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8 雨点儿第二课时

2024-07-17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8 雨点儿第二课时(共12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8 雨点儿第二课时 篇1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掌握多音字“数、长”,认识新笔画“横钩”和偏旁“三撇、穴字头、立刀旁”。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二、重难点

1、掌握多音字“数、长”,认识新笔画“横钩”和偏旁“三撇、穴字头、立刀旁”。

2、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关系。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

四、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情景导入,复习生字

1.导学:上节课我们和雨点儿做了新朋友。这节课我们再跟它一块儿学习,一块儿做游戏,我们就变成了——(好朋友)

2.现在请我们的好朋友也到教室来,好吗?注意邀请雨点儿,就要把它的名字读准。(强调儿化音)哪位小朋友愿意来邀请它呢?要用上礼貌用语!3.复习生字。

导学:雨点儿听到这么有礼貌的邀请,准备进教室啦!但是它在进教室前,想请小朋友们来认认这些生字朋友。(1)出示词语,学生齐读。

二、学习生字

(一)学习二会字

1、师:刚才我们读的词语里藏着很多我们要学的生字呢!我们快来看一看吧!你有哪些好方法记住它们?生自由讨论。(加一加、减一减、组词、造句、结构部首等)

数:(左右,反文旁,13)数数(shù)数一数 数(shù)字 彩:(左右,三撇,11)云彩 彩色 彩虹(教学新部首:三撇)空:(上下,穴字头,8)天空 半空 空气(教学新部首:穴字头)到:(左右,立刀旁,8)来到 到处 回到(教学新部首:立刀旁)方:(单一,方,4)地方 东方 方正 没:(左右,三点水,7)没有 没用 出没(mò)更:(单一,横,7)更加 更好 更(gēng)正 绿:(左右,绞丝旁,11)绿色 碧绿 桃红柳绿 出:(单一,击字框,5)出去 长出 出发 长:(单一,长,4)zhǎng 生长 成长 长大 cháng 长江 长短 长发

(二)学习四会字

问:(半包围,门字框,6)

问答 问好 问题 我每天都会像老师问好。有:(半包围,月字底,6)

没有 有用 有才 我没有新的玩具。半:(单一,点,5)半空 一半 半夜 杯子里还有一半的水。从:(左右,人字旁,4)从来 听从 力不从心

力不从心:力,力量,能力;从,依从。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我从来不吃棒棒糖。

爷爷年纪大了,想做很多事却力不从心。你:(左右,单人旁,7)

(学习新笔画:横钩)

你好 你我 你们 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

三、作业

1、抄写生字词一遍。

2、准备默写:问好 有用 一半 从来 你我2、找一句和雨有关的古诗,写下来并理解意思。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8 雨点儿第二课时 篇2

一、减少课文数量,加强课外阅读

“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编写的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课文的数量减少了。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共有20篇,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只有14篇,但是在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中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在第一单元中增加了“快乐读书吧”栏目,阅读教学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而有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给出了第一、二、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5万字、40万字、100万字的具体要求,在“教学建议”中又提出了“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实施意见。语文学习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仅靠读一本语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大力开展课外阅读。“部编本”语文教材减少课文数量、增加“和大人一起读”和“快乐读书吧”栏目,目的就是要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材,增强教师、学生、家长开展课外阅读的意识,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努力建构一个由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大语文课程体系,并通过师生共读、亲子阅读等活动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组织好“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等新栏目的教学,避免课外阅读流于形式,这在“部编本”语文教材使用中显得尤为重要。

“和大人一起读”在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共安排了八次,编排在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之中。如何开展“和大人一起读”活动?首先,要落实“和大人一起读”中“读”的内容,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兔子乖乖》《剪窗花》等儿歌、童谣、儿童诗、儿童故事,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学情,采用“1+X”的方式,用一篇带多篇,适当拓展课外阅读材料。其次,要明确“和大人一起读”中“大人”的概念,可以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老师、邻居的大哥哥大姐姐等,泛指一切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的人。再次,要把握“和大人一起读”中“一起读”的方式,可以是学生读给大人听,也可以是大人读给学生听,还可以是大人和学生共同读。建议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读教材中的内容,教给学生朗读、诵读、对读、表演读等各种“一起读”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外用教师教的方法“和大人一起读”。当然,“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也可以和课文教学进行整合。如教学课文《秋天》之后,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本单元“和大人一起读”中的阅读材料《小松鼠找花生》,体现课内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

“快乐读书吧”编排在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目的是通过此栏目学习,拉开本学期课外阅读的序幕。一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中,呈现了“和爸爸妈妈一起读故事书”“和同学们一起讲故事”“周末在书店里看图画书”“学了拼音可以读更多的书”四幅插图,很好地体现了“读书真快乐”的阅读主题。建议教师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的四幅图,交流课外读过的书,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并和学生一起讨论本学期的读书计划:读书的内容,可以是故事书,可以是图画书,也可以是课文拓展类的书,如学习课文《青蛙写诗》后引导学生读作者张秋生写的童书;图书的来源,可以是学校图书室里的书,也可以动员学生买一本书来进行图书漂流活动;读书的时间,可以每个月开展一次班级读书会,也可以和教材中的“和大人一起读”栏目进行适当整合;读书的成果,可以通过讲故事、朗读等比赛活动方式进行展示,也可以通过“读书存折”等档案记录方式进行呈现。总之,“快乐读书吧”一定要让学生真正读起书来,把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放在首位。

二、更新课文内容,关注儿童生活

翻阅“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课文目录,就会发现课文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年级上册14篇课文中,保留了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小小的船》《四季》《影子》《比尾巴》《雨点儿》《雪地里的小画家》六篇课文,把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课文《乌鸦喝水》提前到现“部编本”的一年级上册,新增加了《秋天》《江南》《青蛙写诗》《明天要远足》《大还是小》《项链》《小蜗牛》七篇课文,新选课文占全册课文的50%。

从新选课文的内容来看,“部编本”语文教材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强调的“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的要求。比如,用汉乐府《江南》替代了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古诗《静夜思》。从教材试用的情况看,《江南》一诗中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清新优美的意境,更受学生喜欢。特别是第七单元中的三篇课文都是新选课文,《明天要远足》写出了孩子们远足前一晚上睡不着觉的激动期待之情,《大还是小》写出了一个渴望长大的孩子的真实想法,《项链》写出了孩子们在沙滩上嬉戏游玩的快乐场景,它们的时代性、生活性非常强,既体现了教材选文“以生为本”的编写思想,又体现了从课文阅读向学生生活延伸的教学理念。

在教材使用和课堂教学时,建议教师把课文阅读和学生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首先,在读课文学字词中联系学生生活。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要求识字300个,其中课文中识字147个。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阅读是低年级课文教学的重要策略。识字的方法有很多,结合生活识字是重要的识字方法。如教学《秋天》一课中的生字“秋”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秋天的景色,结合高粱红了、庄稼丰收等生活场景,更加形象而有意义地识记“秋”字。

其次,在课文内容理解中联系学生生活。“部编本”语文教材很多课文后面的练习已经提示了阅读理解和学生生活有机结合的要求,如《明天要远足》的课后练习是“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和同学说一说”,《大还是小》的课后练习是“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等。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充分用好这些课后练习,在课文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交流,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改进课后练习,聚焦语文要素

与原人教版语文教材相比,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课后练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练习的要求变得更加明确,语文的实践性、语用性更强。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后面的识字、写字、朗读三项基本练习,没有具体的指导要求,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后面的练习,明确提出了具体的指导要求。如《秋天》一课,识字中除了呈现要求认读的“秋、气、了、树、叶”等10个生字外,还在生字上面提示了本课重点学习的偏旁——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写字中除了呈现要求书写的“了、子”等4个汉字外,还在“了”字的左边提示了本课重点学习的笔画———横撇;朗读中除了要求“朗读课文”外,还提示了本课朗读指导的重点———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这次“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是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方式,一条是“内容主题”线,但不像原人教版语文教材那样每个单元都有一个鲜明的人文主题,内容主题相对来说比较宽泛;另一条是“语文要素”线,就是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因素分成若干个“点”(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在各单元的课文导语或课后练习之中,并有梯度地螺旋上升。这样编写教材的最大好处是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学科性质,突显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便于一线教师把握课文教学目标,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教师在解读“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时,要从“人文主题”的思维中走出来,抓住课文后面的练习认真研究课文教学中的“语文要素”。

首先,要把握好同一篇课文在现“部编本”语文教材和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教学要求的区别。如《小小的船》一课,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课后练习的要求是“我会说:弯弯的月亮像。蓝蓝的天空像”,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中课后练习的要求是“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船(小小的船)、月儿(弯弯的月儿)”,这样的练习设计更加符合《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的目标。再如《比尾巴》一课,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中课后练习的要求是“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把你喜欢的季节画一画”,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中课后练习的要求是“你喜欢哪个季节?仿照课文说一说”,这样的练习设计更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要求。

其次,要把握好同一目标在不同课文中呈现出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要求。如朗读课文,这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原人教版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中都是千篇一律的“朗读课文”四个字,看不出教学层次的变化。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将“朗读课文”这个要求细化成三个教学层次:第1课《秋天》的课后练习要求是“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第5课《影子》的课后练习要求是“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第8课《雨点儿》的课后练习要求是“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读好停顿”“分角色朗读课文”。这些要求很好地体现了从“读准字音”到“读好停顿”再到“角色朗读”的教学梯度。

再次,要在课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课后练习,非常重视学生在课文阅读中提取信息能力的培养。如《青蛙写诗》的课后练习“说一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项链》的课后练习“说一说,大海的项链是什么”,《雪地里的小画家》的课后练习“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他们画了什么”,《乌鸦喝水》的课后练习“说一说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着水的”,从提取单个信息到提取多个信息,从提取明显的信息到提取隐含的信息,从直接提取信息解释到灵活选择信息解释,要求逐步提高。教师在课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课后练习,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根据问题在文中圈画关键词句等习惯,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简单推论的分析能力,为后续发展学生在阅读中整体感知、形成解释、作出评价、解决问题等能力打好扎实的基础。

四、美化课文插图,提升教育价值

“部编本”语文教材与原人教版语文教材相比,从原来的小开本变成了大开本,大课本、大汉字、大插图,显得特别大气优雅。“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插图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如《江南》等很多课文的插图,用的都是中国传统水墨画的风格,饱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让人耳目一新。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插图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科书编者根据课文内容精心安排并绘制的,对帮助学生学习字词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这次“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不仅增加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还增添了儿童的情趣,如《小小的船》和《四季》的课文插图中隐藏着带有笑脸的星星、荷叶等细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特别是第14课《小蜗牛》没有全文注音,和第1至13课不一样,课文中只有个别难读的字注音。为了帮助学生阅读,这篇课文采用了连环画式的插图绘制方式,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图文对照的方式进行猜字读文,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因此,在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时,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掘课文插图的教育价值。

首先,要善于运用课文插图指导学生识字阅读。如教学《小蜗牛》一课,根据本课是连环画插图的特点,可以先让学生图文对照读课文,打乱课文中四幅插图的顺序,让学生重新排列,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明白课文主要写的是小树林里春夏秋冬的四季景色;接着让学生图文对照学课文,在欣赏每一个季节的美景时,在图画的帮助下猜读不会认的字,如“蜗牛”的“蜗”、“发芽”的“芽”,“草莓”的“莓”等生字;最后图文对照用课文,借助图画,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句,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季节的景色。

其次,要善于运用课文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如教学《明天要远足》一课,除了课文中说到的“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颜色吗”和“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之外,借助课文第2幅插图(高大的椰树、金黄的沙滩、漂亮的贝壳……),引导学生看图观察,展开想象,还有哪些美景也会让你睡不着?并进行说话练习:“那地方的__,真的像__说的,那么__吗?”使学生在看图观察、语言实践、移情体验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体会主人公激动期待的心情。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部编本”语文教材有很多创新之处,只有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教科书编者的编写意图,才能用好新教材,探索新教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推进语文课程的改革。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8 雨点儿第二课时 篇3

本课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课由八个四字词语组成,左边四个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神话,右边四个展示的是现代科学成就的伟大。课后“我会认”中有9个字,“我会写”中有6个字,“运”“航”“舰”是已经会认的字,“卫”“宇”“宙”是本课要掌握的生字。这些生字让学生回忆并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去识记,较难的字“射、箭”则由教师引领,通过做动作、看图片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我会读”中的两个句子既复习了词语,又进行了“……是……,……也是……”的句型训练。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看图片、析字理、运用对比法等方法,正确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卫、运”两个生字。

2.通过联系生活、朗读识记和多次复现等,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通过交流,开始关注科学,有主动阅读中国神话故事、了解当今科技成果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讲故事、看图片、析字理等方法,能正确认识并书写本课的生字,能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让学生在课前了解四个神话故事及当代的先进的科学技术。

教学过程:

一、揭题,初读

1.师生一起板书课题,齐读。

2.请小朋友读这一课八个四字词语,碰到不认识的字请小树叶帮忙。

3.左右两组词语有什么不一样?(第一组都是古代神话故事,第二组都是当今科技成果。板书:古代神话故事,当今科技)

二、学习四个神话故事词语

1.我们先来学习四个神话故事的词语,请小朋友读准字音。出示嫦娥奔月图,组词,说一句话。

2.再齐读这四个词,这四个词里藏着好多秘密,你发现了

什么?

預设(1):都有一个神话人物名字,用“_____”画出四个神话人物名字。“嫦娥”“女娲”中“嫦娥”“娲”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女字旁),追问:为什么是女字旁?

预设(2):第三个字都是动词,用“·”圈出来。“射”怎么记?(做动作)

3.老师讲《精卫填海》的故事,思考:你最佩服精卫的什么?

你还了解哪些神话故事?

后羿能把天上的太阳射下来,小小的精卫鸟能把大海填平,嫦娥可以飞到月亮上去,女娲竟然能把天上的大窟窿补上。你觉得这些神话怎么样啊?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这组词。

4.出示“嫦娥奔月是神话故事,女娲补天也是神话故事。_____是神话故事_____也是神话故事”进行说话训练。

三、学习当今科技成果词语

1.这些神话故事寄托了古人对自然的无限向往,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上天入海的愿望实现了。出示“神舟九号”是载人宇宙飞船图片,小朋友这是什么?

介绍神舟九号是载人宇宙飞船。“载”是多音字,出示组词让学生读,“载”跟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字长得特像?

2.人类自从有了运载火箭后,就可以向太空发射人造卫星,你了解有哪些方面的人造卫星?(讨论)出示“_____是人造卫星,____也是人造卫星”进行说话训练。

四、“卫、运”生字教学

1.“我会写”中“卫”字,小朋友发现了什么?(横折钩的“钩”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范写,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2.“运”字,小朋友发现了什么?先写“云”,范写(走之儿由三笔组成,横折折撇重点跟写)。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8 雨点儿第二课时 篇4

1.认识

“彩、半”等10个生字和三撇、穴宝盖、立刀旁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会写“问、有”等5个字和横钩1个笔画。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难点

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会写“有”“从”。

1.识字写字。

识字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多种形式认读,反复巩固。

2.阅读理解。

有效利用课件和课本上精美的插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把小雨点、大雨点乐于奉献的精神读出来。

3.表达运用。

启发学生在文本带给的想象空间里,说一说花花草草对雨点的告白,鼓励学生大胆勇敢的想象,敢想并且敢说,激发学生进行口语的表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角色,明白雨点儿滋润了万物。

教学准备

1.准备生字卡片。

2.图片资料。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1.认识

“彩、半”等10个生字和三撇、穴宝盖、立刀旁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会写“问、有”等5个字和横钩1个笔画。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歌曲导入。

1.播放歌曲,欣赏《小雨沙沙沙》:同学们,教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会唱的同学请跟着唱。

2.导入课题:同学们,听了这首歌曲,你们想到了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8课《雨点儿》。

板书课题:雨点儿

现在请大家一起读题目!

指导读好儿化音,同时读出雨点儿的可爱。

课前我提前准备好歌曲《小雨沙沙沙》,这首歌很多孩子会唱,伴随着优美的旋律,欣赏着优美的动画,孩子们的激情一下子上来了,精气神也提上来了,很快就参与到课堂中来。

二、识字教学。

1.初读课文,圈出生字。

2.检查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绿

(1)指名认读生字,开火车,引导学生个别读。

(2)交流识字的方法:

每个生字都有自己的特点,谁来说说自己是怎么一下子记住那么多生字宝宝的?

学生汇报,指名说说。

预设:熟字加偏旁:万——方

工——空

熟字换偏旁:菜——彩

闪——问

熟字换部件:穿——空

熟字(加一加):

数:米+女+攵(字音:数不清,数学);点(四点底)、落(草字头)、答(竹字头)

(3)认读词语

同学们可真厉害,都是识字的小英雄,现在我们把这些生字放到词语中,再来读读看。

数不清

云彩

半空

问答

到来

地方

没有

更红

绿色

长大

指名认读生字,开火车,引导学生个别读。

识字环节遵循低年级孩子的特点以及需求,要多下功夫,反复认读,当然,读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如:开火车读,同桌比赛读,领读等多种形式。另外,我善于引导学生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发现多种识字方法,并会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三、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问”字,看看这个字是由几笔写成的?和“间”做比较,想想有什么不同?

指名回答。

2.“有”字右下方是“月”字,“月”字的第一笔变成了“竖”,“在”字比“左”字多一笔竖,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3.“半”字与“羊”字很像,但区别很大,书写时一定不要写成了别字。请学生仔细观察每一笔的占格位置。学生边观察边书写。

4.“从”字由两个“人”组成,第一个“人”字的“捺”变成了“、”。

5.“你”字是左右结构,左右两边上下平齐。

6.练习书写,展示评价。

书写前先指导学生进行对比观察,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发现形近字的区别,强调了书写时的易错地方,结构特点,再学习写字。练习书写先学会观察、分析字的间架结构以及它的笔画笔顺,可以帮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的教学重点仍然要放在“听、说、读、写”这个训练点上,这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四、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的生字宝宝,大家是不是非常高兴呢?现在就让我们把这些生字宝宝送回课文吧!教师先把课文读一遍,大家认真听,听听教师是怎么读课文的,还要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由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笔圈上,借助拼音帮忙,还可以查字典解决。

3.汇报交流。

读了课文,你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吗?(板书:大雨点儿小雨点儿)

初读环节的设计是在识字环节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前面识字的基础上,自由读课文,一是做到生字回文;二是对课文内容做到整体感知。

五、布置作业。

和家长一起做本课的生字卡片,和同学互相检查识字情况。

第2课时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一、复习生字、生词。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那么多字宝宝,不知道今天大家是否还认得它们?

绿

数不清

云彩

半空

问答

到来

地方

没有

更红

绿色

开出

长大

2.指名读,再指名领读。

通过读字词,教师知道现在大家都已经读得很棒了,扫除了字词的障碍,相信同学们学习课文会更加顺利!

通过多种形式让生字多次复现,渗透识字知识和识字方法。本环节的设计既是对上一课时的复习,又是对第二课时的引领,承上启下,必不可少。

二、朗读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1)同学们,读了第1自然段,谁能说说雨点多吗?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

“数不清”就是很多的意思,多的无法计算。大家想一想,除了雨点儿“数不清”,你见过什么东西也是数不清的?你能用“数不清”说句话吗?

数不清的()

数不清的()

数不清的()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飘落”什么意思?你知道还有什么东西从空中落下来也可以用上“飘落”这个词?

预设:树叶、雪花、羽毛可以用上“飘落”。因为这些东西很轻,从空中飘落下来,都是慢慢地。

(3)指导朗读。

谁来试着读一读?要注意读出雨点儿很多,而且落的速度慢。

还有谁想再来读一读?

2.学习第2~4自然段。

(1)大家快看!大雨点和小雨点见面了,它们聊起了天!(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2)半空中,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见面了,听!它们在聊什么呢?

请大家自由读2~4自然段。

1.大雨点儿问了小雨点儿什么问题呀?

2.小雨点儿是怎么回答的?

3.大雨点儿想到哪里去?

(3)创设情境,感悟朗读。

认识对话: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之间的一问一答就是对话。

练读对话:出示3组对话,同桌合作朗读(想想如果你是大(小)雨点儿,你会怎么读呢?)

抽生朗读,情境感悟:假如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离得远(或着急离开),它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

师生分角色朗读:男生(大雨点儿),女生(小雨点儿),教师(讲故事的人)。

3.学习第5自然段。

(1)小雨点儿要去哪里?大雨点儿要去哪里?它们要去的是什么样的地方?

(2)看,小雨点儿和别的雨点儿们一起飘落到有花有草的地方,谁来猜猜那里有了怎样的变化?

指名回答。

大雨点儿也果真和伙伴们一起飘落到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了。不久,那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指名读。

(3)是不是真的是这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课件出示花草满地的图片)

同学们,看:大雨过后,彩虹出来了,有花有草的地方,花儿更红了,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在这美丽的大自然中,溪水流得更快了,鸟儿叫得更欢了,它们都表达着自己无比高兴、愉快的心情。

谁愿意美美地朗读第5自然段?

他读得怎样?指名评价,比赛读。

(4)为什么花更红了,草更绿了?为什么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会有红的花和绿的草?这一切都是谁的功劳?(雨点儿)

预设:虽然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去的地方不同,但他们都滋润了花草,给大地带来了变化。

(5)你喜欢雨点儿吗?让我们带着对雨点儿的喜爱之情去齐读全文。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读好角色对话。运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增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雨前雨后的情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三、拓展延伸。

如果你是小花、小草,你会对雨点儿说什么?

指名回答,畅所欲言。

拓展延伸环节,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角色,明白雨点儿滋润了万物。通过总结延伸,回顾、整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促进学生积累、表达等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四、作业布置。

续编故事:花花草草对雨点儿的告白。

整节课,我鼓励学生利用识字方法识字,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我再加以引导,带领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认读,及时进行鼓励,反复巩固,本着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一宗旨,把字词这一根基抓好。学生在长时间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识字认字的方法。

课上,我利用自己制作的课件,还有课本上精美的插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领学生自读自悟。通过一系列提问,如:为什么花更红了,草更绿了?为什么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会有红的花和绿的草?这一切都是谁的功劳?你喜欢雨点儿吗……让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他们把小雨点儿、大雨点儿乐于奉献的精神读出来。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8 雨点儿第二课时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结合注释,查阅字典,了解诗句的意思,进而读懂古诗《悯农》,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诗人在写景叙事中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用“释诗题,解诗句,悟诗境”的方法学习古诗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

总结学法延伸课外,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探究,读诗学法——激趣用法,扩展读诗”的三步过程,教给学生“释诗题,解诗句,悟诗境”的古诗阅读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教育学生尊重农民的劳动。教学重点:

1、学会8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农、当、午、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教学难点:

1、“农”、“当”的写法。

2、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稻穗图、小黑板、磁带。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向老师有一个难题,想请小朋友们帮我解决一下。你们愿意吗?(出示“一碗打倒的饭”图)学生观察。

这就是向老师遇到的难题,有个孩子每天吃饭都吃不完,而且漏得满桌子都是。我想请会讲道理的小朋友替向老师给他讲讲道理。(……这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师出示“辛苦”,教读。

你见过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粮食吗?

老师带来了一幅图,就是农民伯伯平常劳作的情景,请小朋友翻开书,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

二、观察图画。

1、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农民伯伯在锄草,他很辛苦。)

2、再次齐读“辛苦”,并贴在黑板上。

3、你怎么看出农民伯伯很辛苦?(头上的汗珠一颗颗地往下掉。)

4、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配这幅图诗——《悯农》。跟老师一起写写“农”。(师写,生书空。)

全班齐读课题。

三、学习生字。

1、初读课文,感知诗意。(1)听录音。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古诗,要听清字的读音,用右手的食指指着字,看谁最认真?如果会的同学能跟录音机一起读,也不必加以制止,追问一句:“你从哪里学会的?”提示学生:我们可以从许多地方学习知识,希望小朋友们做个有心人。

(2)过渡:由于这首诗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熟练背诵,所以直奔本课的生字。这首诗你们会背了,里面的生字你们都认识吗?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中的生字词,看谁学得又对又快。

2、认读生字。

(1)下面请你轻声读课文,用手指指着课文,圈出带红色音节的生字。

(2)引导学生回忆平时学习生字的主要方法:你们平时都用哪些方法来学习生字?(拼读音节、问同学、问家长、问老师。)

(3)小朋友们归纳得真好,那就请你赶快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吧。(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点播。)

(4)学习完生字以后,请你给同桌读一读,注意用手指指着字读。(5)抽生教读生字。

(6)这些生字娃娃又交上了新朋友,你能把它们读出来吗?(出示词语:悯农 日当午 谁知 汗滴 粒粒 辛苦。)

抽生读,齐读。

(7)在词语中你认识了生字,那么老师把生字单拿出来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如果你认识就站起来大声说出来。(当读到“午”时进行扩词,从而理解“日当午”。)

(8)现在这些生字都躲到诗里面去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抽生读课文,其他小朋友用手指着书,认真听,听他哪个字音读准了,哪个跟你不一样,等会儿请你给他指出来。

(9)齐读。

四、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刚才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同学们学得特别好,下面,请你们再读课文,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2、抽生答。(……我知道了农民伯伯很辛苦)

3、你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了农民伯伯很辛苦?自己读一读。重点指导: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

指导方法:先通过做锄草的动作体会辛苦应表现得行动缓慢,吃力,在朗读时语气应重而稍慢,基本领悟即可。

4、师泛读全诗。

5、齐读。

6、能背的同学背一背,不会背的同学可以再看看书。

五、巩固练习,指导书写。

1、捡稻穗游戏,复习生字。

(1)秋天来了,农民通过辛勤的劳动,庄稼获得了大丰收。你们看:金黄的稻穗在秋风中摇摆,好像在向人们微笑。收割后,还有一些稻穗遗留在了田地里,下面咱们一起去捡稻穗。你可以任选一颗,读出后面的生字,然后放到篮里。(师贴稻穗图,画篮子)

(2)抽生上台拾稻穗,然后反过面贴于篮子里。(3)你打算把带哪个字的稻穗送给谁?为什么?

2、指导写字。

(出示“农、当、汗、午”)

(1)你记住了哪个字?怎么记住的?(2)重点指导“当”,认识小字头,学生认真观察书上的笔顺,然后书空。

指导“农”,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一笔?

(3)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

(4)学生练习写一个字,同桌互评,然后再写一个。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8 雨点儿第二课时 篇6

第二时

教学内容:讲读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目的:图文对照理解句子意思、理解文内容。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旧

1、看(听)写词语。

2、讲讲词语的意思。

二、图文对照,理解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第一幅图,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看到什么?

2、学文。

(1)什么时间,谁和谁在干什么?(一天晚上,李晓和大勇在院子里玩。)

(2)他们发现什么情况?(他们发现天空一会儿暗,一会儿亮。)

(3)读第三句话,他们抬头一看,看到什么?(他们抬头一看,看到月亮周围有很多云彩。)

(4)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讲李晓和大勇在院子里看到月亮周围有许多云彩。)

3、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学文,思考:

(1)大勇说什么?他认为什么跑得快?

(2)李晓说什么?他认为什么跑得快?(李晓认为云彩跑得快。)

3、指导朗读。

4、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三、巩固

1、齐读文一、二自然段。

2、读文,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李晓和大勇争论什么事情?

(2)他们的观点各是什么?

四、小结: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李晓和大勇在院子里玩,看到月亮周围有很多云彩,他俩为月亮和云彩谁跑得快而争论起来。

五、作业:朗读一、二自然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8 雨点儿第二课时 篇7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写两个生字。

3、初步培养学生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学写两个生字。初步培养学生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时间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2006年10月24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小朋友们,上节课你们为校内公园出谋划策,设计了许多美景,有自然风光,有各种造型的设施,还有各式各样的儿童玩具,瞧,它们来了(出示词卡),快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二、动画欣赏,指导朗读、背诵。

1、谈话: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给小公园里设计了这么多的东西!让我们来看看自己亲手设计的公园是什么样儿的。

2、边欣赏本课的动画片,边听老师范读。

3、说一说,你觉得这个公园怎么样?(鼓励学生把话说完整、连贯)

4、谈话:是啊,多美多有趣的公园呀,绿树成荫,红花遍地,清澈的小河,弯弯的小桥,高耸的宝塔。瞧,小朋友玩得多开心呀!你能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出公园的美吗?

5、学生练读全文,边读边想象图中的美景与设施。教师巡视指导。

6、指名读,评价。齐读。

7、小朋友们读得真好,你能加上动作把公园的美和有趣表现出来吗?先自己试一试。学生练习边背诵边表演。

8、指名上台表演,评价。

9、播放轻音乐,集体边背诵边表演。

三、更换补充,自编韵文

1、小朋友,你知道公园里还有什么?

2、我们可以把这些词语和我们韵文中的词语进行替换,如:将第三行更换为吊环、碰车、山洞把它们接在韵文下面,三个一组,这样你们也就能编书了。

3、学生小组合作,替换、续写韵文。

4、集体交流小组的合作成果。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木、马)指名读。

2、词语开花。(口头组词)

3、多媒体演示生字笔顺,学生书空。

4、教师范写。(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说说注意点)。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8 雨点儿第二课时 篇8

第七课 《小精灵》

教学内容:

1、表演唱歌曲《小青蛙找家》

2、聆听《小青蛙》

3、聆听《野蜂飞舞》

4、表演《小蜻蜓》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地与音乐一起开始和结束。

2、大胆积极地参与表演,创编歌谣。

教学准备:

节奏乐器、纸工青蛙

教学过程:

一、听《小蜻蜓》歌曲随歌曲律动进教室。

1、表演小蜻蜓感受歌曲的优美进入情景。

二、导入

1、告诉学生今天有位小客人来我们这里做客,展示青蛙卡通动画形象及叫声,请学生和小青蛙问声好!(出示节奏)

XX XX │ X X │ XX XX │ X X ‖

欢迎 小青 蛙 呱 欢迎 小青 蛙 呱

按节奏念欢迎词。(加上拍手)

2、小青蛙看见朋友们那么热情它想念一首儿歌:

X X | X X | X X | X X | XX X | 跳 跳 呱 呱 跳 跳 呱 呱 跳跳 跳 XX X | XX X | XX X | 呱呱 呱 跳跳 跳 呱呱 呱

请学生模仿读歌谣。并可以边做动作边念。(注意节奏)

3、你能编一编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歌谣吗?如:“跑跑、喵喵”等。

三、学唱歌曲

1、故事导入:有几只可爱的小青蛙,贪玩迷了路,心里很着急,一路上边跳边叫着,真想快点回家去,最后他们找到家了吗?让我们一起听听小青蛙的故事。(聆听歌曲范唱1)

2、今天小青蛙想请你们帮忙,请小朋友们赶快学会这首歌唱唱一唱,你们的歌声能帮助2017.3.1 最新版

小青蛙妈妈听见,让小青蛙找到自己的家。

3、听歌曲,学生拍手。(范唱2)

4、展示歌词,学习按节奏读歌词。

5、启发学生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伴奏2)

6、模仿青蛙的动作表演,启发学生自编动作表演。(伴奏2)

四、游戏

学生分组,自由组合,一组学生围成圆圈,扮演“小青蛙的家”,另一组扮演“迷路的小青蛙”,还有的扮演回家路上的景物如小草、小桥等。音乐开始,“小青蛙”按节奏自由地做青蛙的动作,“家”的学生用节奏乐器敲节奏。唱到最后一句“小青蛙回到了家”时,“小青蛙”跳到一个学生面前,“家”的学生和“小青蛙”交换位置。音乐起,游戏又开始。

五、编创歌曲。

1、师:听到小青蛙美妙的歌声,小动物们都来了。

师:他们也想有一首自己的歌,你们能帮他们编一首这样的歌吗?

师:有一只小鸟已经飞到了老师的身边,所以我给他编了一首《小黄鸟找家》。听!(教师范唱伴奏1)

师:其他的小动物们早已来到了你们身边。请你们也给他们编一首歌吧。(伴奏2)

2、师:你们真棒!现在就你们为小动物们编歌吧。看哪个小组的小朋友们最团结、最聪明,编出的歌曲最好听。(学生分组编创,教师巡回指导)

3、各小组以各种形式表演、汇报

师:今天,我们不仅帮小青蛙找到了家,还帮助动物王国的许多小动物都编出了好听的歌。现在就让咱们唱着动听的歌,带着小动物们一起,回到咱们的班级,咱们在学校的家吧。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8 雨点儿第二课时 篇9

教学内容:

复韵母ao ou iu与声母的拼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ao ou iu三个复韵母和它们的`四声及与声母的拼读。

2。过程与方法:练习复韵母ao ou iu拼音,正确、熟练地读准每个音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学习汉语拼音能帮助识字和阅读,学习普通话,学好汉语拼音。

教学重点:

能准确拼读声母与ao ou iui组成的音节。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读准每个音节。

教学准备:

字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1。开火车读ao ou iu

2。听写复韵母ao ou iu。

3。听读练习:找出这几个老朋友。学生边听边一起找出带调韵母,师巩固。

二、音节练习。

1。“ao ou iu”很喜欢交朋友。

出示:z—ao→zao j—iu→jiu y—ou→you

l—ou→lou y—ao→yao

自由拼→指名拼→开火车拼。

2。帮它们找找朋友。

根据学生回答,师相机板书。

小组互相交流自己找到的朋友。

3。学习三拼音节。

出示三拼音节:j——i——ao——jiao

q——i——ao——qiao

4。指名拼→同桌互拼→标声调拼→选一个音节扩词说句子训练。

x——i——ao—— xiao

5。 练读儿歌《欢迎台湾小朋友》

(1)学生拼读会拼的音节,说一说。

(2)教师教读不会的音节。

(3)识记生字:小 桥 台

三、书写练习。

1。说说要注意什么?

①要靠拢;②要匀称;③写中间。

2。学生书写。

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写字、拿笔姿势要正确。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10课,学到了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

z—ao→zao j—iu→jiu

y—ou→you l—ou→lou y—ao→yao

j——i——ao——jiao

q——i——ao——qiao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8 雨点儿第二课时 篇10

许建梅

教学目标:

1、认读“秋”等10个字,会写“了”、“子”、“人”、“大”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 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兴趣和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收集秋天的实物。(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2课时

一、激趣导入,初学质疑

1.导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现在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欣赏那迷人的景色。

2.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3.你知道刚才呈现的画面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相机板书:秋天)

4.小结:是呀,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5.齐读课题。

二、合作学习,同伴互助

1.让学生认识自然段。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1)指名读第1自然段,相机指导生字读音。

了:在本课读轻声le,要读得又轻又短。

片:三拼音节,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

子:在“叶子”一词中读轻声。

(2)检查第2自然段的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人”为翘舌音,开火车读准字音。

“一会儿”为儿化音,引导学生读好儿化音。课件出示“儿子、女儿”,指名读词语,与儿化音区分开。

三、点拨互动,交流提升

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看看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1.天气凉了。

2.树叶黄。

3.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4.随堂练习

秋天的变化

天气()树叶()大雁()

4.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你能想象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吗?(轻轻地、慢慢地)那就请你把“落下来”这个词语的语速放慢,声音放轻,让一片片黄黄的小叶子轻轻地、慢慢地落下来。

5.引导学生观察大雁到底是怎样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的。

6.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吗?

7.初步感受“一”字的变调。

一(yí)片片 一(yì)群 一(yí)会儿 一(yī)字

8.小组交流:

说一说:秋天到了,你的周围有什么变化?

四、分层测试,诊断反馈

1.出示本节课要书写的四个字“了、子、人、大”。

2.学习“了”字的书写。

3.运用迁移法学习“子、人、大”的书写。

4.指导书写

5,在课文后的米字格里写4个生字

6,说话练习

秋天美吗? 你喜欢秋天吗? 为什么?

五、成果展示,拓展应用

1.想一想。

果园里,李子(黄了),苹果(红了),葡萄(紫了),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

2.画一画自己眼中的秋天。

3.展示作品。

六、总结全课

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天风儿轻,夏天百花开,秋天菊花雅,冬天梅花香,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让我们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寻找,去发现,好吗?

板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8 雨点儿第二课时 篇11

年级 一年级 课题 综合练习课我学会了吗?

上课教师 黄慧 课型 复习

教学目标 回顾整理“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所学的全部知识,并加以巩固。

教学重难点 整理“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所学的全部知识

前置自学提纲设计 整理“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所学的全部知识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1、教师:同学们请想一想,在“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中,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2、学生回忆本单元所学过的知识,不完整或遗漏的地方教师补充。

二、巩固练习

结合教科书第18页的情境图,说说自己在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都学会哪些知识。

1、会数、读、写10以内的数,0的认识。

教师:“你能从图中找出有关数数的知识吗?”(图中有什么?各有多少?)数数的时候,注意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

数完后,将结果统计在图下的统计图中。(图中没有小狗,因此小狗的只数是0只。)

2、比较数的大小

教师:“刚才我们已经数了图中各种东西的多少,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重点解决比较大小的问题。

(1) 统计图中任选两个数比较大小,每人至少写出5组。

(2) 补充练习:

5()68()50()1

个人意见

教学过程 3、基数和序数

(1)教师:“你能从图中找出几个和第几方面的知识吗?”

学生从图中任意寻找有关基数和序数的知识,对于合适的和能解释得通的教师都应予以肯定。最后引到图中的一排小花上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的两个问题,然后,要求学生提出类似的问题全班解答或同位解答。新课标第一网

(2)练习:

请第一列第五个同学站起来。请第三列的前四个同学站起来。

学生提类似的问题进行练习。

三、丰收园

1、教师:通过“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在学习的过程中,你是否积极发言了?在小组和同位合作学习的时候,你是不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在课堂上你提出过问题吗?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你认真思考了吗?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吗?

2、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回忆自己的表现,教师指导学生把相应的苹果涂上颜色。

个人意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8 雨点儿第二课时 篇12

(一)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页的例题2及“练习二十四”第3、4题。课时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重点、难点:

1.探索简单事物的组合规律= 2.理解排列和组合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复习

用数字卡片l、2能摆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学生汇报:能摆出两个不同的两位数,是12和21。

2、引出数字1和2相加和有几种结果。

讨论:如果把这两张卡片上的数字相加,和会有几种呢?学生讨论汇报。

小结:因为是求两张卡片的和,调换位置和都是3。和不会变化,得数只有一种。

3、引入新课

这种不受位置影响的方式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搭配中的另一种。板书-----搭配

(二)(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三个数的组合:5、7、9 出示教材例题2。

有3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2个求和,得数有几种?(1)要求:同桌两人互相合作,一人摆数卡,一人负责记录。比一比哪个小组得到的和最多,方法最好。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

(2)汇报自己组的方法和结果预设。

有两种组合方法:列表组合法和连线组合法。如果学生没有说出其中一种,那么老师可以说:老师这里有一种方法,你们想听一听吗?(师阐述另一种方法)你认为这种方法怎么样?(3)评议方法。

大家采用各种方法都得到了3种和。真了不起啊!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指名学生说。

2.比较“排列”与“组合”的不同。老师现在有一个疑问,摆数字卡片时用3个数字可以摆出6个两位数,求和时3个数却只能求出3种和,这是怎么回事?

小结:摆数与顺序有关,摆数交换位置,就变成另一个数了,求和与顺序无关,位置换一下求和的还是这两个数,只能算一次。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打乒乓球。

刚才同学们在数字乐园里学得很认真,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去活动乐园里走一走,看场乒乓球赛。看完乒乓球赛,老师想请同学们帮个忙。(1)想一想。

每两个人打一场比赛,那么三个人至少要打几场呢?分别是谁与谁比的?

(2)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小结:这个问题其实就是组合问题。2.搭配衣服。

运动员比赛完后,流了一身汗,为了预防感冒,要赶快换衣服。我们来搭配漂亮的衣服给他们穿,好吗?每一件衣服搭配一条裤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

搭配?怎样搭配才能不重复不遗漏?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99页,用连线的方式帮他们搭配衣服。

小结:我们只要做到有顺序地搭配,就不会重复不会遗漏: 3.回家:

比赛完了,运动员小刚要乘车回家。从图中你知道小刚要付多少钱吗?(课件出示)小刚带了很多零钱,你能帮他想想可以怎样付钱吗?(师生共同完成)

4.教材98页”做一做”第2题。

5角钱有这么多种拿法,真棒。小刚谢谢同学们 的帮忙,让小刚顺利地付钱上车了。

(四)全课总结

上一篇:倡议书作文六年级下一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候选人供职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