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参观感想

2024-08-26

黄埔军校参观感想(通用10篇)

黄埔军校参观感想 篇1

光信息

今天参观了黄埔军校,结果出乎意料之外,我在这次参观中感触良多。

现在的黄埔军校大多是后来修建的,但是在展馆的一幅幅油画,一张张照片,一件件衣服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有着那个烽火岁月的印记,有着那个时代的气息。很难形容自己的感觉,起码在我积累的词语中是没有一个可以确切的形容我的现在的感情。孙中山等一大批先烈们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就是那些模糊的黑白照片,我也仿佛感到了他们的呼吸,内心呐喊,还有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天下为公”,说得不但豪气,更是那个时代先进的人们的追求。他们或是还很年轻,或是还没有享受人生,或是还有很多的牵挂,可是当国家到了危难的时候,他们没有犹豫的抛开了自己的一切冲上了战场,不怕流血,不怕牺牲。这一刻我忽然明白,我中华民族屹立东方五千年不倒的原因,是因为我中华儿女在危难的时刻敢于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充当整个民族的基石。只要还有我中华的热血儿女在,中华民族就可以一直前进,不可阻挡!

参观黄埔军校心得 篇2

在班委们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三十多人参观了黄埔军校。组织这次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加强我们大学生的爱国热情。这次活动但参加的人数超过了百分之八十,证明了大家的热情。出发前我们先在9栋前集中,在清点好人数和说明有关事项后,我们兵分两路前往黄埔军校。经过一翻周折,我们终于在十点半左右来到了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

在智航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整个黄埔军校旧址。在这里我只想讲一讲黄埔军校大门历史。黄埔军校大门风格非常朴实,中央上方横匾上“陆军军官学校”几个大字,是谭延闿所书。校门于1965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重新修建。在二门门口挂着一副对联:“杀尽敌人方罢手,完成革命始回头”,二门右侧墙壁上,挂着蒋中正手书的“亲爱精诚”校训。军校大门彩楼两旁原挂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额为“革命者来”。孙中山逝世后改为总理遗嘱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次活动让我们的爱国热情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加强了我们对党的认识,也使我们对国家更加热爱。与此同时也给我们上了一次爱国

参观黄埔军校心得 篇3

在党建小组人员的带领下我们一批2011 年设计学院第3批党课成员参观了黄埔军校。组织这次活动的目的是继党课以后进一步加强我们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性。参加这次活动是必须课,我们也愿意服从,证明了大家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和热情。基本上全部人员都到齐.出发前我们先在c8楼下集中,在清点好人数和说明有关事项后,我们兵分两路前往黄埔军校。骑车的人在党建人员带领下往中环方向驶去,我们乘公交车的到长洲路口下。经过一翻周折,我们终于10点左右到了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

到了黄埔军校,我们先自由参观了整个黄埔军校旧址的建筑。在这里我只想讲一讲黄埔军校大门历史。黄埔军校大门风格非常朴实,中央上方横匾上“陆军军官学校”几个大字,是谭延闿所书。校门于1965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重新修建。在二门门口挂着一副对联:“杀尽敌人方罢手,完成革命始回头”,二门右侧墙壁上,挂着蒋中正手书的“亲爱精诚”校训。军校大门彩楼两旁原挂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额为“革命

者来”。孙中山逝世后改为总理遗嘱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自由参观后,全部人员都到齐了,我们开始准备宣誓仪式.我是多么期待这刻的来临.我们在黄埔军校陆军军校门前宣誓.我们举起左手,自信中带着自豪的宣誓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次活动让我们的党性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加强了我们对党的认识,也使我们对党更加的忠诚。与此同时也给我们上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课。我们要做的就是怀揣一颗爱国,感恩报国之心,努力学习,将来好好报效祖国。

黄埔军校旧址参观心得 篇4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而才从何来,便当努力向学。为此,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积极支持下在珠江畔的长洲岛内一举创办了闻名天下的黄埔军校,打开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的篇章。“亲爱精诚”四字成为了黄埔军校的校训,孙中山先生希望通过此举,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在郭队的带领下,走在校舍的走廊当中,感受当年在战乱时期年轻的未来将领们为国家的兴亡而发奋苦读的精神。不禁有种泪蒙双眼的冲动。整个校舍如同一套大型的四合院,尽显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自中轴线向两侧铺开的便是样式一致的校舍。据资料记载,这套校舍当年曾是一座清陆军的小学堂的校舍,孙中山将之进行了修缮扩建,便成了孕育近代无数将领的一个摇篮,既加快了修建速度,又节约了人力与资金。历史的在这里留下了沧桑的痕迹,八十年前,中国的无数热血青年弃笔从戎,投入到了革命的大部队当中。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却怀着相同的目的,尽自己之才为祖国的存亡献上自己的全部。扶着校舍的门框,便能似握着革命的种子一样,细细地品味着在心中翻腾的那股热血。

军校的大门大大出乎想象。朴素到了极致的漆白门柱,上书“陆军军官学校”,让人实在难以联想到近一个世纪之前这里竟是无数英烈的腾飞源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副对联,便是军校学员在孙中山先生逝世之后所立。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在革命的道路中,需要的不是那些华丽的装饰,而是一颗对革命坚信不疑的信心和兴复祖国的决心。看着门内硬朗挺立的古树,在这一刻仿佛一切都不用说了。中华民族,正会如这颗古樟一样,傲然立于国际舞台之中。

参观黄埔军校心得3篇 篇5

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下面是参观黄埔军校心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参观黄埔军校心得

黄埔军校诞生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见证,在中国现代史和军事史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在当时是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苏联伏龙芝红军大学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

走近军校大门,首先看到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醒目牌匾,大门两边各有一个士兵岗亭,给参观者一种军旅特有的庄重与威严.校门口左右两面围墙上用毛笔书写了国父孙中山先生对革命目标尚未实现,在病床上弥留之际,给满目疮痍的国家和饱受苦难的同胞留下 了最后的遗言,给中华民族寄予最激越也最沉重的声音:“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们就可以想象,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所肩负的特殊使命.步入校门,一个侯等间的两侧墙上题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它真实地表达了军校师生投军报国的心愿,时刻告诫军人能要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为物质诱惑而堕落。校本部建筑面积不是很大,但建筑别具一格,是两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即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且相互对称。四排房子之间以走廊连通,漆上油棕色的走廊明亮雅致。

我们参观黄埔军校,是为了学习“黄埔精神”,“黄埔精神”是在孙中山先生的期望和军校师生在大革命斗争之中形成的。“黄埔精神”的内涵实质,即是“亲爱精诚,英勇向前,血洒中华”。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的军人是“党军”,这支军队区别于以往任何一支军阀部队,是一支有政治抱负的军队,“都担负着救国救民的责任”,“革命军是救国救民的军队”。军校师生具有的“黄埔精神”不仅在大革命年代发挥了巨大的积极的作用,直到今天仍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继承和发扬“黄埔精神”,就是为了国家民族的振兴,国共两党再次精诚团结,亲密合作,朝着谋求祖国统一的道路英勇向前,决不后退。

这一次的参观活动,就是给我上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课,加强了对党的历史的认识,深刻了解到如今安定社会来之不易。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我们要怀揣一颗爱国报国之心,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加入党,为党和国家的繁荣安定奉献.篇二:参观黄埔军校心得

黄埔军校后山顶有一座纪念碑,碑顶便是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孙中山纪念碑”四字用以隶书,古朴且硬朗,碑上孙中山先生靠南面北,注视山下,右手前伸,俊才飞扬,仿佛能让人见到他当年挥军北上,平定中原的恢宏决心。登在山巅远眺,面对滚滚珠江,心中便觉豪气顿生,古有登泰山而小天下,此刻却觉得心中激荡之时,无处不是泰山。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而才从何来,便当努力向学。为此,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积极支持下在珠江畔的长洲岛内一举创办了闻名天下的黄埔军校,打开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的篇章。“亲爱精诚”四字成为了黄埔军校的校训,孙中山先生希望通过此举,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在郭队的带领下,走在校舍的走廊当中,感受当年在战乱时期年轻的未来将领们为国家的兴亡而发奋苦读的精神。不禁有种泪蒙双眼的冲动。整个校舍如同一套大型的四合院,尽显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自中轴线向两侧铺开的便是样式一致的校舍。据资料记载,这套校舍当年曾是一座清陆军的小学堂的校舍,孙中山将之进行了修缮扩建,便成了孕育近代无数将领的一个摇篮,既加快了修建速度,又节约了人力与资金。历史的在这里留下了沧桑的痕迹,八十年前,中国的无数热血青年弃笔从戎,投入到了革命的大部队当中。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却怀着相同的目的,尽自己之才为祖国的存亡献上自己的全部。扶着校舍的门框,便能似握着革命的种子一样,细细地品味着在心中翻腾的那股热血。

军校的大门大大出乎想象。朴素到了极致的漆白门柱,上书“陆军军官学校”,让人实在难以联想到近一个世纪之前这里竟是无数英烈的腾飞源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副对联,便是军校学员在孙中山先生逝世之后所立。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在革命的道路中,需要的不是那些华丽的装饰,而是一颗对革命坚信不疑的信心和兴复祖国的决心。看着门内硬朗挺立的古树,在这一刻仿佛一切都不用说了。中华民族,正会如这颗古樟一样,傲然立于国际舞台之中。

岁月不居,时光飞逝,人非但物是,历史不可以被人所抛弃,而应该为人铭记。于校内辗转参观,心中的跌宕自不必说,待得出了大门,又觉得心中有些怅然。当国家被战争的车轮划过,才会让她的人民懂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化的当今社会,便更该铭记这一道理。时刻准备着,为了人民,为了党而不断充实自我,保持忧患意识,提升能力,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篇三:参观黄埔军校心得

中午,阳光明媚,在党建小组人员的带领下,我们经贸学院入党积极分子一起去参观黄埔军校。目的是进一步加强我们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性。虽然是自愿原则的,但参加的人数还是很多的,证明了对参观黄埔军校的热情大家入党的决心。

12点50分,我们先在二饭门前集中,在有关工作人员清点好人数和说明有关事项后,我们就前往黄埔军校。经过一翻周折,我们终于在1:40分左右来到了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在当时是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苏联伏龙芝红军大学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

走进黄埔军校的校门,感觉就像是回顾历史。还记得孙中山先生的在黄埔军校第一次开学典礼的致辞:“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救国救民的事业。”这不仅激励着在坐的黄埔军校学生,树立打倒列强,消灭军阀志向,还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还激励着我们大学生,要怀揣一颗爱国,感恩报国之心,坚强,努力地,为祖国贡献力量。

参观了黄埔群英馆,让我感受到黄埔军校的伟大。他们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中作出卓越的贡献和伟大的牺牲。我们较为熟识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有:杜聿明、胡宗南、张灵甫、郑洞国、宋希濂和毛人凤等;共产党高级将领有:左权、陈赓、徐向前、林彪、蒋先云和聂荣臻等。北伐战争取得伟大的胜利和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离不开黄埔军校学生的英勇作战争和英明的战术。

在黄埔军校校本部的墙上,孙中山先生的遗嘱“革命尚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是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深刻地回味。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业尚未完成,仍须努力;祖国尚未统一,仍须努力;国家尚未富强,仍须努力。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要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以伟大的革命先辈们作为自己的楷模,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培养自己成为一位现代的新型有用人才,实现祖国统一和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

参观黄埔军校纪念馆有感 篇6

在参观之前就停了导游讲述了黄埔军校的历史由来: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其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巨大,名声之显赫,都是始料所不及的。

黄埔军校建立以来,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以培养军事与政治人才,组成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实行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国民大革命为目的。一方面积极进行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教育;一方面灌输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军校采用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针,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黄埔军校自1924年6月在广州创办到1949年底迁往台湾高雄县凤山市,在大陆共办了二十三期,在台续办至今已七十三期,在大陆时期其毕业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计有41386人。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显赫地位。而昔日的黄埔军校旧址于198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大门。

黄埔军校大部分建筑物于1938年被日军飞机炸毁。1965年,做了一次较大修缮,基本恢复原貌。1984年,建立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广州市政府按国家文物局批复的“原位、原尺度、原面貌”原则重建,6月16日奠基,11月12日落成,面积10,600平方米,耗资余万元,复原了孙中山、廖仲恺、周恩来及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各部的办公室和课室、师生的饭堂、寝室等,但由于赶工期而埋下了不少质量隐患。,又投入1400多万元进行全面修缮,将严格按照“修旧如旧”和“不赶工期”两大原则。

参观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事军校大门,军校大门坐南向北,面临珠江,在牌坊门额上书有白底黑字的“陆军军官学校”横匾,是国民党元老谭延闿的手笔。门前有两个哨岗,后面的两间房子是卫兵室。感觉一般的校门很不一样!

第一个参观点就来到了黄埔军校的校本部。大门内正面有一幢走马楼,称为校本部。校本部是一座岭南祠堂式四合院建筑,两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即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相互对称。四排房子之间以走廊连通,四周有围墙,建筑面积1060平方米。全校自、校长、党代表之下,设政治、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六部,机构总数约40个,还设有学员宿舍、饭堂、展览室等。但1938年在抗日战争中,遭日本战机炸毁。195月初,广州市政府耗资2000多万重建,于同年11月12日落成。

黄埔军校校本部是一座日字形的二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回廊相通的楼房。军校创办时在原陆军小学堂祠堂式大门前面增建欧陆式大门。中山故居即“史迹陈列室”,原为清朝广东海关黄埔分关的旧址,称为学海楼。砖瓦混凝土混合结构两层,建筑面积805平方米,1952年重修。其中陈列有伴随聂荣臻数十年的皮箱、自己装了轮子的椅子、墨镜、墨盒,解放军中唯一外籍将军洪水使用过的手纺毛毯,抗日远征军名将郑洞国的私章等珍贵文物及不少校友的捐赠。

接下来我们来到纪念碑前,在黄埔军校后山的八卦山顶建有孙纪念碑,碑顶塑有孙铜像。1928年孙纪念碑奠基,1930年9月26日落成,碑座高40米,孙中山先生铜像高达2.6米,重逾2000斤,是先生当年的日本好友梅屋庄吉出资,牧田祥哉敬作,筱原金作工场铸造。碑的正面为“孙中山纪念碑”六个隶书大字,背面为像,东面为遗训,西面为开学训词。从山底到山顶的阶梯所在的山壁用石材装饰,表面镶有校训“亲爱精诚”四个大字。在中国,一般的纪念碑多是坐北朝南,但该纪念碑却坐南朝北,隐含着孙中山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遗愿。

最后我们来到的是孙中山故居,大门西侧有一幢2层砖木结构楼房,原是教职员宿舍,因民国6年(19)孙中山曾在此憩宿,孙中山逝世后,改建为纪念室;1984年又改为黄埔军校纪念馆,陈列黄埔军校校史和孙中山在广东革命活动的照片。

黄埔军校感想 篇7

资源环境学院 12制药工程(1)班MR

枕着满腔对先烈的崇敬之情,踏上了参观黄埔军校的旅途。虽说碍于学习时间的影响,参观军校所逗留的时间不算太长。但是,我却能在短暂的参观中,领悟了不少,心中所收获的感动也不在少数。试想,一直忍受着颠簸的客车的煎熬,突然终于被告知抵达了久违的目的地---黄埔军校,心中的那一份按捺不住的激动,真的很难用简短的只言片语来描绘。我只想说,来到长久以来只能在教科书上倾泻自己钦羡和向往之情的爱国教育基地,心中除却满怀的激动,更多的是感到无比的幸福,感慨无数革命先驱为我们如今幸福生活所付出的一切。

当自己的脚尖触及黄埔军校的黄土之际,放眼四周,心房几乎在瞬间就被那种爱国气息所整体占据了。的确,古色古香的设计风格,富含昔日时代气息的座座楼房,随处可见为纪念革命先驱而做的资料展示,怎能不让人感触颇多,怎能不让人油然而生出满怀钦佩呢?

借着布置极为恰当的灯光,迈进了一个个的展览厅,呈现在眼前的尽是过去革命先驱的种种非凡成就。想及自己本身,生活在无数革命先烈用热血为我们换来的幸福国度中,享受着种种前所未有的美好,我们不是应该努力提高自我,刻苦学习,好能让自己以后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吗?所以,想到这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埋怨学习环境的好与坏,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利用学习的资源,好有什么理由去浪费难得的学习光阴?所以,打那时开始,我就暗自告诫自己,我一定要以革命先驱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另外,除却馆内的种种爱国资料展览能让我感触许多之外,馆外停放的现代舰艇同样让我心中感到无比的国家自豪感。看到眼前先进的现代舰艇,我不自觉地联想到自己国家如今军事实力的强大,为自己国家的快速发展感到无比的自豪。的确,以前凭借一支支小米加步枪,配上我们中国人特有的顽强等优秀品质,我们同样能一雪耻辱,取得空前的大胜利。现在,我们依旧秉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优秀品质,加上如今强劲的军事配备,那么我们中华民族还有什么会惧怕的呢?我更加地坚信,凭借着优良的军事配备,我们中国这个东方大国一定会一直繁华下去,成为世界上的强国。

虽然,目前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本科大学生,但我定会督促自己向无数的优秀革命先驱学习,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我相信,这次短暂的黄埔军校之旅所收获那些感动,它们会让我受益一生,鞭策着我一直向前去完善自我。

参观保定陆军军官军校有感 篇8

参观地点:

参观时间:

参观流程:军校广场——保定军校纪念馆。

参观目的:保定市陆军广场 2009年12月27日

领略保定历史文化之久远

感悟古城文化与现代文明

树立起为“中华腾飞而读书”的信念肩负起现代发展的责任与使命!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参观保定军校广场有感

09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李亮44号

我在星期天参观了保定军校广场,虽然是在冬季,花草枯萎,但也领略到了它大气、宏伟和饱含着文化、历史的深厚。

保定军校广场位于保定市区东部,因为它建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遗址上,故定名为军校广场。按其总体规划,整个广场由主入口广场、市民广场、历史文化广场、休闲娱乐广场、西侧风景林带和军校纪念馆、检阅台七个部分组成。在市民广场下面建有地下商城。整个广场是一座集休闲、观览、集会、购物于一体的大型开放式、现代化城市广场。

军校广场夜景

在主入口广场上的五彩世纪门,宛若彩虹飞至,象征新世纪的曙光。市民广场以硬质景观为主,便于人们集会、休憩、交往,好似是保定的城市客厅。市民广场上建有大型水旱组合型彩色音乐喷泉。东西两侧水泉对称布置,为观赏喷泉。两侧旱泉为游戏喷泉,以满足人们的亲水愿望,东侧有奥运五环、时空隧道、欢快跳泉,西侧有戏水踏泉、游戏迷宫。在历史文化广场上建有十面文化墙,共四十面浮雕,它反映的是保定军校历史和保定古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化、科技、体育名人、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以及地方名产等。充分展现了保定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优美的山川,体现了保定这座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文化底蕴。在休闲娱乐广场上建有一圆形音乐旱喷泉,兼有表演和游戏功能。广场西南角为军校纪念馆。陈列了保定军校文物、图片等,真实展现了自1902—1923年这座“将军摇篮”的办学过程、历届毕业生特别是一些重要将领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的政治和军事生涯。

在参观的过程中做吸引我的是那十面墙上的画,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军校西部的这5面文化墙。我们先看第一幅,它雕塑的是保定军校建校背景。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清朝政权岌岌可危。为了维护其统治,朝廷被迫督练新军,广开军事学堂,1902年始,袁世凯陆续在保定创办北洋行营将弁学堂、陆军预备大学堂等,1912年,开办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幅讲的是保定军校强兵报国。1912年,被誉为“中国现代兵学开山祖”的保定军校校长蒋方震,改革校务,提出“守信、守时、苦读、勤练、爱校、爱国”的校训。步、骑、炮、工、辎五科学生勤学苦练,以图强兵报国。第三幅讲的是保定军校生执教黄埔。第四幅讲的是铁军北伐。第五幅讲的是宁都起义。第六幅讲的是联合抗日。第七幅讲的是北平解放。第八幅讲的是将军摇篮。保定军校从1902年创办至1923年停办,历经21年,培养各类军事人才1万余名,获将军衔的近2万名,一些将领成为中国近代史的风云人物,保定军校被称为中国近代军事将领的摇篮。第九幅讲的是尧帝。第十幅讲的是荆轲。第十一幅讲的是燕昭王。第十二幅讲的是刘备、关羽、张飞于涿郡“桃园三结义”,肝胆相照,患难与共。第十三幅讲的是祖逖。第十四幅讲的是祖冲之。第十五幅讲的是崔护。第十六幅讲的是郦道元。第十七幅讲的是赵匡胤。第十八幅讲的是王实甫,第十九幅讲的是关汉卿。第二十幅讲的是留法勤工俭学,1917年,保定育德中学设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刘少奇、李富春、李维汉等在此就读,毛泽东、蔡和森曾来保会见学员。

军校广场东部的5面文化墙。先看这第一幅“七六”**。1932年7月6日,保定师范学校学生因宣传抗日救亡遭国民党反动派血腥镇压,13名学生牺牲,数十人被捕。我们再看第二幅高蠡暴动。1932年8月,在中共领导下,高阳、蠡县、博野的革命志士发起了武装暴动,建立了红色政权,谱写了光辉一页。这第三幅讲的是敌后武工队。第四幅讲的是雁翎队。第五幅讲的是狼牙山五壮士。1941年,日寇在易县“大扫荡”,五壮士为掩护军民转移,将敌人引向狼牙山顶峰,殊死搏斗后英勇跳崖。第六幅讲的是地道战。抗战时期,清苑县冉庄军民创造性地利用地道工事打击来犯日寇,对平原开展游击战起了重要作用。第七幅讲的是城南庄革命纪念地。第八幅讲的是黄土岭战役。第九幅讲的是黄胄。第十幅讲的是科技名人。第十一幅讲的是保定籍世界体育冠军。乒乓球:郗恩庭、齐宝香、高军、王浩;游泳:钱红;跳水:李艺花、郭晶晶、张晶;体操:范红斌;射击:任洁。第十二幅讲的是保定作家群。第十四幅讲的是野三坡。第十五幅讲的是保定的名优产品。第十六幅讲的是保定的土特产品。保定酱菜、安国中草药、阜平大枣、满城草莓、顺平鲜桃、望都辣椒、徐水大白菜、安新苇席。第十七幅讲的是直隶总督署。第十八幅讲的是清西陵。第十九幅讲的是开元寺塔。

在休闲娱乐广场上建有一圆形音乐旱喷泉,兼有表演和游戏功能。广场西南角为军校纪念馆。陈列了保定军校文物、图片等,真实展现了自1902-1923年这座“将军摇篮”的办学过程、历届毕业生特别是一些重要将领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的政治和军事生涯。

西北角是一处文物遗迹—保定军校检阅台,俗称点将台,又称演武厅,是检阅军校学员和驻保军队的场所。检阅台分南北两部分,北部有九间带抱厦的青砖瓦房,配有东西厢房各五间,称演武厅;南部为平台,是官员站立检阅军校学员和驻保军队的场所。检阅台现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参观广场后我又去了军校纪念馆,那让我增长了许多见识。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习称 “ 保定军校 ”)前身为清朝北洋陆军的陆军速成学堂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正规化高等军事学府。1912年至1923年期间,保定军校办过九期,毕业生有6000余人,当中不少人後来成为黄埔军校教官。在国民党及共产党内都有保定学生。若然从北洋军学堂算起,保定训练了接近一万名军官,当中超过一千六百人获得将军的衔头。造就了大批军事人材,在我国近代史上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这里原是一座拥有庙产千亩,殿宇百间的关帝庙,后改为兵营,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 年)遭八国联军焚毁。建军校时,利用原庙产并征用邻近土地而建起。全校分校本部、分校(包括小教场)、大操场和靶场四部分。校本部居中心。其建筑格局系仿日本士官学校建成,为一片气象森严的砖瓦结构的建筑群。四面有高大的围墙,墙外有河环护,河两岸古柳成行。军校大门在南侧,隔河有高大的照壁与之相对。门楼高大,面阔三间,气势之雄伟可与直隶总督府大门相比。朱漆大门饰以铜钉铜环,门楣上悬挂着书有 “陆军军官学校 ”六个大字的横匾。门前有石砌的高台阶,阶前的南路直通河岸。南路两旁有石狮一对,高丈许。河上架一平板桥,以通大操场。校本部分南北两院。北院是生活区。南院是军校的中枢和教学区,又分东、中、西、三院。东、西院为教室与学生宿舍,各有十排带长廊的青砖瓦舍,布局对称,各排房舍之间有走廊相通,每两排组成一个独立的院落,院墙开月形门,每院住约一连学生,俗称一连道子。中院有校部办公室和尚武堂。高大的尚武堂坐北朝南,四周环以石栏,雕梁画栋,气势宏伟。厅门两侧有副楹联,上书:“尚父阴符,武侯韬略,简练揣摩成一厅;报国有志,束发从戎,莘莘学子济斯望。” 堂前有长廊直达校门。尚武堂北面是个大空院。院内有两棵并立的五丈多高的古杨,二木间悬一铜钟。因官长常在这里训话和发布命令,因此,这里被视为全校之中枢。校本部的东侧是分校。靶场在分校之北。

保定军校重视基础教育。清末 , 各省有一所陆军小学(当时直隶省的陆军小学设在定兴县姚村),其学生来源主要由各地驻防旗人子弟中选送,其次由每县的高等小学中选送一名体质与学业兼优的汉族学生,他们的年龄在十四、五岁间,都享受公费待遇。陆军小学毕业后,其优秀者升入陆军中学。当时全国有四所陆军中学,第一陆军中学在北京清河镇,第二陆军中学在南京,第三陆军中学在武昌,第四陆军中学在西安。陆军中学毕业后,编成“ 入伍生队 ”, 先在保定军校的分校过半年军队生活,经过严格的训练之后,加以考核,合格者才能升入陆军军官学校。因此,军校学生的素质较为齐整。

保定军校尽管在末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总的说来学习质量还是高的,全国公认它是军事教育的正统。它以自身较好的军事素质,在军事教育和参谋业务等方面受到各省军事当局的重视,自成一个军事学术系统。孙中山先生创办黄埔军校时,也以保定军校毕业生为军事教育骨干。自辛亥革命至“七•七 ” 事变,保定军校毕业生担任高级指挥官的已占很大比重。保定军校自建立之日起,即标榜“军人以保家卫国 , 服从命令为天职”,“军人不问政治为高尚 ”,形成保定军校学生一种职业军人的特点。

保定军校之所以中外闻名,与人才辈出及对中国近代史影响之大分不开。仅民国改元后十一年的毕业生,即达 6553 人。其 中不少毕业生成为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知名人物,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如叶挺同志是我党著名的军事将领,在北伐战争中他率领的“铁军”使敌人闻风丧胆,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长。还有何柱国、王长江等同志,也都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

该校的毕业生中也有不少人成为民主革命的骨干,如李济深先生,在军校参加了辛亥革命活动,为阻止清军南下攻打起义军,曾冒险去炸漕河铁桥,解放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此外,邓演达、耿毅、刘越西、陈铭枢、吴艺

五、刘汝贤、周季展、李竞容、周思诚、张文、童保暄、张璧、瓮巨卿、林知渊等 , 都曾投身于辛亥革命和讨袁战争。还有不少人经过曲折的道路后,又投身于革命阵营,如张治中、傅作义、陶峙岳、楚溪春、刘文辉等。

黄埔二期培训感想 篇9

东方证券黄埔二期营销经理培训班已经完美落幕了。在这次为期4天半的培训中我感触良多,能参加这样的培训真是太值得了。

之前,我曾经一度以为这只不过又是一次像以前参加的其它培训一样,无非就是教你怎样去展业,怎么去带人,而说的也都是一些纸上谈兵的事,对于我们实际的工作是不会有太大的帮助的,只不过又是另一个浮云而已。但是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这次培训的意义非同寻常。也为自己原先的想法而感到惭愧。

团结,协作是企业得以发展壮大的根本,团结就是力量。无数的个人精神凝聚成了一个团队精神,只有有了这种精神企业才能发展、才能兴旺,才能强手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次培训给我的第一个感触就是东方就是这样的一个团队,有着这样的一种团队精神。一开学我们62个学员就被发成了8个小组,我们营业部的5个人也被分在了不同的团队。而每个小组都有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在这个展示中,我看到了这种团队精神。因为每个小组都是那么的通力协作,而每一个人又都是那么的全神投入,为了自己小组的荣誉出谋划策,有的甚至讨论演练到凌晨2、3点。他们都在为了团队的荣誉而努力着、奋斗着。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东方有了这种精神力量,有着这样的一群员工何愁上市不成啊!

同时这次培训也让我们接触到了很多优秀的东方员工,让我们有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与向他们学校的机会。如杨浩威:凌晨3点了他还带着组员奋斗在工作中,这种敬业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与深思。又如张沈理:一家银行又一家银行,他走过了200多家银行,为了就是让组员能有一个好的展业渠道而付出了自己许多的业余时间。再如陈挺挺为了这次的春蕾增员与业务的拓展都早早的展开了行动,而且进行的有声有色„„

“坐而想不如起而行”。这次培训给我的另一个感触就是我们与这些优秀合格的经理比起来差距还是非常的明显。他们一直在默默的行动付出,而我们还有很多时间花在了坐而想的境地。但这也让我们决心痛定思痛,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争取在不久的将来能赶超他们。树立起我们华江公路在东方的旗帜。

总之,这次培训我获益匪浅。在培训中我真正体会和理解到了一种新的营销观念和思路 ——渠道的重要性。我以前虽然也开发了几个渠道,但是并没有深入下去,因此效果不佳。我将会把这次学到的东西完全的运用到我开发的渠道中去,并开发更多,质量更高的渠道,把我营销经理的工作完全做好,做全,做完整。让组员有一个更好,更利于他们展业的拓展渠道。

我也坚信自己在这样的东方终会成功、终会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最后,诚挚的感谢培训期间各位老师和领导不辞辛苦地为我们讲课,将最宝贵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你们是那样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诚挚的感谢你们一直以来为了我们的成长默默地工作着、奉献着。我将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用我的付出和取得的成绩来回报你们的辛勤劳动和默默的奉献的!

华江公路

张利东

我对军校工作的一些感想 篇10

我对军校工作的一些感想

我在2003年1月24日去国防大学找一位同学,他叫袁野。是我在上海政院的同学,是我最好的朋友。我记得在上海时他说他想转业,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地方特招入伍生,他的个别同学都上了地方知名大学的研究生,而他却原地不动,而他在学校时是高材生,这一点是相信的,他是我见过的最有思想,理论最深的同学。而这次在国防大学见面时我又问他想不想转业时,他说没想过,他为他是军人感到骄傲,他非常热爱军人这个职业。我还记得在上海时,我问他上海政院的的老师怎么样,他说一般,他上课基本不怎么听,而这次我问他国防大学的老师如何时,他说这的老师非常好,非常有思想,他说现在听这个老师的课好,听那个老师的课也好。我问他为什么你和以前会有这么这么大的差别,他说是国防改造了他。在国防大学接触的是全军最高点,知识面宽,层次高。国家的、中央的、外国的国防部长、驻华大使、武官、总部首长、全军的知名人士等经常来讲课作报告,平时学员和院里搞交流等,学风非常好,同学都是他的老师,在同学身上都能学到不东西。他现在是国防大学研究生队的学术组组长,曾在全院首长、师生前做过报告。在国防大学经常参加军队高层的学术研究、经常听取有关国家和国际军事动态及发展走势,经常走出去听讲座、听音乐会,就是这样的氛围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他已经为军人而着迷,为军人而骄傲,他整个人已经融进了军队。我真羡慕又感到压力,我现在有一种对知识的新的渴望,深感自己对知识的浅识,深感自己的落伍,在这样一个追求知识,广阔的天地里,一个对知识知之甚少的军队政治工作者来说,无异于把一个小学生放在了大学的教室学习一样。就像我的这位同学一样。他的政治理论功底、他对传统文学和近现代史和对现代军队政治工作的研究是我学习的榜样,也是我的目标。在这一点上,我想到了现在的军校教育。军校的工作就是以教学为中心,目标是培养军队的干部。在这一点上全军是一致的,工作也是有成效的。但是也有个别院校做的不好。有些单位存在孝试作弊现象,有的甚至机关、教员、领导干部帮着作弊。这样的学员在军校混了几年什么也没学到,军队是要打仗的,而这样的学员到了部队能胜任工作吗?能打仗吗?如果战争失败了,这个根源是谁呢?另外,现在的军校普遍在培养学员的热爱军队、忠于自己的职业和对知识的钻研方面的工作力度偏软,方法不多,学校为学员创造的条件有限,使现在的学员普遍存在着毕业后转业,在部队干没什么意思,当兵吃亏的错误思想。这样的军人、这样的军官怎么能在部队中带兵打仗,怎么能科技强军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怎么能保证部队不变质,怎么能保持军队的优良作风,怎么能教育好战士,怎么能保证部队的稳定,怎么能保证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我们部队中有许多人的人心不稳,在部队中不求高标准,只求干几年不出事走人,对自己是个军人感到比地方的人矮了半截似的。这样的心理是要不得的,做为军校就是要把战士、青年学生和再入校学习的干部培养成为一名热爱军队,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习,忠于党,忠于军队,作风好,思想好的军官。这就要求军校要创造好的环境,学风、作风,经常组织学员一起研究国内的国际的军事问题,经常请全国和全军著名的学者和权威人士来作报告,使学员接触到新的权威的信息,经常组织学员走出去到英雄部队参观实习,经常组织学员参加部队组织的演习,经常组织学员观看一些地方的高雅的音乐会、演出等,培养学员的修养和鉴赏能力,让我们军队学员感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是高的,自己的职业是高尚的,要让无形的和有形的东西一起来影响学员。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各自院校根据各自情况具体安排,同时也需要领导机关的安排和支持。军校是培养军官的,是培养我军未来的领导者的摇篮,院校不能有半点马虎和懈怠,为了军队的未来发展,就要高标准高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创收高效益。在目前国家尚未完全统一,国家周边情况复杂,敌对国家的军事实力强于我的情况下,作为军人要有危机感,这不是岂人忧天,而是对国家和军队的责任心。作为军人应有比普通人更强的责任感,长期的安逸就容易使我们放松警惕,就容易造成对形势的错误判断,我们不要学八旗兵,不学清王朝。

上一篇:莎士比亚经典语录名著摘抄下一篇:《中高层演说力与现场沟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