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夏天的风景》教案设计

2024-09-12

美术《夏天的风景》教案设计(共12篇)

美术《夏天的风景》教案设计 篇1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夏天的风景

活动名称:夏天的风景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手印画表现夏天的树,用添画描绘夏天的风景,用暖色表现炎热、用冷色表现凉快。

2、能根据自己对夏天的认识,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作业,体验集体创造的快乐。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观察了解夏季特征和周围生活环境的相应变化。

2、每组一张大图画纸,在适当位置画好树干。

3、油画棒、绿色颜料、毛笔。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提问:小朋友,夏天到了,你们看到夏天是怎么样的?人们在夏天里穿什么衣服?干什么事?怎样才能凉快些?用什么颜色可以表现出夏天的炎热?什么颜色看上去凉爽些?幼儿根据老师的提问分组进行讨论,交流自己小组对夏天的认识和体验,并选出一个幼儿发言。

教师总结:夏天的太阳像个大火球,夏天的树叶很大很密,看上去很凉爽。夏天人们穿得很少,喜欢在大树下乘凉、吃西瓜。红色、衬衫、橙色看上去比较暖,可以表现炎热;蓝、绿色看上去比较冷,可以表示凉爽。

2、交代要求,引导作画,师指导。教师:今天我们每个小组来合作画一幅画。我们以前学过手印画,想想我们的小手象不象一片夏天的树叶,我们今天用手涂颜料来印画树叶,再添画夏天的风景。每个小组自己画,先商量好画什么内容,画的时候还要注意颜色是不是符合夏天的特征,怎样画才能使画面更漂亮。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在合作画中互相商量,真确选择夏天风景的颜色,并保持画面清洁,集体完成任务。

3、总结评价,结束活动。展出幼儿作品。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画面谈谈夏天的风景以及对夏天的感受。

活动延伸:开展“西瓜品尝会”或进行“玩水”等夏天的活动。

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我发现幼儿在亲自作画时非常的高兴,和同伴相互合作的很好,也很团结,更是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提到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我认为只要一堂课满足孩子的需求,完成了一堂课要达到的目标,那么也就达到了本节课的目的。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夏天的风景》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514字。

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下雨了》》:中班教案《下雨了》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中,感知线描画的美感,尝试用不同形式的线条(如长短、粗细不同的线以及曲线、螺旋线等)来表现雨点和为乌云、花朵等进行添画装饰,大胆用线条进行创意表现,体验完成作品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下雨了》教案吧。

美术《夏天的风景》教案设计 篇2

【关键词】 《刺客聂隐娘》;美术设计;叙事语言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侯孝贤的作品静水深流、自成智慧,既显东方诗韵的丰厚凝重,又具作者电影的文化自觉与哲思。从乡土写实出发的《风柜来的人》(1983)、《童年往事》(1985),到史诗巨片的“悲情三部曲”《悲情城市》(1989)、《戏梦人生》(1993)与《好男好女》(1995),再到兼具现代意味和诗化叙事的《海上花》(1998)、《咖啡时光》(2003)、《最好的时光》(2005)、《红气球之旅》(2007),唯一不变的侯氏电影风格基调为“视听语言的情怀书写、历史时空的底色还原和镜像人生的互文映照”[1]168。及至电影《刺客聂隐娘》,从电影世界里重塑唐式帷幕格局,长镜头下再现空间美感。一如文学家以文字建构故事背景与角色性格,影片以“隐而不见”的美学追求、低调含蓄的场景设置探寻极致幽微的“节制艺术”。举凡行礼、谈话、宴饮、沐浴净身等生活举止,服饰、配饰、田园景观、山水白描等造型元素,到因不同阶级门第、宅邸、御苑而构筑出建筑样貌,在细枝末节中步步引领观众进入剧情,使其恍若置身唐风。[2]268

一、“此曾在”的华丽光影明迷

电影美术与人物造型设计可以被视为一门“还原生活”的艺术切片。从物体到影像,在色彩、光影、比例、透视等方面自然存在缩减。依据罗兰·巴特的说法“其能指是某种影像(创造者的行为的结果)的‘处理’,其所指,不管是审美的还是意识形态的,都归属于接受信息的社会的‘文化’。”[3]98换而言之,电影美术作为“模仿”的艺术,依赖剧本设定创构出诗情画意的“大象”境界、通透敞亮的环境空间以及随类赋形的角色外型,最终以“含蓄意指”的铺设而形成特有的视觉风格。罗兰·巴特将摄影的本质阐释为:“‘此曾在’,照片里的东西永远不可能超越自己变成另一种东西。照片是偶然性的轻盈透明的外壳,摄影是绝对的个别,是极端的偶然。指称实在性的时候,可用‘真如’来概括,意思是‘这样的事实’、‘如此这般的事实’。”[4]6电影美术与服装造型设计的任务即在于表征“此曾在”、“如此这般的事实”,赋予已逝的历史事物永恒的生命力,按照电影《刺客聂隐娘》美术指导黄文英所言:“电影美术与人物造型设计的魅力(同时也是功力)所在:隐藏技术与考据的痕迹,让‘此曾在’的空间与气息以感染的形式漫延开来,观众于是能够自然而然地进入影片描绘的时空,不自觉地对虚构情境和人物产生兴趣、投射感情。”[2]56

电影《刺客聂隐娘》改编自唐代裴铏的同名小说,聂隐娘可视作侠客在中国小说史上较早的投影。“聂隐娘、昆仑奴(裴《昆仑奴》)行事固属无稽,即使最具‘历史小说’味道的《虬髯客传》,考之于史,也殊多抵牾。只是传奇作家尚不希望完全卸下‘实录’的外套,往往把一个虚幻的豪侠故事安放在一个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并让其与实有的历史人物发生联系,甚至提供证人或注明出处,造成一种凿凿有据的假象。”[5]21《刺客聂隐娘》电影剧本几经改造,已是一个全新故事(原著主要人物陈许节度使刘昌裔在电影里连出场的机会都没有)。虽然如此,假借唐人传奇故事,以聂隐娘艰难抉择的冷血政治暗杀任务为故事核心,重现“此曾在”的大唐历史舞台,为观众提供一个宏伟复杂、波诡云谲的想象时空,方为侯孝贤导演拍片的初衷。拘于上述创作理念,影片顾及剧本设定和史实考据的平衡,“让藩镇割据的霸气、多元文化交织的光彩、富丽开放的审美意识、精工与纺织物的奢华、佛道信仰的灵感,以及唐传奇的幻逸风格,都恰如其分地落在电影情节上演的空间、器物和服装配饰之中。同时,更要超越所谓‘合理形式’的包袱与拘束,让璀璨的意象得以饱满盈溢、心醉神迷,从此进入那星光尚未陨落、许多事物尚未除魅的世界,召唤出,此曾在的华丽”[2]58。

电影首先赋予舒淇扮演的聂隐娘“黑衣侠客”的形象。在中国的色彩概念体系中,颜色与许多概念和意义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甚至在人性层面上代表了某种意义,这是我们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所形成的惯性和定势。”[6]239黑色凸显聂隐娘的心理性格,黑色调既为威严恐惧的表征,更能启发观众对于角色孤独神秘、特立独行作风的联想,一如经典黑色电影中的神秘女人多为黑衣装束。聂隐娘的服装造型设计简约而不失细致,“黑袍衣领与坎肩肩头上的手工质感、红色缝线等细节构成内敛朴实,简洁不张扬的美感,不只衬托出身型的修长与风韵,更透露出聂隐娘的细腻心思:明快中有深虑,强悍中有温情”[2]107。此外,黑衣之外的配饰,也为聂隐娘的装束增添不少神采。(1)与聂隐娘相对,道姑嘉信公主则着高腰长身白衣,素面衣领与腰带系结后下垂于胸前的白色束带带尾。道姑右手持白色拂尘,足履白靴,于静谧中呈现道家超凡脱俗、内敛沉着的宗教格调。有关道姑的历史背景,影片剧本设定为安史之乱中最惨烈的“睢阳围城”。当年河南节度副使张巡本有机会弃城而逃,却因为睢阳乃屏障江淮的要冲,选择死守到最后,彰显奉朝廷为正统的史观。“剧本借用的设计为睢阳城陷落时,所剩不过四百人,道姑是尸体堆下挖出来的小儿。因为惨痛的童年记忆,道姑恨藩镇入骨,誓言铲除所有发动战争的藩镇。”[7]25-26道姑的仗义精神与悲观的性格当源自于此,而片中她对隐娘的厉声训斥“今后遇此辈,先断其所爱,然后杀之”,又尽显白色肃杀之气。道姑的装束设计既显雪月高洁,又露冷血杀伐之态,当是其融清白典雅于冷若冰霜的双重焦虑性格的最好阐释。黑色与白色是水墨画最主要的颜色,在片尾道观外的决斗中,身着黑衣的聂隐娘与一袭白衣的道姑犹如形象生动的两个气韵主体,又似太极图中黑白身影交错的阴阳两极,渲染着道家的意境与无穷生命力。

美术《夏天的风景》教案设计 篇3

分析:

以往的美术绘画活动多以临摹为主,对树的颜色、形状和布局没有感性的认识,只是照着教师的范画来涂色、布局,根本没有自己的想象和个性,而且评价的纬度是单一,更不利于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夏天,幼儿园内的树种类多,树叶茂密,大小高低应有尽有,是进行此绘画活动的好条件。

目标:

1、培养幼儿绘画写生的兴趣,协助幼儿学习画面布局。

2、发展幼儿初步的对比比较、自我评析和空间知觉能力。

3、在自主的尝试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重点:画面布局。

难点:一棵树与小树林画面布局的不同。

环节:

一、观采、激发尝试的兴趣

抬头观察树叶的茂密和绿的色感,了解夏天是植物生命力最旺盛的季节。

二、观条一棵树,了解尝试方法

自己选一棵树,先从远处看,它整个的形状怎样?然后再走近看看,它的树干怎样?树枝和树叶怎样?

三、尝试画一棵树

1、教师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鼓励幼儿不懂、不会就问。

2、画完后,找自己所画的树比一比,不够好可以回来修补。

四、尝试画小树林

1、教师示范放置小树,使幼儿理解小树林和一棵树的不同,并学习布局。

2、幼儿作画。画完后自己将作品钉在展示板上。

五、尝试评价

提供多种评价标准,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红星。

哪张画像小树林?哪张画中的树最像夏天的树?哪张画中的树画的和别人不一样?添画的说出想法。冬天和夏天(语言)

活动目标:

1.针对冬天和夏天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养成专注倾听、大胆表达的良好习惯。

2、尝试以辩论的形式进行交流,提高语言表达的逻辑性。活动准备:

1、课前与幼儿共同搜集多种反映冬季和夏季特征的图片,并布置在活动室。

2、录制散文《夏天》、《小雪花》。

3、可粘贴的小红花。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引入话题

教师出示分别代表两个季节的花卉图片,请小朋友说说:它们分别在什么季节开花。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探讨冬天和夏天的特点

(1)你认为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夏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你认为冬天或者夏天有什么好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好的? 3.引入论题,分组讨论

教师提出问题:你喜欢冬天还是喜欢夏天?为什么?将幼儿按观点的不同分成两个组,各组幼儿自由交流观点及理由。4.讲解规则,展开辩论 辩论规则:

(1)两组幼儿轮流发言。

(2)一次理由充足的发言可以为本队赢得一朵小花。

(3)一方发言之后,另一方可以反驳,理由充足的,同样可以赢得小花。

美术教案-多彩的风景 篇4

美术教案-多彩的风景

美术教案-多彩的风景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 湘版 ) 教材八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运用风景画为载体来学习写生色彩的知识。七年级上册《向日葵》对主观色彩的运用进行了学习,而本课则把重点放在了对客观色彩的观察和认识上。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也为进行色彩写生奠定基础。 教材虽然全面介绍了写生色彩知识、色彩的情感和风景画写生的步骤,但其重点应摆在对写生色彩知识的观察与认识上。 注意选择能充分体现条件色的资料图片,让学生确实感受到条件色对固有色的影响,最好结合现场演示的方法,将条件色展现出来。 在调色练习中,教师与学生可以共同练习调色,力求把颜色调准确。 在进行风景画的写生练习中,应降低难度使学生在训练中,将重点放在写生色彩的表现上。 在体会色彩的情感练习中,可借助一些音乐作品来烘托画面的意境,让学生明白色彩写生,并不拘泥于真实的再现,同是还能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感。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丰富的色彩变化,理解光源色、环境色对物体产生的影响。 2 .引导学生体会色彩风景画与音乐作品的情感、意境。 教学难点:如何调配颜色,如何画一幅色彩风景画。 教学重点:条件色对固有色的影响;体会色彩风景画的情感。 教学手段:示范、观察、讨论、作业、多媒体演示等。 教学过程(www.3edu.net):第一课时 1 .引入课题: 欣赏风光片: ①提出问题:雪为何会呈现出黄色和蓝色 ? ②演示、观察环境色、光源色对白色石膏体色彩的影响。 ③分析风景画中, 白色物体的色彩变化。 二、讨论: 如果物体的固有色不是白色,而是红色、蓝色或其他的颜色,那它的色彩会呈现怎样的.变化 ? ①得出结论: 1 .受光面:固有色 + 光源色 2 .中间面:固有色为主 3 .背光面:固有色加暗 + 环境色的反光 4 .投影:固有色加暗 + 环境色 ②总结:大自然是我们色彩的宝库, 自然界丰富的色彩是由于不同的固有色在不同的环境、在不同光源的影响下,所呈现出来的颜色。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一幅幅多彩的风景画,, 三、练习从景物中提取色、彩,并讲述它的色彩变化。 四、教师指导: 主要针对调色问题进行演示。 第二课时 一、引入 同学们都知道,音乐作品能以它特有的方式来感染人们的情绪,其实美术作品尤其是色彩画,也能让人触景生情,现在让我们 把它们结合在一起,体会一下两者是否有某种联系。 二、欣赏民乐合奏,并体会能受到何种感染。 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会: ①节奏 ( 欢快 ) ; ②旋律的起伏 ( 起伏大 ) ; ③是否有多种乐器合奏 ( 多种不同音色交织在一起 ) 。 三、欣赏风景画《夏日》,分析色彩,体会情感。 1 .回答问题: ①跳跃的笔触; ②响亮、纯净的色彩对比; ③色彩的明暗对比。 2 .欣赏同类型的风景作品。 3 .欣赏不同类型的风景作品《三片云》,分析色彩,体会情感,回答问题。 ①笔触柔和、细腻; ②纯度低的色彩对比变化细微,对比不强。 4 .为《三片云》配上合适的音乐,来烘托画面的意境。 5 .欣赏同类型的作品。 四、小结:美术作品中不同的色彩、不同的色调、不同的表现手法,都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感受。 五、作画步骤: 1 .取景、构图。 2 .大色块的铺垫。 3 .调整完成。

幼儿园美术教案夏天 篇5

1、认识紫色,并能用油画棒为葡萄均匀的涂色。

2、知道葡萄是哪个季节成熟的。

【活动重点】知道葡萄是哪个季节成熟的,并给葡萄涂色。

【活动难点】用油画棒为葡萄均匀的涂色,不出边,不留白。

【活动准备】

葡萄图片(一面有颜色一面没颜色),画好葡萄的纸,油画棒(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呀,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是谁呢?现在,就请它们出来和大家见见面。

2、教师出示葡萄的图片(没涂颜色的一面),并引导幼儿说出是什么水果。?师:这是什么啊?小朋友认识吗?幼:认识,是葡萄。

幼儿活动:本环节主要请幼儿看一看没有颜色的葡萄,引起幼儿对葡萄的颜色的兴趣。

设计意图:本环节直接用没有颜色的葡萄导入,然后又变出有颜色的葡萄,加深幼儿对葡萄颜色的认识。

3、师:仔细看看,它们有颜色吗?幼:没有。师:我现在变魔术了(翻开有颜色的一面)小眼睛看好了。

4、师:老师让葡萄变的有颜色了,是什么颜色的?幼:紫色。

师:噢,它现在变成了甜甜的紫葡萄了。

幼儿活动:本环节请幼儿看一看葡萄变魔术,认识葡萄的颜色:紫色。

设计意图:通过变魔术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了解葡萄生长的季节。

师:我们在什么是时候吃甜甜的葡萄,小朋友知道吗?幼:夏天,秋天(幼儿自由讲述)。

教师小结:我们在夏天的时候就可以吃到甜甜的葡萄了。

幼儿活动:本环节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葡萄的的成熟季节,了解到葡萄在夏天成熟。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了解葡萄成熟的季节,葡萄实在夏天成熟的,知道基本的科学知识。

(三)操作部分:为葡萄涂色。

1、师:(出示画好的葡萄)老师这里有很多葡萄都没有穿漂亮的衣服,现在秋天到了它们很冷,小朋友想个办法,该怎么办?幼:给它穿上衣服,用油画棒给他涂色。

幼儿活动:本环节主要是幼儿了解作画

要求,进行涂色。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教师示范,并交代作画要求,幼儿进行作画。

2、师:小朋友们真厉害,那现在老师先给它穿上漂亮的衣服,它就不冷了。

3、教师示范,交代要求,幼儿作画。

(四)教师点评,结束活动。

幼儿活动:本环节请幼儿说说喜欢的作品,为什么?

美术《夏天的风景》教案设计 篇6

【关键词】 儿童立场;绘画教学;生命实践

绘画是儿童表现自我最生动的形式,“儿童绘画”具有天真性、自由性、故事性等诸多特性。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儿童画”为载体,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与思维力,进而开启儿童的美术创造之门。“儿童画”给予了儿童广阔的自由创作空间,赋予了儿童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创造美的小手”。

一、丰富感知,积累儿童的创作表象

儿童绘画中的“感知”主要诉诸儿童的“视知觉”,即儿童通过自我观察获得的视觉经验,这是“儿童画”创作的源泉。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展开细致的观察,这是绘画教学的基础。首先要在生活中选取儿童自己感兴趣的观察对象,然后要引导儿童寻找观察点,启发儿童在观察中思考。例如教学《买菜》(苏少儿版六年级上第4课),笔者提前两周布置孩子,让他们跟着妈妈一起去菜市场观察,并尝试买菜。让孩子们的妈妈用手机拍摄一些照片,这其中还有瞬间的速写,有个性的特写等,如《卖菜的人》。课堂上,笔者和孩子们一起分享着一张张充溢着浓郁生活气息和色彩的照片。丰富的表象积累为孩子们的绘画创作提供了支撑,孩子们创作的一幅幅“买菜场景图”主体突出,构图合理,画面饱满,色彩鲜艳、和谐。

二、激发情感,催生儿童的创作动力

儿童的美术创作动力来自于儿童对绘画绵延不绝的美术情感。因此,在“绘画教学”中教师要给儿童深刻的情感体验,催生儿童的美术创作动力。例如教学《画情绪》(苏少儿版五年级上第10课),笔者首先用课件呈现脸的各种表情,有手舞足蹈的“喜”,有咬牙切齿的怒,有痛心疾首的“悲”等。接着,笔者让孩子们对着镜子做“各式表情”,如愤怒、伤心、滑稽、忧虑、困倦、疑虑、生气……,孩子们的兴致很高。然后笔者呈现著名画家克利的名言——“画画就是拉根线条去散步”,在课件上展示“用线条的翻转表现不同的表情”——笑与哭,让孩子们感受到线条的灵活与灵动。通过呈现绘画大师莫奈的《睡莲》和梵高的《向日葵》,孩子们感受到色彩对表现人物情感的作用,如红色让人兴奋,蓝色让人沉静等。在孩子们体验了不同的绘画元素所能表现的情感后,笔者要求孩子们通过色彩、线条、色调、笔触、构图表现情绪。于是,孩子们的创作激情被激发出来,一幅幅饱含儿童情感的作品诞生了,如《发火》、《惊吓》、《开心》等。

三、盘活想象,启迪儿童的创作灵感

儿童是“想象的王子”。在儿童绘画教学中,教师要保护儿童的“异想天开”,理解儿童的“盲目过错”,让孩子们会想、敢想、能想。通过合情的、合理的联想,创作出合乎规律的新形象,进而搭建起艺术与生活间的桥梁。例如教学《作文插图》(苏少儿版五年级下第8课),笔者给孩子们提供了多个文章片段,如《小鸭历险记》、《麻辣班长》、《微波炉自述》等,让孩子们根据特定的文字叙述发挥想象进行创作。在孩子们感觉困难后,笔者又给孩子们提供绘画的“半成品”,让孩子们克服绘画的畏难情绪,让儿童的想象跳出固有的框框。在想象中,孩子们主动运用创作技法如夸张、组合等。于是,一幅幅“图配文”诞生了,作品的主题得到很好的展现。不仅如此,在呵护儿童想象的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激励式、期待式和接纳式的评价去发掘作品的闪光之处,如“这一块颜色用得太棒了”、“这幅作品的构图不错,在色彩的运用上再注意一下,就更好了”……。负载情感的激励能让儿童获得“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进而更能激发儿童的想象,引发儿童的创作灵感。

四、拓展思维,表征儿童的创作生命

在儿童绘画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儿童突破固化创作思维,打破常规创作模式,形成多维度的创作路向。要引领儿童进行内省,如“我应该怎样更好地表现作品主题?”“我获得了怎样的体验?”“我应该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等等。思维的拓展,能够让儿童更准确地表征自身的存在以及自己创作的意义。例如教学《下雨啰》(苏少儿版四年级下第3课),孩子们自发地问:“春雨什么样?”“春雨应该着什么色?”等。由于有着绘画经验的积淀,儿童知道可以运用长短、疏密、走向等不同的线条来表现雨的大小。教学中,笔者为了让孩子们的思维更开阔些,和孩子们探究“为什么会下雨?”“特别的雨”“雨给人们带来了怎样的好处和害处?”等。孩子们的思维闸门被打开了,视野因此开阔了,什么太阳雨、冰雹雨、酸雨等一个个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此时,尤其引发了孩子们对“酸雨”的思考与热烈讨论:雨为什么变色、变味了?大气遭到了怎样的污染?地球妈妈的绿衣服为什么少了?……。正是在深度的思维拓展中,儿童将情绪聚焦于一个价值点——即对地球妈妈的怜爱。于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主题在绘画教学中得到凸显。在此背景下进行绘画创作,儿童的作品更能表征儿童的生命存在意义。

“绘画”赐予了儿童想象、思维与创作的独特空间,儿童的本质力量在绘画中得到解放和舒展。基于“儿童立场”,教师要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性作用,让儿童“自由的画”、“从容的表达”。如此,绘画带给儿童的将是不期而遇的灵感与极富个性的创造。

【参考文献】

[1]刘怀芹.以花草为载体提高绘画教学效益的探索[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3(2).

[2]张青岚.源自直觉的精彩[J].小学教学研究(小学教学).2013(11).

美术走进风景写生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掌握水粉风景写生基本步骤与写生要领。

2、了解构图在风景写生中的作用。

3、体会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构图与色彩表现,把握好室外光线的变化。

难点:在实际绘画中,懂得理性(客观的自然属性)与感性(主观的自我属性)的完美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如没有多媒体就准备一些相关的风景写生作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师:首先我们先来欣赏一些摄影作品。

出示一些自己外景写生的摄影作品, 并给以说明,激起学生对风景写生的兴趣。

二、课题展开:

师:这些图片是不是很漂亮呢?

生:是,很漂亮。

师:看了这么多图片,体会到了什么?或者说为什么要把这些摄影作品展示给你们看,目的是什么?

生:摄影和绘画是有联系的„„

师:大家都说的很对,摄影和绘画是相通的,面对大自然,要进行选景和构图,主次关系等等。

师:面对这么美丽的风景,无不让人心动,如果没有相机的情况下,我们是不是很想把它成功地描绘下来呢?

生:是„„

师:那我们该如何进行绘画?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风景写生。

出示主题:“走进风景写生”

(一)走进生活,面对自然

生活、大自然,是色彩训练的大课堂。通过风景写生,让我们向生活学习,向大自然学习,从生活和大自然中去认识美,表现美。

自然界的景物是客观存在,同时又各具神态。要想把真实的世界用绘画的形式予以体现,就必须以真诚的心灵去感悟,用形象化的语言去创造绘画艺术的表现空间。

我们都知道,看不到的东西画不出来;看到的东西,不去做认真的观察研究、分析理解也会画不好。因而我们必须从写生开始,走进生活,面对自然,长期与自然界对话,达到物我合一的境地,方能取得成效。

写生前先画速写,通过速写来解决基本的问题。

画速写有三个目的:

①快速地了解和熟悉环境,做到心中有数,对要描绘的对象和表现的主题有一个明确的构思、构图。

②在了解环境、把握环境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心态与作画的情绪,这样才能产生满意的作品。

③从走进生活,面对自然,长期与自然界的景物对话来看,速写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基本功之一,又是收集素材最得力的方法;同样速写本身也有着独立的艺术价值,他可以敏锐地抓住人文、地域风貌等风土人情,更为重要的是:经过长期的速写实践,能提高较强的概括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加深理解能力及娴熟的表现能力。

师:速写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种,请问同学们,有哪三种表现手法?

生:点线面„„

师:同学们说的很对,1明、暗、体、块表现手法。2线、面、调子结合表现手法。3线造型表现手法。

(出示各种速写表现手法的作品,以及解说各手法的特点,便以学生比较和理解。)

(二)浅谈风景写生

自然景物是按照自身生长规律实际存在的,但我们不能盲目地抄袭自然,应在多样的景物中选择触动内心感受的东西。具有发现的眼光,学会用审美的判断标准看待自然,从中提取对画面有益因素,借用色彩手段和表现形式以取得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师:高一时大家都有风景写生过吧?

生:是的。

师:在风景写生过程中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面对着自然界中的景物,刚开始兴高采烈,激动不已,开始作画,只一会儿就有些力不从心、不知所措,最后只好草草收场?

生:是啊„„

师:那你们知道其中的原因吗?有谁去思考过这个问题?

生:有„„;没有„„。(师:有思考过的同学,请你讲讲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生:„„)

师:其中的原因是我们忽略了时间的改变,而光线、气氛、色彩也在随之变化,因为缺少经验,没有作画的精神准备,思想情绪茫然,因而留下遗憾。所以,我们必须培养敏锐的色彩观察能力、把握整体气氛的能力和记忆能力,在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抓住第一印象,强化第一印象,不要跟着变化跑。

师:由于室外光的多变性以及景物的繁杂性,风景写生在难度上要高于景物写生。水粉风景写生由于作画的时间不同,即使是同一景观,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气氛和相异的情趣。这是因为色光变化在起主导作用。在没掌握正确的步骤画法时往往手忙脚乱,顾此失彼,看到什么画什么,结果越画越乱。

写生中我们应该熟悉并掌握外光色彩的变化规律。在室外,景物常因不同的光线角度而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因光线的变化随时改变物象的色彩关系;或色彩的饱满、明暗对比强弱;或色彩迷离,对比含蓄,所以常给人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这就要求我们在写生过程与自然景物相通,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这个道理。

师:面对不同时间的不同光线,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色彩,去表现景物?

早晨,光色绚丽,色彩变化迅速。日出前明暗对比弱,景和色彩带灰蓝冷调。日出时,色调很快发生变化。霞光喷薄四射,太阳光穿透由水蒸气形成的大气层,光谱中蓝、绿色被吸收,而黄、橙、红色光大量反射出来,整个景物都笼罩在以橙色为主的光源色中。树木、云雾、建筑物等的受光部都改变了固有色,呈现橙中带红味。此时景物的背光部因补色原理都呈现纯度偏低的蓝绿色。

中午,阳光呈银白色直射而下,天空蔚蓝。景物的受光部位因受天光影响而变成冷白色,背光部呈暖色。由于光线强烈,景物对色光的吸收与反射能力增强,色相鲜明,受光与背光的补色关系较强。因环境色光反射强烈,环境色十分明显。

傍晚,空气较干燥,阳光穿过尘埃飞扬的大气层,光谱中冷色被吸收,因带玫瑰红的红色大量反射,整个大地披上带玫红的光源色。

师:掌握正确步骤才能画好画,那有谁知道风景写生的一般步骤?

生:先构图,然后铺大色调……

师:说的很对。风景写生的一般步骤可分为五步。一构图;二铺大色调;三校正大体色调;四深入刻画;五整理完成。

第一步:构图

师:构图时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生:……

师:风景构图是在广阔而丰富的自然界中,选择最有代表性、最激动人心的景象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在画面上布局。但是要注意画面中既不能没有主题物,也不能存在多个主题物。选取的景物要错落有致,主次分明。

师:要坚持多样统一的构图原则。多样统一是画面构图的基本原则,不同景物所表现出的各种形体、色彩及表现形式组成了风景画内容的多样性。从突出主体内容出发,选取可利用的形象素材,将它们分工明确、合理布局,以取得前后贯通、对比穿插、主次有序、宾主呼应等画面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要懂得取舍。

1.要有一个表现中心,运用视觉诱导形成表现重点。

无论何种题材的画种都应有一个主题物,两个以上的主题物的出现则会削弱人们的视线,最主要的景物难以突出。主题物所占画面的面积较大,并应由安置在画面上较为突出的地方,其他部分与之相补充,相对比,相协调,达到整体上的多样统一。(出示类似的图片,并给以分析讲解。)

2.根据所表现的题材,确定或长方、或扁方、或正方构图。横构图辽阔,长构图挺拔,方构图稳定。(出示几张不同构图的作品,并给以分析讲解。)

3.注意空间关系的构图变化。

一般分近、中、远三段,主体处于中景位置。

中景:为主体,因此主体较为突出鲜明,要着重刻画。

近景:为陪体,陪衬、烘托主体作用,并通过近景的透视线方向引向主体,显示出观者到主体的距离,近景要概括。

远景:为衬体,在解释着主体物的环境状况及主体至远景的距离,使画面更有深度,远景要虚。(出示类似的图片,并给以分析讲解。)

4.注意疏密节奏、黑白灰的分布与对比、景物和色彩的呼应及画面的均衡等。(出示类似的图片,并给以分析讲解。)

第二步:铺大色调

第三步:校正大体色调

第四步:深入刻画

第五步:整理完成

(分别出示各步骤的图片,给予解说,便于学生理解和体会)

(三)作品欣赏

出示一些有关风景的作品,相应的给于分析,并请几位同学分别给作品进行分析。

三、回顾,总结

回顾本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如:风景写生的一般步骤?构图要注意哪些问题?等

只有当理性(客观的自然属性)与感性(主观的自我属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其作品才会具有较高的水平。

教学反思:

这是在实习的时候给高二绘画班的学生上的一堂理论课,因为他们当时即将外出写生,指导老师要求我给他们上一堂,那我就设计了这堂风景写生,准备的很充分,因为是第一次“真正”上课,备地很认真,把自己说的话都一一写出来,省的一紧张就忘记。

整堂课下来,内容很紧凑,就是讲的内容较多,没有重点,这个指导老师也跟我说了,时间控制的很好,第一次自己准备,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所有的都是自己构思,到图书馆找了资料,自己做课件,课件中的图片都是用相机一张张拍下来放进去,花了很多心思,不过还好,学生说上地挺好的,呵呵,就是声音有些小。

幼儿美术风景类教案 篇8

1、观察、感知作品的着色特点,感受作品的色彩美。

2、尝试运用点彩的方法创作一幅作品。

活动准备

1、名画《落日的风景》

2、素描纸、水粉笔(小号)、水粉色、调色盘、洗笔桶

活动过程

一、欣赏作品

1、引导幼儿欣赏画面内容。

提问:

(1)你在这幅画中看到了哪些内容?

(2)你觉得这是一幅表现什么的画?

(3)这是法国画家修拉的作品《落日的风景》。

2、引导幼儿感知作品创作的技法。

提问:

(1)这幅画与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同?

(2)这幅画远看和近看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3)近看全是用点组成的,没有线条和大的色块,远看可以见到完整、具体的形象,这样的画就叫做点彩画。

(4)点彩画和平时混合颜色画的画效果有什么不同?谁的色彩更强烈、更醒目?

(5)这些彩色的点是怎么排列的?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太阳、数、土地等内容各是按照怎样的规律排列的。

3、讨论

(1)画面中运用最多的是哪种颜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画中的.“树”是用哪些颜色来表现的?太阳呢?草地呢?

(3)画家为什么不像我们用一种颜色来画?

(4)多种颜色一起使用来画一个物体,可以使这个物体色彩更加丰富;

不同的物体用不同的色调来表达,可以使画面中的内容更清楚和富有变化。

二、创作。

1、创作引导,主要让幼儿体验点彩的绘画方式。

教师:点彩画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画法,你也学着用点彩的方法画一种富于你自己的画吧。

2、幼儿创作,教师个别指导。

提醒幼儿用有规律的点构成画面,注意色彩的丰富与变化,不用线条和大面积的色块。

强调不同物体之间要用不同色调来加以区别。

三、作品评价。

1、欣赏色点排列有序、轮廓清晰的作品。

2、欣赏色彩既丰富又有变化的作品。

美术《夏天的风景》教案设计 篇9

活动目标

1.在幼儿已初步掌握水墨画表现方法的基础上,启发幼儿用水墨画的表现方法根据主题进行创作性绘画。

2.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及讲述能力,使之萌发爱美的情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①毛笔、宣纸、颜料、擦手巾;②录音机和音乐磁带、图片四幅。

2.知识准备:布置幼儿平时注意观察夏天的景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启发性谈话,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对夏天的认识和感受,萌发幼儿进行“美丽的夏天”主题画的创作愿望。

1.引导幼儿讲出夏天最喜欢去的地方。

2.丰富幼儿关于夏季的知识,激发创作欲望。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四幅不同特点的图片,让幼儿通过观察,掌握主题画的画面安排及色彩运用的方法,;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并能大胆用水墨画的手法进行创作绘画。

2.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造力进行主题绘画;对能力差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3.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画面进行讲述,要求讲得有顺序,较完整。

(1)请幼儿为自己的画命名。

(2)两人一起互相讲述画面。

(3)请个别幼儿独立讲述。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将幼儿的作品挂在活动室四周,给幼儿欣赏。

2.请幼儿评选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3.教师启发幼儿从画面安排、色彩运用、形象处理、想像力丰富等方面进行讲评。

4.幼儿随音乐做轻松活动,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富有创意的美术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初步了解水墨画的特点,感受中国的水墨文化;尝试用滴墨印画的方式,体验创作水墨画的乐趣。

美术《夏天的风景》教案设计 篇10

【教材分析】

“心中的风景”这一教学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六年级上册第3课教材。

叶圣陶先生说:“胸中不先有意思情感,单有一个题目,而动手写文章,我们有这样的动机么?没有的。既然没有意思情感,写作的动机便无从发生。”绘画创作好比写作,如果没有激起意思情感,胸中不涌动素材,创作的激情便不会发生。

“心中的风景”是充满情感和联想的话题。本课着力通过文字激发学生的情感,以美文拓宽素材,用音乐启发创作,勾连他们对心中的风景的想象或整理记忆进行创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大师范作及课本例图,以优秀作品的剖析激发他们倾吐的欲望,使之“胸有成竹”。

更能将一腔的情感个性地化为线条形象,使造型表现的过程真正成为“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尽情释放的过程”。

【教学研究】

(一)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文字、音乐、作品生动启发下,激发学生想象心中的风景。

(二)教学难点

创设教学情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评鉴能力。

【教学准备】

1.用数码相机拍摄校园、广场、树林等及收集学生喜爱的风景的照片,制作成能配合文章、诗歌朗诵的有音乐的幻灯片。也可以用摄像机拍成记录短片。

2.事先在班级博客上设“风景沙龙”专题,让学生收集经典描绘风景的美文。

3.课前排练学生朗诵。

4.准备一系列效果很好的风景画作品、类似拍卖会的道具,布置环境,营造气氛。

5.学生回忆几年来记忆最深刻的风景,或收集喜爱的照片。

【教学策略】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供新的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者。

(一)事先在班级博客上设“风景沙龙”专题,收集经典风景描绘的美文,再在课堂上进行朗诵(记分),用文学和音乐启发学生创作;

(二)创设“拍卖”环节。出其不意地让学生进行竞争购买,购买的条件是每叫拍一次,要对这幅画的某一方面作出阐述(教师投影提示在哪些方面作阐述,如: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的传 1

奇故事、作品艺术风格、作品社会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人物、动物、建筑等)。

【教学过程】

一、感悟,拨动创作之弦。

1.学生深情朗诵

师:同学们,几乎每个人都有心中难忘的风景,都有难以忘怀的一幕景色图象。相信同学们也一样。首先,让我们听听在我们班级博客上,有人这样写道(学生配乐朗诵):

“云雀儿飞来/衔来一段红霞/送给谁呢/送给桃树妈妈/让她弯弯的脊背/苍老的面颊/笑成满树灼灼的花(教师通过电脑投影风景,以下也一样)

燕子飞来/剪下一帘绿梦/送给谁呢/送给柳树妈妈/让她纤纤的腰枝/柔柔的素手/披起淡淡的青纱

春风来了/吹起小喇叭/送给谁呢/送给性急的迎春花/金色的风铃已经摇响/叮叮当当 嘀嘀答答

微雨来了/穿起润润的珠链/送给谁呢/送给了紫色的丁香花/待嫁的新娘/腮边挂着幸福的泪花”

台湾作家 罗大佑《童年》

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巴金《鸟的天堂》(教师通过电脑投影绘画作品欣赏)

是一棵大树,有着数不清的桠枝,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一直垂到地上,进了泥土里。一部分的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躺在水上一样。

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时节(树上已经结了小小的果子,而且有许多落下来了。)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览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只鸟在这棵树上做窝,农民不许人捉它们。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

我注意地看。我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看清楚这只,又看漏了那只,看见了那只,第三只又飞走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给我们的拍掌声一惊,又飞进树林,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唱着,它的歌声真好听。

2.学生话诗动情。

师:同学们,听了这些作者的倾诉,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设计意图:情感是创作的灵魂,更是绘画的原动力,教学开始设置“学生倾吐心语”的情境,并让学生谈谈聆听后的感受,同龄人的动情朗诵,让他们的情感迅速产生强烈共鸣,情感之弦被拨动,思路之口被打开,从而使下面的“说”到“画”的创作实践历程有了动力源泉。]

二、欣赏画面、音乐,启发想象

1.欣赏校园、公园、学生收集的喜爱的风景照片、画面。

(配乐播放课前准备的幻灯片或录像片)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的校园,这里有我们最熟悉的一草一木,这是我们休憩的舒心公园„„,仔细看,并想一想,哪幅画面引起了你的回忆,让你的内心起了波澜?让你想起了记忆中的风景?

2.播放音乐,启发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音乐带出的别样风景。同桌互相倾诉

师:音乐会带来身心放松奇妙之旅!足不出户,坐拥天下美色!眼睛要看,耳朵要听。看要看天下绝色,听要听绕梁之音!

闻名遐迩的海岛天堂马尔代夫,名重天下的黄金海岸线巴利阿里群岛,椰林树影,水清沙幼,......闭上眼睛,放松身心,任弥漫的乐声引领着你。音乐声中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哪些风景?那里有什么样的景物?(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设计意图:景以情牵,情从乐生。上一环节学生的创作之弦已被拨动:让一幅幅熟悉的风景画面在他们眼前走过,一定会有一幅让他们眼前一亮,让他们激动不已。在这种情况下,用音乐再次启发,让孩子走进心中的风景。无须顾忌太多,可直接让学生找同桌或组成四人小组为倾诉对象,让他们在即使是零碎的倾诉中释放情感,给创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三、作品欣赏,设置拍卖会,在情境中学生生动阐述

师:拍卖师为***同学 ,仲裁师由***同学担任

拍卖过程:选择作品—拍卖—购买者讲述。

1.选择作品:由拍卖师选择

2.拍卖:购买的条件是每叫拍一次,即加价一次,就要对这幅画的某方面作出阐述。

3.购买者阐述:(教师投影提示在哪些方面作阐述)如: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的传奇故事、作品艺术风格、作品社会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人物、动物、建筑等。

[设计意图:新的教学理论研究不断地改造着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教学模式,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不断为教学提供新的手段,新兴的视觉媒体艺术,以改变了学生以往的旧的学习方式,学校、社会、人际交往、网络、影视等成为学生知识不竭的源泉,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活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者,是此课的设计主旨。]

a)学生创作

师:我想,大家心中有许多美丽的景色,拿起画笔,用最美的线条和颜色把它描绘出来。

1.师:请同学们认真准备几分钟。(学生准备过程中配以盛情的音乐。)

2.师:请同桌互相倾诉。

3.学习要求

● 可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心中的风景。

● 也可根据文字、音乐等的启发,画出心中的风景。

b)总结与评议

1.师:充分肯定学生作业,激发兴趣,鼓励探索。给出三块标有“造型好”、“ 情趣浓”、“ 配色好”的展示版。

2.学生自评:根据老师及同学给出的不同评语,结合自己的作业,把作品贴在适合的版面上。

3.学生互评:投票选出造型最好、情趣最浓、配色最好的作品。

4.教师总结:今天同学们表现得很棒,同学们的创作能力得到了提升,内心创意得到了体现,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观察、思考、积累,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使创作更丰富更生动。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客观的多元的评价能力、总结能力,培植自信心,学生自我学习的要求,体现人文教育的理念。]

【教学反思】

1.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性资源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诗歌、音乐、美术都是艺术王国各具特色的成员,它们分属不同的学科。本课多方位取材,巧用课程资源,将诗歌、音乐搬进美术课堂,让学生在美术课堂声情并茂,动情渲染,取得很好的效果。学科有效的融合辅助,展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决定了它不仅是技能掌握的问题,还要突出课程的人文色彩,突出历史和文化相关的背景资料的学习,更加重视美术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朝着综合性学习的方向发展。有些时候最需要的不单单只有图片,还有和它有关的文学欣赏、音乐欣赏,学要了解相关的环境、地理、风土人情等。

2.美术欣赏教学随想

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组织课堂讨论,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感悟风景绘画的魅力及风景画创作的方法。创设教学情景,教师只是教学情景的创造者,活动过程的参与者。在教

美术《夏天的风景》教案设计 篇11

人美版

教学重点:色彩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实践绘画过程色彩的把握。教具准备:电教设备、多媒体教学等。

学具准备:画笔、画纸、颜料等绘图用品。

教学目标: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油画《鸡冠花》,认真观察,看看真真实的花朵和树叶与画家笔下的作品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同时欣赏油画《静物》、《金鱼》。

二、了解色彩画:色彩都具有三种属性,即明度、色相、彩度。它们是色彩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这三种属性虽有相对独立的特点,但又相互关联、相互制约。色彩画的种类。纵观古今,人类对于色彩的研究从未间断,而系统化、专门化的研究则源于上世纪初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设计色彩的教学程。人类对于色彩的表现更为多种多样:远到原始社会的岩间壁画,近到现代的电脑绘画。根据表现技法及其使用工具的不同,色彩画大致分为油画、丙烯画、水粉画、水彩画、色粉画等几种。本书所讲授的是水粉画的表现技法。

三、水粉画的使用工具:不同种类的绘画所使用的表现工具也不同,而且差别很大。例如:中国画的绘画工具为毛笔、中国画颜料、宣纸等;油画为油画颜料、油画笔、油画布、油画纸、油画刀、调色油、调色板等等;水彩画为水彩颜料、水彩笔、水彩纸、调色盘等。下面着重介绍水粉画的使用工具。

四、决定物体色彩关系的三个条:水粉画颜色有较强覆盖能力,但也不能毫无顾及地随便乱涂,它有自己一定的着色方法和步骤。从着色顺序方面有如下几种:、从整体到局部水粉画是色彩画的一种,它同水彩、油画一样,都是从画大色块入手。整体着眼和从大体入手是我们的作画原则,大色块和大片色,对画面色调起决定性作用,应首先画准组成画面的主要色块的色彩关系,然后再进行局部的塑造和细节刻划。

2、从深重色到明亮色明亮色多是厚涂,一遍遍薄涂亮不起来。先画深重色,容易被明亮色覆盖;相反,一般是先画面积较大的深重色(包括暗部和明部和重色),予以确定画面色彩的骨架。逐步向中间色和明亮色推移。

3、从薄涂到厚画薄涂即用水稀释颜料,如同画水彩画,根据总的色彩感觉,迅速地薄涂一遍,造成画面整体的色彩环境,尔后逐渐加厚,深入表现。薄涂比较正确的地方要善于保留,使画面色彩有厚有薄,以增加色彩有层次和厚重的效果。水粉画颜料不象油画、丙烯颜料附着力强,可随意画厚。水粉画的厚涂要厚的适当,过厚容易龟裂脱落,所以较厚而不准的颜色应洗掉再画。

美术《夏天的风景》教案设计 篇12

四川教师招聘网为广大考生提供最新四川教师招聘信息,包括历年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培训、面试辅导、最新教师考试讲座等教师考试信息,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在小学学段的美术教师招聘考试中,教学设计直接影响了面试的结果,《窗外的风景》选自浙美版六年级上册,是考查的重点篇目。中公考试研究院为大家提供了详细的教学设计范例以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窗户的造型特点,并以窗口为画面取景框表现窗外的风景,掌握画面取舍和构图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欣赏不同形状的窗口美景,强调取景的重要性,并通过取景框来取舍不同构图的同一处风景,领会画面构图、景物取舍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不同的窗户结构带给人们不同的美感和情趣,引发美化生活的情感和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不同的造型特点并表现窗外的风景。难点:观察取景时,画面的主次关系及一定的概括表现。

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提出问题:说到窗户你能想到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每天清晨当我们推开小窗,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着窗外的美景,是否有过心旷神怡的感受呢?这就是窗子带给我们的奇妙感觉,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寻一下窗外的美景。

(二)直观感知

1.提出问题:同学们见过生活中哪些形状的窗户? 学生思考,教师总结:圆形、方形、菱形、多边形„„

2.展示不同造型的窗户,并且提出问题:窗子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窗子是由窗框、玻璃、窗格、窗帘等几部分组成。(三)形式分析

1.展示教师拍摄的几组窗外风景的照片以及本身的风景照片,引导学生欣赏,对比分析两者有什么不同?通过窗户所展现的窗外景色有什么特点?具有哪些美感?小组讨论

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通过窗户所展现的美景是局部的美景,可以更好的突出主体物,达到引景的效果,像一幅画。所以在观察取景的时候,要进行取舍,琐碎和难于表现的可舍弃,应强调画面主次的安排。

2.学生回忆生活中见过哪些窗外的美景?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大家见到了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色。3.提出问题:假如让你来创作一幅表现窗外景色的作品,你想表现什么窗子、什么材料?表现什么样的窗外美景? 学生思考并回答。(四)实践展评

1.作业要求:设计一扇有特色造型的窗户,并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窗外的风景。2.学生实践,教师巡视辅导。

3.学生自愿展示作品,并从形状、取景等几个方面进行自评,生生互评。(五)小结作业

1.小结:总结知识并升华情感:发现美、创造美的情感。2.作业:用摄影的方式记录我们生活中的窗外景色。

四、板书设计

课题选自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窗外的风景》

上一篇:哲学生活一轮复习教案下一篇:我是一只猫8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