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的微笑作文

2024-08-28

星星的微笑作文(精选6篇)

星星的微笑作文 篇1

繁星点缀下的夜空却为明月撑起胸膛,明月是夜晚的骄傲,而繁星却在默默的坚守。自古诗人愁系明月,却何曾感想到繁星下的夜空抹淡的孤寂与淡淡星光用微笑编织出的美丽的银河。在那闪烁的微笑中,穿透我心灵的淡雅星光是对那平凡之中做自己的勇气与力量。她用心灵的微笑,把那恬柔与温馨的真情挥洒,她用灵魂旋转,勾勒出希望的精灵。是她的付出使夜空不再荒芜,使明月不再凄凉,她释放的美丽与青春,不需要古人的情怀豪放,不在乎你我仰望对她的无视。

星星就是那么的平凡,淡淡的柔光温和的洒向你我。无论你我是否在意过,即使她这么平凡,平凡的无人在意,但她却用心微笑,用执着谱写她的无私。她的平凡并不能掩盖住她亘古而永恒的光芒。

平凡事物何止你我,然而有谁能够如同繁星在平凡之中做出不平凡的自我!用微笑来面对,用执着来拼搏。也许大海的波涛令人敬仰,然而又有谁曾在乎过大海中的水滴?也许重峦叠嶂的山峰令人敬畏,然而又有谁曾在乎过山峰中的.石头?不要因为平凡渺小而失意,平凡是伟大的始祖,没有平凡的付出,又怎会有绚丽的华空,又怎会有浩荡的海洋与巍峨的山峰。

是平凡给予的力量,我原本只想摘取一片红叶,没想到却得到了整个枫林;我原本只想收获一滴水,没想到却拥有了整片海洋。我虽平凡,但只要用心面对,从心出发,我也可以更加出色、辉煌。平凡的人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业,体现不平凡的价值。微笑着面对自我的人生,即使平凡的无人所知,但用心的付出与甜美的微笑足以体现你我的价值,在平凡的生活中默默的付出,就是不断前进的力量。给自己微笑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激励,不需要他人的铭记传颂。

点燃作文教学的“星星之火” 篇2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凡头痛于作文的学生,大多是因为无话可写而又不得不写,草草了事之下当然写不出好的作文。因为作文写得不好,得不到赏识,体验不到写作成功带来的愉悦。如此循环,学生对于写作文由开始的冷淡到厌倦直至畏惧,更谈不上对写作感兴趣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能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向着认定的目标前进。

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语文教师应从长远考虑,撇开作文教学的大框架,把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等先放一边,从作文教学的细节抓起,智慧点燃作文平原上的“星星之火”, 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起写作的信心。

第一把火——写好一句话

句子是构成作文最基本的单位。如果一个学生连一句话都写不好,那么他怎么能写好一篇作文?因此,我认为作文教学要抓好的第一个细节,就是让每个学生“写好一句话”。

批改完新学期第一篇作文,我就深感作文教学的棘手。语句不通、用词不当、标点乱用的比比皆是,审题不清、不合规范的大有人在,更不用提立意新颖、构思精巧的要求了。面对这样的现状,如何找好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切入口?一番细读比对,我发现,如果降低标准,还是可以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的,那就是在每一篇作文里都可以找到一两句写得好甚至精妙的话。

找准切入点后,我就对学生提出了“一句话”的要求:每一篇习作里必须有一句你认为写得最好的话,并用波浪线画出来。开始学生并不明白我的意图,但还是按要求去做了。第二篇习作《××的暑假》的评讲课上,我挑选了几个同学,让他们把作文里的那句最好的话抄录到黑板上,并当堂朗读。“唉!漫长的暑假呀!我刚从学校里的题海里走出来,又掉进了父母的题海里,真是刚出虎穴又进狼窝呀!”一个作文功底不错的男生这样写道。“这个暑假——让我欢喜让我忧!”一个聪明的女孩借用了周华健的歌。“1,2,3——放暑假啰!”巧用标点渲染气氛,真是个精灵!我满怀欣喜地与学生们共同赏析着这些句子,并建议大家记在自己的好词好句摘抄本上。这个时候,学生们才发现,自己写出的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也是如此精妙,丝毫不比作文选中的逊色,不仅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还能成为大家学习的“样板”!羞涩的言行里掩饰不住眼中的惊喜:我也是能写好作文的!

初尝写作成功带来的激动和快乐后,学生的写作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从第三篇习作开始,学生的作文里不断涌现精彩的一句话,两句话,更多句的话。一个刚失去父亲的女孩这样写道:“妈妈,我多想变成一扇门,关住您对爸爸的思念!”心酸和感动一齐涌上我的心头。一个压力很大的男孩这样写道:“我多想变成一只飞蛾,静静地停在妈妈的身边,妈妈,您就再也不会忍心将那千斤重的担子压在我脆弱的翅膀上。”……现在,读他们的作文,总会为他们的灵气而叫绝!

“写好一句话”,一个多么简单的要求,简单到有些高年级的语文教师甚至不愿意提出。然而,正是这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写好一句话”,也许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二把火——写一个好片断

能写好一句话,就能写好一个片段,这是我一直坚信不疑的,只不过需要我们投之以更大的热情,辅之以更多的耐心。

在“成功写好一句话”的训练初见成效后,我又“得寸进尺”地向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写一个好片断。”

在每次习作之前,我都会征求学生的意见,根据不同的写作内容选定所要写的片断内容,并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写好规定的片段内容。片段的内容五花八门,有人物肖像描写、动物外形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对话描写、场面描写等,甚至还有学生提出,写人物外貌时就抓住一个点来写,比如眼睛,比比真功夫。

在写《我的老师》时,学生们要求自己写好老师的外貌,交流后比比谁写的更像,写得最像的就是优胜者;在写《我们班来了新同学》时,学生们提出写一段心理活动,互相倾诉,观察哪些学生有同样的感受,并评为“最佳默契”组合;在写《我的同桌》时,学生们训练自己写一段人物的对话,读后还要议一议,写的是哪个人,是否符合了人物的特征……片断训练的内容几乎包含了写作练习中的所有内容,篇幅长短不一,风格也是各有千秋。

有一个学生在他的作文《我们班来了新同学》中这样写道:“星期一早晨,我刚来到教室,就看见教室的门口站着三个人,看样子像是一对夫妇和他们的女儿。我很奇怪,这三个人我可从来都没有见过呀!他们是什么人?怎么会在我们的教室门口?这个时候来,不会是转学来的吧?嗯,肯定是。我边往教室走,边留心看了一下那个女孩……”真实细腻的描写再加上作者声情并茂地朗读,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

从此,每一次的“片段大比拼”,便成了全班同学的作文大餐。在这个属于他们自己的舞台上,他们摩拳擦掌、大展身手,或朗读,或倾听,任思想的火花自由绽放。每周一节的作文课竟成了他们翘首以待的“节日”。

与其去摘抄作文选中的优美句段,不如品味自家的精彩片断,既加强了积累,又极大地鼓舞了士气。表面风平浪静的班级暗潮涌动——憋足了劲写好一个片断,也做一回头版头条!

第三把火——拟一个好题目

题目是作文的眼睛。好的题目画龙点睛,能吸引读者的眼球,使读者带着悬念读完全文,令人赏心悦目;反之则兴趣索然。翻阅学生的作文,很难发现有什么好的作文题目。特别是考试作文,学生往往根据所给大材料随便拟一个题目,有时直接以所给的话题为题,很难吸引读者。训练学生拟写作文的好题目,是我抓实作文教学细节的第三步。

在“写好一句话”、“写好一个片段”的主题训练中,学生不断体验写作成功带来的愉悦。这种精神的愉悦树立了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不断挑战自我的欲望。此时,我趁热打铁,抛出了第三个要求:拟一个好题目。

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拟定作文的题目并拟好,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一次练习的作文是这样的:“你帮助过别人吗?你遇到困难时接受过别人的帮助吗?选一件写下来。题目自拟。”在翻阅学生作文时,我发现拟定的题目空洞、广泛,没有亮点,不是《帮助》就是《帮助一个人》,要么就是《互相帮助》。评讲课上,我拿出几份作文,建议学生重新拟题。拟什么呢?学生一时想不出。于是我启发学生:帮助别人的人通常被称作“雷锋”,得到别人的帮助我们应该说“谢谢”。启发之下有学生拟出了《我当了一回“雷锋”》《谢谢你的帮助》等题目,相比之下,这些题目既能体现了文章的主旨,又具体形象、鲜活可感,令人眼前一亮。接着我又告诉学生,作文的题目可以是事件,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物品,甚至可以是一句话……后来的一次习作中,要求学生写写自己的妈妈,学生的思维不再禁锢,拟定的题目也亮了起来:《妈妈的那把木梳》、《妈妈的白发》、《一颗钮扣》……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作文教学中的细节很多,一个标点,一个比喻,一个开头或结尾,都奥妙无穷。“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从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抓起,写好一句话、一个片断,拟一个好题目,为学生搭建写作训练的平台,不断创造利于学生创作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细节训练的过程中品尝成功的喜悦,树立写作的自信,激发写作的兴趣,放飞写作的希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试想,在学生的作文里,点燃了这几把“星星之火”,何愁不成“燎原”之势?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开发区国际学校)

天上的星星作文 篇3

“奶奶,天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星星呢?”一个小女孩依偎在奶奶怀里,望着深蓝色的星空痴痴地问。夏夜的星空很美很美,群星闪耀,院子里到处都是虫儿的叫声。

“那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善良的人多,善良的人死了就会变成星星,守护着他们爱的人。”奶奶笑着抱紧了她。

小女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奶奶,奶奶。你要离开我了吗?不要我了吗?是宝宝不乖吗?”五岁的小女孩站在病床边,望着奄奄一息的奶奶,红着眼睛问。

“傻孩子,奶奶怎么会不要你呢?宝宝最乖了,”奶奶强露出一丝微笑,颤巍巍地抬起手拭去小女孩脸上的泪水,“奶奶不会离开宝宝的。”

深夜里,医院外的天空中星星依旧闪耀。

奶奶去世的那天夜晚,天气很好,天空中的星星忽闪忽闪的。小女孩搬了条小凳子,坐在平时和奶奶一起看星星、讲故事的地方。她抬着头,擦了擦被泪水模糊了的眼睛,望着星空发呆。她心想:奶奶是个善良的人,也许她变成了星星。于是,小女孩站起来,对着天空大喊:“奶奶,你在哪!”

这时,一颗最亮的星星眨了下眼,小女孩激动地叫道:“奶奶,奶奶,我找到你了!”

从此,小女孩每天晚上都会坐在星空下对着那颗最亮的星星讲自己的心事。她相信,奶奶会听到,她相信,奶奶一直陪着她。小女孩一直都很努力,因为她不想让奶奶失望。她一直很懂事,一直很乖。

一晃,小女孩初二了。一次,朋友问她认为最好的是什么,她毅然回答道:“星星!”

夜空的星星作文 篇4

星期五的夜晚,我由于不小心吃到了香粉,来到平台上漱口,我抬头望了望天空,霎时被愣住了。

今晚的夜空闪闪发亮,照得我的眼睛都快睁不开了。你们知道这些耀眼的小东西是什么吗?没错!你猜对了,这就是星星。

“一颗、两颗、三颗……”天哪!这些星星怎么也数不完。

在数星星的过程中,“看哪!我找到北极星了。”我兴奋地尖叫到。北极星挂在天空上就像一个平底锅,但是换一个看就像一只北极熊。我觉得其他的星星也能拼成一个图形,于是我就一个一个的拼了起来。

瞧,有的像一朵绽放的鲜花,正在对着我笑;有的`像一本童话书,上面还写了许多童话故事呢;还有的像一个大月亮呢;哈哈,这些小星星可调皮了,把自己伪装成月亮妈妈的样子吓唬其他小星星呢!

美丽的星星作文 篇5

“一颗,两颗,三颗......”天上的星星可真多呀!

我站在夜空中看着那一闪一闪的星星,它们像钻石一样镶嵌在夜空中。它们有的对我眨眼睛,有的和我玩捉迷藏,还的的三五成群的给我讲着动听的故事。

它们的名字也好听,有大熊座、小熊座、仙王座、狮子座......我最喜欢的是大熊座和小熊座。大熊座中最亮的七颗星就是北斗星,像一把超大的勺子,是北方天空最显眼的星星。通过这把大勺子,我们就可以找到小熊座里最亮的星星北极星。它可以在黑暗的夜间给人们指明正北方向,我们就不会迷路了。

星星的微笑作文 篇6

摘 要:孩子的作文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使好多孩子遭受挫败感,逐渐丧失对习作的兴趣。在日常作文教学中,我变革了习作的评价,变横向为纵向,变被动为主动,变“纠错”为“觅优”,变终结为生成,使评价走向多元、动态、丰富,使每个孩子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逐步形成作文时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有效提高写作能力,促进孩子的发展。

关键词:纵向 主动 “觅优” 动态

无论哪个班级,孩子的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都存在着差异,再加上学习态度、家庭背景的影响,孩子的作文能力差距之大就可想而知了。而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老师习惯于按统一的标准去评价能力不同的孩子,用打分的方法,把孩子的习作分出个三六九等,结果使许多孩子长期笼罩在挫败的阴霾之中。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孩子如果在两个月里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他的学习愿望就消失了”。可见,划等、呆板、结论性的传统作文评价只会使孩子习作的热情慢慢消退,潜质逐渐被抹杀。

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改变孩子的消极情绪,使他们能怀着轻松、期待的心情,微笑地面对习作呢?以下是我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大家分享。

一、变横向为纵向

以往的评价多以统一的标准来判定孩子习作的等第,是横向的评判,当然这有利于检测孩子习作水平是否达标,但它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差异和主观努力,长此以往,会使孩子丧失习作的兴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在平时的练笔中,我们不妨变革一下评价的标准,找到每个孩子的“出头处”,以此为基准,只要他们“长高”了,就给以鼓励,使评价由横向变为纵向。

实施纵向评价的关键是老师要对每个孩子的习作水平作细致分析和研究,对孩子习作能力的初始状态一定要做到了然于胸。批改习作时,只要孩子在原先的基础上有了进步,老师就给他高分。原先不分段的分段了;原先记叙不完整的能把事情的经过写完整了;原先写流水账的文中开始有具体的描写了……老师要毫不吝啬分数。我班有个孩子,原先作文只能写两三行,逢到习作就捧着头,咬着笔,一副痛苦状。于是我先对他进行个别指导,然后让他认真写,结果交上来的习作篇幅明显比原先长了,批改时我在他具体叙述事情的句子下面加了红圈,并给了他九十分。我清楚地看到他发到习作时如获至宝,读了一遍又一遍的激动样,以后他的习作越写越具体,习作课上的他也轻松起来。

二、变被动为主动

原先习作的评价标准都高擎在老师的手中,孩子被动地向着这个目标跳,结果有少数孩子摘到了果子,好多孩子使尽浑身解数,也够不着,只好无奈地望“果”兴叹。“教学创造着孩子的发展”,老师有责任不断创造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让孩子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因此我们在关注新课标统一要求的同时,要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给同一习作设置分层目标,引导孩子制订出习作的评价标准,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申报能及目标,老师根据孩子申报的目标来评价孩子的习作。

今年的端午前夕,班里开展了织蛋兜、包粽子、采访家人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在指导习作“咱们这样过端午”时,根据训练的要求,我制定了习作总目标和分层目标,指导孩子分层练习作文。总目标:叙述清楚、具体,语句流畅,详略得当。分目标:A组——语句通顺,错别字少,标点基本正确,段落清楚。B组——详略得当,语句流畅,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C组——选材新颖,语句生动流畅,注重细节描写。孩子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本次习作的目标。目标选好后,老师先按照习作的要求,对全体孩子进行统一的初步指导,然后,适当地对孩子进行差异指导。对于C组成员,重点指导立意选材,鼓励他们从多角度思考。B组成员侧重审题、选材等方面的指导,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A组成员,用范文引路,使他们有章可循,让他们遇到困难时提问,老师及时给予热情的鼓励与帮助。

在落实评价时,根据孩子自己申报的目标,实施不同的评价标准。不管哪个层次的孩子,只要达到自己申报的目标,老师就给予较高的分数。突破自己预定目标的则得到更多的奖励。这样,可以让每个孩子得到赞许与鼓励,以激励孩子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和飞跃,体验收获与自信。

三、变“纠错”为“觅优”

什么是激发孩子写作兴趣的“催化剂”?是老师留在孩子习作本上的一个个红圈,写在孩子习作本上的一句句鼓励的话语。所以,老师在批改孩子的习作时不要只当“啄木鸟”,找孩子习作中的缺陷,要变“纠错”为“觅优”,善于发现孩子习作中的闪光点,让“尘土”里开出花来。

我们班有个孩子,平时对待习作很不认真,但我发现在他的文章中经常会冒出一两处写得真切的句子,于是我就在这些句子下面加红圈,并写上点评:在你的习作中,老师经常可以读到从你的心理流露出来的真切感受,你有敏锐的观察和体悟的能力,你有写好作文的潜质!后来,这位同学文中的好句子愈来愈多,写作的热情高了,写作的态度也认真起来。所以,特别对于写作基础不是很好的孩子,只要有一点点闪光点,一个运用恰当的词语,一个优美生动的句子,一段较具体的描述,都要用红笔圈点出来,写好鼓励的话语,评讲时在班级里读一读,这样可以让孩子焕发信心,找回自我。

四、变终结为生成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作文教学,要求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查孩子的写作能力,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有效地提高孩子的作文能力。老师一人下结论的终结性评价,主要功能是考查孩子的写作能力,而由孩子自己、同伴、老师共同参与,过程中孩子不断修改,并多次接受评价的生成性评价,更有利于提高孩子的习作能力。

实施生成评价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让孩子成为评价的主体,使孩子学会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完成对自我的激励和超越。在上学期的活动作文“大手牵小手”作文评价过程中,我先让孩子给自己的作文写上等第,简要说明原因,然后在小组内互相评改。在分组评改时提醒孩子要从同学的作文中发现“闪光点”,汲取有用的东西,或者发现别人的不足。作文本交上来后,我再根据孩子自己的评价、组员的评价和孩子的修改,写出自己的评价。集体讲评时,我让孩子推选出自己小组里的一些优秀的作文,让大家进行评价赏析,在评价中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在评价中明白不足,以促进孩子之间的相互学习,提高鉴赏文章的能力。接着让孩子根据集体的讨论,修改自己的作文,改完后老师再次对孩子的习作实行评价,根据修改的情况给孩子加分,使孩子立马看到自己劳动的成果。

这样的评价过程孩子是在宽松的环境下的一个多次学习的过程,既提高了孩子的作文能力,也关注了孩子的情感态度,有利于孩子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激发。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这样评价教学:“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实行习作教学中评价的四个转变,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唤醒孩子对习作的兴趣,把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他们不再“谈作色变”,而是微笑着轻松面对,使孩子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有效地提高写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单中惠,朱镜人.《外国教育经典解读》

2.朱水根编著.《小学作文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

3.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

4.褚树荣主编.《教室的革命》

5.《关于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三点思考》.教学月刊

上一篇:园林绿化工程概况样本下一篇:授课教案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