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结尾指导

2024-09-12

小学生作文结尾指导(精选7篇)

小学生作文结尾指导 篇1

一、.开门见山型,开门见山式开头。即指开头不拐弯抹角,简洁明了地直接进入文题,干脆利落地交待出文章要写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或什么道理等。如:王加丽是个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热爱集体的学生,老师和同学都喜欢她。(选自《我的好朋友》)这种方式我很欣赏,一开头杂七杂八的咱不说,直接奔主题去,就像两个人打架,那个人还在自报家门啊,说哪里练的啊,师傅是谁啊,另外一个什么也不说拿起家伙就招呼,管你谁,爱谁谁,师傅,还八戒呢,直奔主题干脆,一针见血,举个例子比如说吧,我要写仙人掌这个植物,开门见山怎么写,很简单,直接把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题亮出来,看我的仙人掌,第一段,啊,我爱你仙人掌,更爱你坚韧不拔的坚强品格。这样就完事了,下面只要写写他怎么就有坚韧不拔的品质了,我怎么爱他了,凑够字数就可以了。简单吧。别偷着乐,使用开门见山为开头也应该注意的几点,1,写作前必须经过认真思考,提炼出要写的中心思想 2,开头要非常精炼,激起人的阅读欲望

二、他山之石型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以我这种方法叫做引言式开头,什么叫做引言式呢,就是引用名人名言,他们说的话,比你说一百句都管用,这就好比两个人打架,两个小学生在打架,那个小学生很厉害,很强,而另外那个人很弱,弱不禁风,但那个弱的没有和你打叫来特种部队和你打,那个人的下场可想而知,这个特种部队就是名人名言。举个例子你要写你扫了地,你觉得很光荣,那要怎么写你会让人家都认为你是光荣的呢,听我说,毛主席说过劳动最光荣,今天我扫了地,所以我觉得我很光荣。当然了要做到这点需要你们多积累名人名言,用名人的话做你开头,不给高分,他们敢吗。

名人名言式开头。即引用名人名言作为文章的开头引语,使文章的角度站得更高,中心提炼的更准确,文章显得更有文采。如:记得程颐好像说过:“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书读得越多,也就越能体会到其精妙之处。我从小爱看书,同书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时常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选自《书趣》)下面我给大家总结一些名人名言。写美德的:道德是真理之花------雨果

写集体的:(给班上做好事可以用上)我认为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正像细胞和人的整个身体的关系一样。-----雷锋

写友谊的: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巴金

写节俭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 写谦虚的:地下洼,水流之,人谦下,德归之。--------魏征 还有文明行为的:行为是一面镜子,在它面前,每个人都显露出各自真实面貌------歌德

当然他山之石型也有他得注意方式,记住,引言不宜太长,一般二十字左右。

三、描写开头法。

描写开头法,既可以是景物描写,也可以是人物的描写,这样写的好处在于能烘托气氛,渲染感情,给读者一个鲜明的影像,就比如说两个人打架吧,我先用我身的散发出来的气势压住你,叫你害怕恐慌,吓的你尿裤子。如果不行,那我就来举个例子,我就来写一个恐怖故事的开头吧,夜色凝重,如腐烂的尸体身上流出来暗黑冰凉的血,蜿蜒覆盖了天与地,月亮孤零零的盘旋在学校上空,光线暗淡,仿佛女人眼角的怨泪,高大的建筑物被黑暗模糊掉棱角,树木和泥土的皮肤开始溃烂一般,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味道。雷鸣电闪,描绘着身不由己的宿命,让整个夜晚土奔瓦解,景物在一瞬间苍白,又迅速黑暗,哭泣的鬼影无路可逃„„

以上就是一段关于恐怖气氛的描写,第一段用景物描写来烘托恐怖气氛把人的神经绷得紧紧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环境描写式开头。即开篇就描写与文章内容密切相关的场面背景,达到烘托人物心情,或表现人物形象,或突出主题思想的艺术效果。如:傍晚,天忽然变得阴沉沉的,霎时间,狂风呼啸,黄沙伴着灰尘弥满了整个天空。每个车站点里都站了许多候车人。

在人物描写中,我们一般用到,外貌描写式开头。即人或物的面部特征、体态形状、举止习惯、衣着打扮等作为开篇形式的写作内容。肖像刻画要生动逼真,使人或物的形象丰满,达到呼之欲出的效果。如:我,一个贪吃懒惰的孩子,顺理成章地长成了一副猪八戒模样,日趋膨胀的肥脸,把本来就不大的眼睛挤得越来越小了,每次都要费劲睁开眼睛,才能看清这美好可爱的世界。同样给人一个清晰地映像。当然我又要啰嗦用它的注意事项了,1.描写要注意特定的时间,场合,和氛围。2.注意点面的结合。

3.抓住特征,不管是景物还是人物。

四、性格特征式开头。

即以人物的性格、习惯、品质等特征作为文章的开头,直接形象的表现人物的特点。语言要简练、准确、精彩。如:我有一个怪妈妈,待我好时温柔似水,什么“宝贝儿”“乖乖”“娃娃儿”对我亲不够;可待我孬时,咬牙切齿胡吼乱骂,甚至拳打脚踢还嫌不解气。开头就交代给读者一个有特点的人,读者的胃口就会被调动起来,都会想这样性格的以个人在接下来的故事中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我们曾经看过一个动画片叫做《没头脑与不高兴》,一开始就交代没头脑做事粗心,不高兴则爱耍小性子。这样一个妙趣横生的故事就诞生了。

五、巧设问题式开头。即作者开篇就巧妙地提出问题造成悬念,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此开头形式通常分为三种:

1、反问式开头。

2、设问式开头。

3、疑问式开头。

不管用哪种形式开头,都要为主题思想服务的,要有神秘感、新奇感。举个例子给大家,奇怪!“公交孕妇专座”怎么坐了个身强力壮的大男人,而一位孕妇怎么站在他的身边?难道这个男人不识字?

六、心理描写式开头。即以人的思想、心情作开头,主人公的喜怒哀乐,都可以以准确的语言表现出来,创造出一种心理氛围,给读者以强烈的感受,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如:第一次看到自已的文章变成铅字被刊登在报纸上,第一次握着凭着自已的本事挣来的稿费,激动、骄傲、自信等等一切幸福的感觉一涌而来。我真了不起,同学们一定会羡慕我,我要好好地祝贺祝贺自已。

在自己思想的转化上可以用到这样的开头,更容易表现真实的自我,让大家明白你的心理活动,比如说老师教你打扫卫生,你就可以以这样的形式为开头,我来做个示范,这样会多很多的趣味性,“哼!老师偏心,凭什么张小虎能回家,我就得留下打扫卫生,我的天哪,我的命怎么这样苦啊,教室里这么多垃圾,这叫我扫到猴年马月去了。老师偏心,老师偏心,老师偏心。”

有了这样的开头,必须要到后面交代出自己思想的转变,比如原来这是老师在考验我,看我能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能不能带上红领巾,我经受住了这次考验,老师也很满意,但是我没有高兴,我为我刚开始有那样的想法而感到脸红,感到羞愧,我决定从这以后我每天都把教室一个人打扫的干净。这样就一个很成功的作文。

七、形象比喻式开头。

即写在文章时不直接描写人物或叙述事物,而是先用形象的比喻描述有关的内容或人物,然后再逐步深入地写内容。大体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开篇。比喻力求生动、贴切。如:老师,您是永不叫累的园丁;您是输送养料的树根;您是燃烧自已照亮我们的蜡烛;您是天下最伟大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形象比喻式开头,对句子的要求非常严格,我举个例子,如果你一开头就用

八、妙用排比式开篇。

即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或词组连用在一起,表达统一思想的修辞手法叫作“排比”。排比式开头对表现人物特点,叙述事情经历,表达思想感情,充分展示道理都有特殊的效果,强烈的语言气势,工整的词句韵律,情与美的完美结合,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如:我即将告别生我养我的故乡,告别亲我昵我的亲人,告别亲切善良的乡亲,踏向南下的列车,去追求我的理想,我的信念,我的灿烂明天。

其它开头方法:九。对比渲染式开头

十、揭示中心式开头。

十二、名人名言式开头。

十三、言语描写式开头。

十四、引用歌词式开头。

十五、抒发感情式开头。

十六、倒叙描写式开头。

十七、交待原因式开头。

十八、梦幻遐想式开头。

十九、心语诉说式开头。

二十、与读者交谈式开头。

怎样把段落写具体

要把一段话写具体,不论是写人状物,或者是叙事、记活动,先要考虑好几个部分,或者几个方面、几个环节来写,也就是分几层意思来写。做到这一点,就不会把事情写得太笼统了,这就为“指导段落写具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分哪几层意思写的思路确定以后,就应根据认真观察的结果,对事物的重点部分进行细致的记叙和描写,表现出事物的特点,表达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在记叙和描写的过程中,写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你在这段话中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来写。如果离开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尽管写了许多“怎么样”,让人读起来不仅不会有生动感人的印象,反而显得罗嗦、累赘。在此基础上如何把段落写具体呢,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用数字具体地写出事物的大小。例:“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个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最大的鲸有32万多斤重,最小也有4、5千斤。我国捕获过一头8万多斤重的鲸,有17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嘴里看书,还显得十分宽敞。”

这段话一开始拿人们熟悉的象和鲸作比较,接着用“32万多斤”和“

4、5千斤”最大、最小的鲸的体重的具体数字,说明鲸的确很大。再接着用我国捕获的一头鲸的体重、长度、舌头重量等数字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地写出事物的大小。

2、用比喻来状物。例如:“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里用“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写出了桂林的山奇就奇在“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用“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了桂林山的秀美;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写出了桂林山的险峻。再如《趵突泉》最后一段话里有四处运用了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小泉是什么样儿的--

“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上来,像一朵攒得很整齐的珠花,雪白,有的„„这比那大泉更有趣。”

上述这两段话只作一般叙述,而不用比喻来描写,就很难把事物的形状及其变幻写具体。这里注意了几点:一是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不是同一类型的,但两者之间要有相似之处,而且愈像愈好;二是用来比喻的事物大都为人们熟知的。

3、用形容写出事物怎么样。“昨天一清早,天气骤然变冷,空中布满了铅色的阴云;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黄昏是时分,风停了,就下起鹅毛般的大雪来。”这段话虽仅60个字,但却真实具体地描述了从清晨到黄昏天气变化情况。究其原因,除了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比喻,主要是形容在发挥作用。文中的“骤然”写出天气由暖变冷的渐进过程之突然;“凛冽”写出了这风刺骨的寒冷;“呼呼地”写出风势之猛;“整整”强调了风刮的时间之长。如果我们不用上这些起到形容作用的词语,虽然意思一样,但却显得不够具体。不过,我们在写作中运用形容的时候,要注意符合实际。我们就不能说寒风是“暖洋洋的”,“轻轻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暖洋洋”、“轻轻”一般是用来形容什么样的春风,刮得怎么样的,用来形容寒风显然是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了。

4、写出事物的外形牲特征。在我们周围,只要你细心观察,不同的事物有其不同的外型特征,即使是相同的事物,其外形也会有细微的差别。请看下面一段话--“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树叶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

小学作文结尾的写法

作文的结尾和开头一样,没有固定的格式。但结尾的方法,并非是不可捉摸的,从许多人写作实践中,有不少写好结尾的经验和方法,可以借鉴,受到启发,从而开拓结尾的思路。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结尾方法:

一、概括全文。如小学语文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用“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结尾。这个结尾概括了全文内容,给读者留下了非常鲜明的印象。

二、交代结果。如小学语文课文《找骆驼》的结尾:“商人听了,照老人的指点一路找去,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这就交代了事情的结果,从而结束全文。

三、写出感受,总结全文。如小学语文课文《马》,作者在记叙了他和弟弟一起赶着一匹拉了重载的马,在雨夜泥泞中赶走夜路的经过后,在结尾时写道:“我现在看到拉货车的马,还打心眼里感到亲切。真的,再也没有像马这样忠实的动物了。”最后一句,写出了感受,总结了全文。

四、篇末点题。如小学语文课文《心愿》,作者叙述他在巴黎的街道公园与一个法国小姑娘及他的爸爸、妈妈相遇的经过后,用这样一段话作为结尾:“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一对中年夫妇和一个天真的孩于,他们的心愿多么美好,多么纯真!人民的感情是朴素的,朴素的东西是最美的。修一座友谊的长桥,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最后一句就是篇末点题。

五、表达感情和愿望。如小学语文课文《关怀》的结尾:“窗外阳光灿烂,菜花的香气一阵阵扑进教室来,春天这样美好,周总理这样关怀我们,我们感到又温暖,又幸福。”又如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结尾:“„„灵车渐渐地远去了,终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六、首尾呼应。这种结尾方法有多种形式,有的是用相同的句子呼应,如作文《各就各位,预备——》,用“各就各位,预备——”开头,记叙了参加体育测试,联想到学习和要为将来参加祖国建设作准备,最后又用“各就各位,预备——”结束全文。还有一种是开头设问,结尾回应开头的设问。如小学语文课文《海底世界》的开头是“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结尾是“海底真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小学生作文结尾指导 篇2

现在,也有很多学生常常写作文参照范文,开头和结尾照搬下来,结果写出的文章全一样,没有新意。

《语文新课程标准》这样叙述小学高年级的作文要求: ( 1) 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 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 4) 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一、一些同学在写作文时,结尾易出现的问题

1. 结尾啰嗦

本来结尾已经很明了了,但有的小学生仍然不放心,还要交代几句,多费不少劲,效果却适得其反。

2. 空喊口号

有很多小学生在作文结尾大喊口号,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看法,本来读者已经清楚文章的中心,显得多此一举。

3. 结尾太简单

文章没有写完,没有表达清楚,就结束,让人感觉中心没表达出来,这样的结尾也让人费解。

二、小学阶段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作文结尾的几种写法

1. 自然性结尾

一般“写事、写景”的文章的结尾,事情说完了文章也就自然结束了。用事情的结果作为文章的结尾,点明事情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表达文章的主题也是不错的。比如,《第一次包饺子》结尾可以这样写: “包饺子可真不容易,虽然包的饺子有些“相貌丑露”,毕竟是第一次嘛。但我今天还是学会了,看来很多事情都要亲手去尝试才行。”再比如,《一堂有趣的手工课》结尾: 下课铃声响了,一节课很快地结束,同学们都不愿意放下自己的成果,都抱怨时间过得太快了。

2. 总结性结尾

文章结束,把内容总结一下,直接把文章的中心思想表达出来,同时再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想。如《一夜的工作》结尾: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 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他一夜的工作,他工作多么辛苦,生活多么简朴。”又如,《我的老师》结尾: “老师这样既关心我的学习,又照顾我的生活,她就是这样一个人,时时刻刻牵挂着学生,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而辛勤地工作,我爱我的老师。”

3. 点明中心的结尾

平时,教学中遇到的很多文章,在写法上经常是首尾照应,皆为点明中心,所以写作文时如在文章的结尾,用意义深刻的句子点一下中心,效果会更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写《我的老师》作文结尾: 望着老师在灯下批改作业的身影,情不自禁地说: 老师您就是园丁,浇灌我们这些禾苗茁壮成长,您就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再比如,语文课本六年级《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结尾: 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样写,点明文章的中心,伯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读者读完结尾,自然中心清楚明了。

4. 耐人寻味的结尾

写事的文章结果,有的在结尾写出来,也有不写的,而是启发读者去想象,进而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比如,《我的傻哥哥》的结尾: 这就是我的傻哥哥,人人都说他傻,我也觉得他很傻,可是哥哥在学校期末被评为三好学生,这是为什么呢? 再比如,《困难》的结尾这样写: 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你们有这样的体会吗? 在第二个例子中,读完结尾,就会结合前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想,困难的确如此,同时很容易体会文章的中心,那就是要敢于和困难作斗争。

5. 扣题式结尾

文章的题目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结尾扣题也是一种不错的写法。比如,《难忘的一件事》结尾这样写: 这件事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每当我想起这件事的时候,内心就提醒自己“做任何事都不要粗心大意”。再比如,《白杨树》的结尾: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其普通的一种树,它体现了西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不正是西北人民的精神写照吗? 我爱白杨树。这样的结尾,直接表达出作者赞美白杨树,更是赞美我国西北的劳动人民。

6. 鼓励式结尾

有很多文章在结尾处鼓励读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写《我爱松树》作文,结尾可以这样写: 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风吹日晒,无论严寒酷暑,松树总是那么青,那么绿。我爱松树,更爱有松树精神的人。

无论怎样写文章的结尾,都要注意结尾必须为表达突出中心服务,要注意受开头制约,力争做到简洁、有力、生动,这样才是好的结尾。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结尾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A-

0055-01

俗语说得好:“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篇文章如果结尾松散凌乱,整篇文章会黯然失色,让读者的好感大打折扣。文章的结尾不但是点睛之笔,更是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部分。明代学者认为,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余味悠长。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巧撞“文钟”,使文章余味悠长,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呢?笔者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写好作文结尾。

一、抓好文体,结尾要得体

不同的文体应选用不同的结尾。在初中作文训练中,主要的文体有两种,即记述文和议论文。记叙文的特征是记人写事,摹景状物,以情感人;而议论文的特征则是据事说理,阐述思想,以理服人。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从不同的文体入手,训练学生写结尾的能力。

(一)记叙文妙在含蓄蕴藉

记叙文大多从真实感受出发,表达真实情感。行至结尾处,如何才能让情感的小溪含蓄蕴藉,潺潺流淌,不绝于心呢?这就需要将情感之弦拨在文章的题眼处,让文章韵味十足。如有一篇题名为《那夜,那真诚的微笑》的范文,作者在结尾处这样写:“月光仍是那夜的月光,夜仍是那样的黑,但我的心,却再也不怕……”笔者让学生分析思考:这段结尾妙在何处?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学生发现,通过不变的“夜色”和“月色”的描绘,强化了“我”内心情感的变化。借由这含蓄的暗示,让读者展开想象,拓展出一个思维的空间,对“那真诚的微笑”充满了遐想,由此无形中增添了文章悠长的韵味。

(二)议论文重在响亮有力

在议论文中,要想让读者对文章表达的思想留下深刻印象,就要在结尾部分点题明义,斩截有力地进行表达。为此,笔者给学生出示作文题目,让他们厘清思路,提炼正确的观点,然后出示范文,进行讨论分析。如在“让生命因感恩而闪光”命题作文中,笔者先让学生思考:分析题目,作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结尾部分要表达什么思想?把结尾的表达重点放在哪个字眼上面?学生认为,这篇作文的中心议题是“感恩”,结论是“感恩能够让生命闪光”,也就是说,文章结尾部分需要强调的是“感恩”,但“闪光”是着力点。有学生由此写出这样的结尾:“感恩是爱的升华,也是自我的鼓励和鞭策,正是因为感恩,生命才有了厚度,人生才会光芒万丈!”这样的表达鲜明响亮,有力地传达出了文章的观点。

通过这样引导,学生不但明确了不同文体不同的结尾方法,而且掌握了有效结尾的基本原则,学会让作文结尾得体有效,从而提升作文能力。

二、扣题立意,结尾知痛痒

评价一篇作文的好坏,首要条件是看是否扣题,能否明确文章写了什么,传递出什么思想。文章结尾部分能否扣题立意很关键。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作文结尾时往往言不及义,不能触及文章的“痛痒”,偏离了文章主旨,这样的结尾不但是写作的大忌,更是教师亟需引导的地方。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关键词,使文章结尾点在关键处。

如对于“弯曲的魅力”这个作文题,笔者引导学生思考:题目的关键词是什么?如何凸显这一主题呢?学生认为,“弯曲”和“魅力”是文章的关键词,可以通过类比的手法,引发读者的思索。有学生这样写:“结满累累硕果的枝头,是弯曲的,但却充满魅力;风雨过后的彩虹,也是弯曲的,但没有人会否认它的独特魅力……”通过抓准关键词,学生将结尾结在文章的痛痒之处,让文章余味犹存。

通过对关键词的挖掘和引导,学生懂得了要通过结尾部分或明或暗的扣题,彰显文章的立意。

三、巧用技法,结尾有情致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当学生能够根据不同文体得体地结尾,并且能挖掘关键词扣题结尾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使用作文技巧,有策略地进行结尾,使结尾展现丰厚的内蕴,充满情致。

结尾的技法多种多样,如融情于景式、比喻排比式、呼唤号召式,等等。这些技巧的运用一方面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另一方面需要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如对于“歉疚”这个作文题,经过分析和讨论,学生认为,结尾要重在将歉疚之情传递出来,使读者受到感染。于是,有学生采用了呼告式的结尾:“我知道,您没有怪我,您总是那么相信我。但是我想说,这份内心的歉疚我一直留着。若有机会,我绝不会再让您流泪,绝不会再让您失望……”这篇作文的结尾情感真挚,将读者带入这特定的告白式语境之中,受到强烈的感染。

写好作文结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采用何种技巧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熟练掌握的,只有让学生多加体验和摸索,才能让作文富于情致,这是作文教学的基本原则。笔者相信,只要教师肯下功夫,一定能让学生的作文结尾清音袅袅,余味悠长。

小学生作文结尾指导 篇4

开头是文章的起句之笔,结尾是画龙点睛之笔,都是一篇文章机要所在。古人云: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又曰:编席拿篓,重在收口;描龙绘凤,妙在点睛。开头开的有趣,能引人入胜;结尾结的好,能使文章尽显其妙。抓住结尾的巧妙之处指导学生读中学写,仿中创新,练中悟法,是一种很便捷的好方法。如《桂林山水》一文: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结尾: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续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样写,结尾与开头的引用诗句相呼应。能使人感到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首尾呼应。开头和结尾,是文章里的写作特点的重要部分。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千变万化,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开头和结尾的方法。或设问、或引用,或比喻,或对话,或写景,或描景,或举例,或用典„„,我在教学中加以注意点拨、训练,目的是为了学生在练习写作的时候,学会一些开头和结尾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阅读和写作的实际中去。力求把文章写的新颖有趣,写得活泼有趣。我隔三差五地进行这方面的写作训练,同学们逐渐喜欢上了这样的开头与结尾的写法。

考场写作时一定要写好开头段,紧紧抓住读者的目光,让读者不由自主的随着你的思路走。总的来说开头方法多种多样,有一条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简洁明了迅速入题。请看近年各地中考满分文的开头技巧。

技巧一:设计悬念,吸引读者

我快要死了——

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护士只有到吃药是、打针的时候才会进来,而且很少和我说话。我已经习惯了,我不会有太多的报怨,因为我知道我快死了。我凝视着窗外,告诉自己要坦然面对死亡。(陕西省中考满分作文《感受生活之美》)

技巧点拨:这篇文章的开头设计了一个悬念:“我”快要死了。于是读者不由得被吸引住了,会想,他怎么会快要死了死了呢?他得了什么病?后来会怎样?这一连串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把你的目光带到了下文,使你迫不及待想知道下文。这种开头方法,抓住了人们阅读时的好奇心理,精心设计吸引读者阅读,效果很好。

技巧二:开门见山,亮明观点

朋友,当你看见一堆堆垃圾高如小山,一条条溪河恶臭难闻,一股股有害气体毒害人体时,你的感想如何?我那时却是气愤得想大声呼叫:“请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选自广东省中考满分文《我关注人类生存环境》)

技巧点拨:考场议论文的写作一定要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写作时开门见山,摆明态度,不失为一种普通但又实用的方法。这篇文章的开头采用设问的方式,一问一答,简洁有力,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为下文展开打下了基础。

痛苦的时候,你会回家,用眼泪尽情发泄;心烦的时候,你会回家,让家的温暖驱散心中的乌云;家——融进去的是悲伤,化解出来的是快乐;家——接纳的是难过,释放的是开心。家真好!(选自云南省中考作文《家,真好》)

技巧点拨:记叙文也能开门见山。你看,这篇文章运用排比的形式将自己对“家”的感受毫无遮掩的表达出来。为全文定下了基调。

技巧三:联想回忆,巧妙叙述

独立小院,月光如水,静静地流泻在我的身边,我感到了心沉水底的清凉,引起了对你的不尽的思念!曾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月色溶溶的夜晚,我把你送上了开往异乡的列车„„

小小年纪,孤身一人在异乡奋斗的你,一切还好吗?(选自河南中考满分作文《当我面对“溶溶月色”的时候》)

技巧点拨:中考中,常有追忆式文题出现,需要考生追忆过去发生的某一件事。此时不妨联想回忆,引发思绪。这篇文章的开头就导用了这一方法。文中先写月色,由溶溶月色引发了“我”的联想,使我回忆起同样在这样一个夜晚发生的故事。这种开头,洋溢着一种浓郁的情感氛围,利于抒发情感。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歌声在房间的上空回旋着。东子拿着父亲的信,泪水溢满了脸颊。三年了,东子离开家整整三年了,三年来父亲的一封封信已将东子心中的仇恨化为乌有。东子掩卷而思,思绪又回到了三年前。(选自甘肃省中考满分文《常回家看看》)

技巧点拨:这篇文章从一首流行歌曲入手,引发文中人物的思考,使思绪回到从前,巧妙地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

技巧四:突出矛盾,渲染气氛

“你这书记趁早别当了,半点用也没有!”从学校风尘仆仆赶来的我,离家门还有百来米远,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火药味,听到了妈妈对爸爸的呵斥声,一种“黑云压城”的感觉猛烈袭上我的心头。妈妈也是多事,爸爸干什么她都要干预一通,搞不好就暴跳如雷。好在爸爸宰相肚里能撑船,每次都是任凭妈妈一阵暴风骤雨过后,才用几句绵里藏针的话收拾残局。今天不知又为了什么。(选自湖北仙桃中考满分文《“民主墙”的**》)

技巧点拨:记叙文的写作要善于制造矛盾,在矛盾中展开故事情节才能吸引人。这篇文章在一开头就抖出一个矛盾冲突。目的是要迅速抓住读者的心,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今年夏天太热了,干脆明天去买空调!”妈妈边吃饭边说道。

“买空调,买空调,你只知道享受!应该节约点钱供孩子以后上大学,简直不会打算。”奶奶唠叨着,脸上没有了笑容。“你这老人,应该享受享受,今年70岁了,还能活多久嘛?”妈妈随口答道。我心里纳闷着:他们有时说话不投机,但很少闹矛盾,今天的气氛很紧张,人们常说婆媳间没的血缘关系,所以很难相处好。(选自重庆市中考满分文《责任》)

技巧点拨:故事有矛盾才会有吸引力,在产生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文章的曲折性、可读性会大大加强。这篇文章一开头就将婆媳之间的矛盾展示出来,为故事的进一步展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技巧五:巧用修辞,展示文采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选自湖北荆州中考满分文《把爱心带给他人》)

假如我是小鸟,我会记住那出生时的巢穴;假如我是树苗,我无法忘记那滋养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成为我记忆中的烙印;假如„„无论我是什么,无论我以什么方式存在,我可以忘记周围的一切,甚至可以抛弃自己,但有一样东西是不可泯灭的——那就是回报。(选自贵阳市中考满分文《诠释回报》)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的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选自江西中考满分文《待人和善》)

常听老人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那时,我就在想,桥究竟是什么呢?难道只是村西头的那两块老槐树叠加起来的、我们上学必须经过的“桥”吗?(选自山西省中考满分文《美丽的桥》)

技巧点拨:修辞是语言运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巧妙而又贴切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常能使语言增添许多风采。在考场作文中,考生若能熟练运用修辞手法扮靓语言,定能得到良好的效果。上面几例中,第一例运用比喻、排比手法,第二例运用似物、排比手法,第三例采用排比,叠词手法生动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语言亮丽多彩,读之令人耳目一新;第四例则采用设问方式,先设下疑问,再展开故事,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易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开头如此不凡,自然会给阅卷老师一个良好的印象。

技巧六:描写环境,烘托背景

教室外,呼啸着的北风挟着密集的雨点扑打在墙上,“嚓、嚓”地响,教室内,一场全能竞赛考试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选自湖北仙桃中考满分文《心中筑起一堵墙》)、紫红色的云霞充满着整片天空,其中还有一轮血似的夕阳,如此暖意的画面显现出“最美不过夕阳红”的温馨与从容之感,暖得让人沉醉,暖得让人迷恋。(选自湖北荆州中考满分文《把黎明的美丽带给曾失落的我》)

晚风吹过河面上最后一波涟漪,夕阳收起它最后一首余晖,秋霜目送去最后一只归雁。我们默默地站着,目光游离在那若即若离的记忆之门上。当许许多多都已凋尽,我们起码还可以对自己说:“别伤心,我已体验过那种感觉,虽然只是曾经拥有。”(选自安徽省中考满分文《曾经拥有》)

技巧点拨: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记叙文、散文的写作中,环境描写是不可少的。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可以衬托人物、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果在文章的开头先进行一段简洁的环境描写,既可以为文章提供一个特定的背景,又能使文章形成一种特殊的氛围。上面三段开头,第一段定写一场急雨的降临,为的是为教室内的考试烘托背景,并制造一种紧张的气氛。第三段则写夕阳西下的情景,主要是为下文写自己的人生感悟打基础,是一个情思的触发点。第三段通过“晚风”“夕阳”“秋霜”的描写衬托出此时人物的心情。三段文字写法简单但很实用,效果也好,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技巧七:广泛引用,突出主题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每当耳边响起这熟悉的旋律,自己就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感觉格外亲切。(选自甘肃省中考满分文《歌声与微笑》)

著名科学家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是的,拥有自信,不断努力,就能获得成功。(选自河南省中考满分文《拥有自信方能成功》)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每当我吟诵这句诗,心中便有说不出的陶醉。心也朦胧,眼也朦胧,眼前真个展现了同一幅画来。(选自吉林省中考满分文《陶醉》)、技巧点拨:引用法是一种很常见的文章开头法,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若是议论文则常名人名言以增强论证效果,突出主题,如上面第二例;若是记叙文、散文则可以引用歌词、诗句、以引发下文,便于叙事抒情,如上面第一例、第三例。此外,还可引用古语、俗谚、对联等等。

古人在谈到结尾时常以“豹尾”为标准,是指结尾时笔法要简结、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请看近中考满分文的结尾技巧。

技巧一:首尾呼应,凸显主旨

(首)都说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都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

(尾)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远记住先哲的那句良训: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选自湖荆州中考满分文《把梦想带给花季》)

技巧点拨:首尾呼应是考场作文中最实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情况是作者先在开头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后在结尾时再次强调,照应开头,从而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你看,在上例中,小作者运用首尾呼应的方式,以优美的诗一般的语言凸显了文章的主旨——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

(首)有一种光华,笼罩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一种火苗,跃动在民族灵魂的奥林匹克山上;有一种烈焰,温暖了绵远的文明情思,那就是友善!

(尾)我们不能因为屡受伤害就失去与丑恶斗争的信心,因为我们需要守卫我们的精神火种——友善!(选自河南中考满分文《守卫精神的火种》)

技巧点拨:这是一篇考场议论文的开头与结尾,与上例相比,此例为简洁明快,开头提出论点,迅速入题,结尾再次反复,呼应开头,加强了论证的力度。

技巧二:言为心声,呼唤号召

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吧,把爱心带给他人,带给那些失学儿童,带给那些孤寡老人„„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当你把爱心献给他人时,你也获得了莫大的幸福。要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选自湖北荆州中考满分文《把爱心带给他人》)

二十一世纪,我们是祖国的春天,我们不是我们的父母,热情奔放是我们的性格,我们不需要守那些规矩,打破陈规,让我们脑中的那团热情火燃烧得更猛烈,把我们的笑声、爱心串在一起,让全世界笼罩在爱之中。要笑就笑个痛痛快快,要哭就哭个歇斯底里,不要压抑自己,不要让那陈旧的观念束缚着,不要随便改变自己,请记住我的名言:“我就是我,给我一点阳光就这么灿烂。”(选自福建省中考满分文《给一点阳光就这么灿烂》)

技巧点拨:考场作文讲究情感真挚,要写出自己对真善美的呼唤,对假丑恶的鞭挞。这种情感不仅局限于自己,还可以在文章结尾发出真挚的呼唤,号召大家一起去追寻真善美,一起去鞭挞假丑恶。上面小作者真情呼唤,言为心声,表现了自己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第二段小作者言词急切,个性十足,表情达意毫无遮掩,向所有的同龄人发出了真情的呼唤,有力的突出了主题,给读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憾。

技巧三:巧妙发问,引入深思

自然的色、自然的香、自然的味、自然的美,这一切都源于自然。自然是伟大的。是神奇的。它与生活是那么的近,那么的紧。品味自然,不就同品味生活了吗?

技巧点拨:一篇好的文章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要具有哲理启发性。如同欣赏一支优美的乐曲,曲虽终但余音缭绕,给人留下无穷的韵昧。你看,在上面一段文字中,作者在结尾巧妙发问,引发读者思考,将文章的意蕴加以深化。体现出作者思考的深刻性与独特性。

不同的话有不同的影响,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视野,不同的哈哈镜有不同的成像,不同的心情会有不同的行动,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花香和样子,不同的评价造就孩子不同的命运。何必要让自己狭小的视角不公地评价一个人、伤害一个人,何必要熄灭风中的烛光,何必要让所有的孩子都成为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无个性的模型?(选自湖北省中考满分文《哈哈镜中的我》)

技巧点拨:这段结尾针对老师的评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先用排比句的形式说明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老师不必磨灭学生个性,最后再以问句结束,启示人们进行思考,深化了文章的内涵。

技巧四:引用佳句,多姿多彩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15年来,生活让我懂得了放弃!为了我的理想,为了更多的人可以读书,我必须放弃!(选自广州中考满分文《从天空想到的》)

想到这里,我又记起了一位名人说过的一句话:“身边的书多着呢,只要发觉,肯定会学到很多„„”(选自陕西中考满分文《阅读身边的人》)

明日歌中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希望大家能把握今天,创造出美好的明天。(选自四川内江中考满分文《创造美好的明天》)

佐拉说:“人生——只有两分半种的时间,一分种微笑、一分种叹息、半分种的爱„„”在我看来,在我陶醉于欣赏母亲的梳妆中,那一分钟的微笑不是勉强,那一分钟的叹息之后不再是叹息,而是爱的传递,母亲将她对生命的爱,对生活的爱,对亲人的爱融于平日的点滴中,我忘情天其中了„„(选自吉林省中考满分文《陶醉》)

技巧点拨:古今中外,名言佳句很多,作文结尾之时,若能巧妙引用,定能使文章增色许多。这里列举几例分别引用了诗文佳句、名人言论,既增添了文采又加深了文章的意境。效果很好,同学们应加以学习,此外,引用的范围可大些,如俗语、谚语、流行歌词等均可引用。

技巧五:抒情议论,气势不凡

其实宁静就是那么简单,一个浅浅的微笑,一句贴心的话语,一颗能包含一切的心灵,足以使一张紧绷的脸松弛开来,让笑容在人们脸上轻轻地绽开,那笑容就如徜徉在天边的云朵,轻轻地点缀着那片蔚蓝的天,清新而自然,(选自广州中考满分文《从天空想到的》)

春光似海,青春如花。青春是美丽的,美丽的青春在于奋斗,在于拼搏。愿天下的人们都能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出花一样的馨香!(选自吉林省中考满分文《花样年华》)

技巧点拨:这两段文字发于心,出于情,运用排比、比喻修辞,以优美的文字抒发内心真实情感,并配以适当的议论,使文章结尾气势不凡,强劲有力。

技巧六:景物烘托,情景合一

风停了,暴雨也结束了,太阳重新露出了笑容,两代人的那扇玻璃也被那片残阳熔化了。太阳在远处逐渐隐去,消失在一片晚霞中,两者混为一体,没有距离。(选自广州中考满分文《雨中品读》)

技巧点拨:这段结尾的特点十分突出,景物烘托的作用也很明显,小作者通过对雨后景物的描写暗示了两代人之间情感隔阂的消失,情与景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此刻,一缕阳光从外面射进病房,我感到自已真像一棵受伤的小树沐浴着它。呵,成长的路上,虽然风云莫测,但是阳光毕竟很好!我想。(选自湖北省仙桃市中考满分文《在阳光下成长》)

技巧点拨:这段结尾突出阳光的作用,将阳光与成长结合在一起,暗示自己成长道路虽不平坦但充满阳光,表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既照应了主旨,又显得情韵深厚。

三中考作文点题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按表达方式的不同,大体可分三类:

(1)通过抒情点题。

(2)通过描写点题。

(3)通过议论点题。

当然,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行文中间点题。古人云:“亢节之处,妙在一点。”中考作文阅卷,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学生宜在文章内容流转交汇之处,不失时机地点明题旨,回扣题意,才能大大加深阅卷者对作文“思路清晰”与“中心突出”的印象。

四中考作文体例巧创新

在中考作文中,新颖的体例会给考场作文增色不少。

1运用题记

以题记的开头,或阐述行文缘由,或牵引内容,或揭示主旨。

如:日子像手中的细沙,一不留意,就纷纷从指间流逝,而且义无反顾。

——《翻拣日子》

2.巧用小标题

在行文中运用小标题,便于将文章的内容分为几大板块,条理清晰,外在结构匀称醒目,同时也能提纲挈领,减少过渡文字的铺排,使中心更加突出。如有位学生写《善待自然》,他巧拆了马致远的小令《秋思》,以其四句名句作为四个小标题,反映了一个沉重的话题:挽救地球,刻不容缓!

3镜头式

即运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用摇拉切换来扫视生活,将主题集中的各个画面尽收镜头之中,并通过组合展示丰富的内涵。

如有位学生写的《关于“真”的社会调查》通过“带着老花镜的奶奶”、“院子里看大门的王大爷”“当兵的大哥”“正在擦洗出租车的李叔”几个人物形象,根据他们自己的职业和人生经历关于对“真”的理解的四份报告,铺排契合,一泻而下,诠释着“真”的含义,这篇文章巧就巧在他截取了生活中的四个横截面,匠心独运,透视蕴涵在生活中的哲理。

4.铺排式

在写作时用铺张扬厉的方法,以排比方式来构成文章的主体,进行结构的创新。

如有位学生以“书”为话题,确定了文章的立意:书,给我带来了欢乐。接着用四个比喻句进行阐释:“在书中,我如同置身于一顿丰盛的晚餐;在书中,我是一只如饥似渴的小鸟;在书中,我是一片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的雪花;在书中,我是一叶飘摇不定的小船。”

5.对话式或访谈式

这种形式的作文比较自由灵活,能拉近读者与作者的距离,唤起读者的共鸣。如有位学生写《对“课堂”的采访》,把课堂拟人化,用专访的形势对它进行采访,一问一答,对话本身有很强的穿透力,活灵活现地描摹出那入木三分的课堂景象。

精彩开头结尾作文指导 篇5

人生是一个不断跋涉的过程,并且没有停滞,没有犹豫,没有驿站。他的生命有多长,他追求的行程就有多长。

人们往往羡慕别人的幸福,而看不到自己的幸福,其实,幸福是一种感觉,是心灵的一种愉悦、惬意的感觉与状态。它与贫富无关,与地位的高低无关,它是一缕花香,那花放在你心灵深处,只需微风轻轻吹动,便能散发出使你陶醉的芳香。

强者总是找到成功的机会,弱者总是找到千百条失败的理由。

一只盛满了的茶杯,如果不舍得倒出自己杯中的一些水,那么,它就不能再得到另外一些新鲜的水。

一棵长满了叶子的树,如果不能在秋天舍去自己的一树叶子,那么。它就不能再拥有嫩绿的下一个春天。

人生的路上有时珍贵的东西太多,我们必须舍弃一些才能拥有新的得到。

当你得到一杯水后,你别忘了其中的一半是奉献,假如你不愿意奉献,就再也得不到了。

人生如一次漫长的旅行,如果带着欣赏的眼光,定会看到沿途美丽的风景,心情得到愉悦,生命变得充实;如果为赶路而赶路,而忘记了欣赏美景,就只会感到旅途的劳累。请记住朱光潜先生的话:“慢慢走,欣赏啊!”

如果你要使人生的每一步都走得充实有意义,你就要给自己确定目标;如果你想过的是一辈子都无怨无悔的日子,你就要努力去实现目标。

因为有爱,所以多情,因为多情,所以感动。感动于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声祝福,一句劝勉;甚至感动于晨曦中的那抹曙光,草尖上的那颗露珠,雪野中的那只鸟儿,还有我们脚下那厚实的土地……

爱,是相互的,相通的,相怜的。我们在享受父母呵护之爱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体味,关心与回报。

请记住这句话吧: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这世界真美,不要面对美丽的世界固执地闭上你的双眸吧。不要让功利、让势利蒙住了你的视线!

小鸟的一声轻啼,花儿的一丝颤动,迎面而来的陌生人,忽然对你浅浅的一笑……这些,你没有过撼动吗?让自己相信吧,这世界真美。

总是会有一些东西飞进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的眼睛流出液体,总有一些东西飞进我们的心里,让我们的心如平静的湖面泛起波澜。

人生道路绝对没有笔直的,坎坎坷坷,弯弯曲曲才谱就了人生那首平凡而动人的歌,流芳千古仍令人陶醉。

人生的旅途中,总有许多的磨难与坎坷,它可以是一块石头,磨砺你的坚强;可以是一柄利刃,刺破你的怯懦;可以是一道沟壑,考验你跨越的勇气;可以是一片沼泽,测试你横穿的能力……但也可以是一块飘动的云朵,永远不会遮住你心底的阳光。

生活是美的,它的美有时我们只能用心去感受,却无法用文字去记录和言。生活并不枯燥,生活里的美许多都蕴在一件一件油盐酱醋的琐事上,不用心去看,就识不出它的美。

用心去感知生活,用心去发现生活,你会发现生活沉默的雪层下,竟会有那么多极致的美。

爱,是一种机普通然又很难真正弄懂的情感,人们总是在不经意间错过了它,伤害了它,

流星一闪而过,仍灿烂了一方天空;树叶轻轻飘零,还画出了最美的希冀。生命的价值就在于奉献。

至今我也认为……是不完美的,他身上有许多性格上的缺陷,但当年在我们生活陷入困境的时候,他用一种特殊而温情的.方式拯救了我。不单单是关怀和鼓励,更是在我的生命中注入了一种信念和勇气。

有了绿叶红花更艳,有了白云蓝天更宽,有了扶持的生命更美。

爱心是最高贵的美,犹如深谷中的幽兰,香远益清。

假如失去了天空,你应该感谢你还拥有海洋;假如失去了海洋,你应该感谢你还拥有陆地;假如连最后的陆地也失去,你应该感谢你还拥有你自己。不管风雨有多大,挫折有多大,换种心情看世界,你就会知道你并不是一无所有。你微笑一下,世界也就对你微笑一下。

谦恭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美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美德像芳草一样芳香远播,像音乐一样洋溢八荒。

善良,像一颗缀在叶尖上的露珠,也许它很小,但它可以滋润一朵花并让它美丽的开放;善良,像一座草屋,也许它很破旧,但它可以让疲惫无助的旅人过一个平安的夜晚……朋友,当你向他人伸出援手时,你便是在善待自己。

拥有梦想可以创造奇迹,拥有梦想,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点亮一片天空;拥有梦想,一片小小的树叶,可以装点整个春天;拥有梦想,一叶小小的扁舟,可以惊动一片海洋。小小的心灵,大大的梦想,一步一步努力,总有一天会找到自己的天空。

真诚是一种优雅,是一种宁静,是一种圣洁,是一种美好。

暖暖的水杯只能温暖手心,一个故事却能温暖人心。在这人心躁动的尘世间,这些美丽的文字,就想明媚的阳光温暖了人心,就像五彩的云霞绚烂着人生。

漫漫人生路上,希望人性的温暖无处不在,如影相随。

不是所有的花开都会结果,但有人会珍惜每一朵花开的芬芳;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成功,但有人会钟情于每一次努力的愉悦。

失去春天的葱绿,却能得到丰硕的金秋;失去青春的岁月,却能使我们走进成熟的人生……失去,本是一种痛苦,但也是一种幸福,一种收获。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干扰,始终把目光盯在目标上,我们才不会与成功错过。

不因幸运而故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

记住:任何时候都不要被困难吓倒,办法总比困难多。

聪明的你请记住,幸运就隐藏在每天日常的工作中,隐藏在你每时每刻的勤奋中。

还没走出悲观忧伤的你,请让自己的每一天都生活在一种热情的氛围中吧!

过去与未来,都离自己很遥远,关键是抓住现在,抓住当前。

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

打开你的书来--

正如漆黑的夜里,一根火柴划亮了,你的眼前一片光辉;正如清晨起来,把一扇朝东的窗子打开,微风携来了新鲜的牛奶一样的空气,沉醉着你,使你全身感到舒畅。

……

让我们自己拣选吧--打开书来,走进书去,做一个快乐的小书虫。

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次顿悟。

假若人生犹如一条长街,我就不愿意错过这街上每一处细小的风景。

在苍茫人世上,想到总有那么多善良的人,在你的暗夜里、风雨中、孤寂时,为你点灯、撑伞、抚慰。你就不能不感动,你就不由不善良。

作一条林间的小溪,悠然而新鲜地流过树根,穿过草地。欢喜地看小草高高长,花儿默默红,一切在微笑着继续。

人生之路总免不了挫折和失意,我们要学会迎对,学会慰藉。

人生的美丽也并不仅仅在于那最后完美的结局,更多的,它蕴含在了你奋斗的每一个过程中。“不要为了目标而忽略过程,其实过程即目的”。

上帝在给了你幸福的同时,也给了你磨难,他叫你在一边经历磨难的同时,也一边品尝幸福。

很多成功的门,其实是虚掩着的,只要勇敢地去扣门,大胆地走进去,呈现在眼前的,很可能是一个崭新的天地。

(注:以上内容,既可以作题记,又可以作开头或结尾)

文例1:《宽容的力量》

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

--题记

宽容就像香水,洒在别人身上,自己总会沾上香味。

宽容是一种美德。

温暖的宽容也的确让人难忘。

不妨让我们看两个故事。

(故事1)

这宽容,像阳光,谁又能拒绝阳光呢?

于是,我又想起了……的故事。

(故事2)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亲爱的你,请记住: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文例2:《感动》

生活中的许多故事,都让我感动。

(故事1)

还有一个让我潸然泪下的故事。

(故事2)

人生的旅途中的确有许多美丽的风景,这真是一个让我感动的世界。每时每刻,总是会有一些东西飞进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的眼睛流出液体,总有一些东西飞进我们的心里,让我们的心,如平静的湖面泛起波澜,并且,久久难平。

开头:1、我的童年,曾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2、……曾告诉我一个他亲身建立的故事。

3、许多的东西,一旦失去便不在拥有。

4、世上很多事,走过了,再回头,却早已千山万水。

5、这是一个发生在……的故事。

6、说个有意思的故事给你听。

7、曾几何时,我又想起了那个令人……的故事。

8、窗外,阳光明媚,春风习习。

以“珍惜”为话题的作文素材、例文及

中考作文怎样结尾? 篇6

方法一:篇末点题。即在文章结束时, 用一至几句话点明标题 (或话题) 。点题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点出完整的标题, 另一种是将标题的意思融入到一段话中但保留标题的关键词。考场作文, 开篇不一定都要点题, 但结尾段最好点题。如果一篇文章既开篇点题, 又篇末点题, 那就能形成前呼后应的结构, 给读者以首尾圆合的美感。篇末点题, 是考场作文更便捷、最有效的结尾方法。中考满分作文中大约八成用到了这种结尾方法。还有一个诀窍, 如果一篇文章开篇已经点题, 那么篇末点题的时候不要完全重复开篇的语句, 也不要简单重复一下标题就草草搁笔, 而要在文字上有所变化, 内容上有所丰富, 意思上有所升华, 这样才能给读者以新鲜感和深刻感。

例1.2011年江苏苏州市中考佳作《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首段没点题, 但结尾有点题:

(首) 又是个雨夜, 我如同往常, 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向公交站。

(尾) 回身遥望那熟悉的地方, 麻雀踏着树影离去。那片风景, 将永生难忘。

例2.2011年黑龙江牡丹江市中考佳作《那片花丛改变了我》首尾都点题, 但文字不重复:

(首) 六月的风, 拂着脸庞懒散坠着的发丝, 独自一人, 游走于遍地花丛之中, 独自欣赏那曾经改变了我的花的世界。

(尾) 品一枝花, 感悟一个世界;是那片花丛真正改变了我。

例3.2009年江苏南京市中考佳作《今天真好》的结尾升华了题旨:

(首) 初三了, 我只能终日忙碌着。

(尾) 今天, 真好!今后, 会更好!

方法二:卒章显志。就是在结束时, 把文章的中心意思或写作意图明确地表达出来, 也叫“画龙点睛”。卒章显志与篇末点题不同, 篇末点题是点出标题, 卒章显志是点出中心。有的作文标题就是中心, 这种作文点题也就是点中心;有的作文标题不代表中心, 点题就不等于点中心。凡不能从标题看出中心的作文, 最好能在篇末既点题又点中心, 这样就可以使文章结构完整又立意明确。考生不要把卒章显志等同于阅读教学中的概括文章中心, 概括文章中心是有难度的。即使是写作高手, 他在写作时也不一定是先想清中心再动笔, 写完后也不一定能准确地说出自己文章的中心。我们所说的卒章显志其实很简单, 就是在结束时用一至几句话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概述或评论, 总结自己的认识, 表明自己的态度。

例1.2010年浙江温州市中考佳作《做一个“行者”》结尾点明中心:

女生从我面前走过, 那身影永远刻进了我的心间。当我流泪哭泣时, 她坚强的背影总在告诉我:用自己的行动去创造自己的未来, 不放弃, 不退缩。

例2.2007年贵州铜仁市中考佳作《我与书的故事》结尾点明中心:

从此, 我再也没有偷偷地“拿”过任何不属于我的东西——我记住了, 要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例3.2007年海南中考佳作《心之锁》结尾既点出标题, 又点明中心:

原来, 想要打开一个人的心锁, 其实并不难, 只要你用真诚的心去面对。真诚, 就是一把打开心锁的钥匙。

方法三:抒怀呼吁。在文章结尾时, 直接抒发强烈的感情, 表达美好的愿望, 表明自己的决心, 向人们发出呼吁。这种结尾常常用到含“让、请、愿”等字的祈使句, 最后一句话常常使用感叹号。这种结尾方法实际上是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卒章显志”。

例1.2008年福建中考佳作《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结尾:

愿我们所有的人都把责任之心携带在人生的道路上, 让人生散发出淡淡的、金子般的光辉!

例2.2009年广东阳江市中考佳作《我和彩蝶一起飞舞》结尾:

谁说晦暗的日子里没有歌唱?纵然无力面对现实的凄美, 我也要用平凡去谱写生命的绝唱!

例3.2011年广东深圳市中考佳作《给自己一些颜色》结尾:

让色彩点缀生活, 给自己一些颜色吧!让生活到处都充满五彩缤纷, 这样你会飞得更高, 看得更远!

方法四:哲理启迪。结尾时, 用精练警策、带有哲理意味的语言揭示出事物本质或人生真谛, 要言不烦, 一语破的, 给人启示, 让人叹服。这种结尾方法实际上是带有哲理思辨色彩的“卒章显志”。这种结尾方法在《读者》《意林》等杂志的文章中较多, 备受读者青睐。要用好这种方法结尾, 需要平时有意识地积累一些深刻警策的哲理语句。

例1.鲁迅《故乡》结尾:

我在蒙中, 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 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例2.2010年济南中考佳作《几点释然在心头》结尾:

相对于最初两个蚕宝宝的离去, 我现在不再难过, 我开始正视“蚕生”。守着四个蚕茧, 我心底更多的是祝福。我明白了, 蚕的快乐就是有朝一日能破茧而出, 从而孕育它们的下一代。而我的悲戚纯属多余, 庸人自扰罢了。“爱它, 就要尊重它;爱它, 就要祝福它!”想到这儿, 心中郁结的伤感蓦地释然了。

只要能尊贵而高傲地活着, 生命, 不在其长短。

例3.2011年湖北鄂州中考佳作《说真话》结尾:

生命的大树枝繁叶茂, 恰当的真言真语是适时的雨水。

纵使真水无香, 它也是至纯至净之物。不可玷污, 但可雕琢。

方法五:含蓄蕴藉。结尾时, 不是明确直白地表露思想感情, 而是把思想感情隐藏在某些具体的形象中, 比如一个表情, 一个动作, 一句话语, 一样东西, 一处景物, 一个场面等等, 让读者自己去咀嚼体味其中的意蕴。这些形象既可以是写实的, 也可以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如果作文的题目本身就具有象征意义, 结尾时常常可以借这个题目来含蓄地表达思想感情。

例1.2007年北京中考佳作《浅笑无痕》以一个表情结尾:

当破晓的光晕驱散西湖之畔的水汽, 当混沌的尘灰又一次隐没在潮动的人流之间, 当一切暴露在阳光底下, 再没有所谓的歌者与行人, 她不再是湖畔的歌女, 而是那清冷山寺中的尼姑。她不再拥有那傲人的才情, 她不再是谁生命中的点缀。

浅笑无痕, 只留一抹寂寞……

例2.2010年重庆中考佳作《因为有了期盼》以一个动作结尾:

门外传来父母的叹气声, 我屏息倾听, 想到他们为了我连晚饭都没吃。我看着风铃, 突然想到, 父母的期望不就寄托在这风铃之中吗?渴望我的成长, 渴望我把自己打磨成精品。我刚才顶撞爸爸, 不就好像亲手打碎了父母心灵中这串珍贵的风铃吗?

我摘下风铃, 细细地端详着, 想着想着, 我便抱紧风铃, 转身走向门去……

例3.2011年湖北宜昌市中考佳作《小子斗蜂记》以一个场面结尾:

“记住, 做什么都要讲究方法技巧, 包括打马蜂!”说完, 英语老师意味深长地看了大家一眼。

教室里安静下来, 大家仿佛都在品味老师的话语。

例4.2003年湖北仙桃市中考佳作《在阳光下成长》以景物描写结尾:

此刻, 一缕阳光从外面射进病房, 我感到自己真像一棵受伤的小树沐浴着它。呵, 成长的路上, 虽然风云莫测, 但是阳光毕竟很好!我想。

例5.2006年江苏无锡市中考佳作《门其实开着》借题目中具有象征意义的门结尾:

妈妈消失在夜幕中, 我呆呆地望着, 不知何时, 泪水再一次流了下来, 我错怪了妈妈, 其实她是爱我的。

门其实开着, 只是我忘了去推一推。

例6.2011年江苏南通市中考佳作《那一刻, 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以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景结尾:

教室外天寒地冻, 教室里却已经春暖花开。

方法六:出人意料。在某些记叙类文章的写作中, 前面的铺垫一直朝着读者预想的方向发展, 但发展到高潮时情节突然倒转, 出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 戛然而止, 不作任何解释, 把一切交给读者去想象, 让人在目瞪口呆之余, 不禁感叹生活的变幻莫测和作者的奇思妙想。这种方法是一种特殊的“含蓄蕴藉”类结尾。

例1.法国作家莫泊桑《项链》结尾:

“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 至多值五百法郎……”

例2.美国作家奥莱尔《在柏林》结尾:

这时, 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 开了口:“小姐, ”他说, “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妻子时, 你们大概就不会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 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 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 静得可怕。

例3.2008年湖南长沙市中考佳作《心灵的地震》结尾:

两个小时后, 叔叔准时来到书店。收银员小姐竟然把钱原封不动地还给了叔叔:“对不起, 先生, 我们老板说, 这里的每一本书都是用来读的, 不是用来作装饰品的。如果您真的需要, 请自己挑选!”

叔叔听了, 木然地站在书店门口……

方法七:修辞扮靓。收尾时使用比喻、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 能使语言变得生动形象、鲜明有力, 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需补充说明的是, 设问和反问虽然都是无疑而问, 但表达的侧重点不一样。设问是为了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增强感情。只要是为了引起注意、启发思考的“无疑而问”, 问题本身又不表示肯定或否定什么, 即使“只问不答”, 也叫设问。

例1.2011年湖北宜昌市中考佳作《童年漫想曲》用比喻结尾:

童年的趣事, 像笼中的小鸟, 飞出去不再飞回来了;但童年的趣事, 会永远记在心底……

例2.2011年山东潍坊市中考佳作《升起心中的太阳》用排比结尾:

升起心中的太阳, 使前途光明无限;升起心中的太阳, 使沿路生机盎然;升起心中的太阳, 使生如夏花之灿烂, 死如秋叶之静美。

例3.2011年江苏南京市中考佳作《智慧学习》用比喻和排比结尾:

踏一路金花风雨, 摇一路声声驼铃, 采一路兰芷芳菲, 唱一路歌声不断。茫茫学海, 勤奋作帆, 智慧作舟, 泛舟于上。智慧地去学习, 向人生新的希望迈进。

例4.2011年山西中考佳作《好习惯点亮人生》用设问结尾:

漫漫长路, 你我都是夜行的人。拿什么照亮迷惘的眼?我觉得, 养成好习惯, 足以点亮人生!

例5.2011年四川绵阳市中考佳作《收获快乐》用设问结尾:

你会在别人的心田里播种下什么样的种子, 又会收获到什么样的快乐呢?

例6.2011年甘肃兰州市中考佳作《雨露》用反问结尾:

植物生长离不开水分的滋养, 我们的生命之树, 又怎么离得开父母、老师“雨露”般的滋养呢?

方法八:引用名句。名人名言, 诗句歌词, 格言谚语, 社会流行语等, 凡一切广为传诵而又与主旨相关的语句都可用做结尾。名句内涵深刻, 形式凝练, 用来结尾既能点明主旨、升华感情, 又提升了考生语言的品位。引用名句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完全引用, 一字不改, 名句与考生的话泾渭分明, 二是间接引用, 可稍作改动, 把名句融入到考生的语言中。

例1.2008年湖北荆州市中考佳作《为了心中的阳光》引用顾城的诗句结尾: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上天赐予我灰蒙的心灵, 我却用它来追寻阳光!

例2.2011年新疆中考佳作《感谢分别》引用徐志摩的诗句结尾: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让我们张开双臂, 拥抱分别吧!享受她的感觉, 让分别来见证我们的成长!

例3.2011年山东潍坊市中考佳作《升起心中的太阳》化用流沙河的诗句结尾:

太阳是石, 敲出星星之火;太阳是火, 照亮了前行的路;太阳是路, 引我们走向了黎明。让我们共同升起明天的太阳, 创建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园吧!

方法九:自然收束。事情叙述完了, 不去雕琢入木三分的深刻语句, 不去构想让人拍案叫绝的故事结局, 就以事情的终结作文章的终结, 干脆利落, 质朴无华。使用这种方法来结尾的作文, 最好能开篇就点题, 中间也要考虑有点题之笔, 使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本文已经扣题。

例1.法国作家都德《最后一课》结尾:

他转身朝着黑板, 拿起一支粉笔, 使出全身的力量, 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 头靠着墙壁, 话也不说, 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 ——你们走吧。”

例2.2009年山西中考佳作《表哥, 太棒了!》结尾:

道上扬起了一片尘土, 马越跑越快, 渐渐地远去了。我独自站在场院里, 心想:表哥驯养家畜可真是内行啊!

例3.2011年贵州遵义市中考佳作《寻找光明的路》结尾:

我们沉醉在兴奋和快乐之中, 拍摄了许多的照片。下山时, 凤凰山已经歌声如潮。晨练的、旅游观光的人们来来往往, 络绎不绝。

高考作文结尾技法 篇7

【关键词】高考作文 作文教学 方式 技巧

2004年高考贵州省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在高考作文评改中,我有过这样一段经历,一考生作文中写到一个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丁香花,语言较为流畅,立意也不错。我边读边想,给他(她)50分吧。可当我读了文章的结尾后,我改变了主意,给了55分!因为文章的结尾是个独立段:

丁香花还会开,我的梦依然在!

多么富有诗意的点题,多么富有诗意的结尾!

另外,学校的一次月考,以“环境与心态”为话题。有位同学写了三种有象征意义的花:荷花、菊花、梅花。文章的结尾也是一个独立段:

荷不晓泥污,菊不知秋瑟,梅不觉冬寒,皆因心态。

这个结尾既照应了前文的内容,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言简意赅,韵味无穷,让我激动不已!

由此看来,写好文章的结尾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写好作文的结尾,可采用哪些方式呢?

一、深化主题式结尾

一篇好的文章,观点要鲜明,立意要深刻,要实现这一目标,在结尾处是要下点功夫的。深化主题式结尾,就是在结尾用精炼的、富有诗意的语言,重申自己的主张,深化文章的主题。如:

1.2004年贵州等省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一篇名为“那时花开”的文章,结尾是这样的:

挫折作笔,

痛苦为墨,

在这一路长途上,

我们收获成功。

挫折面前,

我们高歌:

那时花开!

这篇文章用一首小诗作结,寓意明确:面对挫折,我们要放声高歌;面对挫折,相信花儿依旧开放。语言精炼,意蕴深刻,在点题的同时,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2.2005年贵州、四川等省以“忘记和铭记”为话题,一篇名为“永远的苏武”的文章,结尾是这样的:

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古颂歌!

永远的苏武。

文章用一组激情涌动的排比句作结,是对苏武忘记荣华富贵、千金封侯,铭记忠贞、精忠报国行为的热情讴歌。结尾抒发了对苏武的由衷敬仰之情,再次强调自己的价值取向,有力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二、交代结局式结尾

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在回末常有这样一句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是扣儿,这是悬念,能够引起读者对情节的关切。可到小说终结时,还得给读者一个答案!如果写的是记叙类文章,特别是编述故事,在结尾时交代故事的结局,给读者一个最后的答案,也是一种常见的结尾方式。如:

1.2006年全国卷Ⅰ是一个材料作文题目,材料是一个与乌鸦相关的寓言故事。河南一考生的作文《乌鸦中的老鹰》的结尾是:

“我根本不屑于吃你。”小乌说,“我只是想让你想起你原先对我的嘲笑。”说完,它展开翅膀,如一朵乌云似地掠过山涧,向远方飞去。从此,这一带的牧羊人,再也不敢随意小瞧这些乌鸦了,因为,他们都怕不小心会碰到那只乌鸦中的老鹰。

这篇文章根据“它也很可爱啊”立意,以童话的形式刻画了志向高远、坚强不屈的小乌鸦形象,反弹琵琶,从形式到主题都比较新颖。当初,小乌学老鹰叼小羊,妈妈反对;小乌坚持跟老鹰比,妈妈担心。黄鼠狼嘲讽,说小乌学老鹰叼小羊是“亘古奇闻”;在山林中,小乌学鹰“成了继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之后的又一个笑话”。可小乌没有放弃,它不懈地努力着……文章的结尾交待故事的结局:小乌叼上来了当年嘲笑它的那只黄鼠狼,它成了乌鸦中的老鹰。小乌对黄鼠狼说:“我只是想让你想起你原先对我的嘲笑。”严厉地抨击了那些反对学习和嘲笑学习的保守者,小乌也成了面对困难,不妥协、不屈服、勇往直前的精神化身。

2.2006年湖北卷要求根据自己对带“三”词语的联想和感悟,写一篇文章。一篇名为“‘三的奇遇”的文章,结尾是这样的:

这时仓颉出现在“三”的面前,他笑着说:“小三儿,这回该想通了吧!”“三”点点头,他想,其实每个汉字都传承着一种特殊意义,隐含着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而我是其中的一员,自己还自怨自艾什么呢?

作者通过拟人手法,运用童话故事的形式,表现“三”的特殊作用和文化内涵。因为“一”、“二”的缘故,“三”“一直不服气,整天儿不乐意”,于是游走江湖。经过亲身体验,它认识到自己是“变幻女神”,是“团结女神”,是“安定、踏实的宠儿”,它也感觉到了自身的价值和人们的友情。文章的结尾交待了故事的结局,“三”终于明白了“汉字都传承着一种特殊意义,隐含着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的道理,也揭示了一个深层主旨——汉字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载体。

三、引人思索式结尾

文章若写得太实,将所有的话都说完,实际上是束缚了读者的想象力,剥夺了读者二度创作的权利。因此,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留给读者一片天地,既是对读者的充分尊重,又能调动读者的参与激情,常常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采用启发式结尾,引人思考,就是一种很好的结尾方式。如:

2004年河北等省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一篇名为“相信自己相信他人”的文章,结尾是这样的:

所以,不要固执,偏激,不要一味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有时别人的忠言犹如良药,虽然苦,却能根治你的病痛。也有时,别人的劝言犹如毒药,它的外表也许是鲜美的,但却可能要了你的命。所以,我们还需相信自己,有选择地、理性地、明智地对待别人的意见。好的,拿过来就是;不好的,任它去吧。春风吹了又吹,花儿开了又谢,我们管得了那么多吗?

相信自己,你做到了吗?

听取别人的意见,你会吗?

文章的观点是“相信自己,相信他人”,作者在举例作了客观分析之后,紧接着是一段辩证的议论,通过对比分析,强化了有时我们要虚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有时我们要大胆地相信自己的观点。之后又以两个独立的问句结尾,引发读者自我反省,做出正确抉择。

四、扣题照应式结尾

欧阳修的《伶官传序》的结束句是:“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这个结尾是紧扣题目的;无独有偶,苏洵的《六国论》的结束句是:“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同样是紧扣题目的。一篇好的文章,思路要清晰,结构要严谨,而结尾紧扣题目或照应开头,可以使文章浑然一体,也不失为一种好的结尾方式。如:

2002年全国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一篇名为“倾听心灵的钟声”的文章,开头和结尾是这样的:

开头是:

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我们无数次面对这样的抉择:爱与恨、悲与喜、苦与乐、得与失……我们犹豫、踌躇、举棋不定、左右为难。其实,此时我们只需静下心来,倾听心灵的钟声,做出正确的抉择。

结尾是:

是啊,人生就是在这不断地抉择中前进,从不断地跌倒中爬起,世事便是这样的,人就是这样长大的。朋友,当你面对人生的抉择时,请不要慌乱,静下心来,倾听你心灵的钟声。

这篇文章一开篇便指出:做出正确的抉择,要倾听心灵的钟声。人的心灵是纯净的,历史也为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我们不能生活在感慨之中。结尾再次强调要倾听心灵的钟声,在紧扣题目、照应开头的同时,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五、排比壮势式结尾

写文章忌讳收束无力,也就是不能虎头蛇尾。古人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形容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丰富充实,结尾要响亮有力。要使文章的结尾气势充沛、“响亮有力”,可以采用排比壮势式结尾。如:

1.2006年广东卷以“雕琢心中的天使”为话题,一篇名为“用奉献雕琢心中的天使”的文章,结尾是:

雕琢心中的天使,不一定要用惊天动地的壮举;雕琢心中的天使,不一定要用轰轰烈烈的誓言;雕琢心中的天使,不一定要用亘古不变的守候。让我们用奉献雕琢心中的天使,让奉献将我们自己雕琢成最美的天使。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用心灵将自己雕琢成奉献天使、爱的天使,不仅自己幸福快乐,而且能给别人带来欢乐,给世界带来希望。像文中写到的洪战辉,他自强不息,将爱心献给无亲无故的小女孩,他的事迹温暖全社会,他也成了感动中国、感动人间的天使。文章的结尾就采用了排比句的形式,句式整齐,气势充沛。结句既与开头和中间的内容相照应,又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2.2006年全国卷Ⅰ是一个材料作文,材料是一个与乌鸦相关的寓言故事。陕西一考生的作文《傻人的哲学》的结尾是:

我要感谢上天,赐给乌鸦一身乌灰的羽毛,使它不会在世俗的赞美中迷失自我。

我要感谢上天,赐给傻人一副并不怎么好看的面容,使他潜心修炼,不断进取。

我要感谢上天,赐给牧羊人的儿子善良纯洁的心灵,使他能够亲近生命的崇高。

考生既分析了“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思考从寓言中汲取教训;又围绕“它也很可爱啊”这句话展开联想。全文紧扣一个“傻”字展开,由表及里,由物及人,表达感悟,层层深入。结尾用一组排比段收束,既强调了自己的观点,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又节奏明快,大气磅礴。

上一篇:如何界定政府采购法和招投标法及其采购规则的适用下一篇:烈火之剑全人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