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目录

2024-07-31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目录(精选6篇)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目录 篇1

第一章:有理数

1.1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2:数轴、相反数与绝对值

1.3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1.4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

1.5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

1.6有理数的乘方

1.7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第二章:用字母表示数

2.1用字母表示数2.2列代数式

2.3代数式的值2.4整式

2.5整式的加法和减法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建立一元一次模型3.2:等式的性质

3.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4:一元一次模型的应用

第四章:图形的认识

4.1:几何图形4.2:线段、射线、直线4.3:角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图

5.1:数据的收集与抽样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教案 篇2

1.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2.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通过对地球形态认识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对事情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难点

地球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过程

【讲授】板书与讨论

【板书】 二、地球仪----地球的模型

【提问讨论】(1)地球仪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2)地球仪的球面上有那些地理事物?

(3) 在地球仪上找到南北极点。

(4)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

活动2【讲授】地轴和两极

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指导学生转动自己的小型地球仪,让学生领会“一轴两点” 并领会地球上东西方向的确定。

活动3【讲授】经线和纬线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提问:

(1)地球仪上连接南北极的线称为什么线?(经线)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方向, 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称为什么线?(纬线)

(2)观察地球仪,经线和纬线,哪个是半圆,哪个是圆?

(3)所有经线长度是否相等?所有纬线长度是否相等?

(4)纬线自成纬线圈,那么,经线如何组成一个经线圈?

(5) 经线和纬线各指示什么方向?

学生小组讨论以后,代表发言,全班总结。

活动4【讲授】经度和纬度

继续观察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有多少条经线?学生说有无数条。为了区别出每一条经线,人们给经线规定了不同的度数,即经度。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找到0度和180度经线,由0度经线向东西各划分出180度。分别称为东经度和西经度。 观察0度和180度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同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哪一个经线圈穿过的陆地面积大? 哪一个小?(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线组成的经线圈穿过的陆地面积小)。

【教师讲解】 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组成的经线圈,将地球分成东西两个半球。

活动5【活动】学生活动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篇3

1.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

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赤道周长40000千米。

3.经线又称子午线,是连接地球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纬线是与地轴

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它们都有无数条。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4.0度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经过了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5.东经180与西经180合二为一,就叫180度经线。

6.0度纬线是赤道,北纬90度是北极点,南纬90度是南极点,它们是两个地点。

7.地球绕轴转是自转,周期是一天;绕日转是公转,周期是一年,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8.因为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的,在地球上日月星辰都是东升西落的

9.地球自转导致两个后果:一是昼夜交替,二是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

10.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角度不变导致两个后果:形成了四季和五带。.地球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11.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

12.1:1000000的意思是: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一百万厘米。千米化厘米加五个零。

13.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

14.地面某个地点高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海拔。高出另外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是相对高度。

15.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重合是悬崖。等高线闭合处为山头或盆地。

16.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17.亚欧两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

18.亚非两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南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19.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次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

20.大陆漂移学说认为:两亿年前地球只有一块联合古陆,后来缓慢地漂移分离,形成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

2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被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高大的山脉。

22.东非大裂谷是海洋的胚胎期,红海是海洋的婴儿期。大西洋是海洋的少年期,太平洋是海洋的成年期。

喜马拉雅山是海洋的坟墓。

23.天气是短时间的,多变的,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

24.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气候要素一是气温,二是降水

25.一天中的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6.一年中的气温,北半球陆地上7月,1月最低。海洋上8月,2月最低。南半球季节相反。

27.同纬度的陆地与海洋在气温上相比,陆地夏季更热,冬季更冷。

28.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海洋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多。

29.从赤道向两极,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气温逐渐降低。

30.从山脚向山顶,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度。

31.两极地区降水少,赤道地区降水多,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多沙漠,

大陆东岸降水多,沿海迎风雨丰沛,雨少内陆背风坡。

3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33.热带有四种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有两种气候: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大陆东岸)。

温带有三种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寒带有两种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寒带冰原气候

34.大陆东岸有季风气候。大陆西岸有: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陆内部有:温带大陆性气候

35.气候影响饮食,穿衣,农林牧业,气候异常引起自然灾害。

36.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是二氧化碳增多,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一是燃烧煤,石油,天然气。

二是砍伐森林。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37.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欧洲的自然增长率最低,非洲。

38.中低纬度的近海的平原地区,人口较稠密。

世界上有四个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

39.世界人口有两大趋势,一是人口快速增长,二是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

40.人口快速增长,加剧了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41.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大洋洲、西亚、北非,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北美洲的因纽特

人、印第安人是黄种人,黑种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长达四百年的奴隶贸易使他们到

达美洲、大洋洲。

42.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使用西班牙语,

巴西使用葡萄牙语,法国和中部非洲使用法语,西亚和北非使用阿拉伯语,俄罗斯和中亚国家使

用俄语。

43.x形成于亚洲西部,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佛教创始于古印度。

44.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地叫聚落,乡村聚落的人从事农牧渔林业,城市聚落的人从事工业服务业。

45.非洲的村落原始古朴,亚洲的村落房屋密集,欧美的村落稀疏开阔,机械化水平高。

46.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47.东南亚气候湿热,为干栏式建筑,下住牲畜上住人;热带沙漠厚墙加小窗,,防晒又凉快。

因纽特人住冰屋,黄土高原住窑洞。

48.浪漫水城威尼斯河多桥也多,古朴自然丽江城,水乡容,山城貌。

49.陆地面积前六位的大国依次是:俄罗斯1707万平方千米,加拿大997万,中国960万,

美国937万,巴西854万,澳大利亚769万。

50.人口前六位的大国依次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

51.地跨亚欧两洲的有:俄罗斯,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地跨亚非两洲的是埃及。

52.加拿大与美国东部以湖为界,法国与西班牙以比利牛斯山脉为界。埃及与邻国以经纬线为界。

53.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包括领海)、领空总称领土。

54.中国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领海300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的蓝色国土)。

55.世界上有发达国家20多个,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州,包括美、加、英、法、德、意、

澳、新西兰,以及亚洲的日本。发展中国家有150多个,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56.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的80%,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全球的22%。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的20%,

国内生产总值却占全球的80%。因此全球贫富差距很大。

57.在国际贸易方面,这两类国家是不对等的,发达国家以计算机、汽车、轮船、飞机等高新技术

产品为主,科技含量高,价格昂贵,赚钱多;发展中国家以石油、矿石、木材、橡胶等原料和

初级加工品为主,科技含量低,价格低廉,赚钱少。发达国家的农业实现了大规模机械化,

单产高成本低。而发展中国家半机械化或手工生产。单产低成本高。

58.发展中国家多分布在南半球,简称“南”,发达国家多分布在北半球,简称“北”。发展中国家

之间的合作称“南南合作”。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也是不平等的。

59.中国的航天工业,核工业,印度的软件业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

60.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中、法、俄、英、美。

地理的技巧有哪些

一、字头记忆法

【释义】即从同类地理知识中分别提取字头,编成简短话语进行记忆,这种字头法,简化知识,利于增强记忆。

二、综合法

【释义】认识地理特点的过程,绝大多数情况下,要在分析要素特征和各部分联系的基础上加以综合。

三、用地图学地理法

【做法】首先,要利用好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挂图。教师指图讲课时,学生一定要注意看图,不要自己看书,或是做别的事情。教师指图讲课,事先是经过充分备课的。他会把图中的知识直接指给学生,避免学生费时间走弯路地自己去查找。

四、谐音记忆法

【释义】即把枯燥的数据换成有趣的文字加以记忆。

地理怎么快速提分

1、重视课本。不要觉得课本很简单就忽略它,每一次读课本都应该认真,你会发现很多之前没有注意到的小重点,每一遍读都是对基础的夯实。当然,相对于政治历史而言,地理的课本内容较少,必要的时候可以阅读参考书中基础知识讲解的部分。从每一个细微的知识点抓起,在真正理解了每一个概念后,做题你会觉得得心应手。

2、自然地理是有难度,学好自然地理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看地图,其实要看你兴趣的,我对地理尤其是地图从来都很感兴趣,所以天天拿着地图看,地图熟了,自然地理就通了。不过,近年来许多考试都淡化了对地理位置的考察,即使是这样,看得明白地图这一学习地理的基本素养还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选择题可以用的。

3、平时多做一些文综的卷子,就是那些原题的或是各地联考的卷子,单做自然地理等难度大的题目,不会做看后面答案一般讲解都很详细,还是不明白就问高手或老师,记住一定要多做,有些东西即使你不明白,做的多了信息量就大了。

新湘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篇4

一,教学内容 1.《光荣少年》 2.《年少的味道》 3.乐理知识

二,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饱满的声音,声情并茂地演唱《光荣少年》,《年少的味道》

2.认识五线谱,会写高音谱号,了解音名与唱名,能比较熟练地进行C大调八度以内基本音级的视唱

三,教材分析

1.《光荣少年》

陈奎及作词,孟庆云作曲。这是一首由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单位共同推荐的优秀少儿歌曲。这首歌为一段式,全歌以激越的旋律,铿锵的节奏,表现了新时期少年志存高远,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2.《年少的味道》

梁和平作词,孟卫东作曲。这首歌为两段式结构,歌曲以轻松,动感的旋律和明快的节奏,展现了青少年美丽多彩,积极向上的青春风采。

四,教学设计

以竞赛和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趣。

五,教学难点

1.较为熟练地掌握音名与唱名。2.C大调八度以内基本音级的视唱。六,教学重点

1.会唱《光荣少年》,《年少的味道》,并能用自然饱满的声音,声情并茂地演唱。2.掌握所教的乐理常识。

七,教学教程设计

(一)导入:祝贺同学们迈入人生的另一个崭新时期---中学阶段,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迈入呢?

(二)歌曲学唱部分

1.聆听范唱

(1)听音乐,自由选择恰当的动作进行参加。

(2)老师评价,提示音乐情绪变化时怎样变换动作。2.歌曲学唱

教法:老师演奏旋律,学生根据旋律唱出歌词。(提示学生注意老师演奏的乐句长短,以及哪个字对的是哪个音,哪些字是一字一音,哪些字是一字多音。)

教法:①读歌词(注意节奏的准确和情绪的把握)

②老师演奏旋律,学生根据旋律唱出歌词。(多种连唱形式相结合)

3.在老师的演奏下完整演唱歌曲。

4.说一说:怎样唱这首歌曲才会好听呢?

(节奏不拖沓,不用叫喊方式,身体坐正,口腔打开,带着表情,用自然的声音来演唱)

5.合奏伴奏音乐,在老师的指挥下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三)五线谱入门---音乐知识部分

1.认识五线谱 2.学写高音谱号 3.认识唱名和音名

① 看键盘,找黑键与白键的排练规律

出示钢琴键盘示意图,让学生找白键,黑键的排列规律。(白键均匀排列,黑键两个一组,三个一组间隔排列)②认识音名与唱名

两个黑键围绕的三个白键依次为:C D E(do re mi)

三个黑键围绕的四个白键依次为:F G A B(fa sol la si)

4.认识基本音级在五线谱中的线间位置。

(1)把基本音级写入五线谱,中央C下加一线,唱音阶。怎样认得快?八度以内找规律。(1,3,5,7在线上,2,4,6,1在间上)(2)考一考,你会认了吗? ① 唱下列音组。

② 游戏:把 《光荣少年》前两小节各音的高音位置,贴到五线谱上。

(四)课堂小结

1.小结课堂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作业:背唱《光荣少年》,自己对歌曲进行处理,下节课分组表演。

第二单元

美妙的人声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聆听《我的太阳》,《我爱你,中国》,《伏尔加船夫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演唱歌曲《雪绒花》

(二)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声乐作品。能在听赏活动中说出人声分类的基本原则,以及男高声,男低声,女高音,女低音,童声的音色特点。2.能随音乐跟唱歌曲《我的太阳》,《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片段,感受音色对于歌曲的表现作用。

(三)教材分析

1.《我的太阳》

《我的太阳》是一首创作于1898年的那不勒斯歌曲,20 世纪后期成为世界上最风

行的民歌。旋律爽朗,豪放,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赞美之情。

2.《伏尔加船夫曲》

《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流传很广的俄罗斯民歌。伏尔加河流是欧洲最长的一条河流,因其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资源,及其孕育出的优秀文化,被俄罗斯人民亲切地称为“母亲河”。3.《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中国》像一幅富于诗意的画卷,描绘了祖国美丽的河山,坦率地抒发了海外游子对祖国深沉挚爱的感情以及对瑰丽山川的歌颂和赞美。通过叠句,排比等手法,对祖国的春苗秋果,森林山川,田园庄稼等作了形象的描绘和细腻的刻画,表达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满腔炽热和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感。4.《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是一首优美的抒情歌曲。抒发了蒙古族人民对美丽草原和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歌曲具有蒙古族牧歌的风格。悠扬起伏的旋律把人们带入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之中,使人们感受到了蒙古草原的美。5.《雪绒花》

《雪绒花》,美国音乐剧《音乐之声》的插曲,是一首抒情的合唱歌曲。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真挚地倾吐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

1.能认真聆听声乐作品,积极参与听赏活动。

2.能说出男高声,男低声,女高音,女低音,童声的音色特点。

(五)教学过程 ①新课导入

1.聆听三段音响片段,请学生说出演唱者的性别。(男声,女声,童声)2.略作小结,引出音乐知识。

②音乐知识

1.了解人声的分类原则及类型

因人的性别和年龄的不同,人声可分为三大类:童声,女声和男声。

因各人声带的长短,宽窄,厚薄等生理结构不同,每个人在音域,音色,基本声区等方面各有不同的特点。因此三类人声又可具体分为: 童声:高音,低声;

女声:女高音(抒情女高音,花腔女高音,戏剧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 男声:男高音(抒情男高音,戏剧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2.结合已有知识,请学生尝试说出几种常见音色的特点。如:男高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低音。3.略作小结,引出课题。

③新课教学

A.男高音

1,听赏作品《我的太阳》,回答问题。

师:请根据人声的分类说说这是哪种音色,以及这种音色有什么样的特点? 生:(这是由男高音演唱的,男高音的音色特点是高亢,明亮。)2,简介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帆瓦罗蒂。

3.随音乐跟唱歌曲的前半部分,感受歌曲旋律爽朗,豪放的特点。

B.男低音

1.听赏歌曲《伏尔加船夫曲》片段,回答问题。

师:请根据人声的分类说说这是哪种音色,以及这种音色有什么样的特点? 生:(这是由男低音演唱,男低声的音色特点是低沉,浑厚)2.请学生思考,为什么这首歌曲要选用男低音的音色来演唱?

3.请学生随歌曲跟唱前面的八小节,体会作品中纤夫的重负与酸苦。

C.女高音

1.说说女高音的音色特点。2.听赏歌曲《我爱你,中国》,说说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 3.说说自己熟悉或喜欢的女高音歌唱家及她们的代表作品。

D.女中音

1.听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尝试说出所属人声类型。2.说说女中音的音色特点(圆润,宽厚)3.随音乐哼唱这首歌曲前几句,思考问题: 师:女中音的演唱让我们感受到了草原怎样的特点和歌曲怎样的意境? 生:(从女中音的演唱中感受到了草原的宽广,美丽,以及歌曲表达的宁静,恬美的意境)

E.童声

1.听赏歌曲《歌声与微笑》片段,说说童声的音色特点。2.老师指挥学生随伴奏演唱这首歌曲,体会歌曲快乐的情绪。

④巩固与练习

1.师生共同小结本课学习的几种常见人声类型的音色特点。2.聆听歌曲片段,完成课后表格。3.预习歌曲《雪绒花》,了解歌曲的相关知识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结合柯尔文手势认真学唱《雪绒花》,并能背唱这首歌曲。

2.能学习了解五线谱中音符的结构,了解五线谱中几种常用音符的写法和时值。3.能在试唱练习等活动中,掌握五线谱常用音符及其时值。

二,教学重难点

1.能在实践活动中学习五线谱音符的有关知识 2.能背唱歌曲《雪绒花》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听歌曲《雪绒花》片段,请学生说出歌名和出处。

2.请学生结合课前预习,简介电影《音乐之声》剧情及歌曲《雪绒花》的演唱背景。3.引出课题。

(二)新课教学

1.教师钢琴伴奏范唱歌曲《雪绒花》,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旋律。2.学唱歌曲旋律。(可以采用教唱,听唱,比较等多种方式)3.学唱歌词

4.完整地演唱歌曲高声部

5.结合柯尔文手势学唱歌曲的低声部旋律。6.熟悉低声部旋律后唱词 7.完整地练习二部合唱

8.欣赏《雪绒花》的电影演唱片段,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9.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这首合唱歌曲 10.教师略作小结,引出音乐知识

(三)音乐知识

1.了解五线谱中的音符结构。

2.结合律动学习五线谱常用音符及时值。3.实践运用

(1)视唱练习(注意:以学生自主识谱视唱为主,老师给予指导。第一遍可结合柯尔文手势熟悉旋律中的音高;第二遍可结合律动巩固节奏)

(2)尝试将歌曲《雪绒花》的前八小节译成五线谱(注意:要求学生要书写规范,也可留在课后完成)

(3)展示书写工整规范的学生习作

(四)巩固本课内容

1.请几位同学上台演唱歌曲《雪绒花》 2.全班同学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第三单元 班级演唱组合

一,教学内容:欣赏《洗衣歌》学习歌曲《青春舞曲》 二,教学目标

1.认真欣赏《洗衣歌》,在比较欣赏中了解组合演唱的艺术表现特点,充分感受组合演唱的艺术魅力

2.能用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并背唱歌曲《青春舞曲》,在歌曲学习过程中能大方自信地参与各种表现活动

三. 教材分析

1.《洗衣歌》

《洗衣歌》以平易通俗但却深含情谊的歌词,风趣活泼的戏剧画面,深深打动了广大人民,被誉为歌颂民族团结,军民团结的经典之作。2.《青春舞曲》

这是一首维吾尔族民歌,该曲旋律流畅,节奏欢快,具有舞曲的规整性。在结构上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起,承,转,合,“美丽小鸟一去无踪影”为转句,但在转句之后并未加以紧缩或省略,故形成很有特点的奇数乐段,这样,就形成了《青春舞曲》中反复重复“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让歌曲的音韵更加流畅圆转,表达更加通俗明白,易唱易记,别有趣味。

四,教学过程

(一)欣赏《洗衣歌》,了解组合演唱的艺术表现特点

1.比较欣赏由才旦卓玛独唱的《洗衣歌》和由高原红组合演唱的《洗衣歌》

设问:这首歌曲属于哪个民族的歌曲,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两个版本的《洗衣歌》 在演唱形式上有什么特点?你更喜欢哪个版本的《洗衣歌》,说说理由。

2.简介组合演唱形式

3.聆听高原红组合演唱的《洗衣歌》,用声势动作参与表现。(引导学生在“出打出打觉过出打咳勒司”处以声势动作或拍击节奏的方式参与表现,“阿拉黑司”可以用“喊”的方式随乐参与表现)

4.学生探究,交流高原红组合的艺术表现特色。

5.简介高原红组合

高原红组合组建于2001年9月,由成员萨尔措,扎巴措,格绒拉姆三人组合而成,这是一个青春时尚的歌曲组合。它以藏族民间传统舞蹈和音乐为基础,采取民族舞蹈音乐与现代时尚组合的表演形式来表现藏族民族音乐的,它以民族舞蹈音乐与时尚结合的发展也做了大胆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

(二)欣赏不同艺术表现特点的演唱组合

1.由说说所熟悉的演唱组合及其特色

2.不同艺术表现特点的演唱组合视频片段

欣赏黑鸭子组合的视频片段---以突出人声的和声效果为主的演唱组合

欣赏玖月奇迹组合的视频片段---一边演奏边演唱为主的演唱组合,渲染舞台气氛。

欣赏东方神奇组合的视频片段---以边唱边跳为主的演唱组合,充满青春活力。

(三)学习《青春舞曲》

1.导入《青春舞曲》学习。

师导言:刚才我们看了这么多组合演唱,很多同学都激动不已,跃跃欲试,今天就让同学们过一把“歌星瘾”,我们也采用组合演唱的形式来演唱歌曲。可是同学们都知道,组合演唱的第一大特点是几个人一起上台演唱,那我们首先得准备能共同演唱的歌曲。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节奏欢快,充满着青春活力的歌曲《青春舞曲》。

2.聆听《青春舞曲》,整体感受歌曲风格特点。

设问:歌曲的节奏,演唱的形式,音乐形式,音乐情绪有什么特点?

3.聆听歌曲,学生边听边按照自己的创意拍击节奏,教师记录。

4.再次聆听歌曲,组织学生随歌曲分别拍击教师记录的几种节奏型。

5.将全班分成四组,同时拍击教师记录的几种节奏型,随乐参与表现。或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拍击一拍不同的节奏型,配合拍击,随乐参与表现。

6.随乐跟唱歌曲,要求学生背唱歌词。

7.指导学生唱好歌曲

这首歌曲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演唱表现。前五小节演唱时力度稍轻,演唱声音要有弹性,咬字吐词清楚。衬词“别的那呀呦那丫别的那呀呦”力度稍增强,表现出新疆民歌演唱的风格特点。引导学生把“美丽小鸟一去无影踪”放慢速度演唱,最后一句做渐强,渐弱处理。完整地,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

8.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音源(比如:拍手,跺脚,拍桌子,捻指,简易打击乐器等),为歌曲伴奏。

要求:一边背唱歌词一边加入自己设计好的伴奏,节奏型为同学们自己讨论创编的或利用之前集体练习的。

9.欣赏《青春舞曲》舞蹈视频,激发学生设计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10.引导学生用歌唱,打击乐伴奏,舞蹈这三种表现形式分组进行创编表演。

(四)布置作业

过几周我们班将举行一个《班级演唱组合》的演唱活动,由同学们自由组合成演唱组合,选择适合自己演唱的歌曲,以组合演唱的方式进行表演,同时还要为自己的组合取一个好听的名字。评价组合演唱的质量,主要看组合声音是否和谐,表演是否配合默契,表演是否有创意。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五彩纷呈的演唱组合,相信同学们对此有了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希望同学们课后认真做好准备,精心排练,我将拭目以待。

第四单元

泥土的歌

一,教学内容:学唱《放马山歌》,欣赏《澧水船夫号子》

二,教学目标

1.能专心聆听传统民歌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并能哼唱其中的一两首作品。2.能对有关音乐作品的风格和特征进行简单的评述,并能简单地概括劳动号子与山歌的基本特征

3.能自信,大胆地参与各种音乐表现活动

三.教材分析

1.《放马山歌》

云南山歌既有江南水乡的秀丽,又有边远地区山野环境的清新气息,还有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新颖和独特的色彩,云南山歌的曲调有的非常开朗,热情,旋律的起伏往往较大,起伏的过程往往较急促;有的有非常细腻,充满装饰性。

2.《澧水船夫号子》

这首歌记述了从风平浪静的航行到遇风暴,过险滩,最后战胜艰险继续平水航行的一个完整的行船过程。

四,教材设计亮点

从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场景切入,让学生先走入他们的生活,再聆听和学习他们在生活中有感而发的歌曲,利用“角色换位”的方法让学生走进传统民歌。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完整地学唱云南民歌《放马山歌》 2.能总结出劳动号子与山歌的基本特征。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导语:让我们在影片中,跟随一位老爷爷去了解一段特殊的历史。观赏:纪实片《船工》的视频片段。

交流:在影片中你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船工及有节奏的呐喊声。

讨论:船工们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喊声有什么不同?展示两幅图片(平水与急流)(引导学生从节奏,速度,力度方面进行回答。平水时节奏比较平缓,速度居中,声音力度相对较弱;激流时节奏比较密集,速度逐渐加快,力度较强)体验:跟随老师的手势,用“弱缓—强急—弱缓”的声音表现船工们遇到不同情况时的喊声。(弱缓手势:右手平方腰间,根据节奏向前划拍;强急手势:右手抬至头部,用力点拍)

2/4 嗨∣嗨-∣嗨∣嗨-∣嗨-∣

(二)新课教学

劳动号子

1.《澧水船夫号子》 ⑴简介:船夫号子的由来 ⑵听赏:《澧水船夫号子》,在音乐中用“弱缓强急”的手势表现作品的变化。(听赏时教师用手势一起参与,进行引导)

⑶分析:澧水船夫号子的种类和结构

⑷学唱:老师领大家和,学唱《澧水船夫号子》的“引号”部分

⑸表现:创设情境,加入“摇橹”的动作与老师呼应,老师变换领唱速度,学生配合。⑹探究:船工为什么要在行船和拉船的过程中唱船工号子呢?

2.劳动号子的种类及代表作听赏

(1)介绍:简介民歌中劳动号子的定义及由来。(2)欣赏:聆听湖南《打硪歌》,东北《哈腰挂》以及湖北《催咚催》等三首不同种类的劳动号子片段,把握这些作品的相同特点。(听赏后结合视频和图片简单介绍不同的劳动形式)

(3)总结:请学生从曲调,节奏,演唱形式及传唱环境上总结劳动号子的基本特征。

3.《放马山歌》

(1)听赏:聆听《放马山歌》,感受歌曲中衬词独特的演唱方法。

(2)体验:运用民歌中“喊唱”的运腔方式演唱歌曲中吆喝的衬词“呦哦”(3)互动:老师演唱正词,学生演唱吆喝的部分。(4)分析:作品结构及创作手法简介

(5)学唱:有感情地跟着老师学唱《放马山歌》

(6)表现:在歌曲的演唱中加入声势动作,为演唱加花添彩。

(三)课堂小结

第五单元 《七彩的管弦》

一,教材分析

《七彩的管弦

(一)》编排有《卡门序曲》,《图画展览会》选段---《牛车》,“漫步”主题,《两个犹太人》,《大进行曲》,旨在初步感受管弦乐器及管弦乐合奏的音色特点,初步学习如何欣赏优秀的管弦器乐作品,并能进行相关的探究和情感体验,为《七彩的管弦》后续单元的教学做铺垫。

二,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图画展览会》选段,《大进行曲》等作品,初步了解和感知管弦乐合奏的音色特征,能运用音乐的要素对作品的表现特点(含音响与情绪表现)进行探究和体验。

2.了解序曲,进行曲的不同音乐特点,背唱《卡门序曲》中的第二插部主题以及《图画展览会》中“漫步”主题;认识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

3.与同学合作,能顺畅地进行合唱练习;能单独或与同学合作,进行“鱼咬尾”编创实践,做到衔接自然,旋律流畅。4.三,教学重点:能感知管弦合奏和主奏乐器的音乐表现力,并能通过哼唱与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乐曲的表现力

四,教学难点:在感知听赏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合唱练习和音乐创编练习。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钢琴,音像资料等。六,教学时间:两课时。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导入语

师生问好,导入: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视频,看哪位同学能够告诉我这首乐曲的名称和作者,如果能听出是由什么乐器来演奏的那就更好了。

2.播放管弦乐合奏《拉德斯基进行曲》(卡拉扬指挥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现场演出片段)

听赏时可以让学生随乐曲轻声哼唱,感受乐曲的欢快,热烈的情绪,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3.并回答问题,可以交流讨论,畅所欲言。教师适当引导,并导入新课教学---《七彩的管弦

(一)》

(二)教学过程

1.《卡门序曲》

播放《卡门序曲》,听赏乐曲并完成下面的思考题:

根据你聆听音乐的体验,将下列有关词语填入相应的括号里。① 威武,雄壮 ②热烈,辉煌 ③轻快,活泼

基本主题(A)()第一插部主题(B)()第二插部主题(C)()

复听乐曲的三段主题,并体验和探究下面的问题:

哼唱出你印象最为深刻的音乐片段,能说出乐曲结构的特点吗?可以尝试用字母A,B的方式来标记你所听到的乐曲结构。

2.初听“漫步”主题并出示曲谱,让学生在聆听的基础上哼唱旋律,启发学生联想到作者在欣赏画展时穿行的音乐感觉。

3.播放“漫步”主题,在背景音乐下导入《两个犹太人》的画像,仔细观察画面上两个人的特征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三)新课巩固与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导入

1.引导切入新课《大进行曲》

(1)师导入: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拉德斯基进行曲》,有谁能告诉老师什么是进行曲?它带给你最主要的感受是什么?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管弦乐作品《大进行曲》,请同学们欣赏时思考下列问题: A.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B.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它的音色有什么样的特征? C.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聆听到的感受吗?

(2)简介歌剧《阿依达》的相关故事背景。

(3)再次聆听乐曲,并哼唱主题片段。说说主奏乐器小号在这首乐曲中起到了什么样的音乐作用。

要求学生挥拍哼唱,注意三连音演唱的准确性。

2.活动与练习

(1)合唱练习

A. 听琴哼唱高低声部的旋律,运用气息,保持正确的歌唱方式并挥拍

练习至熟练。

B. 分小组进行练习,由小组长负责进行分声部哼唱练习,教师巡回指

导。

C. 合唱练习,注意声部的音准与和谐,巩固练习至熟练。D. 分大组进行两声部合唱练习。

E. 选派一位学生指挥,教师伴奏,完整地表现出合唱内容。

要求歌唱的方法,演唱的情绪,声部力度的强弱均有所体现。

(2)音乐创编

师导入: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成语接龙游戏的故事,看看谁的思维最活跃。(生对接)其实,在我们学过的音乐知识里,有一个音乐创作的手法就像是成语接龙这样来进行,不过只是它运用的是音符而不是文字,你们知道什么是音乐创作手法?引入创编练习“鱼咬尾”,并引导学生复习相关音乐知识,讲解创作的要求。

A.分组进行创编

B.分组展示,要求哼唱,并进行相互评价(启发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展示,例如小组唱,节奏伴唱或竖笛伴唱等)

C.将成果以小组或成员的方式命名并展示在黑板上进行鼓励,激发学生创作兴趣和欲望。

3.课堂小结

学生自我评价并小结课堂的收获,教师补充评价,梳理本单元所有知识点,并通过板书或课件的方式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第六单元 在灿烂阳光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在灿烂阳光下》,《中国人》

二,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演唱《在灿烂阳光下》,能较好地表现二声部合唱时声部的均衡,和谐,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深情厚谊。2.认识附点音符和常用的音乐记号。3.随音乐学唱《中国人》,能够以真挚热烈的情感及自己所喜欢的方式演唱,做到熟练流畅。

三,教学重难点:在合唱时,较好地表现二声部的均衡和谐。四.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循环播放《中国人》。设计意图:营造氛围。

(一)导入

同学们,这首歌曲我们大家一定都听过,而且很多同学一定都会唱,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随着伴奏,来演唱这首歌曲吧!设计意图:调动气氛,为自主参与做铺垫。

(二)二声部合唱《在灿烂阳光下》

1.聆听全曲,初步感受。

2.合唱准备练习。

(1)演唱方法示范说明,发声练习。(2)学唱歌曲

1)老师演奏旋律,老师根据旋律唱出歌词。(提示:学生注意老师演奏的乐句长短,以及哪个字对应的是哪个音,哪些字是一字一音。哪些字是一字多音)

2)读歌词(注意节奏的准确和情绪的把握)3)有感情地跟琴演唱。(可采用多种练唱形式相结合)

(3)探究体验。

想一想:怎样唱这首歌才会好听呢? 说一说:每个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

唱一唱:谁唱的最好听,就采用谁的方式

练一练:姿势正确,口腔打开,注意音准和节奏,将自然亲切的声音和丰富的表情结合起来,开始演唱。

(4)在老师的指挥下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3.二声部合唱练习

(1)分声部坐好,选出声部长

(2)分组练习自己声部的旋律和歌词,教师巡回指导。(3)二声部合唱(4)探究体验 想一想:怎样唱这首歌曲才会好听呢?二声部之间如何做到均衡和谐?这首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说一说:每个声部派代表发表看法

唱一唱:按照同学们的建议来演唱二声部歌曲

评一评:分声部单独演唱,进行互评与自评,找到最佳演唱方案

(三)课堂小结

1,小结课堂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作业

(1)听一听合唱《在灿烂阳光下》

(2)记住歌词,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演唱心得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复习二声部合唱《在灿烂阳光下》 2.听赏并跟唱《生死不离》,体验歌曲中浓浓的同胞之情,手足之情。

3.积极参与“活动与练习”中的音乐实践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五线谱视唱练习和竖笛演奏练习

二,教学重难点:五线谱视唱练习和竖笛演奏练习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四,教学课程

课前准备:循环播放二声部合唱《在灿烂阳光下》 设计意图:营造气氛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这首二声部的演唱歌曲《在灿烂阳光下》。同学们在课后也一定试着去练习了,让我们再来演唱一次!

(二)听赏并跟唱《生死不离》

1.听赏,说一说,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感?你将用什么感情来演唱? 2.歌曲创作背景介绍。

3.有感情地跟着伴奏演唱,体验生死不离的爱的力量。4.老师评价,学生互评

(三)活动与练习1.视唱练习

(1)分成三组,分别演唱第一,二,三条(2)在视谱练习中,找出难点,集体攻关。(3)三组轮流集体演唱,进行互评,找出不足(4)跟乐器一起进行三条视唱练习2.竖笛演奏练习

(1)用竖笛演奏三条视唱曲

(2)二声部竖笛合奏,注意二声部的均衡和谐,要学会控制和把握音乐的速度,力度

(3)探究体验

力度和速度该如何处理?

单声部练习的效果和二声部练习的效果比较 轮换声部练习

(4)的指挥下有感情地演奏乐曲

(四)课堂小结

1.小结课堂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作业

(1)用竖笛去吹一吹我们学习的歌曲

(2)试着一个同学吹,一个同学唱,尝试用竖笛为歌曲的演唱伴奏。

第七单元 皇帝的新装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积极参与音乐表演剧《皇帝的新装》的排演,主动探索音乐剧的表演形式。2.熟练掌握音乐表演剧《皇帝的新装》中的歌曲,并加入表演。

3.大胆,自信地表演音乐剧,能对他人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

二,教学重点:音乐表演剧《皇帝的新装》的歌曲学唱,并穿插初步表演。

三,教学难点: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大胆自信地表演。

四,教学过程

(一)音乐活动导入

1.分组比赛,学习曲五:

出示《丰收之歌》原歌词,播放音乐。学生聆听。

(1)填词游戏:更换歌词,教师按歌曲节奏读歌词,学生分组熟悉歌词。每组选一段歌词进行换词歌唱比赛。

(2)师:我们刚唱的新词内容,让你们想到什么故事吗?

生:《皇帝的新装》

(3)师:能用简单的语言将故事梗概说给大家听吗? 2.师生共同回顾《皇帝的新装》故事内容。师:我们要在两节课中排演出音乐表演剧《皇帝的新装》,完成一部音乐表演剧,需要学唱好剧中的歌曲,熟悉歌词,设计好服装道具。今天,我们先来学唱剧中的歌曲。

(二)故事串联歌曲学习

学唱曲一

师:古代欧洲某国,有一个皇帝嗜好新衣服,要全国的人都为他找新衣服。(播放曲一)

师通过做动作,引导学生掌握节奏,跟伴奏念白。

师:曲一是个舞者的表演,从头到尾出现了好多次,贯穿整个剧情。让我们尝试着加入歌舞者的行列。

(现场指导几名学生加入歌舞者的行列,其他学生在座位上一边观看一边哼唱曲一)

学唱曲二

师:两个骗子来找皇帝,说他们能编织出世界上最美的布和衣,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师:曲二使用三拍子节奏吆喝来唱的,我们数板时要注意节奏,要有数的感觉。

(学生学唱两遍,第一遍按三拍子节奏读歌词,第二遍跟琴唱曲二,寻找数板的感觉)

师:为了表达心情,烘托气氛,我们可以在剧中加入背景音乐和音响效果,数板时可以加入快板,响指„„ 加入快板或响指再次演唱曲二

学唱曲三

师:骗子称只有聪明的人和称职的下属才能看见这世界上最美的布和衣。皇帝给了骗子丝和金子做新衣服,骗子假装开始织布了。既不用线又不用

纱,这样织布可真省心,看骗子们得意地唱起来了(播放曲三)

师:前半部分跟曲一相同,后半部分先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我们再来学唱。(师范唱,注意,演唱要体现出骗子的得意洋洋)

生跟琴学唱后半部分。

将曲三完整,连贯学唱,并模仿片子的得意洋洋的样子表演。

学习曲四

师:过了一天,皇帝派文武大臣去看织布的情况,听完这个音乐,你能感受大臣是什么心情吗?(播放曲四)

生:„„(生按自己的理解自由回答)

师:曲目四《闲聊波尔卡改编》,其旋律起伏大,休止符使用频率,这是为了体验现在织布机前没有看到任何东西,大臣惶恐不安的心情(用范唱来带动旋律的学习)跟琴学唱曲四 学习曲五

师:为了不被认为愚蠢和失职,大臣假装看见了世界上最美的布,并报告了皇帝。(播放曲五)这首就是我们填词游戏中唱的那首,我们再来唱一唱。

师:皇帝听到大臣的禀报,满心欢喜,并封赏了骗子。(师依次表演皇帝打赏骗子和骗子领赏后偷着乐的样子)

学习曲六

师:心意终于做好了,皇帝光着身子装模作样穿上新衣,并参加了游行庆典。奉承的人都唱起了赞美的歌曲。(播放曲六)师:这是小学学过的一首歌曲《剪羊毛》,在此,按剧情填上新歌词,我们看着新歌词跟唱。

学唱曲七

师:这样热闹的场面却在小孩的一句“他什么衣服也没穿”中落下帷幕,皇帝装不下去了,急得当场晕倒。一个自欺欺人的闹剧结束了。(播放曲七)师:曲七旋律跟曲三一样,请跟琴填词唱一唱。

(三)初步了解音乐剧

师:回顾刚刚学唱的歌曲,说说有哪些角色?(出示:剧本开始部分)生:„„(生作出相应回答)

师:你们说的很正确,除了这些之外,剧本一开始就指明了人物,时间,地点。(板书)

剧中对扮演角色提出了要求。你们除了要揣摩个性特征,还需要有较好的演唱和表演能力。

师:要演好一个音乐剧,除了要唱好剧中的歌曲,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

我们来观看一个音乐剧片段,感受一下音乐剧的魅力。(播放《爱在身边》)师:说说在《爱在身边》这部剧中,你对哪种表演形式印象最深刻?(学生回答)师:《皇帝的新装》中哪些地方可以用上表演唱的形式?

小结:音乐剧除了表演唱,还有流利的语言对白,恰当的舞台布景,有创意的道具设计,灯光等等。我们要把这些都运用到当中去。

(四)分组布置任务

这个演出任务比较重,在导演的带领下,看看哪组成员完成得最出色? 了解并揣摩好角色情绪之后,竞选各自想要扮演的角色。熟悉剧本并背熟台词,以组为单位尝试排练。自发制作需要的道具

第二课时

(一)请小导演介绍本组角色扮演情况

(二)请A组试演第一场

(向小导演)提问: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组是怎样排练的? 学生相互评价。师:导演除了选好角色,组织大家排练之外,还有其他什么工作呢?请小导演跟老师一起学习。

(三)指导排戏

师:导演是解释着,他要通读剧本,并把他对剧本的理解解释给每个剧组成员听,演员用表演的形式把导演的意图呈现出来。表演的手法有很多,我们今天只讲其中的两项。(出示幻灯)

(1)我的面前什么也没有,但我想象有一架织布机(动作示范),这种手法叫做虚拟。有一些道具或布景因为场地条件的限制,不可能真的搬到舞台上来,在表演时,演员们只能假设它的存在,如果你的表演能让观众们也感觉到他们的存在,那就成功了。

(2)还有一种重要的手法叫夸张,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表情的夸张来表现剧情,也就是戏曲里所讲的五法:口(发声),手(手势),眼(眼神,表情),身(身段),步(步态)。分别对皇帝皇后侍卫,老骗子,小骗子,主持人进行表演指导,同时提示演员间还应互相交流:如眼神,动作等。师:导演还是组织者,要把演员在台上的出场顺序,位置,走位调度好,(出示“舞台调度”幻灯)

请A组演员再次走台,在表演过程中,强调顺序和定位,尽量面向观众表演,不要偏台。

(四)布置任务

幻灯出示:在导演的指导下排出《皇帝的新装》这幕剧。在下节课中,根据你们的表演,将评出最佳导演奖,最佳演员奖,最佳组织奖。

第三课时

(一)学生展演

A,B两组演出完整的剧目,导演如果觉得哪个地方的表演没有到位,可以随时叫停。

评出最佳导演奖,最佳演员奖,最佳组织奖。

(二)拓展

师:同样的剧本,在不同的导演手上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效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的演出。

看的时候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出示幻灯):

(1)演员的夸张表演符合角色特点吗?(2)他们的剧本和我们的有哪些差别?

(3)他们的音乐表演剧使用那些方法创编的?

(播放影片)

生:其实我们剧本中的歌曲也采用了换词的手法,分别借用了《闲聊波尔卡》 《单身汉》 《丰收之歌》 《剪羊毛》等名曲的旋律。

师:我们也来试一试,把熟悉的适合剧情的歌,换成剧中的词来重新演绎。

(三)布置任务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目录 篇5

第一节疆域和行政区划(阅读课本32-39页内容)

1.读32页图B,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其特点。

2.读34页图C,知道中国的领土面积,了解中国的四至点、主要的临海、著名的岛屿名称及其位置。

3.读35页图D,记住中国14个陆上邻国以及6个隔海相望国家的名称及其位置。

4.阅读36页文字部分,知道中国的三级行政区划、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组成。

5.结合37页图E,能够说出轮廓图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6.结合38页图F,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阅读课本41-47页内容)

1.阅读课本41页文字,知道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总人数,占世界的比例。

2、结合42页图B,了解世界人口排名前五名的国家。

3.结合42页图C,总结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增长趋势。

4.阅读课本43页阅读材料,知道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公式。

5.结合43页图D知道我国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

6.阅读课本44页、45页,知道我国的人口基本国策,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性。

7.阅读课本45页,知道人口密度的概念、公式。

8.结合46页G图,知道我国人口地理界线的位置,理解中国人口分布特点,分析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因素。

第二章 第三节 多民族的国家(阅读课本48-53页内容)

1.阅读课本48页图A,知道汉族占全国人口比例,少数民族占全国人口比例;

2.结合课本49页图B,能够读出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分布的主要地区。

3.阅读教材50页文字部分,知道我国民族分布的最大特点.

4.结合课本51页图D,知道我国少数民族对应的节日、活动,理解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目录 篇6

材分析 ◆以及这些现象为何是这样子地理现象,主要讲述我们身边的一些地理知识,本节教材,应该抓住学生学习地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地理这门课程,本节课是开学第一节课,的原因。引导他们走进地理的殿堂。增强学生的兴趣,交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以讨论、理的好奇心,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地理的意义。1 与社会风土人情的关系。与生产建设、、)如衣食住行等方面(意识到地理与日常生活、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地理现象的诠释,图片等的分析,激发学生学好地理的能力和爱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 ◆

◆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 地理学科研究的内容以及地理现象、四季的形成。3 课前准备 ◆

◆、地理挂图1、相关图片2、地球仪3、多媒体课件。4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这段文字描页的前言部分,1阅读课本第并说说图片分别是什么现象。观察几幅图片,写优美,就让我们从这里走进地理,探索地理的奥秘,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章第一节 【讲授新课】 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大吗?你能指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吗?我们生问:演示地球仪,师:黄河的水为什么滚滚东流?为有的地方是海洋?长江、活的地球上为什么有的地方是高山,其实这些在我们身边的问题都......什么黄河的水是黄颜色的?一年里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 属于地理知识。

一)揭开地理之“谜”(板书: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有哪些疑惑不解的问题?例如,师:多媒体上四副春夏秋冬图片为什么是 这样?等等,请同学讨论后提出许多来。生:提出很多问题……它们会发现上述问题中属于地理问题的占有较大比例,我们把上述问题归结一下,师总结:成为存在于同学心中的地理之“谜”。其实,关于地理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学习了地

理,就有可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解开同学心目中的地理之“谜”。

提问:地理到底是一门怎样的学科?来历如何?请同学读第二页的“地理”一词的来历。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存在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其实我们生活在地理环境之中,过渡:

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日常生活、生产建设、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等。二)地理与日常生活(板书 在有冰雪地方才--生活动:看第三页的两张图,讨论回答图中的活动与地理的关系。(滑雪 在海边;)--冲浪 可进行; 提问:你还能从日常生活中列举一些地理知识的例子吗? 学生自由发言。师总结: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生活好、工作好、学习好,我们必须了解地 理知识,必须学习地理。三)地理与生产建设(板书: 讲述:生产建设包括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等方面。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 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让学生读一读“荷兰的风车”。师提问:荷兰的风车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略)西风---进一步提问:风车的动力是什么? 活动一:

? 小组探究为什么北方是旱地,南方是水田?农作物的种植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等等。学生思考回答。活动二: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回答: 如何理解“桔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北方地区热量不足,南方地区热量生回答:主要是南北方的气候不同所导致,尤其是温度,高。活动三:读多媒体上面的图片,如果你是厂长,你会把厂址选在哪里?为什么? 生讨论。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逐步了解。也可能知道的答案不一定完整,可能有的同学知道答案,师:认真钻研地理知通过认真学习地理课,虽然现在还不能很好的解释这些问题,师鼓励学生:

识,就可以轻松的解决这些地理之谜了。地理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科。

板书

(四)地理与风土人情师播放一些资料,向同学们展示各地的风土人情,师生共同归纳出风土人情指的是文化艺 术、宗教语言、体育运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征等多方面。

学生读课本第四页的两副图。师提问:这分别是什么运动?(生:一副是足球比赛,另一副是西班牙斗牛)它们分别在哪些地区最有名?(南美洲和西班牙)生:读第五页的图。提问:这是哪个民族的服饰?这些民族主要分布在哪里?他们有哪些风俗习惯?提问:你对中国的哪些民族比较熟悉?他们有哪些传统的民族习惯?(学生可以随意举 例,教师及时给予指导)过渡: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呈现出不同的自然风光,不同的风土 人情。-学生读课本上的图,说出这是什么内容,主要在什么地方开展?-----师生共同总结---体育运动的地域性。服饰的地域性。---学生读“阿拉伯人的服饰” 生:观看多媒体课件上的图片。

风俗习惯等方面举出例子吗?生活方式、体育运动、宗教语言、你能在文化艺术、师启发: 学生举例子……

又给我们展示了各地风土人情的美丽地理在呈现世界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的同时,师小结:不同的种族与民族、多样的语言与服饰、各具特色的文化与宗教、体现地域特点的民画卷: 情与风俗。农业也与地理知识有关,工业、生产建设、行与地理有关,住、食、日常生活中的衣、总结: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经济、政治、体育等也与

地理知识有关。也可以让快捷;随着你们的不断学习,你们将会发现,地理知识既可以让你的生活更方便、你的工作、学习更出色,还能为你的业余生活增添许多乐趣。【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地理学科都研究些什么。

教学反思 ◆

略。

《我们怎样学地理》 ◆ 教材

分析 比例尺、明确方向、包括学会使用地图,,主要讲述学习地理学科的一些方法本节教材,图例和注记,收集地理信息,如何思考地理问题,怎样开展地理考察。通过掌握这些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以及为后续的学习提供工具、指明途径、打好基础。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的观念;

1、知道在一般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掌握八个基本方向的符号、位置关2 系;、了解在有指向标或经纬线的地图中,方向如何表示,学会在实际中判别方向的基本方3 法;、掌握比例尺的定义,了解比例尺的几种表示方法和换算,运用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4、熟悉比例尺的大小、范围及详略关系的比较;5

、了解图例和注记的含义;6、了解收集地理信息的各种途径,知道收集地理信息的重要性。7 【过程与方法目标】、对获得的地理信息,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探究其特征与成因,思考其相互关系;1、通过实践学会图上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对照;2、结合地图和实际问题学会比例尺的换算、熟悉和使用图例和注记;3、通过实例了解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的重要性。4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交流精神,享受成功的喜悦;1、提高动手操作能力;2、能够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见解;3、树立地理意识与创新精神。4 教学重难点 ◆ ◆ 【教学重点】、初步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的观念;1、知道在一般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

3、掌握比例尺的定义和公式。【教学难点】、了解在实际中判别方向的基本方法;1、通过实践学会图上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对照;2、熟悉比例尺的大小、范围及详略关系的比较。3、四季的形成。3 课前准备 ◆

◆、指向标、地图,指南针。1、多媒体课件。2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猜谜语:“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地,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

答案是?学生齐声回答,答案是地图。我们怎样学地理 板书:第二节 【讲授新课】 板书

一、学会使用地图师: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所以我们学好地理的第一步就是学会看地图。强调地图的意义,引起学生的重视,让学生自己举出不同的地图种类、类型。

生:举例(教师可补充说明)

师提问:同学们平时在阅读地图时会遇到什么困难?

学生起立回答,师告诉同学困难将会本节得以解决。设疑:地图对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关系非常密切,谁知道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地图的制作(板书)1 展示鸟瞰图,解释什么是鸟瞰图 展示平面图 提问:鸟瞰图与平面图的区别,可适当引导,视角与表示的繁简程度等。设疑:那到底什么是地图?要求学生齐声朗读课本第六页最后一句话,并划出来。提醒 学生地图是平面图但平面图不是地图。师:如何制作地图呢? 生:思考回答。、地图的分类(板书)2 讲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主要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图片展示讲解:随着科技的发展,地图家族的成员越来越多,如遥感地图,电子地图,导航地图,earthgoogle 等等,可适当解释遥感技术,提醒学生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地图。向学生推荐

展示适用方法,跟学生一起找到所在学校的位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地图的三要素(板书)3 引入:尽管地图种类多种多样,表示的内容不一样,但它们都具备了三要素:方向、比课前作好预习的就知道重点的位置,提醒学生在书上划出重点。(板书)图例和注记例尺、不需要抄笔记。)方向1(师讲解:方向在地图上有三种表示方法,第一种是普通地图,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

东”的规则。(板书)N B C E W A S 分别代表什么?请一位同学把单词全拼写在黑板上。在东和北之间E、W、S、N提问:

称为什么方向?东和南呢?西和北、西和南呢?学生齐声回答 师讲解:提醒学生一般把东和西放在前面,惯例,没有为什么。什么方向?A位于点C什么方向?点B位于点A练习:点

学生齐声回答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方。方向的第二种表示方法是指向标,过渡:确定北方之后,我们依然可以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后东的规则确定其余方向。(板书)练习:展示指向标地图,要求学生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判别c、建立方向标(平移);b、确定中心点;a师总结: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的步骤

方向。过渡:表示方向的第三种方法是经纬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板 书)练习:展示经纬网地图,根据经纬网确定两点的方位,提醒学生在北极上面对的全是ppt 南方,在南极上面对的全是北方,因为北极是北方的尽头,南极是南方的尽头。)比例尺2(师:现在我们已经学习完了地图三要素的第一个要素,第二个要素是什么? 学生齐声回答:比例尺 师讲解:比例尺,同学们知道比例尺的公式是怎样吗?

学生齐声回答,板书,提醒学生注意一下两点:、比例尺为比值,没有单位;a

、比例尺并不表示面积缩小的程度。b ①比例尺的表示方式

师提问:比例尺有哪三种表示方式? 学生齐声回答,提醒划书。

师总结:分别是数字式、文字式以及线段式。黑板展示三种表示方式。练习:已知其中一种表示方式,写出另外两种表示方式。请六位学生到黑板上作答,当所以对于公式与表示方式可不用多作解释,(由于学生在小学已初步学习过比例尺,场批改。

应通过练习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并当场纠正。)②比例尺的大小比较 过渡: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生练习: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A 千米50 0、C 千米500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1、图上B 500000 :1 1/5000000000、D100000千米=1单位换算、b比较比例尺大小先统一表示形式为数字式;、a提醒学生注意:、数字式比例尺大小得看分数值,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相反则越大。c厘米; ③比例尺的选择,16-1和15-1过渡:展示课本图师提问:哪一幅地图的比例尺大?哪一幅比例尺小?哪一幅地图的表示范围大?哪一幅

表示内容简单?学生回答 师总结:以表格形式总结比例尺与表示范围哦、内容详略的关系。内容详略 表示范围 比例尺 详细 小 大 简单 大 小)学生练习:绘制一幅简单的学校地图,下列比例尺比较适合的是(1000000 :

1、D 30000 :

1、C 100000 :

1、B 2000 :

1、A ④比例尺的应用、b量算两地的图上直线距离;、a步骤是比例尺的作用是计算两地间的实际距离,讲解:

根据比例尺公式换算两地实际距离,在黑板上写出公式转换。6000000:1,比例尺为3cm练习:如果在图上量得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为,则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为(千米180、B 千米

18、A 千米18000、D 千米1800、C=18000000/100000=6000000×3实地距离= 千米180

提醒学生注意单位转换。)图例和注记3(师讲解:图例、注记的概念,提醒学生注意图例为符号,注记为文字说明。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记忆,帮助学生记忆。把一些常用图例与实物相比较,比一比,活动:

再请两位学生上黑板默写,其他学生共同出题。、再看图例,了解地图内容b、先看图名,知道地图的主题;a师总结:阅读地图的顺序、阅读地图内容,先整体,后局部,先综合,后要素。提醒学生要尽量挖掘地c的表示方式; 图内容,达到“图”尽其用。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地图的三要素,学习三要素是为了更好地学会看地图,那么其

实学会看地图只是我们学习地理的第一步,我们还应该从哪些方面学好地理呢? 学生齐声回答 总结: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

一、学会收集地理信息 设疑:同学们平时是通过哪些途径接触到地理知识的? 学生齐声回答 总结:我们平时可以通过媒体、书籍、互联网等接触到大量地理知识。讲解:地理学习要经常关注新闻媒体瞬息万变的信息,这是因为他们反映了现实生活当中鲜活的地理知识、敏感地理问题,是对地理课本最及时的补充和修正,如四川大地震,中小时滚动报道灾区的情况,还有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国外媒体大量报道奥运会的24央电视台赛事,但是在报道赛事的同时,也会报道北京当地的风土人情,这些也是地理知识。另外,的走进科学,探索发现等等。CCTV10的东方时空,CCTV1 师讲解:

二、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实际生活中存在很多地理问题,学会思考地理问题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只有不断思考才能解决问题,才能使我们用正确的地理思想和方法看待身边的事,要辩证地看待事物。举例,当我们看待每一样事情都要看到它好的一面,也要看到它不好的一面,像每一个同学

都有他的优点也会有缺点一样。

设疑:大家知道沙尘暴对人们好还是不好?

学生齐声回答公路,村庄、我们都知道沙尘暴带来的沙粒会埋压农田、其实沙尘暴也有好处的。讲解:降低空气质量等,但是大家知道沙尘暴孕育了中华文明吗?有研究发现,沙尘暴从亚洲大陆推进到太平洋,一路上输送到大气中的矿物质气溶胶是形成大气降水所必须的凝结核,大量矿物质随雨水降落到海洋,养活了一大批浮游生物,虾吃浮游生物,鱼吃虾,人吃鱼,所以

说从某种意义来说沙尘暴孕育了中华文明。

三、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虽然书本上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地理知识。“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俗话说师讲解: 但是很多地理知识我们仅凭看书是很难理解的,但如果我们通过野外的实践,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就可以很好地掌握地理知识了。那么,我们在野外当中要注意什么呢?记住携带以下物品,!地图、指南针、相机、笔记本、望远镜、雨具、粮食等,并穿颜色鲜艳的衣服,可 适当地解释。【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对地图的认识:方向,比例尺;图例:相信同学们会越来越喜欢开展地理考察,和注记;平时注意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这门课程。教学反思 ◆ 略。

《地球的形状》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记住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经线、本初子午线。2.理解掌握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划分和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3.能力目标 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1.观察地球仪,认别经纬线、经纬度、东西半球、南北半球。2.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3.德育目标 人类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认识过程,体现着人类认识自然、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发展的眼光认识地理事物因而教育学生要用动态的、以及科学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精神,探求自然奥秘的志趣和崇尚科学、实事求的发生、演变和发展。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是的观念。教学重难点 ◆

◆ 教学重点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划分。2.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4.教学难点

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判读。1.东西半球的划分。2.借助经纬度及经纬网知识,使学生对空间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3.课前准备 ◆

◆ 地球仪、经纬仪。1.自制多媒体课件。2.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同学们,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地理。学习地理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生活和生产。那 开始。”地球——“么,学习地理从哪开始呢?(学生议论)对,从认识人类的家园

浩瀚的太空,星光灿烂。配上音乐,推出旋转的地球和课题。多媒体画面[讲授新课] 晴空万里,我们能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十五的夜晚,我们能看到 提出问题 月亮像一个明亮的银盘;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个什么形状呢?

球体(球形)。

学生回答我们生活在地球的表面,是无法看到地球整体面貌的。那么,古代人是如 设问过渡何逐步认识了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呢?)”天圆地方“图略(课本 的说法。”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我国古代为什么有

读图思考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评价点拨。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产生了疑问,很多现象说明大地不是直觉 设问引导 的那么方方的、平平的,大地又变成了个什么样呢?)”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图略(课本请同学们说说当时人们臆想中的大地是个什么样,并举例说明。”大地不是平面的“

学生描述、举例。教师评价。1.组织活动 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进行以下几项活动:2.列举事例:模拟观船。边模拟,边记录体验,如有到过海边亲身体验过的同”海边看船“①模拟 学,可以交流印证。让学生做一个对比小实验:把纸船在桌子上推移,平”桌上行船“②实验 实验行船 视纸船,看到船的部位有没有变化?。指出地球的影子是哪一部分?(古铜色的部分)说明”月食照片“③观察

观察照片如果地球弧形就能说明地球是个球体吗?(不能,(弧形)古铜色影子的边缘呈什么形状? 是圆的或圆柱形,看到的影子边缘也是弧形)引导思考瞭望四周,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站在广阔平坦的田野上。”高站远瞩“④思考

米的地方。若站得高一些,就能看得远一些。同理,飞机飞得越高,俯4000最多能看到约

视的范围就越大,这也说明地球不是平面的。通过以上实例,证明了大地确实不是平的,是不是就能得出地球是一个球 提出问题

体的结论呢?(不能)这是人们的猜测和推理,还有什么办法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呢?)”麦哲伦环球航行线路图“图略(麦哲伦船队的环球“阅读材料P3请同学们沿着当年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线,结合课本的介绍,进行一次图上旅游,看看证明一个什么事实。”航行教师评价后指出:学生发言,评价过渡麦哲伦率领船队月,9年1522月至9年1519但是最科学的能够地球确实是一个球体。用事实证明了过去人们的猜测和推理,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依据是什么呢?)”地球卫星照片“图略(课本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20 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小结过渡 上依次出现的图片和问题。6教师边小结,边点击在多媒体画面同学们,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从一开始人们的直觉)、再到用事实”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到后来的猜测推理(点击”天圆地方“感知(点击),从这一”地球卫星照片“)、最后的科学证明(点击”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论证(点击认识过程中(点击箭头依次连接以上四图),你感悟到些什么呢(点击讨论问题)?请以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讨论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大家谈的很好,我们应该学习前人认识自然,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破除迷信,抵制邪教,实事求是,崇尚科学的观念和探求自然奥秘的志趣;用动态的、发展的眼 光认识地理事物的发生、演变和发展。人们在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还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想一想,提出问题 用哪些资料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呢?)”地球的大小“图略(。”地球的大小示意图“请大家在笔记本上画出

(教师指导学生画示意图。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 学生活动 小)100个小时的航程,时速30万千米,相当于飞机飞行4地球的赤道周长约 承转过渡千米的汽车日夜不停大约要一年多才能走完。人一刻不停地步行绕赤道一圈,天的路程。17如何才能便于我们学看到它的全貌太困难了。研究它,人们要认识它,这样大的一个地球,习、研究呢?(教师出示地球仪,有条件的学校可每个学习小组发一个地球仪,配合学生学习)地球仪略图P同学们请看课本 中间自然段,观察地球仪,以学习小组共同完成以下各题:4 什么是地球仪?1.画略图,并指出地轴、北极、南极是怎样确定的?2.转动地球仪应向哪个方向转?3.地球仪有什么作用?4.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不同?5.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总结地球仪的特点。学生活动根据学生讨论、交流的情况,利用地球仪,边演示,边补充点拨,并渗透 教师点拨在确定南北方向的基指向南极方向为南。指向北极方向为北,在地球仪上确定方向的知识:,因而演示地球仪转动也应自”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础上,定出东、西方向,提示学生

西向东转,并指导学生演示。个问题作必要的总结,地球仪与地球实体的不同表现在:①地球仪是地5教师要对第球大大缩小了的模型;②地球仪上的能使之绕着转动的地轴,以及绘制的经纬网和经纬度,符号和文字来表示地球上不同的地理③地球仪上是用不同的颜色、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 事物。[课堂小结]同学们不仅明确了人类的家园是一个球体,的第一节课,”认识地球“今天这节课是我们“而且对它的大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同学们还认识了新“这样一位”地球仪,它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学习地理。”朋友

。”一轴二极”“一球三数“根据板书设计师生共同复述本节知识要点,并概括为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随着人类科技手段的进步,目前人类对地球的形状又有什么新的认识。1.利用生活体验、其他学科知识或上网等渠道,找出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一些证据。2.年悉心考证,得出一个惊世结论:发现美洲大陆的人不是哥伦14美国的孟席斯经过3.1421而是早在最早环球航行的也不是麦哲伦,布,中国明朝的郑和用了两年间,1423年至请收集这一多年。100将世界环球航行的历史又往前推进年的时间完成了环球航行的壮举,新观点的有关资料。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比如我们要了解某个国家的首都在哪里?某两个风生活离不开地理。同学们,1 方法景区的位置是什么关系?某个地区的范围有多大?如何才能从地球仪或地图上查找表述这

经纬度的知识。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就能解决些地理信息呢?这就离不开经纬线、这些问题了。地球仪表面还有这些弧线及其然后设问:让学生指出一轴两极。出示地球仪,2 方法 标注的度数,它们分别叫什么名称呢?作用是什么呢? [讲授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认识它们。投影展示名学生有一个地4~5投影展示自学或研讨表格(见板书设计)。能保证每球仪,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的学校,可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讨论,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对于多数学生没有地球仪做保证的班级,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利用地球仪、经纬仪,结合多媒体画面,组织学生边提问启发,边引导观察,边讨论填表,完成这部分内容 的学习。,”地球仪上的纬线“图P,课本”简化地球仪“图只要纬线的说明文字P图略(课本 56)”基多赤道纪念碑“图P课本6 低、中、高纬的划分读图分析,并结合观察地球仪讨论下列问题,把答案填入表中。启发研讨 什么叫纬线?纬线是圆还是半圆?1.纬线的变化(说明基多赤道纪念碑)各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最长的纬线是哪一条?2.有什么规律? 纬线指示什么方向?3.地球仪上能画多少条纬线?4.什么叫纬度?5.零度纬线是哪一条?6.(指导学生做填分别向什么方向排列?范围是多少?有什么规律?纬度从赤道开始,7.图练习)纬度相同的纬线有几条?怎样区分它们?各用什么符号表示?有没有不做标注的纬8.线?(让学生在图中标出南北纬度最大值的纬线有什么特征?该最大值出现在哪个地区?9.极点和纬度值)请按图说出低、中、高纬度各自所占的纬度范围。并根据自己学校所在地的纬度,10.(也可以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低纬、中纬、高纬三说出它大致位于哪个纬度带。个区域的国家各一个))”南北半球的划分“图略(读图分析,并结合观察地球仪思考下列问题: 读图分析填写南北半并指导学生描画此纬线,(学生观察回答后,赤道把地球分为哪两半球?1.球的名称)(让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和地跨赤道两侧的大洲。指出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2.一位学生上来指图说明)在地球仪上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看看这几条纬线所经之处,3.有没有自己听说过的地名。(强调这是几条重要纬线,让学生记住)通过研讨大家知道纬线和纬度的知识,但要确定地表事物的位置、方向、承转过渡 范围等地理特征,还需要学习经线和经度的知识。)”经线0°格林尼治“,”地球仪上的经线”“简化地球仪“图略(读图思考,并结合观察地球仪,自学完成下列问题,把答案填入表中。什么叫经线?1.经线的形状、长度和指示方向与纬线有什么不同?2.说明并引导学生看图,以教师回答为主,(此题较难,经度是以哪条经线为起点的?3.本初子午线及其标志)(教师要做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分别向什么方向排列?范围是多少?有什么规律?4.必要的提示)同一度数的经线有几条?如何区分它们?各用什么符号表示?有没有不做标注的经5.线?组成的经线圈,比较哪个经线圈穿过180°和0°以及W20°和E160°在地球仪上找出6.的陆地少?(提示学生组成经线圈必须是相对应的两条经线,即两条经线的度数和是)180° 学生自学教师及时巡视,引导学生与纬线和纬度的特点进行比较学习,组织学生边 自学,边将答案填入表格中。)”东西半球的划分“图略(多媒体画面 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这样划分的意义是什么?1.(让一位学生上来指图全部和大部分位于东半球的有哪几个大洲?位于西半球的呢?2.说明)学生以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教师评价点拨后强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然后

讨论评价

转入下面的课堂练习。想一想: 多媒体画面纬(能,最后能回到出发地吗?为什么?沿纬线方向一直前进,在地球上任意一点,1.线成圆)沿经线呢?(不能,经线是半圆)2.在地球上能否找到一处其前后左右都朝南的地方?(能,北极)

根据图甲和图乙所示,说说经纬度数大小的变化规律。3.题,在学生3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相互问答交流,教师评价后重点点拨第 评价点拨北大北纬,南大南纬,东大“对图理解的基础上,为便于学生记住其变化规律,可以概括为

。”东经,西大西经 [课堂小结]教师先用鼠标点击出板书设计表格,然后引导学生共同边回忆、边总结、边点击逐项 填出内容。经线和纬线(见板书设计)活动与探究●标出纬度与经度,30°每隔用乒乓球制作一个简易地球仪,活动中的步骤,P按照课本4 并标出北京与学校所在地的省会城市,比较两地相差多少纬度和经度。[讲授新课] 含义 经纬网 教师板书

作用,了解经纬网的含义,知道”经纬网“让学生翻开课本,阅读课文和观察图 学生自学 经纬网的作用。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一)、自传运动规律、概念 1、方向 23、周期 演示: 教师用手轻轻转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自转。学生观察分析 提问:地球绕着什么在旋转?(地球绕地轴旋转)再提问:地球自转是什么方向?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和南极上空看又是怎样的,北逆

南顺)注意:在这里先让学生明白“东”、“西”的含义 学生上讲台演示 演示讲述:

地球转一圈需要的时间,也就是自转的周期是多长呢?先来看这个演示: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地球时时刻刻都在太阳的照射下,同学们想想阳光照射下的地球会是什么样子?(有一半是白天,有一半是黑夜)为什么只有半边是白天呢?(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由此可知形成昼夜现象的原因是(地球不透明),地球在自转时,转一圈要经过一

小时)。24个白天和一个黑夜,也就是说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长(一天或约

学生读图:

北两极点。不一定经过南、夜半球的界限,提醒学生注意昼、分布和范围。昼夜的形成、提问:刚才演示时同学们看地球自转了吗?如果地球自转会产生什么现象呢?板书:

(二)、自转的地理意义、产生昼夜更替1 演示:转动地球仪,纽约)(北京、个点2在地球仪的球面上选取用手电筒照射自转的地球仪,哪个是白天?哪个是夜晚?再看,度,180纽约是白天还是夜晚?转动当太阳照射北京是,连续转动,北京和纽约出现了什么情况?(昼夜更替)也就是说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是 什么?(地球的自转)在转动中观察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见到日出?当北京是正午时,乌鲁木齐也是正午吗? 指导学生看书图 并请学生解释 北京的畅畅和美国的姨妈在同一时刻电话问候,为什么时间不同?

总结:由于地球自转,东西位置也就是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是不同的。、产生地方时差2板书:

以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为例,在同一时刻,不同城市,时间不同。地球除了围绕地轴不停转动之外,还怎样转?(围绕着太阳不停转动,这就叫地球的公 转)板书:

二、地球的公转

(一)、公转的规律、概念1、方向2、周期3、特征4

用地球运行仪演示地球的公转,在演示时,注意看,地球自身在转动吗?地轴是倾斜的还是直立的?地轴的北极指向有没有变化?地球公转的方向是怎样的?讲述:从演示中可以看到,地球在公转时也在自转。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总是倾斜的,并且北极指向是保持不变的。地球绕太阳转一圈,时间正好是一年,也就是说公转的周 期是一年。板书:

(二)、公转的地理意义、形成了四季1 先解释“直射”含义,然后让同学们看地球运行仪演示和地理课件,看后提问?)假设地球是直立着(地轴不倾斜)自转和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哪里?(直射点赤道1(上))假设地球倾斜着自转的同时,但没有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哪里?(直射点的纬度不2(变))假设地球倾斜着自转的同时,又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哪里?(公转位置不同,直射3(点不同,并且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地球公转示意图)1.19教师指导读图分析:(课本教师说(图中可以读出公转的方向、特征和二分二至的日期、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个节气。)4节气中的24明:二分二至是我国

学生根据课本插图分组讨论填表点射直阳太 南半球季节 北半球季节 月份 日期 节气 的位置3 赤道 春分 秋季 春季5、4、3 日21月 日22月68、7、6 冬季 夏季 北回归线 夏至 赤道 秋分 春季 秋季11、10、9 日23月9 日22月12、1、12 夏季 冬季2 南回归线 冬至

《海陆分布》 教材分

析 ◆

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本节教材,主要讲述地球海陆分布状况,了解对学生进行科学通过对海洋与陆地面积的比较学习,包括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识别等。念,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目标】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的比例,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1..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及空间分布。.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及相互位置关系。.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4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探究互助,游戏激趣等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参1 与课堂教学与经历整理、分析、归纳、总结的学习过程,领悟合作、互助、讨 论、交流的意义,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2 .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动眼、动脑、动手、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今天正确反映在地图上的海陆面貌,是无数人科学 研究的结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教学重难点 ◆ ◆ 【教学重点】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的比例,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1

.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及空间分布2 【教学难点】 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及空间分布。1..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2课前准备 ◆ ◆ 地球仪、世界地形图。1.)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2

.用较厚的纸剪好的四大洋、七大洲轮廓图片;3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宇航员加加林从太空返回后,说人类居住的星球应该叫“水球”,你觉得为什么他会这

么说呢?出示卫星拍摄到的地球图片,学生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 板书:第二节

【讲授新课】然后在黑板上画出板块边界的重点是大洲大洋的分布,复习提问有关大洲大洋的内容,七大洲的位置及名称,并能说出它们之间的相让学生指认四大洋、“六大板块示意草图”,对位置,这个过程可以以小组形式完成。师:世界上的这些大洲和大洋是一直这样分布的吗?它们曾以怎样的面貌存在过呢?通过看图可以很容易的发现,生:学生讨论读图,分析卫星图片或各种地图上的颜色。地球上面积更大的是除了我们脚下所踩的陆地外,这说明,地球总是以蓝色作为主色调的,广袤的海洋。板书:海洋与陆地。学看世界海陆面3:7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海陆面积比为师:组织读图,总结球,海陆分布情况如何?引导学生积比较(饼状图)任意划分地球仪为两个半

生:无论怎样平分半球,在地球的任何一个半球上,都是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师:介绍陆地与陆地的差别,海洋与海洋的差别,概念讲解: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大洋:海洋的主体部分,离大 米以上;海:海洋的边缘部分,靠近大陆,面积小,深2000陆较远,面积广阔,深度多在度浅。海峡: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生: 落实到图上。通过阅读书上的课文及教师的讲解理解各概念的含义,并 板书:七大洲指图了解世界七大洲,引导学生观察各大洲的轮廓、形状、位置。把七大洲按照面师:

积从大到小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启发学生勾画大洲轮廓略图。:观察各大洲的面积、轮廓,交流讨论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各有那些大洲,达成一致生 意见。试勾画大洲的轮廓简图 四大洋板书: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把四大洋按照面积从大到小排序:指图了解世界四大洋,师: 北冰洋。读图观察、讨论,给四大洋排序。了解四大洋的分布生:师:课件出示地图,找寻一下洲际之间的分界线。找出亚欧两洲之间的,乌拉尔山脉、区分他们的本质差别;并分析亚欧分界及土耳大高加索山脉,观察里海和黑海,乌拉尔河、其海峡的相对位置、组成。生:读图分析。引导学生师:得出亚洲与非洲之间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 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师:(展示课件)简单介绍南极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德雷克海北美洲与亚洲之间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峡,欧洲与非洲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等,作为较高层次的要求。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太平洋被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亚洲环绕。师:大西洋被欧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所环绕。印度洋被亚洲、大洋洲、南极洲、非洲所环绕。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北美洲所环绕。可进一步分析各大洲周围有哪些大洋绘制的是简图而不是详图,赤道的位置一指导学生绘制大洲轮廓几何略图;提示:师: 定要准确。生:绘制轮廓简图。板书:、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地球、水球。1海洋与陆地:、岛屿、海峡、大洲、大洋、海大陆

七大洲:名称、面积大小、轮廓、分布

大洋:名称、面积大小、分布四 亚洲与非洲、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北美洲与亚洲、南极洲与南美洲、欧洲与非洲之间的分界线大洲与大洋的位置关系

【课堂小结】,3:7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对海陆分布的认识:海陆比例

七大洲四大洋的大小及轮廓,洲际之间的分界线。

教学反思 ◆

略。

《世界的地形》 教

材分析 ◆相对高度、海拔、分层设色、以及掌握地形、主要讲述五种地形的形态特征。本节教材,高峻的山脉带等概念。根据“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 教学新理念,要培养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1.掌握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并能了解它们的异同点。2.平高原、能对照地图说出最著名的山脉、了解世界陆地两大著名山脉带的分布规律,3.原和盆地的名称以及它们所在的大洲。【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能利用地图复习巩固旧知识和学习掌握新知识的能力。1.能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判断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生活的影响,关注当地的地形类型和分布特点以及对生产、◆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利用地图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1.利用地形剖面图和图表比较来判断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2.3.能利用地形图掌握世界两大山脉带的组成和分布规律。【教学难点】 培养能利用地图复习巩固旧知识和学习掌握新知识的能力。1.利用地形剖面图和图表比较来判断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2.、四季的形成。3 课前准备 ◆ ◆

小黑板绘好陆地五种地形的简易线条图;1.多媒体课件。2.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当茫茫太空中的地球从远到近代表不同的地形。利用多媒体出示一些不同的风景图片,——凹凸不---冲击我们的眼球时,我们会感觉到地球表面有什么变化?(词语概括:平滑

高低起伏)今天就来学习第三节内容。-----平世界的地形 板书:第三节 【讲授新课】 板书:陆地地形

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不同的风景地形图,大家说一说:图上出现哪些地形名称?

生:简单地回答。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师:地球表面存在着高低起伏的地表形态。得出地形的概念:

称地形。生:观察地图上的文字(注记),得出世界上有:平原、高原、丘陵、沙漠、草原、盆

地、山脉、山系等地形名称。板书: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类型 学生阅读课本。丘陵和盆地。山地、高原、平原、了解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地形:师:我们用什么来表示这些地形的高低呢?学习地形一当然离不开高度。说到地形,过渡:

定要找到“钥匙”,就是海拔和相对高度。

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地形剖面图,演示海拔和相对高度的直观概念。)海拔(绝对高度):指地面某一个地点高1生:观看演示,体会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的高度差。

2。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平原和高原的景观图,表格总结二者的异同点表格总结二者的异同点。利用多媒体出示山地和丘陵的景观图,利用多媒师与生: 体出示盆地的景观图和地形剖面图,演示该地形的形态特征。师:(过渡)进行绘图比赛,教师演示如何绘制五种地形的简图,学生可进行比赛。

师:进行找图,找出世界之最。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最高的高原(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过渡:五种陆地基本类型为何有山地,而没有山脉,二者有何关系?、环太2师:多媒体出示世界两大山脉带: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平洋沿岸山脉带。以及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生在地图上找寻两大山脉。板书:海底地形 师:启发学生学习海底五种地形。因此学会阅读地形图,将会很容易辨识一个地提到地形,免不了要用到地形图。过渡: 方的地形情况。板书:学看地形图

师:学习等高线的概念。试着阅读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生:学生讨论。明确每个颜色代表的含义高度,以及每个线条上面的高度。

生:学习由等高线判断各个地形部位。▲符号 山顶:山的最高部位,等高线数值外小内大,数值最大的地方。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低凹的部位。山脊:从山顶到山脚凸出的部位,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山谷:两条山脊之间低凹的部位,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度,等高线重叠的地方。90陡崖:坡度为 师:多媒体出示练习题,学生试着做。

【课堂小结】并能根据等高线上的领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今天我们学习了陆地的五种基本地形,希望下去将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巩固。也学会了如何看地形图。判断出不同的地形部位。数据,◆ 教学反思

略。

《海陆变迁》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沧海桑田”的变化,以及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学习本节知识,了解大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要求能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通过大陆地震的分布;并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进行科学史教育及培养科学兴趣、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过程,的培养。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目标】 运用实例说明海陆变迁的原因;1.地震带的分布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和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运用地图说明大陆漂移、2.规律。【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拼图和分析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1.运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发展变化。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魏格纳的故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新精神;1.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2.逐步体会学习和生活必须具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3.教学重难点 ◆ ◆ 【教学重点】 了解大陆漂移的基本观点,认识大陆漂移的证据;1.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2.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的发展过程,“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通过3.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教学难点】 海陆变迁的原因;1.板块相对运动形成的地表形态;2.世界主要山系、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3.、四季的形成。3 课前准备 ◆ ◆

(不画板小黑板,正反面分别绘好“南美洲、非洲轮廓图”和“六大板块示意草图”1.块界线); 用较厚的纸剪好的七大洲轮廓图片;2.可活动的平木板和一些干净的细沙和泥糊两套;3.地球仪上贴上用橡皮泥贴成的六大板块模型;4.多媒体课件。5.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后人就以这种沧海桑田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传说我国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其实这个故事的原意是指海陆的变迁,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的变更,究和探讨的问题。海陆的变迁 板书:第二节 【讲授新课】然后在黑板上画出板块边界的重点是大洲大洋的分布,复习提问有关大洲大洋的内容,七大洲的位置及名称,并能说出它们之间的相让学生指认四大洋、“六大板块示意草图”,对位置,这个过程可以以小组形式完成。师:世界上的这些大洲和大洋是一直这样分布的吗?它们曾以怎样的面貌存在过呢?

生:学生讨论。一种说法是不会发生变迁;一种说法是会不断变迁。世纪上半叶时,地理学科科学史20师:同学们的讨论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早在 上已争议很久了,那么接下来,我们用一些实例来证明,看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我国东部海底的 “喜马拉雅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图、(课件展示)同学们看师: “荷兰的围海大坝”图,用科学研究实例证明海陆变迁是不变的事实。古河流遗迹”图和 生:学生边看边讨论。师:老师讲解“沧海桑田”的意思,使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迁的。地表形态变化(永不停息)板书人海平面的变化、地壳运动、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海陆变迁的原因主要有三种,类活动,它们有什么不同呢?展示课件说明。师:海洋、陆地是如何变迁的?

2.17展示小黑板上“南美洲、非洲轮廓图”,要求同学们观察它们的轮廓,并参照课本“海洋、2.20和图“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2.19图、“难道仅仅是巧合吗?”图 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等图,看看两大洲的凸凹部分有什么特点。分别漂离了“就好像一块陆地被撕破了,生:南美洲及非洲的轮廓的凸凹处可以吻合: 原来的位置而来到现在位置上”。如果把这两块大陆从他发现,师:这种现象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首先看到的、发现的,拼合后印刷文而且就好像一张撕开了的报纸,它们就可以拼合成一个整体,地图上剪下来,字和行列也一一对应了。证明他提出了伟大的假说──大陆漂移假说,并穷其一生,于是,这一观点。板书:

一、魏格纳——大陆漂移假说 实验探究,观察发现 ①把学生分组,每组一套辅助教具──七大洲的轮廓图片; ②比赛:哪一组能最快地把相吻合的大陆找到,并拼合好;万年前→6500亿年前的大陆2大陆的漂移,15──.2③提示学生可参照课文图

现在的大陆。→的大陆生:分组演示,讨论总结。师:对学生的演示和总结进行点评。

师:我们来寻找一下大陆漂移的证据有哪些呢?(展示课件)——动物的相似性1)证据1(——古老地层的相似性2)证据2(——非洲、南美洲的化石相同3)证据3((过渡)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大陆会漂移呢?究竟是什么力量在作用,使大陆漂师:

移呢?大陆为大陆漂移之谜终于被揭开了。随着地球科学研究的发展,年代,60世纪20到了“大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从应运而生。“板块学说”一个新的学说什么会漂移呢?是板块运动。陆漂移说”发展起来的“板块学说”。板书:

二、板块构造学说 实验探究,观察发现①用煮鸡蛋和茶鸡蛋对比,明确地球并不存在一张完整、坚硬的“壳”,用在地球仪上

贴上用橡皮泥贴成的六大板块模型,直观的显示地表是由板块拼成的;

为后面解释一些板块之间出示六大板块图,让学生知道六大板块名称,②(展示课件)出现的地理现象作准备。介绍板块构造学说的具体内容。师:(过渡)为什么如此划分?一个板块和另一个板块如何划分开? 生:学生讨论。实验探究,观察发现 ①把学生分两组,每组拿一套辅助课件:“可活动的平木板和干净的细沙和泥糊”;用力向两边拉木铺上一层泥糊后,把木板上均匀地涂上有一定厚度的细沙,②第一组: 板,使木板断裂开来。观察泥糊及细沙的运动;③第二组:用力从两边挤压铺上一层泥糊后,在木板上均匀地涂上有一定厚度的细沙,木板,使两块木板的相交处,一边被另一边抬升,观察泥沙的运动。

生:学生分析讨论所看到的现象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

第一组讨论结果:板块张裂,可看见泥沙下陷,板块分开、移位。

师:课件展示板块挤压和板块张裂的过程。试用这一原理解释东非大裂谷、红海的形成(从陆地到海洋)的现象。(教师总结、归纳)板块张裂运动,使非洲与亚洲的距离不断扩大,位于它们之间师: 的红海范围也扩大。(课件展示)(东非大裂谷)大陆板块张裂运动→地表裂谷带产生板书:(亚非大陆分离)→大陆解体 →新的海洋出现(红海)→新的大洋形成(大西洋)第二组讨论:(结果)板块受挤压,地表隆起成山脉状。

“喜马拉雅山形成的现象(从海洋到陆地)。试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理解释使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靠近古地中海不断缩小,板块相向运动,归纳)(教师总结、师:碰撞形成喜于是板块挤压、相互挤压的力量使地面不断隆起,两大陆地受挤压力继续靠近,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大陆结合,古地中海消失。板书:板块挤压运动→大陆与大陆靠近(古地中海缩小)→继续挤压靠近,地表隆起,呈山脉状(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板块叠加结合(古地中海消失)

板书:火山与地震地震分布是有规律的。课件出他们发现其中火山、师:科学家们研究了很多自然现象,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了解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名称:示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明确中国在火山地震带中的位置。师:(结论)火山地震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全球大致可分为六大板块1板书:、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2、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现象3、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4 【课堂小结】三个现象,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对海陆变迁的认识:三种原

因;大陆漂移假说:三个证据;板块构造学说:六大板块,两个火山地震带。

教学反思

◆ 略。

《世界的人口》 教材分析 ◆一个

是世界人口的一个是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主要讲述了三部分知识,本节教材,可以了解到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我们通过学习这些知识,一个是世界的人口问题。分布,加深对世界人口的了解,拓展了地理知识的层面,也增强了世界观的认识。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当前世界人口总数及增长速度、特点。1

.掌握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原因。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地图、运用地图及资料,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爱意识到人口过多或过少带来的人口问题,通过世界人口增长与分布的学习,护自己生存家园的思想意识,树立控制人口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 ◆ 【教学重点】 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及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教学难点】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四季的形成。3 课前准备 ◆

◆ 《世界人口增长》地图1.多媒体课件。2.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本节课我们共同学生来谈谈图片的含义或有何想法。多媒体出示两幅有关人口的图片,探讨世界人口状况。板书: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讲授新课】 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一(板书

教师:多媒体出示几幅有关婴儿的出生图片日期,学生观看思考。

出示“世界人口增长”的挂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问题。那么人口增长的多少是由什么决定通过读图我们知道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增长,的呢?请同学们围绕上面多媒体几个问题思考回答。师生互动亿需要多10亿增加到9请同学们继续观察世界人口增长挂图,世界人口从(1):1互动10少年时间?从 亿需要多少年?60亿增加到50亿需要多少年?从20亿增加到 年……100亿需要20亿增加到10年,从30亿需要10亿增加到9生:从

亿所用的时间是多少?10仔细观察上图,人口每增加(2)年100亿用的时间是从10生:人口每增加年。可见由缓慢12 年12 年15 年30 增长到快速增长。根据以上统计,我们得知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

当今世界上的人口究竟以怎样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3)指一名学生朗读阅读材料“世界人口增长速度。” 人口增长速度快的原因是什么?(4)

生讨论:社会经济发达、现代医疗技术进步、婴儿死亡率减少、人口寿命延长等原因。

师: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学生观看图片。)亿(70从图上观察,到现在为止世界人口已经超过了多少亿?(5)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是由什么决定的呢?(1):2互动 生: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分组讨论: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2)

师:多媒体出示方法及含义。

引导学生思考: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几种可能。万,死亡人口63万,一年后出生人口为5700年初,总人口数为2016生:练习:某省2016万,请问该省48 年的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各为多少?

1.1% =100%×63/5700生计算:出生率= 0.84% =100%万×/5700万48死亡率=

0.26% =0.84%-1.1%人口自然增长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提问: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和最小的大洲、国家3互动

分别有哪些?可以看多媒体上出示的图片。师讲解:就大洲来看,非洲最快,南美洲次之,欧洲最慢。一般来说,发达国人口增长发展中家人口增长快。慢,如德国、人口的自然增长慢,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也就是说,法国、意大利等;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快。

师:出示人口密集图片,学生欣赏。世界人口的分布)二(板书:有的地方人口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世界人口总数虽多,但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承转:必先我们要了解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人口分布的多少与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少,懂得人口密度。/单位:人(领土面积/生:人口密度=某年总人数)平方千米看“世界人口分布图”,讨论: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有哪些大洲?具体在(1)师提问: 哪一地区? 生:四大人口稠密地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西部、南、北美洲东部。

为什么这四大地区人口稠密,有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2)④气候温和,③大多是平原或盆地地区;②位于临海地带;低纬度地区;①均属中、生: 降水较多。平方千米以下?自然条件是否适宜人类长期居住?/人1哪些地区人口密度在(3)生:四大人口稀疏地区:干旱的沙漠地区;寒冷的极地地区;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

原始的热带雨林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都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师强调。世界的人口问题)三(板书亿,并且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7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10年2011承转:到

持续增长,那么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会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哪些问题呢?

师引导学生阅读课件上的图片,思考漫画含义。

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带来了哪些问题?(1)师提问

生讨论并回答,教师给予适当指导。环境污染,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如居民资源枯竭,教师总结并出示幻灯片: 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如何控制人口增长呢?(2)

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中国是人口控制成功的典范,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很大程度(多媒体出示图片。讲解)上减轻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人口增长过慢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3)生观看课件,思考回答: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1 .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往往是位于中低纬度临海的平原盆地。2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一般来说,.3 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世界人口的增长必须同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4 教学反思 ◆ 略。

《世界的人种》

教材分析 ◆人种的分布情况。通过了解这部,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人种划分及三大人种各自的特征促进学生更加激发他们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世界未知,分知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人种划分及三大人种各自的特征。1 .运用地图,掌握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并简单了解人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仔细阅读“世界人种分布图”,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1

.通过比较各人种的分布区,提高学生归纳地理事物的能力。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意识到各人种或种族之间人格平等,树立科学的种族观。

教学重难点 ◆ ◆ 【教学重点】 人种的划分、特征及分布。【教学难点】 .三大人种的具体分布。1 .混血人种的分布及原因。2、四季的形成。3 课前准备 ◆ ◆ 多媒体课件。有关人种的视频资料。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问每一个人的外貌特征都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明星图片,NBA多媒体出示师:

学生观察图片后回答。根据人类外貌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群在外貌体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不相同,师:

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称为人种,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世界的人种。

世界的人种

板书:第二节

【讲授新课】

板书:三大人种 眼色、根据肤色、(学生回答:世界居民分为哪几类人种?是根据什么划分的?师提问:

毛发、头型、脸型等,划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出示三大人种的代表照片,问:你能根据图片说出各人种的外貌有何特征吗?

多媒体展示三大人种图片,学生描述,相互之间作补充。

生边看边说:黄色人种:头发以黑又直,眼睛呈棕色,鼻梁不高,脸型宽平,皮肤呈黄色或黄棕色,身材中等高度; 师:出示世界人种分布图 师提问:黄色人种分布在哪里?(学生读图回答)

生:亚洲的东部和北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北部展示图片:因纽特人 明确: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叫爱斯基摩人)也是黄色人种。

展示图片:印第安人 生:美洲的印第安人也是黄色人种。师继续展示白色人种图片,学生边读边谈。生:白色人种:头发呈金黄波浪式,眼色浅,鼻梁高,嘴唇较薄,皮肤呈白色或浅棕

色,身材较高;

师提问:白色人种分布在哪里?(学生读图回答)、南美洲的南部、欧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大洋洲 师:北美洲 展示图片:欧洲人、西亚阿拉伯人、南亚印度人 师继续展示黑色人种图片,学生边读边谈。黑色人种:头发卷曲,鼻形扁平,嘴唇厚且外翻,下巴较低,四肢较长。

师提问: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哪里?(学生读图回答)明确:非洲的中部和南部、大洋洲,美洲。讨论:黑人的故乡在非洲南部,为什么北美洲和南美洲也有大量黑人的分布?(学生

讨论回答)世纪中期,19世纪到16师总结:有大量的非洲黑人被殖民主义者当做奴隶贩卖到美洲

地区。展示资料。拓展延伸:他们大规模开拓殖民地,在美,世纪中叶,有几千万欧洲白人移居美洲19世纪到16从多年,被贩卖的黑400洲推行野蛮的奴隶制度,从非洲中西部,用暴力把黑人贩卖到美洲。

人估计有一亿人。

展示图片:混血人种师:除上述三大人种外,因为不同人种之间的通婚,还形成了混血人种,以拉丁美洲 居多。人种与地理环境板书: 说说你的看法。(学生回答)?师:人种与地理环境之间有关系吗 生:在热带地区,气候炎热,太阳辐射强,黑皮肤有助于保护人体免受紫外线的伤害。头发卷曲,能在头上形成一个隔热层,在炽热的阳光下能够有效地保护头部。北欧人的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较长,这样有利于御寒。讲解:人种的最初形成: 白色人种:高纬度;黄色人种:中纬度;黑色人种:低纬度

师:展示图片,学生判断是什么人种。师提问:虽然不同人种肤色不同,但没有贵贱之分,各人种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不同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是犹太人举例:人种的人都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黄皮肤的中国人,南非首位黑人总统曼德拉,著名的反诺贝尔和平奖。1993种族隔离斗士,获 【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世界三大人种的划 分、特征及分布,了解了人种特征是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果。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教学反思 ◆ 略。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情况,包括语言使用的一般情况,着重介绍了幅插图,使学生直接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差异,然后展现世界的语6联合国工作用语,并配以种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并通过读图填表活动,锻炼学6言分布图,让我们更能直观的了解 生读图获取有用知识的能力。

世界三大宗教以及分布,教材先通过文字材料讲述了宗教产生的原因、关于世界的宗教,的不同影响。教(比如宗教建筑)幅插图,让学生形象了解到不同宗教对生活6另外也配以以培养学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展示的探究活动,材在最后还设计了让学生收集宗教资料,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运用世界语言及宗教分布图分析其分布 学生能知道世界主要的语言和三大宗教。区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 图片等提取地理知识的思维能力。并培养他们的从地图,学生能在地图中查找相关资料,【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建立唯物观,树立无神论,理解并尊重世界各地语言和宗教的差异。教学重难点 ◆ ◆ 【教学重点】 运用世界语言及宗教分布图,分析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区。【教学难点】 运用图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四季的形成。3 课前准备 ◆

◆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猜语言”师播放视频你都了解哪些语言呢?看来我们有让学生竞猜语言表达的含义。

必要了解世界语言和宗教方面的知识。板书:第三节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讲授新课】 世界的语言板书:万的100种语言,其中使用人数超过4000~3000师出示资料:据估计,全世界大约有 种左右。从使用人数上来说,汉语名列榜首,大约20万的有5000超过种左右,100语言有亿。从使用的广泛程度来说,3亿多,西班牙语名列第三,有4亿,其次是英语,有13有后来由于英国的殖民扩张和国际贸易等活动的英语最初是英国的民族语言,英语使用最广。英语的使用就越来越广,扩展,文化等活动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现在已成为国际政治、经济、语言。提问:从上面资料中,你发现哪些语言都比较重要。学生回答。师:展示: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动画展示六种语言的分布。学生理解。

师:借助课件,展示六种语言的使用和分布情况。生:读图理解。师:英语为什么分布最广泛?(理解)由于历史上英国的殖民地遍及全球,英语的影响也波及世界。生: 师展示小结,学生诵读。法语起源在法国,流行法比瑞加非;西语西班牙人使用汉语人最多,中国华人一个窝;用,拉美地区广流行;俄语来自俄罗斯,前苏东欧民众喜;阿语源于阿拉伯,西亚北非十分

活;英国英语发源地,美加澳印紧相随,流传范围地最广,世界语言它称王。影响最大的是哪三大那宗教是怎样产生的呢?信仰人数最多,大家都是无神论者,转: ? 宗教 世界的宗教板书: 师展示三大宗教的建筑特色图片,分布视频,学生初步了解三大宗教的基本情况。

生:读图了解三大宗教的分布等情况。师生总结分布表格。师介绍其他宗教: 道教 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 印度教 发源于南亚,盛行于印度和斯里兰卡 犹太教 发源于西亚,主要信仰者是犹太人 生:看图了解。生:做连线题《请将下列宗教与其主要分布地区、宗教建筑用线连接起来》。

板书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一世界的语言 主要语言 语言分布 二世界的宗教 代表建筑 发源地 分布地区 名称【课堂小结】 对世界的宗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对世界语言有了新的认识,教也有了很多的了解。世界上的语言不同,但有相同的表达——笑,世界上的宗教不同,但 有相同的信仰——爱,爱自己,爱别人,爱我们的地球。

教学反思 ◆ 略。

《世界的聚落》

教材分析 ◆对聚落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讲述聚落的形态以及世界文化遗产情况,本节教材,同时也了解到世界遗,做了详细的活动设置。学生通过学习对聚落有深入的印象和了解欲望

产的宝贵性,为今后的学习提供了更好的地理体验。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1.了解城市的发展过程。2.【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举例说出聚落的位置、分布、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能够分析民居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 ◆ ◆ 【教学重点】 异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1.聚落与环境的关系。2.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3.【教学难点】

聚落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1.树立人地协调的理念2.、四季的形成。3 课前准备 ◆

◆ 多媒体课件。相关世界遗产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学生(边展示,它们分别反映了什么地方的景观呢?请同学观察多媒体展示的几幅图,边回答,教师强调图片分别反映了城市与乡村的景观。)(承转)城市与乡村都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世界的聚落 —板书:第四节 【讲授新课】请同学们结合图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聚落的含义。教师适时? 那什么是聚落呢] 承接[

给予纠正,使学生们理解聚落就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

子。生结合个人所见所闻,再举些聚落的例教师可以让学 刚才同学们举出了这么多的聚落例子,从这些聚落的例子可看出聚落的规模有] 承转[大的可以大到上千万的巨型都市,小的只几十人的村庄,大有小,那我们就按照聚落规模的(板书:

一、聚落的形态)而城市和乡村各自的特色如何大小划分为城市与乡村两种形式。呢?教师利用课件启发学生从图片中的房屋密集、高度;道路的修筑情况,人口的] 启发[密集程度,有无农田、果园、鱼塘,是否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等方面对比,说明城市与乡村景 观方面的差别。

教师展示城市与乡村差别表格,师生合作完成表格:] 师生小结[ 生产方式 建筑特点 人口分布 交通特点 密集、多高楼 密集、便利 城市 非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 稀疏、低层建筑 分散、不发达 乡村讨论一下生活在城市里有哪些同学们请你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以及刚刚看过的图片,过渡:

好处?但我大一些的叫做城镇,乡村是人口规模较小的居民居住地。规模最小的叫做村庄,讲解:落。乡村的周围有农田分布,居民主要从事农业活动,具有很大的生们也把它归为乡村聚 从事非农业产业的居民聚居地。城市的确为我而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活、活动空间。并对周围的城市汇聚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发展空间,用,生活在城市的确存在很多的好处。但是,城市本身也存地区的发展起着显著的带动作 在着很多的问题。讨论城市又会存在着哪些问题呢?从事的生产劳动等方面,同学们从人口规模、设问: 启发:利用课件引导学生从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生活噪音、生活垃圾、就业困难等方面来进行讨论。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越来越大,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 小结:管理与保护。在城市的建设中,要注意人与自所以我们更加要加强城市的绿化,度的破坏,然的协调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生存环境来。但是自然界的地理事物是处主要包括城市与乡村。前面我们了解了聚落的形态,过渡:将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是在乡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于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的,有更多的乡村发展成为城镇、进而形成大大小小的城市。

聚落分布在世界各地,很不均匀,在哪些地方容易形成聚落呢? 师提问:聚落与地理环境 板书 形如何?气候如何呢?海陆世界人口密集区域分布在哪些区域?这些地区的地 启发: 答略)下面请同学们读图分析。呢?(学生回位置如何

看图分析下列问题:] 思考分析[ .图中各属于哪种类型的聚落?1 .上排聚落的选址有什么共同点?2 .根据以上分析,说说影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有哪些因素?3

条件影响。气候温和、水源丰富、交小结:聚落的形成受水源、地形、气候、交通等

通便利、地形平坦的地区易形成聚落。承转:由于环境的不同,世界各地的民居建筑(房屋)风格不同。课件展示黄土高原的让学生初步了解世界北极地区的冰屋等图片,蒙古高原的蒙古包、云南傣族的竹楼、窑洞、各地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组,分别代表“东南亚的民居”和“北非的平顶屋”,讨论各自2把学生分成] 讨论[ 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建筑 小结:展示下表,学生归纳。当地气候特点 民居建筑风格 东南亚的 下部空、防浸; 高温多雨 门窗大,通风 高脚屋 干旱、气温日夜 墙厚、少窗,北非的 变化大 防日晒、防风沙、保温平顶屋又与社会经济生活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世界各地的民居风格不同,师总结:

关系密切,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习俗等。

阅读北京的四合院等图片,并简单介绍他们的建筑风格师小结: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聚落的位置、分布、形态和建筑都与自然环境有关。平原地区聚落分布密集,热带丛林、荒漠、高山地区分布稀疏。人人类聚落形态的发展过程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环境。类的生存、发展的统一过程,它们既与地理环境相适应,又与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密切联系。

那将会产生什么可怕的后果呢?如果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无视自然环境发展,那么,承转:那自然界可能也会给予人类惨痛说明如果忽视自然环境的发展,举例楼兰古国的消亡,的教训。所以必须建立起和谐的人地关系,才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承转:所以前人留下了很多独具特色不同时期的聚落建筑风格各异,正因为不同地区、的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板书 同学们都知道有哪些文化遗产吗?(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肯定)设问它体现了不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展示视频各地著名的文化遗产。师总结:民俗风情、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制度、某个国家的文化精神,某个民族、同历史时期某个城市、经济科技等到的发展水平以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等。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在于:科研价值,经济、文化、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特别为我们民族风情等有着重大的意义。社会制度、为我们研究人类各个时期的文化精神、人类如何去协调人地关系,合理地改造自然等,提供宝贵的资料!

【板书设计】

世界的聚落

一、聚落的形态

.聚落的形式 2.什么是聚落1 .城市与乡村的差别3

二、聚落与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聚落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聚落的形成与发展1 聚落与人类活动的关系3.三、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2.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1 【课堂小结】叫聚落。那么,全世界的人们都集中生活在地球村上,对于这人们集中生活的地方就 个最大的聚落,假如你是地球村的村长,你有什么话要说吗?。教学反思

◆ 略。

《天气和气候》 教

材分析 ◆尤其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气候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对农业生产来说,本节主要讲述了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它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为切入点,用身边的问题引起“当你清晨起床穿衣服最先考虑的是什么?”念及其区别,以体现课改中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掌握卫星云图以及相关图片,之后又附有天气符号、归纳出天气的概念。“小活动”题目的设计也是结合实际,让天气预报的知识,更能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学生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反映了当前课改的提倡的“学习有用的地理”。

教学目标 ◆

对于引导学生关注当这种贴近生活的知识,教材的最后还提供了大气环境检测的阅读材料,前大气环境质量、关注健康、增强环保意识都有重要作用。【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词语。1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2、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粗略地判断近期可能出现的天气3 情况。、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4 【过程与方法目标】 快乐的氛围中对所学知识渗透。在欣赏、图书等学会调查和分析资料,报纸、通过网络、【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逐步树立保护大气更加关注各种地理现象以及各类经济活动,通过本节的学习,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教学难点】

综合分析天气形式图和天气预报图。、四季的形成。3 课前准备 ◆

◆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并说说看完图片你怎么描述它。学生描述。很好,有许多同学已经观察几幅风景图片,(板下面我们来学习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真不错。万里无云。说到这幅图里面天气晴朗,书)

【讲授新课】

师:展示课件,天气和气候的不同概念。生:观察和阅读。天气的概念:天气是短时间的阴晴冷热风雨等的大气状况。是指一个地方距师(板书)

上一篇:土地收储中心2012上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两周军事拓展训练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