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月考教学总结

2024-06-03

历史月考教学总结(通用10篇)

历史月考教学总结 篇1

反思

一、考试内容

鸦片战争:了解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经过、中国失败的原因、《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列强侵华的罪行、火烧圆明园。3.太平天国运动。4.洋务运动。5.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6.戊戌变法。7.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洗劫北京,《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8.孙中山与辛亥革命以及中华民国的创建。新课改后内容增多,需要讲的知识太多,增加了学生的记忆负担。讲课中注意把握重点知识重点讲,细节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尽量给学生理清楚课本知识的条理与脉络,帮助学生背诵。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一)选择题

学生失分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1)时间记忆不对:下列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金田起义 ②天京事变 ③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④颁布《资政新篇》。(2)审题不清:例如问: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的是(南京条约)(3)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例如: 下列关于1901年我国一普通家庭四兄弟生活情况的描述,不符合实际的是()D、老四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套房子(4)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有待提高: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这一运动没能挽救腐朽的清王朝,但在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下列选项中最能促成“柳成荫”的是()A、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5)过于拘泥于课本知识,缺乏灵活性:.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下列对鸦片输入危害叙述正确的选项是()①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影响清政府的财政②大批官僚、地主吸食鸦片,政府更加腐败 ③士兵也吸食鸦片,军队战斗力被削弱

④损害身心健康

(二)材料分析

生失分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1)历史事件任务的记忆不全面、背诵不扎实:材料一中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这一条约中被迫割让的土地是什么?(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的能力、读图的能力有待提高:图一到图二所示通商口岸位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3)开放题回答过于简单。(4)综合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需加强:材料二中所述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5)书写杂乱,字迹模糊不清。

历史月考教学总结 篇2

关键词:历史教学,德育,渗透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每位历史教师,不仅要传授历史知识,要注重对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更要注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已经做了大量的探讨和阐述,这是十分必要的。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实现德育的渗透?本人浅谈自己在中学历史教学活动中实现德育渗透的一些方法,主要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个角度去谈。

一、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的基本形式,其德育渗透是通过教材、教法及教师的情感等因素实现的。

1.教材内容的直接感染

教师要留心,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人教版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五·四运动中对爱国学生口号和宣传单的描写:“在得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后,爱国学生为捍卫国家主权和尊严,愤然咬指学书。”“中国的领土可以被征服,但不可以被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被打倒,但不可以被侮辱。”这些内容可以直接感染青少年学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直观的教学方法展现不同类型的情感素材,以达到情感上的升华

教师要不断地装备自己,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外,也应该与时俱进地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的使用,可以把祖国的大好河山、英雄的人物、壮观的历史场面再现出来,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升华。例如,学习虎门销烟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鸦片,那种壮观的场景,让学生在看视频的时候内心就燃起爱国主义情感和对林则徐的敬佩之情。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善于总结教材的类型和内容,要细心挖掘教材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比如,在学习古代辉煌的科技成就的时候,可以再现古人的发明创造,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学习近代外国列强侵略中国的时候,可以再现外国列强在中国烧、杀、抢、掠等场景,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恨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教师在情感上的熏陶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师生之间的真诚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便在情感教育的时候更容易激发学生,师生产生共鸣。教师在情感教育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情感上的投入,注意音调的抑扬顿挫和肢体语言的变化,例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时教材对黄海大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场景的描述,教师在描述的时候要感情充沛,学生听后会深受感动,更容易激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愤恨和对邓世昌的敬佩。

二、历史课外活动中的培养

开展不同类型的课外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1.开展“历史知识”比赛,这是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

考查的知识点可以包括革命精神、英雄人物、爱国壮举、科学家和科技成果等内容,例如,出题列举我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及注明领先大概多长时间,让学生答此类题目时能直接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这种比赛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从而在自己的学习中产生强大的动力。

2.开展“历史知识专题讲座”,结合我国重要的节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例如,每年9月18日这一天,教师可以准备与历史上日本侵华的九·一八事变相关的文字、图片、音乐和视频资料,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讲座,让我们的青少年学生了解过去的历史真相,勿忘国耻;营造这种良好的德育氛围,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愤恨和树立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让学生真正地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3.利用乡土“历史文物”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历史文物,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例如,我县有西梁山烈士陵园,每年在清明节期间可以组织部分学生去烈士陵园参观、考察,之后要求学生写写自己的感受,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能更直接地对学生进行革命献身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历史月考教学总结 篇3

关键词:历史教学;德育;渗透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每位历史教师,不仅要传授历史知识,要注重对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更要注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已经做了大量的探讨和阐述,这是十分必要的。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实现德育的渗透?本人浅谈自己在中学历史教学活动中实现德育渗透的一些方法,主要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个角度去谈。

一、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的基本形式,其德育渗透是通过教材、教法及教师的情感等因素实现的。

1.教材内容的直接感染

教师要留心,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人教版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五·四运动中对爱国学生口号和宣传单的描写:“在得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后,爱国学生为捍卫国家主权和尊严,愤然咬指学书。”“中国的领土可以被征服,但不可以被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被打倒,但不可以被侮辱。”这些内容可以直接感染青少年学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直观的教学方法展现不同类型的情感素材,以达到情感上的升华

教师要不断地装备自己,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外,也应该与时俱进地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的使用,可以把祖国的大好河山、英雄的人物、壮观的历史场面再现出来,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升华。例如,学习虎门销烟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鸦片,那种壮观的场景,让学生在看视频的时候内心就燃起爱国主义情感和对林则徐的敬佩之情。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善于总结教材的类型和内容,要细心挖掘教材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比如,在学习古代辉煌的科技成就的时候,可以再现古人的发明创造,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学习近代外国列强侵略中国的时候,可以再现外国列强在中国烧、杀、抢、掠等场景,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恨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教师在情感上的熏陶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师生之间的真诚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便在情感教育的时候更容易激发学生,师生产生共鸣。教师在情感教育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情感上的投入,注意音调的抑扬顿挫和肢体语言的变化,例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时教材对黄海大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场景的描述,教师在描述的时候要感情充沛,学生听后会深受感动,更容易激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愤恨和对邓世昌的敬佩。

二、历史课外活动中的培养

开展不同类型的课外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1.开展“历史知识”比赛,这是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

考查的知识点可以包括革命精神、英雄人物、爱国壮举、科学家和科技成果等内容,例如,出题列举我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及注明领先大概多长时间,让学生答此类题目时能直接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这种比赛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从而在自己的学习中产生强大的动力。

2.开展“历史知识专题讲座”,结合我国重要的节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例如,每年9月18日这一天,教师可以准备与历史上日本侵华的九·一八事变相关的文字、图片、音乐和视频资料,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讲座,让我们的青少年学生了解过去的历史真相,勿忘国耻;营造这种良好的德育氛围,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愤恨和树立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让学生真正地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3.利用乡土“历史文物”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历史文物,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例如,我县有西梁山烈士陵园,每年在清明节期间可以组织部分学生去烈士陵园参观、考察,之后要求学生写写自己的感受,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能更直接地对学生进行革命献身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历史学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它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情感教育素材,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感教育氛围。所以作为一名历史老师,一定要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以及对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要更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努力,刻苦钻研,创造出更多有利于实现德育渗透的好方法。

高一历史学科第一次月考总结 篇4

本次高一年级月考是学生进入高中后进行的第一次正规考试。这次考试不仅有利于了解学生初中的知识基础和入学一个月来的学习状况,而且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也将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有利于高一年级组历史教师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教学思路、策略及行为。为此特对本此考试从如下几个方面做一简单分析与总结:

一、关于月考试题

本次月考试题共两大题,28个小题,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查范围为第一单元;题目表现形式比较灵活,文字、图片、表格等均有体现;设问角度多样,如原因、影响、特征、评价等。本次考题最大的特点应该是非选择题材料基本以古文为主,所考以记忆性的内容较多。

二、关于学生答题存在问题的思考

从成绩情况来看,有很大一部分的同学选择题失分相当严重。可见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和基础观点掌握不够到位、认识不够全面,以致作出选择时答案也是模棱两可,准确率偏低。在非选择题上,更是损失惨重。排除部分同学完全没有认真听课和考前背书的情况,仍然有很多同学对于教师课堂讲授过程中所强调的重点问题没有留意和及时掌握消化,答题的采分点不清晰、边缘化。

通过分析学生的试卷,我认为学生在历史考试答题中存在的问题有:

(一)客观方面:

1、初中教学不太重视历史,而且实行开卷考试,所以不少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比较薄弱;

2、高中历史教学时间有限,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学习、练习;

3、必修一教材内容较为简略,但练习册与试卷考题却比较灵活多样,有一定难度,而且目前仍有许多班级的学生没有练习册的情况;

4、我们在上课过程中,有可能对某些知识的讲解不到位,未能说清道明,也因以传统的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占用了学生的大量时间,却没有能产生相应的教学效果。如非选择题训练的强度和效果不足,缺乏答题技巧和规范的讲解、强调。

主观方面:

1、学生对高中历史的认识及历史学习方式、方法仍停留在初中阶段,认为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只要临考前突击一下即可,因而平常看书少,理解不深,没有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虽有些学生平常也较努力,但学习方法仍停留在初中阶段简单的机械背诵的基础上,不注意理解相关概念和结论,不能够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影响了学习效率。

2、部分学生对高中历史学习感到有畏惧心理,认为高中历史概念抽象,又千头万绪,要学好的难度很大。

3、还有部分学生文理 分科的思想特别强烈,对文科的历史学习完全抱着应付的态度。上课聊天、睡觉、看课外书,学习历史的态度极其不端正、不认真、4、多数班级的学生仍没有练习册,造成这些学生无法测验自己对课堂所学的掌握情况,甚至迎合了部分学生懒惰的心理。

5、学生过分依赖教师,平时甚至考前也懒于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知识点,以致考时脑袋里只有模糊的印象或者一片空白,从而造成非选择题的作答张冠李戴、语句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我认为在今后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适应高中历史的学习,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适当进行限时记忆,及时掌握教学要求,达到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月考及教学周总结 篇5

一、教学总结

1、对于刚刚接手的一年级工作,我积极认真地查阅教学资料、了解一年级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及认真备课;在教学过程中多留意了学生的性格特点,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尽快清楚的了解每个学生,以便于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更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在面对一年级的学生教学时,我需要花费更多的耐心去讲解,帮助他们认知和学习新的知识内容。

本周教学内容为生活中的数,本单元学习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正确的。。教学

目标。。,理解十和百代表的意义,会比较一百以内数值的大小。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能够掌握数字的大小比较;在多个物体的估计数量上还是没有一个估计得概念,这方面不属于教学重点,以后教学过程中慢慢的灌输估计思想。

2、二年级方面,在授课之前查看教学资料,认真备课及教学PPT;主要教学内容为生

活中的大数,主要使学生能够利用计数器正确的读写万以内的大数,理解数位顺序表、万以内的比较法以及各数位的名称和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来授课的。。。举例说明授课方法及效果。。。。。为活跃课堂气氛,更多的进行师生互动在教学讲解中我做了这些方法来实现。。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无论对与错都给予鼓励。。。

对于本部分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于大数的读法和大数的读写掌握的不是很好。学生在去读一个数的时候方法是不对的,他们会拿到一个数不知道先判断是几位数从哪个单位开始读起,针对这一问题我耐心的对学生讲解大数的正确读法和布置练习作业,同时也通过大数读法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

二、月考总结

本次月考成绩已经出来,总的来说不是很理想,依然存在不及格现象。这里有一些客观原因,但主要是主观的,我不能过多的埋怨客观,因为那样会使我丧失斗志,我无法改变客观因素,唯一能改变的是我自己,自己的教学方法、工作的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月考成绩出来后,我仔细分析了每个学生的试卷情况,分析情况如下:

首先说下一年级,我们班45人,平均分91.5分,满分有9人,不及格2人,对于一年级这个成绩算是中规中矩。本次试卷命题结构合理,本班满分占有20%,两极分化不是很大。也着重分析了两个不及格学生试卷。。。试卷分析情况。。。。,之后对他们单独谈话了解,增加其学习的积极性及端正态度。

最后着重分析总结二年级,本次考试试卷内容最后一题超纲,其他题目适中。本班人数57人,本次成绩平均分75.61分,最高分**,90分以上**人,80分以上**人,不及格人数4人,因车祸缺考1人0分。本次考试成绩不令人满意,细致分析试卷失分原因有这样几点:

1、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对于第一次口算个别学生觉得太简单懒得做,这是万万不可取的;

2、学生对应用题目了解不透彻,如第*大题中李老师带着38个学生出游,学生很容易把李老师遗忘在人数之内从而得出错误算式丢分。。。还有其他失分点写一下补上。。。。对于试卷中学生失分点失分原因,要找准今后的教学切入点,查漏补缺,在今后的教学任务中会做出应对的措施,教学任务任重道远!

三、月考后的反思及教学计划

通过本次月考,我可以对刚刚接手的一年级学生进行一次摸底分析,同时本次月考中间也反映出了多种问题,我需要从自己本身的教学方法及学生方面加以改进。

1、在以后的日常教学工作中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授人以鱼不如授

人以渔,在教会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要交给他们学习的方法,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多进行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兴趣,努力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向40分钟要效益。

2、对于优等生要继续培养其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必须抓好学习特困生,在课堂

上多提问,多鼓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并与家长取得联系,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他们逐步提高。

3、平时要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读题,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避免在今后的考试中再

次出错。

4、作业的批改要精要细,同时要认真做好作业分析。通过作业来了解学生的学习

高一历史月考反思 篇6

本次期中考试年段最高分90分,及格人及格率37.33%;年段平均分55.11分。

二、命题设计:

考试范围为必修2第一、二、三、单元。考题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并有旧教材的知识点。

本次考试目的是检测开学以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为下阶段教与学提供有效依据,从而有针对性地根据学情,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与学质量。

三、存在问题:

教师课堂虽对重点,难点花足功夫,细致讲解,重复强调,而且课上检测,课后反馈。但课后,由于学生没能自觉及时做好复习,练习巩固,使学生知识消化不良,课本基础知识不熟悉或理解不透甚至混乱,没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好适当的识记,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学生考试过程中审题作答存在随意性,考试技巧有待提高等问题,导致知识无法得以有效运用,客观题失误频频;主观题有一部分学生语言表述不规范,要点不突出,逻辑性不强;阅读不认真,有效信息获取不足,概括归纳信息的能力欠缺;旧教材的知识点学生了解的少,得分不多。

学生与老师学与教不同步,特别是学生学习主动性,考试结果没有预期的好。

四、今后的改进措施:

1、继续抓基础,反复练习。

2、放慢新授课的速度,使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达到更好的效果。

3、培养学生阅读、概括、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4,考试作业的批改,评讲要及时,应注意审题技巧,答题规范性等问题的指导与训练,对症下药,适当的训练是巩固和理解知识点的必备途径。

5、加强学法指导:指导笔记。

6、对个别学生进行试卷的书写指导。

历史月考教学总结 篇7

19世纪中期以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有两种相互矛盾的现象在资本主义各国出现了:一是城乡之间的对立与冲突日益凸显;二是在城乡的对立与冲突中开始出现城乡协调发展的萌芽。在此背景下,基于对西方各国城乡关系的深入考察,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诞生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既分析了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城乡之间的矛盾与对立,也看到了未来城乡关系的发展趋势必然是走向城乡融合,对于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城乡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城乡之间的对立贯穿于人类社会的经济历史,但其消灭却是一种现实要求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城乡之间)的对立的运动”。同时,马克思认为,城市与乡村从分离到对立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自从城市脱离乡村而独立存在的那一天起,就出现了城市与乡村间的对立,其表现形式主要是“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由此带来了“农业对工业的依附和乡村对城市的依附”,但消灭城乡对立又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现实要求。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消灭城乡对立并不是空想,正如消除资本家与雇佣工人间的对立不是空想一样。消灭这种对立日益成为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

(二)消灭城乡对立的途径是走向城乡融合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社会统一的首要条件”。而城乡融合能够“结合城市和乡村生活方式的优点而避免二者的偏颇和缺点。”因此,消灭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是必然的。而消灭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的具体道路是“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而有计划地尽量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全体成员需要的规模;消灭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使社会全体成员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走向城乡融合的基础条件是推进生产力的发展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传统理论,生产力所表示的就是人们在征服、改造和利用自然中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作为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包括三个基本要素: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基于对生产力内涵及其构成要素的准确把握,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城乡融合的进程中“把每个人的生产力提高到能生产出够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五个人或六个人消费的产品;那时,城市工业就能腾出足够的人员,给农业提供此前完全不同的力量;科学终于也将大规模地像在工业中一样彻底地应用于农业。”可见,推进生产力的发展是走向城乡融合的基础条件。

(四)走向城乡融合的主要着力点是工业与农业的有机整合

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他们已经看到“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交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并且“由于农业和工业的分离,由于大的生产中心的形成,而农村反而相对孤立化。”因此,要实现城乡的真正融合,必须使工业与农业有机地整合。

二、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开始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指导下,应对和处理城乡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城市关系理论中国化的60余年的时间里,我们有过成功的经验,但更多的是背离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基本原理所带来的偏差与失误。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初步探索时期(1949—1956)。

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为中国城乡关系的发展探索道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修复和重建国民党政权遗留下来的对立、断裂的城乡关系进而推进城乡融合,成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指导下,相继提出城乡兼顾和沟通城乡关系的主张。在1949—1952年短短的几年里,促进了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推动了城市和乡村的共同发展,无论是城市化进程,还是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水平,都有大幅度提升。但是,1953年以后,政府通过农业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限制了土地、人口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国家首先采取了统购统销制度,取消了农民对农业剩余产品的自由支配权;与此同时,又通过城市粮食的定量供应,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直到完全禁止农民自由流向城市。中国开始走向城乡隔离,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进程出现了第一个历史拐点。

第二阶段: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偏差与失误时期(1956—1978)。

1956年以后,中国开始逐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从1956—1978年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主要特征就是出现了明显的偏差与失误。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条例》的颁布,将全国人口截然分成了城市市民和农村农民,户籍成为决定城乡居民身份、地位和相关福利的重要分界线。在城市,从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的招工招干,到粮棉油乃至日常生活消费品的供应等,都与户籍直接关联。农村劳动力的城市迁移也只能通过参军和升学等较为逼仄的通道实现。在乡村,国家通过人民公社制度和集体经营制度,掌握了对农业生产要素的绝对配置权,农民被限制在农村,被固定在集体生产经营的土地上,并且在国家严厉的城乡分割政策下,失去向城市流动的自由。自此,中国开始形成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导致了第一、第二产业发展中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农业长期落后于工业,农村在与城市的不平等关系中艰难前行,未能取得与城市同步的发展。

第三阶段: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重新探索时期(1978—2001)。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了全面的拨乱反正时期。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特征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有意识地纠正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进程中的偏差与失误。

自1978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整个国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的城乡关系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在农村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僵硬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开始出现软化的迹象,资源要素的城乡间流动开始趋于活跃,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工业与乡村农业的关联度有所强化、发展的差距出现缩小的趋势,农村劳动力的城市流动开始变得自由。但是,由于80年代后期改革重心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刚刚有所软化的城乡二元结构出现反弹,城乡关系又一次出现非协调发展的态势:农村发展的投入被削减,农民的利益被忽视甚至被侵占,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速度又一次和城市拉开了距离,形成了日益突出的“三农”问题。

第四阶段: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进一步调整与完善时期(2002年—至今)。

2002年党的十六大至今,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进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就是立足中国城乡关系的发展现状,对城乡关系的进一步调整与完善。

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明确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2007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更是明确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些重大决策表明,我们正在通过深化体制改革,为平等开放互通相融的城乡关系发展铺设道路;通过国家发展战略的科学转型,为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最重要的根本保证。近年来,党和政府致力于从多个方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我国的城乡关系发展正在步入良性运行的轨道。

三、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经验总结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至今的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进程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穿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由于其对城乡关系的深刻的洞见和前瞻性的预言,对于中国城乡关系的调整、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总结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对于未来中国城乡关系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城乡关系良性发展的正确路径应是有机融合、互利互补、共同进步,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仅仅关注一方,而忽视另一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历程一再向我们昭示:推进城乡之间的无缝隙对接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在此进程中,我们不能人为地将城市和乡村分隔开来,尤其要认识到“城市偏向”的发展路径是不可持续的。处理城乡关系的正确思路应该是:明确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乡村的支持与促进,乡村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带动和辐射,在准确把握城市和乡村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推进各种资源要素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配置,强化城乡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补充、互惠互利、和谐共进的关系,推进城市和乡村走向真正的融合。

(二)城乡关系良性发展的关键节点应是统筹规划,构建城乡一体化协调运行框架

对城乡关系进行统筹规划,将城市和乡村纳入一个统一的战略框架,有助于推进城乡空间、经济、社会等诸多要素实现一体化的协调运行。这种一体化可以分解为城乡空间结构一体化、经济结构、人口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生态结构等的一体化。其中,空间结构一体化是载体、经济结构一体化是基础、人口结构一体化是关键,社会、文化和生态结构一体化是城乡高效整合的条件。这六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城乡统筹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总之,对城乡关系进行统筹规划就是要形成“以城带乡、以乡补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的理想城乡关系模式。

(三)城乡关系良性发展的主要推进力量应是国家政策的扶助与支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每一次变动,无论是隔离度的加强,还是融合性的增大,都能清晰地看见国家政策作用的印记。我们必须承认,在未来中国城乡关系的发展中,由于国家主导作用的存在并依然强大,国家政策的每一次调整,都会对城乡关系产生或深或浅的影响。因此,虽然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中存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但国家政策作为第一位的影响要素是毋庸置疑的。同时,经由国家政策的调整,推进城乡关系的良性发展,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四)城乡关系良性发展的可持续性保障应是通过制度创新,推进新型城乡关系不断向纵深发展

确立良性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不是单纯的“城市反哺农村”,也不是简单地推行“惠农措施”、增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而是要在新型城乡关系的目标指引下,建立一系列有效的支撑性制度,为城乡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为此,要构建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财产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组织制度、公共财政制度等,并使各项制度有机衔接,为城乡良性互动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摘要:在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归纳的基础上,回顾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并从中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经验,以期推进我国城乡关系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好地遵循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基本原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历史回顾,经验总结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9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40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8.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1.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0.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2.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733.

[11]刘伟.建国后党的城乡政策调整与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2).

初中历史课堂总结浅探 篇8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A-0126-01

课堂总结是对一节课知识的归纳总结及运用,它可以凝聚精华、深化认识、激趣求思。课堂总结不是教材的简单重复,而是经过精心提炼和科学概括的再创造。那么,怎样把好课堂总结这一关呢?笔者总结出几种方法。

一、“线索式”课堂总结

通过课堂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相关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但由于时间短,加之一些学生不善于总结,掌握的知识比较零散。教师可通过“线索式”课堂总结,以精炼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把相关知识用点、线穿成网络,揭示知识结构。例如,教学完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9课《中华文化的勃起》时,可以这样总结:“中华文明的勃兴最早产生了文字,而文字又使文化得以传承。文化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学生明确:科技与文艺)假如外国朋友来中国考察夏商周科技成果,你们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介绍我们中华的古老文明?”这样既抓住了重点,揭示了本课内容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情感方面的教育。

二、“悬念式”课堂总结

在课堂结束时设计悬念,可以为新课提前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且听下回分解”的艺术效果。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时,可以这样总结: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远古居民,了解了他们的生存年代、生存地点、生产能力、生活方式以及各自的体质特征,同学们想知道他们进化之后又是怎样生活的吗?请带着这个问题预习下一课。这样既简要概括了本课的重要知识点,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其对下一课有更多的期待。

三、“升华式”课堂总结

放飞理想、展望未来,进行情感教育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时,特别是讲到中央人民政府帮助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这一知识点时,笔者这样进行课堂小结:“假如你是一位设计师,你将如何开发西部,怎样描绘西部的宏伟蓝图?”让学生代入角色,大胆想象。这不仅让学生产生新鲜感,又巧妙地进行了思想情感教育,让学生潜意识里产生为西部开发而努力学习的愿望。

四、“图表法”课堂总结

用图表的形式将讲授的内容进行概括、整理,突出重点地进行归类、比较,可使学生感到所学内容形象直观、一目了然,便于学生记忆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例如,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可以用以下表格进行课堂总结(见下表):

使用图表进行课堂总结的做法通常是先列好表格,小结时再拿出来使用;或讲课时按事先设计好的程序写板书,最后加上横竖线,便成了用于总结的表格;也可以先设好栏目,总结时由学生归纳填写。

五、“引申式”课堂总结

“引申式总结”就是在总结时提出带有趣味性或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后查阅相关的书籍或文章,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布置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寻访历史古迹等。例如,教学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一课时,笔者这样总结: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新世纪的第一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请同学们查阅报刊或互联网,了解一下亚太经合组织有多少个成员?包括哪些国家和地区?课终既是课堂教学的终点,又是课后活动的起点,我们可以以课终为阵地把教学的某些任务加以延伸和扩展,辐射到课外活动中。

课堂总结不只有以上几种方法,各种方式可以互相融合、交叉使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关键是我们怎样把握它、运用它,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初二历史组月考反思 篇9

历史组孙查容

月考已经结束了,但考试没有预期的好,考试后我进行了反思,总结出以下几点,希望在以后的考试中能不断改进提高。

一、考试卷看似简单,没有难度特别高的题目,但每一个问题的思考量都很大,还有个别题目虽是考查重点内容,但设问比较偏,以至学生答题时失分点多,得分率不高。

二、主观上,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不够,没有很好地掌握学过的知识点。甚至,停留在开卷考,只要“查一查”、“抄一抄”就可以过关的观念上。这也是考试不理想的重要因素。

针对以上问题,下阶段我在教学工作争取做好如下几点:

一、抓好进度,在教授新知识的时候注重教学方法,在平时多加强审题的训练,围绕问题,寻找知识的落脚点。开放性试题的命题依据及答案取向是以教材为导向的,教会学生在解题时必须以教材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向教材求索,寻“根”问宗,找出解答问题的相关历史知识,切忌随心所欲,想怎么答就怎么答。

二、注重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正确运用发散思维是解答开放性试题最为重要的思想武器。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注重时事政治,多看、听新闻,多读书,借助课外知识对课本有进一步的把握。平时的点滴积累和不断的锻炼,持之以恒地坚持才会硕果累累。

三、教会学生抓住规律性的知识,举一反三,进行知识迁移。

四、强调虚心听同学的发言和老师的总结,不断的进行反思。

五、通过月考对我个人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讲课要有吸引力,让学生时刻关注老师,关注课上知识,不断思考问题。特别是每一个问题的设计,都要深思熟虑,考虑到学生的水平,而不能草率地提问,没有任何的价值。老师的思考能点燃学生的学习愿望。老师的思考能激发学生对书籍的不可遏止的向往。这就要求我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

历史月考教学总结 篇10

一、国企改革30年的艰难历程回顾

大致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放权让利式的改革。主要是在国家保持所有权不变情况下,不同程度下放经营权。比如先后试行了利润留成制度和承包制等。当时的改革首次打破了国营企业只是国家政府机关的一个附属物的模式,调动了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企业的活力有所增强,中国经济出现了恢复性增长的良好态势。但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企业分配向个人倾斜,包盈不包亏,助长了企业重生产、轻投资、拼设备等短期行为。同时,企业承包制按一户一率,企业不能公平竞争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

第二阶段是到了1984年中后期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推行产权制度改革,通过产权多元化推进产权明晰化,实行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等改革。

第三阶段是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就是国有企业能搞好的就保持,搞不好的国有企业就退出。但当时这种“抓大放小”的做法,被很多地方政府理解成为所谓“退出”就是简单的破产倒闭,不仅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而且还造成今天很多乡镇乃至县市不再存在国有企业的局面。

第四阶段是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要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一阶段的国企改革主要从五个方面加快推进:一是加大股份制改革力度,通过股权置换、相互持股、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加快产权主体多元化改革。二是积极稳妥地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任务,消除了阻碍股份制健康发展的制度弊端,促进了上市公司的迅速发展。三是建立完善的董事会,引入外部董事制度,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四是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在分离办社会职能的基础上,将企业的辅业从主业中分离出去,突出主业发展,将辅业资产进行整合改制。五是继续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

总之,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总体上是不断深入的,企业经营机制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国有资产总量逐步壮大、质量显著提升,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不断涌现,国企改革总体上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当然,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形势和不断开放的市场环境,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还存在国有经济布局不合理、产业发展不够平衡、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活力不足、部分垄断领域改革严重滞后等诸多问题。

二、本轮国企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切实加强改革前的调研工作,真正摸清底数

各级国资委和国有企业既是国企改革的主体,也是国企改革的客体。在国企改革过程中,摸清底数是搞好国企改革的前提。只有搞好改革前的调研,才能提高改革的预判能力,才能进一步研究制定改革方案,分类实施,分步实施,积极稳妥推进改革。总的来说,笔者认为好的国企改革应该符合以下四项要求:一是要合理合法合乎党和国家政策要求,二是要合乎本企业及其当地的实际情况及职工群众的生活需要,三是要尽可能少的危害到自然环境、社会、以及人民群众自身的利益,四是要尽可能去除主政者个人及其小团体私利而有益于大多数人而不是相反。

(二)要搞好顶层设计,加强宏观指导,又不能“一刀切”

在历次国企改革中,中央发布的一系列指导精神就是顶层设计,就是宏观指导。但执行者往往没有经过深入研究分析、联系实际,只是按照文件精神的表面意思执行,甚至方式有时简单粗暴。比如在我国国企改革的第三阶段提出的“抓大放小”,被部分地方政府简单的理解为保持好的国有企业,让不好的国有企业直接倒闭。不仅方式简单粗暴,而且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三)要采取切实有力综合措施,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在以往的几轮国企改革中,都往往出现理论上与实践上的悖论,即国企改革的主旨本来是要将国企中的那些不良企业,通过改革改制将它们搞好搞活;但现实和实际情况则是,某些地方或国企则是热衷于改造那些本来很好的国企,将它们实施民营化,甚至是以很小成本和价格就贱卖给了某些私人或民营企业。于是,造成国企的资产大量流失。这种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造成资产流失的问题,是国企改革中非常关键的事情,这个事情处理不好,不仅仅会影响到国有企业改革自身,而且更会影响到各级政府(比如各级国资委)的声望,还会影响到整个改革的前途。因此,在本轮新的改革过程中,在坚持大的改革目标与方向不变的前提下,要结合各自实际及时调整小的目标和方向,制定新措施,规范其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尽量避免造成新的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三、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几点对策建议

(一)要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

要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逐步构建“国资分类监管-资本投资运营-企业市场化经营”的分层监管体制。在“国资分类监管”层,按照竞争性业务与非竞争性业务分开原则,对国有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成立一批专注经济职能或社会职能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国有企业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之间建立“隔离层”,实现不同资本投资平台经营目标单一化,把对国有经济的优化布局和对国有企业的直接监管落实到对投资平台的布局和监管上。

(二)要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分类监管

坚持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按照“少而精、大而强”的原则,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竞争性领域逐步取消对国有企业的不当保护,在竞争中实现优进劣退,推动国有资本继续向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完善分类监管,对竞争类企业,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放开市场主体准入,减少政府保护和行政干预,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重点监管结构调整和资本回报水平,通过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等考核方式,引导企业把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放在首位,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对公益类企业,可以采取国有独资形式,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着重从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成本控制、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监管,加强产业规制,通过经营信息公开引入社会监督。对兼具竞争性质和公益性质的企业,以及自然垄断类企业,要通过网运分离、业务剥离,实现竞争性环节与公益性环节分开,分别纳入竞争类企业或公益类企业实施监管。

(三)要提高国有资本流动性,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公司制改革。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可通过增资扩股、收购资产等方式,尽快实现整体上市,实现产权多元化;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也要积极推动主业资产上市,或通过产权转让、交叉持股等形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快股权多元化改革步伐。加强以董事会建设为核心的内部治理,逐步建立以外部董事为主的董事会,建立规范的董事会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责任追究机制,使董事会成为企业经营决策和管理层选聘激励的权责主体。实行累积投票制度,公平保护小股东权益,提高非公有制资本参与国企改革的积极性。扩大监事会权利,实行强制性的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确保监事能够获得准确和充分的信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利用兼并、收购、重组、破产等机制实现企业优胜劣汰和对经理人员的约束;加强职业经理人市场建设和中介机构培育,建立包括信用评估体系和企业家素质评估体系在内的市场评估体系,推动建立声誉机制;强化利益相关者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不断完善全方位的外部治理机制。

(四)要做好相关配套工作,为国企混合制改革创造良好条件

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和股权流动性,建立强制分红和强制回购制度,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创造良好制度环境。探索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聘企业负责人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加大社会化选聘力度,实行经营目标契约化管理。通过经营者持股、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期权等方式,把高层管理人员和核心人才的薪酬激励与公司长期利益挂钩,推动企业长远发展,真正建立起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拓宽职工安置渠道,多方筹措改革成本,彻底剥离国有企业政策性、历史性负担,扭转国有企业不利的竞争地位,为包袱沉重的国有企业吸引非公制资本参与改革、公平进入市场创造条件。加强国有产权管理和财务监督,完善企业内控体系和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国有资产对外转让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在依法设立的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上一篇:城管协管工作总结下一篇:我生活在挑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