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作文500字 生命的精彩

2024-09-05

生命作文500字 生命的精彩(精选15篇)

生命作文500字 生命的精彩 篇1

记得小时候,我养了一条狗,我们叫它小黑,因为它全身呈黑色。它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两颗光芒四射的黑宝石,它的鼻子非常灵敏,哪怕与它相隔十万八千里有一块肉,它也能够很快地闻到味道。

有一次,妈妈叫我出去买盐,我带着小黑就出门了,小黑一路蹦蹦跳跳,我们很快就到了商店。买完盐出来时,有两个人跑过来,向我要钱,他们凶神恶煞地对我吼道:“把身上的钱交出来!”这时,我惊恐万分,说:“不给。”两人一脚把我踢在地上,准备揍我一顿。这时,小黑跑了过来,“汪汪”叫了两声,露出锋利的獠牙,咬住另一个男人的裤脚,死死不放。两个人使劲一脚把小黑踢在地上,小狗半死不活,奄奄一息,可小黑又坚持站了起来,拖住两个人,我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时,路过的行人看到后,急忙跑了过来,那两个男子一溜烟跑了。我抱起小黑,抚摸着它,说:“没事吧?”小黑点了点头,好像在说:“主人,我没事。”

生命作文500字 生命的精彩 篇2

作文是什么?叶圣陶先生说:“写作就是说话, 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 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不过不是口头说话, 而是笔头说话。”的确, 写作是儿童对生活状态的表达, 是对自身心灵的抒发, 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是对生命记忆的定格。写作, 让儿童的生活更加绚烂。

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需要作者不断思考完善, 甚至自我否定的, 就像一件工艺品, 需要在一次又一次的打磨中铸就经典。何为“二次作文”?顾名思义, “二次作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二次乃至多次的写作。是不是“二次作文”就这么简单?经过几十期班级周报作文的出版、讲评, 我认为“二次作文”不是简单的数量累加, 而有着丰富的内涵。“二次作文”是以学生的自省修改为主要手段, 通过对生活材料的选择加工、教师有效地针对训练、主题宽泛的征文等策略, 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改善写作品质, 提升写作能力的写作实践。

1.“二次作文”不是数量的机械累加, 而是写作激情的再燃烧

贺仲明教授在《中国心像——20世纪末作家文化心态考察》中说:“其实, 写作本身, 对我来说, 就是最大的最有效的消遣。我常常在感到寂寞、痛苦、空虚的时刻进行写作。……新写出来的文字, 对我是一种安慰、同情和补充。”可见, 写作需要情感的积蓄爆发, 没有情感就失去了写作的动力。巴金老人说:“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 而是我有感情, 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 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二次作文”不是对学生作文简单的否定和数量的累加, 不是对学生写作信心和生活理想的无情打击, 而应是教师对学生写作内容的斟酌, 是对学生写作热情的煽动, 从而使学生寻找到写作的情感源泉, 产生写作的动力。我也一直对自己的学生说:“当你感到快乐、痛苦、委屈、忧伤时, 能拿起笔来记录下你的心情, 你也就走进了写作的世界。”儿童写作, 从本质上说是情感的写作;“二次作文”, 是写作情感的“凤凰涅槃”。

2.“二次作文”不是作文的机械改进, 而是写作品质的再锻造

“二次作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但不能仅仅着眼于一篇作文的提高, 应该致力于学生写作品质的改善, 使学生在真正意义上走进写作的乐园, 享受到写作带来的乐趣。

写作品质的改善应关注儿童素材的原生态, 儿童素材符合学生的视觉眼光, 反映儿童本真的心态, 是发自儿童内心的呼唤;应关注儿童行文的流畅简洁, 词语使用的恰当贴切, 情感抒发的真实;更应关注儿童写作兴趣的迸发, 写作习惯的养成, 写作个性的锻造。通过“二次作文”, 学生习得写作的基本方法, 提高自己的审美欣赏能力, 最终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

正如沈从文先生说的:“写作是要有信心, 有热诚, 不计功利, 不问成败, 正义感特别强, 对人生充满悲悯博大同情, 而又能坚持到死去干的一分庄严工作。”我不奢望学生以后以写作为生, 但我憧憬学生能把写作作为一种记录生活和情感的终身爱好。这是一种习惯, 也是能力的体现。

3.“二次作文”不是方法的机械求存, 而是写作灵性的再酝酿

固然有许多有效的方法指引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但这些提高, 很大程度上是写作技巧的提高, 是有限度的。“二次作文”, 不仅仅回归到技法的指导上, 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儿童文心的养护。我们的孩子应该有与生活相通的心灵, 敏感于世间万物的美好;应该有天马行空的大脑, 畅游在奇思妙想的幻境;应该有书生诗人的气质, 喜怒于花鸟虫鱼的意境……只有抱有这样一种感性的情感, 才能触发学生对写作的喜爱。

对写作的热爱, 必须要有一颗热爱写作的敏锐心灵。因此, 学生写作灵性的培养才是最为重要的工作, 才是通向写作之巅的正道。读着丧失了灵气的作文, 就像嚼着枯枝败叶, 除了苦涩还是苦涩。我奢望通过“二次作文”, 让学生写作灵性的暴风雨来得更猛烈!

二、班级周报:开启“二次作文”的一把钥匙

如何为“二次作文”找到策略和动力呢?班级周报是我的主要平台。由于在周报上发表作文有要求, 这就把学生写作和修改的兴趣调动起来。班级周报为学生“二次作文”找到了一条通往“写作宝藏”的捷径。

就像烹制佳肴一样, 班级周报的出版主要有这么几道流程:选材写稿——互评初选——自评终选——讲评练写。每一个环节都有要求, 需要学生自主地参与, 不断地修改磨练, 提高作文的水平, 达到“二次作文”的最终“疗效”。

1. 从“每日小记”到“每周一文”, 寻求”二次作文”的契机

学生写作不缺少素材, 缺少的是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写作素材俯拾皆是, 但在孩子们的眼里, 这些事情太平常了, 不足以写成文章。为此, 我在班级里设立了一本“每日小记”, 学生每天记录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小事, 写上自己的评价, 一周下来, 就积累了众多的素材。当然, 这还不能称之为作文, 只是材料的积累和情感的积淀。如何把这些材料写成作文呢?“每周一文”是我常用的一招。我让学生在“每日小记”里选择一件最值得写作的事情, 利用周末, 写成一篇精彩的作文, 以备教师选择周报的稿件。“每日小记”解决了素材的问题, “每周一文”是对素材的再加工, 这是一道技术活, 需要学生使出浑身解数, 对众多素材作出准确判断, 进行合理筛选。为使作文能发表在周报上, 学生还需要在构思、行文上下一番工夫。到了周一, 我在批阅了学生的作文后, 公布周报的备用稿名单。

从“每日小记”到“每周一文”, 这是学生“二次作文”的一次契机。

2. 从自主评改到群体参与, 改善“二次作文”的质量

引导学生自主修改, 路在何方?尽管教师苦口婆心地教导, 学生依然无动于衷。调动学生修改的积极性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奏效的, 而是需要抓住学生的写作特点, 采取必要的方法, 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持久战”。

选择一半学生的作文作为周报的备用稿, 并不意味着这些稿件全部会刊登出来。一则是版面有限, 再则稿件质量参差不齐, 需要修改。“是否认真修改”是我选稿的重要标准之一, 哪怕稿件差点, 只要认真修改, 也可能最终录用。标准一出, 学生的修改热情高涨。每到周一早上, 学生都埋头读着自己的作文, 挑出自己的毛病。“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仅凭自己的修改是不够的, 我还采取同桌修改、找朋友修改等方法, 以优带差, 共同提高。当然, 仅仅“放羊式修改”见效是不快的, 必须给予必要的针对性反馈和引导。在接班的前几个星期, 我发现学生的标点用错的较多, 于是, 花了一节课的时间, 出示了大量例子, 给学生讲解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 在一段时间内只要求学生修改标点。通过强化训练, 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敏感性有所提高。在作文讲评课上, 我针对学生的作文, 找出了许多相似的毛病:“我字病”“套头病”“结尾病”“我想病”“跳跃病”“前后矛盾病”……学生在脑海里有了二十几种典型的毛病, 再去修改, 就有的放矢;再去写作, 就有前车之鉴。

通过几道修改的工序, 学生的作文质量明显提高。

3. 从周报讲评到针对训练, 架起“二次作文”的支点

每周五的下午, 周报出版。出版不易, 上好周报评价课更是关键。因此, 每一期周报我都认真研读, 找出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 让学生诵读, 给予点评。对于学生常见的问题, 我也及时地归纳总结, 请学生思考产生的原因, 提出该如何改正的建议。上述二十几种典型的毛病通过周报讲评一一呈现, 反复强化, 在学生头脑里形成图式概念。

“一报一练”是讲评课的关键环节, 所练的内容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通过针对性的训练, 防微杜渐, 直接生产疗效。例如, 有一阶段, 我发现很多学生的文章行文还算流畅, 但总觉得不够灵活, 原来是文章缺少场景描写, 导致没有画面感, 读上去非常生硬。于是, 连续好几期周报, 针对问题, 我让学生讲述作文里事情的细节, 抓住动作、语言、神态等进行再次写作, 然后前后对比, 反复体会场景描写的妙处。

周报讲评, 培养了学生对写作的敏感力, 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不是简单的二次再写, 而是学生作文的“对症下药”。

4. 从自由写作到主题征文, 拓展“二次作文”的边界

自由表达是我非常提倡的写作方式, 学生行文不受任何约束, 思维自由驰骋, 所写的事情都来自于生活, 学生爱读。自由写作放飞了学生的心灵, 养护了学生的文心。但是, “考试作文”同样是摆在学生面前的一道坎。为此, 我也非常重视命题作文的写作。常见的命题写作训练方式是, 我给学生出固定的主题, 学生根据主题, 调动生活体验。在写作中, 对于没达到要求的作文, 往往是发还重写, 同时给予指导, 力求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通过“二次写作”, 做到一个话题人人过关, 优秀文章刊登在周报上。主题系列写作效果同样是不错的, 设定宽泛的主题, 让学生可以写多篇文章, 如以“笑声”为主题, 可以写家庭、班级、食堂、图书馆等各种场合的事情, 这样就摆脱简单的、相同内容的二次写作。通过同主题下不同事情的写作, 做到“举三反一”, 灵活有趣。每月一次的主题周报, 我取名为“特别版”。特别之处在于“应试”之需, 在于多次写作, 人人过关。

三、愿景:“二次作文”, 打造一段永不消失的记忆

1.“二次作文”, 让学生在自主修改中习得写作的才能

唐朝诗人贾岛有诗“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王安石为一“绿”字而反复推敲;曹雪芹勤于修改《红楼梦》十载, 增删五次……叶圣陶先生认为:“改”与“作”关系密切, “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者本人。将“改”的优先权还给儿童对于提高写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一次次的修改写作中, 提高的是文章的质量, 提升的是写作的水平。“二次作文”的核心之一就是自我修改, 让学生在原动力的驱使下, 不断地、持续地修改。以“周报作文”为平台, 为了使自己的作文不断地完善, 学生必须投入精力修改。在这样的修改过程中, 通过周报讲评课不断强化, 学生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 感悟到了好文章的标准, 培养了审美的能力和情趣, 促进了写作能力的提高, 这些都能伴随他们一生的成长。

生命需要表达, 写作给表达以最好的慰藉, “二次作文”使我们的表达更给力, 使生命更精彩。

2.“二次作文”, 让学生在自我革命中享受成功的价值

美国著名新闻记者诺曼·梅勒说:“我想, 最美好的尝试, 乃是在写作中生存。”在写作的过程中, 生存价值得到肯定, 这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情。“二次作文”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自我革命”, 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完善自己的作品。通过这样的写作, 儿童得到了自我价值的满足, 激发了写作的信心。

“二次作文”使孩子有了作品的意识, 有了写作的成就感。每一次写作, 对儿童来说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他们绞尽脑汁, 调动所有的情绪和智慧, 呈现在纸上的文字对孩子来说就是他们的作品, 就像作家完成了一部自己满意的著作一样。“二次作文”使得孩子有了发表的意识, 有了写作的成功感。班级周报制作背景下的“二次作文”使学生的作文有了交流的平台。为了实现发表, 学生倾尽全力地投入修改。在发表后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赏, 那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二次作文”使得孩子有生存的意识, 有写作的生命感。写作, 是人生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二次作文”使得学生在生活之中获得更大的幸福体验。

3.“二次作文”, 让学生在自由表达中重温生命的历程

“二次作文”不是简单的重复, 不是生活的负担, 它是一种追求真实与完美的自我表达。潘新和教授说:“为生命美丽而作。”教师要依从孩子的言语生命指令, 顺应他们内心潜藏着的言说欲求, 让孩子对生命表达的声音更加洪亮, 由此, 写作方能成为个体生命记忆的一部分。

“二次作文”的目标不在于学生能否成为作家, 而是补给人的精神成长必要的营养, 是人对自身言语生命的发现与认同, 是为人生寻求归属感和家园感。成长是一个个美妙的故事, 是一首首精美的诗歌, 是一篇篇精巧的童话……当某天, 学生成为耄耋老人时, 偶尔翻开儿时的作文本, 读到那有温度的文字, 那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幸福。写作是一种记忆, “二次作文”使得这种记忆更有温度。

生命作文500字 生命的精彩 篇3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千躲万藏最终还是要面对,但勇敢的试一试,硬着头皮闯过去,也就觉得just so so。

当你在逃避和面对两者之间选择时,心中的战斗也就开始了。你的对手便是一个虚幻的自己,打败他不需要功底,只需要毅力。如果你被他打败,你就会跟随他进入虚幻的世界,整天浑浑噩噩,无心生活,最终只会毁掉你的灵魂,毁掉你的前途,毁掉你的一生。但你战胜了他,你便会鼓起前进的风帆,勇敢的面对惊涛骇浪,做回真实的自我,绽放你生命的精彩。

其实,战胜困难,绽放生命之花也不过如此简单。

刘翔的12秒88不是命中注定,也不是朝夕之事,而在于勇于拼搏,只要你心中有梦,且能不顾一切地去追,你的未来将不再是梦。

圆梦的阶段,是你拼搏的时刻,只有勇攀高峰,你才活得更精彩。

看过《士兵突击》的人都知道许三多吧,一个憨厚朴实的农村小伙,一个被他父亲叫做龟儿子的胆小鬼,之所以能变成特种野战队的精英,就是他永远记着在钢七连时,高连长说过的六个字:不抛弃,不放弃。每天他在野战队,经历着魔鬼似的训练,整人似的作战演戏,心中默记着不抛弃,不放弃这六个字,最终他成了精彩的许三多。如果你也有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劲头,还何愁实现不了什么人生价值,创造不了丰功伟业呢?

只要你想做,一定能成功。

生命的精彩作文600字 篇4

在我家的菜园里,种下了几种菜种子,我用手把泥土拍的结结实实的,不留一点儿空隙,可是,这并难不倒这些勇敢的种子们,它们为了生存下来,努力拼搏,不屈向上,艰难的冒了出来。是啊,只要有勇气,就会有希望!它,顶破了坚硬的泥土,为了什么?为了存活,这些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股多么强的生命力啊,小小的种子都这样勇敢,那更何况我们人类呢?

生命,生命!一次小小的不注意;一次故意;一次侥幸……就有可能丧失一条生命:蚂蚁、小草、小花……一次在我上学的路上,发现几个调皮的男生围在一旁哈哈大笑,好奇心勾引着我,我情不自禁地看了看,原来他们在一群搬食物的蚂蚁上方浇水,一下子,几十条小小的生命就……虽然蚂蚁微不足道,但是,它毕竟也有生命啊!是多么的残忍啊,我们没有权利去剥夺别人的生命,谁都有生活的权力,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善待生命吧!

生命是精彩的作文600字 篇5

诚然,我们每个人都曾接受过他们的爱,我们市我们生命时,父母对我们的悉心照料,还是当我们犯错时,老师们的耐心教导,都能体现出他们对我们的爱。爱也是双向的,我们也都曾经在爱心捐款箱前依然将自己的零用钱捐出,过马路时主动扶着老奶奶过马路,他们也会因为我们的爱倍感温暖。

因为有爱,才让我们的生命绽放精彩——在人生的航行路上,承载着爱而稳稳地前行,幸福就像花儿一样开放。

生命因爱而黯淡。

记得前不久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在广东佛山的一条马上路,一个名叫小悦悦的小女孩正在玩耍,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突然被一辆车撞到了,但是这辆车并没有停下来,反而还踩起了油门加速逃跑了。更可恨的是,随后的18个路人因为怕麻烦,都没有伸出援助之手。我痛惜,爱的光芒到底为什么被掩藏?小悦悦一个稚嫩的生命就这样因无爱如流星般的划过!人们啊,那些麻木的路人们的生命时活着的,可是他们的生命必定因为无爱而黯淡失色。

另一位与之相反的事情发生在几年前的汶川,在救援地震受难同胞的时候,人们在一片废墟中发现了一位母亲曲着的身子,他的怀里护着她的孩子。孩子的怀里留着母亲的手机,信息栏里写了几个字:宝宝,妈妈爱你。见此情景,人们不禁热泪盈眶,细想一下,这位母亲对孩子的爱是多么的深沉啊,是这份爱守护了一个鲜活的生命。生命因爱而精彩。

让残疾孩子的生命更精彩 篇6

我校有来自楚雄州10县(市)的听力语言、智力、视力、肢体等不同类型的残疾学生300余人。由于身体的特殊性,加之寄宿在学校,缺少了许多接受外界信息的途径。除了寒暑假外,他们每年260多天的时间几乎都在学校和同学、老师一起学习和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好“三生教育”,让每一位残疾学生真正认识生命的价值、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提高生存能力,对他们的终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一、在教育教学及各项活动中,抓实抓好“三生教育”

六、七岁前,残疾孩子在家和父母一起生活,六、七岁后来到我校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思想、意识、观念、行为、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三生教育”的最佳时期。针对学生的身体、年龄及心理特征,我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三生教育”方案,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三生教育”工作,让学生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及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中了解自我、认识社会、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磨炼意志,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学习生存、生活的知识和技能,懂得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提高生存能力。具体做法是:

1. 以“感受幸福、快乐生活”为校训激励师生。让残疾孩子每天生活在温暖、和谐的大家庭中,感受生命和生活的美好。

2. 坚持抓军训。每学年的新学期开学,或聘请当地驻军部队,或武警战士担任教官,或由我校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军训活动,培养和锻炼他们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力以及挑战自身生理极限的能力。

3. 坚持抓兴趣活动课、体育课等大课间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体育锻炼,达到促进智力开发、身体康复的目的。

4. 坚持召开运动会。让学生通过参加一年一度的冬季运动会及省州级残疾人运动会,增强荣誉感,增强体魄,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

5. 坚持抓演练。每学期多次组织师生开展防震、防火灾应急演练及交通安全知识展演,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及自救、自护能力。

6. 坚持抓预防。学校医务室每天对教室、宿舍、办公室进行消毒,每天对学生进行体温测量,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传染病的发生。

7. 坚持抓讲座。每学期由校医和心理教师定期对学生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及卫生保健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知识、正确面对生理、心理变化,健康快乐地成长。

8. 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校会、班会、团(队)会、年级组会、宣传栏、黑板报、国旗下讲话等方式,教育学生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仍果皮纸屑;爱护环境,不损坏公物,不乱涂乱画,不踩踏草坪;遵守纪律,不插队;不违反交通规则,外出时走人行横道;讲文明礼貌,不说脏话粗话,不大声喧哗、追逐打闹;教育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入手,把“讲文明”渗透到学习和生活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小细节体现大文明”。把“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作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礼仪素养,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文明礼貌的和谐校园。

9. 开展“诚信教育”活动。以“诚信———做人的根本”为重点,开好主题班会,并按学校政教处要求填写好主题班会活动卡,统一上交并存档。

1 0. 开展“家庭责任感”教育。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家庭责任感教育,让他们知道,将来有了家庭要对自己的父母、配偶、子女负责,要有家庭责任感。

1 1. 开展“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通过“听、看、议”的方式了解认识毒品的危害,教育学生树立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思想和意识,创造属于自己美好的未来。

1 2. 充分挖掘社会实践活动资源。教师利用社会实践课带学生到商场、市场购买学习、生活用品的机会教学生怎样挑选货物,怎样讲价。借带领学生去书店、公园、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的机会,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尊敬长辈、孝敬老人。

1 3. 加强技能培训。利用每周二、三、五下午的第三节活动课和周六兴趣课,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技能培训内容有:理发、按摩、计算机、体育、绘画、读写训练、种植养殖。通过培训让学生掌握1~2门劳动技能,提高生存能力。

1 4. 开展“热爱祖国”、“庆六一”、“迎新年”等系列文艺、绘画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感受幸福、快乐生活。

二、在浓浓的关爱中融入“三生教育”

生命作文500字 生命的启迪 篇7

人类没有水将会怎样?生物没有水将会怎样?世界万物没有水将会怎样?对:“死亡!灭绝!”多么可怕。地球将会一片光秃秃,哦,哦!我白胖胖的,这是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因为我天天洗澡。我们在外边玩,渴了,怎么办?不用说,喝水呗。跑回家,“咕咚咕咚。”有水的生活多么美好。

可是,在遥远的南方,我国的南三省,那里的情形又是怎样?我正在翻着几张图片,我突然感到脸上一阵冰凉,哦,我流泪了。一张张生动的图片,这时,我才真正感受到我国南部的大旱。

干枯的水渠,断流后的河谷,干涸的水库,枯萎的庄稼。那位农民伯伯还在用现有的一点水浇着那几棵已经“低了头”的庄稼,她多么希望能存活一株呀。翻到这我不翻了。三个孩子手里各滩、捧着一碗带有黄泥的水他们的眼睛里饱含着泪水,透出了渴望!他们想:“如果能有一点清凉的水该多好呀。”是啊,就是一点也是清水呀。可是,大自然就是那么无情,这是它给我们人类的报复!想到这,我想起了自己以前的一些事。哈哈,现在想起来是那么可笑。

有一次,我在玩水,心里想:“玩就玩呗,反正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现在看来,我错了。我们时时刻刻在消耗着水,在浪费着水。我们不能再这样做了,因为水是不可再生的。我想,我们的确已经浪费了很多,哦,让我们给南方的小朋友留些吧,水对他们非常重要。也许,我们少浪费一滴水,就可以拯救一个生命。

生命作文500字 生命的精彩 篇8

生活中不是缺少成功,而是缺少发现成功的才智。挫折之后学会忍让便是成功,失败之后学会忍让便是成功,千金散尽甚至身败名裂。不要气馁,一切可以从头再头,成功永远在等待。做自己人生的伯乐,于纷繁世间寻觅一匹名为“忍耐”的千里马,用春天绚丽的情思构建理想的阶梯,用夏阳般火热的激情熔铸飞扬的思想,用秋叶般深邃的色泽涂抹豁达的品质,用冬雪凛冽的锋芒冲破前进路上最后的屏障。

通往成功的.道路永远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注定充满了旋涡暗礁,乱石棘刺。有时我们需要坚定不移,矢志前行,穿过乱石,穿过荆棘。当你来到鸿沟面前,如果你再往下走便是万丈深渊,这时我们便忍耐一下,别让自己跌入深渊,粉身碎骨,退一步也会柳暗花明。

简单的高中生活我们无法在快乐中度过,压抑、烦闷、枯燥,成为高中生活的主旋律。上了高中我才认识到原来考试及格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虽让人头疼,却还需忍耐,一步一步地走在寻求快乐的道路上,行在寻求真理的旅途中,尽力想方设法在忍耐的过程中寻求快乐,逆境中真的是有我们需求的快乐的。

《李小龙传奇》一时风靡全国,我们都看过这样一个片段:李小龙在香港弄出了乱子,在香港待不下去了,他的父母就送他去美国旧金山,临走时他的父亲送给他一块玉佩,玉佩上只刻有一个“忍”字,他的父亲只是希望让他独自面对事情时“忍”一下。

自己的世界需要安装坚忍之门,坚忍之门半开半掩,为的就是苦苦等待机遇来家做客,更有甚者,还邀请奋斗细心当服务员和保镖,你说谁看了不光顾一下呢?乔丹请来了奋斗站在坚忍的门上,因此迎来了机遇,于是机遇给了他“三连冠”的“大礼”;钱学森请来了淡伯名利站在坚忍的门前,等来了机遇,最终成为了“两弹元勋”;杨利伟更加勤奋,干脆把门拆了,机遇无需敲门直接进入他家,使他成为中国航天第一人;哥伦布居然等不及开船便载着“坚忍”去寻找机遇,于是他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写作让生命更精彩 篇9

如何进行写作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如下建议: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写作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 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 少写命题作文。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 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在我的写作教学中, 特别注意了以下四个方面:

一.文学辅导:让学生有一双生花的妙笔

文学辅导是写作教学的基础。

写什么?我要求学生书写自己的生活, 写生活中自己最熟悉的, 最想写的, 感触最深的, 体会最真的。通过辅导让学生明确: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在作文中, 既可以倾诉衷情、宣泄愤怒;也可以描绘人情, 形容世故。我给同学们一句寄语:给自己一双慧眼, 去学会观察生活;给自己一双巧手, 去学会描绘生活;给自己一颗良知, 去积极回报生活。要在作文中成长, 在成长中作文。

怎么写?结合同学们的实际, 我制定了三字方针:小, 细, 深。要从小事开始写, 把大的内容用小事来体现, 也包括从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挖掘出写作的灵感;写作时要注意细节描写, 特别是那些让自己感动的细节必须重点突出;写作主题要深刻, 既要表达自己真挚的情感, 又要让读者读后有自己的思索。

写到什么程度?突出四个关键词语:真诚, 真诚的反映生活, 反映自己内心的感受, 将真诚的自己 (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得等) 用真诚的文字表达出来;感动, 作文中要有丰富的情感, 感动自己方能感动他人;创造, 文章要有创造, 要有自己的个性, 在写作中要有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特别是要有自己独特的世界观;自然, 文章表达要自然, 要用心灵去感悟人生, 将自己真切的思想和情感了然于字里行间, 情动于衷而形于文。

在文学辅导方面, 我认为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消除对写作的畏惧心理, 并逐渐的有信心、有兴趣参与到写作之中。为此, 我首先让学生明确写作的目的所在。写作就是一种自由的表达!表达了一种真实, 也就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思考和一种本真的生活状态。也就是说, 写作就是把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得等用文字形式表述出来。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 而不是用别人的眼睛看。比如在母亲节到来的时候, 我安排学生每人给自己的母亲写一封信, 表达出自己的真挚情感, 每一位学生都写得很认真, 写出了不少感人的优秀作品。写完后, 我要求学生把这封信在母亲节这天亲手交给母亲, 并细细观察母亲看这封信的表情, 并记录下来。第二天, 我们又写了第二篇文章:《母亲看了我的信》。两篇文章都写得非常出色, 所有学生都写出了自己真诚的话。我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的写作!

二.文学活动:让学生有一颗敏感的心灵

一是通过文学活动让学生获取个性化的体验。如果说文学辅导培育学生的文学梦想, 唤醒他们的创作激情, 那么文学活动则让学生走进生活, 对生活充满着敏感和体验。每年我们都组织“临淄—蒙阴”手拉手夏令营, 与沂蒙山区孟良崮中学、旧寨中学的伙伴们一起生活、共同体验;走进曲阜夏令营, 走进智者的家园, 聆听圣人的教诲;生态环境夏令营, 走遍大江南北, 了解世事风情;齐国故都采风, 了解源远流长的齐国文化。在每年度的“临淄—蒙阴”手拉手及社会实践考察夏令营中, 同学们跟沂蒙山区的伙伴们结成对子, 吃住在伙伴家中, 真正体验农村孩子特有的纯朴、热情、善良, 正如同学们自己所言:“从山里的伙伴身上, 我们找回了一些差点被我们遗忘的品德, 学到了坚忍不拔的精神, 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是善良, 什么是节俭。”从蒙阴回来后, 每年同学们都能写出15万字以上的作品。个性化的体验是孩子们收获到了很多, 对他们今后的人生之路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二是通过编辑社刊《放飞》让学生张扬个性化的自我。我们面向全校同学, 出版校刊《放飞》。我们组建校刊编辑部, 设主编一名, 责任编辑八名, 完全由他们自己负责, 比如:选稿、版式设计、校对等, 自己的栏目自己负责。在这里, 少年文学院的编辑们忙碌并快乐着, 他们在辛勤耕耘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学梦想。在担任主编期间, 我获得了许多见世面、长见识的机会, 少年文学院和《放飞》让我收获的不仅是荣誉, 还有方方面面的成长。”

三.文学写作:让学生有一个美丽的文学梦想

我在辅导少年文学院的过程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一届的院长, 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出版自己的专著, 而且要带领本届学员为文学院做出独特的贡献。为此, 我根据每届学员的不同情况作了相应的辅导。

第二届院长郑燕, 她对文学悟性很强, 热情很高, 非常执著。我就鼓励她进行长篇小说的创作, 她用日记形式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照例是过一段时间就交给我看, 我针对小说的情况, 从整体布局, 到悬念的设计以及写作手法的灵活运用均给她不断的提出新的要求。郑燕也在不断的按我的要求写作, 文章也在不断的成熟起来。为了能达到出版社编辑的要求, 我就集中利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跟她一起进行了全部的修改, 特别是第一部内容几乎又重新改写了一遍。完稿之后我们寄到了海天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马上决定出版这部作品。

唐雪卉同学爱好广泛, 舞蹈、声乐、美术等均有涉猎, 并且都取得过优异的成绩, 在学校担任班长、学生会副主席等, 大量的时间用于了管理等方面, 针对她的情况, 我进行专门的辅导, 要求她每天利用日记写一篇小短文。每篇日记我均进行点评, 让她的生活与写作融为一体, 于是, 日记成了她的习惯。后来, 她的作品屡屡在《作文报》、《语文学习报》等报刊发表, 写作也成了她的一种生活方式。2007年8月, 她在第六届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征文比赛中一举夺得唯一金奖, 并被贾平凹先生收为弟子。

关注学生个性, 展示学生文学才华, 使得一部分文学少年脱颖而出:张天、范辉、杜纪玲、边晓璇、孙晓、陈晓萌、姜琳、孙潇寅、孙汀、张逍、左阳……现在, 同学们已经正式出版了16部富有个性的文学作品, 同学们在《语文报》、《青年文学》等国家级报刊发表文章近4000篇。

四.下水写作:让学生有一个身边的学习榜样

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 只有当教师自觉的完善自己时, 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因此, 在为学生创设成功机会的同时, 我也注重对自我的更新。在教学管理之余, 学习成了我永恒的主题。我也曾经与学生进行了约定:共同学习, 共同读书, 共同写作, 看谁写出更好的文章。

我坚持着写下水作文的习惯, 只要给学生布置的作文, 要么自己提前写一篇, 读给学生听, 给他们开阔思路, 要么跟学生一起写, 大家进行比赛, 写完后一起交流。跟学生外出采风同样如此, 要求学生做到的, 我自己首先要做到, 并且把自己的作品第一时间发到我们的博客上。几年来, 我个人创作的文学作品数十篇也散见于《语文世界》、《山东教育报》、《东方散文》等报刊杂志, 个人曾经出版《谛听, 那回归的声音》、《心灵原唱》等两部诗文集。老师的引领作用, 激励着学生的成长。

让生命因文学更精彩, 我跟我的学生一路同行。

摘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必须贴近学生实际,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尽可能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提倡学生自主拟题, 少写命题作文, 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生命-以生命为题的作文500字 篇10

摘录:那么,为了让生命变得有意义、有价值,还是让我们热爱生命吧!让我们的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华,让我们为自己拥有坚强而美丽的生命而自豪。

本文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被朋友抛弃了,他独自跋涉在广袤的荒原上。冬天逼近了,寒风夹着雪花向他袭来,他已经没有一点食物了,而且他的腿受了伤,鞋子破了,脚在流血。他只能歪歪斜斜地蹒跚在布满沼泽、丘陵、小溪的荒原上,非常艰难地前行着。就在他的身体非常虚弱的时候,他遇到了一匹狼。他发现这匹病狼跟在他的身后,舔着他的血迹尾随着他。就这样,两个濒临死亡的生灵拖着垂死的躯壳在荒原上互相猎取对方。为了活着回去、为了战胜这匹令他作呕的病狼,最终在人与狼的战斗中人获得了胜利,他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最终他获救了,

让生命绽放精彩作文400字 篇11

是因为有我们友谊的羁绊,没有友谊,在学校度过的时光是多么漫长,那乏味的生活是否早已厌倦?没有友谊,在无聊时是谁陪你嬉戏?没有友谊,在漫长的人生路程中,一个生的生活会是怎样?我们为何不回首看看,错过的时光有哪些,有哪些朋友是因为无聊的小事而离开,有哪些是可以挽救的,我们沦落至今,或许还没发现友谊有多么重要。

生命为什么精彩?

除开友谊,亲情也是必不可少的。亲情是无私的,是谁在你生病时无微不至的照顾你;是谁在你哭泣是耐心的安慰你;是谁……;是谁……。是父亲,是母亲。他们辛苦的供养你,哪怕累的汗流浃背也不吭一声,亲情无私的,它和友谊一样重要。

在人生路途之中,生命像一个被羁绊的风筝。你想舍弃那些线,但却在舍弃之后发现,一切是那么无聊。在舍弃一切时,你有没有发现沿途那美好的风景?那美丽的风景。

拓展生命厚度演绎人生精彩 篇12

一、拓展学生生命厚度的要义

1. 启迪创新思维。

教育不在于告诉学生一个真理, 而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去发现真理。要拓展学生生命厚度基础是让学生充满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应该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力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地感悟, 充满灵性地探索, 以启迪思维引领学生发展。

2. 唤醒进取精神。

教育需要精神的浇灌。教育要触及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 把教育之爱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 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中, 流淌于无言的感动和人性的光辉里。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感悟生命的伟大、人性的美好, 从而在教育过程中申舒性灵, 唤醒精神, 重塑灵魂, 建构生命。

3. 开发学生潜能。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欲望渴求、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创造潜能铸造了千差万别的个性。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发现学生的潜能, 开发学生的潜能, 从而使每一个学生成为真正的人, 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

4. 震撼美好心灵。

任何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美好的愿望, 教育的使命就是呵护这种愿望, 用爱心为学生划出幸福人生的起跑线。在爱的氤氲中让每个学生敢于与教师无拘无束地交流、平等真诚地对话。通过这种真诚的心灵互动, 让学生的生命灿烂如花。

5. 升华教育情感。

教育在体验中共生, 教育要营造一种人文生态, 把教育的过程与生活情境融为一体, 通过师生心与心彼此接纳、情与情相互眷念、思与思相互碰撞、智与智相互启迪的生态建构, 让师生共同在这个教育场里互相激励, 升华情感, 使每个活生生的生命创造力得到展示, 个性得到张扬, 生命之帆得以顺利远航。

6. 塑造完美人格。

关注学生良好的品质、健康的心理、正确的态度、积极的情感、高尚的情操和高雅的志趣等。塑造学生的完善人格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教育过程中要以真情呼唤真情, 以行动引领行动, 以心灵感召心灵, 用生命激扬生命, 用人格激励人格, 让学生人格健全、和谐发展。

7. 展现生命价值。

拓展生命厚度, 生命发展是前提, 而生命价值是归宿。对学生而言, 在思维得到启迪、精神得到唤醒、潜能得到开发、心灵得到震撼、情感得到升华、人格得到塑造后, 需要释放情感, 舒展灵魂, 学会深入生活, 触摸时代与生活的脉搏, 实现从学习生活到社会生活的顺利对接, 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发挥社会价值, 让生命厚度拥有最真实的注脚。

二、拓展学生生命厚度的策略

1. 树立生命航标。

拓展生命厚度, 生命发展是前提, 要个体生命很好地发展, 必须在一开始就让他们高擎生命航标, 以人生观为核心, 延伸到学习、生活各个层面, 思考人为什么活着, 活着的最大幸福是什么, 怎样去确立生活的理想等一系列与个人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目的, 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教育教学过程中, 注重强化“合作性、自主性、体验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生命意识、人文观念等。让学生注重生命个体的良好发展。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发展人的个体性, 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独特的人存在, 有自我的生命发展要求, 并帮助学生学会自己做出选择和决定。通过这种自我选择能力的训练, 帮助学生发现早已在他身上 (内部) 存在的能够进一步挖掘和精练的潜能, 更多地发现个人发展的意义。通过擎举生命航标, 制订个人发展目标和实施方案, 理顺长远目标和阶段目标, 落实发展措施, 为拓展生命厚度引领方向。

2. 建构生命平台。

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 生命个体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氛围, 必须建立纵向贯通、横向协调的机制, 坚持教育与管理、他律与自律相结合。没有管理的教育是软弱无力的教育, 没有教育的管理是缺乏文化的管理, 强调生命发展并不排斥严格管理, 人的发展要建立在有序的管理之中, 通过制订和执行必要的规章制度, 约束不良行为, 为全体发展创设良好氛围。因此, 在理顺整体发展框架之后应创设良好的个体发展氛围, 让良好的学习环境成为学生言行的心灵法典, 使学生的行为习惯、精神状态就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为拓展学生生命厚度提供一方厚实而有序的平台。

3. 彰显生命色彩。

即使是普通的孩子, 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开展潜能成功教育, 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潜能, 人格不断完善, 便能使学生展现生命本真, 焕发生命光彩。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正视自己, 建立自信, 保持良好的心态。要通过暖心贴心的鼓励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 建立一套完整的符合学生意愿的竞争机制, 组织系列竞赛活动让各方面突出人才不断涌现, 从而进一步培植其自信。这样, 学生在有序的竞争中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位置和荣誉, 同时也烙下了一份自我奋斗的诺言, 并让学生以某项活动的成功体验重塑信心并迁移到学习生活之中, 以积极心态谋求自我更好地发展, 不断拓展生命厚度。

4. 体验生命快乐。

生命生命作文500字 篇13

记得那次,爸爸带了一直两个月大的小狗,它雪白的毛那样柔软,它清灵的双眸令我陶醉,我给它起了个响亮的名号:贝贝!一天放学回家后,我先丢下书包去和它玩耍,可是,平日里乖巧热情的贝贝,今天不知怎么了,无精打采的趴在窝里,头也不抬,我生气的走开,浑身上下无不生出一种厌恶感,心想:好一只骄傲的狗!当它开始从口中吐出大口大口的鲜血,我才明白,它得病了,它不是那样骄傲、那样虚荣,每当它吐出鲜血,我的心就像被刀割一样,留下一道道痕迹,每当它摔倒一次,就像在那一道道深深的伤疤上撒下盐。我的心口剧烈的疼痛着,我把摇摇欲坠它抱起来,紧紧地拥住它,怕我不能挽留住它,怕它不在放学时叫着和我玩耍,怕它离开我……许久,它用尽最后的力气看着我,我用微笑陪它走完最后一程……它死了。

抱着满身是血的贝贝,心中涌现出那一幕幕令人又悲又喜的往事,脸上依然挂着笑容,只是多了几颗晶莹的泪珠。

生命作文500字 生命的精彩 篇14

在垃圾桶旁边长着许许多多的枇杷树——他们都是人们丢弃垃圾时遗留下的种子成长的。它们是多么顽强啊,没有人去注意它们、关心它们,他们甚至要经常忍受人们的践踏,但他们不怕,拼命的生长。在这臭气熏天的地方努力着、拼搏着,哪怕有一点点营养都要极力去吸收。最后,经过各种艰难的考验,它们如愿以偿的活了下来。

在坚硬的路道中,顽强的生长着着一棵小树,在细雨和烈日的袭击之下,它显得那么苍老,但是你去拔它,它却纹丝不动。我想几度春秋之后它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

在路边,你总能看见一丛丛野花。它们没有温室里的花美丽,更没有牡丹那样娇艳,但我觉得它们并不逊色于其他花。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每种花也是姿态不一,各有各的美。每当百花齐放的时候,总会有一种让人流连忘返的美。

生命作文500字 生命的精彩 篇15

一、愉快的情境, 为精彩的生成提供动力源泉。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如果教师善于利用课堂的生成, 培养学生课堂的学习兴趣, 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倒数的认识”时, 我出示了以下各数:3/7、25、1、0、3/4, 提出问题:你最喜欢求哪个数的倒数?为什么?学生听到老师的问题很感兴趣, 争着回答:我最喜欢求3/4的倒数, 因为3/4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就是4/3, 3/4×4/3=1, 所以3/4的倒数是4/3;我最喜欢求1的倒数, 因为1可写成分数1/1, 分子、分母换位后还是1/1, 1的倒数就是1, 所以我喜欢求1的倒数, 我认为还可以这样想, 因为1×1=1, 所以1的倒数是1。同学们热情高涨, 我又追问:那你最不喜欢求哪个数的倒数?为什么?有个学生脱口而出:我不喜欢求0的倒数。因为0写成分数后是0/1, 要是分子分母换位后就写成1/0了, 0不能做分母, 0好像没有倒数;再说0乘以任何数只能等于0, 不会等于1, 我想0肯定没有倒数。伴随着这些充满情感因素的提问, 学生很快对老师设计的题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给学生留下了无限的自由探索及思考的余地。这种愉快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同时也分散了教学难点, 让学生享受到了思维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二、高质量的预设, 为精彩的生成提供充足的准备。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预设和生成是一对辩证的统一体, 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 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反之, 如果不重视生成, 那么预设必然是僵化的, 缺乏生命活力的。我们只有正确把握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 实现有效的动态生成。在课堂教学中, 无论老师课前预设得多么充分, 也难以预料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因此, 教师应该灵活地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 在学生真实认知点上综合把握, 应学生而动, 应情境而变, 敏锐捕捉不期而至的生成点, 才能演绎不曾预约的精彩。倘若有了这样的意识与胸襟, 我们就能够重视学生的“不同声音”、“节外生枝”、“奇思怪想”, 当学生出现这样的情况时, 我们就能够勇敢面对、正确引导, 课堂教学才能丰富多彩。

三、多元化的思维, 为精彩的生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课堂是焕发师生生命活力的开放场, 它不应受教师事先的主观设计所框定”, 更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自己独特的思维和体验。在教学实践中, 经常会遇到老师这样或那样的“一厢情愿”的事例。殊不知, 由于年龄特点、性格差异, 乃至文化积淀的不同, 往往会造成思维方式、思维习惯、思维的广度与深度的不同。换句话说, 课堂是不确定的, 学生的思维是多元的, 只有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课堂才能显得精彩纷呈。在教学中, 我努力设置悬念, 让学生时时产生神秘感、追求感、探索感、创造感。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节时, 由于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已顺利掌握, 能被3整除的数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不易被发现, 而且很容易产生负迁移。因此, 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 我先要求学生试除黑板上大小不等的数, 找出能被3整除的数。当学生试除感到困难时, 我对学生说:“老师不用计算就能知道哪些数能被3整除。”“真的吗?”学生好奇心马上来了。一个个争着起来说:“48”能、“78”能、“1934”不能、“2313”能……学生说的速度越来越快, 数也越来越大, 一边说一边在下面演算, 结果验证老师的答案完全正确。老师怎么能这么快做出判断呢?这就为学生设置了悬念, 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使学生迫切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这时, 为了满足学生流露出来的探索欲望, 借助学生探索热情, 我把握这个有利时机, 揭示学习目标: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于是, 整节课, 便在学生的自学、观察、探讨中有声有色地进行着, 学生的思维潜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

四、大胆的质疑, 为精彩的生成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真实而又开放的课堂里, “生疑”是学生获得新知的最根本的起点。有疑才有思, 有思才有悟, 有悟才有提高。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巧妙地将学生的“疑”与课前的“预设”结合起来, 现场捕捉, 生发灵感, 让学生在与文本、与教师的思维碰撞中领悟知识, 抒发情感, 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还原课堂学习的本来面目。

五、教学智慧, 为精彩生成提供方法与保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一定会遇到很多没有想到的“可能”, 同时, 以自己的教育智慧有效地推进课堂的生成。课堂中学生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错误, 提出未曾想到的问题, 都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很好的教学资源, 我们应当欢迎有价值的错误出现, 欢迎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说出不同的解题策略, 与学生一起讨论辨析, 在师生的互动中使课堂精彩生成。如发现学生出现错误, 就花时间让学生亲自参与找错、辨错、议错。通过这一动态的过程, 学生生成的知识、技能更牢固, 思辨能力也得到发展。由于这种学习是学生自发进行的, 因此经常会出现激情四射的场面, 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

上一篇:农村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下一篇:中小学教育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