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教师教育培训研究活动参与版本

2024-09-07

奥鹏教师教育培训研究活动参与版本(精选4篇)

奥鹏教师教育培训研究活动参与版本 篇1

活动时间:2017年11月17日至2017年12月17日 所属学科: 小学语文 参与人数:不限 管理者:马春兰 活动关键词:主题班会 活动描述

活动主题:主体班会 活动目标:

解决班级建设和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活动方式:

形式多样,比如研讨会、情景体验、辩论会等 活动环节:

1.设计活动方案:包括确定选题、目标、活动环节等; 2.开展主题班会:包括活动方案推进情况和学生行为观察等;

3.活动后反思:包括重点过程回顾,达标情况反思和问题分析等

第一环节:设计活动方案

设计活动方案:包括确定选题、目标、活动环节等。依据方案的内容与要求组织安排学生准备,确定主持人等。

请提交一份活动设计方案。第二环节: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主题班会活动开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引出班会主题; 2.主持人就班会问题进行提问等;

3.班上同学参与班会的讨论、情景体验等活动过程; 4.教师参与、点评;

5.主持人总结宣布班会结束。第三环节:活动后反思

活动结束后,进行主题班会活动反思,反思包括重点过程回顾,达标情况反思和提问分析等。

奥鹏教师教育培训研究活动参与版本 篇2

一、参与式培训活动的问题及分析

考虑到参与式研讨活动是本次培训的重要组成, 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访谈和现场观察, 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 对参与式活动认识模糊

在与多名教师交谈中, 发现部分学员甚至是培训教师对参与式活动概念认识不足。其中, 来自兰州的省级高级教师张老师的回答具有代表性, 发人深省。

“在我上师范的时候, 学校校长专门到英国学习了一年, 回来后给我们讲合作学习, 就是现在这种大白纸的形式, 不知道现在怎么又把这叫参与式活动了……”

“有一次, 省电教馆让我录了一堂关于人物描写的作文课, 录完后, 师大教授点评说这节课就是参与式教学活动课, 其实我对它也不是很清楚……”

不难看出, 教师对“参与式”的概念还认识不清, 将参与与合作混淆,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对教学中使用参与还是合作感到迷茫, 值得教育培训者静心思考。

2. 参与式活动设计过于单一

不少参与式活动缺乏合理的设计, 流于形式, 被定义为“合桌子”。过程变成了“分组研讨、白纸记录、专人汇报”的固定模式, 活动僵化, 容易造成学员对参与式活动理解的偏差。如何摆脱僵化, 设计新颖、合理的活动, 需要培训者改变观念, 更新知识,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3. 培训者无法有效引导活动

培训者缺乏临场指挥能力, 不能调动课堂气氛。开展的参与式活动, 尽管形式新颖, 但学员投入不积极, 学员普遍认为发言的都是固定的的那几位“明星”。这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培训者没有考虑到活动细节的安排, 或活动设计存在偏差, 没有给不善于发言的学员提供机会。另外, 也显示出部分学员内心的想法, 认为自己没有别人说得好, 不善于在这样的场合下发言, 把发言的机会留给了“明星”。在这里, 培训者对氛围的营造、课堂的驾驭、适当的激励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4.“主讲——助讲”模式形同虚设

“主讲—助讲”模式原本是本次参与式研讨活动的一个亮点, 希望通过主讲与助讲在活动中的互动, 引导学员学习。在参与式活动中, 二人要沟通充分、配合默契, 像娱乐节目中的男女主持人一样, 互相搭词完成活动。但这种模式在活动中没有真正实现。表现为主讲就是“主讲”, 而助讲形同虚设, 只是坐在最后一排听课, 成为活动的旁观者而非引导者。究其原因, 王老师的一席话道出了缘由, “我和主讲教师只是在培训前见过一面, 直到上课还不清楚任务, 到活动时才知道他要做什么。”由于沟通次数少, 致使助讲无法明晰主讲的活动意图。在今后的培训活动中, 应该重视和提倡合作意识, 变“主讲—助讲”模式为“双主讲”模式, 共同设计、组织、引导并完成培训活动。

5.“观摩—讨论”难评价

以“观摩—讨论”的形式, 听省城的优秀教师上一堂公开示范课, 活动组织者的初衷是好的, 效果也挺好。虽说学员都评价课上得精彩, 开阔了眼界, 但活动形式过于单一。学员评课往往是表扬多, 批评少。接受培训的学员都是本省、本地区的骨干教师, 作为观摩示范课单一的评价者, 在大多数情况下, 评价只是一个单向的、缺乏互动的过程。

上述问题, 可以通过变“观摩—讨论”为“合作设计—集体讨论”的方式。将学员进行分组, 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活动。各小组自行选取一堂课, 成员共同设计, 组长分工明确, 并由小组内的一名或多名优秀教师共上一堂观摩课。之后, 展开3 6 0度评价, 以个人自评、小组互评、大家评、学生评的方式展开。不仅使参与式学习的理念深入到每个学员心中, 也使学员在与他人的交流中, 反思与改进课堂教学。

二、成功案例

参与式活动的核心是“人人参与”, 强调通过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途径, 引导学习者进行思考、参与监测的学习, 体现为“老师动”、“学生动”、“课堂动”。具有开放性、双向性、趣味性、操作性, 监测评价的及时性、创新性等特点。

在下面的两个成功案例中, 培训者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 引导和鼓励参与者积极投入活动, 在活动中唤醒参与者的主体意识, 虽然采用的方式不同, 但异曲同工, 都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值得广大培训者借鉴。

案例一

在“体验参与式学习”中, 靳健老师没有采用传统的“桌子围圈、白纸上墙”的模式, 而是从游戏开始, 先展示活动1:“兴趣思维活动”。介绍常见的几种自然界存在的相关关系, 然后, 出示了几组由易到难的材料, 请学员们上黑板画关联图, 调动学员的积极性。活动2:“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由两个环节组成。环节一:听写成语。通过听写加强学员对成语的理解, 通过互问、自查使学员对生僻字有了更深刻认识, 加深了学员对文字的理解, 同时也为第二个环节的实施埋下伏笔。环节二是说出上述成语的出处典故, 学员们踊跃发言, 各抒己见, 在共同的经历下, 完成知识共享。活动3:“画中读诗, 诗中读画”。出示图画, 请学员用诗词来介绍图画表现的内容, 激发深度思考。之后, 靳健老师适当地加以点评, 调动课堂气氛, 使现场每个人都参与其中, 令接下来的理论学习不再枯燥乏味。靳健老师根据学员们的学科特点、年龄段来设计活动, 真正体现了参与式学习“在平等参与中唤醒主体意识, 在社会对话中张扬创造个性”的基本理念。

案例二

在“参与式语文教学活动设计展示研讨”中, 王致辉老师采用“问题展示、分组讨论、汇报补充”的形式开展研讨活动。具体流程是:自愿结合组成小组。培训者在投影上出示一幅画, 让学员从不同角度观察画的变化, 创设探究的情境, 然后在投影上出示需要讨论的三个问题选项, 要求各组任选其一进行回答。面对学员积极性不高、现场沉闷的现象, 王老师采取了游戏方式开展活动前的热身准备, 先通过“左手抓右手”游戏调动学员们的积极性, 再通过“击掌传瓶”选出组长和记录员, 请组长上台表演, 让全体教师来猜其表达的成语, 活跃现场气氛。其间, 一名教师不会表演, 便自唱了一首《同桌的你》, 王老师随后和全场教师一起跟唱, 调动了所有学员的积极性。通过两个活动的合理安排, 充分调动了现场每位参与者的情绪, 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做好了铺垫。在汇报讨论阶段, 王老师对各小组组长提出一个特殊的要求, 如果组长不能找出本组两个“沉默分子”上台汇报, 就要亲自上台表演节目, 很好地解决了教师发言难的问题。在学员上台汇报前, 王老师总是带头报以热烈的掌声, 鼓励汇报者大胆发言, 在每次发言结束后, 王老师都做适当点评。整个活动穿插游戏进行, 引导得当, 全场讨论热烈。学员们普遍感到学得轻松, 收获颇多。

参考文献

[1]陈向明.关于参与式教师培训的若干问题[J].教育评论, 2002 (06) .

奥鹏教师教育培训研究活动参与版本 篇3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教学活动;探究

改革必须要从基础做起,所以幼儿教育的改革将是教育改革的重点。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教师的教学理念也随之改变,不仅是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而且教学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在教学中要不断地了解幼儿、尊重幼儿,在幼儿园教学中多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师生关系,培养孩子的个性。所以在当前的幼儿园教学中应该积构建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下面笔者简单地谈谈在教育改革下的幼儿园教学中如何促进师生的互动,促进教师积极地参与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

一、打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

幼儿阶段的孩子主动性比较差,思想还不够成熟,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其引导作用,引导孩子开展娱乐活动,为孩子打造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在幼儿阶段孩子的悟性一般比较高,模仿能力比较强,受外物的影响比较大,尤其受教师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在組织幼儿进行活动时教师一定要保持一个良好的情趣,要有耐心,多对孩子微笑,要像一个慈祥和蔼的母亲一样,这样孩子才能主动地亲近教师,促进师幼关系的发展,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多以游戏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在幼儿阶段,孩子保持着一颗童心,对万物都充满好奇,而且比较贪玩,所以教师应该因孩子的心理特点来施教,多以游戏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发展孩子的兴趣。例如:在幼儿阶段,教师一般都会先教幼儿认识小动物,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扮演动物,让孩子进行猜测,猜对的可以奖励幼儿一朵小红花,最后以谁的小红花数量最多定位最优秀的幼儿。这样孩子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这不仅丰富了幼儿的思想,还激发了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增进了师幼关系,促进了师幼的合作,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总的来说,幼儿园教学作为幼儿教育的初级阶段,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幼儿教学改革的推进,广大幼儿教师应认识到教师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性。本文重点分析了教师参与幼儿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措施,希望广大的幼儿教师可以积极地采纳,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奥鹏教师教育培训研究活动参与版本 篇4

1.学生犯了错,逃避承担,这是内在的哪部分自我状态增强了

A.内在父母自我状态

B.内在成人自我状态

C.内在儿童自我状态

2.如何能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内在父母自我状态

A.老师的批评行为

B.老师的纠正学生的行为

C.老师多提供使学生可以付出,承担的机会,增加学生的经验

D.老师的控制行为

3.哪种安抚是要尽量避免使用的

A.正性无条件安抚

B.正性有条件安抚

C.负性有条件安抚

D.负性无条件安抚

4.什么是对学生的真正信任

A.相信学生即使完成得不理想,也可以从中获益,学习重要的经验

B.相信学生一定会完成得很好

C.对学生产生信任,学生一定不能辜负自己的信任

D.如果学生没做到,自己会很失望 5.什么样的关系是师生间的“好”关系

A.只有表扬,肯定,态度一旦严厉,对方就受不了

B.每次就是谈学习,成绩,没有其他内容

C.称兄道弟,经常发生顶撞行为

D.有韧性的关系,安全,开放,尊重,接纳,赞赏,可以表达真实自我,可以出现分歧,差异

6.学生很任性,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是她的哪部分自我状态过度表达了

A.内在成人自我状态

B.内在父母自我状态

C.内在儿童自我状态

7.学生经常叛逆,是内在的哪部分自我状态增强了

A.内在儿童自我状态

B.内在成人自我状态

C.内在父母自我状态

8.如果老师感到自己不够快乐,是内在的哪部分自我状态被压抑表达了

A.内在父母自我状态

B.内在儿童自我状态

C.内在成人自我状态

9.老师这样的行为:指责,不满,在结果上强化了学生的哪个自我状态的表达

A.内在儿童自我状态 B.内在成人自我状

10.C.内在父母自我状态

如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成人自我状态

A.老师的抱怨,不满行为

B.老师的控制,批评,指正行为

C.老师的关爱,帮助行为

11.D.老师对与学生关系双赢的一种寻求行为

如何给学生发奖品,可以达到激励的效果

A.奖品种类拓宽,包括物质类的和精神(无形)类的

B.奖品等级需要由低到高的顺序给与

C.奖品的等级需要根据学生的等级认定标准进行,不能简单以价格来认定

D.奖品等级不能由高到低,因为这是一种弱化对方行为的方式

2.老师在与不在,某些学生的表现反差特别大,为什么

A.这些学生的内在父母自我状态表达比较弱

B.这些学生的“自控力”比较差,大部分依赖来自老师的“他控力”

C.这些学生的内在儿童自我状态表达比较强

D.这些学生的内在成人自我状态表达比较弱

3.下列哪些行为,可以有效降低老师的压力 A.降低内在父母对自身的期待和要求,更喜爱自己,包容自己

B.增加自己的逆商经验,体验从逆境中获益的感受

C.增加内在成人的表达,增加应对解决各种问题的经验

D.释放老师的内在小孩

4.如何能增加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A.尽量避免学生犯错

B.增加“逆商”体验,体验从不适中获益的经验

C.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剧,模拟各种挫折,困难情景,使学生体验

D.增加学生体验挫折,困难,不适的机会,增加经验

5.如何提升老师自身的幸福感,快乐感

A.释放自己内在的小孩

B.增加“逆商”经验,也就是在逆境中获益的经验,感受另类幸福

C.记录快乐日记,使快乐变大,延伸

D.增加自己感受小快乐,小幸福的经验

6.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是学生的哪些内在自我部分弱化了

A.内在儿童自我状态

B.内在父母自我状态

C.内在成人自我状态

7.学生的逃避承担责任行为,是学生的内在哪部分自我状态被弱化了 A.内在成人自我状态

B.内在父母自我状态

C.内在儿童自我状

8.和家长沟通过程中,老师的哪部分自我状态会使沟通难度加大

A.内在儿童的坏小孩部分的逃避责任

B.内在儿童的好小孩部分

C.内在父母的关爱父母部分

D.内在父母的控制父母部分的指责,抱怨,不满 如何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

A.使老师自己变得更有意思

B.使课程设计更有趣,更有用

C.增加学生对学习之后的获得的好感受,比如被认可,被赞赏

D.增加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寻求解决的主动式学习过程,使学习的难度变成适度的挑战 下列哪些行为有助于学生的习惯养成

A.增加这个习惯带来的好处

B.经常指出学生不能坚持,总是放弃

C.重复进行,需达到一定的时间

上一篇:三年级冬天古诗下一篇:农业资源管理 考试重点内容