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余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特征

2024-06-11

论余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特征(共9篇)

论余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特征 篇1

——以《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中的徐福贵与许三观为例

【摘要】余华作为一名崛起于八十年代后期出色的先锋作家。他立足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之上,运用传统的写实手法和民间叙事技巧,表达出了中华民族对生命、人性、世界和历史的独特感受,也在作品中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本文主要以《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这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徐福贵和许三观的形象特征进行分析对比,更进一步的去解读作品,探求作品所反映人物的共同特征。通过具体的人物形象,从人物本身出发,揭示出描写了近半个世纪来中国城镇社会中低层人民所遭遇的苦难与种种的不幸。【关键词】余华

命运

现实

特征

《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都属于余华后期创作的作品,与他前期的作品在内容和写作手法上都有明显的区别。这两部作品,所有在形式上带有装饰意味的东西都消失了,叙述的重心倾倒在了人物的命运上。这个时候的余华,看起来像是一个诚实的现实主义者,余华的叙述也就变得老实而含情脉脉起来。而这两部作品,也被众多的批评家和媒体评选为九十年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品。

《活着》主要讲主人公徐福贵是地主家出身,年轻时是个浪荡公子,经常去城里的一家妓院吃喝嫖赌。后来他中了别人的套,把家里包括田地、房产的全部家产输了个精光,于是全家一夜间从大地主沦为了穷人,福贵的父亲郁闷而故。这个打击如当头棒喝,亦如一瓢冷水,使福贵清醒过来,决定重新做人。从此,他成了租种过去属于他家的田地的佃户,穿上了粗布衣服,拿起了农具,开始了他一生的农民生涯。不久,福贵的母亲生病了,他拿了家里仅剩的两块银元,去城里请医生。可是在城里发生了意外:他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壮丁。辗转两年,最后他被解放军俘虏并释放了。这时回到了家乡,他的母亲早已故去,女儿凤霞也在一次高烧后成了哑巴。福贵的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动荡,如解放后的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制度、大炼钢铁、三年自然灾害、文革等等,都通过男主人公的眼睛和亲身经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生动的再现。而在此期间,福贵也经历了与每个亲人、朋友的悲欢离合:为了让儿子有庆上学,他把女儿送给了别人,不久后女儿跑了回来,全家重又团圆;县长的老婆生孩子需要输血,结果儿子被一位不负责任的大夫抽血过量致死,后来发现县长竟是福贵在国民党军队时的小战友春生——春生在后来的文革中经不住迫害,悬梁自尽;几年后,凤霞嫁了个好女婿,可不久死于产后大出血;两个孩子去后,妻子家珍也去世了,只剩下他和女婿二喜、外孙苦根祖孙三代相依为命;几年后,二喜在一次事故中惨死,福贵便把外孙接到了乡下和他一起生活;可是好日子没几年,小苦根也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幼小的生命。最后,福贵买了一头要被宰杀的老水牛,也给它取名叫“福贵”,一个人平静地生活下去。

《许三观卖血记》的故事发生于解放初的五六十年代,那时主人公许三观还是一个青年,他被周围生活不断地压迫,为了生活,不得不拼命地工作,但是依然无法保证生活。后来在自己家乡农村得知,卖血可以换钱,也是身体强壮的表现。虽然卖血可以成为他生活的经济来源,但是,他没有用卖血来维持生活,除非在非常无可奈何或者无助的时候,他才会卖血来解决。他为了给儿子治病,坚持十五天卖一次血,以还清欠债,最后导致大病不起。小说围绕着卖血的经历,展开许三观生活中的琐事,体现出一个男人所应当承担的某些责任,或许这也正是一种人生的无奈。小说饱含辛酸的经历,但也不乏幽默之处,比如每次卖血前喝足八碗水,这样身上的血就会多起来了,诸如此类的奇怪想法非常多。小说的最后一节尤其精彩,随着岁月的流逝,许三观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许三观想吃猪肝,身边又没钱,他决定为自己卖一次血,但是到了医院,医生说他的血只能卖给油漆匠漆 家具,在这时他感到自己的人生走到了尽头,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他坐着,哭了。这两部作品,从内容看起来有着天壤之别,而作品主人公徐福贵和许三观之间好像有着某种联系。表现了在当时那种社会大背景下,低层人民对生活的无奈,为了活着而活着的希望,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一、盲目的乐观主义

福贵和许三观他们没有抗争,没有挣扎,对自己的痛苦处境没有意识,对自己身上的伟大品质也没有任何发现,他们只是被动、粗糙而无奈地活着。他们不是生活的主人,而只是被生活卷着往前走的人。无论是徐福贵,还是许三观,他们都是被命运俘虏的人,他们没有任何能力承担命运的变幻无常,也没有任何一刻有“痛苦的清醒意识”。福贵对于苦难的承受是被动的,他的乐观主义也是盲目的,他虽然学会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世界,也仿佛有着和那头老牛一样的超然,但是,存在的幸福并不会因此而到来。小说开始就写到:“赌场里的先生龙二,他常赢少输,可那天他载到了我的手里,接连的输给我。每次输了还嘿嘿一笑,两条瘦胳膊把钱推过来时一百个不愿意。我想龙二也该惨一次了„„龙二和另外两个债主拿出帐薄,一五一十的给我算起,我才知道半年前就欠上他们了,半年下来,我把祖辈留下的家产[1](P19-21都输光了。”福贵认为自己可以把爹先前输的一百亩地赢回来,光宗耀祖,可没想到龙二一开始就在算计他,最后使他倾家荡产。福贵是没有抗争,没有挣扎,对自己的痛苦处境没有意识的。自己倾家荡产、凤霞成了哑巴、友庆抽血致死、凤霞难产死亡、二喜在施工中意外死亡、苦根活活的被毛豆胀死,他已经麻木了,没有知觉了,只是被生活卷着往前走。《活着》到最后写到:两个福贵脚上沾满了泥土,走去时却微微晃动着身体,我听到老人对牛说:“今天友庆,二喜耕了一亩,家珍,凤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说了,说出来你会觉得我是要羞你。话还得说回来,你年纪大了,也是尽心尽力了。”[1](P194)福贵主动将那头老牛称 为福贵,与自己同名,主动将自己的存在等同于动物的存在,而这种乐观所表现出来的平静,实际上只是一种麻木之后的寂然而已。

到了许三观,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了。这个人,好像很善良,很无私,身上还带着顽童的气质,但他同时也是一个讨巧、庸常、充满侥幸心理的人,每次家庭生活出现危机,他除了卖血之外,就没想过做一些其他事情,当他生活极其槽糕时,因为别人的生活同样槽糕,他也会心满意足。说白了,这就是许三观的平等思想,他不在乎生活的好坏,但是不能容忍别人和他不一样。他自己做了乌龟,许一乐因为打破了别人的头,要出医疗费,他替何小勇养了九年的儿子,如今还要替何小勇的儿子还债务,自己没钱家里东西也被别人搬走了,他感到不公平就教导许二乐和许三乐长大后去强奸对方的女儿,想到这里他笑了,决定自己可以去卖血了,他觉得公平了,也乐观了;他知道妻子曾经和何小勇有过私情后,在林芬芳病的时候也搭上一腿,他觉得这是公平的,所以他很乐观,觉得没有对不起妻子;他卖血养大儿子,时刻想着的是儿子将来如何报答他的养育之恩,因为以后可以来报答我,所以就去卖血„„这些就是许三观乐观的“平等”思想又有点像鲁迅笔下的阿Q的形象,而最终表现出的只是一种盲目的乐观。

二、人物自身的“执著”

关于余华笔下人物的“执著”,可以说既是人物本身具有的非理性本质的造成,又有整个社会、文化的大环境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福贵和许三观这两个人物形象来看看他们的“执著”。

在《活着》一书中这样解释“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2](P4)《活着》中而当福贵的亲人一次次的离开自己:凤霞成了哑巴、友庆抽血致死、凤霞难产死亡、二喜在施工中意外死亡、苦根活活的被毛豆胀死,一系列的死亡对福贵来说是始料 未及的。在读者看来,是上天不公,让一个人承受这么多亲人死亡,经历如此多的苦难,福贵承受了这样命运的无常,他也学会了平和坦然的接受,不然他不会在晚年和老黄牛超然相伴。直至最后剩下自己一个人,这里面的惨烈是不亚于余华小说中的任何一个人物,但余华成功的为福贵找到了一条缓解苦难的有效途径——忍耐。这使得整部小说的叙述也因这种宽阔的忍耐,变得沉郁,悲痛而坚定,没有血泪的控诉,没有撕心裂肺的尖叫,甚至没有愤怒,有的只是福贵在生活中磨练出来的无边无际的忍耐包容一切,以至于大的苦难来临,福贵也能将它缓解在忍耐之中。最终,福贵真的是达到了与孤单相依为命的地步。而作者本身也说:“《活着》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而活着”。[2](P8)确实是这样的,福贵到了最后还是孤独而执着的活着。

在《许三观卖血记》中的主人公许三观同样也是这样“执著”地活着。“执著”首先突出表现在许三观对“血液”的非理性的疯狂崇拜,应该说有一种“血液情结”在其中。我们看许三观不论是他要娶媳妇也好,还是在面对三年自然灾害,许一乐得病亟需救治等一系列困难,需要救急的时候,他都是依靠出卖自己的血液来维持着家庭的运转,这使得他的“血液情结”越来越死,使他无法自拔,“执著”已极。我们可以看到书的最后,当许三观年过六旬再去卖血时,年轻的“血头”拒绝的了许的请求,甚至讥笑道:“你身上死血比活血多,没人会要你的血,只有油漆匠会要你的血„„”[3](P247)这令他感到恐惧万分,因为一旦没法再卖血意味着人的身体已经“败”掉了,尤其回想到过去四十年中,家中无论遇到什么事,都是依靠自己卖血,现在不能再卖,今后再遇到困难的时候怎么办?于是许三观不由得悲从中来,在街头痛哭。“灾祸”来临时的支柱没有了,人立即处在了崩溃的边缘。作者显然将这一份“执著”发挥到了极致。

还有许三观在各种行为中对自己的妻子许玉兰也有着一种“执著”,但是这个“执著”并不是像“血液情结”那样十分明显地表露 在外,而是较为隐性的。我们知道许三观对绰号“油条西施”的许玉兰是一见钟情,然后采取一步到位的手段得到了许玉兰。应该说这样的感情基础是极不牢靠的。但是就在发生了“许一乐”事件以后,许三观仅仅是采取了打骂、体罚、最多自己去偷情等手段,他没有进一步采取离婚这样的激烈手段。这说明他还是放不下。在文革中,许玉兰被诬陷而遭批判,许三观对许玉兰依然很好,在家里给许玉兰倒热水烫脚,给她送饭,甚至偷偷给她做了红烧肉,看到许玉兰由于长时间弯腰接受批斗“脊背弯得就像大字报上经常有的问号一样”时,“心里一阵一阵得难受”。在那个荒诞的时间,他们的儿子都已经不再理自己的母亲。家庭批斗会上,许三观说了自己曾去偷情的事情,教导儿子说:“其实我和你们妈一样,都犯过生活错误,你们不要恨她„„”[3](P173)这份“执著”是在生活和患难与共中生出的。余华在《许三观卖血记 韩文版自序》中说:“许三观一生追求平等”。[3](P6)的确如此,许三观还有一份对平等的“执著”。但是他追求的平等是非常简单和表面的,就是生活上的平等,吃穿用这方面的东西。其实这也是几千年来国人共有的一份“执著”。

三、人物的非理性

余华是善于描写暴力的,也是善于描摹苦难的,更是善于塑造暴力和苦难中隐忍着的悲剧人物和他们荒诞的命运。他所塑造的人物通常都是冰冷的,有着偏执怪诞的思维方式,如他在《细雨中呼喊》中胆怯、冷漠、绝望的孙光林,在《许三观卖血记》中麻木、隐忍与命运抗争的许三观,在《现实一种》中的冰冷的山峰、山岗两兄弟。这些人物不仅性格怪诞还有着独特的审视世界的眼光,有着超出常人的生命体验。

最典型的就要数《活着》这部小说了,一个农民在草地上平静的叙述一家人是如何一个一个的死去。小说在一开就写到:“我年轻的时候吃喝嫖赌什么浪荡的事都干过。我常去的那家妓院是单名,叫青楼„„里面有个肥胖的妓女,我经常让她背着我去逛街,我骑在她身 上像是骑在一匹马上。我的丈人,米行的老板,穿着黑色的绸缎站在柜台后面。我每次从那里经过时,都要揪住妓女的头发,让她停下,脱帽向丈人行礼:“近来无恙?”我丈人当时脸就像松花蛋一样„„”[1](P10)福贵面对自己的丈人时,表现的是不恭不敬,没有晚辈对待长辈的理性态度,而表现出的是一种无知的,地痞流氓式的态度,甚至有一点调戏的感觉。这在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中,的确是罕见的、也是难以想象的、也是非理性的。在小说写到福贵的妻子家珍去找正在赌博的福贵时:“家珍又扯了扯我的衣服,我一看,她又跪到地上。家珍细声细气地说:“你跟我回去。”要我跟一个女人回去?家珍不是存心出我的丑?„„我对她又打又踢。我怎么打她,她就是跪着不起来,我就在赢来的钱里抓出一把给了旁边站着的两个人,让她们把家珍拖出去,我对他们说:“拖得越远越好。”家珍被拖出去时,双手紧紧捂着凸起的肚子„„”[1](P19)面对自己的妻子已经怀孕七个多月,福贵对妻子又打又踢,最后被拖到了大街上。我相信世界上很难在找出第二个这样的丈夫,对于福贵这种非理性的表现,也只能是一种丧失了人性的悲剧。福贵的爹是被他气死的、娘是病死的、儿子死于给县长老婆献血、乖巧的哑巴女儿凤霞死于难产、女婿又死于工地事故、只剩下一个小外孙却竟然是吃豆子涨死的,写遍所有离奇的死法。显然,余华的文字是有感染力的,余华的文字是最煽情的,却又是最抽离人物冷峻旁观的。当一个人承受着所有亲人都离奇死亡,而自己还能坚强的活着,这本身就是一种非理性的。

《许三观卖血记》中,我们看到余华已成功地将他的“非理性世界”本质与看似传统的故事情节融为一体。《许三观卖血记》讲述的是一个出身于农村的丝厂送茧工许三观三十几年的生活经历。回乡探亲的许三观偶然得知乡人们“卖血”的习俗后随同前往医院,并以换取的三十五元钱在城里娶下了“油条西施”许玉兰。在以后的几十年中,每有家庭变故,许三观就以卖血来挽救危机。直到三个儿子终于各处组建家庭后,他才恍然发觉岁月已夺去了他的健壮,“卖血救急”的好时光一去不返,对未来灾祸的忧虑,使他在街头痛哭起来。《许 三观卖血记》无疑是一个家庭故事。这个家庭在中国最近的三十几年的戏剧性极强的政治、经济变故中,取得了理所当然的戏剧性效果。然而正是在这个曲折但并非离奇的家庭故事之下,随处埋藏着“非理性——荒诞”的影子。

小说的开头就具有强烈的非理性色彩。写到:“许三观把徐玉兰带到那家胜利饭店,吃了一笼小笼包子、吃了一碗混沌、吃了话梅、吃了糖果、吃了半个西瓜。„„我不能嫁给你,我有男朋友了,我爹也不会答应的,我爹也喜欢何小勇,„„于是许三观提着礼物来到徐玉兰家里。许三观对徐玉兰的爹说:“你只有一个女儿,徐玉兰嫁给了何小勇那家就断后了,生出来的孩子不管是是男是女,都得姓何。要是嫁给我,我本来就姓许,生下来的孩子不管是男是女都姓许,你们许家的香火也就接上了。”[3](P14)许三观娶妻之举也并非在理念计划之中,而是在拿到钱后的突发奇想,并采取了怪异的求婚方式——请素不相识的许玉兰吃饭,饭后计算出给许玉兰花用的钱数“总共是八角三分钱”,紧接着就理所当然地提出“你什么时候嫁给我。”而玉兰父亲的允婚则基于两点原因:首先,许三观的钱比何小勇多;其次,双方都姓许,女方的香火亦可以延续。许玉兰父没有考虑自己女儿的主观意愿,然而这一非理性方式又恰恰是中国传统的成规惯例,没有人会对这一情节的真实性表示怀疑。无论是对于求婚过程,还是求婚的原因,都将是非理性的。小说中不是写到:“许三观把徐玉兰带到那家胜利饭店,吃了一笼小笼包子、吃了一碗混沌、吃了话梅、吃了糖果、吃了半个西瓜。”[3](P17)最后把吃剩下的半个西瓜给了许三观。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购买的食物的量是很足的,一个二十多岁年轻的少女,是不可能吃掉怎么多东西的,何况在对徐玉兰的描写中写到她的身材婀娜,有“油条西施”之称。所以非理性贯穿了整部小说,小说的处处表现着非理性。

在许三乐受到欺负时,作为大哥的许一乐给自己的弟弟许三乐报仇。因为打破了别人的头,要出医疗费,他自己做了乌龟,他替何小勇养了九年的儿子,如今还要替何小勇的儿子还债务,自己没钱家里 东西也被别人搬走了,他感到不公平就教导许二乐和许三乐长大后去强奸对方的女儿,想到这里他笑了,决定自己可以去卖血了,他觉得公平了,也乐观了。他知道妻子曾经和何小勇有过私情后,在林芬芳病的时候也搭上一腿,他觉得这是公平的,所以他很乐观,觉得没有对不起妻子最后他甚至发现长在自己身上的毛都不平等,于是抱怨道:“屌毛出得比眉毛晚,长得倒比眉毛长。”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余华两部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人物在那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小说中人物所表现的种种特征。

参考文献:

论余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特征 篇2

一.自足的小农意识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中的两个主人翁福贵和许三观有着中国传统农民一脉相承的共同点, 就是对其生活环境有着默许的承受能力, 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具有超强的环境承受能力;又有着不同之处, 对于许三观去卖血的描述, 使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 让他深悟了人间的冷暖和不易, 而福贵更多地承载着人生的宿命, 充满磨难的现实生活将他推到了人生困苦的极限, 他终于坚强的走过来。富贵遵循的人生信念就是“做人不能忘记四条, 话不要说错, 床不要睡错, 门槛不要踏错, 口袋不要摸错。”总体说明他们的人生要求是只要有活做, 有饭吃, 有衣穿就行了。这样的人生追求并不高, 典型的“自足常乐, 易于满足”精神。

二.不屈的吃苦精神

著名评论家陈晓明说过:“历史总是惊人的不完美, 因而历史才能变化、前进。” (见陈晓明《中国先锋小说的超越》一书) 。正是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困苦和灾难, 才使我们的主人公能够一次次地从艰难的境地里站起来。说实话, 在福贵的身上, 我们看到的超常忍耐力是中国人司空见惯的东西。这种一超常的忍耐力, 就是在各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不断磨励出来的。开始, 在看到父亲去世后家中的破败, 他吸取了败家后的深刻教训, 和家珍租种了龙二的五亩地, 从头再来。到了解放后初期百废待兴, 为了生存, 他和妻子商议将刚满十二岁的女儿凤霞送人, 目的是能让有庆能读上书,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后来种种原因, 凤霞又回来了。然而在眼看生活逐步好转起来的时候, 家珍又得了怪病, 失去了劳动能力。但是, 她坐在床上还依然顽强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后, 是福贵陪着她, 甚至是背着她经常走出门去, 让她享受家庭的温暖。再后, 家里一次次的遭遇变故, 先是凤霞有病得了聋哑病, 随之家珍死去。后来, 在一次为县长的妻子输血时, 输血人员为了多为其输血, 竟然抽血过多让有庆失血而死;凤霞也因为生孩子而死;凤霞的丈夫也遭遇不测死了, 多舛的命运竟然都降临到了福贵的头上。在这种境况中, 福贵和凤霞唯一的三岁的苦根相依为命, 仍然坚强地活着, 两个人为了生存吃力地劳作在田野里, 仍然充满着希望继续着未来的岁月。

三.坚韧的生存信念

在当代的中国文坛, 我们不得不承认, 余华是属于十分另类的作家, 在从笔20多年来, 他发表、出版的作品并不算多, 但他小说中总有一种别样的潜质存在里面。首先是他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以及语言叙述的运用方面都有着他的过人之处。

余华对人和现实的理解, 从《现实一种》这类小说到传统写实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经历了一个从激烈到温和、从温和到轻松的过程。尤其是《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这两部作品, 变得十分的温和、坚韧和轻松, 《许三观卖血记》, 就连面临着苦难本身余华对它进行的处理都呈现出一定的喜剧化, 叙述也变得规矩而老实, 文中的人物成了小说中最重要的部分。书里的许三观虽然仅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 但是他也追求平等。他的平等观不是在一种特定的规则下的自由发展, 而是内心里有一种最本能的愿望, 那就是:最好大家都活得一样。要是有什么邻居过得比他好了, 他此时此刻就会觉得不平等。许三观在通过与街坊邻居的对比当中, 寻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我们可以发现, 像许三观的那种平等观, 其实是十分脆弱, 不堪一击的。文中的人们不希望看到别人过得比自己好, 但是, 反过来, 面对自己人们又都很想过得与众不同。骨子里, 还是没有平等观念。这种平等, 不过是一种打土豪分田地式的原始共产主义的理想。

余华小说人物形象的刻画 篇3

一、冷漠、丑恶的人物性格刻画

冷漠、丑恶是余华前期创作在人物刻画中展示较多的,尤其是对施暴者的人物刻画较为常用。在余华的小说中,冷漠、丑恶更多的是人物本质的一种刻画形式,在他的世界中,人的本质是丑恶的,内心深处隐藏着邪恶。这样的人物性格主要体现在男人的身上,其中主要有:受伤的父亲、心灵扭曲的青年等。他们在心理上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陷,其表现出的主要行为有:冷漠、变态、暴力等。这类人物的主要代表有:《黄昏里的孩子》中的孙福,《现实一种》中的山岗、山峰兄弟,《一九八六》中的疯子,《在细雨中呼喊》中的孙广才,《难逃劫数》中的广佛、东山等。余华将这些人物放在特定的背景下,赋予他们男人的权利,给予了他们男人应有的尊严。但是,在整个小说的故事情节中,主要讲述他们的暴力、冷漠、无情等特点,由此将现实的男性人物特点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二、悲苦命运、强烈生命力的人物性格刻画

在20世纪90年代,余华小说的读者范围越来越广,它的风格也在不断改变,余华开始逐渐开始关注人物的命运,并且在以后的创作中,对小说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进行了详细的刻画和描述,赋予了人物全新的个性和命运。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小说主要还是围绕人物悲苦命运、强烈生命展开刻画,使人物在特定的情节中,经过艰苦的磨练,最终拥有顽强的意志,从而让其超越自我,达到全新的境界。例如:《在细雨中呼喊》中的孙光林,长期生活在暴力下,缺乏一定的父爱和亲情,不断忍受着生活带来的苦难。但是,孙光林经过长期磨练和挣扎,成就了他坚韧的性格和顽强的生命力,最终在小说的结尾走向新的生活。余华在小说人物刻画的过程中,将人物无法摆脱命运,面对苦难的无能为力,只能默默承受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小说人物这样的生活方式,也是现实生活的一种体现。

三、人生经历对写作的影响

一个作家的人生经历是决定他写作形式的重要因素。余华在谈及自己的小说形式和文学之路的时候,经常说“一个作家的人生记忆,决定了他的写作方式”。余华的童年在医院里度过,住在医院的宿舍里,家的对面就是太平间,从小到大,鲜血、死亡和哭声在余华的心里打下深深的烙印。他的父亲是个医生,母亲是个护士,父母整日忙于工作,经常不在家,只有哥哥与其终日相伴,但只大过余华两岁的哥哥无法给他成年人的安全感。被父母锁在家中时,小哥俩经常打架,一打架他就吃亏。从这些回忆中我们可以体味余华当年的无助与孤独。所以,余华的早期作品中充满着血腥、暴力和死亡,小说中的人物孤独、痛苦、无助。但是在后期,他在刻画人物时多了对人物命运的关注,增加了对人性的反思与思考,将人物放到广阔的历史环境中和丰富的生活体验中,无论其所承载的是血腥还是苦难,都是对人性的反思与救赎。如《活着》中福贵和家珍对县长的态度反映出重情重义的民间道德,他们对县长的死充满同情,展示出对死者的宽恕与敬畏,这种对死者的同情与尊重,也是余华童年体验的再度升华。

本文对余华小说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手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其实在余华小说中,不仅是对自己成长经历的一种展现,更是当时社会状态在他眼中的缩影,他在小说中的人物刻画和写作手法逼近生活真实,以平实的民间姿态呈现一种淡泊而又坚毅的人物性格,以敏锐的艺术感觉深入人性最黑暗的地方,淋漓尽致地描写出人物的冷漠、丑恶,揭露出人性最本质的东西,用犀利、冷酷的笔调为我们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世界。

论小说中典型人物的特征 篇4

在小说作品中,人物和典型(亦称人物、典型形象、典型性格)这两个概念,虽然有些区别,但基本含义是一样的。小说中所有的典型形象(不论它是正面典型还是反面典型,也不论这个典型是主角还是陪衬),都是人物,而写的成功的人物又都有典型意义。两者的区别,只在于典型化的程度低一些。有人把典型这个概念弄得很神秘,认为一般读者无法读懂,将典型人物说的高不可攀,这是不正确的。

创造活生生的典型形象,是小说作者最重要的创作任务,也是伟大作家对人类、国家、民族、地区的重要贡献。在文学发展史上,中外的优秀作家们为我们创造了贾宝玉、诸葛亮、李逵、关羽、张飞、孙悟空、阿Q、吴荪甫、堂·吉诃德、保尔·柯察金等一系列不朽的活生生的典型人物。这些典型人物和作家的名字一起,活在广大读者的心里,对他们起着或正面或反面的思想启迪,给他们以无穷无尽的艺术感染和美学享受。

为了读懂典型人物,欣赏典型人物,从而理解小说反映的主题,就必须把握典型人物在艺术创造上的基本特征。

那么,什么是典型人物呢?典型人物有什么特征?这个问题是长期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之一,评论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理解。但一般认为,典型是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有个性的人物,典型是个性和共性的高度统一。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也可以说,典型有这样两个基本特征:

一、典型人物必须表现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这里所说的“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就是人们常说的典型性格的共性(普遍性、代表性),它反映一定的阶级本质和一定社会力量的本质。例如,《水浒传》中晁盖、宋江、三阮(阮小

二、阮小

五、阮小七)、武松、李逵等典型人物,表现了中国封建社会起义农民的共性:“除暴安良”的革命性和“替天行道”(亦即维护最高统者的利益)的局限性,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先进阶级的革命要求,也是一股推动历史前进的积极力量。

鲁迅小说《故乡》中的少年闰土是一个活波可爱的孩子,是一个富于表现力的少年。他的生命是有活力的,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的心底是善良的。而成年闰土却成了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闰土的这一变化是封建礼法观念长期强制性的压力下逐渐形成的。社会压抑了一个人的人性,同时也压抑了他的自然的生命力,他习惯了消极的忍耐所有外界的压力,忍耐一切物质的精神的痛苦。“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哭得他像个木偶人了”。他已经没有反抗现实的不幸的精神力量,他把所有这一切都视为根本不能战胜的。他他的思想干瘪了,他的感受力萎缩了,他的表现力衰弱了,他的精神一天天地麻木下去,他已经成为一个没有感受力,没有思想能力和表现力的木偶人。只有宗教还能给他带来对未来的茫远的、朦胧的希望。成年润土体现的是当时社会中“辛苦麻木而生活”的一类人的共性特征。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之一《家》中的高觉新无疑是那个时代大部分人的影子,他是一种悲剧,因为他不能跟相爱的人在一起,而是听从父母之命跟别人结婚。她含泪忍受一切不义行为,不敢吭一声,他活着,只为敷衍,毫无主见,这也是就中国的悲哀。在那个时代的人没有权利主宰自己的命运,就连最基本的自由都没有,好像一切都是父母安排好了,只是为了他们而生活。

鲁迅的《阿Q正传》,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民的劣根性。阿Q是愚弱国民奴性人格的典型,他所折射出来的正是当时社会的人性的扭曲和国民的愚昧无知。在那个时代,有多少像阿Q这样的人受到毒害,他们的客观现实处境是十分悲惨的,无产无业,处处失败,常常受人欺侮,但在精神上却时时感到胜利和得意。他们不正视现实,妄自尊大,自欺欺人,自轻自贱,对屈辱非常健忘。作品以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农村未庄为背景,通过阿Q的悲惨遭遇,准确而深刻地反映了这一历史阶段农村尖锐的社会矛盾和等级分明的阶级地位,表现了农民强烈的革命愿望和自身弱点。而阿Q所表现的就是数千年封建文化窒息下形成的中国国民性的弱点,他是国民性弱点的集中体现者。我们可以透过阿Q这个典型人物形象的描写,看到当时的国民是多么麻木无知,阿Q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胜利法和麻木健忘,是那个历史阶段多少人的精神弱点。阿Q精神胜利法的实质,是生活在封建社会最底层的广大众奴性人格的集中表现。鲁迅正是看到了当时社会的强大弱点,他明确地指出他创作这部小说的目的是:“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灵魂来”,意在“暴露国民的弱点”。所以主人公阿Q是从作者的生活原型中演化而来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象征性。

再如,鲁迅小说《孔乙己》中塑造了孔乙己这位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最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从小说中我们看到,孔乙己完全生活在一个敌对的异己环境中。不仅社会权贵与统治阶层专以弱肉强食、欺压百姓为能事,即使是同属被压皮阶级的不同成员之间,也是那么寡情与淡漠。当我们把这篇小说放在中国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来解释其意义,孔乙己是典型的旧知识分子的代表,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当我们不把这篇小说局限于中国封建社会中来解释时,它就是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这种苦人在世界各地都可以找到。这个凉薄的社会,全世界都一样,古代和现代,今天和明天都不会消失。鲁迅表面上写发生在中国清朝末年的社会与中国人,实际他也同时在表现人类及其社会中永恒的一个悲剧。表面上孔乙己是一个受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但他也是普遍性的代表了个人与社会之冲突的多种意义的象征。在任何国家人和社会中,多少人就像孔乙己那样,不为社会所接纳,被群众嘲笑、欺凌和侮辱,只是原因不同而已。从东方到西方,多少人是根据自己的思想、理想、幻想和价值观而生活,而自己又不了解和醒悟他是生活在梦幻中,他生活着的社会根本不能容纳像他那样的人。离开科举的框框读《孔乙己》,我们更能感到这篇小说的意义丰富,而且具有普遍的世界性的意义。孔乙己和卡缪的《异乡人》中的罗梭同样是属于具有全人类意义的代表人物。

应该一提的是,在小说创作中,典型形象反映出来的具体情况是比较复杂的。有些典型人物确实明显地代表了他所属阶级的本质特征,读者闻其言,听其声便知它代表什么阶级或社会集团,如《水浒传》中的李逵,《红楼梦》中的贾政,前者具有封建时代农民阶级的本质特征,后者具有封建社会当权阶级的本质特征;这些人物体现了他们所属阶级的本质特点,即使他们有鲜明独特的个性,也是和本阶级的阶级本质高度统一的。但是,小说作品中还有与此不同的典型人物,他们身上的共性并不完全体现他们所属阶级的本质的主要特征。如《阿Q》中的阿Q,他的性格特征显然没有反映、至少没有完全反映当时中国农民的主要本质,也就是说,这类典型人物的共性并不完全是阶级性,起码是不等于阶级性;虽然这类人物身上也有出身阶级的某些烙印,但它的共性却不仅仅是阶级性,而大大超出了他所属阶级的阶级性;从艺术上说,作家概括了的更大范围的某一类人的共同特征。这类典型人物的性格也就不再是其所在时代、所属阶级所独有。产生这种情况,主要是由社会生所决定的。因为现实生活的人物,本身是复杂的、多样的,而从实际生活概括和创造出来的小说中的典型人物也就多种多样;加上作家生活感受的独特性,他所接触的人物的特殊情况,以及他掌握的艺术手法的多样等等,也造成他小说中的典型人物不可能时间淡化、单一化,而必然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对各式各样的典型人物必须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有的典型人物身上的共性,阶级本身占主导地位,有的典型人物身上的共性,阶级本身占主导地位,有的典型人物则不是这样。鲁迅先生说得好:“一定都带着阶级性。但是‘都带’而非‘只有’”(《鲁迅全集·文学阶级性》)。在小说的人物创作中,必须抛弃“一个阶级一个典型”的错误公式,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真实生动、多姿多彩的典型人物来。分析小说中典型人物的特征,必须了解小说创作中的这个特点。

二、典型人物具有独特而鲜明的个性。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性格特征。人在社会中生活,在他与周围的人发生关系的过程中,由于个人具体的生活条件、生活道路、社会阅历、文化教养以及生理状态等等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形成了独具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以及体态风度等等。这就是人物的个性特征。所以,小说创作中,塑造人物典型必须使人物具有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小说的重要特点是通过个性表现一般,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来反映事物的本质。所以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是独特的生动的个性,而不可能是抽象的、概念化的。革命导师恩格斯阐述他对小说人物塑造的见解时,特别强调典型人物的个性特点。他说:“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个单个的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而且应当如此。”恩格斯非常反对将“个性”消溶到原则里去。可以说,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必须有个性,没有个性就不成其为典型人物。小说创作中所表现的这种个性,是人物身上独有的、具体的,不同于他人的种种个性特点。这种个性特点是通过人物独特的语言、行动、心理、气质、习惯、动作、作风、气派、爱好、外表、服饰等来显现的。

个性是独特的,不可能重复。当然,现实生活中,人物那么多,又常常被划分为一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人物个性的某一点或某一些有相似或相近之处是存在的;但认真分析起来,个性完全相同的人则是不可能有的。生活里,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个个性,正如同自然界那么多树木,其叶子没有完全相同的一样。既然生活中人们的个性千差万别,复杂多样,那么小说创作必须把这客观存在真实地表现出来。不但要写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不同个性,还要写出同一时代、同一地域、同一民族、同一阶级的不同个性。事实说明,小说中凡是成功的艺术典型,其个性都是独特的,不可重复。

鲁迅笔下的阿Q是个伟大的艺术典型,其个性就很独特,他的外表,他的语言,他的行动,他的经历,他的心里状态,他的思维方式,都是他独有的。他无家无地无固定职业,以出卖劳力为生,备受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但他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境地,却以“精神胜利法”自我陶醉。他自欺欺人,自轻自贱。面对一次次的屈辱和失败,阿Q别无选择,只能靠一种自譬自解的方式进行解脱,得以在想象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胜利。他麻木健忘,保守愚昧。阿Q面对残酷屈辱的现实,往往表现出惊人的麻木。在遭受外界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以后,借助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他总能够神速而完全的忘却过去的种种不幸,心安理得地照常生活下去,麻木和健忘成了他生活中积久难改的痼疾。当革命的消息传到未庄,他觉得“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因此“深恶而痛绝之”。他妄自尊大,畏强凌弱。虽然不名一钱,但他并不佩服有钱有势的赵太爷和钱太爷,还敢于对假洋鬼子采取“怒目主义”。他对强者怯懦卑怯,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对比自己弱的,却蛮横霸道。

阿Q这一人物不仅和鲁迅其他小说作品中的典型人物不同,就是和《阿Q正传》中同一阶级或同一类型的人物如王胡、小D等也不同。关于阿Q这一形象的塑造,鲁迅先生是有他独出新裁的设计的。他说:“我的意见,以为阿Q该是三十岁左右,样子平常常,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在上海,从洋车夫和小车夫里面,恐怕可以找出他的影子来的,不过没有流氓样,也不像瘪三样。只要在头上戴上一顶瓜皮小帽,就失去了阿Q,我记得我给他戴的是毡帽。这是一种黑色的,半圆的东西,将那帽边翻起一寸多,戴在头上的……”。(《鲁迅全集》第六卷117页)由于作家紧紧抓住并赋予阿Q这个典型人物的独特个性,所以阿Q这个人物,也就给读者以独特而深刻的印象,成为小说中创作上不朽的典型。孔乙己是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的又一典型人物,他自命清高而又可怜可笑,他“站着喝酒”已说明自己根本就没有资格像那些身穿长衫的阔绰者一样,踱进酒店去慢慢地“坐喝”,只能以“短衣帮”为伍;但他却始终不肯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说明他是多么迷恋于自己头脑中虚幻的“高人一等”的身份。他那“满口之乎者也”的说话方式,那“窃书不能算偷”的歪理谬论,那见缝插针地向“我”卖弄学识的沉醉神态,都足以显示出他对自己读书人“身份”近乎疯狂般的固守和痴迷。但他读了一辈子圣贤书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中,这就决定了他只能在社会的底层挣扎,就连加入“短衣帮”的资格都已失去,成为人人轻视与耻笑的对象。

同孔乙己自明清高的特点不同,《范进中举》中的典型人物范进面对周围人的侮辱、轻蔑和嘲笑,则表现得低三下四,默默地接受,不敢有丝毫的反抗。例如,在他中了秀才之后,胡屠户依旧说他是“现世宝”,他居然拿“唯唯连声”,不做辩解;为参加乡试去借盘缠,又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个狗血喷头”,他听着那些不堪入耳的话,又仅止于“摸门不着”而已,如此低三下四,简直到了麻木的地步!可谓卑怯之至,屈辱之至。

同为读书人,同样在考取功名的道路上历经“磨难”,但由于各自的个性不同,所以,孔乙己自是孔乙己,范进也自是范进,他们在读者心目中的印象自然是分明而深刻的。

在小说创作中,典型人物不但应该有独特的个性,而且,这个个性还应该突出鲜明。还以阿Q为例,如前所述,他的个性是丰富多彩的。但其中又以他的精神胜利法为主要特点。“精神胜利法”在阿Q这个任务和其他典型人物相比较,这个“精神胜利法”又是阿Q所独有,因而也就构成了他和其他典型人物不同的个性了。由于有了“精神胜利法”,使得阿Q这个典型人物的个性非常鲜明而突出。同样,《水浒传》中的李逵,其个性特征也表现在多方面,如性格火爆,在战场上杀起人来不分良莠,性格率直等等,但其中革命坚决、心地善良、知错就改又是他个性的主要方面,给读者以突出鲜明的印象。

小说的人物形象 学案 篇5

淄博十一中高三语文组

高考小说阅读专题 ——人物形象鉴赏

【学习目标】

1.掌握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方法。

2.能够准确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真题试做·2016新课标卷】 阅读文章,并完成下列题目。

玻璃

贾平凹

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肴电杆。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瑞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我叫王有福。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

我谢绝了。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

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挂伤的。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

“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他说。“一顿饭算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我不敢喝的,我有伤。”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 “你„„那酒店怎么啦?” “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 “这„„”

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是在那儿撞的。”一下子人蔫了许多,可怜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这就好。”我说。“我不是故意的。”老头急起来。“我那日感冒,头晕晕的,接到你的电话出来,经过那里,明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便撞上了。”

“你撞伤了,怎么就走了?” 小说阅读专题·人物形象鉴赏

淄博十一中高三语文组

“哗啦一声,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一脸,把她们倒吓坏了,要给我包扎伤口,我爬起来跑了。我赔不起那玻璃呀!”

“他们到处找你哩。”

“是吗?我已经几天没敢去德巴街了,他们是在街口认人吗?” “他们贴了布告„„”

老头哭丧下脸来,在腰里掏钱,问我一块玻璃多少钱。我嘿嘿笑起来。

“不是你给他们赔,是他们要给你赔!” “赔我?” “是赔你。”我说,“但你不要接受他们的赔偿,他们能赔多少钱?上法院告他们,索赔的就不是几百元几千元了!”

老头愣在那里,一条线的眼里极力努出那黑珠来盯我,说:“你大伯是有私心,害怕赔偿才溜掉的,可我也经了一辈子世事,再也不受骗了!”

“没骗你,你去看布告嘛!”

“你不骗我,那酒店也骗我哩,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首了吗?” “大伯,你听我说„„”

老头从怀里构出一卷软沓沓的钱来,放在桌上:“你要肯认我是大伯,那我求你把这些钱交给人家。不够的话,让得贵补齐。我不是有意的,真是看着什么也没有的,谁知道就有玻璃。你能答应我,这事不要再给外人说,你答应吗?”

“答应。”

老头眼泪花花的,给我又鞠了下躬,扭身离开了饭桌。我怎么叫他,他也不回头。

他走到玻璃墙边,看着玻璃上有个门,伸手摸了摸,没有玻璃,走了出去。

我坐在那里喝完了一壶酒,一口莱也没吃,从饭馆出来往德巴街去。趁无人理会,我揭下了那张布告:布告继续贴着,只能使他活得不安生。顺街往东走,照相馆的橱窗下又是一堆碎玻璃,经理在大声骂:谁撞的,眼睛瞎了吗?!

我走出了狭窄的德巴街。

(有删改)(1)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请把答案写在后面)(2)“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请把答案写在后面)【知识储备】

思考:小说是如何塑造人物的,请把你得到的结论写在下面。

【考题分析·答题建模】

一、小说人物性格的概括与分析 常见设问方式:

例题解析:《玻璃》(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III):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你的答案:小说阅读专题·人物形象鉴赏

淄博十一中高三语文组

存在问题:

答题建模总结:

二、小说中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常见设问方式:

例题解析: 《玻璃》(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 “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你的答案:

存在问题:

答题建模总结:

【随堂应用训练】

洗染人生 王和声

三十年代的岳州,城池不大,却因地处水陆通衢之地,上长沙下汉口,商贾百业很是繁荣,惟有洗染这个行业由王氏家族独揽其艺。

王氏家族先是在城陵矶发展,二十年代后曾经有过一段家道中落。到了王公康成手里,从当店员、挑货郎担做起,惨淡经营十余年,家业又渐渐兴旺起来。至日本投降岳州光复,王氏“丽成洗染店”在最繁华的南正街开得很有了些规模。

开洗染店既要技术又要劳力。什么料子用酸性染料,什么料子用碱性染料,很有讲究。染好的物件要一担担挑到洞庭湖边去漂洗,马虎不得。几口海大的煮锅,几只海大的染缸,老板、老板娘,崽崽女女,再加上帮工学徒,都在煮锅边上薰,染缸里搅。洗制服洗旗袍洗礼帽,染绸缎染呢绒染布匹,双双手伸出来都是颜料色,碱水一浸,粗皮粗肉。旧衣旧帽进了染坊,不 几天,新衣新帽就挂在了衣架上,也是一种美化生活的行当。

那时节,能够有像样的衣帽拿到洗染店来洗来染的,也不是什么平常人家。虽说王老板大字不识几箩,在岳州商界说起王康爹,也算得个人物。

却说有位李先生,游手好闲没个什么正当职 业,人称“甩手爷”。此人识得些文墨,又长有三寸不烂之舌,谁家有个笔墨诉讼,了难官司,找到他的头上,这甩手爷就神气起来了。因此,在小小的岳州城里,这李先生也是不好惹的角色。刚刚光复的那一年,甩手爷不知从哪儿弄了一套黄狗皮校官服穿在身上,斜皮带一抹,从南门逛到北门,很是风光。小说阅读专题·人物形象鉴赏

淄博十一中高三语文组

这天,甩手爷逛到了王老板的丽成洗染店,王老板当然是看座沏茶张烟,惟恐招待不周。甩手爷往太师椅上一靠,正正经经地说:“王老板,我这里有几十匹白官机布,只要到你的染缸里渌一下,染成军黄色,就是对倍的利润,我与你二一添作五,如何?”

“有军差公文么?” “有公文还找你王老板!” “做不得,做不得。莫害我。”

这甩手爷“嚯”地从裤裆里掏出一把“六子连”,往柜台上一扳:“清白点,这是有来头的,不染就请你吃‘花生米’。”

王老板是个灯芯落下来怕砸破脑壳的人,利润虽厚,哪个敢犯军法,便把眼睛一闭,心一横,一家大小九口的身家性命这下摊上了:不染,要人一个,要命一条!

这一犟,犟得王老板到厘金局吃了几天官司。甩手爷又做人做鬼,出面说情,交一千块大洋所得税才把人赎出来。

转眼到了1949年8月,岳州城外炮声隆隆,当官的有钱的拖家带眷往乡下躲。王老板心想,这国民党共产党当兵吃粮的都是一身黄皮,分得清谁好谁不好?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躲什么!

不躲,偏偏就有人半夜来敲门,是甩手爷李先生。甩手爷进门就往地上跪:“王老板,你要救我一命。” “此话怎讲?”

“光复那年的事,是我害苦了你老人家,从中得的好处钱我加倍吐出来,千万要帮我多担待。那身黄狗皮是我花钱买来的,那把‘六子连’是把废枪,打不响的,我只在你的府上拿出来现过一眼,旁人都不晓得的。”

“这事与我何干?”

“共产党来了,肯定要查我在国民党里的事。我没当半点职务,只贪了点钱财。问起那身黄狗皮,就说是在你店里买的逃兵的旧衣,那把枪早就丢到洞庭湖里去了。只要你包瞒点,就保了我一条命。我一家六口的身家性命全托把你了。我给你下跪,给你叩头,救我一命,救我一命!”

王老板摸着还残留在柜台上的扳枪凹印,“唉”地叹一口气,什么话也没有说。

解放了,天亮了,王老板仍然开他的丽成洗染店,几只大海锅,几口大海缸,老板、老板娘,崽崽女女,帮工学徒仍在煮锅边上薰,仍在染缸里搅,手染黑了,心是亮的。

在社会这口大染缸里,谁不染成五颜六色?王老板,一位洗洗染染的手艺人,从染缸里讨生活,在染缸里洗人生,青是青,白是白。

王老板,吾父也。

1.简要分析概括文中王老板的性格特点。

2.从全文来看,文章刻画甩手爷这一人物有什么作用?

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教案(定稿) 篇6

【教学目标】

1、明确常见的人物描写的方法;

2、掌握小说人物形象题的解题步骤;

3、学会运用鉴赏人物形象的答题模式。【教学重点】

归纳解题步骤以及规范人物形象答题的模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段时间我们进行了文言文阅读专题的复习,从这节课起,我们进入现代文阅读的复习。引出考纲——小说——小说的人物形象

二、回顾小说的三要素 得出人物描写的方法

正面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肖像描写 侧面描写:环境、对比、衬托等

三、高考真题展示(08浙江)《乌米》21题: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作者是如何刻画“我”的形象,并分析其作用。(6分)

(2009年宁夏海南卷)《孕妇和牛》12题:小说中的孕妇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6分)

(2010年安徽卷)11题:根据小说第④至第⑥段内容,概括王石匠的形象特点。(5分)(2010年江苏卷)《溜索》13题: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的形象。(6分)

得出高考常考的题型:

⑴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⑵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⑶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四、作业情况分析

讨论学生答案得出答题步骤

1、审清题目要求(具体、概括、分值)

2、划出文中描写人物的语句(全面)

3、根据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形容词)

4、合并同类信息(避免重复)

5、完成书写(分点、简明、通顺)

五、当堂巩固练习

六、比较两道题的答案 明确答题的两种模式 模式一:分点简析式

①„„表现了XX„„;

②„„表现了XX„„;

③„„表现了XX„„;

……

模式二:概括式

XX是一个()()()的人(职业、身份)。

七、课堂小结

八、布置作业

板书:

小说人物形象

论余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特征 篇7

关键词:余华,底层人民,特点,原因,意义

较之于与20 世纪80 年代“伤痕文学”, 当前文学对底层的关注着重在对现实生存境遇的描述, 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苦生活和生存困境, 其作品往往有强烈的关注现实的精神。余华上世纪90 年代之后的作品, 以《许三观卖血记》为典型, 逐渐重视对社会底层小人物人性的塑造, 重视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生存遭遇。

作为先锋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之一, 余华为人所识多是由于其冷漠、残酷与血腥的创作风格, 当然, 还有其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深深的苦难意识。的确, 在80 年代, “先锋作家”余华除了热衷于探索形式, 此外还擅长表现对现实社会的叛逆。并通过对苦难和死亡的展示以及对血腥和人性丑恶的偏爱来展现。但二者皆远离人们日常生活之经验, 所以至上世纪90 年代起, 余华开始对自己的创作中的局限有了清醒的反思, 他开始更多的关注现实生活, 尤其是对底层人民的关注。余华认为作为一名作家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不要以为自己就高人一头。余华能够认识到这个问题并身体力行, 在写作时逐渐实现了从讲述者到倾听者的转变, 这是难能可贵的。《许三观卖血记》就是余华这一转变中的一个成功代表。

《许三观卖血记》主要讲述了底层小人物许三观靠卖血维持生计的故事, 这是中国底层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作者选择了一种诙谐幽默、重复式的方式来阐述这个社会的荒谬。展现了许多底层小人物所具有的普遍特点。

首先, 底层人物的命运悲惨以及苦难是毋庸置疑的。比如, 许三观一生为了维持生计, 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庭多次卖血, 用自己的鲜血支撑起一个家庭的重量。在一家人承受饥荒之苦时, 为了让孩子们吃上一顿好的, 他选择去卖血;为了讨好二乐的生产队队长, 他不顾上个月刚卖过血的身体, 又去医院卖血, 回到家还要为了二乐能够早日从乡下调回家工作而拖着自己无力的身体陪生产队队长一杯接一杯的喝酒;最让人于心不忍的是为了给不是自己亲儿子的一乐看病, 连续卖血, 差点搭上了自己的命。正如许玉兰对一乐说的, 许三观虽不是他的亲生父亲却可以为了给他治病连自己的性命都不在乎了。许三观通过一次次卖血抵抗悲惨命运带给他的不幸, 卖血成为许三观遭遇苦难时的一种本能的想法。在这之中, 余华用一种讽刺的手法描写许三观每次卖血的细节, 他每次卖血钱都要喝好几碗冰凉的河水, 是在冷得慌就求人家给他一点盐, 好多喝几碗凉水, 因为这样血就变多了。看似可笑的说法和做法却揭露了那个时代底层人民生存的悲哀。

再比如许玉兰, 她满心期待的希望何小勇能够娶她, 却被何小勇无情地拒绝了, 最终听从父亲的安排嫁给了许三观;而在接受了许三观并为许三观生下三个儿子, 想要好好生活时, 却又发现大儿子一乐不是许三观亲生的;一乐打伤了方铁匠的儿子, 方铁匠搬走她十年积累的家当抵医药费;文革时期, 被剃成阴阳头站在街上受批斗……种种事情, 虽不及许三观承受的重担, 但身为女人和弱者, 也已足够悲惨。而她总喜欢用哭诉的方式来表达她遭受的不幸与苦难。虽然有一些眼泪显得不那么沉重, 甚至可笑, 但细细品味, 你会发现其实这些眼泪中隐含了太多对生活的无奈、对生存艰难和社会压迫的无奈。

其次, 在悲惨的命运和痛苦的磨难中仍能保持一颗纯朴、善良的心, 仍然不忘对家人的关怀与爱护是余华作品中底层人物形象的又一特点。他使读者在看尽社会悲惨现实的同时, 也能感觉到来自底层人民身上的丝丝温情。

粥里放糖, 这是一个极为平常的行为, 放在今日, 很少有人会去在乎。可放在饥荒年代, 则足已显现出许玉兰对于许三观的关爱之情。而许三观在看见三个孩子渴望的眼神时, 于心不忍, 将本属于自己的那碗粥分给了孩子们。可见不论什么时代, 不论经历怎样的苦难, 做父母都始终记挂着自己的孩子, 这份亲情是割舍不掉的;一次, 一乐因为父亲带着全家去吃面唯独没带他, 找自己的亲爹何小勇也被赶了出来而伤了心, 选择离家出走。许三观听后起初很气愤, 并且不打算理会这件事, 他觉得一乐始终不是自己的孩子, 怎么养都养不亲。可在许玉兰没找到, 眼看天色也暗了后, 自己却坐不住了, 身体不由自主的选择去找一乐, 并在找到一乐后难得地露出他温和的一面, 背着一乐去吃面。余华在叙述的时候没有多余的描写和渲染, 但却让看的人感受到浓浓的亲情, 那是十几年如一日在一起生日凝炼出的感情。许三观无疑是爱着一乐的, 即使知道一乐不是他的孩子, 即使知道认了一乐, 自己会被人当做“乌龟”, 但那又如何。许三观之于一乐, 不是生父却胜似生父。可见不论什么时代, 不论经历怎样的苦难, 做父母都始终记挂着自己的孩子, 这份亲情是割舍不掉的。

几年后的一天, 一乐的亲生父亲何小勇被卡车撞了, 需要一乐去给何小勇喊魂, 许三观一听生气地说:“我告诉你, 你想让一乐去把那个王八蛋的魂喊回来, 先从我尸体上踩过去。只要我还活着, 何小勇的魂就别想回来。”可转眼他又狠不下心, 毕竟那也是一条人命, 怎么可能说不管就不管了呢。一乐起初也是不愿意去的, 但在许三观的开导下也勉为其难地答应了。许三观由最初的幸灾乐祸、反对一乐去喊魂到后来的规劝一乐去喊魂, 这一转变可以看出人性中的善与恶。它是善于恶相融合而成。但所幸许三观人性中的善战胜了恶, 这也揭示了他人性本善的事实;尤其是得知一乐得了肺炎, 许三观毫不犹豫的到处借钱为儿子治病, 借到的钱不够他就连续到各个医院卖血换钱, 由最初的不愿用自己卖血换来的钱花在一乐身上到为了给一乐治病卖血卖到不顾自己的生命, 许三观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父子间血浓于水的亲情。

文革年代, 许玉兰被批斗, 许三观不顾周围人的辱骂和指指点点为妻子送饭, 为怕许玉兰再被人打骂, 所以给外人看他送的饭还要强调锅里只有饭没有菜, 等到四周没人的时候, 许三观就悄声告诉许玉兰他把菜藏在米饭下面了, 还告诉她红烧肉是他偷瞒着儿子们给她做的, 让她趁着没人时快吃一两口。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便可以看出许三观对妻子的关心和疼爱, 面对这一份疼惜许玉兰哭泣着回应道:“我在外面受这么多罪, 回到家里只有你对我好, 我脚站肿了, 你倒热水给我烫脚;我回来晚了, 你怕饭菜凉了, 就焐在被窝里;我站在街上, 送饭送水的也是你。许三观, 只要你对我好, 我什么都不怕了……”许三观和许玉兰最初的结合虽然不是因为爱情, 但几十年的朝夕相处, 患难与共足以使他们结下深厚的情谊, 是爱情, 更是亲情。是文革给了他们一个表达自己情感的机会。同时, 这份浓厚的感情支撑他们在残酷的现实和苦难面前勇敢的生活下去。

再次, 苦难的磨炼使底层人民变得更加坚韧。许三观一家一生面临重重苦难, 包括婚姻上的不忠、饥荒、文革和孩子的健康及工作等等, 虽然命运是悲惨的, 苦难是残酷的, 但是许三观一家没有被压垮。为了支撑起一个家庭的重量, 承担起一个家庭的责任, 许三观只有靠一次次卖血来帮助一家渡过一次又一次的难关。血本是生命之本, 许三观却通过以“生命”换生命的方式, 肯定了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他向我们展示了艰难时期人的自尊以及对生存的渴望。同时, 面对苦难, 许三观选择用一种幽默的方式来缓和他们遇到的不幸。如在饥荒年代, 他不厌其烦的用嘴为全家“炒”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他的这种幽默就是底层人物的对待生活的一种方式, 一种对待苦难坚韧不屈、积极乐观的豁达。余华通过这种幽默写出了底层人物对待生存和生活的最淳朴和本真的理解和感悟。

最后, 底层小人物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但也同样追求一种平等。许三观追求的平等就是必须和他身边的人没什么不同。别人有的他也要有, 其他人不可以和他不一样或者比他好。即使自己的生活很糟糕, 但只要身边的人和他一样甚至比他还惨, 那他心理也就平衡了。正如当许三观得知一乐不是自己孩子, 知道许玉兰犯了“生活错误”的时候, 他觉得自己成了“乌龟”, 于是他也犯下了一个“生活错误”, 这样他就心理平衡了;当他听说他的“仇人”何小勇出了车祸, 他的第一反应是高兴、满意, 觉得这是何小勇应得的下场;可当他年老之后想要去卖一次血, 医院的血头已经换了个年轻的沈血头, 看见满头白发的许三观, 坚决不让他卖血, 还称只有油漆匠会要他的血。年轻血头的话深深地伤害了许三观, 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许三观渴望了一生的平等, 到最后却发现:屌毛出得比眉毛晚, 长得倒比眉毛长。这是一种嘲讽, 但更是一种对命运的无奈。

至于余华为什么会从上世纪90 年代起转变其写作方向, 开始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和底层人民群众, 描绘底层小人物的苦难、温情、坚韧, 首先很可能与余华的童年有关。余华童年就很少得到父母的关爱, 亲情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余华写作转型的生命存根。其次, 随着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余华在不断创作的同时也在不断反思自己, 也发现自己的一些作品太过暴力、黑暗, 所以他也在逐渐的改变。这不是一种妥协或迎合的行为, 而是一种自觉的艺术选择。再次, 对于余华来说, 他自己本身就是底层人民出身, 所以他要创作也只会写他接触的人和他知道的事, 至于那些离他相距甚远的人、事、物, 不了解又何从下手呢。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中对许三观、许玉兰的底层小人物的塑造是对中国大部分底层人民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它引导并鼓励人们更多地关注我们身边的这一群人, 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许三观卖血记》出版后不久, 我国媒体就曝光了社会上大量卖血者感染上艾滋病和肝炎病毒的现象。这就是这本书带给我们的力量。此外, 《许三观卖血记》以对简单和质朴的追求显示了作家艺术信心的增强、艺术能力的提高和艺术心态的逐渐成熟。同时, 这样的文本远离了技术的支撑, 其实质上是解开了束缚作家的二重枷锁, 作家此时才真正感受到了主体解放的快乐。

诸如《许三观卖血记》之类的作品, 虽然作者看似只是在通过描绘底层小人的艰辛与苦难来反映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此类现象, 但更多的是想挖掘造成此类现象的社会根源, 揭露相关的社会问题, 引起人们尤其是有关部门的重视。余华的创作所追求的是无限接近真实, 而并非真实本身。余华正在用他自己的力量, 帮助那些善良却被人忽视的小人物们探索能够在苦难中坚强的活着的方法。企图从根源上帮助他们找到摆脱苦难的途径。

参考文献

[1]余华.许三观卖血记[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13.

[3]夏中义, 富华.苦难中的温情与温情地受难——论余华小说的母体演变[J].南方文坛2001, (4) .

[4]吴义勤.告别“虚伪的形式”——《许三观卖血记》之于余华的意义[J].文艺争鸣2000, (1) .

论余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特征 篇8

教案

教学目标:明确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地位。掌握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熟悉高考小说人物形象题答题模式。

教学重、难点:掌握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明确地位

1、通过表格展示近三年全国卷对小说人物形象的考查

三、常见设题模式

1、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分析塑造人物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3、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包括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4、分析次要人物在文中的作用

5、通过人物分析主题思想

四、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1、常见题型

(1)某某是一个怎样的人?

(2)请概括出某某的主要性格特点。(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某某人物形象。

2、答题方法

第一,首先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第二,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三,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

第四,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五、实战演练

1、文章的主人公朱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木笛》 明确: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音乐才华,又有崇高民族精神的人。文章的主人公朱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明确: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音乐才华,又有崇高民族精神的人。(1)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音乐才华的人。这主要表现在:他是两位参加决赛的选手之一;纪念碑前的吹奏表现出他出色的音乐才华,大师的高度称赞和最终被乐团录取也证明了这一点。

(2)朱丹是一位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的人。这主要表现在:宁可落选也不愿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吹奏欢乐曲;到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凭吊死难同胞,并吹奏起悲壮的木笛曲。小结:

答题格式1:概括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品质)

总评 答题格式2: 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总评+具体解说

2、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马兰花》 ①朴实善良,听说麻婶的不幸后,不时发呆,并及时到医院探视。②善解人意,见麻婶女儿伤心,便不再提借钱的事;丈夫对她不满,她尽量忍让。

③做人有原则,尽管挣钱不易,但不为钱伤害情义;丈夫言行过分,她会据理力争。

六、作业布置

完成专题集训22的小说(1)

一、(2)小说中的秋葵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回娘家》)

论水浒传中的宋江人物形象 篇9

写作提纲

一、宋江是一位仗义英雄

1.仗义疏财、济弱扶贫 2.仗义待友、侠名远扬

二、宋江的“忠孝双全”

1、孝亲敬友、忠孝双全

2、孝忠君主、忠贞报国

三、宋江的“反抗”

1、题诗言志

2、聚众梁山

内容摘要:《水浒传》中,宋江是一个有着复杂多重的性格人物形象。施耐庵塑造宋江这一人物形象, 抛弃了历史上的宋江,塑造了新的人物形象。与历史原型的差距有着明显的差距, 他是阴险奸诈,还是忠义两全?是道貌岸然,还是江湖好汉?本文就围绕宋江上梁山之前曲折过程,以及梁山上后的起义生活,再后来接受朝廷招安,来分析这个人物性格的多重性。对于我们不断深入了解探索《水浒传》中思想内容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水浒传》 宋江 人物形象

正文:

《水浒传》是一篇悲壮的史诗,通过描写众位好汉被逼上山的遭遇,以及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展现了北宋末年朝政腐败,奸佞当权,社会黑暗,人民奋起反抗而最终找不到出路的社会状况,汇集起北宋末年的社会生活画面。在众多的英雄中,作为中心人物的宋江是最复杂的,从刀笔小吏到义军领袖,再从义军领袖转变为封建王朝的走卒,直至兔死狗烹,其悲剧的一生令人扼腕痛惜、催人泪下。作为文学形象,宋江是《水浒传》中的第一号人物,也是最丰满、最立体、最复杂、最有艺术魅力的一个人物形象之一。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宋江这个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一、宋江是一位仗义英雄 1.仗义疏财、济弱扶贫

宋江是一名押司,在衙门中管理文书案牍,对老百姓的疾苦有一些体验的,对老百姓是同情的,对他人的困境,均能雪中送炭,给予帮助。宋江仗义疏财,扶危济困,第二十一回叙述他接济唐牛儿,许给卖汤药的王公公一具棺材及送终之资。而阎婆惜这件事可以算是宋江若干行善济弱中比较重要的事件。阎婆惜是东京汴梁人士,她跟着父母到了山东投奔一个官人不着,流落在郓城县。屋漏偏逢连阴雨,阎家的父亲暴病身亡,却无钱埋葬,阎婆惜和母亲陷入赤贫境地,连父亲的棺材都买不起,更不用安葬了,仗义疏财的宋江在街上听到了

这件事情,就出手相助,给棺材铺打了招呼,让阎家母亲去拿口棺材,又见阎家母女生活无着,随手给了母女十两银子,阎婆惜母女感恩涕零。按理说,宋江与阎婆无亲无故,素不相识,他没有帮助阎婆惜的理由,对阎婆惜的求助可以不理不睬或些许资助,可宋江帮助了她。

仗义的宋江,一贯地扶危济困,救人之急,有“及时雨”之称。因此,天下无论识与不识,提起宋江莫不交口称赞,也无不结识宋江为荣。当宋江在江湖上有意或无意地流露出了名号。对方得到确认以后,定然会说“莫不是山东及时雨宋公明宋大哥”定然都是“纳头便拜,真是个相逢恨晚。众望所归。有人认为宋江这种重义的性格特色,不是宋江单独具备的,在梁山其他英雄身上也表现得很突出,沧州横海郡小旋风柴进就是个代表。相比柴进,宋江只是个押司,出身也只是小地主阶层,可以说他的收入很少,家境也不是相当富有。但比起柴进来,他更能想人所想,急人所急,且周祥细腻,无微不至。如宋江在柴进庄上与武松相遇的情景,宋江一见武松后,就拉着武松去喝酒,看武松的衣服旧了,马上就拿钱出来给武松做衣服;临分别时,宋江摆酒送行,并拿出十两银子给武松做盘缠;这场景,把英雄盖世的武松感动得五体投地。我们再来看看宋江结交李逵的情景,当时李逵一贫如洗,穷困潦倒,他耿直而粗鲁,贪杯而好赌,好打抱不平,惹事生非,宋江与他刚刚相识见面便给他十两银子,这让李逵感到宋江果然仗义疏财,名不虚传,关键的时刻,宋江施以钱财,解了李逵燃眉之急,这使李逵非常感激,以致李逵终身相随,矢志不移。

2.仗义待友、侠名远扬

宋江私放晁盖,不告诉官府是因为仗义,宋江作为一个朝廷懂法的人,知道晁盖所犯的一串串事件都是灭九族的罪,但是他担心晁盖等人,怕他们出了闪失,私放晁盖,为了义气主动承担了这些风险,“济武松”“杀阎婆”“三打祝家庄”这一幕幕至今依然历历在目。“生死至交一碗酒”是他人生信条,“急人之所急”是他的做事准则。各路英雄对宋江的顶礼膜拜,正是对他的“义举”的回报;也正因如此,宋江才有那么大的凝聚力,将众多好汉团结在他的周围,他也才能够稳坐帅位。当宋江成为梁山义军首领后,他关怀兄弟,对梁山好汉不分上下,一律兄弟相称。作战缴获的东西也合理分配,赏罚分明,《水浒传》里面有几次比较大的战役,大多数都是他为了救自己的兄弟而打。他每打一个城市都是因为自己的兄弟,梁山的兄弟被捉,为了救这些兄弟而打仗。这为全军上下团结一致反抗统治阶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征缴方腊,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政治大屠杀。一百零八位英雄,在征方腊的厮杀声中,每死去一个兄弟,宋江都要为之流泪,悲伤;没散去一个兄弟,宋江也要为之痛苦叹息。

二、宋江的“忠孝双全”

1、孝亲敬友、忠孝双全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孝是做人的根本,这是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水浒》中宋江的“孝”是有名的,“于家大孝”,“事亲行孝敬”,因为孝,他另立户籍,以免因事连累家人;因为孝,在得到父亲“病故”的信息而大哭昏迷;因为孝,他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肯上山落草,以免被人骂为不忠不孝之人。

宋江因阎婆惜案刺配江州牢城,途中被梁山英雄拥上梁山,众英雄挽留宋江,可宋江执意不肯,他不愿做个“上逆天理,下违父命”、“不忠不孝的人”。就是浔阳楼上的反诗揭发后,宋江也不肯采取行动反上梁山,宁愿装疯卖傻,苟且偷安。直到被判劫法场,救宋江、闹江州、大获全胜,宋江才跟随英雄们回梁山泊后摆宴席庆胜利。宋江杀婆惜而逃亡,浔阳楼题反诗而获斩,几经生死,刚上梁山,不料突然接石勇捎来的一封报告父亲死亡的家书,宋江顿时思想波澜陡起,因为心系老父安危,拒绝众人劝阻,独自一人下山到了郓城县。然而,在宋家庄等待他的,不是灵堂哭祭,而是牢狱,脊杖和刺配江州。可见,宋江的所作所为,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的忠义和孝顺,这就是他最为人所称道的地方。

2、孝忠君主、忠贞报国

由于宋江接受的是正统的儒家思想教育,学的是孔孟之道,在行事上必是以“忠”、“孝”为先,时时想着忠于君主,处处都要“不违父教”;在他的心里,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反黄帝无疑是大逆不道的勾当,是无论如何不能干的,甚至于“宁可朝廷负我,我心不负朝廷”,宋江在一开始就只反对贪官,不反皇帝;在他思想中始终有着浓厚的封建正统观念和忠君思想,对于皇帝和封建秩序始终抱有幻想,在他受官府迫害时,却也不愿反抗,宁愿忍辱受苦也不造反干“灭九族”的勾当。宋江被自己和梁山英雄“逼”上山后,他就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对自己的生命重新定位。受儒学教育的宋江真正的报复是为国家权利服务,赢取功名,荫妻荣后;中国古代很多读书人以隐为

进,宋江也正是运用了这样的策略,于是接下来他就认真与朝廷“作对”,壮大梁山,以赢得以后接受招安的筹码;他和其他许多英雄的逼上梁山有所不同,宋江缺少李逵、武松等人那种反抗的主动性。他是带着地主阶级的种种偏见,带着孔孟之道,尤其是背着孔孟之道的忠君和造反有罪两个沉重的思想报负登上梁山的。所以,自始至终,宋江的言谈举止中便带有明显的受招安,仕皇帝、做忠臣的意图。即便在梁山起义军和封建王朝斗争最激烈的时候,他也经常想着投降重阳节菊花会上,宋江乘着酒兴,写了一首《满江红》词,呼吁“望天王降招安”在他骨子里,透着的是对大宋王朝的忠贞报国的志向;不论是晁盖打曾头市后的私见宿太尉,还是水淹高太尉后的盛情款待,亦或是晁盖死后,替换“聚义厅”为“忠义堂”大匾,处处透着他对朝廷招安的渴望;在把反对意见用兄弟之情压下去之后,他一边不得不抗拒官军的镇压,一边却竭力向起义队伍灌输忠君思想,改变斗争的大方向;在梁山最辉煌的时候,不顾梁山众人强烈反对,接受了朝廷招安;在“忠君”与“仁义”之中,他选择了忠君。

三、宋江的“反抗”

1、题诗言志

宋江本身走上反抗的路子是充满矛盾的,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宋江是反抗的,他在浔阳楼上写的两首反诗就是这个说明。“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谋;恰如猛虎我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江州;他年若得抱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浔阳楼反诗

是宋江对黑暗社会发出的反抗宣言。到了这时候,宋江道德的义士气质和政治的反抗性已交着在一起,成为宋江性格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时已不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无病的呻吟,而是强烈反抗思想的自然流露,他公然要效仿黄巢勇敢地站出来造反。但反动统治者宋江还未来得及采取反抗的具体行动时,已经对他暗下毒手了,黄文炳认为是“反诗”,要赛过黄巢的宋江是个极其危险的反叛者。于是,他上窜下跳献计献策,硬是把宋江逼上行刑的法场。闹江州使宋江越过了反抗道路上最后一道障碍之后,彻底结束了逃避和反抗依偎不定的状态,终于走上了水泊梁山,这时宋江已经认清去梁山泊,投入反抗的洪流,才是一条唯一的出路。

2、聚众梁山

宋江一生因为其性格得以成就。但也因其性格而遭遇毁坏,正所谓“成亦萧何,败也萧何”,宋江“忠孝双全,美名远播”,使他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声誉。但正所谓树大招风;“杀惜”使宋江与过去诀别,把他推上亡命生活道路;纵使没有阎婆的要挟,在惊惧之下犯下杀人案,他的游走于黑白道之间的“骑墙”行为,也终有一天要将自己“逼上梁山”。宋江从济州到青州,从宋家庄到清风寨,不义之辈总是在迫害他,而义气兄弟则总是在救助他;这是他从现实强烈的对比中,认识到回到过去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刺配江州,梁山泊兄弟们亲切挽留,义重情长;揭阳岭李俊的衷心规劝,铭心难忘,浔阳江边被赶得走投无路时,面对满目芦花,一派大江,宋江仰天叹道:“早知如此的苦,悔莫先知,只在梁山泊也罢;谁想直断送在这里,丧了

残生!”说来命运往往也是不由人自主的宋江天性豪爽好义,他对名誉的珍视乃至崇尚,他对游走于“两极”之间的快感的迷恋,必然要将自己的生命推向某种“万劫不复”的境地,当命运的马车一旦发动起来,一切就不由自主了;因此,生辰刚案发,宋江在他的复杂性格的驱使下,已开始走向生命里最重要的转折。如果说一开始是宋江自觉不自觉地选择了梁山作为他获得利益的一个重要的筹码,那么后来就是梁山选择了宋江。

总之,宋江这个艺术形象,既是作者的产物,也是民间创作的产物,是中国历史特别是元末明初的产物。宋江,有着他们那个阶级、有着他们这类人物的虚伪、奸诈、玩弄权谋、残忍狠毒的属性,也有知人善任、忍辱负重的胆识和胸怀,又有劳动人民讲义气、重信用的优良品质。所以说宋江是一个亦善亦恶的复合体。

参考文献:

1、金圣叹著《读批水浒》 岳麓书社2006年6月。

2、李希凡《略谈〈水浒〉评价问题——读张政烺先生的〈宋江考〉》,《文史哲》1954年第4期

3、马成生:《水浒通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上一篇:锦溪小记的美文下一篇:情系山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