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悲剧英雄哈姆雷特

2024-05-26

论文——悲剧英雄哈姆雷特(通用8篇)

论文——悲剧英雄哈姆雷特 篇1

一、悲剧产生

身为王子的哈姆雷特被莎翁塑造为生命之美的典型,他热爱生命,认为:“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他年轻英俊,坚毅勇敢,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父王和母后,有着心爱的恋人奥菲利亚,可以说,他的生命正处于人生最美好的时刻。

然而,这美好的生命时光瞬息之间又消失了。宫廷一片混乱,父王奇怪地驾崩,母后改嫁新王,国外敌军压境,国内群情激愤、一触即发,而宫中却在通宵达旦地酗酒取乐,一切的一切,都在哈姆雷特年轻美好的生命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从而使他郁郁寡欢,认为人间不过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这些,已经为王子年轻的生命注入了悲剧的因素。随着老王鬼魂的出现,宫廷内幕的揭开,谋杀罪行的暴露,王子心中烈火的燃起,悲剧的帷幕拉开了„„面对阴险奸诈的新国王,哈姆雷特开始了孤身复仇的行动:为了复仇,他杀死了恋人的父亲;为了复仇,他失去了深爱的情人;为了复仇,他对软弱的母亲冷言相向;为了复仇,他忍受着失去友情的痛苦。最后,在一场血淋淋的宫廷决斗中,他虽然杀死了阴险狡诈的新王,但自己的生命也结束在这“牢狱”般的宫廷中。

二、悲剧根源

(一)悲剧性格

哈姆雷特的性格充满着复杂性,多面性和矛盾性。他拥有世俗的一切光辉的品质,如爱人奥菲利亚的赞誉“一个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的娇子;时尚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还没有说服力的话,国王和波各涅斯对他的忌惮则可显示民众对这位英武的王子的拥戴;直到变故发生前,他还有一位拥有“太阳神的毛发、天神的前额、阿波罗的身躯”“完善卓越的仪表”的堪称“世间男子汉的典范”的父亲;他还拥有一位美丽贞洁的母亲,父亲的英勇让国人骄傲,让自己自豪;父亲和母亲的爱情在他看来是那么的完美无暇; 作为丹麦的王子,他继承的不仅是丹麦的国土和臣民,还有父母的美德和国人的赞颂。这是一个完美的人。然而父亲被害,凶手竟是叔父; 母亲变节,元凶还是叔父。只要是一个正常人,就不能夸口自己还能在这样的变故中保留自己一贯的优秀品质,即使他是一个像哈姆雷特这样完美的王子———三十岁的拥有智慧的青年。

1.多疑

哈姆雷特自幼生活在一帆风顺的环境中:身份尊贵,家庭和睦美满,国家强盛。他所经历过的处境无一不是平顺的。但是在一夜之间,他所拥有的一切都遭到了全盘颠覆:父王猝死,母后改嫁,王权旁落,国外大军压境。对于一个从来不曾遭遇过什么重大挫折与坎坷境遇的年轻王子来说,没有什么比这突如其来的巨变更打击的事了。也正因为如此,哈姆雷特的忧郁本性愈发得明显了,而他性格中多疑的一面也被激发了出来,并愈演愈烈。

2.嫉恶如仇

嫉恶如仇的性格也是推动哈姆雷特人生轨迹的重要动力。在第一幕中,他气愤于母亲的朝三暮四,痛斥:“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在母亲的寝室中,他愤怒地辱骂他的叔叔是“一个杀人犯,一个恶徒,一个庸奴,一个冒充国王的丑角,一个盗国窃位的扒手。”对叔父的奢侈以及国家的陋习,他都表现得痛心疾首。他向往光明,痛恨邪恶,将所有的国仇家恨都绑在自己一个人身上,忍受所有苦难,不断挣扎前进。

3.优柔寡断

哈姆雷特虽然善于思索,但却优柔寡断,这也是他的复仇成为悲剧的原因。面对着父亲被毒杀,母亲被占有,王权被窃取,国家被觊觎的家恨国仇,哈姆雷特有强烈的复仇愿望。/

3一个复仇计划就这样演绎成了一次痛苦的思想突围。他的犹豫不只是他找不到复仇的方法时产生的心理,而且也是他感悟到人的渺小、人的不完美、人生的虚无时那迷茫和忧虑心态的外观。

4.双重矛盾性

哈姆雷特心怀理想又对现实的丑恶感到失望甚至悲观;向往人性的善又深信人自身有恶的深渊;想重整乾坤又因人性之恶的深重而感到回天无力;觉得人生无意义又对死后世界充满恐惧;爱奥菲利亚和自己的母亲,又怨恨她们的脆弱。

哈姆雷特的矛盾心理使他不得不细心考虑自己的处境,尽量用完美的方法解决。但思考太过详细继而又使他陷入矛盾之中,形成恶性循环。哈姆雷特在自己的思想怪圈中走来走去,他面对的是国仇家恨,他希望用年轻人的热血去报仇,但他作为王子,更想为了拥戴他的子民,夺回王位,创造一个太平盛世。而后者,似乎是历史给予他的使命。剧中写到“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哎,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由他的矛盾心理可见,他的复仇已经不再是武器能够解决的,他需要用政治手段夺回他的荣耀。

(二)社会环境

哈姆雷特心目中理想化的君主——老哈姆雷特突然亡故,猥琐而卑鄙的叔父克劳狄斯却登上王位;他的母亲的爱情理想又为改嫁的母亲所玷污;盛大的结婚笙乐使哈姆雷特看到了民族的致命缺陷,而老臣新贵们向新王的献媚邀宠更使哈姆雷特感受到了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仅仅这些生活的不幸、人世的苦难就已经使哈姆雷特深深地陷入悲凉、忧郁中,谁知还有更加残酷的谋杀阴谋,使哈姆雷特的信念受到致命一击。哈姆雷特的生活和思维一下子被搅乱了,曾经的生活模式和习以为常的平静生活完全被颠覆了。巨大的震惊和愤怒,使忧郁的王子从个人的痛苦中转到了更加深广的范围,使他意识到了“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这一系列社会环境都是这悲剧的根源。

1.亲情理想的破灭。

父亲死了,叔父克劳狄斯登上王位。可哈姆雷特没想到叔父竟是杀害父亲的人。父亲高贵,令人崇拜,可叔父为了王位竟谋害了他。克劳狄斯制造了老哈姆莱特被蛇螫死的假象,就此来掩盖他杀兄娶嫂的罪恶事实。这让他对所谓的亲情产生怀疑,不再相信曾经的亲人。他开始变得多疑,企图装疯逃过叔父的迫害,连带着对自己的好友也不信任。

2.爱情理想的幻灭

他无法接受母亲的背叛。父亲是一个好国王和丈夫,他深爱自己的妻子,甚至“不愿让天风吹痛了她的脸”;母亲整天小鸟依人般依偎着父亲,显得十分满足和幸福,父亲死后,她哭得像个泪人一样为父亲送葬。可是刚过了一个多月,“那流着虚伪之泪的眼睛还没有消去红肿”,她就迫不及待地“钻进乱伦的衾被”。为此,哈姆雷特愤怒地诅咒:“那不是好事,也不会有好结果”。母亲这样的爱情也影响到了哈姆雷特与奥菲利亚的爱情,他开始怀疑自己对奥菲利亚的爱情,并对奥菲利亚的爱情充满了怀疑和不信任。

这样的爱情观也摧残着他的世界观,哈姆雷特开始变得只有复仇和历史责任,没有了爱的人生同时也导致了悲剧的命运的结局。

三、悲剧英雄

虽然,哈姆雷特的性格是矛盾的是双重的,但是在我心中,哈姆雷特依然是那个才智过人,内心深处的善良未曾泯灭的高贵的王子!对于那些奉命想从他口中套出他癫狂的真相的侍卫,他采取的是智斗,用亦真亦假的话混乱他们的视听。对于奥菲利亚,虽然他残忍的利用奥菲利亚的爱情,使它成为自己装疯的工具; 而在奥菲利亚的葬礼上,意识到爱情的失去的哈姆雷特抑制不住不禁的悲伤而泄漏了自己的行踪。他的感情并非作假,只是他身上/ 3

背负的仇恨不允许他去爱吧。他勇敢,卤莽,却单纯得让人感动。母亲的变节甚至比父亲的死亡还让他难过,母亲的容颜和话语,在他看来,是为了掩藏里面那个丑陋和恐惧的灵魂; 但是他宁愿“用利剑一般的词语刺伤她的心”,也“不愿伤了她的一根发毛”。

论文——悲剧英雄哈姆雷特 篇2

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的冲突是悲剧的基本冲突, 分别代表着进步革命的社会势力和落后反动的社会势力。作者巧妙地借王子之口, 将美与丑, 高尚与卑劣, 理想与现实做了鲜明深刻的对比, 并且义愤填膺地指出:“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 (“The time is out of joint”) 主人公就是他的代言人, 他指出这个世界犹如“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 长满了恶毒的莠草”。

下面就《哈姆雷特》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一下它的悲剧美学。

一、广阔的社会背景

十六、十七世纪之交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末年, 封建统治者竭力维护其统治, 贵族朝臣追求权势和地位, 反动势力围绕王权继承问题觊觎政权。当时的英国, “黄金时代”已去, 社会生活矛盾尖锐, 极端个人主义盛行, 贵族青年精神麻木, 成为旧势力的牺牲品, 社会处在新兴资产阶级兴起, 新旧交替的年代。“For thou dost know, O Damon dear, this realm dismantled was of Jove himself, and now reigns here a very, very-peacock.” (因为你知道, 亲爱的台芒, 这一个荒凉破碎的国土, 原来是乔武统治的雄邦, 而今王位上却坐着——孔雀。) 《哈姆雷特》艺术地再现了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 成为“时代的缩影和简史”, 而悲剧故事由此展开。

二、情节丰富生动

莎士比亚巧妙地将三个处于同样境地的人物构成三条平行的情节, 一重二轻, 互相映衬, 即哈姆雷特、雷欧提斯、福丁布拉斯为父复仇。三种不同性质的复仇目的和结果不同, 通过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哈姆雷特复仇包含的深刻内容。福丁布拉斯轻易地放弃了复仇行动, 从而衬托了哈姆雷特复仇的坚定性, 个人的复仇与改造乾坤的联系展示了一个人文主义者的精神面貌。剧中展现了一个“罪恶而充满阴谋的宫廷”, 险象环生的情节, 使人产生一种恐惧感, 这正是悲剧的要素之一。莎士比亚巧妙的用对主人翁的怜悯之情缓和了恐怖的气氛, 而恐惧又使怜悯之情更加深邃, 这种悲剧美学使观众的情感在欣赏戏剧的同时得以升华。

三、鲜明的角色个性

哈姆雷特的犹豫, 奥菲莉娅的天真, 克劳狄斯的凶狠阴险, 波洛理斯的自作聪明等特征展现了角色的鲜明个性。提起哈姆雷特, 立刻会想起那身着黑衣、无比忧郁的丹麦王子, 大学生和人文主义者只是这个形象的基本轮廓, 鲜明、复杂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倾向, 则更为逼真地展现了一个善良忧郁、热切向往理想的“人”与社会的哈姆雷特。

四、人文主义的表现力

哈姆雷特才是德才兼备的理想君王, 完美的人文主义的典型形象正如奥菲莉娅所说:“The courtier’s, soldier’s, scholar’s, eye, tongue, sword, th’expectancy and rose of the fair state, the glass of fashion, and the mould of form, th’observed of all observers.” (朝臣的眼睛, 学者的辩舌, 军人的利剑, 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 时流的明镜, 人伦的雅范, 举世瞩目的中心。) 由于历史的局限, 他始终对社会矛盾认识不够彻底, 在行动上顾虑较多。

摘要: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以一个人物为中心, 刻画了人物鲜明的个性, 以剧烈的冲突和悲壮的力量, 形成一种震撼人心的独特美感。通过对其悲剧美学的探讨, 更新、更高层次地去理解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 从而激发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参考文献

[1]S.Wells.Shakespeare Studies.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2.[1]S.Wells.Shakespeare Studies.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2.

[2]William Shakespeare.Hamlet.Wordsworth Editions Limited.1992.[2]William Shakespeare.Hamlet.Wordsworth Editions Limited.1992.

[3]洪华:《浅析哈姆雷特的悲剧成因》, 1996年。[3]洪华:《浅析哈姆雷特的悲剧成因》, 1996年。

[4]孙家琇:《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8年。[4]孙家琇:《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8年。

[5]莎士比亚, 朱生豪译, 沈林校:《哈姆莱特》, 译林出版社, 2000年。[5]莎士比亚, 朱生豪译, 沈林校:《哈姆莱特》, 译林出版社, 2000年。

[6]《莎士比亚评论汇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79年。[6]《莎士比亚评论汇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79年。

[7]《外国文学研究集刊》 (第六辑) , 1982年。[7]《外国文学研究集刊》 (第六辑) , 1982年。

论文——悲剧英雄哈姆雷特 篇3

关键词:恋母情结 无意识 哈姆雷特 悲剧性

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对世界影响巨大,尤其是他的作品《哈姆雷特》(1601)对世人来说不仅是耳熟能详,简直是如雷贯耳。《哈姆雷特》被公认为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创作的巅峰。这个剧本写的是年轻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突然接到父王猝死的消息,赶回王宫又目睹了父王去世还不到两个月,母亲(王后)就要嫁给叔父克劳狄斯,克劳狄斯由此窃取了本应属于哈姆雷特的王位。父王的亡魂向他昭示,他是被克劳狄斯毒死的。哈姆雷特的复仇决心与克劳狄斯的阴谋最后导致了一场决斗,结果斗争的双方同归于尽,哈姆雷特、父王、王后、叔父、恋人、大臣等六个主要人物全部死亡。而在复仇过程中哈姆雷特典型的性格特征映照了哈姆雷特深层的心理结构,恋母情结显而可见。

一、恋母情结

恋母情结,又称俄底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在精神分析中指以本能冲动力为核心的一种欲望。通俗地讲是指男性的一种心理倾向,就是无论到什么年纪,都总是服从和依恋母亲,在心理上还没有断乳。所谓“情结”是指情感上的一种包袱。其来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与传说。传说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受到神谕警告:如果他让新生儿长大,他的王位与生命就会发生危险。于是他让猎人把儿子带走并杀死。但猎人动了恻隐之心,只将婴儿丢弃。丢弃的婴儿被一个农民发现并送给其主人养大。多年以后,拉伊俄斯去朝圣,路遇一个青年并发生争执,他被青年杀死,这位青年就是俄底浦斯。俄底浦斯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谜,被底比斯人民推举为王,并娶了王后伊俄卡斯特。后来底比斯发生瘟疫和饥荒,人们请教了神谕,才知道俄底浦斯杀父娶母的罪行。于是俄底浦斯挖去双眼,离开底比斯,四处漂流。

恋母情结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体现,但许多人否认恋母情结的普遍性,是因为他们没有发现自己有恋母情结。它是一种无意识,而无意识主要由本能构成。按弗洛伊德的说法,这是压抑的结果,没有发现不能作为不存在的依据。

二、哈姆雷特及其恋母情结

哈姆雷特的悲剧也与俄狄浦斯王一样来自于同一根源。但由于这两个时代的差距,人类感情生活的潜抑,以致对此相同的材料作如此不同的处理。哈姆雷特能够做所有事,但却对一位杀掉他父亲,并且篡其王位、夺其母后的人无能为力——那是因为这人所做出的正是他自己已经潜抑良久的童年欲望,即:恋母情结的实现。

剧目一开始,三道打击就同时落到了主人翁哈姆雷特身上:父王的猝死,母亲的改嫁,王位的丢失。一下把一个对未来充满美好梦想的年轻王子置于一个不堪的现实,他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哼!哼!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想不到居然会有这种事情!刚死了两个月!不,两个月还不满!这样好的一个国王,比起当前这个来,简直是天神和丑怪;这样爱我的母亲,甚至于不愿让天风吹痛了她的脸。天地呀!我必须记着吗?嘿,她会偎依在他的身旁,好像吃了美味的食物,格外促进了食欲一般;可是,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不能再想下去了!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二场)

由于现实的打击,哈姆雷特一下想到了死亡,但是在那个中世纪的欧洲,这是与基督教的信仰相背的。就从这里开始,他的世界观开始有了变化,对他原本童话般成长的地方他说出了“整个世界就一个监狱,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牢房”这样的话。仅仅在几天之内,他冥冥中感到了一种悲剧的命运,而这种悲剧的命运将伴随他一生,直至死亡。诅咒完世界,我们从哈姆雷特的独白中可以看到,对其打击最大的不是父王的死去,也不是王位的丢失,而是母亲的改嫁。哈姆雷特的这段独白中有一半以上是对母亲改嫁而发出的愤慨,说明这件事比另外两件事更难以接受。

哈姆雷特的这段话语,从表面上看他是在讥讽、咒骂母亲,但恰恰反映出他强烈的恋母情结。在他的潜意识里有着一股浓浓的恋母情结。他父亲去世后,本应从恋母情结中得到一种满足,同时潜意识发挥了各种功能。然而,叔父的“插足”使他不得不再次压抑他的恋母情结。为此他要发泄,他要“反抗”,他要张扬。这又为他后来的复仇“埋下”了又一潜意识。“记着你!是的,我要从我的记忆的碑版上,拭去一切琐碎愚蠢的记录、一切书本上的格言、一切陈言套语、一切过去的印象、我少年的阅历所留下的痕迹,只让你的命令留在我的脑筋的书卷里,不掺杂一些下贱的废料……啊,最恶毒的妇人……”(《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五场)

由于哈姆雷特的恋母情结达到了极致,他内心极度矛盾。他自我谴责,自我惩罚,甚至想到了生与死的问题。这就是《哈姆雷特》中最著名的一段话: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间的无涯的苦难,在奋斗中扫除这一切,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了;死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失去了行动的意义。”(《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场)

此时此刻哈姆雷特的恋母情结达到了极致,由于对母亲的最“爱”产生对母亲的最恨。在《哈姆雷特》第三幕第四场(王后寝宫)中哈姆雷特对母亲说的话,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你的行为可以使贞节蒙污,使美德得到了伪善的名称……”哈姆雷特痛恨母亲的婚事,可以说他用尽了所有能刺伤母亲的话语。“羞啊!你不觉得惭愧吗?要是地狱中的孽火可以在一个中年妇人的骨髓里煽起了蠢动,那么在青春的烈焰中,让贞操像蜡一样融化了吧。因为情欲的驱动而失身,又有什么羞耻呢?因为霜雪都会自动燃烧,理智都会做情欲的奴隶呢。”“嘿,生活在汗臭垢腻的眠床上,让淫邪熏没了心窍,在污秽的猪圈里调情弄色——”“可是不要上我叔父的床;即使您已经失节,也得勉力学做一个贞节妇人的样子……您要是今天晚上自加抑制,下一次就会觉得这一种自制的功夫并不怎么为难,慢慢地就可以习以为常了……”哈姆雷特对母亲的婚事的怒火不断上升,达到难以自拔的境地。“我不能禁止您不再让那骄淫的僭王引诱您和他同床,让他拧您的脸,叫您做他的小耗子;我也不能禁止您因为他给了您一两个恶臭的吻,或是用他万恶的手指抚摩您的颈项……”

正是这些尖酸刻薄、冷酷又带爱怜的话语使我们看到了哈姆雷特是一个感情充沛的人,一个具有伦理、爱心、仇恨、责任、自怜的人,也正是这些话语体现了他浓烈的恋母情结。而这种情结才是他延宕的真正原因,也导致了哈姆雷特最终的悲剧。

参考文献:

[1]朱生豪译.莎士比亚悲剧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OOO.

[2]沈德灿等译.现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3]高觉敷主编.西方近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4]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原著选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5]陈达.恋母情结——以弗洛伊德的观点解读哈姆雷特[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6).

论文——悲剧英雄哈姆雷特 篇4

——读司马迁《报任安书》

陆精康

(一)什么是人生的悲剧?“悲剧是人底伟大的痛苦或伟大人物的死亡”,“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⑴“百世奇人悬日月,千秋孤愤诉晨昏。”⑵读司马迁《报任安书》,激荡心灵而挥之难去的,首先是这种“伟大的痛苦”、悲情的人生。

人生旅途有种种屈辱和不幸。司马迁那个时代,“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垂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然而,这种种耻辱比起宫刑,算得了什么!“最下腐刑,极矣!”⑶一个“最”字,一个“极”字,将人生的悲剧命运推向了极致!

“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⑷受宫刑六年之后,司马迁“泪洒书函”回复故友任安之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煌煌巨著《史记》已在磨难中草成。他以“大质亏缺”“身残处秽”为代价,成就了“功追尼父”的千秋伟业,在民族文化史上构筑了一尊悲剧英雄高高耸立的雕像,令后人高山仰止。而我们从《报任安书》中读到的,则是这位悲剧英雄饱含血泪的内心独白,其间浸透着崇高绚丽的悲剧精神。

(二)奇耻大辱——司马迁清晰记起天汉四年(前97)密不透风的蚕室中刻骨铭心的一幕。那是在修撰国史的中途。罪囚司马迁接受了这一生命的重新选择,也开始了人生的一大转捩。

“诟莫大于宫刑。”“中材之人,事有关于宦竖,莫不丧气”,何况司马迁这样的慷慨之士!卫国的雍渠、秦国的景监、本朝的赵谈„„君子不耻。这些故事,司马迁是太熟稔了——这更是作为史家的司马迁的不幸。

传统理念是:“士可杀不可侮。”不甘受辱视死如归是一种可歌可泣的壮举。司马迁绝非畏死之人,对他而言,活着,实在比死沉重万分!司马迁对自己生命的存在和归宿有着与传统理念未必完全相同的价值判断:“人固有一死,或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功成名就,壮怀激烈从容赴死,固然是“重于泰山”,事业未竟,陷入绝境无谓丧生,则“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 异?”司马迁之所以“减死一等”自请宫刑,甘心受辱隐忍不死,是为着“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这是司马迁的生死观:人生事业,超越死生。这一选择,无疑是比死更加艰难的“伟大的痛苦”。这种超越精神的伟大之处在于,绝境中怀有希望,黑暗中憧憬光明,毁灭和失败中迸发出奋斗的勇气和毅力,屈辱和痛楚中保持进取的自信和尊严。不甘受辱而终于蒙诟,常思自裁而终不引决,为的是“退而论书策”“曼辞以自饰”。这种超越死生超越时空的理念,是人的灵魂的净化、人的思想的升华、人的价值的实现。

鲁迅早就说过,《史记》“背《春秋》之义”⑸。这种超越死生的悲剧精神,是对传统理念的一种反拨。读《报任安书》,不难明白司马迁对悲剧人物生死名节的评判:“向令任子胥从奢而死,何异于蝼蚁?”“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⑹也不难理解司马迁对悲剧人物死生去就的质疑:“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⑺可以说,司马迁对生死荣辱的看法,极大地丰富了民族悲剧精神的哲学内涵。

壮哉,悲剧英雄超越死生的理念!读《报任安书》,谁能不为司马迁作出的这一意义非同寻常的生死抉择而倍感欣慰!

(三)“名山”事业——司马迁清晰记起元封六年(前110)洛阳诀别的一幕,司马迁的事业发轫于此。想不到的是,这一事业竟要以“隐忍苟合,幽于粪土之中”的悲剧人生相许。

出使巴蜀匆匆返归的郎中司马迁满面烟尘,拜倒在太史司马谈榻下。弥留之际的父亲执手洒泪留下遗言:“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⑻这是千钧重托,也是时代的召唤。司马迁俯首涕泣立下誓言:“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⑼三年后,司马迁承袭父职。五年后,司马迁始修国史。

一场飞来横祸,差点断送了旷代奇才,夭折了宏伟工程。也许想起了“苦心焦思,终灭强吴”⑽的勾践,也许想起了“受辱不羞,欲有所用”⑾的季布,“刑余之人”重新操起了那支如椽巨笔。面对比死更难堪的耻辱,为了实现父亲的理想,完成时代的使命,体现人生的价值,司马迁的回答只有8个字: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可以说,惨痛的际遇和险恶的处境,反而激起了司马迁负重前行的毅力,才产生出震撼历史的鸿篇巨制!

司马迁与笔下那些叱咤风云的悲剧人物心心相印。乞食吴市的伍员、蜷曲茅厕的范雎、服刑骊山的黥布、受辱淮阴的韩信„„此时,毕生心血“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司马迁复书任安,那些垂范后世的悲剧人物又一个个向司马迁走来。厄于陈蔡的孔子,双目失明的左氏,断去双足的孙膑,流放沅湘的屈原,死于非命的韩非„„“弃小义,雪大耻”⑿,忍辱负重自奋立名,真正实现人的价值,司马迁无愧于父亲的嘱托和时代的召唤。《史记》这座丰碑,建立在司马迁忍辱负重的身躯之上。

壮哉,悲剧英雄忍辱负重的毅力!读《报任安书》,谁能不对司马迁直面逆境的坚韧不拔由衷钦佩!(四)面折廷争——司马迁又清晰记起天汉二年(前99)长安宫廷负屈衔冤的一幕。郁结心头多年的愤懑,流淌笔下,如滚滚波涛涌动而来。

李陵兵败。太史令司马迁见汉武帝“惨怆怛悼”,怀着“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的良好愿望,为李陵辩护。龙颜震怒。汉武帝竟以“沮贰师”——诋毁那个寸功未建的天子宠臣贰师将军李广利——为由,诏令下狱。司马迁与李陵本“趋舍异路”并无私交,只是出于公心,方挺身而出。呜呼!怀抱忠诚谏言无忌,换得的却是“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垂,幽于圜墙之中”的严厉处罚!

“款款之愚”“拳拳之忠”而“明主不晓”:这是对制造冤狱的“明主”的愤怒抨击!“公卿王侯”闻李陵连战克捷,“皆奉觞上寿”,悉李陵战败陷没,则“媒蘖其短”:这是对落井下石的朝臣的愤怒揭露!司马迁“深幽囹圄”“交游莫相救,左右亲近莫为一言”:这是对炎凉世态浇薄人情的愤怒控诉!

一个“愤”字,司马迁久蓄于心,如今,再无顾忌,泼墨写出。一生“与汉武帝相终始”⒀的司马迁,在与帝王的关系中演绎着他的悲剧人生。作为一个不虚美不隐恶的良史,司马迁充分肯定过汉武帝的文治武功。班固“微文讥刺,贬损当世”⒁的评判是失之公允的。汉武帝之过——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执迷方术笃信鬼神、制造冤狱刻薄寡恩,司马迁的评价是实事求是的。汉武帝之遇司马迁,其实不过是“以倡优蓄之”。史家的良心和责任终究触动了逆鳞:“汉武帝闻其述《史记》,取孝景及己本纪览之,于是大怒,削而去之。于今此两纪有录无书。”⒂“削而去之”的文字埋入了历史的烟尘,而今,司马迁奋笔疾书,冲决“为尊者讳”的藩篱,拂去“明主”头上的光环,又一次将汉武帝刻薄寡恩制造冤狱的形象公诸于世,发出了惊世骇俗不平则鸣的愤怒呐喊!

这是当年抗争的延续。汉武帝是否继续滥施专制的淫威,司马迁是否因《报任安书》“有怨言,下狱死”⒃,历史的记载相当含糊。然作书次年,即征和三年(前90),司马迁的行踪从历史上消失,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的确是一桩难以破译的历史疑案,这桩疑案自然又加浓了司马迁人生的悲剧色彩。

壮哉,悲剧英雄愤激抗争的勇气!读《报任安书》,谁能不为司马迁面对专制暴虐的英勇无畏击节赞叹!

(五)泪洒书函。现在——征和二年(前91)仲冬的一天,中书令司马迁正把他一生的血泪化作浓浓墨迹书写在青青竹简之上。原本为回绝任安“推贤进士”请托的一封信,不意竟一气呵成三千余言。

完全是借题发挥。郁结多年的情感——哀、怨、怒、愤,司马迁诉诸笔端倾泻无遗。“其文疏荡,颇有奇气”⒄,的确,《报任安书》中回荡着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奇气。这股奇气,源于蓄积已久的内心感受,弥散于字里行间,其幽怨、其郁悒、其激愤、其慷慨,种种情感,如天风海雨,向读者袭来。

“感人之文,莫先乎情。”⒅“动而见尤,欲益反损”,“谁为为之?孰令听之?”——何其幽怨!“亏形为扫除之隶”,“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哉!”——何其郁悒!“如今朝廷虽乏人,奈何以刀踞之余荐天下之豪杰!”——何其激愤!“偿前辱之责,虽被万戮,岂有悔哉!”——又何其慷慨!蘸血带泪的郁悒慷慨之情,滋生于黑暗现实,郁积于肺腑胸腹,一经触动,泻如江河,读之令人荡气回肠,泪湿衣襟!

冥冥中驱动司马迁那支健笔的,是悲剧英雄屈原。屈原“正道直行”,却“忠而见疑,信而被谤”,屈原“怀瑾握瑜”,却放逐沅湘“行吟泽畔”:一篇《屈原贾生列传》,就是沟通他们精神世界的桥梁!“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⒆《报任安书》又何尝不是“自怨”的产物,“罹忧”的产物!前人评此书:“其感慨啸歌,大有燕赵烈士之风;忧愁幽思,则又直与《离骚》对垒。文情至此极矣!”⒇评得何其准啊!

壮哉,悲剧英雄郁悒慷慨的情感!读《报任安书》,谁不掬同情之泪!谁不生激昂之情!

(六)这是《报任安书》中惟一的一段描写。描写的是李陵及其将士喋血沙场的最后一战:“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自流涕,沫血饮泣,更张空,冒白刃,北向争死敌者。”司马迁为什么要以浓墨重笔极力描写陷入绝境的汉军将士的殊死拼斗?为着展示悲剧人物的崇高美。

其实,一部《史记》,悲剧英雄何止百数。伯夷绝食首阳的潇洒,荆轲诀别易水的悲壮,伍员头悬吴门的凄烈,屈原纵身江流的瑰丽,项羽自刎乌江的从容,李广转斗大漠的雄迈„„司马迁将自己全部的爱、怜、愤、怨、恨,以至满腔的血全部的泪融注笔端,谱写出一曲曲英雄悲歌。

《报任安书》昭示人们,这些悲剧英雄,是司马迁生命情结和客观历史交融渗透的结晶。一方面,在这些悲剧人物身上,司马迁倾注了自己的满腔血泪生命情感,另一方面,司马迁又从他们身上汲取了英雄气质悲剧精神。

而且,司马迁留给读者的,是“通过‘悲’反衬出美,通过‘苦难’显示出崇高,通过‘毁灭’展示出希望。从而歌颂光明,鞭笞黑暗,扫除污秽,预见将来”。(21)因此,《报任安书》体现的悲剧精神——超越死生的理念,忍辱负重的毅力,愤激抗争的勇气,郁悒慷慨的情感,是民族精神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证明自己的人格尊严,净化自己的心灵世界,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化逆境为动力,引磨难向奋斗,转悲创至崇高,这,就是我们从悲剧英雄司马迁的内心独白中读出的人生意义。

──────────

⑴鲁迅《再论雷锋塔的倒掉》

⑵季镇淮《题司马迁》 ⑶司马迁《报任安书》。下引文出此不注

⑷⑸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⑹⑿《史记·伍子胥列传》

⑺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⑻⑼《史记·太史公自序》

⑽《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⑾《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⒀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

⒁班固《典引序》,见《文选》

⒂《三国志·王肃传》

⒃葛洪《西京杂记》卷六

⒄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⒅白居易《与元九书》

论文——悲剧英雄哈姆雷特 篇5

从戏剧冲突上看, 西方悲剧主要揭示的是人与无法制服的异己力量的矛盾。在《哈姆雷特》中, 异己力量就是主人公性格中的弱点——软弱和犹豫, 诚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言:“人所以灭亡和受苦, 是因为他暴露了坚强而深邃的性格中的一面”。[1]在作品中, 从戏一开场, 哈姆雷特就陷入了家庭的不幸之中, 他所崇拜和热爱的父王突然死去, 他所爱的母亲很快 (“她在送葬的时候所穿的那双鞋子还没有破旧”原文) 就同他新登基的叔父结了婚。坚贞的爱情, 忠诚的友谊, 一个人文主义者所宝贵的生活理想, 一个个的破灭。他感到忧郁:“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 (原文) 他悲叹:“脆弱呵, 你的名字就是女人”。 (原文) 不过哈姆雷特仍然以积极的责任心和勇气为父王复仇, 试图扭转混乱的局面, 拯救这濒于崩溃的国家。他勇敢的承担了这一任务, 同时也深感这一责任的重大:“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 唉, 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原文) 但是在复仇的过程中, 他自始至终把这一艰巨的事业单纯作为只能由他一个人来完成的任务, 甚至只把复仇计划告诉好友霍拉旭一个人。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 他不相信暴力, 也不敢相信群众, 始终孤军奋战, 直至抱恨死去.因此他的悲剧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同时也是时代的悲剧。因为他所处的时代还缺乏先进知识分子必然胜利的条件, 这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2]。不同于西方的命运悲剧, 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 中国的悲剧性冲突往往带有伦理评判性质, 作家往往以奸害忠, 恶毁善, 邪压正, 丑贬美的故事, 呼吁人们制服奸恶邪丑, 伸张忠善正美。这突出体现在《赵氏孤儿》中, 纵贯全剧始终, 奸臣搜孤步步紧逼, 忠臣救孤处处设防。为保护并抚养忠良遗孤, 韩厥, 程婴, 公孙杵臼等, 一个个忠义之士凛然献身。本为奸臣手下的韩厥激于义愤, 危急关头放走程婴和赵孤, 自刎身亡, “我若现利以图名分, 便是安自己损他人”, “决定粉身碎骨, 不留龆龀”。 (原文) 在惨烈的悲剧气氛中, 声讨奸恶, 颂扬忠善的道德批判主题得以表达。

中西悲剧冲突的差异性衍生出另一现象:西方悲剧人物大都有复杂的个性, 包括严重的性格缺陷, 如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哈姆雷特是一个深受群众爱戴的王子, 按照奥菲利雅对他的描述, 他是一个人文主义青年王子的形象:“朝臣的眼睛, 学者的辩舌, 军人的利剑, 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 人伦的雅范, 举世瞩目的中心”。 (原文) 连他的敌人也不得不承认, 克劳敌斯一再说:“他是为糊涂的群众所喜爱的。”“一般民众对他都有很大好感。”但是, 他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封建势力还很强大的时代, 他的敌人又无比奸诈且善于笼络手下, 而他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又总是试图凭借一己之力去对抗邪恶, 在面临困境和残酷现实的时候, 对困难估计不足, 对问题解决方法不多, 充分暴露了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弱点。中国戏曲的主人公则带有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 人物个性都是单色的, 正面形象都是忠善正美的象征, 反面角色都是奸恶邪丑的化身。《赵氏孤儿》中的主人公程婴正是忠善正美这类主人公的代表, 在作品中, 程婴救孤的所作所为有浓重的理想色彩, 机智勇敢, 疾恶如仇, 在他身上能看到正面人物的一切优点, 而不见丝毫弱点。程婴救孤最初是出于单纯的报恩思想, 而当屠岸贾声言要尽杀晋国“半岁之下, 一月之上” (原文) 小儿以后, 他的舍弃己子的行动就不仅仅是为了一个赵孤, 同时也是为了挽救更多的无辜, 体现出他的思想境界有一个明显得升华过程。在救孤过程中, 程婴既要担当卖友求荣的恶名, 又要亲手拷打自己的共谋者――公孙杵臼, 还要亲手将假冒赵孤的程子剁为三段。正是在这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 程婴忍辱负重, 沉着坚毅, 视死如归的思想性格特点, 得到充分表现。

从上述戏剧冲突差异中可以看出, 中国实际上不存在合乎西方悲剧理论与创作模式的悲剧, 中国戏曲中的悲剧性作品, 只是一种中国式的“苦情戏”, 而戏曲结局往往是大团圆。西方悲剧让观众或读者感受到的是悲壮而不是悲观。如《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最终以自己的死赢得了对旧制度, 旧势力的道义上的胜利, 从而鼓舞了后继者的斗志。而《赵氏孤儿》作为我国最早流传到国外的古典戏剧著作之一, 通过剧本最后除奸报仇结局, 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的传统观念。

摘要:从戏剧冲突上看, 西方悲剧主要揭示的是人与无法制服的异己力量的矛盾;不同于西方的命运悲剧, 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 中国的悲剧性冲突往往带有伦理评判性质;中国戏曲中的悲剧性作品, 只是一种中国式的“苦情戏”, 而戏曲结局往往是大团圆。西方悲剧让观众或读者感受到的是悲壮而不是悲观。

关键词:悲剧,冲突,差异

参考文献

[1]《比较文学改观》梁工卢永茂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

[2]《外国文学简编》朱维之赵澧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6月

[3]《外国文学史》朱维之赵澧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

[4]《中国文学史》第三卷袁行霈主编莫励锋黄天骥本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悲剧式英雄 篇6

关键词:悲剧式英雄;阿喀琉斯;哈姆雷特;性格塑造

《伊》以形象鲜明,结构严谨,成为西方文学中一颗耀眼的明珠。但丁曾言:“站在《伊》旁边,我觉得这本书有10英尺高,令人惊叹不能自已。”《哈》以情节繁复,寓意深刻,成为西方文学的杰出代表。作者虽身处不同时空,创作风格不同,却不约而同地塑造了相同悲剧式人物的性格:勇敢、仁慈却又粗暴残忍。

正如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那样,“悲剧性英雄既非完美无缺,又非邪恶至极…这样的人物由于错误地选择了某一行动而遭受从幸福到悲惨的命运转变,这种错误的选择是由于他的判断错误所造成的,或称为悲剧性缺陷。”而阿喀琉斯和哈姆雷特的悲剧性缺陷无疑与其多面的性格有着莫大的联系。

一、阿喀琉斯的性格塑造

阿喀琉斯是《伊》众多人物中杰出的典型。他的身上贴满许多标签:半神英雄,第一勇士,刀枪不入,勇敢却又暴躁残忍,自私自利。黑格尔曾评价:“这是一个人!高贵的人格的多方面性在这个人的身上显示出了它的全部丰富性。”

《伊》开篇写道:女神啊,歌唱佩琉斯之子阿喀琉斯致命的愤怒吧!它给阿凯亚人带来无穷痛苦,把许多英雄的灵魂抛向哈得斯。整部《伊》都是围绕“阿喀琉斯致命的愤怒”展开的,源于他的勇敢无畏。神諭他有两种命运:或默默无闻而长寿,或功勋卓著而死亡。即使知道自己将葬身特洛伊城下,他却毫不犹豫的踏上了征战希腊的征程,斩敌无数,建立赫赫功勋。同时,他善良仁慈,珍视友谊。在 《伊》中,荷马用生动的文字描写了他与帕特罗克洛斯情同手足的友谊。当安提罗科斯带来挚友死亡的噩耗,他眼前发黑,痛哭不已,决心为朋友复仇。不顾母亲再三劝阻,阿喀琉斯愤怒地叫起来:“如果命运之神不让我保护我死去的朋友,那么我宁愿马上去死。他远离故乡,没有得到我的援救,因此被杀害了。现在我这短暂的生命对希腊人有什么用处呢?”怒火燃起了他的斗志,阿喀琉斯披上战甲与赫克托尔决战,残忍地杀死对手。然而,面对赫克托尔父亲苦苦哀求,他也悲痛地哭起来,交还了赫克托尔的尸体并休战11天,让老国王从容地为儿子举行葬礼。除了勇敢和仁慈之外,阿喀琉斯性格的又一重要侧面是他的粗暴残忍。怒火燃烧的阿喀琉斯将特洛伊城变成了人间炼狱,人挡杀人,神挡杀神,死者的尸体填满了克珊托斯河。变成嗜血魔鬼的阿喀琉斯残忍地杀死对手并用马将其尸体绕着朋友的灵柩拖拽三周。更甚者,他用12个特洛伊战俘为好友陪葬。

细细品味《伊》的每一处细节,读者不难发现荷马在性格塑造上的用心良苦。正是因为荷马的故意为之,才有血有肉的悲剧式英雄阿喀琉斯的诞生因此,荷马史诗的作者可以骄傲的说:在西方文学的史册上,我们创造了第一个“人”。

二、哈姆雷特的性格塑造

哈姆雷特是《哈》剧众多人物中杰出的典型。莎翁笔下的哈姆雷特风流倜傥,文武全才,聪明睿智却又阴郁多疑。除此之外,同阿喀琉斯一样,善良仁慈,崇尚勇敢却又暴躁残忍。徐葆耕在其专著中写道:“《哈》剧使人感兴趣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哈姆雷特“拖延”复仇的问题。”关于哈姆雷特为什么“拖延”复仇的阐释也有十余种,性格上的研究也无疑囊括其中,大大加强该剧的复杂性和深刻性。

“存在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就是著名的“哈姆雷特命题”,也是贯穿整部《哈》剧及哈姆雷特短暂一生的谜题。这一谜题更加凸显和塑造了主人公性格的多面性。豁达开朗的哈姆雷特在知得父亲死讯,叔父克劳迪斯即位以及母亲改嫁叔父的接连变故下,一度郁郁寡欢,颓废至极。然而从父亲鬼魂处得知其被叔父所杀,母亲改嫁仇敌的事实后,哈姆雷特从忧郁中振作起来并发誓为父报仇,整治国家。无论是装疯躲开宫廷中耳目,还是用计逃脱克劳迪斯的谋害,乃至最终要以性命为代价进行复仇,哈姆雷特没有胆怯,毅然决然的承担自己的责任,从中不难看出他的勇敢和担当。同时,他善良仁慈,视众生平等。哈姆雷特曾高歌:“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因此,本可轻而易举毁灭正在祈祷的杀父仇人,他的仁慈让他犹豫了,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也为自己的死亡埋下了伏笔。然而,这个对仇人尚可手下留情的人,却残忍粗暴的伤害自己挚爱之人-奥菲莉娅,那个心地善良,感情纯真的绝美少女。作为仇敌帮凶波洛涅斯的女儿,奥菲莉娅成了哈姆雷特用来复仇的棋子。哈姆雷特借“发疯”之名,对奥菲莉娅进行无礼挑衅、咒骂,使她伤透了心,悲观绝望,而后更因其误杀躲在窗帘后偷听自己与母亲谈话的波洛涅斯,哈姆雷特终将挚爱之人逼疯。父亲的死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陷入精神错乱的奥菲莉娅最终失足落水。哈姆雷特间接害死了自己的爱人,成了结束奥菲莉娅年轻生命的刽子手。

《哈》剧最后的悲惨结局,不仅留给世人不尽的思考,也有对哈姆雷特悲惨命运的惋惜以及对其多重性格的深沉反思。“直到今日,西方哲学家和艺术家还在被其所扰,梦魇般的问自己:存在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一切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作家精神的产物,既代言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也塑造了无数旷世英雄,赋予他们独有的多面性格。阿喀琉斯也好,哈姆雷特也罢,不同时空的产物,却有着相似的传奇,相同的悲剧命运,成了千古传颂的悲剧式英雄。

【参考文献】

[1]荷马.伊利亚特[M].罗念生,王焕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词典[Z].吴松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上海:商务印书馆,1979.

[4]荷马.伊利亚特[M].陈忠梅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04.

[5]徐葆耕.西方文学之旅[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雾社事件:悲剧英雄的悲怆史诗 篇7

【关键词】 《风中绯樱》;雾社事件;原住民;历史剧

“每次想到事件中死去的亲人,我的眼泪就会掉下来……”台湾原住民历史剧《风中绯樱》雾社事件的余生者如是说。

电视剧《风中绯樱》是由“文建会”与公共电视台于2003年共同筹拍的,以邓相扬的报道文学《风中绯樱》为蓝本,由万仁导演,并以原住民演员为主体拍摄的。该剧以1930年雾社赛德克族人不满日本殖民者的歧视与残酷压榨而发生的抗日反殖的雾社事件为主体展开故事情节。在拍摄与叙事上,则是以影视史学与口述历史交替的方式,以雾社余生者高彩云的视角回溯往事。

一、私史与大历史的映照

《风中绯樱》并非仅仅关注雾社事件本身,而是通过亲历者幸存者的眼光,回顾雾社事件前如静水流深的暗涌,同时聚焦起义的余波如“第二次雾社事件”、“归顺仪式”、“高砂义勇队”等,通过全方位再现原住民与日本殖民者之间的关系、原住民各部落间的新仇旧恨等揭开历史真相。

《风中绯樱》的女主角高彩云是日本对台皇民化所培养的“模范蕃童”之一,“模范蕃童”还有花岗一郎、花岗二郎、川野花子。“我一共有三个名字,开始是父母帮我取的泰雅赛德克族名字,娥宾·塔达欧,后来日本人替我改成高山初子,日本战败后,国民政府又叫我改成高彩云。”《风中绯樱》的开场是研究生走访南投县仁爱乡寻找雾社事件的真相,幸存者之一高彩云对着镜头回忆往事并娓娓道来自己多次改名的经历。高彩云从日据时期到国民党迁台两易其名都与台湾政权的更迭交替密不可分。名正言顺,名分亦是身份的代表。因此,《风中绯樱》既是雾社事件余生者的个人私史,也是台湾原住民的历史境遇的体现。她还说以后若必须改名,希望改回生下来就有的名字,这其实也是高彩云希望回归部落传统的心愿。随后,镜头转向高山峻岭的雾社,起义前的雾社其实已危机四伏,日本人的歧视、原住民的不满潜流般地存在。

起义前,雾社建设如火如荼,学校、卫生所、街道都一一建立起来。雾社公学校离街道不远,前面种植了很多樱花,花开时节,非常浪漫漂亮,这也许是剧名《风中绯樱》的由来。

该剧的最初是雾社生活及雾社原住民与日本警察的矛盾、部落间的仇恨;四个模范蕃童以及“不良蕃丁”比荷的童年、少年情谊;模范蕃在族人与日本人之间的纠结;被日本人抛弃的原住民女子的艰难处境;原住民喜欢出草猎首、喜欢战斗,被日本人“以夷制夷”内斗削弱自身力量。当然,原住民对日本人的不满由来已久,莫那·鲁道多次策划起义但都被日本警察发现,其中有一次反被熟悉原住民心理的日本警官利用,以发给枪支与允许出草为诱饵,让雾社群“以夷制夷”地配合日警攻打台中沙拉茅部落。这就是1920年的“沙拉茅”事件。凯旋归来、族人用所猎敌首祭告族灵时,年少的叙述者娥宾发现会场的角落,一群女子黯然神伤,为战斗中逝去的丈夫、儿子哭泣。日本人利用原住民部落间的仇恨,挑拨离间,开放集体出草猎首让部落之间相互残杀,从而削弱原住民的战斗力并加深族群内部矛盾。从《风中绯樱》中可以看出雾社事件之前,莫那曾多次联合其他部落准备行动但都被日本人发现并瓦解,可是莫那反抗日本殖民者企图的心从来没有改变,他只是韬光养晦、善待时机。

经过几年的平静发展,雾社越来越繁荣,成为日本人“理蕃”成功的样板,日本人渐渐放松警惕。在雾社事件中,莫那也学聪明了,他什么都不说,也不像过去那样储备粮食、挖祖墓拿陪葬枪支;而是临时袭击驻在所的日本警察,取得枪支与子弹。赛德克勇士兵分两路各自攻打公学校运动会和驻在所、医院等地的日本人。赛德克勇士爱憎分明,“不要杀汉人,一个达腊都努(日本人)都不要放过。”当时名为高山初子的女主角穿着和服,差点被当成日本人,所幸有童年玩伴比荷指认与相助。雾社地区的日本人很快就被杀戮殆尽,一时间尸横遍野犹如人间地狱。此事震惊日本殖民者,四处调遣兵力,同时以“出草”奖励骗取与雾社群有世仇的熟悉地形的屯巴拉社参与镇压,同时毒药炸弹并用。事件后,殖民者设立“保护蕃”严格监控,对原住民了如指掌的日警小岛为了进一步削弱抗日力量,策划了“第二次雾社事件”。在收回枪支前暗示、放任屯巴拉社杀害手无寸铁的雾社起义六部的余生者,216名青壮年被杀害。抗日六社遭到严重削弱,为了永绝后患,日本人策划了“归顺仪式”再度重创了抗日六社遗族的对生存的信心,同时也彻底消解了抗日六社遗族所有复仇反抗的可能。

原住民最为重视祖灵与故乡,余生者被赶出雾社,迁往川中岛,与夙敌眉社为邻。雾社余生者完全放弃了过去的狩猎的生活方式,开始了陌生的农耕生活。雾社六群的原名被弃用,改为“清流部落”。高彩云在日本人的做主下,与中山清(高山清)结婚。随着日本人的同化政策,年幼者逐渐忘却过去的仇恨,“高砂义勇队”川中岛子弟20人前往南洋战场,高彩云的弟弟为其中之一,虽然他说自己不是为日本人卖命,而是为了证明自己是骁勇善战的赛德克勇士。

二、抗日反殖的悲怆史诗

正如高彩云女士(高山初子)在剧中的回忆旁白所说:“雾社各部落族人将几十年的怨恨宣泄而出,积压良久的休火山终究是要爆发。三十多年来,几乎每一个赛德克家庭都有亲人死在日本人手里,这样的仇恨不经过一场杀戮,是无法抚平的。”

为何会在日本殖民统治三十多年相对牢固的时候发生雾社事件呢?除了劳役与压榨外,还有很复杂社会文化因素。“日本当局为控制深山原住民,派遣日本警察代替清朝‘通事’,进入蕃社成立驻在所,直接接管部落所有事务。多数人遵照上级指示,娶各部落头目的女儿或妹妹为妻,借由岳父的权威,推动理蕃任务。他们离职时多抛妻弃子,引起族人怨恨。日本人欲革除蕃人‘恶习’,殊不知那些改革都是触犯族人祖灵大忌、崩溃部落传统制度架构与价值观的刽子手。”[1](P14)日本人通过“蕃童教育所”培养亲日的原住民下一代协助统治,另外还实行“蕃人观光”邀请头目赴日本参观现代文明,以日本的现代性吸引与震慑原住民。殊不知赴日观光令部落头目见识了日本现代文明的同时,日本警察对国内民众的和蔼谦逊与对原住民的残暴,令莫那·鲁道等头目感到不被尊重。剧中,娥宾的父亲说:“日本人的军队就像浊水溪谷里的小石头一样多,数也数不完。”莫那回答:“假如一直要过奴隶生活,不如死掉算了。”

《风中绯樱》中雾社事件主要策划者之一比荷的遭遇极具代表性。母亲与日本人私奔,父亲因此被其他部落人耻笑。按部落习俗,出草猎首才能消弭。父亲瓦利斯顺利猎得人首,但杀的是日本人。日警逮捕比荷的祖母与妹妹为人肉盾牌,英勇的瓦利斯被乱枪击毙,比荷目睹家人惨死,莫那阻止他冲上去并收其为义子。“不良蕃丁”比荷更加仇视日本人,反抗日本驱赶日警几乎是他生活的目标。

《风中绯樱》中以狩猎为生的英勇的赛德克人不管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纬度上都处于极端压抑的境地。出草、黥面的传统民俗被当作“恶习”禁止,猎枪被收缴。歧视与侮辱更是无处不在,就连亲日的“模范蕃”高山初子都感受到日本人的轻视,其他桀骜不逊者被修理更是家常便饭。

原住民的婚礼仪式是少数被允许保留的传统,所以在婚宴上部落青年往往尽情尽兴。雾社事件的导火索即是日本警官吉村途经马赫坡社时,莫那·鲁道的长子达道·莫那邀请吉村加入婚宴,并想依赛德族的礼仪与吉村一同来兄弟饮(依赛德克习俗两人并肩贴脸对嘴共饮同一杯酒,以示友好同心)。吉村却嫌达道·莫那满手山猪血,拿警棍打掉达道的酒杯。这一举动激怒了达道·莫那,两兄弟痛打吉村。莫那·鲁道当场制止,事后还低声下气地登门道歉,但不被谅解,将面临严惩的命运。新仇旧恨,莫那·鲁道答应族人起义的要求,秘密联系其他部落加盟。

雾社事件中起义六社几乎遭到灭族的命运,在日本人的残酷镇压下族人纷纷自杀,少部分被俘虏或投降的壮丁在“第二次雾社事件”与“归顺仪式”中被消灭怠尽,剩下的尽是老弱妇孺,失去了反抗的能力。

历史并非完全以成败论英雄。以莫那·鲁道为代表的抗日反殖的原住民先烈们在明知寡不敌众,在明知战胜的可能性渺茫的情况下,宁愿战斗而死而不为日本人奴隶的高尚精神如同指路明灯照耀与鼓舞万千受压迫者。雾社事件给日本殖民者迎面痛击,在他们以为完全控制台湾的时候,模范蕃社揭竿而起,这对他们的殖民统治与“理蕃”政策可谓极大讽刺。在多年后的今天,雾社旧址樱花遍野、温泉怡人,成为旅游观光胜地。而《风中绯樱》中原住民传统文化的断裂、原住民的骁勇善战不怕牺牲,在消费社会中保持着历史的清醒与反思。雾社事件是一曲悲怆的英雄史诗,《风中绯樱》通过影像手段、以亲历者口述历史的方式还原雾社事件的过程及前因后果,让人在艺术的震撼中精神得到陶冶与升华。

三、生与死的存在命题

《风中绯樱》里赛德克人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视死如归的精神。雾社事件并非仅仅是政治意义上的反抗异族统治,更是文化传统与生命尊严的维护。赛德克人有着自己坚定的信仰,敬畏故土与祖灵。“GAYA”是族人共同狩猎、共同抵抗外侮、共同祖灵信仰的名词,他们一生最后的愿望是死后化为善灵,在彩虹桥上与迎接的祖先相遇。男女皆需有族群共识的黥面为凭证才可通过。祖灵的存在使得他们并不怕死,相信死后可与祖先团聚。

黥面、猎首等传统部落习俗是赛德克人与祖先沟通的凭证。日本殖民者视黥面、猎首为恶习加以禁止,推行公学校教育、卫生等制度,殖民者的同化政策看似引领原住民走向现代文明,而实际上则摧毁了原住民的传统价值,并切断原住民最为重视的与祖先沟通与交流的渠道。殖民政策消弭原住民固有文化,使得赛德克勇士们在看似文明开化的环境里精神无所归依,始终处于惶惶不安中。何况日本殖民者的所谓开化政策只不过是为自身统治服务,他们从内心里是瞧不起原住民的,这从雾社事件的导火线即可看出。

荷歌社的头目认为三代族人为反抗日本人牺牲太多,为保持族群延续而犹豫时,族人大喊:“头目你一个人留下来做日本人奴隶好了,我们把生命抛出去了。”从《风中绯樱》我们可以看出,抗日的原住民们尽管每个家庭都有亲人死在日本人手里的惨痛经历,但他们面对强大的敌人依然不放弃反抗。

在战斗过程中,负伤的赛德克勇士宁愿自杀或请同伴割下自己头颅而不愿沦为俘虏。雾社事件的灵魂人物莫那•鲁道面对日军丧心病狂的毒气攻击,杀了妻子、孙子,然后自杀。他的妻子亦认为可以死在丈夫手中是莫大幸运。莫那的二儿子负伤而不愿为日人所俘虏请求哥哥杀了自己,哥哥不忍,比荷则毫不犹豫割下其头颅。而大儿子在父亲自杀后,依然带领部落勇士进行深山游击战。面对前来劝降的妹妹,达道•莫那表示决不投降,二天后,日本人发现他和其他勇士的上吊尸体。雾社起义中,不愿投降的勇士不是战死就是在巨木上自缢。为了让亲人没有牵绊,赛德克族的女性同样慷慨赴死,纷纷在大树上自缢。赛德克族有一个传统,在巨木上自缢可通过彩虹桥与祖先相会。赛德克族人的反抗一方面是日本人的残酷劳役与压迫,另一方面则是族群文化的严重失落带来的精神恐惧,所以宁愿死去而不愿苟且偷生。

《风中绯樱》中另一令人震惊的死亡是花冈一郎、花冈二郎率领家族大小集体自缢。一郎、二郎是日本人培养的“模范蕃”。雾社事件发生时,舆论认为一“未开化”的蕃人不可能组织得如此有条不紊,怀疑一郎、二郎为幕后主使。攻打日本人则不忠不义,而杀害族人更是感情上难以接受,夹杂在族人与日本人之间的恩义两难,使得一郎、二郎走上自杀的绝境。一郎死前在巨木上刻下如斯文字:“在责任上花冈愈考虑,愈觉悟到非如此做不行。”舆论哗然转变,从原先的叛变者、忘恩负义一下子转变为一片讴歌。花冈一郎身着日式大礼服以切腹了断自己的生命,更被许多人赞许为武士。日人当局也为了表彰他们的志节,将他们上吊的Sukuradan取名为“花冈山”来加以纪念。而国民党迁台后,一郎甚至与莫那•鲁道一同进入忠烈祠。令人费解的是,二郎则无此待遇,这至今仍是历史谜案。

论文——悲剧英雄哈姆雷特 篇8

关键词:《老人与海》 海明威 悲剧式英雄主义

引言

《老人與海》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完成于古巴的中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圣地亚哥是古巴的一个普通的老年渔民,故事围绕着其与一条大马林鱼之间的殊死搏斗而展开其震撼人心的描述。[1]老渔民圣地亚哥在小说中被海明威成功地塑造成“硬汉式”英雄。不管面对多少艰难困苦,小说中的主人公圣地亚哥都有着其永不退缩的坚持;不管面对多么顽强的对手,都能凭借自己更强的斗志和韧性取得最后的胜利。在多数读者和评论家的眼中,老渔民圣地亚哥就是英雄主义的象征,是真正的“硬汉”。但是,对英雄主义的描述虽然是《老人与海》中的主旋律之一,但并不代表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的全部。在文章的具体描述中,读者同样能够体会到浸透在整篇文章字里行间的浓厚的悲剧精神。[2]无论是老渔民孤独的身世,八十四天出海一无所获的无奈,还是其由于无力对抗岁月而带来的年华老去,尤其是最终其取得胜利后拖着沉重的鱼骨架事实上一无所获地归来,均将浓厚的悲剧精神带入了读者的心扉。因此,与其说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的主人公圣地亚哥是“硬汉式”英雄,不如说其在文中大力宣扬的是悲剧式英雄主义。

一、《老人与海》中的悲剧式英雄主义描述

主人公圣地亚哥在小说中的悲剧式英雄主义,体现在作者对其处境和行为的一系列刻画中。读者可以从这些情节中体会到“硬汉”圣地亚哥在现实中的悲怆。其中最能引人注目的描述有以下场景。

(一)圣地亚哥孤独、凄惨的身世

主人公圣地亚哥并不是以人们心目中经典的英雄形象出现,他既不是年富力强的猛士,也不是众望所归的领袖,更不是无所不能的超人式的存在。作者笔下的主人公只是一个年老、孤独、历尽沧桑、离群索居的老人,其赖以谋生的手段是海边生活的人再普通不过的职业——捕鱼。他结过婚但是妻子早已离他而去,其感情丰富渴望亲情,但唯一同他关系不错的小孩也由于他的厄运而不能一直陪伴他。其不仅一个人居住在海边的小屋,出海捕鱼同样是一个人孤独地驾着小舟。作者对主人公凄惨的身世的描述,为整篇文章的悲剧式英雄主义的展开奠定了基调。

(二)主人公碰到大马林鱼前的凄惨遭遇

在主人公碰到大马林鱼并开始其英雄主义的激烈搏斗之前,作者对其遭遇进行了进一步的悲剧主义的铺垫。在圣地亚哥这一次出海之前,他已经连续八十四天出海捕鱼,但是所有的努力终归是一无所获,连唯一和他关系很好老是陪他一起出海的小孩马林诺都在其父母的压力下被迫到别的船上去钓鱼,这种情况对于一个靠捕鱼为生的渔民来说无疑是不能再糟糕的境遇。于是,在这样的悲情气氛中,主人公开始了其不屈不饶、永不服输的悲剧式英雄主义的第八十五次出海。

(三)同大马林鱼不服输的令人绝望的斗争过程

老渔民圣地亚哥一辈子的愿望是捕到一条真正的大鱼,一条一千多磅重的真正的大鱼。于是,在其对能否捕到鱼几乎绝望的时候,其梦想中的大鱼出现了,这是一条长达五米多的大马林鱼。而正是因为碰到这条大马林鱼,正式开始了主人公的英雄主义历程,但这一历程注定是悲剧式的。圣地亚哥想尽各种办法同其搏斗,虽然绝不服输,但其终究已经老了,很多时候力不从心,唯一可以帮到他的孩子也已经离开了他去了别的船上。因此,他不得不凭着自己的老迈的身体同精力充沛的大马林鱼孤独地搏斗。斗争的过程几乎令人绝望,主人公同这条马林鱼搏斗的过程中,不停地被拖向寂寥危险的深海,整整两天两夜都无法取得成功,一直到第三天才终于将这条顽强的大马林鱼杀死。

(四)一无所获的胜利

在主人公克服重重困难,精疲力竭地取得成功杀死大马林鱼,取得斗争的最终胜利之后,小说中的悲剧描述才达到了真正的高潮。在其归来的途中,主人公遇到了大群的鲨鱼,费劲心机捕获的大马林鱼被这些鲨鱼不停追逐和吞食。当其最终走上海滩时,只能步履蹒跚地拖着早已被鲨鱼吃尽所有鱼肉的骨架,一无所获地回到家中。安慰他的只有关系和他一向不错的小孩马林诺。无论主人公经过了多么艰难的奋斗和抗争,即使这种奋斗和抗争为其带来了真正的胜利,但最终的结果仍然是主人公一无所获的悲剧。

(五)充满活力的精神和老迈的现实的反差

作者在对主人公圣地亚哥进行刻画时,处处体现出其精神上的充满活力。如其在连续八十四天捕鱼失败的打击下仍不屈不挠,在第八十五天继续出海;在同大马林鱼搏斗两天两夜精疲力竭的情况下仍坚持不懈;在看到海上的风景时的如诗如画的情感倾诉;在同大马林鱼搏斗过程中不断念叨其唯一的小伙伴马林诺。其具有的永不服输,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充满活力的英雄主义精神跃然纸上。但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其年华老去,对这种高强度的连续搏斗已经逐渐力不从心,其虽然最终成功杀死了大马林鱼,但不仅付出了两天两夜连续搏斗的高昂代价,而且最终也未能保住自己的胜利成果,被鲨鱼将大马林鱼所有的鱼肉吃尽。

因此,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主人公圣地亚哥的身世、遭遇、捕获大马林鱼的过程以及结果,乃至其永不服输精神下无奈老去的悲剧式描述,淋漓尽致地渲染了《老人与海》中的悲剧式英雄主义。

二、《老人与海》中悲剧式英雄主义的来源

在海明威的小说中,除了《老人与海》中宣扬的英雄主义之外,悲剧主义一直是其最主要的文学基调。如其最有名的另外两部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以及《永别了,武器》,同《老人与海》一样,不仅悲剧气氛贯穿于小说的所有情节中,其结果也同样是悲剧性的。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宣扬的悲剧式英雄主义是同其坎坷的生平及其所处的时代乃至文化背景分不开的。

(一)海明威本人坎坷的人生经历

海明威于1899年出生,经历了造成世界巨大变化的两次世界大战。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多数知识分子一样,海明威同样具有改变时代的使命感,并在“圣战”的激情下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由于战时多次负伤,其后半生不得不长期忍受伤痛的折磨,长期失眠和焦虑,最终在抑郁中自杀。[3]可以说,《老人与海》中主人公圣地亚哥在捕鱼中的遭遇是作者悲剧的一生的浓缩,作者如主人公圣地亚哥一样,永不服输,不断同命运抗争,但最后却发现自己的努力一无所获。

(二)其所处的时代对作者的影响

作为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成长起来的一代,海明威和当时的其他热血志士一样,充满激情,并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战争的结果却是苦涩的,两次世界大战并没有带来当时的知识分子希望的理想国度,而是给人民带来了太多的悲剧和无奈。因此,在一战后,出现了所谓的“迷惘的一代”,他们怀着满腔激情参战,由此落下了由身体到心灵的无可挽回的伤痛,但战争后苦难的现实却使他们陷入理想破灭的绝望。海明威作为一战后“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其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浓重的悲剧主义色彩。

(三)基督教宗教文化中的悲情主义

基督教宗教文化中的最大英雄,无疑是为救赎世人而舍身的基督。而基督教宗教文化中最大的悲情,也无疑是基督为了救赎世人被钉上十字架的场景。海明威作为深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的美国作家,为了在《老人与海》中渲染主人公圣地亚哥的悲剧式英雄主义的形象,多次使用暗喻的手法将老人比作受难中的基督。文中不仅多处出现耶稣受难的具体细节。而且在圣地亚哥捕鱼的过程中,两次通过暗示的手法,将当时主人公所处的情况比作耶稣被送上十字架受难的悲壮场景。这种场景的首次描写是在大马林鱼终于上钩之后,其和小船被大马林鱼拖向茫茫的大海。此时,勒在背上的钓索,作者暗指耶稣受难时扛着的十字架,而圣地亚哥戴着的草帽以及吊索下的麻袋,则分别暗指耶稣受难时戴着的荆棘王冠和其身穿的长袍,其被钓索勒出血的手指,则象征耶稣被钉子钉出鲜血的手指。这种场景的第二次出现是在鲨鱼吞食老人钓到的大马林鱼时,作者描写老人在杀死一条鲨鱼后两条鲨鱼围过来时发出的叫声,描写这个叫声就像一个双手被钉子穿过,钉在木头上时不由自主地发出的声音,再一次暗示主人公像耶稣受难那样双手被钉上了脚手架。正是由于基督教文化中耶稣受难的悲情主义在文章中描写的无处不在,作者在对主人公进行相应刻画时必然会将这种悲剧主义渗透到对其的英雄主义描述之中。

(四)古希腊悲剧主义文化传统的影响

悲剧主义作为古希腊主要的文化传统之一,对西方的知识分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海明威创作的《老人与海》无疑是受到古希腊悲剧主义文化传统影响的重要作品。从主人公圣地亚哥身上,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古希腊悲剧中最有名的神话英雄,即盗火的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为了将火种从神界带到人间,不畏艰难险阻,不屈不挠,最终为人间取得火种,但其自身却被罚承受永无止境的困难。而圣地亚哥为了钓到大鱼,不屈不饶,永不服输,最终如愿以偿,但归途中却被鲨鱼吞噬殆尽,一无所获。两者同样是令人惊叹的英雄,但结局也同样是悲剧式的。

结语

在《老人与海》对主人公圣地亚哥的英雄主义描述中,悲剧式的描写无处不在,共同构成了《老人与海》中的悲剧式英雄主义。这种悲剧式英雄主义的描述具体表现在作者对主人公圣地亚哥的身世、遭遇、捕获大马林鱼的过程以及结果,乃至其永不服输精神下无奈老去等情节中。而这种悲剧式英雄主义是同海明威坎坷的生平及其所处的时代乃至文化背景分不開的。语

参考文献

[1][美]海明威.老人与海[M].吴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2]曾玮.解读《老人与海》的悲剧式英雄[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1).

上一篇:龙州湾一组团精装样板验收汇报材料下一篇:手指操游戏活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