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李丽丽)

2024-07-28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李丽丽)(共11篇)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李丽丽) 篇1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课程改革几年来,数学课堂教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为广大教师所认同,各种极具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方法不断涌现,素质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还没有从普遍意义上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教学中的无效、低效甚至是负效现象俯拾即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有部分教师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支撑,在教育教学观念上,往往还停留在“讲授——接受”的层面上,对新课程改革抱着一种“课改是其他教师的事,我们靠边站”的思想,没有融入到课改大潮之中,拿着新教材,唱着过去的歌谣。教师教得苦,学生也学得累,学生的能力、素质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2.照搬照抄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案例,不管本班实际,不研究学生特征,教学时心中无学生,满足于是否把教案完成了,忽视学生的动态生成,呈现一种教学形式化的趋向。

3.课堂效率不高,导致学生的作业量增加,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获得比较满意的分数,教师又增加了不少课外作业。大量的作业,需要教师用更多的时间去批改,使得教师陷于繁重的批改任务之中,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学,研究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形成一种教师越忙、学生越苦的怪现象因此,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引导,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研究,是转变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最终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目的和意义 课题界定:

教学:按师生关系的角度来说,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活动,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活动;一种认为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交互作用,是师生双方的矛盾和依赖的过程。我们认为,教学是由教师引起的、学生主动学习的师生双方的交互过程。

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有效教学首先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其次关注教学效益;第三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第四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

课堂教学有效性: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意义和理论价值:(1)在我市数学教学中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素质教育已经实施十多年,新课程改革也已进行了五年,应该说在实施过程中学校在这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对照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如前所述的问题还困扰着学校的数学教学。实施本实验,探索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有效教学的有效性,意在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促进学校的课程改革,发展推进素质教育。

(2)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点问题,而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根源是课堂教学效益不高,课内损失课外补造成的,研究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把学生的课业负担压缩在课堂之中,真正减轻学生的课外课业负担,从而使学生有更多可自由支配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多方面的素质、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3)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本研究,使教师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形成有效教学,养成实践+反思的工作作风,从模仿教学走向反思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教学能力。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1)同一研究国内外领域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近年来,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部分中小学进行调整,在有条件的地方创办寄宿制学校,此项工作对于发展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特别是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问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农村小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各方面给予关注。

新世纪的基础教育需要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小学数学在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实施有效教学,在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2)本课题与之区别与联系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有效教学理论都有阐述,并都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效益的提出,以及教师的反思意识和效果的可测性或量化。但国外学者比较侧重于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进行整体的把握,所做的研究理论普遍性较强,大多数是面得研究,而我国学者更多关注的是新课改条件下的课堂有效教学,并着重把课堂有效教学的成效、效率、效益、效果作为研究的方向,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切实把成效、效率、效益、效果贯穿有效教学的始终。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支撑性理论: ①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其本体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它强调效果,认为没有效果的教学是没有价值的教学,甚至是有害的教学。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第二,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第三,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②有意义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即新旧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包括身与心、认知与情感、逻辑与直觉等都和谐统一起来,其结果既是认识和能力的发展,又是情感和人格的完美。同时有意义学习的结果能得到自我确认,所以有效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而机械的学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但学习的结果常常不得不受到来自外部因素的强化,所以我们认为这是一种低效的学习。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1)我们将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等方面的不同,分层次进行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①学习目标的设计要层次化; ②学习情境的创设要生活化; 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④评价方式的运用要有激励性;

六、研究的方法(1)文献研究法

查阅与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指导实际,及时分析整理、充实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提高研究者的理论素养,促进研究的深入开展。

(2)问卷调查法

研究者将调查项目编制问题或表格,分发给调查对象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分析、形成结论,便于调整研究过程。

(3)经验总结:研究者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实验,探索和反思,及时撰写教学笔记、心得、总结性论文等,在一定得范围内交流。

七、课题研究的实施周期、步骤和预期效果 1.课题研究的实施周期:

第一阶段:学习、讨论、确定研究方案,积极申报立项。(2009年4月——2009年6月)

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初步明确课题的理论支撑点,收集资料,确定研究方案及课题组成员的具体分工。

第二阶段: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2009年7月--2010年11月)

课题组成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实验和尝试,交流实践体会,汇编优秀案例、优秀论文、收集获奖证书等,撰写阶段性小结。

第三阶段:总结和推广(2010年12月--2011年2月)

做好资料整理,数据统计工作;完成课题研究报告;汇编优秀案例、优秀论文,收集获奖证书、课堂实录等

2.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1)课题实验报告;(2)课题实验中期实验报告;(3)课题终期实验报告;

(4)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有效性,论文集、实验经验汇编以及课堂教学评价体系;(5)结题报告。

八、课题组成员

乔继宁(盱眙县教研室主任)李文彬(盱眙县教研室副主任)课题负责人:葛加利

课题实验教师:侍克山 王开平戚善伟 刘忠 第一小组:侍克山 王开平

研究的主题:课堂有效教学的作业设计与批改 第二小组:刘忠

杜海霞

研究的主题:课堂有效教学的模式研究 第三组:戚善伟

王志玉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李丽丽) 篇2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是与生活应用十分紧密的内容,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和学习经验,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与交流互动,进而解决一些与生活相关的综合性问题。因此,教师要想让教学内容能够在理论和实践之间达到和谐的共生,就需要教师进行“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的改革和研究。本文针对农村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教学策略的研究,做一些简要的讨论。

一、学习素材源于生活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教学中,有很多内容是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教师在讲授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要引导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把问题还原到生活中去,让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深化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从而完成实践与综合知识的发展。例如,教师在进行《一亿有多大》这一部分的讲解时,对于小学的孩子来说数字是抽象的,尤其像一亿这样的大数,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一亿有多大的提问,学生可能会回答非常大、很大,可是再问究竟有多大呢,学生就回答不上来,这是正常的。就算是成年人也描述不清楚一亿究竟有多大的,我们的教材中所设置的例子是将一亿张纸摞起来测量它的高度,使学生了解和感受一亿这个数,但是我们在实际操作是可以根据农村小学的特点和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来进行讲解,从生活实际出发。比如,可以称一称一亿颗玉米粒有多重,通过学生熟悉事物的进行操作,才能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一亿的数感,这种方式也更易于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

二、让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问题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倡导加强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合作交流分析问题,进而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教师设置问题时应注意问题的实际意义,并且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开放性。比如,《你寄过贺卡吗》这一课,教师就首先可以将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做简单的引导,问问同学们: “过年的时候都收到过贺卡吗? 你给谁寄过贺卡呢?”学生们兴趣高涨,争先恐后地回答,然后教师将学生均匀地分成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统计自己所在的小组去年个人和家庭收到贺卡的数量,再通过统计表格请同学们估算出全校学生收到的贺卡数量,最后教师用惊讶的语气说: “全校的学生和家庭新年要收的这么多的贺卡,那么这么多贺卡要砍多少树木啊?”引起学生反思。同时,给学生们出示一张贺卡从砍伐到生产加工和邮寄过程要浪费的资源数据,让学生们进行热烈地讨论,研究全校共收到的贺卡要浪费多少水,要排出多少污水,花费多少钱。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学会根据材料和调查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提出针对此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经过讨论表示,以后过年要改变这种问候方式,我们可以使用在生活中互相祝福,或使用发信息和打电话等方式进行问候,进而使学生发现纸与树木及环境保护之间的一个问题,了解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农村小学数学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通过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和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当然,这个过程如果学生们能够相互合作,教学效果会更理想。例如,在学习比例尺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先给出几所学校操场的设计和运动场地的资料,引导学生做一名小小设计师,画出我们新操场的规划图。首先将学生均匀的分成几个小组,发给每组一张8K的白纸及测量工具并测量其长宽,然后设置问题要求每个组完成南北长80米,东西长60米的操场地基图纸,每个小组的同学都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很多问题: 纸的哪一边做上面呢? 怎样确定比例尺,比例尺以多少为合适呢? 最后经过小组交流同学们得出结论,以20厘米的线段代表80米,确定比例尺为1︰400,并小组合作成功完成了这个草图。然而,教学任务并未结束,这时教师还要抓住时机,给学生拓展一些知识点相关的信息,让学生们了解建设新操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很多的资金。给学生布置课后任务,调查并估算新建这个操场一共需要多少资金? 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通过这个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们了解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如何解决问题,并有效提高了学生互相合作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结束语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李丽丽) 篇3

下面以我校教学模式为例谈谈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一、复习铺垫,情境导入

每节课的新知识是在旧知的基础上迁移“生长”的。因此教师要科学合理的选择好复习内容,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导入新课要根据不同学段孩子的兴趣和认知水平,创设真实合理的情境导入新课。这里需要强调指出,随着年段的升高,创设的情境要更突出数学味,数学的东西多些。此环节以5分钟为宜。

二、出示指导,学生自学

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学生实际,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自学指导。自学指导的制定要注意五个明确和一个表述:一要明确学习的具体内容,二要明确学习的目标,三要明确学法指导,四要明确学习的要求,五要明确学习的时间;自学指导的表述,要适合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这样,可以指导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自学新知,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在出示自学指导后,一般找一名普通话好、声音比较洪亮的同学读出来,再让全体同学默读,让每位同学明白自学时要学什么,学会什么,怎么学。该环节时间一般以1分钟为宜。

学生自学,时间一般为5分钟。自学期间,教师原则上不辅导后进生,也不提醒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而是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作用就是巡视并纠正指导学生的学习习惯。

三、检测自学,展示交流

自学结束后,教师要出示检测题检测自学的情况,把自学结果让学生展示交流,这是一节课的关键。检测题的设计要紧扣自学指导,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难度适中,适合中等学生,切忌只关注结果,忽视了过程。

出示检测题后,找3~4位不同层次的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下面独立完成,检测结束后让板演学生向全班同学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板演同学讲述完后让有不同方法和思路的同学再展示、交流自己的想法。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讲对的教师要给予肯定,不重复,但要根据预设和生成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巧妙追问,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讲的不清楚、不完整或有错误的让其他同学补充、纠正,此时教师更要发挥主导作用,适时的点拨,引导学生在多种思维碰撞中发现问题,比较对错,寻找错误的原因,总结出正确的规律,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出现的问题。这样的多次展示与交流,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使他们掌握了数学的基本知识,训练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该环节时间一般掌握在10分钟以内。

四、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当堂训练是形成技能的“桥梁”。学生在展示与交流中理解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但是还要通过有层次、有梯度的练习,才能真正形成技能。练习题可以分三个层次来设计:一是基础练习;二是专项练习;三是提升练习。提升练习要有必做题和选做题,选做题主要是针对优等生,兼顾中等生,属于拔高的题,不要求每位同学都会做,但要鼓励大家尝试挑战,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挑战的勇气。

练习时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一点很重要。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数量不等的题目,这样就会照顾到好、中、差生,避免出现好学生做完后闲等学困生的现象,有力保证了后进生吃了、中等生吃饱、优等生吃好。练习时间一般不少于15分钟。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用1~2分钟的时间课堂小结。小结时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可以找一道综合性的题让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解决问题所应用的知识,实现大数学课堂观的小结。也可以交流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心得,通过学生谈收获,有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要点的梳理,构建知识体系和总结方法。

作业的布置应灵活多样,可以是书面作业,也可以是实践操作、课后调查、自主设计等作业,建议书面作业当堂完成,其它作业课后完成。

教有法,无定法。我们倡导规范化,更赞扬个性化。让“五环四点”教学思路规范我们从教的行为,让我们在规范中,扬起自信的风帆,张扬个性,做个专家型的教师。

本文是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GS[2011]GHB112。

本文是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基于学科内涵的有效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GS[2013]GHB0193。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李丽丽) 篇4

一、提出问题

1、课改在农村地区深入开展

随着课改在我县深入开展,对课改理念的理解也深刻了,在课改中,倡导自主探索、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和接受性学习的有机结合,重视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创设学习情景、开拓实践环节、通过多中途径进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和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

2、目前存在的问题

(1)在目前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班级人数众多,仍然大量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以老师的讲为主,讲得越细越好,以教师和个别优秀学生的活动和思维,代替着大多数学生的活动和思维,导致大多数学生习惯于被动的听,机械大量的练习,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也违背了课改的新观念,更不适应现代社会所需人才的要求。因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2)目前师生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a 流于形式,忽视实质

我们有些老师对“师生互动”学习的实质理解不够,对互动学习的目的、动机、运用范围和过程没有认真的分析,认为一堂课中没有师生互动就不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因此,随意的分小组,讨论一下就可以了。这样的学习有互动学习之名,却无互动学习之实,理解只是流于形式罢了。

b 互动过多,缺乏兴趣

有的教师认为,为了体现新课改的理念,一堂课中师生互动越多越好,夸大的互动的作用,殊不知,师生互动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并不是一种万能的学习方式。它缺乏了目的性;没有把握好培养学习和接受学习的平衡。

c 目标不明,缺乏引导

互动学习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之间有序进行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方式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充满活力。但在目前的教学中,有些教师过多的突出学生“自主”,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做,结果缺乏方向性适得其反。(3)目前农村小学的状况

随着课改的深入,大家多在研究师生互动,但是由于教师所面对的个体或群体的不同,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的不同,所采用的策略也不同。列如:由于生活的环境不同,城区的孩子思维活跃,眼见开阔。农村的孩子胆子较小,发言不够积极。因此更加要提供机会让学生们互动起来,缩小与市区学生之间的差距。又如:市区采用小班化教学,一般20人到30人。而农村小学采用大班教学,一般40人到60人。所以外面所研究的互动策略对我们农村小学不一定能适用,只有借鉴适用的方法和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师生互动,才能扎扎实实的渗透课改理念,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二、师生互动问题解决的策略

(一)充分的课前预设是师生互动的基础

师生互动学习作为当今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几乎在每堂课中都采用,因为有效的小组互动、全班互动、师生互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也有利于师生间情感交流,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大有益处。

1预设好互动小组

互动学习是通过学生间合作交往互动来达成目标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和成绩的差异合理安排合作伙伴。小组人数一般4人为宜,每组推选一名责任心强、组织协调力强的人担任组长,但如果出现问题教师应及时调整。

2预设好互动内容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预设好互动内容,因为并不是每一个内容都可以互动的列如:在教学单位之间的换算时,以教师演示为主,使学生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知道单位之间的进率。因此,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设计好互动形式,才能真正的提高互动的有效性。

3预设好互动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内容的不同和学生的年龄的特点应该选用不同的方法,提高互动学习的有效性。如对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教师要把它分解成若干小问题或列出讨论提纲,让学生讨论和交流,有些几何知识可以为学生提供实物、模型、图片、教具,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操作中进行互动学习,也可以自学课本后,小组交流心得。

(二)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互动的条件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达到这要求,最关键的问题是正确理解新课程的理念。教师应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与交流,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讨论,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成为演员,教师成为导演,从而构建和谐课堂,使数学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过程。

(1)转变教师角色,师生平等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转变角色,由一个教导者转化为合作者。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首先力争营造一个平等、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放弃容易造成师生对话障碍的三尺讲台,和学生换一下角色,坐下来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交流,甚至让学生主动上台做老师。在“辩论赛”和“有多种解法或想法”时就可用这种方式。教师可设计让学生上台当老师,讲解解题思路。教师自己则可坐在学生的座位上适时进行组织和引导。如:“×老师,你能将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吗?”“×老师讲的话,大家听明白了吗?”“如果不明白,谁愿意再当老师到台上讲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俨然一位有经验的小老师,讲得头头是道,甚至用学具演示,到黑板上板演,以期让台下的学生更理解自己说的意思。通过和学生换角色,课堂气氛更融洽了,学生的学习更投入了,学习的效果也最好了。

2、营造民主氛围,愉悦互动

新课标倡导师生民主关系,让每个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都得到尊重。有发言权,积极进取,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一开始教师在多媒体上演示一个五官不正的人头像引入,学生看了哈哈大笑。

师:笑什么?

生:这个人太难看了。

生:世界上没有这样的人。

生:老师,你画错了,应该把眼睛、鼻子调整一下。

学生纷纷说出可笑之处。

师:如果让你调整一下,你会怎样调整?为什么这样调整?

揭示:对称

接着教师出示一幅只画了一半的图,让学生画出另一半,看谁的方法好。让学生交流和体会“对称”是对折后完全重合,从而揭示“对称图形”的概念。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亲身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创设情景,是师生互动的平台

1、课始创设情境,引发参与兴趣。

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地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 ”。兴趣是小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的特点,借助于直观形象,讲故事,做游戏等系列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要善于抓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点”,让它成为师生展开有效互动所必须的动力。

(1)创设故事情境,引发兴趣。

故事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他们对此很感兴趣。故事导入,容易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教师以故事引入: 师:“ 美丽的花果山上,猴王在分桃,一只小猴分到3只桃,很不高兴的说“大王能否多给一点。”“ 那好,给你30只,去分给10只小猴。” 小猴又说:“大王还有很多桃子,再多给一点吧!”猴王想了想说:“好吧,给你300只桃子,去分给100只小猴,好吗?”“300只,好啊,好啊。”小猴高高兴兴的领了桃子走了,猴王也笑了。

师:“同学们,猴王为什么笑呢?小猴分的结果又怎样?

学生兴趣盎然,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通过故事导入:新颖、自然,能立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投身到讨论中。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生产和生活中选取一些与教学相关,生动形象的实例,能使课本上的知识具体化,使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从而很快地把学生的思想集中在教学内容上。因此,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从学生体验的和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入手,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主动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

如在讲《平均数问题》一课时,从学生身边事着手,上课一开始:

师:“同学们,我们学校每年都举行小松鼠踢跳比赛,下个月又要开始了,同学们课间都在练习,下面我们来踢毽子比赛好吗?”课堂一下活跃起来,学生们争先恐吓的要来表演,这时通过商量男女生各选2名进行10秒比赛,结果男生共踢28只,女生共踢23只,老师宣布男生获胜,女生有点泄气。

师:“我也来参加比赛.。”学生非常高兴,帮老师数,最后老师把她踢的14只加在女生处,再次宣布女生获胜,这时男生集体抗议说:“不公平”老师及时提问:“那该怎么办怎样才能公平?”

这时学生自动的组成小组讨论,然后同学之间争论辩驳,得出用平均数来解决,由此来引入新课。因为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全班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课堂上全体参与,师生互动,学习热情高涨,很快了解了怎样求平均数问题。

(3)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兴趣。

如在教“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互动的学习过程

师: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对吗?那我们先来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请你猜一猜:卡片上的数字最大能填几?(多媒体课件演示)()×7<36()×8<60()×5<49()×6<23

师:小朋友们猜的又快又准!那我们再来做一个摆一摆的游戏吧。

学生兴趣浓厚,积极参与。因为“猜一猜”的游戏活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使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样的互动才是真正有效的活动。课中创设条件,提供参与的机会。新课改中提出:“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学生学习数学的„知‟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和主动参与的„做‟才能是有效的,因此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首先要提供给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有参与的时间和空间。

列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时

师:老师给每一个小组提供了一些材料和工具,有c㎡的小正方形纸片,还有直尺。每一个同学的手里有一张硬纸板,上面有大大小小的长方形,请你任选二种,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和工具,自己想办法求出它们的面积。

学生先独立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等学生操作完后,引导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交流的内容包括:自己选择的图形,采用的方法,记录的数据。然后根据每一个人的不同方法,仔细观察,从中你发现什么?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操作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认知的需要。

3、创设先试情景,贯穿全课

由于班级人数众多,不可能每节课给学生小组互动,老师对每个学生进行指导,但互动是需要的,它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我创设了先试情景,就是在教学新知识时,让学生在掌握了旧知识的基础上,每一个人独立尝试新知识,教师在下面巡视,把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在黑板上演示,然后逐个讨论对在那里,错在那里?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的“整

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时

师:3×6=()

生:齐声说18

师:同学们都回答的很好,下面王老师有个问题想请大家解决180÷3=()

请几位同学上来板演,其他的同学在本子上试一试,如有不同意见的请上来演示。

生:我认为林宁的是对的,因为3个60是180

师:那180÷30=()

学生独立尝试,不同意见板演 180÷30=6 180÷30=60

生:我同意扬辉的,因为6个30是180 ,所以180÷30=6

生:我不同意张廷之的,180÷30=60是错的,因为60个30不是180而是 1800

生:我是这样想的180和30都划去一个0,就变成18÷3=6

师:同学说的真好,那1800÷300=()

18000÷3000=()

1800÷30=()

学生在独立尝试后,通过生生之间的讨论,师生之间的点评掌握了新知。

4、设置障碍激起互动 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教师首先必须要从数学结论的教学转变为数学过程的学习,把数学每一个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充分展示学生,让他们知道的来龙去脉,就要改变学习方式,在教学时适当的设置障碍,激起学生互动的欲望,在互动中解决知识难点。列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利用有的学生已知道锐角三角形有三个锐角,直角三角形有一个直角,钝角三角形有一个钝角的基础上设疑:

师:为什么直角三角形只有一个直角,我也想有三个直角可以吗?

生:不可以的,我昨天看书的,书上说有一个。

师:可是锐角三角形有三个,所以直角三角形也要有三个。

生:老师你错了,直角只有一个

师:那你怎么证明我是错的生:我们可以用画画来证明

师:好啊,那请你们每一个人都来画画

生:三个直角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

生:老师我想起来了,妈妈说过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和是180度,如果三个角是直角的话,就是270度,就不对了

师:李欣宜真棒,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和是180度她都知道了,那你用什么方法证明三角形的和是180度呢?

生:剪一个三角形,把它的三个角撕下拼成一个平角就是180度

师:表扬。我们能不能象李欣宜一样动手试一下 ……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功能

在二期课改中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教师还是起主导作用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成为脚手架,为学生充分掌握知识作好铺垫,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冽如在教学《灯市》一课时(两、三步计算应用题)。

1创设元宵闹灯会的生活情景,根据情景提出不同的问题:

师:城隍庙的花灯可真多呀!小兔欢欢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他边看边说:“亭子灯有36盏,筒形灯比亭子灯的2倍多10盏。盒子灯比亭子灯的2倍少10盏。”(出示课件)你们能说说欢欢看到了哪些灯吗?你能根据这些条件提出些什么问题呢?

生1筒形灯有几盏?

生2盒子灯有几盏?

生3筒形灯和盒子灯共有几盏? 生4筒形灯比盒子灯多几盏?

生5筒形灯比亭子灯多几盏?

生6亭子灯比盒子灯少几盏? 生7这三种灯共有几盏?………

2、根据不同的问题由简单到难的解决 师:怎样求筒形灯有几盏呢?

师:怎样求筒形灯和盒子灯共有几盏呢? ……

三 师生互动的反思

1、教学效率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班级人数众多,互动时如果要照顾到全班,那么时间花费的太多,教学任务就无法完成,这样也就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放”与“收”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时,如何把握好“放”与“收”的关系,一直捆饶着我,“放”的多了,学生就没有了方向,失去了互动的目的。“收”的太紧吧,体现不了互动的实效。

3、评价的问题

在目前的评价中,一般都以:“你真棒”,“你们小组真团结”,“表扬,xxx向你学习”等鼓励方式,时间长了学生有点麻木,造成评价方法的单一,感情的不真挚。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李丽丽) 篇5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学校课题研究组制定此问卷,目的在于了解你们对课堂教学策略的想法,以改进我们的教学,使你们喜欢我们的课堂,在快乐学习的课堂中学习更多的东西。谢谢!

1.你喜欢上数学课吗?()

a.喜欢b.不喜欢c.不知道d.说不上

2.你喜欢上这门课的主要原因是()

a.喜欢教这门课的老师b.对这门课感兴趣c.老师的课上得好

3.你觉得老师的课上得好,好在()

a.学识渊博b.和蔼可亲c.教法灵活

4.老师设计的课堂情境你觉得()

a.能吸引我b.不能吸引我c.老师很少设计或从不设计

6.课堂上,对老师的提问你会()

a.积极思考,主动发言b会积极思考但不愿发言c.从不举手

7.上课时,老师设计的各种知识点的内容讲解,是否注意培养了你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a.没注意b.时而注意c.注意d.特别注意

8.上课时,教师是否注意传授一些学习方法和学习的窍门(如:记忆的方法、记笔记的方法等)

a.没注意b.时而注意c.注意d.特别注意

9.你在数学课堂上常处于什么状态?()

a.以听老师讲为主b.常处于思考感受中c.与老师同学产生碰撞d.积极参与到活动中e.经常走神f.睡觉

10.课堂上,你希望老师怎样评价你的发言?()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李丽丽) 篇6

开 题 报 告

建湖县森达实验学校 韩朝平余荣军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全面认识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价值。

2、通过调查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和其他教师的教学案例,探索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设和谐的生态课堂。

二、课题研究内容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调查及其分析。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只有通过深入课堂进行调查,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对课堂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才能为我们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依据,指明方向。

2、有效性数学提问与教师教育观念的相关性研究。

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可以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然而在我国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却存在很多不足,其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误区。所以我们将通过对教师观念的相关性研究,提高教师课堂提问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师数学课堂提问方法以及策略的研究。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交流的双边互动过程,也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教学基本环节。课堂提问设计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所以我们希望通过教师数学课堂提问方法以及策略的研究提高教师的提问艺术。

4、小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研究。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学会提出疑问,充分体现“让学生自主探索,成为学习主人”这一新课标的理念。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也提出问题,但学生总是被动接受思考。反之,如果让学生也有机会成为“问”的主体,那么,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将大大激发。所以我们课题组将对小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中国传统的“启发式”教育理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告诫他的学生的一句话,道出了他所主张的“学思结合”教学思想。怎样使“学”的过程成为“思”的过程?这便又是孔子“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相机提问。因此,提问在课堂教学诸多因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苏格拉底的教育理论

苏格拉底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他认为知识是可以移植的,可以由教学过程直接转入学生的心灵。教学过程仅仅是教师协助学生产生某一概念的过程。所以教师的任务不在于臆造和传播真理,而是要把存在于学生内心的知识导引出来,变为学生的实际知识与技能。由此可见研究提问的有效性就十分重要了,好的问题就是好的接生婆,能更好地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3、课堂教学论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课堂教学论中指出设计课堂提问必须以认识论为基础,以《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知识体系为依据,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思维的关键点上提出问题。

4、“问题”的心理学分析

有效性问题有助于摆脱思维的滞涩和定势,促使思维从“前反省状态”进入“后反省状态”,有效性问题的解决能带来“顶峰”的体验,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新,有效性问题有时深藏在潜意识或下意识中,“顿悟”由此而生。

四、课题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班级教学的动态环境中、实践中具体研究如何转变学习方式;

(2)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有关学习方式转变的文献进行学习和探讨,以促进课题在我校的深入发展;

(3)案例研究法:对教学中转变学习方式而取得成功和失败的相关案例予以研究和探索,从而建立富有实效的开放性、探究性、综合性的学习方式;

五、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按三个阶段逐步展开。

1、准备阶段(2011年2月~2011年6月)主要工作:

(1)申报课题,确定实验班,制定课题方案及实施计划。

(2)召开课题组会议,学习讨论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3)查看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4)调查教师课堂提问现状及分析(前测)。

2、实施阶段(2011年7月~2013年1月)主要工作:

(1)课题组教师按实施计划进行实验。

(2)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

(3)召开课题研讨会,举行教学沙龙活动,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比赛。

3、总结阶段(2013年2月~2013年6月)主要工作

(1)调查教师课堂提问现状及分析(后测)。(2)撰写研究报告。

(3)完成课题实验,完成各项成果资料工作,做好课题研究的结题和成果论证工作。

六、课题研究人员组成及分工

姓名 韩朝平余荣军 职 称 中高 工作单位及职务 森达实验学校校长

学术专长 教育管理

课题组中的分工

课题负责人 负责课题指导

负责课题指导

负责课题申报、研究及结题报告的撰小高 森达实验学校教科室副主任 数学教学

写 森达实验学校

王吉明 曹兆文 夏玉良 徐友萍 李文娟 陈步珍 小高 小高 小高 小高 小高 小高

数学教学

教导主任

森达实验学校总务主任 数学教学 森达实验学校教导副主任 数学教学 森达实验学校数学教研组长 数学教学

森达实验学校教师 数学教学 森达实验学校教师 数学教学

负责各阶段的计划与总结 负责课题经费的筹措与管理

负责课题的调研、整理资料

课题会议记录

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存档

负责研究报告的形成

七、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在进行这项研究之前,课题负责人及所有课题组成员都曾参与了县思者足音《有效提问—引领有效课堂的翅膀》的校本教研研讨,其沙龙纪要在《小学数学教育》上发表,对课题研究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课题负责人有能力承担该课题的研究。课题组成员都是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他们的参与是对本课题的有力支持。

2、我校拥有一支强而有力的数学教师队伍,全体数学教师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完整的科学文化知识,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精湛的教育教学业务能力以及健全的生理心理素质,教科研意识强烈,有敬业精神。另外,还拥有一批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观念新颖,在市、县各类评优课中屡获好评的优秀骨干教师,他们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3、本课题理论框架论证较为充分,研究设计较为严谨,这是我们研究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参与课题的老师对自己的课堂将进行录音、分析,逐步建立资料库,拟对数学课堂中的提问环节进行具体研究,以便于找出现有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提高课堂效益。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李丽丽) 篇7

1.农村学生生活阅历少, 缺少生活素材。写作时常常胡编乱造。

2.农村学生与外界很少接触, 写作缺乏想象力。

3.教师的要求过高, 批评多于鼓励, 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这些弊端都不利于学生写作的发展。那么如何对症下药?

一、起点低一点, 要求宽一点

起点低, 要求宽就是对小学生作文的内容要求不要过高, 健康、有趣、无害即可。初学作文的学生如婴儿走路一般, 走不稳当是正常的。这时, 如果把他们限制在“师授作文”的过高天地中, 必将成为“死穴”。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主要是让学生入门、认路。这时的学生作文, 用成年人的眼光看, 觉得“不怎么样”“没多大意思”是正常的, 小学生作文能由无变为有, 就是一个飞跃, 就是一个进步。

二、培养学生浓厚的作文兴趣

农村学生的共同心理———害怕作文。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学生就其天资来说, 都是诗人, 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 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那么在以后的写作指导中教师要改变指导模式, 以激励为主,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具体方法是:

1. 多看多读多感受。

针对农村教学条件落后的现状, 作为一名农村教师要给学生开辟出创作知识的海洋, 自己花钱或筹资买书、拍摄相关视频……让学生读名著、读经典、读名人传记、观看相关图文并茂的视频。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学熏陶和有益的启迪;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 欣赏鲜活的画面, 感知语言文字的美妙。从而很自然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也愿意动手写作。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

2. 积累材料, 迁移运用。

鲁迅先生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 采过许多花, 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盯在一处, 所得就非常有限。”知识在于积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的积累习惯, 使其能有意识地、自觉地捕捉出现在学习、生活中的人、事、景、物。首先积累课内外的好词、名句、佳段, 有利于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样才能溢于言表, 言之有物。其次, 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 走进生活, 就地取材, 开创作文教学的源泉。针对农村教学, 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欣赏一山一水, 一草一木等自然风光。 (2) 回味淳朴敦厚的民风民俗。 (3) 感知农田劳作的辛苦与快乐。

3. 以说促写, 水到渠成。

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 以说引写。比如, 在带领学生春游回来后, 组织了一堂“说春游”的口语训练课。让学生把自己在春天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说出来。此时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在他们趣味盎然之际, 我因势利导, 让他们按一定的思路把所说的写出来。于是一篇篇佳作便在学生的手中脱颖而出。这说明以说促写, 水到渠成在作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 多鼓励, 少批评。

农村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较多, 若批评多于鼓励, 学生写作兴趣定会大减。所以, 对学生的作文教师要给予肯定, 尽量挖掘出作文中的闪光点, 给予表扬。多鼓励、少批评。使学生感到写作也是一件很轻松的事, 从而充满快乐和自信, 培养了写作的兴趣。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李丽丽) 篇8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策略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着重点

课堂有效性研究,是新时期提出的新的教学研究理念,其主要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所取得的效果和所耗费的投入进行研究,以此来检验小学课堂效果。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有效性已经成为衡量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

二、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因素

新时期的教育虽然在不断发展,但是在农村地区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制约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存在不正确的教学意识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新的教学观念被提了出来,随着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被暴露出来。在农村,不少学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时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比较低,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相关设施落后

农村的基础教学设施在新的时期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比如说信息化多媒体技术没有被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之中,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仍然借用比较落后的教学工具,导致学生不能享受到信息化时代所带来的便利,这对于实现教育公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三)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综合素质需要提高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在新的时期,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要的转变,教师已经逐渐由课堂主导角色转变为引导角色。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新的考验,需要教师在新时期不断地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来扮演好新的角色。但是目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都较为低下,这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四)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重要的参与者,也是教育的主要目标所在。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学生从之前的从属角色转变为主导角色。但是在农村,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导致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比较差,学习的效率不高。

三、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虽然存在问题,但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越来越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被提出,这给解决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我认为新的时期,提高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加大宣传力度,改变错误的观念

新的时期,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要借助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手段,加大宣传力度,使每个人都明白教学的重要性,推广新课改后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为教学的发展扫清思想障碍,保障教学的有效发展。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教学的重视程度,在行为上支持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相关基础设施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要充分发挥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发挥财政的作用,努力为农村改善教学环境,逐步完善相关教学基础设施,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实现教育公平。在教学过程中推广使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信息时代带来的好处,提高课堂教学的时代性和有效性。

(三)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質

新的时期,新的教学理念给教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的时期,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校要定期开展教师培训,不断加强学术交流、研讨,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时期对教师的新要求,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四)保障学生学习主人翁的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新时期,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将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引路人角色,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不断投入学习之中,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四、小结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李丽丽) 篇9

枣碧乡中心学校

陈劲松

如今的有效教学真是一个热门话题。那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呢?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着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我们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作为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也一直在探索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研读教材,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首先,认真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我在备课前,所拟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我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都要认真研读,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如果目标过高或过低,都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从而会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我在拟定教学目标时都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时我结合本班实际,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角。2.知道角有大小,会用各种方法比较角的大小。3.动手操作中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交往合作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的确立,在实际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也明显体现出了它的可行性、可操作性。

其次,认真设计学生的学习过程。众所周之,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那么备课“备”什么呢?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应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应着眼于学生怎样“学”,以及在学的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哪些问题等。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应该如何实施,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如何应对等。同时,我们还应该考虑学生之间存在不同的差异,在备课时要关注不同层面的学生,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融入于你的课堂教学中,才能使学生真正的爱学、乐学。

最后,有效地使用教材。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经过不断的摸索,我们都认识到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教师要先教学生预习了解学习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我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 “认数”时,我认为学生对整万数这样相对较大数的认识,是需要借助一定的具体情景,只有在具体的情景中,学生对数的大小的把握才是鲜活的、有生命的,为此我课前布置学生去了解汽车、商品房的价格。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感知相关数的大小,我还借助有关图片,帮助学生形象感知。在通过课堂的教学,我也的确感到学生对于所要学习的知识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生活中蕴含着巨大的、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数学在生活中无外不在。一旦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相融通起来,学生就有可能会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就有可能会深深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与价值,从而增强自

己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就可能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又必须要完成的义务,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活动,课堂教学的效益也就大大提高了。

二、精心设计,注重课堂学习过程

课堂中教师应着力打造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放下传统观念中老师的架子,要真正地“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只有在和谐、平等、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才可能会使师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达到教者神采飞扬,学者兴致高涨。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教师树立以发展学生为本的观点,坚持教学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如一潭死水,缺乏兴趣的学习则是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开端引趣的方式“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数学新知,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努力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动机,积极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给学生留足参与时间。学生的思考、动手操作需要时间, 老师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学生由于思考的时间不足, 无法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有的教师课堂教学中设计了很多问题, 但只是一问一答的解决, 达不到引发悟性的目的;有时滔滔不绝地讲, 其间虽然也给学生参与提供了一定的机会, 但没有给学生留足时间, 这样就达不到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目的, 即使教师教的很辛苦, 也是低效教学。因此, 在课堂上要给学生一些学习上的主动权, 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和机会, 尽可能激发他们的自我投入意识, 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注重课后教学反思,是提高有效教学的重点

课堂教学中包括“教”与“学”两方面。反思“教”:它包括总结本课“亮点”、积累成功经验。一节课下来,教师回味课中的成功之处,并且对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这样会使自身的教法越来越活、越来越新、越来越有效,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能大大的提高。另外,还要查找不足之处,探索对应策略。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每一节课都一帆风顺,尽如人意的,教师面对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的课,更应该及时查找失败原因,找准不足之处,并进行分析,找到应对的策略,记录下这些策略,对以后的教学会有更大帮助,也能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少走弯路。通过这样的反思与总结,相信,以后

再碰到类似的问题时,我一定能更为灵活、巧妙的进行处理。反思“学”:我们的教学始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在反思时,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困惑与问题,或在某一个教学环节中的奇思妙想、创新见解,记录下这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通过对学生“学”的反思,能使我进一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得更轻松、更高效。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李丽丽) 篇10

开 题 报 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

我们花垣县董马库小学于2009年5月向州教科院申报立项课题——《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的课题研究。6月获得立项,今天,我们正式开题。该项研究是以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为目的的教研活动。

一、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一)课题背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新课程下素质教育是注重开启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发挥学生主体功能,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育。教育的实质就是激励学生全面参与多样活动。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纵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还依然存在以下几个主要弊端:①重“教”轻“学”;②重结果,轻过程;③重知识掌握,轻探究能力;④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作为一所农村学校,面对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我校教师都迫切希望改变如今的课堂教学现状,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二)课题意义:我校处于湘西北一个偏僻的苗族山区,多年来数学教学成绩一直困扰着每一位数学老师的心。组织、实施《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有利于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小学的顺利实施。有利于提高农村地区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农村地区的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培养一批观念新、业务素质高、实验操作能力强的教学骨干教师。综上所述,开展《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能促使教师从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揭示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途径和方法,改变以往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这对于提高课改的实效性、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以及促进学校发展都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

二、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一阐述为本课题研究的有效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实质性理论支撑。

三、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目标是全面预设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数学的角度讲,有利于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特别是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和教师在教学整个过程的调控和创新。

1、通过实验使教师能够具备先进的课程观、教学观、开放的教学思想,会取材、善设计、能组织,会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科学合理取材,设计出农村地区小学生需要的、乐于探究的、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内容,开创适合农村地区学生发展的数学课堂,形成自己独具的课堂教学特色。

2、引领教师围绕课题研究、学习、思考与实践,寻求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方式和方法,在“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通过全面、有效的设计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能力,体验学习和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健康成长。从而提升我校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打算以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效率、效益”来评估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实验者从调研课堂上无效教学现象、分析致因入手,研究课堂“有效教学设计”个案,引领教师积极应用,提高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能力。

1、对农村地区小学数学课堂上无效教学现象进行调研,分析致因,针对无效学习现象,开展对应策略研究。

2、研究课堂“有效学习”个案。“以行为反思行为”的教学研究模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领会、理解、实践、充实、升华新的教育理念,探究新课程理念下实现农村地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新途径与策略,通过对自身或他人实践的反思,或主动地设计与尝试,来检验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检验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达到自身教学行为的改善和教学效率的提高之目的。

3、研究课堂教学设计的完整体系和有效评价体系。以“行动研究法”来进行课前预设、课中调控、课后反思重建的完整课堂教学设计。

4、针对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主要从以下几部分开展研究:(1)学情分析研究。

(2)有价值的学习材料的选择。

(3)教学方法及教学媒体的选择研究。(4)有意义的练习及作业的设计研究。

(5)恰当有效的激励与评价研究。通过前测、中测、后测对学生的三维学习目标进行测量,以便进行正确的评价研究。

(6)有意义的教与学反思研究。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做好本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教务处、教科室抓好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和指导。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激发教师的研究兴趣。提倡教师进行合作探究,让老师们多实践,多思考,多总结。要求每个课题组成员在每学期写好一份阶段性研究计划,作好一次专题汇报,搞好一节或几节优质研究课,写好一份阶段性研究总结,展示一次研究成果,积累一本研究资料,撰写一篇或多篇有价值的研究论文,以完善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达到过程化管理的目的。同时注意研究成果的推广。

(二)研究方法

1.本课题以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个案研究法要求研究者主要从本学科出发,针对农村地区小学数学的某一课例、某一教学阶段或者某一学生发展时期等进行个案研究最终提炼出共性的结论来。行动研究法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形成一套系统的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策略体系,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最重要方法。

2.本课题以文献分析法和调查法为辅,文献分析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

五、具体分工

1、《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实施方案》 唐高云

2、《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无效教学现象进行调研》 石兴慧

3、《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完整体系和有效评价体系》 吴玉明

4、《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录》 杨远东

5、《优秀教学设计集》 石源义

6、《课堂教学实录》 龙小群

7、《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结题报告》 唐高云

六、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9.5—2009.6)

1、组建课题组,召开课题启动会,初步确立研究方案。

2、完善《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课题方案,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3、制订研究计划,培训研究人员,提高认识,明确思路,做好实验准备。

4、预计经费800元。

(二)、实施阶段(2009.7—2010.11)

1、组织实验人员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效率、无效学习个案进行前期测量,形成研究数据,建立研究档案。

2、对课题计划实践性研究,开展课题组的交流、研讨,积累阶段成果。作好中期评估,调整并明确下期研究工作。

3、开展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撰写经验小论文活动。

4、预计经费2500元。

(三)、结题阶段(2010.12)。

1、进行实验后测,分析研究资料,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2、进行总结提炼和实验成果的综合评估,撰写结题报告,提交课题组鉴定、验收。

3、预计经费1500元。

最后,希望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在上级领导、各位专家的关怀和指导下,在课题组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圆满成功!

花垣县董马库中心小学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不仅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还影响着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抓住数学改革的契机,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由于一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因此,一些学生在心理上对教学内容有畏惧甚至抵触的心理。一些学生数学成绩不好,并不是因为智力因素,数学学习不佳,心理因素占主导地位。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针对这一特点,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采取有效策略,努力消除学生畏惧甚至抵触的心理。比如,在讲解数学定义与术语时,笔者根据教学内容,有效地引入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事件进行教学内容的补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还加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图片,强化这些内容。另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枯燥的数学术语变成生动的教学内容,笔者还根据教学需要,将PPT引入教学中进行教学手段的设计,用讲故事的方法,把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与数学教学内容相结合,并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故事的亮点与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进入数学天地,在潜移默化中对数学产生兴趣,进而深入探索和学习。

小学高年级数学与低年级数学不同,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内容更侧重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逻辑概念和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进行教学设计,以丰富内容为侧重点,讲解应用题,多用趣味性题目进行引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去思考题目,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多地关注数学知识的整体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魅力。在教学中,笔者在讲解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时,引入大量真实数据,提问,让学生思考一下地毯的花纹与图案。同时,笔者还利用教具,将一些美丽的地毯图案展示给学生,并为学生简单地讲解了其来源与风格,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随后,开始进入正式理论知识教学。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前,已经得到了一定的信息,在丰富的铺垫下,思维就可以快速地进入教学内容,兴致勃勃地进入学习状态。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内容的含金量,笔者还喜欢将一些数学史料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内涵很值得去了解,不是一堆无趣d 数字理论,不要有畏惧甚至抵触的心理。

二、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来说非常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不断创新思维,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多让学生“想一想”“试一试”“议一议”,鼓励学生“做一做”,让学生从过去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走出来,主动地探索,并体验动手实践,“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有充足的时间与机会去融会贯通,自己思考,而不是一味地死记题型,能够把所学的知识理论真正理解,在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进行交流与探讨,尝试着自主探索,更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梯度化教学设计,不仅要让学生熟悉数学符号,还要让学生熟练运用符号,学会运用数学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如,在图形的学习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笔者采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进行演示,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优势在于可以将传统板书很难体现的空间感,通过透视图与动态演示全面地体现给学生,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意识,还有利于学生直观感受,形成空间思维模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更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不同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多进行教学拓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的教案,注重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钟伟林.用故事演绎数学教学的精彩: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故事[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0(3):327-328.

[3]黄宗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有效学习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

[3]曾天凤,钟玉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

上一篇:三年级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下一篇:“重师德、树形象,做人民满意教师”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