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识字一第一课时

2024-06-17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识字一第一课时(共15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识字一第一课时 篇1

教学

目的:

1、认识“万、复”等13个生字。会写“万、丁”等5个生字。认识“欠字

2、能主

旁积

”春

天的词

3、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的感受。

重点难点:在语境中识字部分,学写生字。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图画。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的大自然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你们最喜欢那个季节呢?

2、过渡:多美的春天呀,让我们来看看春姑娘送来什么礼物。板书:识字一,带拼音,齐

读。

听。

二、看图感受春天美并识字

1、展示出句子,老师范读,学生认读,齐读。

2、看

语。

A:在春天的乐园里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用上“春天来了”作为开头,把你看到得都告诉大家,看谁看得细,说得美。B:你们真是细心的孩子,说得真棒!那请收下春姑娘的一份礼物吧!出示:莺

C:相机出示: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百花、百鸟、争

D:“百花齐放”(花开)、“春回大地”(草绿)、“百鸟争鸣”(读这个词语的时,你们最想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柳绿花红”、“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真的是“万物复苏”啊

E:你们从课外书上又看过那些描写春天的词语啊?能拿出来玉春姑娘比个高

F:讨论:你们真了不起,赶紧把你喜欢的词语在小组内与伙伴们交流,轮流

说。

G:春天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美好的希望,让我们齐读这些词语来歌颂美好的春天吧!

三、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些生字,你觉得那些生字的读音要特别注意,清在字下

线。

2、你们要提醒小伙伴们注意哪些字的音呢,为什么?

3、从字形上看,你们觉得那些字笔画多,难记呢?

4、重点、点拨“舞、柳”:你们用什么方法记“舞”呢?动作记忆;部首简笔记忆“柳”;用拆部件记忆“复”。

6、讨论交流:你能记住那个字呢?使用什么方法记的?“歌”字认识“欠字旁”。

7、你们真棒,去

拼音,打乱顺序读生字。

四、画春天,完成课后练习

1、过渡:时间都差不多了,在我们离开春天乐园的时候,我想提议,细心的孩子们,用你的耳朵、眼睛、心灵去画一幅美丽的春景土,送给我们可爱的春姑

吧!

2、小组内商量:可以画些什么呢?(讨论)

3、师生

歌,一

画。

4、同学们你想画些什么呢?对春天你有什么希望和向往呢?给自己的画取个

字。

五、小结:春天真美,所有的植物、动物、还有你们都长大了,多神气的春天

!六、作业布置

1、熟读词语。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识字一第一课时 篇2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

2.学会观察图画,将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词语联系起来,并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4.了解桂林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二、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师:关于桂林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播放录音)。

揭示课题: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学习《识字2》,我们一起去美丽的桂林看一看。

设计意图:利用交互白板软件的“对象层次变换”和“隐藏/显示”等功能,设计出一个竞猜的游戏环节,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交流中既知道了一些名山大川,又在优美的故事中走入了学习情境,拉近了与课文的时空距离,对词串形成了强烈的学习期待,为高效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人民币背面的图案导入,也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明白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无处不语文的道理。而故事中的优美语言,给学生在词串的学习中规范使用语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二)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1.《识字2》是一篇优美的词串,打开课本,借助拼音把词语读准确,不认识的多读几遍。

2. 你能唤一唤这些词宝宝吗?

3. 去掉拼音还会读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先将字的拼音隐藏,如学生遇到困难,用白板软件的“神奇墨水”制成的魔法棒单击就可以显示拼音。

4. 开火车。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多诵读好听的韵文,能让他们在言语声音的世界中充分感受汉语言形式的魅力,还能使他们更喜欢学习语文,但他们一下子接触到很多词语,不易读准,交互白板软件的“神奇墨水”功能能轻易隐藏和再现拼音,随时给记忆有困难的学生以拼音的拐棍,最终熟读韵文。

(三)创设情境,领会词语

1. 学习第一、三组:碧水秀峰倒影

师:读得真不错,下面我们就乘上游船,沿着美丽的漓江去看一看。

你看到了什么?你能帮这几个词宝宝找到自己的家吗?(用交互白板的“拖动”功能将词语拖到相应的图片上)

2. 学习第三组词语:象鼻骆驼笔架

船慢慢向前行驶,奇形怪状的山越来越多了!假如要你给它们起个名字,你会起个什么名字呢?

设计意图:利用交互白板相机显示隐藏的山名,教师用改变透明度的方法来显示真实的大象、骆驼、笔架图片,帮助学生对比认识桂林山水。将词语和实际事物挂钩,引领学生进入词串所描述的情境,继而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自己感受、体验、寻找、发现大自然的美,受到美的熏陶。

3. 学习第二组词语

师:船,沿着漓江缓缓前行。听,远处传来了什么?

白板出示画面,教师介绍对歌:一问一答地对唱,壮族、苗族、瑶族、土家族、侗族这些地处我国南方的少数民族都有对歌的风俗,其中以广西三月三对歌节最为盛行。

广西,这里有一种美丽的树,听听它的自我介绍吧(利用白板软件播放对歌视频,学生聆听榕树的自述,教师通过白板显示中国地图,并让学生与白板交互,用“放大镜”放大广西壮族自治区)。

如果你来到美丽的壮乡,爬上秀丽的山峰,站在美丽的榕树下对歌,你的心情如何?请把你的心情读进词语里。

4. 学习第四组词语

我们回到游船上,继续向前行驶,你看到江面上迎面而来的那是什么?(白板软件显示动画:人们撑着竹筏带着鸬鹚捕鱼)

漓江快游完了,你最喜欢这里的什么呢?

古今中外很多人来到桂林,都留下了自己的体会(媒体显示):

你今天也游过了桂林,你想说什么?

桂林可真美,怪不得人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啊!你知道“甲”的意思了吧?

5. 朗读背诵词串

设计意图: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是教育教学的呼唤。介绍清代书法家王元仁、开国元帅陈毅、美国总统尼克松、作家陈淼等人为桂林写下的石刻、感言、评价、诗句,既是开头故事对桂林山水赞美的延续,又用他人的感受来丰富了孩子们的体验。

(四)借助动画,巧学生字

1.《识字2》里我们一共要学会8个生字,这一课,我们先来学习2个。

2. 自己读读这2个字,等会再跟其他小朋友分享你学会了哪个字。

3. 交流

碧:书写碧的时候要注意“王”和“白”靠得紧一些。

鼻:观看“鼻”的笔顺,最下面的撇和竖不能出头。

设计意图:“碧”笔画多,但识记并不困难,教师引入一个情境,提示学生“白”和“王”两个部件要写得紧凑些。“鼻”最下面的撇和竖容易出头,在观看动画演示笔顺的基础上,教师邀请学生在白板上突出显示笔画,引起学生注意,增强记忆效果。

4. 写字

学生书写,教师用智能手机拍摄并通过USB接口传输到白板软件中的“资源浏览器”,再拖动到白板课件的活动挂图中进行即时点评。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练习或检测的结果实拍下来,作为生成性教学资源,再利用交互白板的资源管理功能进行展评,使得课堂教学中学生成果的共享与评价更加方便,有利于激发学生体验成功。

摘要:《识字2》是一篇优美的风景词串韵文,12个词语围绕“桂林山水”这一主题展开,整体背景是清澈的漓江水铺开了画的长卷,再现了特有的壮乡风情。针对学生对南国风光体验不足的问题,借助电子白板这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其灵活隐藏、动态演示、交互快捷等特点,引领学生进入优美意境,诵读品味、读中想象,受到美的熏陶,丰富知识,学习语言运用。

《识字7》(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教学设计 识字写字 字源 自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1-008

【教学目标】

1. 会读“竿、啦、还、缺、黑、你、吧”七个二类字,会写“羊、犬、草”三个一类字。

2. 学习从字源出发学习生字的方法。

3.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教学重难点】

1. 会读“竿、啦、还、缺、黑、你、吧”七个二类字,会写“羊、犬、草”三个一类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小儿歌。

【教学准备】

1. 查找“马、羊、犬、牧”的相关信息。

2.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牧民在大草原放牧的视频。

2.请学生说说:从刚才的视频中,自己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教师小结:真是一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游牧美景。今天我们要从中学几个生字。

【设计意图:动态的视频最能吸引低年级学生的视线。运用视频导入,为本次识字教学创设了一个大草原的情景,使学生的学习不是呆板的,而是鲜活的。同时,视频的主题与本课识字内容相符,为学生的学做了厚实的铺垫。】

二、古今结合,字源识字

(一)学习象形字“马、羊、犬”

1.出示“马”“羊”的古体:。这两个字我们在《认一认2》和《认一认4》中学过,你还记得吗?

2.请学生指读,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认出这两个字的。

(在学生说话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他们把话说具体。如,什么笔画像牲畜的什么部位等)

3.你都知道什么马?什么羊?(预设:千里马、赤兔马;白马、黑马、枣红马;山羊、绵羊、羚羊,喜羊羊……)说得好的小朋友奖励读相应的字。

3. 我再来认识一种动物(出示:),猜猜它是什么动物。

4. 出示字形演变过程:

5. 猜出它是什么动物了吗?(学生能说出来,教师就表扬;不能说出来,就出示“狗”字)

6. 指读“犬”。“犬”就是狗,我们在《认一认2》中曾经学过“狗”字。

7. 你认识那些字和“犬”字很像?(预设:太、大)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犬”字?(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点”的位置记牢,如,点像尖尖的狗牙,点像嗅觉灵敏的狗鼻子等)

8. 在生活中,你知道有哪些类犬?(预设:警犬、导盲犬、牧羊犬……)奖励说得好的学生指读“犬”字。

9. 表扬说得好的学生:小朋友的眼睛可真亮,一下子就发现了这些牲畜的特点。古人和大家一样,根据它们的样子画了下来,并逐渐演变成了我们看到的字,这样的字叫做象形字。

10. 开火车读好“马、羊、犬”。

(二)学习会意字“牧”

1.出示图片:

2.说说图上画了什么。(预设:一只手里拿个根小棒,要去打牛;一个人拿了棒,准备放牛……)

4.再出示。找到哪个部分是“牛”,哪个部分是“手”,哪个部分是“小棒”了吗?

5.教师一边指着字中相应的部分,边说:这只手拿根棒,准备放牛;在古时候,放牛就叫“牧”。

6.出示“牧”字,指读,开火车读。最后强调:“牧”的意思就是放牛。

7.谁能给“牧”字找找朋友?(扩词预设:放牧、牧牛、牧草、牧场、游牧……)

【设计意图:天津师范大学田本娜教授曾说:“在识字教学中充分运用汉字构字规律,就会大降低汉字教学的难度。”课文首先出现了四幅实物图,四个古体字和四个楷体字。编者暗示了教者可以从字源入手,帮助学生从文化本源上理解字义,从而识字。同时,识字时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从已知的走向未知的,由简单的过渡到较难得,也为低年级儿童的识字创设坡度。】

三、顺学而导,初感儿歌

1.有个小朋友很羡慕牧民,他也想放牧。看,他来了。出示书本图片:

2.教师拿出“马、羊、犬”的生字卡片,请学生上来贴在图片的相应位置上。

3.“马”字该贴在哪里呢?(预设:贴在小朋友骑的竹竿上。如果学生没贴出来,教师给出答案)这个小朋友把竹竿当马骑,我们把这根竹竿称为“竹马”。

4.小朋友骑着竹马,为我们带来了一首儿歌。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5.学生自读课文。

6.检查字词读音。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gān la hái quē hēi nǐ ba

竿 啦 还 缺 黑 你 吧

zhú cǎo dì

竹 草 地

(2)指名读,相机正音。注意“啦”和“吧”的轻声,“你”不要读成“lǐ”。“竹”是翘舌音,“草”是平舌音。

(3)去掉拼音读词语。

(3)开火车读。

7.儿歌共有几句话?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预设:共有两句。根据句号和感叹号看出来)

8.逐句学习。

(1)请学生朗读第一句。

(2)正音,注意“的”和“啦”是轻声。

(3)读了这一句,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如:谁在哪里干什么)

(4)请学生朗读第二句。

(5)理解“缺”,就是少的意思。

(6)教师指导朗读长句的节奏,必要时范读:

还缺∕一条∕牧羊犬,

小黑∕小黑∕你来吧!

(7)读了这一句,你知道了什么?

9. 指名读整首儿歌:哪位读书小能手能把儿歌完整地读好?

10.齐读儿歌:多么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呀,让我们一起来把这首儿歌读好。

【设计意图:识字是读好儿歌的基础,学生自学也是教师引导的前提。因此,本设计本着“先学后教,顺学而导”的原则,让学生灵活自主地学习儿歌,教师仅在重难点处作点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四、群组认知,练写生字

1.课文读好了,让我们请出这节课要写的生字宝宝。出示:羊、犬、草。

2.你还记得它们吗?开火车,读好生字。

3.仔细观察这三个字,看看它们中都有共同的一个笔画。(预设:横画,长横)

4.在这三个字中,横画很重要,重要的笔画叫“主笔”。让我们来一一写好它们:

(1)教师范写“羊”:三横长短不一,但间距相等。最后一笔最长,稳稳地托住上面两横,竖在竖中线。

(2)教师范写“犬”:先写一个大,横画中等长,撇捺要伸展,点在右上方。

(3)教师范写“草”:扁扁草字头,下面一个早。两根长横画,下面横最长。

5.学生书写。

(1)复习正确的书写姿势:身正、肩平、臂开、足安,“一拳、一尺、一寸”要做到。

(2)描红,临写。

6.实物投影出示学生作业,反馈评价。

【设计意图: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寻找共同的规律,写好不同的汉字”正是本设计培养学生读帖本领、掌握书写技能的重要任务。同时,一年级正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教师一定要保证每个学生在正确的书写姿势下写好每一个汉字。】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识字一第一课时 篇4

教学设计

一、活动导入

1.师: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大家做个游戏,你们想玩吗?(想)老师说一个字,同学们要说出和它意思相对的字,例如老师说“我说上”,同学们就要说“我对下”,你们明白了吗? 师:我说上。生:我对下。师:我说左。生:我对右。师:我说长。生:我对短。

师:简单吗?(简单)那我要加大难度了,准备好了吗? 师:我说云。生:我对雨。师:我说雪。生:我对风。师:我说山青。生:我对水秀。师:我说柳绿。生:我对桃红。

师:同学们,这个游戏好玩吗?这个游戏就是对对子。

课件出示“对子”解释。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对子歌,课题是《6.对子歌》(板书课题),学生气度课题两遍。

二、初度课文

1.同学们,这篇韵文中描写了许许多多大自然美丽的景色,你们想读吗?(想)但是在读之前,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如果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你该怎么办呢?(求助生字头上的拼音、请教同桌或老师)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3.大屏出示韵文,学生观察,有什么发现?(红色的字是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三、整体感知生字 1.大屏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带拼音的生字。看来生字宝宝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交朋友了。学生自由读生字。

2.选三名小老师领读生字,一人领读一行,期间,教师对个别生字正音、强调,进行评价。(晨是前鼻音)

3.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想一想),最后提出字谜:十月十日,猜一个今天要学的生字。(朝)4.它也是一个多音字,预习的时候发现了吗?大屏出示多音字“朝”的两个读音和组词,学生读。

5.去掉生字宝宝头上的帽子你还认识它们吗?(学生开火车读去掉拼音的生字)

6.同学们,这么多生字宝宝,让人眼花缭乱,谁有好办法给它们排排队、分分类呢?用什么方法分类呢?(按照结构分类)

7.学生汇报,教师大屏出示“独体字、全包围结构、上下结构、左右结构”

四、学写生字

1.左右结构的字里有两个是今天我们要学写的生字,你发现了吗?(凉和细)

2.出示“凉”,学生组词,观察“凉”在田字格的位置并汇报。3.教师范写“凉”,学生仔细观察。

4.出示“细”,学生组词,观察“细”在田字格的位置并汇报。5.教师范写“细”,学生仔细观察。6.学生在书上描红一遍写两遍。

7.学生自主评价同桌的字。(同桌的字怎么样,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五、课堂小结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韵文的题目是《古对今》,它是一首对子歌,对子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节奏感很强,谁有好办法让我们读出它的节奏感呢?(拍手读)

2.那就让我们试试一边拍手一边读吧!(师生一起拍手读)3.这篇韵文给我们介绍了许许多多大自然美丽的景色,我们下节课再进入到课文,细细品味吧!

板书设计:

6.古对今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识字一第一课时 篇5

学习目标:

1、会认“雾、霜、朝、霞”等13个生字,会写“秀、香、”2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搜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教学重点:读准字音,识记字形,朗读课文。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图片、课件、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瞧,我们的家有多美!(展示图片,出示与课文相关的优美的大自然景物图片)

2、让我们一起走进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大自然。)(学生观看图片)说说看,你们看到了什么?生回答。引导学生观察说说画面的景色。(作为简短的过渡,不能浪费时间过多。)

过渡:大自然是我们美丽的家,在这个家园里有美丽的自然景色、各种花草树木和可爱的小动物们,我们都非常喜爱她。一位作家把这些美丽的景色写成了对子歌,板书:对子歌 就在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里。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你们想读吗?好!我们做好读书的准备,读之前老师有个问题请教同学们:读的时候遇到困难怎么办?就像大家所说的遇到不认识的字动手画一画,或请拼音宝宝帮帮忙,也可以问你的小伙伴或老师。那你们就快快开始吧!老师给予指导。

2、读得可真投入啊!现在生字宝宝从课文里跳出来,要和我们打招呼,你认识他们吗?读读看,看你认识了谁?学生自由读大屏幕上的生字。请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

3、你觉得哪些字难读,想提醒大家注意?学生举手说。生:霜是三拼音,朝是多音字。全班齐读:“霜 蜂”拼读。

4、小组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生字。

5、你发现了吗?这几个宝宝有共同的特点,出示图片上结构相同 的生字,让学生观察并说说共同点,以识记生字字形。

总结:

霜,雾,雪。霞,都是雨字头 李,桃,柳,香,秀,都是木字旁 蝶,蜂都是虫字旁

6、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子记住了这些生字宝宝,如果我把它们放在别的地方你们还认识吗?出示生字词语。齐读,有不懂的地方吗?

如:晨雾,白霜,等

三、再读课文,理解对子的特点

1、生字宝宝很调皮,生字宝宝又藏到课文了,你还认识他们吗?赶紧读读课文,对照图画想一想,相信我们的眼前会出现美丽的景色。出示课件上的课文,让学生自由读。

2、刚才小朋友读了课文,谁能勇敢的站起来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3人分小节读)评:谁读得最好?(请同学做小评委)学生读完后,正音:难读的生字

3、通过读课文,你们发现对子歌有怎样的特点呢?? 眼睛看大屏幕齐读。(字数相同,每句短语都含有一组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或词语)每一句都有,每一句的词是一个对一个,两个对两个,词语的意思相近或相反。、我们在朗读对子时要注意节奏,不要拖长。老师和大家对着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还想这样读吗?

5、我们要加快节奏,我们拍手读读对子吧!.我们班的小朋友就是能干,四、书写练习

1、这群生字宝宝又也出来了,(出示生字)我们也跟他们打招呼?齐读,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吗?这里也有一些样子长得很象的宝宝,谁能找到?(秀、和)他们都有相同的什么,什么不同?

生:有相同的偏旁,结构不同。

2、书写指导:秀、和

A请大家仔细观察,写禾字头和禾字旁有什么不同?你有新发现吗?(禾子头;上下结构,写得比较宽扁;和字旁写得比较瘦长)

B师范写“和、秀”,提醒和 禾字旁很懂得谦让,要不然两撇都那么长,就会打架了,这样一让,这个字就更好看了。要写得紧凑。

C“秀”重点指导“禾字头”:写得扁一些;撇和捺尽量舒展,要盖住下面部分。

D学生自由练写。教师巡视指导,写完的同桌互相看一看,看他的字写得好就给他画个五角星,如果有错误就帮他指正一下。

五、作业

今天我们的收获真大,认识了13个生字,会写2个字,还学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对子歌。其实呀只要你善于观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你会发现更多有趣的对子。

1.背一背对子歌给爸爸妈妈听。

2.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词语可以对对子?下一节课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找的多。

板书设计:

小黑板上 秀,和的书写指导 《识字3》教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雾、霜、朝、霞”等13个生字,会写“语、千、李、香”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加深对对子歌的认识,具有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重点:读准字音,识记字形,朗读课文。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对子歌,导入新课

学生一起齐背课文。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对子歌,继续学习《识字三》,加深对对子歌的认识。

二、研读课文,随文识字 1.研读第一小节。

(1)齐读第一小节。(注意对子歌的节奏)(2)指生读“云对雾,雪对霜”。

A:这里有课文的两个生字,带拼音连读两遍。请小老师带读。B:去掉拼音,你还能读出来吗?仔细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是雨字头呢?你怎么记住这两个字?(音形义)

C: 生活中你见过“雾”吗?简单描述一下。

D:课件,理解“霜”。你看到霜是什么样的?对,深秋季节,我们在上学的路上经常看到的白白的,亮亮的东西就是“霜”。

E:让我们饱含自己的理解再读“云对雾”“雪对霜”。(3)指生读“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A:这里有课文的三个生字,(课件出示。)带拼音连读两遍。B:去掉拼音,谁来读?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三个字?

C: 你见过“朝霞”吗?看课件,“朝霞”“朝阳”“晚霞”“夕阳”。D:多么美丽的自然景观,谁来读读第一小节,读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去掉一个“对”字,“和风细雨”是一个成语,再读一遍成语。

2.研读第二小节。

(1)看同学们读得这么棒,老师奖励大家再欣赏几幅美景。(2)多么美丽的景色,你们听。师读第二小节。

A:这里有课文的有两个生字,(课件出示)带拼音连读两遍。B:去掉拼音,每个字读两遍试一试。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两个个字?同桌之间商量一下。

C: 比较“蝶、蜂”字形的异同;用这些生字分别组词或说话;猜字游戏:王先生和白先生同坐一块石头上——“碧”……)什么是“碧野”?简单描述一下。

D:(课件:出示碧野图。同学们看,一望无际碧绿的麦田,这就是“碧绿的田野” ——“碧野”。上面是蓝蓝的天空,下面是碧绿的田野这就是“蓝天对碧野”,去掉“对”字,这个成语是“蓝天碧野”。再看这幅图片,猜猜,它展示的是“什么对什么”? 生答。

看到这万紫千红的景色,你想说什么?

E:指名多个学生带着喜爱之情读读第二小节,互评读得怎么样。小结:一边读一遍想象画面就能读得入情入境。

3.研读第三小节。

(1)听同学们读的这么好,又有一些图片要跟我们交朋友了。(2)这么优美的景色,你能不能用课文中的对子歌展示出来?看谁预习课文最用心。(指名读出文中的对子)

(3)真是用心学习的好孩子。A:这里有课文的三个生字,带拼音连读两遍。

B:去掉拼音,你还能读出来吗?你怎么记住这三个字? C: 课件,山也青绿,水也秀美,猜一猜这就是什么对什么? 出示下一幅:你看到了什么景色?“鸟儿在歌唱,花儿在开放”这又是什么对什么?看到这优美的画面,老师仿佛都被陶醉了,我们一起再读第三小节,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三、回归整体,指导书写

1.课文学到这儿,生字宝宝就要和我们说再见了,让我们再跟它们打个招呼吧!学习生字,光记住它们的名字可不行,还要学习写一写,这节课我们再来学写其他四个字。

2.书写指导。自己观察课本,集体交流应该注意的事项,互相提醒,达成共识。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检查。

4.写完的同桌互相看一看,看他的字写得好就给他画个五角星,如果有错误就帮他指正一下。?

四、作业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对对子歌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借助对子歌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还学会了许多识字方法,课下希望大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认识更多的字。

五、结束

让我们读着对字歌结束今天的课程。长对短,方对圆,黑夜对白天。

黑对白,红对绿,山川对河流。

梨对桃,杏对枣,苹果对香蕉。猪对牛,兔对猴,花猫对黄狗。

板书设计

识字3 长对短,方对圆,黑夜对白天。

黑对白,红对绿,山川对河流。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识字一第一课时 篇6

《识字8》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识字课文,本课是形声字归类识字。插图中的卡片“包”、“火”、“艹”、“”、“氵”通过组合拼图具体地告诉学生,“包”字可以分别与“火”、“艹”、“”、“氵”4个偏旁组成新字。接着是一组“包”为声旁的形声字及其组成的词语,学生理解字义,区别字形,防止混淆,提高识字效率。儿歌中的一些生字就是从该组形声字中选取的。这就为学生识字、理解字义提供了语言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识字效果。

设计理念: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我采用了“以学定教,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以学生的学情为依托,注重课堂生成,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兴趣,使学生爱学;营造氛围,使学生投入地学;给出足够的时间,使每个学生扎扎实实地学;适当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探究中互相启发,互动地学。顺学而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用自己的脑去思考,自己的嘴去表达,自己的手去练写。把“教”的过程变成“学”的过程,教师由“教”变成“导”。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鲜活的生命力,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优化发展。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学会3个生字,借助习字格把握生字的关键笔画和间架结构,并能规范、端正地书写。

2.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展开想象读好韵文。

3.知道与“包”有关的生字,都有“包”“裹”的意思;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和特点,感受汉字之美之神奇。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3个生字,并能在田字格里规范、端正地书写。

2.进一步了解形声字构字规律和特点,感受汉字之美之神奇。

教学准备:

课件、磁性田字格、习字纸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喜欢玩游戏吗?老师想和大家玩个字谜游戏,好吗?听仔细咯!

第一则:有手能描红,有口喵喵叫,有眼能瞄准,有铁船停牢。(苗)

第二则:有水能吐泡泡,有火能放大炮,有手可以拥抱,有食肚子饱饱。(包)

2.“包”是今天要学的生字,你们竟然都能猜出来,真了不起!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识字8》,伸出手指,跟老师写课题。

二、以学定教,学会写“包”

你在哪儿见过“包”?

会写这个字的举手!好,拿出习字纸,在上面这个田字格里写一个“包”字。写之前注意: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做到三个一。

生写字,师巡视指导。

1.展示作业,交流、指导。

我们来看看这个同学的字,写的对吗?(真不简单啊,还没学过就会写了!)

2.字理探究,学会写“包”。

(1)想写好“包”,我们先要了解它,这是“包”的古文字,猜猜看,它像什么?

对!最初这个字表示妈妈的肚子包着胎儿,意思是“包着”、“裹着”。演变至今,它有好几种意思了,你能用“包”组个词吗?

预设:背包、面包等

师:字典上,“包”有10种意思呢,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去查一查吧!

(2)课件出示:田字格里的“包”

想把“包”字写好,要注意什么?仔细观察!

(3)课件出示:“包”关键笔画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梳理出几个关键点:横折钩,竖弯钩,“巳”封口,下钩包上钩。

想把“包”字写的美观,必须把横折钩和竖弯钩写好,这两个笔画我们在一年级已经学过了。(相机巩固横折钩,竖弯钩)

(3)师边板书边说:写好这两个笔画,再写“包”就容易多了。横折钩短,折笔微转向下行,顿笔转弯钩出尖,“巳”字要封口,注意要写的半藏半露,(写到竖弯钩时)弯处慢拐半圆圈,下钩包上钩。

3.再次练写,呈现学生的成长过程。

请刚才这位同学上来,再次展示你的字。

看,哪里进步了?(学生有不足之处,相机纠正)

正确:两颗星,端正:两颗星,美观:再加一颗星,老师送你五颗星。

请同学们学着老师的样子,给自己打分。

三、走进文本,快乐识写

(一)整体感知,寓识于读

请坐正,打开课本,翻到《识字8》,自由读读韵文。

1.出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词语,读顺儿歌。

2.运用多种朗读形式,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检查词语时:指名2个,开火车读,齐读。

3.词语读得正确,韵文就会读得好。

检查韵文时:指名2个,分男女生读。

(二)快乐拼字,趣中识字。

读完韵文,让我们来做个拼字游戏吧!“包”可以和很多偏旁组成新字,谁愿意上来?

发卡片时,师指着印有偏旁的卡片问:这是 ?谁要?

老师先做个示范:我是“扌”,我和“包”组成“抱”,拥抱(做拥抱学生的`动作)。谁接着来?

看,多有意思啊,不同的偏旁和“包”组合在一起,就表示不同的意思,我们的汉字真是太神奇了!

(三)集中练字,方法归类

游戏中,我们认识了“饱”和“泡”,当“包”和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的时候,“包”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有什么不一样变化吗?

课件出示: 饱 泡

1.咱们中国的汉字也有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让,你们瞧,在“饱”字中,因为食字旁是个比较宽的偏旁,所以“包”字很有礼貌地让到了竖中线的右边去了,而在“泡”中,三点水比较瘦窄,“包”字也就跨过了竖中线,占了田字格的大部分位置。

2.这两个字写好也有一个小秘诀——对对齐。师边板书边说:“饱”,左右横画对对齐;“泡”,左点右横对对齐。

3.打开习字纸,描一个,写一个。写字之前请注意,头正身直臂开足安,还要做到三个一。

4.展示评价

(四)感情朗读

瞧,多么美的荷花池呀!谁来说说这幅图?

课本里把这么美的画面编成了一首优美的儿歌,美美地读一读,请你来!(指名2人,齐读)

好美呀,配上音乐跟着我,动起来!

表演读:配乐,根据课文内容,边做动作边朗诵。

四、巧设练习,夯实读写。

1.池塘里呀,真热闹,还有哪些小动物在干什么呢?

先自由读读儿歌。

出示:

小螃蟹,吹口哨,没有声音,光有。

小青蛙,吃得,在荷叶里睡大觉!

2.再填一填,学生填写作业纸。

3.展示作业。

哇,全部填对了,字写的又非常美观,大家给他几颗星?对照一下,和你的一样吗?有错的,请改过来!

4.齐读。

五、课堂小结

我们中国汉字里,就有一类像“包”这样的字,和不同的偏旁组合在一起,表示不同的意思。你们回家可以找一找。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谢谢同学们!

板书设计:

识字8

饱 ?乚

【二年级《识字8》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识字8》 教学设计

2.《识字8》教学设计

3.《识字8》优秀教学设计

4.《识字8》语文精品教学设计

5.《识字8》教学设计方案

6.《识字4》二年级语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7.识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的内容

8.识字3小学语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识字一第一课时 篇7

选自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设计意图:

识记生字是低段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在第一课时。本课时设计,围绕识“字”于“文”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明字理”“识汉字”“促阅读”“知文意”。并通过写字指导,培养学生的书写技能,有效落实课时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会写4个字、1个词。同时习得识字、写字的方法,重点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2.学习并积累词语,如“赔着笑脸”“眼珠一转”等。借助课文插图、联系上下文及生活经验,理解积累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识写生字。

教学难点:

多种渠道积累词语,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教学过程:

一、质疑课题,引发期待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两位主人公。瞧,他来了!一位是(贴图:狐狸)谁来说说狐狸的样子?狐狸是一种小动物,所以“狐狸”两个字左边都是反犬旁,“狸”单独读第二声,在这个词里读轻声。(板书:“狐狸”,部首用红色笔书写)

2.我们再热情地请出另一位主人公(贴图:乌鸦),乌鸦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板书:乌鸦,书空“乌”字)

3.这个故事的题目就是由这两位主人公的名字组合而成的。(齐读课题)

4.小朋友,结合画面,猜一猜他们俩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

【评析】学贵有疑。教学伊始,教师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过渡:狐狸和乌鸦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答案就在文中,请小朋友把书翻到第68页。

(一)读书小提示

1. 标自然段序号,在生词下面画横线。

2.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 注意课文中带“一”字的词语。

(二)检查读书情况,把握教学起点

出示带“一”字的词语,指导读准“一”的变调。

一棵树 一开口 看了一眼 一溜烟

一片肉眼珠一转

“一”在第一行词语中,都读第四声;在第二行中,读第二声。“一”字在不同的词语中,读音会有变化哟!(提醒学生标上不同声调)

【评析】此处教学,只抓住带有“一”字的词语进行辨读、强化,突出重点。

(三)整体感知:狐狸和乌鸦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出示填空:狐狸看见乌鸦_________,就想_________,结果_________。

【评析】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从低年级教学就要渗透,而不要等到高年级再培养。教师通过铺设语言的引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表达,顺学而导,让学生自然地攀上了“概括内容”的桥身。

三、再读课文,随文识字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这个故事是怎样开始的?谁愿意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1. 相机出示:一棵大树

(1)“棵”字由哪两部分组成?

(2)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还学过一颗星星的颗(果和页),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比较字形和意思的不同。

依次出示:一棵小草、一棵大树(词语和画面)

一颗星星、几颗珠子(词语和画面)

过渡:狐狸来到一棵大树下,他看见谁了?(乌鸦)乌鸦运气真好!嘴里叼着一片肉。

2. 相机出示:叼着一片肉

(1)这两个生字被老师请到田字格当中了。(出示:叼肉)

(2)指导识写“叼”“肉”“脸”。

叼:乌鸦“叼着肉”就是把肉怎么样?

看图讲解:看,食物一半在嘴里一半在外面,这就叫做“叼”。因为“叼”和嘴巴有关系,所以左边是什么旁?右边最后一笔是“提”。(让学生书空练习)

肉:你喜欢吃肉吗?(鸡肉、牛肉、猪肉……)古时候的肉是这样写的。(出示:)

仔细看看和肉像吗?经过人们的加工改造,最后“肉”字写成了现在的样子(出示“肉”),和古文字比一比,哪儿像?(出示:→肉)

原来“肉”字是我们的祖先照着肉的样子画下来的象形字哟。

脸:课文中还有一个生字里藏有“肉”的字。(出示:脸)

能找到哪部分表示“肉”吗?脸是人身体中的一部分,因此在这个字中,“月”字旁和肉有关系,是“肉月旁”。想一想,我们身体还有哪些部位的用字也是“肉月旁”?(肚、腿、脚……)

过渡:狐狸看见乌鸦嘴里叼的肉,馋得直流口水。

3. 相机出示:馋得直流口水

(1)口水流到哪里呢?在这个字上能找到吗?(把下面的两点描红了)

(2)肉红通通的,确实叫人眼馋啊!此时,狐狸会想些什么呢?猜猜看!

【评析】此环节教学,老师巧妙设境,依本溯源,将识字寓于故事、情境、意义之中,让每一个汉字都稳稳地扎根在民族智慧的土壤之中,彰显了汉字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学习二至四自然段

过渡:狐狸馋得直流口水,他为了吃到那片肉,会想些什么办法呢?

要求:请小朋友从二至四自然段中找到狐狸说的话认真读一读,并用“———”画出来。

1. 狐狸对乌鸦说了几次话?(3次)

2. 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词卡:眼珠一转

提醒:“转”是多音字,这儿读第四声,识写“转”。书空练习,注意右边的第三画是“竖折折”。

(2)谁来表演一下狐狸“眼珠一转”的样子?哟,真是一只()的狐狸!

(3)指导读出讨好语气的对话:亲爱的乌鸦,您好吗?

3. 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词卡:赔着笑脸

(1)(认识“贝”字旁):“贝”字旁和钱、财有关系。

(2)扩词练习:损坏了别人的东西,要———赔钱;对别人犯了错,要———赔礼;你还知道赔什么?

(3)表演:赔着笑脸。

(4)理解:这种笑不是真笑而是皮笑肉不笑,假惺惺地笑。

(2)思考:什么情况下才要“赔”呢?狐狸为什么要向乌鸦赔着笑脸?

(3)教师范读: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

(4)学生朗读。

4. 学习第四自然段。

(1)问候之后,狐狸是怎么进一步夸他的?(夸羽毛漂亮),乌鸦的羽毛真的漂亮吗?(出示图片比较:麻雀乌鸦)

(2)既然不好看,狐狸为什么还要夸他呢?

(3)是啊,一定要乌鸦开口!谁能读得让乌鸦动心。

(三)学习五至六自然段

1. 如果你是乌鸦,狐狸这样夸赞你,你会怎么样呢?

2. 那乌鸦这次的反应如何呢?(齐读第五自然段)

3. 出示词卡:一溜烟

刚才我们见过这个词。“溜”是个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读一声,“溜冰”的“溜”。

4. 从这个词语可以看出狐狸跑得怎么样?

【评析】在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巧妙地将识字、学词、积累感悟、朗读融为一体,水乳交融,体现了语言文字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特点,也增强了课堂的容量与张力。

四、对照板书,梳理脉络

请小朋友们看黑板,我们一起讲讲故事的大概内容。

“狐狸在____看见____叼____,馋____,他____一转____赔着____摇摇尾巴,乌鸦____得意____,狐狸____”。

【评析】教师利用图文并茂的板书,形象地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反馈性的梳理概括,使得学生对故事有了直观感知,再次体现了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字

1.复现词语。

老师想和小朋友做个游戏,读词语,在心里默默地读,不出声音。如果你会读了,就朝老师点头微笑;如果不会读,可以到生字表中看一看。

2.开火车读词。

直流口水眼珠一转没有回答赔着笑脸摇摇尾巴唱了起来

3.指导写字:刚(左宽右窄)

(1)做写字操。(2)学生写字,强化正确的姿势。(3)反馈,欣赏评价。

【评析】识字写字是二年级教学的重头戏。此环节先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巩固了本课的生字新词。在指导书写时,注意引导学生读帖、描红、临帖,习得写法,并付诸实践,促进了书写任务的扎实落实。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识字一第一课时 篇8

本课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课由八个四字词语组成,左边四个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神话,右边四个展示的是现代科学成就的伟大。课后“我会认”中有9个字,“我会写”中有6个字,“运”“航”“舰”是已经会认的字,“卫”“宇”“宙”是本课要掌握的生字。这些生字让学生回忆并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去识记,较难的字“射、箭”则由教师引领,通过做动作、看图片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我会读”中的两个句子既复习了词语,又进行了“……是……,……也是……”的句型训练。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看图片、析字理、运用对比法等方法,正确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卫、运”两个生字。

2.通过联系生活、朗读识记和多次复现等,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通过交流,开始关注科学,有主动阅读中国神话故事、了解当今科技成果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讲故事、看图片、析字理等方法,能正确认识并书写本课的生字,能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让学生在课前了解四个神话故事及当代的先进的科学技术。

教学过程:

一、揭题,初读

1.师生一起板书课题,齐读。

2.请小朋友读这一课八个四字词语,碰到不认识的字请小树叶帮忙。

3.左右两组词语有什么不一样?(第一组都是古代神话故事,第二组都是当今科技成果。板书:古代神话故事,当今科技)

二、学习四个神话故事词语

1.我们先来学习四个神话故事的词语,请小朋友读准字音。出示嫦娥奔月图,组词,说一句话。

2.再齐读这四个词,这四个词里藏着好多秘密,你发现了

什么?

預设(1):都有一个神话人物名字,用“_____”画出四个神话人物名字。“嫦娥”“女娲”中“嫦娥”“娲”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女字旁),追问:为什么是女字旁?

预设(2):第三个字都是动词,用“·”圈出来。“射”怎么记?(做动作)

3.老师讲《精卫填海》的故事,思考:你最佩服精卫的什么?

你还了解哪些神话故事?

后羿能把天上的太阳射下来,小小的精卫鸟能把大海填平,嫦娥可以飞到月亮上去,女娲竟然能把天上的大窟窿补上。你觉得这些神话怎么样啊?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这组词。

4.出示“嫦娥奔月是神话故事,女娲补天也是神话故事。_____是神话故事_____也是神话故事”进行说话训练。

三、学习当今科技成果词语

1.这些神话故事寄托了古人对自然的无限向往,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上天入海的愿望实现了。出示“神舟九号”是载人宇宙飞船图片,小朋友这是什么?

介绍神舟九号是载人宇宙飞船。“载”是多音字,出示组词让学生读,“载”跟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字长得特像?

2.人类自从有了运载火箭后,就可以向太空发射人造卫星,你了解有哪些方面的人造卫星?(讨论)出示“_____是人造卫星,____也是人造卫星”进行说话训练。

四、“卫、运”生字教学

1.“我会写”中“卫”字,小朋友发现了什么?(横折钩的“钩”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范写,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2.“运”字,小朋友发现了什么?先写“云”,范写(走之儿由三笔组成,横折折撇重点跟写)。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识字一第一课时 篇9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字词,会写“朵”和“机”。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水珠、蜻蜓、青蛙和小鱼快乐的心情,感受充满情趣的夏天。

教具:幻灯片、多媒体课件、大荷叶、字词卡(制成荷叶状)、一盆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幻灯片)师:一个炎热的夏天,有三个小朋友来到池塘边,你猜一猜,他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先分说,再指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2.教师引导:(手拿大荷叶)这是什么?生答师板书:荷叶。并指导“荷”的识记方法。师:你觉得荷叶怎么样?生自由回答。师强调:荷叶圆圆的。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第14课《荷叶圆圆》。师接着板书:圆圆。学生齐读课题,师指导读出“圆圆”的感觉。

二.,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师:第一遍读课文,有什么要求吗?请生回答。师再强调: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学生练读课文。

2.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自读、互读。

(2)请生领读。师: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自己喜欢的、读得准的词语。生领读,师相机奖励“智慧星”

(3)去掉拼音,打乱顺序认读词语,男女赛读。

(4)师生共做识字游戏“我指你读”,学生读准字音,师奖励一张荷叶字卡。

(5)教师小结,表扬、鼓励学习有进步的`学生。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第二遍读课文,我们要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师:你想请几个小朋友来读课文?生请生读。师:请你对他们提出读书建议?生答。生分读课文,师生评议,教师小结。

(3)生自由读课文,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4)合作小组用喜欢的方式来读,教师参与其中并评出“优秀合作小组”,奖励一面“小红旗”。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播放全文动画:认真看,仔细想:荷叶有哪几个小伙伴?生看,回答,师贴出荷叶词卡: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

(2)教师引导:这些小伙伴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自由读2、3、4、5自然段,分别找出小伙伴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请学生分别回答(顺序可打乱),同时演示分段动画。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读“地”,读好句子。

(3)师: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各自把荷叶当作了什么?请你选择词卡贴在相应的位置,并练习说:…把荷叶当作了…。

(4)学生质疑,分组合作学习,讨论解疑。

(5)请组长汇报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如,用动作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6)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练习读,指名读,挑战读,师生评议,教师点拨引导体会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雨儿的快乐的心情,读出快乐的语气。

(7)分角色师生合作读,(学生戴上头饰)其余学生边听、边看,还可以加上恰当的动作。

(8)小结: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带来了快乐,也会给小朋友带来快乐,你们会对荷叶说些什么?(荷叶是我的大凉帽;荷叶是我的一本古诗书……

五.写字指导:朵、机

师范写,生描写,师:仔细观察,应注意什么?生答。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识字一第一课时 篇10

教学目标:

1、多数同学能够达到比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分之一以上的同学能够达到比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用最简便易行的方法认识7个生字,达到能够组词,并能够弄懂生字所在词语的意思,会写瓦、泉、然、结、股五个生字。

3、尝试默读课文,并能够初知课文内容,知道泉水流过了哪些地方,具有哪四个基本特点?

教学重难点:

1、 如何激发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的兴趣?

2、 如何让孔欣、宋玮等几个识字水平比较差的同学当堂完成认字和写字任务?

3、 如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完成第3个教学目标。

教学课件包含主要内容:

生字,生词,疑难朗读句子,重点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简单说明先上第二单元《关爱》后上第一单元《春天的发现》的原因。

二、单元导语:

同学们我们在父母和老师的关怀下幸福成长。我们也要学会关爱别人,谁需要帮助,我们就伸出热情的手;谁需要温暖,我们就献上一颗火热的心。

你觉得我们班谁是最具有爱心的同学,为什么?(学生发言)

老师向被表扬的.同学发小纪念品,希望其他同学能够向这些同学学习。

三、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要认识一位非常热情,非常具有爱心的新朋友,你们猜他是谁?(请同学板书课题——泉水)

学习生字—泉:请同学说说如何记住这个泉?(白白的水,清清的水就是泉水。)

四、初读课文,认识一类字和二类字,理解字义,并学写三个字。

1、同位互相听读课文,发现错误及时指出,遇到不认识的字查一查书下面的小刺猬。

2、通过课件检查生字生词认读情况。

指名读。乘火车组词读。难字重点读。交流疑难字的记忆方法,如哦、股、缝、罐等。

课件内容:一、二类字单独出现,一、二类字组词出现,疑难字和形近字归类出现。练习用“清脆”口头造句。

学习书写股、腰、脆三个带有月字旁的字,要求用心写在书上。

五、朗读课文,读通顺,读连贯,读出疑问。

1、找中下游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发现问题并指导朗读疑难句子。

2、学生自由朗读并提出疑问写在书上的空白处,老师巡回检查,发现最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和最有价值的问题。

六、默读课文,书面解决两个问题:(课堂作业本)

1、泉水流过哪些地方?

2、泉水具有哪四个明显的特点?

课件出示答案,同位互批。

泉水先后流过( )、( )、( )、( )四个地方,泉水认为自己的水( )、( )、( )、( )。

七、你喜欢泉水吗?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情再把课文读一遍男生读单数自然段,女生读双数自然段。

板书设计:

6、泉水

流进山腰的水池 很多很多

流过山间的平地 很清很清

流到山坡的果园 很甜很甜

穿过静静的山谷 很美很美

课前反思:

本节课计划引导学生学习4个生字,学生先后读五遍以上课文,其中有同位互读,有分自然段个人读,有个人有感情朗读,有男女生齐读,感觉自己本节课设计的内容有些多,不知能否按计划顺利实施。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识字一第一课时 篇11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除法”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灵活并准确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和笔算知识。该单元可以分成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本节课要完成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首位能整除的) 的教学任务。重点是提高学生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能力和首位能够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和数学思维的形成。要求学生能初步运用简单的竖式除法, 解决表内除法问题;掌握除法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 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 能够针对具体问题, 解决计算和验算的方法, 理解意义。

2.丰富对乘法验算意义和相关运算性质的认知, 提高概括与归纳能力, 丰富分析、解决问题的经验。

3.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方法, 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重点难点】

重点: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首位能整除的) 的计算方法, 会运用竖式计算。

难点:认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格式, 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基本理解两种验算方法的计算原理。

【设计理念】

遵循阅读教学双向互动原则, 采用情境教学法,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突破, 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解决问题和探索算法的活动,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探索与创造的乐趣, 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掌握数学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提高认识

1. 比一比、赛一赛, 看谁说的准又快。

(多媒体出示口算题)

40里面有 () 个十, 46里面有 () 个十和 () 个一, 73里面有 () 个十和 () 个一……

设计意图:巩固二年级所学内容, 让学生在温习中进入学习状态, 通过比赛的形式激起他们的好胜心理, 产生学习的欲望。

2. 想一想、数一数, 看谁脑筋动得快。

(多媒体出图片, 设置教学情境)

猴子们一起摘了18个桃子, 如果平均分, 两只猴子可以各分得几个?3只猴子呢?想想平均分, 还有可能是几只猴子来分?

设计意图:通过教学情境的设计, 实现新旧知识的衔接, 对趣味性的题目进行探讨,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

3. 提出问题:大家是怎么想的?如果用竖式会列式计算吗?

设计意图:进一步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提出有难度的问题, 激发他们自主探索的兴趣和动力。

二、提供自主学习机会, 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1. 大家看看课文第一页的两幅图, 验证一下刚才的想法是否正确, 自己完成课本上的两个计算题。鼓励用教具来动手实践, 谈谈摆与分的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学习中有实践的机会, 从而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2. 合作交流, 互动探讨。引导学生说说40÷2与46÷2的联系和区别, 形成算法。

设计意图:加强小组合作,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加强基础训练, 夯实基础, 有利于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3. 让学生思考用竖式计算, 小组讨论方法后汇报交流, 安排学生上黑板演示, 谈笔算过程。

设计意图: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要充分发挥合作小组的作用, 让学生能够在合作中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这里老师也要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加以引导。

三、当堂巩固深化提高, 激发主动学习能力

1. 让学生完成“想想做做”1、2题, 小组合作, 检查掌握情况。

2. 指名上黑板完成拓展演练题, 相机提出有余数除法问题, 精要点拨,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后两道题。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大胆实践, 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 如果学生们能够自主解决更好, 如不能解决, 可以降低难度。

3. 自主完成想想做做4、5题, 小组交流订正, 针对第5题加强思维的拓展, 引导学生掌握简单应用题的答题步骤。

设计意图:简单应用题能够联系实际生活, 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的实际价值, 同时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答题方法。

四、点拨除法验算方法,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1. 针对第5题, 让学生思考, 自己计算的结果如何验证。指名回答, 将学生的两种验算方法板书。

设计意图:一般来说, 优秀的学生是能够掌握逆运算验证的思路的, 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尝试, 提高他们的接受能力, 有利于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

2. 让学生快速浏览第3页上例题, 提问:12、3、36在除法算式中分别是什么数?明确用商和除数相乘验算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一方法是二年级相关学习内容的加深, 算理具有一致性, 一般来说, 学生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3. (多媒体出示问题) 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的方法, 组织讨论式子21×3+2=65中各数字的意思。

设计意图:此问题是上一问题的延伸, 是对学生除法验算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4. 自主学习, 思考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 并由学生进行小结。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让他们能够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路, 当然, 这里需要老师的点拨。

五、布置作业

完成第4页“想象做做”第2题、第4题。

参考文献

[1]王凯成.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分类思想方法研究[J].陕西教育 (教学版) , 2011 (06) .

四年级下册写字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篇12

一、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厂字旁和广字旁的书写要领

2、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并能在书写过程中尝试应用。

3、认真书写例字,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

4、与同学交流写字经验,体验写字的快乐,树立写好字的信心。

二、教学过程

1、课前导入

巩固钢笔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交流以往的写字经验。

2、新课指导

书写厂字旁和广字旁时,横不要写得过长,撇都要写成长斜撇,广字旁的上点在横画中间的上方。在书写每个笔画时,都应注意起笔、运笔和收笔。

3、例字指导

厌:厂字旁的横略上扬,撇要写成长斜撇,起笔紧接与横的起笔,犬字横不宜长,撇要写成竖撇。

库:广字旁的上点在横画中间的上方,撇和横的写法与厂字旁相同。车字的第一笔要写得稍短,第三笔横稍长。

压:长字旁的横与里面的横之间布白要均匀,里面的两横要注意长短的变化。厦:里面的夏字笔画较多,书写时要控制好比例,横画间的布白要均匀。雁:里面的笔画要写得紧凑一些。

府:里面的单立人的撇为短撇,竖画要写得直挺。

三、临写

(1)仔细观察,怎样才能把字写的像字贴上一样好?

(2)先临写第一组部分字。学生评议。

(3)临写第二组字时,鼓励学生多动脑思考,巧练。

四、练习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识字一第一课时 篇13

教材简析:这是一篇选学课文。主要讲森林里的小桥给动物们带来了方便,可是暴雨冲坏了小桥后,动物们都很自私地等待别的动物来修,后来,两只大象用它们的鼻子搭成了一座象鼻桥,在这两只大象精神的感染下,动物们修建了一座新桥。故事有趣,可是篇幅较长,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读通课文就是一大难度。对于选学课文的处理,教材留给了我们老师更大的空间。在设计时更能溶入一些老师自身的东西。预设目标:学习生字:鼻、热闹、方便等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知道小桥给动物们带来了方便。预设过程:

课前谈话,激发学生发言大声。

一、导入

1、师:板书“桥”,这个字你们还认识吗?指名读,能给这个字找找朋友吗?

2、桥的朋友可真多呀!森林里也有一座奇怪的桥,叫“象鼻桥”,板书“象鼻”。齐读课题,这是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打开书161页,老师读给小朋友们听听。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提醒拿书姿势

2、小朋友们都听得入迷了,那你们也来读读这个故事吧!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会的字请拼音宝宝帮帮你。规定的时间看你能读几次,可以用手势来表示。

3、让老师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会读吗?逐一出示“热闹、方便、感动、惭愧、齐心合力”。同时注意提醒“热闹”可读轻声比较好听,“齐心合力”提醒读得整齐些。

4、词会了,那故事会读吗?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过渡:小朋友们真厉害,这么短的时间就把课文基本读正确了。小朋友们,森林里有条小河,河上有座桥,河两岸住着很多小动物,你们瞧,都有哪些呀?出示“小猴、兔子、狮子”等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

2、这些小动物们每天来来往往走过小桥,出示“来来往往”,指名读 ①像这样的词你还知道哪些? ②谁知道“来来往往”是什么意思?

③这些小动物们每天来来往往走过小桥,会做些什么事呢?发挥想象说。

书上是怎么写的?引导学生到书上找,出示“摘野果、采蘑菇、走亲戚、看朋友”,指名读,提醒轻声。老师这儿也罗列了几个,出示“捉虫子、练跑步、忙巡逻、拔萝卜” ④小动物们每天来来往往走过小桥,做着各自的事情,小桥可真给大家带来了——方便。再读“方便”一词;小桥这儿每天有这么多的动物来来往往的,可真——热闹,再读“热闹”一词,书上可比这还热闹,是怎么写的呢?出示:“可热闹啦!”对比着读,体会书中感叹句的味道。那生活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到过热闹呢?

⑤让我们连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再次体会小桥那儿的热闹。

四、小结,激起下节课的欲望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你听——播放音乐:电闪雷鸣,倾盆大雨的声音,这暴雨冲坏了小桥,没有了小桥,动物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接下来的故事又是怎么样的呢?这节课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往下学了,下课!教学反思:

课前考虑的东西很多,总想一节课下来让学生在某一方面有所提高,有所发展。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我的语文要给他们点什么呢?在这节课里我努力把我的想法,我的观念渗透其中。

一、兴趣是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的年龄小,在课堂上如果教师能想学生所想,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那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在教学时,我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用自己的语言,体态亲近学生;用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吸引学生;用男女比赛的形式来激励学生。

二、识字是首要

新教材的这种认写分离的编排,我想每一个教过一年级的老师,都会惊叹一年级孩子的识字能力。对于生字,这篇选学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样在课后罗列出本课要学的生字,那我又是如何来确定本课要学的生字的呢?其一是我自己通读全文,细心寻找出学生还没有学过的生字;其二根据本课的特点,我有意识地把本课的关键词“热闹、方便、感动、惭愧、齐心合力”作了生字来展开教学。课标中提到:一年级识字要求学生要在不同的语境中都会识字。所以在教学时,我多次出现那几个生字词,初读课文后拎出来,学到一半时又拎出来读、理解。让学生不仅会读,还体会其义。

三、语感是任务

我把培养学生的语感当成是我语文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学生的朗读水平,语感的形成这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每节课中抓住一两个点,有意识地训练,成了我每节语文课必须设计的一个环节。在这节课中,我主要是抓住了引导学生读轻声和“可热闹啦!”这句感叹句上。

上完这节课,自我感觉有在学生的参与面上还行,但在教学上,感觉点抓到了,但还不够抓得实。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识字一第一课时 篇14

语文教学过程中一篇课文的教学任务一般都要用二到三课时。于是, 老师们习惯将学生接触新的课文, 初读文本的教学称之为第一课时。阅读教育教学研究书籍和报纸杂志, 教学研究人员、专家学者既很少从理论的高度对第一课时进行分析研究, 也很少从实践操作的层面上给一线教师明确的指点。与老师们交谈, 他们要么认为第一课时难上, 没有现成的方法, 要么认为第一课时没有意思, 上不出精彩。总之, 第一课时被忽视了, 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教师对语文第一课时缺乏正确的定位和足够的重视, 简单地处理, 结果出现了越位、错位、僵化的现象。

二、三年级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真审视第一课时, 在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正确处理好第一课时能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 能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能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能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能为学生深入感悟文本铺平道路。高林生老师以及不少前辈都反复强调:第一课时, 还是应该紧抓字词的教学, 在引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 帮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学写好生字新词, 为第二课时教学做准备。我想, 这应当是我们第一课时教学的总体目标, 简单地说, 第一课时就是读书、写字, 为第二课时的教学扫清障碍。

2.三年级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三年级是个承前启后的年级,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这一特点确定这个年级语文教学的方法。既不要沿袭二年级的做法, 也不要一味追求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方法, 去攀新高。于是, 我对如何进行扎实有效的三年级第一课时教学进行了浅显的研究, 供大家探讨。三年级第一课时教学总体目标应该是: (1) 落实字词的教学, 注重教给学生方法。 (2) 在引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粗知课文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3) 学写好生字新词。 (4) 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课文的兴趣。

三、三年级第一课时教学程序

1.导入课题。有了目标的指引, 我们来探讨一下三年级第一课时的教学程序。教学是一门艺术, 课堂导入作为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称“开讲艺术”, 它有激发兴趣、沟通感情、导明方向三大功能。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 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 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 能给学生以启迪, 催人奋进。”导入常见的方式有:

(1) 质疑型。南宋时的教育家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 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教师可对学习内容进行提问, 通过设立一个疑点激发学生的思考;还可根据教材内容,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更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让学生就题目质疑。如《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放飞蜻蜓》、《争论的故事》等题目即可让学生就题质疑。

(2) 释题型。如《赶海》、《水上飞机》等课文可引导学生从分析理解课文题目入手, 由题目生发开去, 引导学生质疑。

(3) 情境型。顾名思义即创设课文情境导入, 可借助图片、多媒体、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等手段, 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课文情境 。如上《荷花》一课可用图片导入、上《西湖》一课可播放西湖的美景视频导入。

(4) 激趣型。如通过讲故事、谜语等导入。

(5) 知识型。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知识或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复习导入。对于那些社会背景距现在较远, 寓意含蓄, 学生不易理解的课文, 而了解写作背景又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可用简介背景、作者导入。如《少年王勃》、《军神》等课都适合运用这一方法。

(6) 直观型。即运用实物实景导入。这种导入方法适合于讲授直观的、能看到差别的教学内容。

(7) 直入型 , 也称开门见山导入。如教师进入课堂后就板书课题, 告诉学生今天上哪篇课文, 请打开教材多少页。这种导入可使学生思维迅速定向, 很快进入对中心问题的探求, 但启发性、趣味性不强。

导入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对于课堂教学的整体而言, 导入只是其中时间较短的一环, 导入只要言简意赅地引学生入胜, 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即可达到目的。

2.一读课文, 学习生字新词。

(1) 中年级识字要求。《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中年级识字方面的要求是:1独立识写课文生字, 能掌握大部分生字。2通过老师指导, 能够掌握难写、易错的字。3能够联系上下文、生活经验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2) 中年级识字基本步骤。针对这一要求, 同时考虑到时效性, 在学习生字新词时“以学生自学为主, 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互相取长补短, 老师讲重点难点”为指导思想, 设计了以下步骤:1学生自读课文, 在文中标出生字, 不认识的字拼读拼音或者请教周围的同学。2请学生指出需要注意的读音 (如后鼻音、翘舌音、轻声音节、多音字等) , 齐读易错的读音, 认读全部生字词。3请学生自由选择生字进行组词或造句, 鼓励学生想得越多越好, 达到运用生字、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4请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交流生字词的意思 (明白意思的说出来分享, 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讨论解决) 。5学生提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生字词的意思, 师生共同解决, 注意渗透、小结理解词语的方法 (如联系上下文、生活经验;借助工具书;近义词;反义词等) 。6学生自主识字, 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如加一加;减一减;比一比;换偏旁变新字;猜字谜等) 。7学生提出难识难写字, 教师进行范写指导。应注重三年级写字教学特点, 不需停留在一笔一画的教学, 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字的间架结构, 笔画的穿插避让, 笔画的变化。8学生描红、仿写 (注意提醒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 师生评议。

3.二读课文, 读通句子, 了解大意。

(1) 中年级阅读要求。于永正老师说过“书不读通不开讲”, 江苏省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张庆老师也严肃指出:“要强化初读, 要拿出时间让学生沉下心来读书, 要力求读进去, 读得正确、流利。提倡课文不读熟不开讲。”张老师这段话要求我们在初读时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读课文, 读得正确、流利, 要读熟。在“读通句子, 了解大意”这一环节中应尤为注意。先看《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中年级阅读方面的要求: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 精彩句段。4初步了解文章的结构, 能复述文章的内容。5能够结合学习中的问题, 有目的的搜集资料, 并尝试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

(2) 中年级识字阅读步骤。根据此要求, 我设计了以下步骤:1自由读课文, 标出自然段序号, 做到“五不”――“不读错字、不加字、不漏字、不读破句、不回读”。2逐段检查读书情况 (可用选择喜欢的自然段读、开火车读、指名读、小组读等方式) , 采用学生自评、互评、老师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是否做到“五不”;遇到长句难句要全班齐读。3默读课文, 思考全文主要写了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意在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虽然现在不要求学生分意义段, 但是对于一些写作顺序很明显的文章, 我们都会用这一方法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

(3) 如何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理清课文脉络是三年级学生的难点, 比较适合三年级的方法有:1教师分出段后, 让学生讨论分段的思路。2让学生找出比较明显的写同一内容的段落, 再进行划分。如上《哪吒闹海》一课时, 就可让学生找出哪些自然段写哪吒怎样闹海?再找出写闹海前、闹海后的自然段, 颇有“纲举目张”的效果。3教师提供各个意义段的段意或小标题, 学生找出相应的自然段。如上《荷花》这课时, 可列小标题――初闻花香、欣赏花姿、幻化荷花, 让学生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概括课文大意呢?通常有几种方法:1综合各段段意, 舍去次要内容, 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2围绕重点段的段意, 概括课文大意。3按照教师的提示, 概括课文大意。对于刚起步的三年级比较适用。4审题归纳。教师根据课题作一些提示, 从中启发学生概括课文大意。如《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这类型的课文可从题目生发问题:“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怎样发明的?”等来指导学生概括课文大意。

4.三读课文, 开动脑筋, 不懂就问。“一曲终了, 余音绕梁”, 会给人更多的艺术享受。语文第一课时在结课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疑问, 抛下话题, 启发思考, 在疑难处, 在矛盾处戛然而止, 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引起学生细读的欲望, 为第二、第三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 蓄足气势, 达到课虽下, 有意读, 味还在, 趣仍浓, 思无限的艺术效果。

四、结语

“教学有法”, 我们教学要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各种规律;“教无定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整合, 因人、因时、因地、因内容、因对象、因条件而定、而异, 希望这次探索能抛砖引玉, 启发大家思考更佳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戴宝云.实用小学语文教学90法[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1.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识字一第一课时 篇15

1、会认“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凉”“夕”“细”“语”四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激发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会认会写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激发对“对子”的兴趣。

一、复习《对韵歌》导入

1、理解“对”字

教师出示上学期所学课文《对韵歌》,同学们拍手诵读。

师:这是一首“对韵歌”,这里的“对”是什么意思?(相对,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都能用上“对”,如“黑对白”、柳绿对桃红)

2、师介绍中华特色文化--对子。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对今》这篇课文里就有许多对子,同学们想不想一起去看看?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听清字音。

2、教师领读课文,学生跟读。

3、自由读课文。

要求:

(1)大声朗读,圈画出“二线格”的生字。

(2)对于不会读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自己解决不了的,请教老师或同桌。

(3)全班齐读课文

4、学习生字词

教师出示图片,引出本课“二线格”的生字

(1)读准字音:

a.全班齐读、小老师带读等多种方式读生字。

b.学生提醒要注意的读音。

(2)识记字形

学生采用“加一加”“编故事”“猜谜语”等方式识记字形。

(3)“桃花朵朵开”游戏巩固生字。

(4)把生字送回词语朗读、去拼音朗读词语

5、齐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

教师用图片依次引出“夕”“凉”“细”“语”四个字

1.请学生分别说出四个字的结构。

2.找出压线笔和需要注意的笔画。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4.教师再次范写,学生书空。

5.学生练写,教师巡回指导。

6.展示部分作品,师生共同评议。

7.修改。

8.为生字组词。

四、课堂小结。

上一篇: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下一篇:独处的意思是什么怎么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