外籍教师真正感受到中国人民“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的好客情怀, 同时, 也要让外籍教师了解到中国人民特有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 从而弱化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文化休克”现象, 帮助外籍教师尽快地融入到新的生活环境中去, 使他们亲身体验到中国人民的生活, 体验到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 成为中外友谊和交往的使者和桥梁。然而由于价值观、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差异, 有一些外籍教师对我方制定的有关规定表示怀疑, 甚至置之不理;也有极少的人在课堂上发表诋毁中国人民的言论, 或者进行传教活动。对这些人在说服、劝告后如果仍不改过, 应予坚决辞退。

2.具备熟练的外语沟通能力

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一个突出特征。如果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群体的文化差异不了解, 在跨文化交际时难免会产生误解, 导致交际失败。作为高等学校外籍教师管理人员, 每天要跟各种各样的外籍教师打交道, 这就要求其必须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外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交流、沟通的成败。

以前有人认为, 只要我们管理人员会说一门外语, 就可以从事外籍教师的管理工作。这是片面的, 不完全的。掌握一门外语是做好外籍教师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之一。外籍教师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 包含生活、教学、后勤保障各个方面。既是管理工作, 也是业务工作;既涉及到国内, 又涉及到国外, 需要具备各方面知识。语言固然是人们进行各项活动和感情交流的工具,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文化差异这一因素。因为世界各民族世代延续的过程, 也是积累独特文化的过程, 各民族的文化形态丰富多彩, 文化差别更是巨大。说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 即使所说的语言准确无误, 常常因为文化上的不同, 也会产生误会。所以外籍教师管理人员除具备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外, 还应该扩大知识面和外语词汇量, 识别所学文化特有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熟悉在紧急情况以及日常生活情景中习惯的言语和行为方式;了解外语词汇的内涵和外延所包括的文化含义。这就需要外籍教师管理人员加强学习, 学习各种专业知识, 了解外籍教师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所处国家的政治制度, 还有外籍教师本人的生活经历、出身和地位等因素, 使语言学习同文化自觉地结合到一起。正如前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罗高寿认为,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 外语能力和专业素质都是次要的, 最重要的是应深入了解所在国家的历史、传统习惯、国情状况, 以及这个国家经历过怎样的改革发展, 然后再客观地评价这个国家, 并客观地看待这个国家的内外政策。

3.拥有出色的业务能力

近年来, 各高校对外籍教师的需求逐渐加大, 聘请人数不断增加。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形势下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聘请任务, 是衡量外籍教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首先, 外籍教师管理人员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积极思考, 大胆创新, 努力拓宽聘请渠道。如建立官方渠道, 通过我驻外使领馆、外国驻华大使馆或领事馆推荐人选, 通过我国国家外国专家局和省、市专家局与国外政府部门或组织签订协议, 聘请由他们推荐的符合条件的外籍教师。此外, 还要努力建立非官方渠道, 通过国外友好学校推荐合适人选, 从留学海外的校友推荐人选中物色外籍教师;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手段, 通过互联网向世界发送招聘启事, 扩大选聘范围, 多渠道选聘优秀人才。还可以同中介组织联系, 走市场化道路, 从而多方面拓宽聘请渠道。[4]畅通的聘请渠道是完成聘请任务的保障。

其次, 聘请外籍教师管理人员应根据本单位的工作需要。在聘请之初, 提前制定聘请计划, 做好经费预算;同时还要超前预测国际形势, 制定应变预案和措施。

最后, 在聘请过程中, 应仔细审阅应聘者的简历和资历, 及时、耐心地解答对方提出的所有问题, 显示出自己的诚意。外籍教师管理人员在同应聘教师的沟通过程中, 一定要实事求是, 如实地将本校的招聘职位信息、聘请合同内容告知对方, 以免外籍教师到职后发现与招聘职位信息不符, 产生不必要的纠纷。此外, 在作出聘请决定时, 外籍教师管理人员还要增强法律意识和提高法律文书的写作能力。因为已经发现有些外籍教师玩文字游戏, 钻我方合同的空子。现在我们虽都采用了国家外国专家局统一制定的工作合同, 但是合同附件由于每所学校的情况不同而不尽相同。外籍教师管理人员在制定合同附件时, 一定要参照国家外国专家局的合同附件样本,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 如实地、清楚地列出合同附件内容;对于英文版本中用词把握不准的地方, 有必要请专业人士进行校对。在处理合同纠纷时, 要本着友好、合作的精神, 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 做出不伤害双方感情的正确的裁定。

4.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

高校的外籍教师管理分为教学管理和生活管理两方面。在教学管理中, 外籍教师管理人员要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 能做好同各教学单位的调节沟通工作。外籍教师管理人员就是“调节器”, 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这一点很重要。有时一个善意的眼神、不经意间的帮助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 外籍教师管理人员要及时将课程表发到外籍教师手中, 亲自带他们到指定的分院、系、部熟悉教室。对于临时的课程变化、节假日安排等信息, 能迅速、及时、准确地通知外籍教师。同时随时了解外籍教师的教学情况, 使他们能充分发挥优势, 不断促进和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此外, 为了提高聘请效益, 还需要对外籍教师开展教学评估、建立奖励机制, 以调动外籍教师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潜能。

在生活管理中, 外籍教师管理人员在把握原则的基础上, 要讲究灵活性和情感投入。外教们大多数都是第一次来中国, 由于国度不同, 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 他们对中国的认识还是非常浮浅的, 感到在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 中国与他们的国家存在很大不同, 初来乍到, 心理上存在巨大的不适;而由于语言不通, 更为他们适应一个新的国度的新工作带来了不便。另外, 他们与家人远隔万里, 思乡之情也难免油然而生。为此, 在管理过程中, 外籍教师管理人员应注重从感情方面入手, 关心外籍教师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 做到“热心、耐心、诚心”, 帮助他们尽快地从生活上、思想上更快融入新的环境。在外籍教师任教之初, 要详细、具体地向他们介绍中国的有关法律、法规;热情、诚恳地向他们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和校园周围环境, 帮助他们尽快调整心态, 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尽量满足外籍教师工作上和生活上的合理要求, 为他们解疑释惑, 排忧解难。逢年过节时应主动问候, 送去我们的关爱, 在外籍教师生病的时候, 要陪同他们去医院就诊;外籍教师过生日, 应悉心准备生日蛋糕和水果等礼物, 以表祝贺。此外, 为了使外籍教师工作有合法的保障, 能够安心工作, 外籍教师管理人员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 为外籍教师办理来华工作许可、专家证和居留许可手续。

5.不断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

我国高校聘请外籍教师工作仅有几十年的历史, 还处在不断摸索、充实、完善阶段。现在各高校的硬件设施已有很大改善, 基本上能满足对接待服务外籍教师的需求。但从“软件”上讲, 如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服务水平等, 我们还有一定差距, 不能完全满足外籍教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相对而言, 硬件建设虽然还需努力, 但软件建设更为重要和艰难。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转变和提高服务观念, 服务思想。服务意识改变起来很有难度, 现实的情况是一些部门的负责同志认识不高, 这怎么能提高接待服务水平呢?制约提高接待服务水平的另一个因素是满足现状和逆反情绪, 认为接待服务工作差不多就可以了, 不要处处按外籍教师的要求去做, 还美其名曰“不崇洋媚外”。这些都是影响外籍教师聘请和管理工作的因素。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同样对外籍教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外籍教师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 深入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动向。只有理论上明确了, 行动上才有方向, 才能正确应对国际、国内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另外在提高接待服务硬件设施上要加大投入力度, 尽可能按照国际标准来做。在软件服务意识方面, 要学习国际间的惯用做法, 制定我们的规章制度, 同时要重视人文关怀。规章制度的制定要有法律依据, 注意不要出现中外法律之间的冲突, 以免产生漏洞, 造成不良后果。

三、结束语

高校外籍教师的聘请工作虽然历史不长, 但对于高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都非常重要, 我们已经积累了聘请外籍教师的丰富经验, 制定了较完整的规章制度, 基本上满足了高校的教学需要。但与发达国家的著名高校相比, 我们还有不小的差距。当前, 高校的教育国际化进程日益明显, 跨国界、跨地区、跨文化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在不断壮大, 引进外国人才是提升高校教育水平的一条重要渠道。这种国际化的趋势势必将高校的外事工作推向教育开放的最前沿, 也势必要求外籍教师管理人员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增强时代感和使命感, 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素质, 为我国高校的发展和建设贡献力量。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入, 高等学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开展得也愈来愈广泛, 各高校聘请的外籍教师队伍在不断壮大。这就要求高等学校的外籍教师管理人员培养过硬的政治素质;具备熟练的外语沟通能力;拥有出色的业务能力;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不断学习, 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

关键词:高等学校,外籍教师管理人员,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建国.引进外国智力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J].国际人才交流, 2009 (2) 35-36.

[2]陈丽芳.树立七大意识, 提高高校外事干部的素质与本领[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 2006 (4) :43-45.

[3]吕福军, 李家霞.高校涉外管理干部队伍素质探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5 (2) :54-55.

民办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篇8

一、较强的思想政治素质

专业化素养是高校体育教师必备的一大素质。专业化素养不足是高校体育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因而体育教师必须具备专业化素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具体而言,专业化素养主要包括体育教育专业知识。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确掌握和有效理解,是掌握体育教育专业知识的前提和基础。体育教育专业知识包括对教学知识的深刻掌握。高校体育教师应该掌握现代化教育所要求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比如备课方法、计算机的操作、PPT的应用、打印机的使用、各类聊天工具的应用等。如果不能有效掌握这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高校体育教师即使知识再丰富、想法再新颖,都不能行之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具备专业化素养是对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基本要求。

二、具有创新思维

除了专业化素养之外,创新思维也是高校体育教师必备的素质。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是考量一个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创新能力差或者说固步自封,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就机械呆板,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提不起来。所以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思维。高校体育教师的创新思维主要包括不照抄照搬既定的思维模式,经常以一种新颖、不同寻常的办法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积极性,确保他们学有所成。高校体育教师要彻底摒弃以往的单向灌输教学模式,改为实施双向互动教学模式。这是因为单向灌输教学模式单纯以教师为主体,并不能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双向互动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能大力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创新思维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突破思维定势的决心,必须有意识地自我训练和长时间地自我培养才能取得,这是高校体育专业的重要培养目标。

三、先进的教育理念

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师应当具备的另一大素质。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高校体育教师要全力创新工作理念,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学生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人才的多样性、广泛性和层次性。现代教育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如讲究效益、遵守信誉、善于合作、勇于竞争等;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以及独立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有了这种教育观念,才能使体育教师正确认识实施创新教育同体育教学的关系,才能改进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作为体育教学的核心和最高境界。

四、广博的知识

教师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感。实践证明,教师的知识越多,知识面越广,教学效果也就越明显。体育教师不但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心理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人们提取和获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势必要求每一位体育教师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知识,以大量新鲜、准确、生动的知识和信息去撞击学生的心灵,保持长久的知识魅力。

五、富有责任心

富有责任心也是高校体育教师必备的素质。高校体育教师的责任心是指义义不容辞地做好本职工作,完成教学任务。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不少教师责任心不足,认为体育教育课可有可无,因此敷衍塞责,应付了事,最终教师教得不好,学生学得更差。因此,体育教育师资队伍迫切需要富有责任心的教师,以此来增强体育课程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体育素质。富有责任心这一必备素质,与后天培养的关系很大,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必须把富有责任心这一必备素质作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一大目标。

六、师德高尚

除了专业化素养、创新思维、富有责任心等素质外,师德高尚也是高校体育教师的必备素质。师德,简而言之是一切教师的规范操守,具体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应遵从的道德准则及行为规范。师德高尚是对任何教师特别是高校体育教师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如果连这个规范都失去了,那么这个教师就是不称职的。所以,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唯有如此,才能教出合格地学生,让学生学有所得。由此可见,师德高尚也是高校体育教师必备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孟凡平.高校体育教师与高校教育的问题与对策[N].中国教育报,2013-03-19(5).

上一篇:论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优势下一篇:住宿生安全教育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