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知识问卷调查

2024-08-27

手卫生知识问卷调查(共10篇)

手卫生知识问卷调查 篇1

(一)请选择:对的打对号,错胡打差

1.规范洗手是否是对医务人员和病人双向保护的有效手段()2.潮湿的肥皂是否滋生细菌()3.戴手套能不能代替洗手()5.干手措施不当,如在白大褂上擦干,是否造成二次污染()

(二)常用洗手方式: 请选择 1.肥皂和流动水()2.白大褂上擦干()3.医用皂液和流动水()

4.自然晾干()5.快速手消毒液()6.烘干机烘干()

7.一次性盒装纸巾擦干()表5 手卫生执行的影响因素

(三)影响手卫生执行的因素,请选择()1.对手卫生不够重视 2.工作繁忙,没时间洗手

3.洗手池数量不足或距治疗场所远,不方便执行 4.洗手指征掌握不全

5.干手设施补充不及时

6.为节省开支,少用洗手液或手消毒液 7.六步洗手法耗时耗水又麻烦

手卫生知识问卷调查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全院17个病房409名医务人员 (医生158人、护士251人) 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共抽取医务人员215人, 排除未全面观察洗手的15人, 最终以操作前后均观察到洗手的200人为研究对象, 其中骨科59人、外科30人、内科68人、妇产科15人、儿科28人, 护士140人、医生60人。

1.2 方法

第一季度与第三季度均由医院感染管理科的专职人员对研究对象进行操作前、后洗手或手消毒及洗手6步法的观察, 并填写记录表, 记录内容包括姓名、职业、洗手或手消毒时刻 (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接触患者体液后) 、洗手是否正确等。第二季度由院内感染管理科对全院手卫生实施干预措施, 健全并下发手卫生的各项制度、规范;制定培训计划、实施措施, 并对全院医护人员分期、分批、分职称采取直观教学、现场模拟, 一项内容连续培训2~3次的方式进行培训, 课后进行考核, 合格率必须达到100%;每月下发应知、应会试题, 质量控制督查时考核;改善手卫生基础条件与设施, 更换全院洗手池、感应水龙头、热水设备、纸巾盒, 免费发放洗手用品;各科粘贴手卫生规范、手卫生洗手时刻及洗手方法的贴图;院内感染管理科的专职人员分批去临床各科进行督导;将6月份定为手卫生月, 并在全院开展手卫生宣传。

1.3 洗手或手消毒合格标准

根据2013版《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洗手6部法进行洗手。手卫生依从性是指医务人员在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接触患者体液后都必须手消毒或洗手。

2 结果

2.1 洗手依从性

200名医生、护士操作后洗手或手消毒依从性均高于操作前 (P<0.05) , 实施干预措施后, 三季度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均提高 (P<0.05) ;无论一、三季度, 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均高于医生 (P<0.05) , 见表1。

2.2 洗手正确率

实施干预措施前、后护士洗手正确率均高于医生 (P<0.05) , 三季度医务人员洗手正确率明显高于一季度 (P<0.05) , 见表2。

3 讨论

对第一、三季度洗手依从性的调查结果显示, 一季度医护人员洗手或手消毒依从性较差, 有的甚至没有洗手的意识。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较少, 操作后或下班前洗手意识较强。操作前手卫生依从性低主要是因为医务人员认为未接触明显污染物, 不会对患者造成交叉感染;操作后手卫生依从性高是因为部分医务人员考虑到个人安全问题, 自我防护意识相对较高。护士无论是手卫生依从性还是洗手正确率均高于医生, 与护士工作性质 (经常接触尿液、引流液、血液等) 及性别因素有关。

实施干预措施后, 手卫生依从性从操作前的10.00%提高到了40.00%、从操作后的58.50%提高到了88.50%, 洗手正确率从23.00%提高到了57.00%, 可见干预措施有效可行, 但操作前手卫生依从性及洗手正确率仍较低。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关键在于措施的落实与持久执行, 要使手卫生成为医务人员自始自终的工作, 增强手卫生职责意识和手卫生执行率, 将积极持久的手卫生工作视为常规医疗责任的一部分, 最终达到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的目的[2]。今后还需要院内感染管理科的人员长期探索, 找寻更有效的教育及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熊薇, 赖晓泉, 徐敏.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7, 24 (3) :276.

医护人员手卫生调查分析 篇3

关键词:手卫生依从性;原因分析;改善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280-01

医院感染发生率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着密切的关系,经医务人员手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传播方式,落实医院手卫生制度是控制医院感染最有效、最简便、最经济、最总要的方法。为了进一步加强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掌握和执行情况,我们随机对150名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为改善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随机对我院门诊和病房的150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医师80人,其中门诊10人,病房70人;护士70人,其中门诊10人,病房60人。从事临床工作最长38年,最短10个月。

(二)调查内容与方法。

根据临床实际操作情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何时洗手、洗手作用的认识、洗手的方法、实际工作中的洗手情况、洗手的频率及手套作用情况等。由同一名调查人员对被调查对象发放问卷,说明调查目的,医护人员现场填写后及时收回,发放问卷160份,收回160份,有效问卷150份,有效率为93.8%。

(三)手卫生执行率。手卫生执行率=医护人员实际手卫生次数/应该洗手手卫生次数×100。

二、结果

(一)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

在接触患者前后是否洗手,洗手时间等3个方面知识掌握率均﹥95.5%。

150名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率(%)

(二)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

三、讨论

从整体上看,调查的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好,知识掌握率为94.8%,与知识掌握较好的情况相比,在实际操作中手卫生执行较差,平均执行率在65.6%。在不同手卫生指征情况下执行率较好的是接触患者后,显著高于接触患者前和接触物品后。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大多数医护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忽视了手卫生在预防交叉感染过程中的作用。与医师相比,护士在接触患者前及接触诊室其他物品后手卫生执行情况都比较好。

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是控制医院感染获得性感染的关键。因此,要反复加强对手卫生依从性再教育,进行经常性督导检查,使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手卫生重要性,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严格按照洗手程序正确洗手,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谭玲,文若兰,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调查【J】。中

国感染控制杂志,2008,7(4):259-261

[2]曾滔,许宝华,史俊林,等。2011年宜昌市37所医院

执行手卫生现状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2,11(6):425-429

手卫生知识问卷调查 篇4

一、调查人员及方法:

1、调查人员:院感科人员于每周五医院大查房时到相应科室对科室内医务人员及其它工作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随机跟踪暗访。

2、调查方法:①院感科制定统一的手部卫生遵从率及正确率稽核表②对院感科调查人员进行手卫生规范、手卫生时机、正确方法等知识培训;③采用直接观察法,调查人员下科室随机跟随医、护、保洁人员工作过程,现场观察工作人员每个手卫生时机实施手卫生情况,记录调查表每项内容;④汇总调查表,计算各科室、各类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二、结果与分析:

1、第一季度手部卫生遵从率及正确率

第一季度调查共观察到全院各类工作人员包括医师、护士的手卫生时机166次,执行手卫生142次,手卫生依从率85.6%。第一季度各月份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见图表1:

2、各月份手卫生遵从率:

2014年11、12月我院刚开始进行手卫生调查,遵从率为57.6%,遵从率较低。2015年1、2、3月,手卫生遵从率分别为63.6%、100%、81.5%。由表2可以看出,我院手卫生遵从率从去年到现在逐渐上升。特别是2015年02月份,调查我院遵从率高达100%,这与我院2月份开展手卫生活动月,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科室开展手卫生自查有关。通过手卫生活动月的知识培训及自查反馈,加强了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视,自觉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因此手卫生遵从率与2014年相比有了一定提高.3、医生及护士各月份手卫生遵从率

表3显示,临床一线的主要工作人群医师、护士中,医师的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60.0%、36.3%、100%、74.2%,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相对较好,分别为55.5%、77.3%、100 %、88.2%。

表3:医生及护士各月份手卫生遵从率趋势图1.21100.0%77.3%60.0%55.5%36.3%88.2%74.2%医生护士0.80.60.40.2011.12月1月月份2月3月遵从率

4、干、湿洗手步骤确实率:

调查我院各月份干洗手步骤确实率分别

洗手步骤确实率表4:各月份干洗手步骤确实率趋势图100.0%80.0%60.0%40.0%20.0%0.0%月1月2月123月为:

11、12月15.9%,1月23.8%,2月70.8%,3月87.8%。由表4可以看出自去年以来,我院干洗手步骤确实率逐月上升。但仍须继续努力,争取洗手步骤确实率达到100%。

湿洗手步骤确实率:调查干洗手机率较多,进行湿洗手的机率较少。2014年11、12月份调查无进行湿洗手的时机。2015年1、2、3月

干洗手步骤确实率

11、月份份调查有进行湿洗手的时机,且湿洗手的步骤确实率为100%。

5、科室手卫生遵从率:

1月份手卫生调查遵从率较低的科室有如下两个:骨外科14.3%、泌尿外、五官科25.0%。3月份手卫生调查遵从率较低的科室有如下:放谢科33.3%。

以上三个科室手卫生遵从率较低,应加强重视。科室组织学习培训,掌握手卫生知识,提高手卫生意识,定期进行手卫生遵从率自查反馈,逐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二、不执行手卫生及干、湿洗手步骤不正确原因分析

1、对手卫生的态度:对手卫生不重视,认为工作繁忙、病人需要优先、频繁的手卫生没有必要,手卫生用品投入是增加科室支出、造成浪费,认为手卫生用品配备、执行就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检查。

2、对手卫生的认知:医护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手消毒剂的安全性、有效性认知程度较低,未完全正确掌握手卫生知识及时机,对手卫生依从性影响较大。

3、手卫生设施:普遍存在擦手纸盒不及时放纸现象,洗手液、速干手消剂未及时补充。

4、手卫生执行中存在问题:医护人员未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发现有院感科人员在场时执行率较好,洗手认真方法正确,但无院感科及科室调查人员在场时执行率较低。

5、有些医务人员认为洗手液有刺激性,洗手会影响皮肤,不宜过多使用。

三、手卫生改进措施

本季度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反映出我院的手卫生遵从率较去年有所提高,干、湿洗手步骤确实率有逐月上升,证明我院开展手卫生宣传月活动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有一定成效。但仍需采取相应措施,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进一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1、创造手卫生氛围,提高手卫生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手卫生知识宣传,反复强化手卫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医护人员自我保护和保护患者的意识,从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2、加强教育培训,掌握手卫生知识。培训有计划并定期考核培训效果,发挥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的积极性,继续暗访自查手卫生执行情况,总结问题所在,全科知晓并整改。经常性地以各种方式现场提问,采用不同形式的教育培训方式进行培训,促使广大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方法。

3、加强对手卫生的监督和反馈。手卫生落实考核结果与科室绩效挂钩。每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自查中,将手卫生作为重点项目进行检查,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和帮助整改,以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手卫生知识问卷调查 篇5

摘要:目的 调查检验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 专人现场观察检验科医务人员工作状态下手卫生执行情况及问卷调查对手卫生的认知。结果 检验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护士(87.8%)明显高于技师(15.3%),医务人员手卫生认知错误(戴手套代替冼手)。结论 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认知的培训,落实环境清洁制度,方便完善的手卫生设施以及有效的监管是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保证。

关键词:手卫生;检验科医务人员;调查

医务人员较低的手卫生依从率已成为全球医疗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外调查表明日常工作时医务人员的洗手率一般波动在17%~75%,国内有研究显示医务人员洗手率仅为14.33%[1]。而医护人员手污染率可高达50%[2]。医务人员手传播病菌所致的感染占医院感染发生率的30%[3]。现在各医院都在进行不同形式的手卫生培训与教育,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其关注的重点大多数是临床一线与患者直接接触的医务人员,对于与患者接触不多但与患者各类标本接触较多的检验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却少有报道。本文将检验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作为调查重点,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检验科医务人员作为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对象;其中检验技师10名,护士2名,卫生员2名。

1.2方法

1.2.1调查前与检验科主任讨论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情况,取得科主任支持与配合。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方式进行手卫生依从性调查,由院感科指派2名检验科人员不认识的护士利用上午送标本的时机进入科室,观察工作状况下医务人员五个手卫生时机执行情况;1人观察护士和卫生员,1人观察技师;调查时间为周1、周3、周末做好记录,最后交院感科计算其科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一周后再发放手卫生调查表,调查表设计的内容重点是手卫生对于检验科医务人员是否必要、接触自身前是否需要手卫生、戴手套操作脱手套后是否需要立即洗手、接触仪器后是否必须洗手、检验科无论做任何操作是否需要戴手套等十个项目,要求医务人员如实填写,最后统计各条款答题情况。

1.2.2观察检验科快速手消毒剂放置位置。结果

2.1检验科医务人员五个手卫生时机手卫生依从性,见表1。

2.2检验科不同工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见表2。

2.3科室快速手消毒剂放置的位置大多在洗手池边或离操作台较远的地方,如果要进行手消毒,必须站立走动才能取用,不能随手使用。

2.4十个问卷调查情况 认为手卫生对于检验科人员是必要的,都接受过手卫生相关知识的培训;接触自身前、接触仪器后认为可以不做手卫生,因为是戴着手套操作,手没有被污染;大多数人认为检验科工作最好是戴手套操作,一是接触体液等对自身是保护,二是避免经常要做手卫生;检验科的仪器表面没有专人定期清洁擦拭;管理者虽然常强调手卫生,但由于工作忙也没有人监管,所以常忘做手卫生;科室备有快速手消,但放在洗手池边,要用必须到洗手池边取用,不方便所以不用。讨论

手卫生依从性低一直是困扰医疗机构手卫生活动开展的一个瓶颈之一;造成手卫生依从性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人力资源不足、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淡漠及手卫生观念错误 等[4]。

调查发现检验科医务人员在采血前手卫生依从性最高,为67.6%。因为采血一般由护士主导,技师配合,护士由护理部直接管理,而护理部每周至少组织护士进行一次业务培训,其中涉及到手卫生的培训内容较多,对手卫生的重要性强调也多,加之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手卫生依从性比其他工种医务人员要高,所以检验科无菌操作前(采血)手卫生依从性高。在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后手卫生依从性也较高,为46.8%;在医务人员的认知中,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性大,致病菌多,对医务人员自身的健康和安全存在很大的威胁,迫不得已去执行手卫生,才使手卫生依从性增高。在工作中有时难免会出现接听手机、取用私人物品的机会,这时医务人员才会考虑进行手卫生后再接触自己,所以接触自己前手卫生依从性也较高,为64.8%。接触仪器设备后手卫生依从性为11.9%,因为接触仪器时大多是戴着手套在操作,认为不会对自身造成伤害,导致此时手卫生依从性也不高。

医务人员戴手套操作脱手套后手卫生依从性最差仅7.1%,这与问卷调查结果也一致;认为洗手不方便,戴手套后手套对自身有了一层保护膜,即使接触到了有害病菌也不会污染自己的手,对自己不会有什么影响。根据美国感染控制和流行病协会的调查,有很多关于手套质量的可变性报道:乙烯手套(薄膜手套)有4%~63%、橡胶手套有3%~52%的不可见渗透,另一方面是使用者在摘手套时无意中污染了手部,也就是说戴手套不能完全屏障病原微生物。因此不能充分保护工作人员,也不能充分防止交叉感染。而一位长期在护理机构工作的专家研究也发现 :医护人员应该戴手套时的实际戴手套率达82%,但应该换手套时按要求完成的却只有16%。事实上如果不及时换手套,戴一副手套检查多个患者,可增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传播机会;因此不正确的使用手套也会对医务人员自身的健康带来威胁,戴手套操作,不需要洗手是一种麻痹侥幸的心理,是导致医护人员洗手合格率降低的原因之一[5]。

问卷调查显示手卫生设施不完善,工作太忙,劳动强度过大,清洁消毒工作不能落实到位,缺乏有力的监管措施,也是导致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检验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高,对手卫生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应通过加强教育管理,创造重视手卫生氛围,规避手卫生观念误区,改善手卫生设施,落实清洁卫生制度,加强监督管理,从而避免经手传播致病菌导致医务人员感染的发生。所以完善、方便的手卫生设施是落实手卫生行为的基础,合理的工作强度,环境的清洁以及有效的监管是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保证。

参考文献:

手卫生知识 篇6

我们为何要洗手?

一个人身体上的细菌数超过全中国的人口数。用过水龙头后,接触部位皮肤上每平方厘米可以有35,000个细菌办公场所的桌面上,每平方英寸面积的细菌可以超过3,000个。

一些病毒可以在干燥光滑物体表面存活20分钟以上。一些病毒可以飞沫形式在空气中传播。诸如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可以在门把手、电脑键盘和桌子表面等存活2小时以上。许多细菌每20分钟就可以繁殖一代。中午12点三明治上的5个细菌,在适宜的环境下,到当天晚上7点,可以增殖到1千万个,三天后若无细菌死亡,则其可以布满整个地球。

在纷繁的医疗、护理工作中,许多工作都是由手完成的,因此医务人员手上各种细菌的数量往往比其他人群多,手的微生物污染情况相当严重。医院感染大部分为接触性传染,医护人员的手为病原菌重要的传播媒介,由医护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洗手是解决医护人员手污染、预防和控制病原菌传播、降低医院感染率的重要手段。

您会正确洗手吗?

洗手看似简单,却大有学问。许多人在洗手时,只是简单快速的搓洗一下手心、手背,就以为已经完成任务,而右图所示的阴影部分往往会被遗漏。

正确的洗手应遵循以下步骤:  如果您使用流动水+皂液洗手:

小提示:

 图示中第2-7步即为我们常说的六步洗手法,如果加上搓洗手腕即为七 步洗手法。

 洗手法不必拘泥于顺序,但要求每步必须做到。 请记住七步洗手法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 如果您使用快速手消毒剂:

非触摸式水龙头请用肘或感应开关水龙头,如为触摸式水龙头,关水龙头时,请记得冲洗水龙头,并用擦手纸巾包裹关闭开关,以避免双手洗净之后又再次污染。此外,洗手前最好脱下手表或戒指,这些部分容易藏污纳垢。擦手一定不要用公用毛巾或工作服,应使用个人专用毛巾、一次性纸巾擦干或用干手器烘干。万一身边缺乏毛巾或纸巾,又没有干手器,自动“风干”也不错。

何时应该洗手

 《WHO医疗活动中手卫生指南(2005年最新版)》中手卫生的指征: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2、摘手套后;

3、不论是否戴手套,进行侵袭性操作前;

4、接触体液或排泄物、粘膜、非完整皮肤或伤口敷料后;

5、护理病人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

6、接触紧邻病人的物品后(包括医疗设备)。

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009年)》中手卫生的指征:

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 菌物品之前;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手卫生5个重要时刻: 请您记住二前三后、把好五关。二前:接触患者前、行无菌操作前;

三后:体液暴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用什么进行手卫生?

1、普通手清洗剂――非常有效!可以清除手上绝大多数细菌。

2、快速手消毒剂――理想产品!可以更好的清除手上的细菌,并且非常方便。但需注意,如果手部有可见污渍时不应使用。快速手消毒剂优点:  比洗手有更高的依从性  比普通洗手和用抗菌产品 洗手更有效

 比洗手对手部皮肤伤害少  比洗手和戴手套浪费少  所用时间少,作用快、不 需要水和毛巾。

你还在用固体肥皂,请立即停用固体肥皂!

您会正确佩戴手套吗?

 手套的作用

1、保护自己:当接触血液,血液制品,分泌物,排泄物(汗水除外),粘膜和不完整皮肤时,手套形成有效的保护膜,防止手部被污染。

2、保护患者: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或其它会接触病人不完整皮肤或粘膜的护理活动时,手套可以减少微生物从医护人员的手上传给病人,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在照顾不同患者时,防止微生物从一个患者或物体上传播到另一个患者身上。

 手套的使用原则

1、接触或预料到要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体液、血液等或其他污染性程度高的物质;

2、医护人员的手部皮肤有破损,而需接触患者或污染物品时;

3、医护人员接触开放性伤口或施行侵入性无菌操作时。

 手套的使用指征 清洁手套的使用指征:

1、手可能被血液、体液、患者的粘膜、分泌物所污染时应戴清洁手套。

2、工作人员接触传染患者时,做或配合胃镜、肠镜或类似检查时,应戴清洁手套。

清洁手套的选择:

1)非无菌一次性乳胶手套:采集动/静脉血、做支气管镜检查、更换湿性伤口敷料等可能发生物理性或生物性危害的职业暴露的操作中戴清洁乳胶手套;

2)一次性薄膜手套:护士在为患者进行吸痰、收集引流标本、清倒引流瓶内引流液、更换被血液、体液及粪便污染的布类(如床单)等操作时宜戴一次性薄膜手套。

3)无菌手套的使用指征:

1、工作人员在进行手术操作时;

2、护理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时;

3、进行进入体腔的侵入性操作时(如:插导尿管、深静脉置管术等)。

 手套使用的要求

1、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2、脱手套或更换手套时应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3、当一次活动结束时,或怀疑手套破损时,以及不同的患者之间应取下手套并洗手。

4、医护人员的手部有破损时应先用防水敷料保护再戴手套或戴双层手套;

5、戴手套执行操作过程中,避免已经污染的手套触摸清洁区域或物品;

6、不能戴着手套直接洗手,因为洗过的手套通透性增加,细菌更容易进入手套内;

7、一副手套只能用于一位患者,同时多项操作时,应按污染程度从轻到重,否则要更换手套后方可进行另一项操作(如:更换床单后进行静脉抽血就需更换手套);

8、使用后的一次性手套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

 戴手套能代替洗手吗?

有人认为洗手不方便,而采用戴手套代替洗手的方式。根据美国感染控制和流行病协会(APIC)的调查,有很多关于手套质量的可变性报道:乙烯手套(薄膜手套)有4%一63%、橡胶手套有3%-52%的不可见渗透,另一方面是使用者可能在摘手套时无意中污染了手部。也就是说戴手套不能完全屏蔽病原微生物,因此不能充分地保护工作人员,也不能充分防止交叉感染,所以取下手套后应洗手或用消毒液擦手。

一位专家在一个长期护理机构中的研究发现:医护人员在应该戴手套时的实际戴手套率达到82%,但应该换手套时按要求完成的却只有16%。事实上,如不及时更换手套,戴同一副手套检查多个患者,可增加耐甲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传播机会。因此,不正确的使用手套是感染控制工作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10种情况需要洗手:

饭前饭后;便前便后;吃药之前;接触过血液、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之后;做完扫除工作之后;接触钱币之后;接触别人之后;在室外玩耍沾染了脏东西之后;户外运动、作业、购物之后;抱孩子之前;与患者接触后、接触过传染物品的更要经过消毒反复洗;触摸眼、口、鼻前要洗手;戴口罩前及除口罩后应洗手;接触公用物件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要洗手;从外面回家后要洗手。

正确的洗手方法:

洗手打开水龙头后,流动的水冲洗手部,应使手腕、手掌和手指充分浸湿;打上肥皂或洗涤液,均匀涂抹,搓出沫儿,让手掌、手背、手指、指缝等都沾满,然后反复搓揉双手及腕部。整个搓揉时间不应少于30秒,最后再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干净,直至手上不再有肥皂沫儿为止。一般情况下,应照此办法重复两到三遍,以保证把全部脏东西去除。触摸过传染物品的手,洗时更要严格消毒,至少应照此办法搓冲五至六遍,使“保险系数”更大一些。再用清水冲洗,冲洗时把手指尖向下,双手下垂,让水把香皂泡沫顺手指冲下,这样不会使脏水再次污染手和前臂。

三个环节不能忽视:

一是要注意清除容易沾染致病菌的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等部位,务必将其中的污垢去除。二是要注意彻底清洗戴戒指的部位,因为手上戴了戒指,会使局部形成一个藏污纳垢的“特区”,稍不注意就会使细菌“漏网”。三是注意随时清洗水龙头开关。因为洗手前开水龙头时,脏手实际上已经污染了水龙头开关。

心理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 篇7

关键词:精神专科医院,手卫生,依从性,调查

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有助于医院感染的控制和预防,为此,国内外都重视对手卫生科学的研究[1]。心理卫生服务作为近年新兴的事物,其服务人员手卫生情况尚不清楚,本文是笔者对宁波市某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心理科医务工作者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的调查与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宁波市康宁医院心理科包括心理病房、心理门诊及配套部门,本次调查以该院心理科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包括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检验人员、护工和保洁人员。

1.2 方法

根据卫生部2009年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及《感染控制操作手册(国际版)》[3]设计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调查前由医院感染控制科专职人员统一培训调查员,考核合格,调查员内部一致性良好(Kappa=0.8),并于2010年3-4月采用单盲法对门诊和住院病房楼不同部门的医务人员进行现场观察。

1.3 调查内容

为医务工作者各项操作前后洗手与卫生手消毒的执行情况,观察时间为每天上午8:00-10:00(查房时间),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指征、洗手方法和速干手消毒剂使用方法均依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手卫生依从率(%)=医务人员在该手卫生指征下实际正确执行的手卫生次数/医务人员在某手卫生指征下应该执行的手卫生次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进行进行数据录入,应用SPSS15.0 for windows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医务人员42人,其中医生8人、护士15人、心理咨询师6人、检验人员4人、护工5人、保洁员6人。医务人员应完成手卫生次数为266人次,实际按六步洗手法正确完成手卫生次数为80人次,手卫生依从率为30.08%。

2.2 不同岗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不同岗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同。其中检验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最高(63.64%),护士其次(36.28%),均明显高于医师(25.40%),护工的依从率最低,仅为17.74%。不同岗位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54,P=0.001)。具体见表1。

2.3 不同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检验科的手卫生依从率最高达63.64%,心理科病房为46.74%,门诊的手卫生依从率仅为17.95%,为各科室最低。心理科不同部门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109,P=0.000),具体见表2。

2.4 不同操作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医务人员不同操作前的手卫生依从率为13.06%,远低于操作后的35.14%。查体输液后手卫生依从率为32.89%,显著高于接触患者前(1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463,P=0.000)。发药、喂食操作后手卫生的依从率为31.58%,显著高于发药、喂食前的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34,P=0.000),而接触病房物品后的手卫生依从率40.91%,亦是明显高于接触前的13.64%(χ2=21.232,P=0.000)。具体见表3。

2.5 不同操作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不同操作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283,P=0.000)。如表3所示,医务人员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后的手卫生执行情况最好,依从率为85.71%,其次为接触患者患者血液、体液后,依从率为77.78%,两组依从率接近 (χ2=0.045,P=0.823>0.05)。

2.6 影响手卫生的多因素分析

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医务人员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职称、学历、职业、操作类型)与手卫生的关系,发现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操作类型为手卫生的影响因素。

3 讨论

正确执行手卫生规范,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手卫生依从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效果,本次调查显示心理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低仅为30.08%,与李六亿等[4]报道30.2%接近,低于穆金智[5]报道的51.54%。可能原因是本次调查时间集中在查房阶段,医务人员工作繁忙直接影响其手卫生执行情况。另外,多数调查均为综合科室,而本调查对象主要为心理科的医务人员,研究对象不一致。 本次调查还发现护士手卫生依从率最高,医师手卫生依从率较低。最低的是护工、保洁人员及心理咨询师,护士掌握正确洗手方法、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及无菌操作前后洗手率均明显高于医师和医技人员,和国内其他调查结果一致。这主要与本院护理部更注重护理人员具备防护意识以及具备手卫生知识有关。国外的研究结果则恰恰相反[6],Abd Elaziz KM等研究医生手卫生的的依从率为79.2%,明显高于护士的65.4%。可能与国内心理科起步较晚,医师严重不足,医生临床任务繁重,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手部卫生有关。另有一种误解,认为就诊的病人仅有心理问题,往往忽视其还有可能伴有躯体疾病,进而忽视了洗手。护工和保洁人员依从率最低,可能和以下因素有关:①工勤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对手卫生知识的理解不够,对手卫生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②医院对工勤人员手卫生知识的培训不到位,存在洗手方法不正确,洗手后未用一次性擦手纸及时擦干等;③工勤人员流动性大[7]。

不同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属检验科最高,其次为心理科病房,门诊最差。主要原因:(1)检验科人员接触主要为患者体液,可能具有传染性,检验科人员具有更高的警惕性;(2)检验科为医院感染高危科室,为医院重点监测的科室,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较强;(3)配有速干手消毒剂,便于医务人员随时进行手消毒;(4)门诊的手卫生依从率最低,病房医护人员每次接触患者前后、无菌操作前后洗手率明显高于门诊,说明病房医务人员总体上比门诊医务人员手卫生观念强,具有自我防护意识和预防交叉感染意识。当然,门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低,也和门诊工作量大,就诊病人多,往往导致医护人员不能认真洗手,无法完成六步洗手法有关。

调查显示,心理科医务人员更注重操作后的洗手。这和国内多数调查结果一致[8]。主要原因是医务人员更注重自我保护,没有认识到手卫生的目的是双向防护,既要防止病原菌从患者传播给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病原菌从医务人员传播给患者[7]。只有做到双向保护,才能真正的减少和避免手卫生造成的医院感染。这也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医院感染学预防理念。

总之,本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不容乐观,今后应树立医务人员的高度责任心和双向保护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加强医院感染和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加强手卫生的监督监测,增强洗手意识,规范洗手方法,加强手卫生技能训练,定期主动监测其手卫生质量,完善手卫生设施,配备足够速干手消毒剂,不断改善医务人员洗手条件,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Maryanne McGuckin,Richard Waterman,John Govednik.Hand Hygiene Compliance R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AOne-Year Multicenter Collaboration Using Product/Vol-ume Usage Measurement and Feedback[J].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Quality,2009;24(5):205-213.

[2]刘玉村,李六亿,曾光,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

[3]索尔,梅米什著,姜保国译.感染控制操作手册(国际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143-145.

[4]李六亿,赵艳春,贾建侠,等.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8,30(5):546-549.

[5]穆金智.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21(20):5035.

[6]Abd Elaziz KM,Bakr IM.Assessment of 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 of hand washing among health care work-ers in Ain Shams University hospitals in Cairo[J].J PrevMed Hyg,2009,50(1):19-25.

[7]姚智萍.医院工勤人员执行手卫生与干预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3):510-511.

手卫生知识问卷调查 篇8

【中图分类号】R19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219-1

母婴病房既有刚分娩的产妇,又有刚出生的婴儿,必须严格执行各种消毒隔离措施,否则极易造成医院内感染,并涉及到护理人员的自身防护,因此提高产科护理人员对洗手的认识以及洗手依从性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1]。本文调查了2009年5月1日-5月31日本院59名临床一线母婴同室护理人员洗手知识及依从性执行情况,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本调查以本院59名在母婴同室工作一年以上的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年龄21-48岁,平均护龄为9年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

参考国内外相关文件,采用自行设计的,以卫生部规定的洗手指征为依据,对护理人员的手部卫生知识和洗手依从性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手卫生概念认识、标准隔离措施、洗手指征、正确洗手方法、自我防护知识等。现场观察表根据卫生部规定的洗手指征设计[2],包括被观察者的一般资料、观察时间、操作前后是否洗手、洗手的方法以及是否达标等。手卫生执行率=手卫生次数/应做手卫生次数×100%。

2结果

洗手知识状况:59名母婴同室护理人员中有56名知晓手卫生概念,知晓率为94.9%;标准隔离指施知晓39人次,知晓率为66.1%;洗手指征知晓59人,知晓率为100%;正确洗手方法知晓59人,知晓率为100%;自我防护知识知晓59人,知晓率为100%。

六步洗手法的依从性状况见表1。

表1 母婴同室护理人员六步洗手法依从性状况(n=59)

洗手指征频数百分率(%)

进病房前2237.3

离开病房前59100

接触产妇前3355.9

接触产妇后59100

接触婴儿前1016.9

接触婴儿后3762.7

从本次抽样调查结果看,本院母婴同室护士对手卫生的相关知识,特别是洗手指征,正确的洗手方法和自我防护知识的了解程度较高,但洗手依从性不理想,实际工作中,洗手依从性低是国内外普遍存在的现象。手卫生是减少医院感染最简单、有效、经济的方法,良好的洗手依从性是降低医院感染最可行最重要的措施[3]。然而,虽然洗手的重要性已经得到肯定,但是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依然很低。接触婴儿的洗手依从性明显低于接触产妇前,有些护理人员往往只注意接触产妇操作前后洗手,而忽略了接触婴儿和给两个婴儿进行护理的洗手。

3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低的原因分析

3.1护理人员对接触婴儿前后的手卫生重要性认识不足

有循征证据证实,医务人员的手可带有大量细菌,提高手卫生的水平,可以显著地减少手部的细菌数量从而降低30%的医院感染事件发生[4]。西安多名新生儿医院感染死亡事件,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有资料显示,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与护士洗手与否有关,抱婴儿前未洗手组婴儿感染率为2.7%;而洗手组婴儿感染率为1.2%[5]。

3.2工作时间紧迫使洗手依从性降低

工作繁忙、时间紧迫是影响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的重要因素。产妇病房护士既要护理产妇,又要护理婴儿,工作量非常大,很难做到接触每一个产妇、新生儿前后都能正确认真洗手。

3.3科室洗手条件的限制

母婴同室病房没有护理人员专用的洗手池、速干手消毒剂则固定放置于护士用于操作的护理车上,病房没有提供相应设施。另外,每个病室入口处未张贴洗手警告标志,这可能也是造成洗手依从性低的原因。

4对策

4.1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洗手知识,强化洗手意识

护理部、本科室应将手卫生纳入护理人员“三基三严”培训与考核内容,不断强化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的认识与知识水平。

4.2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强度

母婴同室工作量有不可预见性,在生育高峰期,住院产妇与婴儿数大大增加。一方面要与医院相关领导协商,增加护理人员编制;另一方面,弹性排班,科学排班,利用现有资源,减轻工作强度,提高洗手依从性[6]。

4.3改善手卫生的设施

改善手卫生设施,给护理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洗手环境,如增加有利于医务人员洗手的洗手池,病房固定设施有速干消毒剂,节约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益。

4.4成立感染监护小组,加强管理及监测

每个科室都有专职人员负责本科室的日常消毒监理工作,定期对护理人员的洗手情况进行考核,加强监督,每个月对护理人员的手作一次微生物监测,对不合格的及时分析原因,并积极采取措施,重新监测直至合格。

参考文献

[1] 周俊蓉,龚晓芳.基层医院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J].中外医学研究,2009,(7):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4-5.

[3] 施华芳,周惜红.产科护理人员洗手知识及六步洗手法依从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8):15.

[4] 李瑞霞.医护人员手卫生认知和洗手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8.

[5] 冯笑峰,赵玲华.手部卫生与患者安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2):33.

手卫生知识手册 篇9

手卫生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正确的洗手可减少医院感染30%。

医院等级评审要求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执行手卫生规范,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必须达到100%、正确率≧95%、依从性≧95%,手术室、ICU、血透室、新生儿室等重点部门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达到100%。

为此我院编印了《手卫生知识手册》,请各科室提高认识,全体动员,认真组织学习,真正做到全员知晓,并贯彻落实到医疗工作中去。

一、什么叫手卫生?

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二、手卫生的5个重要时刻(WHO手卫生指征)

二前:a、接触患者前;b、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

三后:a、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后;b、接触患者后;c、接触患者周围环境物品后。

三、手卫生对医务人员手的基本要求 a、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b、不应戴戒指等装饰物;c、不应戴人工指甲、涂抹指甲油等。

四、6步揉搓法的步骤(6步至少15秒钟)

6步揉搓法的步骤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5、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

旋转揉搓,交替进行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

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替进行 立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替进行

五、洗手

1、什么是洗手?

指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2、洗手的原则是什么?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3、洗手设施

洗手池、洗手流程图、非手触式水龙头、流动水、洗手液、干手用品、生活垃圾桶。

4、洗手方法(总时间约40—60秒左右)打湿: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涂抹:取适量洗手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揉搓: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6步揉搓步骤为:a、手掌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b、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c、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d、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e、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f、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冲洗: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擦干:使用一次性干手纸巾擦干双手。护肤:必要时用护手霜护肤。

六、卫生手消毒

1、什么是卫生手消毒?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2、卫生手消毒的原则是什么?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3、卫生手消毒方法(总时间约20—30秒)

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严格按6步洗手法揉搓(至少15秒),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

4、洗手、卫生手消毒的效果应达到什么标准?

洗手、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2。采样时间应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

七、外科手消毒

1、什么是外科手消毒?

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2、外科手消毒的原则是什么? a)先洗手,后消毒。

b)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3、外科手消毒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a、不应戴假指甲,保持指甲和指甲周围组织的清洁。

b、在整个手消毒过程中应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部,使水由手部流向肘部。

c、洗手与消毒可使用海绵、其他揉搓 6

用品或双手相互揉搓。

d、术后摘除外科手套后,应用肥皂(皂液)清洁双手。

e、用后的清洁指甲用具、揉搓用品如海绵、手刷等,应放到指定的容器中;揉搓用品应每人使用后消毒或者一次性使用;清洁指甲用品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4、外科手消毒的设施

专用洗手池、计时器、流程图、非手触式水龙头、流动水、洗手液、干手用品(无菌毛巾)、外科手消毒剂、指甲剪、一次性手刷、生活垃圾桶等。

5、外科手消毒的方法(1)手清洗流程

a、洗手:应先摘除手部饰物,并修剪指甲,长度应不超过指尖。

b、取洗手液,清洗双手(6步洗手法)、前臂及上臂1/3,冲洗干净。

(2)刷手流程

a、取手刷,刷洗双手,注意甲缘、甲沟及指蹼。

b、刷洗前臂、上臂下1/3,同法洗另一手臂,冲洗干净。

(3)干手、手消毒流程

a、取无菌巾依次擦干手掌、前臂、上臂1/3,左右手交替进行。

b、取外科手消毒剂,左手指尖揉搓消毒液,消毒右手臂,同法交替进行。

c、取外科手消毒剂,消毒双手(6步洗手法)及手腕,消毒后待干。

6、外科手消毒的效果应达到什么标准?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数应≤5cfu/㎝2。

附:手卫生相关知识

1、常居菌: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的寄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2、暂居菌: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3、手消毒剂 :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如乙醇、异丙醇、氯已定、碘伏等。

4、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根据洗手与卫生手消毒的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a)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b)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c)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d)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e)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f)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5、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手卫生消毒:

a)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b)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 篇10

判断题

1.手卫生是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洗手应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认真揉搓双手每个动作至少15秒钟.√

3.只要手套没有破就不用担心有害微生物会污染到手。×

4.卫生手消毒是指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5.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单选题

1.护士,赵某,在进行戴无菌手套的练习,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D

A.戴手套前先洗手、戴口罩和工作帽 B.核对标签上的手套号码和灭菌日期 C.戴上手套的双手置腰部水平以上 D.戴上手套的右手持另一手套的内面戴上左手

2.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A A.洗手

B.合理使用抗菌素 C.环境消毒 D.隔离传染病人

3.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 A A ≤5cfu/cm2 B ≤ 8cfu/cm2 C ≤10cfu/cm2 D ≤15cfu/cm2

多选题

1.下列哪些情况医务人员应认真洗手 ABCDEA 接触病人前后 B 进行无菌操作前后 C 进行介入治疗前后

D 进人或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 E 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2.关于戴手套的描述正确的是 ABC A 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 B 戴手套前应当洗手 C 摘手套后应当洗手

上一篇:第一场雪五年级作文400字下一篇:鸡妈妈请客幼儿园托班社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