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小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全

2024-07-01

实验二小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全(共4篇)

实验二小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全 篇1

放大镜

放大镜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已经多次使用,早已不是兴趣昂然。因此课堂初,我并没有向他们展示放大镜,而是设计了一个案例引导孩子想到使用放大镜,从而引入课堂。继而询问学生在哪些地方使用了放大镜,为什么利用放大镜。学生们回答了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用放大镜集中热源(如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二、利用放大镜看书、看报(特别是老人和考古队员);

三、利用放大镜发现事物的细微之处(包括农业专家比较植物种子不同和叶子受虫害的情况)。同时学生也有比较容易翻的错误如将医生用的额镜认作放大镜等等,在这个基础上我进一步整理了他们的想法,完成了书本上的表格部分。第2部分,我演示教授了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发放放大镜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包括手上的绒毛、纸等等),期间发现学生的观察兴趣不是非常浓,一些学生拿着放大镜对着别人的眼睛,看别人的头(实际上他可能并不一定看的清楚)。对于电视和电脑屏幕的放大技术,我觉得自己解释的不够清楚,如果能利用课件或视频让学生自己观察,动态的一个视频可能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放大镜的特点,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早已有所发现,我用平面镜和放大镜的镜片做比较,效果较好。最后,通过各种玻璃容器和水的结合演示,学生能够清晰看到利用玻璃和水的结合,也能制造放大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掌握放大镜的特点。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本课内容放在现在这段时间上着实不太合理,自然界缺少昆虫而且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比较小,观察到结果也不会太明显。学生能够说出的差异也不会太多(主要有

1、能够看到肉眼看不到的东西;

2、可以发现一些细节)因此这节课,我充分地利用了视频《微观世界》,将课本上的内容简单地进行处理后,利用了《微观世界》电影中的部分片段进行教学,同时根据片段中的一些现象设置疑问:让学生在观看电影中不忘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蚂蚁为什么把吃蚜虫的瓢虫赶走?各种昆虫的触角有什么特点?清晰地看到蚜虫为蚂蚁提供食物。蜘蛛如何捕捉食物,蜜蜂和蝴蝶伸出长长地嘴器采蜜等等。因此这样一个视频我觉得能够让学生了解更多地自然知识。当然如果天气和时间都允许,让学生带着放大镜去自然界观察甚至拍下来,效果一定会更好。

3放大镜下的晶体

在教学中,我遇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当然也可以避免发生,但是我忽视了)。我让学生提取晶体,当年学生制成了糖水和盐水两种液体,我随口就说你们随便提取那种晶体吧!好了,有点学生提取盐的晶体,有的学生提取糖的晶体。当时我还暗自得意,这下子学生有收获了。但是事情并没有向着我预料的方向发展:提取盐晶体的小组没有问题,能够提取到白色的晶体,但是提取糖的晶体的小组就不对了,加热的玻璃片开始没有变化,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加热的糖水开始变成咖啡色,慢慢的开始颜色变深,呈褐色了,还有一股香味,学生高兴极了,继续加热并没有出现糖的晶体,继续冒泡,我马上想到生活中的现象了,做红烧肉的时候把糖直接加热就可以溶化了,我犯了一个生活中的错误,这个可怎么办啊?当控制好学生后,我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的?学生说了很多,基本都是停留在推测的表面。具体什么原因,我也把握不准,解释说盐和糖的熔点不同,盐的熔点比较高,而糖的熔点比较低。上帝保佑,希望我解释的对!我又问学生,对于今天的提取晶体的实验,有成功也有失败,你有什么想法?学生说了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最让我高兴的是有一个学生说:一种提取晶体的方法不能适用于所有的物体,每个物体都应该有独特的提取晶体的方法。我很高兴,学生在科学方法方面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

课后,我上网查阅了资料:盐的熔点:804摄氏度,糖的熔点185--186摄氏度。看来我还是解释对了!感谢上帝!

反思这节课:教学中出现了意料之外的事情,是由于没有认真细致的考虑到材料的特殊性(但有时确实不会考虑到),导致课堂上出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了,不过这样也有好处,可以把生成的意外当成一种教学资源来进行展开教学,一来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很多科学发现都是因为“意外”而被科学家引起重视的,二来也可以让学生探究、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三来可以让学生以科学家的身份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这样的“意外”有何不可?当然,不是所有的意外都是应该的、都是好的,这次,我只是合理的利用了这个“意外”,才没有搞的一团糟,反而还让学生有所收获。哈哈,“意外”也是一种教学资源

4、怎么放得更大反思

本课是在前几课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基础上,探究如何使物体放得更大?其实是引导学生经历人类探索发明显微镜的过程。在前几课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也曾将两把放大镜重叠去观察物体,希望获得更大的图像,当时的这种行为是无意识的,是不知其所以然的。上课初,以学生的这种行为引入,让学生利用两把放大镜对比观察前两课上所观察过的物体,如味精、白糖晶体,如蚂蚁、蝴蝶等昆虫,这样,学生对两把放大镜组合后产生的效果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在交流汇报时,应强调焦距的调整对于看清物体至关重要,可每次调整又很麻烦。出示课前制作的简单显微镜,并讲解示范制作方法:利用一个与放大镜差不多直径的塑料瓶,剪去瓶口瓶底,确定两把放大镜的焦距后,在合适位置固定好放大镜。然后利用实物展台让学生对比观察效果,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再提供卡纸、卫生纸筒等材料,让学生马上加工制作简单显微镜进行观察。然后告诉他们所经历的过程就是人类发明显微镜的过程,并阅读教材中“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故事”,不少学生很自豪,感觉自己也能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很有成就感。

在利用自制简易显微镜观察过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如光线太暗,物体看不清楚,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利用手电筒、镜子,结合五年级学过的光的反射知识,将足够的光反射到物体上,这样看上去就更清楚了。这一教学环节,其实也是为下节课介绍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原理等做下铺垫,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有充足的光线照射和正确的调焦,对于用显微镜看清物体是非常重要的。

课外要求学生两两合作,将两个放大镜制作成简易显微镜,并利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去观察校园中更多的事物,扩大对事物的认识。学生在课堂上曾设想,将三个放大镜组合,放大效果是否会更好?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可以安排在课外让学生探究尝试一下,这也是一项不错的拓展活动.5、微小世界和我们》教学反思

本课作为单元教学的小结,即回顾单元的观察活动、学习探究过程,也回顾人类伴随着观察工具的发展对物质世界探究的深入过程,从中深切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巨大作用。

这个回顾与总结,因为学生有着亲身的观察经历与感受,因此交流小结活动的开展还是较为顺利的。教师应该在小结时,应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对物质世界认识的加深,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大影响,使学生在思维深处产生共鸣。

课前布置学生寻找相关“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进行交流,效果不大。只有极个别学生会按照要求课前搜集准备,更多的学生当了听众。考虑到学生这方面的实际情况,这部分的教学,应该采用另两种教学方式,一是在电脑教室上课,利用互联网络,让学生当场寻找部分成果资料然后进行展示汇报,这样效果比较好。二是教师事先搜集部分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在学生汇报交流后进行补充,弥补学生资料搜集准备不充分的不足。总之,这部分教学,重在通过多方面的、生动的实例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反思

本课是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中的第一课。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用眼能直接观察到的物体都称之为是物质,这是不难理解的。但是对于空气、光、声音、电等看不见也摸不到的来说,他们就有些难以理解这些也是物质。为了让他们明白,我采用了演示的方法,比如用塑料带在空中一兜,塑料带会鼓起来,它占据了空间,所以它也是物质;又因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声音也是物质等。这样学生就理解了。由此让学生感悟到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物质在变化,应通过各种实例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世间万物都在变化,虽然变化的时间不同,速度不同,但每时每刻都在不同程度的变化。为了让学生弄明白物质的变化,我让学生观察易拉罐被压扁,水变成冰和火柴的燃烧,铁与铁锈。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自己明白了有些物质在变化中只是形态、形状、大小变了,但实质没变;而有些物质变化后产生了不同于原物质的物质。但在这里不告诉他们这是什么样的变化。之后重点我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关注“一支蜡烛燃烧时的变化”,在让他们经历探究---发现这一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以往不曾关注到的现象。即蜡烛燃烧时不但有形态、长短的变化,又看到某些新物质产生,如灯芯变黑,有难闻的气味等,使学生从另一个层面上感受到了物质变化过程的复杂性,这样为下节课做好了铺垫。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混合实验和加热糖的实验,观察实验中物质发生的变化,总结归纳物质变化的特点,建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是当前科学教育的核心任务,如果设计探究活动,如何引领学生建构科学概念?在教学前是我们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观察黄豆和沙子的特点,引领学生从多角度去观察事物的特征,混合事物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留下样本,通过比较分析变化,同时利用搅拌、分离物质,做更细一步的观察比较,最后总结这个实验中物质变化的特点。

在第二个实验中,学生能够轻易说出白糖加热变化的特点,可以看到许多明显的现象,老师在引导时要逐渐让学生比较两个实验中物质变化的区别,同时对于最后的黑色物质和白糖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得出产生新的物质。从而在比较中掌握这种变化的特点,最后教师归纳形成科学概念。

科学概念初步形成后,还需要不断地进行验证和实践,因此让学生回顾实验中还产生的现象,利用已经学习到的科学概念尝试解释实验中的现象发生了哪些变化,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准确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的现象,用概念来判断和解释,要抓住主要的变化特点进行鉴别。

更细一步的思考,教材中利用简单的两个实验,是否就能让学生牢牢建立物理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混合分离实验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明显的变化(包括物质颜色、透明度、光泽等变化),这种变化对于学生解释后面白糖变化时会有所误导,学生很容易认为颜色、形状、有气味产生就是化学变化。教学前,能否举一些生活中的各种物质变化的现象,让学生尝试解释这些现象,然后再来进入课堂学习。并且,由于白糖和蜡烛以及金属勺都在同时发生化学变化,学生在观察过程中难免会不全面,也影响它对于概念的理解。

最后,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本课内容在问题设置和探究方法的指导上应有所改变,尤其是对于没有经历过科学教育的学生,他们在科学观察习惯、科学思维发展以及动手能力等方面都有着比较明显地区别,教师在指导上应熟悉学生的这些习惯,同时课前应调查孩子们的前概念知识,为教学设计的修补提供更充分的依据,也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形成准确的科学概念。

疑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在传统教材中需要到初中学习,让小学生学习这样难度教材的内容是否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基础?仅凭借教材中混合分离和加热白糖、蜡烛燃烧的实验,能否让学生建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准确概念?还有哪些适合的实验可以代替教材中的实验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形成科学概念,毕竟加热白糖的实验涉及白糖的变化和蜡烛燃烧的变化,学生全面观察的难度比较大,而让学生马上利用刚学的概念来解释物质变化的现象有一定难度,效果也不一定会很好。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是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里的第三课,本节课的所要观察的事物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特别是米饭,学生是太熟悉了,但对米饭的味道却从来没有慢慢品尝过,因为平时我们吃饭时嚼的时候短,而且还有菜的味道,所以“米饭咀嚼时间长了,会变甜。”这个事实学生并不能接受。因此在课前,我让孩子们在中午吃饭时,留下一口白米饭,卫生起见,让他们把米饭放在保鲜袋里。上课了,我要示每位学生把米饭含在嘴里咀嚼时间长一点,孩子们惊奇地发现:口腔内的米饭会出现甜味,这是怎么回事?我由这个日常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探索与米饭、淀粉有关的化学变化。米饭的成分主要是淀粉,碰到碘酒会变蓝紫色,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的颜色变化,我们可以来检验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教科书提供的图中有十多种食物,目的是提醒学生,可以检验的食物很多,要尽量利用实验手段进行检验,增加自己的经验。我让孩子们自己带来食物,尽可能品种多一点,但我们做实验时只要一小片好了,水果、蔬菜、饼干多一点。拿来的东西,实验做好后可以自己吃的。孩子们可高兴了,因为平时老师是不允许带零食来的。本课堂孩子们学得特别开心。

在检验苹果时,我们发现有的苹果变色了,有的苹果没有变色,我让他们自己作一下假设,孩子们就说到苹果品种不一样,苹果的味道也是不同的。苹果里面的成份是并不是单一的。其他的食物也是如此。我们只是判断哪种食物里含的淀粉都一些。

在这里,我们并不要求学生去掌握反应机理,而是观察米饭、淀粉与碘酒反应时出现的现象,认识到这种颜色变化是化学变化的一种形式。利用碘酒与淀粉的特性反应,可以鉴别含有淀粉的食物。小学阶段,对物质化学反应的认识,一般都停留在现象的观察和描述上,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机理。同时,一般学生对化学变化产生的现象都是很感兴趣的,这有助于他们进行有限度的科学探索。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是学生初步明白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后的第一个化学实验,实验不像物质加热或燃烧一样,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知道加热过程中一般会产生哪些现象。这个实验涉及到学生不熟悉的小苏打和有些经验的白醋。本课需要让学生观察苏打和白醋的特点,并做好有效记录。同时,观察两者混合后产生的现象,并且要注意混合需要有一定的比例。由于混合现象比较剧烈,有比较明显的泡末产生,学生往往把注意点只放在泡末上,而容易忽视其他的现象。在做实验时,要求学生留下一些样本,混合后迅速地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只是在实验过程中,一般的玻璃片盖不住烧杯,而使空气混合进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学生通过眼睛看(现象),摸(杯壁感受温度),试(杯中空气)等方式综合体验物质反应后所产生的现象。

其中验证杯中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是本课最难也是最精彩地部分。学生通过看书也许知道里面会有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但是只有比较少的学生能够说出鉴别二氧化碳的方法,当然个别学生会联想到五上我们在鉴别呼出气体成分时做的实验,用燃烧的木条伸进去,看看木条燃烧的情况是否发生变化。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之所以能让燃烧的木条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沉在杯底部,它的密度要比空气大。从而更多的了解二氧化碳的特点,此时许多孩子也许都认为这就是二氧化碳无疑了。此时,老师仍需要引导我们不应该轻易地下结论,教材上:科学家经过研究,确定这是二氧化碳。重点向学生表达研究的内涵,让学生明白,科学研究时,需要的是证据,而且证据要越充分越好,不能盲目的凭借几个现象就轻易地下判断。最后,让学生观察剩下的物质,并且与样本做比较,认识到在这个过程中,白醋的酸味变淡了,小苏打也溶解并且变少了。最后总结这个变化也是化学变化。

教学中,由于第一次上课时,实验室没有白醋了,我只找到了一些红醋,在实验过程中,反映的速度比较慢,产生的二氧化碳很容易混杂在空气中,而使燃烧的木条不熄灭,缺少明显的变化,使验证结果失败,所以我觉得在做化学实验前,教师都需要亲自实验,才能有效避免一些麻烦,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铁生锈了》的教学反思

一、铁生锈是个复杂的过程,铁的生锈与接触空气中的氧气、水分以及各种酸碱盐等类物质有关。就其实质来说,是铁在接触有关气体或液体时发生了化学反应。铁锈是暗红色疏松的物质,容易剥落。本课以学生熟悉的铁制品生锈为例子,让学生在比较铁与铁锈有何不同过程中,了解铁生锈的原因。

二、课堂中小学生对未知事物有一种好奇心、探索性。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设置“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且带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进入问题情境,主动参与实践,主动去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追溯知识的动态演变,参与“问题解决”,让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在体验成功过程中不断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第六周在教研组中执教了一节教研课《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科学实验记录的有效指导。通过几次试教和正式的上课,收获还真不少。本节课的第一个活动是整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说重点是整节课只安排了这一个实验,说难点是学生是否能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寻找足够证据来判断物质的这种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由于实验室中没有现成的硫酸铜溶液,则需要自己来配置。第一次试教的时候,由于准备时间比较匆忙,我急匆匆地用自来水泡制硫酸铜溶液。由于自来水中的水质问题,配置好的硫酸铜溶液中有很多的沉淀物,影响了实验的效果。后来一想,明白了。自来水中有很多的铁离子,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便生成沉淀物,所以,配置硫酸铜溶液时的液体最好是纯净水。

两个班教完后,我改变了策略,耐心地准备材料,用纯净水配置好硫酸铜溶液,准备好铁钉,并且用砂皮打过,使铁透出本来的银白色(也有说灰白色的,纯铁本身的颜色应该是银白的)。

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回顾了加热白糖时是如何记录实验现象的。学生都能回忆起记录实验现象要及时、真实、详细地记录,这也为记录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的现象作好前期的指导。随后我提出把两种物质接触,铁钉和溶液会有什么变化?三个班的教学后我发现学生除了有一些比较科学的猜想,如:铁的颜色可能会发生改变,溶液可能会变谈等等。还有一些猜想的误区:如认为铁颜色发生改变是生成了铁锈。

我让学生将铁钉放置在溶液中3、4分钟。再取出铁钉,观察铁钉和溶液的变化。多数学生看到了铁钉的颜色变成了暗红色;有些说是红褐色的,像铁锈;有些说是肉色的。学生对颜色的认知差异在课堂中我是允许这种现象存在的,我觉得教师也没有必要去回避这个问题,因为这也是一个真实情况的反应,不同的学生对颜色的敏感程度本来就不一样,教师没有必要去统一这一个颜色上的差异,只要学生理解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会发生颜色的改变就可以了。

接着,学生观察溶液的变化,说实话,并没有能够看出具有明显的变化,而只有一两个小组认为溶液上有一些沉淀物或表面有一些漂浮物,并且有一个小组观察到溶液颜色似乎变淡了。我肯定了这些发现,表扬了这些学生细致的观察,并且向全班提出了问题:这些沉淀的物质到底是什么呢?溶液颜色变化明显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溶液颜色变化明显一点呢?

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暗红色的物质是什么的问题,首先我引导学生排除了是铁的可能性,而后我把生锈的铁放置在水中后给学生观察,也排除了这些是铁锈。那么到底是什么呢?学生这个时候有些急切地想知道了,当然这个时候有些学生已经隐约猜测出这是铜,这部分学生其实已经相当厉害了。于是我组织学生阅读书本第33页的相关内容,学生看完后终于明白了这是铜,通过阅读还知道了铜是从硫酸铜中跑出来的,补充说明叫做解析。这样一来,学生知道了覆盖在表面上的是铜,自然对于残留在溶液底部的物质也能很块得出。至于溶液颜色为什么会变淡,我从硫酸铜原来的颜色作手,如果溶质中铜的成分少,自然溶液的颜色也就淡了。如果这时候能拿出放置比较久的铁钉和硫酸铜的溶液,蓝色基本上变成了绿色。这样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会有更大的帮助。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教学反思

本课是第五课《铁生锈了》教学中对铁生锈原因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的基础开展的。通过三四天的实验观察,学生在自己设计的对比实验中有了较多的发现,我们的教学就从汇报交流学生在实验中的发现展开。要尽量让学生多汇报,将他们在实验中的记录和发现与全班共享,即是为了肯定他的发现,也是为了能有更多的数据和证据来说明问题。原本担心课外的实验,学生是否能认真完成,在交流检查中,发现每个班均有2/3左右的学生认真进行了实验,还是蛮值得欣慰的。通过众多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寻找不同实验各种结论中的共同之处:在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之下,铁最容易生锈。这个结论对于后续的探究活动是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应该引导学生明确。因为有的学生会单纯的认为:铁钉接触水越多越容易生锈;铁钉接触空气越多越容易生锈。这种片面的认识应该帮助其纠正。

研究铁生锈的快慢,其实在学生的对比实验中已有所发现,比较生锈的速度,也是为了说明:怎样环境中的铁更容易生锈。为了能使学生有更全面的认识,教师在第五课之后,应该在教室里安排几组对比实验,供学生在今天的课堂上观察思考,尤其是增加“盐水和空气”这一组实验,能使学生对铁生锈现象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有这些认识还不够,学生并未在思想对“铁生锈”这事产生重视,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一些图片媒体和数据向学生说明:铁生锈的速度虽然较慢,但每年因此而造成的损失是极其惊人的,使学生在思想上震撼,只有在思想上重视了,他才会明白为什么要研究“铁为什么会生锈以?”,才会想着“在生活中如何防止铁生锈?”,从而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体现科学学习的价值所在。在讨论生活中各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时,学生较多的是想到“涂油漆”,对于其他更多的方法知之甚少,教师应多补充,比如电镀,比如刀具、锅要擦干摆放,比如不能用手直接触摸擦拭某些金属电器或家具,因上手上有汗,汗里有盐份会使金属更快生锈等等。在介绍交流中也应了解“其所以然”,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了解生活中防止铁生锈的细节和道理,他才会在生活中予以关注和应用。

物质变化与我们教学反思:.这一课通过总结、整理知识的方法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让学生认识到物质变化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体会到科学知识与生活之间是紧密相关的。到课结束,这课的目标基本达成。学生通过动手整理,交流图表,观看视频,多方面参与,本单元知识清晰可见,记忆深刻。有点遗憾的是没有在课堂里让学生亲自制作饮料。把制作放到课外,一个考虑材料不好备,二来考虑到卫生。如果我演示,学生想尝,盛情难却不好拒绝,但每个人都尝是不可能的。不给尝也说不过去,凭我与学生的关系。考虑再三用语言描述,激发学生自己动手的欲望,我还特意介绍制作的饮料放在冰箱里制成冰棒的方法,学生是跃跃欲试,心情激动。这也算弥补这个遗憾了,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制作饮料的热情,不演示实验也行的!

《地球的卫星---月球》是宇宙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学生们都既感兴趣又陌生。考虑到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引起学生对宇宙知识的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并能通过课外阅读、查找资料等途径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进行整理汇总,最后制作成“月球卡片”,所以,在课前就布置学生们以个人为单位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信息。

教学设计环节上,在了解月球科学知识的同时,我更加着重于对孩子们的探究能力和对信息的分析比较整理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课前准备还是比较充分的,这就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在关于月球的信息交流讨论这个环节中,我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发言介绍,并且说明信息的来源,其他同学记录听并记录下有冲突的地方;在有关月球的汇报中,我突出强调了两点:第一,不要收集的材料都介绍,介绍认为对他人最有价值的,每组代表的介绍不超过3分钟;第二,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在介绍的时候,要注意,别人介绍过了,你就不要重复。从同学们认真倾听的状态中,我感觉到,孩子们是非常接受这样的汇报会的,效果也非常好。同时也发现了问题:孩子们的信息来源比较单一,大部分都是来源于课本字典,这说明孩子们课余学习有局限性,应该适当扩大知识面。

通过教学,我发现这样以孩子们为主体的教学形式是值得继续研究和实行的,它对培养孩子们学会如何科学的学习、如何交流、如何分析归纳都是行之有效的。科学这门学科不仅仅是学习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好的科学方法。

在这节课中,我对时间的把握还不到位,对孩子们对信息可信度的判断的引导还很欠缺,这说明自己的知识量还有待加强,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更加努力学习。

《月相变化》

是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二课,月相变化是地球上看到的最显著的两个天文现象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本课教学目标与以往自然课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是不着重于认识月相的成因,而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月相,知道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从而产生持续观察月相变化的兴趣。

一、认识月相及画月相。学生在过去的生活中对月亮有一定的观察,通过让学生动手画月亮的样子,说说自己所画的月亮是在什么时候看到的,以挖掘学生的前概念,帮助他们将头脑中零散的影象进行整理,从而知道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就是月相。

二、认识月相的变化规律。月相变化规律的认识是本课的难点,在这个环节中,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月相的照片,了解实际生活中的月相是怎样的,知道象那种弯过头的月亮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能够看到的。利用月相模拟器通过观察让学生画出从初一到十五的月相变化。在活动后又播放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过程,让学生对月相的变化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为推测下半月的月相变化作好铺垫。学生在观察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过程中,会发现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由此,他们可以推测出下半月的月相变化。但学生在画月相的变化规律图时不是那么规范,我想如果在教学本课内容时让学生提前半月观察月相,对月相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后再来教学本课内容效果可能要好的多。

《我们来造“环形山”》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让学生根据环形山的特点,思考怎么去造环形山时,大多数的人只能想到用撞击的方法来模拟制造,几乎没人想到用喷水的方法,经过我提醒之后才想到。在造环形山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很多人是乱造的,没有一个很好的计划,拿到什么就造;

2、喷水方法要注意不要弄脏桌子等,可是还有个别把座位弄得非常脏,这必须在上课之前重点强调。刚开始学生对环形山的形成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画面,看完视频之后,大家就非常清楚了,因此,有些时候看视频比看资料效果好。

日食和月食》 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的第四课。在前面的三课中,主要了解了人类认识月球的过程、月球的基本知识以及月球围绕地球运动而出现月相的周期性变化等。而这一课正是在此前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月球在空间中自西向东地围绕地球转动,从而产生了地球上最常见的天文现象——日食和月食的。

在教学这一课之前,我曾与部分同学进行过交谈,发现孩子们都知道有日食和月食的现象,但是对于日食和月食的发生时间,发生时的特征,日食和月食的种类等都知之甚少。在回答这两种天文现象的成因时甚至部分同学只知道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光线,对于月食的成因则一无所知。可以说,这种结果反映了绝大多数同学对于这个知识的了解程度。

通常在教学本课时的做法是借助三球仪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看到现象,让学生假想自己在地球仪上的阴影部分中,从而验证日食和月食的产生,但是这种认识还是一种比较表象的,学生并没有深刻理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还出现许多疑问。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我认为问题主要是老师在教学本课时知识的定位不够准确。首先,老师理所当然的把教学建立在 “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所以一上台就做实验,问同学们看到实验现象了吗?看到了就说明是这个原因。也就是说老师对于这个知识已经有了一个预设的答案,直接从这个答案上展开教学,所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疑问更多。

我在教学时就是摒弃已经固有了的答案,带领学生重新探讨。首先是问同学们见过日食现象吗?基本上没有同学亲眼见过,所以就提出一起来看看日食发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播放了几个不同的日全食视频。然而结合教材中日食过程的图片,把“你发现日食过程有什么共同点”抛给学生,引起他们的思考,并再次播放视频让他们边观察边思考。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提出以下几点:挡住太阳的物体是圆形或球形;日食发生都是自右边开始往左边结束(空间方位是自西向东);挡住太阳的物体看起来跟太阳差不多大。我还给学生补充一条信息,人们发现日食都是发生在中国农历的三十或者初一。是什么物体能挡住太阳并且同时具备以上特征呢?我带领学生一一排除:云、热气球、空间探测器、金星、水星等,最后只有月球。我们利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月球是球体,在我们看来一个圆形的物体;由于近大远小的原理,月球虽然比太阳小得多但是它离我们太近所以看起来跟太阳差不多大;月球从空间中正是自右向左地围绕地球转动;同时结合月相中所学知识分析,正是农历的三十和初一这两天月球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因此可以断定,导致日食产生的是月球而不是其它物体,也解释了为什么日食总发生在这两天。

这个时候,利用三球仪很简单的就解释了日食的成因。在我说明成因并强调只有农历的三十或初一这两天才会有日食时,许多同学举手提问:每个月都有初一,为什么不是每个月看到日食呢?我结合月球围绕地球运转轨道的两个特征进行解释,一是月球围绕地球运转的轨道不是水平的而是倾斜的,二是这个轨道不是个正圆而是个椭圆或者说月球离我们地球是有时近有时远的。我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再加以说明,很简单的就解释了学生的问题。同时还清晰的帮助同学们理解了为什么看到的日食会有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

通过这样的教学,我想应该是成功的从根本之处解决了学生的认知问题,是从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步骤和角度帮助同学们从实质上理解了日食现象,这样的理解是深刻的,这样的改动也是成功的。在此基础上,再讲解月食的知识就是水到渠成。

太阳系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太阳系的认识并不是空白的,他们能说出太阳是恒星,能说出太阳系的几大行星,甚至个别学生还能说出更多的知识。但大多数学生对太阳系的认识是模糊的,浅意识的,尤其对于太阳系其他天体的组成、行星的大小、位置排列等,更是知之甚少。通过本课教学,通过建模活动,使学生建立对太阳系的完整认识,并在建模过程中,认识到太阳系的辽阔,宇宙的浩瀚。

对于太阳系的组成,学生知道八大行星,有的还知道它们离太阳的远近排列顺序,还知道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了。我们教学时,应重视这些信息,不要将学生当成一张白纸,应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因此,教学中,对于学生已知就不再强调,对于学生知之甚少或有疑问的,进行补充说明。比如,冥王星是矮行星,那有多少矮行星?这是学生感兴趣的,可以告诉学生有四个矮行星(冥王星,查龙星,齐娜星,谷神星),可以激发学生课外搜索相关信息的兴趣。整个教学中,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体的简单介绍,结合图片或视频媒体加以说明,就比较形象生动,易于学生理解了。对于太阳系成员更多的信息,让学生课外再搜集,待单元教学结束时进行小结交流,课堂上就不再一一详细介绍了。

本课的一个重点活动就是建太阳系模型,通过建模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太阳系各行星的大小、距离远近排列,获得最直观形象的感知。这是学生感兴趣的,也是令学生惊讶万分的活动。通过分析教材中的资料数据,按比例将太阳系八大行星缩小进行比较,学生对八大行星谁最大,谁最大,大小差异有多大就一目了然了。

《在星空中

(一)》教学反思

《在星空中

(一)》这一课是教科版六下科学宇宙单元的第六课时的内容,本课学习的重要目标是通过建立北斗七星的模型,让学生客观真实地去认识和了解星座,建立正确的有关星座的概念。通过本课教学,我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想法。

浩瀚的星空对学生来说是那么的神秘和好奇,学生对学习星空知识充满了期待,现代化的生活条件和自然环境,却使学生越来越远离满天的繁星,学生缺乏学习本课的生活经验,天文知识和空间想象能力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

通过几个班的教学,对本课的教学有了较为准确的定位,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教材的编排的处理。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探究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探究活动一般应由简单到复杂。在本课的教科书中首先安排了了解星座这一内容,介绍了星座的由来,还出示全天春夏星图;第二部分是建一个“星座”模型;第三部分认识星座,根据大熊星座中的北斗七星寻找北极星;最后组织学生夜间观星。在试教过程中,我曾根据教科书的安排来组织教学,但经过前两个班的教学,发现这样的安排并不是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刚开始学生可能感到星座非常有趣,但这份兴趣并没有很好的得到保持。于是在后面的三个班的教学,我对教科书的环节作了一些改动,从学生熟悉的北斗七星入手,通过建立北斗七星的模型树立正确的星座观,最后再到寻找北极星,认识星座。这样由点及面的安排,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有关星座的知识,星座的划分和平面概念、以及寻找北极星等环节难度不大,不应成为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如何通过学生的“建模”过程,帮助学生从平面的“星座”一步步走向“立体”的星座,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星座的远近和我们视觉上形成的平面的构图之间的关系,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所没有的,更是学生理解最困难的地方,需要教师想办法突破的。学生对星空、星座的了解是十分有限的,对组成星座的各个星球之间的关系的了解更少,学生一般也不会去关注和思考星座中各个星球之间的立体关系。教学中,教师应降低教学难度,以一个星座中各个星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为切入口,让学生从自己逐步走向模型,从平面逐步走向立体,从地球逐步走向星空,从而建立起星座的正确概念。

3、对建立一个“星座”模型的改进。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建立模型,树立正确的星座的概念,教科书设计让学生按要求去作纸模,打孔挂线吊小球。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这个环节需要非常多的时间,这样就会减少学生对模型的观察与思考的时间。在教学时,我简化了制作环节。另外学生对北斗七星在星空中的排列一般只是停留在平面上,要一下子让学生凭空“建模”,建立起立体的概念非常难,学生对为什么这样“建模”没有清晰的理解。为什么这颗星要放得远一些?为什么这颗星要放得高一些?道理在哪里?学生一知半解。我把学生“建模”的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的内在逻辑,进行分解,从认知“星星”的远近和我们视觉上形成的平面构图的关系开始,先从立体走向平面,再从平面理解立体,从而理解北斗七星的立体构成,学生的理解便水到渠成。这样更有利于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对模型进行观察与思考。

4、提供给学生空间想象的支架。

本课的教学,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对空间的想象和理解,学生是有较大困难的。这就需要老师借助具体的实物材料、图片、多媒体课件、动画等手段,在学生出现理解上的困难时,及时提供支架,帮助学生逐步完成概念的建构。

5、对情境创设的取舍。

在备课伊始,我寻找了大量的关于星空的视频与软件,想让学生在动态的过程中进行学习研究,然而教学时我们却发现,第一,这些视频与软件由于容量较大,在使用的过程中并不是很方便。第二,这些视频与软件的使用确实能给学生带来“轰动的效果”,然而学生并没有将这份兴趣带到接下来的学习中,对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正确的星座概念的建立,也没有起什么作用。因此我决定忍痛割爱,回归到真实、扎实、有效的课堂。

在星空中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与原来的教案相比有这样几个不同:

第一,引题既能联系上节课《在星空

(一)》的内容——星,又能自然地引入如何找到一颗星的所在的相应星座问题,也提出了本课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比原来让学生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入手更易引起学生的注意。

第二,本节课更注重让学生利用书上插图找牛郎星、织女星、天津四等星,再让学生找到这些星所处的星座位置,让学生说说如何去找这些星的?先找银河,再找星座,再找要找到的星。通过划、圈和说等途径使学生更易理解掌握找靠近银河系旁星座的方法。但如何没有靠近银河的星呢?自然引入利用星空活动盘找星座的方法。

如何利用星空活动盘找星座,教师带着学生一步一步做,更更易学生的掌握。

从教学效果来看,这样的教学安排比原先教学效果要好些,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节奏更紧凑,节省了教学时间。35分钟完成了原来40分钟的教学内容。不足之处:如果学生课前自己去搜集一些相关的内容,课堂上能多举手发言,讨论的氛围会更加浓厚。

《探索宇宙》教学反思

在认识宇宙的教学中,我通过图片资料给学生视觉冲击,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宇宙的迷人,宇宙的神奇,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一系列数字,震撼学生,使学生认识到宇宙的浩瀚无边。除了教材中介绍的“银河系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发现超过100亿个河外星系”这些资料外,又补充了一些前两节课星空教学中提到过的星座距离地球的距离,如天鹰座的牛郎星距离地球16光年,天琴座的织女星距离地球26光年,这两颗星之间也距离16光年。学生听了感到无比惊讶,没有想到看上去近在咫尺的星星相隔却是如此遥远,一下子深深感受到太阳系的渺小,宇宙的辽阔无边。

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使学生认识到自古以来人类对宇宙探索的不懈努力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我更重点介绍了中国对世界航天事业的巨大贡献以及中国在航天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学生对于中国发射的“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嫦娥一号”的事情有所知,但了解并不多,结合此次教学,通过大量文字、图片、视频让学生重温中国探索宇宙的巨大成就,并展望未来,了解中国将在今年发射“神舟七号”,将首次实现宇航员太空行走;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课后,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以进一步了解中国探索宇宙的历程以及在航天事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一天的垃圾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最大的难处就是一天垃圾的调查情况。如果按教参建议,让学生将家中一天的垃圾带到学校课堂中进行统计分类,可能效果会很好,但随之产生的负面问题也更多,如课堂纪律,如教室卫生等等,学生的思维意识还无法将这种活动定位为科学调查探究,更多的是好玩有趣,因此在活动中也就缺乏组织纪律性,难以调控(一个班实践的体会)。因此,我将此项调查活动调整为课前在家中完成调查统计,要求详细记录一天中产生的所有垃圾项目,每一种的重量学生测量也是有困难的,就要求记录一天垃圾的总重量。课堂教学时,将全班的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得出全班家庭每天日产垃圾量,进而计算一个区、一个市日产垃圾的数量。学生对于日产垃圾N公斤或N吨这个数字可能没有深刻的体会,可以换算成需要多少辆大卡车运送,这样就比较形象,易于学生理解日产垃圾的量是相当惊人的。

如果教师提供一些图片,如学校垃圾箱堆满垃圾的照片,小区垃圾箱堆满垃圾的照片,环卫中转站满车垃圾的照片等,这样会使学生对生活垃圾的产生有更多的感受。总之,这节课的活动重点是让学生意识到每天产生垃圾的数量之多,这样才能更深层次的让学生体会到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之大,体会到处理垃圾的重要性及难度。

《垃圾的处理》教学反思

《垃圾的处理》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前一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垃圾进行了简单的归类,了解了垃圾的一些处理方式。填埋是现阶段我国处理垃圾采用的主要方式,大多数的垃圾填埋方式都是简单填埋。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们都知道垃圾最后是要集中填埋的,但他们没有去想垃圾集中填埋会产生什么问题,这一课就是引导学生们去研究这个问题。

填埋垃圾的模拟实验,操作上并没有什么困难.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清楚地看到了瓶子底部的水被污染而变色的过程,也能够明白模拟实验中的各部分分别代表着自然界的什么物体。这个实验要想效果好,有一定震撼力,做实验用的瓶子要大,最好是用大的玻璃水槽,这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能极大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实验,学生意识到随意填埋垃圾对环境的污染,由此针对模拟实验中的各个部分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设计更为科学合理的垃圾填埋场,学生们的分析头头是道,切中要害,所想到的办法也都是符合现实生活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再向学生们介绍“新型垃圾填埋场”示意图,从而加深理解,也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再引导学生分析垃圾填埋处理的其他问题,如占用土地,分解速度慢等。

对应垃圾填埋方式的优点与缺点,引导学生分析垃圾焚烧方式的优点和缺点,学生也能够较好进行分析归纳,没有什么问题。在总结本课活动时,应该强调“虽然将垃圾填埋或焚烧都有各自的优点,但并不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最佳办法”,由此引发思考:寻找解决垃圾问题更有效的方法。将活动引入下一课教学。

本课教学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中,在学生的思维碰撞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看似没有问题,但总感觉缺些什么?缺的是什么?缺的是更多形象的、直观的,能够说明问题的媒体资料,尤其是视频资料!毕竟学生日常生活中是很少有机会接触垃圾填埋场,接触垃圾焚烧厂的,教科书上就两张图片,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参配套光盘中的视频片断也太简单。而这方面的资料教师也很难收集。非常需要更多精彩的视频资源来补充课堂教学,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期待能有更多有用的教学资源来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

《减少丢弃及重新利用》教学反思

处理大量的垃圾是非常困难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想办法减少垃圾。因为消减垃圾数量,是解决垃圾问题最有效的措施。《减少丢弃垃圾及重新使用》这节课是六下科学第四单元的第三课,本课主要研究两个问题:一是从商品的生产环节来说,认识怎样从源头减少丢弃;二是从商品正常的使用来说,怎样重新使用发挥“垃圾”的作用。

认识和拒绝过度包装是环境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部分内容是让学生自行研究商品包装问题,并提出4个问题指引研究和讨论的方向,最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写下建议。对于“包装盒的观察研究”部分的教学,我主要采用了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带来的包装盒。例如:青春宝的包装盒(简包装和礼品盒包装)、茶叶的包装盒、月饼的各种包装盒等。通过交流,一层一层拆开剥离直至看到商品,数数有几层包装,然后比较一下商品和包装的体积差异,秤一下商品和包装的重量差异。通过活动,学生深有共鸣,一致认为月饼、保健品、酒类等商品的包装是过度的,是浪费资源,使消费者多花了钱,也产生了更多的垃圾而影响着环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提些建议,我们应该给商品的生产厂家如何建议减少包装浪费?我们在购买商品时应该怎么做?将他的思维落实在他的行动上。

在重新使用这个教学环节,书上提示了三种材料:一根包装绳、一个玻璃瓶、一个塑料袋的重新使用的方法。学生想到的答案比我预设的还要多,涉及的面还要广。例如那个瓶子的使用方法,学生们竟想出了三十几种重新利用的好方法。这不得不让我佩服,现在的学生真是见多识广,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

课后,感觉像这样的重新使用可以尝试着在科技活动中举行。例如收集一些废弃物品进行创意制作,不但省钱,还节约资源,减少垃圾,更具特色。毕业班的学生作为同学之间的毕业礼物赠送,也更能表达自己的诚意。

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反思

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用自己的劳动来利用和改造环境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现在,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了人类重视的问题之一。环境污染问题需要政府采取具有强制力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当然,还需要有相应的技术。但这仍不够,还需要有广大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而这是最难的。因为这要求公众具有保护环境的认识、自觉、习惯和公德。否则,即使有许多保护环境的技术、办法、规定、法规,也难以有效实行。本节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强烈的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养成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的习惯。本节课我首先将教材中的调查活动安排在课前来完成,并只安排小部分同学去做,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如果学生在课上对这部分内容已经有比较多的认识,会削减课后再去实践调查的积极性;二是课上将课文的这部分知识内容让孩子们身边自己的伙伴来讲,比老师的说教要生动,也更具说服力。三是社会调查这样的实践活动需要走出校门,在行动和安全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只安排了小部分同学去做;

四、这样的活动确实很能锻炼学生的能力,能在班级中起到很好的示范和激励作用。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的教学形式应以学生的探究为主,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老师充当合者、引导者的角色。本节课我把大部分时间让学生去说,特别是那些课前准备了相应材料的同学。针对小学生的年年龄特点我还设计了一个游戏环节:让学生用卡片我分给每个小组蓝,红,绿,灰四种颜色的纸片。分别写上你们家的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最先写完的组派代表将你的垃圾投入不同的垃圾回收箱中。课件出示活动方案:1,将分类后的垃圾分别写在四种颜色的卡片上(可回收垃圾:蓝色,厨余垃圾:绿色,有害垃圾:红色,其他垃圾:灰色。最先写完的小组派代表将垃圾(卡片)投入相应的垃圾回收筒中,同时说出垃圾名称。其他小组有不同答案的经老师同意后可上台补充.新课标还指出:学生探究的同时教师应以学生的潜概念(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体验)为基础,加强科学概念的教学,同时引导学生利用科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知道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所经本节课我设计了一个知识运用环节:让学设计一个方案去科学处理自已家里的垃圾。在本节课中我既注重了学生的探究:我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各种小组活动中去,引导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产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时间与空间。我又加强对学生科学概念的教学。如:垃圾是怎样分类的。同时我还引导学生利用学到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进一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的习惯。

本节课的不足:由于学生活动是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最后的制作堆肥箱的活动环节没有完成。在以后的教学中学生活动时间如何去把握值得我去思考。

《一天的生活用水》教学反思

《一天的生活用水》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中的一课。本课内容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我一天用了多少水

第二部分:用水量的比较

第三部分:水资源紧张和我的节水计划

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在严重缺水情况下生活的体验,而多数学生都知道,地球是一颗水的星球,地球表面的71%被水覆盖。然而,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总水量的约0.2600,有人比喻说,在地球这个大水缸里,我们可以用的水只有一汤匙。我国虽然水系众多,但由于人口多,造成我国人均淡水量并不丰富,是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哗哗地流出来,自来水真的是“自来”的吗?我们一天大约要用掉多少水?为什么同学家庭之间用水量相差很多?如何节约用水是学生的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教学的第一环节是记录自己一天的生活用水量。这项活动其实是课前的记录活动。我提前布置任务,讲清要求,教给方法。器具可以是在教师帮助下制作的自制量杯(透明玻璃杯或塑料杯贴上刻度),用自制量杯逐项测量每一次生活用水,再累加起来得出一天用水总量。有些用水难以用量杯测量,就用估计的方法。并让学生找到前几个月家庭水费收据,把记录的数据带到课堂作为教学素材。教学的第二环节是 同学之间用水量的比较。记录的用水量的差距引发学生的讨论:是什么原因使我的一天用水量和他的差那么多?让学生作出一些猜测,如不同的刷牙方法、抽水马桶水箱容量不同等,能在课堂内比较的,可以进行实际比较,如不同的刷牙方法刷一次牙用水相差多少。再让学生讨论哪些方法是比较节约用水的,哪些方法是很浪费水的。

教学的第三环节是制订我的节水计划。结合课件介绍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紧张状况,学生介绍自己收集来的相关资料。讨论制定自己的节水计划,提示学生从自己可以做到的方法来考虑。关键是让学生把制订的计划变为真正的节水行动。

在这一课的设计中,我有一个“洗脸的对比实验”。也许,大家会觉得一个开着水龙头,一个不开,结果是显而易见,完全没有必要一定得做出来。但我想,孩子虽然能认同这种差异,却不一定能知道这种差异到底有多大,在没有一定感性认知之前,是很难达到“要在行动上引起重视”的共鸣的。所以,我觉得这个实验不能省。课堂上让存在两种用水习惯差异的同学现场来做实验,更有说服力和震憾力。

《污水和污水处理》教学反思

有幸能在本学期上一堂家长公开课,课前我仔细分析了教参,精心设计了教案和课件,并在六(1)班进行了试教,结果还是比较理想的。

《污水和污水处理》是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六课。目前,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人类活动引起的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本课就是引导学生关注水污染,意识到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进而树立节约用水、减少污水的意识。

在课前,我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求学生回去调查家里一天产生多少污水,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对污水情况取得初步的了解。在课堂上,我让学生汇报数据并提供杭州市一天产生的污水资料,使学生充分意识到污水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教学初,我从网上收集了一些有关水污染的图片和短视频。在课堂上,将这些资料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内心产生共鸣,从而引入新课。学生产生了想研究的兴趣后,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

课前,我给每个小组准备了2杯水:一杯生活污水,一杯自来水。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用已经掌握的观察方法比较观察这两杯水有什么不同,并给学生提供实验表格,分别从颜色、气味、沉淀物、透明度等方面去比较。在实验中,有些学生观察得非常仔细,还补充了浑浊度等其他几点不同。实验后,基本能达成共识:生活污水中不仅有泥沙,还存在油污等其他杂质。接下来,要求学生用想到两种处理污水的方法:沉淀和过滤法对污水进行净化。在六(1)班试教时,由于污水提前准备,等沉淀实验开始,污水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相对比较干净,与过滤后的水质没多大区别。所以在上公开课时,我事先将污水搅浑浊再分配给学生进行实验。过滤实验,在试教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教科书上要求学生用废旧的可乐瓶做容器,用细沙子做过滤材料。由于细沙中存在着一定的脏物,刚开始滴出来的水比较浑浊,颜色也比较浓。针对这种情况,在第二次上课时,我给学生准备了一个小烧杯用于接取刚开始的污水。经过这样的设计后,实验的效果比较令人满意,学生得出的结论也比较完善。

在讨论污染源这个环节中,有个细节存在着一些瑕疵。在幻灯片设计当中,我事先将想到的污染源做进幻灯片中,学生回答一个,我就展示一个,结果课堂上,学生回答出了其他的答案。对于这点,我觉得还是板书比较合适,毕竟,有时学生的想法是非常活跃的,他们得出的答案可能出乎我们意料之外。

最后在污水的处理这个教学内容上,我让学生自行阅读污水处理系统示意图。之后给学生补充加细菌群的生物处理方法和加氯的化学处理方法。学生取得印象也不是很深刻。由于种种原因,组织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这个活动不能落实,这也是这节课比较遗憾的地方。

这节课中,还存在着几点不足之处:教学语言不够精炼,教学过渡语设计得也不是很完美,这些缺点有待于日后改善。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教学反思

在关注了日常生活用水,污水和污水处理这些问题之后,本课希望学生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家乡自然水域的状况:是否受到污染?是什么原因造成污染?并在考察了解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无法在教学时间带着学生实地考察,只能安排学生在课外自行考察,最终的考察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但也是无奈之举,现行教育制度使我们常常无法按自己的美好设想实施。因为考察时没有教师的亲自带领和指导,因此考察之前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将此课分为两教时教学,第一教学指导如何考察,要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制定考察计划,如何填写考察报告;第二教时进行汇报交流,补充相关图片录像进行介绍。在第一课时指导环节,尤其要强调安全事项,建议同学结伴而行,建议在父母陪同下一起考察。安全问题要时刻提醒学生,以免发生意外。同时建议学生取水样进行对比观察,可以拿到学校借用实验室的显微镜进行观察,取水样时也要注意安全,要有技巧。根据调查访问情况,完成作业本中的调查记录.说实话,任务布置完之后,自己心里也没底,不知道有多少学生能在课外按教师要求进行认真细致地考察活动,非常担心这课外的考察活动会流于形式,会限于纸上谈兵。同时也希望一个班中能有1/3学生认真进行考察,那么下一节课的汇报交流就能正常开展了。事实上,学生们给了我一个惊喜,每个班大部分学生均进行了考察活动,其中约有1/2学生的考察活动开展地较为认真,所记录的考察报告也非常详细完整,因此提出的建议也更有针对性,说明学生是认真思考过的,说明这次课外考察活动还是富有成效的。

通过此次实地走访考察活动,学生对家长水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将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科学课,应该多走出课堂,多到大自然大社会的课堂中进行教学!可惜,限于现行教育体制和制度,很多想法还不可行不敢行……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教学反思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环境和我们》单元中最后一课的内容。本课的“科学概念”是:.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过程与方法”是:通过阅读加深对有关环境问题的理解做污水净化实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加深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这一课内容分三个部分。分别用文字和图片介绍一个个环境问题。第一部分:大气污染问题;第二部分:白色污染;第三部分: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我觉得这一课的重点是通过大量的事实(图片、文字、视频资料)拓宽学生对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了解,更好地理解环境与我们的关系。通过这三个突出的环境问题,按照现状--原因--对策的结构来阐述。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巨大影响。同时,通过每一个环境问题的相应对策,使学生看到希望,从而乐观、积极地对待当今世界复杂的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所以课前教师的资料准备比较重要。为了不让科学课上得像品社课,我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准备:

第一部分:大气污染问题。空气污染的种类:

1.汽车尾气---光化学烟雾污染; 2.烟尘等可吸入颗粒物; 3.臭氧层破坏(氟里昂); 4.温室效应(二氧化碳); 5.酸雨(空气中二氧化硫过多)。第二部分:白色污染; 除了刚我们看到的“白色垃圾”对我们的“视觉污染”之外,它对我们更存在“潜在危害”。“潜在危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体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导致动物死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其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且长时间难以降解。

塑料从发明至今已经100年多了。在塑料百年“诞辰”纪念的时候,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第三部分: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我首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物种灭绝:物种灭绝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使生物物种从世界上逐渐消失的现象。生物物种与其他任何事物一样,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到灭亡的过程。在自然状态下,一种物种消亡了,新的物种又产生发展了,从而使地球上保持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但是,由于人为的干预,物种消失的速度会大大加快。物种灭绝是生物基因库的巨大损失,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防止物种灭绝已成为全球性的紧迫任务。然后在出示一些珍稀的动植物图片……。

实验二小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全 篇2

一、实验名称:杠杆实验

实验目的:知道杠杆有三个点,收集并认识杠杆省力和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在实验中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实验材料:杠杆尺

钩码

实验步骤:组装杠杆尺实验装置,调整平衡。

自主确定两端钩码的位置和数量。

在杠杆尺两端相应位置挂钩码,使杠杆尺平衡。

观察用力点和阻力点与支点的位置关系。

总结规律:

注意事项:每次在杠杆尺两端挂钩码时每端只选一个点挂钩码,便于比较。

二、实验名称:轮轴的秘密 实验目的:

掌握轮轴的构造,明白轮越大越省力。

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研究简单机械的兴趣。实验材料:轮轴、细线、钩码 实验步骤:

把一定数据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也挂上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通过反复比较轮上钩码和轴上钩码的数量进行分析。注意事项:

在轮和轴上穿线的方向正好使线落在轮和轴的槽里。

三、实验名称:定滑轮和动滑轮 实验目的:

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实验步骤:

(1)用铁架台做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的两端的钩码数相同,同此可以说明定滑轮不能省力。改变用力方向

(2)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用测力计或橡皮筋),动滑轮下挂重物,可以说明动滑轮省力不改变用力方向。实验材料:滑轮、铁架台、一根绳子

注意事项:在使用动滑轮时提起物体的重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称量范围的二倍。

四、实验名称:滑轮组 实验目标:

1、能够利用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滑轮组,2、通过实验数据的比较,知道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3、通过探究实验知道滑轮组中动滑轮越多越省力。实验材料:铁架台、滑轮、长线、钩码、测力计

实验步骤:

1、小组合作组装滑轮组,测试一个钩码的重力,测试用滑轮组提起这个钩码用的力。

2、多次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上面的实验。

3、分析获得的数据并总结规律。注意事项:

1、注意在动滑轮上穿线的方法和定滑轮固定线的方法。

五、实验名称:斜面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获得数据说明斜面能省力,不同斜面省力程度不同。

实验步骤:

1、建造一个斜面,然后把不同物体分别提升和利用斜面提升,记录用力情况。

2、分析实验数据,认识斜面作用。

3、在不同坡度的斜面上提升同一重物,并记录数据

4、分析数据总结斜面省力的规律。

注意事项:在斜面上提升物体用力要均匀。、六、实验名称:抵抗弯曲 实验目的:

要求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合理结论。用简单实验说明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的。

实验材料: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

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

铁垫圈、尺子 实验步骤:

两个实验都要控制垫起纸板的高度不变,“弯曲了”的标准不变,纸板悬空部分的距离不变,放垫圈的位置不变。所不同的是第一个实验是改变纸板宽度而厚度不变,第二个实验是改变纸板厚度而宽度不变。

注意事项:纸梁架空的距离不变,放垫圈的位置不变。

七、实验名称:拱形的力量 实验要求:

掌握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实验材料:纸、铁垫圈 实验步骤:

(1)做一个纸拱放在桌上测试它能承受多少个垫圈的压力,这样的拱受一点点压力就伸展开了。

(2)用书抵住拱脚。学生继续测试研究,会知道这样的拱能承受比较大的压力,而且观察到随着压力的增大,拱开始慢慢变形。(3)看它是怎样变形的,想怎样使它不变形。在加大拱形的拱足。

注意事项:测量纸拱承受重力时,压力应由轻到重,便于观察拱形的变化。

八、实验名称:电和磁 实验目的:

让学生组装电路,回忆电流在电路中流过的路线、指南针指南北的性质。实验步骤:

(1)做一个通电线圈,方法用导线在手指上绕10圈左右,取下用胶带固定在指南针上。

(2)线圈通电看看指南针磁针是否发生偏转。实验材料:电池、导线、指南针

注意事项:电池导线不能接触时间太长,以免电池过热,耗进电量。

九、实验名称:电磁铁

实验目的:要求接通电流,断开电流做几次吸大头针的实验,是要学生感知电磁铁最重要的性质: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

实验材料:铁钉、线圈、电池 实验步骤:

(1)用导线缠绕铁芯,铁芯选用厘米以上的,注意导线两边要留有一段。(2)给缠绕后的导线能电。

注意事项:线圈尽量缠绕50圈以上,导线两端用砂纸磨光。

十、实验名称: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系吗

实验目的:明白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系,线圈圈数多磁力大,反之磁力小。

实验材料:电池、电池盒、多股绝缘胶线,大铁钉、大头针

实验步骤:

1、制作线圈圈数不一的3个电磁铁(20圈,50圈,120圈);

2、用电磁铁靠近大头针,记录吸引大头针的个数。

实验注意事项:让学生明白对比实验的变量和不变量;每个电磁铁多次靠近大头针的必要性;电磁铁通电时间不要过久。

十一、实验名称: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有关系吗

实验目的:明白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有关系,电池数量多磁力大,反之磁力小。

实验材料:电池、电池盒、多股绝缘胶线,大铁钉、大头针

实验步骤:

1、制作电池节数不一的3个电磁铁(1节,2节,4节);

2、用电磁铁靠近大头针,记录吸引大头针的个数。

实验注意事项:电池要串联(知道此与电流强度有关);电磁铁通电时间不要过久。

十二、实验名称:谁选择了它们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环境发生变化,生物的形态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同一种生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身体的形态结构也会有所不同。实验材料:热水、温度计、堆形瓶、烧瓶、小堆形瓶、水槽。

实验步骤:

(1)先择2个大小不同的烧瓶,1个与大瓶体积相近的玻璃瓶,3支温度计。(2)在3个容器内同时放入同样温度的热水。(3)用温度计测量观察哪个容器的水温降的慢。

注意事项:玻璃仪器轻拿轻放,使用热水注意安全。放水的时候要同时到入。

六年级下册

一、实验名称:使用放大镜 实验目的:

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实验材料:放大镜(不同倍数)

实验步骤:

(1)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注意事项:注意爱护放大镜

二、实验名称: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实验目的:学会使用显微镜,对比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看到洋葱表皮有什么不同,从而发现改进观察工具可以观察到更多。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表皮玻片

实验步骤:

1、安放

2、对光

3、上片

4、调焦

5、观察

注意事项:观察时使用低倍物镜,玻片放在载物台中间,正对物镜,调焦时要注意镜片和玻片的距离。

三、实验名称:加热白糖

实验目的:知道加热白糖是化学变化。

实验材料:白糖、长柄金属勺、蜡烛、火柴

实验步骤:用火柴点蜡烛,再用长柄金属勺舀少许白糖放在蜡烛火焰外焰上烤;观察并记录。

注意事项:用蜡烛火焰外焰加热;糖不要放太多。

四、实验名称: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实验目的:

了解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实验材料:米饭、淀粉、滴管、碘酒 实验步骤:

(1)用滴管滴碘酒在米饭上,观察米饭变颜色了。

(2)调制淀粉液,将淀粉和水溶解写字凉干,轻轻涂上碘酒使字迹显示出来。注意事项:严禁误食实验后的食物。

五、实验名称: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实验材料:小苏打、白醋 实验步骤:

(1)取一只玻璃杯,倒入三匙醋,然后小心地倒入一匙小苏打。观察现象。(2)将燃烧的木条伸进混合后的杯子,观察燃烧的木条会熄灭。注意事项:先到白醋后放苏打以免苏打粉溅起伤害眼睛。

六、实验名称:铁生锈了

实验目的:知道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与空气和水有关。实验材料:铁钉、盘子、菜油、实验步骤:用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人水和菜油

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完全侵漠在菜油里,还有一枚铁钉一半侵在水里。然后进入观察。注意事项:严格控制对比实验的变量。

七、实验名称: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实验目的:

根据这些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实验材料:硫酸铜溶液、铁钉、镊子 实验步骤:

出示半杯硫酸铜,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液中一会取出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注意不能用手拿铁钉,应用镊子夹住铁钉。注意事项:节约使用化学药品。

八、实验名称:影响铁生锈快慢的因素 实验目的:了解影响铁生锈快慢的因素 实验材料:培养皿3只(或试管3支)、铁钉3枚、吸水纸若干、清水200ML、盐水200ML

实验步骤:

1、同样的培养皿,其中一个空,其余两个分别放入同样多的清水和盐水的吸水纸;

2、3只培养皿分别放一枚铁钉;

3、每天观察并记录。(可以用其它实验方法)注意事项:

九、实验名称:我们来造“环形山”

实验目的:明白火山喷发与陨石撞击都会形成“环形山” 实验材料:注射器、胶管、沙子、大小不同的球

实验步骤:

1、喷水法:将注射器连接胶管并把胶管插入沙子底部,用力 将注射器中的水推出,观察现象并记录。

2、撞击法:用重球砸向沙堆,观察现象并记录。

注意事项:胶管不能埋的太死,重球砸时周围的同学注意远离沙滩。

十、实验名称:日食和月食

实验目的:明白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的结果,并知道在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实验材料: 手电筒、小皮球、乒乓球

实验步骤:

1、手电筒代表太阳光,小皮球代表地球,乒乓球代表月球;

2、乒乓球逆时针围绕小皮球运转一周,代表月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运转一周;

3、观察什么情况下看不见太阳;什么情况下太阳光照不到月球。注意事项:明白模拟实验选择的材料的必须和现实有相同点,此处改变了用玻璃球模拟月球。

十一、实验名称:模拟简单填埋垃圾实验 实验目的:知道简单填埋垃圾会污染地下水。

实验材料: 广口瓶1个、细石子、吸水纸、墨水、饮料瓶、清水

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放入淘洗干净的细石子约4—5厘米厚;

2、加入清水,使水刚好位于石子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

3、用镊子往瓶中靠瓶壁处放入几团浸过墨水的纸巾,用细石子埋住;

4、慢慢往上面喷水;

5、观察瓶子底部水的颜色和清澈度的变化。

注意事项:

1、使用玻璃制品时,小心轻放,注意安全。

2、地下水的水位不易过高。

3、填埋的“垃圾”不能碰到“地下水”。

4、喷水要慢,喷水不易过多。

十二、实验名称:污水的处理

实验目的:沉淀和过滤是污水的初步处理。实验材料: 简易过滤装置(可乐瓶和细沙制作)、生活污水一杯、自来水一杯; 实验步骤:

1、老师介绍沉淀、过滤的方法;

2、观察污水和自来水的不同;

3、生用课前准备的简易的过滤装置做净化污水的实验;

实验二小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全 篇3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第一课 我们身边的物质

执教科学六下第二单元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物质》。反思如下:

一、教材单元理解:

本单元主要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从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中,寻找化学变化的本质:产生了新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产生了哪些新物质,怎样判断产生了新物质,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寻找足够多的证据,作为判断产生了新物质的依据。

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物质的变化,学生需要认识到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思维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很重要的。学生通过学习,在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上能有所发展,在理解科学、理解科学的思想和观点、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方面能有所提高,是本单元教学所期望达到的主要日标。

二、教材本课分析: 1.教材背景目标: 第1课我们身边的物质

学生对物质的变化比较熟悉,看到的现象也比较多,许多变化发生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经验上的准备。

物体变形、水的三态变化、燃烧、生锈这些常见的现象,背后有哪些科学道理?这是我们希望学生进行探索的,因此本课的引人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

本课具有前瞻性质和铺垫性质。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观念既是科学的概念,也是哲学的概念。因此,本单元的概念具有观念层面上的意义。而这些概念的形成,并不是通过一节课的教学能够达到的,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该渗透这些观念,为学生的发展成长奠定基础。科学概念:

.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过程与方法:

.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类。.通过具体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用心

爱心

专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2.教科书说明:

本课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世界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变化,让物质发生变化。第一部分: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这部分的内容,通过举例例证的方式,让学生接受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这个观念。学生对身边的一些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容易理解,对空气、火、电和声音是否是物质,接受起来可能会有一些难度。学生对感官容易观察到的、特别是触觉可感知到的实在物体,很容易接受为物质,如空气和火。由于学生对空气进行过观察研究,知道空气确实存在、空气占据空间的知识,确认空气是物质比较容易,对火是不是物质的确定也好解决。但是学生对不能直接触摸到、观察到的东西确定为物质,接受起来会有难度。

怎样解决声音、电、光也是物质?可以从声音的产生和本质,电的产生和本质上帮助学生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没有物体振动就不产生声音,所以,声音可以看作是振动的物体,声波相当于把振动进行传递。电、光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解决。如果学生难以理解,教科书最后就直接告诉学生记住“世界是物质构成”的概念。第二部分:物质在变化

这部分的内容,也是通过举例例证的方式编排的。从生活中观察到的各种变化的现象,概括出物质都在变化。同时,发现有些物质变化较快,有些物质变化较慢。教科书希望学生通过讨论岩石、房屋、马路的变化速度,理解一切物质都在变化的观念。这个观念非常重要,它同时也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观点。

教科书当中,要求学生比较归纳两种物质的变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学生的回答可能五花八门,因此,可以从是否变成了另外的材料(物质)上进行比较,这样思考的方向会更集中,也符合教科书设计的意图。

第三部分:让物质发生变化

物质的变化是绝对的,有些是自然发生的,但更多的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造成的。这部分的内容,讲解的是人为因素可以造成物质的变化,要求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一步了解物质的不同变化,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这里可以重点对蜡烛燃烧的观察做点文章。因为燃烧的内容,在五年级教科书中删除了,只有在这个单元出现,所以对燃烧是怎么回事,可以插人到这里进行教学,这也是对教科书的补充。

三、教材教学处理:

用心

爱心

专心

1.世界由物质构成。

这部分内容教学中教师以讲解为主,辅助以举例例证的方式进行。

(1)我们的周围有哪些物质?让学生举例,例子越多越好,这样归纳的结果越有说服力。在举例的基础上,得出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物体都可以叫做物质。

(2)讨论空气、火、声音、电、光是不是物质,为什么?对声音、电、光的辨别,从它们是如何产生的进行辨别,最后确定它们都是物质。得出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物体也是物质。(3)总结:整个世界都是物质构成的。2.物质在变化。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也是从生活中的例子开始的。结合教科书的内容,要区别出两种不同的变化,一种是改变了物体的形态,实质没有改变;另一种是实质发生了改变,变成了新的东西。而且要讨论,有些物质变化的速度相当缓慢。

(1)观察把易拉罐或者饮料瓶压扁,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是不是改变了物体的材料?(2)观察水结冰和冰融化成水的图片,回忆水的这种变化是否是变成了其他物质?(3)这两种物质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的特点?(4)点燃火柴,观察火柴的燃烧,它发生了什么变化?思考火柴燃烧后变成了什么物质?(5)观察生锈的铁钉,思考铁与铁锈是否相同?(6)这两种物质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的特点?(7)岩石、房屋、马路在发生变化吗?你的依据是什么?(8)你认为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吗? 3.让物质发生变化。

这部分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符合学生认知结构和思维能力的、便于观察的、有典型意义的活动,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物质的变化。如铁丝的弯折、观察燃烧的蜡烛等。让学生在体验中、在观察中体会到物质的变化形式是多样的,变化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为的。最后总结出物质变化,两类情况:一类是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位置等但没有产生新物质,另一类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四、本课教学反思:

1.本课的教学中,学生发言积极性很高,在教学1、2环节中学生自由表达的内容、时间过长,以至到第三环节时间不足。在教学“让物质发生变化”这一教学环节时,原本让学生填写相应的报告单,由于前面时间花得太多,后面时间比较仓促,所以布置学生课后自由实验,下节课汇报交流,事实也证明这样处理是对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2.本节课,教学环节清晰,层次性强,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学生也比较守纪,整个教学过程比较流畅,师生互动性强,教学效果较好。

3.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物质变化的速度快慢是一个相对概念,教学时只有引导学生对所列的几种物质变化进行比较再确定快慢,这样比较科学。

五、我的教学特色:

1.反思从教以来:科学课改以来,也及时地参与了各种培训和其他学习。对科学课程的新理念也有所体会。自认能合格胜任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任务。

2.做学生的朋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教学双方民主平等的基础上的。在没有辈份、没有权力障碍的因素下,师生之间能以朋友的身份或以同伴的关系以诚相待,互相信任,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是难能可贵的。教学中我主动地去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培养亲和的师生情感,并以自己丰富的知识、风趣幽默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比喻和多彩的研究方法展示科学学科的魅力。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可以为学生学习知识、探索问题创造良好的时空条件和心理环境,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包袱,心理放松,则必然会活跃思维、富于想象、乐于探索,学习也就成了非常快乐的事情和为之追求的目标。3.轻松活泼、幽默有趣。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有效性能得充分以实现。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似乎没有后进生(有个别学生上课积极,就是不做作业等)。学生参与积极性高。

六、努力弥补不足:

1.在处理一些细节上还有待加强,课堂教学中还要更加紧凑,不拖沓,让科学教学课堂的学习更有效。2.语言的问题。本课中,存在教师教学言语组织不精、过多的问题。在如今“生本化”的课堂中,教师应扮演一种旁听者的角色。让学生更多的“说起来”、“动起来”,教师不随意介入学生之间的交流或评价,为此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这就要求教师的言语能言简意赅、能起到点睛的作用,避免讲的过多、言语不够简练。

3.缺少科学知识的积淀,平时不善于、不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有待今后加强。

用心

爱心

实验二小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全 篇4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第二课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课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本课教学设计就是依据科学课标而设计的。

在本课的教学中有优点也有不足,我先说一说本课的优点:

1.激发学生好奇心、以学生探究为主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科学课承担着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并要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针对这一点我在本节课的设计了两个实验,第一个实验:分离沙和豆是铺垫,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感觉到看似普通的东西,其实它也蕴涵着许多的科学知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他们会更加留心观察身边的每一样东西。

2.探究是满足儿童求知欲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在本节课让学生对白糖用蜡烛进行加热,了解白糖在加热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产生。接着学生又用实际操作来验证。通过研究讨论,他们得出了实验结果,这部分内容成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科学的乐趣,学会了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了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

我的不足:

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渴求与兴趣也很大程度来源于教师客观的评价,所以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是十分丰富多彩的。让学生在不同程度上看到自己在参与学习后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享受成功的快乐,从而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1.我觉得这节课做得就有所欠缺。我的评价语言还欠丰富,评价的层面还比较浅。

2.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也至关重要,因为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人,学习伙伴之间真诚的评价与鼓励对于他们来说是易于接受的,也可以使学生有取长补短、学习他人、认识自我的机会,这便是一种良好的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与默化。

3.在学生对实验操作进行汇报过程中存在差异时,没有及时给予更正。应共同探讨实验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规范操作,所以导致实验的不准确。

上一篇:安全发展话素质下一篇:提高高职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