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简史

2024-07-04

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简史(通用7篇)

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简史 篇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02-0215:07:1

1------------------

2009年,各级卫生部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精神,全面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重大疾病防治,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基本

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努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现将全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简

报如下:

一、卫生资源

2009年我国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卫生资源总量继续增加,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

(一)卫生总费用增加,居民个人卫生支出比重继续下降。2009年全国卫生总费用预

计达16118.8亿元,人均卫生费用1192.2元,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达4.96%。与上年比

较,全国卫生总费用增加1584亿元(未扣除物价影响,下同),增长10.9%;人均卫生费用

增加98元,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增长0.13个百分点。2008年卫生总费用中,政府、社

会和个人卫生支出分别为24.7%、34.9%和40.4%。与2007年比较,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比

重分别上升4.4个百分点、0.4个百分点,个人卫生支出比重下降4.8个百分点。

(二)卫生人力总量持续增加。卫生人力总量即“卫生人员数”与“乡村医生和卫生员

数”之和。2009年底,全国卫生人力总量预计达731万人,其中:卫生人员数641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90万人。与上年比较,卫生人员增加24万人,增长3.9%;乡村医生

和卫生员减少3万人。

2009年底,全国卫生技术人员预计达522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16万人、注册

护士174万人。与上年比较,卫生技术人员增加19万人(增长3.8%),执业(助理)医师增加8

万人、注册护士增加9万人。我国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由2008年1.58人增加到2009

年1.62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由1.25人增加到1.30人。

(三)医疗机构床位持续增加。2009年底,全国医疗机构床位预计达427.0万张,其中:

医院卫生院床位396.3万张(占93%)。与上年比较,医疗机构床位增加23.4万张,其中:医院

和卫生院床位增加21.8万张。全国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由2008年3.05张增加到2009

年3.20张,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由2008年2.83张增加到2009年2.96张。

(四)卫生机构总数增加。2009年11月底,全国卫生机构(不含村卫生室)达28.9万

个,其中:医院19822个(内:公立医院14086个)、乡镇卫生院3.9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站)2.6万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543个、卫生监督所(中心)2706个。与上年比较,卫生

机构(不含村卫生室)增加1.1万个,主要是诊所(医务室、卫生所)增加8223个,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站)增加1895个,医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有所增加,乡镇

卫生院略有减少(乡镇撤并和乡镇卫生院合并所致)。2008年,全国村卫生室数达61.3万个。

二、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治

2009年,加大重点疾病防治,全力以赴地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积极实施国家规划免疫,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

(一)加强重点疾病防治。

一是全面落实艾滋病防治“四免一关怀”政策。截至2009年9月底,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覆盖全国1765个县(区);95%以上的县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了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截至2009年10月底,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19877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02323例;报告死亡49845例。我国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联合评估结果显示,全国目前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4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为10.5万人;估计2009年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8万人。

二是继续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该策略以发现和治疗肺结核患者为重点内容,确保提高肺结核的发现率和治愈率。该策略在全国覆盖率维持在100%,新涂阳患者发现率和治愈率分别达到70%和85%以上。2009年1-9月,全国共发现和治疗肺结核患者75万例,其中新涂阳肺结核患者34万例。

三是综合防治血吸虫病。积极探索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建立了湘鄂赣皖苏、川滇渝、粤沪闽桂浙等三大片区血吸虫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对农民免费提供抗血吸虫病基本预防药物,对晚期血吸虫病医疗救治给予财政补助。截止2009年11月底,全国 454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区)中, 265个县(区)达到传播阻断标准,100个县(区)达到传播控制标准。2009年1-10月,全国共治疗及扩大化疗230万人。

四是有效落实重点地方病综合防治措施。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完善了地方病防治监测体系建设,加强防治队伍和能力建设。2009年,全国2882个县级监测单位定量监测了83万户居民食用盐,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达96.4%;已有2720个县区达到《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所确定的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90%的目标。在9个省(区、市)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完成改炉改灶110.5万户,改炉改灶率达72.3%。对大骨节病活跃病区95万人、克山病高危人群75万人实施预防性补硒。

五是加强对尘肺、急慢性职业中毒和放射性疾病等职业病防治。落实职业病危害源头控制措施,加强对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监护,对疑似职业病人及时进行诊断、治疗和康复。截止2009年6月底,我国共报告尘肺病64.3万例。其中2009年上半年新发尘肺病4972例,已死亡361例。

(二)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继续实施结核病、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乙型肝炎、甲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炭疽和钩端螺旋体病等国家免疫规划,有效预防相关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2008年,全国1岁儿童卡介苗、脊灰、百白破、麻苗、乙肝疫苗报告接种率分别为99.4%、99.1%、99.3%、98.6%、98.9%。

(三)传染病报告发病相对平稳,全力以赴地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截止2009年11月底,全国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349.0万例,报告发病率265.55/10万;死亡15874人,报告死亡率1.201/10万。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细菌性阿米巴性痢疾、淋病,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2.3%。报告死亡数居前五位的是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病毒性肝炎、甲型H1N1流感,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6.1%。

截止2009年11月底,全国丙类传染病除丝虫病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余10种共报告发病225.3万例,死亡396人。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依次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腮腺炎,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88.5%。

2009年,全球暴发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疫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以卫生部牵头的多部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按照“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原则,依据疫情变化不断调整完善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通过加强疫情监测,完善疫情信息管理,强化疫情研判,积极推进疫苗研发、生产和接种,切实做好医疗救治,加强重点环节、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时段防控工作管理等,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最大程度地减缓了疫情扩散和对社会经济及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有效减轻了疫情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危害。截至12月23日,全国31个省份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15877例,已治愈103026例。确诊病例中,重症及危重病例6654例,死亡560例。全国已累计完成甲型H1N1流感疫苗批签发7542.1万人份,累计完成接种4384万人。

(四)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2009年,通过开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新增农村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项目,准备怀孕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等,全国妇幼保健工作得到加强。2008年,全国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78.1%、产后访视率87.0%、住院分娩率94.5%(其中:农村住院分娩率92.3%),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75.0%、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77.4%。与2007年相比,我国妇幼保健系统管理覆盖面加大。

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继续下降。据妇幼卫生监测统计,孕产妇死亡率由2008年34.2/10万下降到2009年31.9/10万,5岁以下死亡率由2008年18.5‰下降到2009年17.2‰,婴儿死亡率由2008年14.9‰下降到2009年13.8‰。2008年,城市孕产妇死亡率为29.2/10万,农村36.3/10万;城市婴儿死亡率为6.6‰,农村18.4‰。

(五)城乡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改善。通过创建卫生城市和卫生村镇活动以及农村改厕、安全饮用水工程等,城乡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改善。截止2008年底,农村累计改水受益人口达到8.9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93.6%;6.2亿农村人口饮用自来水,自来水普及率65.5%;1.5亿户农村家庭使用卫生厕所,卫生厕所普及率59.7%。截止2009年11月底,全国累计命名114个国家卫生城市、29个国家卫生区和377个国家卫生镇(县城)。

三、卫生监督执法

(一)加大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公共场所卫生、传染病防治等重点监督检查力度。根据2009年职业卫生重点监督检查计划,24个省(区、市和新疆兵团)共报告检查存在粉尘、铅、镉、有机溶剂等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88514家,建设项目8100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3087家。在检查用人单位中,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657.6万人,占劳动者总数的36.9%。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率分别为58.5%、59.2%、35.9%。监督检查中发现疑似职业病17394例,诊断职业病4410例。共依法查处用人单位7748家,占检查总数的8.1%,其中给予警告处罚7243家,罚款674家,罚款总额2421万元。

据30个省(区、市和新疆兵团)报告,2009年全国医疗机构放射防护重点监督检查中,共检查放射诊疗机构47820家,存在违法情况9288家(占19.4%);依法查处8170家(占17.8%),共罚款215万元。50678家开展放射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中,35441家持有效《放射诊疗许可证》,持证率69.9%。放射工作人员持证率为82.5%,培训率为78.5%,个人剂量监测率为78.6%,职业健康体检率为81.3%。诊疗设备检测率65.4%。

据29个省(区、市)报告,2009年全国公共场所卫生重点监督检查中,共对6300户人工游泳池(馆)进行池水水质抽检,合格单位数4208户。其中细菌总数监测合格率92%,大肠菌群监测合格率95%,尿素监测合格率91%,浑浊度监测合格率98%,池水余氯监测合格率78%,浸脚池水余氯监测合格率85%。

据30个省(区、市)报告,2009年全国传染病防治监督重点检查中,共检查268312户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情况,对1161家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行政处分。警告25020户次,罚款10268户次,罚款总额1068万元。

(二)开展健康相关产品国家卫生监督抽检。根据2009年健康相关产品国家卫生监督抽检计划,全国共抽检79个卫生湿巾样品,合格率为81.0%;共抽检790个抗抑菌制剂样品的标签说明书,合格率为43.7%;共抽检80个次氯酸钠消毒剂样品,合格率为73.7%;共抽检61个戊二醛类消毒剂样品,合格率为88.5%;共抽检23个食具消毒柜样品,合格率为91.3%。共抽检涉及生活饮用水化学水处理剂470个,合格率为83.0%。

(三)组织开展消毒产品专项整治。据30个省(区、市和新疆兵团)报告,2009年全国消毒产品违法宣传疗效和添加药物专项整治中共检查抗抑菌制剂生产企业1991家、药店67777家;监督抽查150270个产品,抽检发现不合格产品32922个,合格率为78.1%。共抽检81个膏霜剂型抗抑菌制剂样品,检出抗生素或激素的31个,检出率为38.3%。

四、医疗服务

2009年,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卫生服务利用增加,医疗服务效率提高,病人医疗费用涨幅下降。

(一)着力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截止2009年11月底,中央医改资金安排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资金200亿元,支持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支持986个县级医院(含中医院)、3549个中心乡镇卫生院、115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另拨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购置补助资金17.3亿元。

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得

到加强。2009年11月底,全国1948个县及县级市共建有医院8960所、妇幼保健院(所、站)1983所。全国3.41万个乡镇共设乡镇卫生院38952个(其中政府办37769个),床位数达90.5万张、卫生人员108.1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9.8万人)。与上年比较,县及县级市医院增加,乡镇卫生院机构数略有减少(主要原因是乡镇撤并和机构合并),床位数及人员数有所增加。2008年底,全国60.4万个行政村共设村卫生室61.3万个,89.4%的行政村设有卫生室;村卫生室执业(助理)医师12.0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93.8万人。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06人。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快速发展,卫生服务能力得到加强。2009年11月底,全国城市6705个街道中,4434个街道设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街道总数的66%)。卫生人员数达16.8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3.8万人),平均每个中心38人。规模小的街道和社区居委会一般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2009年11月底,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站达2.2万个,预计卫生人员7.5万人,平均每站3人。与上年比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增加1895个,卫生人员增加约2.4万人。

(二)医疗服务工作量继续增加。2009年全国医疗机构(不包括村卫生室)诊疗人次预计达36.0亿人次,比上年增加0.7亿人次,增长2.0%。如果包括村卫生室工作量,全国总诊疗人次预计达52亿人次。2009年入院人数预计达12600万人,比上年增加1117万人,增长9.7%。

2009年全国医院诊疗人次预计达18.5亿人次(其中公立医院17.1亿人次,占医院总数的92.4%),入院人数预计达8120万人(其中公立医院7520万人,占92.7%)。与上年比较,医院诊疗人次增加0.7亿人次(增长3.9%),入院人数增加728万人(增长9.8%)。医院中,县及县级市医院门诊量由2008年5.9亿人次增加到2009年6.1亿人次,入院人数由3353万人增加到3700万人。

2009年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预计达8.1亿人次,比上年略有下降;入院人数3650万人,比上年增加337万人(增长10.2%)。2009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人次预计达2.0亿人次,入院人数121.3万人。与上年比较,诊疗人次增加0.2亿人次(增长14.5%),入院人数增加18.0万人(增长17.4%)。

(三)医疗服务效率提高。2009年前3季度统计(以下同),医院病床使用率达85.0%(其中:公立医院87.7%),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达到59.4%。与上年相比,医院病床使用率提高3.5个百分点,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提高3.6个百分点。2009年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10.6日,比上年平均缩短0.1日。

2009年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6.3人次、担负住院2.1床日;与上年相比,门诊基本持平,住院增加0.1床日。公立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6.4人次、担负住院2.1床日,工作负荷略高于医院平均值。乡镇卫生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7.8人次、担负住院1.3床日;与上年相比,门诊减少0.4人次,住院增加0.2床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日均担负诊疗12.9人次,与上年持平。

(四)医疗服务质量有所提高。2009年医院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由2008年的98.3%提高到98.6%;住院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9.2%,与上年持平;病理检查与临床诊断符合率

由2008年的92.2%提高到94.0%;医院感染率1.2%,与上年持平;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由2008年的91.2%提高到92.9%;无菌手术甲级愈合率94.8%,比上年略有下降。

(五)病人医药费用涨幅下降。卫生部门综合医院统计,2009年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154.0元,比上年增加7.5元(当年价格,下同),上涨5.1%,涨幅下降2.5个百分点;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5775.5元,比上年增加311.7元,上涨5.7%,涨幅下降4.2个百分点。病人医药费用涨幅低于城镇及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长速度(2009年前3季度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9.3%,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增长8.5%)。

从五级综合医院看,2009年部、省、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属医院次均门诊费用比上年分别增加14.0元、14.1元、9.1元、9.0元和3.4元,分别上涨5.0%、6.4%、6.0%、7.6%、3.4%,涨幅除部、县级市属医院提高5.0、2.9个百分点,省、地级市和县属医院分别下降

3.5、3.7、2.7个百分点。部、省、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属综合医院人均住院费用比上年分别增加1182元、860元、618元、314元、185元,分别上涨8.5%、7.8%、9.4%、7.6%和6.8%,涨幅除部属医院提高1.9个百分点,省、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属医院分别下降0.9、1.9、1.4、2.0个百分点。

药费占医药费用比重略有升高。2009年门诊病人药费比重占50.7%,比上年增加0.2个百分点;住院病人药费比重44.0%,比上年增加0.1个百分点。药费比例上升主要与甲型H1N1大规模流行的防治有关。

五、医疗保障体系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同组成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乡困难人群。

(一)参加新农合人口达8.33亿人。截至2009年9月底,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达2716个,参加新农合人口8.33亿人(比上年增加1800万人),参合率达94%。2009年,新参合筹资标准达到每人每年100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80元,农民个人缴费20元。截止2009年9月底,全国新农合本筹资已达到820.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97.6亿元,占24.1%;地方财政补助资金429.4亿元,占52.3%;农民个人缴费190.9亿元,占23.3%。前3季度全国新农合基金支出总额为645.8亿元,累计受益4.9亿人次。参合农民就医经济负担有所减轻,促进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提高,尤其是住院率的提高。

(二)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09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全国所有城市推开,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保问题正在加快解决。截止2009年9月底,全国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人数达到3.63亿人,比2008年底新增4478万人。

(三)全面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救助制度。据民政部2009年前3季度统计,全国城市医疗救助支出34.7亿元,救助946万人次;农村医疗救助支出56.9亿元,医疗救助6559万人次。2008年农村医疗救助中,资助参加新农合资金占19%,大病救助资金占72%;人均资助参合水平21元,人均资助大病水平360元。

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简史 篇2

1 我与刊物30年之回顾

30年来, 我从一个忠实的读者到作者, 当通讯员, 编委, 至今基本完整地保留了30年的全部刊物。翻开刊物初创时期 (从不定期到季刊、月刊、双月刊、直至月刊) , 纸张已泛黄, 并有一种简约和粗糙之感, 对比近年的大开本, 首先是一种精美的感觉, 编辑规范、内容丰富、刊题下还有几行, 如保健组织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核心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期刊……, 这些都代表了刊物在学术界的分量。

多年来, 我在拜读每期刊物时, 接受了大量国内外有关方面的信息, 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工作实践中去, 再总结提高, 写出点东西, 就成为刊物的作者。同时把刊物不断推荐给周围的同事们学习, 大家共同提高卫生管理水平, 在我们无锡地区出现一批农村卫生管理工作的实践者, 同时也是刊物的作者, 如姚正平、许毛大、吴红夏、杨树南、唐明、虞金才、许坚才等, 对促进无锡地区农村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时称华夏第一县的无锡县, 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始终保在90%以上, 30多所乡镇卫生院均为一级甲等医院。

2003年底,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苏、锡、常地区通讯联络站在无锡成立, 成立会上, 就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及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座谈讨论, 主编朱敖荣教授专程到会, 随后身为通讯联络站站长, 为推荐新秀传播农村卫生事业管理知识继续添砖加瓦。2010年在百度科学网发布的《中国医疗卫生改革文献计量分析报告》 (1978—2008) 中, 在排行前50位的杂志收录国内文献5 347篇, 收录笔者的作品7篇, 根据计量分析前50位排列第40, 很有意思的是在7篇作品中有6篇是笔者发表在《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上。

2 刊物的特色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 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作为一本专业杂志创刊30周年, 为什么要隆重纪念, 我认为是有其道理的。

2.1 坚持中国特色

作为内部资料的创刊号《农村卫生事业管理研究》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 刊登了公共卫生学家, 曾任国民政府卫生署署长、中华医学会会长的金宝善原作《我国近代乡村卫生史料初辑》一文, 使时处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读者了解民国时期, 一些有识之士如陶行知、梁漱溟、晏阳初等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中国农村卫生工作作出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成果。我国农民占全国人口85%, 只有解决好农村的医疗卫生问题, 才能算真正解决中国的卫生问题, 这就是中国国情, 中国特色。《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始终坚持中国特色, 一干就是30年, 值得纪念。

2.2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创刊30周年来,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整个国家改革开放的大道上, 在不同阶段均有重量级的研究成果, 具有导向性的学术论文, 农村卫生管理经验介绍, 还有一些探讨性的论文发表, 使读者及时了解国内外卫生改革和发展动向。杂志社在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系的一批专家协作下, 开展系统的函授教育, 为全国培养了无数农村卫生管理干部, 当可称为中国农村卫生管理干部的孵化器、摇篮。

2.3 坚忍不拔的办刊精神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拿办刊而言, 一些刊物二年三载办不去就停刊, 而我们的《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已届30而立, 风华正茂。为什么?办刊都有困难, 很重要的是在主编朱敖荣周围有一批执着的关注民生, 忠于事业, 不怕困难的老中青队伍, 使刊物坚持下来, 而且越办越好。

3 祝愿永作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排头兵

我们纪念《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创刊30周年, 是对过去30年的小结和纪念, 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对未来的期望。改革开放30多年, 刊物对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乃至对整个中国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进入21世纪以来, 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医疗体制的改革, 城乡医疗保健制度的创新、建立和发展, 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 以及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疗制度的确立, 为我们提出了很多新问题。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创新和突破。

中国舞蹈发展简史 篇3

关键词:六代舞 燕乐

舞蹈起源于劳动,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古老的舞蹈是以模仿狩猎或欢庆丰收为主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走向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为主。舞蹈总是鲜明而形象地反映出人们不同的思想、信仰、理想和审美要求。既是供人欣赏和娱乐的艺术形式,也具有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表达他们之间最激动的思想感情。舞蹈进入了奴隶制社会,此时舞蹈的典型代表是西周时代的祭司仪式的乐舞和一种庄严的宗教仪式的舞蹈,以后逐渐改为供奴隶主娱乐的巫舞,并把乐舞作为一种思想文化为其政治服务(周公旦《四裔乐》),并出现了专职乐舞奴隶——“倡优”。

当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汉代对礼制乐舞的变革,设立乐府,广泛收集民间歌舞,出现了“百戏”(指民间各种各样的技艺表演,也包括脚力武术的竞技和歌舞表演)。当时汉代的乐舞,不仅宫廷的乐舞和民间的乐舞都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阶段,而且表演技术随着汉族男女服饰上的变革也发展到了相当的高度,如“翘袖折腰”、“掌上舞”等。

在歌舞艺术鼎盛的隋唐时期,社会政局稳定,生产恢复,对外贸易发达,国家强盛,使文艺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乐舞艺术也出现了繁盛局面,尤其是最为繁荣的盛唐时期更是如此。如唐朝祭祀上歌颂皇帝百战百胜的“武舞”《破阵乐》;表示皇帝功成回乡与民同乐的《庆善乐》;把皇帝比作上天之子、能管天地制鬼神,应居于万民之上的《上旦乐》。唐代宫廷乐舞又称“燕乐”,它不仅建立了完整的乐舞机构组织,成立了“教坊”、“梨园”等,还极大地丰富了乐舞表演的内容形式(坐部伎和立部伎),在舞蹈风格上也形成了两大类健舞(刚健敏捷多为来自外族的舞蹈)和软舞(舞蹈温婉轻柔多为汉族自己创作的舞蹈)。

在元朝,又出现了“元曲”,这是一种有歌有舞的戏剧形式,就是戏曲舞蹈的前身。

进入清朝以后,戏曲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昆曲和京剧,清明时代宫廷乐舞已逐渐僵化、刻板,成为没有任何艺术生机和感染力的礼仪和程式。尽管清代宫廷增添一些满族风格的舞蹈节目和形式,也未能挽救宫廷乐舞的衰败。

历史到了近代之后,欧美社会所流行的剧场艺术体系逐渐流入我国,甚至外国的“土风舞”、“社交舞”等开始传入我国。1922年,俄国芭蕾舞艺术家安娜·巴普洛娃来上海公演芭蕾舞“天鹅之死”等,将芭蕾舞演出带进中国;1926年11月至1927年1月现代舞之母“伊莎多拉·邓肯”的第一代亲传弟子“俄玛·邓肯”曾率邓肯舞蹈团来我国的哈尔滨、天津、北京等地演出,使现代舞第一次与中国人见面。

“五四”新文化运动使中国的舞蹈也起了根本的变化,从封建的舞蹈文化里开始挣脱出来,其中具有进步意义的主要表现在中国儿童歌舞的成就方面。

在20世纪20年代,以黎锦晖为代表的舞蹈工作者,创作大量适合儿童表演的舞蹈节目,如《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等。而20世纪30年代,在鲁迅为代表的左翼文化影响下,吴晓邦举起“新舞蹈艺术”的旗帜,积极以新舞蹈为抗日战争与民主解放斗争服务,相继创作了一批舞蹈,如《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游击队员之歌》。

这个时期涌现了一批舞蹈的先驱者,如戴爱莲。戴爱莲是一位新中国舞蹈界的老前辈,三代人侨居国外,14岁到伦敦学习芭蕾,1941年回国后在抗日战争的大后方重庆等地编创舞蹈《空袭》、《思乡曲》等,宣传抗日,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并深入少数民主学习舞蹈,创作了《瑶人之鼓》、《拉萨踢踏舞》、《青春舞曲》、《边疆舞》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舞蹈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49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华全国舞蹈工作者协会”,戴爱莲、吴晓邦分别担任了正、副主席,为我国舞蹈事业提出了积极建议。在50年代还建立了培养我国专门舞蹈人才的“中国舞蹈学校”,各地及全国性的舞蹈文艺单位相继成立。它们在新中国文化生活的建设中创作了大量的歌舞节目,反映了人民精神面貌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促进了国际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对舞蹈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时我国的舞蹈无论在题材、体裁,还是在形式、风格的多样化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简史 篇4

北京大学中文系

杜晓勤

概说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宝库中,诗歌是最为璀璨夺目的一颗明珠。中国诗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了。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古代祭神、节庆的时候,要唱诗祈福、祝愿;朋友聚会或离别时,要作诗言欢、赠诗惜别;青年男女谈恋爱时,也常以诗歌相与赠答、互诉衷曲;外出旅行看到名胜古迹,人们往往要题诗赞美。唐宋以后,科举考试也要考做诗,诗做得好,还可以得到功名,获得做官的资格。而且,自先秦开始,就有“诗缘情”、“诗言志”的传统,历代诗人都喜欢用诗歌来述怀、抒情,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乃至宇宙的感受和看法。三千多年来,中国诗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不断,成为我们今天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

下面就让我们漫步在历史画廊中,回顾一下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光辉历程,了解其伟大的艺术成就。

先秦两汉诗歌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代,没有文字,只有在口头上唱的歌谣。这些 歌谣往往和先民的劳动生活、宗教祭祀密切相关,是配合着音乐舞蹈的。但是由于没有文字的记录,所以我们今天难以窥见其历史面貌。

大概到了周代,周王朝为了制礼作乐,曾派采诗官在春秋两季到各地搜集歌谣,贵族们为了祭祖、宴客、出兵、打猎、讽谕等目的也作诗、献诗,这些诗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被编辑成了《诗》。《诗》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期(公元前七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汉代以后称之为《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其中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共有周南、召南、邶、鄘、卫、郑、齐、魏、唐、王、秦、陈、桧、曹、豳等十五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160首,又称十五“国风”。“雅”有“正”的意思,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共有105篇。“雅”又因产生的时代和乐调的不同,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多是西周时代的作品;小雅则多为周王室衰微以后的作品。“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歌舞曲,其中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诗经》的表现内容较为丰富。“雅”、“颂”中有些作品带有“史诗”的性质,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等。但《诗经》的精华在于十五“国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歌唱爱情,赞美劳动,揭露现实,是“国风”中最为动人的主题。如《诗经》第一篇《关雎》,就是一首缠绵悱恻的情歌,开了中国爱情诗的先河。《诗经》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后人曾经归纳为“赋、比、兴”。“赋”是铺陈叙述,“比”是比喻,“兴”是起兴。《诗经》在句式上以四言诗为主,章法复沓,回环往复;语言上双声、叠韵的现象比较普遍,修辞巧妙,韵律和谐。但是,《诗经》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在于后来汉儒借《诗经》所阐发的“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一直被历代诗人奉为创作圭臬。中国诗歌的另一源头是《楚辞》。《楚辞》是在战国后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国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它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是屈原。屈原,名平,是楚国的一个没落贵族,曾任三闾大夫和左徒,一度受到楚怀王的信任和重用。他对内主张“举贤授能”,变法图强;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后因遭到贵族保守派的谗害排挤,被楚怀王放逐了。在放逐途中,他爱国之心不改,把满腔的郁闷写成了一首首感情浓烈、文辞华美的诗篇。他后来看到楚国必将灭亡,人民水深火热,而他又无力回天,遂自投汨罗江而死。他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影响最为深远的爱国诗人。现在能够肯定的屈原的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等。其中《离骚》集中反映了屈原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在这首中国诗歌史上最长的抒情诗里,屈原反复倾诉了对国家的热爱,讴歌了美好的人生理想,表达了自己决不同腐朽势力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两句发自肺腑的诗句,成为后世无数仁人志士不懈追求真理的心声。《九歌》是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祀乐歌改作和加工而成的一组诗歌,或写人对神的礼赞倾慕,或写神灵间的眷念、爱情,语言优美,情思忧伤。《楚辞》所代表的是完全不同于《诗经》别样的诗歌美学风格,以其波荡汹涌的感情,奇幻瑰丽的想像,铺陈华美的语言,勃发出极强的浪漫色彩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中国诗歌发展的又一重要源头。

汉代诗歌,有直接从《诗经》而来的四言体,但因形式上的僵化,未能出现优秀的作品;有运用《楚辞》形式写成的“楚歌”体,亦少有创新。汉代诗歌的新成就集中体现在汉乐府和汉末文人诗《古诗十九首》中。

汉乐府的产生和汉代音乐机构-乐府关系密切。史载秦汉立乐府,但乐府的真正繁荣自汉武帝始。它的职责是采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乐演唱。后来人们 便把乐府所采集和演唱的民歌叫做“乐府诗”、“乐府歌辞”。汉乐府继承《诗经》反映现实的优秀传统,多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它们反映的社会生活相当广阔,尤多抒写下层劳动人民生活和情绪的作品。如《东门行》、《妇病行》等,写人民的困苦;《战城南》、《十五从军征》等,写战争和兵役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有所思》、《上邪》、《公无渡河》等,则歌咏了男女间诚挚坚贞的爱情;《陌上桑》赞美了平民女秦罗敷的美丽和智慧,讽刺了贵族官僚的荒淫无耻;《焦仲卿妻》则是封建家长干涉青年婚姻所酿成的一个悲剧。汉乐府民歌语言朴素自然,活泼生动,且时有真率稚气。它们句式多样,以五言为主,是中国诗歌在语言形式上的一次创新。五言诗的标志是“二三”节拍,较之《诗经》的“二二”节拍,抑扬顿挫,韵律上更优美,表情达意也更丰富、自由。

随着汉乐府的流行,文人开始仿作五言,到汉末便呈现出五言诗大兴的局面。这是中国诗歌史上民歌影响文人创作的一件值得彰明显著的大事。汉末的许多五言诗,因为作者姓名不可考,自晋代以后就被称为《古诗》,其中有十九首被萧统编入《昭明文选》,代表了当时五言诗创作的最高成就。《古诗十九首》主要表现了夫妇、朋友间的离情别思,士人宦游失意之感,有的作品还流露出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东汉后期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环境下知识分子的心态。哀怨虽深,却平平说出,娓娓道来。语言浅近自然,诗境清和平远。后人把它们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如刘勰誉之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明诗》),钟嵘称其“惊心动魄,一字千金”(《诗品》)。

魏晋南北朝诗歌

建安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也是文人五言诗创作的繁荣时期。创作成就 最大的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和王粲、刘桢、徐干、陈琳、阮瑀等建安七子。他们一扫汉末文人的颓唐,通过亲身体验,学习乐府民歌来反映国家的丧乱和人民的苦难,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他们的不少诗篇,还表现了企求乘时建功立业、有所作为、名垂青史的奋发精神,大多情怀慷慨,意气风发,才调纵横。语言上深受乐府民歌影响,疏朗明白,不尚雕琢,具有清新刚健的风格。后人把建安诗歌这种建筑在慷慨情怀基础上的爽朗刚健的风貌,称为建安风骨,或者称之为汉魏风骨。唐代诗人曾经把追求建安风骨当作革新诗风的一个有力口号。

曹植在建安诗人中年龄最小,艺术成就却最为突出。他前期深受曹操喜爱,纵情任性,风流不羁;后期名为藩王,实际上遭到曹丕、曹叡的猜忌和迫害,常怀忧惧之心。他才华横溢,写诗颇多,通过各种题材,采用直写、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多方面抒写其内心世界的彷徨和悒郁。他的五言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在内容之深邃和艺术之精湛两方面,均超迈前人,钟嵘《诗品》誉之为“诗中之圣”,成为后世文人五言诗创作的一个新范型。

建安文学之后出现了正始文学,代表作家是阮籍、嵇康。在魏晋易代之际,为了反对司马氏集团的政治恐怖,嵇康直接抗争,诗文均愤世嫉俗,最终招致杀身之祸。阮籍不敢公然反对,外表佯狂放诞,内心十分痛苦。其五言《咏怀诗》八十二首,远绍《小雅》、《楚辞》,近承《古诗十九首》,受“言不尽意”玄学思想和险恶政治环境的影响,大多采用比兴象征的手法,写得隐晦曲折,意旨遥深,归趣难求,创造了黑暗政治下用诗歌进行抗争的新形式。他的这种五言咏怀组诗的体制,也对后来的诗人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如左思《咏史》、郭璞《游仙》、陶渊明《饮酒》、庾信《拟咏怀》、陈子昂《感遇》、李白《古风》 等组诗,精神上都与之一脉相承。

西晋时期,诗歌和现实的关系渐渐疏远,文人诗创作走入低谷。陆机、潘岳等人,于诗歌形式上用力颇多,文才斐然,然内容贫乏,骨力不振。只有左思能自出机杼,独立不群。他的《咏史诗》八首,名为“咏史”,实为“咏怀”,把历史现象和个人遭际融为一体,批判当时的门阀制度,倾吐寒士的不平,辞情慷慨,风格遒劲,对后世咏史诗影响很大。

此后诗坛的复振,要到东晋、刘宋两代,代表作家是陶渊明、谢灵运。陶渊明,字元亮,曾更名潜。他受时代思想和风气的影响,早年就有爱好自然的一面,同时也有“大济于苍生”的想法。由于时局动荡,他迟迟没有出仕。后为贫穷所迫,先后做过州祭酒、参军、县令一类的小官。但是他深感官场险恶、政治污浊,于彭泽令上毅然弃官归田了。他的诗歌按内容可以分成田园诗和咏怀诗。田园诗是他的独创,代表作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诗》等,或表现农村的恬美静穆和自己毅然怡然自得的心境,或歌颂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的友谊,为诗歌创作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后人称之为“隐逸诗人”或“田园诗人”。他的咏怀诗围绕着出仕与归隐的矛盾,表现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崇高品格,代表作有《饮酒》、《杂诗》、《读山海经》等。他的诗歌出语平淡,不事雕琢,风格清新,意境淳美,是情、景、理的统一。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后代诗人像王维、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人,都从他身上学到人生品格,从他诗中得到艺术养料。

和陶渊明多写田园不同,当时另一位大诗人谢灵运,则热衷于山水。谢灵运,系东晋重臣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刘宋代晋后,仕宦不得意,转而放情山水。他的山水诗观察细致,感受敏锐,往往能真切地描绘出山 水之美来,叙事、写景、说理兼长,诗风清新自然。他又以炼句著称,像“池塘生春草”、“白云抱幽石”等名句,都传诵一时。他是中国诗歌史上大力描写山水的第一人,开创了山水诗派,直接引领了谢脁、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诗创作。

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的一大成就是民歌的新发展。东晋、宋、齐是南方民歌产生最多的时期。南方民歌大多属于南朝《清商曲》中的《吴声歌曲》和《西曲歌》,内容几乎全是关于男女爱情的,代表作有《西洲曲》、《子夜歌》、《读曲歌》等。这些作品多为五言四句,情调哀怨缠绵,艳丽柔弱,且喜用双关谐音,语言活泼,当时文人仿作甚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朝民歌题材广泛,感情直率,语言朴实,风格刚健。其中《木兰辞》叙事与抒情相渗透,细腻与粗犷相融合,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与此同时,南北朝文人诗的创作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刘宋诗坛的一般趋向是更重隶事,也就是抄书用典。刻划山水成为重要的题材,描写更加工细,用字更加琢炼。齐武帝永明年间,沈约等人提倡“声律说”,诗文力求谐调,对于形式技巧更加侧重。鲍照和谢脁是这一时期成就最高的两个诗人。他们除了继承过去的传统之外,又从民歌中汲取了新的营养,各有新的创造,影响了后来诗歌的发展。其中鲍照的诗歌,偏重表现建功立业的抱负和对门阀制度的不满。诗风俊逸豪放,奇矫凌厉。他又创制七言歌行,在诗体发展上大有贡献。谢脁是“永明体”的代表作家,诗歌合律性高,有些作品已经和唐代的“近体”诗相似。他的一些五言四句短诗,仿自《吴声歌曲》,出语天然,情深味长,对于唐人五言绝句极有影响。他的诗歌还继承了谢灵运描写山水的传统,但是摒弃了谢灵运铺排板滞的弊病,也绝少玄言的尾巴。虽然不废雕刻和藻绘,但能 归于自然和清绮,所以风格秀逸,情致动人,使得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也击节称赏。

南朝后期,社会风气绮靡,朝纲日益堕落,士人气质纤弱,所作诗歌大多内容空虚,充满脂粉气。萧纲等人写作的“宫体诗”,更是沦落到浮艳的境地。庾信也是在“宫体诗”创作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且为“徐庾体”代表作家之一。但是,他在出使北朝、被羁不返之后,生活境遇大变,而能突破齐梁体的藩篱,融合南北诗风之长,由冶艳而刚健,成为南北朝诗歌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戏为六绝句》)庾信后期的诗歌以《拟咏怀》二十七首为代表,深切地表现了故国乡关之思,羁身异域之痛,以及屈身从仕异国的愧耻不安的心境。他的诗用事贴切,造语新颖,在体制声律上更加接近律绝等近体诗的格调,启唐人之先鞭。

唐宋诗词

唐宋两朝,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期。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大花园中最为灿烂的两朵奇葩。

唐诗的繁荣,首先体现在数量上。仅据清代康熙年间所编的《全唐诗》所录,诗人就有两千二百余人,作品四万九百多首,共九百卷。不过,更主要的标志是涌现了李白、杜甫这样的伟大诗人以及陈子昂、王维、孟浩然、王昌龄、高适、岑参、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李贺、李商隐、杜牧等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唐诗的艺术水平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再加上题材、形式和流派的多样性,使唐诗达到了中国诗歌的高峰。

唐诗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初唐诗歌承梁陈宫体而来,上官仪、沈佺期、宋之问等人都是文学侍从之臣。但是他们精研声律,探索出五七言新体诗联间粘缀合律的规律,促成了近体律诗的定型,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始冲破绮靡诗风牢笼的,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在继承南朝诗歌形式美的基础上,改造了宫体,题材和主题由宫廷的淫靡改变为都市的繁华和正常的男女之爱,由台阁应制扩大到写江山之美和边塞之情;风格也由纤柔卑弱变为明快清新。稍后,陈子昂力倡汉魏风骨,诗歌开始关注广阔的社会生活和重大的政治问题。经过他们的努力,初唐诗歌逐渐摒弃了轻浮绮靡的诗风,建立起高峻雄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

如果说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那么,盛唐诗乃是这座高峰的顶点。盛唐时期,诗坛名家辈出,风格多样,流派纷呈,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是李白和杜甫。

李白主要生活在大唐帝国最为辉煌的年代,是盛唐之音的天才歌手。贺知章称李白为“天上谪仙人”,后人又将他尊为“诗仙”。但是,李白并不完全是一个超现实的浪漫主义者。开元、天宝时期的其他诗人往往在高蹈与进取之间徘徊,而李白却毫不掩饰他对功名事业的向往,同时又因为自己绝对无法接受取得富贵利禄的附加条件而弃之如敝屣。他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对其中不合理的现象毫无顾忌地投之以轻蔑。这种已被现实牢笼,却不愿意接受,反过来又想征服现实的态度,成为后人反抗黑暗现实与庸俗风习的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他诗中的形象往往是个性化的,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想像奇特,手法夸张。他的乐府诗很多,取材广泛,用来抒写自己的奔放不羁的感情。他的七言歌行又掺入杂言,雄壮、缥缈而奇丽。他的五、七言绝句,纯任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优柔不迫,闲雅超远。明代胡应麟就认为唐代五、七言绝 句,以李白为最。

杜甫的生活经历跨越了安史之乱,他以积极入世的精神,勇敢而忠实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他把个人的遭际和时代的不幸、民众的疾苦紧密联系在一起,描绘出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是变乱时代的伟大“诗史”。他的五、七言古诗,格调大变,沉郁顿挫。七言律诗在他手中正式成立,沉着而痛快。后人认为杜甫律诗为唐律之最,其中五律极尽声律、句法变化之能,七律亦精炼而多创造。他的诗歌博大精深,既有清新刻画的句子,又有议论和用典,有严肃也有诙谐,有柔情也有沧桑。所以,自中唐开始,杜甫就被称为“诗圣”,宋人更是推崇备至,谓“杜甫集开诗世界”,后人似乎从任何角度都能从中各取所需。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为深远的诗人。

李杜之外,盛唐诗坛还有两大诗歌群体特别引人注目。一是以孟浩然、王维、常建、储光羲等人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一是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等边塞诗人。王、孟等人继承了陶渊明吟咏田园、谢灵运刻画山水的传统,又加以发展变化,以田园的情趣领略山水,以山水的眼光观赏田园,表达隐逸的思想和情怀,描摹自然幽静和生气之美。他们的诗多采用五古和五律的形式,色泽清淡,意境深幽。其中王维山水田园诗更是将诗情、画意、音乐美,与道家、禅宗的意趣结合起来,诗中有画,诗中有乐、诗中有禅,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高岑等人的边塞诗,其源出自鲍照、刘琨,以边塞战争题材为主,表现了边塞风情、军中苦乐,以及诗人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和慷慨不平之气,亦交织着儿女情肠。这些诗大都采用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的形式,景象开阔,气势宏大,情调悲壮,声韵激越。

面对盛唐这一诗歌高峰,中唐诗人力求新变,诗风走向多元。韩愈、孟郊 诗歌多“不平之鸣”,喜押险韵窄韵,意象壮伟瑰怪,诗境奇崛雄豪。元稹、白居易诗风走向平易,用语质朴明白,音律琅琅上口。刘禹锡的怀古诗和政治讽刺诗,语言平易,寓意深远。柳宗元多写被贬之后的悲愤抑郁,山水诗简洁深婉。李贺诗歌重在诉说怀才不遇的悲愤,想像奇特,构思不拘常法,语言峭奇艳丽,诗境诡谲。

晚唐诗坛以李商隐、杜牧、温庭筠为代表。他们感慨盛世之不再,诗中充满迟暮黄昏的情调,极幽艳晚香之美,预示着一个诗歌创作伟大时代的结束。其中,李商隐诗学杜甫、韩愈,擅长律绝,典雅华丽,情深意远。他的《无题》等爱情诗,内蕴深刻的世情和人生感慨,哀艳绵渺,堪称诗苑奇葩。杜牧的诗尤以七绝最为有名,其咏史诗议论政治得失,讽刺帝王荒淫,豪健跌宕,意气风发。温庭筠尤有“绮才艳骨”。

在唐诗高峰之后,宋人别出蹊径,开启了好议论,重理趣,以文为诗,追求平淡的诗歌发展方向。苏轼是北宋诗坛最有成就的诗人,他的诗多达四千多首,才情豪迈,挥洒自如。诗中充满谐趣,饶有禅理,比喻之丰富、新鲜,使人叹服不已。他的门下黄庭坚不但在创作上穷力追新,体现了宋诗重筋骨思理的特色,而且总结出一些谋篇、造句、炼字等方面的规律,得到了陈师道等人的响应,开创了江西诗派,对中国诗歌史产生了长久的影响。南宋诗人的优秀代表有杨万里、陆游等人。他们大多由江西诗派入手,而能自出机杼。杨万里诗写景最工,有机趣,重“活法”,被称为“诚斋体”。陆游继承陶渊明、李白、杜甫、岑参、白居易等大家的传统,植根于自己的生活实践,在平易晓畅中呈现出一股恢宏踔厉之气,是南宋诗坛当之无愧的盟主。

但是,晚唐以后尤其是宋代诗坛最值得注意的新现象却是词的发展和兴盛。词,原名曲子词,就是“歌词”的意思。词起源于隋,所配的音乐是燕乐,即一种供宴会演奏的音乐。它在体制上和诗有很大的区别。首先,词有词调,同一词调又有不同的格律,形成数体。其次,由于乐调繁简不同,而形成长短不同的诗篇,一般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

词在唐代有所发展,敦煌曲子词中有一些是盛唐时期的作品,具有清新的民歌风格。但是,作为一种新兴的诗歌形式,不久便引起文人的注意和仿效。中唐文人学习民间词,为词体的建立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张志和、韦应物、王建、白居易、刘禹锡等人都写了一些成功的作品。晚唐五代,文人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温庭筠、韦庄等人为首的花间词人,在填词时往往取当前情事,表现艳遇怨慕与离愁别绪,形式藻丽浓艳,细美婉约。南唐是五代时期词坛的另一个创作中心,代表作家有冯延巳、李璟、李煜等人。其中冯延巳所表现的士大夫的忧生隐衷,李煜亡国后所抒写的迫烈沉痛的故国之思与深广的人生感慨,均已改变了五代词狭小的空间,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北宋前期,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的诗人承五代余绪,主要表现士大夫流连光景、感伤节序的闲愁淡怨,所用词调仍以唐五代文人惯用的小令为主。至柳永、苏轼登上词坛,宋词始能自辟门径。柳永在乐调形式上开风气之先,他采用北宋流行的新曲,大力发展慢词来表现市井生活与羁旅情怀,并把赋的铺陈手法引入慢词,扩大了词的容量,为此后词体革新提供了足够驰骋才情的形式基础。苏轼是宋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词体革新家。他的词打破了前人“词为艳科”的狭隘传统,题材广泛,将怀古、感旧、记游、悼亡、说理等诗中常见的题材引入词中,气象阔大,豪放飘逸。他还“以诗为词”,冲破了词的音律束缚,达到了“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地,对词体发 展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苏轼之后,周邦彦妙解声律,善于创调。词法上推陈出新,讲究谋篇,也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女词人李清照善于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会在一起,含蓄委婉,意境深远,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宋室南渡之后,民族矛盾尖锐,产生了张元干、陆游、陈亮、辛弃疾等一大批爱国词人,其中辛弃疾成就最高。辛词不但数量居两宋词人之首,而且以文为词,将政治、军事、山水、田园以及个人的喜怒哀乐,大胆而自如地表现在词作中。他的词气盛言宜,无往而不利,感染力强,尤其是他那些抒写爱国激情的篇章,千古以来一直激励着后人。姜夔精研乐理,能自度曲,词风清空幽冷,于辛弃疾之外另立一宗,在南宋词坛的影响也很深远。

元明清诗坛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和唐诗、宋词一样,元代也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元人小令。小令也叫“叶儿”,是元散曲中的一种,即单支的曲子,很像一首单调的词,但字数不限。由于它诞生于民间,较之以往的诗词,形式更为灵活,文字更为通俗。在内容上,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有很强的现实性。在风格上,尖锐泼辣,清新幽默,毫无酸腐之气。同时,因有大量的北方方言融入其中,又呈现出浓厚的北方地域色彩。就其发展而言,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从金末到元成宗大德年间,作家主要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等。他们的作品大多质朴自然,比较接近民歌,如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等。后期从元武宗时到元末,代表作家主要有张可久、乔吉、雎景臣等。他们作品的风格趋于典雅工丽,讲究格律词藻,内容也开始远离现实,有些作品竟与唐宋词的形式韵味相差无几了,如张养浩的《双调水仙子·寻梅》、张可久的《越调凭栏人·江夜》 等。

元明清时期,诗歌虽然继续发展,但是创新和拓展之处较少。元代诗坛,古体诗宗汉魏两晋,近体诗宗唐,只有杨维桢尚能开宗立派。他的诗以乐府诗和竹枝词著名,一些诗既藻词丽句,又奇特险怪,人称“铁崖体”。明代诗坛稍有起色,规模有所扩大。明初高启诗才最高,风格豪迈,但不到四十就被杀,影响有限。此后,以李梦阳为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虽然都有自己的诗歌理论主张,然在创作上成就不大。明末清初,江山易主对诗人心灵的冲击很大,诗歌创作亦起波澜。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号为“江左三大家”。吴伟业诗取盛唐而出入唐宋,形成了声律妍丽的“梅村体”。康熙年间,有王士祯、朱彝尊、赵执信等“国朝六家”。雍正、乾隆年间,名家迭起,沈德潜持“格调说”,袁枚主“性灵说”,翁方纲倡“肌理说”。但是,有清一代,还要数龚自珍诗内容最具忧患意识和哲理色彩。他的诗大歌大哭,风格瑰丽奇肆。晚清诗坛,流派众多,影响最大的是黄宗羲等人的“同光体”。而黄遵宪、丘逢甲、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则提出了“诗界革命”的响亮口号,对中国近现代诗歌尤其是白话诗的出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词尽管在金元时期出现了元好问、萨都剌等颇有成就的作家,但渐趋衰微。清词素有“中兴”之誉,百余年间,各派并出。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为清初三大家。陈维崧词效仿苏辛,才力卓著,开创了阳羡词派。朱彝尊推崇南宋词人姜夔、张炎,标榜醇雅清空,为浙西派的宗师。纳兰性德崇尚李煜,尤以清新自然的小令著称。嘉庆年间,张惠言又开创常州词派,主张词应有比兴寄托。清末虽然也产生了一些著名词人和优秀作品,但在社会现实和人们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小了。

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简史 篇5

一,.大部制的含义及其特点

(一)含义:大部制(Large department system)即为大部门体制,即为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与协调,按政府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制。、(二)特点:扩大一个部所管理的业务范围,把多种内容有联系的事务交由一个部管辖,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二.中国大部制改革历史发展概述

(一)简述:中国自改革开放后,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应对社会各种复杂的局面与挑战,从1982年(中共十二大开始)到2013年(12届全国人大),共进行7次大部门体制改革。从最初的100个部门,精简、整合为现在拟设置的25个部门。

(二)各阶段中国大部门体制改革 1.1982年改革

核心: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实行干部年轻化

内容:一是开始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二是精简了各级领导班子,三是加快了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步伐。政府职能没有转变。

国务院各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编制从5.1万人减为3万人。2.1988年改革 核心:转变政府职能

内容:198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是在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

出现的,其历史性的贡献是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这一命题。由于后来一系列复杂的政治经济原因,这一命题在实践中没有及时“破题”,原定于1989年开展的地方机构改革暂缓进行。国务院在调整和减少工业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方面取得了进展。

国务院部委由45个减为41个,改革后人员编制减少了9700多人。

3.1993年改革

核心: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内容:首次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后,1993年中

其历史性的贡献在于,首次提出政府机构改革的目的是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但从学术观察的角度,199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目的清楚、目标不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改革任务就是要减少、压缩甚至撤销工业专业经济部门,但从1993年机构设置来看,这类部门合并、撤销的少,保留、增加的多。4.1998年改革

核心:消除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

内容:鉴于当时机构设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现实,1998年中央人民政府实施了2008年之前涉及面最广、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政府机构改革。1998年改革的目的与目标高度协调。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是目的,尽快结束专业经济部门直接管理企业的体制是目标。1998年改革历史性的进步是,政府职能转变有了重大进展,其突出体现是撤销了几乎所有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

不再保留15个部委,新组建4个部委,3个部委更名。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由原有的40个减少到29个。

5.2003年改革

1.核心:以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为目标

2.内容:200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改革的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革目标是,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金融监管体制,继续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这次改革重大的历史进步,在于抓住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国务院组成部门变为28个。

6.2008年改革

核心: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理顺部门职责关系,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内容: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加强能源环境管理机构,整合完善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体制,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与整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

国务院组成部门变为27个。

7.2013年改革

核心:紧紧围绕转变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

内容:实行铁路政企分开,整合加强卫生和计划生育、食品药品、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海洋、能源管理机构。

国务院组成部门变为25个.(三)历史上中国大部制改革的规律

从以上7次(包括准备实施的2013年新出台的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显然可以得出以下

几点结论:

1.每一次改革都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等状况密切相关。如1982年的改革方案,便是针对当时官位的终身制、“子承父荫”等的普遍政治现象下提出的。又如1993年的改革与当时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与任务密切相关。如果改革脱离了当时的社会实际,政府机构及人员编制、任职机制等的变革便难以适应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需要,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大部制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曲折中向前发展。从基本上每隔五年进行一次的改革当中,我们可以看见,从最初的国家干部年轻化,有限任期制等依法组织政府机构的最基本要求的提出,到提出要以政府职能的转变为改革关键,再到实行政企分开,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等等,都无可争辩地说明大部制改革正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越做越好。但是,应该同样地看到,大部制改革只能稳步推进,不能一蹴而就,且从改革目标到改革效果的转化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从1993年提出的要撤销工业专业经济部门到1998年的下一次改革才基本完成,足以说明新政策的实施是要受到当时的其他因素所制约的,必须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行。

3.从部门性质的设置上看,经历了计划经济性质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性质的转变;经历了由重视工业发展为主,逐步转变为重视国家社会民生的职能上来。直到1998年改革以前,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地质矿产部、林业部、中国轻工业总会、中国纺织总会 等一直是部门中的“主力”,1998年后,开始出现了宏观调控部门如国资委、银监会,商务部、安监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场监督部门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共管理与服务部门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等。充分反映了我国行政职能的稳步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要求。

4.从部门数量看,中央各部的数量基本呈由迅速减少到稳步减少的趋势。虽然与欧美

等发达国家相比(如英国部门数量维持在18个左右),我国行政部门存在的机构臃肿、层次重叠的情况仍然较为严重,但作为一个奉行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也要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机构设计,决不能盲目照搬西方的经验。精简机构是一个触及多方利益的举措,必须有强有力的权力与制度作为执行的手段与保障,而从31年前的100精简到现在的25个部门,不得不说是中国政治体制的一大跨跃。

三、中国大部制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初步了解了我国大部制改革发展的历程并摸索了几条简单的规律后,结合行政管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便可尝试对未来国家部门的改革方向经行一些探讨。总的来说,未来我国的大部制改革会呈现以下一些基本的特点与方式:

(一)从部门职能设置的基本内容出发

1.维护、巩固发挥政治统治职能的机关。如国家外交部、国防部、司法部、国家安全部、公安部等。鉴于当前国际领土与主权争端的错综复杂的形势与我国钓鱼岛、三沙群岛等领土争端问题,应继续把外交部与国防部列为地位极其重要的部门。

2.继续强化经济职能。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重经济发展的效率与质量的新要求,表明与经济有关联的行政部门(如发改委)的权力与地位难以动摇。

3.不断加大对社会职能的转变力度。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崛起与发展,相关社会问题与社会需求也不段显现、发展。从21世纪后的政府机构改革我们可以发现,政府正着力通过设立一些部门如环境保护部、社会资源与人力保障部等,以缓和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没有一个西方发达国家不重视社会的福利制度建设等公共管理与服务的问题,人民政府为人民,在这方面我们也要积极跟上西方社会的步伐。

(二)从部门职能设置的运行方式出发

未来大部制改革将会不断整合、完善政府部门的监督职能。如十二届全国人大便组建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保留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具体工作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承担;不再保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单设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长期以来,我国的监管体系存在重大漏洞,这不仅与监管制度本身的欠完善、司法不力有关,更与部门体制下各监管部门设置过多,导致权责关系不清,相互推诿、扯皮现象的屡屡发生有关。

(三)从职能关系的转变上看

1.中央各国家机构仍将进一步精简,以给予地方政府较大的行政自主权。大部制改革不仅能够使各国务院各部门分散的权力得以整合,达到“精简、高效、统一”的目的,还能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地方、基层因地制宜,调动地方与基层的积极性。

2.继续深化、扩展政企分离改革。最新一轮改革方案显示,国家将实行铁路政企分

开,将铁道部拟定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组建国家铁路局,由交通运 输部管理,承担铁道部的其他行政职责;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不再保留铁道部。1998年的改革方案中,也明确提出了要以消除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为改革重点,消除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12级公共事业管理

中国卫生事业改革 篇6

为全面了解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状,深刻体会党的十八大关于“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会议精神,对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现状进行客观深入分析并对我国的卫生事业改革提供某种有参考价值的借鉴意义,本人通过网上查阅相关资料、阅读党的十八大关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会议报告并结合身边所见所闻,对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相关问题做下述分析,基于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和突出性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当前具有很强代表意义的、问题极为严重、也亟 待解决的中国的农村卫生事业,其发展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

第一,农村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当前,中国传染病患病人数仍居世界高位,结核病、肝炎等传统型传染病仍在威胁人民的健康。肠道传染病、微量营养素缺乏病、妇女孕产期疾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等在农村仍未得到有效遏制。艾滋病、非典、人间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又加重了中国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难度。

与此同时,由于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劳动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变化,恶性肿瘤、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严重疾病的患病人数在农村也不断增加,成为威胁农民健康的主要病种。中国农村出现了急性传染病和慢性严重疾病并存的状况。

截止目前,中国在国家、省、市、县四级都设立了负责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执法监督专门机构,而在乡、村两级没有相应的机构,也没有专职或兼职的人员,缺乏必要的监测检验设施和经费保障机制,不能有效预防、监测、发现、报告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有七亿农民,基本生活在乡村两级。农村基层疾病预防控制网络的不健全的状况,难以有效控制重大疾病的流行,当前最现实的威胁就是禽流感的传播。

第二,农村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中国的医疗服务体系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003年卫生部组织开展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有48.9%的群众有病应就诊而不去就诊,有29.6%应住院而不住院,其中主要是农民因经济原因难以及时就医。

我们分析,主要有以下五方面原因:一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二是农民缺乏基本医疗保障。三是农村医疗卫生投入严重不足,医疗机构的运行机制主要靠向群众就诊收费维持运行和发展。四是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五是农村缺乏合格的卫生人才。第三,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卫生管理需求不适应。医疗卫生是一个由多个体系组成的有机整体,包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药品、医用器材供销和监管体系、医药费用价格管理体系、财政经费保障体系、卫生监督管理体系等。目前这些体系分别由不同部门管理,难以形成合力。卫生部门的主要职能是管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而医疗卫生资源又分别隶属于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和企业,卫生部门难以对全行业实施有效监管。国务院一直强调加强区域卫生规划,要求地方政府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健康需求,统筹各地卫生资源,规划建设卫生医疗体系,但这项工作一直做得不好。有的规划难以制订,有的制订了规划也难以落实。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和农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基于上述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解决、加以完善。第一,进一步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力度,扩大卫生体系的覆盖面,为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资金支持。

第二,完善医疗卫生体系的管理机制,并加强监督,责任落实到个人,把卫生事业的发展纳入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中,从外部形成改革的压力,推动医疗卫生体系的有效改革。

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简史 篇7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是在改革开放中诞生, 从1981 年创刊的《农村卫生事业管理研究》起, 到1985年公开发行的《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继而于1987年更名为《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30年来, 杂志始终高举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旗帜, 满腔热情地宣传党的农村卫生方针、政策、指导思想和新的改革精神, 紧紧围绕各个时期农村卫生工作的中心任务, 面向农村, 服务基层, 及时从宏观上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国内外农村卫生的信息;适时报道各地在农村卫生工作中的新情况、新思想、新经验、新措施。积极研究、探索农村卫生工作中出现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 交流解决的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讲求实效, 热情地引导广大农村卫生工作者提高管理理论、水平、技能、经验。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 广泛开展学术活动, 凝聚各方面专家学者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政策性、学术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术研究论文, 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成为国内研究农村卫生管理的一份权威和核心期刊。《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历经30 年风雨, 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 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特色, 其成效是辉煌的, 影响是深远的, 为促进全国农村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尤其是为安徽省的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纵观《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历年关注的问题和基本学术成果, 可以清晰地发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卫生研究的发展规律和丰硕成果。30年来,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积极参与卫生改革发展并忠实记录了我国农村卫生事业的历史性巨变。30年来安徽和全国一样, 农村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1990年代全省以初级卫生保健为龙头, 全面推进农村卫生工作。至1997年底, 全省85个承担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任务的县 (市、区) 全部经过了“基本合格”和“合格”两轮评审达到“合格”标准。全省78%的乡 (镇) 卫生院、88.1%的县 (市、区) 卫生防疫站、91%的县 (市、区) 妇幼保健所 (站) 达到了“一无三配套”标准。通过实施初级卫生保健, 使各项公共卫生任务得到有效落实。2002年以前, 全省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几乎是空白。自2003年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 2008年实现“全覆盖”, 全省参合率达96%以上, 人均筹资水平从每人30元提高到今年每人230元, 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20万元, 以户为单位受益率达100%。98.9%的统筹地区开展了门诊统筹。全面推进即时结报, 实现“一卡通”就医。初步实现了农民“住院有保障, 门诊有补偿, 看病花钱少, 报销很方便”的目标。新农合的发展, 初步解决了农民看不上病、看不起病的问题, 受到广大农民广泛拥护。同时, 促进农村卫生机构的发展, 仅“十一五”期间, 全省投入20.36亿元, 为1 269所乡镇卫生院、14 411所村卫生室改扩建业务用房、配备常用设备, 同时, 投入15亿元, 改扩建81所县级医院, 投入2.2亿元加强了14个重点中医院建设。连续累计公开招募医药卫生类毕业生5 000多人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完成农村卫生人员学历教育和技术培训3万多人次。目前, 全省实现了每个建制乡镇有1所标准化的乡镇卫生院, 每个行政村有1所标准化的村卫生室并全面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农村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方案, 安徽省委省政府决定, 自2009年11月启动基层医改, 至2010年底, 全省所有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综合改革, 建立了公益性管理体制、全员聘用用人制度、绩效考核分配制度、基本药物制度、财政集中支付制度, 初步实现了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有保障、机构管理规范化的目标。“安徽医改模式”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安徽农村卫生事业所取得的成效, 这其中也凝聚着《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所付出的汗水和贡献。

总体来看, 安徽基层医改从根本上转变了以药养医的机制, 新的机制已经形成, 惠及了百姓, 初步实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良性发展。我省改革的实践表明, 医改的理念、方向和路径是正确的, 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符合基本省情和卫生事业发展的规律。但应当清醒地认识到, 我省基层医改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主要表现在:长期存在的基本医疗卫生投入不足、发展不够, 特别是基层技术人才缺乏, 服务能力还不适应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 巩固完善新的机制将是长期的任务。按照中央提出的到2020年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总目标以及“强基层、保基本、建机制”的要求, 面对新情况、新任务, “十二五”期间我省农村卫生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管理体制。二是进一步巩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三是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 重点是稳定和培养农村卫生技术人才。四是进一步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五是全面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六是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监督管理。通过发展与管理, 完善提高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为保障全省农民健康, 为实现“兴皖富民、加速崛起”作出卫生工作应有的贡献。

作为座落在安徽的一份国家级学术刊物, 希望《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继续加强与我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单位的密切合作, 充分发挥一份期刊和一批专家队伍的优势, 立足安徽、面向全国, 从理论、宣传和培训等多方面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引导安徽各地的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

上一篇:掼蛋比赛活动方案下一篇:西拉科高效课堂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