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工作队伍建设

2024-09-13

公安工作队伍建设(共8篇)

公安工作队伍建设 篇1

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是公安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永恒追求。下面是关于公安队伍建设工作总结三篇。

公安队伍建设工作总结篇一

今年,全市公安机关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坚强领导下,以党的精神为指引,以率先基本实现警务现代化为核心,坚持统筹设计、系统谋划,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和“三项建设”,推动公安工作科学发展,为平安xxxx、法治xxxx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全市“三区三城”建设和“两个率先”大局创造了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xxxx公安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上级机关的充分肯定,4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综治委主任孟建柱来市局视察,高度肯定了xxxx公安的各项工作。6月初,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分批至市局参观视察,观看并听取了xxxx市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情况的汇报演示,对近年来xxxx公安抓住“三项建设”契机,立足实际,以信息化带动基础建设,以立体化防控体系推动平安建设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截至目前,已有40余家省市公安机关来我市考察学习。

(一)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面深化警务现代化建设。xxxx年是警务现代化建设的深化年,全市公安机关围绕市局制定的总纲和战略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创新举措、扎实工作,深入推进警务现代化建设。半年来,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在服务管理人本化方面,“警民恳谈社区覆盖率”、“居住证覆盖率”等5项指标达到100%;“社区民警知晓率”、“网上办事比重”等指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全年目标值。在警务运作集约化方面,全市未发生一起涉恐应急处置案事件,维稳能力有效提升;专业队破案占比达78.9%,合成侦查破案占比超过60%,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两抢案件同比下降6.7%,打防水平明显提升。在警务执法规范化方面,基本实现执法单位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和窗口单位亲民便民服务软环境建设全达标,行政案件处理结果改变和国家赔偿实现零发生,有效涉法信访投诉仅为2.1%。在警务手段科技化方面,上半年,dna、指纹等技术比中破案全省位列第一;交通、消防等智能警务作用率效果明显。在警务工作社会化方面,与16家涉及民生的单位建立信息交换机制,定期整合社会数据。xxxx公安基础数据超过63亿,并且每天以千万条的速度增加。在警队管理科学化方面,“民警违法违纪率仅为0.08‰;警营和谐度达到95%。警务现代化建设荣获“xxxx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推荐案例”,在6月份的《领导决策信息》周刊上,刊载了题为《xxxx50项指标构建全国首个警务现代化体系》的文章,高度评价了警务现代化建设为xxxx创建“平安中国”示范区作出的突出贡献。

(二)以维护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为首要任务,全力保障社会大局稳定。坚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牢牢把握维稳工作主动权。一是主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深化公调对接、交调对接工作机制,规范工作流程,加强调解员培训考核,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建立健全市局、县分局、派出所三级涉法信访投诉研判与处理工作机制,深挖研判成果,源头预防化解,涉法涉诉有效信访率同比下降4.2%。二是狠抓应急处突机制建设,维护社会平安。针对重大突发事件、敏感事件,建立联合应急指挥部及相关机制,实行指挥中心、交巡警、特警、消防、网警等多警种部门集中办公、联合指挥,加强相关硬件建设力度,制定《xxxx市公安局联合指挥部工作规范(暂行)》等规范性文件,保障联合指挥规范顺畅运作。自联合指挥部启动以来,先后成功处置了 “6.11”爆炸事故、新区商铺甲烷气体泄露等重大突发事件,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三)以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抓手,全面推进平安xxxx建设。切实发挥平安建设主力军作用,针对社会治安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确保全市治安秩序持续平稳。一是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深化“六张网”建设。全市社会面每天保持1.1万民警和警务辅助人员开展常态化巡逻,构筑情报主导、警种协同、区域联动的全天候路面巡防网络;道路监控智能抓拍及电子警察系统基本覆盖城市所有主干道、交叉路口和县际以上卡口,实现重点车辆自动报警、车辆轨迹自动生成、车辆动态积分预警;全市布有视频监控探头30万个,构建严密的空中防线。上半年,市区通过扁平化指挥、快速合围共现行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00名,同比上升133%。其中“两抢”嫌疑人43名,同比上升53.6%,全市违法犯罪警情稳中有降,社会治安继续保持平稳可控。二是着力提升打击犯罪能力水平。不断完善情报研判、合成侦查、积分预警等机制,大力加强刑事科学技术发展,增强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上半年,共破获刑事案件8700余起,先后破获常熟“2.3”特大杀人案等一批大要案件。始终将打击矛头对准黑恶势力犯罪、电信诈骗犯罪等切实关乎民生的犯罪活动,有效提升群众安全感,摧毁涉黑恶势力团伙116个,抓获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619人;公安部专门在xxxx挂牌成立“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实战培训基地”,并开设“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指挥员培训班”。三是切实加强治安突出问题整治。坚持突出问题整治和基础工作长效机制建设同步推进,强化场所行业阵地管控,重点加强对民用爆炸品和剧毒化学品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依托“打四黑除四害”信息共享平台,深入推进治爆缉枪、“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全力打击黄赌毒假等影响社会治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半年,全市共检查重点地区重点场所3万余家次,破获各类案件260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人员5800余人。四是强化公共安全监管。全力整治“三超一疲劳”、闯红灯、酒驾、毒驾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依托渣土车动态安全监管平台,为4700余辆渣土车安装gps动态监管终端,将全市90%渣土车纳入平台监管,渣土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数、死亡人数持续下降。进一步做实基层消防安全“网格化”监督管理,开展区域性、行业性火灾隐患集中整治,对 “九小”场所、“三合一”场所等重点地区实行消防安全综合治理。上半年,全市火灾万人死亡率仅为0.013%。

(四)以加强科技信息化建设应用为引擎,着力提升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积极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切实加大科技信息化的建设应用力度,进一步解放警力,提高警务效能。一是加强平台载体建设应用。深化派出所警务工作平台建设,拓展“建筑工地”管理、“消防九小场所”管理等模块的开发应用;推进市、县两级情报小平台与市级情报平台对接,实现互联互通、一体应用;依托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和空间数据挖掘功能,建设人案关联分析工具,实现“由人到案、人案关联”;建成智能指挥调度平台,将接处警、警车gps定位、视频监控等系统集成到一个界面,对接各类情报数据,主导实战警务。二是加强基础信息采集应用。依托“新xxxx人社会信息采集平台”,完善流动人口信息社会化采集机制,提升信息采集质量,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上半年年,流动人口登记率超过95%;累计发放居住证840万份,社会应用拓展至8家政府职能部门的13项均等化社会公共服务,依据流动人口信息,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五)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为基础,着力提升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始终把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公安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围绕公正廉洁执法,综合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和改进公安执法工作。一是强化执法过程控制。结合警务流程再造,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 “执法源头整治”专项活动,排查整改处警执勤、行政管理、重点执法环节三个方面九类突出问题,制定出台《xxxx市公安局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规定》,进一步规范重大警务决策程序;开展行政权力库更新维护工作,实现行政权力全部网上公开、分类规范、流程规范;深化执法告知服务,提高执法告知服务系统的使用率、参与度,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二是强化执法制度建设。严格按照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健全完善侦查人员和鉴定人出庭制度、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等一系列配套制度,严明执法裁量要求和裁量标准;制定完善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强化责任落实,倒逼规范执法;进一步落实和推进轻微刑事案件侦查阶段刑事和解制度,截至目前,全市办理刑事和解案件近400起,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三是强化执法监督管理。全面推广应用全市二级电子数据证据库以及电子证据系统、电子笔录系统、电子卷宗系统、律师会见系统等“一库四系统”,落实执法信息网上流转、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组织开展“飞行临检”等行动,排查整治影响执法质量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加快推进网上督察系统建设,实现对执法执勤的全程督察,提升执法监督效能。

(六)以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为目标,着力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充分履行公安机关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社会管理,以警务创新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服务管理水平。一是不断深化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坚持做好“警民恳谈日”活动,依据群众需求确定恳谈主题,加强警民沟通联系。今年以来,已开展警民恳谈活动10481场,征求群众意见建议2096条,解决答复1975条,解决率达94.2%。积极推进xxxx公安政府微博服务厅和政务微博管家项目建设,提升对全市460余个警务微博的管理水平,及时发布信息、互动沟通,上半年,“xxxx公安”新浪微博连续两个月进入全国政务微博前五十强。二是不断创新服务管理举措。创新行政服务管理。推动xxxx公安“网上办事大厅”四期建设,118项行政许可、审批、管理服务事项全部上线运行,群众足不出户办事比例达83%。今年以来,群众通过“网上办事大厅”申报、办结事项共计70万余件,群众满意率均达到99%以上。创新城市服务管理。紧紧抓住市政府“四大整治四大提升”专项行动这一契机,落实完善路长制和“门前三包”责任制工作,通过加强与市容市政、交通运管等职能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联动协作,有效解决停车难、占道经营、沿街乞讨等城市管理难题。三是不断提升民意处理水平。依托民意处理反馈平台,整合“平安民声”服务台、寒山闻钟论坛、110处警反馈等9种民意来源,建立健全民意研判、民意反馈工作机制,切实做好对民意的收集、流转、处理和反馈,截至目前,已收集、流转民意25900条,基本能够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七)以加强队伍建设为保障,着力提升公安机关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把公安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公安机关,为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保障。一是狠抓警队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开展“学习贯彻、深入推进现代化、公安怎么办”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确保广大民警吃透精神、把握实质、学以致用;积极推动党员、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市局机关党委、姑苏警方服务队入围“市级先锋党组织”、“市级优秀党建品牌”评选活动;坚持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坚定全警的政治品格和职业操守。二是狠抓警队教育训练。加强领导干部培训,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拓宽培训渠道、提升培训层次。加强一线民警训练,围绕实战需求,丰富训练内容,参训民警达20xx余人。加强警务辅助人员培训,全市共举办各类警辅培训1831场次,培训7574人。三是狠抓警营生态建设。不断强化警营内部沟通,开发启用“xxxx公安警营恳谈工作系统”,建立“警营恳谈日”活动意见建议处理流程工作规范,目前全市已开展警营恳谈活动2547场,答复解决各类意见建议875条。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出台《科级以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和《科级以下领导职位竞争上岗积分选拔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干部管理工作,实现科学选人用人。健全完善岗位人才分级管理制度,补充推荐领军、重点、岗位技能等三个层级8项类别人才共75人。积极落实各项从优待警措施,制定出台《xxxx公安大病特困救助基金会救助金发放暂行办法》,筹集公安大病特困基金59.3万元,上半年共向全市公安机关困难民警、警辅人员发放救助金118万元。四是狠抓警队廉政建设。依托廉政教育基地,推动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深入推进惩防腐败体系建设,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对于民警队伍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严格落实诫勉谈话、提醒谈话制度;健全完善主要负责人勤廉双述、民主评议和每月廉情分析研判等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和问责追究制度,强化廉政监督制约。

公安队伍建设工作总结篇二

在市委、政府及上级公安机关的正确领导下,全局以“治安平稳、群众满意”为目标,紧紧围绕市委、政府工作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五铁精神”抓好全面工作,公安工作有了新的进步,确保了我市的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大局平稳,为全市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做出了积极努力。

一、****年我局公安工作的简要回顾:

****年我市公安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特别是****年执法质量考核不达标和全省县级公安机关综合考评排在末10位的严峻形势和被动局面使公安工作一度陷入低谷。为使全体民警放下包袱,化压力为动力,在全省十五次公安会议召开后,局党委就明确提出了“卧薪尝胆、树立信心、背水一战,打一个公安工作的翻身仗”的口号,并全局叫响了用“五铁”精神来抓好全面工作。

(一)铁石心肠抓队伍。在经历****年两项考评工作落后的阵痛之后,局党委深刻认识到工作上出的问题,归根到底症结还是在队伍建设上。今年伊始,局党委即把队伍建设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来抓。一是坚持从严治长,全面加强班子建设。要求党委成员做到政治上同德、思想上同心、行动上同步,局党委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能统一思想,坚持原则,议事形成共识,在处理重大事件中从未出现决策失误。二是立足我局实际,开展队伍集中教育整顿。3月1日至5月31日,针对队伍现状全局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以“弘扬正气、抵制歪风、整肃警纪”为内容的教育整顿活动,严肃查处民警中存在的违法违纪问题。在7月份,坚决免除了两名存在违纪问题的派出所所长职务,将政治素质高、工作实绩大、群众反映好的民警调整到重要岗位,增强了队伍活力。三是继续健全目标管理等级化考核。今年我局实行了比去年更为严格的考评制度,完善建立了由局长、政委考核班子成员、局考核办考核科室所队、各科室所队考核民警的三级考核制度以及考评复议制度。四是形式多样,开展岗位大练兵。6月份以来,我局根据“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练兵原则,结合工作实际,练文练武双结合,先后开展了法律知识讲座、长跑比赛、警务技能训练等一系列措施具体,形式多样的练兵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全局民警的法律素质和警务技能素质。

(二)铁定目标保稳定。一是加强情报信息工作,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三)铁的手腕抓打击。一是狠抓侦察破案,破获了一批大要案件。1月-11月,我市共立刑事案件###起,共破获###起;其中立杀人案件#起,破#起,现行命案立#破#,侦破率100%。成功侦破了“1.26”故意杀人案,“1.7”特大系列投素案、案、“11.24”、“12.5”伤害致人死亡案等一系列恶性刑事案件。二是抓获了一批犯罪嫌疑人,加大了追逃工作力度。2004年1月-2004年11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名,刑事拘留##人,报捕#人,移送起诉#人,劳教##人,取保侯审#人,监视居住##人。一些大案要案逃犯先后被我局抓获。(略)三是适时开展重点整治,解决突出社会治安问题。今年3月至6月根据市委政法委的部署,我局对线开展了为期四个月的专项整治,重拳打击今年以线发生的堵路、打、砸、抢等犯罪行为。6月份,根据城区街头犯罪、侵财型犯罪高发的态势和我市综合治理工作基础薄弱的情况,我局适时争取市委、政府的支持,在全市开展了一场为期4个月的社会治安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在行动中我局集中优势警力,一举破获235起各类刑事案件,刑拘犯罪嫌疑人112人,逮捕105人,强制戒毒71人,治安拘留69人,取得了预期效果。11月1起,局党委针对年底的治安特点,决定再次在全市开展一场为期2个月的冬季侦破战役。此次战役以“破现行案、打团伙、追逃犯”为重点,已破获现行命案2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20余人,拘留14人,逮捕2人。其中冷江所破获的系列飞车抢夺案已达60余起,自此案破获后,目前城区没有再发生一起飞车抢夺案,群众反响相当好。

(四)铁的措施抓管理。一是加强治安管理。今年1-11月我局共受理治安案件===起,查处-起,治安拘留==6人。同时加大了对雷管炸药、烟花爆竹、剧毒

物品、放射性物品的管理力度,强化对特种行业、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全年对全市使用、储存、运输、销售、生产危爆物品?17家单位及临时性使用单位和个人50余家开展了集中清理整顿,先后开展专项检查19次。查处非法运输爆炸物1起,查处违反爆炸物品治安案件17起,与各使用单位签订治安责任状223份,并坚持每季度对这些单位安全检查一次,共安全检查1000余人次,发现隐患42处,全部进行有效整改。今年以来我局进一步加强“扫黄打非”、扫除黄赌等社会丑恶现象的工作,适时组织开展了集中扫荡行动。共查处赌博案件131起,抓获违法人员==人,销毁牌机==台;查处卖淫嫖娼案件39起,抓获卖淫嫖娼人员112人,净化了社会风气。二是加强交通管理和消防管理。交警部门积极实施畅通工程,集中整治交通违章,从严打击交通肇事犯罪,全面强化道路交通管理。同时,通过深入贯彻公安部61号令,以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为重点,强化消防安全管理,今年以来尚末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三是强化户政管理。加强了对公安网络系统的投入,进一步抓好派出所等级评定工作,强化了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我局目前有一个二级所,三个三级所。同时我局把人口管理作为派出所工作的重点来抓,按照省、市的要求进行了全面的户口清理核对,加强了人口登记信息采集录入、案事件录入工作采集图像并录入微机,我市16岁以上头像入库率已上升至86%以上,积极为2005年换发第二代身份证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常住人口六项主要信息差错率低于千分之五。四是加强监所安全管理。通过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确保了“三所二室”的安全。至今为止,看守所累计收押==人,戒毒所累计收戒吸毒人员==人,劳教复吸人员158人;拘留所共收押拘留人员810人,没有发生任何事故。

(五)铁的质量抓执法。去年我局因为执法质量问题被省厅挂黄牌,通过反思去年执法质量考评中存在的问题,今年我局大力加强法制工作,把它当作“一把手工程”、“生命工程”来抓,今年初我局不遗余力从全局所有岗位上选调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民警充实到法制办,配齐配强了法制办的领导班子和审核把关的民警力量。同时建立和完善执法质量考评制度。实行“捆绑”责任制,扎实开展“一案一评”,双审双把制度,办案单位负责人、分管局领导对案件质量进行双重审核把关。今年通过强化内部规范力度,出台一系列新举措,执法质量明显进步。今年以来受理的各类刑事、治安案件中,无一起冤假错案,无一起因错案而引发的“国家赔偿”案,全市没有因执法过错而引发的集体上访省市案件,无一起刑讯逼供案件,全局的整体执法水平增强。

公安队伍建设工作总结篇三

20xx年,我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会关于加强社会稳定工作的决定,进一步加强维稳工作力度,按照省、州、县综治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坚持“打击为主、预防为本、标本兼治、齐抓共管”的方针,从工作实际出发,切实履行职能作用,积极调解社会各种矛盾,使我局的维稳工作稳步向前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我局对2011年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维稳工作领导。

1、我局成立了以分局局长**为组长,政委**为副组长,分局副局长、各所队负责人为成员的“**分局维护社会稳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有兼职工作人员,进行具体工作,我局落实了维稳工作经费,确保了我局各项维稳工作顺利开展。

2、领导小组提高加强社会稳定维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思想认识,对全局的维稳工作在年初就进行了部署,把维稳工作纳入各项工作的重点之一,进行一起部署、一起考核、一起评比。

3、按照条块结合、层层落实责任的原则,**分局于年初签订了工作责任书,与各所队都签订了《责任书》,签订率达100。

4、建立了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制定了《维稳工作责任制》,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我局认真落实维稳各项工作,做到年初有安排部署、半年有总结、年终有总结评比和奖惩。

二、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提高依法执法水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切实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分局支委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公安民警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公正执法意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能力。认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训工作,着重提高公安民警的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强化执法监督,促进规范执法、公正执法。加大民警保障力度,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县公安局的支持,从政治上关心,经济上增加投入,不断提高本部门的装备和信息化水平,全面落实“从优待警”各项政策措施,改善基层一线民警的待遇和条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打牢做实基层基础工作。

三、加强打防相结合,施行整体联动防范工作

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铁路治安是**分局工作的重点,分局领导及时调整思路,转变防控观念,牢固树立打防结合、统筹兼顾的防范思想,着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牢固确立打防并重的工作思路,在打击整治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以“以动制动、以快制快”为目标的打防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着力构建打得狠、防得牢、控得住的“大防控”网络。坚持“以站保线、以线保平安、以线保稳定”的方针,与铁路公安机关在境内九个火车站实行路地各派一名驻站民警的“双警制”,经常保持治安大队的民警全部驻点、驻站专职抓防范,结合各次专项斗争和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毒品犯罪、赌博、卖淫嫖娼等违法犯罪活动,端掉了铁路沿线毒、赌、黄窝子,对废旧金属收购业、旅店、出租房屋、窝棚、娱乐场所加大清理清查力度,对非法的废旧金属收购摊点坚决予以取缔(现我县铁路沿线已无废旧金属收购摊点),建立了铁路周边环境的打、防、管、控、建、改、教的运作机制;

二是改变过去重点设防城区街面的防控观念,将防控触角更多的延伸到街巷、社区、企事业单位内部和农村中去。为切实整治好越西境内的铁路治安,我局制定了“路地配合、划片包段、以站保线、反货盗、压事故、保畅通、促安全”的总体实施方案。狠抓维护辖区社会政治稳定,以“集中重点整治”等专项斗争为主线,加强“严打”力度,破大案,抓逃犯,打团伙,端窝点,整治社会丑恶现象,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作坚决的斗争;

三是坚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原则,推行捆绑式责任制,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创建安全文明铁道线活动,巩固整治成果。根据辖区各地的不同情况,与当地党委、政府协同工作,将住在同一地域的村民按十户一个联保小组的方式划分,由村民选出或由当地党委、政府指定在当地有威信、德高望重的人担当小组长,签定《爱路护路责任书》,制定了相应的村规民约并逗硬兑现,对重点人口指定帮教责任人,建立互帮互助和相互监督的制约机制,因地制宜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铁路沿线各级党委、政府和路地公安机关的共同努力,安全文明村社(小区)建设步伐逐步加大,最大限度地动员人民群众参与进来,使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铁路沿线人民群众爱路护路的思想加强了,在铁路两旁放牧、逗留、玩耍的少了、破坏铁路交通设施的没有了。铁路治安治理策略也由单一的打击治标,向结合治理标本兼治方向发展。

四、加强内部保卫,确保公安机关安全

我局为更好维护社会治安,有力的开展治理工作,十分重视分局内部的安全保卫工作,专门设立了门卫室和值班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对进出车辆和人员进行询问和登记,确保分局机关内部的安全,以便更好地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和工作。今年未发生过机关内部的的盗窃案件。

五、积极开展各项创建活动,强化社区戒毒工作

我局始终以“创建平安文明村”、“创建平安铁道线”等创建活动为载体,加强对创建工作的协调指导,不断提高基层组织自我管理水平,并通过在部门中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以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法治化管理和服务社会水平为主要内容,提高领导干部和广大民警的依法行政能力和依法管理水平。因为今年6月1日起实施的《禁毒法》将戒毒工作分为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戒毒两个方面,所以在开展各项创建活动的同时,我局积极谋划建立社区戒毒工作机制,通过广泛宣传,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实现社区戒毒工作社会化,在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推进社区戒毒工作规范化。

公安工作队伍建设 篇2

经过多年努力, 我省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公安档案信息化建设, 是全省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希望在全省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要求下, 全省公安档案信息化建设要突出自己的特点, 紧密结合实际, 立足实战, 保证实用, 进一步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

第一, 结合实际, 提高公安档案信息化基础建设水平。近几年来, 省厅通过实施“金盾工程”, 公安档案信息化基础工作扎实有效, 使公安机关的档案存储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由纸质档案转变为电子档案。在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各地区各警种分别建设了各自的数据库存储相关的档案信息, 不仅存储犯罪痕迹物证、被盗抢车辆或物品、犯罪嫌疑人等刑事案件信息资料, 而且对居民户籍、旅馆流动人口、出入境人员、在逃人员、重点监管人员、机动车、驾驶员、道路交通、消防管理等档案资料都以电子档案的形式加以存储, 并在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根据在逃人员数据库进行网上追逃抓捕通缉犯, 极大地提高了抓捕效率。这些就是公安战线应用档案信息的实际, 我们就是要紧密结合这些工作实际, 同时本着创新的精神, 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要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 把馆际合作、资源配置、协作开发、信息共享、网络建设等方面统筹兼顾, 加快公安档案基础数据库建设的步伐, 全面加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建立从上到下的公安系统档案目录中心和分布式档案数据库。一是完善和丰富目录中心资源, 尽快实现室藏档案计算机目录检索。二是要根据公安档案为现实斗争服务的需要, 积极推进业务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建设。三是以现实需要为前提, 分阶段、分步骤稳妥实施, 重点加强对珍贵、重要、易损和利用频率高的历史档案和业务档案的数字化转换工作, 提高档案信息的质量, 扩大基层公安工作应用档案信息的范围, 实现向科技要警力, 向信息要战斗力的目标。

第二, 立足实战, 提高公安档案信息系统规范化建设水平。一是要牢固树立信息主导警务理念, 真正确立“信息就是基础, 信息就是警力, 信息就是战斗力”的思想, 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应用知识的普及, 从实战角度出发, 树立人人都是信息员的观念。二是进一步完善基础工作信息平台构建工作, 做好信息采集工作, 建立信息采集、录入工作机制, 强化信息的分析研判和实战功能, 切实把信息转化为战斗力。三是要重视信息化建设的安全问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原则, 各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 负责本单位信息化系统的安全和保密管理, 特别是注意上网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和移动介质的使用、保密防范问题。要加强对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真实、完整和有效。对那些密级较高的档案, 原则上不进行数字化, 可采取其他保护和复制措施。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保密制度, 加强上网信息的审查与管理, 防止失密、泄密事件的发生。同时, 要树立容灾的观念, 加强档案信息异地备份工作。从目前省档案局正在建设的容灾备份中心的设计功能看, 除了为全省14个档案局 (馆) 提供便利外, 也同样成为省公安厅档案信息容灾备份中心。要保证公安基层信息化建设朝着一体化、标准化、规范化方向稳步推进, 使新时期公安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实现建设、应用到整体效能的发挥。

第三, 保证实用, 提高公安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应用水平。档案信息化工作不仅仅是新技术的应用, 它涉及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更涉及档案信息化的发展根本目的, 要以软硬环境建设为重点, 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 以网络化管理为基础, 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为手段, 真正实现档案资源信息化的实际应用目的。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取决于信息化应用水平的高低。一方面针对信息通信技术发展迅速, 信息更新快的特点, 建立长效的信息通信技术培训机制。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座和培训, 使广大民警掌握信息比对、网上作战、信息研判等信息化应用的本领和技能, 解决当前在运用网络和信息时的盲目性和单一性, 把对信息的需求转化为做好工作的驱动力。不断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扩大能够熟练运用的人员数量, 逐步达到全员具备独立网上执法办案、独立操作公安信息化平台等信息化应用能力, 从而进一步节约警力, 提高工作效率。

公安工作队伍建设 篇3

【关键词】工作过程 公安技术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

公安技术工作过程是指为依法实施行政、执法或服务活动而进行的公安技术工作程序,其特点是客观合法性、结构固定性和综合系统性[1]。随着新时期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执法标准的日益提高,公安技术工作对干警的专业素养,职业适应性和快速反应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公安技术毕业生的就业具有较强的岗位特定性,因此,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学校需使学生了解实战中的典型工作目标,掌握必备的专业技能,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养成坚韧严谨的作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理念的课程体系,以公安技术专业面向实际工作过程所需能力和职业认知规律为依据,重构课程的内容和结构,确定课程目标、组织教学资源,制订教学评价过程,能够顺应全球职业化教育的先进思想,全面提升公安技术毕业生就业能力和适应工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一、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

公安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需要充分考虑毕业生的就业定位,深入剖析公安技术工作的核心任务[2],从教学过程中的宏观培养方案、中观课程标准和微观教学设计三方面,建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课程体系。为完成建设目标,在具体的执行目标上,学校既要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保证学时充实,又要整理生动的新時期典型案例,增强授课内容的前沿性,还要设计符合度高的情景教学,实现学生在模拟训练中的身临其境。

二、公安技术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随着公安技术在打击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中作用的日益凸显,公安机关对高素质公安技术人员的需求迅速增加。然而,公安技术专业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的差距却日益明显。

一方面,调查发现,多数公安专业学生希望掌握作用显著的前沿技术方法,但由于课程设置所限,无法对这些技术方法深入学习和实践,导致认识表面化。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对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追求全面发展的目标。学校在低年级试图兼顾学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思想道德培养、国际交流能力和职业操守养成等多方面教育任务,在高年级试图完成公安技术学生某一研究方向的充分训练和业务平台知识的广泛涉猎,既造成了学时捉襟见肘,又违反了认知规律。二是对学生的毕业目标认识不足。公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特点决定着多数学生出于人生和职业规划,更愿意将精力用于深入学习最有用、最前沿的技术方法,以提高个人的职业竞争力,而在当前课程可选择度低,课时不足的情况下难以实现。

另一方面,公安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实也造成大量毕业生非对口就业的现象。一是高年级阶段的课程由于模仿理工科类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以培养“ 专家”为目标,注重专业教育,忽视技术工作与法律活动的衔接性。二是学生在毕业学年通常以通过公务员考试,就业于理想单位为重要目标。学校组织的毕业实习、专业能力实训和公务员考试培训等教学目标相互冲突,易使学生顾此失彼,疲于应付,加之传统的研究型人才培养倾向将学生限制在狭窄的专业领域,使毕业生难以适应新时期公安工作综合性和实践性的需要。

三、工作过程导向视角下课程体系构建的技术路线

工作过程导向的教育模式的核心是课程设计时效化,学习过程情景化,学生能力职业化[3]。根据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学校需要充分利用学生和就业单位对学习成果的反馈,以及行动导向的教学论与方法论,确定学习领域,设计教学情景,细化教学条件、创新教学方法、设置评价标准,利用循环模型,建立起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指导实践的课程体系。

四、工作过程导向公安专业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课程结构建设

公安技术属于交叉应用学科,培养的人才主要从事犯罪现场勘验工作,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视频侦查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岗位也提供了对公安技术人员的大量就业需求,“一专多能”变得更重要。因此,为培养适应性强的技术人才,公安院校应设置具备专题特色的公安信息系统操作、新型技术装备使用、类型现场勘验和物证检验鉴定的应用课程。这些课程应严格控制学时,舍弃发展史等背景知识的课堂讲授,为学生提供短小精悍、目标明确、选择丰富的课程以供学生自由选择,有利于大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能力体系。

(二)实训项目设计

实训项目的合理设计是学习情境引入和工作过程再现的关键。实训的核心是亲眼目睹、亲手操作和亲自验证。因此,教师应积极深入一线,及时了解最新的基层需求,删减过时实验项目,保持传统经典实训项目,新增急需项目,控制师生比例,增加学时,保证教学效果。

(三)考核模式创新

工作过程导向的考核模式要体现过程考核的思想,传统理论考核和实训考核,均以结果考核为主。新型考核模式应摆脱窠臼束缚,充分发挥学生互相监督,教师全程辅导的优势,引导学生对实训科目的效果自我验证并在课堂上向教师提交感想和体会,由教师立即给出测评结果,实现学习过程即时评价。

(四)成果反馈及转化

学生的工作能力评价可以充分发挥毕业实训机制的优势,通过带队实习教师和实习导师的反馈,教师可以掌握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设置效果的第一手资料,从实际效果出发确定课程内容,并收集鲜活案例,编写实训新教材,实现成果的快速有效转化。

参考文献:

[1]周巧英.工作过程导向的内涵分析[J]. 继续教育研究, 2011, (2): 136-137.

[2]黄李彦.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文件检验》课程改革与实践. [J]. 课程教育研究, 2013,(25): 234-236.

[3]傅伟.高职教育工作过程导向教材开发与建设的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 2011, (9): 81-83.

公安工作队伍建设 篇4

公安工作与公安队伍建设必须与当前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匹配,如果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没有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必然会阻碍社会进步,成为社会不和谐因素。因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与队伍建设,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和完善,新时期的公安工作是集专政、打击、管理、服务于一身。新形势下为社会、为公众提供良好的公共安全服务,已经上升为公安机关职能的核心内容。

(一)落实责任机制,规范公安机关执法行为。公安工作是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相联系的,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害,必须有人受理、有人办理、有人管理。所以统一和规范各警种、各部门运行模式,让每个警情、每个案件、每个求助都有工作责任人。在内部管理上、基础台帐、窗口接待、队伍管理教育,每块都有具体工作责任人和主抓责任人。执法工作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第一就是要端正执法思想,坚持执法为民。这是根基和基础,必须要打牢。第二就是要转变执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按照促进社会和谐、以人为本的基本理论来调整执法活动。过去我们往往强调国家行政权力的强制性,现在则更多的强调在司法过程中、在行政行为中要有效的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这是一个重大的调整,是权力观向权益观的转变,特别是公安行政管理工作中过去强调更多的是强制性的管理,现在则是要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这也是一个重大的执法现念上的转变。如果我们不能从根本观念上转变过来,我们就摆不正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我们在执法活动当中,在实施各种行政行为当中就会出现偏差。第三就是要规范执法程序,确保公平公正和高效廉洁。这是规范执法行为的具体落脚点,很大程度上讲,执法程序上没有创新,必须完成规定动作,就是规定得更具体更严格更具有操作性,使执法工作符合程序。法律程序上的界定、规范是今年规范执法程序的重点。包括运用网络化的手段来固化我们的执法行为。第四就是要着重执法效果,既严格规范,又做到理性平和。特别是一些民事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民事纠纷调解,治安违法案件,在严格执法,公正执法,规范执法的基础上做到理性平和执法。通过执法,即达到教育的目的,又达到惩治的效果。

(二)要发挥情报信息的作用。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到重大刑事案件侦破情报信息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公安工作离不开加强情报信息搜集、研判、应用机制。适应目前的社会形式,公安工作就必须走信息化、科技化强警之路,建立健全互相策应、互相作用、互相联结的情报信息收集、通报、研判等工作机制。强化应急反应机制,不断整合相关力量和社会资源,规范相关应急程序和要求,切实增强公安业务能力。一方面,情报信息是加强公安工作的必然选择。当前,随着犯罪活动国际化、智能化、动态化趋势日益突出,公安工作如果沿袭过去那种拼体力、拼消耗和人海战术作战的粗放式做法,必然捉襟见肘、步履维艰、难以为继,民警也将被困于大量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和低效劳动中超负荷运转。这已成为制约公安工作发展的难题之一。而发挥情报信息的作用,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必施之策。只以情报信息成为影响公安决策的关键因素,引领防范、指导打击,才能加强公安工作,为解决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情报信息有力的推动改进公安工作的速度。以情报信息为基础的决策是公安工作的关键环节。只有依靠准确、及时、全面的情报信息作出决策,公安工作所需要的资源才能得以合理配臵,工作效能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情报信息拉近指挥与实战、机关与基层一线的时空距离,使公安工作从被动型向主动实战型转变。因此,情报信息既是加强公安工作的必然选择,又有力的推动改进公安工作的速度。

(三)夯实刑侦基础,提高打击的精确性。刑侦工作是公安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必须加强和改进刑侦工作。发挥好刑侦相关信息库的作用是加强和改进刑侦工作的前提,应用好“大情报”系统、类案系统、在逃人员信息库、违法犯罪嫌疑人指纹信息库、被盗抢机动车信息库及涉案物品、犯罪线索、重点人员信息库,切实服务侦查工作。要严格落实命案必破责任制,建立命案预防、快速反应和侦察破案的现场勘查、组织领导、后勤保障工作机制,加强考核和督查,善于总结经验,对每起命案破案后都进行总结评析,落实工作责任制。要树立案件“经营”理念。针对多发性、系列性案件和一定区域内的突出犯罪、特殊犯罪群体及这方面的重要线索和重点人员加强监控,利用社会资源,采用秘密的、技术的多种侦查措施,搜集证据,掌握规律,摸清全部成员和罪行,一网打尽。要转变侦察破案模式,把以“从案到人”为主、“从人到案”为辅的被动型模式,转变为以“从人到案”的主动型模式为主、两种模式相互促进的新型模式。要充分发挥基础工作和科技手段在侦查破案工作中的作用,增强破案主动性。切实把公安基础工作的控制和管理作用向破案纵深延伸,使基础工作不仅服务于破案,而且能够直接破案。要强化多元化工作机制,坚持命案必破、挂牌督办制度,落实追逃工作、串并案工作、指纹远程查询等刑侦工作机制,积极探索从人、地、物、事中发现线索、打击犯罪的多元化工作模式,不断强化对影响大、危害重、领导重视、群众关注的重特大案件的攻坚力度,要提高精确打击科技含量。大力培养一批侦查、技术专业人才和破案、办案能手,合理配臵专业人才资源,增强破案攻坚能力和打击突出犯罪的实效。同时,不断加大刑事科学技术设备的投入力度,提高现场勘查、发现、提取、比对、固定证据及在日常管理、侦察破案中发现和掌控违法犯罪分子的能力,逐步增强打击犯罪的精确性、搜集固定证据的高效性。

(四)实行警务公开,增强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信任度。公安机关要加强公安作风建设,积极大力推行警务公开,坚持和完善制度,努力化解各种矛盾,积极处臵群体性事件,主动做好“超前防范”、密切警民关系工作,全力维护稳定。一方面,要公开办事的政策、内容、程序、时效、结果等,在方便群众、服务社会的同时,促使民警自觉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进而密切警民关系,树立良好的公安形象;另一方面,按规定把公安机关的工作权力的运作告知广大群众、呈现给社会各层面,积极推行执法运行的公开化,实行阳光作业。严格加强警务监督,坚持以监督促公开,以监督促工作落实。尽力消除群众对我们的疑虑,从而更加理解和支持公安工作,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五)转变工作理念,提高服务的层次性。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遵旨、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建立和健全“窗口”单位服务规范,一切以便民、利民为原则,热情服务群众。对非工作日到公安机关求助、报警、办理相关事项的,由值班民警先行受理,及时转交户籍民警尽快办理,在人民群众树立良好的公安形象。在服务经济社会健康、全面、协调发展上下功夫。加大经济领域内违法犯罪的打击和企业周边治安环境的整治力度,努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紧密依靠各级党委、政府,主动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开展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积极预防和妥善处臵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改进工作方式,不断提高服务的质效,树立警务工作成本观念,动用最少的公安资源,发挥最大的质效。找准公安管理工作中的难点、盲点和亮点,通过主动服务达到管理的目的,达到社会效益与治安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六)加强公安机关公共关系建设。公安工作是一项社会工作,需要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必须高度重视并有效开展公安公共机关公共关系建设。坚持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这是我们开展公安公共关系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际工作中,应拓宽渠道,多策并用,多管齐下。首先,要加强公安机关内部公共关系建设,争取全体民警真诚合作与支持,使部门之间、民警之间沟通思想、消除误解,增进团结、步调一致形成巨大的组织凝聚力,为对外公共关系活动创造良好的基础和前提。其次,要加强与外部的沟通联系,争取各种组织、团体和公众的支持与协助。要与地方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保持密切联系,经常听取他们对公安工作的意见,争取理解支持;要加强与执法执纪监督员和民间社团的联系,定期了解社会大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发动和组织公众参加队伍监督和社会治安工作;要深入社区、农村,宣传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工作情况,宣传安全常识,帮助解决群众的困难。第三,要加强公安宣传工作,巩固扩大宣传阵地,不断提高公安宣传工作的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播工具,推行警务公开,促进公安机关、公安民警与公众之间的相互了解;运用事实和法律影响、说服公众,修正其不恰当的看法、观念和行为,使公安工作真正得到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大力宣传公安机关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服务群众、抢险救灾等工作中所取得的重大成效,主动引导社会舆论。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内务条令、训练条令和即将颁布实施的纪律条令的贯彻落实,健全各种执勤执法规范,从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抓起,加强养成教育,形成公安机关良好的职业风范。要以方便人民群众,抓住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这个基本点,抓住以人为本,做好公安工作。

二、加强和改进公安队伍建设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公安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警力不足和民警整体素质不高是制约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工作发展的“瓶颈”。部分民警在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偏差和违规违法问题。公安队伍之所以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既与公安队伍的工作性质、工作特点密切相关,同时也与教育、管理、监督不力密切相关。

(一)多措并举,缓解警力不足压力。一是争取支持,充实基层警力。公安部门应主动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尽可能给予政策倾斜,增加编制,制定计划,每年面向社会公开招录一定数量民警,把德才兼备的年轻同志源源不断地选送到公安工作的第一线,为基层公安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二是加强培训,提高民警素质。由于招录新民警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不可能在短期内从根本上解决警力不足问题。对此,要结合公安队伍建设工作实际,经常性地组织在岗民警开展执勤执法培训,加强政策法规和公安业务学习,不断增强民警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加大投入,增加科技装备。随着科技的进步,当前公安工作已步入正规化、制度化和科技化轨道,要将电子监控系统等高科技管理设备和管理手段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将部分警力解放出来,从而实现以科技装备的增加弥补警力不足的目的。

(二)统一纪律要求,建立起配套完善的监督制度。要加强对公安队伍的宗旨观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律和文化知识教育,不断提高民警的政治素质,最大限度地减少民警的违法违纪问题。其次要严格监督,严肃法纪。领导要经常深入基层检查督促工作,直接听取辖区群众对民警的意见,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及时解决;公安机关的内部监督部门要变事后查处为主为事先防范为主,把预防民警违法违纪的关口前移。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警务公开制度,不断提高公安工作的透明度,有效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第三,要在从严治警的同时,坚持依法治警。要坚持经常性的督查和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相结合,敢于坚持原则。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来处理违法违纪案件,做到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包庇护短,努力预防和减少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

(三)加强队伍管理,提升队伍综合素质。注重树立民警中典型标杆,起到榜样作用,进一步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树立典型工作方面,首先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把忠实履行职责、工作兢兢业业,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作为衡量典型的主要标准。同时还要落实宣传责任制,强化内外部协调与沟通,弘扬正气,鼓舞斗志,进一步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公安队伍中也存在一些基本素质低、责任感差、工作能力低、不能胜任工作的干警,而这些人员没有落实相应处理措施,不但有损于公安机关形象,而且挫伤其他基层民警工作积极性,整体上削弱了队伍战斗力。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末位淘汰制”,将无法胜任岗位的必须调至简单岗位。

(四)以教育训练为突破,不断增强公安队伍依法行政的工作能力。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教育训练工作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把基层在职民警的教育训练工作纳入系统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有效避免教育训练工作中的低水平重复和资源的浪费,使教育训练活动做到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要加强公安队伍的基本功训练和实战训练,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要将教育培训与民警的工作需要结合起来,针对不同警种、不同层次,以业务骨干授课等形式为措施,制定并落实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强的培训方案,切实提高培训的品位、层次和质量。同时,教育培训要着眼于实战需要,做到学以致用,从根本上提高民警的实战本领。同时,设立教育训练专项资金帐户,实行专款专用,确保教育训练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要通过建立健全民警教育训练档案,加强对教育训练工作的量化管理,并把民警的教育训练水平作为衡量和考察民警综合素质的重要参数,与绩效考核工作挂钩,落实奖惩措施。要把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放在培养公安工作急需的专门人才和解决部分民警“追不上、打不赢、说不过”的问题上,通过划定合格标准,严格考核测试,摸清基层队伍的实际状况,开展分类培训。

(五)坚持从优待警,激发内在活力。坚持把解决公安队伍思想问题、作风问题、工作问题与解决民警政治、经济待遇和实际生活困难相结合,最大限度地落实从优待警相关措施,凝聚警心,调动广大民警干事创业的热情。一是抓好政治保障。要切实解决民警职级待遇问题,切实让各级干警感到“有为就有位”;要解决民警的政治待遇问题,积极探索建立一系列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新机制、新举措,注重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实践中考察、识别和提拔干部。二是抓好经费保障。要将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保证足够的办案经费和必须的警务装备,全面落实津补贴制度,促进基层单位和广大民警集中精力抓好本职工作。三是抓好维权保障。民警及家属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被侵权的事件时有发生,以往处理类似问题,由于担心群众误解,多数情况采取的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办法,导致一些民警在执法活动中畏手畏脚,不仅极大地挫伤了民警工作的积极性,而且直接影响了执法工作的权威性。为此,要将维权工作纳入公安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使维权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办。四是抓好解困保障。要帮助民警解决家庭的各种实际困难。在帮助解民警困难的同时要多留心、多关心、多操心,利用一切有利资源做好工作,让广大干警无后顾之忧。

公安机关三项建设工作意见 篇5

一、指导思想及总体目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公安机关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和

谐稳定思想为统领,以公安信息化建设为载体,以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为核心,以提升民警素质为关键,以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为目标,以推进内涵式发展、集约化发展、创新型发展为要求,全面推动公安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基本实现警务管理专业化、公安工作信息化、执法执勤规范化、打防管控精确化、队伍建设正规化,警民关系和谐化。警务管理专业化,重点是根据《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公安机关警察职务序列的意见》,规范内设机构,完善精细化分类管理,实行网上监督考核,建立激励奖惩机制,激发队伍活力。公安工作信息化,将以构建警务信息化“五大格局”为龙头,逐步实现警务工作由传统粗放型向集约高效型、精细化转变。执法执勤规范化,通过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规范执法主体、规范执法教育培训、规范执法行为、规范执法考评、完善执法制度、强化执法监督等措施,基本实现执法思想端正、执法主体优化、执法制度健全、执法行为规范、执法监督有效。打防管控精确化,以深化“三大警务”建设为载体,以推进治安防控社会化为重点,以解决新的治安热点、难点问题为抓手,着力构建社区、农村、街面、单位内部、重点阵地五张防控网络。队伍建设正规化,按照准军事化机关的要求,加强民警队伍建设和公共关系建设,确保公安队伍忠诚善战、清正廉洁、执法为民。警民关系和谐化,努力实现便民服务便捷高效、惩治犯罪公正及时、治安防控更加有力、信访总量逐渐减少、社会治安持续平稳、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的目标。

二、分步实施规划

按照“统筹规划,整体运作,量力而行,注重实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三项建设”。为启动年,主要争取党政对“三项建设”的重视支持,纳入政府项目建设。信息化建设上重点是力争完成“金盾工程”二期建设任务,扩容增量升值,着力开展警务信息化“五大格局”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执法规范化建设上,贯彻落实《关于大力加强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着力抓好民警执法能力培训,解决好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点是调整完善内部工作机制,建立警民互通互动互信机制,逐步建立起警民和谐关系。~2011年全面实现“三项建设”各项目标,不断提升整体战斗力、执法公信力、群众满意率。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把握五个环节,打好信息化建设攻坚战

推进全市公安信息化建设,要健全基础网络,优化应用系统,逐步形成全市公安信息“大通道、大平台、大采集、大整合、大应用”的五大格局。公安信息互联互通,大通道是保障,大平台是基础,大采集是前提,大整合是关键,大应用是目的。今后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要着重把握好以下五个环节:

一是打通大通道。不断完善全市基础通信网络带宽建设,及时将市局到各县(区)局带宽从目前的8兆改造、扩容为100兆,加快县(区)局到基层派出所10兆带宽建设,抓好向实战单位的延伸,强化网络的基础支撑功能,不断提高信息网络的覆盖面。通过信息通信网络的接入和无线移动警务信息系统的应用,大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线民警随时、随地都可以查询的网络体系。

二是搭建大平台。目前,全市警务综合应用平台已建成。在此基础上,抓紧建立公安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不断满足国保、经侦、治安、刑侦、禁毒、技侦等综合情报部门的研判需求。抓紧建设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应用平台,力争在完成该平台建设,实现可视化、图形化应用。

三是实行大采集。有了畅通的信息高速公路和宽阔的信息基础平台,还必须有大量及时、准确、鲜活、完整、实用的信息支撑。加大信息采集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第一,要努力抓好信息采集室建设。把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应用、全警共享作为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使信息的触角延伸至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将社会信息纳入采录范围,努力构建以公安信息为主、社会信息为辅的综合信息库。第二,保证信息质量。加强信息数据的规范化管理,特别是对指纹、现场勘查、案件、高危人群等信息,要分类建立健全信息采录运行机制,坚持数量、质量和时效并重,落实岗位采集责任,全面提高信息质量。第三,加强信息维护。落实“谁主办、谁采录、谁维护”责任,努力为实战提供有力保障。第四,要增加信息数据存储容量,随着全市各类信息采集的不断增加,市局信息中心现有的存储设备容量已不能满足应用需要,需进一步扩大容量,满足信息存储的需要。

四是实施大整合。从提高实战指挥、实战应用和快速反应能力出发,建成综合智能警务平台,集成“三台合一”、gps目标定位、街面图像监控以及计算机辅助调度、决策预警等多个系统,形成统一接处警、自动分流、综合指挥的现代警务大整合模式。同时,要整合街面的图像信息和社会图像资源(小区、商场、楼宇监控信息),通

过光纤实现端口对接,及时传播数据、图像,实现全市范围内技防设施网络化管理。要按照省委政法委要求,实现与法、检、司等政法部门的信息联网和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要突破传统模式下各警种之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将现有分散的各类业务信息系统有机整合,实现互联互通,实时共享,提升应用效益。

五是实现大应用。要着力开发实战业务应用系统,将社会相关信息资源统一纳入,并按层级不同分别赋予单位和警种查询权限,拓展“单点登录,全网漫游”功能,提高民警对信息警务的认可度和参与度,争取使一线民警在执勤时就能利用手中的网络终端进行有效、快捷的查询,服务现实斗争。市、县(区)各业务部门将制定本警种办理案件、日常管理业务的信息化应用工作流程、工作规范以及相应的配套保障措施,推进本警种信息化应用工作深入开展。通过以上努力,力争在2011年前全市公安信息化实现“六个突破”。即基层基础工作信息化取得新突破;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工作模式取得新突破;全面提升整合信息资源、信息共享水平取得新突破;全警信息化应用水平取得新突破;信息化引领警务机制改革取得新突破;信息化促进警务规范化建设取得新突破。

(二)坚持六个规范,切实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一是规范执法主体资格。首先,规范执法机构设置,明确执法机构的职能职责。再次,规范执法行为人资格。清理整顿执法队伍、实行执法资格认证,对特殊执法岗位民警实行特殊资格许可。

二是规范执法教育培训。重视入警培训、在岗民警职能培训和新法颁布实施前的培训。

三是规范执法制度。删繁就简,修订完善切实可行管用的执法制度。

四是规范执法考评。把考评结果与干部奖惩、任免和升降挂钩,建立执法绩效奖惩考核机制。

五是规范民警执法行为。抓好接处警环节;抓好立案受理环节;抓好采取措施环节(一方面,采取措施必须果断,另一方面,采取措施必须适当);抓好执法处罚环节,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抓好执法方式方法环节,按照“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要求,改进执法方式方法,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特别是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处置群体性事件时,遇到挑衅时,不冲动、不感情用事,不说过头话、不做过激事。在执法中,尽量使用规范执法语言、统一行动指挥,做到言行得体、举止得当。六是规范执法监督。强化监督权力机关和部门在执法中的作用;强化法制部门在执法监督中的作用;强化基础执法办案单位在执法中的作用。探索在基层执法单位,专设法制所队副职,把执法监督工作的重点从机关转向基层执法一线,为基层执法提供服务和保障;强化社会的监督作用。

(三)深化两个和谐,着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一方面,要突出五个重点,大力加强警营内部和谐建设。第一,要促进班子和谐。要以提高各级领导班子战斗力和凝聚力为目标,配齐配强公安机关各级领导班子,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努力形成具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和事业追求、浓厚的平等意识和民主氛围、良好的纪律作风和整体形象、紧密的团结协作和协同配合的坚强领导集体。第二,要促进队伍和谐。要在全市范围内广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争当人民满意警察”活动、“十佳警务室”、“好师徒”等评选活动、搞好传、帮、带,提高民警素质和技能,提高民警群众工作能力,不断增强民警的职业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强力推行“轮训轮值、战训合一”训练模式,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第三,要促进管理和谐。要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坚持用法律和制度管理队伍,用标准和规范建设队伍,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推行公推公选、竞争上岗,做好维护民警正当合法权益工作,落实从优待警各项措施,充分调动和激发民警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制度规范、纪律严明、秩序良好、奋发向上、奋勇争先的工作氛围。第四,要促进人际和谐。要以强化人际环境建设为基础,从思想、工作、制度等各个层面优化人际环境,增强机关与基层、部门与部门,领导与民警、民警与民警之间的沟通联系,努力形成团结友爱、互信互助、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要以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关键,切实做好民警心理健康保护工作,注重与民警加强情感交流,及时解惑释疑,提高民警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第五,要促进文化和谐。以举办警察体育运动会、民警书画展为载体,大力加强公安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教育熏陶民警,用共同的职业价值观念凝聚团结民警,提升警察的文化和社会品位。

另一方面,要注重四种因素,大力加强公安机关与社会和谐的建设。第一,要加强内外沟通,拉近警民距离。通过采取召开警风警纪监督员座谈会、新闻发布会、法制宣传教育大会和赃款赃物发还大会,开展“警民相约警务室”,“警察开放日”等活动,与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单位联合开辟各类宣传专栏,利用互联网开设局长信箱,制作专题宣传展板等形式,使广大民警与群众建立起互通互动、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第二,要切实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增强群众安全感。要深入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治安问题,组织开展各类破案追逃和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涉黑涉恶、恐怖暴力、多发性侵财等犯罪活动。要严密治安防控,建立科学的勤务运行机制,提高街面见警率,遏制街面违法犯罪案件和可防性案件发生,为广大群众营造安宁的环境。第三,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提高群众对公安执法的信任度。要规范非警务活动,慎用警力,有效避免和防止警民冲突。要采取强有力措施、下大力气特别是从源头上治理和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及其他各类执法问题,有效防范和减少信访案件和群众投诉。第四,要积极服务改善民生,提高群众满意度。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单位要通过开展“全国公安民警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这个载体,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提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从人民群众最紧迫、最急需的小事入手,不断在治安、交警、消防、出入境等公安行政审批事项和管理服务方面推出便民利民惠民措施,实实在在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帮助和服务,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四、工作要求

(一)深化认识,争取重视

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和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部党委在深入总结“三基”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为推动公安事业长远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全市公安机关要不断提高对公安基层基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务必把加强“三项建设”作为推动全市公安工作新发展的重要切入点,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大力气抓紧抓好。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切实将“三项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解决“三项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切实提高公安机关整体战斗力、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率。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成立以为组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公安“三项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任主任,任副主任,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各县(区)公安局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全面落实“一把手”主抓责任,大力推行“领导压职务,民警压岗位”责任追究制,真正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单位主动抓,各警种、各部门积极参与,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在推进过程中,要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分级负责,分步实施,坚决防止“信息孤岛”、重复建设,保证建设以实战需要为导向。

(三)灵通信息,注重创新

“三项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相互联系紧密,领导小组办公室、各警种、各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注重对各类资料、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总、上报,及时、准确、全面反映全市“三项建设”进展情况,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同时,要紧紧围绕“三项建设”活动的任务和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深入调查调研,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务求“三项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更大实效。

(四)加强督导,逗硬奖惩

公安工作队伍建设 篇6

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公民个体相互交织形成社会这一整体,他们之间需要相互依存,便产生了一种公共关系。公安机关作为社会整体的子系统,与其它系统相互联系更为密切,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对公安事业的发展极为重要。警察是一种涉及面广,事物纷繁的职业,它需要有强劲的状态、丰盈的知识以及灵活的头脑。加强公共关系建设,必须以公安基础工作以及警队自身建设为中心,从外围创造良好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导向,构建和谐的职业发展环境。

一、树立新时期良好的警察形象。公共关系具有对外性,需要展现警察的职业形象和社会作用。从警察自身以及警队自身建设来看,无外乎在个人形象、职业教育、团队配合等方面入手,严格、统一使用职业语言、职业动作,规范展现。

二、积极创造文化育警氛围。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上古知识被不断翻新,先进意识层出不穷,警察作为社会面上的杂家,需要其具备丰富而又全面的知识。积极开展警队的学习工作,既有利于提高整体的文化底蕴,更能有效的服务公安实践工作。我认为树立儒警形象是很有必要的。

三、加强公安机关内外工作的协调。公安机关是一个集打击、管理、服务等多职能于一身的政府部门。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一中心开展。在新时期,公安机关更要按照党委政府部署,结合时代特点,严格依法、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科学建立对外宣传组织,及时总结经验、事迹,广泛宣传。为公安各类工作提供良好的知识储备,服务现实斗争,使宣传与实战相互结合,减少内耗,共同促进公安事业有序发展。

公安院校网络教学建设探究 篇7

1 公安院校开展网络教学的重要意义

1.1 网络教学有助于实现优秀教学资源共享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6- 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提升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从2003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到2012年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十年时间里, 教育资源共享一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全国各级各类高校也都积极地进行探索, 从“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到“西部高校优秀教育资源共享体系”, 高校教育改革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聚集到资源的共享建设上, 优质资源的共享成为许多教育管理者和资源建设者关注的问题。

公安院校作为培养公安专业人才的基地, 要求学习者应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和全面的综合素质, 要求学习者了解国际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大量的一线办案案例。通过网络课程进行资源共享, 把先进实用、适宜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共享到网络上, 为学习者提供国际最新科研成果, 国内外的优秀案例等视音频、文字等教学资料, 拓展教学空间, 扩大教育传播范围, 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有助于实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

1.2 网络教学有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中共公安部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开辟网上教育训练新领域。开展在线学习、在线讲座、远程教育、网上考试考核等。”通过使用网络平台, 提升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 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与传统教学工具的互补, 从空间和展示形式上扩展了教学资源, 使资源呈现更加立体化, 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通过师生网络讨论互动, 提高学生学习动机, 弥补传统课程中学习方式单一、学生反馈不及时、教学无法兼顾所有学生等缺点;通过采用以混合式学习为代表的教学模式, 帮助教师改革创新教学模式。

1.3 网络教学有助于实现公安教育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公安教育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 公安实战需求发生了变化, 如何科学规划教育教学内容, 不断改进公安教育方法, 提高公安教育可持续发展, 成为了公安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我国部分公安院校在开展公安教育过程中, 存在校本资源建设不足、教师资源不足、选修课资源不足等问题。通过开展网络教学, 减少教师面授的时间, 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开设新的课程, 解决选修课不足问题;师生通过网络实施教学活动, 所有教学活动都保留成数字化资源, 实现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某些课程, 虽然首次建设网络课程的工作量较大, 但是随着网络课程的持续运行, 教师在日后开设同样课程时, 可以以原课程大部分内容为基础, 修改、补充、完善新的资料, 符合可持续发展原理。

1.4 网络教学有助于推动公安院校学风建设

学风建设牵动着教风和校风, 一直是公安教育中常抓不懈的重点工作。学风建设涉及学、教、管三个方面。目前, 公安院校的学风建设总体情况较好, 但是仍存在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等问题。公安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科专业性强, 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讨论。对于传统课堂教学, 由于教学时间有限, 学生人数较多, 不能完全满足学生与教师交流的需要。利用网络教学, 可以通过课内外时间进行生生间的协作交流及师生间的小组讨论, 增加互动性与参与性, 多人多维度的教学沟通, 优化教学效果, 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公安院校开展网络教学面临的问题

1998年教育部首批4所高校作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 标志着高校网络教学的正式开始。随着Moodle, Sakai, Drupal和Blackboard等一些网络教学软件的应用推广, 越来越多的普通高校采用网络课程的教学方式。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进行“网络教学”关键词搜索, 显示共有13 510篇文献, 鲜有公安院校中相关网络教学的研究内容, 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2.1 观念落后、教师参与积极性较差

国外使用网络教学比较早, 而且技术也非常成熟, 推广度较高。由于专业的限制性, 公安院校的教师在长期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下, 完全接受并参与网络教学有一定困难。一是因为对网络教学不理解, 习惯了传统的面授教学模式, 不愿意打破陈规;二是网络教学开展初期需要投入大量精力, 教师可能因为工作量增加存在抵触情绪。

2.2 课程保密性问题

由于公安教育的特殊性, 部分课程涉及保密内容, 课程在实现网络化后, 有可能导致泄密。

2.3 学生警务化管理问题

实行警务化管理是公安院校正规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是公安院校培养素质优良人才的重要举措。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个性化学习, 需要一定的课外自由时间, 与有组织地进行有计划、可控制活动的警务化管理相矛盾, 不利于网络教学的推进。

3 公安院校开展网络教学的合理化建议

构建科学合理的网络教学工作框架是实现优质网络教学的基础保证。在网络教学建设工作中, 应统筹制定政策规划、细化环境资源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建立绩效评估体系等。

3.1 多措并举, 促进网络教学

为提高教师认识度, 普及网络教学平台使用, 建议采用多种举措推进网络教学工作。

3.1.1 加强宣传, 提高师生认知度

由于视频效果较直观, 更容易让教师和学生接受, 可以通过拍摄和播放视频短片的方式, 快速普及网络教学平台, 使教师和学生从思想上对网络教学有深刻的认知。

3.1.2 做好师生培训, 以服务促发展

实行“二层三级制”培训工作, 培训对象为教师和学生两个层次。开展从骨干教师、主力教师到各系 (部) 教师的培训;开展从学生代表、学生干部到全体学生的培训。

3.1.3 谨遵国家政策, 推广有理有据

随着大规模视频公开课 (慕课) 的兴起, 越来越多的学习者选择了网络学习。我国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 鼓励 (慕课) 模式在我国的开放发展。2012年9月, 教育部颁布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 要求2012年和2013年重点开展原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通过开展网络教学, 实现精品课程建设向国家资源共享课建设的转型。

3.2 设立激励机制, 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

北京大学通过教学新思路教改项目推广教学网。教师通过参加教改项目, 发表课改论文, 增加交流机会。深圳大学把网络教学项目作为专项教改项目, 并为每门课程提供资金支持。把网络教学平台的实施依托于专项教改项目, 并为教师提供一部分教改资金支持。举办课件评比大赛、网络课程设计大赛, 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撰写课改论文, 提高教师使用网络平台的积极性。

3.3 配套助教制度, 减轻教师教学负担

2013年, 陕西师范大学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据了解, 2012年共有3 274名学生参加该课程的网络教学, 而负责的教师只有两位, 其中, 许多工作由助教, 即教师所带研究生完成。这种做法, 解决了教师对网络技术不了解和因开展网络教学增加教学负担等问题。

“助教制”的启用对减轻专家和教授制作网络课程的负担具有显著作用。专家和教授工作任务较多, 年纪较大, 在网络课程前期制作上有一定的技术困难, 而日常网络作业的批改、评阅以及讨论内容的回复等工作量大。如果改由助教协助专家和教授完成, 不仅可以提高网络课程制作水平和速度, 还能达到对作业和讨论内容的过滤作用。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 每门课程设立一至两名助教, 辅助完成教学活动。

3.4 课程内容保密问题

国际的网络教学资源也面临着版权及知识产权问题, 知识共享组织 (Creative Commons, 简称CC) 制定的知识共享协议是一种折中的开放许可协议, 即资源的建设者拥有署名权的同时, 学习者可以对教育资源进行非商业用途使用。公安院校的部分课程涉及保密性问题, 解决保密问题是构建网络课程的第一步。参考国际做法, 资源的建设者直接对公开的教学资源负责, 秉承“保密内容不上网”的原则, 支持学习者进行非商业的学习。

3.5 分步推进,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5.1 统一安排学习时间

由于公安院校实行警务化管理, 大多数学生上网时间有明确的限制, 影响了学生参加网络课程的积极性;同时, 也存在部分学生利用网络做一些与课程无关的事宜。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机房及上网时间, 对学生上网内容进行严格限制。开展初期, 制定统一的学习时间, 通过对网络进行限制, 不允许登录外网等策略, 让学生慢慢适应混合式学习。随着混合式学习的深入, 学生熟悉并适应网络学习后, 逐步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学习。

3.5.2 采用移动学习方式

移动学习具有移动性、交互性、个性化等特点, 实现了“随时、随地、随身”学习的愿望。深圳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多所大学采用了移动学习方式, 深受学生欢迎, 使用移动学习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4 结束语

基于公安院校采用警务化管理, 学生使用计算机的频率较低, 使用手机频率较高的情况, 伴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 可以增加移动模块, 方便学生进行移动学习。同时, 通过移动学习实现教学课件和学习资料电子化, 学习更加便利, 符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趋势。

摘要:从公安院校中开展网络教学的重要意义出发, 通过分析公安院校开展网络教学面临的问题, 提出了开展公安院校网络教学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公安院校,网络教学,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M].2010-07-29.

[2]张艳喜, 解月光, 杜中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创新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12 (8) :22-25.

[3]张振, 刘虹文, 韩智.从OCW课堂到MOOC学堂:学习本源的回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3 (3) :20-27.

[4]杨满福.开放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 2013 (6) :73-77.

公安行业推动信息化建设研究 篇8

一、公安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增速逐步减缓,社会矛盾频发,反恐维稳日渐成为政府关注的重点之一。与此同时,新形势下,利用高新技术的犯罪层出不穷,给公安机关侦破案件带来阻碍,进而催生了公安行业的信息化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公安信息化行业和国家稳定、公共安全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国家从政策层面对该行业给予了较大力度的扶植和支持,使国内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加快发展,从而促进国内公安信息化行业快速发展。

同时,国家公安部门大力实施“金盾工程”建设,公安信息网各类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尤其是“金盾工程”二期建设更侧重于信息化建设,公安部要求以建设公安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为龙头,探索建立具有中国公安特色的“大情报系统”,并以此为突破口不断推动公安工作的改革创新。这些举措无疑对促进公安信息化行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此外,近年来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和智能分析技术等新技术的兴起,为公安信息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公安行业信息化迎来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在经济、政策、技术、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公安信息化行业发展迅速。据赛迪顾问测算,公安信息化系统2013年市场规模为328.1亿元,2015年市场规模为508.3亿元,预计未来三年将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到2018年国家公安信息化系统建设市场规模将达到944.0亿元(见图1)。

二、公安行业信息化产业链

根据公安信息化的定义,公安信息化主要是依托信息化技术为公安系统建设提供软硬件及系统支持,并形成具有公安特点的解决方案。公安信息化行业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链体系(见图2)。

产业链的上游主要为平台软件厂商、设备制造厂商和元器件厂商等,如IBM、惠普、微软、Oracle、联想、华为、施耐德电气等都是国际、国内知名厂商,提供的产品货源充足、质量稳定,加上该市场竞争较为充分,产品性价比逐年提高,为公安信息化行业提供了稳定有效的保障。

产业链的中游主要为公安信息化方案提供商,它是基于下游的客户需求,结合上游软件、设备、元器件,提供公安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产业链的下游主要为公安信息化方案的需求行业,包括公安行业、特种行业等。公安行业主要为公安系统的情报部门、科技信通部门、监所等,覆盖了治安、交通、刑侦、禁毒、巡逻、户籍等主要警种。特种行业主要为旅店、娱乐、楼宇管理、机修、典当、印章等。近些年社会公共安全需求的不断升级,为公安信息化行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公安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公安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尚处于快速上升期,还未达到成熟期,在这一阶段,公安行业信息化表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行业集中度将逐渐提高。随着公安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势必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从事公安相关业务,将促进公安信息化行业内企业的重组、兼并和联合发展,使得技术、品牌和资本的整合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行业内主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都会向规模企业或品牌企业靠拢。目前,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公安信息化行业中小型企业尚多,产品及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未来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统一标准将是必然趋势,行业发展也将打破区域间的限制,利于大厂商业务的扩张,未来公安信息化行业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主流厂商集中。

需求个性化、新技术创新使产品创新成为竞争核心。公安行业是一个多层次、多专业的行业,不同管理层面、不同专业警种在工作机制、管理体制和技术专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造成了公安行业在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需求差异很大。另一方面,公安信息化技术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云计算技术的兴起都使得公安信息化技术不断更新换代。需求的个性化要求厂商深入了解公安行业的业务环境和工作机制,掌握公安行业特有的专业技术技能,设计出符合客户需求的新产品;新技术创新要求厂商不断的进行产品升级。总之,在需求个性化和新技术不断更新的公安信息化行业,只有实现产品的不断创新才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模块化数据中心更适应大数据的需求。随着信息系统数据不断增多,以传统建设模式构建的公安信息系统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管理和运维压力也随之增大。已然适应不了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中心建设要求。而模块化数据中心采用行级空调靠近热源方式,相比传统制冷系统可实现更高的功率密度,可以支持在不同微模块中实现不同的功率密度的需求。模块化数据中心具备统一的运维接口,接口界面更易管理,由统一的模块化设备提供商负责解决所有基础设施所涉及专业的衔接问题。模块化数据中心可以随工程建设同步进行工厂预制,按业务需求进行规划,一步步分期部署,类似搭积木的方式,随着公安系统的需求进行同步扩容。总之,模块化数据中心实用性、智能性、灵活性的特性,更适应当今大数据的需求。

四、公安行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整体来看,公安系统信息化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

少数民警的思想观念落后。公安机关科技强警战略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但是仍然有少数民警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信息化意识仍然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于推动警务体制机制改革、提升警务工作效能、破解制约公安工作发展“瓶颈”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软硬件建设的不足。信息化建设依靠的是软硬件建设,必要的视频、声音、文字传输系统加上信息处理、应用软件是保证信息化发挥作用的保证。但一些地方用于软硬件建设的投入仍无法满足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的需要,落后于新时代下的科技强警的新要求。

nlc202309091426

信息应用水平不高。目前一些地方公安信息化应用更多地停留在存储管理、网上办公和浏览查询,依托信息系统和资源开展网上作战的功能不强、成效不明显。

信息化技术人才缺乏。科技应用的根本在人,良好的应用又取决于人的素质,然而一些地方就是科技复合型人才缺乏,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缺乏领军人物,更谈不上像地方公安一样建立自己的信息科。

五、公安行业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

以近日全球能效管理及自动化领域专家施耐德电气为河北某市公安局打造的数据中心项目为例。这一项目作为该市地标性建筑项目及地标性机房案例,已经被评为全国公安系统内部的样板性机房建设工程。

施耐德电气具有丰富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经验,此次基于用户需求,施耐德电气开发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 项目介绍

用户需求:1)希望建成公安系统内部的样板性机房建设工程;2)希望有新技术应用和亮点设计,有展示需求;3)安全性要求高,有屏蔽机房技术要求;4)动环监控集中显示要求高;5)希望得到整体解决方案和全生命周期的支持。

解决方案:1)机房空间:采用500mm深高架地板、空调静压箱。机柜强弱电顶部走线。2)制冷:采用下送风房间级冷冻水空调、行级冷冻水空调、冷冻水机组。3)配电系统:采用2套系统:3500A IT系统、3500A动力照明和楼宇配电系统。4)UPS: IT硬件采用2N双总线、模块化UPS;楼宇采用固定功率UPS;5)机柜:部分机柜采用热通道封闭系统、普通机柜列;6)监控:采用动环集中显示。

客户收益:1)创新性设计2套满功率1600kW MW引入完美落地;2)中国首次创新性引用“法国全新智能母线配电方案”,实现统一配电监控,并集成到动环系统集中显示监控;3)采用施耐德电气整体解决方案,以配电为主线,涉及模块化MW UPS、高频UPS、精密配电、智能母线配电、机柜及PDU、行级空调、精密空调、动环监控等系统;4)通过前期立项、方案论证、项目深化、招标影响、投标把控、设计深化、现场勘察、施工指导等流程,从技术上完成了全生命周期的项目跟踪把控。5)该项目已被评为全国公安系统内部的样板性机房建设工程项目。

2. 项目难点和创新点

本项目的难点在于用户要求亮点展示新技术,且需要全生命周期落地支持。本项目的创新点在于施耐德电气在中国首次引用“法国全新智能母线配电方案”,实现统一配电监控,并集成到动环系统集中显示监控;同时2套满功率1600kW MW的2N双总线模块化UPS配电架构完美落地。

3. 施耐德电气负责的工作

施耐德电气作为本项目的技术把控团队和技术总负责、落地总负责,以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完成如下工作:

1)与总包、用户前期的引导、汇报、交流工作,包括机房亮点展示、制定差异化创新方案等;2)配合总包技术完成项目的整体设计、提供设计建议和指导;完成新应用如MW UPS和智能母线的技术落地深化设计;3)项目现场勘查、技术指导,包括MW UPS配电定位、智能母线定位、管线路由等;4)中标后,项目产品的落地负责,包括与施工负责方的技术对接、对配电柜和母线等的技术建议、产品路由安装建议指导,尤其是MW UPS的落地准备。

4. 项目成功关键因素

施耐德电气负责人表示,该项目的成功,主要归因为以下关键因素:一是施耐德电气销售和技术人员过硬的专业背景、真诚而严谨的态度,赢得了用户和总包的高度认可与信任;二是销售和技术团队的紧密配合,包括项目全程各环节商务与技术双向引导、时时沟通、协调资源、并肩奋战;三是方案差异化,创新性设计2套满功率1600kW MW引入完美落地。首次引用“法国全新智能母线配电方案”,实现统一配电监控,并集成到动环系统集中显示监控,以满足用户亮点展示创新需求。

上一篇:“全国学长汀,我们怎么办”心得体会下一篇:如何作好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